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调查

2024-08-25

膳食调查(共12篇)

膳食调查 篇1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面临紧张的学习生活, 又处于生长发育期, 他们的膳食结构是否合理, 膳食营养是否科学, 直接影响其学习和健康[1]。各地营养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营养状况、饮食结构和习惯不容乐观。因此, 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 尤其是医学类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 一方面可以对病人进行营养指导和营养治疗;另一方面将有利于全社会营养知识的普及, 对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有重大意义[2]。为此, 笔者对我校部分学生进行了营养知识、营养状况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 (19.0±0.4) 岁。其中护理专业172人, 临床专业90人, 药学专业63人, 口腔专业58人, 食品专业17人;男生170人, 女生230人。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情况, 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1.2 调查方法

参考相关资料[3~5],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以选择题形式自行设计调查表, 内容包括一般营养知识、饮食习惯、饮食行为、一日三餐摄食情况等。由营养专业教师带领实习生进行调查, 采取现场发放、现场指导填写、现场收回调查表的形式, 以确保填写质量。共发放调查表400份, 收回389份, 回收率97.3%。其中男生165人, 女生224人。

1.3 数据处理和分析

用Epi Data3.0建立数据库, 进行数据录入, 利用SPSS13.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

表1显示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较多, 各占一定比例, 不论男生还是女生, 通过网络获取营养知识的较多, 其次为电视节目, 从宣传栏获取营养知识的比例最少, 这说明学校的营养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2 对营养知识的了解情况

学生营养知识普遍欠缺, 被调查的学生中, 只有23.6%的学生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知晓率仅为39.9%, 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营养知识误区如热水煮饭了解偏少 (见表2) 。

2.3 学生饮食行为习惯

2.3.1 营养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营养重要, 92.4%的学生表现出对营养知识感兴趣, 63.3%的学生读过有关营养方面的书籍, 96.7%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学习营养方面的知识、认为营养知识对健康重要, 47.6%的学生甚至愿意付费获得一定的营养指导, 总体趋势表明大部分学生有获取营养知识的愿望。但90.7%的学生这方面的知识相当缺乏, 对“食物相克”知识了解一般或很少。

2.3.2 早餐进食情况

在饮食习惯上, 大多数学生生活中经常发生因为时间来不及而不吃早餐的情况。在被调查的学生中, 只有25.2%的人能够坚持每天吃早餐 (见表3) 。

2.3.3 饮食行为

调查发现学生选择食物的最主要依据是: (1) 个人爱好及饮食习惯 (56.9%) ; (2) 运用营养知识 (12.3%) ; (3) 自身营养需要 (21.2%) ; (3) 食物价格及其他 (9.6%) 。此外, 有52.0%的学生从不饮用牛奶, 45.0%的学生很少或不吃鸡蛋, 36.0%的学生很少或不吃猪血。其中除经济原因外, 主要是对食物营养价值认知不够。

2.3.4 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比例

调查结果表明, 男女生早餐的热量摄入均偏低[6]。尤其是男生, 其饮食结构十分不平衡, 早餐仅占全天摄入总热量的17.0%。在夜宵、水果和零食方面, 男生偏重于吃夜宵, 而女生则偏重于水果和零食 (见表4) 。

3 结论及建议

调查显示, 我校学生存在缺乏相关营养知识、膳食习惯不合理、营养素摄入量不足且三大供能物比例不协调情况, 长久下去将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

3.1 加强学生营养健康知识教育, 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形成科学的饮食理念

调查结果表明, 我校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不高, 对营养知识了解不够深入, 尤其体现在对营养问题的系统把握上。尽管对一些营养常识性问题的知晓率较高, 但对来源于学校宣传栏、课堂等途径的营养相关知识缺乏甄别能力, 广告中的夸大宣传、传统的认知误区仍在极大程度上误导他们。特别是对目前国家正向广大民众宣传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之甚少。这提示我们在设计营养课程教学内容时, 要加强学生临床营养方面的教育, 如一些与营养关系密切的慢性疾病的营养预防、治疗等[7]。另外, 也提示在医学院校开设临床营养学课程的必要性。在膳食态度方面, 大多数学生具有良好的营养态度, 有迫切掌握营养知识的欲望, 说明医学类学生认识到掌握营养知识对将来工作的重要性。

3.2 饮食习惯及行为

调查发现, 只有25.2%的学生能够坚持每天吃早餐。在我国一些高校, 学生由于睡懒觉来不及吃早餐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对大学生来说, 早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上午一般要上4节课, 学习负担较重, 而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消耗大量的糖类来提供能量。不吃早餐只能使血糖维持在较低水平, 学生在课堂上会感觉到饥饿、疲劳, 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力下降, 无疑将严重影响学习效率[8]。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引发肠胃疾病。因此, 要加强学生健康教育, 通过讲座、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营养膳食知识,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理均衡的饮食对于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从而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 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目的。

摘要:目的 了解学生对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对学生营养状况的影响, 为今后学生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 结合访谈, 对400名在校学生进行营养知识、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了解, 每日三餐营养摄入量分布不均, 营养失衡, 早餐问题突出, 饮食习惯不合理, 能量摄入不足。结论 学生营养状况较差, 膳食结构不合理。提高营养知识知晓率, 是改善学生营养现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医学类,高职,学生,膳食结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

参考文献

[1]刘真美, 刘芸芸.贵州部分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6) :475-476.

[2]陈观进, 陈新妹, 李华文, 等.医科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4) :794-797.

[3]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4.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7.

[5]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J].营养学报, 1998, 20 (4) :387-397.

[6]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7]武颂文, 杨年红, 王重建, 等.医学生营养知识及饮食行为对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2) :103-104.

[8]朱明元, 黄忆明, 方继, 等.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02, 9 (5) :465-467.

膳食调查 篇2

幼儿班级:

幼儿姓名:

家长姓名:

亲爱的家长您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膳食水平与质量,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园特拟定营养膳食调查问卷,请您如实填写,○[单选题],* [多选题],__[填空题],对于您的积极配合,我们表示衷心感谢。

1.我园每周都会在宣传栏公开幼儿带量食谱,您仔细看过吗

○有

○没有 2.您问过孩子关于幼儿园饭菜的问题吗

○没问过

○偶尔问一次

○经常问 3.您了解幼儿阶段最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吗

○非常了解

○略知一二

○完全不懂 4.您最重视幼儿的哪一餐

○早餐

○午餐

○间餐

○晚餐 5.您希望饭菜荤素的比例是

○1:1 ○1:2 ○2:1 6.您希望孩子每周吃几次粗粮

○一次

○两次

○三次 7.孩子在家吃不吃动物肝脏

○喜欢吃

○不吃

○一般

8.您是否愿意幼儿多食用带颜色的蔬菜

○愿意

○不愿意

○一般 9.您赞成幼儿吃火腿肠吗

○赞成○不赞成○一般

10.您的孩子最喜欢吃幼儿园的哪些膳食

*主食

*蔬菜

*肉类

*粥、汤

*水果 11.下午放学后,您还会为幼儿补充什么食物来满足幼儿所需营养

*正常晚餐

*蔬菜水果

*零食

*不补充

12.幼儿回家有没有出现饥饿现象

○没有

○偶尔有

○经常有 13.幼儿饭菜多样化,您更注意的是

○质量

○花样

14.您对幼儿园目前制定的带量食谱是否满意

○很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15.您对幼儿园的饮食方面有何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您有什么好的食谱写下来,并注明用料及做法(适合幼儿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点心

警校特警学生膳食营养调查与评定 篇3

关键词:警校 膳食营养 特警学生

中图分类号:R1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6-0000-00

特警学生的警务搏击训练与对抗性的搏击运动训练有一定相似性,但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特警学生来说,训练强度较大,技术动作较难,为保证特警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教学质量,特警学生平时膳食营养的合理搭配,是其适应高强度训练,增强身体素质,达到教学预期效果的重要保障。

1 调查对象

从南京森林警察学院警务技战术系不同年级的特警学员中选取100人(均为男生)作为调查对象。

2 调查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被调查人群发放调查问卷,全面了解其日常膳食、饮食习惯、营养知识等情况。(2)二十四小时膳食回顾法;要求被调查者回顾其三天内的饮食情况。并作出详细的记录。

3 结果与分析

3.1 营养知识调查结果

经过对特警学生掌握营养知识的情况调查后发现特警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匮乏,只有部分特警学生了解相关的营养知识,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物质,而当问到“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的主要内容更是无一人知道。

3.2 特警学生早、中、晚摄入热量比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特警学生早餐摄入的热量略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值,午餐摄入的热量基本达到推荐值,晚餐摄入的热量略微超过推荐值。

3.3 特警学生摄入各能源物质量与《推荐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和食物适宜摄入量》的对比分析

表2显示,特警学生实际摄入的能量、蛋白质、脂肪均高于中国居民能源物质推荐量,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低于推荐值。通过配对T 检验可以看出,特警学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推荐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与推荐值有显著性差异。

3.4 特警学生摄入各能源物质量与《推荐中国运动员膳食营养素和食物适宜摄入量》对比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警校特警学生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均超过中国运动员推荐的摄入量,脂肪的摄入量甚至超出推荐值的 1 倍。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低于推荐值。通过配对 T 检验可以发现:特警学生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推荐量没有显著性差异,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与推荐值有显著性差异。

3.5 特警学生营养现状

本次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些特警学生有挑食的饮食习惯。肉类物质摄入过多,水果、蔬菜摄入较少。早饭整体吃的都比较少。特警学生对营养知识较为缺乏,对膳食营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4 结语

(1)特警学生对营养知识匮乏。(2)特警学生早餐摄入的热量略低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值,午餐摄入的热量基本达到推荐值,晚餐摄入的热量略微超过推荐值。(3)特警学生实际摄入与中国居民能源物质推荐量比较,能量、蛋白质、脂肪摄入量均较高,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较低。(4)警校特警学生实际摄入与中国运动员推荐的摄入量比较,能量、蛋白质、脂肪的摄入量均超过推荐量。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低于推荐值。

5 建议

(1)开设与营养知识有关的课程、讲座、网站,提供多种渠道让特警学生获取与膳食营养相关的知识,使特警学生掌握必要的营养常识。(2)提高特警学生对膳食营养的重视,改变其不良的饮食习惯,增加谷物、蔬菜及水果类的摄入量;保证早餐的合理营养摄入。(3)学校引进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老师,专门了解特警学生的营养膳食情况,根据特警学生的具体特点知道均衡膳食营养计划,保障特警学生的健康,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松娥.营养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陈吉棣.运动营养学[M].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

[3] 张琦.大连市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研究[J],2010(6).

[4] 穆秀玲,李静.运动员膳食营养分析[D].内蒙古统计,2011(6).

收稿日期:2015-03-12

作者简介:宫天祥(1994—),男,满,内蒙古赤峰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治安学(特警方向)。

我校学生膳食营养及饮食行为调查 篇4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一、二年级4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其中男生170人, 女生230人, 年龄17~23岁。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以选择题形式自行设计调查表, 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营养知识、饮食习惯、饮食行为等[2~4]。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 回收389份, 其中男生165份, 女生224份, 回收率为97.3%。

1.2.2 24 h回顾法

采用24 h回顾法对调查对象进行连续3 d的膳食调查, 详细记录各种食物的摄入量和进食时间, 包括一日三餐主食、副食与零食、水果等。查阅《食物成分表》[5]计算每人每日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参照中国营养学会2004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6] (DRIs) 中的中等体力劳动标准进行评价。同时了解学生膳食结构, 并与《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7]进行比较, 分析其是否合理。

1.3 分析

用Epi Data 3.0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录入, 利用SPSS 13.0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

2.1 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 (见表1)

结果显示, 大学生获取营养知识的途径较多, 均占有一定比例, 不论男生还是女生, 通过网络获取营养知识的学生较多, 其次为电视节目, 而从学校宣传栏获取营养知识的比例较少, 这说明学校营养宣传教育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2.2 营养知识了解情况 (见表2)

由表2可知, 大学生营养知识普遍欠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只有28.3%的学生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对《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知晓率仅为38.8%, 对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营养知识误区如热水煮饭了解偏少。

2.3 饮食行为习惯

2.3.1 膳食结构 (见表3)

调查表明, 我校学生膳食结构以粮谷类和蔬菜类为主, 食物种类比较齐全, 各种食物的摄入均低于膳食平衡宝塔推荐摄入量, 特别是主要供给优质蛋白的肉类、蛋类、奶类和豆类的摄入量较少, 男生水果摄入量明显低于女生。

2.3.2 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 (见表4)

调查显示, 我校男生、女生能量摄入量均不足;男生铁、烟酸摄入量超过RNI, 蛋白质、钙、锌、视黄醇当量、维生素C摄入量占RNI的60%~80%, 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偏低。女生多种营养素基本能够满足需要, 但维生素B1、维生素B2摄入量不足。原因有学生杂粮类、谷物摄入量偏少, 食堂采用精粉、精米, 食物烹调方法不合理, 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提供不足等。

注:*RNI按中等劳动强度计算

2.3.3 一日三餐的热量分配比 (见表5)

调查结果表明, 男、女生早餐的热量摄入均偏低, 特别是男生。在夜宵、水果和零食方面, 男生偏重于吃夜宵, 而女生则偏重于水果和零食。

2.3.4 早餐进食情况 (见表6)

在饮食习惯上, 大多数学生经常因为时间紧而不吃早餐。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 只有25.2%的人能坚持每天吃早餐。

3 结论及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 一方面, 我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水平不高, 对营养知识了解不深入;另一方面, 存在能量摄入不足、膳食营养素不足且不平衡、饮食习惯不合理、营养知识缺乏等情况。调查显示, 不良饮食行为是造成学生能量和膳食营养素摄入不足且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 医学院校要加强学生临床营养方面的教育, 如一些慢性疾病的营养预防、治疗等[8]。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 通过讲座、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营养膳食知识,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合理均衡的饮食对于维持正常生理机能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性, 从而合理饮食,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摘要:目的 了解学生营养知识掌握情况及饮食行为, 为学校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与24 h回顾法, 对在校生进行营养知识、饮食习惯和饮食行为调查。结果 我校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 每日三餐营养素摄入量分布不均, 营养失衡, 早餐问题突出, 饮食习惯不合理, 能量摄入不足。结论 加强营养知识教育,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是改善学生营养现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膳食营养,饮食行为,营养知识

参考文献

[1]刘真美, 刘芸芸.贵州部分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J].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6 (6) :475-476.

[2]陈观进, 陈新妹.医科院校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4) :794-797.

[3]张久亮, 梁栋.华中农业大学学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J].九江学院学报, 2011, 30 (2) :103-105.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2010.

[5]王光亚.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9.

[6]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膳食指南及平衡膳食宝塔[J].营养学报, 1998, 20 (4) :387-397.

膳食调查和营养评估 篇5

膳食调查方面(尤其是在幼儿园内作膳食调查),主要希望了解以下几个与膳食评价有重要关系的问题。

1、每日所供给的食物量,是否满足幼儿一日所需要的热量和营养素,这就是了解各种营养素和热能摄入量。

2、每日食物的内容怎样调配,这从每天的食谱中可以看得出来。

3、幼儿发育的体格是否良好,经体格检查,尤其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的测量以及营养缺乏病和调查中可以评价。

4、饮食制度是否合适(间隔几小时一餐)(二)调查的对象与范围:

选择调查的对象必须有代表性。幼儿园进行膳食调查时,要选择性质大致相同的类型(全托制或日托制),年龄大致相同,可分3-5岁、5-7岁,这样划分可以按规定的营养标准作比较,每月、每日的伙食费也要相似,同时还可以在一个地区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幼儿园作比较。选择范围可分两种:一种是不分年龄,作全园性的调查,也按组分为3-5岁、5-7岁;另一种是抽样调查,就是在同年龄级内,选择小数儿童作全面调查。

二、每天食物登记表(表二)

(一)调查时先要问明当日食谱,然后将每餐所吃主副食品名称和生熟重量记录于“食物名称”、“生食总重量(斤)”、“熟食总重量(斤)”栏内。在用餐完毕后称剩余食物的重量,记录于“剩余量(斤)”栏内。

(二)生/熟比例=该种食物烹调前生重量/烹调后熟重量

(三)实际食入熟食量(斤)=熟食总重量-剩余量

(四)实际食入生食量(斤)=实际食入熟食量×生/熟比例

(五)折克单位=实际食入生食量×500(注:折克单位保留2位小数)

三、每人每日营养摄入量计算(表三)

(一)类别:如谷类、鱼类、果类等等(请参考“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将食品名称按类别填写于“类别”栏内,每类留一栏作该类小计。

(二)重量:即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克)

(三)平均每人每日食物摄入量(克)=该种食物摄入量总和(克)÷调查天数÷总人日数

(四)各种食物中各种营养量的计算:在:“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上查食物成份。

某种食物中的某种营养量=该种食物摄入量×每100克该种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量÷100

(五)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不同食物中同种营养素摄入量之和(克)

注:表三(每人每日营养摄入量计算)的各项统一小数位,热量、钙、磷、维生素A等用整数,铁、蛋白质、脂肪、糖类用小数点后一位数、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等小数后两位数。

(四)各种食物中各种营养量的计算:在:“常用食物营养成份表”上查食物成份。

某种食物中的某种营养量=该种食物摄入量×每100克该种食物中某种营养素的量÷100

(五)各种营养素摄入量=不同食物中同种营养素摄入量之和(克)

注:表三(每人每日营养摄入量计算)的各项统一小数位,热量、钙、磷、维生素A等用整数,铁、蛋白质、脂肪、糖类用小数点后一位数、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维生素C等小数后两位数。五)评价级别

普遍采用以热量和蛋白质为主的综合评价方法,按此法膳食可以分为五级。级别

热量摄入量占供给量标准% 1

90以上 2

85-89 3

80-84 4

70-79 5

70以下

1级和2级膳食中如蛋白质摄入量占供给量标准80%以下,或动

物和豆类蛋白质相加的重量在总蛋白质量的30%以下时,下降一级。

以上五项为膳食评价的依据及其计算方法,目前为统计膳食和营养状况的便利,普遍采用以热量和蛋白质为主综合评价方法,此法膳食可分为五级

级别

热能摄入量占供给量标准% 1

90以上 2

85~89 3

80~84 4

70~79 5

70以下

1级和2级膳食中如蛋白质摄入量占供给量标准80%以下,或动物和豆类蛋白质相加的重量在总蛋白质量的30%以下时,下降一级。

每人每日营养素供给量

龄 1 2 3 4 5 6 7 热量(千卡)1100 1200 1350 1450 1550 1700 1800 蛋白质(克)40 40 42 45 50 52 55 钙(mg)600 600 600 600 600 600 600

铁(mg)7 7 7 7 8 8 9

维生素A(u)1500 2000 2500 2500 3000 3000 3000

胡萝卜(mg)2.0 2.4 3.0 3.0 4.0 4.0 4.0

硫胺素(mg)0.70 0.70 0.80 0.80 1.00 1.00 1.00

核黄素(mg)0.60 0.60 0.70 0.70 0.80 0.80 0.90

抗坏 血酸(mg)30 35 40 40 50 50 50

膳食调查 篇6

关键词:篮球;国家队;膳食;营养

中图分类号:G804.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5-0043-04

Research on Diet Nutrition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BAI Xilin1, ZHAO Jiexiu2, QIAN Limin3, YE Qinghui1, FAN Bin3, LIU Dongsen4(1.Basketball Association of China, Beijing100062, China;2.Ch inese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 Beijing100061, China;3.Sports Team o 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Beijing100061, China;4.Beijing Sport Unive rsity, Beijing100061, China)Abstract: The paper tries to explore the diet nutrition of Chinese Man Basketbal l Team during in preparation for Beijing Olympic Games, and to provide suggestio ns for the players' rational diet.14 players of Chinese Men's Basketball Team a re investigated through three diets every day. Results show that the players hav 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otal energy intake is insufficient, carbohydrate intak e insufficient, fat and protein intake excessive, some vitamin and minerals insu fficient, and energy in three diets distribution not rational.

Key words: basketball; national team; diet; nutrition

篮球运动是一项集跑、跳、投于一体的运动,现代篮球比赛是在高水平上的全面对抗,其节 奏快、对抗激烈、持续时间长;队员们在训练与比赛中会大量消耗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 物质等营养物质[1]。膳食是保障运动员的营养需求与保持运动能力的最重要的物 质基础,运动员的膳食营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1]。有研究表明,一名篮球运动 员的合理的膳食结构应该是碳水化合物占总热能的55%~65%,脂肪为25%~30%,蛋白质占12 %~15%[1]。几乎 所有涉及篮球运动员的膳食与营养的研究,都提到对于篮球这样一个运动强度大、密度高、 时间长、对抗激烈的项目[3],糖供能占很大的比重[3],应增加对碳水化 合物的摄入而适当的补充脂肪和蛋白质[1,2,3,4,5,7,8],因为多余的蛋白 质会在肝、肾进行分解,加重肝、肾的负担[3],同时也会造成血氨增高,这样会 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造成疲劳。脂肪摄入过多会在体内造成堆积,使体脂增加,降低肌肉的 做功能力,影响了速度、力量,从而影响了运动能力。篮球运动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脂肪 代谢供能的增加会导致肝脏浸润[1],故篮球运动员应减少脂肪的摄入,这样可以 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促进肝糖原的储备。因 此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这三大能源物质的合理搭配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讲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运动能力的保障。但是从目前调查研究的情况来看,许多项目都存在着碳水化合物 摄入不足,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的现象[11],篮球队员也存在着三大能源物质摄 入比例不 合适的问题,但由于没有针对篮球特别是国家队这样高水平的队伍的膳食调查,对具体情况 没有了解。

除了三大营养物质摄入失衡以外,目前的研究还发现运动员的三餐能量摄入也是不合理,主 要表现为运动员普遍忽视早餐[12]。早餐对于任何运动员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进食 阶段。我 国许多项目运动员的就餐习惯仍坚持传统的一日三餐,国外的研究认为篮球运动员因其能量 消耗量大应在原有三餐的基础上增加2-3次加餐,还有研究认为篮球运动员应每日有4次正 餐,再进行加餐[2]。目前对国家男篮队员的三餐的调查是一项空白,使我们不能 准确了解男篮在膳食上存在的问题。

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也是运动员膳食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人们通过对维生素的研究认为它 们与篮球运动员的运动能力有很大关系:维生素C作为体内抗氧化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重 要维生素[1],维生素E与机体的抗氧化程度有关……同时也认识到铁、钙对于篮球 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也很重要[1,3,4],研究都认为应注意篮球运动员维生素与矿 物质的补充,但这 仅仅是理论上推论,对篮球运动员从膳食中摄入维生素和矿物质情况的调查,特别是对国家 队的调查几乎没有,只是借鉴别的项目和国外的经验,对于我国篮球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 运动员没有第一手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

在针对足球运动员膳食研究的学者指出,运动员对膳食的需求应根据其所处的不同的训练与 比赛的阶段来确定[8],这是可以借鉴的。

目前的研究状况:没有一篇针对篮球运动员的详细的膳食调查,要么是借鉴别的项目的调查 结果去研究篮球的问题,要么篮球只是作为大规模调查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不具有代表性。本 研究就是以国家男篮的一线队员为调查对象,深入、细致地调查国家男篮队员的膳食营养状 况,发现其中的问题,针对篮球运动自身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促进国家队水平的提 高。膳食是保证运动员的营养需求和保持运动能力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11],但目 前许多运 动队的队员都存在着膳食问题。本研究旨在对国家男篮队员的膳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其中 的问题,为男篮运动员科学合理地用餐,平衡膳食提供科学依据与指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国家男篮的14名队员,其基本情况如表1。

1.2 研究方法 运动员每日三餐采用自助餐形式,采用称重法进行调查,逐日准确称量并记录烹饪前各种食 物的生重和烹饪后的熟重及餐后的剩余量,称量并记录每名队员1-2日每餐各种食物的消耗 量,然后应用“运动员及大众膳食营养分析与管理系统”软件计算出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的 摄入量及三餐热量比例。

2 结 果

2.1 国家男篮队员总热能及三大营养素的摄入情况被调查 的国家男篮队员的每日能量摄入为3 001~4 810 Kcal,与所给推荐值相比仅占推荐值的 64%~85%。通过对三大能源物质的调查我们发现队员对三者的摄入是很不合理的:对篮球运 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而言,碳水化合物是最理想的能源[1]。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 应占总热 能的55%~60%,而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男篮队员的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仅占总热能的39%~53.3%;最高者仅占总热能的53.3%,部分队员的碳水化合物的功能比例不到总能量的40%;多 名队员的碳水化合物的实际摄入量均低于推荐值。

蛋白质供能的合理比例应为总热能的12%~15%。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男篮队员的蛋白质供能比 例范围为14.4%~24%,蛋白质供热比最高为24%、蛋白质供热比最低为14.4%,同时7名队员 蛋白质的实际摄入量均高于推荐值。

脂肪供能的合理比例应为总热能的25%。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男篮队员的脂肪供能比例范围为2 7%~46.9%,脂肪供热比最低为27%、脂肪供热比最高为46.9%,被调查的队员普遍存在脂肪 摄入偏高的现象。

2.2 国家男篮队员维生素的摄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被调查的国家男篮队员维生素B1普遍摄入不足,维生素B2的摄入除两名 运动 员未达到推荐值外,其他队员均达到了推荐量。维生素C的摄入除两名运动员未达到推荐值 外,其他队员均达到推荐量。所有队员的维生素A的摄入均低于1500视黄醇当量。而维生素 PP与维生素E的摄入,所有被调查队员均达到推荐值,但值得注意的是维生素E的摄入量普遍 远高于推荐的8 mg。

2.3 国家男篮队员矿物质的摄入情况 调查结果表明:所有队员的铁、硒的摄入量达到了推荐的标准。大部分队员的钾摄入量达到 了推荐量,仅1名运动员未达到推荐量;多数队员的钙摄入量达到了推荐标准,仅3名队员的 钙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绝大部分被调查的队员锌的摄入量达到了推荐量,仅1名队员的锌 摄入量未达到推荐量。

2.4 国家男篮队员各餐热能分配情况 从各餐热能分配情况来看,所有被调查的队员的早餐热能所占的比例达不到25%。午餐的热 能仅1人在35%~40%的范围之内,其余队员的午餐热能所占比例均不在35%~40%范围之内,3 名运动员的午餐热能比例低于35%~40%。被调查的篮球队员晚餐的热能所占的比例均高于25 %~30%。另外,其中1名队员的加餐所占热能比例高于0%~10%的推荐范围。

3 讨 论

许多调查研究都发现[1,3,4,5,7,8,9],运动员普遍存在膳食不平衡的现象,这与 膳食在竞 技运动中所处的基础的营养补充的地位是相矛盾的。膳食不合理不仅影响训练与比赛的效果 ,而且影响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后的恢复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3.1 男篮运动员膳食不平衡的主要表现 我们通过对国家男篮现役队员的膳食调查,发现国家男篮队员的膳食也存在着不平衡的问题 。其主要的表现如下:

3.1.1 碳水化合物普遍摄入不足 我们所调查的男篮队员均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均未达到55%~60%的标准,最高的比例也仅 有53.3%。这与运动员膳食采用自助餐的方式,队员们认为摄入的肉越多越有营养,这样就 减少了对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类(米、面、粗杂粮等)、薯类、高汤淀粉类(糕点等)[1 ]的摄入。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期间,对357名优秀运动员所做的调查表明,外国运 动员 摄入碳水化合物的百分比为40%~59%,略高于中国的运动员,也高于我们调查的篮球运动员 ,多数运动员也没达到理想水平[11]

对篮球运动员训练和比赛而言,碳水化合物是最理想的能源。体内有充足的糖原储备可以使 篮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减少蛋白质和脂肪的氧化,推迟疲劳的发生,使速度、力量、耐 力、反应能力都保持在良好的状态,这是篮球运动员所必需的[1]。糖摄入不足会 严重影响运动能力[3],同时会影响其他物质的正常代谢。

3.1.2 绝大部分队员脂肪和蛋白质摄入过多 在对男篮队员的调查中,所有队员的脂肪摄入量均高于25%的推荐值;而蛋白质的摄入量除1 名运动员在12%~15%的范围内,其余队员的蛋白质摄入量均高于推荐量。蛋白质是人体必需 的营养物质,各种组织的修复、重建等都需要蛋白质的参与;肌肉收缩,神经系统的兴奋传 递等都与蛋白质有关[1]。虽然男篮队员因大运动量训练与比赛的原因要补充的蛋 白质高于常人,为1.8~2.0g/体重,但一定要适量[4],若摄入过多,多余的蛋白 质会在肝、肾进行分解,加重肝、肾的负担[3],同时也会造成血氨增高,这样会 导致运动能力的下降造成疲劳。值得注意的是在给队员补充蛋白质时应补充优质蛋白,特别 是动物蛋白[5]

脂肪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是一种含能量最多的物质,也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它具有缓冲 冲击力、供能、保温等作用,人体需要的脂溶性维生素也是伴随脂肪的摄入而摄入的[1]。 脂肪摄入过多会在体内造成堆积,使体脂增加,降低肌肉的做功能力,影响了速度、力量, 从而影响了运动能力。篮球运动是长时间的剧烈运动,脂肪代谢供能的增加会导致肝脏浸润 [1],故篮球运动员应减少脂肪的摄入,这样可以减少肝脏的脂肪浸润,促进肝糖 原的储备。

3.1.3 部分维生素摄入不足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的被调查队员维生素B1、维生素A和维生素C均摄入不足,部分队员 存 在维生素B2摄入不足。维生素具有调节生理生化过程,参与能量代谢的作用[4] 。补充维生 素可以使运动能力得以恢复和提高[4]。对于篮球运动员来讲,长时间、大强度的 运动容易 造成维生素C缺乏[1],而维生素C具有帮助机体抵抗自由基攻击和提高肌体免疫机 能的功能 等[6]。维生素C为水溶性维生素,在长时间、大强度的训练与比赛中极易随着汗液 等液体的 丢失而损失,易造成体内自由基活动加剧而导致运动疲劳的产生;亦可造成运动后免疫力的 下降,容易导致队员引发感染。

篮球非常接近神经系统紧张项目和视觉系统紧张项目,必须适当增加维生素B1和维生素A 的摄入量[1],而调查的结果正与此相反,因此应特别注意维生素A和维生素B1的 补充。但也应 注意到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它易在体内堆积,摄入时应注意量的把握;另外脂溶性 维生素的摄入是随着脂类物质的摄入一同进行的,过多的摄入也会造成脂类物质摄入的增加 。

维生素C作为体内抗氧化和提高肌体免疫能力的重要维生素,两名队员的摄入量显著低于推 荐量;因此这两名队员应特别注重维生素C的补充,防止他们因长时间剧烈运动而导致自由 基的攻击而造成的疲劳和免疫能力的下降。

还应注意一点的是所有队员的维生素E的摄入量均明显高于推荐的量,而维生素E是一种脂溶 性维生素,容易在体内堆积,易造成中毒。调查所表明的结果给我们一个警示,不应让队员 的维生素E的摄入过多。

两名队员的维生素B2摄入不足。维生素B2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当维生素B2缺乏 时 ,肌肉表现为无力,肌体的耐久力受损,容易疲劳,神经兴奋性过度增加或减弱。因此篮球 运动员维生素B2的缺乏不利于其更好地进行训练与比赛,并且因耐力的下降和神经兴奋性的 变化会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从维生素摄入的情况来看,可能被调查的队员对于蔬菜、水果不太喜欢,摄入的不多,特别 是三名队员的维生素摄入不足,可能与其不太喜欢进食蔬菜、水果等食物有关。

3.1.4 部分队员钾、钙、锌摄入不足 调查表明,1名队员的钾摄入量未达到推荐值;而钾作为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与神经传导的 重要物质,在大运动量训练与比赛期间极易随着汗液丢失,因此应注意对钾的补充,应让王 仕鹏适当增加钾的摄入。由于钾存在于许多食物中,因此应让这名队员摄取不同类的食物, 扩大进食的种类。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三名队员的钙摄入量未达到推荐值。钙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类重要的矿物质 ,它是形成骨骼与牙齿结构的重要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染色体的组成。同时钙也以离 子的形式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它是细胞内信使,通过与钙调蛋白的结合激活钙调蛋白激酶 ,而发挥激素的刺激作用;同时它也是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过程的关键离子;在维持神经与 肌肉的兴奋性中发挥重要作用;钙离子参与血液凝固的过程,同时它也是ATP酶、脂肪酶等 重要酶类的激活剂[12]。从对大学生女子足球队员的有氧能力与膳食摄取的研究中 [7],人们发现钙与有氧能力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以上三名队员的高摄入量不足可能是因为不重视奶及奶制品或豆类食物的摄入,由于钙所发 挥的重要生理作用都与运动能力息息相关,因此应让这三名队员重视对于富含钙的食物的摄 入。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仅一名队员的锌摄入略低于推荐值。锌与运动相关的主要生理作用是 维持肌肉的正常代谢与功能,维持体内氧化与抗氧化的平衡,及时清除产生的自由基[12]。 因此锌对于运动员来讲在运动能力的保持,对因自由基造成的运动疲劳的抑制都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因此队员应重视对于锌的补充。

以上所提及的三种矿物质都易在大运动量训练与比赛时随着汗液的流失而丢失,因此一定要 及时地补充,特别应注意在训练与比赛后的膳食中进行补充。

3.1.5 三餐热能分配不合理 调查表明所有被调查的国家男篮队员的三餐热能分配均不合理。早餐热能摄入普遍偏低;晚 餐热能摄入普遍偏高。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队员们对早餐的重视程度是很不够的,早餐 是为上午大强度的训练储备能源物质,特别是对糖的储备。因为早餐中的很多食物都是高糖 食物,而篮球运动又是一项高糖耗的运动项目,要承受上午大强度的训练必须摄入足够的糖 。在调查中运动员反映早餐若摄入过多会影响训练,这个认识是不正确的,也从一个侧面反 映出训练安排的不合理,有研究表明早餐所吃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为1~2 h[9] ,因此 训练时间的安排应在进餐1~2 h后开始。而不应将对上午训练的影响归于对早餐的摄入。

队员们晚餐普遍摄入的热能过多,特别是其中一名队员,其晚餐能量的摄入已接近推荐值的 两倍。可能在调查期间队员们晚上要进行训练造成晚餐热能摄入增加。但晚上的训练时间一 般不会太长,因此总的能量消耗不会超过白天的训练量因此队员们的晚餐的热量摄入还是不 合理的。这样会造成多余能量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堆积起来,对运动能力造成影响。一般晚餐 的能量摄入达到推荐的上限就能满足晚上训练的需要。

午餐的能量摄入趋于合理。午餐摄入能量偏低不仅不能很好的补充上午训练造成的能量消耗 ,也没有为下午训练做好能量的储备,这会对训练的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会使机体难以承 受大强度的训练。午餐能量摄入偏高,这对于午休不利,不能保证午休的质量,摄入能量过 多在午休时也易造成脂肪的堆积[9]

还应特别指出的是,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运动员在加餐时摄入的能量偏高。这是一个不良的膳 食习惯,由于加餐后不会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同时之后不久就会休息,这样过多的摄入热 量不仅会造成脂肪的堆积,而且食物在胃内有一定的排空时间,摄入过多会影响队员的睡眠 质量;另外还会影响第二天早餐的摄入。因此,加餐不合理导致的危害是很多的,而这些危 害都会直接影响运动员的运动能力,不利于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

3.2 男篮运动员膳食不平衡的原因

3.2.1 运动对管理人员与厨师对运动营养,特别是运动员的膳食营养知识了解不足 膳食营养是队员摄取各种营养素,获得能量进行恢复的重要的、基础的手段。但由于缺乏对 运动员膳食营养知识的了解,管理人员与厨师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使膳食满足对运员的口感, 而忽视合理平衡的营养。同时坚持传统的一日三餐的观念,但篮球是一个对能量需求很多的 项目,运动员的膳食应根据训练量的变化而变化,一般篮球运动员至少一日三餐,同时有两 到三次的加餐[2],而目前的队员的膳食安排达不到这样的要求。管理人员和厨师 不重视对运动员早餐的准备,客观上导致队员的早餐摄入的能量偏低。

3.2.2 食物的烹调方法与食物的搭配不当 厨师在烹调中使用的油太多,含高脂肪的肉太多,主食品种少,生吃的蔬菜少。这些都是造 成队员蛋白质、脂肪摄入过多尔碳水化合物摄入太少的原因。

3.2.3 队员们错误的营养观念导致营养的不平衡 队员们因为传统观念影响,导致其认为“肉就是营养”而造成蛋白质摄入过多,同时因为采 用自助餐的就餐方式,使得队员们偏爱含脂肪、蛋白质较多,口感较好的食物,这样就造成 了脂肪摄入超标。特别是对猪、牛、羊肉的摄入过多,这样导致对主食摄入的减少,造成糖 摄入不足。因为队员们的主食摄入不足导致其维生素B1的摄入不足,部分运动员对于蔬菜和 水果摄入的不足是造成其维生素C缺乏的原因。摄入猪、牛、羊肉过多会使得队员对于海产 品的摄入减少,这是造成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原因[11]

队员们均不重视早餐,早餐的能量摄入均达不到运动员的推荐值,而早餐又是摄入糖的一个 重要时间,不重视早餐导致糖的摄入不足,这是不利于训练。而午餐、晚餐、加餐的能量摄 入偏高,这与早餐的种类不如午餐、晚餐丰富,与队员们对三餐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观念上 有关。

4 建 议

4.1 建议设置运动营养师编制,向队员及相关人员普及运动营养知识 为国家男篮及与其相关的食堂配备营养师,营养师负责开展营养调查、男篮队员的营养研究 ,制定运动员食谱,向队员、管理人员、厨师进行营养知识宣传。专门为队员、管理人员、 厨师开办讲座,讲授科学用餐,科学订餐和科学烹调的知识,纠正错误的膳食观念。

4.2 根据运动员在不同时期的营养需求,科学合理地制定三餐 运动员所处的时期不同,能量的消耗不同对善食营养的需求也不相同,应将运动员训练期 间的营养、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营养、比赛期间的营养[9]都单独考虑,制定出针 对不同时 期的营养配餐方案。厨师的烹调方式也要进行改进,要少用热油炒、炸等烹调手段,应多用 清蒸的方式,要注意采用低盐(每日15克以内),肉类以焖食为宜[10];应增加生 吃蔬菜的 总类,主食应增加花色品种,改进主食的做法,增加主食的吸引力。早餐可提供谷类、奶制 品、面卷、运动饮料和液体餐[2],对于早餐不感到饥饿或早餐无食欲的运动员可 给其提供 高糖液体餐以替代早餐[2]。加餐时应根据训练情况给队员提供易消化的,同时能 及时补充其所消耗能量的食物,最好以流食为主。

4.3 针对本次调查中发现的被调查队员的膳食问题提出改进方法1) 对于队员们普遍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以及不重视早餐的问题,在改进主食与丰富早餐 品种之外还应加强对队员们的教育,增强其对早餐和主食的重视程度。

2) 针对部分运动员在调查中多种维生素的摄入量不足,应鼓励其多食用生的蔬菜,多食 用新鲜水果[5],并增加主食的摄入量,以增加摄入不足维生素的摄入。若膳食补 充仍无法解决,可让其补充维生素片。

3) 针对个别运动员钾摄入不足的情况,应让其扩大进食的种类,不要偏食。针对部分队 员的钙摄入量偏低,应提醒其增加奶及奶制品或豆类食物的摄入。针对个别队员锌的摄入量 偏低,应提醒其增加对豆类及豆制品,蔬菜及海产品的摄入,以补充锌。

4) 针对队员三餐功能比例不合理的问题,除了改进三餐的食物搭配之外,还应向队员灌 输3:4:3 的三餐热能分配比例。

4.4 同时在膳食补充营养成分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营养品的补充 总之,膳食合理搭配有助于男篮队员的营养平衡,对于男篮队员的训练与比赛都有十分重要 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齐建国,孙继新,齐亮.篮球运动员合理的营养补充与建议[J].延边大学学 报(自然科学版),2003,29(2):143-144.

[2] 艾华译,陈吉棣校.提高篮球运动员体能的方法和营养措施[J].体育科学,2000,20(4 ):90.

[3] 刘笑舫,杨松.提高与恢复篮球运动员体能的运动营养措施[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2,1(6):101.

[4] 乔森,杜锋.篮球运动能量供应的特点及运动员营养补充方式[J]. 山东省农业管理 干部学院学报,2003,19(5):158.

[5] 孙树勋.篮球运动员的疲劳消除与运动营养[J].四川体育科学,2004,3:36.

[6] Schrodel H, Nararro E, Tramullas A, et al.Nutrition Antioxidant status andOxidative stress in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s[J].Sport Med,2000,21:146 .

[7] 肖国强,曹东,李焕春,等.大学生女子足球运动员有氧耐力及其营养摄取的调查[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15):2924.

[8] 何建华.大学生足球运动员的运动与营养问题的分析[J].体育科技,2004,25(2):41.[9] 龚波,刘建,刘印凡.中国职业足球运动员的膳食与营养状况调查[J]. 武汉体育学院 学报,2005,39(2):45.

[10] 于泉海.对足球运动员营养的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1996(5):34.

[11] 周丽丽,杨则宜,伊木清,等.中国运动员膳食营养状况调查分析与改进建议[J].中 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21(3):278-283.

盘锦市托幼机构膳食营养调查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盘锦市2所经济水平、医疗条件处于中上等水平的幼儿园236名3~7岁儿童为膳食调查对象。

1.2 膳食调查

采用称重法和记帐法相结合的方法, 对在幼儿园就餐的儿童记录5天的总食物消耗量, 记录每个班级幼儿园用餐的人数;园外采用调查表登记每个儿童在家所摄入各种食物量, 然后计算出平均每人每日各种食物摄入量, 根据《食物成份表》计算平均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及能量摄入量, 并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 (DRIs) 进行比较评价。

2 结果

2.1 各种营养素及热量摄入量

调查显示, 蛋白质、钙、锌和硫胺素的摄入量低于平均参考摄入量的80%, 热量、铁、硒、核黄素、尼克酸和抗坏血酸等均高于平均参考摄入量的80%。

2.2 食物蛋白质来源分布, 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 优质蛋白 (动物性食品和豆类) 摄入量为16.01 g, 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39.93%。

2.3 三大营养素的热能来源百分比, 见表2

2.4 每日各餐热量分配情况

该幼儿园早餐、中餐、午点和晚餐的供热比例分别为19%、38%、6%和37%。

2.5 钙铁锌的来源及分布, 见表3。

3 讨论

3.1 热能和宏量营养素

平均每人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占平均参考摄入量的78.8%, 不能满足儿童的生理发育需要。膳食中蛋白质有60.06%来源于植物性食品, 29.88%来源于动物性食品, 优质蛋白质摄入量比例 (39.93%) 偏低, 儿童摄入优质蛋白质应占蛋白质总摄入量的50%以上。该幼儿园儿童热能摄入量占平均参考摄入量的83.4%, 热能摄入量应占供给量的90%以上才能基本满足机体需要[1]。应适当增加总热能的摄入量。世界卫生组织建议, 脂肪能量应占膳食总能量的15%~30%, 3岁以上儿童以15%为宜。本次调查发现碳水化合物供热比例偏低, 而脂肪供热比例明显过高, 达27.68%。中国营学会推荐的幼儿园每日三餐一点的热量分配比例是早餐占20%~25%, 中餐占30%~35%, 午点占10%~15%, 晚餐占25%~30%。而该幼儿园早餐、中餐、午点和晚餐的供热比例分别为19%、38%、6%和37%, 早餐摄入热量不足。

3.2 矿物质及微量元素

本次调查钙的摄入量占供给量的65.3%。学龄前是儿童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钙的缺乏会严重影响儿童骨骼、牙齿的生长发育, 甚至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和某些酶的活性[2]。牛奶是含钙既丰富又吸收良好的食品, 应提倡多饮牛奶及奶制品, 以增加钙的供给。铁的摄入量虽然已超过供给量, 但79.87%的铁来自不易吸收利用的植物性食物。应适当多吃动物肝脏、全血和鱼禽类, 以增加动物性铁的比例。锌的摄入量为供给量的72.8%, 不能满足生理需要, 儿童长期缺锌会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 可增加海产品、蛋类等动物性食品的摄入量, 以改善锌的营养状况。

3.3 维生素

视黄醇、核黄素、烟酸和抗坏血酸摄入适量可以满足生理发育需要, 但烟酸和抗坏血酸是水溶性维生素, 容易损失, 应注意合理的烹调加工。而硫胺素摄入量不足, 则不能满足儿童生长发育的需要。

4 建议

幼儿园应根据儿童生理及营养特点, 合理安排幼儿三餐一点的热能比例, 注意早餐质量和供给量, 形成食物多样、粗细荤素合理搭配的饮食结构。建议多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瘦肉、蛋类、鱼类、大豆及其制品, 每日膳食应有200~300 ml牛奶, 每周进食1次猪肝或猪血, 每周进食1次富含碘、锌的海产品, 每日保证150~200 g谷类食物摄入, 包括粗加工的粮谷类, 每日有一定量的、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烹调时避免油炸、油腻、烟熏或刺激性的食品。同时对幼儿园炊事员和家长加强营养卫生知识宣传与培训, 制定合理食谱, 培养儿童良好的饮食习惯, 以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晖, 荫士安, 赵显峰, 等.北京顺义某幼儿园123名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4, 12 (1) :53.

膳食调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2012年来我院产科产检的流动孕妇200例 (流动孕妇[1]定义为离开本户籍1个月以上的孕妇) , 同时排除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等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 所有孕妇均遵循自愿原则。同时抽取同年来我院产科产检的户籍孕妇作为参照组。

1.2 方法

本次调查由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查2个部分组成, 问卷调查通过询问法对200例流动孕妇进行膳食结构调查, 内容包括流动孕妇的孕期基本情况、基本社会特征 (如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 及孕妇膳食结构的基本构成情况, 实验室检查主要检查孕妇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微量元素5项 (血清铁、锌、镁、铜、钙) 的浓度。

2 结果

2.1 文化程度

200例流动孕妇中, 小学29例 (14.5%) , 初中116例 (58.0%) , 高中及中专48例 (24.0%) , 大专以上7例 (3.5%) 。175例户籍孕妇中, 小学5例 (2.9%) , 初中30例 (17.1%) , 高中及中专58例 (33.1%) , 大专以上82例 (46.9%) 。

2.2 2组孕妇孕期膳食摄入情况比较见表1、表2。

3 讨论

3.1孕妇孕期合理的营养[2]对胎儿的正常发育和母体健康以及分娩后乳汁分泌都十分重要, 母体营养与胎儿出生体重和大脑发育、智力发展有密切联系。从本次调查我地区流动孕妇孕期膳食营养状况的结果来看, 可知我地区流动孕妇日常膳食摄入以饭、面及肉类为主, 每天也摄入大量的绿色蔬菜及水果, 碳水化合物及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的摄入较充分。但流动孕妇摄入肉类以猪肉为主, 营养成分较接近人体, 能提供丰富蛋白质、脂肪及矿物质的鸡肉、鱼肉则较少摄入, 特别是鱼类, 是优质蛋白的良好来源之一, 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易于消化, 矿物质含量以磷、钾、铜为主。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孕妇中膳食结果中优质蛋白摄入欠缺, 特别是蛋、牛奶、豆类的摄入不足。对照显示:流动孕妇中低蛋白比例远高于户籍孕妇, 可对妊娠结局及母体产生多种影响, 如使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水肿、产后出血等发病率增高, 对胎儿的影响主要包括胎儿在母体内生长停滞, 宫内发育迟缓, 其不良结局包括: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高;胎儿先天性畸形发生率增高;围生期婴儿病死率增高等。

3.2肉类缺少钙, 故孕妇日常膳食应注意摄入含钙食物, 晚期更要主动服用钙片, 以适应孕7个月~9个月胎儿生长发育, 特别是骨骼钙化的需要。但流动孕妇膳食营养中, 海鲜类、豆类、牛奶等富含钙的食物摄入缺乏, 妊娠期母体钙摄入不足[3], 胎儿必然从母体骨骼和牙齿中夺取大量的钙和磷, 以满足生长需要。导致母体钙严重缺乏, 轻则发生腓肠肌痉挛、腰痛、惊厥等症状, 严重者可出现妊娠期高血压、难产以及产后乳汁不足及低钙乳。

3.3贫血是妊娠期常见合并症。妊娠期由于血浆容量增加较大, 出现生理性贫血, 如果血红蛋白<100 g/L, 即为贫血, 其中绝大多数为缺铁性贫血, 孕妇贫血对妊娠过程、胎儿生长及孕妇自身健康都有危害。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流动孕妇贫血发生率远大于户籍孕妇, 这与其饮食息息相关, 因为流动孕妇对于富含铁、吸收率又高的肉类、鱼类、鸡蛋、牛奶摄入不足。

3.4孕期充足的营养有利于胎儿大脑及神经系统及智力的发展, 故孕期应多摄入优质蛋白、充分的热量及富含锌的坚果类、红色蔬菜如胡萝卜等。本调查结果显示流动孕妇除碳水化合物类摄入达标, 优质蛋白摄入不足外, 亦未有意识地摄入核桃、花生等坚果类食物及红色蔬菜类来提供胎儿充分的营养。调查结果还显示, 流动孕妇对粗粮的摄入欠缺, 诸如玉米、燕麦等摄入不足, 众所周知, 适当摄入粗粮有利于促进肠蠕动, 使人排便通畅, 减少便秘的发生及加强代谢功能, 从而使肌肤变得有光泽。

4 结论

流动人口为我镇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流动人口生活水平、卫生及健康意识相对较差, 特别是流动孕妇中营养摄入不合理, 导致低蛋白及铁、锌、钙缺乏者较多, 直接影响出生人口素质及孕妇健康。故应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适当提高本地流动人口生活、住宿水平, 同时做好卫生宣传工作。我院应加强流动孕妇管理, 主动联系流动孕妇产检, 提高住院分娩率, 积极指导产检孕妇正确饮食, 同时孕妇学校要做好流动孕妇的健康教育, 全面提高我镇出生人口素质, 达到优生、优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冀晋桥, 杨建南.175例流动人口孕妇孕期膳食结构调查[J].中国病案, 2007, 8 (8) :36.

[2]张爱珍.医学营养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179.

膳食调查 篇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校长湖苑校区2009级三年制护理专业中职生共400人, 均为女生, 平均年龄为16岁。

1.2 方法

1.2.1 膳食调查记账法

记录长湖苑校区学生食堂一日所消耗的食物总量, 根据每天就餐的学生人数, 计算每名学生每日各种食物的摄取量, 再按照食物成分表计算这些食物所供给的能量和营养素量。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设计问卷, 经过多次修改、补充后确定调查问卷。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自身饮食习惯与偏好, 如三餐、辅食、零食、挑食习惯、节食意识等。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 收回有效问卷380份, 有效回收率为95.00%。

1.2.3 体格检查法

对学生进行营养状况体格检查, 计算其身体质量指数 (BMI) 。

2 结果与分析

2.1 膳食营养状况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1,2]

2.1.1 结果

(见表1)

2.1.2 分析

(1) 能量摄入情况:平均每名学生每日所获能量低于实际需要量的22.60%, 相对偏低;早中晚三餐能量摄入百分比分别为21.50%、36.70%、41.80%, 这与科学的能量分配原则 (早中晚三餐热量分配比例30%∶40%∶30%) 有一定差距。 (2) 三大产热营养素摄入情况:平均每名学生每日摄入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的热能分别为258.04 kcal、168.84 kcal、1 245.92 kcal。蛋白质与脂肪摄入量相对偏低。 (3) 无机盐及维生素摄入情况:钙、铁摄入量均不足需要量的60%, 严重偏低。维生素A、维生素B1等摄入量占需要量的90%~110%, 而维生素B2、维生素C摄入量偏低。

2.2 饮食行为调查

2.2.1 良好的饮食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 67.37%的学生严格按照学校作息时间休息, 就餐时间与场所较固定, 这与我校实施封闭式管理制度有关;91.05%的学生坚持饭后午睡, 这与我校长湖苑校区为半军事化管理有关, 学生居住集中, 班主任轮流值班, 优质的午休对学生学习非常有利;92.63%的学生有吃水果的习惯, 这与女生认为多吃水果可以减肥及美白的心理因素有关。

2.2.2 不良的饮食习惯

调查结果显示, 5.79%的学生不重视也不吃早餐, 有的学生觉得吃不吃早餐无所谓, 有的学生是睡懒觉不吃早餐, 这都将影响上午的学习质量和课堂听课效率。因减肥而盲目节食的学生占40.26%, 她们刻意吃得很少, 让身体处于饥饿、低糖状态, 致使体内的组织蛋白分解, 以维持身体能量需要, 这种过于追求骨感美、盲目节食的行为, 势必影响学生身体正常发育。52.89%的学生喜欢以零食代餐, 但零食多是高脂肪、高糖类食物, 含蛋白质较少, 无节制地吃零食会影响正餐进食量及消化吸收率, 造成营养素的摄入不平衡;有的女生为了减肥甚至仅用水果代替正餐, 这对身体发育极为不利。有36.84%的学生睡前喜欢以饼干、巧克力等做夜宵, 其热量很高且不利于消化, 进而影响睡眠, 并易造成肥胖。51.05%的学生有挑食或偏食习惯, 经常食用方便面等油炸食品, 其营养价值极低[3]。

2.3 身体质量指数 (BMI) 检查结果

2.3.1 结果

(见表2)

2.3.2 分析

BMI是衡量营养状况、能量平衡的常用指标, 是判断机体能量供需平衡和反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及肥胖症的可靠指标。由表2可以看出, 38.95%的学生存在营养不良、能量摄取不足的问题。其原因有:不适应学校的饭菜, 常以零食代餐;害怕肥胖, 节食过度;偏食, 摄取蛋白质十分有限;很少吃早餐;胃肠道功能不佳等。

3 结论与建议

3.1 加强学校食堂管理

学校一直十分重视食堂饮食安全问题, 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也要与学生加强沟通, 重视学生对食堂的反馈意见, 如菜品单一, 饭菜价格高、数量少、质量差等。学校需要进一步完善食堂管理制度, 不断丰富食物供应品种, 做到菜式多样化及荤素合理搭配, 既要满足学生对饮食的生理营养需求, 还要尽量满足他们对饭菜的心理需求。

3.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营养意识

处于青春发育期的中职生是一个经济尚未独立、学习负担重的群体, 自我约束能力一般, 营养意识较淡薄, 饮食行为随意性较强。如饮食不节制, 甚至饮食习惯由情绪好坏而定:时而暴饮暴食, 时而不饮不食, 这样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严重时还会引起急性胃肠炎、肠梗阻等疾病;盲目节食, 致使营养素摄取不足;根据个人嗜好挑食, 热衷于垃圾食品等。这些不良饮食行为皆与学生营养意识不强, 甚至不正确有关。

3.3 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

学生饮食行为的自控力较差, 为此, 学校可组织开展营养知识竞赛活动, 通过竞赛让学生增长知识, 提高认识。班主任可在班级开展关于饮食行为的主题班会, 要求每名学生联系实际, 分析自身饮食行为, 从而达到指导学生养成良好饮食行为的目的。

3.4 引导学生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理念

饮食行为关系到营养摄取的合理性, 直接影响人体健康。我们应引导学生树立“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 约束自身饮食行为, 消除不良饮食习惯, 保证营养素的合理搭配;加强户外运动, 增强消化系统功能, 增进食欲, 从而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需求。

参考文献

[1]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2.

[2]黄刚平.烹饪营养学[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

膳食调查 篇10

中新网6月11日消息:国家卫生计生委11日上午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中国食品安全标准工作进展情况。国家卫生计生委食品司司长苏志介绍, 几十年来, 我们国家膳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2013年以来相继在部分省启动了居民的食物消费量调查工作, 系统研究中国人膳食暴露和消费结构。

苏志指出, 已经完成30多项优先评估和应急评估的项目, 2013年以来相继在部分省启动了居民的食物消费量调查工作, 系统研究中国人膳食暴露和消费结构, 这是食品安全标准工作和风险评估工作的一项基础性数据收集。

膳食调查 篇11

【关键词】住院病人;营养知识及行为;膳食调查

【Summary】 purpose:to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th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promote disease recovery. Put forward the reasonable dietary advice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patients’ nutrition knowledge and dietary behavior as well as natritional problems.method:use 24h dietary review merhod. Do a random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 135 patients.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with SPSS software statistics. Put the 135 patients into two groups accoring to the different degree of the occupation and cultural. The patients’ answer about nutrition knowledge is very different. The highest right answer rate is food sources of dietary fiber 91.8%. the lowest one is the best food choices of iron-deficiency anemia, which is only 14.1%. the right answer rate of two group patients on the health food choice is only 61.3%. patients with differdnt occopations and different of culture hav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 result:patients’ nutritional knowledge is relared to their level education. Their correct answer rate for healthy food choice is very low.[the situation of dietary intake of patients] lack of ingestion of vegetables, legumes and soy products,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High intake of protein and fat. Excess nutrient and nutrient deficiency exist at one time. Conclution:enhance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 Medical institutions should guide the patients do reasonable diet through dissemination of nutrition knowlege and intervention of dietary behavior in order to establish healthy dietary behavior. In the face to abundant food, patients have the ablility to choose the healthy food. So that to enhance the effect and to promote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patients. Nutritional knowledge and behavior. dietary

【中图分类号】R【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5-0032-03

住院病人由于疾病种类不同。膳食营养配方一定要根据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及病人的膳食习慣而设计,要充分体现膳食设计个体化,营养素配方合理化。设计的膳食能通过适宜途径实施于病人。从而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增强机体免疫力, 提高综合治疗效果, 促进康复[1]。为了解住院病人的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 我们于2010 年6~12 月对医院住院病人135名进行了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0年6~ 12月选择住院病人135名,其中神经内科脑梗塞病( A组)患者33人(男23人,女10人);心血管内科冠心病(B组)患者42人(男25人,女17人);消化内科胃肠道疾病(C组)患者35人(男19, 女16人);其它疾病(D组)25人( 男15人,女10人)。患者年龄17~ 83 岁。

1. 2方法 采用24小时膳食回顾调查表,对住院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用SPSS13.0软件计算膳食摄入情况及三大营养素产热比指标。

2 结果

采用随机的方法调查150例,回收140份,回收率为93.33%,经复135份为有效问卷用于统计分析,有效率为90.00%。

2.1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住院病人对营养知识调查结果

膳食营养素摄入情况4 组患者人均每天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分别为7.8 MJ 和74.1 g, 各占RNI的102.9%和84.3%,基本是合理。但不同疾病的内科病人差异较大,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剩。B组患者的蛋白质、热能摄入呈中度不足; A组患者脂肪摄入偏高( 供热比为28.4%); B组、C组和D组的钙摄入量呈现重、中度不足。见表2表2各组住院病人膳食营养素摄入量均值与RNIs比较(%)

2.3 摄入膳食中三大营养素产能比4组患者碳水化合物产能比例为55%~ 65%,基本合理;A组、D组患者蛋白质产能比例偏高( 超过15%);A组脂肪产能比例过高( 27.2%)。 见表3 。

表3各组住院病人膳食三大营养素产能比

3 讨论

从临床营养治疗的角度考虑,A组、B组患者均需控制膳食热能及脂肪摄入量,由于患者不懂合理营养搭配,在进食低热能膳食时导致蛋白质和大多数维生素无机盐的摄入不足,长期如此将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A组患者同样由于不懂营养知识,住院期间仍然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脂肪提供能量偏高, 但钙的摄入仍不足,对疾病康复不利。C组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特点,摄食与消化吸收障碍,对食物选择较为注意,但维生素、无机盐和微量元素摄入仍有不同程度的缺乏。D组患者除钙外,其他营养素摄入都能达到RNIs要求。上述结果表明,不同病种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剩,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的营养问题更为严重,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同时存在。主要原因是住院病人营养知识缺乏,膳食搭配不合理。膳食中的蔬菜类、豆类及豆制品、奶类摄入不足,而这些食物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住院病人进行营养知识宣传教育,使患者能根据病情正确选用食物,科学合理的搭配膳食。积极配合营养治疗,达到增强疗效,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3.1住院病人缺乏营养保健知识问题突出从调查结果显示,135例住院病人的营养知识与其受教育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2],营养的态度和行为也不尽相同;住院病人在营养知识的问卷中反映出较大的问题就是:病人对营养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差异很大,最高是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为92.8%,最低是缺铁性贫血的最佳选食仅为13.1%,两组病人对健康食物的选择正确回答率也仅占61.3%。其中哪类食物富含胆固醇、高蛋白质低脂肪食物的选择、膳食纤维的食物来源,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关于主副食的搭配和合理膳食构成方面的问题上,认识存在明显的偏差,片面认为吃得贵、精、细就是吃得好;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营养治疗和保健知识了解甚少。住院病人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能达标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营养知识、有偏食习惯。也和传统的饮食营养误区有关。对重要营养素的食物来源认识不足。

3.2加强住院病人营养知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饮食营养危险因素[3] 。从表1可以看出患者的营养知识、行为和文化素质有明显的关系,说明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助于更好的吸收营养保健知识,增强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提示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从而提高全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把营养保健当作自觉行为而不是被动行为[4]。

3.3住院病人的营养保健知识的宣教工作亟待加强我们的调查表明:大多数的患者都有强烈的营养保健需求,但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导,在患者营养知识来源的调查中,大多数患者的营养知识来源于书本、电视广告和长辈的经验,显然这就很容易导致患者营养知识的片面和误区;因此普及营养保健知识,全面提高住院病人的营养保健知识和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营养与健康的关系。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对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都具有重大意义[5]。对临床各科疾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更有一定的重要性[6]

3.4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要求,加强住院病人营养健康教育的干预措施,平衡膳食可以全面提高住院病人的营养行为[7]。健康教育干预对于住院病人的的膳食行为有良好的影响。营养健康教育等干预对营养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营养咨询指导,可以提高病人的营养知识和健康保健意识,最终明显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8]。

3.5建立和健全各级的营养健康教育机构,医院和各级医疗机构应举办各种营养知识讲座营养宣教不能以书刊杂志、收音机、网络等非感性的途径进行[9]。应以咨询讲座的形式满足主体患者的需求,并可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安排适合于患者个性化的教育形式,通过开设多种营养咨询项目,如门诊、专题讲座、电话咨询、社区宣传、信函咨询、网络咨询,建立营养保健的信息网等综合方法,这样效果较好[10]。使调查对象有着接受营养教育的良好态度,这是实现从态度→ 行为转变的基础[11]。以点到面,扩大影响力,增加营养教育的受益面,系统提高住院病人的营养知识,全面改善营养不良行为,促进健康。

参考文献

[1]吕利,等:住院病人营养状况调查[ J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1,9(4):238 .

[2] Ferraz EM et al.Interpregnancy interval and low bieth weight:findings from a case-control study.Am J Epidem 1988,128(5):1111.

[3] 蔡东联。实用营养学[ M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

[4] 李建,等.成都地区部分社区NIDDM患者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华西医学.2001;16(2):187-189.

[5]王长秀.浅谈学习兴趣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中的 重要性[ 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7):12

[6] 何志谦。人类营养学[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7] 陈仁惇。营养保健食品[ M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45。

[8] 李建,等.成都地区部分社区NIDDM患者的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J].华西医学.2001;16(2):187-189.

[9]張怡红,等.对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及分析.现代护理.2001;7(1):73

[10]Gwatkin DR. Nutrition education:an overview of the issues.Food Nutr Bull 1985,7(2):55

[11] 贾伟廉主编.健康教育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80-87

膳食调查 篇12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春市绿园区正阳、普阳、春城等4个社区的升阳、春草、绿化、旺达、宇航、铁客三6个街道共 450户居民1 236人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1.2.1 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包括询问调查和膳食调查。通过访谈法、调查问卷法、24 h回顾法、称量法等对调查户2岁以上家庭成员进行连续3 d的食物摄入量调查, 让被调查者回忆24 h内的进食情况以及过去12个月食物平均使用量和次数的调查等三重问卷, 包括在外就餐、城镇居民获取个体每次食物摄入量等。调查时采取入户调查居民家庭的人口、年龄、职业与生理状况 (包括特殊人群及孕妇等) , 对摄入食物 (包括调味品) 采用称重法收集3 d内调查户的消费量数据。

1.2.2 质量控制及统计分析

利用统一的调查问卷、监测调查方法、检验仪器及试剂、标准品和耗材, 以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中等体力活动能量与营养素摄入量 (RNI) 为参照标准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 调查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统一标准和认识。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调查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和处理, 获得变量资料的均数和标准差等描述性数值。

2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450户居民共1 236人, 发放调查问卷1 236份, 有效问卷1 160份, 合格率为93.85%。其中男性561人, 占48.36%;女性599人, 占51.64%。年龄最小的2岁, 最大的106岁, 平均年龄36.4岁。≤15岁的227人, 16~40岁433人, 41~50岁261人, 51~60岁115人, 60~70岁75人, ≥70岁49人。主要年龄集中在15~70岁, 共884人, 占76.2%。

2.2 绿园区居民膳食组成

对调查问卷进行总结分析显示, 该区居民进食早、中、晚餐率分别为92.09%、94.30%、97.15%。平均1 w之内到餐馆吃早餐人均0.43次、中餐0.36次、晚餐0.61次。

摄入食品食用频率以周为单位, 大米的食用频率最高为98.33%。人均食用量:大米为298.62 g/次;面粉及制品132.45 g/次;谷类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分别为71.20%和50.16 g/次;方便面食用频率为69.62%。豆类以豆腐食用频率最高为93.35%, 食用量为99.32 g/次, 豆浆食用率为92.41%, 食用量最高为124.06 g/次;蔬菜类中茄果类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均最高为96.84%和134.72 g/次;菌藻类以蘑菇类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均最高, 为89.56%和81.02 g/次;水果类以仁果类食用频率最高为97.79%, 瓜类水果人均食用量最高为279.16g/次;乳类全脂液体奶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均最高, 为74.37%和140.99 g/次;肉类以猪肉食用频率最高为88.20%, 牛肉食用量最高为117.31 g/次;水产品带鱼的食用率和人均食用量均为最高, 达80.02%和133.24 g/次;蛋类以鲜鸡蛋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均为最高, 为91.03%和77.62 g/次;小吃、零食类面包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最高, 为63.13%和87.25 g/次;饮料以碳酸饮料的人均食用频率和食用量最高为50.63%和271.91 g/次;烹调油和调味油以家庭为单位, 按月计算:食用油中豆油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均最大, 为80.21%和621.72 g/月;调味品中食盐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均最高为96.92%, 和265.41 g/月。即食食品熟食肉制品及米面制品中, 熟制牛肉的食用频率最高, 为87.77%, 熟制猪肉食用量最大为103.69 g/次;熟食水产品中, 鱼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均最高, 为86.55%和149.56 g/次;熟食生食蔬菜中黄瓜食用频率和食用量最高, 为97.24%和125.26 g/次。

3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合理营养与健康的联系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通过本次调查重点了解如下几点: (1) 早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尤其重要, 绿园区居民早餐进食频率为92.09%, 而不吃的频率则为7.91%, 说明还有一部分人没有吃早餐的习惯。中国平衡膳食中要求最合理早、中、晚三餐能量比例为3∶4∶3, 而分析显示绿园区居民中晚餐的食用频率最高为97.15%, 且到餐馆就餐次数也以晚餐最高, 可见大部分的居民更注重晚餐。 (2) 调查绿园区居民膳食情况及与膳食宝塔比较可见主食以米、面类为主, 谷类的食用频率也比较高, 达到71.2%, 说明绿园区居民基本符合了粗细搭配的原则, 但还达不到以谷类为主。不过油条、油饼的食用频率为70.15%, 方便面的食用频率为69.62%, 这些油炸食品的食用频率高, 势必为心脑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3) 蔬菜类摄入基本符合膳食宝塔要求, 水果类摄入充足, 高于膳食宝塔要求。 (4) 全区居民食用乳类及乳制品普遍偏低, 低脂奶粉食用频率为3.8%, 全脂奶粉仅为2.9%, 全脂液体奶食用频率最高, 但食用量低于膳食宝塔推荐量。奶类含丰富的钙, 不但有利于青少年生长发育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应加大乳类制品的摄入。 (5) 蛋白质是构建身体的基本原料, 优质蛋白如豆制品中豆腐豆浆食用频率均较高、蛋类中以鸡蛋为主, 摄入量基本符合要求。 (6)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盐 (包括酱油和其他食物中的食盐量) 的摄入量是6 g, 但绿园区居民为16 g;膳食指南的建议食用油的量为每天25 g, 而该区豆油的摄入量为每天68.93 g。高于该水平。

谷类是中国传统膳食主体, 是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富含丰富的B族维生素, 绿园区居民油炸食品、油、食盐的摄入量较高, 这些都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有着密切关系。因此, 必须大力宣传教育, 把宣传的重点放在注重早餐、限盐限油、少吃油炸食品、多吃优质蛋白和乳制品上, 提高居民自我保健意识, 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等慢性病的发生发展。

上一篇:词汇巩固下一篇: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