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意识(精选12篇)
法制意识 篇1
开丰富的想象, 从而拓展其视野, 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分析力与记忆力。
(四) 运用“讨论”法将法律概念、条款与案例结合起来。可以说, 整个法制教育和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讨论”方式。一方面, 它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而且可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调动他们的思维, 另一方面, 还可促进他们对法律有关概念和条款的理解, 并纳为已用。
四、开展社会调查, 旁听审判。
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捷径。一旦有机会, 就动员学生参加各种有关法律方面的社会调查, 了解审判程序及对违法犯罪的惩罚等, 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模拟法庭, 对案件加以审判, 让学生真正明白是非善恶, 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 培养法制意识, 争做爱法守法的好公民。
五、定期召开法制讲座。
请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到学校, 通过生动的案例, 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几年前, 我所在的学校还现场审理了一宗中职生违法犯罪案件, 对学生的触动很大。由于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所讲案例是真实的、可信的, 很多案件还是他们亲历的, 因而对其法制意识的培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学校教育外, 家庭教育和社会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有的家长自身品行不端, 势必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只要求学习好, 不对孩子进行法制等综合素质的教育, 要么过分溺爱, 要么拳脚相加, 很少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 对其精神世界一无所知。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 不仅对孩子生活、学习要关心, 还应言传身教, 对孩子进行思想上的关心, 让其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另外, 社会也应担负起它的正面影响职责, 取消黑网吧, 取缔不良文化娱乐的传播, 香港“艳照门”事件的影响是发人深省的, 因此,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亦是很重要的。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现象呈上升趋势的现状入手, 明确学校培养中职学生法制意识的重要性。
关键词:未成年人,违法,培养,中职生,法制意识
法制意识 篇2
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着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这一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它通过规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确认、保护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我国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它的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中央军委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包括军队的条令、条例及各项规章制度)
在我国,法律体系是怎样构成的呢?首先是宪法,这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宪法规定的基础上,下设有:行政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刑法、诉讼程序法、军事法等几个部门法。
法制意识 篇3
会议中,杨敏司长对中评协聘请法律顾问的做法表示肯定。她讲到,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中评协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同时,也说明中评协的法律意识上了一个台阶。相信这些高水平的专家和律师顾问能对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为评估行业的权益维护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我们今后整个评估行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健康的发展当好参谋、当好助手;为评估行业的维权做出他们的贡献。她说,现在财政部条法司、会议中,杨敏司长对中评协聘请法律顾问的做法表示肯定。她讲到,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中评协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同时,也说明中评协的法律意识上了一个台阶。相信这些高水平的专家和律师顾问能对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为评估行业的权益维护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我们今后整个评估行业能够在市场经济中健康的发展当好参谋、当好助手;为评估行业的维权做出他们的贡献。她说,现在财政部条法司、企业司和中评协正在研究起草《评估行业管理条例》,这也是评估行业多年所期盼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确确实实感到行业需要这个条例的迫切性。希望各位专家和律师顾问、评估机构的同志多参与,多提意见,共同推进评估行业立法工作。
刘萍秘书长在讲话中指出,当前评估行业正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力度加大,需要资产评估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资产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说,评估行业的发展需要法制保障。一方面,评估行业法制建设还比较落后,法制不完善限制了评估行业的发展空间,不利于评估行业的自我规范。另一方面,评估行业法制建设也正面临难得机遇,国务院101号文明确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评估行业管理条理》,财政部领导对评估立法非常重视,朱志刚副部长多次就评估行业法制建设作出批示,财政部有关司局、地方行业协会及执业评估师都积极支持行业立法工作。但是,评估立法工作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性,协会内部要加强对法制工作的协调、推动工作,除了行业和协会重视,还要发挥外部专家的作用。我们请法律专家和律师来做我们法律顾问,能够起到行业和协会起不到的作用,他们能用法律的视角来看评估、用法律的语言来说评估、用法律的文笔来写评估。希望各位专家和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上的特长,为行业立法、行业监管、行业重大决策提供法律支持,推进中评协和评估行业的法治建设、改进工作、规范管理,帮助行业维护合法权益。同时,协会也要为各位专家、律师提供必要的条件。
刘萍秘书长还要求执业界的同志多关注行业法制建设,积极反映评估执业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协会工作、对行业法制建设多提意见和建议,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协会组织的有关法律的起草、调研、研讨和论证等活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促进评估行业法制建设的发展。
中评协聘请的名法律顾问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龙翼飞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行政法专家沈岿教授;高朋天达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胡莲萍律师;长安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向天桂律师;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刘艳芳律师。条法司杨敏司长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刘萍秘书长为法律顾问颁发了证书。
龙翼飞教授在会上作了发言。他说,非常高兴受聘担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法律顾问。我们知道,在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发展进程中,始终是伴随着中国法制建设进程的。记得在1998年中共中央第八次政治局法制讲座上,江泽民同志曾经讲过一句话,他说,我理解法制应当是一个讲程序,讲公平正义。这是在经过8次法制讲座以后,我们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法制的认识,从过去把法制简单的理解为一种党和政权的工具,到把它看作是社会的一种公平正义的力量。这是社会发展进程里面的一件可喜的事情。
龙教授说,资产评估是在市场经济中发展起来的,作为专业服务行业,具有特有的职业特点,相关法律、法规在规范资产评估时应有所体现。在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参与的立法活动中,我会关注有关评估的问题,并发挥专家在评估行业维权的作用。 我们注意到,中国新一届政府的领导人,在他们的报告里面也特别强调,法制的力量是整个社会核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今天,我们能够有幸受聘担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的顾问,责任非常重大,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协会的工作,尽到职责。他继续讲到:今后我们的工作主要有三项:
一是在中国资产评估行业的立法工作处于起步阶段,作为我们这些参与过国家一些相关立法、有一定的立法经验的同志们来说,尽可能提供我们的智力支持,使资产评估行业能够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法规系统。二是我们的工作任务就是关注相关的其他法律的立法动态,关注相关的司法解释工作,相关政府的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关注这些依法行政动态和司法动态。三是参与中国资产评估协会领域的一些维权工作。借助我们现有的资源,在涉及到相关的中国资产评估行业领域里的维权工作时,能够使我们的司法机关能够更加公平的对待我们的评估组织、对待我们的评估师。我们在相关的立法过程中,会注意引进其他国家在这个领域里的相关立法经验。能够给这个行业里面的行业行为和评估行为做一个很客观的、忠信的评价。这样才能保证这个领域能够维系下去的生命力。它的社会定位,在于它能提供公平、公正的、合法的服务,这是它的职责所在。我想,大家能理解我们法律工作者对这个行业、对其定位的评价,毕竟在市场经济领域里有它独特的主体地位,它的行为方式应该是与它的主体地位是吻合的。在整个社会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它是一个环节。它不可能去替代所有的法制领域,不可能包办所有的依法行政的行为。因为,评估行业本身不是这样的依法行政的机构,是配合我们的政府部门去调查一些问题、处理一些问题的义务。所以,我们法律顾问一定会用我们自己的勤勉尽责的努力来完成我们法律顾问的工作。
胡莲萍律师和向天桂律师表示,很荣幸成为中评协的法律顾问,要通过勤勉尽职的工作,为评估行业的有关制度起草、规范管理、风险防范、权益维护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法律支持,为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资产评估”这四个字虽然说起来非常的简单,但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巨大贡献。我们能够为中评协提供法律服务,感到非常荣幸。我们虽然对资产评估的了解的没有大家那么透彻,那么熟悉。但是,我们所做的一些公司的上市、兼并收购、改制、破产等业务,对资产评估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实际的操作。在以后的为中评协的法律服务中 ,我们郑重承诺:一定保证提供及时、准确的法律服务。也希望在座的各位以后对我们的法律服务过程进行监督。
农村小学教师法制意识的现状 篇4
一、调查情况
1. 对教师依法治教和依法执教的态度:赞成的有74人, 无所谓的26人。
2. 对于教育教学有关的法律名称全面了解掌握的有70人, 了解很少的有30人。
3.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内容掌握的程度:比较全面的仅4人, 了解部分的有20人, 不知道、不了解的有66人。
4.当教师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所采取的态度:依法寻求帮助的有55人, 找人帮忙的有35人, 容忍退让的有10人。
5. 对教师进行普法教育的态度:认为有必要的91人, 无所谓的9人。
6.学校是否经常学习法律知识:经常学习的只有1所, 时有时无的3所, 还有16所学校几乎不学 (上级要求学习的新《义务教育法》除外) 。
7.对教师自学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态度:认为有必要的34人, 认为有时间就学一点的55人, 无所谓的11人。
从上述的数据来看, 教师法制常识和法制观念的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在调查中, 我们发现老教师比青年教师要好些, 中心小学教师的法制意识好于村小。村小情况比较严重, 有些村小连一本完整的《新义务教育法》读本都找不到, 其他有关的法律文件更是难觅踪影。
二、原因探析
从与教师交谈的过程中, 发现造成教师法制意识低下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 当地社会环境的影响。
我国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 经济、文化环境比较落后, 人们的法制观念淡薄, 尤其是农村人不善于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加之人们先天性的对打官司有一种厌恶, 而由于农村小学的教师绝大部分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弟, 受当地风气的影响, 也对学法、用法不够关注。有位老师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学法用法, 打官司, 家乡人会笑话你的, 何必自寻烦恼呢!再说, 都是乡里乡亲的, 至于上法庭吗?以后又怎么见人啊?”有些青年教师在毕业前虽受过师范院校基本的法制知识的培训, 但参加工作后, 由于环境的影响, 也随波逐流不再学法用法。而50多岁的老年教师在“五五普法”前的几轮普法教育活动中, 曾经作为教师在农村进行过法制宣讲, 故而对基本的法律知识有所了解。
2. 教师思想认识上的误区。
在绝大部分老师和学校看来, 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教学, 只要把课讲好, 学生能考出一个好成绩, 学不学法律知识无所谓, 有时间还不如去学一点教学理论或休息休息。同时教师固有的清高, 致使他们在受到不法侵害时, 总是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宁可退让或找人帮忙, 也不愿运用法律来保护自我。
在座谈中, 我们还了解到这样一个案例:一位老师小家庭一直住在学校教师宿舍里, 因生源减少, 该校撤并到中心小学, 但由于中心小学住房紧张, 这位老师一直住在原地未动。但在未经教育主管部门、国土部门同意的情况下, 当地的村委会干部私自将这所学校卖给了私人办厂。买主要求这位老师搬出, 老师不同意, 买主于是将该老师告上了法庭, 称这位老师强占民宅, 要求被告立即搬出校园, 并承担相关费用。这本是一桩村委会干部违规、卖主不懂法的荒唐买卖, 状告老师也是一个典型的侵犯教师权力行为。但这位老师不是理直气壮地来积极应对这场官司, 而是到处找人打招呼, 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 只好走上法庭。结果是赢了官司输了钱, 用他自己的话说:以后再也不打官司了。
3. 普法基础差, 措施不力。
农村小学教师法制常识基础差是阻碍教师学法用法的重要原因。调查表明, 大部分中老年教师都是以前的民办教师, 他们没有受到过专门的普法训练, 而且农村小学教师在校时间课业负担重, 几乎没时间学习;回家后又要干农活, 家务繁重, 也没有时间学习, 这一点在村级小学尤为突出。而青年教师在师范院校毕业前, 虽说学过一些法律知识, 但参加工作后, 长期不用、不学, 将原本就十分有限的知识又忘却了。
同时, 由于学法用法与学生的升学、学校的升级达标以及教师职务的晋升晋级没有多大的关系, 因此各学校并没有真正重视普法工作, 只局限于一般性的号召, 而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 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普法制度, 没有必要的监督评估机制, 没有将普法工作作为衡量和评价学校与教师的一项标准, 这是造成农村小学教师法制观念淡薄的关键所在。
三、几点建议
1.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提高各学校以及广大教师对普法教育的认识。
普法工作, 首先要解决的是教师思想上的问题, 可以想象, 一个“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法制观念低下, 又怎么能使“祖国的花朵”增强法制意识呢?因而要利用各种机会, 采用多种形式, 宣传我国的法律法规, 特别是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使每位教师了解普法的重要性。一是教师工作的需要。有一个守法敬业的教师才能教出一批守法敬业的学生。二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 需要用法律来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三是个人的需要。只有知法懂法的人, 才能在自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只有扎扎实实地搞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才能增强全民的法制观念。
2. 创造良好环境, 采取多种形式, 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
对农村的大环境, 我们无法完全改变, 但可以将校园建成普法的前沿阵地。在校园内进行普法工作, 具体可采用如下形式: (1) 定期举行法制知识讲座, 同时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如法律知识竞赛、“学法三分钟”、创作普法小品、收集身边的法律知识故事等等。 (2) 组织人员调查研究普法规律, 为教师们学法用法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法。 (3) 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可以利用假期举办普法培训班, 为农村中小学普法工作培训骨干, 同时在教材、师资、时间、场所上提供保障, 杜绝那种形式上轰轰烈烈而实际效果收效甚微的走过场式普法。 (4) 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制定普法工作的长远规划, 分步实施, 避免“一阵风”。 (5) 要及时表扬, 推广普法工作做的好的学校和教师, 树立学法用法的典型, 营造良好的氛围, 切实使“学法用法是教师工作的需要”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
3.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提高认识, 建立健全教师普法工作制度, 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监督、检查、评估机制。
大学生法制意识调查 篇5
1、您是哪个年级的学生?()
A、大一B、大二C、大三
2、我国法制宣传日是?()
A、12月4日B、12月14日C、11月4日D、11月14日
3、您认为当代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强吗?()
A、强B、不强C、不清楚
4、您是否主动查询过有关法律的资料?()
A、是B、否
5、您觉得自己会不会犯法?()
A、肯定不会B、可能不会C、不清楚
6、您对知法犯法的看法是?()
A、严惩B、理解C、从轻发落D、不知道
7、您是否希望老师传授更多的法律知识?()
A、是B、否C、无所谓
8、您认为法律与您的学习和生活休戚相关吗?()
A、关系密切B、关系有点C、没关系D、不清楚
9、您是否用法律保护过自己?()
A、是B、否
10、您对我国的法律了解多吗?()
A、知道一些B、不了解C、非常了解D、不清楚
11、您认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对公民是否是一视同仁呢?()
A、是B、不是C、有点D、不清楚
12、您认为我国的法律完善吗?()
A、完善B、不完善C、不清楚
13、您发现身边同学有偷窃的行为,您可能会怎么做?()
A、沟通让她/他认识偷窃的严重性B、装作不知道C、报警
14、您认为法律的作用是?多选()
A、保护公民的权利B、处罚违法犯罪C、规范人的行为D、不知道
15、您通过哪些方式了解法律?多选()
A、电视新闻B、普法宣传C、看法律有关书籍D、其他
法制意识 篇6
一、中国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状况
我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专政政治体制传统的国家,广大农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由于封建宗族意识和传统伦理意识的浸染,造成了我国农民依附、唯上、唯命是从、逆来顺受的政治性格和消极的政治心态,他们的等级意识、管本位意识和封建宗法意识非常浓厚。“皇权至上”、“权大于法”、“特权思想”等观念在传统农民中根深蒂固。至今许多农民还缺乏起码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封闭社会,农民聚集而居,少有流动,农民之间的关系靠礼与情来维系,法律似乎成了多余的东西。他们对自由、平等、权利的要求很模糊,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热情也不太高,即便对与自己直接有关的一些权利,也不知道用法律或其他正当手段加以维护。正如费如通先生所说:“传统乡土中国是一个礼治社会。”传统农民的契约意识极为淡漠、法律意识十分欠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经济活动自主权增大,农民的社会流动机会增多,民主法律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一部分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思想开始解放,民主法律意识开始觉醒,逐渐开始尝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目前在广大农村基层,由于受低文化素质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及农村干部不仅民主主体意识不强,而且法制观念淡漠,对民主法律知之甚少,懂法、学法、守法、用法还相当困难。据资料显示,在1999年对某乡一个村38户的调查问卷中,当问及你知道哪些法律时,回答知道宪法的有14户,其中有1人将宪法写成了洗法。知道与村民自治密切相关的村组法的有3户,其中有1户写成了春组法。当问及村民自制的“四个民主”内容时,只有5户能答对。现实生活中有的农民还不知道民主选举村干部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是自己最基本的民主权利,也不知道具备这种基本权利对自己究竟有多大实质性意义,更不知道宪法赋予了他们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监督的权利与义务,不知道如何履行或享受公民依法监督公仆的权利。他们大多期盼的是农村中能出现包公式的为民做主的清官。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浓厚的封建宗法家族文化的影响,使得一些农民漠视法律的存在,以实法代替国法,无法形成成熟的法律意识。
二、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民主法制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增强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的重要环节
社会主义法制,是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程序,它表现为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它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在于全体人民当家做主。在农村基层,社会主义民主表现在广大农民依照法律参与农村经济政治、社会事务和管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我国封建社会史长达2000多年,缺乏民主法律传统。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于种种原因,对农村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建设重视不够,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民主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民主法律知识是形成民主法律意识和观念的基础,广大农民的民主法律意识和观念来源于他们对民主法律本源与作用的认识,来源于他们对现行民主法律知识的了解与掌握。因此,向广大农民进行普法教育,首先要使广大农民知法。如了解宪法、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义务教育法、婚姻法等。了解为什么要制定这些法律,以及怎样依照法律程序同违法犯罪行为斗争,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其次,要使广大农民懂得什么是守法和违法。要让农民在知法的基础上,知道违法的危害性及法律后果,培养他们知法、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和习惯,自觉地用法律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教育广大农民维护法律的尊严,勇于以法律为武器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斗争。在农村,尤其要把村干部用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武装起来,强化村干部的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意识,把他们培养成为学法、守法的典型。农村干部能带头学法、懂法,模范地遵守法律,学会用法律来处理各种事物,对农村法制有决定性影响。
中职生法制意识特点、成因与对策 篇7
1 中职生法制意识现状特点
中职生虽已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 但整体而言, 他们的法制意识较薄弱、维权能力较差, 需提高其法制意识, 以更好地进行自我保护、预防违法犯罪。根据对我校学生的调查分析发现, 中职生法制意识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
(1) 认同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调查中, 有59.0%的学生认为法律在生活中“很重要”, 35.0%的学生认为“重要”。 (2) 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够。如学生不明确自己的法律身份, 认为在实习阶段犯错误, 不会受到严重处罚。对“你知道如何辨别执行医嘱的合法性吗?”问题回答“是”的在校生、实习生分别占28.0%、39.0%, 而在岗护士为90.0%。 (3) 对法律的信仰不够。主要表现为知行不统一、法制意识欠缺、没有养成法律习惯。12.0%的学生认为打赢官司的关键是“关系好”;“当你的合法权益被侵害时, 你采取的态度”8.0%的学生选择“忍让克制”, 11.0%的学生选择“以牙还牙”;“你认为自己的法制意识强吗?”只有16.0%的学生选择“强”。 (4) 有一定的维权意识, 但维权能力较差。以实习护生为例, 如果自己被侵权, “会维权”的占41.3%;想维权, 但因为胆小害怕、担心没有效果或不知如何维权而“放弃维权”的占43.0%;“自认倒霉”的占8.4%;“不知怎么办”的占7.3%[1]。 (5) 个人纪律观念与其法制意识水平之间有较强的关联性。个人纪律观念较强、日常自觉遵守班规校纪的学生, 其法制意识相对较强;而缺乏自律、偶尔或经常违反班规校纪的学生, 其法制意识相对薄弱。调查中, 对“法律素质是当代学生的必备素质之一”, 选“赞成”的学生占90.0%, “不赞成”的占10.0%。“不赞成”的学生认为“自己不犯法”或“与自己专业无关”。在对此题选项与另一题选项进行关联性追踪对比分析时发现, 选择“不赞成”的这部分学生 (10.0%) 在另外一项问题“你有违反班规校纪的情况吗?”中几乎都选择了“偶尔”或“经常”。
2 中职生法制意识成因分析
造成当前中职生法制意识薄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家、社会、学校层面的原因, 也有家庭和学生本人的原因。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国家层面的原因。当前, 国家把学校法制教育定位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法制教育地位从属于德育。据1995年12月28日国家教委、中央综治办、司法部出台的《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 (教政[1995]12号) 和2002年10月25日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规定:“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可见, 国家对学校法制教育的定位是有一定偏差和不太合理的。以思想道德教育的套路来开展法制教育, 不仅难以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还将使法制教育被埋没。近年来, 触目惊心的大学生犯罪数据足以说明, 现行的高校法制教育课既没有让学生真正懂法, 更没有收到对学生予以“观念改造”的效果。所以, 从属于德育的“思想化法制教育”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要求, 必须构建一个属于法制教育本身、完整且地位独立的法制教育体系[2]。
(2) 社会层面的原因。其一, 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部分学生法制意识淡薄。在市场经济浪潮冲击下, 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急剧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是非观念模糊、混乱, 甚至颠倒, 特别是社会上许多人利用政策法规不健全而违法乱纪, 从中渔利, 对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许多学生产生“权大, 还是法大”的疑问;另外, 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腐朽思想也不同程度地侵蚀着学生, 两千多年的“人治”观念至今仍在一些地方、部门有“市场”, 这些从思想上影响了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3]。其二, 校园周边环境影响法制教育的有效性。大多数中职学校周边环境复杂, 相关职能部门未尽其责, 社会治安管理不到位, 未能给学校提供洁净、安全的育人环境, 给学校安全留下隐患。如学校周边无照摊点多而杂、出租车摩托车多而乱、网吧违规经营、流动人口多等治安问题, 严重影响了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
(3) 学校的原因。中职学校教育和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是造成学生法制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之一。首先, 表现为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与当前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当前中职学校大多选用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规划教材《职业道德与法律》作为学校的法律课程教材。但是, 不同的中职学校, 只有根据专业需要配置与专业领域相关的法律知识教材, 才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与职业风险防范技能。以中等卫生学校为例, 当前缺乏统一的医疗护理相关法律知识的规范教材, 很多学校没有开设卫生法规等与医疗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课程。因此, 关于护理职业安全与相关法律知识, 仅靠护理相关专业教师在日常专业课教学中蜻蜓点水式地做简单提示, 既无法系统教授学生护理职业安全相关法律知识, 又无法引起学生对护理职业风险防范的足够重视, 学生实习前的医疗护理相关法律知识处于空白状态。这显然不利于提高学生护理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不利于避免护患纠纷。其次, 表现为学校法制教育的方式单一、手段落后。当前中职学校法制教育采用以教材知识为中心的课堂灌输方法, 学生进行纯理论学习, 缺乏实践。如中等卫生学校缺少在真实工作环境下的模拟教学, 造成学生对法律问题理解困难。同时, 实习医院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人特点缺乏充分了解, 很少结合真实的工作环境, 逐点讲解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或被侵权情况。对于如何防范护理职业法律风险, 我校护生实习前没有接受过学校或实习单位相关培训的占69.0%;对于自己哪些权益应该受到保护, “部分知道”的护生占59.2%, “不知道”的占25.2%。说明实习护生个人权益保护知识和技能的相关教育亟需加强, 学校法制教育方式亟待改革创新。再次, 表现为中职学校法制教育教师素质低下。中职学校讲授法律课程的教师很多是非法学专业教师, 对法律知识理解不深, 有的甚至边学边教。有的学校认为法制课程谁都可以带, 安排没有法律知识基础的教师, 甚至行政人员讲授法律课程。因此, 学生学习效果不好, 学校法制教育的实效性不高。最后, 部分中职学校对校内违纪行为处理严格, 但对学生违法犯罪事件处理宽松。如有的学生盗窃财物金额已符合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但学校往往只做内部处理而不移交公安机关。这说明学校在制定与执行规章制度时很少考虑与法律接轨, 势必成为学生法制意识薄弱的成因之一。
(4) 家庭的原因。其一, 家庭教育薄弱是造成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法律素质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庭教育的优劣对子女的影响巨大。部分家长法制观念淡薄, 没有承担培养子女法律素质的责任[3]。其二, 缺少父母关爱是部分中职生违法犯罪的诱因之一。受调查的187名违法犯罪的学生中, 父母离异的有35人, 丧父或丧母的有26人, 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监护的有126人[4]。其三, 家庭贫困难以得到学校、社会有效救助是部分中职生违法犯罪的另一诱因。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物质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虚荣心的驱使下, 拿人饭卡、手机、钱财, 甚至为吃一顿好饭, 替人打架也时有发生[4]。
(5) 学生本人的原因。其一, 中职生不重视培养自身法制意识, 是造成其法制意识薄弱的重要原因。以赣州某中职学校为例, 从“学法”意识来看:一部分学生对学法的目的不明确, 认为自己既然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 就不必学法。而学校开设法律课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只要学生考试能过关, 是否掌握法律知识, 是否养成良好的法制意识并不重要;部分学生对学习法律的态度不端正, 认为法律是用来惩罚违法犯罪行为的, 自己安分守己就行了, 没有必要学法;部分学生认为法律课程枯燥无味, 对法制教育不感兴趣;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大, 担心学习法律等非专业课会影响自己对专业课程的学习, 对法律课程有抵触情绪[5]。其二, 中职生的心理特征影响其法制意识的培养。中职生大多15~18岁, 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以我校实习护生为例, 大多数都是未成年人, 缺乏必要的社会经验和心理素质, 缺乏自我维权意识, 自我保护能力较差, 遇见困难时求助意识差。如因为求职心切, 在联系、选择实习医院时对实习医院的工作环境、权益保护状况缺乏充分的了解和考虑, 对实习医院所在地治安状况缺乏了解和考虑。急切的求职心理往往成为部分实习护生被实习医院侵权的直接原因。被侵权后, 实习护生碍于面子不愿或不敢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有的甚至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
3 对策
(1) 国家首先应转变教育理念, 加大对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投入力度;其次, 应将法制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同时, 党和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对困难家庭、问题家庭的帮扶, 各级政府应该在就业、扶贫、救济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给予困难家庭、问题家庭足够的支持, 减少困难家庭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
(2) 社会、学校、家庭应该携手采取预防措施和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奋发向上, 建功立业, 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争取社会支持, 公检法机关、街道办事处、居委会配合,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6]。
(3) 中职学校应改变“重技能、轻德育”的观念, 建立相应的法制教育制度和机构, 将法制教育纳入中职教育, 使法律知识成为学生知识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6]。为此, 首先应改革课程设置。中职学校培养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 学校应选择体系科学、内容实用、适应时代发展和中职生特点的法律教材, 突出教材的时代性、实用性、通俗性和趣味性, 教给学生实用、急用的知识。以我校为例, 法律课程应选择医疗卫生类法规教材或自编校本教材, 以医疗护理相关法律知识教育为主, 以基本法律知识为辅, 培养学生职业安全与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提高学生自我保护与维权技能。其次, 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 不能用单一的课堂讲授法, 避免学生因感到枯燥无味而丧失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如法律知识竞赛、专题讨论、辩论会等。应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教学活动中, 创造条件, 开设法制教育活动课程, 使法制教育常规化。结合社团活动, 开展各项法制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深化对法制教育意识重要性的认识。再次, 应提高法制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从源头上把中职学校法制教育落到实处。最后, 应加强管理, 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学校应坚持依法治校, 实现教育管理法制化, 尽可能营造学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氛围, 创设一种学生遵纪守法、健康成长的环境。
(4) 家庭应重视对子女的法制教育。在学生法制意识教育的过程中, 家长应配合学校进行教育。让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 掌握常用的、基本的法律知识, 并培养学生自觉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家庭与学校密切配合, 对学生实施遵纪守法的家校同步教育, 是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保证, 也是学生成长为法制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合格人才的保障。同时, 家长应保持与学校的密切联系, 学校可专门设立家长工作室, 不定期安排一些家长进驻学校。这样, 家长既可直接与学生沟通, 又可协助学校管理和做好学生的教育转化和引导工作, 必将加强对社会、学校与家长三者的联系, 对学校的德育及法制教育工作起到和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7]。
(5) 学生应明确学法目的, 自觉培养法制意识, 同时注重自身心理健康。
总之, 加强中职学校法制教育、增强中职生法制意识是社会的共同责任。中职学校是连接社会、家庭的桥梁, 中职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 需要国家的支持、社会和家长的参与配合。应整合社会、学校、家庭资源, 形成法制教育合力, 共同提高中职学校法制教育实效, 增强中职学生法制意识。
参考文献
[1]赖地长生, 赖晓琴, 王建新.实习生权益保护现状调查与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 2011 (14) :62.
[2]王军梅.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有效性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6.
[3]邓廷奎.职业学校法制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 2006.
[4]邵伟.职专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及对策[J].高校招生 (理论研究) , 2010 (5) :68.
[5]赖地长生, 王建新, 赖晓琴.中等职业学校法律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法意识[J].科教导刊, 2009 (14) :34.
[6]赵金绪.探讨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J].西部大开发, 2011 (3) :98-99.
法制意识 篇8
一、中国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状况
我国是一个有着2000多年封建专政政治体制传统的国家, 广大农民长期被排斥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由于封建宗族意识和传统伦理意识的浸染, 造成了我国农民依附、唯上、唯命是从、逆来顺受的政治性格和消极的政治心态, 他们的等级意识、管本位意识和封建宗法意识非常浓厚。“皇权至上”、“权大于法”、“特权思想”等观念在传统农民中根深蒂固。至今许多农民还缺乏起码的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 加之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封闭社会, 农民聚集而居, 少有流动, 农民之间的关系靠礼与情来维系, 法律似乎成了多余的东西。他们对自由、平等、权利的要求很模糊, 参与社会事务管理的热情也不太高, 即便对与自己直接有关的一些权利, 也不知道用法律或其他正当手段加以维护。正如费如通先生所说:“传统乡土中国是一个礼治社会。”传统农民的契约意识极为淡漠、法律意识十分欠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农村推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民的经济活动自主权增大, 农民的社会流动机会增多, 民主法律和农民的日常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一部分农民尤其是青年农民的思想开始解放, 民主法律意识开始觉醒, 逐渐开始尝试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目前在广大农村基层, 由于受低文化素质的影响,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及农村干部不仅民主主体意识不强, 而且法制观念淡漠, 对民主法律知之甚少, 懂法、学法、守法、用法还相当困难。据资料显示, 在1999年对某乡一个村38户的调查问卷中, 当问及你知道哪些法律时, 回答知道宪法的有14户, 其中有1人将宪法写成了洗法。知道与村民自治密切相关的村组法的有3户, 其中有1户写成了春组法。当问及村民自制的“四个民主”内容时, 只有5户能答对。现实生活中有的农民还不知道民主选举村干部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是自己最基本的民主权利, 也不知道具备这种基本权利对自己究竟有多大实质性意义, 更不知道宪法赋予了他们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实施监督的权利与义务, 不知道如何履行或享受公民依法监督公仆的权利。他们大多期盼的是农村中能出现包公式的为民做主的清官。另一方面, 由于中国浓厚的封建宗法家族文化的影响, 使得一些农民漠视法律的存在, 以实法代替国法, 无法形成成熟的法律意识。
二、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民主法制知识的宣传教育, 是增强农民民主法制意识的重要环节
社会主义法制, 是无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法律制度和社会程序, 它表现为立法、执法、守法三个方面, 它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办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在于全体人民当家做主。在农村基层, 社会主义民主表现在广大农民依照法律参与农村经济政治、社会事务和管理, 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探析法制意识视域下的网络舆论 篇9
关键词:法制,网络舆论,司法公正,新媒体
一、网络舆论的勃兴与发展
走进新媒体时代, 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网络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媒体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新媒体化, 而新闻领域的新媒体化也成为一种默认的趋势。新媒体终端的研究与发展, 拓宽了人们沟通和了解外界的渠道, 以手机互联网为媒介的新媒体正在蓬勃发展, 以微博、微信和新闻类客户端为平台的信息发布渠道, 已经成为广大受众发布和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
网络舆论正是在这样一种社会现状和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网络舆论主要是借助网络这个大平台, 对微博、微信或者论坛的某一典型事件进行持续关注, 引发更多的人围观评论, 继而发酵, 形成一个议程或者话题, 并借助网络多人参与的广泛性和意见发表的自由性, 把事件推向高潮, 在短时间内升温并达到火热, 引发人们持续讨论。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与法制的关系
借助网络这一新兴事物, 舆论也从曾经的传统媒体转向网络, 这种力量和趋势是势不可挡的, 网民的热情参与把网络舆论彻底捧红, 形成一种潮流, 也是一种现存的事物形态。在网络舆论的影响下, 许多涉及法律法规的事件受到大范围的持续关注, 这种变化既是好事也有弊端, 在不同层面都对法制产生了影响。通过网络媒介, 网民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而这些意见的传播与交融也使得法制形态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一) 网络舆论对法制的正面影响
1. 网络舆论促进司法公开、公平、公正。网络舆论仿佛成为当前一种固定的监督模式, 法律事件在网络舆论的发酵和压力下更加公开、公平和公正。这样就更能促进社会的公平和谐, 对于法制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如“深圳见义勇为遭刑拘事件”, 就是一个网络舆论促进法制公正公平的典型事件。事件中涂某为了解救被宋某骚扰的女子而误伤宋某, 宋某报警, 这位深圳见义勇为的涂某却被拘捕。这一事件在网络舆论的激烈呼吁和群众声音的影响之下, 使得深圳南山区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批捕并释放了涂某。
警民关系问题一直是热度不减的舆论焦点, 见义勇为本来就是一种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行为, 对正在遭受侵害的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更是良心、道德和法律应当鼓励和支持的做法。事件确实是涂某将宋某打伤, 可是舆论的声音倾向于支持涂某, 认为他是出于正当的防卫, 这证明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明辨是非的社会, 群众是拥有社会责任感的群众。相关部门对于涂某的拘捕和调查经过网络舆论的推动, 其考虑得更为广泛和全面了, 如果仅就表层现象来看, 涂某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以往发生过很多见义勇为和做好事又承担法律责任的事件, 比如之前备受关注的扶老人事件。曾经这些事件一度让社会变得冷漠无情、道德沦丧, 如今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 涂某见义勇为的行为最终以正当防卫、见义勇为画上句号, 令人庆幸。网络舆论对法制产生的压力使得司法和监察部门不得不进行公平公正地审视和裁决, 只有这样, 好人才能得到更公正公平的对待, 也支撑起了社会道德。
2. 网络舆论推广和普及了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的法制社会, 对于法律的认识和普及十分重要, 网络舆论的形成和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推动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的传播和普及的作用。当前社会无论何种领域、年龄、性别, 何种地位和角色的人, 几乎都有手机上网的需求, 也就是大部分人都能参与到对网络舆论的关注和助推中去, 这就便于法律知识的传播。面对一些网上热议的舆论事件, 一些曾经不了解法律或者对于事件所涉及的法律知识不熟悉的人开始接触和熟悉法律知识, 这也是建设文明社会、法制社会所需要的良好现象。
网络舆论高度关注的“孙志刚事件”就是网络舆论影响法制健全的一个切实案例。2003年, 在广州打工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因缺少暂住证, 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在这里, 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 并死于这家救治站。这一事件的最终结局促使《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和收容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一些制度和法律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早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这一事件也是一种反思, 是对当前法制条例与社会是否适应的反思。
3. 网络舆论推动了法制问题与道德问题的融合。我们的国家是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国家, 对于法制和道德的要求也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我国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理念, 因此法律和道德的融合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许多网络舆论的焦点问题涉及道德层面, 同时也牵涉出法律问题, 这些焦点问题能否顺利解决对于道德的发展, 法律的健全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6年, 江苏的“彭宇案”, 在网络舆论热潮中, 成为一个典型的事件, 直到现在类似的事件和问题还是会引起网络舆论的极度关注。案件中的彭宇因为好心搀扶摔倒的老人, 反而被起诉为肇事者, 要求赔偿。这一事件经过舆论的推动, 曾一度在社会上造成了道德滑坡, 许多人再也不敢也不愿意好心去搀扶摔倒的老人, 许多在路上摔倒的老人竟然无人问津, 老人摔倒扶不扶成为社会的一个道德热议话题。
因为法律的介入, 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矛盾和问题突出地展现在人们面前, 问题在于好心搀扶老人铸就社会道德的扶梯, 却被法律判决赔偿, 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这本身就是一个舆论推动下法律和道德关系的话题。
(二) 网络舆论对法制的负面影响
1. 网络舆论影响法制权威性。网络舆论对于法制权威性的影响使法制权威受到了极大冲击,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切以法律为准绳, 网络舆论再大也大不过法律。舆论的效力和实力自然不容小觑, 但是也需要在公正合理且符合正确价值观的情况下, 才能显示舆论的力量的。网络舆论的影响范围极广, 但这并不能说明网络舆论就可以左右一切、决定一切。网络舆论更应该充当监督、把关的角色, 对于不公正的现象能够及时发挥自己的作用纠正其错误, 这样才能使社会更加和谐。
2. 网络舆论左右司法公正。司法不公的现象一直存在, 但我们也要看到这只是极个别的情况, 我们的司法公正性还是一直为人称道的。司法人员坚守司法公正和权威是他们的职业道德。然而近些年, 个别事件想要通过网络舆论的炒作或者网络舆论的压力影响司法公正, 确实造成了不同程度上的司法不公现象。一些司法程序和司法人员, 碍于网络舆论的炒作和压力, 对个别事件进行改判或进行不公正判决的现象越来越多。这种情况的存在无疑是一种误区, 无形中放大了网络舆论的影响力和涉及的范围。
3. 网络舆论道德审判问题严重。网络舆论在当今社会的存在, 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由于网络舆论涉及的事件和问题与社会生活和社会道德总是息息相关, 并且是受众最关注和关心的问题, 因此网络舆论也总是无形地站在道德的角度对事件进行放大化处理, 这就往往会造成道德审判和道德绑架。
网络舆论道德审判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情绪或者一种个体的愿望, 并不是法律的严正规定。例如, 之前出现的“对拐卖儿童的人贩子处以死刑”的舆论, 在道德上, 人贩子确实罪大恶极, 他可能毁掉了无数家庭, 无数孩子和父母, 但是在法律上却没有构成死刑的条件, 因此不能单纯从道德的角度这样去判定, 那是不理性的。网络舆论频频站在道德角度进行道德绑架, 想要占据审判权, 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社会的重视。
(三) 网络舆论与法制的相辅相成互补共融发展趋势
网络舆论的优势显而易见, 其不足也十分明显。网络舆论的压力和监督对于法制权威性的树立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对于司法不公正的监督、纠正也是其巨大优势。这就使司法案件更加公开化、透明化, 对于我国建立完整、公正、合理的法制体系有巨大的帮助。但是网民素质参差不齐, 思考角度也不尽相同, 从而使网络舆论感性化倾向更加严重, 相对于法律的理性化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网络舆论如果能够保持其优势, 对其不足方面进行纠正, 就能很好地与法律融合在一起。遇到典型事件, 网民的反应不应当是人云亦云、跟风追风, 而应当带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理性的思维去思考, 并且参与网络舆论, 这样才能推动网络舆论的正常良性发展, 才能更好地为法制服务。法律在不同层面上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并不是尽善尽美的, 如果能够积极地将网络舆论的力量进行良性的运用, 那么法制轨道就会更加顺畅, 法制体系也就更加健全, 法律也会更加公平公正。
(四) 促进网络舆论和健全法制共融的策略
1. 建立司法公开窗口。司法公开不仅是对网络舆论和法制共融的一个有力举措, 对于整个社会和整个法制体系的影响都非常大, 之所以现在的网络舆论影响力这么大, 就是因为公众对于司法的不信任感和模糊感, 也正是由于司法不公正、不透明, 导致网络舆论力量不断增强。
加强司法窗口的公开化, 更有利于网络舆论的合理监督, 对于网络舆论与法制共融的发展极为有利。当前法制领域尚有很多地方还不是完全公开化和透明化的, 很多问题都无声无息地存在着, 这无疑为网络舆论的造势提供了更多机会。
2. 建立网络舆论监督相关法规。网络舆论作为既有形态, 它的存在不容忽视, 也必须要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加以规范, 任何事物形态都是在法律规范的范围内的, 网络舆论也不例外。不能任由网络舆论肆意发展, 也不能对它的发展视而不见。网络舆论规范应当涉及很多方面, 诸如, 哪些事情在网络舆论的范围内, 对于超出网络舆论范围的行为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以及造成不良影响的网络舆论应该怎样管理等。
网络舆论的监督应当在这些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实现网络舆论对于法制的监督, 也只有这样, 法律的权威性才更加突出。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的相关法规已势在必行。
3. 促进公众参与, 提高网民素质。公众的参与是促成事态发展的重要力量, 网络舆论与法制共融也少不了公众的参与。应当积极向群众宣传网络舆论监督对于法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让公众积极参与到网络舆论的规范化与法制共融的建设中去, 只有公众积极参与才能推动这项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提高网民的素质也尤为重要, 当前网络舆论参与的网民的素质普遍不高, 对于网络舆论影响力和网络舆论与法制建设的认识程度不够, 从而导致某些时候网络舆论的恶性发展, 最终难以控制。因而, 提高网民的素质有利于网络舆论的可靠性和积极发展, 对于法制建设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4. 培养网络舆论“把关人”, 正确引导舆论监督法制。对于网络舆论的建设, 也迫切需要能够在其中调节和管理的“把关人”, 当前网络舆论之所以自由散漫, 就是因为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其进行监督和把控, 有时候导致其发展恶化, 对于担当把关人角角的专门人员进行培养也是一项重要的举措。
培养好网络舆论把关人, 就能够加强网络舆论的积极发展, 而不至于使其混乱不堪、无法控制, 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引导舆论监督法制, 从而更好地实现网络舆论和法制的共融发展, 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三、网络舆论对法制社会的影响
网络舆论对于法制社会的影响是十分重大的。首先, 网络舆论不仅开启了新媒体、互联网参与政治法制建设的一扇门, 更是为一面受众参与、人人都有发言权的旗帜。当前的网络舆论处于常态发展的状况下, 对于网民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参与网络舆论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对于通过网络舆论进行普法建设是十分有利的。对于一些违法乱纪和法制不透明、不公开的监督, 是网络舆论的主要内容。这就有利于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法制社会, 从而保证法制体系的健康和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真弼.亟待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监督体系[J].领导科学论坛, 2013 (04) :28-30.
[2]孙随根.网络舆论引导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传承, 2011 (18) :50-52.
[3]范真.试论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J].法制与社会 (上) , 2013 (07) :112-113.
法制意识 篇10
三、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的途径
(一) 恢复村民自治组织的本来面目。
村民委员会是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 其主要任务是举办村庄内社会公益事业。根据当前村民自治发展的现实情况, 村民自治组织应强化其自治功能, 弱化行政功能。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 特别是农业税的免除, 使村民自治组织所承担的行政职能大大减轻, 这为恢复村民自治组织的应有职能提供了良好契机。要进一步推进村民自治的成长, 需要从国家和社会两个角度加以创新。首先, 从国家的角度, 作为国家赋权的村民自治的成长, 需要自上而下的行政放权, 提供体制性成长空间;其次, 从社会的角度, 村民自治的成长取决于农村公民社会的发育。同时, 应当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相关措施, 如村民代表大会制度、村务公开制度, 等等。
(二) 建立农会。
尽管大多数学者主张建立农会, 且在操作层面农会的建立已经没有什么问题, 但农会一直没有建立起来。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政府官员的认识和担忧。从必要性上说, 虽然学者大都主张建立农会, 但政府官员未必认为有必要, 并且农民在我们国家人数最多, 如果建立农会, 那么其必将成为力量最强大的民间组织和政治力量。因而, 政府官员能否认识到建立农会的必要性以及如何消除政府官员对建立农会的顾虑, 是影响农会能否建立的关键因素。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最终需要执政的共产党以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去支持农民组织的发展, 支持农民依靠自己的组织维护自己的利益。
(三) 大力发展其他农民组织。
大力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对于整合农村经济资源, 实现农户与市场对接、规避市场风险、提升农业经济的规模效应、降低农户交易成本、提高农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农民对于合作经济组织的需求在不断扩大。这类农民组织由于能够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从而能够彰显地方干部的政绩, 且属于单纯的经济组织, 因而各地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热情最高。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 同时实施的还有与之相配套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 这对于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和行为, 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因而,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施行, 必将推动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
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农民组织在乡村治理中具有的重要作用。依靠农村中有威望的老党员、老队长、老模范, 依靠群众的力量解决农村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 利用民间组织发挥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四) 正确发挥政府在农民组织化中的作用。
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讲, 政府控制与农民组织发展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如果政府控制紧密, 那么农民组织发展便会困难。因而, 政府不能强化对农民组织的行政控制。但同时, 在农民组织化的过程中, 政府也不能完全地退出, 而是应在实现自身转型的过程中, 积极地支持、规范、引导农民组织发展。
要支持农民组织发挥在农村治理中的作用, 如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参与农村治理, 有效地改善农村治理结构, 政府与农民组织共同解决、处理农村社会中的矛盾和问题。要鼓励和支持农民组织参与农村的某些公共服务。善于处理农村发生的各类冲突, 降低农村社会风险。政府应从广大农民利益出发, 依靠农民组织缓解社会矛盾, 减少社会冲突, 制定并完善关于农民组织建设的相关政策法律, 通过法制建设, 保障农民组织的合法地位, 为农民组织发展提供合法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解除农民组织发展的后顾之忧, 这是积极发挥农民组织作用的基础和保证。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在农民组织化的过程中, 应充分体现农民的意愿, 使农民组织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组织。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徐小青.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2.
[2]杨红.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特殊论.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6.
[3]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92.
法律意识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体系, 是社会主体对社会现象的主观把握方式, 是人们对法律现象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高职院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 有针对性地对高职大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不仅对于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也对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这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现状
大学生当前正处于长知识、长才干的时期, 他们的法律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有了增强, 但大多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的水平上, 法律意识比较淡薄, 轻法等现象有所存在。一方面大学生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例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大学生违法犯罪的事例也不少见。结合笔者的教学经历, 分析当前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现状不难发现, 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 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法律的认识是一知半解, 处于感性阶段。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 杀人是违法的行为, 但是法律上的依据却茫然不知, 他们的法律意识是一种片面的、不系统的状态, 缺乏理性的认识;第二, 有被动的法律意识, 但缺乏主动的法律意识。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多处于被动守法的状态, 这与学校法制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局限性有关系。我们经常在普法宣传栏上看到因为违法犯罪而受到惩罚, 辅以法律课程上老师的讲解, 这使得学生或多或少地感觉到法律的强制性, 这样的状态下他们并没有体会到法律是他们生存的需要, 是维护他们合法权益的武器, 法律课堂上甚至有部分学生表达了“我不违法为什么要学法呢?”具有这样的观点, 学生往往会以专业课学习任务繁重为由而对学院开设的法律类公共课产生抵触、厌学情绪。笔者在课堂上讲授刑法、民法、婚姻法等内容时, 很多学生都反映对这些跟他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都只是知道一些, 但不是很详细。这种状态可能导致学生权利观念的缺失,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 不懂得如何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而是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 甚至会放弃法律武器, 采用报复的手段来讨回所谓的“公道”, 导致了违法犯罪产生的可能性。被动的法律意识有违法制教育的初衷, 因此只有培育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和积极地行使权力作为出发点, 才能在更深层面上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培育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 因此培育他们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可以帮助学生维护自身和他人的合法权益。很多学生在接受了法律知识的学习之后, 通常在其日常生活中, 比如寻找兼职的过程中就会想到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或者在其就业过程中经常会向老师咨询一些《劳动合同法》的内容, 以一种自觉的态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 在其他人身上发生的一些权益被侵害的案件时, 也会有一部分学生选择向授课老师咨询相关的法律救济途径。因此, 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是相当重要的, 特别是在法律意识的培养上, 可以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二) 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推进我国法制建设。高职院校的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成长发育的时期, 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 但可塑性强, 在此期间, 培养、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可以预防和减少大学生犯罪, 从而维护社会稳定。另外, 可以通过学生的一言一行或多或少地对其家人、朋友产生一定影响, 他们的意识、思想也会不断向他人渗透和辐射, 不仅可以引导高职学生健康成长, 也有助于推动我国的法制建设。
(三) 培育学生的法律意识有助于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1999年开始, 我国高校进行扩招, 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转为大众化教育, 而今就业形势日益严峻, 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要将学生培育成为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法律意识的培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 有助于提高其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
三、培养高职院校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要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和灵活多样的方法。作为一名法学课教师, 笔者从“教”的方面出发, 认为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以下几种途径对于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是切实有效的:
(一) 以课堂为依托,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目前, 高职院校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的普及教育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实现的, 这就要求授课教师不能把这门课程视为仅仅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法律知识的教育, 这门课程的真正目的, 还在于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知识, 使学生既掌握法律这一重要武器, 又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因此, 课堂上应该树立学生为主体, 教师起指导作用的教学理念, 使学生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 重在培育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不单纯是法律知识的传授, 更要侧重于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在教学方法上, 要打破以往纯理论的满堂灌教学模式, 进而转变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通过一些典型的、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案例, 由学生自己结合学习的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及教师指导和讲解, 使学生能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或者引导学生关注《今日说法》之类的法制节目, 阅读相关的法律书籍, 这些措施将对学生法律意识的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实行依法治校, 营造培养高职学生法律意识的氛围。高职院校的管理应做到“依法治校”,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一个学院的“法治”状况将直接影响对学生法律意识教育的效果, 因此学院应从校务公开、学代会等方面着手, 努力营造一个依法治校的氛围。首先, 学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特别是《学生手册》的制定, 要切实保障学生的权利, 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一致, 特别是对于违纪学生的处理, 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处理, 为学生营造浓厚的法制氛围;其次, 建立健全的申诉机制, 学生的申诉权是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赋予学生的一项重要权利, 高职院校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种特殊模式, 同样要鼓励、允许和支持学生进行申诉, 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为学生树立“有法可依, 依法办事”的榜样, 营造一个法制氛围。
(三) 创建校园法制文化, 开展法制教育活动。学院应积极拓展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路子, 创建校园法制文化, 开展相关的法制教育活动, 主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第一, 走出课堂, 旁听审判, 让事实案例说话, 通过这一途径取得的效果远比老师在课堂上泛泛讲解更有感染力和现实意义。庭审的过程当中, 严谨的法庭调查, 激烈的法庭辩论, 法庭对案件事实的认定, 对法律的适用等环节, 会让学生体会到法律的神圣和威严;第二, 通过模拟法庭, 让学生自己模拟法官、律师、检察官、被告等角色, 能更加深刻掌握我国的一些诉讼法程序, 也通过模拟对犯罪分子的审判, 对旁听的学生起到震慑作用, 使得法律的预测作用得以发挥, 进而促使学生提高守法的警惕性, 自觉守法, 也让学生切身感
培养学生法律意识提高学生法制观念
□文/郑筠
受法庭的威严, 主动将所学的法律知识运用到实际案例中。可以适当增加模拟法庭活动的次数, 使其制度化, 真正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第三, 建立普法学习基地, 让学生定期接受法制教育。学生可以到监狱、检察机关、法院等机关参观或者邀请学院的法制校长、有关办案人员或著名法学专家来校开讲座, 既能让学生了解时事, 也能让他们更深切体会法律的权威。或者可以由学生成立各种法律社团, 由专业老师指导, 建立普法宣传队进行普法宣传。
(四) 学院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大学生违法犯罪大多数是因为法律意识的贫乏, 而法律意识的缺陷是由于其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导致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卫生知识, 具有较强的意志力、稳定的情绪、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从而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 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增强法制观念。而当今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良情绪占主导地位, 而不良情绪源自于社会激烈的竞争、家庭过高的期望值与自身能力差异所产生的压力, 有的学生没有找到正确的途径排解, 压抑的时间过长使得他们有可能通过犯罪的方式释放出来。因此, 学院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 使其能够全面认识自我并且正确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 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积极开展心理咨询, 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帮助其提高法律修养。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高职学生, 其法律意识的强弱, 直接影响着社会的民主化进程和法制建设进程。因此, 有针对性地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其法制观念是一个庞大的社会教育工程, 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创设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素质的完善, 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综合性人才, 才能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对于我国的法制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薛剑符.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探析.高教研究, 2008.3.
[2]陈新开.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6.4.
法制意识 篇11
关键词:增强;中职生;法制意识;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5-013-1
一个人法制意识强了,就不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为法制意识强了,就知道依法办事,不能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可以做什么,都是依法律规定而行。这就保证了中职生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从而保证中职生健康成长。如果不守法,行为缺乏正确的标准和必要的制约,违法犯罪在所难免,从而谈不上健康成长。
一、利用课堂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所以要充分利用课堂上好《法律基础知识》等德育课程。为了提高德育课的教学效果,可以采取深受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在上《法律基础知识》时可以要求学生进行主题为“讲案例,学法懂法守法”的课前演讲活动;每次演讲,都要求学生精心准备,每次演讲,都要进行师生点评,还进行评分,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前演讲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还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采用案例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有代表性、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教学,把抽象的法律知识有机地融合到真实的案例中,在教师指导下,应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判断和决策,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运用基本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法制教育
主题班会能使学生深受教育,能起到课堂教学中难以起到的教育作用,能使学生明确、统一和强化对某问题的认识。我们可以定期召开法制主题的主题班会,采用主题班会的形式帮助学生认识遵法、守法的重要性,培养中职生的法制意识。
实践表明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也是培养学生法制意识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主题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我们曾经组织学生对溧水一些主要的小区小汽车乱停乱放现象进行了调查,并给相关部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这次实践活动不仅引起了大家对居民小区小汽车乱停乱放现象的重视,还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解了社会,认识到原来违章停车也是属于违法乱纪行为,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三、定期聘请法制教育专家作法制报告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校始终把安全和法律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我们定期邀请法制教育专家来校给学生作以“增强法制意识,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公民”为主题的报告,由于是法制教育专家亲自作报告,讲解得生动、具体,所取的例子都是学生熟知的案例,学生非常感兴趣,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多年来我校学生犯罪率一直为零。
四、定期举行法律知识竞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法律条文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会主动去学习,如果把学习法律知识融入到竞赛活动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可以定期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小报评比、法制征文评比等活动,让学生在备战的过程中自觉学习法律知识,领会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违法乱纪的危害性,潜移默化地增强法制意识。
五、多方合作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法制意识不可能一下子形成,要做到自觉、模范地守法,应该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和各项规章制度,逐步提高守法意识,养成守法习惯。中职生处于容易形成良好观念和习惯的时期,多方作抓住这有利时期对学生进行教育,能有效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在校期间,学校要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要求学生从遵守校纪校规做起,从遵守课堂纪律做起;家长也要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也要参与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中来,我校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句容少管所,让学生与他们零距离接触,让学生认识到违法乱纪的恶果,让学生知道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六、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法制教育
面对今天的网络世界,作为一名教育者,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数字化教学资源有着传统教学资源无法比拟的优势,如多媒体能给我们带来形象、直观的感觉,提高学习兴趣。网络资源库具有无限的知识,能极大地扩展教学内容;课程网站中信息都是最新的,能给我们提供时效性的知识和信息。现在的中职生都能熟练地操作计算机,绝大部分学生都有智能手机,而且大家都喜欢通过网络进行学习、与外界交流,可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学习已经完全能够实现。我们可以把相关法制内容制成“微课”,通过网络发给学生,让学生随时随地地自主学习,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我们可以通过QQ群、朋友圈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做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实践证明,信息化手段教学提供了师生、生生交流的网络和新途径,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对中职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其法制意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方式也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增强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法制意识 篇12
公众意识是一种现代社会意识, 是指公关活动中的行为主体应当具有的一种以公众研究为主、公共利益至上、一切以公众为出发点的思想, 即一切公关活动均应根据公众的需要来制定、策划的原则。它基于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所处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关系的自觉认识, 比如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合作意识、诚信意识等, 他强调公民具备对他人及社会事务的关怀意识, 把“个人善”与“公共善”结合起来。公众意识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应该具备健康的公众意识, 维护国家利益, 关爱社会, 认清自己的权利、义务和应履行的社会责任, 树立国家与社会主人的理念, 主动参与社会各项事务的进行与管理, 自觉表达对社会热点问题的认识与见解, 积极采取行动改善社会不良行为与现象。
二、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及展开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 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除了理论知识的传授, 社会实践创设社会责任感和公众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 作为思想品德课程的延伸性特色性活动———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在推进公众意识的形成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公众意识的养成也对公民实践活动的开展起到巨大的推进作用。
(一) 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
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阶段德育课程的拓展性课程, 它整合教材、整合活动、整合教育资源, 与义务教育阶段的德育课程的教育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有机融合, 注重参与教育、体悟教育、形成教育,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获得感受和认知,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逐步形成现代公民必备的民主法制意识、公德意识、责任意识。
(二) 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1.学习、宣传阶段
(1) 课题组教师通过上课的方式向学生全面介绍课题及方案实施的具体方法和基础知识, 搞清相关概念。
(2) 利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学校宣传栏提高宣传力度, 扩大影响力。
2.具体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确认社区中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
(1) 实验班学生深入社区、街道、公共场所, 或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社会关系等, 搜集公共政策中存在的问题, 获得初步性的个体信息资料。
(2) 综合个体信息资料进行小组交流讨论, 确定一个讨论问题, 并与全班学生分享每一组的讨论情况, 各小组确定本组的代表性议题并初步论证该议题的研究价值。
第二阶段:选择班级研究的问题
(1) 各小组提出在社区中发现的问题, 师共同交流、讨论、筛选, 最后采用集体投票的方式确定一个问题, 并讨论该项问题是否能收集到相关的信息资料, 能否得以最终解决。
(2) 对投票决定出的公共问题形成研究的专题, 设计研究的方案。
第三阶段:查找整合所确定研究问题的相关资料, 根据确定的研究主题, 分析可能获取信息的各种渠道, 班级学生分工负责搜集研究、解决问题的各种直接或间接信息资料;要求学生主动深入社会, 联系有关部门、机构、企业、团体、个人, 尽最大可能获取有利于解决问题的相关政策、资料。
第四阶段:编制班级方案
在课题指导教师、班主任、相关专业教师的帮助、指导下, 依学生的分析与研究, 整理、汇编文献资料, 编制解决问题的方案, 制做演示展板。要求全班参与, 分工到组、到人。
第五阶段:阶段性考评
学生处组织实验班进行前期成果展示评比, 通过阶段性考评, 纠差补缺, 表扬先进, 将活动的开展引向深入。
第六阶段:报告方案 (模拟听证会) , 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成果检验
听证程序:
(1) 学生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必须全员合作、分组陈述等) 。
(2) 对问题的调查、研究、分析。
(3) 解决问题的方案。
(4) 我们的行动计划及实践。
在听证过程中, 评审组现场提问, 由学生现场答辩, 听证结束必须由评审委员会作总体总结。
第七阶段:总结反思
实验班就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 回顾、总结、反思整个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写出总结报告, 形成改进措施。
3.成果展示阶段
(1) 进行全校优秀方案成果展示评比, 评选出活动开展“优秀班级”。
(2) 优秀班级及先进个人在全校进行经验介绍, 展示示范操作过程, 以利全校班级今后活动开展。
(3) 推荐优秀班级参加区、市、省级“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竞赛。
三、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对学生公众意识生成的作用
一项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历时一年,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断地认同自己的身份, 不断地学会关心身边的日常小事, 关心社区, 关心社会, 关爱他人, 了解身边的公共政策, 以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生活, 体悟成长,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公众意识有着明显的推进效果。
(一) 公民法制实践活动提升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法制观念、责任意识
公民法制教育实践让学生自身能力不断提高, 这是形成并推进公众意识的基础。在公民法制教育活动中, 学生必须跨出校门、走上社会, 与形形色色的陌生人打交道, 与更多不熟悉的人沟通, 这对于他们来说, 一方面锻炼了与人沟通的能力, 见识了不同的世面、接触了不同的人、了解了不同的领域, 有利于开拓视野, 增加知识面, 无疑是学校教育的有力拓展;活动的开展主要是集体行动的形式, 分为小组合作操作, 协同共进, 学生们还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 不断地商讨协作, 增强小组的综合实力, 学会分工, 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 学会共同努力想办法去解决任务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 而这对于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有着重要的作用;每个孩子都不希望自己的小组落后, 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小组的出色表现做出贡献, 而不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 分工合作让他们学会了各司其职, 在上台展示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了自信地展示自我, 在与陌生人的沟通中让他们学会了社会交往, 在与不同人群打交道的过程中, 了解了自己拥有的权利, 懂得了自己负有的义务, 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和公民责任感大大增强, 而这些能力的具备在后续进行的其他各项实践活动中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也是公众意识的形成与推进所需要的。
(二) 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
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影响了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这是公众意识形成的核心。“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课堂上“闭门造车”, 学到的更多是课本上的“死知识”。而对于一个成长中的初中生来说, 对于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要求来说, 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学生需要更多的课外拓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对书本的关注变为对社会、对立法机构和政府、对社会热点时事、对国计民生问题的关注, 他们不再仅仅把自己当作一个学生, 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社会公民, 对社会的发展提出自己的看法, 做出自己的努力, 贡献自己的才华。他们提出的研究方案不管是否会被相关部门采纳, 但是至少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改变了对自己、对社区、对社会、对政府、对国家的认识, 了解了公共政策制定者们的思路, 明白了社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成员的努力而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 懂得了自己作为一个社会公民对于社会的进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在进行各类实践探究活动中, 了解社会现象, 体会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不断增强责任意识, 发展了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而能够有这些思想上的改变是学生逐渐具备公众意识的核心。一个人无论学识有多么渊博, 如果没有切身的体验与情感的切入, 就难以有实际行动;一个人仅仅有权利义务的知识, 却没有坚决主张平等自由的性格力量, 那也只是多了一点纸上文字而已, 这些观念是学生在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渐体验感悟升华而成的, 而这又反过来让学生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更多的实践活动中, 推动实践活动持续顺利开展。
(三) 公民法制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动能
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提出研究解决问题方案的意识落实到了行动上, 这是公众意识培养的落脚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意识对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当学生在思想认识上不断具备公众意识的特质时, 就会通过行动不断地强化与推进这种意识。比如, 在学校, 学生开始主动发现并申报学校的志愿者服务区, 负责管理、打扫工作, 维护学校的良好形象;春秋游活动中, 学生主动提出用社会实践活动替代春秋游;社团活动中, 学生参与课外性质的社团逐渐多于课内性质的社团;在假期, 学生自发以研究性小组的形式进行家乡寻访活动, 寻访一些家乡名人的奋斗足迹, 了解他们的发家历史以及爱家爱国的一些事迹, 了解各自家乡有哪些特产、风俗, 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家乡, 热爱自己的家乡;周末, 学生自发组织无偿献血、进入敬老院关心帮助老人、走进紫金山进行环保宣传, 关注社会需求;在平时学期之余, 学生们还进行了主题调研, 学会写时事评论, 学会关心学校的食堂问题、关心校门口的交通安全问题、关心小区公共自行车的安置维护问题、关心小区停车问题等等, 自主调研并完成一定的调研报告, 这些都是学生在不断具备公众意识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成长与变化。在实践中, 学生们不断体会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更加清晰客观地认识了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国情, 在自我身份认同的过程中选择、判断并学会主动承担自己所应承担的责任。这是公众意识的内化, 他们在实践体验中获得了丰富的内心感受, 得到了足够的情感体验, 并在这些体验中激发和唤醒了自我的能力与需求, 主动参与社会各项事务的进行与管理, 积极采取行动改善社会不良行为与现象, 提升行为诉求, 而这些表现正是公众意识养成的落脚点。通过实践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 磨练意志、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提升对自身行为及时分析与不断反思的能力, 从利他主义的角度考虑提出自己对社会的见解, 通过自己的行动为社会做出一定的作为, 这是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与公众意识两者之间能够相互促进的最理想的结果。
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具有公民精神培育的价值, 影响了学生的“三观”;具有道德生成的意义, 提升了学生的公民道德素养;具有责任培养诉求, 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意识与作为意识, 通过课堂教育、学科体验、社会实践不断促成了公众意识的养成, 而公众意识养成的反哺也让我们的学生逐渐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公民教育引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2]郭忠华.我国公民教育的内涵与途径[J].中国德育, 2014 (01) .
[3]阎学燕, 向丹.关于加强我国公民教育的思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2 (02) .
[4]刘宛玢.学校公民教育实践模式的建构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法制意识】推荐阅读:
安全法制意识07-12
法制教育意识06-25
法律意识法制教育07-03
法制课讲话稿(法制副校长)11-09
东六镇积极开展法制法制宣传月活动06-20
12.4法制宣传日法制电影展播策划书文档07-13
谈增强问题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06-03
刑事法制07-14
法制基础07-20
法制背景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