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行为

2024-07-11

从众行为(精选7篇)

从众行为 篇1

一、从众的含义

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 放弃自己的意见, 转变原有的态度, 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从众行为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 个体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 增强安全感的手段[1]。所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就是从众最好的例证, 它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当然表现在大学生身上也不例外。

二、大学生从众的类型

(一) 恋爱从众。

有人把大学四年中恋爱人数的轨迹分为低平期、高潮期和缓降期三个阶段。高潮期主要指在大二、大三这一阶段的学生, 据统计这一阶段开始恋爱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 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大学生从众行为分不开的。有些学生入学时抱着“一心学习, 不谈男女私情”的坚决态度来到大学的, 但随着对大学环境的熟悉, 看到周围的同学成双成对, 自己形单影只很不自在, 于是定下的在大学不谈恋爱的戒律也逐渐瓦解, 也成为“爱来爱去”的大学生恋爱一族。

(二) 学习从众。

在高校学习仍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物以类聚, 人以群分”这样一句话, 在高校中, 入学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和宿舍, 在一个学期后有了一定的差距, 但随着大学生活年复一年的走过, 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好的班级越来越好, 差的班级越来越差, 有的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拿到学习奖学金, 而有的宿舍却人人都挂科, 更严重者因学习不合格而停学 (退学) 的学生也集中在某个班或某个宿舍。考研学生中每年都会出现同宿舍的人都被录取, 而且都是名牌大学的现象, 不少人认为这种现象很奇怪, 但如果从“从众”行为上来考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 择业从众。

就业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有一部分同学抱着“不考上研死不休”的想法, 一心考研。但是当毕业的双选来临时, 看到周围的同学忙于找工作, 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签了约, 原本一心考研的心, 乱了分寸, 打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 影响了考研;有的同学择业不是从自己的兴趣和本身的特长出发, 而是跟着别的同学意愿走, 当然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择业的盲目从众, 是对个人发展的不负责任。

三、大学生如何走出从众行为给自己带来的误区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自己具有个体倾向性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首先应该认识到个性是建立在差异的基础上的, 对别人合适的观点对自己不一定合适。既然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 又何必追求吃饭穿衣和别人一致呢?

其次, 要有较强的独立性, 不能总是有依赖别人的心理和想法, 要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当前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很是欠缺, 在很多问题上没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因此也容易造成在诸多事件面前盲目从众的现象发生。在集体中, 一方面要融入团体, 维护和遵守团体的规则, 另一方面也要时刻保持自我个性, 明确自己的位置和方向, 保持一个独立而积极的精神世界。

第三, 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规划。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 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大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活的整个过程。大一主要是要使学生加深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的认识, 增强大学生学习专业的自觉性, 明确学生的专业学习目标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 为将来制定职业目标打下基础, 大二主要让大学生了解应具备的各种素质, 鼓励学生通过参加各项活动, 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大三由于临近毕业, 在指导学生加强专业学习, 准备考研的同时, 要指导学生开始把目标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上, 培养学生独立创业能力;大四时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出路应该都有了规划, 这时可指导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 准备就业。

第四,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情商。情商对大学生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自我认知, 自我锻炼, 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逐步培养自己的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协调沟通能力等来提高自己的情商[2]。大学生要明白, 自己要成功, 智商固然重要, 情商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摘要: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了解他们的从众行为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关注这个群体, 理解他们, 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学生教育工作, 使他们健康愉快的生活和学习, 度过自己有意义的大学生涯。研究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情商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88.

从众行为 篇2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认为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根据其内心和表面反应的一致性进行类型划分,大学生从众行为在学习、择业、入党、消费和恋爱等方面表现的最为典型。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是促成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两类主要因素,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具有双重作用。大学生从众行为可以采取适当策略进行管理。

一.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群体与个体,个体与个体间发生相互作用,从而使个体的全部心理活动,不论是认知还是情感,不论是意向还是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群体和他人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很强烈,有可能较微弱.作为个体,面对外界的诸种影响,可能自觉地接受,也可能不知不觉地接受,甚至是出于无奈而被迫地接受,结果,使个体行为与群体习惯相一致,或使群体中少数人的行为与多数人行为相一致,这些都是从众行为.从众是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而导致行为或态度的变化.从众是个人在社会群体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一般来说,从众心理带有被迫性,它是一种在外来压力的情况下而做出符合群体要求的行为,并非出于个人的自觉自愿。

从个体的角度来看从众行为产生是四种需求或愿望的体现:(1)与大家保持一致以实现团体目标;(2)为取得团体中其他成员的好感;(3)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现状;(4)不愿意感受与众不同的压力。

在大学校园中,从众现象也很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发展,充满热情,勇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

二.大学生从众行为表现

大学生作为天之骄子,有着很强的独立性,但深入的调查后,发现不少的大学生行为存在着明显的从众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恋爱从众

有人把大学四年中恋爱人数的轨迹分为低平期、高潮期和缓降期三个阶段。高潮期主要指在大

二、大三这一阶段的学生,据统计这一阶段开始恋爱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60%,出现这种情况是与大学生从众行为分不开的。有些学生入学是抱着“一心学习,不谈男女私情”的坚决态度来到大学的,但随着对大学环境的熟悉,看到周围的同学成双成对,自己不谈的话很不自在,于是定下的在大学不谈恋爱的戒律也逐渐瓦解,也成为“爱来爱去”的大学生恋爱一族。

(二)学习从众

在高校学生仍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听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样一句话,在高校中,入学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和宿舍,在一个学期后有了一定的差距,但随着大学生活年复一年的走过,各方面显示出了不同层次,出现了明显的“不同步现象。好的班级越来越好,差的班级越来越差,有的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拿到学习奖学金,而有的宿舍却人人都挂科,更严重者因学习严重不合格而停学的学生 也集中在某个班或某个宿舍。考研学生中每年都会出现同宿舍的人都被录取,而且都是名牌大学的现象,不少人认为这种现象很奇怪,但如果从“从众”行为上来考虑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作弊从众

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四)入党从众

对大学生入党愿望的调查显示82%的学生有入党的愿望并主动递交了申请书,对于学生入党动机姑且不说,但凭如此高的数字,我们不得不分析一下,有的学生入党愿望来自父母的压力,也有不少的学生从众于周围的同学或者老乡,看到别人递交入党申请书,自己不行动好像不入流似的。

(五)消费从众

大学生个性上独立,但经济上还未独立,其主要来源还是靠家庭的供给。在高校中不乏这样的学生。“穿衣带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且不说别的,单看每年学生才入学时,“老乡会”那壮观的场面,就不能不让我们惊叹。因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有不少同学不愿参加“老乡会”,但是碍于面子,也只能忍痛加入老乡会的行列中去了。消费从众使不少学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给自己带来了压力。

(六)择业从众

就业对每个大学生来说都占居者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有一部分同学抱着“不考上研死不休”的想法,一心考研。但是当毕业的双选会来临时,看到周围的忙于找工作,同班或同宿舍的同学签了约,原本一心考研的心,乱了分寸,打破了自己的学习计划,影响了考研;有的同学择业不从自己的兴趣和本身的特长出发,而跟着别的同学意愿走,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考研与就业,以及如何就业莫盲目从众,这是对个人发展的不负责任。

三.大学生从众行为的一般分析

大学生从众行为作为一种组织行为现象,可以分别从产生原因和具体作用方面进行分析和认识。

1.产生从众行为的两类原因

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研究发现导致大学生产生从众行为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个体因素,另一类是环境因素。(1)个体因素

众多的观察表明,情绪的稳定性、个人自信状况、性格特征、态度与价值观,以及个人生活经历的不同都会对从众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智力水平偏低者容易从众,情绪不稳定者容易从众,缺乏自信心者容易从众。(2)环境因素

大量事实表明,从众行为还与个体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群体的性质、群体的组成、群体的气氛、群体的一致性和群体的凝聚力等。如果学生群体中多数成员的地位或能力高于个体,则个体容易放弃自己的见解顺从大家;如果某一学生群体对坚持独立意见没有容忍态度,且对从众者给予一定奖励,则会使个体的从众行为受到强化;能够满足个体愿望的学生群体,个体容易产生服从感;凝聚力高的学生群体,意见经常一致的学生群体,则个人也容易从众

四.如何看待大学生的从众行为

从众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众是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必要手段一个社会需要共同语言、共同的价值与道德观、共同的行为方式,作为担有预期社会化责任的大学校园更是如此。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如果不能在很多方面与班级体里同学保持一致,那他就会被群体视作异类。反之为了融入到群体中去,采取从众行为便可以减少心理冲突,获取心理上的平衡。有很多大一新生就存在这样的情况,由于刚踏入大学校园,离开家庭贴身的照顾,时感孤独寂寞,于是为了和同学打成一片便采取从众行为。而同时这也为后期的大学四年生活是积极还是消极埋下了伏笔。(2)理性的从众行为有利于大学生道德社会化

群体是社会道德向个体道德内化的重要载体,是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个体往往对照周围人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来感觉自己的价值,通过反馈整体的价值取向,来调整自己的价值取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独立意识增强,但仍有较大的依赖性;社交需要强烈;求知欲望盛;自我期望值高等。这些心理特点,决定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大学生对其群体的从众,有益于具有开创性的大学生群体亚文化的形成及发展,促进社会主流道德的发展变化和完善,并产生德育的群体效应。

(3)盲目地从众使个体失去个性和创造性

从众行为是在群体压力下发生的,因此盲目从众会使自己失去个性,限制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而失去接受挑战的机会。大学时代是追求个性、完善人格的时期,盲目的从众会使思维形成依赖性,遇事不动脑筋就随从于别人。尤其对于那些在班级、宿舍中处于劣势,容易放弃己见而从众的学生就更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成真正锻炼自我的任务。久而久之形成强烈的依赖性,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毫无主见。即便是从众“错了”也会因为比自己强的人也错了而获得自我解脱的平衡感,这就相当令人悲哀了。

五.对大学生从众行为分析的意义

首先,从众心理会让大学生从中获益。现代社会中,在一个集体里,在作出某种决定之前,通常会以不同方式征求大家的意见,往往是多数人的意见相同,这个时候就要以从众心理行事,赞同多数人的意见,要你好我好大家好才是,大家才觉得你是好人,是个懂规矩的人,才会受到大家欢迎,才不致遭到大家反对排挤,才不致受伤害。否则,你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成为公敌,就会受到冷落,受到排挤,受到伤害,不招人待见。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上世纪的十年文革内乱期间,凡事从众的人都很好地保护了自己。当时有句颇为流行的话叫做不前不后随大流,顺潮流而行,随大势而行,跟着大家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准保你没麻烦没灾难。相反,哪些不按从众行事原则的常规出牌,所谓的有独立思考、有自我之举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人逃脱厄运的,灾难一个接一个,可谓苦头吃尽。其实,有时从众行事是需要牺牲点个人利益的,因为这种牺牲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从长远看是有好处的,是值得的。这就好比我们常说的舍得二字,没有舍就没有得,舍去了反而得到的更多。

其次,盲目从众行事也可能会坏事,甚至带来灭顶之灾。首先,从众会让人盲目,盲从,缺乏理性,因而会做出十分错误的事情,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付出惨重的代价。这是很可怕的,例子不甚枚举。几年前的抢盐**,人们盲目从众,大批的抢购食盐,导致食盐供应紧张,并引发了社会的恐慌,中国人因此被国际上一些有心人讥讽为“盐荒子孙”;再有,当前高校的不少学生或因平时不努力、临时抱佛脚,或因想通过高分获得奖学金、当上学生干部、评上三好学生、入党,或因哥们义气帮其考试过关,都频频在考试中作弊、代考,而且并不以为耻。要是成功了,还能成为很多学生心目中的英雄,是有能力的表现。反倒是那些不作弊的学生,被认为是傻。而那些作弊不成、被逮住的学生,让一些学生低看,认为太笨了。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如今越来越多的学习好的学生也加入到了考试作弊者的行列,为什么?好学生觉得吃亏,差学生也觉得吃亏。可是考试一旦被抓到,不仅该课程成绩为零分,而且要受到记过或不授学位或开除学籍或退学的处分。以上都是从众心理作用所种下的恶果、苦果。

对大学生从众行为的研究,可以抵制不良的校园风气和消除不正的思想观念。对于好的就要大力宣传,造成舆论,使之感到一种无形压力。从而发生从众行为。如果对于校园中一些不良现象,不加以抵制,任其泛滥,也会形成一种压力,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随波逐流。

首先,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习惯、态度与行为方式,在群体中明显的存在着类化的现象,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个体行动的指南。因此应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积极向上的学习、科技和文体活动,创建一个充满学术和人文精神的文化氛围。

其次,重视学生班级和宿舍管理,营造奋发进取的班级和宿舍文化。班级、宿舍每个成员在形成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及特点时,会地与班级、宿舍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仅如此,作息习惯、生活情趣、业余爱好也易趋同和从众,这些因素的整合便形成了对班级或宿舍成员的内部凝聚力,进而形成良好的班风和宿舍文化,造就优秀班集体和优秀宿舍。这种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又会影响到每个同学。

浅谈大学生的从众行为 篇3

一、大学生中的从众行为及其产生原因

1、大学校园中的从众行为

近年来,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的进行, 社会上各种“风潮”让人目不暇接, 从众俨然已成为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选秀热”、“国学热”、“出国热”, 一浪高过一浪。而在现如今的大学的校园里, 从众之风同样盛行。大到买房、炒股、投资、创业, 小到吃饭、穿衣、追星、考证等等, 在面对择业问题时, 从众现象更是明显, 大学生往往忽视自身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或劣势, 一位追求热门单位、热门职业, 盲目追求大城市和大机关, 而不从自身实际出发。

2、大学生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1) 传统的社会环境对群体认同感的渴望

在传统的儒家思想里, “中庸”对人们的生活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经千年, 多数国人早已养成尽量不偏离群体的生活习惯。在群体生活中, 当某个体行为独树一帜时, 孤立感便油然而生, 而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 则会有“没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一种对群体认同感的渴望, 这种渴望同时也是一种无形的压力, 使一些成员有意或无意地做出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

(2) 个人因素

从众行为的社会普遍性固然存在, 然而针对不同个体在性格、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上的差异, 情况也有不同。就大学生的单一群体来看, 性格与学识的不同对他们从众行为的影响尤为突出。缺乏自信和主见、性格软弱、知识面窄、适应性弱的往往是从众大军的主力, 这些人在生活习惯上存在着诸多共同点, 例如:晚睡晚起, 朋友不多, 喜欢宅宿舍, 上课走过场, 考试只求过等等。他们大多自我意识淡薄, 少有人生规划意识和生存的紧张感, 每天得过且过, 缺乏生活激情。

(3) 校园亚文化影响

信息文化、追星文化、同辈群体交往模式是校园亚文化最突出的表现形式。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的受众往往是单独一人, 面对突如其来的信息轰炸, 很多人会全然失措, 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在集体中, 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狭隘的生活空间再加上日益信息化的社会发展潮流, 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少接触集体, 校园亚文化便在不知不觉中盛行各大高校, 极度影响了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加剧了个体自身的性格缺陷。

二、从众行为对大学生造成的影响

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 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作弊从众、赌博从众等行为, 使得宿舍效应和班级效应异常明显。而在众多从众行为当中, 择业从众的影响最为突出, 它的直接后果, 将是日益狭窄的择业面, 愈演愈烈的“百里挑一”、“千里挑一”, 巨大的求职难度, 和极低的业率。不仅如此, 从众更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使学校对大学生自我定位、自我肯定的意识培养得不到应有的保证。

1、高校营造积极的校园文化环境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19世纪末就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概念, 所以校园文化环境的营造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应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经历, 有计划有目的地宣传普及心理科学基础, 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活动与人格特点。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重视开展大学生心理辅导或咨询工作, 同时加大监督力度, 改正不良风气, 努力使学生中消极从众行为减少或消失。

2、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培养和训练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 健全的人格应具有积极的自我意识, 较强的独立性, 和拥有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教育方面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心理品质, 针对性地开设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等的课程和讲座, 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各项人生规划。同时, 也可以鼓励大学生参加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社团活动和学生组织, 培养公平竞争、团结合作、创新求实的意识, 以此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

总之, 从众行为在大学校园里已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弱化、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不健全是从众消极现象抬头的主要原因, 而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必将导致个体价值的削减甚至消失。如何规避从众带给当代大学生的危害, 利用从众行为的积极影响削弱消极作用, 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摘要:从众行为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如今这种现象在高校中日渐明显, 直接反应出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缺乏问题。文章针对高校中从众行为的消极影响, 对如何克服大学生的盲目从众行为和健全大学生健康人格的问题, 从学校教育、大学生自我修养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做了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从众行为,健全人格

参考文献

[1]孔祥勇.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1]孔祥勇.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庄锦英.决策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2]庄锦英.决策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话题作文从众效应 篇4

苦苦的等待着地震,无聊的坐在床上,盯着屋顶是否晃动。我们做好了准备:随时冲出去。但现在总得有点事做呀,阿英找来了录音机,一听才知道是陈百强的《偏偏喜欢你》,越听心里越不舒服。忽然阿月大叫:“哎呀,太晦气了,陈百强都死了,怎么能听死人唱歌呢?”又换一盘黄家驹的,再听一盘张雨生的,又找出的是邓丽君的。“完了,这可不是好兆头。”终于,我找出了一盘摇滚乐。震撼人心的音乐终于赶走了恐惧。我们把话题转到了“摇滚”上。谈“何勇”、“张楚”,说“零点”、“黑豹”……说着说着入了迷。后来大家都坚持不住了,困得打哈欠。全上床了,阿月说:“震死怎么办啊?”我说:“死就死吧,死了什么也不知道了。”[此段描写得很精彩,用音乐来消磨时光,但不巧这些音乐都是死去的歌手唱的,更预感征兆不祥。]

渐渐地大家都睡着了。大约是天快亮了,阿月忽然从床上跳了起来,大喊:“地震了,我的床晃荡了!”我醒了,说:“地什么震,纯属造谣。”阿月又惊魂未定的倒了下去。可怜的阿月,她可能被吓出了神经病。[细节描写,静中有动,一“跳”一“喊”,情节又起波澜。]

天亮了,整个世界依然如故。[出人意料,平安无事。]

我真不敢相信自己怎么会相信这样一个谣言,这是一个多么荒唐的故事啊。[原来是谣传,解除悬念。]

[点评]

道路交通行为失序与从众心理 篇5

一、道路交通行为失序与表现

(一)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定义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是指道路交通行为主体的行动与现存的道路交通法规相违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和干扰的行为。

(二) 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现象概括

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局曾向全国部署开展“告别不文明道路交通行为”活动, 对各类道路交通参与者需要告别的不文明道路交通行为作出了具体规定, 第一, 机动车辆驾驶员八不:不闯红灯, 不违章掉头, 不闯单行线、禁行线, 不酒后驾车, 不违章超车, 不超速行驶, 不违章超载, 不乱停乱放车辆。非机动车驾驶人四不:不闯红灯, 不越线停车, 不抢行猛拐, 不违章占用机动车道。做到二不:不乱穿马路, 不翻越道路交通隔离设施。由此可见政府管理部门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概括出有14条:机动车驾驶员闯红灯, 违章掉头, 闯单行线、禁行线, 酒后驾车, 违章超车, 超速行驶, 违章超载, 乱停乱放车辆, 非机动车驾驶人闯红灯, 越线停车, 抢行猛拐, 违章占用机动车道以及行人乱穿马路, 翻越道路交通隔离设施。

1) 由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在汽车数量每天都被刷新的当下, 开霸王车、斗气车、不达标车甚至醉酒驾车者不乏其人;强行超车、急变道不打转向灯、开车打电话、急停车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而这些由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在城市道路交通过程中因干扰固有秩序而平添几分道路交通压力, 使拥堵加剧。2) 由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由行人及非机动车驾驶员主导的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主要包括逆向骑车、过马路不走过街天桥和人行横道、跨越道路隔离设施、非机动车占用机动车道行驶、过马路时打手机等, 其中攒够一拨人集体闯红灯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近年饱受诟病的陋习。

二、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主体从众心理分析

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有着复杂的原因:既有主观原因, 也有客观原因;既有心理原因, 也有社会原因;既有制度性因素, 也有非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影响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概括起来包括天然的趋利避害本能心理和从众心理两个方面。

(一) 趋利避害的本能心理

经济学的“理性人”的假设认为, 人们的行为是有理性的, 而社会学家科尔曼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一书则从社会学的角度阐述了这一观点。

(二) 从众心理

1) 从众心理研究发展。所谓从众心理, 是指出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 个人的观念与行为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现象。从众行为, 实际上就是群体中的个体的行为跟从群体的倾向。2) 行人从众心理分析。在城市道路交通大体系中, 步行是仍然是非常重要的抵达环节, 虽然汽车和其他现代道路交通工具承担了大量的道路交通位移任务, 道路交通抵达目的地的全部任务完成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出发与抵达环节的步行方式。我国城市步行道路交通比例占居民出行总量的40%- 60%。由此可见, 行人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从众效应诱发因素, 有主观上来自于行人是道路主体的先天理念, 客观诱因则是道路宽阔和信号灯对行走不利带来的不方便心理, 而率先闯红灯的“模范”是引发行人从众的直接原因。3) 机动车从众心理分析。目前我国各大城市都承受着较为沉重的道路交通压力, 机动车保有量年年上升, 而新修道路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汽车增长的速度, 停车场修建更是落后于汽车增长的需要。车多路堵无处停车, 客观上刺激了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行为的蔓延。

路怒症, 顾名思义就是驾驶车辆的时候伴随着愤怒的情绪状态。在对“路怒症”的研究中发现, 相当多的驾驶人都有这种症状, 但并非每个人都知道这是一种病态。典型范例如驾车强行切入别人的车道, 或者故意阻挡其他车辆进入自己的车道;对同向或对向行驶的车辆过分地鸣喇叭或打闪灯;在驾车行驶途中与其他车辆飙车;破口大骂或威胁恐吓行人或车辆;向其他车辆行人吐口水或故意撞向对方;驾车行驶过程中向其他行人或车辆投掷物品。多数驾驶员承认, 其愤怒情绪是受到其他驾驶员不道德驾驶行为的影响, 起初是反感的情绪, 继而发展成为自身模拟同样不道德的驾驶行为以发泄情绪。

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行为, 更容易受到“众”环境的影响。当驾驶员限定在驾驶室的小小范围内, 他的其他社会联系被暂时切断和中止, 其行为的参照系便以同在道路行驶的其他车辆为主, 车辆驾驶行为互相影响。我国超速超常规的城市发展速度, 以及相应落后的道路及管理系统、停车及管理系统, 为机动车道路交通失序带来了客观上的诱因。而当拥堵取代低速, 坏情绪不可控制, 率先破坏规则的行为总是能引起大量的模仿, 从众心理产生, 从众效应更加剧了道路交通紧张的压力, 陷入恶性循环。

三、改善道路交通秩序的社会心理学建议

表面上看, 社会从众心理及心理效应总是将“恶”事放大, 由少数人变成多数人的不良行为, 严重地破坏社会所需要的正常秩序, 然后从积极的方面讲, 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 多数人意见一致更容易实现道路交通有序。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价值观与行为方式。通过对社会大众的普遍教育, 使社会大多数人能接受自我控制, 将自身安置于有序的道路交通行为, 确保自身行为符合道路交通法规的约束。第二, 少数人的无序行为如果能够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有可能被多数人行为感化影响, 从而实现有效的更改和调整。任何一个有秩序的社会,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 与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是很有必要的。社会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特别遵守秩序的“少数人”, 来影响不守秩序的其他人。

摘要:本文认为道路交通失序行为是指道路交通行为主体的行动与现存的道路交通法规相违背, 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引起道路交通秩序的破坏和干扰的行为, 道路交通主体受其从众心理影响而发生失序行为, 文章提出可以有效利用从众心理, 改善道路交通出行秩序。

关键词:道路交通秩序,道路交通失序行为,从众心理社会心理

参考文献

[1]刘栋栋, 刘金亮, 张远青.基于从众心理影响的道路交通枢纽人员疏散.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1.

[2]侯桂红.从众心理现象分析.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

从众行为 篇6

关键词:网络舆情,从众行为,舆情引导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中丰富的信息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充实了人们的文化生活。在网络中, 每个人都能找到感兴趣的信息, 相同目的或相同爱好的人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共享资源、交流感受, 组成较为固定的圈子, 这也就是网络中的群体。网络舆情是以网络为媒介的, 反映网民群体情感、认知、需求的态度和观点的复杂集合, 是社会舆情的新兴组成部分。网民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 既是信息的接受者, 更是信息的发布者。通过微博、博客、即时通讯软件等新媒体, 网民群体可以便捷地交流社会生活信息, 诉诸个人情感意愿, 行使政治参与的权利等。但是在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发布平台众多, 操作门槛低, 造成了网络舆论环境鱼龙混杂、信息真假莫辨、舆情形势复杂难控等问题出现。

一、网络舆情中的从众行为

网络舆情中的从众行为是指在信息化的网络世界中, 个人受到外部网络信息的影响, 失去自我的认知判断, 服从于主流思想对事物评价, 人云亦云, 众所皆云, 而最终形成对网络舆情压力的思想行为趋势。网络中的从众行为暗藏于虚拟世界的各个角落, 它突发性、发展的极度迅速性以及内容的外延发展, 都远远超出人们对现实生活方面的认知。网络舆情传播方式是一种以传播者为中心的分布式高效扩散模式, 热点的兴起往往只需短短几天便可以获得呈基数式增长的关注量, 在这个过程中网民的从众行为是助推话题成为热点的关键。总结起来, 网络舆情的从众行为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 盲目的跟风者

在网络舆情事件中, 网络传播者作为信息传播的主体, 也是信息的控制者, 信息本身就被赋予了发布者的主观态度倾向, 因此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并不能得到保证, 先入为主的观点让读者被动地跟随发布者的思路看待问题, 这就容易形成具有一边倒的舆论形势。同时, 具有不同教育社会背景的网民理解事情的层次也是不同的, 当对事件无法做出决断时, 参考他人的观点是网络信息受众判断是非曲直之前的一个首要选择, 处于群体中的个体又非常容易受到群体情绪的相互感染, 产生趋同于多数人的情绪体验, 也就很容易被事件即有的评论左右。当网络舆情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众多没有对事态进行认真分析思考的“主流观点”追随者, 在大量的网民盲目地反复“跟帖、灌水”等从众行为持续关注之下, 在追求群体认同和自我情感发泄的双重影响下, 网络热点事件也就出炉了。

2. 理性的沉默者

社会心理学认为, 个人一旦处于群体之中, 迫于所处外部群体的压力, 其意识往往服从于群体思想, 放弃自我判断, 最终导致从众行为发生。那么, 网络中是否也存在群体压力呢?网络的开放让每个网民都拥有了知情权和发言权, 这极大地赋予了网民自由。同时由于网络的匿名性, 网络中个体相互之间信息互不公开, 在无形中减弱了网络群体给个体所带来的压力感, 不再像在现实中怯懦不言, 而是勇敢地表达自我。这并不是说“沉默的螺旋”在网络中不存在, 在对网络事件的讨论中, 如果网民发表了与绝大部分意见相左的观点, 很可能引起不能忍受看法不一致的网民的群起而攻。如果不放弃观点“随波逐流”的话, 造成的结果就是问题外延化、事件扩大化, 非群体内部成员也纷纷加入, 互相辩论甚至两相骂战, 最后弱势一方一败涂地失去原有群体中的地位, 或者被作为外延事件引火烧身。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那么少数派也只能勉强保持沉默, 冷眼旁观事态发展或者干脆做墙头草, 随声附和了。

3. 利益驱使的投机者

随着中国网络信息化不断向前发展, 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吸引了许多投机者在其中淘金。在网络中, 受到关注越多的, 往往就能获取更多的利益。一些网络推手不惜歪曲甚至捏造虚假信息, 利用一些网民精神生活空虚造成的低级趣味和对新奇事物的追逐, 来制造热点争议话题, 雇佣网络水军在各媒体平台上“灌水”发帖, 见缝插针地炒作, 引导事件向他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以达成获取商业利益的目的。他们既是网络舆情的引导者, 也是浑水摸鱼的从众者, 这种行为愚弄民众、破坏网络秩序、威胁舆情安全, 是网络舆情主要的监控防治对象。

二、网络舆情中影响从众行为的关键因素

1. 共同的价值取向是从众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

网络为网民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能够自由发挥的个人空间,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兴趣爱好、思想观念相近的网民往往会组成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组织群体。个体网民会对群体产生归属感和依赖感, 渴望集体的接纳, 寻求的自我价值被认同, 则首先会将自我的价值信念、思想原则向群体靠拢, 对群体的价值观进行内化, 积极维护群体所表达的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 个体不仅会对自我评价与群体价值观不符之处进行忽略剔除, 而且会对持不同观点态度的他人发表毫不留情的猛烈抨击。随着这种心态的发展, 参与的群体与内在心理场域交相呼应, 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社会性舆情力量。

2. 强势信息的领导是从众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事件刚被发布到网络时, 对其关注的群体组成是相对松散的, 这时候网民各抒己见, 看起来是相对和平公正的。但是如果事件进一步发酵, 有更多网民或媒体对其产生兴趣并加入到辩论中来, 那么就会出现能够引导网民态度倾向和事件发展进程的关键人物了。关键人物或许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且拥有大批粉丝“点赞助威”, 或许本身是言辞犀利观点鲜明的意见领袖, 或者自称为舆情事件的相关知情人士, 能够爆出关键消息。普通的网民对信息的知情度有限, 需要更多事件的外延信息来做进行参考, 所以往往就受到关键人物发布的信息的影响, 成为他们背后的拥戴者。每个个体所能接收承载的信息非常有限, 在这有限的信息中强势信息占据大半江山, 大多数人更相信真理属于多数人而加入强势一方忽视弱势一方, 或者即使有不同的想法, 也最终被强势信息所湮没。

3. 现实原因是从众行为的根本影响因素

虽然网络仅是一个虚拟空间, 但网民还是处于现实社会的大环境中, 现实利益从根本上影响着其网络行为。网络作为现实生活的延伸, 自然也镜像反映了社会现实矛盾性问题。网民作为现实的人, 更加容易关注与自己切身利益信息有联系的事件, 也会通过参与事件的评论和关注事件的发展来投射自我的情绪情感。如当前的热点话题“公务员是否应该涨工资”, 主张“涨”的一方也有理有据地列举了基层公务员待遇必须提升的现实客观理由, 但同时有观点认为公务员工资就不应该“涨”, 觉得所有公务员都有灰色收入, 且不干实事尸位素餐, 不应该享受更好的待遇等, 很多网友都跟帖同意这种观点, 甚至发展成一种政府公务员与普通人的对立情绪。事实上这种偏见是一直以来充斥的政府人员“贪污腐败”“滥用公权利”等负面消息所导致的, 从根本上来说是政府公信力的下降。

三、网络舆情中的从众行为引导

社会学中从众行为也被称为“羊群效应”, 尽管孤立的一只羊柔弱无害, 但一旦羊群因为一个目标一拥而上, 那么羊群因为群体的力量有可能会反过来吃掉强大的对手。每个个体的力量都是有限的, 为了获取更强大的力量, 谋求更多的利益, 必然会组成一个利益相近、目标相同的共同体。因此, 在复杂的网络舆情环境中, 由于网络信息浩渺而信息承载者接受能力有限, 学习他人和聚集成群体的从众是个体网民的最优选择。

首先, 我们要对网络从众行为要有正确的认识。从众是普遍存在的群体心理现象, 从辩证的角度来看, 网络舆情中的从众行为确实充斥着盲目和非理性的因素, 但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正是因为网民群体的从众行为和激情的自我表达, 才能衍生出对社会矛盾现象的批判、对民主意识的表达、对政府公权力的监督、对公共道德行为的规范等具有现实作用的强大舆论力量。当然这种力量必须以理性判断和正确引导为前提, 中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变革期, 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 价值观也更加多元, 社会中充斥着浮躁、焦虑、不满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都在网络中被集中释放出来。从众效应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弥生, 失去理性的网民群体很容易使从众行为偏离正轨, 使群体行为更加难以控制, 一旦超过界限, 很容易造成难以弥补的后果。为避免网络从众行为对舆情形势的负面影响, 必须遵循其心理发展规律, 因势利导的进行引导工作。

其次, 应该培养具有正确价值导向的网络领袖。在舆情时代, 最具影响力的网络领袖就是最具价值的人, 在他们背后往往意味着数十上百万的意见跟随者, 因此, 做好网络意见领袖的工作是舆情引导的重要任务。网络意见领袖组成非常复杂, 一部分有学界权威学者, 媒体资深评论人, 明星大腕等;另一部分是草根出身的平民领袖, 这一部分人往往比权威者们更“接地气”, 也更敢于反对权威。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其中思想更切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为更具积极意义的一部分人, 让其正面影响引导网民群体的情感倾向。

最后, 网络舆情中的从众行为必须限制在网络的藩篱之中, 一旦群体的力量打破牢笼, 其产生的现实效应是好是坏难以预料。所以我们必须掌握舆论的话语权, 占据舆情高地, 将事态发展控制在正确的方向上。如果舆情方向是正确的, 应促使网民从众行为发生。在发现事件向消极方向发展时, 则应限制从众行为的发生, 支持不同意见的表达, 分化网民意见群体, 消解网络舆情事件发生的可能。

总之, 网络的发展必然是沿着更规范更开放的方向, 随着网络环境的成熟, 网民独立思考的能力自然会一步步慢慢培养起来。但在这之前, 我们必须规范网民的言行, 培养网民要为其在网络中的一言一语负责的意识。在网络上自由表达个人意见, 是网络赋予网民自由发言的权利。但是,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网络是现实之上的虚拟世界, 人的网络行为与现实生活是能够产生效应的。在网络中的过分自由就是对他人利益的侵害和对网络环境的破坏, 对网络环境造成破坏的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样人们才会像现实中一样, 自觉监督维护社会环境的权力和责任, 促进网络环境的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波.网络事件中的从众分析[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

[2]邓亭尚.网络舆论中的网民心理与网络舆论引导[D].昆明:云南大学, 2011.

从众行为 篇7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体便会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试图将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从众行为即是由于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个体寻求一种试图解除自身与群体之间冲突,增强安全感的手段。从众现象在大学生团体中普遍存在,这是由于尽管当代大学生的生理已经基本成熟,但其心理还处于发展状态,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期,处理社会、团体压力的能力还不够,他们的独立性、自制力、意志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都不是很强,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很容易形成心理上从众的倾向。

在精神分析的理论中,潜意识支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它被压抑在意识之下,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在个体发生从众行为时,潜意识与意识之间存在着两种矛盾。第一,个体本我似乎在追求着独立的思想,但实际上潜意识却受到权威、团体等压力,从而在不知不觉中使自己的思想、行为趋同于权威和团体,此时从众产生在潜意识层面上,成为趋同。第二,个体逃避趋势只是发生在意识层面上,个体在意识上感到安全和满足,但在潜意识上却可能仍然渴望着独立,甚至排斥这种行为,此为顺从。顺从只是表面上的从众,并非发自内心,它发生在意识层面,是人主动地进行心理状态的改变;而趋同则是在行动和信念上均发生的从众行为,其潜意识在无形和有形之中受到改变,从而主导自己的行为也逐渐符合权威思想,很多时候人们自己并未察觉这种改变,认为某种决定是自己心理活动的结果,而其实只是趋同于了某种权威。

人们对权威的屈从往往是无意识的,人们发生趋同时,经常以为某个观点或决定是来自于自我的思想,但实际上却是屈从于权威、责任或其他某种明显的压力。顺从也可以来自于对某种权威的压力,但正如前面所讲,顺从是发生在意识层面上的,是主动的改变,当个体感受到来自团体或权威的压力和限制,个体趋于主动改变自己的心理和行为以符合团体或权威的标准。中国大学生的成长较多地得到来自权威的帮助和引导,也较多地受到权威的限制,他们与权威的关系模式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健康。对权威的顺从感受是一种支配外显行为的内心体验,但是这种感受并不一定都是消极的,它包括对权威积极的顺从感和法理顺从感。对权威的积极顺从感,即个体对权威产生的伴有信任等积极情绪的顺从感;对权威的消极顺从感,即基于畏惧、害怕情绪的顺从感;对权威的法理顺从感,是个体出于对秩序和合理性、合法性的理性思考而顺从时产生(张娥,訾非,2010)。

进入大学后,大学里的氛围变得更加自由,学生开始学会独立、自主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但同时,大学生又面对着各种诱惑和选择,在面临多重选择而无法抉择时,很多学生会感到焦虑情绪。根据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当个体存在多种意图相互冲突时,为了避免焦虑的持续,个体会宁愿选择一种普遍接受的行为与思想以确定自我存在感。因此,大学生群体中往往存在着普遍及多样化从众现象。例如:恋爱从众、学习从众以及就业从众等。

根据前面提到的两种矛盾,大学生发生从众行为时往往存在两种心理状态。第一,个体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在经受了现实的挫折或者面临着无法抉择的情况时,个体便趋向于去相信群体的选择,认为适合大多数的便也是适合自己的、群体的选择必然是正确的;第二,个体潜意识思想受到了某个权威,如来自某位有实力的学长或老师的意见的影响,个体认为选择是自己做出的,是符合真实愿望的,而事实上只是接受和表达了别人的思想而已。

对于大学生的从众行为,我们要客观的分析和看待,尽量避免盲目从众。从众效应有正效应和负效应,从众行为的不良影响主要来自于负效应。而从众负效应多源自盲从,是个体自我了解不充分,做出的决定未建立在充分自省的基础上。从众负效应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产生潜意识的内心冲突,影响健康人格的发展,它还阻碍着团体创新的发展,影响团体整体水平的提升。然而,从众正效应则是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它促进了个体社会化并帮助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它可以促进团体凝聚力的提升,促进社会道德规范内化,有利于实现社会价值观念的同一性。

大学生的从众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个体内在自我意识的强弱,个体的自信心以及各种环境因素。因此要对大学生的从众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减少大学生的盲目从众行为,需要从不同的方面着手。首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尽量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对孩子的决定进行适当的干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专制强迫。其次,学校方面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化解心理矛盾,从而减轻自卑情绪的影响,增强意志品质,健全人格,形成对盲目从众的抵抗力。此外,学校、家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教育和普及,如在就业、恋爱的选择上,大学生的社会、情感经验存在不足,家长就需要适当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孩子的正确认识。

参考文献

[1][美]埃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

[2]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4]张娥,訾非.大学生权威顺从感的测量及其与心理社会适应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5):571-574.

[5]阳渊源,刘厚田,蒋萍.试论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观[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6):126-127

[6]冀桂娥.大学生从众心理浅析[J].学术论坛,2008(26):182-183

上一篇:柯布-道格拉斯分析法下一篇:长春西汀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