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三部曲

2024-06-03

有效教学三部曲(精选12篇)

有效教学三部曲 篇1

有效教学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的, 而学生的学习必须遵循由低到高、由易而难、由不懂到懂的过程, 故而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紧扣教材, 引导学生在自读教材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一、自主阅读, 夯实基础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 让学生初步理解教材内容, 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讨论中深入交流问题, 从而促进知识构建。因此, 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首先, 借助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学生不喜欢看书, 认为看了也不懂, 反正教师会讲。而新课改下的课堂中学生没有时间去看书, 要投入到讨论、交流活动中, 于是也就无法认真阅读教材。以问题引导学生阅读, 就是要在导入新课后,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关键性问题, 让学生在初步阅读中尝试解决问题, 初步构建知识。如在《海陆的变迁》的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海洋、陆地是如何变迁的?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作用, 使大陆漂移?非洲与亚洲的距离不断扩大的原因是什么?通过三个问题将“沧海桑田”“板块运动”等知识连接起来, 并让学生在初步阅读中感受海陆变迁的原因。

其次, 采用提纲式目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纲式阅读又可称为目标式阅读, 目的是通过目标引导让学生把握该课时所要学习的内容, 让学生在目标引导下初步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如在《大洲和大洋》的教学中, 教师导入新课后用幻灯呈现目标:认识地球表面的海陆面貌;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和分布特点。目标导读的优点就在于能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但缺点是学生兴趣不高。

二、教师主导, 合作讨论交流

学生经过自主学习而初步形成了知识构建, 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这时就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利用小组合作来分析并解决问题, 通过教师的精讲释疑而让学生把握住重难点。

首先,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在学生自主阅读中, 教师通过巡视来了解学生的自主阅读情况, 收集学生所遇到的问题, 将问题进行整合, 并结合教学目标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在《地球和地球仪》 (第一课时) 的教学中, 教师提出问题为: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怎样描述地球的大小?什么是地球仪?地球仪与地球有什么区别?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而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及大小;认识地球仪, 并能识别经线、纬线、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等知识, 逐渐靠近目标。当然, 当教师围绕一个版块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教师还需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 借助辅助问题进行引导。如在《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课时) 的“纬线和经线”教学中, 教师提出了问题:什么是纬线?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寻找纬线并语言描述, 接着提问:纬线有什么特点?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纬线的形状、长度的变化规律、指示方向等。

其次,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而采用精讲释疑的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 从而引导学生把握重难点。如在《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的“气温的变化”教学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看图讨论, 发现学生虽然知道横坐标都是表示时间, 但没有明确时间和气温的关系。于是教师借助图讲解, 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时刻, 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气温的日变化;如果横坐标表示的是月份, 那么这幅图就是反映气温的年变化情况。应该说, 教师的讲授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 尤其是在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 教学中不能因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性。

三、分层练习, 巩固提高发展

传统教学中练习方式较为单一, 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采用分层练习方式来进行巩固训练, 在考虑学生差异的基础上逐层引导, 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首先, 分层分步练习。所谓分层即按学生的学习层次而将学生分为高、中、低三层。练习中, 低层学生以知识类练习为主, 而中层学生则拓展到应用部分, 高层学生在应用基础上逐渐拓展到情感目标。以常见练习册为例, 教学后教师可让低层学生完成知识目标练习题, 而中层学生则可进行看图填空、简答等题, 高层学生则可拓展到理解应用类题。

其次, 练习方式要多样化。通过分层分组后, 教师可在同层不同组内进行竞赛练习。如学习某章节后中层学生需完成6个题目, 然后看哪个小组的正确率较高;同时, 还可采用互助出题的方式进行, 即不同层次的小组间相互出题练习。通过这样的练习方式对提高学习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总之, 要让学生获得发展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 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完成知识构建, 通过多样化练习来巩固提高学习成果, 这样的地理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有效教学三部曲 篇2

现行使用的课标教材,增加了诗歌比重,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都注重诗歌教学,相对于旧教材来说,诗歌容量大大加大。旧教材一册书就一首或两首诗歌,教师在教读时不以此为重,只是附略带过,让学生读读、背背。新教材半册内容安排了诗歌,我们在教读时是否可用老教法教学生呢?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学呢?经过一年的探讨、钻研、实践,我得到了一些不成见解的见解,现总结如下,希各位前辈、同仁指教。

我认为诗歌教学可大体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诵读

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和谐的韵律,诗歌的节奏往往是作者情感波动的表现,并随情感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教学中,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加强诵读,会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一般来说,明快的节奏往往表现为轻松的心情;急促的节奏表现为昂扬的情绪;低沉的节奏表现为悲哀的情调。诗歌节奏的变化常常是诗人被生活触发的感情变化。

诗歌教学必须重视诵读,也就是诵读是诗歌教学的重要一环。诵读的目的是领悟,在学每一课之前,要让学生多诵读(或集体读,或单独读,或男女分读或分组读),有时可教师范读,读之前要给学生做具体的诵读指导,使学生大致把握诗歌的脉搏,并初步领悟诗歌的意象,在诵读的基础上,适当让学生练习背诵,明确诵读不是为了记诵,要把它作为一种鉴赏手段运用。古人认为“熟读成诵”是因为“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多读多练是诗歌教学的特点之一,学生在初步理解诗意之后,通过反复吟诵能读出韵味、读出情景、读出情感。我们应根据诗歌的内容和阅读对象确定读的形式,或预习性读,或思考性读,或欣赏性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字词,在读中感悟情景,在读中体会情感,领略诗歌独特的韵味。如此诵读有时可以替代讲解,还可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

在教读近体诗八首时,诵读就起到关键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要让学生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读出主旨。比如《春望》教学中,通过反复读,学生体会出诗人壮志未酬的痛苦心情。而《书愤》通过诵读,学生可悟出诗人悲愤但不绝望,表现出自己矢志北伐、死而后已的革命精神。这些诗句在教读时,教师无须多讲,只要稍加点拨即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逐渐悟出诗的主旨、韵味。如此诵读,还可创造一种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随着作者的悲哀而痛哭流涕,随着作者的喜悦而兴高采烈,以致达到忘我的境界(培养学诗的兴趣,如果诵读这一步能完成,那么我们学习诗歌的第一步就基本完成了。往下我们再进行第二步:通过意象,领悟诗的主旨)。如此引导学生学习诗歌,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它,完全抛弃那种学生背诵全诗都是依靠课后练习的做法。

作者的情感可以通过朗读感知、理解和体味,通过加强朗读,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与诗人同悲同喜,使诗人的情感自然地辐射到朗读者的情感中。换言之,阅读的情感自觉地替代诗人的情感,这种自觉替代的情感,反过来会进一步作用于诗歌朗读,强化诗人情感的理解和感悟。

二、通过意象,领悟诗的主旨

何为意象,艾略特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物象、一个情境、一连串事件,这些都会是表达该特别情意的方式。如此一来,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事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便给唤引出来。”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藤”“树”“鸦”在现实中分属植物和动物,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是它们在作品中被剪辑在一起时,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情绪。分析意象就是分析文学物象中所蕴含的意义。因此,我们在诗歌教学时要着重让学生找出其意象,通过意象把握其蕴含的主旨。比如臧克家的《老马》,通过老马这一意象,描绘出旧社会多苦多难的农民形象;艾青的《鱼化石》,通过鱼化石这一意象,阐述了生命的真谛在于运动,运动就是斗争,斗争就是为了发展前进。一切活着的人,为了让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一定要把自己的能量发挥干净,《华南虎》通过华南虎这一意象赞美了一种不屈的斗争精神。所以,意象是主体心灵的创造性想象的产物,它已经不是它本身“象”的特征,具有浓缩的主观意向和情绪色彩。因此在学习诗歌时,要着重分析意象,通过意象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从这些物质性的东西感悟到作者心灵中的东西。这样我们的心灵才能同诗人的心灵相碰撞,产生共鸣,理解主旨。

三、欣赏诗的艺术美

诗以高度凝练含蓄著称,因而我们在把握诗的主旨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品味鉴赏诗的艺术魅力。首先,我们要从语言方面分析、欣赏。诗贵含蓄、凝练,可谓一字值千金,一字传万神。比如《老马》,一个“扣”,一个“飘”,就准确、生动、逼真、有力地表现出老马受压迫的深重,平易中见神奇。《沁园春?雪》中一个“竞”字,有力地突出了万物蓬勃旺盛的生命力,一个“怅”字,写出了面对重大的历史抉择,诗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这些字用得是何等得高,何等得妙,我们只有经过如此丰富的感受,才能培养灵敏的语感,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其次,从诗歌的结构方面分析。这一环节与诵读联系起来,通过朗朗上口的韵味体会诗歌的建筑美、音乐美。再次,欣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诗人的创作风格、诗人生活的行为等。总之,不同作品的艺术手法不同,我们要具体作品具体对待,让学生举一反三,知其一而知全类,坚决摒弃以往的教条条、背条条、考条条的做法。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三部曲探讨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 有效 课堂教学 三部曲 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伴随新课改的发展与实践,已有愈来愈多的教育工作人员将目光投向有效课堂教学中,从而让有效课堂教学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工作中主要的目标之一。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倡导充满活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从根本上热爱学习,培养出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英语教师也同样要确立英语课堂的教学目标,科学规划教学内容,合理开展教学活动,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能力以及思想情感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实现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切入独特视角,提高学习热情

切入独特的视角能有效刺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迸发出学生的潜在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不同的独特的感受,帮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积累自身的知识。例如,某位教师刚换了一个新潮的发型,刚步入教室就受到了学生的“注目礼”,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说:“Id like my new hairstyle. 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同学们当即回答道:“I think it looks pretty and good.”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激发出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热情,从而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再如初中英语七年级教材《Food and lifestyle》一课,虽然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但是要想用英语表达整个过程非常不容易,如何让学生学起来既感到非常有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就需要让学生亲自运作实际角色。因此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知晓本课的知识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个独特任务 :每个学生制作大、中、小三个饭碗的16K 图片,然后根据教材中涉及的食材,将自己喜欢的用小图片制作出来,用作课上使用。学生们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前,必须要了解所讲内容的大概意思才能找到相应的材料,因此这个预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变换教学方式,保持学习兴趣

以心理学的立场来看,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模式。无论是再怎么优秀的教学方法,使用了太多次,都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减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等特征及其思维发展趋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关于果蔬的英语名称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接力游戏,首先让一名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水果,然后任意说出某位同学喜欢的水果,被点名的学生则进行接力,先讲自己喜欢的水果,接着再说出某位学生喜欢的水果,以此类推进行接力游戏。Student A:“I like watermelons. She likes peaches.”Student B:“I like peaches. He likes litchis.”Student C:“I like litchis. She likes durians.”……任何一名学生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位被点名的人,因此,不但要求学生必须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实现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进行拓展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仅依靠教材中的内容是无法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知识的,必须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适度拓展。英语课堂拓展不但十分必要,而且极为重要。

英语词汇在使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尤为注重对词汇文化内涵的解释,例如词汇的感情色彩、指代范围以及联想含义,这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认识,还能经过讲解词形变化与构词方法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很多由神话传说、文学典故等改写的英语课文中,都包含着众多的俗语、谚语、格言等,因此英语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使学生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拓宽文化视野。

例如,在对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进行教学的时候,笔者就围绕着“Food and lifestyle”这个主题进行拓展。首先让学生对相关词汇进行巩固,然后引导他们讨论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不健康食品,并以食物金字塔的形式,将不同食物进行分类归纳,接着采用lots of/some/a little等词汇叙述自己一天的饮食情况,为进一步拓展做准备,最后以四人为一组设计菜单的活动,进一步巩固“A Balanced Diet”这一主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饮食观念。通过结合教材进行拓展的方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应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课堂教学方案,必须要在新课标的理念下,致力于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学习的效率与爱好,不断进行探求,将学生的兴趣作为起始点,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进而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三部曲探讨 篇4

一、切入独特视角,提高学习热情

切入独特的视角能有效刺激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迸发出学生的潜在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不同的独特的感受,帮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积累自身的知识。例如, 某位教师刚换了一个新潮的发型,刚步入教室就受到了学生的“注目礼”,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说:“I’d like my new hairstyle.What do you think of this?”同学们当即回答道:“I think it looks pretty and good.”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激发出学生对英语课堂的热情,从而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再如初中英语七年级教材《Food and lifestyle》一课, 虽然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紧密,但是要想用英语表达整个过程非常不容易,如何让学生学起来既感到非常有趣,又能够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就需要让学生亲自运作实际角色。因此在教学时除了让学生知晓本课的知识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布置一个独特任务:每个学生制作大、中、小三个饭碗的16K图片,然后根据教材中涉及的食材,将自己喜欢的用小图片制作出来,用作课上使用。学生们在完成这个任务之前,必须要了解所讲内容的大概意思才能找到相应的材料,因此这个预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二、变换教学方式,保持学习兴趣

以心理学的立场来看,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模式。无论是再怎么优秀的教学方法,使用了太多次,都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从而减少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因此,英语教师应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重等特征及其思维发展趋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例如,当学生学习了关于果蔬的英语名称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英语接力游戏,首先让一名学生讲出自己喜欢的水果,然后任意说出某位同学喜欢的水果,被点名的学生则进行接力,先讲自己喜欢的水果,接着再说出某位学生喜欢的水果,以此类推进行接力游戏。 Student A:“I like watermelons.She likes peaches.” Student B:“I like peaches.He likes litchis.”Student C: “I like litchis.She likes durians.”……任何一名学生都可能会成为下一位被点名的人,因此,不但要求学生必须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而且还要有足够的应变能力。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从而实现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的目标。

三、进行拓展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在进行英语课堂教学的时候,如果仅依靠教材中的内容是无法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知识的,必须在具体的英语教学实践中进行适度拓展。英语课堂拓展不但十分必要,而且极为重要。

英语词汇在使用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尤为注重对词汇文化内涵的解释,例如词汇的感情色彩、指代范围以及联想含义,这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英语词汇的认识,还能经过讲解词形变化与构词方法加强学生对词汇的记忆。很多由神话传说、文学典故等改写的英语课文中,都包含着众多的俗语、谚语、格言等,因此英语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其背景知识,使学生深入了解其文化内涵,拓宽文化视野。

例如,在对七年级上第六单元进行教学的时候,笔者就围绕着“Food and lifestyle”这个主题进行拓展。首先让学生对相关词汇进行巩固,然后引导他们讨论什么是健康食品、什么是不健康食品,并以食物金字塔的形式,将不同食物进行分类归纳,接着采用lots of/some/a little等词汇叙述自己一天的饮食情况,为进一步拓展做准备,最后以四人为一组设计菜单的活动,进一步巩固 “A Balanced Diet”这一主题,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饮食观念。通过结合教材进行拓展的方式,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增强了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语言、运用语言、掌握语言,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物理教学三部曲 篇5

假期,朋友向笔者哭诉:孩子要升入初四,综合成绩为中游,但物理成绩更少的可怜,只有40多分.她感觉孩子很努力,为什么成绩不理想呢?其实,很多学生,特别是初三的女生,学习物理都会感觉很吃力.因为她们往往对物理概念模糊不清,容易出现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尴尬局面,所以导致尽管很努力但成绩却极其不理想.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笔者认为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理清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演奏好重视基础、指点方法、搞好复习这三部曲,使学生真正掌握好学习物理的金钥匙,陪同学生一起走进物理乐园.1夯实基础是学好物理的根本基石

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教师会越来越“眼高”,不自觉地以为怎么那么简单的知识学生却不会呢?其实,对于初学物理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陌生的,而且物理学知识有些与已有的经验相冲突.譬如,进行初三第一章的速度教学时,“表示速度”,两个数字相除,最后结果1秒走几米、1分钟走几米或者1小时走几公里都可以;但学习物理时,每个物理量都有相应的符号,计算时必须要求有公式(或公式变形),运算的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单位还要用符号表示),并且单位必须是统一的,否则就是不正确的.这些对于初次接触物理的学生来说,的确都是难点.所以,教师在放慢教学节奏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对课本中的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和单位能够熟记、理解、掌握和应用.夯实基础是学好物理的先决条件,也是学好物理的最基本要求.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注意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双基训练)的指导,让学生尽快地进入“物理乐园”中.例如,在讲“运动的描述”时,只要老师指定一个参照物,判断另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大部分学生都能准确判断出来.但变了一个角度问,“如何描述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马上就“蒙”了,不知道怎么回答了.其实这不过就是把刚才的内容全部说出来就行了,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没听懂,学生刚刚接触到物理学,对大多数术语不了解,也没有形成物理的逻辑思维模式.当笔者把问题换成“这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马上就有很多学生举手抢着发言,然后接着笔者解释什么是“运动状态”,这样学生以后就能够分析其他物体的运动状态了.所以,教师要注意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和学生的接受程度,还要逐步介绍一些物理学专业术语,让学生明白问题,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能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了.2重视实验和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有效途径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中寻找素材,通过创设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消去对学习物理的恐惧感.例如,学习“惯性”知识,通过回顾体育课中一些情景,如投标枪、跳远、掷铅球时的助跑、百米冲刺等要留有较大的空间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加深对“惯性的应用与防止”知识的理解.学习“摩擦”的概念时笔者提出问题,生活中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你能说说吗?学生们热情高涨,纷纷发言:轮胎上刻有花纹、车轮做成圆形、塑料套紧紧套在车把手上、在转动部分添加润滑油、脚踏板凹凸不平、刹车时用力捏闸、车轴处装有滚珠、车的把手上有凹槽……同时要学生说出哪些是增大摩擦,哪些是减小摩擦,它们又是如何增大、减小摩擦的.这种建立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的学习,是最富有成效的,让学生感到物理既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动手探究欲望.例如,在学习“大气压”时,笔者设计了由比赛吸饮料的小游戏导入新课:男女两同学比赛吸饮料,密封的饮料瓶里的饮料男同学憋红了脸怎么也吸不上来,而女同学的饮料瓶没有密封,轻而易举地吸上来饮料.对于这一现象学生惊讶不已,怎么会是女同学赢了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笔者马上提出问题,“饮料是吸出来的吗?是谁在起作用?”这样由贴近生活的场景自然地引入课题,对学生有很大的亲和力,同时告诉学生,玩也是一种学问,如果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学到物理知识,就不会觉得学习物理枯燥乏味了.同时,新课程倡导用日常生活用品进行实验,鼓励师生用随手易得的生活用品为原料,经过加工改进,开展实验活动.例如长葱的妙用:利用长葱叶的长度不同和用嘴吹的力度不同演示音调和响度的区别.通过全体同学投入的动手实验,使用的是简单、熟悉的材料,消除学生对物理的神秘感,并且通过亲手制作,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3搞好复习是学好物理的有力保障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好物理除了平时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外,复习方法也很重要.物理复习要突出 “新” 和“变”.3.1新

平时学生按课时学习的知识是分散的、零碎的,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因此在复习过程中应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结构,抓住主线,理清线索,把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新知识,补充新内容,使整个复习保持新鲜感和刺激.例如在巩固物态变化时,笔者这样编写了小故事来设计练习:寒冷的冬天的早上,小明睁开眼看到窗玻璃上有精美的窗花,室外有一层厚厚的雪,他取来一些雪,放到炉子上,看到雪慢慢地融化了,一会儿雪化成了水,随着不断的加热,一会儿烧开了,锅周围有很多的“白气”,一会儿“白气”消失了,小健来他家,一进门,小健的眼?R片“模糊”了,但他还是能闻到固态空气清新剂的芳香,小健还告诉他,尽管很冷,他家冰冻的衣服也干了.……请分析文中有关的物理过程,指出其中的相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以及吸放热情况.这个“生活场景”把整章内容互相联系,将前后知识融会贯通,连为一体,这种“新颖”的富有乐趣的生活情景有利于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复习质量.3.2变

有效教学三部曲 篇6

古诗词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是艺术美、意境美、语言美、声韵美的结晶和荟萃。古诗词以精粹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优美的意境在文学殿堂里独领风骚,可以说它是传承中国古典文化,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最好素材。中学语文课本共安排了88首(包括课外必背),足见古诗词教学的重要。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师以“读——译——析”作为古诗词教学的一种模式,课堂上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将古诗词解析得支离破碎,破坏了诗词本身的美感,直接影响学生的入境悟情;而学生听得昏昏沉沉,在诗意阑珊、苍白枯燥的学习活动中丢失了秀气、灵气。那么如何使初中古诗词教学更有效?其教学“路径”到底在何方?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认为运用以画配诗,进入意境;形象描述,体味情境;切己体察,感悟心境等方法能较好地放飞学生的思想,使他们悟出诗味,读出个性。如此,既可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美的熏陶,也可以让我们的古诗词教学更有效。

一、以画配诗,进入意境

古典诗词,短小精悍,语言凝练,寓意深刻,具有诗情画意,一首首好诗包含着一幅幅优美的图画。宋代诗人苏轼曾说过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精辟地阐释了古典诗词与国画之间存在着的血脉之亲。诗词之美是抽象的,而绘画之美是直观的,把所学的内容画下来,以形象的直观性促进理解的准确性,更是将抽象的意境美和直观的视觉美融为一体,让学生更容易感知诗词的形象。此外,中国古诗词传统精神的最集中表现就是意境。所谓意境,就是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与诗中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如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上阕,作者将群山、孤城、大雁、烟、落日、边声这些景象巧妙地结合在一幅画中,赋予了边地平常景物以新的意境,描绘了一幅边地在暮霭生成、夕阳西下禁闭城门的景象,这与中原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同时还仿佛听到了风吼、马嘶、号角的混杂声,构成了边地苍莽荒凉、特异的艺术境界,征人见之闻之,怎不百感交集?于是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将词中的内容用图画表现出来。在绘图过程中,有的学生考虑到各种景象的远近安排,有的学生注意到颜色的搭配,有的学生考虑到大小的处理……甚至有学生还在孤城城门上写上“玉门关”,用号角和五线谱来表现“边声”。通过这样的绘画实践,学生充分地调动了各种感觉器官,立体地感知到了一个苍茫寒冷、空旷凄凉的意境,产生了身临其境、眼观其景、耳闻其声的感觉。这样的教学将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加深了学生对诗词意境的理解,更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其尽可能地全面、直观地认识诗歌中的意境美。

二、形象描述,体味情境

古典诗词,因为其凝练的语言,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要让学生充分体味它的情境,可以通过形象化的描述进行再造想象。所谓再造想象,是根据语言描述,在读者头脑中再造出相应的新形象过程,这一新形象既是作品形象的再现,又渗透读者的认识,是对原形象的补充和再创造。

最著名的当属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篇只用二十八个字,纯用白描勾勒: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但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怎样让学生领会马致远眼里、心里的景象呢?笔者让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插图,进行再造想象,通过着色彩、拟动态、补细节、融入情感等方法来丰富画面内容。

【教学片段】

师:下面,哪位同学能根据词的内容和词的插图,再用自己优美的语言把整首诗描绘的内容讲述一遍?

生1:许多的枯藤缠绕着老树,黄昏到了,乌鸦在老树上发出“哑哑”的叫声,远处有一座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桥边有几户人家。这时,在古道上出现了一个牵着瘦马的人,一阵秋风吹来,他不禁打了个寒噤,抬头望着天边,太阳已经西沉,想起来真是伤心。

师:同学们觉得他描绘得怎么样?

生2:我觉得还可以,不过读着读着觉得有点生硬,像是按诗人所出现的物象顺序来写。我觉得可以调换一下物象出现的顺序。

师:请你描述一下。

生2:深秋的黄昏,一个衣衫褴褛、风尘仆仆的游子,牵着一匹瘦瘦的庸懒的白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踉跄地走着,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呀”地盘旋着,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漫漫的长夜啊,我将如何度过?

师:同学们听着他的描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生3:我仿佛看到了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瑟中一派灰暗: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

生4:我仿佛看到了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

师:噢,你从哪里看出?

生4:“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句描绘了潺潺的流水,几户炊烟袅袅的人家,家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晚饭的一幅和谐幸福的画面。

师:那不是与“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相矛盾了?

生5:不,这正好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当游子看到别人的生活情景时,想到自己天黑了还在外面流浪,便更感悲愁。

生6:诗中的人究竟到哪里去?在外面流落了几天?

生7:可能进京赶考,没考中,所以心情悲痛,连马也无精打采。在外面流落了好几个月。

生8:因为没考中,不敢回家,但眼看盘缠又要没了。

……

学生各抒己见,描述得异常激烈。

师:大家的描述都有独到之处。所以诗人精辟地发出“断肠人在天涯”的感慨。

此时,全班沉浸在一种悲伤同情的气氛中。

就这样,学生通过形象描述,真正体验到了游子穷迫潦倒、孤苦无依、颠沛流离的凄苦情境,感受到了作品的崇高与悲剧美。

三、切己体察,感悟心境

心境是一种精神状态,也是一种情感。唐朝的希运曾在《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中指出:“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学生通过想象,进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达到的地步就是学生已经完成了对诗词形象和情境的把握,此时,就要求审美主体从该情境中跳出来,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去体味作品的思想内容。诗人在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是闷闷不乐,还是轻松愉快;是意志消沉、消极被动,还是精神抖擞、积极主动;是悲痛绝望,还是欣喜万分等心境。学生在理解诗句内容后,可以通过广泛的联想和想象,并结合自己学习生活中的体验来感悟。正如《红楼梦》第48回香菱读王维诗的体会:“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似乎无理,想去却是有情有理的……‘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和‘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了。”

如在执教李白的《行路难》时,学生理解了富有才华的李白希望自己像吕尚和伊尹一样能够得到重用,可文章接着却写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一句,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如何?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笔者让学生反复品味,找出最能抒发诗人当时心境沉重、难过迷茫的词语,并说说这几句诗的句式特点及作用。学生从“难”、“歧”中和反复句及疑问句的运用上得出能表达这种思想感情:诗人为自己的愿望难以实现而难过,对自己的未来感到迷茫。接着笔者又问学生:你在学习生活中也有过心情沉重、难过的经历吗?能否说一说。笔者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讨论,然后在全班交流,其中有一位学生就结合自己解数学题时的经历来阐释这种心境。如下:

“我在解数学几何难题时,有时侯事先认为这个题目能解出答案,满怀信心地去解答,但一做,原来的思路行不通了,于是就换一个思路添加辅助线,结果又走进死胡同,如此往复,始终解不出来。这时,郁闷、生气、迷惘等心情都有。我觉得李白当时应该是和我一样的心情。”

经过他这一亲身经历的讲述,全班同学都认为很有道理,与他的观点产生了共鸣,也与诗人产生了共鸣,加深了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另外,引导学生抓“词眼”——“难”、“歧”和句式的作用,发现它们起到了“抒情言志”的引领作用,并有牵一发动全身之势,于是学生感悟到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及对不公平遭遇的愤懑,达到身临其境、深刻悟情的目标。另外,笔者有好几次听到学生在解答不出理科题目时,就在那里念着“多歧路,今安在”?这就达到了诗词源于生活也回归于生活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笔者经多年古诗词教学实践证明:采用“以画配诗”、“形象描述”、“切己体察”这三部曲,学生才有可能进入诗词的意境、体味情境、感悟心境,去触摸诗人的感情脉搏,体会诗人的感情世界,得到审美的愉悦,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心灵得到美的熏陶和滋养,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充满活力,更有效。但是如何使“三部曲”教学方法更完善,还需笔者今后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课程教材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许映红 浙江省天台县始丰中学 317200)

数学有效教学“四部曲” 篇7

一、激趣导课,诱发学习内驱力

导入是课堂的前奏曲,小学数学的有效导课,就是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精练的语言、最有效的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兴趣和好奇心,快速地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状态之中,调动其“想学”的主观动力,变“要我学”为“我想学”,为顺利实施自主学习做好铺垫。导课方法灵活多样,教学中要根据不同课型和内容选择适合的方式导入,常用的导课方法有悬念导入、实物导入、游戏导入和讲故事、猜谜语、听音乐导入等。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时,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采用“悬念导入法”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动画的效果设计一个魔术箱,让学生随意说出一个数字,通过魔术箱将这个数字变成另一个数字,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刺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新知的探究学习变得更主动、更积极、更有效。如在“位置的确定”教学中,创设“说位置、找朋友”的游戏,游戏规则是:不说姓名,只是描述朋友在教室的位置,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的朋友是谁?有的学生能准确猜出位置,有的却猜不到,怎样才能准确、快速的猜中?通过游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导入了“位置的确定”的新课教学。

二、设疑引探,促进自主学习

教师要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的数学问题,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激发探究的兴趣,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素材,营造探索新知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通过探究找到答案,用自己的方法获取新知、体验成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如在“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中,教师不直接讲解“三角形内角和”的验证方法,而是有层次地抛出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探究新知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后开始动手操作,但多数学生由于受旧知迁移的影响,潜意识中只关注三角形的角度,在操作中不由自主地用量角器去度量每一个角,然后用加法计算结果。此时,教师有意安排“量一量”的活动,当出现不同的结果时,让学生带着“三角形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的疑惑追问:难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错了吗?有没有其他验证的方法?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是先在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上标注∠1、∠2、∠3,然后依次撕下来,把三个角沿边对齐顶点拼在一起,发现它是一个平角,也就是180°。另一个学生也站起来说:我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沿着大角边上的中点向内对折三次拼在一起,发现它也是180°。通过让学生采用拼一拼、折一折、画一画的方法,验证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并通过观察对比不同类型、不同大小的三角形后,学生掌握了“三角形内角和”的规律。在学生探究之后,教师再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几种探究方法,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精讲答疑,突破教学重难点

“精讲”就是教师用准确、简明和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反映出来的共性问题作讲解,精讲要坚持“启发式”原则,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讲重点部分,讲关键内容。如在“鸡兔同笼”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自主探究:鸡兔同笼,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问鸡兔各有几只?通过自学和合作交流,学生都能够通过猜测或列表获得正确答案。此时,教师质疑:假如全部是鸡或全部是兔,脚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启发学生思考,并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边演示、边讲解,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从而轻松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配合图形,让学生直观感知,假如全部是鸡,计算出来的脚数就会比实际脚数少10只。如果把部分鸡换成兔,每增加一只兔,减少一只鸡,脚数就增加2只。全部是鸡,则脚数为8×2=16(只);全部是兔,则脚数差为26-16=10(只)。脚数差按每2只增加为1只兔,兔的数量10÷(4-2)=5(只),总头数减去兔数,鸡数为8-5=3(只)。在自主探究的学习中,可以采用学生互助帮扶的方式进行答疑,也就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组织“兵教兵”,让自主探究中先行掌握知识的学生做小老师,通过一对一、一对几等方式进行互助学习,此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参与率。

四、有效练习,巩固强化知识

小学数学有效训练应注重“五要素”:一是练习时机把握要准,新课教学后,学生存在对教学内容的新奇感,对所学知识和对问题有进一步验证的好奇心,这种状态正是开展巩固练习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切实把握好时间节点,趁热打铁,及时组织开展课堂训练活动;二是内容选择要有针对性,练习设计应依据当堂教学重难点并紧扣教学目标,所选题型要典型,内容要有针对性;三是练习难度要有层次、有梯度,任何班级学生间都会存在个体差异,为此在设计练习时,要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各层次学生,让学困生“吃得了”,让中等生“吃得饱”,让优秀生“吃得好”;四是练习方式要灵活多样,要根据不同内容,灵活选择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形成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的练习方式,充分考虑练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变重复练习为多样练习,变静态练习为动态练习,变封闭练习为开放练习;五是练习反馈要及时,练习反馈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能直接显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通过当堂练习的及时反馈和校正,可以实现教学任务的“当堂清”。反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关注分层练习的完成情况,发现不同类型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激励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热情。

高中生物有效教学“四部曲” 篇8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同样的, 良好的开端, 也是生物教学取得成功的保证之一。这种良好的开端, 主要就是在教学知识的过程中, 要能够充分地把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 教师可以在复习旧知识的时候, 通过引出新知识, 或者在明确学习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进而引起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 让学生产生一种急切想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此外, 要注意的是, 问题的提出要能够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作为前提, 进而再引起学生想要解决问题的冲动。这样, 学生也会很快进入到主动探究新知识的状态当中, 既有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 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任务驱动, 鼓励创新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要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 具体地了解学情, 根据课程的目标和教材, 提炼出一些重难点, 并且根据这些知识点再设置出相应的问题, 这样学生能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 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还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探究和思考, 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 感受到学习生物的快乐。

例如, “DNA的复制”这节课的教学中, 学生已经掌握了“DNA双螺旋结构和有丝分裂以及减数分裂”等的基本知识, 因此, 在此基础上, 设置问题, 能够促使他们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思维方法, 特别是抽象逻辑思维以及创造思维等方面, 都能够有较大的发展。但是, 由于本课内容比较抽象, 学生学习起来也会感觉困难。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轻松一些, 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来启发他们, 设置一定量的问题情境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 一个DNA分子有两条链, 复制一次以后能够得到几个DNA分子、几条链呢?假如最初的DNA的链用红色来表示, 新合成的链都用蓝色来表示, 你们能想象出得到的DNA分子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吗?根据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同学们认为DNA复制的方式可能有哪些呢?这一系列问题的设置, 能有效地驱使学生主动地去探究相关的知识点, 让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 培养分析、归纳以及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 获取对应的知识, 加深记忆, 提高学习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实现多方位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新课程也积极地提倡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高科技的设备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改变了过去传统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及教学模式, 让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因此, 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 就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些网络资源, 找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影像等, 在上课伊始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 充分地体验到信息技术带给他们的乐趣。例如, 在学习“生态系统”这一节课的时候, 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各类生态系统的视频, 为学生创造了一种真实的画面, 结合这些画面再讲述各类生态系统, 学生更容易了解。此外,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还可以利用电子显微镜等设备, 让学生去了解一下微观世界的样子;多开展一些生物的实验活动,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在学习“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相关内容时, 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建立大肠杆菌的平面培养实验, 让学生自己去培养出微生物, 再通过显微镜的观察, 加强对此节内容的理解。这样, 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又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创设情境教学, 提高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能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 而且还能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来, 这样也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生物知识。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 情景教学的创设可以分为创设生活情境和创设问题情境等几个方面, 这些情境的创设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生物课堂的学习当中, 也能有效地实现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 在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这节内容进行探究的过程中, 我们可以根据这节内容的特点, 借助于问题情景的创设来有效地开展教学, 具体如下:

1.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 主要是借助了生物体中的哪些元素, 从而实现了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此外, 在生物系统的物理循环过程中, 这个生物系统指的又是什么呢?

2.在生物循环这节内容中, 有一个不能忽视的关系就是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结合课文的内容, 请学生总结出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 让学生带着问题迅速地进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当中, 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此外,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再设置出一些不同的教学情境来, 为更好地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做好铺垫。

总而言之, 有效教学是一门艺术,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满着挑战, 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 设计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 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就需要广大教师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不断地完善和创新, 活用教材, 深研教材,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做到因材施教, 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学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实施和不断推进, 高中生物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促使一线高中生物教师积极地响应新课程理念的要求, 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全面深入到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当中。因此, 作为一名生物教师, 我们要着力于改善教学策略, 为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科学性以及高效性等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此来真正地提高生物课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呼小明.新课程推进中高中生物教师适应状况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 2007.

[2]杨守菊.人文化:新课程背景下生物课堂教学的新追求.中学生物教学, 2006 (4) .

[3]游德发.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有效教学的合理性建构[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1 (2) .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四部曲 篇9

一、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 教材的特点, 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 更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目标.例如, 教学“乘法估算”时, 使学生初步了解估算的实用性和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的同时, 还应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培养学生的数感及培养学生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应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体验到探索知识的乐趣.这样着眼于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摒弃教学的功利性, 关注学生知识的积淀、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的体验, 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正确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 重组出具有迁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数学活动, 因此我们要树立“用教材去教, 而不是教教材”的观念,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统计知识, 学生只有投入到数据统计的过程中, 才能更好地体会和理解数据统计的思想和有关概念, 因此, 这部分内容在呈现方式上要强调数据统计的过程.一年级下册“统计”一课, 教材呈现的是一个教师带领几名学生参加花展的情景, 通过观察图画中花的颜色和每种颜色花的数量, 完成课本上的条形统计图.

三、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数学学习的主阵地在课堂, 要教给学生什么, 让学生获得什么, 都在课堂.课堂上既要有教师“主导性”的彰显, 更要有学生“主体性”的体现, 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有高效率.

1. 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

教师要解放自身思想, 转变教育观念, 转变自己的角色, 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 教学“圆面积公式的推导”时, 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等图形的推导过程, 接着我用亲切、温和的语气对他们说:“今天请同学们来当小老师, 把圆剪拼成我们学过的图形, 再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看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 有创造力.”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氛围中积极地探究, 他们的想法极富创造力:转化成了近似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然后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最后, 还带上一句:“你们真聪明!”看似简单的几句话语, 很自然的融于学生的学习活动中, 同时也使学生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并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 让学生动手操作

实践活动是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 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材内容, 学生的好动、好奇、好胜心理特点, 精心组织操作活动, 使学生手、脑、眼多种器官协同参与学习过程, 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更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理解.例如, 教学“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时, 教师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积木, 以小组为单位, 拼成不同的长方体, 并观察“小正方体积木的总个数与拼成的长方体体积有什么关系?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层数分别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这样, 学生通过动手操作, 在学生亲自操作、观察的基础上, 让他们相互补充, 展开讨论, 总结出“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这一计算公式.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际操作, 激发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很好地掌握了知识,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也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材料之间的立体的交互活动.教学中, 把握学生的实际,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情景, 促使学生主动有效的学习.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推导”时, 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 给每组分发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量杯各一个和一个不等底或不等高的圆柱量杯以及足够的沙子, 有意让学生自己去选择量杯, 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第一次探究下来就出现了“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和“圆柱体积不是圆锥体积的3倍”两个结论.我再次让学生去探究这两个结论的前提, 学生终于得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 或者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以学习主人和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结论, 充满着无限的喜悦和热情, 唤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 拓宽了思维空间, 获得了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积极开发和利用课堂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随着教师对新课程观的理解,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教科书已经不可能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了.与传统教科书相比,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 它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 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 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身临其境, 在愉悦中增长知识, 培养能力, 陶冶情操, 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例如, 在学习二年级下册“统计”一课时, 首先演示教材第109页情境的课件, 再现道路上过往车辆的情境, 引导学生思考:怎样统计各种车辆各开过多少辆?学生通过讨论, 用小组合作的方法找到统计的方法.这样借助多媒体课件几次播放过往车辆的情境, 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 使学生亲身经历动态统计的数据收集过程, 这是常规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优化学习环境,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为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命活力.

语文有效复习的“三部曲” 篇10

一、梳理知识点——有效复习的前提

1. 纵向梳理。

作为教师,我们要熟知各年段的知识目标,从纵向梳理出每一项知识目标序列,并且知道每篇课文的语文训练目标是这一“目标序列”中的一个环节。比如段的教学,三年级的要求是:学习自然段,归纳主要内容;学习用词造句,连句成段的方法。四年级的要求是:初步了解段与段、段与篇的关系,学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纵向目标序列不清楚,往往会在复习时拔高要求,造成该练的不扎实,不该练的超前训练。

2. 横向梳理。

复习前,在纵向梳理的基础上,教师更要从横向对整册教材进行知识的梳理盘点,形成知识网络,从而对复习内容有一个统筹安排,使复习有的放矢,这是有效复习的前提。比如上学期,我对三年级上册教材的知识点进行了全盘梳理,列出要复习的各个方面,同时根据三年级上册阅读教学的学期目标,从各个方面进行细化。

梳理好知识点之后,就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编制,以书本内容或主要的训练点确定复习主题。要求一节课确定一个主题,扣准一个核心,突出一个重点,设计能体现阅读能力训练点的典型题目,举一反三,练习运用。梳理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把整册教材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教师心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知识网络,更有助于对复习目标的准确设定,复习哪些知识,复习到什么程度能了然于胸,复习时就能避免无效信息的重复传授、无效训练的简单重复。

二、把握年段目标——有效复习的基点

1. 设定合理的复习目标。

目标是复习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它决定着复习内容的确定和安排。在平常复习中,我们发现有很多教师是不写复习目标的,这样就导致课堂上随意性很大,想复习什么就复习什么,想怎么复习就怎么复习。笔者认为,复习课,不仅要制定复习目标,还要好好地思考,根据课程标准的年段教学要求设定合理的总复习目标,单元复习目标和课时复习目标。目标制定的准确与否,决定着复习教学过程的意义和价值。比如有位教师复习六上1~6单元,设定的目标是:①借助目录整体梳理第一至七组课文的内容。②以第一至七组课文为载体,复习人物的描写方法,重点复习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从心理的直接描写,到表情、动作中显示心理,再到环境中衬托心理,逐层递进。③进行人物心理描写的拓展与运用。在这3个复习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是本课时复习的重点目标,这样的目标设定具体明确、集中合理。

2. 选择合适的复习内容。

设定好复习目标后,就要根据目标再次对文本知识做系统的梳理归纳,针对年段目标、教学重点,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提炼具有核心价值的语文知识,选择合适的复习内容。如总分结构的复习,三年级学段的要求是:读懂段的意思,知道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掌握并能运用总分结构的变式(总分、分总、总分总),能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复习时,可以在回顾总分结构的段式后,让学生做多种变式练习,教师适时用几句话总结总分写法的妙用,然后可以给课外的一段话添加总起句,或者安排简单的总分结构写话练习。再看四年级,经过一年的训练,四年级的学生应该已经熟练知道总分结构名称、写法,并有过多次的练习。但学生有点模糊的是,一些复杂的变式(比如变式时要改变称呼的变化)、不同分述的不同写法以及不同的连接语,如何围绕总起句把分述部分有条理地写具体,更是学生的难点。在复习时,教师要针对学情选择合适的内容。看一位教师的案例:①出示《猫》第一自然段和《秦兵马佣》第八自然段,讨论得出两段话都是总分结构。②变式练习:把两段话变成分总结构(提示注意改时要把他改成猫)。小结:总分的可以变成分总的。③观察分述部分的秘密:两段话各用什么词连接?为什么不一样?讨论得出,《猫》一段三种性格有些矛盾,一个分述一个意思,用“可是”连接。《秦兵马佣》一段是从同一角度写神态各异,分述部分的关系是并列的,所以用“有的有的”来连接。④引导观察连接词的不同带来标点符号的不同。⑤揭示好段有序的规律:要读懂一段话,不但要注意作者写作的顺序,还要注意句子之间的连接。⑥写话练习:先图片欣赏油菜花中的稻草人,然后用“花田里的稻草人真是千姿百态呀!”作为总起句或总结句写一段话。

我们发现,在变式练习时,教师设计的不是简单的变化,而是需要改变称呼,“说它老实吧”改成“说猫老实吧”,在复习课教学现场看,这样的变式对一部分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正因为有难度,学生的复习思维、复习兴趣非常高涨。在观察分述部分的秘密时,教师作了重点指导,从观察对比两段话连接词的不一样得出分述部分的不同表达方法,同时还引导学生观察连接词的不同也带来了标点符号的不同。如此,在学生模糊的地方,在学生似懂非懂的地方,经过教师的引导复习,学生对总分段式由肤浅的认识上升到深刻的领悟。最后教师让学生看稻草人、说稻草人,再用总分段式写稻草人。这样的复习内容定位,充分考虑了年段复习目标、学生学习需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拾级而上,逐渐发现这种结构的妙处,复习中时时充满着惊喜,确保了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 采用合适的复习方法。

复习方法是实现复习目标的手段。我们要根据教材细细品读,细细钻研,想想我想要复习的是什么,看看教材中最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地方在哪儿,最能让学生的思维有所发挥的地方在哪儿,最有规律性的地方在哪儿,从而找准一个复习的突破口、一个切入点,拉开一条复习的线,这样的复习课堂可能会更高效。比如一位教师设计六年级1~7单元复习,在复习的第一个环节,教师设计了以借助目录为切入点,整体梳理第一至第七组课文的复习方法。借助目录,回忆每一组的主题;借助目录,回忆课文中的人、事、景和物;借助目录,归纳提取写人文章的不同命题方式,最后运用目录,进行换课题的练习。如此以目录为切入点展开复习,形式新颖,条理清晰,紧扣中心,删繁就简,达成高效的课堂教学,给许多听课教师留下了非常新颖的印象。

三、掌握方法规律——有效复习的关键

1. 在具体情境中习得方法。

复习课,我们要温故知新。温故,是要回顾以往的学习内容。知新,就是要通过复习,进行阶段性的梳理、归纳、概括,使掌握的知识结构化、条理化、情境化。温故知新的过程,最重要的就是把握新的方法规律。比如进行六年级第一单元复习时,就可以设计“多种感官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复习内容。通道一:通过视觉展开联想和想象;通道二:通过听觉展开联想和想象;通道三:通过触觉展开联想和想象;通道四:通过嗅觉展开联想和想象。每一块都通过文中的具体语段让学生体会。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多种感官对事物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这样写出来的语言形象生动。最后让学生打开感官的通道,选择图中的一处景物,写一写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的感受。如此,通过教师的引导复习,学生对第一单元“联想和想象”的方法这一块进行了梳理和整合,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习得了方法,并可以有效地运用于今后的写作中。

2. 在学习交流中展现方法过程。

复习教学,不能满足于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而要引导学生反思交流方法的整个过程和各个环节,因为有些学生尽管已经获得答案,但并不意味着他的思考过程是合理的,学习方法是正确的。因此,引导学生交流方法过程,可以使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延伸,并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我们来看一位学生自述理解词语的例子。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句中用联系上下文方法理解“疾飞”。

学生甲:我联系下文“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苇秆上了”一句时,我想,“一眨眼”说明时间很短,根据这句话我猜想,“疾飞”应该是很快地飞。

学生乙:课文中写翠鸟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平常我们说光阴似箭,是说时间过得很快,我想这里的“疾飞”是说翠鸟飞得很快,很迅速。

例子中的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运用知识的迁移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更为可贵的是,他们不是直接说出词语的解释,而是交流了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过程,其实就是数学教学中教师们特别重视的“怎么想”的过程。虽然这例子是新授课的教学,但在复习教学中,我们同样要注重展现学习过程,注重学生是“怎么想”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对方法过程的思考交流。

3. 在特定练习中运用方法。

习得了方法,并不意味着就已经掌握了方法,一般来说,一种方法的掌握,总要经过多次的练习尝试,才能落实对方法的有效运用。我校的王老师复习三年级(上)1~6组课文时,通过对课文中泡泡语的解读钻研,提炼出三种理解词句的方法:抓关键词、想象画面、联系生活实际。每一种方法归纳总结后,马上进入方法的迁移运用,学生在复习中体会同一句话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理解。最后再通过对语文园地中一句话的练习运用(学做泡泡),让学生综合运用三种理解的方法,如此形成“观察发现——提炼方法——练习尝试一—运用提高”的梯度性练习设计,学生在复习中总结了方法,运用了方法。

有效教学三部曲 篇11

“三部九步” 是适合我校教育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是我校提出的一项省重点课题,它的全称是《构建小学数学双主体下的“三部九步”教学模式的研究》。这种教学模式是从理论高度提炼出来的,并在我校进行试验和推广,我也申请并加入到了这个课题的研究中。

“双主体”即课前备课、课后反思以教师为主体,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随着高效课堂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教师在备课、反思阶段的主体作用更加突出,这种作用在自主、合作、探究、反思的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要更充分的发挥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课前必须要精心准备,做好预设工作,即课前备课环节要充分的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制定学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积极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部九步”课堂教学模式。即“引导自学—指导展示—辅导检测”的教学流程。三部:课前(教师课前备课、设计学案)、课中(创建民主、和谐的高效课堂)、课后(学情反馈、教师反思)。九步:课前三步:教师自主备课—集体研讨—形成学案。课中三步:引导自学(学生自学、合作,教师监控、指引)—指导展示(组内展示、全班展示,教师倾听、点拨)—辅导检测(检测学习效果)。课后三步:学情反馈—教师反思—修正学案。它的关注点是教师如何引领学生自学、合作、探究、评价。着力点是培养学生如何走进自学、合作、探究的高效课堂。学生自学不是盲目的自学,它应该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在学生的自学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特别是那些学困生,以便为我们后面做准备。我们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达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纠正其错误的理解。要求教师做到“该讲的大胆讲,不该讲的坚决不讲”,切实落实教学的针对性,把教学用在刀刃上,用在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上,真正实现少教多学、精讲多练。

二、“三部九步”教学模式的优势

“三部九步”教学模式提倡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好、教育好,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运用这种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至少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1.它符合“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能面向全体学生,培优补差,并且很好的把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方式落到实处。

2.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转化落后生,培养优等生,缩短差距。由于教师不讲,学生自学,教师就有了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后进生,针对个别情况做个别辅导。而优等生本身知识就学得牢固,理解得深刻,再加上能给别人做讲解,做别人的老师,更激发了他们的成就感、积极性,会更加努力学习,水平也就越来越高。

3.运用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减轻教师与学生的负担,使师生得到共同解脱。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原来的讲授者变成了组织者、合作者、引领者,不但解放了学生,而且解放了老师,解决了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苦,老师满堂灌、学生不想学的问题。并且课堂上由于有了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也能当堂完成作业,课下不需要进行大量的题海战术,就能够举一反三,运用自如,这样学生学得轻松,教师也教得轻松,有效减轻了师生的负担,学生也就更爱学习了。

4.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能全面提高师生共同的素质,促进师生共同发展。首先,教师必须学习更多的相关理论,就会接触到更多的新理念,获得一次头脑风暴,在实践探索中也会获得更多的教学经验和学到更多的东西,一些能力得到了锻炼,一些素质得到了提高。其次,教学全过程都在培养学生的内在素质:自学阶段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耐挫精神;展示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当堂训练阶段则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若能长期坚持运用“三部九步”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和成长是非常有利的。

这是我参与课题研究以来的一点体会,在今后的实践探索中还会自然而然的感悟到它更多的优势,特别是长期坚持后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当然,在实践中我们也会碰到一些困惑。“三部九步”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究性模式。经过学校领导、全体实验教师和课题组成员的精心实践,为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打造高效课堂、创建“质量和平”品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教师不盲目套用,根据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教材内容以及授课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组织教学。教师个人在“三部九步”大框架下,潜心钻研,大胆实践,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并升华为理论成果。

“三部九步”这种教学模式如果能够恰当的掌握和运用,不但能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确实落实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主导作用,还能让我们师生从中得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有效教学三部曲 篇12

讲评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讲评课的定义,一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何巧宇(2007:57)提出,对作业或试卷上的题目进行讲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复习课的继续和深化。李喜云(2008:7)则把讲评课定义为“在测试、批改、统计、发卷等工作完成后,教师根据工作过程中所获取的反馈信息,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学生存在的知识或能力等缺陷进行矫正弥补的教学过程”。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认为书面表达有效讲评课应具有以下内涵:第一,它应能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第二,它应能使学生获得写作知识和技能的拓展提高;第三,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还应体现一种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或思想。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储备,但写出的文章品质还不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写作指导与训练就凸显其重要性,写作后的讲评是书面表达教学过程的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很多老师重视写前阶段和写作过程的指导,以及对作文的批改,但对讲评这个环节则以呈现范文了事,这大大制约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那么,如何对书面表达进行有效讲评呢?

二、书面表达案例与设计说明

针对书面表达讲评低效的现状,本文将结合笔者执教的一节高三书面表达公开课,探讨书面表达有效讲评模式——“新三部曲”的可行性。

[教学步骤1]纠错

教师在批阅时往往逢错必画,逢错必改。学生们拿到被红笔改得面目全非的文章,其心情可想而知。这样的批阅吃力不讨好,其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违背了批阅的初衷。有效的讲评第一个步骤是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即认真批阅学生的作文。通过批阅,了解学生书面表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便于在讲评时对症下药(陈乃玉2007:8-9)。通过讲评前的批阅目了解学生的写作状况,找出共性错误,并从语法、句法两方面进行分类摘录。

教学指导:

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组长汇报。讨论时,重点从词法和句法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纠错。例如,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错误并纠正:

(1) Facing with their classmates or teachers,they never respect them.

face使用错误,Facing with修改为Facin或Faced with

(2)Opposely,children nowadays don’t have these good qualities.

opposely是错误的拼写形式,不是副词,应修改为Oppositely/Onthe contrary 。

(3)As far as I'm concerned,it's high time for us to pay much attention to develop children's behaviors.

pay attention to后应跟名词或动名词develop应改为developing。

,(4)First,there is many bad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or on TV,that affects their children.

本句有两处错误,information是不可数名词,所以,many应改为much;that不能引导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应改为which。

(5)To our disappointment,they only pursue their freedom regardless of 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who're really love and care for them.

从句中谓语错误,are要删除。

(6)What has caused these problems? Some people think it because the unhealthy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TV affect children's minds.

第二句为中式英语,应修改为: Some people think they have resulted from the unhealthy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the TV.

设计说明:

讲评时,安排小组讨论,然后由小组长代表发言。既可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又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更重要的是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同样,小组活动也扩大了受众的范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教学步骤2]文章档次升级

笔者收集了近几年高考英语书面表达范文的佳句,标注出学生在学习中应重点揣摩的中英文对应部分。笔者把这一步骤它又分成三个环节:

环节1:词汇升级

(7)使用插入、删除、移动和拷贝,我们

可以编辑文本,浏览网页和下载电影。[2009,江苏]

With the function of inserting,deleting,moving and copying,it enables us to edit test,browse web page and download what we want.

(8)我想对学校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建议。

[2010,江苏]

I'd like to make/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our school.

教学指导:

词汇升级即遣词造句时尽可能使用高级别词汇或短语,而避免使用低级别词汇和短语,以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如范例中表示“使用”用“with the function of”不用“use”;“提出一些建议”用“make/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代替常用表达“give some advice”,这些都会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之后还需要有拓展练习,例如:

尊重别人

respect others→show respect for others循规蹈矩

obey rules→observe/keep to all rulesand regulations

崇尚自由

want freedom→advocate/seek forfreedom

环节2:句式升级

(9)许多人认为家长应该倾听孩子,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也就容易消除代沟。[2008,江苏]

Many people suggest that parents should listen more to their children,so they will understand better,and find it easy to narrow the generation gap.

(10)如果过分依赖鼠标,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变得懒散且缺乏创造力。[2009,江苏]

Relying too much on mouse clicking makes us lazier and less creative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11)我喜欢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工作,这使我有机会学会与他人相处。[2008,浙江]

Personally,I prefer to work in a team,which offers me a chance to learn how to get along with others.

教学指导:

要使句子提高档次,除了使用高级词汇或短语之外,还应注意丰富句式,少用简单句,多用复合句、强调句型以及非谓语动词等。如例(9)中find it easy to do sth.,这一结构使用了find+it(形式宾语)+补语+不定式(真正宾语),看似平常,但比使用find跟宾语从句又提升了档次;例(10)中,使用了非谓语作主语而没有使用if引导的状语从句,能以其新颖独特而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拓展练习如下:

(12)家长小时候,懂礼貌、尊重别人、循规蹈矩。

When their parents were young,they were polite,respected others and obeyed rules.→

When their parents were young,they always behaved well,having good manners,respecting others and observing all rules and regulations.(非谓语动词)

(13)是互联网及电视节目中不良信息给孩子们带来了不良影响。

The unhealthy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on TV has a bad impact on children.→

It is the unhealthy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and TV that makes children develop these bad habits.(强调句型)

(14)家长和老师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忽视对学生习惯的培养。

Parents and teachers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scores and they ign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habits.→

Parents and teachers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scores,ign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habits.

环节3:内容升级

(15)现在的孩子不乐于助人,不尊重他人,崇尚自由。

On the contrary,children now are not ready to help others.Actually,they don't show respect for others and they express themselves and behave freely.

(16)父母过分关注孩子们的分数……

Worse still,parents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their scores,...

(17)善于倾听可以使我们相互更亲近。

In a word,good listening can really enable us to get closer to each other.

教学指导:

完成拓展练习之前,老师要指出为什么一些作品显得毫无生气,问题的关键在缺少必要的成分来表达感情。根据上下文适时使用短小状语或插入语可以使文章内容显得更饱满,增强文章连贯性和完整性。同时,适当增加句子感情色彩,增加一些人情味,提高文章思想内涵(吴平2011:51)。让学生了解英文常用的起承转合类状语和插入语,例如:

起:in the first place,first and foremostto begin/start with承:second (ly),furthermore,moreover

what's more,in addition,besides

转:but,however,on the contrary,in con-trast/comparison,nonetheless,nevertheless

合:last but not least,so,therefore,inconclusion,to conclude,in a word插入语:that is to say,to a certain extent,to some degree,as a matter of fact

拓展练习如下:

Naturally it's very important for me tolearn English well.As everybody knows,vocabular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anguage,just like bricks in a building.I usually memorize twenty new words a day and put them to use whenever possible.After class,I often listen to English programs on TV and on the radio.Besides,I've learned a lot from the Internet and other sources.[2010江苏]

设计说明:

欣赏优美语句,让学生揣摩其妙处,感悟其美感,定能培养学生向善之心,懂得什么是佳作佳句。但同时教师应该知道赏析只是语言习得过程的输入部分,重要的是使学生将知识内化。笔者提供了仿写和小试两个部分,目的在于激活知识,实现语言习得最终的目标,即输出语言。在本步骤的环节2中,教师提供了一些学生写出的佳句,同时也呈现了他们的名字,使他们收获信心,增强成就感,形成积极心理暗示,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教学步骤3]范文呈现

在完成了前两个步骤的基础上,进行范文呈现就有水到渠成之感。当然,呈现的范文是学生作品。

教学指导:

在分析高分佳作的时候,提醒学生从词汇、句式和内容三个角度来欣赏,消化所学内容。可以让学生找出文章的词汇、句式和内容三方面的亮点并加以说明。例如下面这篇学生作品:

Nowadays,a large number of chil-dren have bad manners while parents behaved well when they were at the same age.

As their parents were young,theywere well-behaved,always respecting others and keeping to rules.What is disappointing is that children these days behave badly.They are unwilling to help others and sometimes they are rude to others.They would like to seek freedom without rules in their mind.

Many factors contribute to children'sbad behaviors Firstly,some programs on the Internet and TV have had bad effects on children.They have learnt a lot from them without telling right or wrong.Secondly,their parents and teachers pay too much attention to students'scores,ignoring developing their good qualities.

From where I stand,we should takesome measures to change such a phenomenon It's parents'duty to teach their children how to behave well.In daily life,parents should set a good example to their children Meanwhile,children should be strict with themselves.In this way,children are to develop good qualities.

设计说明:

讲评的过程很重要,但是前面的步骤和环节还只是“血”和“肉”,最终还得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变成了一个灵动的“生命”。因此,讲评课的最后环节一定要回归到讲评的主题——怎样的文章才是一篇佳作?欣赏身边同学的佳作,一方面,可以得到知识的升华,另一方面,身边的榜样也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理暗示:他/她能做到,我也可以!

三、教学启示与反思

(一)“新三部曲”设计过程清晰,可操作性强

从纠错到档次升级,最后呈现范文,这一过程简洁明了,操作性较强,不费太多功夫。

(二)同样三步谱“新曲”

这“三部曲”可以说是旧瓶装新酒。目前,很多书面表达讲评课也是这三步,但是问题很多。第一步步骤中,不分青红皂白,什么错误都罗列上,没有侧重;第二步步骤中,单纯欣赏好句,没有能力的拓展和知识的升华,造成知识的脱节;第三步骤中,只是直接呈现文章所提供的范文,不加分析地让学生去阅读和背诵。而“新三部曲”中的每一步骤和每一环节之间都是层层推进,环环相扣。通过选取高考范例让学生感受“美”,又为学生提供拓展练习的机会,展示他们所内化的“美”。

(三)扩大了受众的范围,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新三部曲”中的所有步骤都不只是针对少数学生的活动。小组讨论和组长发言使每个层次学生都能有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各层次的都可以得到提高,展示自己的能力,真正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

(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

书面表达讲评课也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吗?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美,他/她也会去创造美。教师在课堂上,通过不同的步骤和环节,引导学生去欣赏词汇之美、句式之美以及文章之美,以仿写和小试这些手段让学生去实践、去创造,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

(五)本课需要注意和改进的方面

范例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选择的范围主要来自于历届江苏高考书面表达范文中,视野应该开阔一些,可以从全国各省市的范文中精选。

作为探讨书面表达有效讲评模式的公开课,它的定位应该是可以服务于各年级。但从一些环节和要求看,它更适用于高年级。对于基础年级来说,则要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

参考文献

何巧宇.2007.要重视教学中的讲评课[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Z5):55-56.

李喜云.2008.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讲评课的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

陈乃玉.2007.如何提高中考书面表达的讲评效率[J].考试周刊(34):8-9.

吴平.2011.从2011年高考英语试卷看书面表达命题规律及应对[J].考试:高考英语版(8):48-53.

上一篇:临床医疗信息下一篇:高校教师责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