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量

2024-10-30

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量(精选11篇)

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量 篇1

学校体育, 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固有的僵化模式当中, 缺乏活力和创新。新的体育课程改革, 打破了以往体育课程教学沉闷的局面,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体育课堂教学呈现出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 在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 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如新课程改革前的体育课过分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而忽视了心理效应, 而今许多教师在上体育课时, 主要是让学生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 而忽略了学生的生理效应, 不重视运动负荷的适宜安排。其实, 在体育教学中要贯彻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体育课上就必须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所谓运动负荷, 又称生理负荷, 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在体育课上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 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过小, 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 又超出了学生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 对学生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因此, 合理地安排和调节体育课运动负荷是对体育教师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 也是评价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锻炼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有运动强度、运动时间、练习密度、教师的教学内容、教法和组织措施及学生的个别差异等。

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 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

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 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 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如果一节课, 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 那么, 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

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 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时间和数量的关系。练习密度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负荷, 一般与运动负荷一般成正比。

教师安排体育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合适,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组织措施是否得当, 讲解示范是否正确形象、生动规范等都会较大程度地影响运动负荷。如教学中分组太少而导致学生长时间的等待, 从而使运动负荷过小;如练习的间歇时间太少, 又使运动负荷过大。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的个别差异。在体育课上, 往往相同的练习对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安排课的运动负荷, 总的来说, 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和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循序渐进, 逐渐加大运动负荷。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随着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根据学生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过程和机能恢复过程的生理规律, 可有节奏地逐步加大运动负荷。

安排每节课的教材和确定课的任务, 教师在体育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数, 在安排教材内容时, 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密度的教材。因为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类型的体育课, 其运动负荷是不同的。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 可以运动负荷大和运动负荷小的练习交替安排, 如强度较小的走、投与强度较大的跑、跳等内容的组合。在课前的备课中周密的安排运动负荷, 要重视并且设计合理的运动负荷, 针对不同的教材要设计不同的运动负荷。例如, 跑的项目和投掷项目它们的运动负荷不同, 那么教师就要深入研究教材, 在练习密度上加以调整, 不能100米跑两次, 掷实心球也掷两次。确定任务时, 新授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另外要合理调节运动负荷, 一般一节课的运动负荷模式有标准型、双峰型、前高后低型、前低后高型等模式。标准型指运动负荷由小到大逐渐上升到一定水平, 持续一定时间后再逐渐下降。双峰型指一节课学生承受两种运动负荷较高的练习。前高后低型主要指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运动负荷较大, 后半部分较小。前低后高型则与前高后低型正好相反, 运动负荷由小变大, 如课的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 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定跳远。不管采取哪种模式, 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 动静交替。通常把正常学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 而一节课上, 将此心率的保持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上, 并以中等强度和中等量结合的运动负荷为主, 兼顾学生的课后恢复。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除了脉搏测量外, 还有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 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 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 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可以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 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 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 脸色绯红, 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 脸色发白, 满头大汗, 动作失控等。所以, 安排运动负荷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体育课上, 可以通过调整练习的次数和组数、练习的强度和时间、器械的坡度和阻力, 也可以改变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

总之, 体育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 过分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而忽略心理效应是有失偏颇的, 而不再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体育课堂教学中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身体和掌握运动技能的需求, 也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量 篇2

近两年我们对伊盟的初、高中7所城镇中学的体育课进行观摩测试。运动密度采用电子秒表计算每节课的 实际练习时间,生理负荷采用心率遥测仪,对无疾病、没有经过训练、心率在60~90次/分的学生中,跟 踪在课前、课中、课后测试。经过测试分析,7所学校12节体育课平均练习密度为:初中11.1%、高中19.3%,课的基本部 分练习密度为初中16.7%,高中16.7%。平均心率初中为118.3次/分(男),102.4次/ 分(女);高中111.9次/分(男),125.4次/分(女);平均心率指数初中为1.4(男),1 .5(女),高中1.4(男),1.5(女);各年龄段,各年级体育课密度和负荷的限定质,根据科学鉴 定和学生体质情况一般为,13-16岁(初中)平均心率130-150次/分,平均练习密度25-30 %,16-18岁(高中)平均心率,140-160次/分,平均练习密度30-40%。如果能按照这些 数据组织教学,学生的心身就会得到健康发展,教师就会较圆满地完成大纲所要求的教学任务。像呼市地区中 学体育课的平均心率指数1.45,平均心率144.3次/分,平均练习密度38%,基本达到大纲要求。伊盟地区中学的体育课各项指数不但低于呼市,而且也低于各年龄段所规定的基本指标数,不难看出伊盟地区 中学体育课的教学水平低于呼市。实践证明,低了就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身健康,也不利于完成其 他学科的学习任务。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教学器材的短缺,场地、气候等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教师责任心差,业务素质低,不能依据学生、场地、器材和气候等实际,科学地设计教案,预估 并基本保证每节课学生所能承受的密度与负荷。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体育教学随着年级的提高,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能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初中学生的生理负荷运动密度要低于高中。当然学生的心理素 质的差异,其生理负荷的承受能力也不尽相同。所以体育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生理去组织教学是主要的。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需根据体育教学的实际,如教学环境、场池、器材、师资等,体育课的全课平均练习密度为30-3 5%,平均心率为130-140次/分,平均心率指数为1.4-1.5之间(指伊盟地区)。根据所处地 区和学生实际情况密度与负荷的指标数有适当的伸缩幅度也是允许的。

二、体育教师教学能力低,业务素质差,教学方法单一,缺乏科学性,教学设备短缺,场地不标准是体育 教学质量低的直接原因。为此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尽最大力量增添体育设备和器材,逐步加大对学校 体育的投资,下最大决心对体育老师分批分期进行培训,提高其教学能力与业务素质。

三、需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制度、帮助他们树立坚定的事业心,责任感,提高教学能力,并激励其出主意 想办法,自制器材,修建场地,逐步完善体育设备。

体育课运动负荷问题的探究 篇3

关键词:运动负荷;运动技能;质量效果

一、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适当

一堂体育课如果学生的活动达不到一定的运动负荷,便不能促进其身体生理机能的变化,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也不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动作,完成新的体育健康课标准。然而有老师认为体育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把运动负荷尽可能增大,进行大运动量教学,效果不是更好吗?其实这是片面的,没有正确理解教育教学,如果体育教学只是为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那就没有必要开体育课了,可以改为课外锻炼课或身体素质训练课。

笔者看过山区学校初三体育公开课,教师为了把运动负荷尽可能搞得让学生得到锻炼,先实心球练习,紧接着进行30米障碍跑接力游戏,然后进行高抬腿和跳绳等强度大的练习,下课后个个筋疲力尽,这样的体育课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而且和现在提出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相符。运动负荷是为体育教学服务的手段,应该安排得当,力求做到恰到好处,而不是盲目追求教学质量,随意加大运动负荷。体育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兴趣,真正成为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阵地。但要组织一堂既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知识技能又能锻炼身体的体育课,那就得深入钻研教材、教法,认真备课。

二、增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该防止影响和破坏对运动技能的掌握

在体育教学中增大运动负荷应该遵循一个共同的准则,那就是不仅要考虑对学生的身体锻炼,同时不能影响和破坏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如在过栏的技术没有掌握好的情况下,过早要求提高速度和增加栏的数量,甚至进行100米全程的跨栏练习,或者组织接力比赛,这样学生往往为了速度和安全,做出的不是跨栏动作,而是跳栏动作,当他形成了跳栏的动力定型后,要纠正过来,要比初学还要花更多的时间。有时增大运动负荷的过程,可采用诱导练习法,不但增大了运动量,而且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巩固。

三、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大小,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农村学校还比较落后,不能采用先进的测量方法去分析运动量,所以体育老师较多采用脉搏跳动的次数和体育观察方法来评定运动负荷是否合理。由于不同教材的项目不同,例如田径、体操、篮球等对运动量的分析也有所区别,即使是同一项目的教材,例如田径中的短跑、跳高和推铅球,对其运动量的分析也应有所不同,绝不能说脉搏跳动多少次就合理。初三体育课如学习双手投掷实心球和50M×5跑步,学生脉搏跳动每分钟最高可达160次,学生实际锻炼的运动密度占课时数的三分之一左右。初一体育课,学习垫上运动肩肘倒立和跳箱分腿腾越,肩肘倒立练习25次以上,跳箱练习25次以上,总运动量已偏大,可是由于运动密度不是很大,所以学生脉搏跳动每分钟最高达140次,相比之下,不能说初一学生运动量小。如果我们分析运动负荷不从教材的特点去分析,只是追求脉搏次数,容易引发伤害学生健康的事故。因此,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必须根据学生的体质、气候、教材等不同因素去分析,使学生在体育课中练习次数较多,而运动量只保持在中上水平,笔者认为这是体育课较理想的运动量。

四、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效果

在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教学中,强调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只要让学生玩得痛快,乐得开心就以为教学质量高,实质是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教学的片面理解。教学质量应以组织形式和活动内容为依据,细细考察研究分析学生具体的参与状态,运动后的身体素质,体育知识,运动技能等变化和发展多方面来决定。

例如可以从掌握运动技能方面入手:①用5~6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发挥优化组合的自择权,采用自发的分组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安排各种各样的练习形式和方法,要求学生在完成练习的次数、距离、时间及质量上自行决定。②用1~2分钟的时间教师针对学生的出现的不规范动作进行讲解示范。③用6~7分钟的时间纠正不规范的动作。④用2~3分钟的时间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⑤用10~1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并尽可能地为各类学生提供表现机会,让学生用基本的运动知识去掌握运动技能。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绝大多数学生会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牟先涛.在体育教学中合理解决运动负荷的思考[J].体育教学,2007(2).

[2]顾渊彦.体育课运动负荷测定有待完善[J].体育教学,2007(2).

[3]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安排和调控 篇4

一、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内涵和意义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在课上做练习时,在机体承受的运动“量”和“强度”的作用下,机体反映出来的生理机能变化。运动负荷包括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个层面。外部数据是学生练习的次数、总时间、总距离、练习密度、强度;内部数据是从事体育练习时机体在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气体交换等方面的变化。两者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外部数据是因,内部数据是果,一般成正比的关系,即外部数据越大,内部数据也越大。但是相同的外部数据对于不同的学生(身体发展的水平不同),对于同一学生所处的不同阶段(不同阶段身体机能状况不同),内部数据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如同样的运动强度,可能有的学生就感到过大,有的学生感到适宜;同一学生这一阶段感到适宜,而另一阶段就感到运动负荷小了,这是因为这个学生的运动能力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

影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运动的“量”,另一个是运动的“强度”。运动的“量”是指有效的练习时间和练习的重复次数、距离、重量等。运动的“强度”是指学生练习时用力紧张的程度,练习的密度、节奏和速度等。运动的“量”和运动“强度”的关系,即练习的“强度”越大,练习的“量和密度”就应相应地减少,一般成反比的关系。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对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能,掌握和提高运动技能,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都具有积极意义。因为人体形态、机能的改善和发展以及运动技能的掌握和提高,都必须在适宜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刺激下才能实现。如果运动的“量”和“强度”过小,就起不到刺激身体新陈代谢的作用,不能促进学生体能素质的提高。反之,如果运动的“量”和“强度”过大,就会造成一定的运动伤害事故,甚至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只有适宜的运动负荷才能发展和增强学生的体能。学生的体能基础扎实了,就为运动技能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掌握和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二、安排和调控运动负荷的方法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来安排。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中,其身体机能水平的变化,一般是通过“逐步上升→保持稳定→逐步下降”三个阶段来进行的。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运动负荷一般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并要注意大中小负荷合理交替,到课的结束部分,逐步降低运动负荷,使学生身体恢复到相对安静的状态。从一个学期课的整体安排来看,每学期初教学的开始阶段,由于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身体机能水平可能有所下降,课的运动负荷的量和强度可适当小些,随着学生身体训练水平的不断恢复,运动负荷再逐渐增大。具体安排和调控课的运动负荷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椐课的类型和要求,安排每节课的运动负荷。

如新授课讲解、示范、纠正错误的时间较多,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就会相对减少,运动负荷就会适当小一些。而复习课和综合课主要是复习和改进技能,练习次数和时间就会多一些,运动强度也会相对提高,课的负荷就会适当的大一些。我们要根据课的不同类型来适宜地安排和调控课的运动负荷,一般来讲,新授课生理曲线的高峰出现在课的中间(达到最高),然后再逐渐下降。复习课的生理曲线高峰出现在课的后半部分达到最高,然后再逐渐下降为好。如果课的任务要求是为最近考核的体育项目作准备,就应适当加强该项目练习的次数和强度,从技术上和体能上为该项目的考核作好准备。

2. 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安排课的运动负荷。

静力性的体操和武术教材与动力性的跑和跳跃教材,运动负荷的大小与过程有着明显的差异。体操和武术教材练习的次数多、时间长,而运动的强度相对较小,安排运动负荷时练习密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而跑、跳跃的教材,应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使练习和休息合理交替。练习的强度大、时间短、练习的次数相对较少、练习密度可以适当的小一些。总之,要根据教材的性质合理安排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3. 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

安排运动负荷时,应根据运动负荷强度的大小,合理安排练习的间歇时间,使练习和休息合理交替。同时,我们不仅要安排好练习的量和强度,还要安排好休息的量和恢复强度。休息的量是指机体能力恢复前休息时间的长短。如体育课上跑100m×2,第一个百米跑完后休息2分钟,第二个百米跑完后休息1分半钟,这就是休息的量。恢复强度是指在休息间歇时间内,机体恢复过程的水平。如上述学生跑两个100米,第一个百米跑完后,经休息2分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10次/分;第二个百米跑完后,经休息1分半钟,心率从150次/分降到130次/分,这就是恢复强度。实践证明,休息间歇时间的长短对身体机能的影响和效果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安排好练习的量和强度,还要安排好休息的量和恢复强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身体机能的发展。同时,还要安排好间歇休息的方式,采取积极性的休息方式比消极性的休息方式好。

4. 相对固定的体能练习时间是保证运动负荷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能,每一节体育课都要安排8~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包括一般体能和专项体能。要高度重视体能练习手段和方法的丰富多彩、实用有趣,有些专项体能对肢体发展可能是不均衡的,可以进行补偿性体能练习,如跳远运动项目,下肢和躯干的运动较多,强调速度,就需要进行上肢运动和心肺耐力的补偿性体能练习,以全面发展学生的体能。在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历史上,1978年教育部颁发的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能,提高课的密度和运动负荷,第一次提出了“课课练”的概念,即以简单易行,发展身体素质有效的教材,在每节课中反复出现来促进学生体能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提高课的密度和负荷,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积极效果。但时间长了,由于这些教学内容简单、枯燥、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等原因,“课课练”又逐渐淡出了体育课堂。但是,这并不等于对“课课练”的全面否定,教学实践证明,相对固定的体能练习时间仍是保证运动负荷提高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前面所讲的近年来,发展身体素质的“课课练”又重新回归体育课堂就说明了这一点。只要不断丰富和创新“课课练”的内容、形式和方法,仍可在提高课的密度、运动负荷和学生体能水平上发挥积极作用。每一节体育课都要安排8~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时间,就是在新的条件下对“课课练”的发展和继承。

三、体育课堂教学中如何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

体育教师在备课时对学生运动负荷的预计和安排,基本上是针对该班中等训练水平的学生来设计的,但实际上学生的身体训练水平是有差异的,加上课中情况也不可能事先都全部预料到,所以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还要细致观察和分析课的运动负荷的大小及其变化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控。通常调控的方法有:

1. 改变练习内容。

如短距离跑的教学,学生下肢负担较重,出现疲劳,就可采用一些以上肢活动为主的活动性的游戏加以调控,这既可以降低运动负荷的强度,又可以通过上肢活动游戏减轻下肢活动的负担。

2. 改变练习的速度、幅度、时间、速率等基本要素。

如在韵律体操和舞蹈的教学中由于练习的速度较快、幅度较大、时间较长、速率较高,造成运动负荷过大,就要通过适当地降低练习的速度,减小练习的幅度,缩短练习的时间,降低练习的速率来调控课的运动负荷。

3. 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

如在体能练习的教学中,原计划安排5组下蹲跳的练习,每组5次,有的学生感到负担过重,有的学生又感到强度不够,对此就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练习的次数,5组下蹲跳的练习,每组3~6次,让学生根据自已的情况进行选择。

4. 改变练习的间歇时间。

如进行50m×3的反复跑,第一次跑完后间歇1分半钟,第二次跑完后间歇2分钟,也可根据运动负荷的大小和学生承担负荷的反映加以适当地调整。如第一次跑完后间歇2分钟,第二次跑完后间歇2分半钟等。

5. 改变练习的条件。

如进行急行跳远练习,全班40个学生,但学校场地设备条件有限,仅一个沙坑,全班不分组进行练习学生人数多,练习次数少,不可取。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四组,每组10人,有两组可利用沙坑的侧面,用小垫子做两个踏板,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练习,另两组进行跳远的专项练习和发展下肢力量的练习,为急行跳远的练习做准备,然后再与在沙坑练习的组轮换。

四、课后运动负荷的检验

教师课后如何检查和判断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常用的方法有3种:

1. 教育观查法。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通过对学生的外部表现进行观察。主要是从学生的肤色、呼吸、汗量、完成动作的质量、注意力是否集中等方面来判断学生运动负荷的合理性。这是教师最直接、最常用的检查和判断运动负荷合理性的方法。如果学生出现面色发白、直冒虚汗、动作质量完成得越来越差、练习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从其中的一项或几项表现就可以反映出运动负荷过大的程度,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使运动负荷降下来。如果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脸色红润,微微出汗,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注意力都集中在练习的动作上,完成动作的质量逐步提高,那么运动负荷的安排就是合理和适宜的。

2. 自我感觉法。

自我感觉法是以学生的主观感觉来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这对检查运动负荷也有一定的意义。自我感觉包括饮食、睡眠、精神、对练习的情绪和兴趣等方面。教师应经常听取学生反映,并与教育观查相结合,加以分析研究,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

3. 生理测定法。

它包括测定心率、血压、呼吸频率、肺活量、吸氧量、尿蛋白等生理生化指标。这些方法虽然比较客观准确,但是有些方法需要一定的仪器设备,而且过程也比较复杂。体育课中最常用的生理测定法是测定运动时的心率,通过一次课上多次测定学生的心率,来了解和掌握一次课上学生的心率变化的情况,判断运动负荷安排是否适宜。

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量 篇5

关键词:中小学 体育课 运动生理负荷 课程设计

一、中小学体育课运动生理负荷与课程设计特点

青少年的心脏发育不够完善,心脏的重量和容积均小于成年人,心肌纤维短而细,肌纤维之间的间质较少,心脏收缩力较弱,主动脉口径比肺动脉小,因而每搏输出和每分钟输出量都小于成年人。同时,青少年的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交感神经比较兴奋,所以心率较快,且年龄越小,心率越快。加之青少年的动脉血管和毛细血管的口径相对比成年人大,外周阻力较小,而静脉血管的口径却比成年人窄,因此血压比成年人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心率变慢,心缩力量加强,血管外周阻力加大,血压逐渐升高。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心血管系统的机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强的,即经过一定运动负荷后,青少年的心率比成年人快(见表一)。

表一 全国各年龄段心率均值表

所以,在安排中小学生体育课运动负荷时,教师一定要根据中小学生学习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来设计相应的运动项目,制定适宜的运动目标。学习水平主要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来划分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从而努力使每个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完成运动项目的要求。

二、不同运动生理负荷对课程设计的影响

运动生理负荷对不同年龄的人的生理机能施以不同的影响,对心率变化的影响也不一样。有人曾对五组不同年龄的男生进行四公里匀速步行(每分钟约100M)定量负荷测试,结果表明:7岁的学生步行后心率平均没有增至154.8次/分,10岁的学生心率增至149.4次/分,12岁的学生心率增至124.8次/分,15岁的学生心率增至117.6次/分,21岁的成年人心率则为95.4/分。通过统计检验,各年龄组之间的心率都有显著差异(见表二)。

表二 不同年龄组(男)定量负荷(四公里匀速步行)心率变化统计表

这就进一步说明在人体生长过程中心脏机能的特点,即无论是处于安静状态,还是承受定量负荷、大运动量负荷,心率变化的基本规律都是随学生的年龄增长而递减的。这就要求在设计体育课程时,教学必须与学生的运动生理负荷紧密联系起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每次运动的负荷强度和密度,运动负荷的增长也要循序渐进,并科学安排负荷与休息,间歇既不可太长,也不宜太短,每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练习形式与方法、运动负荷与课程设计之间都要互相衔接,从而保证体育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三、结论

在体育教学中,中小学生会逐渐加深对体育的认识,运动水平也会进一步提高。因此,中小学生体育课的运动生理负荷安排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体质增强,也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程的设计。

体育教学与运动负荷 篇6

完成各种运动动作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从体育课中及电视的各种讲座中学得。不管其掌握的程度如何, 即使是粗略掌握, 也可以作为锻炼的方法之一而运用于锻炼的实践。但要让学生们学会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 进而能够调节和控制运动负荷, 却要复杂和困难得多。而运动负荷问题, 在体育教学、体育锻炼, 尤其是在运动训练领域, 都是关键问题, 没有运动负荷, 就不会有锻炼和训练的效果, 而如果负荷安排不当, 还会导致运动损伤等不良后果, 因此, 吃透运动负荷的基本原理, 掌握安排、调节运动负荷的基本方法, 是体育锻炼的指导者和参加者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1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

按运动负荷对人体产生刺激的性质, 我们又把运动负荷相应地分为负荷强度和负荷量两个方面。在实际运用中, 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彼此互为存在的条件, 即没有一定强度的量和没有一定量的强度, 都是没有意义的。同时, 负荷量与负荷强度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反比关系, 即提高负荷的强度, 则要相应减少负荷的量, 增加负荷的量, 则要相应降低负荷的强度。大强度和大量的练习 (如用很快的速度跑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有机体承受不了, 而小强度和小量的练习 (如用慢速跑一段很短的距离) 又难以获得起码的练习效果。在运动实践中, 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一般是通过调节影响负荷量和负荷强度的各个因素来实现的。这种划分的意义在于:便于我们了解、认识并研究运动负荷, 而更重要的是便于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2 锻炼前先掌握的问题

2.1 极限强度

要通过测试掌握自己从事各种练习的极限强度, 且将其作为各项练习强度的100%, 以便在采用中等强度 (如用60%的强度) 进行某项练习时, 换算出相应的速度、重量、次数等。通常是在确定了各项练习的强度后, 再考虑配以相应的负荷量。

2.2 运动负荷阈

在运动训练领域, 运动负荷阈是指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训练适应的最小负荷强度, 即:低于这个阈值的负荷, 将不会产生应有的训练适应。对于刚开始训练的新手, 运动负荷阈一般相当于本人现有的最大负荷能力的30%。而高水平运动员的运动负荷阈可高达本人现有最大负荷能力的70%。如将此概念引入体育锻炼领域, 则可将其理解为刚刚能引起机体产生锻炼效果的最小负荷程度。实际情况是:这个阈值有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缺乏锻炼的人用10%左右的强度进行一定数量 (或时间、距离) 的练习, 就有可能产生较明显的锻炼效果, 而经常系统锻炼的人, 则可能用30%以上的强度进行较大量的练习, 才会产生一定的锻炼效果。因此, 在锻炼实践中, 主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及已有的运动能力, 来摸索和把握这个阈值。

2.3 运动负荷价值阈

无论是便于用百分比确定负荷强度的练习 (如走、跑、游、滑、举等等) , 还是很难用百分比确定负荷强度的练习 (如球类、体操、武术、游戏等) , 我们都可以根据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来把握健身的效果。运动负荷价值阈, 是按一定的心率区间来确定运动负荷的一种计量标准。尽管因为有个体差异性的存在而不可能确定一个运动负荷价值阈的绝对标准, 但由于具有正常健康水平的人之间差异并不明显, 因此, 以一定的心率区间来确定运动负荷的运动负荷价值阈理论, 仍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2.4 心率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表明:当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时, 机体的血压、血液成份、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 故这种程度的负荷健身价值不大, 当心率达到130次/分时, 每搏输出量接近和达到正常人的最佳状态, 故这种程度的负荷健身效果明显。当心率达到150次/分时, 每搏输出量开始缓慢下降;当心率增至160~170次/分之间时, 虽无不良的异常反应, 但也未出现具有更好健身效果的迹象。因此, 通常把正常人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区间确定为120~140次/分之间。而每次锻炼时, 将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的时间, 占该次锻炼总时间的2/3左右为最佳。在此需要一提的是:与负荷关系最密切的一个问题是恢复问题, 也是一个在考虑负荷时就应该考虑到的问题。尽管体育锻炼中的运动负荷以中中结合 (即中等强度和中等量) 为主, 一般不需要像运动训练那样采用专门的恢复方法和手段, 但也一定要注意有合理的作息和基本的营养作为锻炼后机体得以充分恢复的保证。

3 教师应合理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3.1 课前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这就要求教师课前的备课要做到心中有教材, 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 就是在安排教材内容时, 应合理搭配不同性质、不同强度、适宜数量的教材。如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 再如强度较小的不同方式的走、立定跳远、投掷、简单的韵律舞蹈与强度较大的跑、跳跃、攀登等内容组合。心中有学生, 就是应根据学生年龄、性别、身体发展、运动水平、体质强弱等方面安排运动负荷。要合理安排学生体育课的密度, 尤其是学生的练习密度。确定任务时新教的知识、技能不宜太多太难, 且必须富有趣味性。另外, 还要考虑到其他体力活动的负担量及气候变化、场地和卫生情况等。

3.2 及时调节运动负荷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检测方法就是询问法和观察法。据瑞典生理学家研究, 当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 学生回答“累极了、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时都有不同的心率, 而这些心率和回答之间有着极明显的对应关系。这样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则更加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 当学生承受较小的生理负荷时, 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 面色绯红, 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 面色发白, 满头大汗, 动作失控等。

3.3 合理调节负荷节奏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 保持一段相对平稳, 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 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 动静交替。如课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是集中练习立定跳远, 孩子初步掌握动作后, 可结合快速奔跑加两次立定跳远约1.5分钟, 后半部分就可安排运动强度较小的由走组成的平衡游戏。

3.4 灵活运用教法

教师在教授学生体育课时应精讲多练, 应使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课的总密度中占最大的比例 (一般学生在体育课中的练习密度在35%~55%较为适宜) 。还应讲练结合, 为了加大学生的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 可多采用同时练习法、鱼贯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等方法。还可增加学生练习的次数, 扩大其活动范围, 增加障碍物, 提高练习难度。反之, 如学生的运动负荷已较大, 则应通过缩短其练习的时间和距离, 变同时练习为分组轮流练习或相互观摩, 改变练习的内容, 缩小活动的范围, 减少障碍物等手段来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

教师应精心设计, 使一切组织措施都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任务。要充分利用时间, 合理组织和调动队伍, 避免让学生过多排队等待和变换队形, 竞赛性游戏应分组较多, 以增加学生活动的机会和激发其参与意识, 避免学生因等待时间太长而产生厌烦情绪和注意的分散。

3.5 充分利用场地、器械

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各不相同, 在体育场地上, 有的学校还达不到正常标准, 这就需要教师开动脑筋, 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利用率, 多采用分组活动和分散活动。如器械不够, 则可采用分组轮换型或循环练习型等形式, 以加大学生的练习密度。

此外, 安排运动负荷时还应考虑季节和气温因素。在炎热的夏季, 可适当降低学生的运动负荷;而在寒冷的冬季, 则应适当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 (但运动强度仍不应太高) 和运动负荷。

4 教师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的原则

4.1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和主观感受

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除了脉搏测量外就是询问法和观察法。采用观察法则会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运动负荷过大, 容易造成身体疲劳, 甚至引起伤害事故;运动负荷过小, 则达不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运动负荷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要求学生懂得, 在运动中根据自己的心率、呼吸节奏、出汗量、脸色、内脏器官的反应等生理症状来调整“运动负荷”。使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调整”, 这样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主动意识”。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多观察、勤总结、不断积累, 才能提高对体育课运动负荷的调控能力, 不断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以合理的运动负荷刺激学生身体机能变化, 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课后要多和学生交流谈心, 询问学生练习后的主观感觉, 如肌肉的酸痛程度, 精神状态等。通过询问, 结合观察来判断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大小, 有助于更好地改进教学。快乐的课堂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技能, 合理的运动负荷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样我们的体育教学就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关注知识技能的传授和快乐, 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健康。

4.2 以健康为原则, 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要根据人体生理机能能力活动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以及器械、气候等合理确定课的运动负荷曲线。运动负荷偏大, 学生就会感到厌烦、畏惧, 欲望受到压抑, 行动变得迟缓;负荷偏小, 学生很难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及练习过程的愉悦心境。负荷适宜时, 学生的学习情绪方能高涨起来, 心理得到满足, 行动变得轻快, 目标也容易实现。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摒弃一刀切, 强化训练式的教法, 重视零散、小量、多次的活动, 它既有利于保护运动器官, 又有利于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对运动负荷总的要求是从逐步上升到一定程度, 保持一段相对平稳, 然后再逐步下降到相对安静。但由于影响生理负荷的各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 因而每节课的运动负荷曲线就要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而合理确定。如课前半部分为新授教材──投掷, 后半部分为复习教材──连续立定跳远。但不管采用哪一种模式, 运动负荷总的调节策略应是高低结合, 动静交替。努力做到在促进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形成运动技能的过程中, 落脚于促进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3 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前提

不同年级、不同教材、不同类型的体育课, 其运动负荷是不同的, 对不同的教学对象, 应该加以区别对待。由于课的主要目标不同, 安排运动负荷也不应一样。运动量大和运动量小的练习交替安排。选择组织教学内容时, 注意在新的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去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合理安排负荷, 寓趣于教, 寓乐于教, 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从而让他们活泼愉快地参与活动。在备课中周密的安排运动负荷, 预计心率曲线。我们要重视并且要设计合理的运动负荷, 针对不同的教材要设计不同的运动负荷。根据发展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来选择、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目标, 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才能充分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积极、自觉地进行体育活动。

4.4 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为目的

影响运动负荷的主要因素是“量”和“强度”。在进行体育课时, 要注意将量和强度的关系处理适当。强度越大, 则量就要相应减少, 强度适中, 则量可以相应加大。安排的负荷要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让学生体会运动是快乐的。通过对学生的脉搏进行测定加以分析研究, 来判断运动负荷是否适宜。无论量与强度如何搭配, 但注意运动负荷要适当, 适宜的负荷就是要让学生的机体能够承受, 还要有一定的“疲劳感”, 也就是说, 学生刚刚开始出现疲劳的时候, 就要注意调整负荷的量或者强度, 让学生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及练习过程的愉悦心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适应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技能, 促进自身转化的过程, 以此培养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有效地增强体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是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 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量”与“强度”的刺激, 培养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 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量 篇7

一、体育课堂需要合理的安排运动负荷

运动负荷, 是指身体练习过程中, 人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实际课堂教学中, 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合理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每位学生规定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教材规定的教学项目, 通过对力量和机体等方面的训练, 提高学生的运动强度。比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 如果运动能力稍强的同学, 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 而慢跑1分钟, 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每位同学提出科学的训练方案, 安排好适宜的运动负荷, 让每位学生体育素质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而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 全课练习密度要达到30%。作为体育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运动负荷, 其中部分以掌握知识技能为主的体育课, 其练习密度不能达到30%;速度型和力量型爆发力的练习, 如跳远、跳高、投掷、引体向上等, 其肌肉牵张强度大, 练习时间短, 其练习密度也不能达到30%。

二、合理把握运动负荷的基本要求

1. 合理运动负荷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在体育课的教学中首先必须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安排适宜的运动量, 保证合理的运动负荷, 并采用脉搏测量、询问和观察等方法测量运动负荷, 要时刻观察学生的主观感受, 准确地把握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的大小, 以便适时调整,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应该安排不同的运动负荷, 绝不能搞统一标准。教师要不断总结, 积累经验, 使每节课的运动负荷趋于合理, 提高学生课堂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2. 合理运动负荷要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

初中体育与健康是为提高学生的运动素质, 发展学生的个性品质, 让每位同学身心都能健康成长。教师要根据人体的生理变化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 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 合理确定运动负荷。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 课堂活动的每项安排都必须着眼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出发点, 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

3. 合理的运动负荷应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体育课堂学生的兴趣不是太浓厚, 特别是部分女同学, 更是怕上体育课。因此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 有效地增强体质的同时, 也能使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 并在运动中体验到成功感、愉快感和自我价值感。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 灵活安排教学活动, 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应有意识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使学生从运动中体验到动作的内在魅力和练习过程中的愉悦心境, 促进学生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促使学生自觉和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并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4. 合理的运动负荷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学生的个别差异是指学生的身体机能水平的个别差异。在教学过程中, 可选取一部分中等体育运动能力的学生为基准, 对全班进行分层教学, 使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体现出差异性。如快速跑完60米, 有的学生心率达到180次/分以上, 有的学生仅170次/分, 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合理的运动负荷,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三、合理运动负荷的实施

1. 课前合理设计运动负荷

要设计合理的运动负荷, 必须综合考虑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不同的运动项目要求不同的运动负荷, 只有运动负荷符合运动项目的特点, 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 跳高、跳远属速度型爆发力项目, 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以最快速度和最大强度完成特定练习。因此, 在备课中要安排较大的运动强度和一定的运动量。教师还应做到对每位学生心中有数, 根据学生性别、体质状况、运动能力等方面合理分组, 安排相应的运动负荷。

2.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调控运动负荷

关于运动负荷可以用脉搏测量、询问法和观察法等手段准确把握学生的运动状况, 通过教师的观察和询问学生锻炼后的自我感受, 明显感觉学生很累、有点累、还行、很轻松、非常轻松等精神状态时需要灵活调控学生的运动负荷, 也可以通过心率等测量学生的主体感受, 这样教师就可以准确判断学生承受运动负荷的情况。采用观察法可以直接简便地知道学生的运动负荷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脸色、表情、喘气、出汗量、反应速度等表现来判断所承受运动负荷的大小。比如, 当学生承受较小负荷时, 额头微汗、脸色稍红;承受中等负荷时, 脸色绯红, 脸部有汗下滴;承受过大的运动负荷时, 脸色发白, 满头大汗等。所以, 安排运动负荷时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改变课的组织教法等来对运动负荷进行合理的调节。

综上所述, 体育新课程必须坚持合理的运动负荷。过分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而忽略心理效应是有失偏颇的, 而不再关注学生的生理效应却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当前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情况下, 坚持合理的运动负荷更有其现实意义。只有正确认识新课程中的运动负荷, 并在实际操作中将其落实到位, 才能真正增强学生体质, 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将体育课程改革继续引向深入。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体育课教学内容作了新的调整, 科学合理的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以便更好的增强学生体质, 提高必备的运动技能。因此, 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如何把握体育课堂教学中适宜的运动负荷量, 在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的同时, 让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是每位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

谈新课标背景下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篇8

一、运动负荷的重要意义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在体育教学中, 根据教学任务、特点、学生实际和教学条件, 合理安排一节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 并使运动负荷和休息合理交替, 以便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技术和技能, 有效地发展身体素质。

1. 运动负荷是检验体育课活动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在新课标背景下, 一堂高素质的体育课应当看全体学生是否能学到知识和技术、心情是否愉快、师生情感交流是否和谐、运动负荷的安排是否科学、合理。归纳起来, 既要追求育体效果, 又要追求育心、育德效益。然而正在广大体育教师积极探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通过体育教学来增进学生健康的时候, 却出现了一种忽视学生身体锻炼和运动负荷的倾向。体育课只重视学生玩的兴趣, 不注重课堂锻炼效果, 没有基本的运动负荷作保障。实践证明, 没有一定的运动负荷学生无法掌握运动技术, 同时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也无法得到发展。作为“三维”目标基础的身体健康无法得到保证,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就失去了依托。因此运动负荷成为新课程改革实践的重要依据, 是检验体育课活动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2. 合理的运动负荷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 是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其生理特点是骨骼发育比较快, 身高增长迅速, 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善, 神经系统的可塑性、灵活性比较好。心理特点是兴奋过程比较强, 抑制过程较弱, 情感活跃并伴有较强的冲动性, 往往会过高估计自己或无法抑制自己。在体育活动中, 教师应适时加以调控, 预防机体对过强刺激不能产生良好的适应而导致运动损伤。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应依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 促进身体正常发育, 不断改善各器官系统的功能, 提高基本活动能力, 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科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

体育课堂教学中, 安排适宜的运动负荷是锻炼学生身体、掌握运动技能和满足学生运动欲望的需要, 在充分肯定体育教学中运动负荷重要意义的基础上, 必须重视运动负荷安排的科学性。笔者认为, 合理的运动负荷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即“基本的”“必须的”和“相对科学的”。那么, 合理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应保证学生的身体安全

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是制约运动负荷的一个关键因素, 运动负荷过大会导致伤病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但是什么样的运动负荷是“过大”的, 许多老师感到困惑。为了保险起见, 他们一般都安排比安全临界线小得多的运动负荷。这样做实际上降低了体育锻炼的效果, 那么怎样既能收到最佳效果, 同时又保证锻炼的安全呢?笔者认为, 结合身体锻炼的“靶心率”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来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一项简单而又实效的措施。

2. 应达到学习运动技术的需要

大家都知道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术要有“必要的练习”, 这“必要的练习”是需要一定的运动负荷的,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必须依据完成运动技术教学任务的实际需要来安排, 保证学生学会规定的技术, 如果运动负荷过小, 学生没有学会预定的运动技术, 那么这个课的运动负荷安排是不合理的, 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调整。比如, 学习投掷技术, 学生练习次数少, 课的运动负荷较小, 就不利于运动技术的形成, 必须多次练习, 加强运动负荷和练习密度, 才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投掷技术定型。当然, 学习不同的运动技术, 其运动负荷是不尽相同的, 应根据具体的运动技术具体安排。

3. 应保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需要

体育课要锻炼学生身体是天经地义的,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科学锻炼学生身体呢?通常有三种形式:一是伴随运动技术学习的身体素质练习;二是为提高运动技术的专门性身体素质练习;三是为发展学生某项身体素质的练习, 即课课练。要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必须要有一定的运动负荷作保证, 只有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 学生的身体素质才能提高。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安排是一个科学性很强的问题。除上述几点以外, 运动负荷的安排还应考虑以下因素:如课的目标、学生的个体差异、场地器材、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的心理效应等, 同时结合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即运动技能形成的三大规律来合理安排。只要我们关注了这个问题, 就会使运动负荷的安排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趋于合理。

在新课标背景下, 在探索体育课程运动负荷的过程中, 受新旧思想的冲击, 一些教师在认识上容易形成由一种片面过渡到另一种片面而影响课程改革和发展, 我们应从实际出发, 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着“拿来主义”的原则, 将现代与传统教学理念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断推动和促进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

(邳州市第二中学)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新课标背景下, 运动负荷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尽可能地使运动负荷趋于合理。

从体育课堂实践中解析运动负荷 篇9

“健康第一,学生为本”是上海市《体育与健身》课程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真正地“动”起来、“学”起来、“乐”起来、“思”起来。“动、学、乐、思”这是几个简单的动词,体现了练习的密度、时间分配、运动负荷等要素,直接反映了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应处于一种“身心一体、愉悦身心”的运动状态。课堂上要给学生自由发挥、自主学习、团队协作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学会自由、自主发展、张扬个性。只有这样的课才算是真正的“健康第一,学生为本”的体育课。

在一堂课中不只是教师把某一环节或主题活动紧紧围绕学生设计,应多方面、全方位、科学化、兴趣化、多样化地计划并实施体育课堂教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教学手段与方法、组织形式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师生们“动”、“学”、“练”、“教”、“思”的效果。学生活动中“动”、“学”、“练”、“思”应是凸显运动负荷安排是否科学合理的“根基点”。

二、课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

由于机体对运动量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学生刚开始活动时,时间不宜过长,应随着学生身体机能的改善而逐步延长练习时间,从而扩大运动量。

运动负荷在体育课堂中的安排,主要分为四个环节:准备活动——教学实践——素质训练——课后放松。在这四个环节中,运动负荷的合理安排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健身性、实践性、科学性、逻辑性、有序性、趣味性、灵活性等。一节体育课主要包括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一般情况下,课中教学的运动负荷量较大;课前主要是依靠低负荷热身活动调动学生身体机体的能动性,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课后环节主要是以学生机体恢复为主,即缓解学生身体疲劳,使学生身体机能逐步恢复到课前水平状态。

上海市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逐步探索研究课堂教学改革新举措,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在每一堂体育课上得到适宜的锻炼。不但能够掌握技能,而且在体能方面的运动负荷也要监控到位。当前在上海市中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在体能训练方面必须有3~5m i n以上的持续性训练内容,其练习过程中没有间歇时间。其中健身性和实践性与运动负荷量的调控有直接的关系。如中学一节40min的体育课,应有近3/4的时间是留给学生。体育课堂中运动负荷的大小所反映的是学生们身体锻炼的程度。在制订教学内容时,要体现出趣味性、竞赛性、全面性、循环性等。例如,在枯燥的体能训练中,采取“分站训练”的形式。具体而言,每个站点安排一定的训练任务,学生们或小组在每一站完成某一项任务。这种形式既可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拼搏精神,体能训练也可以得到保障。优秀的体育教师在内容安排、组织形式、训练手段与方法等方面能够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又能够根据学生们的优点、缺点重点加强练习。具体到每一站进行什么练习,事先应制订一个完整的计划,此计划体现的是“分站式、分样式、分内容”等练习方法和手段。创设多样性、趣味性强的练习内容,学生交互式轮流完成每一站不同的训练任务。这样的训练形式,要比传统的集体练习,同步完成相同的教学任务,显得更具新鲜感。

三、衡量运动负荷大小的评价指标

1. 教学内容合理搭配

教学内容的制订,教学目标的达成,是由课的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手段为其提供保障。教学内容的制订牵动了整个体育课堂教学的“主干线”。依据教学内容可安排相应的训练方法与手段,选择多种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一堂课的主题内容的安排,在不同教学环节中所呈现的运动负荷大小是截然不同的;也可直观地分析出整堂课的运动负荷大小。从理论到量化分析,以某一技术动作安排的练习次数、组数、间歇时间、练习时间、运动心率等量化指标,衡量运动负荷大小。如往返跑素质练习,根据单程距离、折返次数、所需时间等指标来计算出所跑的总路程;也可通过测量心率完成运动负荷的检测。

教学实践证明,一节课主教材为双手前掷实心球完整技术练习,在增加投掷的练习密度时,心率值也很难达到一个理想值,运动负荷也较难达到一定的强度。那么,在这种状况下,就必须安排一定的辅助练习内容和相关素质练习,使学生的运动量得到一定的保障。辅助练习内容的安排在体育教学课中主要细化为:热身活动、巩固复习、教学新授、技术实践应用、体能训练、放松恢复等六大教学环节,并且每一教学环节采用多种手段和多样化形式进行,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呈现出高低起伏不均衡的水平。在巩固复习、技术实践环节,需要多次重复练习,负荷量较大,强度在中等和次极限之间,可采用分段重复练习法。教学新授课结束后,通过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运动负荷量、负荷强度都达到较高的水平状态。只有真正地了解了学生的体育素质、体育基础和体育技能,体育教师才能从实际出发设置和调整体育课堂的运动负荷,以确保运动负荷的大小适宜学生的身心发展。

2. 练习密度:组织形式及方法手段的结合

练习密度决定着运动强度,又直接反映出运动负荷的大小,两者成正比关系。体育课的组织形式,多数情况下,采用集体授课形式。因为在中学一节体育课只有短短40m i n,存在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人数多、场地小、器材少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所以,集体授课已基本成为教学常态,也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之一。阶段性教学目标以至单元计划的完成,依赖于每次课堂教学效果的积累;而学生们的体质得到了合理的锻炼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课的组织形式是否正确、教授方法是否合理。正确的组织形式可以保障学生们的学练时间达到必要的量,保证必要的练习密度,保障各种练习负荷适宜均衡;也可根据本课教学内容和预期目标,学生们的接受程度以及差异性,采用各种不同的训练课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练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学课堂实践的组织形式主要包括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个人练习、自由分配练习、竞赛练习、循环交换练习等,采用什么样的组织形式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及客观条件确定。但是,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让学生的活动达到一定的运动负荷,也可选择多种不同的组织形式或方法并灵活运用,使课堂教学重难点得以解决,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当从一种组织形式向另一种形式过渡时,应注意协调和节省时间,以便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负荷。

3. 结构分布:运动负荷曲线状态

中学生体育课时间为40m i n/节,小学为35min/节。按照以往的体育教学实践课的结构,一般分为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三个部分。但现在的教学课堂结构主要包括四个环节:课堂常规、准备活动、基本部分、结束放松。基本部分是一堂体育教学实践课的核心部分,学生的学、练、看、思等一切活动都集中在此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分布,对运动负荷的大小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各个教学环节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方法手段以及训练时间与量的安排等,应依据学生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安排运动量。随堂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大小在课堂结构来看,呈现出“n”型水平曲线(见图2)。

如图中“A”点应为基本部分,内容安排、练习方法、运动量、运动时间等一般会反映出运动负荷的最大值,因为这一环节是整个教学课的核心,也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关键。一般来讲,教学的重点、难点以及复习内容应安排在学生身体充分活动之后,身体机能正处于最佳状态时进行。此时,学生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能确保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如,集体练习,可以增加练习次数;分组练习,要既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又能相互观摩学习。基本教学环节所用时间占全课60%~70%。“O”与“B”点为教学课的两端,运动负荷较低,即课堂常规与结束放松两个环节,如徒手操、器械操或一些恢复性整理练习等。

4. 依据场地器材以及其他外界因素

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量 篇10

关键词:运动负荷;体育教学;文化学习

{中图分类号}G478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协调体育课和文化课的关系,使之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又利于促进学生的文化课学习,我们运用控制论的反馈原理,对河南省南阳市第九小学5、6年级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历时三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和实验,就体育课的运动负荷与学生文化课学习的关系,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1.实验观察的方法步骤

(1)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以及在下一节文化课中学生的体力、精力、注意力、情绪等情况。

(2)在观察学生体育课后文化课学习的精力和体力状况的基础上,把文化课学习分为三类:

A类:学生上课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发言积极、心安神定、认真听讲、坐姿端正、身体无吃力表现。

B类:学生上课时注意力尚能集中、思维不活跃、发言一般、上课后心神需经一定时间方能安定、听讲坐姿一般、身体有某种吃力的表现。

C类: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思维差、发言少、心神需经较长时间后才能安定、不认真听讲、坐姿不端正、身体表现出比较疲劳。

(3)把文化课学习精力的定性分析资料与体育课体育课定量资料及时加以对比,然后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获得反馈信息,并以此为依据,调控体育课的运动负荷。

2.实验观察的结果

(1)在体育课运动负荷反馈调控之前,观察测定各类文化课与其之前体育课运动负荷的对应关系,结果如下:

凡属A类文化课之前的体育课平均运动密度为41.12%(属中高等密度),平均心率为156.08次/分。

凡属C类文化课之前的体育课平均运动密度为46.22%(属高密度),平均心率均超过165次/分。

(2)通过体育课运动负荷反馈调控之后,各类文化课比重的变化。

A类文化课的比例由第一学期的55.86%增加到第二学期的59.15%和第三学期的63.26%。

C类文化课在第一学期占12.32%,经过反馈调控后,第二、三学期基本上防止了C类课的出现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由于体育课过大的运动负荷造成对文化课的不良不良影响的矛盾。

(3)实验后学生的体质的增长情况:通过三个学期的体育课运动负荷反馈调控实验后,实验班学生在体质上有了明显的增强,三次体质测定的结果:实验班学生的身高、体重、胸围、肺活量、仰卧起坐(女)、50m跑、立定跳远、800m(女)跑、1000m(男)跑、引体向上、九项指标中,除仰卧起坐、引体向上指标比2009年下降了2.18次外,其余的25个统计指标均出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占27个统计指标的92.86%。

三次体质测定的九项指标与2008年全国、河南省其它学校的同龄组对应体质指标和2009年南阳市其它小学的同龄组相对应的体质指标的横断面比较,除11、12岁身高指标低于南阳市,11岁胸围指标低于河南省外,其余各项指标均高于全国。

当然,学生体质的增强与学校体育设施和锻炼环境的改善,体育教学及课外活动的正规化、系统化和科学化密切相关,更主要的是学校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抓好了学校体育工作,体育课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虽然在运动负荷上作了调整,但对学生体质的增强也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实验后学生的文化课成绩的提高情况:实验后实验班5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功课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与同年级平行的二个班对比,各学期的期终考试和点评成绩均处同年级各班的前茅。6年级学生的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功课学习成绩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实验后的三个学期,其它各门功课成绩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3.建议

(1)凡属于抽象思维,精力不易集中的数学等文化课之前的体育课,把运动密度控制在36%~42%左右,平均心率控制在140~150次/分左右为宜。

(2)凡属形象思维,精力较易集中的语文等文化课之前的体育课,把运动密度控制在40%~45%左右,平均心率控制在150~160次/分左右为宜。

(3)如果从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出发,需要安排更高密度和强度的体育课时,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身体状况,由学校和体育教学部统筹安排,慎重处理。

参考文献

[1]李晓文:教学策略[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王文亮卢晓燕:体育教学中运动量过度的成因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1期

[3]马向文:体育课运动负荷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7期

[4]王则珊过家兴等:体育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1年版

学校体育课运动负荷量 篇11

关键词:体育教学,快乐体育,运动负荷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 快乐体育思想优于传统体育的地方就在于如何解决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不协调关系, 其中教学过程中运动负荷的把握是很重要的一点。

学校体育几十年沿袭下来的体育教学四段教学法, 曾对体育教学的规范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促进和推动了体育教学的有序发展。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 我们必须对体育课堂上时间的分配利用、锻炼效果以及运动负荷等问题进行新的思考, 快乐体育由此而生。把运动作为体育追求的目的, 而不仅仅是手段, 把运动作为学生将来生活内容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至终身, 并用以来完善人的身心发展, 这就是“快乐体育”。

一、快乐体育思想在当前体育教学中表现出的不足

1、采用快乐体育教学形式, 为了

使学生获得运动的乐趣, 体育教师可能会在课堂上想出各种办法, 以使学生从中得到欢乐、愉快, 比如利用体育竞赛。课堂体育竞赛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热情, , 为学生创造一些快乐的机会, 但体育竞赛却往往会使有些运动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成为失败者, 久而久之, 这些学生在课堂上一听到体育竞赛, 就会提不起精神, 快乐也因此消失。

2、采用快乐体育教学形式, 对学

生人数和场地器材要求标准比较高, 适合于学生人数较少、场地器材较多的情况下进行。

3、采用快乐体育教学形式, 可能

会对正常的系统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 在快乐体育实施中, 强调学生对体育目标、内容、计划的自我选择权, 这在一定程度上, 可能会制约体育知识、技能的系统学习与掌握。

二、合理安排快乐体育的运动负荷

在快乐体育教学中, 要根据教学任务, 所选教材的特点, 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条件, 合理的安排一次课程以及课中每项教材的运动量, 使学生的身体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 使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 以便更好的掌握所学技术, 提高技能, 从而更有效的发展身体素质, 增强体质。因此, 在快乐体育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运动负荷的安排问题, 在运用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要根据教学任务、教材性质、教学条件和学生特点合理安排课程的运动负荷

教学任务不同, 运动负荷的安排也有所差异。例如:属于新授课并以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为主时, 运动负荷可安排得小些, 中间可以夹杂些提高身体素质的游戏活动;而属于复习课, 以提高技术和技能, 发展身体素质为主时, 运动负荷则应安排得大一些, 课中可以安排一些技巧性的体育游戏。

教材性质不同, 运动负荷的安排也应有所不同。

学生实际情况不同, 运动负荷的安排也应有所不同。

此外, 条件不同, 如场地大小、器材多少、气候环境的变化等, 运动负荷的安排也应有所不同。

2、正确处理量与强度的关系

负荷的量与强度的极限指标成反比。强度最大的运动负荷, 只能保持很短的时间;量达到极限的运动负荷, 只能采用较小的强度;在强度适中的条件下, 量可以达到很大。在快乐体育的教学中, 要根据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心理状态和掌握技术的需要来安排和调节量和强度。在初学阶段, 量和强度均可小些;在掌握阶段, 量可大些, 强度适中;在提高阶段, 强度应大些, 量则应小些。

3、要善于运用负荷的表面数据与内部数据的关系

表面数据是指身体练习时的量和强度;内部数据是指运动负荷作用于机体而引起身体内部生理、生化和其他机能的变化所测得的数据。在快乐体育教学中不能只从某些表面数据来衡量运动负荷的大小, 还要看机体内部变化的数据情况。这就要求加强医务监督, 经常对学生所承受的运动负荷进行负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供科学依据。

4、要使运动负荷与休息合理交替

在快乐体育教学过程中,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运动负荷, 做到练习与休息合理交替。每次练习后, 先要进行积极性休息, 可以尝试用各种体育游戏等能够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方式来进行, 然后再进行安静性休息, 调节运动负荷通过增加和减少练习的次数, 延长和缩短练习时间, 加大和减少练习的难度, 增加练习的趣味性等手段来实现。在负荷之间, 要求最小间歇的是速度和灵敏性的练习, 力量练习的间歇要大一些, 耐力练习则需要更多的间歇时间。

结语

上一篇:构建实效性课堂下一篇:企业成本信息失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