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制

2024-10-08

法律法制(精选12篇)

法律法制 篇1

摘要:近几年来,青少年的犯罪案件不断增加,究其原因,很多青少年因为不懂法才走上犯罪道路,尤其对于中职生文化素质低,又要马上步入社会,学法,知法,守法,懂法是迫切需要的。因此开展法制教育,在德育课的教学中,让法律走进课堂是正确的选择。但是如何让法律走进课堂,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这些问题作出一些探讨。

关键词:法治,隐私,试用期,保险,权利,责任

1999年,我们国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这一规定表明,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群众治理国家、管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今年是“12·4”法制宣传日确立十周年,“弘扬法治精神,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今年法制宣传日的主题,再一次掀起普法的热潮。大到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小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依法办事,拿起法律这个武器维护我们的权益。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用法,掌握法律法规知识的好公民。我利用自己是“生活中的法律”这门选修课的教师,利用课堂,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为法治建设尽绵薄之力。

为了搞好法制宣传月工作,重点开展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我重点宣传了《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治案管理处罚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等一系列与学生权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引导青少年学法,懂法、守法和用法,积极营造了全社会关心重视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氛围,提高了青少年法律意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组织开展辩论会

例如确立辩题“办公室装摄像头监视员工工作是否侵犯隐私权”,这本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辩题题,立法上是个空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会有一段开场白:“我们可以接受公共场所安装摄像头。比如超市安装摄像头,可以给那些有盗窃欲望的人以警示。银行安装摄像头,作为证据解决纠纷,利于破案。甚至我们的学校每个教师里也安装有摄像头,保证教室财产的安全。总之,有关部门借助实时图像加强对公共秩序的监控,公民在公共场所时刻面对摄像头,将成为一种社会常态。那么办公室安装摄像头,侵犯隐私权吗?”结束开场白后,我要求全班同学自愿选择正方“办公室装摄像头监视员工工作侵犯隐私权”和反方“办公室装摄像头监视员工工作不侵犯隐私权”,组织一个小型辩论会。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已掌握的法律知识等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列举一系列论据支持自己的论点。正方认为:安装摄像头侵犯隐私权,员工感觉时时刻刻被老板监视,增加不安全感,感觉“不爽”“恐怖”“压抑”。反方认为:不侵犯隐私权,安装摄像头可以避免员工上网、看电影、聊天、做私活、迟到早退,减少这些不良现象的发生,极大的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阐述完各方观点后,展开自由辩论,通过辩论,我可以看出来学生法律意识的强与弱,可以看出来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可以看出来学生是否把法律当作维护自己权益的有利工具。当激烈的辩论结束后,由我做一个小总结,安装摄像头的意义在于保障财产安全。只有不断加强公司制度建设才是充分发挥员工主观能动性的正途,告诉学生目前法律还没有对此问题有相关的明确规定,我国的法律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存在很多漏洞,还不能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呼吁大家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二、讲授劳动法律法规

中专生经过两年的在校学习,会以初级技工或中级技工的身份,踏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那么作为一名劳动者,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我会向学生讲述劳动法的相关知识,比如,劳动者的最低工作年龄是16周岁,试用期的最长期限是多少,五险一金是什么?即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法,妇女的劳动权益,企业辞退员工的禁止性规定,竞业禁止的规定等等。通过案例来学习,如:王某是一酿酒厂技术开发部的工作人员,王某参加了该厂酿酒新工艺的开发研究工作。参加这项工作后厂方拿来一份打印好的竞业限制协议让我签字。该协议规定参加工艺研究的技术人员,退休前不得离厂,退休离厂后不得从事酿酒行业。王某问题:这个协议的内容符合国家法律规定吗?参考答案:劳动合同法关于保密和竞业限制的规定是:竞业就是有竞争关系的行业,竞业限制,就是指员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解除后,不得到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去就业,不得从事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工作。但该法对“限制”作了严格的规定。该规定对“限制”的适用对象作了规定,即仅限于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竞业限制的地域范围和期限是: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以上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竞业限制不是终身限制,竞业限制协议也不是终身捆绑协议。通过这些法律知识的学习,对即将步入社会的中专生,增强其劳动维权意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开展热点案例大讨论

第一类:跟学生的校园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例如:甲、乙均为1979年6月30日出生。甲1997年年初参加工作,乙在高中读书。1997年5月31日,甲、乙与丙发生口角,且将丙打伤。丙住院两个月康复,并于1997年8月1日向法院起诉,要求甲、乙赔偿医药费5000元。本案中,丙的医药费应由谁承担?为什么?结论如下:丙的医药费应由甲和乙的父母共同承担。甲、乙共同侵权。甲因为已参加工作,视为完全行为能力,民事责任自行承担;乙是限制行为能力人,民事责任由其监护人承担。第二类:紧密联系生活的民法常识。如:日常生活中的借款合同,向别人借钱要主动打借条,借钱给别人要主动索要借条,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2年,需要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还款后借条需及时索要并销毁。第三类: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犯罪。比如说盗窃罪、抢劫罪、诈骗罪、非法拘禁罪、交通肇事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贪污罪。河南省盗窃数额1000元才能构成盗窃罪。为了索债而拘禁他人构成非法拘禁罪。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飙车案本属于交通肇事罪的范畴,为什么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直销和传销的区别。贪污罪的最低数额是多少等等。将这些罪逐个给学生做简要介绍。

今年我们迎来了第十个12·4法制宣传日,开展校园法制宣传工作,进行普法宣传,让法律走进课堂,让法律在我们身边,让法律伴我们成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法治进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和谐社会,任重而道远。我们在困难和挑战中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平.高校日常法制教育实效性再探[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6)

[2]刘顺吉.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6(03).

[3]3詹云来.中小学法制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西南政法大学, 2010.

[4]宣纪英.加强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的几点思考[J].吉林教育,2008(28).

法律法制 篇2

2) 法律不可能使本质上是道德的或纯洁的行为变为犯罪行为,正如它不能使犯罪行为又变成纯洁的行为一样。——雪莱(英)《人权宣言》

3) 法令者,治之具,而非制治清浊之源也。——司马迁(汉)《史记·酷吏列传》

4)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刘禹锡(唐)《天论上》

5) 法律是人民意志的自由而庄严的表现。——罗伯斯庇尔(法)《革命法制和审判》

6)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管子(战国)《管子·法法》

7)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战国)《商君书·定分》

8) 宪法创制者给咱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波斯纳<

9)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斯宾诺莎

10) 法律解释者都期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拉伦茨

11) 人类受制于法律,法律受制于情理。——托·富勒

12) 自然法即神灵法,只是用来约束每一个个体的法律,咱们务必坚定地拒绝遵守。咱们就应坚定地遵守忽视神灵法的规章制度,正因规章制度赋予咱们和平比较好的政府和稳定,因而对咱们来说,规章制度比神灵法更好,正因如果咱们采用神灵法的话,他会将咱们陷入迷惑无序和无政府状态。——马克·吐温

13) 凡法始立必有病。——韩愈(唐)《钱重物轻状》

14) 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威·厄尔

15) 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勒

16) 在一个国家中,法律永远是由强者的权力制定的。——柏拉图(古希腊)《法律篇》

17) 法律因罪恶而发展,并且惩办罪恶。——弗洛里奥

18) 法律是无私的,对谁都一视同仁。在每件事上,她都不徇私情。——托马斯

19) 法律务必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其机器运转,正因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庞德(美)《透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

法律法制 篇3

关键词:法制; 伴生关系; 依法治国 ;法律移植 ;道德一、 法律移植与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固有文化背景

我国的法律移植始于近代,强悍的西方列强用船舰厉炮打开国门,从此中国不再是世界体系的绝缘体,卷入了世界殖民主义体系。虽然也还是被分割的角色,但是它已经硬生生的与世界接轨了,联系与伴生就是这样产生的,在此之前,我国的法律延续着封建专制主义法律系统。《唐律》所带来的农耕文明是统治了许久的典型法律体系,这样的体系除了在我国实行以外,也深刻的影响了日东南亚各国,当时的影响是根深蒂固,法律观念和法律制度在不声处悄然的浸染着法制的发展走向。

中华法系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孔孟的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中国传统法律的灵魂中,儒家的礼是国家法律的根本之道,法律的核心作用就是维护皇权统治。这种法律体系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以礼治国。其所反映的乃是建立在严格的宗法结构基础上的等级森严的社会政治伦理秩序体系;反应的是以宗法家庭为本位而非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体系关系。二是强调道德的促进作用,道德是制约行为的重要缰绳和最底防线。三是专制王权。封建宗法等级制度是尊卑有序的,这种三六九等的级别,更加稳固了统治与被统治的界限,法律文化的移植和变迁直接体现在制度的制定中。

中国拥有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当今世界,法制理念推陈出新,法律制度之间的差异,已不仅仅体现在方法和技术上,在法的时代精神和价值理念上也有了巨大差异。传统与先进,发展和滞后,观念的差异直接影响到了法律的构建和实施。

二、当今中国法律移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法制现代化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法律移植在市场经济法制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成功地移植现代发达国家的先进的法律,加快立法步伐,促进法律的健康发展,是我国实现法制现代化的一条捷径。但是,现实中法律移植具有复杂性,还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略作浅析。

(一)法律制度本身的不可兼容性。法律制度是相对独立的,世界上不可能存在两国完全相同的法律制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理论指导意义是亘古不变的,任何体制的嫁接都有一定的排异性,就像果枝的嫁接也有着一定的机缘性。但是理论的推导并不能代替实践,法律制度的产生大多都是本土滋生的,盲目的照抄照搬只会事倍功半,自身环境的差异决定了同一制度的实施具有不同的实际效果。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推陈出新的重要性。

(二)法律移植实施的粗糙性。法律的移植是基因的嫁接,携带着外来色彩的植入,与本土的粗糙实施不仅不能产生促进法律发展的预期效果,还带来了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对移植后法律体系的不明确,或者较大差异的反差,外来的法律规则和运行方式在中国本土进行理解、转化和再吸收的过程是不容忽视的,直接决定了移植的效果。法律移植需要一个完整的过程,不可以大跃进,更不可以急功近利。必须循序渐进的,分阶段分步骤的有条不紊进行。

(三)法制新型化人才的欠缺,观念不能及时更新。法律的移植需要一批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身先士卒,通过对先进国家的法制进行系统学习和掌握并且充分吸收再进行国内传播和实践。技术的交流和传播,人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法制的创新也需要更大一批的法制研究者做好“走出去”和“走回来”。加强法律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是各国法律发展和法制现代化的重要一环。

三、做好法律移植的几点建议

法律移植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从经济建设、法制建设、理论研究层面看法律移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必然过程,是我国法律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在移植的过程中,并非是完全地照抄、照搬,而是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

(一)在研究、比较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的移植。在移植之前,有必要对输出国及输入国(本国)的法律进行研究,首先研究本国的法律在该领域的实施现状,是否需要移植,以及应该移植何种类型的法律,其次是研究输出国的法律形成过程及最终的社会效果;接着还要对比两国的实施环境差异,情况相似,国情雷同的土壤才可以移植尝试。因此,在法律 移植问题上应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影响法律移植效果的因素是复杂的,如自然状况、地理环境、政治体制、经济结构、民族意志等都会对移植效果产生影响,所以法律移植是一个多种因素综合性地互动的过程。经验主义与一刀切,都是不可取的。

(二)法律移植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整个法律体系犹如一座“金字塔”,其底层是法律理念、精神及原则,以及赖以生存的法制环境,然后逐级向上是部门法以及实施细则和法律规范。依照各自的角色对号入座,恰当的找到在输入国的最佳位置并充分发挥作用,并不至于影响整体的结构。是需要运用技巧来经营和运行的。这就要求,在移植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金字塔的稳固是移植的最终追求。

(三)以政治为高度,以经济为基础。我国的政治被牢牢地控制在中央政府手中,高度集权和一元化是其主要特色,对于中央政府的规章和政策只能执行。因此,中国的法律移植始终站在政治的高度,并以经济发展作为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很多固国安邦的政治理论都是多年政治探索验证的结果。有关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法律法规,如市场主体、构成要素、市场活动、市场调控等规定,在经过筛选之后都可以将其发展完备的部分吸收到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当中。但参考和实施的过程中必须以本国的实际环境和政治气候为重要参考。法律是服务于政治,并通过政治发挥作用的,站在政治这个高层角度宏观把握才能纵观全局做好大局谋略。

(四)社会公共事务稳健发展,为法律移植保健护航。公共事务职能是国家执行的重要职能之一,执行是核心角色,法律作为规定国家各方面行为的规范,是国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公共事务包含交通、环保、城市建设、社会保障等方面,社会组织和社会人才的驱动是新型法制推广的重要推动力量。政治、经济、社会公共事务是社会的三大支柱,就像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的协调配合一样,任何一项的差池和事务都极有可能将法律移植的效果推向万丈深渊,万劫不复。打前阵做先锋,与保安全做后盾都是决定性的,环环相扣,相映生辉。切不可捉襟见肘,顾此失彼。

四、结语

法律移植在客观上促进了人类法律文化的交流和沟通,法制文化的融合与推陈出新是法律发展的重要途径,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法律发展的国际化趋势。中国当下的法律移植只是部分的移植,部分的移植相对而言更容易一些。中国当下仍然经历着由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和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改革,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正向深度展开,与此同时,法律制度的安排也在发展和创新。自从有了相互便利的交往,移植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并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理论命题,而任何一项命题都是在争鸣中由模糊走向明确和具体。法律移植作为一项重要的法理命题,在以前是、现在是而且以后依然是伴随着法律移植现象存在而又常论常新的命题。

参考文献:

[1]李凤章.法律移植,移植什么.中国检察官.2010(3).

法律法制 篇4

三、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的途径

(一) 恢复村民自治组织的本来面目。

村民委员会是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 其主要任务是举办村庄内社会公益事业。根据当前村民自治发展的现实情况, 村民自治组织应强化其自治功能, 弱化行政功能。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 特别是农业税的免除, 使村民自治组织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大大减轻, 这为恢复村民自治组织的应有职能提供了良好契机。要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的成长, 需要从国家和社会两个角度加以创新。首先, 从国家的角度, 作为国家赋权的村民自治的成长, 需要自上而下的行政放权, 提供体制性成长空间;其次, 从社会的角度, 村民自治的成长取决于农村公民社会的发育。同时, 应当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相关措施, 如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 等等。

(二) 建立农会。

尽管大多数学者主张建立农会, 且在操作层面农会的建立已经没有什么问题, 但农会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政府官员的认识和担忧。从必要性上说, 虽然学者大都主张建立农会, 但政府官员未必认为有必要, 并且农民在我们国家人数最多, 如果建立农会, 那么其必将成为力量最强大的民间组织和政治力量。因而, 政府官员能否认识到建立农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消除政府官员对建立农会的顾虑, 是影响农会能否建立的关键因素。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执政的共产党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去支持农民组织的发展, 支持农民依靠自己的组织维护自己的利益。

(三) 大力发展其他农民组织。

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整合农村经济资源, 实现农户与市场对接、规避市场风险、提升农业经济的规模效应、降低农户交易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对于合作经济组织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类农民组织由于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从而能够彰显地方干部的政绩, 且属于单纯的经济组织, 因而各地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热情最高。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 同时实施的还有与之相配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 这对于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 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因而,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 必将推动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农民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依靠农村中有威望的老党员、老队长、老模范, 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农村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利用民间组织发挥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四) 正确发挥政府在农民组织化中的作用。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讲, 政府控制与农民组织发展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如果政府控制紧密, 那么农民组织发展便会困难。因而, 政府不能强化对农民组织的行政控制。但同时, 在农民组织化的过程中, 政府也不能完全地退出, 而是应在实现自身转型的过程中, 积极地支持、规范、引导农民组织发展。

要支持农民组织发挥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 如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参与农村治理, 有效地改善农村治理结构, 政府与农民组织共同解决、处理农村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参与农村的某些公共服务。善于处理农村发生的各类冲突, 降低农村社会风险。政府应从广大农民利益出发, 依靠农民组织缓解社会矛盾, 减少社会冲突, 制定并完善关于农民组织建设的相关政策法律, 通过法制建设, 保障农民组织的合法地位, 为农民组织发展提供合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解除农民组织发展的后顾之忧, 这是积极发挥农民组织作用的基础和保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在农民组织化的过程中, 应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 使农民组织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2]杨红.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特殊论.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6.

[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92.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 是社会主体对社会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 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不仅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对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大学生当前正处于长知识、长才干的时期, 他们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增强, 但大多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 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轻法等现象有所存在。一方面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也不少见。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 分析当前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不难发现,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是一知半解, 处于感性阶段。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 杀人是违法的行为, 但是法律上的依据却茫然不知, 他们的法律意识是一种片面的、不系统的状态, 缺乏理性的认识;第二, 有被动的法律意识, 但缺乏主动的法律意识。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多处于被动守法的状态, 这与学校法制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局限性有关系。我们经常在普法宣传栏上看到因为违法犯罪而受到惩罚, 辅以法律课程上老师的讲解, 这使得学生或多或少地感觉到法律的强制性, 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并没有体会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 是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武器, 法律课堂上甚至有部分学生表达了“我不违法为什么要学法呢?”具有这样的观点, 学生往往会以专业课学习任务繁重为由而对学院开设的法律类公共课产生抵触、厌学情绪。笔者在课堂上讲授刑法、民法、婚姻法等内容时, 很多学生都反映对这些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都只是知道一些, 但不是很详细。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学生权利观念的缺失,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不懂得如何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 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 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所谓的“公道”, 导致了违法犯罪产生的可能性。被动的法律意识有违法制教育的初衷, 因此只有培育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和积极地行使权力作为出发点, 才能在更深层面上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培育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因此培育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很多学生在接受了法律知识的学习之后, 通常在其日常生活中, 比如寻找兼职的过程中就会想到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在其就业过程中经常会向老师咨询一些《劳动合同法》的内容, 以一种自觉的态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 在其他人身上发生的一些权益被侵害的案件时, 也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向授课老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救济途径。因此, 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是相当重要的, 特别是在法律意识的培养上, 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 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推进我国法制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时期, 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但可塑性强, 在此期间, 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 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另外, 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地对其家人、朋友产生一定影响, 他们的意识、思想也会不断向他人渗透和辐射, 不仅可以引导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法制建设。

(三) 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1999年开始, 我国高校进行扩招, 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 而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培育成为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法律意识的培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有助于提高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作为一名法学课教师, 笔者从“教”的方面出发, 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以下几种途径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切实有效的:

(一) 以课堂为依托,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目前,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普及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实现的,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能把这门课程视为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的教育, 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 还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 使学生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 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因此, 课堂上应该树立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指导作用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重在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不单纯是法律知识的传授, 更要侧重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 要打破以往纯理论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进而转变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一些典型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由学生自己结合学习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及教师指导和讲解, 使学生能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者引导学生关注《今日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 阅读相关的法律书籍, 这些措施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实行依法治校, 营造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氛围。高职院校的管理应做到“依法治校”,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一个学院的“法治”状况将直接影响对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效果, 因此学院应从校务公开、学代会等方面着手, 努力营造一个依法治校的氛围。首先, 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特别是《学生手册》的制定, 要切实保障学生的权利, 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 特别是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 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 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其次, 建立健全的申诉机制, 学生的申诉权是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赋予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 高职院校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种特殊模式, 同样要鼓励、允许和支持学生进行申诉, 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为学生树立“有法可依, 依法办事”的榜样, 营造一个法制氛围。

(三) 创建校园法制文化,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学院应积极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 创建校园法制文化, 开展相关的法制教育活动,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 走出课堂, 旁听审判, 让事实案例说话, 通过这一途径取得的效果远比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讲解更有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庭审的过程当中, 严谨的法庭调查, 激烈的法庭辩论, 法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对法律的适用等环节, 会让学生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和威严;第二, 通过模拟法庭, 让学生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 能更加深刻掌握我国的一些诉讼法程序, 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 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 使得法律的预测作用得以发挥, 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守法的警惕性, 自觉守法, 也让学生切身感

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文/郑筠

受法庭的威严, 主动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可以适当增加模拟法庭活动的次数, 使其制度化, 真正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第三, 建立普法学习基地, 让学生定期接受法制教育。学生可以到监狱、检察机关、法院等机关参观或者邀请学院的法制校长、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 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 也能让他们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或者可以由学生成立各种法律社团, 由专业老师指导, 建立普法宣传队进行普法宣传。

(四) 学院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违法犯罪大多数是因为法律意识的贫乏, 而法律意识的缺陷是由于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导致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 具有较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从而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而当今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情绪占主导地位, 而不良情绪源自于社会激烈的竞争、家庭过高的期望值与自身能力差异所产生的压力, 有的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排解, 压抑的时间过长使得他们有可能通过犯罪的方式释放出来。因此, 学院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使其能够全面认识自我并且正确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 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帮助其提高法律修养。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高职学生, 其法律意识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和法制建设进程。因此, 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其法制观念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教育工程,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创设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完善, 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综合性人才, 才能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对于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剑符.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探析.高教研究, 2008.3.

[2]陈新开.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4.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 篇5

一、引入新课

幻灯片1:经过近两年的深入调查,建国以来最大走私案——厦门远华走私案大白于天下:1996年至1999年上半年,在短短几年间,赖昌星走私集团及其他走私分子,在厦门关区走私进口成品油450多万吨、植物油45万多吨、汽车3588辆、香烟300多万箱以及化工原料、西药原料、电子机械等货物,价值高达530亿元,偷逃税款300亿元。有600多名涉案人员被审查,其中近300人被追究了刑事责任。

结合厦门远华走私案被查处这一案例,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环节

二、讲授新课

幻灯片2: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律监督 幻灯片3:学习目标

1、理解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意义;

2、了解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学会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

3、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建立健全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幻灯片4:

新中国从1954年第一部宪法颁布开始,到1979年立法工作步入了 正轨。改革开放20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将立法工作作为首要任 务,又将立法推入了快车道。迄今,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在当代中国的立法史上,有这么几部堪称里程碑式的法典具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

1987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通则》,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事实体法律。它的诞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可以把它称为中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里程碑。

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我国的立法历程,谈谈对“有法可依”重要性的认识。

2、如何理解《立法法》堪称“良法”的“通行证”?

得出结论:有法可依,就是要求国家高度重视和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完备的法律,使人们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了法,才能谈到国家法律和制度的完善;有了法,才能谈到依法办事和守法。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幻灯片5: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典》是一部规模大、汇集内容全面、编辑方式科 学新颖的大型法律法规汇编。

目的:深入理解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幻灯片6: 一天,青年武警战士张某突然接到弟弟打来的电话。弟弟在电话中说,父亲被人无辜打成重伤。现住院治疗,要他速回家一起教训、报复对方。张某非常担心父亲的身体状况,同对对打人的行为感到很气愤。怎么解决这件事呢?.这是他想到了自己在部队学过的法律知识,便果断地告诉弟弟:对方无辜打人是违法行为,我们要依靠法律解决问题。动武教训、报复对方,是法律禁止的行为,我们坚决不能做。”他诚恳的说服弟弟取消了动武报复对方的念头。此案经司法机关依法审理,判处对方3年有期徒刑,并且赔偿了伤者医药费、误工、营费养费。思考以下问题:

1、我们从张某对事情的处理上学到了什么?

2、此案经司法机关依法审理,对方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说明了什么?

3、如果张某按照弟弟的想法处理问题,又会出现什么后果?

得出结论:有法必依,就是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严格遵守法律的规定。有法不依,等于无法。法律制定出来,就需要大家去遵守,去实施。再好的法律,如果不被人们遵守,无异于一纸空文,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幻灯片7:普法歌

人人要学法,法律用处大。社会各行业,处处需要它。

做人要守法,约束你我他。办事懂规则,生活秩序化。

用法护自己,理直胆气大。法前人平等,靠法走天下。

胸中有良法,歪邪全不怕。正气大发扬,利民利国家。目的:加深理解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幻灯片8:

1997年11月26日,国务院授予济南交誓“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交警支队荣誉称号。

为了强化执法教育培训,提高交警队伍整体执法素质,济南市交警支队先后举办了一系列的交通法规培训班,开展了理解、背诵《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活动,并举办了有奖竞赛。......1994年以来,交警支队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执法大检查,对各单位行政执法的各项具体行为进行全方位检查考核。支队专门成立的执法工作检查小组采取边检查、边纠正、边指导的方式,以案讲法,逐案释疑,让基层民警易懂、易记、易操作,把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逐一解决。另外,还先后制定了《济南交警廉洁勤政规定》、《济南交警行政执法过错和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等30余项制度和规定,坚持从严治警,依法治警。

结合济南交警“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事迹,谈谈对执法必严重要性的认识。

得出结论:执法必严,就是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做到严格、严肃、严明,切实依据法律规定的内容、原则和程序办事。对于执法犯法、贪赃枉法、刑讯逼供等违法犯罪行为,要坚决查处,严肃处理。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幻灯片9:成克杰曾官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他在任广西壮族 自治区政府副主席期间,利用职务之便,非法收受贿赂折合人民4000多万元。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2000年7月13日依法判处其死刑。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被处死刑并立即执行的职务最高的领导干部。

成克杰案例说明什么?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做?

得出结论:说明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法治的时代里,就要做知法、守法、护法的合格公民。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幻灯片10:

1994年4月1日,《焦点访谈》首次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与全国观众见面。几年过去了,《焦点访谈》没有成为惊鸿一瞥,没有成为流星一瞬。它视观众的眼睛为永恒的焦点。想一想:人民群众为什么会高度赞扬(焦点访谈)节目? 议一议:在我国,舆论监督具有什么样的重要作用? 目的:设计这一问题旨在使学生感悟加强监督的意义。幻灯片11:立法监督

立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对享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及其结果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它既要就立法活动本身在权 限和程宇上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又要就立法活动的结果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学生分组讨论:

1、在我国,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都有权对各种法律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司法监督等。法律监督是整个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环节,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手段。

2、立法监督主要是对国家、地方和行政立法活动的监督,防止违宪立法,从而保证宪法的尊严和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幻灯片12:

2001年以来,全国发生多起造成多人伤亡的重大火灾,公共场所 和居民住宅的火灾也明显增多。......联系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情况,说明执法监督的意义

3、执法监督是为了保证各项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促进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依法行使执法权而进行的监督。

幻灯片13:

“感谢人大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和帮助!”

年已40岁的杨某原本有着美好的前程。1994年,他因工作出色被某市物资局推荐借调到某旅游开发公司旅游部工作。......想一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什么要对司法机关进行监督?

4、司法监督是对司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的监督。在我国,其监督的主体包括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以及司法机关对自身系统的监督。国家通过司法监督实现司法公正。

得出结论:在我国,每个公民都依法享有监督权。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批评权和建议权,公民可以通过提出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等形式来行使这项权利。公民依法行使批评、建议权,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政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违法乱纪现象;有利于促进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幻灯片14:

徐某是一所中学副食品店的老板。一天,他将已经变质的果珍兑上水作为“果汁”卖,使得很多买这种“果汁”喝的同学拉肚子。......我们应该从中学生周某的行为中学习什么?

列举自己知道的或亲身经历的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一件事。开展“我是中国公民”主题活动,讨论群众举报和舆论监督对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秩序的作用。

得出结论:我们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利,为健全社会主义法律监督和制约机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走进生活:

你是怎么想的?说出来与同学们分享

1、张华和李建军在小学就是同学,两人关系一直彳艮好。......假如你是张华,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法律法制 篇6

关键词:法制教育;法律意识;情景导入;实践活动

不论是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是法律意识、做人的道理都要从小开始培养,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发展前进的坚实力量。因此,作为小学语文老师一定要重视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教学。

一、课前情境导入,激发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课前导入尤为重要。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导入,有利于激发小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激发小学生的法律意识,教师在课堂导入时可以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小学生融入情境教学中,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且提高小学生的参与度。法制教育,如果单独教授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以接受和理解,因此,可以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从网上搜集黄河变化的相关图片资料,制作成教学课件。在上课时借助多媒体播放相关资料。小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黄河的变化,从内心更容易引起共鸣,借此教师抓住机会,向小学生提出:为什么黄河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呢?图片中人们砍伐树木的行为对吗?森林被毁灭了,草原被破坏了引起的后果是什么呢?作为一位我们国家的小公民应该怎样对待森林和草原呢?让小学生带着这些疑问学习本节课文,进而向小学生提出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使小学生明白要爱护环境,不能随意破坏森林树木和花草,否则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这样的教学导入,极大地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法律意识。

二、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

在小学语文的课文教学中,教师不能放过每个法制教育的机会。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提出文中涉及的法律常识,使小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学习法律知识,慢慢形成一种法律意识。在课文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在文章内容教学中渗透法律知识,在词组的教学中也可以渗透相关的法律知识。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她是我的朋友》一文时,在讲到文中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医生问几个孤儿是否有人愿意献血?”时,老师可以先向小学生提问“如果你是这几个孤儿中的一个,你愿意为小姑娘献血吗?”“大家见过献血车吗?”“知道我们国家相关的献血法有什么规定吗?”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时提问,然后顺势讲解法律知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另外,文中的阮恒那么小就会为自己的朋友献血,那么我们呢?我们国家的献血法实行的是无偿献血制度,就是我们自愿献血而不要求任何回报,且等我们长到18岁以后就可以献血了。献血车、献血站的医生都是把采集的血用于像文中的小姑娘受伤生病的时候的,都是为救命治病的,而且献血对自己的身体是有好处的。因为献血对于小学生来讲,相对比较遥远,所以教师不用过深讲解,让小学生明白献血的行为是值得表扬的即可。

三、课后实践活动,深化小学生法律意识

小学中年级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这时的小学生有了自己的主见,学习接受能力慢慢增强。因此,此时是教师渗透法制教育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把握住课后实践活动这一时间,积极为小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创造机会。例如,在实践活动课上,可以组织相应的法制演讲比赛活动;组织模拟法庭现场分析法律故事;组织辩论赛分析生活中的法律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而不是强加给他们。例如,在学习完人教版三年级下册《一面五星红旗》后,组织小学生进行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的比赛活动,学习到我国国旗法从1990就开始实施了,每个公民和组织都必须尊重和爱护国旗,明白了学校为什么会每天升国旗等。这不仅使小学生了解到国旗对于我们国家、公民的意义,而且更加深化了小学生的相关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

总之,小学生的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忽视法制教育,而要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积极培养小学生的法律意识,为小学生的成长发展打下良好的法律基础,为提高公民素质尽一份力。在小学语文学科教学中,教师也要提高自己的修养,积极研修法律常识与语文教学,增强少年儿童的法制观念。

参考文献:

[1]何朝敏.小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J].贵州教育,2015(21).

法律法制 篇7

1.法律教育课程的设置及考核不明确。至2002年教改后, 教育部门将法律教育的内容纳入了学生考核体系中。然而从一些社会调查中我们发现, 有近三成中职学校没有法制教育的课程。在中职学校任职教师的问卷调查中, 有四成教师表示对学校的法制教育具体实施情况不清楚, 有近一成的教师表示不知道有这方面的教学内容。部分中职学校对于法律教育课程的设置远远低于人才培养需求, 一些老师甚至以自己的主观臆测作为学生法律教育的考核成绩。

2.法律教育简单化、形式化。在调查过程中作者还发现, 一些中职学校的法律教育课程与考核程序虽然相对完善, 但其教育内容却无法满足国家中职教育大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忽略了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大多以课本教育为主, 一些中职学校简单地将法律宣传报告视为法律教育的全部, 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法律教育课程在一些学校形同虚设。

二、加强中职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宏观上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中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概念, 引起社会的强烈共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愿望需要每一位公民的努力。中职生作为国家百年发展大计的储备人才, 出入社会后对于社会的影响极大, 加强中职学生法制教育、提高其自身的法律素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一大任务。注重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中职学生的法律意识任重而道远, 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2.微观上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集体, 认识自我。2012年4月, 广州佛山发生了一起校园暴力事件, 多名中职学生围殴初中生, 据警方透露, 涉案者因为讲究兄弟义气, 意气用事, 才造成了事件的发生。这一新闻引起了当地网民对中职学生教育的讨论。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在, 影视和网络成为了人们娱乐的工具, 然而由于学生心理的不成熟, 对人生价值观认识的模糊, 一些不良信息的接受极容易影响他们未来的性格取向和心理健康, 例如古惑仔片中的江湖义气, 大型游戏侠盗飞车中的暴力元素等。如果没有正确地引导, 中职学生很难拥有基本的法律认识, 在社会中也会因其年轻气盛难以与集体融合、实现团队合作, 也容易犯下事端, 甚至违法行事。而有效的法律教育能够使中职学生认识到道德红线, 明辨是非, 从而认识自己, 约束自己, 正确地交往, 积极地融入到集体中去。

三、中职学生法制观增强的几点措施

1.树立中职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作为祖国未来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者, 老师俨然是知识传播的最有效途径。在中职学生法律教育工作开展中, 我们应以树立任职教师的正确教育意识为第一任务, 以培养教师的法律认识为优先目标, 在对教师的培训中强调法律教育的重要性, 严格制定措施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法律教育工作。只有教育工作的直接参与者具有了对法律教育的正确认识, 才能提高法律教育的实际效率。

2.实践与教育相结合。在以课本为基础的法律教育中, 教育程序必须走出传统的教模式。将实践内容引入现代教学中, 甚至把教室转移到律师事务所。在课堂的教育中, 老师需要有意识地寻找一些带有启发性的材料, 如一些典型性的青少年犯罪案例, 以此为反面教材, 让中职学生在活生生的案例警醒下得到启示, 意识到法律意识淡薄的危害性, 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避免误入歧途。中职生的法律教育不应只单单靠理论宣传, 还应与实际相结合, 才能使法律意识深入人心。在法律教育过程中, 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多项社会实践活动, 邀请经验丰富的民警现身说法。还可以举行模拟法庭, 让学生自主地辨别是非, 在活动中学习法律知识, 在案例分析中主观地了解法律常识,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有条件的可以开展与犯人的对话活动, 学生在他人的反省与忏悔中更加容易接受法律的约束。

3.建立并落实全面的学生素质考核体系。现代公司管理的经验告诉我们, 考核流程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前期工作的绩效评估。考核作为检验中职学生法律的最后一道关卡, 其严谨性与正确性直接影响法律教育过程的反馈结果。建立并落实全面的考核体系, 即力求考核的多样化和实际化。在实际操作中, 我们应该将考核内容与心理学、道德考核相结合, 追求教学中考核。考核不是考试, 而是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认识为标准, 从而给出一个真实有效的结果

社会竞争中, 人才的竞争最为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 教育部提出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口号。中职学生承担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 在人才需求偏向技术型的趋势下, 中职生所获得的机遇也进一步扩大。如何培养出既满足市场需求, 又满足国家人才培养方案的中职生, 我想, 每一位中职教育的参与者都应注重技能与个人素养的双重培育, 注重法律教育在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地位。

摘要:中职学生是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撑, 是社会人才需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视, 具有一定技术的中职学生逐渐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下各大企业竞相招纳的对象。然而随着中职人才的涌入, 我们发现中职学生在社会生活竞争中法律意识与技能素养不成正比, 一些违法现象不时由中职学生引发。查找造成中职人才法律意识淡薄的原因, 如何去加强中职学生的法制观, 成为了教育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法律意识,实践,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钟秋红.如何上好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课[J].课程教育研究, 2012, (7) .

[2]郎月田.中职生法律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09) .

[3]李海霞.浅谈中职生如何提高自己的法律观念[J].教育教学论坛, 2013, (47) .

法律法制 篇8

一、传统法律文化的内涵和特征

有学者指出, 所谓“法律文化”, 是以人类法律实践活动的总体精神和宏观样式为其主要研究对象的法学分支领域。中国的法律文化源远流长, 既包含了法律思想, 又包含了人们的法律意识。有两个主要的特点, 首先,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导思想, 其次, 融合了法、释、道各派学说。

二、传统法律文化在现代法制建设中的潜在价值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一种客观存在, 有一定的价值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中, 凡是能够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求的都是有价值的, 传统法律文化在现代法制建设中的潜在价值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文精神。人文精神的本质是以人为本, 重视人的思想。珍惜生命, 关注人的内在, 注重人的价值, 但是在君主制的国家里, 人的权利和利益被压制到最低, 君主的权利得到无限的扩张, 直至现代中国仍然存留着浓重的独裁和专断的思想。现代法制建设中, 要以继承和发扬的原则, 在吸收以人为本的理念时, 摆正个人的位置, 保障个人的合理权益的前提下, 不断完善法律制度。

(2) 法律与道德相统一, 礼法结合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 注重法律和道德的统一, 引礼入法, 主张以教化为主。但是, 在古代中国, 主张“德治”优于“法治”, 只有符合道德的法律才是有效力的。现代法制建设中, 应该坚持二者协调发展, 提倡“德治”和“法治”并用, 在依法治国的方略下, 以“法治”作为根本方式。

(3) 通过调节解决纠纷。在历史悠久的社会中, 出现了纠纷, 人们往往会通过调解的方式来解决。认为互谅互惠, 重秩序, 轻权利。但是也有很多情况下调解的纠纷, 在表面是看似解决了问题, 实则矛盾暗藏, 不定时的会爆发, 并没有解决实质问题。在现代法制建设中, 虽然也提倡民间调解, 但是应该在明辨是非的前提下, 通过调解使双方明白各自的责任和权力所在, 互谅互让, 并不是一味的和稀泥。

三、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路径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扬至今, 对现代法治建设有其有利的一面, 也有不利的一面, 我们应该积极的认识, 更好的继承精华, 整合多元化文化, 确立正确的主流文化, 形成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体系。关于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化路径有以下几方面:

(1) 加强人权保障。要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落到实处, 消除等级观念, 树立权利本位, 体现民主、平等、自由的观念, 培养人们树立主体意识, 只有这样才会将社会中的利益冲突平等的解决。法律作为一个外在的因素, 促使每个人都受其约束, 只有法治社会才能产生和谐的社会, 在加强人权保障的前提下, 建设和谐的法制社会。有学者说, 现代之法是人本权利执法。我们应该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并发掘有益于现代法制建设的优秀的部分, 更加完善现代法制。

(2) 加强“法治”和“德治”的融合。法律和道德作为调控人的行为的两种手段来说, 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在解决人们矛盾的时候不能忽略其中一方面, 不能将道德凌驾于法律之上, 也不能单纯的以“法治”为主。现代法制的构建必须基于清理的认同之上, 把握“恭行天理, 执法原情”的真谛。将道德融入法律, 法律中又体现对人的关怀, 把天理、国法和人情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有利于法律的实施、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3) 建立合理的诉讼观。在现代法制建设中, 同样要借鉴以德息讼的思想, 在司法活动中要以调解来解决民众纠纷, 互谅互让, 不排除“人情”的调解作用。要本着利民便民的原则, 尊重民意, 用调解缓解社会矛盾, 基于经济和公平的原则, 让人们自愿采用非诉讼的方式解决问题, 用理性的协调方式达成共同利益的共识。在尊重法律的前提下, 充分考虑社会和感情的需要, 要本着批判的精神借鉴传统经验, 使法律效力和社会效应达到双赢。同时也尊重社会伦理, 减少了诉讼费用和时间, 更便利更快捷。

四、结束语

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我们要在认清事实的前提下, 吸取精华, 摒弃糟粕, 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 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走的道路。将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加以合理的转换, 将继承、改造和出新的工作做好, 要态度上积极、认识上肯定、操作上谨慎。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要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在多元化的社会中再创辉煌, 为现代法制建设提供理论逻辑基础, 在中国特色法治进程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高军.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若干契合现象之探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2) .

法律法制 篇9

1. 法律上“公共利益”界定模糊

对于“公共利益”, 法律规定的模糊性和宽泛性, 给城镇化建设部门滥用权力提供了空间。中国一直坚持个人利益必须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的政治传统。“公共利益的需要”也是诸多城镇化行为, 如征地、拆迁、城市管理的前置性条件。“公共利益”是一个概念性的抽象化词语, 我国法律中给予的规定采取的却是概括式的立法模式, 并没有进一步做出相关实践问题的具体规定。例如, 我国宪法第十条第三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 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1) 这样将“公共利益”轻描淡写地含糊带过, 无不导致城镇化建设相关组织在具体操作中, 打着公共利益需要的旗号, 借助因地制宜的自由裁量权, 将公共利益共谋为个人利益。法律的基本原则强调法律的实用价值, 法律对“公共利益”的概括性规定为地方政府任意解释、随意误解和操作自由化扫除了制度上的障碍。

2. 程序法缺失难保执法公平, 相关执法陷入“借法执法”困境

公正公平, 包括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程序正义论就是通过程序实现正义。程序公正是为了弥补实体公正的不足, 克服行政主体行为中过多的主体人格化色彩和单方意志性倾向, 使公正最大化。然而在现有法律体系中, 实体法滞后、程序法短板现象十分明显。城镇化建设过程中, 实体法立法阶位低, 缺少权威性、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专门性法律条文, 不能适应相关行政行为展开, “借法执法”困境阻碍城镇化进程的推进;而程序法的短缺无法保障城镇化行为主体的自由裁量范围, 无法弥补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公正现象。相反, 程序瑕疵助长了行政主体瑕疵和行政内容瑕疵。甚至, 在不同阶位层级的法与法之间存在相互冲突, 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执法却违法”的现象。

3. 农民维权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短板

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群体性事件大都是维权型事件, 是解决法律规定的合法权益受损后的利益补偿问题, 属于不具有政治属性的单纯法律问题。“法治的本质就是实现权利对权力的制约,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现法治的过程中既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又要严格遵循国家法律。”2而“从法理的角度来看, 我国现有的有关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法规中, 禁止性、义务性规定多, 授权性、可行性条款少, 还未形成一个从权利的设置、组成到行使、保护、规范的完整体系”3, 其最终导致的结果有:群众尤其是农民法制意识淡薄, 这与不断增强的权利观念呈现明显冲突, 激发群体性事件;立法主体的倾向性使群众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缺少参与性的争取权益的有效法律保障, 缺少权益表达和诉求表达维护机制;群众权益受损后, 取证难、投诉难、查处难、诉讼难、赔偿难等使依法维权成本过高, 效益不佳;保障性的配套法律规定缺失, 不能及时保障农民的后续性权益等。因此, 在制度建设层面上, 法律法规应该严格约束城镇化进程中的负担行政行为, 为群众提供更多的维权和保障性法律。

二、城镇化法律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的良性法律体系

1. 从价值建构上, 弘扬公平正义、利益分享、秩序安全等方面的法理价值

所谓公平正义, 就是指“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能够得以调和, 不同性质的矛盾都能得到有效化解” (4) 。“正义的一个重要原则, 就是有利于社会中的最不利成员获得最大利益, 尽管这可能损害一些人在经济利益以及财富分配方面的权利。 (5) ”城镇化是社会向现代化迈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在处理民众切身利益问题时, 难免会带来群众利益的不均衡分配, 带来在经济发展与公平、正义之间倾向于前者的不平衡取向。公众没有合法的权利或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参与城镇建设反映出了法律正义之缺失。公平正义是城镇化建设稳步推进的重要基础, 也是衡量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标准, 直接关系到民众群体的切身利益、内心平衡, 关系到城镇化建设稳定的维护、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未来的期望。弘扬公平、正义、秩序、安全、自由、利益是城镇化法律体系的法理价值。

2. 从技术结构上, 立法过程的程序民主与正义是城镇化良性法律的形式标准

程序民主与正义是正确地选择和使用法律。程序民主与正义排除在立法过程中的不当与偏向, 保证执法者在最大可能上选择最贴近事实的法律条文处理城镇化冲突, 或者援引最有比照价值的判例作为处理依据。立法过程的程序民主与正义本身意味着它具有一整套能够保障法律准确适用的措施手段以及正常机制。我国法律体系的建设要注重立法的超前性和执法的引导性问题。法律实质上不仅仅是要求政府依据法律合法合理地行使职权, 还要突破实定法, 在社会公共利益基础之上鼓励政府引导下层政府甚至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扩大正面设计效益。立法过程的程序民主与正义被社会成员了解和感受, 这种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民主与正义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示范、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启发社会良知, 建立公民群众的正义意识和正义观念, 强化城镇化冲突预警与解决的公正性。

3. 从文化精神上, 体现人本位的价值观

法律的作用之一是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城镇化冲突预警法律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价值取向, 是法律建设合乎客观规律的具体体现, 也是可持续性发展、包容性增长的根本要求。人本位的立法价值观要求在城镇化冲突预警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 应当以必要的程序保证听取群众尤其是农民群众的意见, 保证其能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提议权;要求城镇化信息公告法律制度, 以供群众了解城镇化工作状态, 参与城镇化决策, 保证自身合法权益的实现;完善城镇化建设群众监督的检举、揭发、控告、申诉和来信来访等可操作性的法律规范, 为群众监督城镇化行为与活动提供多种法律途径、手段和程序;当合法权益受损时, 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冲突预警法律体系要给予适当的制裁和惩处。

三、健全城镇化冲突预警法律体系的具体路径

1. 明确界定法律范围的“公共利益”, 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强调民众监督权

明确界定法律范围的“公共利益”是城镇化合法建设的前提性要求。具体建议是:修改《宪法》《土地管理法》与《物权法》, 或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专门的司法解释, 明确界定上述法律中“公共利益”的范围, 并配套细致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补偿标准。参照国外立法, 应将公共利益的范围严格限制在水利、交通、国防、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等国家重点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的需要上, 对于工商企业等经营性用地, 应当充分发挥市场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在符合城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 在高度透明的机制运行下, 通过向国家、集体和农民购买、租赁等市场方式, 按照市场价格获得使用。与此同时, 加强民众监督, 出台公共利益相关公告办法, 将农民纳入“公共利益”协调分配体系中, 了解到实际公共利益的状况、国家具体补偿标准、城镇化建设领导及干部是否参与了非法分配等情况。

2. 高位阶统一立法, 增加实体性与程序性细则, 建立城镇化冲突预警的权威性法律体系

制定一部以行政法为基本法理基础, 宪法、刑法、诉讼法等法域条目为补充的统一性高阶位立法势在必行。具体来讲,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内容:一是明确群体性事件性质和内涵以及群体性事件预警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二是群体性事件预警的主体定位与机构设置、权责范围;三是预警程序、工作机制及善后等方面的工作;四是与其他法律相协调部分。在此法律体系建设过程中, 法律的制定应当注意与其他行政管理环节的衔接与互动, 城镇化冲突预警法律体系建设要与行政许可、行政监督等制度规范保持内在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制定较高位阶的法律规范, 以法律的形式预警城镇化冲突, 使预防城镇化冲突行为有法可依, 建立健全城镇化冲突预警的权威性法律体系, 是当前城镇化冲突预警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 从法律上承认农民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 为矛盾提供疏解的法律渠道, 降低法律救济的成本和难度, 加强群众法制教育

现行的法律体系中关乎农民的约束性、义务性规定多, 授权性、权利性条款少, 这在一定意义上剥夺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同时, 当前的体制并没有为农民利益诉求表达、矛盾冲突疏解提供畅通的规范性渠道, 当权益被侵犯后依法拿起法律武器提起诉讼却需要承担过高的成本和风险。由此可见, 城镇化冲突的法律体系不够完善, 应在这些方面加以注重和健全:以法律形式明确农民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对政府领导机关为个别利益侵害群众正当利益的行为要严厉惩治, 并疏通和创新农民维权渠道与机制, 提供法律救济服务窗口和定期的免费法律咨询与司法援助。同时, 加强群众法制化教育, 使农民的维权意识与法制观念同时进步, 教会群众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导群众在合法的轨道内表达利益诉求、处理矛盾冲突, 建立一种“依法维权、违法必究”的法制意识。

4. 建立健全城镇化农民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建立健全并履行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体系, 是对城镇化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公的一种弥补方式。这要求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 把握最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 找准不同社会成员之间具体利益的平衡节点, 将货币安置、实物安置、医疗安置、就业安置、教育安置、养老安置等社会保险安置措施结合起来, 并配以相关的配套法律统一性规定, 及时保障农民的持续性切身利益。城镇化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是一种随着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而产生的新兴法律体系。在立法之时, 应切实注重城镇化地域的本土性特色, 以试点的形式因地制宜、展开探索, 在初具模型后不断完善, 不断健全。

摘要:建立健全有中国特色的良性城镇化法律体系, 坚持公平正义、程序公正及人本位理念, 需要在明确“公共利益”概念、增强权威性立法、农民社会保障立法等方面有所作为。

关键词:城镇化冲突,良性法律,权益保障

注释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EB/OL].http://www.gov.cn/ziliao/flfg/2005—06/14/content_6310_3 .htm, 2012-06-14.

22 陈泉生.行政法的基本问题[M].中国社科出版社, 2001:97.

33 王国先.群体性事件法律问题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 2010.

44 李利.从行政视角看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心理及其法律应对[D].山东:山东大学, 2012.

法律法制 篇10

关键词:法律素养,高职学生,法制教育

一、引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中国的法制建设不断深化与发展。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教育, 尤其是法制相关教育, 他曾在多次会议中指出, 加强法制的根本问题是教育人, 同样, 法制教育也应该从娃娃抓起, 全社会都应该进行这样的教育。

学校教育中高职学生是一个相对特殊的群体, 由于较多的高职院校前身为普通中专及大专学校, 因此在教育体制、教育思想、教育方法上相对陈旧, 高职院校对学生开展的法律教育没有自身特色, 导致学生在法律素养现状不容乐观, 亟待解决。

二、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素养现状及原因探析

1、法律知识贫乏、法律意识亟待提高

尽管高职院校人数几乎占高等教育中学生人数的一半左右, 但高职院校的法律教育却明显弱于其它高等院校, 学生的法律素质、法制观念存在明显缺陷。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法律基本知识并不关注, 对于宪法、民法以及刑法, 一些学生只是“听说过”这些法律, 却不觉得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 对于高职学校里产生的各种违法犯罪现象, 能从法律视角进行反省的学生甚少。当学生自身受到权利侵害时, 往往束手无策的学生居多, 真正能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自我保护的很少。

学生的法律意识如此淡薄、法律知识也不够充足。究其原因, 与当前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也有很大关联, 目前国内整体倡导普法教育, 但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现象并不鲜见, 法律在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的威信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尤其一些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沿袭, 外来资本主义思想又不断侵袭, 他们在法律意识上表现出了很强的矛盾性。由于当他们正处于价值观正在调整、容易受到波动的高职学习时期, 很容易受到传统思想禁锢, 对自身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 不愿意学习法律知识, 觉得周边事件“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大有人在。

2、依据法律开展利益诉求能力低下

首先, 由于学生的法律意识淡薄, 法律基础知识贫乏, 学生对于法律的应用自然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 “我爸是李刚”等事件的频发使得学生对民主、自由的先进法律思想的诉求增强, 但另一方面, 他们又难以摆脱封建思想的长时期洗涤的不良后果, 在同时受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潮流不断的冲击下, 自身利益受到伤害时, 使用法律途径进行解决的甚少, 他们多寄希望于各种行政渠道, 尽管痛恨那些侵权行为, 但拿起法律武器, 进行自身利益诉求的能力却十分低下。

三、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深化探究

由于教育对象覆盖范围广、人数多, 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因此, 面对高职学生在法律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应努力进行各种法制教育方面的革新, 促进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 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发展人才, 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随着近年来高学历犯罪案例数量的年年攀升, 学校对于学生法律方面的教育应责无旁贷且迫在眉睫。笔者结合学生法律素养上的问题, 提出了课程改革、教学方式革新等手段。

1、加快推行法律类课程改革

高职院校学生的基础本就弱于一般高等院校, 因此应实行适合自身教育体制的法律教育课程。2006年前, 我国各种高职院校, 均通过统一的公共基础课程《法律基础》提升学生的法律知识与能力, 9月以后, 法律基础课程的地位反而有所削弱, 《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个原本独立的课程开展了合并, 新课程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显然, 这样的教学与学生的职业诉求、职业素质是格格不入的。首先, 新课程对于法律的意识、法律的专业性进一步削弱, 其次, 新课程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与内容无法满足各种职业的学生特定需求。因此, 对于各类高职院校、各个专业进行分门别类, 寻求适合学校本身、专业本身的法制课程显得尤为必要。笔者建议应该通过学生的自身生涯设计、学生专业特点进行课程内容的组织与编排。只有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 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去感受到法律的重要意义, 促进他们学好相关法律的知识为以后的工作、生活服务。这样他们的法律意识才能真正有所提升, 由此承担其踏入社会后应该担当的重要使命与责任。其次, 课程内容应该审时度势、与时俱进, 国内的法律条款随着各种新案例的出现正不断调整, 法律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能把握时代的脉搏, 由此促进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一些法律条款变革的意义, 如2006孙志刚案例震惊全国后, 收容遣送制度被废除, 社会救助政策得以出台, 教师可以由此引申出学生对于当前的“高速公路收费案”、“腾讯与360大战”、“汪峰叫停旭日阳刚演唱”等的思考。

2、针对性地改进课程教学方法

高职教育与一般高等教育的区别在于其“职业化、专业化”教育, 因此高职教育更侧重于通过实习、实践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高职院校的法律教学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 应结合高职学生基础较为薄弱的特点, 多使用案例分析与讨论教学的方法, 注重由浅入深、层层推进, 采用高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 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有帮助。在具体的案例设计中, 教师应尽量使用浅显、易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案例, 由此激发学生对于法律基础知识的关注, 提升他们的学习乐趣。

除此之外, 为提升学生利用法律的实践能力, 可以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对于高职院校中大学生出现的“谋杀”、“自杀”等案例开展辩论比赛,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法律知识与逻辑, 感受到一些非法行为的破坏性, 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与人文素养。学校还可以多组织观看各种影片, 设立“法制学习日”, 开展法律应用的有奖征文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学生的法律学习兴趣得到提高, 法律应用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王林:《高校和谐法治校园建设探讨》, 《教育与职业》, 2008 (03) 。

法律法制 篇11

一、法制教育的含义

法制教育是指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形式,使学生知法、守法,并学会用法,培养和提高自身法律素质,形成良好的守法、用法和护法习惯,自觉维护法律权威。法制教育对建立法治国家、造就法治人才和培养守法公民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1.法制教育是当今社会依法治国理念的要求

加强法制教育是弘扬以法治国精神的根本途径,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更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进步、和谐及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更为实现依法治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2.当前青少年的现状需要加强法制教育

青少年犯罪是我國当前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从数量上看,青少年作案成员占全部刑事犯罪作案成员的比例不断增长,九十年代以来曾经高达73%。当前青少年触犯法律的动因有几方面:法制意识淡薄,心智不成熟,有的为了追求物质享受,有的是为了朋友义气,还有的是好奇心驱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社会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成长是社会的责任,更是教育机构的使命。因此,学校更要重视学生的法制教育,减少和预防青少年学生的违法犯罪行为,让社会更加和谐,为青少年踏入社会做好思想引导。

3.加强法制教育是改变技校现状的需要

现在技校生的作风很令人担忧:学历低,文化程度不高,内心存在一定的自卑感,对社会现状有一些反感等等。若不对这些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引,他们很可能会产生极端思想和报复心理,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技校要重视对技校生的法制教育,不仅要加强技术指导,更要注重思想教育,让技校生真正成才。

三、加强法制教育的措施

为了切实抓好技校生的法制教育,让技校生真正地知法、懂法、护法,技校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开设法律课堂

技校要完善法律教育,将法律知识教育作为学校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可聘请专业法律人才对技校生开展讲座,现场为技校生剖析法律的内涵和重要性,让技校生明白法律的严肃性、规范性、普遍性。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其理性思维比较弱,所以要善于借助形象思维的方法,通过举办文艺演出、征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水平,强化他们的法律观念。

2.加强技校教师的法律知识训练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更是学生的引路人,尤其是技校学生的班主任。教师只有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律思想的教育,让法律知识进入学生的内心。同时,丰富的法律知识可以让学生更加信服教师,会对教师敞开心扉、听取意见,从而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同时,教师应针对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的状况,纠正他们错误的认识,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像生活中的打架斗殴、偷看别人信件等“小事”,稍微的意气用事就可能酿成大祸,所以教师要加强对技校生的法律知识教育。

3.将法律课堂与实际相结合

虽然现在技校都开设了法律基础知识课,但是学生只注重专业课的学习,对于法制教育和校规校纪都缺乏兴趣,他们只是将法律课当成考试及格就行的课程,听不听无所谓。而且教师讲解时只是照本宣科,没有什么新意,这对于本来就兴趣不足的学生来讲更是提不上劲。因此,技校要将法律课堂和实际相结合,丰富法律课堂的内容,提高法律教育的实效性。技校可以模拟法律讲堂,让技校生亲身体会真实情境,明白法律在生活中的切实应用,增强法律意识。

4.加强法制教育的宣传工作

制定法律的目的是让人们知法、懂法和守法,若人们根本不了解法律,那么法律就形同虚设,毫无意义。因此,技校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宣传,让技校生明白国家的基本法律,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技校的任务不仅仅是培养技术型人才,更应以培养国家接班人、社会栋梁为已任,因此,技校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让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更让技校生能够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单位:安阳鑫龙煤业(集团)技工学校]

法律法制 篇12

“中国古代社会重视宗法伦理。在以血缘和婚姻为纽带连接而成的亲属团体内部, 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包括权利与义务等内容的伦理亲情关系。每一个个体依其亲属身份, 相对于团体内部的其他成员, 享受不同的权利, 并且承担不同的义务。伦理规范的作用在于维持血缘、婚姻关系中具有自己特征的秩序。与伦理规范不同的是法律规范则注重人的社会性, 调整普遍存在的社会关系。由于直接目的不同, 伦理与法律在实现自己的功能的时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

从中国法律的起源看起:中国文明起源于封闭的长江、黄河流域, 适宜的温暖气候, 肥沃的土壤, 促进了农业的发达, 也造成以血缘关系发展起来的宗族成为社会政治结构的主要单位。中国的法律起源于氏族部落同族之间以及同外族的战争。国家的前身是生产力较高的父系氏族, 所以其成员的血缘向心力是一样的。“人类最初是分散在完全孤立的集团中的, 这种集团由于对父辈的服从而结合在一起, 法律是父辈的语言。这些法律概念仍旧多少带有足以表示一个专制的父的命令的这个特点的神秘性和自发性, 但在统一的时候, 由于他们来自同一个主权者, 这些法律概念就预先假定了一个组织比较广泛、由许多家族集团组成的联合体。”所以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域、民族在进入国家时代之前都不得不对原有的原始社会血缘关系加以改造和确认, 中国的历史正是如此的延续着。

中国法律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向宗法伦理倾斜, 法律规范就靠于亲情关系, 往往法律关系会因为法律关系人的血缘关系而发生变化。

产生于夏商时代, 在西周予以完善并且贯穿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礼, 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他孕育了中国的古代文明, 西周的礼制和宗法制发展是相一致的, 礼制的作用在于维护宗法等级制度, 所谓宗法制, 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与国家制度相结合, 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其基本原则就是“亲亲”和“尊尊”两个方面。亲亲的核心是“孝”所谓“亲亲父为首”强调父慈、子爱、兄爱、弟敬、夫和、妇顺以及男女有别;而“尊尊”的核心是“忠”所谓“尊尊君为首”, 要求小宗服从大宗, 臣服从君, 下级服从上级, 奴隶服从主人。礼制以“亲亲”“尊尊”为核心, 规定了完善的等级制度, 提倡以忠孝治天下。

然而我们总是听到过这样的一句话, 那就是“忠孝不能两全”

“不忠”和“不孝”自中国法律的起源开始, 就是最为恶劣的行径, 要予以严重的处罚。西周的法律限制儿子控告父亲, 所谓“父子将狱, 是无上下也”否则, 有违父子之亲。然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 父有罪而不告是为不忠呢我想这忠与孝的冲突, 是法律自身的一种矛盾。也就是血缘与法律的冲突和统一的一种表现了。

“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亲情义务和法律义务”的一文中, 作者把这两种义务也归为血缘和法律的冲突的表现。“因为一个社会个体均一身二任:他既是特定的家庭成员, 又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成员;他在具有伦理身份的同时也具有社会身份。这两种身份要求他必须执行两种义务。”文章中把这种血缘和法律的冲突和统一归纳成了两个方面:“首先是尊卑长幼以及夫妻之间在法律上具有明显的不平等地位。其次是法律确认家庭为国家统治下的基本单元, 并强调保护家庭内部伦理凝聚力, 而使家长及其他的家庭成员在承担法律义务的时候而有所区别。”

在中国法制史的研习过程中, 笔者也有此体会。

首先。上文中提到西周的限制儿子告父亲, 其实在之后的历代立法中, 大多都要相类似的规定:比如秦朝所规定的杀人罪中, 秦律将杀人罪分为贼杀、盗杀、擅杀、斗杀、捕杀等项。刑罚对贼, 盗杀的处刑极其严重, 而当发生尊杀卑、主杀奴的时候, 法律却又不对此进行严厉的处罚, 这就是碍于尊卑等级名分。秦朝继承了夏以来的传统, 也保护亲权, 惩罚不孝的规定。

到了汉代, 在其罪名中有这么一条——首匿罪。汉武帝“重首匿之科”惩罚极其严酷。犯者全都要处死, 严重的还要“夷三族”。“元康元年, 修故侯福坐首匿群盗弃市”。然而在汉代刑法的原则中我们又可以看到“亲亲得相首匿”这样的原则。正如西周的限制儿子告父亲,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是严禁父子争讼的。《论语·子路》中也有“父为子隐, 子为父隐, 直在其中”。当儒家宗法理论的观念日益深化, 一种仁孝的思想还是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立法者, 汉宣帝的时候允许在一定的亲属范围内相互隐匿的罪行, 不予告发和作证, 法律不加制裁或者减轻处罚。自从这种在血缘关系范围内相隐罪的刑法原则获得认可, 其使用范围也不断的扩大, 为汉以后的历代刑法所援用。

在晋的时候, 随着法律的儒家化, 《晋律》进一步规定, 在刑罚的适用上要实行“峻礼教之防, 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 即在亲属之间相犯要按照五等服制来定罪量刑。这也就表明了, 法律在面对血缘关系的时候不得不有些妥协, 根据被加害人和加害人的血缘亲疏关系来决定刑罚的轻重。

唐代则进一步发展了汉以来的“亲亲得相首匿”的原则, 成为《名例律》中的“同居相为隐”原则。把以往的亲属间犯罪的互相隐瞒发展为同居人间的犯罪互相隐瞒。根据这个原则唐代对于告诉的限制规定了, 禁止亲属间互相告诉, 特别是禁止卑幼控告尊长。否则要依唐律被追究刑事责任。而在理论上讲, 如果被举报的情况属实, 则说明被举报人的行为侵害了受法律保护的社会关系, 触犯了法律, 因此不论举报人是谁, 动机如何, 也不论对举报人应做何种处理, 被举报人都应该依法承担责任。唐律规定子孙告父母、祖父母, 子孙被处绞刑, 而父母、祖父母则不论所告是否属实, 均视做自首而免于处罚, 这就是说同样是犯罪, 若被外人举报, 应依据法律承担责任, 但若被子孙举报犯罪即可免于刑事处罚。根据清代学者的分析, 古代法律之所以做出这样的有悖于常理的规定, 是为了让子孙在父祖犯罪的情况下以极端的方式来舍身救父。在这样的情况下, 法律再次向血缘做出退让。而法律自身则以一种曲折的方式来保持在形式上的严肃性。

“唐律的出现, 标志着亲情与法律冲突结局模式的最终确立,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家庭始终以其较强的内在凝聚力在某些方面排斥国家政治因素的渗透”

其次在保护家庭内部的伦理凝聚力的时候, 国家的统治没有延伸到每一个家庭成员, 而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 要求其内部的成员承担一定的连带责任, 并授予家长一定的治理权。法律在强调对家长权的确认和保护的时候, 在某些方面不惜违反法律的一般原则, 在一定程度上以损害国家司法为权为代价。

财产所有权以同居共财的家庭为基本单位。一个家庭以本家庭财产所有权的所有者身份与其他财产权所有者均是各自独立、相互平等的所有权主体。如果相互之间发生了侵害财产权的情况, 自应依照法律关于保护所有权的一般规定加以处理。但是“古代法律在确定保护财产所有权的一般原则的同时, 对于发生在既有特定伦理关系的人们之间的财产侵权行为却规定了特殊的处理办法:非家庭成员, 属于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盗窃财产, 构成犯罪;但对于行为人不得依照一般盗窃罪处理, 而应在普通盗窃罪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理”《唐律疏译·贼盗》。

法律保护人身权不受侵犯之上同时也体现血缘与法律的关系了。“除了司法机关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对于囚犯实施拷打、家长对卑幼实施法定教令权之外, 其他任何机关或个人都不得以殴打的方式侵犯他人人身权, 否则构成犯罪。但是法律同时又授予身为子孙者一种救护权。”唐律规定“父母、祖父母被他人所殴打, 子孙当即殴击对方, 种子孙无罪”这种允许被打者的子孙为救护其父祖而还殴对方, 实际上是以牺牲国家司法权为代价, 强调家庭中的伦理凝聚力。

以上阐述的是关于血缘和法律关系所相冲突的一面, 当然, 法律对于血缘关系的倾斜是有一定限度的。“国家统治的重要性以及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的特殊性, 要求法律必须将其作用重心放在维持一般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上。对于法律所重点保护的特殊社会关系即血缘带来的特殊性, 法律也不再做出让步。”

可以看出的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发展历程中, 血缘与法律的冲突和统一实为其发展的一种方向和动力。如何协调这样的一种关系是任何一种社会文明都探询的问题。

上一篇:信息技术手段下一篇:办公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