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2024-10-04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共12篇)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篇1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的教学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产生与发展, 动机的形成, 知识的获得, 智能的提高, 都离不开一定的物理情境, 如何合理创设物理情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呢?

一、创设富有兴趣的物理情境, 激发创新思维

教师要创设能使学生对新知识产生兴趣的情境, 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 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耐人寻味、新颖别致的兴趣情境, 可把学生带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 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动机, 激活思维。

如在讲“向心力”一课时, 教师一上课就说:“同学们, 下面我来表演一个小杂技, 叫做‘水流星’。大家要认真看, 仔细想, 考虑其中的奥妙。”将水灌满塑料杯, 使劲转动。水流星上下左右飞舞, 杯中的水却一点也不洒落。学生看后都惊叹不已, 兴趣浓厚, 想解释这种现象的欲望强烈, 极大地调动了认识问题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激发了创新思维。

二、创设富有启发式的物理情境, 培养创新思维

学生只有学习那些“似懂非懂”的内容时, 才最感兴趣。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教材, 联系实际, 创设有层次、能承上启下、引人入胜的启发式情境, 使学生开动脑筋, 独立思考, 并引导学生自觉进入思考、探索的角色中, 培养质疑能力和创新思维。

1.创设程序性问题, 引导学生步步深入。

“比热”教学中, 可结合演示实验设计程序问题 : (1) 你能从这个实验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2) 要使水升高的温度跟煤油升高的温度相同, 应怎么办? (3) 从观察的现象出发, 通过分析,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4) 应当用怎样的概念反映这个物理事实呢? (5) 你能说出比热的物理意义吗? (6) 根据比热的物理意义, 你能给比热下一个定义吗? 通过一连串发问, 将学生引入不断探索的情境中, 引导他们自觉运用分析、比较、综合等思维方法, 顺利地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和统一, 提高思维自觉性。

2.创设逻辑推理性问题, 层层递进质疑问难。

在研究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过程中, 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下列推理: (1) 如果没有摩擦, 那么小球在第二个斜面上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吗? (2) 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 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 那么它在这个斜面上通过的距离将会怎样变化? (3) 如果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 那么倾角越小, 小球在这个斜面上通过的距离将会怎样呢? (4) 如果将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减小为零, 小球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 那么小球将会怎样运动呢? 这样运用层层递进的推理性问题营造紧追不舍、势不可挡的氛围, 将学生引入物理科学意境中, 促使他们积极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层次性问题紧扣学生认知节拍, 让一次次的成功感受激励学生向更高目标攀登, 促进思维的顺利发展。

3.设计诱发性问题, 拓宽学生思维领域。

教师应注重发问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恰当点拨、启发, 或运用变式, 或“借题发挥”, 有意识地创设新问题情境, 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因势利导地向学生提出新问题, 在学生成功的快感中添加新的刺激, 将学生从已知境界带入未知境界,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灵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学习摩擦力和重力时可创设如下情境: 没有摩擦力的世界是怎样的? 没有重力的世界是怎样的? 若人变成磁体, 则世界是何情景? 学完“超重和失重”, 让学生想象如果你是杨利伟, 那么在宇宙中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日常生活会发生什么改变。这要求学生具有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大胆设想。即使学生回答错误, 也不应挖苦、嘲笑, 而应及时鼓励、表扬思维的闪光点。

三、创设富有探究性的物理情境, 培养创新能力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 需要从情境中认识问题, 提出假设, 收集资料, 实验验证, 处理信息, 解决问题, 回归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提炼过程和应用过程, 有利于将物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培养创新能力。创设符合教学实际, 且具有一定探究性的物理情境, 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获取和理解知识, 培养创新能力。

如在“探究滑动摩擦的因数的测定”中, 先复习提问:影响滑动摩擦因数的因素有哪些, 接着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测定滑动摩擦因数, 学生回答理论基础f=uN。引导学生分析测量力的思路, 要求每小组从原理出发, 设计至少两个以上的方案, 选择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案进行实验测定, 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想到利用物体受力平衡做匀速直线运动; 利用斜面及打点计时器, 求物体的加速度, 测合外力;利用功能关系求力。由于在实验中, 学生需要在各种因素中进行取舍, 对所得信息进行筛选, 使分析、抽象、综合、表达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和发展。学生根据问题要求自行设计实验, 不但可以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与聪明才智, 尝试科学实验探索的方法, 增强科学研究的创造意识, 而且学过的知识可以在实验设计中得到综合应用, 理论联系实际, 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四、创设富有实践的课外物理情境, 锻炼创新能力

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发学生创新激情、拓展创新思维的有效阵地, 这种活动不但为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智力营养及情绪和环境, 而且不受教材和教师的约束, 能够提高独立自主创新能力。因此, 课外活动要丰富多彩, 形式要多样和新颖, 方法要体现灵活性。可以发动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小创造, 可以适当布置课外小实验。

例如课本阅读材料中的纸锅烧水、制作针孔照相机。除了课本上规定的实验以外, 还可以根据学校条件增加一些有趣的实验, 教师要不怕麻烦, 不图省事, 即使学校缺乏仪器, 也要动脑筋利用一些简单的材料制作一些教具。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学生学会动脑、动手、多思、多做, 并从中受到激励、启发, 产生联想、灵感, 在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的活动中观察到在课内学不到的东西。通过小发明、小制作等物理实践活动, 学生不断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开发潜能, 感受创新带来的魅力和快乐的同时, 锻炼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篇2

一、案例背景信息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教学内容为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七课《千古悬念》。本课是在上一节课“科学之谜”的基础上,以“千古悬念——金字塔之谜“专题为切入口来介绍如何插入新幻灯、设置超级链接及幻灯片切换效果。由于我是将该课作为一节独立课去开课同时对学生也不太了解,所以我就以即将来临的清明节作为切入口来拉近我与学生的距离。中国的传统节日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被人忽视或遗忘,直到2006年国家才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都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制定出《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规定清明节放假三天,来提高人们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制作清明节的演示文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食俗等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在导入环节,我让学生回答我们为什么将会有三天假期,自然的引出即将来临的清明节。在处理“超级链接的设置”这一教学难点时,让学生详细地了解清明节的来历、习俗、食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然后提出怎样快速的从总介绍转到相应的内容引出超级链接的设置。整节课上学生们兴趣高涨,乐于操作,较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熟练掌握在已有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中插入新的幻灯片;初步掌握设置指向网页的超级链接,进一步理解超级链接的涵义;掌握幻灯片的放映方法;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置。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根据任务的要求,快速地确定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处理、归纳和整理;进一步增强探索和自学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超级链接的设置,深入了解清明节;在信息的收集及处理过程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逐步养成爱国主义精神。

(二)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

容。本课是在上节课“科学之谜”的基础上,以“千古悬念——金字塔之谜”专题为切入口。由于学生未曾学过第六课的内容,所以我以学生感兴趣的清明节作为知识载体来,让学生通过收集有关清明节的资料,掌握在原演示文稿中插入新的幻灯片,实现幻灯片与其他资料之间的链接等,掌握幻灯片切换效果的设定方法,学会放映幻灯片。

(三)学生分析

由于是借班上课,我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不是很了解。通过向该班的任课老师了解到,第六课的内容学生还没有学过,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非常的强,同时也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四)教学策略设计

1、教学方法设计

初中信息技术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一门课程。

新课改中强调教学过程中应该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幻灯片的切换效果这一知识点是全新的,学生在Word中未曾接触过,因此可以比较容易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将他们内心深处的好奇心转化为探究新知渴望新知的原动力。

针对上述三个方面的依据,教师设计了本次活动,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和讲练法。

2、资源准备

(1)关于教学任务说明的PPT。(2)关于如何介绍清明节结构图的PPT。(3)关于清明节的资料文件夹。(4)多媒体网络教室。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

(一)新课引入——说说清明

师:接下来我们将会有三天的假期了,你们知道为什么要放假吗? 生:清明。

师: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来看一下清明是怎么来的?

广播播放清明节的来历视频。

师:清明节,我们会做哪些特殊的事情?即在清明节的时候你会干些什么事情?

生1:扫墓。生2:放风筝。生3:踏青。生4:插柳。

师:展示已做好的清明节幻灯片,介绍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我们还会吃一种特殊的食物——清明果。古时候还有很多诗人做了有关清明的诗词,如: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是?牧童遥指杏花村。”

设计意图:对即将来临的清明节的讨论来增进师生的感情,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插入新幻灯片——介绍清明

师:有关清明节的内容这么多,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内容记录在PPT中,展示给大家看。一张幻灯片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吗?那该怎么办?

生:不能,插入幻灯片。

师:对,我们可以插入一张新幻灯片。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插入一张新幻灯片呢?

学生自主探索之后在让学生上来演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

任务一:请同学们打开 “清明节.ppt”这个文件,根据“学生材料”这个文件夹所提供的资料,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个主题制作一张幻灯片。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并提示:在制作幻灯片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注意文字要简洁,中心要突出,构图要明快。

提高题:制作好的同学可以制作多张有关。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要求学生插入新幻灯片,并充实新插入的幻灯片。PowerPoint与Word在界面及操作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因此,让学生先自行尝试,遇到问题后教师再作适当的提示和辅导,最后对其进行总结。考虑到学生对Word知识掌握熟练程度的不同和学生操作能力的差异,设置了分层任务。

(三)设置超级链接——理清清明

师:都做好的吗? 生1:好了。生2:没有。

师:没做好的同学没有关系,大家先听这里。老师教大家一种节省时间的秘密武器可以让你们很快的充实新幻灯片的内容。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刚才看过的“清明来历”这个视频就可以用来扩充清明节由来和传说这一块的内容而不需要在我们再插入一张新幻灯片来介绍清明节由来与传说。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将清明来历和清明节由来和传说联系起来呢?

生:超级链接。

师:我们班上有没有同学会设置超级链接啊? 学生上台操作,教师在旁协助指导。

师:怎样才能看到我们设置的超级链接有没有成功呢? 生1:不知道。生2:放映。

师:对,我们可以在幻灯片“放映”状态下来查看超级链接是否设置成功。实现幻灯片放映有4种方法:

1、我们可以通过“幻灯片放映”菜单选择“查看放映”命令

2、按键盘上的F5。

3、直接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

4、按键盘上的shift+F5。

师:这四种方法实现的效果一样吗? 生:不一样。师:哪里不一样。

生: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实现的效果是一样的,第三种方法和第四种方法实现的效果也是一样的。第一种方法和第二种方法是从第一张幻灯片开始放映,而第三种方法和第四种方法都是从当前所在的幻灯片开始放映。

任务二:对自己制作的清明节幻灯片设置相应的超级链接。(温馨提示:在设置任务二中的超级链接时,我们要选择“本文档中的位置”这个按钮,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学生在七年级的时候已经接触过超级链接,所以在设置超级链接

时,我让会操作的学生上来教不会操作的学生。让学生过把做教师瘾,进行角色的互换,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讲解幻灯片的放映时,让学生知道实现目标可以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幻灯片的切换——展示清明

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来看一下你们的演示文稿在放映的时候和老师的有什么不同? 生:„„

师:老师的每张幻灯片都是闪亮登场的,老师对每张幻灯片都设置了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那你们想不想也让自己的幻灯片能够闪亮登场呢? 生:想。

师:想的话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0页,认真的阅读30页和31页的内容。等一下老师要叫一位同学来示范一下你是怎样实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的?

任务三:将清明节演示文稿中的第一张幻灯片设置为“水平百叶窗”的切换效果,切换的速度为“中速”。

学生演示。教师讲解:我们首先要选中要设置切换方式的幻灯片。然后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单击“幻灯片切换”命令,这时右边就会出现幻灯片切换的任务窗格,在“应用于所选幻灯片”中选择“水平百叶窗”,速度这里选择“中速”,这样就设置完成了。谢谢。

师:我们刚刚的设置只实现了一张幻灯片的切换,假如我想让所有幻灯片的切换方式都是水平百叶窗该怎么办?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 生:应用于所有幻灯片。

师:对,我们可以选择应用于所有幻灯片。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一个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和没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让学生体会到设置切换效果可以使幻灯片切换时更美观。让学生看书去实现幻灯片的切换让学生知道信息课中获取知识的方法不仅仅只是老师的讲解和演示,其实看书是获取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

(五)作品展示 教师展示学生作品

1、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

2、其他同学评价

3、教师评价

设计意图:在评价环节,我设计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三个环节。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短。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

1、新建一张幻灯片:新建幻灯片主要有四种方法:从插入菜单中选择新幻灯片命令;单击工具栏的新幻灯片按钮;在视图区中右击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新幻灯片;在视图区中单击,当出现一条横线的时候,按回车键。

2、设置超级链接。将要设置超级链接的文字或图片链接到原有文件或WEB页和该演示文稿中的其他幻灯片。

3、幻灯片的放映。实现幻灯片的放映有四种方法:在“幻灯片放映”菜单中“选择”观看放映“;单击演示文稿窗口左下角的”幻灯片放映“按钮;按F5或shift+F5。

4、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随堂练习: 想一想:

利用“动作设置”实现动作设置演示文稿中幻灯片的跳转。跳转顺序按照第一页中的标号。

怎样“隐藏”文本框的线条?怎样将艺术字变成排文字?

设计意图:对本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加深印象。

四、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的源动力就是兴趣,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而兴趣和欲望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基石。因此,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并使学生进入情境十分重要,诱发学生的感情,激发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孜孜以求的心理进入学习情境中。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特点,情境要真实、有趣味,最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在学习活动中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各种学习因素处在最和谐状态的时刻。

最初设计这堂课的时候,我一直在犹豫:到底是直接用课本创设的千古悬念——金字塔为情境,还是以清明节作为情境来进行教学呢?经过再三考虑,我觉

得学生应该会对即将到来的清明比较关注,但是学生并不太了解清明节具体的来历,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同时创设清明节这样的情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弘扬中国的名族文化。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又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学生在上这节课之前还没有上过第六课的内容,但是学生已经接触了Word的一些基本操作。所以在插入新幻灯片之后,我先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怎样根据提供的框架来充实幻灯片的演示文稿的内容。根据学生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强弱设计了分层的任务。在设置超级链接时,我让学生根据在Word学到的超级链接的设置探索出PowerPoint中超级链接的设置,然后让会的同学来教不会的同学操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在讲解幻灯片切换这个知识点时,我通过展示一个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和没有切换效果的演示文稿,让学生体会到设置切换效果可以使幻灯片切换时更加美观。然后让学生自己看书去探索如何实现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创设质疑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篇3

一、激趣设疑,诱发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是以他们的学习兴趣为转移的,唯有学生对物理知识产生了兴趣,才会有积极持久的求学劲头,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萌芽。创新与兴趣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兴趣越大,创新能力就越能够发挥出来。

比如讲参照物前,可以这样引出课题:“在一个黑夜里,小明和小亮在无路灯的长直公路上做了一个实验,小明在离小亮数百米处把信号灯打亮并高高举起,要小亮判断:他是站着不动还是正在行走?是迎小亮而来还是离小亮而去?小亮虽进行了认真的观察却总是搞不清是什么原因?”学生自然对提出的问题感到新奇而难以理解,从而诱发他们的思维。

二、反向设疑,启发思维

反向设疑,打破事物发展顺序,变由因导果为由果导因,把事情某个紧要部分提到前面,从而形成悬念,以此启发学生思维。例如,在讲灯泡的亮度取决于实际电功率的大小时,教师可作一个演示:将两只分别标有 “220V、100W”和“220V、15W”字样的灯泡串联后接入220V的照明电路中,让学生观察两只灯泡的实际亮度。演示实验在白天进行,在学生的思维定势中,似乎应该是“220V、100W”的灯亮一些,而实际观察时却是“220V、15W”的灯亮。这时教师不是以往解释实验现象的做法,而是围绕着是“220V、100W”的灯泡灯丝断了,还是“220V、15W”的灯泡实际功率大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抢答”。学生从“看”到“想”,进行抢答,不仅从直观启发中掌握了知识,也使思维的速度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三、随机设疑,引导思维

在教学中,为了扩展学生的思路,获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要围绕教学目标随机设疑。如在讲压强时,课本有一道习题: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cm2,这个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讲完此题后教师可随机设疑:这个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又如在求手对图钉帽的压强和图钉尖对墙的压强之后随机设疑,图钉尖对墙的压强是手对图钉帽压强的多少倍?从而强化了固体不能传递压强的特性。随机设疑应设在所讲问题的近区并适可而止,只要掌握得当,虽是举手之劳,却能收到满意的效果。

四、递进设疑,训练思维

设计的问题要一个接一个,一问套一问,相互串联,这样才能紧紧抓住学生的心,促使他们立即进入思维状态。例如,在讲“牛顿第一定律”时,先问:“任何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物体如果不受力会怎么样?”在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情况下,再进行小车从斜面上下滑的演示实验,在实验中继续设疑:“如果木板表面比较光滑,小车如何运动?”学生在阶梯式的设疑启发下,深入思考,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随后教师话锋一转,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什么方式得出的,从而引导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导出的抽象过程。通过层层设疑,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由表层逐渐转入深层,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五、想象设疑,发散思维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以假设、猜想、设计实验为最优选择。可以假设没有摩擦、人变成强磁体、重力消失等,让学生充分想象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情景;也可以模拟理想实验,假设理想模型、理想情境、理想作用、理想体系;还可以在训练中进行模型假设、过程假设、状态假设、结论假设,化复杂为简洁、变抽象为具体、转深奥为浅显。让学生猜想在实验中增加一些条件会出现什么现象,减少一些条件又会有什么结果,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多做探索性实验等等。

教与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质疑、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去积极探索、思考和想象,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就会时时充满活力,我们的创造实践就会硕果累累。

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篇4

1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学成于思, 思源于疑。”一切创新都是从“疑”开始的。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 是创新的起点, 没有这种问题意识便无创新可言。因此, 教师要善于创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 激发学生去体验发现的乐趣,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比如, 在教《鸟的天堂》时, 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读了“这是许多棵茂盛的榕树”“很快地, 这个树林就变得很热闹了”这两句话, 你有什么问题?再如, 读《草船借箭》一文: (1) 谁向谁借箭? (2) 他们为什么要借箭? (3) 他们是怎样借的?又如, 读《凡卡》一文:“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了吗?假如爷爷收到了凡卡的信, 以后会怎么样?”这些问题从“矛盾”处入手, 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激起了学生的认识冲突, 激发了提出问题的兴趣, 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这样创新就成为一种可能。

2 在质疑中训练思维

“学贵有疑。”敢于质疑是创新人才必备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 或文笔清新, 或情意深长, 或想象丰富, 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空白”, 引导学生展开丰富奇特的想象, 质疑问难, 探求新知, 进而发展创新思维。如, 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时, 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 概括文中描写的植物及种子的外形特点, 然后抓住“空白”, 让学生在配音朗读中想象并描述它们在风中四处飘飞的情景, 再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有哪些?你知道植物的种子还有哪些传播方式?这些活动, 让学生在欣赏、想象中激发了求知欲, 启发了创新思维。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语文教学应鼓励学生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 大胆想象, 甚至是异想天开, 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切忌千篇一律, 否则便无创新可言。

3 在实践中激发创新

“语文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小学语文教学应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增长见闻, 磨练自己的情感, 让学生创新能力各种因素得到协调发展。比如, 在教学《孔子拜师》等历史性课文时, 可组织学生查阅历史文献资料, 举办历史人物、事件故事会或辩论赛, 探究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成因和历史意义, 或探究历史人物的思想道德观念、学说成果等;在教学《桂花雨》等自然景象类文章时, 可组织学生开展自然景象观察活动, 写自然现象观察日记, 总结自然现象发生的成因及其规律, 探索自然世界的奥秘;在教学《两个铜球同时着地》等科普知识类文章时, 可组织学生开展小实验、小发明活动;在教学《假如没有灰尘》等环保文章时, 可组织学生开展环境现状调查, 研究探索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等动物类文章时, 可组织学生研究动物的习性、生活规律、饲养方法、疾病预防等问题;在教学古诗文时, 可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古诗文阅读, 探究“月”“柳”“风”“草”等景物在古代诗文中的意义, 了解古诗人的人生历程, 追述古诗人独特的内心世界, 体验古诗人非凡卓越的文学艺术魅力。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既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深厚兴趣, 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更让学生各种智力因素得到了全面协调发展, 从而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在自主学习中培养创新

培养自主学习, 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教材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应从减轻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压力, 提高学生感悟上入手, 要让学生感受到阅读教材是一种享受, 而不是沉重的负担, 要他感到阅读是为了感受一种美。其次, 我们要设计好教材这个诱饵, 充分挖掘教材中学生发现不了或感受不到的艺术美和思想美, 使学生感到教材不仅是知识的载体而是艺术, 思想的结晶, 要让学生萌发从教材中感受到这些东西的欲望, 最后我们在教学中重点教给学生理解教材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获取知识。打破常规思维, 进行语文课堂思维训练活动。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它具有多向性、灵活性、新颖性的特点, 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 主动探索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导他们打破常规的思维束缚, 克服消极思维定势的影响, 让学生从不同的方面, 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强化课外实践, 拓展知识领域,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对于一些知识性强、操作性强或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课文, 如果光凭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地讲解, 学生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且不知所云。因为这些内容是别人在体验生活过程中所获得的, 对于缺乏那些体验的学生来说仍然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只有亲自实践才能激发思维, 才能有想法, 有创新。我们要开展大容量的课内外阅读活动。如建立阅读课教室, 向学生开放图书馆、阅览室, 组织学生就近参观工厂、矿山等。激发想象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现代心理学认为:想象力的有无以及是否丰富直接关系到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 因为想象力是开掘创新潜能的前提和基础。语文教材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挖掘一切有利因素, 尽量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想象空间, 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让学生的个性在想象中得以发挥, 从而激发创新思维。在识记字形时, 根据字形的特点, 教师启发学生“雨”字怎样识记呢?有一学生回答说:“雨就像一个窗户, 透过玻璃窗就可以看到外面的雨点。”多么大胆形象的想像, 闪耀着创新思维的火花。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像力是无边的, 它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所以, 我们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像, 特别是异想天开的创造想像, 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篇5

中学数学高级教师

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创新精神,提高探究能力

北京十二中

郑拴平

搞好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能力的提高、创造力的发展、创新精神的培养均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组织与实施是密不可分的。教学中如何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引发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创造性及创新精神是每一个数学教师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十分重视教育方法的研究,他曾强调“教学中要探讨最合理最有效的教育原则与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选择由教学内容及学生心理活动等有关因素确定。遵循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教学质量,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

一.结合数学史料,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许许多多值得纪念的史实。以数学史料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教育 学生培养学生不断钻研创新精神,而且也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开阔学生思维,鼓励学生敢于探索大胆创新。

例如,在学习“数学归纳法” 这一内容时,首先介绍了著名“歌德巴赫猜想”是如何提出的,以及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对此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目前数学界所没有解决的课题。从著名“歌德巴赫猜想”出发顺其自然地给出归纳法的定义,引起学生对知识的高度注意和浓厚兴趣,显示归纳法的巨大魅力,从而使同学们热爱归纳法这一思维方式。随后阐述归纳法的大众化,指出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在有意无意地运用这归纳法,进一步使学生在心目中感到归纳法的亲切与可爱。最后通过严格的分析对归纳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给出数学归纳法的科学理论。如此设计,使学生在愉快的心境中掌握了这一思维方法,也增强了学生的数学社会感,同时激发了学生爱国情感和思维的积极活动.从而对数学归纳法的学习掌握产生积极的影响.二.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加强数学知识的应用.设置教学情景.把数学从神秘的殿堂请出来,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是数学工作者的心愿.现代数学应不是纯理论性的,它以理论性较强的基础数学为本,加强技术性较强的应用数学的学习.教学中要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建立,渗透模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提 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应用意识,促进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建立数学模型加强数学知识应用的教学,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表现形式之一.当教师引导学生把抽象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将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则能使学生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所学数学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变“苦学”为“乐学”.例如.在学习“三垂线定理”这一内容时,首先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A1问题:如图.在长方体形状的一个土丘中,沿CE方向打通一条隧道,现要在面A1C1上的P点修建一条直路,使其与CE垂直,应如何修建?为什么?教学一开始就为学生设置了这样一个疑问,那么如何解决则一问题就使学生饶有兴致地与教师一道进行学习与探讨。

三.加强各学科的课程整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一门科学,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必要基础.教学中通过学科建的课程整合,加强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创设教学情景.D1PEB1C1DACB例如:在讲解”平均值定理”的应用时,给出了如下问题:设一气体混合物是NO和O2所组成.氧的浓度不同,一氧化氮的氧化速度也不同.试求混合物中当一氧化氮的氧化速度最大时氧的浓度.这是一道化学题.也是一道很好的不等式计算题.数学课上化学,不知不觉中就收到了教学的艺术效果.解:

2NO+O2=2NO2

2在不可逆条件下,反应速度V=kxy.其中x是NO的浓度,y

是的O2浓度,k是反应速度常数,它同反应成份的浓度无关.∵x+y=1

xxyxx2∴V=kxy=4k×××y≤4k(22)34k

22327x当且仅当=y时,即x=66.7%.y=33.3%时上式取等号.也就是2说氧的浓度为66.7%时,一氧化氮的氧化速度最快.讲解中应重点强调不等式的概念以及等号成立的条件.四.设立“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古语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有思,无思则不能释疑.课堂教学中,切题切理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提问,往往能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师主宰课堂教学满堂灌的局面,突出学生的练,对学生的思维有定向和发散作用,有利于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例如,在学习”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可以以帆船为例进行提问:“帆船的帆只要紧系着桅杆,则不论风向如何,船帆怎样旋转,船帆与船面总是保持垂直.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问,创造生动宽松的环境,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取积极思维.已知tanA,tanB是方程x2+6x+7=0的两个实根.求证:sin(A+B)=cos(A+B)。(新教材P4214题)本题的解法是依据根与系数的关系,推出tan(A+B)=1.从而得到sin(A+B)=cos(A+B)。对此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能否给A、B一个确定区间,使A+B有唯一的一个解?问题提出使学生积极参与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钻研和探究能力。

在浩如烟海的数学题中,不乏有上乘之珍品,也存在应摒弃或回炉的劣品.不过教学中教师抓住这回炉的劣品给与充分利用,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已知cos(+α)=

cos(-α)=

5, 36645635求cos2α的值.受原有求三角函数值的解题思路的约束,学生均从如下角度求解: ∵ 5 36∴26,2366 6∴sin(+α63564)= sin(-α)= 

65于是有cos2α=[(+α)-(-α)] 66=cos(+α)cos(-α)+sin(+α)sin(-α)

6666433424=×

()=

55255524(该题选于北京某区高三期末试题.答案是)

25∵cos(+α)=, cos(-α)= 453 5学生对此解答均感十分满意.从解题思路以及求解过程来看没有任何问题,此时教师给与的肯定答复是:错了!一句话就象一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学生给予探求错误原因的好胜心理的层层涟漪.错误一经揭穿,学生必将留下深刻的影响.事实上这是一道错题.6cos(6cos(+α)=, cos(-α)=

+α)- cos(-α67=

5754566357)= ∴-2sinsinα= ∴sinα 这样的角α不存在.“反面教材” 的情景设置,可提高学思维的全面性、准确性、逻辑性和批判性.这种情景的设置往往会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五.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对比教学.加强教学效果 数学知识在内容及表示形式上有不同之处,但它们之间又有着一定的联系.教学中我们可通过知识间的联系在对旧知识复习巩固的基础上,很自然地将学生从已掌握的知识和思维方法上迁移到新知识中去.例如.在讲解“对数函数”这一内容时,可通过对反函数的概念、解法的复习,让学生求解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进而给出“对数函数”这一概念.诸如此类的内容还有很多,这种处理方法既是对以优质是的复习巩固,同时也是学生认识到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应用,培养学生的归纳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学中新旧知识的对比教学是教学过程中重要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复习教学中,其应用尤其广泛.比如.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排列与组合;定积分与不定积分等均可通过对比的新式进行复习与巩固.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新的认识、理解,又可以提高综合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对比教学是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不仅体现在新知识的掌握与学习以及复习教学中,而且还可通过对一题进行多解(问)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纵横练习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和探索驾驭知识的能力.例如.已知tanα=, tanβ= α、β均为锐角, 求α+β的度数.(见新高一代数第一册下P41)此题求解过程并不难,在复习教学中就可创设这样一教学情景:“你能用已有的知识来改编解答此题吗?”.促使学生把储存的数学知识信息全部输出,进行积极思考,沟通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境地.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设计教学情景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篇6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学;创新能力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和推进,学生的素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成为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能否培养更多的社会合格适用人才,关键是看能否培养出来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作为学校所肩负的重任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发明创造,就会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主要要运用好激起学生疑问的兴趣,只有他们发问才能去勇于联想创新。下面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一方面的问题。

一、用问题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作为初中生,他们的特点是童心乐趣还没有终结,好动,感兴趣,学习情绪还不稳定,若是没有引发他们的学习好奇心,就会不愿意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发他们的好奇心是非常关键的,而用问题的方式来启发他们的好奇心则是比较理想的方式。比如执教“平面镜成像”中,我就把一个比较大的苹果放到了一个平面镜上,由于是将几块平面镜成为直角而放置的,这样学生所看到的是有很多个大苹果,这样学生就有了兴趣感,自然就开始来认真学习这一内容了,提高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也就去想很多问题了。

二、用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学生的创新能力往往表现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只有当学生积極地思考问题,他们才能敢想、敢问、敢说,他们勇于创新的精神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可以利用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我在讲“浮力”的时候,就问学生:“在水中我们可以看到远洋巨轮,而我们又知道把一个铁片放到水里却沉入水中,这是为什么呢?”学生自然就感到兴趣很浓,由此我就引出了哪些原因会影响浮力的问题。接着就让学生展开讨论,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也就引发了积极思考,从而培养了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体现在各个教学当中,我们要研究教学内容,更要研究教学的对象——学生,要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使他们的创新意识达到极致,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

创设物理情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7

物理是与实际生产生活紧密相连的, 创设的情境应当贴近生活, 易于操作, 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下边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理解与想法。

一、创设的物理情境既要有较强的实践性, 又要容易操作

一个常见的、呆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的。教师要想方设法地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 教师创设的情境要有新鲜感又要有可操作性, 还应尽量贴近生活, 让学生易于感知。比如在讲解机械波的传播过程时, 教师就应多动脑筋创设一定的情境, 便于学生直观感受这一复杂的运动形式。当然, 我们有机械波演示器, 可以把这种运动形式演示给学生看, 我们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 制作出模拟机械波运动的课件。本人在几年前还曾经用两张硬纸板制作过简易的机械波演示器, 效果还不错, 在本校使用了好几年。为此, 我还写了一篇如何制作和使用这种简易的机械波演示器的文章, 并获得2000年度徐州市物理学会论文评比二等奖。总的说来, 以上几种演示方法都是借助实验器材和其他技术, 古人有句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物理教师能创设一种情境, 让学生亲身参与演示机械波传播这一运动形式就更好了。具体做法如下:

课前事先做好十二个硬纸圆片, 直径大约5厘米左右即可, 再做十二根扁形的木条, 长度约20厘米左右, 把十二个圆纸片贴在木条的一端, 这样类似个小的长柄球拍, 形状如图1, 共十二个。其中四个涂成红色, 其余的涂上绿色或其他颜色也行。在课堂上找出十二个学生, 每人手拿一个, 按照教师的指导在一条直线上以一定的速度上下晃动, 从某一边第一个学生开始, 每个学生依次稍晚晃动一定时间, 这样十二个“球拍”的运动情况就能够很形象地模拟出机械波的传播过程。这样既简单又形象, 学生还很感兴趣, 能很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创设的物理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悬念和启发性

有时候, 对于物理教师的做法或是想法, 学生刚开始时也许并不知道要干什么, 心中存在疑惑, 但教师若能恰当地加以引导和启发, 学生就会慢慢地领会教师的意图。

比如在讲解如图2所示的A、B两杆受到的是压力还是拉力, 仅做单纯地分析, 很多学生可能不理解。

教师在教室的前边做个叉腰的动作, 提醒全体学生看到, 此时学生可能还不知道教师要干什么, 教师在学生带着好奇与疑问的情况下适时启发, 把学生分成两个人一组, 再让每组其中的一个学生也学着老师的样子做叉腰动作, 另一个学生向下拉他肘部, 然后再互相交换。通过这样的亲身体验, 学生便能体会到力的作用效果及分解方法, 很容易就能分析出A、B两杆所受的是拉力还是压力, 教师也不用再多讲了, 做个点睛之笔就行了。

三、创设的物理情境要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要富有变化

教师所创设的情境要能帮助学生去思考、探索某些问题, 使他们在思考探索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如在讲解重力做功的特点这一内容时, 先设置一个情境题目, 如图3:一质量为M的木块从倾角为30度的光滑斜面滑下, 求木块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的过程中, 重力对木块所做的功。

教师可适当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 不难讨论出有三种求解方法:

1. 直接根据力做功的公式W=FS-cosα, 代入数据可直接求出结果。

2. 按照重力的作用效果分解, 如图4, 平行斜面向下的分力做功, 垂直斜面向下的分力不做功, 重力所做的功即等于分力F1所做的功, 即有WG=WF1=mgsi n30°S。

3. 木块下滑过程中既在水平方向运动了一端距离, 又在竖直方向下降了一段距离, 可把木块运动的位移沿水平方向与竖直方向分解, 如图5:重力在水平方向不做功, 重力所做的功就等于在竖直方向S2所做的功W=mgcos60°S。

在以上的基础上, 再加上斜面的倾斜角为45度和60度时, 再让学生分析求解, 并把求得的结果与上边比较一下可知道, 结果是相同的。进一步加以引导, 如果斜面换成折面如图6, 引导启发学生分析求解, 把求得的结果与前边的结果比较, 结果还是相同的。

总的说来, 物理教师创设的情境要接近生活, 要能使学生有新鲜感, 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情境培养创新能力 篇8

一、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命题

教育心理学认为, 经过自己探索概括的认识, 才能真正纳入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 获得深刻的理解。教师要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 必须创造更多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和发现知识的空间。很多数学问题如公理、定理、性质、公式都是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 教学时, 可以创造一些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吸引学生思考, 培养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会自己发现数学命题的能力。

例1设计“检验学校操场的旗杆是否与地面垂直的方法”的教学情境, 引导学生发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问:学校操场上树了一根新旗杆, 现要检验它是否与地面垂直, 你有什么好办法? (学生将手中的笔当旗杆, 桌面当作地面, 同桌合作进行试验后交流方案, 如用直角三角板量一次, 量两次等。教师不作任何点评, 请完成下面的折纸试验, 然后就能得出结论。)

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一块 (任意) 三角形的纸片,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试验:过△ABC的顶点A对折纸片, 得到折痕AD, 将对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 (BD、DC与桌面接触, 如下图) .观察并思考:

(1) 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学生会出现垂直与不垂直两种答案。紧接着我又提出一个问题:

(2) 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经过讨论交流, 学生发现只要保证折痕AD是BC边上的高, 即AD⊥BC, 翻折后折痕AD就与桌面垂直, 再利用多媒体演示翻折过程, 增强几何直观性。

创设这个实用性问题情境, 给学生创造了一个想学、乐学和主动学的空间, 学生经过观察、联系、抽象、概括和数学化过程, 命题会被暴露和发现出来。这时, 学生对命题 (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的理解会入木三分。经常应用这种“发现法”教学, 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 提高创新能力。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积极进取的动力和源泉。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 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 教师应多从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做起。

例2创设“卖鸭子”的趣味性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从前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人养了二十只鸭子, 准备卖掉, 怎么卖呢?第一只按一分钱, 第二只两分钱, 以下每只的价钱是上一只的两倍, 以此类推下去。有个买主一听, 这么便宜, 就被这廉价的鸭子打动了, 心里估计了一下花不了多少钱, 就接受了卖主的条件。试问买主究竟要花费多少钱呢?

这是一道趣味性很强的问题情境, 很容易引发学生去思考每只鸭的价钱, 然后计算买二十只鸭的总价钱, 教师由此总结出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会使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这个公式, 并且很快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在课堂中始终处于“喷发”状态, 从而养成自主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 创新精神得到培养。

三、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在创新思维活动中, 发散思维起主导作用, 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和基础, 而发散思维的培养重在教师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训练。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可以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 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例3教学下列函数问题时, 有意识地减少题中的一个条件, 让学生选择正确答案:

将函数y=f (x) 的图像沿x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 得到图像C, 又设C与C'关于x-y=0对称, 则C'对应的函数是 ()

学生通过观察讨论, 会有很多同学给出正确的选择。接着教师发问:这道题目完备吗?此问题一出示, 学生的思维会很活跃起来, 通过再次的讨论和分析, 会有很多同学发现题中缺少一个已知条件, 于是补充的条件多种多样, 例如:

(1) 函数y=f (x) 有反函数;

(2) 函数y=f (x) 的映射为一一映射;

(3) 函数y=f (x) 为增函数;

(4) 函数y=f (x) 为单调函数。

涉及的知识有反函数、一一映射、增函数、单调函数等等。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状态”。经常强化开放性试题的训练, 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创设疑惑陷阱情境, 培养学生辨析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 适时合理地设置“疑惑陷阱”, 能使学生在“发现陷阱、防御陷阱”的过程中, 透过表面现象, 抓住问题的本质。通过对问题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使他们学会辨析正误,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4判断函数f (x) =x2, x∈[0, +∞) 的奇偶性。

教学中, 根据学生平时练习的反馈信息, 有意识地出示以下错误解法:

∴f (x) =x2, x∈[0, +∞) 是偶函数。

上述解法似乎没有什么问题, 学生看不出错在哪里.但教师只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偶函数的定义, 便会发现, 上面解法忽视了函数的奇偶性的一个基本条件, 即必须同时有定义, 从而函数的定义域必须是关于原点对称的数集。而该题的定义域关于原点不对称, 所以该函数不是偶函数。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辨析, 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 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 更主要的是能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通过辨析, 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五、创设新异悬念情境,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很多数学问题, 表面看没有什么联系, 但只要做深入的研究, 便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内在联系, 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例5教学“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时, 在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内与一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作抛物线”之后, 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就是抛物线, 现在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过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 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 由此提出问题:请同学找出这种内在联系.

此问题问得新奇, 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 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 教师点拨学生:我们应该由y=x2入手推导出曲线的动点到定点和某直线的距离相等, 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 (x, y) 到定点F (x0, y0) 的距离等于动点P (x, y) 到定直线L的距离。让学生试一试, 经过变形、拼凑, 会得出下列推导过程: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 (x, y) 到定点 (0, ) 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定直线y=-的距离, 完全符合抛物线的定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抛物线的定义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敢于大胆巧妙地设置问题情境, 讲究策略, 使所创设的问题情境符合实际, 从而积极引发学生思考;要做到科学、适度, 易于学生接受;要有创新意识, 善于挖掘学生的创造力。只有这样,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转变他们的学习角色, 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发现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

[2]康柚岩.优质中学的教与学.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篇9

我认为, 英语本身是一种技能。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一个语言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 初中学生的英语要求就是能够在虚拟或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初步交流。例如, 我曾经过给学生上过一课Food and Drinks。我把教室设置成一个模拟超市, 并且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每个摊位前面放一张大卡片, 上面标明这个摊位主要是销售什么东西的。每个小组中有shop assistants和customers, 每个顾客手里有一个购物单, 顾客可以根据购物单上的内容来寻找各个摊位, 并且做正确的购物, 也就是说, 作为顾客, 必须先掌握这些食物的名称, 会说, 会看, 然后, 看懂这张购物单, 找到食品摊位, 然后用英语购买食物。作为店员这方, 就必须用英语来招呼客人, 回答客人提到的各种问题, 比如, 可以回答食物的价格、来源、产地或者说这些食物是好的还是不好的。学生全部都能参与到活动当中, 并且特别的积极。

作为老师, 我们应尽量给学生一些机会, 或者我们可以动脑子想想, 我们可以创设哪些机会让学生能开口说英语?

那么, 我们如何把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去, 如何为学生创设一个语言环境呢?

我认为, 我们老师可以通过很多活动, 尽量给学生创设一些机会。在活动中, 我们一定要注意活动的时效性, 而不能一味的追求活动的量。我们平时在教学中经常使用到的活动有pair-work, role-play, games, competition, group-work。

例如, 我在上Food and Drinks这课时, 在上课的第三部分的时候, 我会播放一段录像, 这段录像是关于一个顾客在餐厅就餐的情景。我会一边播放, 一边让学生准备, 配音, 其中, 一个学生可以做waiters或waitress, 另外一个学生可以做customers。这就等于给了学生一个直观的画面, 创设这样一个餐厅就餐的情景, 让学生把所学的东西用上去。这种方法更适合于初中高年级的学生。

现在很多老师在做group-work的时候, 经常会碰到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小组当中, 往往是程度相对来说比较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 而其他同学只是偶尔的插上一两句话, 甚至是无所事事, 有些同学还在下面讲中文。我以前也碰到过这种问题。所以, 我们在活动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到时效性, 要给每一个同学都分配不同的任务。

例如, 我今天上课要教的一个句型是It takes sb some time to get to sp.。我们可以给学生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要求学生在五分钟内找出所给地图中从A点到B点最近的一条路线。我们可以对学生有这样子的安排。学生A是一个group leader, 负责整个小组活动和活动最后要做一个feed back。学生B是负责统计从A到B点的各条相应的路线。学生C负责计算和记录各条路线花费的时间。学生D整理和比较得出的数据, 组织英语的汇报稿。学生E负责小组活动计时。当然, 这并不是说, 我们每个学生只需要负责他手边的事情就可以了, 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到每个项目的讨论中, 只不过是在分工上是各有侧重点。这种方法非常具有时效性。我们再设计这种课堂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到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投入到你的活动中来。

但是, 很多老师在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花了大量的力气做了很多现场的设置, 我觉得这种布置多了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在课堂上除了体现学用结合的同时, 老师还应该抓住一切机会, 来拓展所学的内容, 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情况, 有更多的开口机会。在这些开口机会当中, 我们还是要注意一点的是语言的精确性, 在英语交流当中, 我们尽量的要避免一些Chinese English或者Out of date language。

例如, 当我们很多老师还在课堂上反反复复的教How are you?的时候, 他们不知道How are you doing?在现代英语当中更为流行。所以, 作为老师, 首先老师的语言要精确, 才能给学生的语言进行指引, 语言要符合国外的人文环境、礼仪习惯等等。老师的及时引导, 哪怕只是一两次, 学生也会受益一辈子。所以, 在现在的英语教学形式之下, 我们的英语老师不能再搞闭门造车了, 老师本身需要充电, 而且需要更新一些陈旧的语言, 我们还需要去了解吸收一些国外老师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培养能力 篇10

一、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 甚至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新课开始时, 围绕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创设一些有价值且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对新知识、新问题产生一种强烈的好奇心, 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矛盾时形成乐于独立思考的愿望;对于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心理, 为自主学习奠定良好的情感基础, 等等, 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 教学“事件发生机会时”, 我就出示一枚硬币, 请学生猜想:抛硬币正面向上的机会与反面向上的机会谁大?学生们有的说正面向上的机会大, 也有的说反面向上的机会大于是我叫学生抛10次、50次、100次……再请学生说自己的发现, 从而得出结论.这样学生带着现实生活中富有挑战性的具体情境学习, 不经意间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 思维被激活, 学习就主动, 自觉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 拉近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

二、创设操作情境, 激活学生主体

一位全国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曾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的确, 学生在动手操作中, 思维和想象最为活跃, 能够获得直接经验和亲身体验, 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无论是知识上、能力上, 还是情感态度上, 均得到发展, 特别是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与轻松.

例如, 在教学“质数、合数”时, 有位教师先组织学生操作学具:分别用2, 3, 4, …, 20个小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 然后引导学生发现摆出的长方形个数与小正方形个数之间的联系, 再逐步引到质数、合数.该教师刻意追求创新, 不仅在摆长方形上花费了大量时间, 而且人为地增加了非本质属性的干扰, 因而影响了对概念的直接感知, 结果是得不偿失.其实, 我们可以利用约数的概念直接引入质数、合数概念.教师可让学生先分别求出一些自然数的约数, 然后根据一个数有几个约数进行分类, 从分类情况便可引出质数、合数.这是引入质数、合数概念最简捷的路径, 并能体现“质数、合数”概念的产生背景.

三、创设质疑情境, 培养探究精神

苏霍姆林斯基说:“获得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 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 使他们眼前出现疑问, 如果你做到这一点, 事情就办成了一半.”教学过程是由不断的见疑、质疑组成的.课堂提问应是双向的, 既有教师的提问, 也有学生的提问, 是一种双边的互动性活动.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 只有教师善于“问”, 才能启发学生的“问”.

比如, 我在教学“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比较”一课后, 启发学生质疑, 想不到一名学生竟问:“老师, 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求出最大的公约数?”我一下怔住了, 不过我很快抓住这个问题进行诱导:“对呀, 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请大家再看书中的例题, 能不能找出其他方法?”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马上忙开了, 很快就有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在短除以后, 还可以用最后的商除原来的数.接着又有学生提出最小公倍数也可以在短除法以后, 把最后的商与原来的数交叉相乘, 取其中任一个即可.没有质数, 没有探究, 就没有发现, 也就没有创新.

四、创设生活情境, 在活动中体验数学

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解释数学问题, 也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数学中许多公式、定理、原则是学生很难理解的, 但用生活中的经验来解释可以降低难度, 便于学生接受,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在教学“接近整十整百数加减的简便计算”时, 设计了这样的场面:老师有165元钱, 要买一个97元的录音机, 老师还剩多少钱?学生很容易列出算式:165-97.但老师付给营业员100元的整钞, 老师现在还有多少元?学生列算式:165-100.营业员找给老师3元, 最终老师还剩多少元?你能根据老师和营业员之间的交易列出一道算式吗?这样学生就可以列算式165-97=165-100+3, 也就很容易理解多减去的还要再加上这一法则, 进而上升到理论上的简便运算.

例如, 在教学小学数学“比例应用题”时, 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她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牛奶去上课, 这两杯牛奶是用奶粉沏的, 并把这两杯牛奶分给两名学生喝, 两名学生直摇头, 一个说太浓, 一个说太淡.老师问:“哪里出了问题?”有的学生回答:“没有按比例沏.”老师又问:“按怎样的比例沏好呢?”学生们纷纷发言, 有的说按1∶2, 有的说按1∶4, 有的说按1∶10.这时老师拿出一桶奶粉, 立刻就有学生提出:“看说明书, 按1∶8的比例配制.”很多学生都想上来配制一杯可口的牛奶.有了这样的生活情境,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基本上被调动起来.这时老师适时地提出问题:“有一杯200克的白开水, 应该加多少奶粉才合适?”课堂上的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 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课堂上这样创设生活情境也恰恰和对生活情境的论述相一致.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质疑能力 篇11

一、主题与背景

“疑”是思维的开端,古人说:“学则须疑,疑则有问”,疑问是发现之母,是创新思维的火花,是追求进步的强大动力。“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知识始于问题,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问题意识”是科学素养的核心。但是中学生受生理、心理、知识水平和社会经历等等的限制,缺乏敏锐的观察力,不善于发现问题,所以教师在化学教学中需要创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从问题的一步步展开中进行学习,留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注重学生的长远发展,这是落实新课程的设计思路,真正体现化学课程的时代特色的基本要求。

二、情景描述

【场景1】

在《氯气》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两军对峙的比利时伊珀尔战场,趁着顺风,德军一声令下开启了大约6000只预先埋伏的压缩氯气钢瓶。霎时间,在长约六公里的战线上,黄绿色的云团飘向法军阵地。毫无准备的英法士兵猝不及防,眼看着黄绿色的气体涌来,先是咳嗽,继而喘息,有的拼命挣扎,有的口吐黄液慢慢躺倒。德军共施放氯气18万公斤,使协约国1.5万人中毒,5000人死亡,这就是战争史上的第一次化学战。从此,化学战作为最邪恶的战争被写入了人类战争的史册。接着笔者提问:这些说明氯气有哪些性质?怎样防止氯气中毒?这样巧设引言,将学生饶有兴趣地引到氯气的性质学习上来。

【场景2】

在《原电池》的教学中,笔者先按照以下步骤演示实验:

(1)用一个干电池接电流计,指针为什么偏转?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有何关系?

(2)用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平行地浸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

(3)用一块铜片和一块锌片贴在一起浸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为什么铜片上有气泡?

(4)用一根石墨棒和一块锌片贴在一起浸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

(5)在导线中间接入一个电流计,检验电子的通过以及判断电极的名称。

随着实验的开展和深入,创设下列问题情境:

(1)电子为什么从锌片流向铜片?

(2)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分析两极各发生了什么反应?

(3)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分析原电池是一种什么样的装置?

课堂的最后又联系实际来创设下列问题情境:

(1)请观察教室的铁皮门上,什么地方出现了锈斑?为什么?

(2)我们学校门口立在地上的铁柱(用来禁止外来车辆乱停放)在什么部位最容易生锈?能否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

(3)家中炒过咸菜的普通铁锅未洗干净,次日就会出现锈斑(或者切过咸菜的菜刀容易生锈),这是为什么?

【场景3】

《乙酸》一节中,乙酸与乙醇的反应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若直接给出乙酸、乙醇的断键方式,要求学生去记、去背,效果不一定好,而且在学生心中没有说服力,难以融会贯通。笔者创设以下一系列的递进式问题情境,力求帮助学生深刻理解酯化反应机理:

1.结合实际和反应事实,比较CH3COOH、CH3CH2OH中各种氢原子的反应活性;

2.由问题1的结论以及酯化反应的定义得出CH3COOH与CH3CH2OH反应生成水的几种断键方式;

3.这几种不同的断键方式的关键是氢离子的来源,如何确定氢离子的来源?

……

三、问题讨论

(一)什么时候最适宜创设问题情境

场景1利用引人入胜的化学战争相关资料,以提出问题的方法导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前产生问题,引发思考,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有很大的作用,同时给学生留下悬念,为讲授新课埋下伏笔。这被称为引入式问题情境。

但是,引入式情境可以说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真正将主要知识落实,最关键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主要知识点创设即时性问题情境,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场景3在讲到酯化反应机理这个重要知识点时,适时地创设问题,学生对几种不同的断键方式进行讨论,激起学生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好奇之火从而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落实知识的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

对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学生课余的复习与预习是很重要的,所以如何让学生以较大的热情投入课余学习是教师要认真研究的。当前学生用很多时间忙于完成作业,沉浸于题海中。笔者认为,教师在课堂结束之际,积极创设悬念性问题情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探讨,是提高课余学习热情的有力手段。综上所述,创设问题情境可以在课堂的每时每刻,只是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作用。从学生反馈的信息来看,引入式的问题情境和悬念性的问题情境更多的是教师的教学艺术,即时性的问题情境具有更大的持久性和实效性,这也是教师实施情境教学的核心所在。

(二)用什么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

1.利用化学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培养质疑的兴趣

化学实验以其直观性、形象性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信息,因此利用实验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获得感性信息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例如场景2,在一系列的化学演示实验中,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感性信息,内心深处渴望从事物的表面现象得到实质性的解释。这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去探究事物发展的内因,帮助学生寻找新知识去解决心中的疑难问题,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最终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兴趣。

2.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创设问题情境,体验质疑的乐趣

“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知识的迁移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境,解决新问题时所体现出的一种素质和能力,包含对新情境的感知和处理能力、旧知识与新情境的链接能力、对新问题的认知和解决能力等层次。利用知识的迁移来创设问题情境,实现知识点之间的贯通理解和转换,有利于构建知识结构网络,提高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有效性。但是知识的迁移存在负迁移(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干扰作用),所以教师要对问题进行样式变换,目的是转换问题的呈现情境和样式,以使其与学生所构建的认知结构相接近或相反,使学生充分体验质疑的乐趣。

3.创设出奇制胜的问题情境,是学生质疑的动力所在

创设问题情境力求在平凡中一针见血。教师努力在学生思考的不经意间、忽略处或司空见惯中积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深刻体会到“不是我做不到,只是我没想到”的科学境界,鼓励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努力发现问题,积极比较、分析、归纳,逐步构建自身的整体素养。

4.创设环环紧扣的问题情境,体现质疑的魅力所在

场景2、场景3中创设了环环紧扣的问题情境,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状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激烈的讨论,同时,教师及时引导、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环环紧扣是“质疑”的魅力所在,是学生坚持质疑,敢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动力所在。

(三)如何判断学生质疑能力的提高

1.学生在课堂上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是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有力表现

场景3中,学生在讨论氢原子的活性时候,大多数认为CH3—CH3不与钠反应,而乙醇可以与钠反应,说明醇羟基中氢原子活性大。此时有同学说:“醇与钠反应容易,这并不能说明生成的氢气的氢原子就是来自羟基,可能由于羟基的作用使得甲基上的氢原子容易与钠反应,这也是有可能的。”该生接着说:“应该用CH3CH2OD与钠反应,再验证生成的是H2还是D2,从而得出醇羟基中的氢原子活性比甲基中的氢原子活性大。”这说明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否提高,关键是在讨论中是否有新问题、新假设的层层出现。同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启发、鼓励和充分而及时的肯定,学生质疑的兴趣会更大、思考的问题会更全面,思维的敏锐性和批判性才能得到切实的锻炼,这也正是学生“质疑”的最好归宿。

2.学生在课后能积极与教师交流想法、质疑课堂内容,是质疑能力提高的有力证明

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讨论问题,互相交流想法、意见,是再现课堂教学情景、落实课堂教学内容的有力手段,是学生提高质疑能力的主要途径。学生在课堂上有时会紧张或存在思想的惰性,可能会难以发现问题、较少对问题情境产生质疑,但是在课余的练习、思考中发现与课堂的分析有矛盾,这时候,若能与教师进行交流、质疑课堂教学内容,这无疑是能力提高的有力证明。

3.学生在考试中能大胆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是质疑能力有所提高的另一表现

在平时的测试或练习中,经常有同学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如在选择题的括号中填空上自己的答案,单选题中写上两个甚至三个选项,尤其在实验设计中,多数同学会写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体现了该学生的自信心,也体现了他自身质疑能力的提高。

四、诠释与研究

创设引入性、即时性、悬念性问题情境,依据化学学科特点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锻炼科学探究精神,提高整体素养,是中学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质疑与创新,事关中华民族的兴衰,是社会对未来人才的需要,是学生成为栋梁之材的基石。虽然,在将来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搞科学研究、成为科技精英,但是作为社会上的普通一员,也需要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积极质疑和努力创新,力尽所能地推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人的质疑意识的形成和质疑能力的提高,首先就要在学生时代(尤其在学校里面)得到长期而有效的培养与锻炼,这也是学校顺应社会发展、切实落实新课程改革目标、一切为了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具体做法。

创设生活情境 培养数学能力 篇12

一、教学情境的开发, 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教材上的数学知识一般都缺少一定的问题情境, 这样的数学学习缺少了数学原有的样子, 缺少了数学的来龙去脉, 缺少挑战性和趣味性, 缺失对初中学生学情的关注, 因而不能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与欲望。因而, 我们在组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时, 首先应该关注学情, 把握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 促进学生对新知的自主建构。同时必须对初中教材中呈现的数学知识进行情境开发, 变陌生的为学生所熟知的, 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 变学科本位为有机融合。

如我们在教学初中“代数”乘方时, 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首先借助多媒体播放优美的歌曲——《珠穆朗玛》, 把学生带到世界第一峰, 把图像定格在珠穆朗玛峰后提出问题:

师:珠穆朗玛峰有多高?

生:8844米。

师:我手中这张0.1毫米厚的白纸对折30次后有多高?

生: (讨论后) 比桌子高、比树高、比咱们的教学楼高……

师:其实, 它比8844米的珠穆朗玛峰还要高, 你们相信吗?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它们的层数。 (折纸演示:对折一、二、三……次的层数分别是2, 4即2×2, 8即2×2×2……)

师:观察这些数字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生: (讨论后归纳) 对折30次应该是30个2相乘。

师:30个2相乘书写很麻烦,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比乘法更高级的运算来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从正方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入手, 由a·a=a2拓展到a·a·a=a3。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 经历知识的产生、规律的发现的过程, 使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对学生的发展十分重要。教师可以创设各种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问题情境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建构过程开发, 变静态接受为动态生成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的, 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 要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智能结构, 促进学生的最优化发展。做到概念、公式让学生抽象概括;定律、法则让学生探索发现;问题、策略让学生自主提出。

例如, 我在教学“乘方”的新知时, 并不是直接概括给出, 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

师:观察2×2×2…的特点, 你能列举类似的运算吗?

生: (-3) × (-3) × (-3) × (-3) …

师:根据这些运算特点, 怎样给乘方下个定义?

生: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

师:很好, 可是遗憾的是, 这种方便、简洁的记法却不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早在1676年, 英国学者牛顿引入了an这种记法, 老师希望你们在今后的探索中, 热爱数学, 学好数学。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 给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机会,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归纳总结、建构新知的能力, 是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要求。

三、应用价值的开发, 变机械重复为实践运用

长期以来, 人们往往将数学的应用定位于“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 导致学生的练习陷入题型呆板、形式单调、内容封闭的误区, 这严重地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因而教师要十分重课堂教学中训练方式的开发, 变机械的重复为变式训练, 使练习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和生活性。生活是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 而这个资源仅仅在课堂上进行开发是远远不够的, 因而, 老师要积极组织学生综合实践活动, 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拓展思维。

四、变式训练, 拓展思维

由正方形的面积和正方体的体积a2、a3, 想一想:

1. (-2) 6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

2.23与32, (-2) 3与-23, (-2) 4与-24有什么不同?

学生独立完成后, 师生共同评价, 再一次明确:乘方实质就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

上一篇:企业成本管理改进策略下一篇:下载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