舞蹈文化产业(共12篇)
舞蹈文化产业 篇1
民族舞蹈旅游产业开发与保护性发展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项目编号:2010Z095。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 以市场经济体制主导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 我国文化产业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后, 全国掀起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潮。不久前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 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并提交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行审议, 这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攻坚阶段。近几年来, 我国的文化艺术市场正在走向繁荣, 文化艺术产业也在不断壮大发达, 文化艺术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在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的进程中, 出现了一系列在需要人才数量上的供大于求, 在质量上供不应求的问题。作为高素质、专业舞蹈艺术人才主要来源地的舞蹈艺术院校, 在这个攻坚阶段, 需要尽快理清自身应对文化产业市场化所存在的关键问题, 并找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合理措施, 顺应时代的发展。
一、文化产业发展背景下舞蹈艺术院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 现行专业教材的局限性
我国艺术院校舞蹈专业现行教材有一套较系统的承接性。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为例:中国民族民间舞作为一门专业课程, 由始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期间, 为了促进它的完善, 老一辈的教师们深入民间实地采风, 广泛收集素材, 积累了丰富的各民间舞蹈资料, 又根据实际教学的目的要求, 进行选择、整理, 提炼出一套比较科学、系统、规范的教材与教学法。当时编订教材的原则有三条:代表性、训练性和系统性。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的较长一个时期, 该专业现行教材为我国各大艺术院团培养了一批专业性很强的民族民间舞艺术工作者, 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艺术需求。
然而, 在文化市场越来越壮大繁荣的今天, 现行教材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变化, 这种不适应并不是来自教材的陈旧或者缺陷, 而是今天的形势对我国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关于“传承创新,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篇章中指出, “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 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 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提升国家软实力”。因此, 国家对我国文化建设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上, 而是需要将我国在较长历史时期积淀的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在艺术院校的教学中, 教材是最具直观意义的教育蓝本, 以什么样特点的教材作为教学工具, 往往会培养出具有什么特点的艺术人才。传统教材以“代表性、训练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在保护和传承发扬我国优秀艺术文化方面的作用已经不够。舞蹈艺术院校专业的教学改革首先应该从现行教材的改革完善做起。
2. 现行专业设置的局限性
目前, 从各大专业舞蹈高等院校到综合类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中, 都是以舞蹈表演, 舞蹈教育和舞蹈编导这三个专业为基本培养方向。就当前的形势而言, 加快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 是党中央确定的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尤其在党的十六大以后, 国有文艺院团解放思想, 大胆实践, 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取得明显了进展。随着转企改制, 为了人员老化、演出少、缺乏活力的状况得到根本改变, 使适应市场、服务群众的体制机制得到完善, 各大院团相应的对人才的要求也在急剧提高, 以前院团需要的人才方面比较单一, 可能只会跳舞只会表演就可以, 但面对文化产业的不断发展, 对相关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换言之, 对人才的需求以从只会跳舞变成要懂舞蹈、从懂舞蹈发展成会鉴赏舞蹈、鉴赏艺术, 从既懂文化艺术到又懂经营管理。目前面对文化产业发展的不断需求, 综合能力强, 素质高,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艺术院校毕业生才能更好地适应文化产业发展下产生的改变。从舞蹈专业来讲, 之前的三大专业虽然能培养出较优秀的舞蹈专业人才, 但这样的舞蹈专业人才与当前对舞蹈专业的市场化需求之间的衔接显得在数量上供大于求, 在质量上供不应求的情况。从文化产业市场需求与目前艺术院校培养专业的方向来看, 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一方面, 艺术院校专业艺术人才的就业不够理想。在学校学的专业培养方向过于单一, 有的艺术人才毕业之后因找不到可适应的工作甚至改行;另一方面, 文化产业迅速发展下所衍生出的相关职业又在短时间内找不到适合自身市场化需求的人才, 或者选进来的艺术专业人才又需要做一个长时期的培训。可以说, 在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 舞蹈艺术院校专业设置的培养方向必须有所创新。
3. 教学团队的结构调整
单从舞蹈专业教学来看, 一名优秀的舞蹈表教专业的本科毕业生, 从年龄的角度正处于身体力行教育指导学生的最佳阶段, 从心理的角度正处于对艺术有更高追求的阶段, 在老一辈艺术家的指导下, 更容易将自己对艺术的体验与学生分享并达到共鸣, 形成了舞蹈表演艺术的良性循环。然而, 随着发展的快速步伐, 文化艺术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到一个新的层面。在文化产业市场繁荣的背景下, 为了弥补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脱节的情况, 很多艺术类高校已经开始尝试开办文化市场急需的新型学科专业, 有的甚至建立并发展与文化和市场经济相匹配的艺术应用型专业。例如:云南艺术学院为了适应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开办了舞蹈学专业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方向。该专业方向旨在培养整体业务素质高、工作科技化程度高、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专业人员。为了实现预期培养目标, 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与以往专业不同的是增加了学生对于舞蹈数字化技术与运用的能力, 其中特别强调做为艺术应用型专业学生更要掌握较强的计算机数字化技术与运用能力, 能用相关学科理论方法和计算机数字化运用技术整理有关田野调查的资料等科技化程度较高的能力。在这样培养目标的要求下, 艺术类院校目前尝试开办的新型学科或艺术应用型专业方向出现了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设置。按照以往教学团队的结构来看, 大多教员都是以专业课实践性教学为主, 只有个别从事理论教学并且基本都是本学科专业的教员。而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开办的新型学科方向的理论或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师较少, 或者是从别的或相近的专业转过来的, 理论知识不够强, 也不够系统, 尤其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背景, 因此推动教学团队的结构调整十分必要。
针对上述问题, 艺术工作者面临的局面在文化市场发展的冲击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改变。在新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由过去的单项优化转变为今天的多项精化。这些改变的好与坏都给我们艺术工作者带来了新的难题, 面对用人单位新的政策, 艺术领域应培养符合新的文化市场需要的艺术工作者。在原有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跟着时代的脚步, 建立起符合当前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下的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机制。在这样的环境下, 艺术类各大高等院校凸显出了它的种种优势, 面对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目标的建立, 艺术类高等院校教学的改革应当是首当其冲的。
二、文化产业繁荣下, 舞蹈艺术院校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正确利用市场需求对舞蹈艺术院校的影响, 使其成为提升舞蹈类艺术院校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学科结构、重新审视培养目标的有利工具。舞蹈艺术院校在教学中具有的专业性、全面性、系统性决定了在培养符合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艺术人才这一新的目标定位上, 教学方面的突破是首要的。在舞蹈艺术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法上, 最能直接体现培养成果的、最能直观看出问题的就是在教学环节中。
1. 现行教材有所创新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以北京舞蹈学院为首的舞蹈艺术院校中, 编订民间舞蹈教材的原则有三条:代表性, 训练性和系统性。如今社会对艺术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 现行教材多少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今天的形势, 文化市场对人才综合能力的需求, 我以为, 现行教材缺少的是创新性, 文化性, 综合性。所谓创新性, 即在对传统民间舞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基础上, 以“即兴”等方式, 采风等途径, 通过编导、创作达到丰富当代民间舞的目的。大学生需要“用舞之地”, 须有更多个性的发挥。文化性即从历史、地理及社会文化生活之诸角度, 对民间舞达到知其然, 亦知其所以然的水平。从文化内涵这一角度去开掘、铺陈, 也可以避免出现与附中“雷同”或者大学生“吃不饱”的状况。综合性即现在对大学民间舞学生的要求不仅文化素养要比附中学生全面, 而更主要的是对民间舞所涉及的范畴有所了解和把握。应该对舞蹈以外的诸姊妹艺术、对艺术以外的诸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备一定的了解、涉猎、把握和运用能力。在就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 面对文化产业市场的需求, 我们应着重培养艺术人才的知识结构与操作能力。当然在教材上的改进, 增加创新性、文化性、综合性的培养可能不完全担负起市场需求人才的重任。但是教材是课堂培养的根, 从这最基本的一点一滴抓起是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教材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培养人才的成效。从教材抓起在延伸到课堂的具体实践, 从而推动符合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艺术人才的培养是可行的。
2. 优化学科结构尝试建立新的专业方向
随着国家对文化产业的重视, 促使国内的文化产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艺术类学生将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我们的文化产业。作为舞蹈艺术院校, 面对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 已不能固步自封与文化产业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产生脱节。为了更好地培养出符合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艺术人才, 各舞蹈类艺术院校不断审视自身的教育定位, 适应社会需求, 立足本地历史文化优势, 在特色教学体系中开展新的专业方向, 体现地方院校以人才培养服务于地方经济文化建设的价值。例如, 在中国舞蹈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中, 云南无疑走在了前沿。《云南映像》《丽水金沙》等优秀作品可谓这一领域的代表性力作, 同时涌现了中国舞蹈文化产业的杰出代表杨丽萍。尤其是云南省确立将旅游文化产业作为本省支柱产业, 并提升到建设我国面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的战略高度后, 云南的舞蹈文化市场迅速发展, 渐成规模, 舞蹈文化产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云南艺术学院地处独有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 拥有2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文化资源, 这一现象为舞蹈学院拓宽特色办学、培养舞蹈文化产业人才创造了机遇和挑战, 云南艺术学院可结合自身优势, 借助云南舞蹈文化市场的繁荣, 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秉承高校教育服务于地方文化经济建设的理念, 开办旅游文化产业管理方向或能够推动文化产业市场繁荣的艺术应用型专业方向, 为云南舞蹈文化市场乃至全社会的文化产业繁荣培养出更多的“杨丽萍”式的舞蹈文化产业人才。
3. 实现培养社会需求人才教学团队的结构调整
要实现培养符合文化市场需求的艺术人才这一目标, 我们必须建立一支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团队。建立发展文化产业市场需求的新型专业方向, 促使我们急需要调整教学团队的结构分配。在按以往的培养目标分配上, 专业教学人员大于理论知识培养人员, 本专业教学人员大于跨学科跨专业教学人员。而文化产业是一门具有潜力的新兴学科, 是以艺术学为基础, 管理学为依托, 艺术鉴赏学、经济学、营销学、心理学等诸学科渗透其中。培养的艺术人才最起码要具备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 对相关政策的把握和理解能力, 还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经营能力。这样一来, 我们的教学团队不能按照以往的分配结构模式, 要增加理论修养较高的人员参与到教学与科研中。因为涉及到交叉学科的学习和应用, 为了保证课程设置达到预期效果, 需要吸收更多跨学科跨专业的教学人员融入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 我们应联合其他兄弟艺术院校进行资源共享。作为侧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方向, 决定了教学人员既要专又要博, 既要通理论又要懂管理, 在对教学团队结构的调整中, 我们应多吸收理论知识背景较系统同时实践经验与能力较突出的教员, 积极主动邀请校外的专家、教授, 定期请他们到校交流, 参与学校的教研工作。或者聘请社会中具有较高文化背景享有一定声誉的实践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来促进我们实际教学与科研水平的提高。专业方面较强的教员也应在教学团队的结构调整中认识到, 面对新时期文化市场的需求, 要有更深的艺术理论修养, 更宽广的艺术文化视野, 甚至需要对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对于建立符合文化市场急需的新型专业方向而言, 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就要对教学团队的结构进行调整。
结语
总而言之, 面对文化产业市场的发展, 艺术院校做出的教学改革目的是培养出复合型人才以适应现阶段的变化。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 从教材抓起、开设新的专业方向、教学团队的结构调整还只是一些细小的尝试, 一个新的开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是就艺术类高等院校多年的经验与为舞蹈事业不断发展的精神为基础, 面对各种难题, 我相信一切都会通过努力而迎刃而解!在面对风云变幻的文化产业市场, 不断培养具有文化自觉意识, 符合文化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艺术院校的责任是重大的, 正所谓任重而道远, 这条路走得越艰辛, 等待我们的光明大道就越广阔!
摘要:文化产业市场的不断繁荣, 对舞蹈艺术院校毕业生的需求逐渐从以往的专业型人才转换到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此变化, 舞蹈艺术院校须做出培养符合各类市场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措施。本文通过分析现行教材、专业设置及教学团队结构的局限, 提出舞蹈艺术院校人才培养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须做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文化产业市场,教学改革,教材,专业方向,教学团队
参考文献
[1]成乔明.艺术产业管理[J].云南大学出版社, 2004.
[2]刘丽.回归学术本位, 培养创新型舞蹈文化艺术人才[C].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 (校) 长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1.
[3]欧阳友权.文化产业通论[M].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4]潘志涛.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J].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5]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文舞相融德艺双馨[J].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4.
[6]曾金华.新时期民族民间舞蹈保护与传承人才培养模式初探[C].第六届全国艺术院校院 (校) 长高峰论坛论文集, 2011.
[7]陈煜.关于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语文学刊, 2008 (24) .
舞蹈文化产业 篇2
西盟县民族小学 实习教师:陈东方
摘 要:
佤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她就像是我国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香味,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历史沉淀深厚,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诸种社会功能.佤族人民常用它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弘扬。因此,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不仅仅在于听、唱、跳等,结合当前社会不断大步向前发展的事实,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尤其只眷恋流行的、潮流的音乐或是歌舞,为使这项稀有度极高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财富,为佤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自己的拙见,给大家简要介绍佤族民间歌舞这朵小花,目的在于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希望大家都为之浇水、施肥,使之开得更加艳丽、芬芳。
虽然之前我做过教师,但我没有教过音乐,同时也不再从事教育工作,可我从小就耳濡目染着佤族的歌舞文化,从小就被这高亢、深沉、粗狂并能让人为之振奋、为之陶醉的音乐舞蹈而深深打动。我也是一名佤族,我深深的爱着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投入
到开发、挖掘、继承和弘扬这项文化的工作当中。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唐、明代就有望蛮、哈瓦、古刺、哈刺、哈杜等记载,这些均为佤族祖先的不同称呼。自古以来,佤族就繁衍、生息在祖国西南边疆的阿佤山区(主要聚集在西盟县境内)。由于历史等原因,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形态不仅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解放前,佤族社会始终停留在带有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的奴隶社会,只有少部分杂居区进入封建社会初期,佤族聚集区的社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广大劳动人民仍然过着“身穿兽皮芭蕉叶,吃的是山茅野菜枇杷果”的悲惨生活。尽管如此,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以及聪明才智总结出来的经验,创造出了带有浓重民族地方特色文学和歌舞艺术。就文学而言,就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叙事长诗、抒情长诗、短歌、民谣、谜语、谚语等。而在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裁中,歌舞形式则感情充沛、内容丰富,所要表达的内容比较形象、生动、具体,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独到一方。诸如佤族的婚丧嫁娶、喜怒哀乐,以及生产劳动、上山打猎、下河捉鱼、进新房等等,都有自己的歌舞展现形式,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佤族——逢事必歌舞,歌舞必逢事。这里,我仅以个人的拙见并结合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初浅谈一谈对佤族民间歌舞的一些认识。
西盟县境内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影响。佤族崇拜多神,在人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木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力的两尊大神。创造宇宙万物的“木依吉”神,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杀大权。佤族人民为了获得生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木
依吉”神为主,并用歌舞使其愉悦而祈求佑护。另一位“阿依俄”神,是佤族的男子之祖和保护各家的家神而受到人们的崇敬。佤族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祭祀,人们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水酒、蒸煮米饭以示庆祝,热闹非凡。其中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率领下的佤族传统《木鼓舞》,贯穿于祭祀始终。更重要的是,届时“木依吉”大神,将亲临盛会接受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敬奉。“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大,便将“木槽”制作成形似女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两米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内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为母子关系的两只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为舞蹈进行伴奏。这两面“母子木鼓”,所发出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不同音色的阵阵鼓声,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而令人浮想联翩。
佤族舞蹈《木鼓欢歌》、《木鼓舞》由四部分组成,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 “魔巴”的一路领唱下,由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地拉木前进直达村寨的歌舞。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拉木鼓”,气氛神圣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崇拜意味。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现的“进木鼓房”,集中以模拟舞姿来表述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劳动过程。结束于新“木鼓”诞生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木鼓”进入“木鼓房”的庄严过程。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热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娴熟的击鼓技巧和粗犷舞姿,集中展现了表演者模拟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逻、报警、作舞等情景为内容的多种舞蹈套路表演。舞蹈开始由一至二人击鼓进行表演,鼓点的音色与节奏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当舞蹈进入高潮时,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绘鼓槌的剽悍男子进入场地,边击鼓,边围鼓旋转、跳跃,将“敲木鼓”的欢腾气氛推向极致。人们在以此欢愉神灵,求得来年的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随着历史的进展,佤族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新兴的科学文化取代了旧社会的封建迷信,但作为具有民族传统祭祀性的《木鼓舞》并没有消失。它以一种不失民族传统风范的崭新面貌,成为阿佤人认同并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形式。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跳起《木鼓舞》来。人们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翩跹起舞。他们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如此反复,动作规律而平稳。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歌词多以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生活等方面为内容。整个歌舞表现了佤族人民制作木鼓过程和木鼓落成时的喜悦心情。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强烈地表现了佤族人民纯朴的乡土情感和执着追求“求生存、图发展”的民族精神。现在,人们在舞蹈中又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发”动作,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语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而成为佤族的代表性舞蹈。除木鼓祭祀活动外,各种各样的“祭鬼”活动也有舞蹈,丧葬仪式也有舞蹈,如“棺材舞”、“竹竿舞”等。他们以歌舞来迎神驱鬼。他们认为,人死后要为其“超度”,要让他高兴兴地去,要以唱代哭,让死者的亡灵高兴。
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佤族的祭祀活动逐步减少,其祭祀舞蹈也逐步从原始愚昧的信仰中解脱出来,赋予了新的内容,使这类舞蹈逐步演变为自娱性质。
佤族民间舞蹈较多的是自娱性舞蹈。佤族自娱性舞蹈以模拟鸟兽动作的组合最为形象和丰富,它通过各种动物的虚拟动作来诱发真情,以此表示狩猎有获的喜悦。这些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可追寻到佤族先民狩猎生活的轨迹。除模拟鸟兽动作的舞蹈外,表现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舞蹈也极为生动形象,它朴实地模拟生产生活动作,简单形象地表现生产生活过程,除自身的娱乐功能外,还具有一定传授生产知识的作用。
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世代相袭的佤族民间自娱舞蹈风格独具。从
沧源崖画的舞蹈图形上看,它的围圈、拉手,抬腿,提襟等,与现在佤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相似,许多模拟劳动生产,鸟兽动作的舞蹈,往往带有佤族先民狩猎穴居,围火取乐的原始痕迹。佤族社会独特的生产方式以及古老遗风,使流传至今的佤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原始色彩。
甩发舞是佤族妇女自娱性舞蹈。与其它舞蹈不同,剽牛祭祀、老人死后、盖新房、婚嫁喜庆都不跳此舞。而在其他时节,任何场合都可跳此舞。甩发舞原甩发比较单一,大多为前后甩,近年来已丰富为多种多样的甩法,有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它潇洒健美,较好地表现了佤族妇女豪放、爽朗的性格。西盟地区还流传象脚鼓舞、大鼓舞,沧源地区流传芦笙舞等。这些舞蹈有与周围傣族、彝族等民族交流借鉴的因素,多年来,经佤族人民的融合吸收,已具有了佤族舞蹈的特征,也己成了佤族人民喜爱的、自娱性的、群众性的民间舞蹈。
论舞蹈文化观念与舞蹈本体意识 篇3
人类的文明离不开文化,而通常我们把文化概括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大类。简言之,物质文化是认可类生存的基础,为人类生活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而精神文化则是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在人们意识形态的上的反应。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音乐艺术和民间歌舞,无论是劳动间隙还是年节婚丧,都要用歌舞挥发其情感,歌舞音乐是名族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丰富而绚丽的民族舞蹈艺术由于自己民族特点,使其歌舞音乐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和表现手法富有民族性和地域性等特点。无疑,舞蹈是精神文化范畴属概念下的一个艺术门类。因此,从宏观上讲,舞蹈存在的根本意义和价值,及其表现的目的和要求就在于:显示人类生存的样式和自我完善的方式。舞蹈艺术利用自身高雅文化的艺术熏陶作用,引导人们崇尚科学、崇尚美,培养和激发人们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及文化品位。舞蹈作为美育教育的一种形式,不仅可以使人们强健身体、美化形体、增强气质、陶冶情操,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友爱、互助协作的团队精神,为丰富人类文化生活增添光彩。同时,舞蹈艺术具有很强的集体因素,人们在跳集体舞的过程中,需要掌握集体行动的方法,养成集体观念。所以,舞蹈艺术教育可以借助自身的美育功能,在教育和培养人生树立和谐的集体观念上起到积极的作用。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具有非常强的技巧性,与此同时,舞蹈艺术也是一种创造,它是通过舞蹈演员跟随音乐的节奏、自身的情绪情感投入进行的一种随性创作。舞蹈艺术体现的最基本要求就是熟练掌握舞蹈动作中的一些技巧,将其融入到舞蹈演员身体中,才能创造出更加美轮美奂的舞蹈艺术
一、要讲舞蹈本体的追求,首先要服从于整体地关照现实的、历史的人和人的生活这个艺术审美文化的界定;要讲舞蹈的审美创造规律,首先要服从于艺术地表现时代的、社会的人和人生活本相的整体规律。换言之,要把舞蹈置于文艺这个大系统的分支系统中,在艺术地掌握世界和人生的这个艺术本质要求的前提下,进而去探求舞蹈艺术自身的审美创造的特点和规律,舞蹈表演能力是舞者完成舞蹈表演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舞蹈是以身体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时空艺术,肢体和心灵成为其表现的两大本体,并在此过程中集中体现着身心交融、密不可分的特殊关系。这些表演能力不仅包括基本的观察能力、动作的模仿能力、身体动觉能力等,还包括在“二度创作”中所需的艺术想象力、对音乐的感受力、移情表现的能力,此外在舞台演出过程中还须具备心理调节和即兴应变的能力。锤炼和铸造这种综合性的能力需要舞者在训练场、舞台和生活等空间中不断积累知识技能,并在舞蹈作品中良好运用。舞蹈演员赋予舞蹈作品以充满生命的张力及满足观者心理欣赏需求的重要前提,为此必须具备较为全面和成熟的舞蹈表演能力。这就显而易见,无论是舞蹈创作的标准,舞蹈批评的尺度,都必须有一个美学的历史的观点,既要遵循美的创造规律,用舞蹈艺术本身的尺度来衡量,同时,又要把舞蹈编导、舞蹈作品放到特定时代的、社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以检验其是否达到思想性、真实性与艺术性三者融合的美学理想,而不能掘弃文化的视角,文化创造的基本规律,仅仅只从“舞蹈本体”的结构、知觉形式上来做为舞蹈审美本性衡的唯一标准。
二、改革开放二十年来,舞蹈创作已大大地向前发展了,无论在题材和内容上,都已冲破了长期存在的禁区,而越来越像丰富多彩的社会和人生逼近。同时,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夜已突破了传统的樊篱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全方位的审美多维探索的趋势。可是,遗憾的是真正从内涵上切入到当代人的生命精神动态之中,准确的揭示出当代人的深层心理,深刻地呈示出当代人特定生存状态的作品仍不多见。也就是说,目前尽管舞蹈作品数量很多,表现形式也非常多样,然而真正称得上体现了艺术地掌握世界的核心和精髓——表现和触及人的灵魂的舞蹈作品还为数极少,从而使我们舞蹈艺术的当代性文化品格,及其审美的社会效应和美感效应有相当程度地削弱。
原本艺术审美本性的真谛就在于对人生的本体关照,通过对人的灵魂追索,抑浊扬清以肯定真善美,否定假恶丑,系文学应有之义。然而,也许市场经济的发展来势过于迅猛,舞界迫于求生应变,不得与屈从于经济“场”的游戏规则,舞蹈审美文化的人文精神相对的虚化、弱化;以至部分舞界人士经不住资本与文化交换逻辑的压力与诱惑,甚至出现了以单纯迎合满足文化消费的享乐主义的舞蹈文化形态。个人认为,对于这种在商品大潮冲击下,需要有一个适应和调整过程中暂时出现的审美文化本性的消解现象,既可理解但又必须正视。
三、舞蹈可以说是人类文明的最古老产物之一,在原始的舞蹈中,人们通常是在生产劳作的时候配合节奏表达一定的情绪。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灯光等因素的加入使得舞蹈所蕴含的感情越来越丰富。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舞蹈表演的形式如何发展,舞蹈艺术独特的本体特点无法改变,舞蹈表演的风格及感情都需要依靠舞蹈演员来实现,因此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过程里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所以对在舞蹈角色的形象塑造过程进行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对于舞蹈表演,舞蹈演员是其主体、骨架自从舞蹈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人们便开始对其进行各种描述。这些阐述的来源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舞蹈表演艺术的直观印象,这些阐述语言不单指出了舞蹈表演艺术的一些明显属性、特征还有它和其他艺术形式之间的联系,而其中都有对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艺术中的重要价值及其地位。对于诗人和歌手而言,语言和声音便是自己的道具,而对于舞蹈演员而言,自己的身体是道具,只有身体才可以使自己在表演中歌唱、绘画、战斗。诚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以偏盖全,在这复杂交织着多元文化的历史空间,仍有相当一部分舞蹈编导本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坚持努力创作出以蕴含社会思想内涵的形态为标志,以高雅文化品位和意趣为依归,以精神审美规范为主旨的舞蹈作品,仅以近期而言,舞蹈《走、跑、跳》就是其中的突出的代表作之一,它的诞生,立即赢得了从普通观众到舞界同行的一致赞誉。在我看来,其原因不仅是由于作品在艺术体现上令人耳目一新,而更深层的缘由则是编导能够从习以为常的军营生活中去发现人,并“将人的灵魂,显示于人” ,其显示灵魂之深,给人们典型的呈示出一群当代军人的活生生的精神世界;其作品形象传递的信念、意志、品格上的精神力量,所给予受众的心灵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远远超出了对军人范畴的辐射面,而赋予了社会的普遍审美意义。可以这样说,作品编导是把理想、崇高这一古今中外文艺家苦苦追求的艺术创造的美学命题,在当今社会主义舞蹈创造中付诸实践,也是作品编导对现实人生作出审美价值判断的精神物化体现。亦由此可见,要求创作出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舞蹈作品,并不与充分发挥“舞蹈本体” 的作用而相互矛盾。话说回来,要做到这点确非易事。有些编导虽然同样具有严肃的创作态度,却达不到《走、跑、跳》那样的作品思想深度和形象的生动可感性。比如,同是选材表现当代军人精神风貌的舞蹈《红色激情》,由于编导首先未能从文化的视角去认识人、理解人,即未能从人是社会的、多因素构成的“单一的杂多” 、“丰富的统一体”作审美的整体把握,进而去艺术地刻画出“这一个”现实的活生生的人的灵魂;而是从抽象的观念出发去创作,仅让人物跳跃转翻于各式各样的红绸之间,来图解、诠释革命的“红色激情” 。于是,表现的形象就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而成了一个简单化的政治传声筒,致使与《走、跑、跳》的作品艺术层次相距甚远。可见,诸如披着黄绸、踩着黄绸就是祖国的“黄河之子” ,披着红绸再端上军帽就是拥军爱兵的“军嫂”等,这一类“思想大于形象”的虚幻宏大的舞蹈作品,其不成功的要害并非是没有发挥“舞蹈本体”的功能,恰恰相反,正是“舞蹈本体”功能的发挥缺少了人的灵魂。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导致这些作品概念化、公式化、雷同化的弊端是由于编导缺乏深入生活。但是,深入生活的关键是什么?关键就是要深入人心,即深入地去捕捉活生生的人的灵魂。因此又联想到张继刚创作的舞蹈《一个扭秧歌的人》和《母亲》,这两个作品所塑造的形象,其文化底蕴之厚实,其揭示人的心灵之深刻,我们至今记忆犹新。因此,即使在运用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创作民族、民间风格和特色浓郁的舞蹈,真正要使其作品达到舞蹈更高的艺术审美层次,亦应明确主要为艺术地显现中国人的民族灵魂,以至着力于显现当代中国人的民族灵魂,作为舞蹈民族化的核心,否则,离开了人的审美主体来谈舞蹈民族化,就失去了文艺追求民族性的根本意义。所以,我们继承民族舞蹈文化的优秀传统要和着眼于当今时代要求的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从而创作出真正具有鲜明时代特点和民族特征的,表现中国人灵魂的优秀舞蹈作品来。
舞蹈文化产业 篇4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 (以下简称《纲要》) 中以“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通过发展科学技术教育、传播与普及, 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为宗旨, 可见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性以及开展广泛而丰富的科普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不可小觑的作用。
实际上, 科普的文化属性日益彰显。学界已经有一些学者做了相关的尝试, 认识到科普活动对科普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应用的重大意义。国内外许许多多的优秀科普案例, 像美国探索频道和日本科幻动漫铁壁阿童木等, 往往采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手段, 以实现科技成果向科普文化的转化。
然而, 目前, 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领域, 很多高校在推广与应用本校的科技成果时, 没有意识到其在科普活动中的地位, 且忽略了将科技产品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所能带来的教育、经济等多方面的效益。事实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 文化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强调先进科技的推动与支持, 越来越彰显个人潜能的实现与表达, 越来越依赖文化生产者与消费者个体的沟通与互动;同时, 科普也具有越来越强的文化属性。将科普与文化产业相结合, 不仅能帮助公众理解科学知识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现代生活, 还能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带动经济的增长, 并且对教育事业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科普文化产业的研究、科普与文化产业结合的研究尤其是高校科普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地深入考察与系统分析。其中, 部分原因在于该领域探索性强、交叉性强, 还未形成固有的讨论主题与研究范式, 而科普文化产业概念虽见诸于学术期刊与政府文件, 但该产业类别的合法性也还未得到各界广泛与充分的认同。[1]
基于以上现象, 本文依托西工大舞蹈机器人基地, 进行高校科普文化产业研发的探索实践。本文从科普与文化、文化产业的关联出发, 结合高校科学基地建设与发展现状, 以阐述高校科普文化产业的模式研究与探索, 进而尝试建立独具特色的高校科普文化产业发展模式。主要从三个方面, 分别是:机器人校园行活动、机器人纪念品设计营销、夏令营表演来达到科普的目的。
2 前期市场调查
2.1 舞蹈机器人科普活动发展现状
近年来, 国内外许多公司和团体开始进行舞蹈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在很多晚会节目中, 舞蹈机器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喜爱。舞蹈机器人的推广与应用践行了科教兴国的方针, 不仅让社会各界看到了更加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 更可以展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 增强民族自信。在推广与应用舞蹈机器人方面, 大型跨国公司和研究型大学走在时代的前列。国际上以日本的机器人为主, 在国内部分高校的舞蹈机器人也有一定优势。
2.2 西北工业大学舞蹈机器人基地基本情况
西北工业大学 (以下简称西工大) 为广大同学创建了专业的舞蹈机器人基地, 基地凝集了西工大舞蹈机器人科研开发的中坚力量, 研发团队专业性高效性突出。西工大舞蹈机器人前期已有数年的研究基础, 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各类机器人竞赛, 拥有较为完善的科研团队以及较为可靠的实验体系。本文依托西工大舞蹈机器人基地, 进行了基于西工大舞蹈机器人创新基地的高校科普文化产业研发活动。
2.3 科普活动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科普文化产业属于广义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九大类别、24个子类别和80个小类别, 与科普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表1。[1]
将舞蹈机器人的推广与应用对应到科普文化产业中去, 在新闻服务方面, 可以举办的舞蹈机器人校园行活动刊登在一些具有影响力的媒体上;在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方面, 可以自行设计宣传手册;在广播电视电影方面, 可以为机器人的表演设计解说词;在文化艺术服务方面, 可以在机器人校园行活动中举办高校联合的舞蹈机器人表演;在网络文化服务方面, 可以帮助本校舞蹈机器人基地进行网站建设与维护;在文化用品方面;可以自主设计并销售与舞蹈机器人相关的纪念品。
2.4 高校合作模式与大学生科普责任
目前大部分高校并未展开舞蹈机器人科普方面的合作, 高校的合作交流仅仅在竞赛时得以体现。
在运用科技成果时, 高校普遍存在没有将自己的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与中小学科学教育相结合的问题。高校的科研行动并未起到带动全民科学素养提高的作用, 突出表现在中小学教育方面。
3 实践原则
在充分了解高校科普文化产业的大背景并做了一系列相关市场调查后, 本文制定以下几项探索实践原则:
①在传播普及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应注重加强高校间的合作与交流, 推动科普、科技、教育、传媒界的有效合作;
②借鉴国内外先进创作理念和方法尤其是相对成熟的机器人大赛模式, 促进高校科普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③开展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和展示活动, 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 尤其是其在高等教育领域及中小学教育领域的共享范围;
④针对实际需求, 组织编制简明生动的科普资料 (例如科普展板、科普报纸等) , 研发生动活泼的科普文化产品 (例如纪念品、光碟、宣传片等) , 创立信誉度良好的科普活动品牌, 以公众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⑤尝试建立起科技界和教育界共同推动科学教育发展的有效新机制。期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专家和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小学科学课程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科学教师培训之中。争取“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 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2]
4 科普文化产业实践模式
依据以上原则, 本文进行了一系列模式探索实践。探索目标为:将高校科学技术的特色与科普活动品牌相结合、文化产品与教育相结合、效应与普及相结合, 在高校科普工作方面做出有益的探索。各个模式之间相互补充、相互服务, 共同完成高校科普文化产业探索的具体化。具体流程如图1。
4.1 科普校园行模式
4.1.1 机器人校园行品牌建立背景
以西工大舞蹈机器人基地为载体与其他高校和西安市各中小学开展互利双赢的合作。合作方式为机器人校园行系列科普活动, 与已建立舞蹈机器人相关研发基地的高校联合, 组织相关竞赛、科技讲座等。选择对舞蹈机器人有浓厚兴趣的中小学开展独特的舞蹈机器人科普宣传活动。西安市多所大学、中小学参加了此次活动, 华商报、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深入报道, 对于宣传我国高校科学技术发展、普及机器人知识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4.1.2 科普校园行活动概况
活动以西北工业大学为中心, 联合西安众多高校———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航空学院等共同展开。希望依托各大高校机器人基地的丰富资源在西安市各中小学开展一系列机器人科普活动, 通过表演、讲座等形式开展中小学生机器人教育, 使学生了解智能机器人这个学术前沿领域的发展和应用状况,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创新意识, 为学校更好地开展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机械技术等领域的教学提供帮助。
4.1.3 高校科普校园行实践
活动过程的初期, 制作科普展板、活动海报, 积极全面地进行活动宣传。机器人校园行活动于2013年12月7日在西工大附中举行, 活动反响热烈, 得到了西工大附中校领导们的高度支持, 学生们积极报名参加。活动过程中, 学生们浏览展板、聆听讲座、观看表演。这一系列的机器人科普活动, 受到华商报等多家媒体竞相报道。
参加活动的各所高校在表演之同时, 积极进行相关技术交流, 分享机器人设计制造方面的经验, 使这次活动成为一个技术交流平台。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下为各高校机器人基地提供了相比机器人大赛更便于深入讨论的场所。
活动成功在大学舞蹈机器人基地与中小学教育之间建立了联系。不仅提高了广大中小学生对舞蹈机器人的兴趣, 为其中有浓厚兴趣的同学提供了了解、学习机器人技术的平台, 而且为大学生关心关怀中小学生、践行社会责任感提供了良好渠道。
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校园问卷调查 (问卷见附录) , 期间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400份。据统计, 参加活动的400名学生均表示对机器人有较浓厚的兴趣。通过调查问卷反馈还得知:
①关于未来大学学校的选择, 接近45.32%的学生会将高校是否有机器人基地纳入其考虑范围;
②关于科技创新活动, 35.45%学生表示在未来学习中将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③关于科技知识服务社会, 超过72.87%的学生表示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用于服务社会科普, 以此来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更好地发挥所学科技知识服务社会。
4.1.4 科普校园行模式的意义
从科普活动的新趋势来看, 国内外优秀的科普案例往往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 以丰富多彩的文化宣传介入公众理解科学的进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策略之一。本次机器人校园行科普活动通过“宣传手册”、“科普展板”、“知识讲座”、“机器人开放参观”、“自由问答”等娱乐性强的手段, 通过“科学形象”或“富含科学的形象”向种种文化产品或教育模式的“衍生”, 大大拉近了中小学生内心与科学的距离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与此同时, 举办活动的大学生们也进行了充分的科学技术交流。
可见在此实践中, 科普与文化产业的携手共进成为现实。科普对生活的进一步深入, 就需要与文化产业的发展结合, 形成良好的互动。
4.2 科技夏令营表演模式
4.2.1 背景
本文开展了具有西工大特色的机器人参观与交流活动, 集合了西工大舞蹈机器人基地、足球机器人基地、智能车基地、纳米小精灵等科研团队, 与西工大出色的志愿者讲解队合作, 以此为基础组织各个学校的学生到该校舞蹈机器人基地参观学习。本活动的优势在于构建了舞蹈机器人基地与其他高校的交流桥梁, 建立了高校与中学交流沟通的另一种有效渠道, 扩大了西工大舞蹈机器人基地乃至西工大的社会影响。为以后建立西工大舞蹈机器人夏令营提供了基础与保障, 进一步建立起高校科普文化形象。
4.2.2 活动介绍
全国青少年高校科技营旨在通过利用重点大学的科技教育资源, 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西北工业大学于2013年暑假成为高校科技营西北地区的一个分营, 这为西工大舞蹈机器人的科普知识传播创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在2013年第二届高校科技营举办前, 通过积极联系舞蹈机器人基地和高校科技营负责人员, 舞蹈机器人节目得以在全国青少年高校科技营———西工大分营开营仪式上进行表演。表演过程中, 各中学生踊跃发言、提问, 对舞蹈机器人的科普知识宣传起到了促进作用。
4.2.3 活动效果
表演结束后, 青少年带队老师对这种生动的“科普课堂”表示赞赏, 有人表示会以此次活动为范本进行科普活动。这次表演取得了预期效果, 证明了具有西工大特色的舞蹈机器人科技夏令营活动是高校科普文化产业一次成功的探索实践。
4.3 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与营销模式
本文试图从科普工作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点科普文化产品出发, 给出这一类产品的具体概念, 分析并验证其功效, 根据西工大舞蹈机器人科普文化产品营销实践现状, 对广泛开发和推广科普文化产品进行思考。
营销模式上采用直销和网络营销两种模式, 这样不但能简化销售的过程、降低产品的流通成本, 还能及时得到顾客的信息反馈。
4.3.1 科普文化产品的概念
所谓科普文化产品, 就是以文化产品为形式, 携带有知识、方法、精神和思想的科普产品。[3]
目前, 舞蹈机器人由于运输成本高, 维修费用昂贵等特点, 除了参加商业演出以及必要的比赛外, 不适合用于大规模、大范围的文化产品研发, 这是由其自身的性质决定的。因此就需要寻求一种较为便捷的方法来高效地进行舞蹈机器人的推广与应用。
本文参考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方式, 决定生产一批带有西工大舞蹈机器人特色的周边纪念文化用品来达到宣传推广的目的。
4.3.2 研发特色科普文化产品的必要性
一般文化或其他文化具有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重要作用, 是公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构成, 往往蕴含巨大的经济潜能, 但科学含量较低。
科普文化创意产品往往包含较高的科学含量, 同时吸纳一些高校特色文化要素, 通过海报、网络、手册、工艺品等文化产业载体的形式形成科普文化产品, 在学生中广泛流通, 可以产生实际的经济效益服务于科普事业。
机器人创意产品给公众以美的享受, 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实现了科学普及的功能。虽然实际上科学文化不应该也不可能代替其他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形态, 但问题的关键是把科学文化看做整个文化家族的重要一员, 在设计与推广过程中结合高校文化特色, 推动科学文化、高校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有效交融, 并借此使科学文化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 满足人们的求知欲并激发人们的科研兴趣。
4.3.3 高校特色的文化产品研发与营销
2013年8月初, 项目组拟定《礼品定制计划书》, 计划书中筹划定制西工大舞蹈机器人礼品:钟表、夜灯、打火机。项目组成员分工协作, 经过近一个月的市场调研发现, 由于钟表以及夜灯设计制作工艺相对复杂, 需要昂贵的起模费且市场效果尚未确定, 不适合投入市场。而打火机相比之下制作工艺简单, 版图容易设计, 因此项目组在8月末决定试行生产西工大舞蹈机器人纪念品打火机, 并自行设计包装, 于9月初开学伊始与西工大翱翔创业项目组合作售卖第一批纪念品。在售卖期间, 项目组通过制作海报、宣传单, 社交网络以及外场等方式进行宣传。
随着校园科普活动的进行, 项目组发现, 舞蹈机器人纪念品的市场主要定位在中小学生, 这就导致了纪念品打火机的市场前景不佳。若要继续在舞蹈机器人纪念品上取得突破, 必须要重新拟定新的方案。为此, 项目组通过实际调查走访, 否定了包括面塑、铁艺、印章等方案, 最后将目光聚焦在了纪念品胸章以及书签上, 并配套制作了科普知识展板与宣传手册。
2013年11月初, 该校完成了从纪念品胸章与书签的图案设计到联系厂家加工制作再到包装宣传售卖等一系列相关事宜。考虑到舞蹈机器人文化内涵的局限性, 我们大胆的将西北工业大学三航特色与舞蹈机器人文化相结合进行产品设计。
纪念品的销售主要通过外场与网络两种方式进行, 外场方面, 与其他文化产品项目进行合作, 将纪念品与西工大特色纪念品一同售卖;网络方面, 通过社交网络宣传并提供短信下单送货上门服务。两种方式的结合大大提高了销售效率, 网络也很好地为舞蹈机器人进行了宣传, 一举多得。
4.3.4 科普文化产品实践的意义
科普文化产品可以起到对科普活动的促进和对文化产业的引领两方面的效果。
一方面, 舞蹈机器人纪念品的销售取得了很好的反响, 通过工作人员的大力宣传, 许多中小学生以及大学生都对舞蹈机器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舞蹈机器人领域的发展。同时, 科普文化产品也对公众普及了机器人的科学知识。
另一方面, 通过生产制作舞蹈机器人周边纪念品对舞蹈机器人的推广和学校文化的传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的。该校与已有相应成果的创业团队合作, 设计并生产出独具舞蹈机器人特色的文化纪念品, 不仅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更是一次积极的创新实践, 推动了相关文化产业的发展。
5 未来规划
5.1 基础策略
通过举办机器人校园行活动、科技夏令营活动, 设计营销舞蹈机器人相关文化产品的探索实践, 成功建立起从西工大舞蹈机器人基地通往各处的四个桥梁。
一是西安各高校机器人基地间校际交流的桥梁;
二是该校内部各科技创新基地间交流切磋的桥梁;
三是以该校为代表的高校机器人创新基地与广大喜爱科技的中小学生间的桥梁;
四是向西工大校内各年级同学展示舞蹈机器人科技创新风采的桥梁。
四座桥梁既是交流渠道, 又是宣传渠道。通过与兄弟基地合作谋求更大的校园影响力、社会影响力, 积极发掘潜在客户。科普文化产业的大量潜在客户集中在学校, 每个在校学生都代表了一个很大的交际圈, 首先通过在学校的免费表演吸引广大爱好科技的学生们的注意, 借助观众本人与亲朋好友的分享在他的交际圈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商业形象, 再借助媒体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力, 进一步树立良好的社会口碑, 最终将关注转化为消费。建立起“技术研发—社会商业表演—特色科技文化产品”一体化的商业模式。
5.2 扩展策略
舞蹈机器人无论在各大高校、中小学校还是高职高专都一样受到同学们的喜爱, 但受到自身条件限制, 很多学校并没有相关的机器人研发基地。因此, 待良好的社会口碑建立、表演模式成熟、销售稳定后, 舞蹈机器人基地将承接为其他学校承建机器人基地, 代培队员的工程。助建基地不仅能给基地带来巨大的利润收入, 还能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的关注, 是一个“低投入, 高回报”的途径。届时舞蹈机器人基地将拥有稳定收入来源, 不再依赖学校的项目拨款, 正式进行公司化运营。
6 结束语
高校科普文化产业的建立是当前将高校高新技术产品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代表了高校高新技术在广阔市场中的进一步发展。它的发展不仅可以为高校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一条新的道路, 而且可以反作用于机器人技术的革新, 减少高校高新技术对于财政拨款的依赖。
通过西工大舞蹈机器人的应用与推广, 进行高效科普文化产业探索, 鼓励高校科技成果通过科普校园行、文化产品营销以及夏令营表演等形式服务于社会, 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科普责任意识, 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兴趣;有助于建立科学技术交流平台, 完善技术交流制度, 更好地促进技术发展;有利于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与应用。同时给其他高校高新技术产品的推广一定的指导作用, 促进高校高技术产品从竞赛导向的单一模型向“技术研发—社会商业表演—特色科技文化产品”一体化的商业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曾国屏, 古荒.关于科普文化产业几个问题的思考[J].科普研究, 2010, 5 (24) .
[2]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2006-2010-2020)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3]马蕾蕾.广泛开发和推广科普文化产品[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
论关东舞蹈文化的整合 篇5
现在,“关东”专指东北三省。东北三省的北方民族在历史的发展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关东文化”。关东的舞蹈便根植于深厚的关东民族文化的土壤,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多层次文化的影响,从而保留着古老社会的原始艺术形态和古朴的美,使其充满了民族特色。关东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地区,现今的汉、满、朝、达翰尔、锡伯、鄂伦春、鄂温克、赫哲、蒙古等民族的舞蹈共同构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关东舞蹈。在历史的进程中,并随着人们的风俗习惯世世代代传承下来,成为具有多民族风格特征的艺术形式。
在东北这种特有的地域环境中居住的人们,形成了豁达、勇敢、拼搏的性格,也产生了独特的舞蹈文化因素。舞蹈中保存着原始渔猎、狩猎、畜牧、骑射等古文化的遗风,体现着农耕、游牧文化的色彩。如朝鲜族长鼓舞、扇子舞,还有我国唯一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吉林省朝鲜族农乐舞;满族的狩猎舞、腰铃舞;东北大秧歌;萨满舞蹈;新时期对东北原始戏剧舞蹈继承与发展的二人转舞蹈等等,这些关东舞蹈的形成和他们的原始信仰、所在的地理环境以及民族历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历经时代的积淀融合所形成的关东舞蹈,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东舞蹈的现状分析
关东舞蹈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是关东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传承和开发关东舞蹈作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
建立相关的舞蹈学科体系是发展关东舞蹈的关键。种类众多的关东舞蹈大部分是在单一的民族之间或某一地域中流传,除了大家熟悉的东北大秧歌、朝鲜族、蒙古族的一部分舞蹈外,其它还有很多关东舞蹈并不被人们所熟知,也没有形成详细的舞蹈语汇、舞蹈组合的教材、图书、音像资料等,并缺乏舞蹈理论的支撑。随着全球趋势的增强、民族的融合与现代化的冲击关东舞蹈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舞蹈正在被融合、遗忘乃至消亡。建立完整、规范的关东舞蹈学科体系,整合关东舞蹈资源已经迫在眉睫。
舞蹈文化产业 篇6
【关键词】 仫佬族舞蹈文化教育传承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在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发展及其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供广阔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由于各民族之间相互影响,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渐缩小,本民族特有的主体文化特性也不断被削弱,尤其是弱势文化面临着被强势文化同化的危机。仫佬族优秀的民族文化也收受冲击。因此,必须对仫佬族的民族文化加以保护和传承。
学校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力军,利用教育手段传承民族文化的观念正在普及:在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标准改革中,强调教育的“文化传承价值”,把弘扬民族文化作为一个基本理念纳入《中小学课程标准》;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要求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因此,在仫佬族地区的中小学教育中进行本土舞蹈文化教育有积极意义,传承仫佬族民族文化也应成为当地教育工作者迫切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中小学的舞蹈教育为例,对此作初步研究。
一、 舞蹈教育与仫佬族舞蹈文化
中小学教育是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石。舞蹈和教育都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它们同存于人类文化这个机体之中,不同的是教育还起着传承和保护文化的作用。因此,在中小学中进行仫佬族舞蹈文化的教育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舞蹈教育具有保护和传承仫佬族舞蹈文化的作用。仫佬族民间舞蹈是仫佬族民间文化世界里的一颗璀璨明珠。这些传统舞蹈作为仫佬族文化遗产精华部分被传承下来,但是目前这些文化遗产正濒临消亡的边缘。仫佬族的依饭节于2006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依饭节是仫佬族特有的节日,它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凝聚仫佬族人民的伦理情感、宗教信仰、音乐舞蹈文学等艺术文化。同时通过节日的祭祀仪式的举行还能进行宣传教育、文化传承、娱乐审美等。依饭舞是依饭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态文化,变化的因素很多,传承也因此带有很大的阻力。在学校里传承依饭节舞蹈,扩大这些文化的传承面,对保仫佬族文化遗产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舞蹈教育具有促进仫佬族舞蹈文化发展的作用。纵观历史,任何民族艺术都处于一个发展的状态之中,仫佬族民间舞蹈亦如此。因为人在特定的环境中会有特定的审美观念,如果仫佬族舞蹈依然保持着原始的状态,与现代仫佬族人民的思想格格不入,那么它就很容易为仫佬族人民所摈弃,也不可能还流传到今天。因此,仫佬族人民取其民间舞蹈的精华部分,结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社会环境等,使仫佬族优秀的舞蹈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仫佬族民间舞蹈是仫佬族历史文化的特有载体,在传承仫佬族民间文化的同时,还丰富仫佬族人民的精神娱乐生活,使他们的精神信仰在这个动态文化当中得以牢固加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仫佬族的群体性格,对振兴仫佬族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舞蹈教育对传承仫佬族民间舞蹈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二、 仫佬族地区舞蹈教育传承本土舞蹈文化的困境
在中小学舞蹈教育中进行舞蹈文化知识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一系列的问题导致当地的舞蹈教育发展滞后,难以实现在舞蹈教育中传承舞蹈文化。
(一) 对舞蹈基础教育的偏见
各个学科都已经出台了相关的课程标准,但舞蹈学科由于各方面原因还没有自己的学科课标,只能在音乐课堂中穿插进行,由此导致许多人对舞蹈教育的认识不足。《规程》规定:“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包括:艺术类课程教学,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校园文化艺术环境建设。”《规程》规定艺术教育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长期以来,人们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认为非课堂的教育不能称为艺术教育,因此罗城当地很多的学校和教师由于课堂上无法实现舞蹈基础教育而对其全盘否定,而且忽略其他两项内容,尤其是校园文化建设这一方面。当地教育部门也按规定举行三年一届的中小学的艺术展演活动,但是由于大家忽略其中的教育意义,因而各学校对待这个活动只是应付式的参与,并没有达到教育目的。
(二) 缺乏师资力量
罗城的中小学舞蹈教学是穿插在音乐课堂中的,但是当地学校音乐教师绝大多数是兼职教师,他们兼职音乐课、美术课,甚至有些老师既上音乐课,又上文化课。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老师的教学重点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而非艺术教学。更重要的是,兼职老师没有音乐舞蹈专业的能力去选择、整理和发展仫佬族的音乐文化、舞蹈文化,因而也无法进行相关仫佬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教学。这直接导致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就缺乏这一方面的知识。
(三) 学生对本土舞蹈文化的价值认识缺失
在罗城的中小学里,仫佬族学生占了大部分。但是他们都不太了解,甚至有些学生从未了解和接触过本民族的民间文化。忽视民族文化往往导致学生缺乏民族文化修养,缺失对仫佬族舞蹈文化价值的认识。中小学生将来应成为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的主力军,但是对本土民族舞蹈文化价值认识的缺失将使仫佬族舞蹈随着老一辈的逝去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三、 对策建议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其位于桂西北大石山区,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原因,该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教育也相对受影响。长期以来,当地舞蹈教育面临经费不足、设备简陋、师资紧缺等诸多因素的困扰,因此不能按大纲要求实施,要改变现状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此,在当地实施舞蹈教育以传承仫佬族舞蹈文化时,可以灵活多变。在学生主体核心地位不变、师资队伍和设备不变的情况下,探索一个适合本地民间舞蹈文化传承的方式,实现本土舞蹈文化的传承。
(一) 灵活进行舞蹈教育
按《规程》的精神,在学校实现舞蹈教育有三种途径,除了在音乐课堂中穿插仫佬族舞蹈文化的知识外,学校还可以从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两个方面进行。如可以在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中进行仫佬族舞蹈文化的教育,组织学生观看一些相关舞蹈的视频,编排一些简单的舞蹈并以集体舞或是体操的形式给学生排练,让他们真正参与仫佬族民间舞蹈。在校园文化方面应加大宣传力度,可以以海报、黑板报、广播等形式进行,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安排教育手段。
(二) 探寻适合的教学模式
探寻一个适合仫佬族中小学音乐舞蹈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其在传承仫佬族本土舞蹈文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这要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界定“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四位是指教师、家长、民间艺人、仫佬族民间舞蹈文化,一体是指学生。这是在仫佬族地区中小学传承本土舞蹈文化的最有效的教学模式。在这个模式里,应严格遵守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家长、民间艺人是合作伙伴,多方面互动,实现并依据学生所处的特定文化氛围,研究本土舞蹈文化教育传承对学生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步,实施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学生为核心,进行多方面互动。那么,如何让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本土舞蹈文化互动起来呢?首先教师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调查。在节假日期间,鼓励学生对其较熟悉的、周边的社区、乡村进行田野调查,收集仫佬族舞蹈文化。与此同时,民间艺人应积极与他们交流和沟通,家长也主动配合学生的收集活动。通过对家乡的文化、民族特色、民间舞蹈的形式、民间传说、民俗活动等这一系列民族文化资料的发现和收集,让学生感觉到仫佬族民间舞蹈近在咫尺。其次,探究本土舞蹈文化。对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鼓励学生与教师、家长和民间艺人进行互动交流,并一同探讨一些关于本土民间舞蹈的问题,让学生以虔诚的态度去看待祖先留下的优秀文化遗产。通过对民间舞蹈的本源追溯,了解自身村寨和本民族的舞蹈特点,引起学生对本土民间舞蹈文化的关注。
第三步,体验舞蹈文化。本环节是激活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感悟力,以体验的方式认识本土舞蹈文化。教学的过程是一个生命体验的过程,应鼓励学生展现收集的舞蹈文化,在全体学生面前表演,并带动其他学生参与。通过探索和实践,亲身体验仫佬族民间舞蹈文化,使学生与仫佬族舞蹈文化“对话”,实现学生和文化传承有机结合。
【参考文献】
[1]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资华筠,刘青弋.舞蹈美育原理及教程[Z].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Z].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4]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2008106020401M3
16)
【作者简介】苏水莲(1984-),女,广西贵港人,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
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探讨 篇7
一、舞蹈文化与舞蹈创作的关系
舞蹈文化是以肢体作为符号,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符号系统, 保存、传递着民族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2。传统的舞蹈创作都是基于历史文化, 表达着一定时期特点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 而新时期的舞蹈创作则与现实紧密结合, 将文化与舞蹈充分的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舞蹈文化。舞蹈创作中蕴含着舞蹈文化, 舞蹈的发展推动着舞蹈文化的发展, 他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舞蹈创作的注意事项
1. 舞蹈创作的选材不拘泥与历史文化
舞蹈创作的选材一般都是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表现某一特定时期或某一阶段人物的性格、思想等, 一般选择有文化内涵的作品2。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 舞蹈创作的选材也开始发生变化, 比如舞蹈《老伴》, 就是选材于现实, 通过舞蹈表达了生活总夫妻间的磕磕绊绊的思想内涵, 整个舞蹈是以俏皮可爱的动作和表情给观众带来了欢乐。
2. 舞蹈创作的结构要表达作品的思想
舞蹈都是对作品的完整诠释, 舞蹈创作要充分感受作者的写作时的思想感情和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 因此, 一定要重视舞蹈创作的结构。一个舞蹈表演一般会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几个部分, 每个部分所要表达的意境是不同的, 所以, 舞蹈创作要重视每个部分的思想变化和感情变化, 还有重视各部分之间的衔接, 形成一个完整的舞蹈结构, 给人以美的感受。
3. 舞蹈创作要与音乐相结合
音乐和舞蹈是人类文化中起源最早、最典型的孪生意识形式, 无数艺术家都对音乐和舞蹈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和探讨, 发现舞蹈与音乐是无法分离的, 只有将二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舞蹈作品3。因此, 舞蹈创作的方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先选择音乐, 再根据音乐的表现形式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来进行舞蹈的创作;而另一种是先有舞蹈创作的构思, 然后再选择合适的音乐, 进而丰富舞蹈的创作和表现力。无论是采用哪种形式的舞蹈创作, 音乐都是与舞蹈密不可分的。
4. 舞蹈创作要形成独特的舞蹈语言
舞蹈创作需要具备高素质的舞蹈修养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所创作的舞蹈必须具备时代精神, 必须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 从生活中汲取无尽的素材, 形成独特的舞蹈语言。舞蹈创作是通过人体动作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 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独特的舞蹈语言, 舞蹈语言跟我们的语言十分类似, 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 都是一种传递信息、表达感情和交流的方式。因此, 舞蹈创作要形成独特的舞蹈语言, 便于与观众进行交流和沟通, 引起情感的共鸣。
三、新时代舞蹈创作的发展趋势
1. 舞蹈创作将民族历史与现代相融合
随着现代舞蹈的发展, 舞蹈的表现形式已经打破了原来的创作方式, 而是一直在追求创新, 很多舞蹈创作大胆的将民族历史与现代舞蹈相结合, 形成了独特的舞蹈形式。这种舞蹈创作模式的创作思路既注重现代的舞蹈技法, 同时也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 体现着中国的民族个性民族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状态。新型的舞蹈创作方式既可以丰富舞蹈的表现形式, 使得舞蹈向着更好地发展方向, 同时又可以让观众体会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舞蹈文化。
2. 舞蹈创作充分体现舞蹈的文化内涵
舞蹈的表现形式以人体动作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 我国的舞蹈一般都带有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尤其近年来, 舞蹈创作中更加倾向于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 编导们加重了对舞蹈文化丰富内涵的认识, 将舞蹈作品的文化内涵表现的淋漓尽致。舞蹈创作都是以民族历史事件或人物为素材, 通过舞蹈动作传递人物或作品的思想内涵, 让舞蹈与心灵相结合, 起到呼唤心灵, 为情而舞。
3. 舞蹈创作倾向于个性的艺术表现
随着舞蹈的发展, 舞蹈创作不仅追求技巧和表现形式, 而且更加注重个性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很多年轻的舞蹈者, 舞蹈创作不再拘泥于简单的艺术表现形式, 而是将自我对作品的感情充分表达。并且纵观目前的舞蹈大赛, 原创作品越来越多, 而且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赞扬, 自己创作、自己表演的新型创作模式, 摈弃了原有的程序性舞蹈创作思维, 独辟蹊径地以个性表达为主, 为推动舞蹈创作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4. 高科技手段开始应用于舞蹈创作中
新时代科技的发展十分迅速, 将高科技手段应用于舞蹈创作中, 也是一种新型的舞蹈表现方式。通过科技手段的加入, 使得舞蹈的表达方式更加多元, 给观众更好地视觉效果和引起强烈的思想共鸣, 对推动舞蹈创作的发展更加有力, 形成了新时代的舞蹈风格和舞蹈文化。比如, 奥运会的文艺表演, 使用147米长、27米宽的巨大LED屏幕, 通过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 展现了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长卷, 给人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这届奥运会给全世界人们带来了新的视觉体会, 展现了中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 震惊了全世界。
5. 舞蹈创作注重吸收西方舞蹈的精髓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世界文化交流日益宽广, 西方舞蹈传入中国, 影响着我国舞蹈的发展, 其中舞蹈创作开始吸收西方舞蹈的精髓, 也使得舞蹈创作开始向着平民化的方向发展。受到西方舞蹈的影响, 我国舞蹈打破了原来的创作模式, 开始更加注重观众的感受, 使得舞蹈创作者高度重视观众的心理共鸣, 不断研究舞蹈动作和要表现的思想内容, 创作出了很多的优秀作品, 推动者舞蹈创作向着更好地方向发展。
结语
舞蹈文化是反映一定时期的民族发展特点和价值理念, 因此, 舞蹈创作中蕴含着舞蹈文化, 新时期舞蹈创作要将民族历史与现代相融合、充分体现舞蹈的文化内涵、倾向于个性的艺术表现、运用高科技手段和吸收西方舞蹈的精髓, 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舞蹈创作形式, 推动舞蹈文化的向前发展。
摘要:舞蹈是一门人体动作艺术, 不同时期舞蹈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 舞蹈都是表现一定时期的文化形式和价值观念, 所以, 不同时期形成不同的舞蹈文化, 舞蹈文化都是蕴含在舞蹈的表演中。本文通过分析舞蹈创作的基本环节进行分析, 探究新时代舞蹈创作的发展趋势, 从而推动舞蹈创作更好地体现舞蹈文化。
关键词:舞蹈文化,舞蹈创作,舞蹈表演,发展趋势
注释
11 .陈艳.舞蹈文化及舞蹈创作之我见[J].旅游纵览 (下半月) , 2013.03:336.
22 .李小娜.从CCTV舞蹈大赛看当前舞蹈创作趋势[J].滁州学院学报, 2012 (3) :47-48+74.
舞蹈是特殊的文化——舞蹈教育 篇8
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对人才类型的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 已经愈来愈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当今, 青年学生的自主自立、自我实现、自我认同、自我发展的意识普遍增强。要成为具有丰富知识、高尚情操、健康心理的人, 有了更多的自觉和更高的要求, 不仅仅只是对学生, 对老师来说也是一样的, 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为人师表。参加培训, 不断扩宽知识面, 为教学注入新鲜血液。社会对教师的素质也要求越来越高,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 努力工作, 发扬优点, 改正缺点, 开拓前进, 为教育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舞蹈是特殊的文化:
一、在教学中, 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 以人文精神为内涵的综合艺术教育课, 至少大学阶段如此, 把艺术教育作为奠定基础的一部分, 充分满足学生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是他们的以理想的憧憬, 浪漫的情怀, 超越的喜悦, 从人类优秀文化艺术中汲取;力量以平衡现实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顿。
二、在舞蹈艺术素质教育中, 要做到以舞蹈与音乐、美术、戏剧、影视多学科的综合效应发挥作用, 这样才算是完整的。让舞蹈的动态、音乐的旋律、美术的画面、戏剧的表演、影视的情境。在舞蹈艺术教育中, 以舞蹈为中心同时融会各个门艺术学科, 会在教育上提高新一层面的进步, 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舞蹈思想的培养与确立, 有利于发挥综合艺术, 人文知识在人才成长过程中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功能。在舞蹈的教育反方面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钻研教材, 对教材的舞蹈思想、基本动作, 每个动作, 每个表情, 每个方位能运用自如, 知道应怎样教学, 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舞蹈技能的质量, 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 学习新舞蹈可能会有哪些困难,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 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 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着重课堂教学, 向40分钟要质量。组织好课堂教学, 关注全体学生, 注意信息反馈, 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 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 因材施教。
5.注重抓两头带中间, 同时, 激发学生的情感, 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注意引发学生学舞蹈的兴趣,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动学生对舞蹈的热爱和积极学习舞蹈的态度。
在教学上, 比如:一个舞蹈动作, 如果练习十分钟可以掌握, 救不要让学生非要学一百次;但如果只要练习一、两次, 那就连热身活动也不是, 更谈不上矫正不良形态和锻炼肌肉及动作的柔美性了。有人说舞蹈是既美丽又残酷的艺术, 对于职业舞者来说, 需要他们做出超自然的能力, 而对非职业舞者要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因人而异。学舞可以说是培养业余爱好, 锻炼体魄, 纠正不美身姿, 养育气质。适当难度的培养与教育学生在克服困难中呈现出必要的“坚持”与“努力”。
在舞蹈教育中, 需要舞蹈教师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时代在发展, 教师能力和水平也需要不断地提高。否则, 后辈很快就会取而代之。我们因该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我们会因为不断的学习和提高, 获得认同和尊重;总之, 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应针对生活的热爱共同而合, 应尽可能的兼顾普及与提高, 在舞蹈教育中因注意运用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舞蹈形式, 结合其历史背景及生成、发展的环境, 精心选择那些最具有认文价值的舞蹈样式与素材, 作为教学的内容, 让学生在舞蹈的美感体验中, 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表现方式及其文化内涵。
艺术的意识同样潜在于每个人的生命的深处。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艺术教育中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 反对那些缺乏个性的要求和“随大流”的主客观因素, 而在艺术教育中坚持创造性原则。艺术最主要的功能, 是让人们感到生命的情感张力, 让人肃然起敬, 在舞蹈教育中, 知识为核心的内容的传递式教学, 由于感情功能较弱, 难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情感需求, 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备丰富健康情感的人。艺术所体验的情感, 既来源于经验的情感又高于经验性情感, 它并不简单是经验性情感原貌重复, 具有提升性和持续性的美感力量。要透过具体的形象, 把来自生活实践中的喜怒哀乐诸情感引发出来, 掌握情感发展的线索及其意义, 并善于用美的艺术形式把它表达出来。
舞蹈能改善人的形体, 给人以优雅健美的感觉,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人们在欣赏、赞叹与羡慕舞蹈演员优美的形体同时, 希望自己能够拥有同样动人的形体, 于是舞蹈就成为他们追求形体美的途径与手段。舞蹈教育有利于体重的控制与减肥。理想体重和合理体成分是形成优美体型的基本途径之一。为了生存目的, 人体具有一种自然的和谐性, 生命本身具有一种积极的力量, 自身要求生长与茁壮, 因此, 生命与宇宙之间保持着某种和谐一致。然而现代文明社会, 强调改造自然, 战胜自然, 这就是为了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舞蹈文化产业 篇9
一、中国舞蹈产业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艺术学角度来看, 舞蹈是以人体动作姿态为媒介的艺术活动;而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产业化行为是一种生产—消费的经济活动, 舞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一类分支兴起正是其艺术与经济双重属性融合的结果。舞蹈产业化的主链条包括舞蹈生产 (创作) ——舞蹈产品 (作品) ——舞蹈审美消费 (欣赏) 三个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决定舞蹈产业发展程度的外部因素——社会意识与社会思潮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同时, 在人们的思想中, 舞蹈也不再作为一门受众面极小的纯艺术“高高在上”, 这为舞蹈产业发展提供了极有利的条件。政策层面的引导、政府层面的支持、大众传媒的宣传、民众的认可与参与等等, 这些发展因子的合力让中国的舞蹈产业化发展迎来了春天。党的十七大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 各种艺术都面临着在新文化构成中的重新定位, 舞蹈同其它传统艺术一样接受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
我们应清晰的认识到在舞蹈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上荆棘重重。首先, 对早我们一步的西方舞蹈文化产业发展盲目跟从, 反而忽视了对我们来说舞蹈创作最为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代入与铺垫。近50 年以来, 在西方剧场舞蹈传统及其苏俄古典芭蕾高度程式化、极度封闭化体系的严重影响下, 我国舞蹈从训练、教育、创作剧目、表演、行政管理到市场资助、鉴赏评论等诸方面形成单一的模式, 可以预料的是, 舞蹈产业的发展如果没有传统文化的发展与铺垫相呼应, 我们本民族的舞蹈产业便会遭到更加猛烈的冲击和挑战。其次, 市场投机氛围严重。为了赢取更多的商业利润和社会效益, 过多的金钱和社会资源集中在知名编导和著名舞团身上, 导致舞蹈产业投入与产出呈现“倒金字塔”式的畸形发展。再者, 舞蹈产业商业化运作的今天, 部分大众传媒为博得更多观众的关注在对待舞者或者舞蹈作品本身无法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做出客观、积极的舆论引导。这些都成为制约中国舞蹈产业良性发展的绊脚石。
如何全面发挥大众传媒的功能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国舞台上, 以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石, 实现中国舞蹈产业化的健康发展是中国舞蹈工作者都应思考的命题。
二、大众传媒对舞蹈产业化发展的作用
大众传媒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 包括报纸、杂志、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作为一种向社会传送信息的行业, 它已经渗透至现代人生活的各个领域。它能引领时尚与风气、倡导一定价值观念、形成舆论导向、维护社会公正以及重建大众的生活方式, 正是由于其在各方面的强大影响力, 被形象的称为“第四权利”。
由于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 文化产业的兴起才有了不可多得的契机。在舞蹈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中, 大众传媒正是以其传播迅速、覆盖面广、渗透力强等特点, 让舞蹈这一深受大众喜爱的文化艺术形式更加深入人心。尤其是近几年, 随着传媒业的快速发展, 信息传播速度与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高质量的舞蹈电视节目、高水准的舞蹈创作编导、全方位的即时评论等等手段的运用, 将越来越多大众的目光吸引到舞蹈上来。例如:2006 年, 东方卫视推出了“舞林大会”栏目, 让各行业的明星人士与专业舞者搭档, 在短时间内速成一段比较完整的舞蹈作品。它利用的就是各行业明星超强的聚敛力和舞蹈本身特有的艺术感染力, 不仅让明星们参与其中体会到了舞蹈的快乐与幸福, 让舞蹈成为了他们茶余饭后谈论的热点话题;也让广大电视观众感受到了“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也可以把舞蹈演绎得非常完美”, 为舞蹈的普及教育做了很好的宣传和影响, 一度掀起了“全民舞蹈”的热潮, 一时间围绕舞蹈为主的培训机构、产品服务公司 (包装、销售、灯光、服装) 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中。舞蹈逐渐在大众文化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从而使舞蹈产业化有了一个更深远的社会发展潜力。
同时, 在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时代, 大众传媒由于其盈利性的本质属性势必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 然而, 舞蹈艺术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的增值空间则会产生舞蹈艺术审美属性的偏离, 从而对舞蹈产业化的发展产生不可避免的消极影响。首先, 为了寻求更高的赢利点、收视率或者点击率, 大众传媒在运作舞蹈产品的包装上和节目的后期制作中更多的将重点放在舞者煽情的人生经历或者其作品背后曲折的故事, 而非舞蹈作品本体的艺术鉴赏价值。如此这般抽离舞蹈本体价值的现象背离了艺术创作的初衷, 更不利于舞蹈产业化的良性发展。再者, 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 在传媒的推波助澜下, 大多数的社会资源集中到了社会影响力大、有明星效应的演员、编导或者舞蹈团体身上。细心观察我们不难发现, 不管是传媒节目中担当评委或嘉宾, 还是“桃李杯” 、“荷花杯”等政府、协会组织的中国顶级舞蹈赛事的舞蹈编导, 出现频率高的总是那几张所谓权威的明星面孔, 究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的明星效应是与媒体的经济收益直接挂钩的。而相比这些出场费、编导费动辄几十万的著名演员和编导, 绝大多数的舞蹈创作者们还是生活在社会底层, 为满足温饱或者执着于自身的舞蹈理念而苦苦坚持。这种情况极不利于舞蹈创作者的培养:没有了良好的创作梯队和新鲜血液补充, 作为舞蹈产业化前端——编导人才的养成更成为天方夜谭。其三, 大众传媒在追求物质利益前提下的舆论导向影响大众对舞蹈产业发展的价值判断。在物质利益的驱动下, 为了迎合市场和部分观众的需求, 大众传媒在对舞蹈节目、舞蹈产品的包装、运作、销售中为挖掘卖点而妄下判断, 影响了大众对艺术审美的鉴赏标准。笔者所在学校一学生在今年参加了浙江卫视的《中国好舞蹈》栏目, 因为这名学生之前在排练中大脑意外受伤, 现在仍在恢复, 肢体活动仍不协调。当她那一期节目播出之后, 各路媒体都对其表示不同程度的关注与评价。笔者关注了国内一线门户网站对其报道的题目, 第一天是“半瘫女艰难跳舞圆梦中国好舞蹈”隔天之后的题目转换成“半瘫女励志舞蹈遭质疑卖苦情”。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应该引导大众将关注点放在舞蹈作品本体, 而不应受利益驱动用片面且不负责任的评价来转移民众的关注点。
三、正确认识, 理性运作——寻求舞蹈产业化发展与大众传媒的良性契合
任何文化产业的发展, 都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支持与配合, 舞蹈产业也不列外, 如何正确认识大众传媒在舞蹈产业化发展中的作用, 又应如何借起大众传媒的东风, 实现在新世纪舞蹈产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呢?
首先, 尊重中国民族性、历史性的文化传承。任何割裂历史传承的文化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因而我们在探寻舞蹈产业发展道路的时候, 决不能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舞蹈毕竟是文化中心的基本组成部分, 我们要运用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承功能, 利用各类手段强调文化的自尊与自重, 在全社会营造民族文化的浓厚氛围, 呼唤中华传统的人文精神, 才能保证中国舞蹈在世界文化构成中的独立地位, 中国的舞蹈产业才会以其独有的姿态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其次, 大众传媒应理性、公正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大众传媒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要及时报道和评论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类事件, 评论问题的角度及所处的立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受众的观点。正是由于其强大的影响力和舆论导向作用, 我们更希望传媒在制作、评论、品鉴甚至销售舞蹈作品时能将大众视线更多的吸引在舞蹈作品本体及其所传递的审美价值。只有大众传媒理性的、公正的发挥舆论导向作用, 才能够给舞蹈产业的发展提供良性的外部成长空间。
第三, 发挥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让舞蹈产业在群众中焕发光彩。作为“舞之泰斗”的贾作光老师曾经在当代舞蹈论坛发表过讲话, 认为舞蹈产业化的进程, 不能单一的看作实现经济效益的“产业化”, 如果群众不爱舞、不跳舞, 那产业化也是空谈。因而, 我们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 制作更多“接地气”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舞蹈节目, 让舞蹈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人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只有在舞蹈走进群众的基础上, 首先实现群众爱舞蹈, 舞蹈的产业化道路才有发展的源泉。
无论从历时与共时范围, 还是产业成熟度来看待舞蹈产业的发展, 我们都可以将其定位在具有潜力的新兴文化产业类别中。“新”既代表着不成熟, 也意味着巨大的生长空间。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快速变迁的时代里,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着信息交流方式的更迭, 尤其是大众传媒的演化, 牵动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且由浅至深地冲击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当新兴的舞蹈产业力求借助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快速发展时, 更需要多一份理性去观察“诱惑下的陷阱”, 坚守舞蹈艺术审美性和特殊规律的前提下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 以可持续发展的视野完成自身在信息时代的华丽转身。
摘要:舞蹈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类分支, 在当下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正在积极拓宽发展路径、探寻发展潜力。而在信息化社会中, 大众传媒的信息交互能力已然成为各行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动力, 舞蹈产业与大众传媒的结合突显了信息时代中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分析中国舞蹈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为基础, 重点论述了大众传媒对于舞蹈产业发展的积极价值和消极因素, 并且提出应以正确认识和理性运作为前提, 寻求舞蹈产业化发展与大众传媒的良性契合点。
关键词:大众传媒,舞蹈产业化,舆论导向,价值判断
参考文献
[1]史泓.舞蹈产业链里的经济生态项的多维影响与关系分析[J].美学研究, 2010 (1)
[2]史瑞丽.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问题研究[J].国际贸易, 2007 (12)
[3]袁禾.舞蹈创作应加强时代意识[J].舞蹈, 2002 (03)
[4]石裕祖.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2005 (02)
舞蹈文化产业 篇10
长久以来, 我国的民族舞蹈艺术事业由于缺乏竞争和创新意识, 本土民族舞蹈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起来可谓举步维艰。一方面只追求作品本身而不考虑演出市场和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 在大众文化层次中对所谓高雅艺术理解亦存在一个误区, 大众总是保持一定的距离去看待他们称之为“高雅艺术”的艺术形式, 导致这样的艺术形式在今天商品经济社会就很难找到生存的空间。
艺术和商业化市场化, 看似是一对天敌, 但是两者也存在着一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云南映像》就在其中寻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云南映象》的上映给我国本土民族民间舞蹈开拓出了一条新兴的产业化道路, 也带动了本土民族文化的热潮。
1《云南映像》的民族舞蹈产业化现象剖析
1.1《云南映像》的概况
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历时一年多的时间, 行程10万多公里, 走访村寨深入云南各地采风, 选择具有云南典型代表性的音乐舞蹈元素, 经过15个月时间精心排练出的艺术作品。
《云南映像》整场舞剧集共分为七个单元, 把云南地区神秘而古朴的民族风貌呈现在舞台空间里。序幕“混沌初开”———第一场“太阳”———第二场“土地”———第三场“家园”———第四场“火祭”———第五场“朝圣”———尾声“雀之灵”。整部作品使人置身于云南那个神秘而遥远的地域, 从歌手到舞者, 从道具到服装, 从歌声到舞影无一不体现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特色, 少数民族激越、欢快、粗犷的少数民族歌舞, 充斥着舞台的各个空间, 渲染着每一处空间的气氛。人们可以依次亲历人类的发展进程。
从艺术作品的角度分析, 《云南映像》是一部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博物馆, 把云南各个少数民族原生型的民间舞蹈动律, 用一个统一的主题巧妙地贯穿编排起来, 让观众在怡情悦性的观赏中, 认识更多的民族民间舞蹈, 使生长在现代秩序之外的民间艺术文化得以继续传播与传承。
1.2《云南映像》内容制作
1.2.1 内容制作的空间化自然化
《云南映像》在穿着上显现大气, 一改传统民间舞蹈过于零散分乱惯常的歌舞, 粉饰做作、酸腻小气的局面, 采用宏观大色块的单元进行叙事, 选取了一系列质朴的印象引导观众进入文化的想象空间, 如:日、月、水、火、林等自然现象。当然, 即使在民间文化成为文化产品之后, 在表现形式上做过调整, 其内容还是民间文化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这就顾及到了普通大众的艺术鉴赏力与消费心理, 以大众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 其表现手段对艺术欣赏与文化消费间的矛盾差异进行了对抗, 最大化地找到了其消费和受益的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共性。在表达意境和表达方式上迎合观众的同时, 还保持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粗犷、激昂的舞步和歌声纯真地释放着对红土地的热爱。观众触摸到的不仅是撼动人心的真情, 更是那种来自乡野的鲜活的心脏强悍的跳动之声。
1.2.2 内容制作以原生态为卖点
对关键词“原生态”的炒作, 从另一方面意味着节目内容取自原汁原味的云南民族舞蹈元素, 服装道具皆采用各民族的着装生活原型。“映”字也从一个侧面传达出舞蹈、灯光、舞美、服装道具的外部条件将展示给观众的特定形象, 从而形成特定的视觉效果。现代舞美灯光所运用的科技手段, 立体舞台画面、升降舞台的动态场景、电脑多媒体营造的新奇视觉效果。全部音乐由著名音乐制作人三宝创作编配, 一改以往民族民间音乐的老调陈曲, 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全新的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听觉盛宴。
1.3《云南映像》的宣传效益
在《云南映像》首演火爆京城的时期, 《云南映像》运用报纸、杂志、广播、网络、新闻、地铁招贴画、车站宣传栏等各种传媒方式, 抓住有效力的关键词进行热炒, 把《云南映像》一词无限重复、无限扩大的烙印在奔波于城市每一个角落的人们的脑海里。《云南映像》的定名经历了“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美丽的地方”、“灵性高原”、“云南映像”等, 最后确定为“云南映像”, 然而, “映像”却是在词典里查不到的, 相关词条只有“影像”“印象”, 这正是在运用视觉符号, 激发消费者的注意力, 从而形成对作品的强烈关注。“映像”既包含了大众文化消费的主要对象“影像”以及消费后对消费品所产生的“印象”, 又包括了这件商品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以及其所反映出来的精神指向, 极佳地体现了产业文化的双重特性。不难看出, 这些匠心独运的词汇无形中提升了《云南映像》的知名度。
1.4《云南映像》的品牌运用
以原生态为主走产业化路线编导杨丽萍坚持艺术作品和艺术产品相结合的原则, 为品牌的延伸发展留足空间。另外, 该公司投资建造“云南映像专业定点演出剧场”完成生产基地建设, 建造专业定点演出剧场, 让其根扎稳云南本土, 呈现给观众完整的、全新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 增强与外界的整合能力, 形成品牌模式, 整合资本, 奠定品牌发展基础。一面进行艺术创作一面构建平台模式, 整合人力资源, 以产业集团发展为龙头, 全方位开发文化产业。
《云南映像》的编创者意识到, 品牌才是大众艺术产品保持长久生命力、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和必需品。民间文化的精髓才是其核心的地方, 这也是《云南映像》力求尽善尽美创作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作品的印证。
1.5《云南映像》的运营模式
运营模式是调节市场经济的一把双刃剑。是现代产业运作的营销模式把《云南映像》搬上了舞台, 才得以让它以艺术品和消费品的双重身份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以票房的影响力来刺激消费者和生产者。大众传媒更是从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云南映像》正是通过良好的市场营销手段和宣传手段使经济利益扩大化。
《云南映像》自演出以来, 尚未发行过任何影音资料消费品, 而是以固定的间隔时间巡演作为经营策略。本着本土定位的演出理念, 演出首先是在云南本土进行宣传营销的, 然后到外地磨练, 积累全国巡演经验。在演出上, 首先得到业内认可, 参加权威舞蹈比赛, 获奖后分别在广州、北京、上海三个各有特色的城市相继演出接受市场检验, 随后才踏上巡演之路。在探索海外市场方面, 在国内编排期间就与北京的文化传媒公司进行了意向合作。在国外演出则交由著名的国际演出经纪公司代理, 直接从中学到了怎样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宝贵营销经验。在演出内容上, 也是以不断更新为发展动力, 牢牢抓住消费者心理, 使其保持良好的票房经济实力。在演出品质上, 以轮演和签约的制度来规范、提高演出质量。每次演出由演出地区或者演出商买断、承接演出, 演出方再与演出剧场合作, 与演出经纪人合作。
2 结论
综上所述, 作为一个民间文化产业化的案例, 《云南映像》无疑是成功的, 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他完美地结合了民间文化的原生态跟大众文化的娱乐性, 完美地在保持民间文化本土性的同时打开了全球化市场, 完美地既顾及了高文化群体对于艺术性的要求, 也满足了一般消费群体对通俗性的要求, 在艺术和商业化市场化之间找到了很好的平衡点。其运作的一系列历程, 十分值得其他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及产业化项目运作借鉴。
摘要:本文以《云南映像》大型原生态民族舞蹈的产业化运营方式为研究对象, 通过对《云南映象》的产业化历程进行具体分析, 就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如何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走出一条适应于本土民族舞蹈文化发展的产业化道路提出几点见解。
关键词:《云南映象》,民族舞蹈,产业化
参考文献
[1][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M].杨全强,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2]赵勇.透视大众文化[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04.
民间舞蹈文化传承 篇11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传承;未来发展
中国民族舞蹈能在当今社会得到传承、发展和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一个民族、国家的精神面貌在民族舞蹈上也有生动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经过历史长河的冲刷和洗礼,其核心精神也激励着一个民族勇敢向前,不断奋发。对中国民间舞蹈传承的研究不仅对民间舞蹈的传播和发展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能力越来越弱的原因分析
(一)独特性
所谓的民族舞蹈是指受民族文化的制约、尽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的舞蹈形式。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性,民族舞传承的难度也因为其很强的民族性而大大提高。要想使民族舞得到传承,了解当地文化、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等十分有必要,以其为基础领悟要领从而得到传承。
(二)适应性
随西方文化的兴起,民族舞的传承受到一定的创击。作为继承者的我们要以其颜色、肢体、语言为基础更要深入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以便更好地传承我国民族舞,这是其一;另外,就民族舞本身而言,要结合时代潮流,留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更好地适应继承者的思想和环境的改变;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民间舞蹈才能得到传承发展。
(三)受众的定位性
要想使民族舞得到很好的发展,仅仅依赖于当地人民是远远不够的,当地政府要出台相关政策民族舞自娱自乐的状态,使其真正的走出大山,走出当地。简而言之,就是使其发扬官大。
(四)传承速度慢、周期长
在民族舞的传承中,现阶段仍以传统的亲传、嫡传的传播方式进行传播。其虽然能做到不丢、不散、不舍,但是民族舞的传承仅仅依赖于亲传、嫡传的方式是远远不够的,它要想做大做强,就要以群众为基础。否则,仅仅依赖于传统的方式进行传承意义不大。
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传承之对策
(一)特定时空的文化传承
作为社会的最大群体,人民群众是民族舞蹈传播的主要对象,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参加活动,了解、学习民族舞蹈。例如,每逢年节,中央电视台都会举行春晚大型综艺活动。在春晚,各民族的民族舞蹈必不可少,观众在观赏的同时也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舞蹈的感染从而得到有效的传播;同时,在这个大舞台上,各民族舞蹈进行交流从而使传统文化得到发展。在一些民间活动中,人民通过跳舞交流技艺,取长补短进行即兴创作,这也不失为发扬民间舞蹈的方法。少年儿童在活动中扮演者极为重要的角色,其通过活动对民间舞蹈认识、了解,给舞蹈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而使民族舞蹈得到继承和发展。
(二)民间艺人的重要作用
民间艺人,歌舞能手等民间舞蹈爱好者对民间舞蹈传播具有重大作用。和其他民族相比,汉族对歌舞的研究没有其他民族那么深入,但就其观赏能力和其他民族,还是相对略胜一筹。例如,在大多数情况下,汉族人不喜欢亲自参加跳舞节目而是作为一个欣赏者观赏带浓重民族色彩的民间舞蹈。对于著名艺人的表演,更是受到广大群众的追捧。所以民间艺人和舞蹈能手对民间舞蹈的传播作用不容小觑。民间艺人由于对民族舞蹈喜爱,他们执着追求,潜心揣摩,并结合自身特点,对舞蹈进行修改提升,给舞蹈注入新的生命,从而使舞蹈得到发展,传承。
(三)中国民间舞蹈的商业发展
媒体在中国民间舞蹈的发展和传承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是,媒体和商业同时存在。在刷脸和广告满天飞的当今时代,为民族舞蹈找到一席之地绝非易事。而其中最关键环节是在商业的发展中怎样做才能使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而不至于成为商业发展的工具。所以在商业发展中对民间舞蹈应持以保护性开发的态度,而不是把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甚至不惜利用民间舞蹈作为工具。我们可以利用电视进行宣传,例如,开展相关活动,举办相关综艺节目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记住民间舞蹈进而达到对民间舞蹈的传播效果。
(四)加强民间舞蹈的教育
教育作为一种手段对民间舞蹈的传播具有推进作用。根据不同的教育阶段,学校可以传授不同程度民间舞蹈。民间舞蹈课程的加入不仅使教学课程和课程结构得到丰富和改善,而且极大地推进民间舞蹈的传播,进而从根本上解决民间舞蹈传承难等问题。从教育着手进行对民间舞蹈传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小到大,逐渐推广,是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就传统的教育而言,教育也要跟随时代的脚步,根据社会和商业的需要不断注入新的元素,例如在教学课程穿插民间舞蹈课程就是很好的体现。简而言之,我们在传承民间舞蹈时,不能用“厮守故土”式传承,而是在留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顺应社会环境加入新的元素从而使舞蹈凸显灵秀之气,展现精华灵魂。
三、结束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人民对视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民族舞蹈的传承就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增进新元素,推陈出新从而使民族舞蹈新而不土,华而不俗,进而达到高雅的境界。但是,我们应意识到在进行文化传承中过程中,还会遇到很多障碍和问题。开放式管理和推进模式等方法对文化传承有推进作用、政府也要出台相关政策利用商业平台进行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1]秦萍.民族民间舞蹈文化传承规律及发展趋势探讨[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5(04).
[2]张涛.陕西民间舞蹈“筒子龙”的当代传承与保护[J].陕西教育(高教),2015(02).
舞蹈文化产业 篇12
黑池, 我们来了!
5月最后一周的黑池舞蹈节是属于成年人的, 4月的最后一周却是属于孩子们的舞蹈节日。4月21日至27日, 中国的16对小选手在梁思源、张卓妮的带领下, 第一次走进了黑池舞蹈节的殿堂。
所有人的第一次
“我很早之前就听说过黑池青少年舞蹈节, 但是我们一直没有去尝试过, ”带队参加少年舞蹈节的张卓妮, 在谈到参加这次比赛的缘由时这样说道, “很多英国的老师都告诉我们说, 应该来参加青少年舞蹈节, 因为它能看到很多舞蹈发展的历程, 能看到欧洲的选手是怎样一个成长的过程。”在做出决定选择参加今年的黑池少儿舞蹈节的同时, 她刚好收到远在英国发来的邀请:请他们组织一个中国代表队参加国家对抗赛。对于他们来说,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和刺激性的任务。
最大的15岁半, 最小的9岁, 梁思源、张卓妮带着16对小选手共40人开始了他们的黑池之旅。“黑池我去过很多年。从99年开始, 我们就每年都去黑池, 但是青少年的黑池我是第一次去。”与张卓妮一样, 虽然一些孩子经常参加比赛, 去过英国最多的也有4次, 但是对他们来说, 黑池却是他们的第一次。
令人惊喜的第一名
来到这里, 中国的参赛队员绝对是少数, 这仅从国家对抗赛时就能体现。不像很多较近的欧洲国家的参赛选手们有很多家长跟随, 除去参加比赛的队员, 中国的啦啦队显得有点“势单力薄”。但是从声势上, 小选手们却一点也没有输给其他国家。摇旗、呐喊, 毫不吝惜为同伴们加油而消耗的体力, 甚至连嗓子都喊哑了。
比赛整整进行了7天, 从第一天开始到最后一天结束, 几乎每天都有比赛让孩子们着实很辛苦。由于来自各个国家的优秀选手们同场竞技, 黑池的比赛场上人次很多, 每一个组别都有7至11组。即使是从下午1点开始进行, 一轮一轮地比下来, 最早也得晚上10点多才能结束。但是, 这个时间还没有到休息的时候, 接下来还要颁奖。因此比赛每天都进行到很晚, 以至于很多孩子在赛场几欲睡着。如果只是跳拉丁或者摩登, 他们就会轻松很多。而参加此次比赛的小舞者们全部都是跳十项的孩子, 拉丁摩登都要比。辛苦了一天之后, 第二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张卓妮用“很强”这个字眼来形容孩子们的表现。虽然他们是第一次参加黑池少年舞蹈节, 但是却硕果累累:
无比慌乱的第一天
相同的乐队、相同的场地、相同的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除了参赛选手都是16岁以下的孩子, 少年舞蹈节的比赛形式与成人舞蹈节的形式是完全相同的。但是, 从来没有参加过黑池少年舞蹈节让比赛的第一天过得无比慌乱。
经常参加比赛的人都知道, 在中国参加比赛, 报到的时候, 主办方会把背号和别针同时发给选手们。但是在英国, 主办方是不发别针的。几个大孩子虽然自己带了, 然而数量太少并不够用。眼看着背号贴不上去让老师们非常着急。最后, 孩子们只能用找来的大头针贴上背号上场比赛。
在英国参加比赛非常锻炼人, 自己领背号, 自己看秩序册, 自己上场跳舞。很多选手会报名参加好几个组别。在黑池的比赛中, 不同的组别对应着不同的背号。其中一个孩子就报名了14岁和16岁的两个组别。然而, 他在跳14岁组别的时候, 却把16岁的背号贴在了背上。幸好在老师的检查下, 又把背号换了过来, 否则他就白白跳了一场比赛。
除了没有别针, 贴错背号, 更让老师们神经紧绷的是没有检录。比赛一场一场的进行, 时间一到, 音乐一响, 主持人就开始读背号。张卓妮从来没有坐过自己已经买了票的座位, 而是一直呆在入场口的后台, 把每一个组别选手们的背号写下来, 仔细听, 仔细看有没有中国的选手, 生怕一不留心孩子们就会漏场。
最具含金量的比赛
“我觉得任何事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当大家都遵守一个统一的规定之后, 越严格, 比赛的含金量会越高, 你会觉得很公平, 比赛最重要的就是公平, 就是要把好的比出来。”
在张卓妮看来, 这次比赛是她参与过最为严格的比赛。
今年的比赛中, 中国的小舞者们跳到了16岁团体舞的最高组别, 共有18个代表队, 要跳三轮才能决出冠亚军的名次。如此激烈的竞争中, 对比赛规则的严格遵守也成为成绩评判的一项重要标准。16岁以下的少儿团体舞绝不允许有托举的动作;比赛的时间要严格遵守, 不能超时;比赛的服装要符合相关要求……除了比赛的9个评审之外, 比赛还设定了两个专门对规则进行裁定的人, 他们会评定选手们的动作是否违规。
定规则易, 守规则难。让大家没想到的是, 在12岁团体舞第一轮比赛结束的时候, 作为主办人的一位四五十岁的女士会让主持人读违规选手的背号, 并亲自下来找到他, 让他改正。某一个动作超标, 她会让你现场改, 服装有任何一处不合格, 她都让你去换衣服。
中国的孩子们已经参加过很多次英国的比赛, 对比赛的规则非常了解。此次参赛的服装也是参照他们参加International时的服装订做的。然而, 即便如此, 服装还是违反了规定。男孩的领子太小, 不是立领, 女孩绝不允许有一点点透, 露的面积和蕾丝面料的使用也违反了规则。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的服装均不合格。好在老师们反应快, 马上带他们出去买衣服, 回来之后再继续参赛。
“像梦一样的历程”
张卓妮用“像梦一样的历程”来形容这次比赛。有新鲜、有惊喜、有慌乱、有无措, 也有无法抗拒的病痛。在四对参加国家赛的选手中, 就有两个孩子出现了问题。
从中国到英国, 一下飞机, 参赛中的一个孩子就病了——中耳炎。疼痛、流脓、流血、发烧、没有精神, 如此棘手的问题让忘记带消炎药的老师们手足无措。而在英国, 医生是很难帮忙开抗生素的。终于, 在一位同行的家长那里, 老师们找到了药。然而第二天上完课之后, 他的耳朵又发炎了。“我就问他能不能完成国家赛和团体舞的任务。我们都已经做好第二手准备了, 临时调整, 但是他跟我说, ‘老师我能坚持’。”无奈之下, 老师们又带着他去了两次英国当地的医院。最终, 在他的一直坚持下, 顺利参加了比赛。
而另一个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还没有受伤, 结果忽然间他的腿却不能弯了。“我走之前已经在桌上摆了香港特别好用的黄道益, 当时就特别想要那两瓶药, 但是没有, 就急死了。”后来在一个老师的帮助下找到了类似于活络油的药, 孩子才有惊无险。
唯一一次不想回国
参加过很多次国外的比赛, 这是他们唯一一次在英国比赛和学习之后, 快乐得不想回国。没有恐惧、紧张、压力, 黑池少年舞蹈节让孩子们感受到的唯有开心快乐与童真童趣。与此同时, 它还像一个魔法盒, 随时能够带给孩子们无法预料的惊喜。
少年舞蹈节的主持人是一个很有威望的老人, 在比赛间歇的Party上, 他竟然走上舞台, 与穿着警察服装、戴着卡通头饰的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们跳起大家都熟悉的YMCA。除此之外, 就连比赛长和评审长、评审们也参与到其中。Winter Gardens的舞池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场面非常壮观。
而在组别与组别之间的比赛过程中, 赛场会放一些音乐让大家自由地跳舞。很多特别小的外国孩子们会很自然地跑到场地中央, 跟着音乐, 自由发挥, 跳起大家都看不懂的舞蹈。不同于很多中国孩子的害羞与不好意思, 他们不惧怕, 也不胆怯, 随着音乐的感受动起来。这种自然的、发自内心的、真实的舞蹈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当别人为你竖起大拇指
带队出国比赛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作为老师, 在帮助孩子们做好比赛准备的同时, 还承担了更多的职责与任务。因为队员们的行为并不仅仅代表着个人, 还代表着整个国家。谈及与此, 张卓妮与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我记得曾经有一个英国很大牌的老师, 很有名, 世界冠军级的。他就跟我们说过, 他曾经在英国办了一个很高端的比赛, 请的都是世界上最顶级的评审去打分, 来的都是最优秀的选手。他租用了最漂亮的酒店, 但是走的时候他很恼火。因为他们候场的地方全部都是垃圾, 地板弄得特别脏, 他特别愤怒这个事情。”
这个故事给她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以至于在这次比赛中, 她对孩子们的教育使他们受到了别人的夸奖与称赞。中国的孩子们总是能够进决赛, 所以每场比赛都只能在决赛之后才能走。“走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 最后一项收垃圾。”刚开始做这件事时, 张卓妮没有想那么多, 只是要求孩子们把所有属于他们区域的垃圾全部收好, 装在袋子里面, 放在垃圾箱旁边。结果当他们第一天做这个事情的时候, 不小心被管理人员看到。“他对我们竖大拇指, 说你们是我看到的唯一有这样行为的国家的队员。”张卓妮说。“我就告诉学生们说不要随便小看任何一个行为……如果你走掉了, 跟其他国家一样, 可能他会因为我们国家候场使用面积比较大, 觉得中国选手脏乱差, 素质很低。”
一天的比赛结束之后, 老师们为此还专门带着孩子们开会说了这个事情。至此之后, 孩子们一到走的时候就会很自然地收拾垃圾。或许, 这个习惯得到大家广泛的宣传, 以后的赛场就不会那么恐怖。
除了技术, 还能学到什么?
黑池少年舞蹈节, 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更高的舞蹈技术交流平台, 每一天的比赛他们都在提升。梁思源笑着说, 他们就像电脑一样, 会自动给自己升级。但是除了舞蹈技术, 孩子们还能学到什么?
“这次出去的时候, 我最直接的感受就是, 在英国欧洲的小孩很爱这块地板, 我们中国选手未来要提升的话, 应该首先就是从文化的修养上, 舞蹈理念上 (来进行) , 这种他们是从小骨子里面就有的。”据张卓妮介绍, 黑池舞蹈节里有一种舞蹈比赛是中国的孩子们没有办法参与的——“old time”。
这是一种非常传统的舞蹈, 舞蹈形式并不局限于男女组合, 它也可以两个女孩一起跳。简单的步伐、优雅的站姿、干净的脚法、流畅的线条, 每一个细节都很讲究, 一丝不苟。虽然她们年龄很小, 但是可以看出的是她们的优雅、高贵、愉悦。虽然它的舞步没有那么复杂, 但是脚法的运用、时间的节奏、舞蹈的感觉, 全部都通过这种舞蹈渗透到孩子们的练习中。
从这个舞蹈中, 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孩子们学舞的历程, 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他们对于舞蹈文化的传承。这是中国的孩子们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正如梁思源所说:“实话告诉你, 这次在黑池, 除去成绩以外, 我所收获的远比大黑池要多得多。”
文化的传承、舞蹈的理念、个人的修养、爱国的精神, 除了舞蹈技术, 或许这些更是比赛的意义所在。
公元2014年4月22日, 黑池冬季花园。
当黑池乐队中一把电吉他和一个架子鼓并不太认真地奏起《义勇军进行曲》的那一瞬间, 站在场地中的我刹那间全身僵硬了, 甚至我感觉到脸上的肌肉都僵硬了。接着就是全身从大腿到脊梁, 一直到头皮, 我的全身被麻住了, 像被一股高强的电击击中一样。这股电流来自灵魂深处, 来自于23年前的四月。这股电流经过了漫长的跋涉, 漫长到几乎将要被遗忘了。但那一刻, 它来了, 它终于来到了, 带着更强的高压, 直击我心。
这是2014年4月黑池少年舞蹈节即将开始的国家队对抗赛的走场时刻, 走场过程中, 乐队要为每一个国家代表队演奏一段国歌, 去过很多次黑池了, 听过许多次英、美、俄、意等国的国歌, 但从未听过在冬季花园里演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2011年之前的5月黑池舞蹈节上, 职业组的国家对抗赛是要奏国歌的, 但从2011年开始以亚澳队、美洲队、欧洲队的形式进行组队后, 便取消了国歌演奏这一环节。也正是从那一年开始, 每年都有中国的舞者能获得资格参加对抗赛, 但不能听到中国国歌, 对于中国的舞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遗憾。
今年, 是中国少年舞者第一次应邀参加国家对抗赛, 之前固定参加的国家有英国、美国、俄罗斯、乌克兰、意大利、挪威、冰岛、芬兰八个国家拥有参赛资格, 而今年中国少年舞者终于得到参加对抗赛的第九个名额。走场时, 由于之前各个国家的场地位置是固定的, 四个国家摆在舞台的正前方, 左右分别再安排两个国家, 那么中国这个第九个国家的位置看起来很不好安排。比赛长就只好把我们安排在正对舞台但背对观众的正中间。这个位置的确有点尴尬, 而且略感孤单。当时我们的少年选手们问我为什么把我们放在这样的位置时, 我说:“中国, 当然要安排在中间的位置嘛!”其实这完全是一个不知该怎么回答的回答, 不知道我们的少年选手们信了吗, 但相信他们已经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心理的干扰。
国家对抗赛是各国舞者综合实力的比赛, 近年来我国的少年国标舞者们在水平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但俄罗斯、乌克兰、英、美依然拥有很强的的实力。当天的对抗赛要求每个国家派出两对摩登、两对拉丁选手参加, 以十个舞蹈的综合总分评出名次。我们派出的是马大钧/丁雨萌、黄一航/陈露瑶跳摩登, 拉丁舞组派出的是聂燕辉/周一佳、石斌瑞/马婧怡。毕竟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这个对抗赛, 在我的心里评估上, 在俄、乌、英、美之后的坐五望四冲三的位置可能性比较大。
当天晚上, 在其他的若干个比赛项目进行了一阶段之后, 开始了对抗赛。伴随着欢呼声, 一个个国家列队步入场地, 我们中国队也进入了位置, 在前面四个国家的国歌演奏完之后, 终于, 迎来了中国的国歌。随着主持人一句“the national anthem of China”, 四对少年舞者同时向前迈出一步, 手持五星红旗在胸前, 抬头挺胸, 合着乐队整体的演奏, 庄严地唱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一刻, 《义勇军进行曲》第一次在冬季花园大厅里奏响, 我的心刹那间暖了、柔弱了, 那种感觉就像一个婴儿卧在母亲的襁褓中那样的安全、那样的幸福、那样的甜美, 心底的那股热泉已经几乎就要夺眶而出了……
比赛开始, 每个国家在同一个时间派出一对选手在各自的国家观众的欢呼声中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我们的少年舞者们发挥出了良好的专业素质, 四对舞者都发挥出了超常的水平, 遇强则强, 在观众的加油声中, 他们越战越勇, 成绩在中国、俄罗斯、美国、英国之间交替上升, 在第八个舞之前我们获得两个舞的10分 (满分) , 已经0.1分领先于其他俄罗斯, 0.2分领先于英、美。胜利在望, 在场的所有中国选手和中国观众都怀着紧张而又期待的心情等待着评审长宣布第十个舞的成绩。结果我们两对拉丁舞选手不负众望, 在最有一个Jive中以他们出色的表现再次为全队赢得了最后一个10分。一瞬间, 中国团队沸腾了, 冬季花园沸腾了, 观众席中五星红旗在挥舞。评审长罗伯特先生郑重地宣布, “The 2014 Blackpool Junior Invitation Team Match, first place, CHINA”, 中国队获得了本次对抗赛的第一。那一刻, 我心中的激动已无以言表, 有那么五秒钟的时间, 我仰面冬季花园大厅的金色圆弧屋顶, 今晚, 中国国歌第一次在此奏响, 中国少年团队第一次踏入这里, 第一次赢得了团队的冠军, 这一切的一切都太值得记住了, 冬季花园从此记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每一个音符。
整个黑池少年舞蹈节, 其实和5月份的成人舞蹈节的规格是一样的, 权威专家组成的评审队伍, 乐队每晚现场演奏, 周期7天, 各个组别的比赛, 国家少年对抗赛, 团体舞比赛等等。在此次舞蹈节中, 中国少年军团首次出征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
曲终人散, 我们走在寂静的黑池街道上, 孩子们的情绪依然兴奋, 《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依然萦绕在我的心里, 这旋律好像来自遥远的23年前。23年前4月的那一个片段再次重现在我的脑海里, 也就是这样一个相同的季节, 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第一次在南京全国大赛中获得了第一个冠军。当晚, 他给爸妈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到:“今天我听到了观众的掌声, 将来, 我要用我的努力, 为中国在世界奏响国歌。”一眨眼间, 23年过去了, 年轻人自己没能在赛场上实现当初的理想, 当年的心愿也几乎将要被放在一个角落, 渐渐地变成一个“曾经”。但今晚, 我们的少年舞者们替他做到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终于没让当年那个年轻人的心愿无所归属, 虽然这个心愿走过了23年的路程, 但是回望来时的路, 无论是曲折、还是艰辛, 此刻, 都不再那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