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摄入量

2024-09-25

膳食摄入量(精选7篇)

膳食摄入量 篇1

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 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的发展, 铅向大气圈、水圈以及生物圈不断迁移, 再加上食物链的累积作用, 人类对铅的吸收急剧增加, 吸收值已接近或超出人体的容许浓度[1]。铅的摄入已经成为危害人体健康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1]。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 FAO/WHO) 、食品法典委员会 ( CAC) 1993年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联合专家委员会 ( JECFA) 建议每人每周允许摄入量 ( PTWI) 为25μg, 以人体重60 kg计算, 即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为214μg[2]。多数国家均以此标准来评价本国的有害元素摄入状况, 我国的每日允许摄入量 ( ADI) 也以此为依据制定[2]。

原子吸收法是目前在食品测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但由于测定成本高且繁琐、费时, 难以满足批量测定的需要。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3]方法灵敏、准确, 操作方便, 前处理简单, 可进行大批量测定, 从而缩短分析周期, 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某高校10名学生膳食中铅的含量, 以了解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摄入状况之间的关系, 为预防学生铅中毒提供依据[4]。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于2012年12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抽取广东某高校某班10名在校大学生, 男、女生各5名。采用双份饭法, 获取研究对象连续7 d内每天摄入的全部食物 ( 包括饮水、饮料、零食等) 作为样本, 共70份。

1. 2方法每份样品去除骨头、鱼刺等非可食用部分后称重、匀浆, 于 -20℃冷冻保存。测定前微波解冻, 取5.0 g左右的匀浆, 由于70份样品在保存过程中有变质现象或重量未达到规定要求, 经筛选得到36份实验样品用于测定。采用岛津AA -6200型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进行铅含量的测定[5,6,7]。同时做空白试剂2份。

1. 3使用SPSS 13. 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检验, 以推断5名男生之间、5名女生之间、不同天数之间、男女生之间的膳食中铅摄入量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运用Excel软件Pearson积矩法对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摄入状况 ( 包括膳食量和摄入的食物种类) 进行关联性分析, 以膳食铅摄入量为纵坐标, 以膳食摄入状况为横坐标作关系图, 然后以关联系数R值评价其关联性。

2 结果

2. 1总膳食摄入状况男生每人每日平均膳食摄入量为2 435.71 g, 女生为2 086.03 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1.85, P <0.05) 。

2. 2膳食铅摄入量每日膳食铅的平均摄入量男生为568.64μg, 女生为455.51μg, 男生高于女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 =2.43, P <0.05) 。

2. 3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总量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系数对两者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 得到相关系数R= 0. 574 3, P < 0. 05, 说明膳食摄入量的高低是膳食铅摄入量的影响因素之一。

2. 4膳食铅摄入量与膳食摄入状况之间的关系学生膳食铅摄入量与当天鱼肉、鸡肉、瘦肉、豆制品、鸡蛋的摄入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依次是:鱼肉 ( R =0. 844 9) 、鸡肉 ( R = 0. 818 9) 、瘦肉 ( R =0. 617 0) 、膳食 ( R = 0. 574 3) 、豆制品 ( R = 0. 569 8) 、鸡蛋 ( R =0.480 3) , P值均 <0.05。

3 讨论

结果显示, 该高校学生膳食铅的平均摄入量男生为568.64μg/d, 女生为455.51μg/d, 男生高于女生;人均摄入量为512. 08μg/d, 高于我国膳食铅每人每日允许摄入量 ( 214μg/d) 。若以男生体重为60 kg, 女生体重为55 kg计算, 并与PTWI值比较, 该10名学生均大大超标。说明食品中铅污染较严重。建议学校饭堂严格选取原材料, 保证食物的质量, 严格执行卫生标准, 防止多渠道的铅污染。

结果还显示, 总体膳食量和膳食铅摄入量均存在性别差异, 男生摄入量高于女生。造成上述差异的原因, 一方面是个体每天的膳食摄入量及摄入种类不同, 男生膳食摄入量比女生高, 所以膳食铅摄入量也相应比女生高; 另一方面不同食品铅污染程度也存在差异, 根据调查对象的膳食摄入状况, 女生主要摄入水和蔬菜。而男生主要摄入肉类、蛋类和蔬菜; 而通过对单个食物样品铅含量测定可以看出, 肉类, 蛋类等食物铅含量较高, 并超过了CAC的限量标准。此外学生某天膳食铅摄入量与该学生当天鱼肉、鸡肉、瘦肉、豆制品、鸡蛋的摄入量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陈天金, 魏益民, 潘家荣.食品中铅对人体危害的风险评估[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7 (2) :15-18.

[2]刘晓曦.不同膳食摄入量研究方法比较[J].卫生研究, 2006, 35 (3) :363-365.

[3]王茂起, 王竹天, 冉陆.2000—2001中国食品污染物监测研究[J].卫生研究, 2003, 32 (4) :322-326.

[4]张磊, 高俊全, 李筱薇.2000年中国总膳食研究: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膳食铅摄入量[J].卫生研究, 2007, 36 (4) :459-467.

[5]张鉴, 郝晓莉, 王颖.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粮食中铅的含量[J].杂粮作物, 2002, 22 (2) :113-114.

[6]杨欢春, 杨翠青, 陆凯南.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食品中铅的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 2007, 23 (24) :3750-3751.

[7]范文秀, 荆瑞俊, 王振合, 等.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直接测定食用菌中的铅和镉[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 2004, 11 (6) :60-62.

广州市大学生膳食中硼摄入量评估 篇2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2年11—12月,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广东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广东金融学院和华南理工大学各1个系中的1个专业,再随机抽取二、三年级的在校生各1个班,共567名大学生。经知情同意后进行膳食调查。共发放问卷567份,回收有效问卷521份,回收率为91.89%,其中男生198名(38.00%),女生323名(62.00%);年龄在18~2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6±1.4)岁;月膳食支出低于300元26名(4.99%),300~400元161名(30.90%),400~500元203名(38.96%),高于500元131名(25.15%)。

1.2 方法

1.2.1 膳食调查

采用食物频率法(FFQ)进行膳食摄入量调查,参考2002年及2010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食物频率调查问卷设计大学生食物频率调查问卷,并根据预调查的结果进行修改完善。调查内容包括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及所摄取的食物品种和数量等。调查员经培训后,说明调查目的和要求后发放问卷,调查对象匿名填写。调查员负责统一回收和核查整理。

问卷信效度研究发现,两次FFQ(相隔4周)获得的各类食物摄入量Spearman相关系数在0.42~0.86之间(P<0.01);FFQ与3 d 24h回顾调查相关系数为0.31~0.78(P<0.01)。

1.2.2 样品采集与硼含量的测定

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5]结合膳食调查消费的食物种类,于2010年3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市各大超市、菜市场和农作物批发市场采集代表性的食品样品,记录食品的产地和来源,统计各种样品的份数。

硼含量的测定采用姜黄素分光光度法[4],该法是在参考国家标准方法[6]基础上的改进方法。测定仪器为UV-3010紫外分光光度计,检出限为0.085μg/g。对采集的每一份样品进行最少2次平行测定,结果以均值表示。水果蔬菜以湿重计,所有样品均以可食部硼含量表示。在每批样品检测时,同时做精密度和回收率实验进行检测质量控制,相对标准偏差RSD(%)<6.11%。回收率在85.8%~105.7%之间。对于未检出样品即样品含量低于方法的检出限时,按WHO推荐以检出限的1/2计,有效数字多保留1位[7]。

1.2.3 膳食硼摄入量计算方法

参照FA0/WHO推荐的《食品中化学物质膳食暴露评估》[8]方法中点评估方式,计算硼的膳食摄入量,计算公式如下:

膳食硼摄入量均值=食品中硼含量均值×此类食物的平均摄入量

硼中位数摄入量=食品中硼含量中位数×膳食摄入量中位数

膳食硼摄入量(膳食摄入量P90)=食品中硼含量均值×膳食摄入量P90

膳食硼摄入量(极端P90)=食品中硼含量P90×膳食摄入量P90

膳食硼摄入量(极端P97.5)=食品中硼含量P90×膳食摄入量P97.5

某类膳食硼贡献率=(某类膳食中硼摄入量/各类膳食中硼摄入量之和)×100%

1.3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采用Excel软件,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统计。

2 结果

2.1 食物中硼的含量

本次调查共测定了15类食品705份样品。硼含量最高的是干豆类,高达(18.69±10.27)μg/g,其次是坚果类和干果类制品,其含硼量分别为(10.95±7.49)μg/g和(7.61±6.74)μg/g。见表1。

2.2 大学生食物摄入情况

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2009》的食物分类,调查的521名在校大学生平均每日膳食摄入量的顺序为:蔬菜类及其制品、谷物类及其制品、禽畜肉类、乳类及其制品、水果类及其制品、蛋类、水产类、薯类、肉类制品、坚果类、干豆类、豆类制品。

男生平均每天总膳食摄入量为(1 389.25±489.73)g,女生平均每天总膳食摄入量为(1 315.94±526.94)g,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4,P=0.382)。但男生大米及其制品和禽畜肉类的日均消费量高于女生,而女生水果日均消费量高于男生。见表2。

2.3 硼的膳食摄入量

硼摄入量均值为(1.90±1.13)mg/d,新鲜蔬菜及其制品提供的硼占比例最多(21.58%)。男生每天膳食硼摄入量均值为(1.91±1.09)mg/d,女生为(1.92±1.15)mg/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0,P=0.604)。见表3~5。

注:()内数字为贡献率/%。

注:()内数字为贡献率/%。

注:()内数字为贡献率/%。

3 讨论

研究显示,所检测食品因种类不同硼含量差异较大,同种食品因其产地来源不同硼含量也相差较大。天然食品中硼含量最高的是干豆类,高达(18.69±10.27)μg/g,其次是坚果类和干果类制品,其含硼量分别为(10.95±7.49)μg/g,(7.61±6.74)μg/g,谷类、动物性食品硼含量相对较低,与国内外研究报道的结果基本相一致[2,9,10,11,12],但个别品种食品中硼含量因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肉类与水产加工制品不同样品中硼含量差异很大,范围为0.14~66.92μg/g,一方面与原料有关,另一方面可能还与制作工艺及是否人为添加硼砂或硼酸有关。

广州市大学生膳食硼的摄入量均值、中位数、P90、极端P90和P97.5均在WHO推荐成人日摄入硼的安全范围之内。与文献报道的其他国家人群膳食中硼的摄入量均值[(1.11~2.12)mg]接近[2,9],比文献[12]报道的我国城乡居民膳食硼的摄入量(1.62 mg)要高,可能源于实际用于评估的食品种类及人群不同。男生和女生间膳食摄入总量及硼摄入量没有明显差异,但膳食硼的食物来源有所不同:男性主食(大米及其制品)摄入多,而女性则水果食用的多一些。一般情况下,人体硼的摄入主要来源于食物和水,如果参照膳食宝塔推荐的饮水量1 200 m L,饮水中硼含量按我国规定的0.5 mg/L计,饮水中摄入的硼为0.6mg,广州市大学生硼的总摄入量仍在安全范围内[13]。但膳食硼的摄入量极端P90和P97.5最高达到8.29及8.11,如果摄入非法添加硼砂或硼酸的食品,则可能增加硼的健康危害风险。因此应加强膳食指导和有关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宣教和监管。

摘要:目的 评估广州市大学生膳食硼的日均摄入量及其安全性,为加强膳食指导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分层整群抽取广州市4所高校521名学生,通过膳食调查获得大学生膳食中各类食物的消费量,采用姜黄素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类食物中的硼含量,由此计算广州市大学生膳食中硼的日均摄入量。结果 广州市大学生膳食硼每日摄入量均值、中位数、P90、极端P90和P97.5分别为1.90,0.98,4.10,8.04和8.08 mg;男、女生每天膳食硼摄入量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0,P=0.604)。大学生膳食中硼的主要食物来源为新鲜蔬菜、乳类及其制品、干豆类、大米及其制品,分别占21.58%,12.63%,12.63%和10.00%。结论 广州市大学生硼的摄入量在WHO推荐的安全范围之内,但大量摄入违法添加硼的食物可能存在危害,需加强宣教与食品安全管理。

膳食摄入量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 从2010 年12 月到2012 年8月在济南市某医院健康查体中心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人群中抽取年龄21 ~ 60 岁有稳定工作的职业女性为研究对象, 经过筛查, 剔除孕妇及乳母以及信息不完整的, 最终纳入909 名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膳食调查。

1. 2 膳食调查

膳食调查采用半定量食物频率法, 了解被调查者近一年来每类食物的摄入水平和摄入量, 经换算获得每类食物平均摄入量, 参照中国居民平均膳食宝塔建议值进行评价。食物频率调查表是在参考文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 2007) 》和全国营养调查的食物频率调查表, 结合当地食物供应情况, 编制了11 种食物种类。包括精制谷类、粗杂粮、蔬菜类、水果类、畜禽肉类、蛋类、鱼虾类、奶类及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油、盐。

1. 3 结果评价

各类食物平均每日摄入量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值 ( 以下简称建议值) 比较, 摄入量达到建议值的80% 以上视为满足需要, 低于60% 视为严重摄入不足, 超过建议值视为摄入过多。比较各类食物摄入水平分布情况, 以低于建议值下限的为摄入低水平、在建议值范围内为正常水平、超过建议值上限为高水平。

1. 4 质量控制

调查问卷经过预调查、修改、完善后确定。现场调查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人员执行。资料整理采用统一专用录入程序, 双人双录入的方法录入, 保证了结果的可靠性。

1. 5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 3. 0 软件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 20. 0 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 探索变量之间的有无相关关系采用等级相关, 不同体力活动组差异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 α 设为0. 05, 作为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909 名体检职业女性的平均年龄为40. 87 ±11. 20 岁, 31 ~50 岁人数最多, 30 岁以下及51 岁以上人数最少 ( 见表1) 。调查对象所从事职业较广泛, 包括机关及企事业单位163 人, 占17. 93% ; 专业技术人员147 人, 占16. 17% ; 教育工作者231人, 占25. 41% ; 卫生医疗人员68 人, 占7. 48% ; 商业工作者142 人, 占15. 62% ; 餐饮及服务业67 人, 占7. 37% ; 生产人员91 人, 占10. 01% 。其中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数最多, 从事餐饮及服务行业的人数最少。

2. 1 膳食结构

与宝塔建议摄入量相比, 济南市职业女性膳食奶类、豆类摄入严重不足, 均低于建议值下限的50% 以下; 谷类、蔬菜类、水果、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油、盐的摄入量均达到或接近宝塔建议值, 其中畜禽肉类、油脂、食盐摄入过多, 超过宝塔建议值上限 ( 见表2) 。

2. 2 不同年龄组各类食物摄入水平

由表3 看出, 64% 以上的人膳食粗杂粮、奶类, 56. 2% 以上的人鱼类, 53. 9% 以上人豆类摄入量为低水平; 40% 左右的人膳食油、盐, 29% 的人畜肉摄入为高水平; 70% 以上人膳食蛋类、蔬菜, 53. 2% 以上的人谷类、水果摄入为正常及高水平。由表3 还可看出, 不同年龄组各类食物摄入亦存在差异。

51 ~ 60 岁组粗杂粮、蔬菜、水果、豆类摄入量为低水平的比例较高, 分别为72. 2% 、46% 、58. 0% 、60. 8% ; 精制谷类、畜禽肉类、蛋类、油脂类摄入量为高水平比例较高, 分别为13. 1% 、37. 5% 、38. 6% , 57. 4% 。31 ~ 40 岁和41 ~ 50 岁组盐类摄入高水平所占比例也高于其他组, 分别为39. 9% 和42. 3% 。鱼虾贝类、奶类各年龄组摄入无明显差异。经 χ2检验, 各年龄组精制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蛋类、油脂类的摄入水平在总体上具有统计学差异 ( χ2= 15. 24、34. 53、17. 77, 22. 61, 19. 41, P<0. 05) 。经等级相关分析得出, 蔬菜、水果的摄入量与年龄的增长呈显著负相关 ( rs= -0. 086、-0. 130, P<0. 05) ; 而精制谷类、蛋类、油脂类的摄入量与年龄的增长呈显著正相关 ( rs= 0. 102、0. 106、0. 106, P<0. 05) 。

注: 分类变量用频数和百分比 n ( % ) 表示。

2. 3 不同体力活动者各类食物摄入水平比较

根据职业女性不同工作性质, 参照中国营养学会建议中国成人活动水平分级, 将国家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育工作者、商业工作者视为轻体力活动者, 共536 人。生产人员、医疗卫生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餐饮及服务业人员视为中度体力活动者, 有373 人。经正态性检验, 轻体力活动、中等体力活动食物摄入分布为偏态分布, 以中位数及四分位数描述分布特征 ( 见表4) 。经Wilcoxon秩和检验得出轻体力活动组膳食蛋类摄入较高, 中度体力活动组膳食盐摄入较高, 且差异具有显著性 ( Z= -2. 299、2. 658, p<0. 05, 见表5) 。

3 讨论

2002 年中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1-2], 我国居民膳食畜禽肉类、奶类食物的摄入量均有所增加; 精制谷类摄入量基本与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250 ~ 400 g”的摄入量范围持平[3], 但粮食总消费量逐渐减少, 尤其是粗杂粮消费急剧下降; 同时城市居民的蔬菜、水果消费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但动物性食物和油脂的摄入量却明显上升。

本次调查显示, 济南市职业女性膳食营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奶类、豆类摄入严重不足, 均低于宝塔建议值下限的50% 以下, 而畜禽肉类、油脂、食盐摄入过多, 超过宝塔建议值上限, 与报道结果一致[1][4]。

奶类除含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外, 还是天然钙质的极好来源。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骨质丢失, 有利于骨健康。特别对女性而言, 长期缺钙会导致骨峰值偏低, 加速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发展[5]。大豆不仅营养丰富, 还含有多种有益于健康的成分, 如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植物固醇等, 对降低血脂、延缓衰老、提高免疫力, 预防慢性疾病有重要作用[6]。特别是大豆异黄酮对于女性具有更重要的保健意义, 它可以防治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疾病, 减轻或避免更年期综合症; 对于高雌激素水平者, 还具有抗雌激素作用, 能够预防雌激素过多造成的乳腺癌、肠癌、肺癌、白血病等。除此之外, 大豆异黄酮还具有防治骨质疏松症以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7]。因此, 应大力提倡增加奶、豆类摄入, 以改善我国女性居民营养健康状况。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各年龄组精制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蛋类、油脂类的摄入水平不同, 且蔬菜、水果的摄入量随年龄的增长明显减少, 精制谷类、蛋类、油脂类的摄入量随年龄的增长摄入量有所增加。说明年龄对选择食物存在一定的差异。蔬菜、水果是人体维生素、矿物质的良好来源, 能量低且富含膳食纤维, 特别对中年以上的女性预防肥胖、癌症、保护心血管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8], 应适当增加摄入量。蛋类、畜禽肉类、油脂能够提供一定量的优质蛋白质及脂肪, 高盐和糖、高能量、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膳食摄入过多, 可能造成肥胖、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脂肪肝等[9-11], 对于中年以上的女性保持体型及预防慢性疾病不利, 应适当减少摄入量。

基于上述存在的问题, 政府要科学地制定相关政策, 充分发挥农业、食品加工及产品销售流通等行业在改善营养与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中的重要作用。调整膳食结构, 鼓励居民膳食品种多样化, 合理搭配食物: 增加水产品、豆类、奶类的摄入频率, 以提高蛋白质的质与量; 增加蔬菜、水果摄入量; 降低油、盐的摄入。广泛进行有科学性、通俗易懂的营养教育, 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宣传2007 新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各条原则, 引导居民建立科学的营养观念, 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 提高膳食质量。以达到预防营养性疾病发生, 促进健康的目的。

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 采用食物频率法获得食物摄入种类和半定量观察食物摄入量, 对调味品摄入量的估计, 如油、盐、糖等的估计, 会出现较大的误差。这是由于我国由于各类食物缺乏定量标准化, 并且在外就餐的情况增加较多, 对盐和油的调查容易产生低估, 标准化制度的完善和研究方法的改进将致力于未来精确估计调味品摄入量。

参考文献

[1]翟凤英, 何宇纳, 马冠生, 等.中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现状及变化趋势[J].中华流行病学, 2005, 26:485-488.

[2]翟凤英.中国居民膳食结果与营养状况变迁的追踪研究综合分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1-10.

[3]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2007) .第一版, [M].拉萨:西藏出版社出版, 2008, 163-164.

[4]邹淑蓉, 施爱珍, 高围溦, 等.上海市居民膳食结构变化趋势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 2006, 18 (7) :311-318.

[5]何昕, 冯旭, 王颖, 等.沈阳市城乡成年女性膳食营养状况的对比分析[J].中国自然科学, 2006, 11 (3) :217-219.

[6]姜洪华.大豆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0, 189:75.

[7]刘志胜, 李里特, 辰巳英三, 等.大豆异黄酮及其生理功能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 2000, 21 (1) :78-80.

[8]潘怡, 王小义, 江国虹, 等.蔬菜水果对主要慢性疾病预防作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23) :4461-4468.

[9]柳鹏, 王勃诗.膳食中营养成分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1, 17 (2) :75-78.

[10]苏畅, 王惠君, 王志宏, 等.1991~2009年中国九省区中老年居民膳食脂肪与胆固醇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J].卫生研究, 2013, 42 (1) :72-77.

婴幼儿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分析 篇4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首先,选取186名婴幼儿,要求这186名婴幼儿健康确保无病,无慢性病史。运用WHO所推荐的方法和标准对其基本体重、体格、身高进行测量,而且在这186名婴幼儿中,男性有102名,女性为84名。

1.2 研究方法

首先,需要调查这186名婴幼儿的膳食情况,采用的是24h膳食记录的方法,主要的方式为:询问喂养的方式方法、了解婴幼儿1日中的辅食种类以及营养补充物,了解这些食物、营养品的使用用量。其次,为确定婴幼儿体内营养素的含量及各钙、维生素等的摄入状况,对血清VA检测,在检测中需进行微量荧光标记,目的是为了检测方便。

1.3 统计学方法

计算软件选择:解放军总医院个人营养软件。方法:将软件中所得结果与膳食营养素所推荐的摄入量及其适宜摄入量进行对比研究。统计:采用的t检测法和x2检测方法。

2 检测结果

2.1 受检婴幼儿的营养素摄入情况及与RNI对比状况

首先,所谓的RNI是指膳食营养素的摄入量。其次,通过调查与血清检验研究,可得结果为:受检婴幼儿的能量摄入量、三大营养素摄入量均超规定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80%,其中钙、VA、VD有较多婴幼儿超过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80%,但在部分阶段,其中的VA、钙、铁、锌是低于膳食营养素摄入量标准的。具体状况,可参看表1。

2.2 婴幼儿的矿物质、维生素摄入分布状况

首先,将186名婴幼儿进行分组,为1~4月、母乳喂养、人工喂养、4~6月、6月~1岁、1~2岁,共计6组,分别对应的例数为42、22、20、30、54、60,通过不同的喂养方式、不同的年龄段对钙、VA、VD的摄入量及供给量的标准进行比较研究。最终所得结果:对于钙、VA、VD的摄入,由于个体存在差异,因此摄入量也有较大差异。第一,母乳组对于钙的摄取量,过少、适中、过多分别对应的比例为13.6%、68.2%、18.2%,而人工组对于钙的摄入分布对应为0%、50%、50%,可以看出其过多摄入钙的几率较高,而且差异性表现得十分明显。第二,4~6月和6月~1岁组摄入钙适中、过多、过少的百分率分别为:66.7%、20.2%、13.3%;70.4%、20.3%、9.3%。在这组数据中,可以看出过多摄入的比例要明显高于过少摄入的比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过多摄入的又会下降,而过少摄入的又会上升,在1~2岁组中,其过少摄入可达25%,因此也存在有明显差异。对于VA、VD的研究,其所得结果与结论和钙的基本相似,所以不做过多讨论。

2.3 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的具体分布

在本次研究中,分组依然为上面的6组,通过调查,可以得出以下结果:该6组中,其婴幼儿的VA水平均值超过了1.05μmol/L,侧面说明总体水平是正常的。其中人工组的是最高的,大概有10.2%的婴幼儿VA水平大于1.4μmol/L,低于正常者1~2岁组比例是最大的,但目前没有统计意义,因此不做详解。具体婴幼儿血清VA水平与分布状况,可参看表2。

3 研究结论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饮食习惯并不完全相同,再加之经济发展不平衡,卫生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会造成较大的营养素摄入差异。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既要关注城镇儿童营养不均衡、偏食等问题,还要关注农村婴幼儿营养缺乏的困难。需要对广告进行合理整顿,防止广告商为了利益而对产品夸大其词,导致婴幼儿摄入营养素过高,造成不良影响。

膳食摄入量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依据文理科分布, 先随机抽取文科和理科学院共4个, 从每个学院随机抽取1个系别, 按照年级分布分别抽取1个自然班进行膳食调查, 共调查213人。事先与班主任、辅导员和班长取得联系, 再和学生沟通, 因此学生配合程度较高。

1.2 膳食调查

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法, 每个调查对象于次日回顾前一天24小时内所摄入的所有食物 (包括饮料, 不包括调味品) 的种类和数量, 连续回顾3天 (2013年5月28-2013年5月30日) ,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记录。以标有特定标准量或体积的照片集、计量用具 (盘、碗) 和食物模型作为测量摄取量的基本单位, 以中国食物成分表[2]为依据, 计算平均每人每日营养素摄入量, 按照生热系数计算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产生的能量。依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标准[3]进行评价, 以18岁及以上成年轻体力劳动为标准。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xcel建立数据库录入数据, 采用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所得到的数据大多为非正态分布, 故采用非正态定量描述中的中位数表示均值, 四分位间距表示数值的离散程度;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本研究中以P<0.05做为统计学显著性水平。

2 结果

2.1 调查样本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213人, 其中男生118人, 占55.4%, 女生95人, 占44.6%;大一学生32人, 占15.0%, 大二学生74人, 占34.7%, 大三学生78人, 占36.6%, 大四学生29人, 占13.6%;文科生64人, 占30.0%, 理科生149人, 占70.0%。

2.2 大学生每日能量、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状况

按照生热系数, 分别计算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产生的能量 (蛋白质摄入量×16.74kJ/g, 脂肪摄入量×37.56kJ/g,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16.81kJ/g) , 三者之和是每日能量摄入量。结果发现:大学生能量摄入量低于推荐标准 (以18岁及以上成年轻体力劳动计) , 男女生蛋白质提供的能量达到或接近推荐标准, 脂肪提供的能量比例高于推荐标准, 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略低于推荐标准。见表1和表2。

注:“M”指中位数, “Q”指25%~75%间距。下同。

2.3 大学生每日微量营养素摄入量

大学生微量元素缺乏问题较为严重, 维生素A、维生素C和钙达到推荐摄入标准的人数比例均低于10%, 女生微量元素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比例更低, 其中维生素B2和铁摄入量达到或超过推荐摄入量的比例低于男生,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注:“比例”指超过RNI比例

3 讨论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变化,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也在不断变化中, 大学生亦是如此。本次调查结果对于了解大学生营养素摄入状况具有一定的参考性。充足的能量可维持各种生理和体力活动的正常进行, 对于当今的大学生而言, 能量摄入不足导致的过度消瘦、生长发育迟缓等结果尚未出现, 但也存在因能量摄入不足消耗自身组织导致体力、环境适应能力、以及疾病抵抗能力下降等情况。本次调查显示:大学生能量摄入量低于推荐标准, 通过对比供能比, 蛋白质比例较为合理, 脂肪比例略高, 碳水化合物比例略低。通过访谈, 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主食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 尤其是部分节食的女生简单认为主食摄入会导致体重增加, 所以学生主食摄入量偏低, 脂肪供能较多与学生偏爱油炸食品有一定关系。

微量营养素在膳食中所占比例虽然较小, 但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次调查显示:微量营养素缺乏现象较为严重且普遍, 维生素A、维生素C和钙达到推荐摄入标准的人数比例均低于10%, 女生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现象更为突出。大学生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 食堂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 饭菜质量改进较多, 但是仍有不足, 如菜肴品种虽然较多, 但是更换率较低, 学生普遍反映面临选择困难, 并且烹调加工时间较长, 营养素损失较多, 所以维生素A、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缺乏现象较为严重。其他地区的调查也有类似结果, 如黄万琪等[4]研究表明工科大学生的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摄入量均低于RNI标准。B族维生素缺乏时容易出现抑郁、健忘、食欲不振、大学生新陈代谢旺盛, 学习压力大, 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需求量较大, 如果不足, 可使口腔粘膜层或口角处发炎、肿痛、溃烂等症状增多, 因此, 应引起重视。我国居民水果摄入质量偏低, 王惠君等进行的研究表明, 1991~2005年间我国居民的水果摄入量虽有较大增长, 但水果消费率、消费量和消费品种仍有待提高[5]。本次调查也显示大学生维生素C摄入量很低。奶类食物是膳食钙的主要来源, 据殷鹏等报告2010年我国成年人每日奶类消费量处于相当低的水平, 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6]。本次调查过程中了解到, 学生对奶类食物营养价值的知晓率较高, 但受饮食习惯和购买偏好等影响, 奶类食物选择较少。对其他地区的大学生调查也有类似结果, 如潘子儒、黄万琪[7]对武汉地区在校大学生每周消费奶类食品频次达到或超过4次的学生比例最高为31%。男生相对肉食类摄入较多, 女生较少, 因此, 铁的缺乏女生相对较多。由于对体重等关注度较高, 女生主食、肉食类摄入较少。

针对目前大学生的膳食问题, 建议学校加强食物的营养搭配, 同时在高校课程中增加营养教育内容, 鼓励大学生多渠道获取营养知识。膳食多样化是一个较为方便的途径, 可改善营养素不足或过多的现象[8,9,10]。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膳食多样化情况作出改善措施, 如适当增加奶类及奶制品、水果类食物的摄入品种和数量, 以达到平衡膳食宝塔提出的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

参考文献

[1]翟凤英, 何宇娜, 王志宏, 等.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J].营养学报, 2005, 27 (3) :181-184.

[2]杨月欣, 王光亚, 潘兴昌.中国食物成分表2002[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2.

[3]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4]黄万琪, 孙言凤, 周敦金.武汉某高校大学生膳食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9) :1132-1133.

[5]王惠君, 王志宏, 杜文雯, 等.1991-2006年中国九省区中老年居民蔬菜水果消费状况的变迁[J].营养学报, 2011, 33 (2) :143-147.

[6]殷鹏, 张梅, 李镒冲, 等.2010年我国成年人主要食物摄入状况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2, 46 (8) :692-696.

[7]潘子儒, 黄万琪.大学生营养状况及饮食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8) :1035-1037.

[8]Mirmiran P, Azadbakht L, Azizi F.Dietary diversity within food Groups:an indicator of specific nutrient adequacy in Tehranian women[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Nutrition, 2006, 25 (4) :354-361.

[9]Azadbakht L, Esmaillzadeh A.Dietary energy density is favorably associated with dietary diversity score among female university students in Isfahan[J].Nutrition, 2012, 28 (10) :991-995.

膳食摄入量 篇6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全国总膳食调查研究要求和城乡经济、消费水平及人口比例的差别,分为城市和农村两个层次,随机选择唐山市路北区(城市点)、廊坊市文安县、承德市双塔区(农村点),每点抽取30户,共90户400人进行膳食调查。

1.2 方法

由统一培训的人员对住户和个体进行调查。住户调查采用食物称重法和三日记账法,收集家庭各种食物及调味品消费量数据,其中包括各种食品原料的生重、食物的熟重、熟重剩余量及废气量;个体调查采用24小时回顾法,对在家用餐所有成员连续调查3天,收集对象在调查期间各种食物、饮品消费数据,按照《中国食物成分表》,建立Excel数据库,对居民平均食物摄入量、营养素摄入量及膳食结构进行分析。根据2007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十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集》。

2 结果

2.1 居民平均各类食物摄入量

2.1.1 谷类消费量

居民平均谷类食物摄入量为376.34g,与全国2002年调查居民平均谷类食物摄入量402.20g比较有所下降,呈现多面少米特点。其中稻米消费比为30.19%,面粉占到57.60%,其他杂粮占8.21%;居民膳食中缺少小米、玉米等杂粮摄入。杂粮摄入量以城市稍好,接近50g,而农村居民杂粮摄入比例低,不足谷类消费量的10.00%。

2.1.2 薯类消费量

平均薯类摄入44.28g,稍低于推荐量。城市居民薯类摄入量70.16g,达到推荐量标准,农村薯类摄入量较低,只有31.65g,城市居民薯类消费量高于农村居民,与2002年调查数据显示结果相反。

2.1.3 豆类摄入

平均豆类摄入12.35g,以大豆和大豆制品为主,低于2002年(16g)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推荐量30~50g标准。

2.1.4 肉类摄入

平均摄入肉类43.07g,低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达不到推荐标准(50~75g)。以猪肉为主,平均占到60.00%以上,其中唐山市区居民猪肉消费占总肉类消费的82.50%。

2.1.5 蛋类摄入

蛋类食品平均消费量39.04g,主要是鸡蛋。高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达到推荐标准25~50g,但承德农村居民蛋类摄入只有17.54g,未达到推荐量。

2.1.6 鱼虾类

平均摄入量27.67g,低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占推荐量的50.00%。农村地区居民鱼虾类摄入量只达到推荐量下限标准的30.00%,承德农村居民摄入量最低,只达到推荐量的4.50%。

2.1.7 奶及奶制品

平均消费26.84g,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只达到推荐量的9.00%,农村达到3.00%。城市居民奶及奶制品摄入量明显高于农村居民。

2.1.8 水果类

平均消费359.96g,高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达到推荐200~400g标准。由于膳食调查时间是在北方瓜果收获季节,居民水果摄入量较高,其中瓜类消费占50.00%以上,木本水果消费量低于40.00%。

2.1.9 蔬菜类

居民蔬菜类消费量为366.81g,高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达到推荐量标准,但深色蔬菜摄入比例偏低,只占39.03%。

2.1.1 0 油脂摄入

平均为42.44g,高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比推荐量高70.00%,其中城市居民摄入油脂47.07g,比推荐量高88.28%,农村居民平均油脂摄入量40.12g,比推荐量高60.48%。

2.1.1 1 食盐摄入量

平均食盐摄入量10.95g,低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12g),比推荐量高82.50%。

2.2 营养素摄入

2.2.1 能量摄入

居民平均能量摄入9 095.68KJ,低于2002年全国调查能量摄入水平(9 409.18KJ)。其中来源于蛋白质的能量占11.51%,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占29.28%。

2.2.2 蛋白质摄入量

居民平均蛋白质摄入量63.4g,低于2002年全国水平65.9g。其中动物性食品提供的蛋白质平均占到22.24%,低于全国水平,尤其农村居民蛋白质摄入量偏低,承德农村居民蛋白质摄入量55.7g,其中由动物性食品提供的蛋白质占到12.75%。

2.2.3 脂肪摄入量

居民脂肪平均摄入量71.7g,低于2002年全国平均水平(76.2g),超过推荐量标准,为推荐量的2.87倍,显示脂肪摄入严重过量。

2.2.4 居民膳食纤维摄入量

居民平均膳食纤维摄入量为13g,略高于2002年全国调查居民摄入量(12g),仅达到推荐量的52.00%。

2.2.5 居民胆固醇摄入量

平均胆固醇摄入量为259g,其中城市345g,农村平均213g,显示城市胆固醇摄入量高于农村、高于推荐量。

2.2.6 维生素摄入量

维生素摄入量普遍偏低。维生素A摄入量平均350ug RE,低于2002年全国调查平均469.2 ug RE,仅达到推荐量的43.75%。硫胺素平均摄入量1.1mg,低于推荐量1.4mg标准,达到推荐量的70%~84%。核黄素平均摄入量0.92mg,低于推荐量标准,达到推荐量标准的39%~86%。维生素C摄入量91mg,达到推荐量标准的90%,其中城市居民蔬菜水果摄入量大,维生素C摄入量达到123mg,农村居民平均维生素C摄入量达到77mg,尤其承德农村居民维生素C摄入量仅48mg,达到推荐量标准的48%。

2.2.7 矿物质摄入量

居民膳食钙平均摄入量365mg,低于全国水平(389mg),为推荐量的45.63%,其中承德农村居民膳食钙摄入量仅为274mg,达到推荐量标准的34.25%。钠摄入量平均为5 679mg,低于全国水平(6 268mg),但三个调查点摄入量均达到推荐量的2.5倍,最高达到推荐量的2.76倍。锌的摄入量平均为10.1mg,低于全国11.3mg水平,低于推荐量标准,达到推荐量标准的67%。硒的摄入量平均41.6ug,高于全国水平(39.9 ug),低于推荐量标准,达到推荐量标准的80%。铁的摄入量23.6mg,比全国调查数据稍高,达到推荐量的157.33%。

2.2.8 居民饮水量

居民平均饮水及饮料量793g,比推荐饮水量少400g。显示三个调查点居民饮水量均不足,达到推荐饮水量的61.24%~73.29%。

3 讨论

3.1 膳食结构不合理

(1)谷类摄入以米面为主,杂粮摄入较少。谷类摄入米面占90%以上,玉米、小米等杂粮摄入不足10%,豆类、薯类摄入量均未达到推荐量标准,农村居民摄入更少,这可能与农村居民合理营养膳食知识匮乏、豆类及其制品供给不足、多食精面、不爱吃粗粮等饮食习惯有关。与细粮相比,粗粮更有助于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在主食一定的前提下,每天食用85g全谷类食品能减少若干慢性病的发病风险[1],因此建议居民改变饮食习惯,倡导食物多样、粗细搭配,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粗粮。(2)鱼虾、蛋、奶、肉等动物性食品摄入不足。虽然城市和农村居民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差别较大,城市居民各种动物性食品摄入均高于农村居民,但都达不到推荐量标准,且肉类食品单调,主要是猪肉,占到80%以上。奶及其制品摄入量城市居民达到推荐量的9%,农村居民达到3%;鱼虾类水产摄入农村地区居民摄入量只达到推荐量下限标准的30%,最低的只达到国家推荐量的4.5%。建议调整肉食结构,适当多吃鱼、禽肉,蛋和瘦肉,减少猪肉摄入,俗称“多食白肉,少吃红肉”,每天吃奶及其制品,以摄取优质蛋白质、脂类、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平衡膳食。(3)深色蔬菜摄入偏少。居民平均摄入深色蔬菜占38%,浅色蔬菜占62%。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一般深色蔬菜的胡萝卜素、核黄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较浅色蔬菜高,因此提倡多吃蔬菜水果,深色蔬菜和浅色蔬菜的食用比最好为1:1。(4)油脂、食盐摄入过量是城乡共同存在的营养问题。本次调查居民平均油脂摄入量比推荐量高70%;食盐摄入量比推荐量高82%。这与北方人口感重、喜食酱菜、腌菜,烹饪用油多,动物性食品一般先煎后顿等饮食习惯有关。

3.2 营养素摄入不平衡

(1)一般情况下我国居民膳食中的总热量60%~70%来源于糖、10%~14%来源于蛋白质、15%~20来源于脂肪。本次膳食调查数据显示来源于蛋白质的能量占11.51%,由动物性食物提供的能量平均占到8.68%,由脂肪提供的能量占到29.28%,说明脂肪摄入量超标,蛋白质摄入量不够,动物性食品摄入少。(2)城市居民胆固醇摄入量偏高。城市调查点居民胆固醇摄入量为345g,这与城市居民各种动物性食品摄入均高于农村居民;肉类食品单调,主要是猪肉;油脂摄入明显高于国家推荐量标准有关。提示城市居民应注意调整膳食结构,少摄入一些猪肉,多摄入一些牛羊、禽肉等。(3)膳食中的脂肪、钠摄入过量。三个调查点平均脂肪摄入量为71.7g,为推荐量的2.87倍;膳食钠平均摄入量为5 679mg,达到推荐量的2.51~2.76倍。主要是由于油脂、食盐摄入超标导致。(4)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量偏低。平均膳食纤维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52%;维生素A、维生素C、核黄素、尼克酸摄入量低于全国水平;钙、锌、硒摄入量均低于2002年全国水平和推荐量标准;铁的摄入达到推荐量的157.33%,但根据2006年在河北省唐山、保定、石家庄、邯郸市对5 721名成人、中学生及儿童所做的缺铁性贫血调查证实,居民普遍存在贫血现象,居民贫血率在20%以上。提示铁的食物来源及吸收存在问题。

4 建议

(1)加强大众宣传,倡导平衡膳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限油减盐增加奶”、科学烹调、增加饮水、合理膳食理念,提高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健康知识、营养知识。(2)政府相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等提高认识,共同协作、力争做到社会参与,推动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的改善。(3)从营养与健康的角度考虑工农业生产以及产业结构导向。加强对农业、食品工作和健康相关产业的科学指导。为城乡居民供应充足的牛羊、禽、鱼类、海产品、奶及其制品,引导农村居民增加动物性食品、奶、豆类食品的摄入。(4)进一步加强不同层次、不同对象、不同区域的居民营养、健康状况调查研究,为制定改善居民营养与健康的政策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摘要:目的 了解河北省调查点人群膳食结构,掌握人群膳食营养摄入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营养干预措施、改善膳食结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称重法和三日记账法对随机选取的90户居民400人进行膳食营养摄入调查。依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十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数据集》进行评价。结果 居民平均每天摄入谷类食品376.34g、薯类44.28g、豆类12.35g、鱼虾27.68g、肉类43.07g、蛋类39.04g、奶类26.84g、蔬菜366.81g、水果359.96g、油脂42.44g、食盐10.95g、水及饮料793.50g。居民平均每天摄入能量9 095.68KJ、蛋白质63.4g、脂肪71.7g、碳水化合物342g、膳食纤维13g、胆固醇259g、维生素A350ugRE、硫胺素1.1mg、核黄素0.8mg、尼克酸99.29mg、维生素C88mg、膳食钙365mg、钠5 679mg、锌10.1mg、硒41.6ug、铁23.6 mg。结论 调查点居民平均豆类、奶类及其制品、鱼虾水产品类食品明显摄入不足,远远低于推荐量标准;能量、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C、膳食钙、锌等营养素摄入量低于2002年全国调查水平,低于推荐量标准;脂肪、钠摄入量高于推荐量标准2.5倍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平衡。有计划地开展人群膳食营养指导十分必要。

关键词:膳食营养,摄入量,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膳食摄入量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5年9月选取中日友好医院管辖的和平街地区4所幼儿园1 246名3~7岁学龄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其中男童747名,女童499名;平均年龄(4.95±1.08)岁。按实足年龄分4个组:3岁306名,4岁343名,5岁329名,6~7岁组268名。儿童的主要照料者除父母外,还包括家中老人和保姆,其中男童有368名老人和55名保姆参与照顾,女童有267名老人和33名保姆参与照顾。

1.2 身体测量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采用标准技术方法测量受试儿童的身高(height,H)、体重(weight,W)。儿童主要照料者的身高、体重采用自报式填写,叮嘱其测量注意事项。测量身高时,被测量者赤脚,“立正”姿势站立,单位为厘米(cm);体重测量为清晨空腹体重,单位为千克(kg),精确到0.1 kg;计算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体重(kg)/身高2(m2)。

1.3 肥胖诊断标准

儿童根据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身高别体重)作为诊断标准,参考标准为1985年WHO推荐的身高标准体重和1995年我国9市城区儿童身高标准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诊断为肥胖,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以上为重度肥胖[6,7]。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肥胖。成人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判定[8]:消瘦为BMI<18.5 kg/m2,正常为18.5 kg/m2≤BMI<24kg/m2,超重为24 kg/m2≤BMI<28 kg/m2,肥胖为BMI≥28 kg/m2。

1.4 膳食摄入调查

调查员对调查日的幼儿园食物进行称量(g/份,g/个),并为家庭发放食物秤(精确到0.1g)。调查员培训保育员和家长,园内儿童进食量由保育员记录,为期2 d;家庭日儿童进食量由家长称重后记录,为期1 d,将以上数据输入食物营养成分计算器,通过软件计算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主要照料者同时记录3 d的进食量,录入软件计算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采用(±s)进行统计性描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描述,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儿童肥胖检出情况

共调查1 246名儿童,其中142名儿童诊断为肥胖,肥胖率为11.40%;肥胖男童88名,男童肥胖率为11.78%;肥胖女童54名,女童肥胖率为10.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60)。轻度肥胖儿童74名,占52.11%;中度肥胖儿童46名,占32.39%;重度肥胖儿童22名,占15.49%。3,4,5,6~7岁各年龄段的肥胖率分别为5.56%,11.37%,14.29%,14.55%。

2.2 儿童主要照料者的体重

142名肥胖儿童的主要照料者除父母外,还有91名家中老人和17名保姆。88名肥胖男童的父亲中超重32人,肥胖29人;母亲中超重30人,肥胖22人;家中老人超重34人,肥胖15人。与体重正常的男童相比,父母及家中老人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4名肥胖女童的父亲中超重17人,肥胖13人;母亲中超重17人,肥胖18人;与体重正常的女童相比,父母的超重和肥胖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 肥胖男童及主要照料者膳食摄入及营养素分配情况

肥胖男童谷薯类、鱼禽肉蛋类、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男童的主要照料者中,普遍存在谷薯类和水果类食物摄入量过高,蔬菜和奶制品摄入量过低的现象,此外,肥胖男童父亲还存在坚果类食物摄入量高的问题,老人的植物油摄入量也高于非肥胖男童的家中老人。

肥胖男童的能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男童父亲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父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男童母亲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均高于非肥胖男童母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男童家中老人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家中老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男童保姆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保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 肥胖女童及主要照料者膳食摄入及营养素分配情况

肥胖女童谷薯类和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的主要照料者中,普遍存在谷薯类食物摄入量过高,蔬菜摄入量过低的现象,母亲则存在水果摄入量过高的问题,此外,女童父亲还存在坚果类食物摄入量高的问题,老人的植物油摄入量也高于非肥胖女童的家中老人。

肥胖女童的能量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父亲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蛋白质摄入量、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父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大营养素供能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母亲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均高于非肥胖女童母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家中老人的能量摄入量、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家中老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肥胖女童保姆的能量摄入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保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注:()内数字为构成比/%;组1为肥胖男童组,组2为非肥胖男童组。

注:*P<0.05,**P<0.01;1 kcal=4.18 k J;组1为肥胖男童组,组2为非肥胖男童组。

注:*P<0.05,**P<0.01;1 kcal=4.18 k J;组1为肥胖男童组,组2为非肥胖男童组。

3 讨论

学龄前期是肥胖控制的关键时期,48个月龄前出现超重的婴幼儿,在学龄前期更容易出现超重及肥胖[9]。与儿童肥胖相关的危害及并发症不仅涉及内分泌、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等多种系统,还可能严重影响青春期体格发育及心理、行为健康,亦可对成人后的健康状况产生远期影响[10]。有研究表明,我国肥胖儿童的心血管等疾病患病风险有所增加,因此需要在儿童早期对超重及其相关疾病进行预防和干预[11,12,13]。

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儿童肥胖的认知态度是儿童超重肥胖的重要影响因素,肥胖或超重家族史的父母经常鼓励孩子多吃,虽然部分家长能够意识到儿童体型的异常和进食过多,但同时普遍认为肥胖对健康无害,并对儿童的饮食量过高估计而导致过度喂养[14,15]。李晓慧等[16]探讨我国11座城市3~6岁儿童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肥胖关系的调查表明,3~6岁儿童肥胖的发生与家庭养育环境密切相关。本研究发现,肥胖儿童父母及家中老人的体重超重或肥胖的发生率也较高,提示家族性肥胖对儿童有影响。进一步的膳食调查发现,父母及主要照料者的饮食习惯及食物选择也对儿童的饮食习惯产生影响,主要照料者的主食量大、爱食肉、食用油用量大等习惯直接影响孩子对食物的喜好。主食、肉类及油类作为高能量密度的食物,提供了大量的能量,造成能量摄入量过高,长期高能量的堆积造成肥胖的发生。

学龄前儿童肥胖问题应该引起社会及家庭的高度重视,目前已有多项研究对其预防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相关探讨。张海林等[17,18]的研究认为,依托幼儿园,基于家庭管理,加强家庭与幼儿园联系,从个性化健康教育入手,采用饮食管理及坚持运动锻炼等群体综合干预措施可能是预防和控制儿童肥胖的有效方法。以肥胖儿童家庭为一个整体进行干预更易于形成家庭共有的目标和行为生活习惯,在培养父母科学喂养知识和技能,合理选择和制备食物,避免能量摄入过多的同时建立起家庭的健康行为。

摘要: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的膳食摄入情况与儿童肥胖发生的关系,为更好地开展儿童肥胖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中日友好医院管辖的和平街地区4所幼儿园1 246名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儿童及主要照料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和3 d饮食记录。结果 男童肥胖率为11.78%,女童肥胖率为10.82%。肥胖男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32.95%,母亲为25.00%,老人为25.42%,均高于非肥胖男童(χ~2值分别为59.22,114.42,34.73,P值均<0.01)。肥胖女童主要照料者的肥胖发生率父亲为24.07%,母亲为33.33%,均高于非肥胖女童(χ~2值分别为63.61,81.58,P值均<0.01)。肥胖男童谷薯类、鱼禽肉蛋类、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男童,能量摄入为(1 704.42±228.64)kcal/d(1 kcal=4.18 k J)、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60.89±47.49)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61.05±5.70)%、蛋白质摄入量为(49.31±12.40)g/d、脂肪摄入量为(51.51±9.67)g/d,均高于非肥胖男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女童的谷薯类和植物油的每日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女童,能量摄入为(1 569.19±156.28)kcal/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为(235.61±33.17)g/d、碳水化合物供能比为(59.95±4.65)%、蛋白质摄入量为(44.57±10.84)g/d、脂肪摄入量为(49.84±6.68)g/d,均高于非肥胖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肥胖儿童主要照料者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均高于非肥胖儿童的主要照料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肥胖儿童及其主要照料者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能量及三大营养素摄入量过高等问题。预防儿童肥胖要重视家庭主要照料者膳食干预。

上一篇:医院资产管理下一篇:教学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