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

2024-10-22

从众心理(精选12篇)

从众心理 篇1

一、从众心理的基本概念

1.从众心理的含义。 从众心理是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 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 没有被从众, 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所存在的心理现象, 通俗地说就是“随大流”。

2.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从众心理的产生受到多种从众因素的影响。 主要包括:一是群体因素, 群体的规模越大, 凝聚力也就越强, 从而使得群体的意见一致性较高, 便易形成从众行为;二是情境因素, 当人们所处的情况, 接收到的信息较为模糊或者是受到某些有权威人士的号召和影响, 便会产生从众心理。 三是个人因素, 主要表现在个人的人格特征、性别差异及文化差异等方面不同, 致使从众心理和从众的层次及情况也具有差别。 就从众的意义看, 从众心理可能是积极的, 也可能是消极的。

二、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就业。 现如今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长, 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虽然就业渠道及方式多种多样, 就业信息方便快捷, 但对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来讲却不能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从而使得一些较低级的岗位无人愿意承担, 而较好的职位却蜂拥而至。 在这种大的就业背景下, 避免不了跟风现象的产生。 例如一些人看到周围的人都在考研, 那就避免不了会跟风地考研, 而在学习过程中又可能会发现自己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看到其他人找到工作, 心里难免为之所动, 又弃研找工作。

有些人觉得大家都选择的应该是没错的, 所谓最多的选择也是最好的。 一旦存在这样的选择心理, 也就是就业从众选择。 选择的发展方向并非是因为自己的喜爱或兴趣, 甚至与专业都无关, 只是选择大多数人认为正确的选择, 有些人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得到很好的发展, 而大部分人则在后来的发展中被重新抛回起跑线, 因而在就业方面表现出来的从众心理是既有利又有弊的。

2.消费。 如今, 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消费群体, 我们可以在全国各地的大学城附近发现各种娱乐设施场所, 这些场所多数都是提供给高校学生使用的。 大学生在学校里学习, 虽没有过多的接触社会, 但在交际活动上和社会上的人际交往并无差别, 举办生日Party、舞会、派对、出席团体活动等都有从众心理的影响。

从众的消费还表现在“网购”和“韩流”上, 在当下淘宝流行的时代里, 淘宝商家利用大众的从众消费心理, 在 “双十一”、“双十二”这样的重要节日里, 将商品大打折扣, 并且提供各种优惠和红包发放吸引大众消费, 这时许多人看到自己心仪已久的产品终于有了优惠变迅速抢购, 还有一些销量较好的产品, 可谓是一哄而上, 迅速被抢购一空。 但也存在令人担忧的问题, 例如有些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并无用途, 只能闲置下来, 造成产品资源的浪费。

“韩流”是从众心理的一个明显表现, 韩餐、韩服、韩妆、韩式整容一系列的韩国风暴扑面而来, 韩国游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 人们受到周围人的影响都被卷进韩流中, 疯狂地购买韩代购的产品。 韩式整容让人变得漂亮, 如今不仅明星整容, 普通人也为了美貌不惜身体的代价, 选择赴韩整容的人越来越多, 很多人都整成“冰冰脸”, 过安检时给工作人员造成极大麻烦, 认不出其真实容颜, 整容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被电视媒体曝光, 从众心理引发的整容风波此起彼伏。

3.恋爱观。 大学生群体是青年群体的一个代表, 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素养, 在情感上也正是发展的时期, 然而大学生在恋爱观上存在盲目跟风的问题, 一方面, 在调查问及一些人的时候, 为什么会谈恋爱的理由是, 因为我的周围人都在谈恋爱, 那我也应该谈恋爱, 这样的恋爱心理显然是不够成熟的, 是一种从众心理, 大学生已十八周岁, 是独立的个体, 对待感情应该有责任和承担的态度, 应该清楚地认识自己的价值选择和情感追求, 不能盲目地将周围的情况不假思索地复制在自己的身上, 这对己对人都是不够负责的表现。 另一方面, 大学生恋爱时的从众心理还表现在都对万众瞩目的异性产生好感, 每个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追求, 但在感情上并不代表最好的就是最适合自己的, 有人盲目从众, 跟风追求万众瞩目的异性, 觉得这样才充分显示自己的魅力, 实在不是明智之选。

三、从众心理的影响

1.积极影响。 从众心理作为一种大众心理, 是普遍存在的, 因其较易受环境的影响, 所以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表现形式。 由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就是人们跟风随大流的消费, 这种消费方式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的追求, 并形成流行趋势,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以推动某一行业的发展, 有利于产品的生产和售卖, 甚至影响市场的供给与需求, 促进市场的需求, 获取更多利益, 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向更高的层次转换。

2.消极影响。 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从众心理, 对个人的生活发展极为不利, 它会危害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过于盲目地从众, 购买不需要买的东西, 浪费金钱, 不计后果的跟风随大流影响个人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缺少主见, 不能正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无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使自己陷入困境, 影响个人发展。

从众心理有利有弊, 大学生要正确对待, 避免盲从, 要有自己的价值选择, 作为新一代的青年, 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 社会的发展进步需要大学生的力量, 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尤为重要, 因而一定要使得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自觉摒弃有害的价值选择, 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摘要:本文通过梳理大学生心理教育中, 从众心理的来龙去脉, 总结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形式及其产生原因。通过调查获知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在就业、消费与恋爱观中的表现, 概括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 旨在为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心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石成奎.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其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6, 51-52.

[2]王燕, 王辉.正视大学生从众心理与其有效利用[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12) :28-30.

从众心理 篇2

认同:这一术语指的是因个体希望与影响施加者保持一致,而对社会影响产生的某种反应。和依从一样,在认同中,也并非因为某种行为内在地令人满意,我们才采取这种行为方式;我们采取特定的行为方式,仅仅是因为这种行为方式能使我们与所认同的另一个人(或一些人)建立起令人满意的关系。

认同与依从的区别在于,在认同中我们的确相信自己所采取的意见或者价值,尽管我们对这些意见和价值的相信程度还不很强烈。因此,一旦我们发现某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在某些方面具有吸引力或感染力,我们就倾向于接受来自这个人或者这个群体的影响,并且采取类似的价值或态度——这样做并不是为了获得奖励或者逃避惩罚(就像在依从中那样),而仅仅是为了与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相像。(个人理解:追星和偶像崇拜可以归类到认同。)

如何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 篇3

A家长:您好!随大流,没有自己的主见,其实这是一种从众心理。这在孩子中相当普遍。从众心理在很多时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尤其是误从了不良行为后,所以家长有必要予以重视。改变从众心理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二要提高孩子分辨是非的能力。

其实,孩子的从众心理是和我们平时的教育有关的。孩子认识不到自身的能量有多大,对自身估计也还不准确。而平日里父母又习惯说,“你看人家xx又得一百分”,“你看XX的衣服穿两天都还那么干净。”平日里漫不经心的几句话,却总是在拿别人的孩子当榜样,这在孩子心理就划下了一道印痕,孩子会认为,哦,我没有别人优秀,这样就导致孩子的不自信。

孩子还小,对是非的判断也不甚分明。他们往往按自己喜爱和厌恶的情绪去判断是非。比如,他们在看《亮剑》的时候,都非常喜欢李云龙这个人物,包括李云龙骂小鬼子的话,他们会觉得很酷,就会模仿,而这时候如果家长没有适时指导,就会导致孩子误学不良行为。

这里提供以下方法,以逐渐改变孩子的从众心理:

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对孩子的细微进步,要及时予以关注和赞扬,让孩子在赏识下建立自信。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可以经常对孩子说:“孩子你真棒,一定要继续努力哦!”如果你觉得孩子做得还不尽如人意,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可以说:“孩子你真努力,相信你下次会更好的。”这样既让孩子充满自信,又激励他以后继续努力。

引导孩子辨别正误。家长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道德是非观念,告诉孩子,哪些可以学,哪些不可以学,不仅让他知道什么正确,还要让他知道什么是错误。孩子往往对一些不良行为模仿得很快。比如很多孩子喜欢拉帮结派,搞对立面,家长就应该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应该互相取长补短,团结每一个同学。日常生活中应反复疏导,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这样孩子就不会人云亦云、盲目从众了。

把教育融入到点滴生活中去。关注和引导孩子要从细节人手,不要只拘泥于学习方面,生活中的各个角度,诸如生活习惯、文明礼仪、责任心、独立性等多方面都要有所渗透。坚持不懈地去做,孩子就会逐渐改变从众心理。

(袁淑伟培训教师,家庭教育工作者)

“从众心理”在现实中的应用 篇4

作为个体, 每个人都持有自己的个性, 作为社会性动物, 个体在面对某个人或某个团体施加于自己的压力时, 往往会表现出屈从。从众心理, 揭示了个性准则与社会准则之间的巨大矛盾, 还没有哪一条社会心理学的原理象从众原理这样深刻地揭示了人的生存状态的窘迫——作为个体, 你竭力想保有自己不受外在压力、遵从自我判断的心灵的自由度, 然而, 作为社会性动物, 你的行为和观点又总是受到某个团体或个人真实或臆想的压力的作用而不得不作出屈服和让步。

一个叫王安的大学生和他的四个同学, 正在收看一个市长竞选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的电视节目。王安对竞选人的印象很好。这位态度诚恳的竞选人比起他的对手来更让王安喜欢, 因为此人很诚实。演说结束后, 另一个同学认为这个竞选人很令人讨厌——简直就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这位同学更喜欢与之竞争的另一个候选人。其他三位同学一致赞同这个同学的意见。王安有些为难了, 最后, 他只好嘟嘟囔囔地对他的同学说:看来, 我所看中的竞选人, 他的诚实品格还存在一些问题, 也许他的诚实还没有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程度吧。

对于这种情景, 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 (1) 是什么原因促使人们去遵从团体的压力?具体到王安来说, 是什么原因使他遵从了同学们的见解? (2) 团体压力的性质是什么?具体地说王安的同学做了什么事使他遵从? (3) 王安是在得知同学们不同意自己见解的瞬间改变了对竞选人的看法呢, 还是仍然坚持原来的意见, 只不过是口头做了修改?如果王安改变了原来的看法, 那这种改变是永久的还是暂时的?

遗憾的是, 我们不能准确而肯定地说出王安在那一刻里到底想些什么, 因为在那一情景中有许多未知的因素。例如, 我们不知道他对自己原来的看法有多大把握;不知道他对于和他一起看电视的同学喜爱到何种程度;也不知道王安认为自己对于诚实的判断力是比同学们强还是比同学们弱;更不知道他平常是个坚强的人, 还是一个软弱无能的人, 等等。

社会心理学所要做的是, 设计一个实验使它类似于王安所处的情景, 并控制和改变那些我们认为是重要的因素。

索罗蒙阿希已经在实验室中设计出了这样一种情景:找一个被试人, 跟另外四个人, 自愿参加一个知觉判断实验。实验者给你们五个人出示一条直线甲, 同时出示另外三条与甲平行的直线乙、丙、丁以做比较, 让大家判断三条直线中那一条线段的长度与甲线段的长度最接近。这个判断对任何人来说都非常简单, 比如说乙的长度显然与甲的长度是最接近的, 如果要你先回答, 你毫无疑问地会选择乙。但是, 现在并没有叫你回答, 而是先叫了别人。第一个人仔细看了看, 回答说:“丙线”。他的回答使你惊讶, 你怀疑地看着他, 心里嘀咕说:“这怎么可能呢!”现在轮到第二个人了, 他也选择了丙线。这时你开始感觉不可思议:“怎么会呢?难道这两位是瞎子?”但是, 当第三个人同样回答是丙线时, 你开始重新审视这些直线和你原先的判断。“也许我错了?”你默默地念叨着。现在轮到第四个人了, 他也判断丙线是正确的。此时你出了一身冷汗。最后, 轮到你了, 你声明说:“当然是丙线, 这谁都知道。”

这就是阿希实验中被试人所体验到的那种内心冲突。正如你所猜想的那样:先回答并且给出错误答案的那几个人都是实验者的助手, 事先得到了做出错误答案的指示。这个知觉判断本身是很容易的, 当一个人没有受到团体压力去判断的时候, 无论判断多少次都不会出现错误。的确, 这个判断任务太简单了, 而且物理现实 (直线) 又是那样鲜明清晰, 以至连阿希自己都坚定地预测, 遵从团体压力的人不会太多。但是, 他的预测错了。当看见同伴们在几次判断中都同意同一个错误答案时, 将近四分之三的被试人至少有一次遵从了错误答案。整个判断状况表明, 在总的回答次数中, 受阿希助手影响遵从错误答案的平均数占到了百分之三十五。

阿希的实验情景是很特别的, 它和许多使我们发生从众行为的情境有所不同。在阿希的实验中, 没有明显的团体压力压抑着个性。而在许多其他情境中, 对不从众的惩罚却有明确的规定。例如:我嗜好吸烟, 在许多情况下我可以随意吸烟而不受到惩罚。但有时候却不能这样, 因为在影院中拿着手电筒在黑暗中巡视的管理员彬彬有礼 (但口气严厉) 地对我说:“如果要吸烟, 就请到外面去。”我只好掐灭香烟继续观看影片, 要么就带着遗憾走开。不从众带来的消极结果是很明显的。

在阿希的实验 (和王安的例子) 里情境却微妙得多, 在这些情境中对从众与否没有明确的惩罚或奖励。那为什么阿希的被试者和王安还要从众呢?看来似乎有两种可能性1) 可能在大家一致的判断面前, 人就容易相信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2) 可能他们是“表面上迎合别人” (内心却深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 以便使自己能够受到多数人的欢迎, 或者是要避免持异议而被人讨厌。

简单地说, 这些人有两个目的:1) 想不犯错误, 力求正确;2) 想通过遵从团体里其他成员的期望去行事以博取别人的欢心。通常, 人们可以轻易地通过一个简单的行动达到这两个目的。例如:遵守交通规则靠右驾驶车辆;教师节给老师送一束鲜花;努力学习争取优异的考试成绩等, 这些行动既是正确的, 又符合别人的习惯。

在阿希的实验里, 判断者面对着两难的选择:你认为正确答案是乙线, 并且你也这样回答了, 这就满足了你力求正确、不犯错误的意愿, 但你因此可能就违背了你同伴的意愿, 他们会觉得你有点怪;但另一方面, 你若选择了丙线, 就会满足了大家的意愿, 这时候, 除非你相信他们是正确的, 否则就违背了你力求正确、不犯错误的意愿。

王安是真的被同学们说服了, 还是为了迎合同学们的好感, 表面上同意他们的判断而内心却仍然坚持自己原来的意见呢?由于他是个假设出来的人, 我们无法确切判断。而阿希实验中的从众者又是什么情况呢?他是否相信自己原来的判断是错误的, 而其他几个人的判断是正确的呢?事实上, 后来问了从众者:“你确实和别人看的一样, 还是只这么说说而已?”少数被试者坚持认为, 他们确实和别人看的一样。而我们怎么才能肯定被试者说的是真话呢?假如你是被试者, 而且你也坚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才是正确的, 但你屈从了团体的压力同意了别人的判断, 这时你如果承认自己屈从了, 那就太伤面子了, 会显得你很软弱胆小。而且你还不得不承认自己没有按照实验者的要求去做, 没有回答出自己的真实判断。这样, 那些回答说自己的判断确实和别人一样的人, 很有可能是为了面子上的好看而欺骗实验者。

那么, 怎样才能确定团体压力是否真的影响了一个人的判断呢?一个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 我们能够一直跟踪王安到秘密投票室, 看他究竟投谁的票。这样就会发现他是真的被同学们说服了、还是只是口头上迎合大家、而实际上仍固执己见。显然, 当被试者进行单独判断时, 驱使个体遵从别人判断的那种压力就会很小, 被试者更倾向于做出自己的判断。

上述事实表明, 我们生活在两种相互矛盾的准则之中——一个是与个性有关的准则, 另一个是与从众有关的准则。是坚持独立的个性、不从众, 成为一个特立独行的偏离者, 还是遵守常规、亦步亦趋, 做一个随大流者, 这的确是困扰我们心智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我们所处的社会, 对从众和不从众者两者的喜爱程度似乎不同。在有“法律”常规的团体中, 从众者更受到欢迎。显然, 在某些情况下, 从众是合乎人们心意的, 不从众会引起灾祸。例如:为了表示不从众, 我偏偏沿着马路左侧行驶, 这样一意孤行的后果, 一是有可能跟迎面而来的车辆撞个正着, 要么就是面对一大堆罚单, 这种标新立异地反遵从行为, 毫无疑问是不恰当的。

然而, 并不是说从众在任何时候都是恰当的, 在有些情况下, 从众会造成灾难和悲剧。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的例子。在那种特定的历史氛围里, 容不得半点不从众的行为发生, 即使最野蛮的行为也是有理的, 因而没有人敢持有异议, 从而造成了“全国山河一片红”、所有人的意见都一致的假象, 使人不敢去想是否还有其他选择的余地。绿军装、绿军帽、武装带、语录本、早请示、晚汇报、灵魂深处闹革命、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在正常的情况下, 不正视现实的人很快就会被周围人的批评和嘲讽弄得老实了, 可是在文革中, 根本就没有这种矫正。恰恰相反, 自我欺骗成倍地增加, 就象进入了四壁都挂着哈哈镜的大厅, 与严酷的外部世界毫无联系的虚幻图象相互反射好象变成真的了。在这些哈哈镜里, 什么也看不见, 只能看见反复出现的自己的面孔。文革结束后, 某些人才惊异地发觉, 自己的所作所为, 好象是做了一场噩梦, 他们当初灵魂深处是那么坚定地相信, 自己真的是“三忠于、四无限”。

说起前述的线段判断实验, 阿希曾经感叹:他很欣慰于那个百分之三十五的统计数字——这表明尚有机率百分之六十五的的情况下, 有人会坚持真理, 不会盲从和屈从于别人的判断。这些人是鸟中之凤、人中之龙, 历史意义上的豪杰和英雄。然而, 在类似于史无前列的这一类事件里, 这样的人很难诞生。

我们研究社会心理中类似从众这样的心理原理, 期望的是能够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教益, 使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更理性, 这也是研究从众原理能够带给我们的最有意义的价值吧。

参考文献

[1]沙莲香著.社会心理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

[2][美]马斯洛等著.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从众心理,人的安全需求 篇5

每一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下火车站我们都会随着大流就会不用想事地走出火车站,有许多这样的“从众”而正确的事例。其实这是根据常识做了判断,更多的时候从众并没有从常识判断,只是寻求一种心理上的安全:大家都这样,错不了,即使错了,大家都一样。

且不说孩子千差万别,但即使是“百差十别”,那也说明孩子们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的智能结构。在幼小的时候,特别需要不同的环境成长和发展。我办学本来开始是出自个人的兴趣,但到后来假装得考虑社会的意义并自己也信以为真的时候,我想这种社会意义是提供一个选择,为某些孩子。

我曾有过一次闯红灯的经历。前面一辆高大的大巴,让我没法看清前面的红绿灯,如何计算左右的红绿灯规律咱也没有去关注过,跟在这大巴后面结果就闯了红灯。如果在当时的情况,自己停一会儿让大巴离我一点距离以免看清红绿灯,但如果那时是绿灯,你傻乎乎地停着后面的人不停地按喇叭让你感觉自己就像犯罪似地内疚。

谈教育中的从众心理 篇6

【关键词】 法伯的实验教育教学思想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3-0068-02

法国科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毛毛虫实验"。

他在一个花盆的边缘放上一些毛毛虫,让他们首尾相接,围成一个圈,同时在离花盆周围6英寸的地方撒上一些它们最爱吃的松针。由于这种毛毛虫天生有一种"跟随者"的习性,因此它们一只跟着一只,盲目的跟着前面的毛毛虫,绕着花盆一圈圈地爬行。令法伯惊讶的是,这群毛毛虫当天在花盆边缘一直走到精疲力尽才停下来,期间曾稍做休息,但是没吃没喝,连续地走了10多个小时。时间慢慢过去了,一天,两天——毛毛虫依然这样没头没脑地兜着圈子。连续几个昼夜之后,它们饥饿难当,精疲力竭,一大堆食物就在离他们不到6英寸远的地方,结果却一个个的饿死了。

看完这个故事,忍不住对照自己:做为一名教师,我有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吗?我是不是也是一只毛毛虫?

反观我们的教育教学,盲目跟随、低头走路、疲于应付的老师的确不在少数。

为了活跃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学校开展了若干活动。每次活动通知一发,老师就开始忙碌着和学生一起应付学校的活动。弘扬爱国精神读书演讲活动,我亲眼看着一位班主任老师忙碌了三天在网上搜索适合学生朗诵的文章,并把一名女生叫到办公室亲自指导朗读,结果到了参赛当天又得知主题不太合适只好另换内容,抓紧上网搜索,终于找到一篇文章,打印,突击让学生读几遍参赛。

为什么参赛,老师不曾想过,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活动,还怕自己的班级名次落后,所以亲自出马找材料、看着学生朗读训练。假如老师能够认真地思考一下,借助参赛活动,在班级里掀起读书的热潮,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然后每个人都谈一谈读书的感想、收获,让同学们选出读书最好的同学代表全班同学参赛,既是一种奖励,也是对同学的鼓舞,由此使得同学们养成读书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影响将会有多大?不仅仅是当时,而是长久的乃至一生的影响!

……

一个整天疲于应付的老师能有自己的思想吗?我们教师在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首先应该确立自己的发展目标,应该树立创新的理念,要善于思考,也就是说要有"思想"。

如何成为有思想的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形成是在学习、理解、批判、质疑、建构和消化吸收进而创造的基础上。所以,积极的学习心态和行动非常重要。其中在学习和教育实践中,认真思考并处理好社会与教育的关系、理论与思想的关系、思想与实践的关系尤为重要。

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教育当然也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心理问题、信仰问题、道德品质问题、犯罪、吸毒、生存危机等等,我们说是全社会的问题,很多老师苦于无力解决学生的这些问题而无奈的宣布教育不是万能的,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人的发展不仅受教育的影响,更受社会的影响,但不能由此而放弃教育。有的老师说,大环境如此,我只有随波逐流。须知,大环境是由一个个小环境构成的,一个小环境改善了,不能左右大环境;但许多小环境都改善了,大环境也必然得到改善。作为一名教师,虽说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可以影响一个班级,一群学生。当每个教师都能给学生以健康的、积极的影响,都能给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时,就会影响一代又一代人,也必然会改变大环境,以此引领社会朝着更加健康、和谐的方向发展。当我们能站在社会大背景下对待教育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就会少了些盲目和急功近利,少了些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而变得更加科学、合理,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的发展规律。

素质教育呼吁新观念,新观念产生新实践,要成为一名有思想的教师,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拥有者和权威者"的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行,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也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由以"学科为中心"走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由"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者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应注意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和启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并在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使自我价值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爱学、乐学、勤学、善学,不断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随着旧的教育模式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讲究教学艺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教师当然也不例外,要注意做好知识准备,增强教育机智。例如:巧设悬念、创设情境、科学设疑、讨论争辩、随问随答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而,利用这些教学方法并能取得較好效果的前提,就是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认真地备好每一细节,哪怕是一个词、一幅图、一个数字,提前都要看到,甚至要想到它蕴含的知识与观点。这样,教师才具备了教育机智素质,即应变能力,对学生提出的敏感的问题、新的问题、意外的问题,快速地做出反应,果断地采取恰当的教育教学措施,在学生面前树立起为师的形象,而不至于尴尬。教师的教育机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灵活果断,随机应变;方式多样,对症下药;实事求是,掌握分寸等等。

思想从哪里来?思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思想不会在年复一年的简单重复教学中自动生成,它需要行动,需要学习、实践、反思、提高。在学习中不断丰富,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不断积累,在反思中不断升华。只有勤于学习的人,才能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内涵,借鉴先进的思想和理论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只有不断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的积累,检验理论,同时又能不断地反思自己的实践,在反思提高思想认识,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从众心理 篇7

从众心理一词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 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 而在自己的认知、判断、信念等方面表现出符合公众舆论的行为方式, 呈现出一种“他们是自愿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假象。实验表明, 只有很少的人能够保持独立性, 没有被从众, 所以从众心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二、从众心理与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关系

英语是我国各高校的必修科目, 四级、六级等全国性考试受到了广泛重视, 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对大学生英语学习来说, 影响因素是非常复杂的, 这其中就包括从众心理这一方面。从众心理的影响范围极为广泛, 无论是儿童、已工作者还是老年群体都无一例外, 自然也深深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

三、从众心理对大学生口语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

英语学习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 例如, 单词记忆、语法学习、口语能力等。在这其中, 从众心理对口语能力培养的影响可谓巨大, 这其中最重要的影响在于课堂参与意愿方面。在我国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一种课堂现象——不爱主动发言。这背后的原因也很多, 比如我国文化重视谦虚, 部分学生性格内向, 怕说错挨批评等。

在此, 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的从众心理呢?这其中的原因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 大学英语课堂通常人数较多, 容易形成规模效应。与英语专业相比, 大学英语公共课堂一般是两个甚至多个自然班共同进行, 人数较多。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需要回答问题, 学生首先会想到在如此众多的同学面前回答有很大的压力, 不如选择沉默。

其次, 害怕错误。我国具有尊师重教的传统, 对教师的敬畏也是一种普遍心理, 即使任课教师为人随和, 学生也会担心自己回答错误时会遭到批评。另外, 人们常有一种“大家都这么做就不会错”的错误心理, 这也是学生选择“随大流”的原因之一。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培养产生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无法抓住练习机会。我们知道, 口语是一种语言输出, 它的培养离不开反复和长期的输出练习。对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 课堂是他们最重要的练习机会, 而从众心理导致他们选择了放弃这些机会, 长此以往, 必会对他们口语能力的提升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第二, 懒于思考。在课堂上选择与大多数人一样沉默会造成一个结果, 那就是不再积极思考。“既然不需要进行口语表达, 自然也就不需要思考”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心理。这一情况长期产生, 必然会导致学生不爱思考、不想思考、懒得思考, 这对口语能力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第三, 泯灭个性。英语口语练习与其他科目不同, 绝大多数相关题目与练习都是开放式的, 回答可以因人而异, 这就要求学生多想出自己独特的答案。但学生不去主动回答, 就会导致不再积极思考, 随波逐流, 自然也就无法产生有个性的想法。

四、应对方法

了解了从众心理的负面影响, 我们就应该思考和讨论如何去应对这种影响, 怎样使这种阻碍变为正面作用。

第一, 利用从众心理, 提升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文提到, 从众心理可能产生负面和正面两方面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提升部分学生的口语课堂积极性, 那么余下的学生也会受其影响, 积极参与课堂练习。这就要求教师们多加努力, 利用多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练习兴趣, 从而促进整个群体的积极性, 让学生充分抓住课堂机会进行口语练习。

第二, 促进学生思考。如果学生参与意愿较低, 教师可以选择指定学生回答问题, 强迫其进行思考, 防止学生产生“我不举手就不用思考”的思想, 将学生的懒惰消灭在萌芽状态。

第三, 鼓励学生给出有自身特点的回答。目前, 我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课堂练习仍然以对话模仿、角色扮演、小短剧为主要形式, 这些形式往往以书本上的模板为基础, 教师应从参与者数量和题目质量两方面入手, 鼓励学生多多发挥个性, 增加回答问题的学生数量, 对有个性、有创造力的回答给予表扬和奖励, 带动其他学生, 最终形成良好的“从众”效应。

从众心理 篇8

一、从众心理的积极意义

1. 有利于培养科学的数学观

数学教学中所学习的公理的、定义、定理、公式、推论等基础知识,是已经被数学共同体证明了的真理. 对这些真理的认同、服从,是对“科学法则”的从众,是对“科学规律”“科学真理”的从众,这种从众是必需的,也是完全必要的.这种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有利于培养科学的数学观.

2. 有利于培养和保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课堂教学是在多元心理活动同时发生的群体环境中进行的,一个和谐的群体发挥的作用往往超出该群体中单个个体作用的机械总和,会很好地起到促进学习质量提高和数量增长的正效应. 在群体的正确舆论导向下,个体的观念和行为与班集体和教师的主导倾向更多地保持一致时,个体的心理与群体是和谐统一的,这有利于保持其身心健康,激发并巩固其学习积极性,提高心理活动水平,增强记忆效果.

二、从众心理的消极效应

1. 不利于独立自主的个性发展

产生从众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屈服”于群体情境的压力. 一般的情况下,当个体行为与别人一致时,就会有“无错”的安全感,当个体行为与众不同时,就会感到群体压力的孤立感. 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别人怎么说,我也怎么说; 大家怎么做,我也怎么做”的盲从. 这样做不利于独立思考. 独立分析的个性发展,有时会在“从众”心理的误导下,人云亦云,把错误当作正确,正确当作错误.

2. 不利于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课堂教学中,教学信息的反馈是师生互动的双向反馈.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师需要不断地获得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知识的程度、质量等方面的信息反馈,从而及时地调整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效果的高效. 但是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往往使教师得到的信息不真实、不可靠、不全面,就会使教学过程的实施偏离教学的实际情况,无法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在课堂教学中,从众行为是客观存在的. 学习差的学生往往习惯于从众,不敢发表独立见解,这种从众一般是真从众; 学习好的学生,由于自信和固执,会发生“假”从众行为而不愿发表独立见解. 无论是真从众还是假从众,都会使教师得到不可靠的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不真实的评价,从而使教学策略、教学方式的调控失去针对性,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发挥从众心理的正效应,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的积极因素,使其发挥正向心理效应,从而发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 由依从到内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从众心理的动机不同,从众时间的相对持久性也不同. 美国学者E. 阿伦森把从众行为分为三个层次: 依从、认同、内化. 依从是最不持久的反应,对个体的影响较小. 认同区别于依从之处在于,个体能逐渐相信自己所采取的观点和准则,虽然对这些观点和准则的信仰还不够坚定. 内化是最持久、最根深蒂固的反应,它是将观点准则变成了自我支持的坚强信念,由于内化,人们的思维更加灵活,更加科学. 鉴于此,课堂教学就是要利用学生的从众心理,使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观点和数学法则由依从、认同而达到内化,使从众行为的正效应充分得到发挥. 从众行为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积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群体的良好行为影响,改变个体的不良行为,使个体的依从、认同转化为一种对良好学风的归属感.

2. 顺势调节,使学生达到满足反应

从众心理在某种情况下实际上是一种集体心理、定式心理. 数学学科的抽象性、概括性,要求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完备性. 因此,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掌握,首先需要培养收敛性的定式思维. 收敛思维的特点是: 1明确性; 2定向性. 定式思维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方向性. 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都是前人的经验总结,利用前人的固有法则、固定模式分析解决问题,是定式思维的集中表现.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由顺从反应到认同反应,再由认同反应到满足反应. 因此,顺势调节,让学生的顺从心理自觉认同,是达到满足反应( 即内化) 的先决条件.

3. 互动交流,启发诱思

课堂教学无论是面对全班的讲授,还是分成小组的合作讨论,总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群体环境中进行的. 而在这个群体中,由于先天的、后天的、主观的、客观的条件不同,学生的思维有快与慢、深与浅、灵活与机械、广阔与狭隘、正确与错误的差异,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讨论中,那些思维敏捷、反应灵活、导向正确的观点,会对思维迟滞、反应单一、判断犹豫的学生有良好的启发诱思作用. 心理研究表明,个体在群体中的思想与行为往往与独处时有所不同,当你是群体中的一员时,群体行为的诱惑会加强个体的“去个性化”倾向.

四、调控和克服从众心理的负效应,提高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从众行为虽然有积极的作用,但负面效应也是客观存在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策略进行调控和克服.

1. 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的独创性思维

学生的从众行为容易窒息个体思维的独创性、深刻性,不利于个体智力水平的发展.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不唯师、不唯书、不盲目、不轻信,敢于大胆发表独立见解. 比如在解方程教学中,在做“求方程的解”这道练习题时,大多数同学认同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个数”这个步骤去解. 一名同学却提出: “因为86 - 29 = 57,只要解,很快就得”对于这种标新立异的独立见解,教师及时表示鼓励支持,给予热情的肯定和赞扬,对克服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起到了显著的矫正导引作用.

2. 合理利用错例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从众心理的消极效应进行调控和克服. 比如用坚定的语气来问否定的问题: “你认为不正确吗?”或者通过“错例”“反例”教学,让学生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遭受失败的“打击”,从而克服随着大流走的盲从习惯,认识到盲目从众的误导性、危害性.

3.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 克服从众心理的一个有效手段是引导学生及时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地积极地进行自我监控、自我调节. 对解题方法、推理过程、运算过程、语言表达等进行反思,对思维狭窄、解法陈旧、逻辑混乱、叙述冗长、主次不分等不足和缺陷及时进行反思和矫正,从而培养和提高思维的批判性品质,消除盲目附和的从众行为.

正确运用从众心理策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一定要注意课程的内容、时间分配和组织教法,在运用的时机上更要恰到好处,既要及时准确地纠正错误动作,又要防止“滥竽充数”,使他们在宽松平和的教学环境中,轻松愉快地按教师的意图和安排,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锻炼,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摘要:本文从从众心理的积极意义、消极效应、正效应、负消极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正确运用从众心理提高数学课堂教学.

从众心理 篇9

从众心理是人类具有的一种普遍的、客观的社会心理现象。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压力和影响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者违背自己的观点使自己的言论、行为保持和群体一致的现象,即通常所说的“随大流”。从众行为是个人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种压力主要不是规章制度,而是社会舆论和集体气氛,这种压力是一种环境,来自个体外部的环境。

我国学者宋官东认为,从众是在客观或心理上模糊的情境中,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他人确定行为,作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和反应倾向。从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从众是指个体对群体,组织或代表个体,群体,组织意愿的政策、法律、规章、条例及主体的经验或本能等多个方面的“从”;狭义的从众则是指个体因多数人的影响而产生的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或态度。这一定义揭示了从众行为的两方面的含义:从众行为的发生依赖于从众者所面临的问题情境的模糊性;从众者在模糊的情境中不能或很难确定自己的观点或行为的取向,因而自觉不自觉地以他人确定的观点或行为为准则,作出与他人一致的行为或行为反应倾向。

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本文主要从狭义的从众这一角度分析当代大学生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青少年道德社会化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转折点,他们的生理和心理都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变化,因此了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的发生、影响,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原因,提出适当进行调节的策略,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国家发展都是具有重大的意义的。

二、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

1、消极的从众行为,主要形式有消费从众、恋爱从众、择业从众、不良行为从众。而消极从众心理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从众心理倾向一致的压力,使学生压抑自己的思想和窒息独创精神,影响个人潜力的发挥,抑制个性发展,束缚思维,扼杀创造力,使人变得无主见和墨守成规,大学生对他人不良行为的盲从,也会导致个人行为扭曲。

2、积极的从众行为,主要形式为学习从众、时尚与流行从众、公益从众等。大学生积极从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它可以使个人的认知和行为合乎群体的、社会的规范,有利于活动效率的提高和目标的实现,有助于学习他人的智慧经验、扩大视野、克服固执己见、修正自己的思维方式。

三、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特殊的社会大环境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影响巨大,中国在对外开放后,各种思想及文化理念纷至沓来。而转型期社会价值观念的紊乱和多元并存,使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情境的模糊性、茫然而无所适从,因此从众成为最佳选择。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群体归属”意识,使得大学生更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2、同伴群体

在校园环境中,他人的知识经验也是大学生从众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体现在“老生”和“老乡”对大学新生的影响上。大学生新生对校园情况不熟,知识欠缺,极易简单模仿和随从于他人的行为,很多都把“信得过”的“老生”、“老乡”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一味盲从,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判断力,如此,很容易导致“从良则良,随莠则莠”结局。

3、个体因素

首先是归属群体的需要,每个人都有归属一定群体的需要,大学生们一般处在青年中期,心理发展还不很成熟,具有较强烈的合群要求和迫切的社会归属感,而偏离大多数人的意见则意味着对这种归属感的威胁。因此和团体保持一致的意见或决定都能使自己更好的融入进自己的团体里,感受到团体带来的温暖和呵护。

其次,在人格的因素上,由于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还不成熟,缺乏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而在行动上往往缺乏深思熟虑,具有青年人兴奋性和冲动性的特点。而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现实中的大学同设想中的种种落差挫伤大学生信心,这容易使大学生产生空虚感。同时大学中管理较松散,课余时间多,也容易让学生产生空虚无聊的感觉。因此仿效榜样的行为及做事方式,可以将空虚无聊感带来的心理压力降到最小。

大学生从众现象的背后还有其他的很多心理因素。如缺乏自主和越道德戒律的行为;因为个人心理冲突及价值观变迁而导致误区等。根据以往的研究发现,以下一些特点的人容易产生从众心理:思维过程缓慢、缺乏己见、坚韧性不强、应激能力较差、情绪沮丧、明显的自卑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不强、人际交往消极被动、容易受人暗示、依赖性强。这部分学生在校园生活的各方面,容易产生从众行为。

四、对大学生从众心理调节策略

外部环境的压力能迫使人们实施从众行为,因此建立积极向上的环境氛围可以有效地纠正盲目、被动的从众行为。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自由平等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降低大学生的消极从众行为。

此外,应对群体压力的能力与大学生消极从众行为的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具有较高抗压能力的个体,其从众现象发生的频率显著低于能力一般的个体。因此提高大学生应对群体压力的能力,培养敢于批判的精神,养成敢于在消极压力面前说“不”的行为习惯,可以有效避免被动的消极从众行为。

五、结论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毕业生从众心理的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如从众行为的调节方法。大学生从众行为的调节主要从自我着手。要通过正确客观的认识从众现象,学会克服焦躁、自卑等不良的情绪反应,积极主动的适应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终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维护和增强心理健康。

摘要: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从众心理的表现以及影响因素的分析,使人们对从众心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大学生从众的心理特点,提出适当的调节策略以便大学生能够轻松应对从众现象。

从众心理 篇10

由于大学生在心理上还不成熟, 情感上还不稳定, 社会经验还不够丰富, 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 因而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容易出现较多的从众行为。这种从众行为既有积极作用, 也会造成消极影响, 我们应加以科学分析, 区别对待, 正确引导。

一、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

1.学习从众

学习从众是大学中最常见的从众现象, 大学校园里常会看到一个宿舍集体活动的景象:一同吃饭, 一同上自习, 等等。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 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 曾有不少关于整个宿舍考取研究生的报道, 其积极的从众效应让人振奋。

考证从众现象也比较突出, 因为考证从众让同学们积极参加证书考试, 为就业做准备。但是在浩大的考证大军中, 也有大学生不明确证书的用途, 也不了解自己兴趣喜好, 而是看到周围的同学都在报考各种各样的证书, 觉得自己如果不去考证就是不正常的行为, 会落后于别的同学, 于是把大量的时间和金钱都花在考各种各样的证书上。很多同学在选择证书报考的时候也会从众, 选择考试人多的证书报考, 导致有些证书考试非常的火热, 有的证书报考比较冷清了。

除此之外, 在大学中还存在着一些消极的学习从众现象, 如学生的考试作弊。有的学生从主观上并不赞成作弊, 但是看到少数原来不如自己的同学通过作弊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没被发现, 就会对自己的信念产生动摇, 进而带着一种不正确地理性从众观或盲目从众也参与作弊, 以致对自己各方面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2.生活从众

大学生的从众现象在生活中更是有多方面的表现。消费从众是生活从众最突出的表现。校园里会有某一种流行趋势, 学生们纷纷效仿、追捧, 比如流行韩国风格的韩流, 流行日本风格的哈日风等等。有这样的大学生, 在经济状况并不好的情况下为了面子盲目从众, 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 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

恋爱从众也是大学里常见的现象。校园恋爱极富感染力, 有的宿舍是“都与爱无关”, 而有的宿舍则是“全在爱中”。很多谈恋爱的同学直言, 自己是因为别人都在谈, 自己感觉应该谈一个才谈的。

盲目从众现象影响到了大学生的正常生活和行为, 有的甚至因为有这样的从众心理但现实中又难以实现而产生心理障碍。

3.择业从众

很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从众思想。不少学生根本没有考虑职位是否学以致用, 也不管是否是自己的专业特长、兴趣能力所及, 只是一味地选择高薪高酬、福利好的职业和单位, 结果高不成, 低不就, 丧失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另外, 许多学生求职的理想地点是北京、上海及沿海发达城市, 稍偏远的地区就不予考虑, 这也是就业中很严重的从众现象。

总之, 大学校园的从众行为, 既有积极方面, 又有消极方面。研究大学生从众现象, 对于优化群体结构, 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 防止其消极作用, 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

1.群体的规模

在群体中随着人数的增加, 从众也越常发生。但是只有在人数3~4人时从众最常出现, 超过这个人数以后, 人数的增加并不必然导致从众行为。所以在大学生的从众行为中宿舍舍友之间的从众行为最为突出, 同一个宿舍里的同学或者集体学习、或者集体玩游戏、或者集体谈恋爱。

2.群体的凝聚力

群体的凝聚力越高, 个体对群体的依附性和依赖心理越强烈, 越容易对自己所属的群体有强烈的认同感。楷模的往往成为群体凝聚力的关键。部分大学生把“信得过”的老生、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 在学习上表现为“老生老乡怎么学就怎么学”, 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表现为“向老生老乡看齐”, 如此, 容易导致“从良则良, 随莠则莠”。

3.群体自身的一致性

很多从众行为的产生, 都是在个体看到群体中的他人采取了相同的行为, 个体为了保持和群体的一致性而产生的。如有的学生在选择参加社团活动的时候, 本来想参加太极拳社团, 如果同一个班级或同一个宿舍里的同学都参加报名参加羽毛球社团, 那么这个同学就会放弃自己的喜好参加羽毛球社团。还有的同学毕业的时候会参加聚众打砸学校的设施, 当问到为什么参加闹事的时候, 坦言说:“我看到同学都在砸, 我就跟着砸, 如果不砸别的同学就会教训我的。”

4.群体的社会支持

群体不一致意见一旦出现, 就会分散群体的凝聚力, 都会导致从众率的下降。如在一个班级、小组、同伴群众中, 如果有一个人出现了不一致的意见, 就有可能导致从众的减少。

从个体方面来说, 一般与下列因素有关:

1.个体的自我意识

内在自我意识强的大学生做事情往往按照自己的方式, 不太会去从众。有些大学生在周围同学都忙着谈恋爱的时候, 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学习成绩就会比较优秀。

2.个体保持自身独特性的需求

尽管大学生经常从众以避免他人消极的评价, 但有时候不从众仅仅是因为大学生感到自己与众不同。有些大学生追求个性体现, 要穿与众不同的服饰, 要给手机、电脑装扮一个独特的外壳彰显个性。

3.个人的控制愿望

大学生对自己行为的控制愿望也会影响到对从众行为的反应。比如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学校宿舍的管理制度, 有的同学则会反复的违反制度, 屡教不改, 经常夜不归宿、在宿舍里使用大功率电器等。这是因为这样的同学希望通过抗拒体现自己的自由。

三、总结

大学生从众行为是一种客观的长期存在的行为, 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就业等都会产生影响, 作为研究者应该重视大学生从众行为趋利避害的研究,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对大学生从众行为的正确态度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摘要:本文从分析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外在表现入手, 进一步探讨了大学生形成从众心理的原因。

关键词:从众心理,外在表现,原因

参考文献

[1]薛小荣, 田云章.大学生从众行为及其管理策略[J].管理观察, 2009, (03) :85-86.

[2]李雪.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及调控[J].黑龙江教育, 2008, (1, 2) :57-58.

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的探究 篇11

摘 要: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舆论行为是大学生当下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大学生网络舆论以理性表达为主,但由于网络舆论内容广泛性,网络舆论形成的信息来源良莠不齐,从而出现众多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现象。由此对大学生提出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和抵制力;正本清源,努力净化信息环境;关注网络道德,正确引导学生心理。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329-02

一、网络舆论定义及现状

对于网络舆论的定义,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邹军教授认为:“广义上的舆论,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互联网表达的社会舆论。它包含了所有的社会舆论模式,有公众舆论,有媒体舆论,还有各种利益集团制造的舆论假象,也有‘草根阶层的真实民意。而狭义的网络舆论,则仅仅是指网民作为舆论主体,在网上发表的舆论。”

而“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从众是指作为个人因受群体压力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大多数成员相一致的一种社会现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从众心理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相互交流沟通的载体”。网络舆论行为是大学生当下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大学生正处在一个思维活跃与感情丰富的年龄阶段。他们求新异,反传统。他们的内心充满激情,内心有着各种各样的想法,在网络舆论中,往往充当先锋。毋庸置疑,大学生对网络舆论的方向产生着影响。

二、大学生网络舆论从众心理的原因分析

1.网络的虚拟性让大学生网民从众心理有了发源地

通过调查发现48.46%的同学不是很提倡网络舆论的激烈措辞,但是为了避免被孤立或被围攻而不发表自己的观点。43.08%的同学可以公平公正地指出不当之处并且言论不情绪化。3.85%的同学觉得网络激烈的措辞很过瘾很刺激。4.62%的同学认为跟着大家一起说也许会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该题结果的反馈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并不是缺乏判断是非对错的能力,也并不是没有自己的见解,往往他们的行为受他人受环境的影响很大,为了不被孤立为了不被围攻,他们隐藏了自己的想法以免自己被当成是“异类”看作是不合群。可喜的是也有很多同学能够理性的公平公正的指出不当之处,社会需要这样的声音,只有这种正义之声成为主流才能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令人担忧的是有少数同学会认为这种过激的语言很爽很刺激,甚至有人认为这样的特立独行可以交到朋友。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才会在微博、贴吧、论坛各大媒体出现对骂,口水战……

2.大学生网民自身因素是产生舆论从众现象的关键

第一,寡不敌众选择服从。人多本身就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在众口铄金的情形下。鲜少有人还能坚持己见。少数服从多数这一从众行为是对大部分人行为信任的一种表现。在参与网络评论时,绝大多数的网民会选择翻阅其他人的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主流评论在大家脑海中起到了先入为主的作用。当自己发表评论时,很容易受到之前观念的影响,慢慢形成服从意识,不敢提出相反的意见。

第二,随大流求安稳。在网上展开讨论时,独树一帜的行为总是会招致“背叛”的嫌疑,使其被其他网民孤立,攻击,更甚于受到惩罚。因而大学生网民在发表评论时更多的是跟随大流。同样在调查中发现,47.69%的同学认为当今大学生对待网络热点参与度较高,但是多数评论是抱着“看客”心理而发。32.31%的同学认为参与度高,但“随大流”情况很常见。10.77%的同学认为参与度高,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只有9.23%的同学认为参与度不高,多数情况只看不评。由此可见当今大学生对社会热点关注度较高,但由于心理压力等因素,更多的大学生网民只是愿意充当看客。即使参与评论时,更多的人选择了随大流。

第三,心理不确定性需求。当个体做出任何行为时,都将面临确定和不确定性两种约束条件。当确定性的条件得到满足,从众行为不会出现。大学生在网上参与讨论,对于谈论话题自己有明确的观点或者是想法时,无论当时的主流评论如何,豆浆不会影响个人的判断。因为情形是确定的,清晰的,不用去从众。反之,如果对于问题存在不确定的条件时,从众现象就会很容易发生。

三、网络舆论从众心理产生带来的影响

从正面讲,大学生掌握着相对高端的文化知识,他们的素质相对较高,有一定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有些大学生疾恶如仇,会发出一些正义的声音。但是,其消极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很多时候,网络成为大学生泄私愤的空间,污言秽语,可谓信手拈来。更重要的是,由于大学生尚未迈入社会,心智并不成熟,但同时又满腔激情,所以往往也会发表一些不成熟的,过激的,不负责任的言论,甚嚣尘上。显然这不利于网络舆论朝着文明、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

大学生网民的舆论从众心理会为网络罪犯提供机会。当只有我们一个人时往往会理性地考虑后果基本不会“网络犯罪”,但是如果身边有人做了并且短时间里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从众定式就会使我们产生非理性思维,法不责众的心理会充斥于胸。这种现象在网络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小到盗取他人的QQ密码,大到制作病毒软件等,最为可怕的是这些现象在网络的世界里成为具有褒义色彩的代名词。

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大学生网民在参与讨论中,很多想法都来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所感所想。所以,网络社会中的很多方面,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日常生活的影响。如果将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带到网络生活中,潜移默化中会让更多的网友受到不良情绪影响,更甚者导致他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出现转变。

四、加强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对策

1.提高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和抵制力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新时代知识分子,在自觉抵制网络谣言上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担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激浊扬清、正本清源——大学生对待互联网的态度应当如此。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代表着科技创新的前进方向,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是思维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的主力军与新鲜血液,更是打造讲正气、遵法纪、守底线的网络文化的主力军。每个大学生网民都应树立这种时代使命感、社会责任感、道德正义感,立足于主流社会政治观念,并以此作为思考认知、价值判断的理论基础,自觉抵制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的各类网络糟粕,才能得出真正适合本国与本民族的正确结论,进而推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

2.正本清源,努力净化信息环境

政府及有关部门要通过法律、行政、技术等手段同各种网上信息犯罪和不道德行为做斗争,切实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从而给高校开创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新局面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对于利用网络传播色情、淫秽内容,实施诈骗,破坏安定团结等违法犯罪活动要坚决予以打击。同时,大力倡导积极健康的网络行为,加大对网络电影、游戏网站的管理力度,引导其加强伦理和文化建设,形成正确的经营理念,严格限制开放时段,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各高校的网络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信息网络监控和管理,避免各种有害信息侵蚀大学生的思想。

3.关注网络道德,正确引导学生心理

网络信息量大,对于大学生来说,其积极作用不容置疑。但网络上一些不健康内容和信息污染也会对大学生产生消极的影响。因此,必须切实把好网络内容关,充分认识到网络的作用以及它给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主动关注网络,把握德育工作的制高点。同时,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努力在源头上做好防控工作,依靠各种技术手段,对有害信息进行技术过滤,一旦发现不良信息,要及时予以制止,并提供正面事实进行说明和澄清。对于反动的、无中生有的谎言以及影响大局的言论要坚决删除。对热点问题要提出正确观点,有争议的问题要从正面进行引导。对于部分大学生的“网络上瘾症”、“网络虚假恋情”、“网络孤独症”要及时提醒,并给予有效的心理帮助,防止其陷入网络陷阱。要通过举办讲座、座谈会、知识竞赛、网络创业大赛等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五、结束语

网络舆论从众心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生活在网络环境影响之中的当代大学生,相比以前能够更加方便、快速地获得多元化的信息同时,也面临更多诱惑和挑战。面对大学生网络舆论的不断兴盛,网络舆论从众心理也随之不断发展。在看到存在各种各样问题的同时,应该提升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产生的从众心理,并以大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开展有效的网络舆论引导。

参考文献

[1]杨峰.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若干问题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6.

[2]金绍荣.高校BBS传播过程中的危机管理策略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1

从众心理 篇12

从众心理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与群体效应的双重或多重压力下, 个体自身主动或被动地选择建立自身与社会、自身与群体之间沟通与交流、认可与被认可的通道或方式, 以此寻求某种归属与安全感。本文则认为所谓从众, 就是个体在受到现实或想象中的他人或群体的一致性压力时, 自觉或不自觉使自己的知觉、判断、行为或意见遵从他人或群体, 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 甚至是违背自己意愿的现象。

二、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1. 理性的从众利于发挥榜样的作用。

个体不是孤立的, 大学生互相之间的联系甚密。在群体中行为优秀、积极上进的同学一般都会树立起先进的榜样, 成为同学们模仿的对象。所谓“见贤思齐”, 个体在经过对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之后, 在学习方法、做人做事等方面,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积极向群体中先进的人事靠拢, 不断完善自己, 提高个体自身能力。

2. 理性的从众利于大学生社会化。

理性从众的方式使大学生融入到周围的圈子, 从而减少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可能产生的人际摩擦, 减少受挫的可能性, 让大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学习和锻炼, 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经验, 可以为今后真正踏入社会做好准备。

3. 理性的从众利于树立集体主义精神。

在正面因素的影响下, 在群体积极行为的环境中, 大学生会产生积极的从众行为, 共同维护集体的荣誉与利益。这种情况下, 从众心理能够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起集体主义精神。

(二)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1. 盲目从众会削弱学生个性中的创新能力。

大学生盲目的从众, 往往会形成“一家之言”的一种局面, 也很容易形成“死气沉沉的氛围”, 这样便会严重地妨碍到创新意识的产生和发展。如果在课堂的教学中, 少数的学生会对教师的问题有其独特的不同的见解, 但是由于大多数同学甚至老师的见解是一致的, 而少数的这部分同学, 为避免出错的危险, 他们便不敢说出自己的独特想法。由于得不到老师具体的、客观的指导和评价, 并且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独特的创意思维是否正确, 日子久了, 影响到了他们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2. 盲目从众不易于建立积极的个性和自信心。

盲目从众的大学生在个性上大多呈现没有个人主见、自我认同度和接纳度低、低自尊的特点, 而消极从众的结果往往不能给予其所期望的被群体接纳和尊重的需要。一般在群体中起带头作用的是极具个性和个人魅力的, 消极的从众者在盲目跟随之后, 反过来可能会削弱其自尊。

3. 盲目从众会使学生滋生依赖思想。

盲目的从众, 对于现阶段在群体中处于劣势的大学生来说, 影响是不可言喻的。大学时代, 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重要时期。出现盲目的从众, 会使大学生的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深思熟虑, 就随从于大众;遇事会举棋不定, 犹豫不决是当前大学生的主要特征。久而久之, 依赖思想就滋生了。

4. 盲目从众会造成学生理想信念的褪缺。

从众心理是主体在面对群体压力时为缓解这种压力而融入群体适应社会采取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通过从众, 主体融入群体并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但与此同时也就意味着自我的消融, 当群体行为本身消极负面, 主体消极被动从众的情况下, 主体意志被瓦解, 真实性格退化, 理想信念褪缺。

三、正视从众心理, 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 引领大学生积极从众行为。

积极从众行为是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有利的从众行为, 是以正面影响和规范来促进大学生积极上进的有利的从众行为。基于以下几点, 从而达到引领大学生积极从众行为的目的。

1. 发展良好的校园文化, 进行积极影响和熏陶。

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的思想积极向上, 但也充满着复杂性和易变性, 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产生从众心理, 为此, 我们就要为他们创造一系列良好的行为模式环境, 促进大学生健康积极心理行为的形成。高校可以通过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 创建一个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氛围, 从而对大学生的心理起到一个正面积极的影响, 造成一种健康向上的环境, 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 树立身边的榜样, 提供学习参照物。

身边榜样教育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指引大学生对榜样的认识以及理解, 最终能够转化为自身具体的良好的行为。所以,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应该非常重视自身, 以及大学生身边同龄的优秀大学生这两类榜样的作用, 最好能够让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边的榜样融为一体, 在朝夕相处的日子里, 身边榜样的思想行为往往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模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应结合时代的特点, 大力倡导身边榜样的优秀力量,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实施不同的教育, 使大学生能够在平凡简单的事情中, 悟出深刻的道理, 心灵能够在熟悉的事迹中, 得到洗涤, 得到升华。

3. 抢占舆论阵地, 发挥社会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

社会舆论具有公开、迅速、及时、影响面广等特点, 通常被理解为公众的意见或者是群众的某种共识。因此, 社会舆论对群体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是非常之巨大的。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形形色色的传媒手段也使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快捷。例如, 网络、手机、报纸等社会舆论对公众的影响, 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了。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之中, 舆论主要通过强调正确的思想认识以及某种行为、纠正大学生们错误的认识、批判大学生们不正当的行为来实现对群体心理与行为的调节。大学生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又非常之特殊的群体, 突发事件往往特别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恰当的时候抓住机遇, 积极地开展强有力的宣传, 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导向, 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 再适时地加上积极而有效的引导, 自然会使其主动地选择正确的行为。这样日积月累, 不仅会促进大学生群体内部的积极良好的风气的形成, 还会使大学生这个群体更具有凝聚力, 而且还会使大学生逐步地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判断能力, 形成科学的思想观念和正确的思维模式, 从而做出正确的言论和行为。

(二) 培养大学生独立思维, 避免消极盲目从众。

盲目从众的学生往往是不具备独立思维能力或者是独立思维能力差的学生, 那么帮助大学生抵制消极盲目从众的办法之一, 就是帮助大学生形成独立思维甚至创造性思维。在一定程度上, 独立思维可以说是判断一个大学生是否会发生从众或者消极从众的最重要条件之一。独立思维, 是大学生需要培养的重要素质, 也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大学校园内应该提倡学生努力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思考。历史上的科学创造和发明都离不开独立思维, 牛顿因为看到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 要用创造性的思维去思考生活中的事情和案例, 开动脑筋, 勇于探索科学的真知。有了独立思维的习惯, 才能够打破常规进而形成创造性思维。大学生的独立思维, 主要是不盲目跟风, 不盲目从众, 在学习和生活以及找工作上不随大流, 在专业学习上敢于发挥想象力和发散性思维, 多看书多思考, 从多个角度、举一反三地思考问题。通过对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思维训练和培养, 甚至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帮助大学生锻炼自我, 加强自我意识, 有效减少盲目从众的概率。

(三) 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 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 即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主要是关系到大学生与周围人事的一个内在意识, 人的自我意识从小就有,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呈一个从小开始继而延续和发展的状态, 每个大学生的自我意识程度不一样, 一般自我意识呈现良性状态的学生对事物的处理和判断比较理性比较自主, 而自我意识很低或者很混乱的学生会出现随大流, 无所谓, 或者不自知的状态。高校学生中, 不乏有人因为自我意识比较差而出现的盲目从众的现象, 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此问题上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帮助大学生提高其自我意识, 抵御消极盲目从众。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并不是完全独立形成的, 它和周围环境及学校课程的影响密切相关, 尤其是现代社会, 大学生会受到社会和来自社会问题的影响, 从而影响其自我意识, 高校教育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 灌入民族意识, 国家意识, 帮助大学生形成全局观, 在遇到问题时有一个宏观的判断;大学生的自我实现意识, 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强化的是自身努力, 不是机遇更不能期盼天上掉馅饼。在教育工作上, 强调大学生的自主性, 以及帮助大学生建立一个和谐的自我评价, 以学生为主, 结合不同学生身上的不同特点, 针对性地帮助其提高和统一自我意识, 达成正确的看待分析事物的能力。在高校教育工作上, 教育者要保护那些敢于表达自我和真知的学生, 保护他们的自我意识, 思想政治工作者主要从思想上了解学生, 分析学生的言行, 看到学生需要改进的部分, 肯定其优秀的个性因素, 做到肯定长处弥补短处。而在课堂上, 知识文化课要全方位普及, 帮助其建立一个全面的认识问题的角度, 心理课堂主要由心理导师来循循善诱, 和学生们进行心理上的交流, 鼓励学生们积极的自我意识培养和发现, 保持学生自身和周围评价的一致性。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提高其自我意识。

四、结语

从众心理对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作用, 反过来思想政治教育又能作用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 进而影响其从众行为。对从众心理产生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进行分析, 并提出对策, 为日后推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借鉴, 工作的重心要努力帮助大学生塑造一个健全的人格, 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使他们以后在追求真知的路途上越走越远。

摘要:文章分析了大学生从众心理下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提出了激发积极从众心理, 规避盲目从众心理来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

上一篇:政治教学策略下一篇:硝基苯生产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