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信息失真论文(共10篇)
企业成本信息失真论文 篇1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美国安然、世通,中国科龙电器、大唐电信等信息失真案例的不断被披露,且这些案例均呈现出虚构数据惊人,手段多样等特点,对企业自身、股民、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尤为严重。本文通过对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以求达到规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目的。
二、案例介绍万福生科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总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2008-2011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是2565.82万元、3956.39万元、5555.4万元和6026.86万元,四年内净利润总数为1.81亿元。可是其中有1.6亿元净利润是虚构的,实际上四年合计净利润数只有2000万元左右,近九成为“造假”所得。
2012年11月22日,深交所首次对万福生科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的情况公开谴责,称万福生科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净利润4023.16万元。且上述数据金额较大,且导致公司2012年上半年财务报告盈亏方向发生变化。
2013年3月15日,深交所再次发表公告,公开谴责万福生科的造假行为。公告称,万福生科在2008至2011年期间存在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情形,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三、万福生科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通过对万福生科的案例介绍可以看出,企业财务造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究其原因,既有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的因素存在,同时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缺失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内部制度不完善
内部制度的完善与否是企业成败及规避违法乱纪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万福生科的案例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管理不善,权责不明确,诸多问题直接造成企业财务造假现象严重。
2、内控环境薄弱,法律意识淡薄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从万福生科大量虚构资产、虚增客户表现出企业并未把内控环境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同时,企业内部法律意识淡薄,种种违法现象并不能得到有效制约。
3、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监管不力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是由董事长、监事会、管理团队等共同协作,互相制约,以达到企业的合理、正常运作,而万福生科明显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虽然有制度,但监理会形同虚设,监管不力,对董事长没有形成很好的约束,因此造成董事长权力独大的现象。
4、上市前后财务造假严重
在公司成立初期,万福生科的核心价值观定位为“信为人之本,德为商之魂”,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尤其在上市前后,在利益的驱使下,其核心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企业通过虚增客户、虚构资产等手段,虚增营业利润高达1.8亿元;而上市之后,为了缓解投资者和股市压力,继续财务造假行为,将企业诚信抛之脑后,最终酿成悲剧。
5、中介服务机构漏洞大
平安证券作为万福生科上市的保荐机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万福生科的IPO审计中介机构,在这场财务造假案例中,均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些中介服务机构的包庇、造价,才使得万福生科无所顾忌,给投资人、债权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四、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措施
针对万福生科案例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我们应该不断反思,丛中吸取教训,真正将企业会计失真现象扼杀在萌芽阶段,下文中将进行详细分析。
1、企业内部防范措施
为避免万福生科相似案例的重复发生,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制度,通过不断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让董事会、监事会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形成一个良性的监管机制。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只有监管机制得到完善,各部门间相互制约,才能有效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引起足够重视,设计时务必做到科学、合理、有效。
2、监管机构防范措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质量尤为关键。各级监管机构应以诚信为本,不断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需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如果对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处罚不痛不痒,必然不会起到警示作用,铤而走险的企业仍然会有机可乘。
3、中介机构防范措施
要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制度建设,种种迹象表明,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案例和平安证卷、中磊会计师事务所的失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把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才能有效阻断企业和它们之间的违法乱纪行为;同时,要加强中介机构业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培训、业务学习等手段,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素养;健全考核机制,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顺利上岗,进一步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给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万福生科案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信息失真现象得到有效管控,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杜艳花.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以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3,(26):68-69.
[2]胡振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治理会计信息失真[J].时代经贸:下旬,2013,(5):23.
[3]张英,王巍.从公司治理结构入手谈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J].商情.2013,(19):2.
[4]衰维.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加强会计控触的案例分析[J].新会计.2013,(5):58-59.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及治理对策 篇2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的形成与提供违背了客观的可靠性原则,不能真实反映财务主体的真实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未能真实反映客观经济活动,从而给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了虚假情况,给决策者相关决策造成误导。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有三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内部失真与监控失真。内部失真是指企业的员工以及股东组成的企业法人对会计信息的取得、处理的时候造成的失真。而监督失真是指实施会计审计监督的部门由于疏忽而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技术失真与非技术失真。技术失真是指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局限而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非技术失真是指会计人员为实现某种利益而故意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事实失真与会计处理失真。会计事实失真是指会计凭证、账簿等等的不真实而造成会计报表信息的失真。会计处理失真是指在对会计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出现的失真,通常反映在会计账簿与报表上。
会计信息的失真原因:企业内部控制职能缺失。很多企业本身缺乏会计监督的自觉性,缺乏对各种经济监督的统一标准,各个部门各自为政,导致了不能从整体上发挥监督的作用。很多的企业的领导不够重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他们单纯的以为其只是国家实施微观经济的监督,迫于国家的管理条例而设立,并不能够发挥内部审计的实际监督作用。一些内部审计人员也在这种管理者地领导下明哲保身,对于企业中的财务活动不管不问,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也不加以监督和提醒。
相关法律法规的矛盾及局限性。我国先后颁布了《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公司法》及《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和一些具体准则和会计制度。但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之间却存在一些不协调和不一致。例如,会计核算制度要求企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损益,而税法一般情况下对未来发生的资产损失不允许在应纳税所得额前予以扣除,这就产生了矛盾而必须协调问题。另外对会计制度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值得关注的。如8项减值准备的计提、重要性概念的应用和会计政策、方法及会计估计的选择等,均允许并需要企业会计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和经验加以判断,实际上会计核算本身就包含着不确定因素,对其质量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
企业经营者与所有者信息不对称。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两者在经济上的联系表现为一种契约关系。由于两者间的利益不一致,从而形成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从事经济活动的一方为最大限度的增加自身的利益,会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行动;更可能会利用另一方信息的缺乏,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过程偏离信息缺乏方的愿望。而企业所有者最关心的是投入资本的安全性和收益性,总希望从企业获得真实的会计信息,并据此客观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正确估计其财务状况,以利于未来投资决策;另外,还希望能够控制会计政策向维护所有者方面倾斜。会计信息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反映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而经营者的努力程度很难预测,这就使经营者有可能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左右会计信息的生成,他们更看重的是短期经济效益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而不会关心企业长远发展,采取与所有者期望相反的会计政策,使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会计人员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的质量。当前我国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大部分会计工作者不熟悉会计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而且其会计资格的获得是通过单纯的考试,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实践的业务操作能力低,在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业务缺乏足够的应变与处理能力。另外很多会计缺乏法律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不能正确的认识工作的重要性,坚持原则的少,主动为领导出谋划策,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多。
监督体系不健全,外部监督未发挥应有职能。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还在于会计监督不力。首先,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本来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进行独立审计,从而履行职能,而内部各部门只是在企业主要负责人领导下行使职权开展工作的,故内部审计人员往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无法独立行使审计职能。其企业外部虽有许多监督机构,但各自为完成自身任务,各有取舍。如工商部门对企业的监督,往往就是一年一次的工商年检,而财政部门平时与企业几乎无联系,税务仅监督企业是否如实纳税等,都没有对企业会计工作实施具体全面的监督,企业外部未能形成一个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有效的整体监督的体系。最后,从社会监督来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其独立性远未达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受注册会计师队伍素质方面的制约,未能充分发挥客观监督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国家对会计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管理的不规范以及一些中介机构出于商业的目的,给企业虚假的财务报告出具审计报告,如“银广厦事件”就涉及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助长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恶性循环。
2.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措施
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发挥内部控制职能。企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应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积极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并组织人员认真执行落实,防止企业会计信息因为单位内部制度不健全或不切实执行而失真。
单位应建立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核算程序,并制成制度牌上墙公布,由全体会计核算人员相互监督和执行,同时应明确企业选择的会计政策和方法以及变更会计政策和方法的情形。企业应建立严格的财产物资登记、保管和核算制度,明确登记保管人员与会计核算人员的相互职责、权限。应建立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等的出入库登记、保管、核算制度,明确存货收、支、存的计价方法。应建立存货、固定资产等的期末盘存制度,明确盘盈、盘亏、毁损等的处理方法。应建立科学严密的成本核算制度,明确工资、原材料、制造费用等成本核算员的职责、权限等等。
在内部控制制度制订上,应体现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原则。单位应制定会计、出纳、审批人等岗位设置及其职责和权限的制度,保证不相容岗位的分设。应制订财务支出的“一支笔”审批制度,明确审批人、经手人、证明人及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应制订财务会审、财务公开等制度,确保企业职工民主理财,加强民主监督。同时,应建立单位内部的审计和稽核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的监督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准确。
强化会计从业队伍的建设,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建立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是加强会计工作的前提,但是关键还是要有人执行和实现。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技能化和高素质的会计队伍至关重要。首先企业要加强对在职的会计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其会计工作专业能力的提高,在招聘新会计工作者时,选择有一定经验和能力的工作人员。其次是要组织全体会计工作人员学习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最后在全企业中明确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会计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同时也促使各个部门积极的配合会计工作,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将学习贯穿于工作实践中,有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完善财会人员的后续教育,做到学习内容丰富,学习形式多样,学习时间充足,学习效果明显,切实帮助财会人员提高素质,积累经验,更新知识。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自律机制。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和教育工作。
健全法律制度、完善法规体系、发展和完善会计信息披露内容的规定。其一,各项有关会计的法律、制度要保持一致性。其二,对新出现的不确定的经济交易和会计事项应尽早出台相关法规。其三,作为证监会应加强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的格式与内容,充分披露出财务信息外的其他决策所需信息,尽可能传达出上市公司的真实价值与风险。
健全和完善社会监督机制。应当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制度。由注册会计师审计,逐步健全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报表管理和会计信息检查制度。积极推进会计师事务所体制改革,规范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行为,充分发挥社会审计的公证作用,依靠注册会计师这种社会监督力量监督企业的会计行为。同时还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监督,对不负责或违反职业道德的注册会计师制定具体的处罚措施,切实改变社会监督机构弱化、起不到社会监督作用的状况。
强化政府监督。政府监督包括财政、审计、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对有关单位会计资料实施监督检查。由于财政、审计只负责政府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税务只负责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证监委和保监会只对上市公司和保险公司进行监督检查,这样就缩小了政府监督检查的范围,也使各执法机构之间缺少相互的制约作用,使执法机构存在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现象。
要强化企业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加强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领导。单位负责人的法律意识增强了,才能有效避免会计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才能督促会计人员依法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在对会计工作的建设上,不能只把目标局限在财会部门和财会人员上,应把这项工作提升到整个企业管理上来认识,标本兼治,从根本上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探讨 篇3
1 引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主要原因
引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我们大致可以将其总结归述为三类,即内控原因、环境原因以及人员原因,具体表述如下。
1.1 内控原因
所谓的内控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保护自身的财产安全和会计信息真实性,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和实效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自我调整、规划、约束、考核以及控制等一系列优化行为,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最初企业内部控制是以内部牵制的形式出现的,其目标是防止徇私舞弊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可以实现部门及其所属人员之间的互相审查、核查、监督和约束,能够有效控制企业交易的各个环节,促进从业人员产生正确的行为,能够有效避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然而通过访查,笔者发现某些企业尚未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甚至连基本的内部牵制制度都没有,存在出纳人员兼职记录总账等一系列现象,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会计信息质量隐患。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能够有效帮助管理层落实相关政策制度,进而保证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但是,部分企业由于对内部控制认知不足,没有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或部门,内部审计工作缺少独立性而且权责有限,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环境原因
引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外部环境监察不力。从实际情况分析来看,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不力,致使部门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私有企业会计核算不规范,存在贿赂税务人员、偷逃国家税费等违法行为。同时,由于政府执法部门对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处罚力度不足,企业造假成本远低于受罚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企业会计信息造假行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一度泛滥。除此之外,企业会计信息的监督还有赖于信息使用方,这其中注册会计师起到了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就注册会计师本身而言,其具有很强的公正性和独立性,需要以审计报告的形式验证和披露企业会计信息,从而为信息用户提供一个真实可靠的参考标准。在现行的市场经济体制中,注册会计师与企业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容易出现收受贿赂等不良现象,人为调整会计审计报告。
1.3 人员原因
会计人员所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将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总体而言,大部分企业会计人员所表现出的学历层次和支撑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他们本身具备较高品质的职业素养。但是,不少会计人员受制于独立性缺失,不能或不敢违背企业领导层的意愿而始终坚持职业操守和准则。有的会计从业人员迫于外界压力,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或个人利益,协同企业领导者制造虚假会计信息,欺骗信息用户,为小团体赢取不正当利益,严重败坏了行业规则和风气。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来看,会计人员不能坚守自己的职业准则就是一种职业道德缺失现象。不少企业并不重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工作,致使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和诚信意识逐步退化,不利于企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2 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
笔者结合上文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引发原因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以供参考。
2.1 完善内控制度
目前,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创造企业良好的管理环境。由于各个企业的规模、人资、财产情况有所不同,企业需要在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和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创新会计信息管理体制,制定更加细致和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审计制度、核查制度、监督制度以及奖惩制度,明确会计工作目标和任务,划分各岗位职责,为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企业还应该设置独立的会计信息审查机构,定时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并不定时穿插检查,仔细发现本企业会计信息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引发会计信息失真的根本原因,严厉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从而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开展,杜绝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发生。
2.2 优化外部环境
针对上文提出的环境问题,国家税务部门应该提升监督、处罚力度,对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进行实时监控,全面了解企业税源状况,弥补税务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严厉打击一切违法犯罪行为,绝不姑息任何一桩确定的会计信息造假案件,在国家法律范围内给予违规企业或个人重罚。适当提高企业会计信息造假成本,促进企业重新衡量利益得失,规范他们的纳税行为,通过强有力的监管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与此同时,我们应该进一步确保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建立其与企业正当的合约关系,在此建议在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企业会计审计报告中不仅要附属个人或单位签名,还要附带一份签字声明,明确注册会计师需要履行的职责和受制情况,从而为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监督、审查提供更多便利,有效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为,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2.3 加强人员培训
通过上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不高,缺乏强有力的自律性。为此,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诚信意识,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强化他们的法律认知,提高其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同时,仅仅企业教育很难达到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培训目标,财政部门和会计行业也应该一并加入会计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当中,定时定期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训工作,树立会计人员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更新他们的管理知识体系,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使其与领导层和其他管理部门进行有效沟通,避免个人原因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另外,还应该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准确记录他们的日常工作信息,一经查出违规行为即记录在案,对造成严重后果或屡教不改者给予资格证吊销处罚,使之不能再从事会计相关行业,从而规范会计人员行为。
总之,加强企业会计信息管理,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势在必行。由于个人能力有限,笔者有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方面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深度挖掘造成此类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制定有效的改革、优化措施,以保证市场经济的顺利运行。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改善。但是,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作为一项历史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除和解决,其相关研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文章在对引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原因作出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就治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内控制度
参考文献
[1]赵勤.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因素与提高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3(4).
[2]李海英.会计信息不对称及其治理[J].企业导报,2011(17).
关于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分析 篇4
【关键词】 企业会计会计信息信息失真应对措施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特征以及规律变化等表征在人脑中的反映。会计是对经济主体经济活动进行核算监管并提供财务信息的职能活动。相对于企业会计管理来说,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决策的重要参评依据,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是保证企业决策者实施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发展面临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在采集反馈过程中会出现失真现象,从而导致企业相关经济决策出现偏失或失误,影响着企业财务目标的顺利实现。
1.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涵特征
会计信息是通过会计实践获得的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是会计主体以财务报表、财务报告或附注等书面形式向相关信息使用者揭示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会计信息是整个会计行为系统的核心部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及相关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针对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估预测并作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所谓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在其形成与反馈过程中违背了会计客观真实性原则,导致会计信息虚假或错误而不能正确反映会计主体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现象。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企业会计职能部门所形成的财务报表中关于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信息反映出现与原始凭证不一致或不符的现象。整体上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通常是由于企业未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或规范来进行会计核算,会计过程出现偏差,传统的会计程序和操作方式未能全面有效的反映出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活动实现成果,或者有会计人员故意违背会计规则,篡改会计数据、编造虚假账目而造成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财务信息丧失客观真实性。
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
相对于企业来说,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较严重,首先会造成企业市场经济预测和相关经济活动决策失误,会计信息是投资者衡量企业经营水平和管理效率的主要依据,会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关系到企业资源结构的优化配置和有序流动。企业决策者通过分析会计部门编报的财务报表中的各种会计信息,结合财务运行状况和市场预测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并作出相应决策和调整,改善生产经营管理。如果企业会计资料不实,会计信息失真,势必影响或误导企业融资、投资和生产经营等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其次,会计信息失真违背了公开、公平和公正的会计原则,失真的会计信息给经济市场以误导,破坏了市场运行的有序性,甚至出现恶意欺诈和投机行为,影响宏观经济调控效力,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3. 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表现
会计信息失真主要表现在会计确认依据不实,会计计量偏失,会计信息报告不完整甚至出具虚假信息,具体表现为如下类型:
3.1原始凭证失真:会计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如果企业财务管理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相关票据凭证内容缺失或不符合规定甚至凭证失实,出现虚假账目凭证,则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严重失真。
3.2 会计过程失真:很多企业会计管理职能弱化,会计信息资料的分析核算与编报过程中,违背国家相关法律财会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不规范、账务管理混乱,滥设会计账目,会计方式不统一,造成账证严重不符,引起财务会计信息失实。
3.3 会计报表失真:会计报表是综合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书面文件,很多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在财务报表编制中会计信息缺失,不能提供规范完整、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甚至出现瞒报漏报或粉饰财务报表现象,导致财务报表信息不实。
4. 新时期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应对措施
新时期,企业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企业应加强会计信息管理,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企业正常发展:
4.1加强会计职能建设,强化会计服务意识
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受会计人员职业素质影响较大,企业应加强会计职能建设,优化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服务理念和责任意识,注重强化会计人员业务教育,提高会计人员业务能力和素质,加强企业各项会计基础工作,特别是增强单位领导的法制责任观念,严禁企业领导或会计人员伪造虚报虚假会计信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使会计人员养成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依法理财的良好职业道德。
4.2完善会计管理体系,规范会计技术模式
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指针标准,完善规范的会计准则以及会计操作技术对于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有着重要作用。企业应深化企业制度改革,进一步明确企业产权,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财务会计管理系统,构建合理的会计准则体系,通过完善立法体系强化企业会计信息程序,适时推行财务总监和会计人员委派制模式,为会计信息的加工处理提供科学保障。
4.3严格会计操作程序,加强会计内部控制
会计信息需要通过财务信息的采集分析、核算编制等操作程序来完成,具有动态性特征,企业应进一步加强会计内部控制,严格会计核算程序,健全各种财产物资、财务收支的审批领报及公开披露制度,为提供真实会计信息奠定良好基础;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通过完善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技术设施,充实财务会计管理手段,实现企业财务活动信息数据的集成和共享,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4.4强化会计过程监督,保障会计信息实效
监督评价是保障企业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措施,企业要基于财务管理基础上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察及稽核制度建设,优化会计审核评价激励机制,建立和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体系,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再确认,注重企业会计过程的合法性、科学合理性监督与考核,正确引导会计工作的运行,保证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
结束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企业所有制结构呈现多样化格局,会计信息失真成为影响企业健康运行的重要弊端,加强企业会计职能建设,优化会计信息环境,强化会计信息控制,对于保障企业财务经济决策的正确性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徐峰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和防范 企业导报 2002.
[2] 靳少华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企业营销信息失真的原因探究 篇5
一、营销信息对企业的意义
从营销角度看, 企业营销是企业联系市场的第一道关卡, 也是企业获得第一手数据的最可靠来源。企业与市场联系的直接表现便是营销活动。营销活动的结果包含显性的物质流和隐性的信息流, 物质流包括产品或劳务的输出以及现金流的流入, 信息流则是各种物质流的客观反映, 贯穿整个营销活动始终。
及时准确的营销信息是企业进行正确营销计划和决策的基础。现实的市场营销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新事物、新问题不断涌现, 任何人都不能轻易地及时对新情况作出反应和决策轻易可以做到的。因此, 企业必须依靠专门机构搜集和提供信息, 并及时提醒需要作出决策的时机, 必须以全面反映市场状态和过程的信息为依据, 经过分析判断, 明确市场营销机会, 找出解决企业现实营销的最佳方案。
及时准确的营销信息是监督、调控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依据。在企业的市场营销计划实施过程中, 由于企业多项活动受各种因素影响, 往往会与原订计划发生偏离情况, 企业要根据新的信息, 对计划进行必要的调整, 并监督、控制整个企业经营活动按新的信息发出指令执行。可见, 企业的整个营销活动, 都是以市场营销信息为依据的。
及时准确的营销信息是企业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源泉。市场信息是企业无形的财富, 关系到企业的兴衰与成败, 也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能否大幅度增长。市场信息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一条信息救活一个企业的实例屡见不鲜, 反之若市场信息不灵, 产品方向不对头, 也会置企业于死地。
信息的流动离不开媒介, 而媒介同企业一样也是处于复杂多变的营销环境中, 这就必然使营销信息在流动过程中掺杂各种噪声。噪声是指对信息的传递、接受或反馈造成干扰的因素。噪声也就是影响信息流动的障碍, 噪声的存在最终造成企业营销信息的失真。
二、营销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营销信息失真的直接原因是营销信息流在流动过程中存在着各种摩擦和阻力, 这些摩擦和阻力便是噪声。要分析噪声的形成原因, 就有必要从源头上分析影响信息流动的因素。
本文借鉴水流模型来分析影响营销信息流流动效率的因素, 从而得出营销信息流流动过程中营销信息失真的原因, 用理想规模与实际规模的对比来反映效率。
失真度=1-效率;
效率undefined。
由物理知识可得, 水的流动规模由水源、渠道、下游的接受能力决定, 测量流水的规模可以用流量 (假设从管道中测量水的流量) , 水流模型如图1所示。
由数学知识得V=S×V×t,
式中, V为液体的体积;S为横截面积;v为液体的流速;t为时间。
由于特定条件下理想规模 (无噪声状态) 既定, 现实状况下, 当水源丰富、压强大, 渠道畅通, 下游的蓄水能力强时水流规模就越大。
同样, 信息的规模由信息源、媒介、信息接受者所决定。
影响营销信息流流动效率的因素同样可以从水流模型中得出, 不同的是信息流流动方向是双向的, 如图2所示。
同样利用公式V表示企业接受信息的规模
V=s×v×δ。
式中:V为营销信息流的规模;s为媒介属性;v为营销信息源属性;δ为企业对营销信息的接受系数。
影响营销信息失真的因素主要包括:
(一) 媒介属性
媒介属性就是信息传播媒体自身的特征, 主要包括媒介的层级数以及媒介中信息的流动方式。
1.媒介的层级数
营销信息主要来自经济统计体系和市场。经济统计体系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服务原则——为政府、公众及企业服务。庞大的统计体系几乎囊括了各行各业的信息, 这是企业营销情报和市场调研过程中关注的主要对象。改革开放以来, 经济统计体系结构已经形成了从国家、省级到地方及县、镇、村的比较健全的网络, 多数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独立的统计机构。在这种经济统计体系下, 营销信息从上级传递到下级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信息过滤 (filtering) , 所谓的过滤就是故意操作信息, 使信息更容易得到接受。不难看出, 当信息传递的层级越多, 信息过滤的程度也就越大。除此之外, 下级在接受上级的信息时会存在选择性知觉 (selective perception) , 是指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态度而有选择地去解释所看到或所听到的信息。在存在信息过滤和选择性知觉的情况下, 企业获得的营销信息已经发生严重扭曲。同样, 来自市场的信息也会由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设置而出现失真。
2.信息流流动方式
信息流的流动方式是信息的发送方与接受方之间信息对接的方式, 其主要的方式见表1。由于每一方式都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 如果选择方式不当, 就会造成信息扭曲偏大。
资料来源:周三多等编著,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 (第四版) ,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11, 略有整理。
(二) 营销信息源属性, 主要包括营销信息质量、市场调研质量
1.营销信息质量
营销管理工作缺少透明度和公开性, 使得营销数据容易受某些权力部门的人为控制, 当数据与政绩挂钩时, 数据的修改也就成为必然。
2.市场调研质量
只有情报可靠, 调研问卷设计科学, 得到的数据客观, 才能据此作出相应决策。可实践结果证明, 支持决策的调研信息仍然失真, 可口可乐配方的营销信息研究就是一个典型的失败例子。80年代初, 可口可乐经过两年的时间, 花费了400万美元进行了20万人次的口味测试, 确定了新的可乐配方, 其中最终配方经过了3万人次的双盲测试, 口味测试结果表明, 60%的人喜欢新可乐胜过老可乐, 52%的人喜欢新可乐胜过百事可乐。但是该公司于1985年向市场推出新可乐的实际结果却与原来的预期相差甚远, 迫使可口可乐公司于3个月后恢复了古典可口可乐, 3年后新旧可乐的销量为1∶10。可口可乐公司在营销史上的错误, 主要是由于其研究的主题过窄, 只考虑了口味而忽略了其他影响消费者选择的重要因素——品牌、历史、文化传统及形象等。现在人们已普遍认识到, 对于像可口可乐这种历史文化含量很高的饮料, 口味并不是影响消费者选择的唯一因素, 甚至不是最主要的因素。
(三) 企业属性, 主要包括企业解码的能力
解码就是企业从外界获得的各种数据加工成适合企业需求的信息的过程。解码能力主要受企业技能、知识、企业文化以及态度的限制。
媒介层级数越多, 选择的信息流动方式越不吻合, 营销信息的失真程度越大;营销信息质量越差, 市场调研越不完善, 以及企业解码的技能、知识越匮乏, 营销活动的实际信息规模越偏离理想规模, 效率也就越低, 信息失真度也就越高。
三、营销信息失真的治理
鉴于以上营销信息失真的原因, 本文认为其治理手段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对于媒介而言, 减少内部营销信息传递层级, 从组织结构上可以单独设立营销信息中心, 既不受制于营销部, 也不受限于市场部, 对信息决策机构直接负责;同样可以减少外部信息来源的层次过滤, 借用“外脑”, 除了特殊需要企业自身处理的, 采用委托或授权的形式交给信息公司负责。无论对内还是对外, 都要根据成本最优原则选择合适的信息传递方式。而营销信息源和企业属性引起的营销信息失真, 可以从企业的角度来治理。信息的收集及整理保持独立性, 营销调研考虑因素全面;提高企业对信息的接受能力和处理能力, 就要求企业不断更新技能和知识, 增强对营销信息的敏感度和把握度, 有效的措施就是建立学习型组织。
参考文献
[1]李凤石.信息生态问题的理性思考[J].理论探讨, 2005 (6) :175-176.
[2]王启业, 任建梅.21世纪商业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的特点[J].经济问题, 2002 (5) :48-49.
[3]尹辉.信息工作在营销活动中的地位[J].经济经纬, 1999 (5) :26-27.
[4]Stephen P Robbins, Mary Coulter.Management[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企业绩效评价信息失真博弈分析 篇6
企业绩效评价信息指在进行绩效评价的过程中收集、处理、储存和传递的所有绩效信息, 具体包括: (1) 工作目标或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 (2) 来自客户的积极的和消极的信息; (3) 工作绩效突出的行为表现; (4) 绩效有问题的行为表现等。员工绩效信息的收集是企业绩效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绩效信息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绩效信息既存在着趋势性的技术差错, 又存在着故意提供虚假信息等现象, 导致绩效信息与信息原始状态相背离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 理论界认为主要是由于社会称许性 (social desirability) 和宽大效应 (leniency effect) 在自我绩效评价中普遍存在, 容易形成评估偏差。陈新汉 (1997) 认为人们总是从自己的利益, 从而也就是从自己所属的社会群体的利益出发来看待社会现象, 这就必然会影响事实的取舍、运用以及语言的选择, 从而使事实的叙述带有一定的倾向性。Ferris (1995) 研究发现人们希望获得伴随有利鉴定而给予的奖励, 所以, 他们可能采取影响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 或者通过抬高自己, 使自己表现的有能力, 或者通过奉承别人使鉴定者更喜欢自己。影响管理, 尤其是奉承别人, 确实能提高绩效评估结果。员工绩效信息失真会动摇企业价值分配的基础, 误导整个企业的绩效管理工作, 影响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给企业自身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 因此, 如何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及时、准确、全面、客观地收集绩效信息对提高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运用博弈论的分析方法, 对引起绩效信息失真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为提高企业绩效评价结果的信度与效度提供依据。
1 博弈模型假设与构建
(1) 理论假设: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问题, 一般开始于一个简单而基本的假设, 在此假设前提下, 理论推导才能视为合理。因此, 在运用博弈模型分析绩效信息失真之前, 我们假定:评价者与员工作为局中人, 均是“理性经济人”, 即双方决策的动力均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制度在本文讨论过程中不改变;假定只要员工歪曲信息, 企业就会遭受损失;评价者发现员工歪曲信息, 则会对其处以一定的罚金, 如果没有歪曲信息, 员工的收益不会因此而增加。
(2) 模型构建:
局中人 (评价者, 员工) , 记为 (A, B) , B的策略集为 (歪曲, 不歪曲) , 记为 (B1, B2) , B歪曲信息获得的预期收益为R, 对企业造成的损失为L。局中人A的策略集为 (检查, 不检查) , 记为 (A1, A2) ;假设评价主体对员工进行检查就一定能发现员工是否歪曲信息;如果评价者选择检查的话, 投入的综合费用折算为C, 一旦B在评价过程中出现歪曲信息的现象, 将对其进行一定的惩罚, 惩罚方式体现在对他的绩效评价中, 因为评价结果与工资挂钩, 这种方式相当于对其处以一定的罚金F。以上信息会以公示的形式告知B, 所以该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模型可以表示为:
2 博弈模型分析
收益矩阵中的前一个数表示评价者的得益, 后一个数表示员工的得益。从上面的假设来看, 给定评价者选择监督, 因为-F<0, 所以员工的最优选择是不歪曲信息;当员工选择不歪曲信息时, 因为-C<0, 评价者的最优选择是不监督;当评价者选择不监督时, 员工的最优选择却是歪曲信息;而当员工歪曲信息时, 评价者的最优选择却是监督, 如此循环。因此可见, 该收益矩阵无纯战略均衡策略解, 不存在鞍点。
该博弈没有纯策略纳什均衡, 让我们来考虑混合策略纳什均衡。显然评价者以何种概率选择监督以及员工以何种概率提供真实信息, 与其收益有关, 既如何使自己的选择获得最大的收益。假设评价者以θ的概率选择检查, 以1-θ的概率选择不检查;员工以r的概率选择歪曲信息, 1-r的概率选择不歪曲。评价者以θ的概率选择检查, 意味着他不会始终重复地选择某个纯战略, 而他不重复选择的条件必须是员工也不会重复地选择策略。因此, 评价者以概率θ选择监督必然意味着在这种情况下员工没有合适的纯战略选择, 即评价者的选择必须使员工在两个纯战略之间随机选择。
评价者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A= (F-C-L) θr-Cθ (1-r) -Lr (1-θ) =fθr-Lr-Cθ
为了找到员工选择歪曲信息的最优概率, 对θ求导, 并且设定为0, 我们得到:
undefined所以undefined
员工的期望效用函数为:
EB=-Fθr+rR (1-θ) =-Fθr+Rr-rRθ
同理, 对上述效用函数求导, 得到评价者的最优化一阶条件为:
undefined所以undefined
如果评价者检查的概率θ (θ*, 则员工的最优选择是歪曲信息;如果评价者检查的概率θ) θ*, 则员工的最优选择是不歪曲信息;如果评价者检查的概率θ=θ*, 则员工随机的选择歪曲或不歪曲信息, 这是因为当评价主体检查的概率大于θ*时, 此时员工选择歪曲信息的期望收益小于0, 因此, 员工肯定百分之百的选择不歪曲信息, 而随着评价主体检查的概率越大, 花费的监督成本也越多, 所以对评价主体来说大于θ*的检查概率是不可取的;反过来, 当评价主体选择检查的概率小于θ*时, 此时, 员工选择歪曲信息的收益大于0, 因此, 员工选择歪曲信息是合算的, 此时, 即使评价主体提高检查的概率, 只要不大于θ*, 长期来说, 员工歪曲信息的收益都会大于0, 员工都会选择歪曲信息, 因此, 评价主体选择监督的概率会趋向于θ*, 均衡点就是评价主体选择以θ*的概率监督, 以1-θ*的概率选择不监督, 此时, 员工选择歪曲信息和不歪曲信息的收益是相同的, 都等于0。同理, 可以确定r*和1-r*也是员工的最佳选择。因此, 混合战略均衡是undefined, 即评价主体以undefined的概率选择监督, 员工以undefined的概率选择歪曲信息。双方都不能通过改变策略或概率改善自己的期望得益, 因此构成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这也是该博弈惟一的纳什均衡。
现在我们来对 (1) (2) 两个结果进行分析。从 (1) 式中我们可以看到, 要降低r, 也就是降低员工歪曲信息的概率, 可以通过减少分子C或者增大分母的F这两种方法。监督成本C越低, 评价主体检查的力度和频率就越大, 这样就抑制了员工歪曲信息的行为;F越大, 员工提供虚假信息的成本越高, 员工歪曲信息的概率也会越小。企业为了降低员工歪曲信息的概率就需要加大监督力度, 减少监督成本, 提高罚金。从 (2) 式中我们可以发现, 评价主体选择监督的概率θ与员工歪曲信息的预期收益成正比, 如果歪曲信息的收益越大, 评价主体选择监督的概率也越大, 符合“收益越高, 风险越大”这个道理。通过对 (2) 式的进一步分析, 我们发现要增大θ, 既可以增加R, 也可以通过降低F。这就是说要使评价者更勤勉, 更恪尽职守, 加大检查的力度和频率, 应该减少对员工歪曲信息的处罚。如果增加F, 反而降低了评价者监督的概率, 评价者变得懒惰了。这样, 加重对员工歪曲信息的处罚其本意是为了降低员工歪曲信息的概率, 但结果却使评价者更加懒惰了, 这就是经济学中所说的激励悖论。在此, 我们可以将这一现象称为评价处罚悖论。下面, 我们来讨论下如何克服评价处罚悖论。
3 改善企业评价信息失真的对策与建议
3.1 强化企业的教育职责, 提高评价主体的责任意识
对评价者而言, 提高自身素质, 增强甄别能力和过硬的业务技能是确保考核准确真实的关键。一方面, 企业要加强对考核人员的培训教育, 使其能掌握基本技巧, 避免偏听偏信, 做到去粗存精, 去伪存真, 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 评价者应该提高责任意识。对自己的信息采集工作负起切实的责任, 随时剔除那些经过自己之手的不实信息。在评价过程中加强各方面的信息交流, 增加与员工之间沟通, 帮助员工实现个人绩效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3.2 建立健全正规制度, 加快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
对企业而言, 不仅要构建一个稳定的制度环境与健全的数据信息采集系统, 完善考察信息的监督和追究制度, 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与正规制度配套的实施机制, 增强其强制性和有效性, 加大制度实施机制的硬度。同时, 企业应该加快绩效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 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 实现评价信息系统的现代化、评价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评价信息利用的高效化。
3.3 充分发挥企业中非正规制约的作用
企业中非正规制约主要包括绩效信息提供者的职业道德、业务素质、意识形态、伦理规范和价值信念等。企业应该重视非正规制约在企业中的作用, 重视绩效信息提供者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建设, 增强实事求是的观念, 增加法纪观念教育, 鼓励员工讲实话, 报实数, 如实提供绩效资料, 支持员工敢于抵制和大胆揭发在绩效数据上弄虚作假的行为, 加强企业非正规制约中的道德约束体系建设, 减少员工的机会主义行为。
3.4 政府应该加快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政府应该推进社会诚信制度建设, 营造普遍诚信的氛围, 尽量减少弄虚作假者的施展空间, 强调“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为绩效评价营造一个宽松、良好的环境, 使个人敢于说真话。政府加强社会诚信制度的建设对降低绩效评价成本, 减少员工歪曲信息的收益, 降低员工歪曲信息的概率都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方振邦.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新汉.社会评价论—社会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的思考 (第一版) [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7.
[3]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4]张创新, 芦刚.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其治理[J].中州学刊, 2006 (11) :41-43.
[5]Harris.M, &Schaubroeck, J., 1988, “A Meta-analysis of Self-supervisor, Self-peer and Peer-supervisor Ratings”, Personnel Psychology, 41 (1) :43-59.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 篇7
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使得企业的会计信息不能反映其真实的状况, 这样就会产生以下三个方面的危害。
1.1 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与财政收入
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基本微观个体之一, 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调控主体。国家为了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健康运行, 需要对其进行宏观调控[2]。在宏观调控中, 什么时候进行调控, 调控的方向等都取决于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 而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是通过企业、家庭等调控主体的相关信息来反映的。失真的企业会计信息会给国家的有关部门传递错误的信息, 这就导致了统计部门收集了不真实的数据, 就会对宏观调控产生不利影响。企业进行会计信息的修改有时是为了少纳税, 这就会减少国家的财政收入, 影响国家行使相关职能。
1.2 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企业的会计部门作为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部门, 可以提供给企业的管理层相应的会计信息。管理层根据相关的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状况, 以做出正确的决策。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导致企业的管理人员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 基于失真会计信息做出的决策很难正确, 这就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一旦被发现, 会导致企业的相关者对于企业不再信任, 影响企业的筹资以及企业产品的销售, 从而对企业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
1.3 对企业的债权人、股东等利益相关者的决策产生不利影响
真实的企业会计信息对于企业的债权人、股东等利益相关者十分地重要。他们通过真实的会计信息来了解企业的状况, 以做出自己的投资决策。失真的会计信息会将他们的决策引入歧途, 导致他们无法做出正确的决策。
2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2.1 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
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及会计人员为了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最大化, 在会计数据上进行造假, 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有些企业虚增营业额发生额与余额, 开虚假的发票来报销, 截留转移收入等, 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多的短期经济利益。企业的这种行为会使得企业获得一定的短期收益, 但是相关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 一旦这种行为被发现, 企业所受到的声誉损害等会使得企业承受巨大的损失, 所以企业的管理层应该提高对于这种危害的认识。
2.2 我国的会计法律法规依然不健全, 执法不严, 惩罚对象不明确
我国的会计立法工作起步较晚, 虽然近几年取得了一些成就, 但是由于时间较短, 架构以及内容依然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一方面, 会计法规之间协调性不足, 会计法规制度的实施不够配套, 会计法律法规体系不够规范;另一方面, 会计法律责任的主体不明确, 这就使得会计造假的主使者无法得到真正的惩罚, 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不够, 出现了会计造假的“低成本、高收益”。会计法律法规方面不完善, 导致企业敢于冒险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违法违规修改, 从而引起了会计信息的失真。
2.3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企业会计人员素质不高造成了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由于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会计新准则及会计制度的变化太快, 导致会计人员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这就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执行新的会计准则与制度, 影响了他们素质的提高[3]。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之中, 企业的经理有劳动雇佣大权, 这就使得企业人员在很多情况下需要听从他们的吩咐, 以免被辞退, 使得很多企业人员被迫按照经理的要求修改会计信息, 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目前, 我国企业的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相对较低, 使得他们尚无相应职务的抗风险能力。
2.4 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不够
审计部门的监督是制约企业会计信息造假的一个重要手段。但是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有很多的利益关系, 如果审计部门的监督力度过大, 可能会引起被审计部门的不满, 可能会导致企业换审计部门, 这就影响了审计部门的收益, 导致了审计部门加大监督力度的意愿不强。另外, 很多监管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以及能力存在着不足, 同时, 自身的职业道德不高, 使得他们不能够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地监督, 降低了监督的力度。为了更好地监督企业的会计工作, 我国引入了第三方认证的注册会计师认定。虽然近几年, 注册会计师行业得到了完善与发展, 但是仍然存在恶性竞争导致的执业质量及执业水平低下, 独立性不足等问题, 这就降低了监督的力度。
3 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与建议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很多, 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根据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提高我国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
3.1 完善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 实行会计委派制
合理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可以有效地遏制企业会计工作的违法行为, 减少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企业应该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相互制约的治理结构, 改善企业会计工作的微观环境, 减少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会计信息工作的违规干涉。另一方面, 可以实行会计委派制, 以减少企业的管理者对于企业会计人员的制约, 使得企业的会计人员可以独立地进行会计工作, 提高企业会计信息工作的质量, 减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3.2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进一步健全我国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是解决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当务之急。在健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 要准确地界定会计法律责任主体, 明确不同主体的责任人, 进一步完善相应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提高会计人员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 提高其违法的成本。同时, 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 必须做到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坚决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3.3 加强对会计队伍的建设,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
会计人员的素质对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是直接的, 也是关键的。加强会计队伍的建设,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减少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出现。企业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着手。第一, 加强对于企业人员诚信与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这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第二, 加强对企业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及时向他们培训最新的会计准则与会计法规, 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使得企业的会计工作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第三;建立对会计人员执业资格考试、聘任等相关的管理制度, 激励会计人员不断提高素质, 对于公正执法的人员进行表扬, 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及企业管理规定的会计人员进行惩罚。
3.4 加强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 强化外部监督职能与内部监督
进一步完善以注册会计师为主题的社会监督体系的建设, 实现对企业会计工作的有效监督。社会中介组织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与政府、银行等经济监督有机结合, 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 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提高监督人员的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 提高监督水平。对于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进行必要的监督, 对于违规的人员进行惩罚, 以维护会计监督工作的权威性。对于出现问题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也要进行教育与惩罚, 以维护良好的秩序, 防止事务所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监督质量。另外, 企业要建立以内部审核为主的内部监督体系, 制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建立合适的监督机构, 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进行内部监督。
摘要: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十分严重, 企业会计信息的失真有多个方面的危害, 必须采取措施来努力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分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危害以及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原因的基础上, 提出解决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监督
参考文献
[1]李红霞.企业会计信息失真[J].企业导报, 2009 (11) .
[2]陈静.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与治理[J].致富时代 (下半月) , 2011 (11) .
如何应对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篇8
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对会计目标做出明确规定, 会计信息必需满足宏观经济调控, 必需满足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企业外部重大决策三方面的需求。这就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成为影响企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因素。真实性是会计信息安全最根本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在会计信息管理方面下大功夫, 切实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安全。但是, 由于一系列的会计信息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专法律规范的空子, 手段更加高明, 会计造假层出不穷。
最近几年, 经国家审计署审计的1290家国有控股企业, 他们的资产负债损益会计报表严重失真的占68%, 违纪违规交易总金额达1000多亿元。这不仅扰乱了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 还助长了腐败的滋生, 严重扰乱会计行业的工作秩序, 得出错误的财经信息, 使决策者失去正确决策依据, 造成宏观决策失误。因此, 深入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从中得出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良策, 以大幅减少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发生, 从而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向前发展。
二、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具体原因
(一) 计信息编制者受外部利益驱动造假
会计信息编制者与其他企业经营管理者之间有一定的利益交换关系, 以至于这种无形的利益成为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断泛滥的内动力。此处所谈的“利益”, 既包括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利益, 也包括会计信息编制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个人利益;既包括直接金钱利益, 也包括间接的权利利益。
(二) 在与会计信息相关的利益中, 处在第一位的是企业利益
他们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 骗取投资者对对他们进行投资, 骗取国家有关管理部门的信任, 并因此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三) 个人利益
在利益诱惑下个人欲望的放纵, 弃原则于不顾。一方面是单纯个人行为。会计人员在实际会计信息编写工作中, 违背法律规定, 虚报胡夸冒领等卑劣手段, 扰乱了会计行业工作的原则性。另一方面, 造假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有能力也有条件影响会计人员, 通过权力职位筹码的交换, 会计信息制作者也会经不住丰厚利益的诱惑, 发布违背会计行业规范的失真会计信息。与会计信息有关的利益中有些是直接利益, 即相关人员可直接通过制造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获得的好处, 如过虚计利润骗取奖励等。也有些是间接利益, 如企业负责人通过为企业谋取非法利益并因此获得相应的好处, 会计人员为讨好企业负责人, 按其授意制造虚假会计信息并因此获得好处等。
(四) 法律不健全
针对会计信息的失真问题, 这一块的法律环境缺陷是滋养其产生的重要原因。例如, 从1999年开始我国不断的对《会计法》进行修订完善, 但是在责任承担上依然有明显的不协调问题, 直接负责人员和间接负责人员的具体法律责任没有全面落实, 存在漏洞。
(五)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业要实现良好的目标战略和发展状态,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经营手段, 其中对会计信息的审核和控制对企业的各项预算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当前仍然有一部分企业缺乏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意识, 对会计活动的审计、监督、控制等不到位, 会计人员在没有约束力的情况下, 操作程序不规范或者私自化行为出现, 更容易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三、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措施
(一) 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制教育和专业培训力度
企业在招聘会计员工是应严格考核标准, 从事相关工作者不仅有专业的技能和经验, 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同时随时进行培训, 以便给会计员工更新先进的技术和相关知识, 全面的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 为企业会计信息失真做足预防工作。
(二)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在互联网知识经济时代下, 企业内外部都面临着更严峻的竞争, 企业必须完善内部控制体系, 客观精确的掌握自己内部信息, 及时灵活的反应到执行中去, 特别是对会计人员的工作程序、信息审核都必须加强控制监管力度, 鼓励会计人员揭露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污点, 因为他们对会计信息有很高的职业敏感度, 非常了解整个运作及产生过程。这有利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及时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基本情况, 随时做出调整。
(三) 建立权责分明的惩奖机制和强烈法律意识
扩大会计信息负责人确保信息真是性和完整性的责任范围, 对企业的会计信息进行造假和舞弊行为的人员, 必须严厉惩罚, 从根本上杜绝这种行为产生的内动力。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 会计信息除了会计人员有意失误和无意失误的情况, 还可能遭到不法分子通过各种技术进行不法行为给会计信息及企业的资金造成损失, 所以要加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灵敏度, 在规范程序工作的同时若发现有任何不对的信息, 立即进行查询和审核, 必要时报警, 避免遭受巨大损失。而企业应对类似员工进行合理的奖励, 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四) 加强管理者的管理结构和法律规范
企业法人在某方面代表着整个企业的法律行为, 依然存在很多企业法人本身的法律意识不够强, 这对企业的治理在主观上起着引导作用, 这就导致包庇会计信息的失真行为, 与会计人员、财务人员一起对财务报表造假, 损害国家的利益。或者是企业管理者的管理结构不优化, 全责不分明, 起不到相互监督相互协作的整体性、统一性作用, 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所以优化管理者之间的管理结构和治理企业手段的规范化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中国会计学.中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企业成本信息失真论文 篇9
【关键词】 企业会计 信息失真 现状 优化对策
一个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会计信息是通过相关财务人员经过各种核算与汇总制定出的会计报表显示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各个阶段都必须要保证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只有这样才能使最终表现出来的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就目前形势来看,许多企业存在会计失真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下面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1. 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状分析
1.1企业存在小金库
有些企业在财务运转中对于本应开据的发票不予开据,而只是以收据来充当发票,这种情况下所报销的费用多为不合报销规定的费用,这种以收据代替发票提高企业收入的现象严重违反了国家的财务税务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一种严重的违纪行为。企业的小金库促使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不受法律约束的财务循环体系,使企业的收入不受法律的控制,再加上国家报销以白条或收据形式的费用,使偷税漏税现象有了很大的可乘之机,给国家的税收工作带来了严重影响。还有就是,企业领导者依靠这个小金库来吃喝或者旅游,最终费用均由国家报销,助长了他们的浪费以及腐败等不正之风,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务支出。
1.2内部账与外部账并行
企业中有些财务管理者对企业的各种财务信息以及国家的相关政策有着细致的了解,他们会根据上级有关部门在监督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一些漏洞,对财务中的一些信息数据进行变动,把错误的财务状况提交给相关管理部门,使他们对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不够了解。而对于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则有一套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管理人员可依据这个真实的内部账对企业进行管理。这种真假账并行的现象严重违反了国家相关财务规定,使国家蒙受很大损失。
1.3企业盈亏状况与实际不符
在部分企业中为了降低税额,往往会制造出一些虚假的盈亏状况,比如说少转或者多转成本、减少或者增加收入等。如果企业中要对基层管理者的业绩进行考核,财务人员一般会使收入虚假增加并减少相关成本,以此来达到虚假增加利润的目的。而在部分私营企业中,一些管理者为了减少缴税、增加收入往往会虚报成本及收入,刻意隐瞒,制造出明亏实盈的假象来欺骗国家相关部门,严重影响国家的税收工作。
2. 产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
2.1企业会计人员缺乏法制观念
会计信息主要是专业会计人员核算加工出来的,他们是整个会计工作的主体,对于会计信息除了具有核算加工的任务以外,还要对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他们的专业素质以及整体素质对会计信息的生成会产生很大影响。有些企业中的部分财务人员对財务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认识不够,缺乏财务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导致违法问题不断出现。即使他们对相关法律有足够了解,也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但由于其自身专业水平的限制,可能会无意中导致会计信息出现失真现象。
2.2企业管理人员缺乏法制观念
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财务问题应依法进行管理与规范,但部分企业的部分管理人员在管理时往往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或者与自己有关的小团体的利益而会采用不正当的管理手段或管理方法。他们会通过弄虚作假或者指使别人作假的方式来改变真实的会计信息,侵吞大量企业资金,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出现。
2.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虽然我国在财务以及税务方面制定出了许多法律法规,但在某些细节方面仍存在许多漏洞还有待健全,特别是部分与企业中财务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使企业的会计信息极易出现失真现象,影响了我国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转。对于部分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部分执法人员还缺乏对其重要性的认识,执行的力度不够,不能按照相关法律条款进行依法办理,使企业财务人员不断钻法律的漏子。
2.4企业内部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
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往往是由财务人员一手包办,对于企业财务享有一切处理权,企业内部没有针对财务人员以及财务管理人员制定出相关的监督机制及考核机制,致使财务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贪污腐败现象,这不但造成了企业的财产流失,对于国家的税收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针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应采取的优化对策
3.1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整体素质
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是由其内部的会计人员核算加工出来的,所以说,要杜绝会计信息失真现象首先应提高会计队伍的专业素质以及整体素质,这就要求在选拔及任用会计人员时,应对其业务水平以及整体道德水平进行考核。在工作中还要定期对会计人员进行基本技能以及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及考核,并结合会计人员自身的不同情况来鼓励会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对于业绩比较优秀,表现比较突出的会计人员可适当进行奖励,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性与学习积极性。同时还要对其进行法律知识讲解与培训,让他们对财务方面的相关法规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国家对财务犯罪问题的严重制裁,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保证会计信息在生产过程中的规范操作,进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2建立内部与外部监督机制
在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会计监督小组或者建立专门的会计监督部门对企业中的各种财务收支以及经济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保证期符合国家相关规范,对会计的监督工作应系统全面,保证对会计工作的整个过程都有一个全面、准确以及具体的了解。外部监督机制的主要实施人员则是会计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或者外部的相关经济监督部门,他们对会计人员的核算等问题进行监督、管理及检查,他们能够及时发现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纠正,对一些违法现象能及时汇报给相关管理部门。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与外部监督机制共同作用,可以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真实透明、公正公开,从而有效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使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3.3完善国家财务方面的相关法规,加大执行力度
财务法律法规可以对财务工作人员的部分行为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有效消除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根据自身意向来处理各种财务问题。对于财务法律法规应该完善的地方应针对市场中一些突发的经济问题及时进行更新与完善,使之对财务各方面的管理更加全面与健全。对于一些已经出台的法律法规应加大执行力度,对于一些严重的经济犯罪现象应视其情节进行相关处理,不能只是以罚款为主要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如果财务人员严重违纪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后果,应使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甚至处以刑罚;而情节较轻的违规人员可以进行罚款处理,并对其进行培训审定以及批评教育。只有在严格法律的保障与规范之下,会计信息才会逐渐趋于真实化。
结语:
资金是企业存在于发展的命脉,会计信息是资金财务状况的反映,重视会计信息,保证其真实可靠,才能使企业根据企业财政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计划,进而使企业稳步健康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家的税收工作顺利推进,从而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岩,阎龙.浅议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以及对策[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17).
[2] 郭永卓.关于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成因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8(24).
[3] 玄宏,王永力.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及对策[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4] 黄欣.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对策[J].天津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04).
[5] 仲崇煜.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应采取的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4).
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治理对策 篇10
第六, 进一步加强会计电算化和会计基础工作, 是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手段。小企业会计信息质量与其工作手段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实现会计电算化后, 由于采用了国家统一规定的财会软件, 使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生成有了统一规范, 有效克服了因手工操作所出现的失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加快会计电算化和会计网络建设, 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而且还有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使用价值。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保证, 各级财政部门应一如既往地积极、深入的推进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进程。财政部门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的行政许可取消后, 可以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检查评比活动, 通过检查评比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推向深入。
理财小组、村财会员、联村会计、主管会计以及经管站各个网络层次相互衔接, 操作有序, 对各个层次的职责都作了严格的规定。村民主理财小组主要审查村级每期发生的收入、支出凭证。签署结报意见;村财会员主要管理票证、管理集体资金财产, 登记农户往来, 定期同联村会计结账;联村会计主要组织村级财务结报, 到村公开财务收支情况;乡镇代理服务中心主要督促联村会计、主管会计到村审核、结报, 年终审计村级财务收支落实情况。这样使农村会计代理制度健全完善、操作程序规范、监督机制齐全、职能作用凸显、干部群众满意。
其二, 规范运作, 强化监管。在运作过程中, 按照“五统一”的要求, 规范运作, 即村级收支票据统一在会计代理中心内“领、用、存”, 实行登记制, 年终回收, 从源头上堵住了村级收入的漏洞;村级开支合理与否以乡镇为单位统一标准, 使民主理财小组、联村会计审核村级支出凭证, 有章可循, 堵住了人情账;村级账簿表册全市统一, 统一规定村级使用现金账, 代理中心使用总账、分类账, 统一印制了“内部往来登记簿”、“劳动用工登记簿”、“库存物资登记簿”、“固定资产登记簿”和“村财务结报单”、“村收支月报表”、“会计科目余额表”、“资产负债表”、“收益分配表”, 杜村会计, 使联村会计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同时, 对多名无证上岗的联村会计人员进行了清理, 并要求他们参加当年会计从业资格证的报名考试, 坚持了持证上岗的原则, 为农村会计代理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按统一要求操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实践证明, 实行农村会计代理服务, 其成效是十分明显的, 具体表现在:
一是村级账目明显规范。过去不少村的干部是人人管资金, 个个有条子, 大家都可以随意开支, 出纳会计形同虚设。无账、乱账现象致使村级收支漏洞百出, 给村干部侵占、挪用、瞎支乱补提供可乘之机。通过取消村会计实行会计代理, 将村级的账纳入代理中心, 实现了村级收支有账, 物资、资产有簿, 往来有册, 村级账目得到了有效规范。
二是非生产性开支明显下降。实行会计代理, 不少地方在出台制度的前提下, 通过项目包干、支出包干到人, 取消招待费、租车费等办法控制开支, 使村非生产性开支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
【企业成本信息失真论文】推荐阅读:
企业并购成本论文05-31
企业如何降低成本论文05-09
烟草企业成本管理论文06-21
企业质量成本管理论文06-06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分析论文07-20
民营科技企业成本管理论文06-24
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论文09-18
企业价值提升成本管理论文09-20
企业优质发展成本管理论文10-04
企业成本控制研究论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