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变性

2024-09-08

椎间盘变性(精选5篇)

椎间盘变性 篇1

因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或关节突骨关节病使关节间关系改变而失稳,所致的滑脱称为退变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也称假性滑脱。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国内外学者对其发病机制进行大量研究[1,2,3],腰椎间盘和腰椎小关节退变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和正常人群进行比较,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椎间盘退变、小关节增生。然而退变性腰椎滑脱滑脱程度常不超过30%,人们对椎间盘退变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不同滑脱程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盘形态学差异研究相对较少,作者通过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形态学改变,比较其在Ⅰ度和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椎间盘之间退变形态学差异,以进一步探讨不同滑脱程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退行性腰椎滑脱常见于40岁以上女性,以L4/5节段多见,滑脱程度常小于30%,为此作者回顾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北京市石景山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单节段L4/5退行性椎体滑脱患者51例,排除腰椎肿瘤、外伤、炎症、畸形等病例。按Meyerding分为Ⅰ和Ⅱ度,Ⅰ度滑脱35例为实验1组,男11例,女24例,年龄为53~75岁,平均为63岁;Ⅱ 度滑脱16例为实验2组,男3例,女13例,年龄为42~77岁,平均为61岁。

1.2 影像学检查

研究两组腰椎MRI、CT资料,通过腰椎MRI T2信号进行椎间盘退变程度判定,参考Pfirrmann5级法[4];通过腰椎CT测定L4/5椎间隙角度(图1)和椎间隙高度[5](图2),测量平面为L4/5椎间盘正中矢状面,其中椎间隙高度取前后高度均值。

1.3 统计学处理

椎间隙角度和椎间隙高度结果以undefined表示,使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对实验1组和实验2组L4/5椎间盘MRI退变分级程度进行χ2检验,椎间隙角度和椎间隙高度的值行t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L4/5椎间盘退变MRI T2信号分级,实验1组和实验2组都无A级,见表1。

通过CT进行L4/5椎间隙角度、椎间隙高度测量及比较,见表2。

实验1组和实验2组在L4/5 MRI T2信号椎间盘退变程度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度和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L4/5椎间隙角度和椎间隙高度改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两组间比较,P>0.05

a P=0.007,b P=0.024

3 讨论

针对退变性腰椎滑脱国内外学者对其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腰椎间盘退变在其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人们普遍认识到腰椎间盘退变是产生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必要因素[6]。目前研究中,人们对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椎间盘进行了大量研究,指出腰椎椎间盘出现退变,椎间隙高度丢失,椎间隙角度发生改变。但对椎间盘退变程度及形态学改变在不同滑脱程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病机制研究较少,为此作者比较Ⅰ和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中腰椎椎间盘形态学差别,研究椎间盘在不同滑脱程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3.1 椎间盘退变MRI T2信号分级

椎间盘退变过程中伴随着胶原、蛋白多糖、水量改变,水分丢失情况可反映椎间盘退变的程度,而这可通过MRI信号的改变间接反映出来,MRI已成为诊断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最精确的检查手段之一[7]。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出现脱水、变薄而失去弹性,椎间隙狭窄,腰椎MRI T2信号对椎间盘退变程度判定显示,在 Ⅰ 和 Ⅱ 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中椎间盘均出现退变,但在其好发年龄阶段,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可见腰椎间盘退变系自然老化的过程,同Adams等[8]研究结果一致。

3.2 椎间隙高度

腰椎间隙高度也是反映椎间盘退变程度[9]。CT检查时为平卧状态,这样减少了重量和肌肉软组织张力影响,提高测量准确度,同时减少X线片伪影形成的干扰,因此选CT正中矢状面测量椎间隙高度,并选前后高度均值为测量值。椎间隙高度丢失、周围韧带松弛、活动度加大,进一步导致对脊柱稳定性起关键作用的椎间盘、周围韧带、肌肉和椎小关节的劳损、退变,这样脊柱因退变而失稳。实验数据显示,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Ⅰ和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隙平均高度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中,椎间隙高度的丢失与滑脱程度成正比。

3.3 椎间隙角度

正常腰椎椎间隙为前高后低,维持腰椎前凸。文中实验数据显示,在不同滑脱程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Ⅱ度退变性腰椎滑脱的椎间隙角度丢失更明显。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过程中椎间盘出现退行性变,椎间隙角度丢失,角度改变导致在椎间盘不同部位应力分布异常,椎间盘前方应力集中,而应力集中处椎间盘破坏程度也明显增加。退变性腰椎滑脱椎间隙前缘应力增加,在退变性腰椎滑脱力学模型分析中得到证实[10]。同时角度改变导致腰椎小关节退变,降低小关节抗前滑力量[11,12]。椎体异常应力改变的结果是向前的滑移力量增大,抗前滑力量减小,导致腰椎出现不同滑脱程度的退变性滑脱。

综上所述,随着年龄增长腰椎间盘出现不同程度退变,在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间隙高度和楔形角度改变在其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作用,椎间盘退变程度与滑脱程度有密切相关性,但为非特异性。希望此试验的结果为进一步认识不同滑脱程度的退变性腰椎滑脱发病机制起到帮助。本研究中退变性腰椎滑脱病例数有限,同时性别、体重等对椎间盘退变影响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JACOBSEN S,SONNE-HOLM S,ROVSING H,et al.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an epidemiological perspective[J].Spine,2007,32(1):120-125.

[2]HASEGEWA K,KITAHARA K,HARA T,et al.Biomechanicalevaluation of segmental instability in degenerative lumbarspondylolisthesis[J].Eur Spine J,2009,18(4):465-470.

[3]徐小彬,吴小涛,王运涛,等.绝经后退行性脊柱滑脱椎体软骨终板内雌激素受体表达与青年女性的差异[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6(5):344-348.

[4]PFIRRMANN C W,METZDORF A,ZANETTI M,et al.Mag-netic resonance classification of lumbar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J].Spine,2001,26(17):1873-1878.

[5]CHEN I R,WEI T S.Disc height and lumbar index as inde-pendent predictors of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in middle-aged women with low back pain[J].Spine,2009,34(13):1402-1409.

[6]NAGAOSA Y,KIKUCHI S,HASUE M,et al.Pathoanatomicmechanisms of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A radiographicstudy[J].Spine,1998,23(13):1447-1451.

[7]吴剑宏,阮狄克.腰椎间盘退变的MRI诊断分级及其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10,20(6):511-514.

[8]ADAMS M A,MCNALLY D S,DOLAN P.Stress distributionsinside intervertebral discs,the effects of age and degeneration[J].J Bone Joint Surg(Br),1996,78(6):965-972.

[9]刘增胜,方明,杨玲,等.腰椎间盘退变与其高度减低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2):388-341.

[10]刘洋,赵永飞,顾晓民,等.退变性腰椎滑脱力学模型建立及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2010,8(1):39-43.

[11]FUJIWARA A,TAMAI K,AN H S,et al.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c degeneration,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and stabilityof the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J].J Spinal Disord,2000,13(5):444-450.

[12]DAI L Y.Orientation and tropism of lumbar facet joints in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J].Int Orthop,2001,25(1):40-42.

椎间盘变性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纳入标准

a) 研究类型: 多中心研究的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 ; b) 研究对象: 年满18 岁,对保守治疗无效的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疾病患者; c) 干预措施: 试验组为CDA组,采用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和椎间盘置换,对照组为ACDF组,采用前路椎间盘摘除、减压、自体骨移植和内固定。其余治疗相同; d) 评价指标: 纳入的研究至少包括本分析评价指标中的一项,并提供全面的数据。

排除标准: a) 骨折、感染、肿瘤、骨质疏松、代谢性疾病等疾病; b) 随访时间小于24 个月; c) 颈椎前路手术史。

1.2文献检索及筛选

计算机检索Pub Med、Cochrane Library、Ovid、Springer Link、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3年9 月,不限制检索语言[13]。英文检索词为“degenerative cervical disc disease”、“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和“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中文检索词为退变性颈椎间盘疾病、颈椎间盘置换、颈椎前路减压和融合,均用布尔逻辑运算符( and和or) 连接,搜索词在不同数据库之间做适当修改。手工检索《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等相关杂志,同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和未发表的文献( 灰色文献) 、会议记录等进行查阅,如有必要与有关作者联系。由2 名评价者独立阅读题目、摘要,按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任何可能纳入的文献均阅读全文,如对文献的选择和评价发生分歧,可通过讨论协商解决或第三方( 通讯作者) 仲裁决定。

1.3评价指标的提取

由2 名评价者对纳入的文献提取以下评价指标: a) 颈部功能障碍指数(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 ; b) 颈部和根性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 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 c) 健康调查量表( SF-36) 评分; d) 手术节段和邻近节段的再次手术率; e) 并发症。各项评价指标均是2 年随访时的结果。

1.4方法学质量评估

由2 名评价者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中的干预性治疗措施评估工具[14]对纳入的9 篇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从5 个方面7 个条目进行评价,对每一个条目均采用“低度偏倚风险”“偏倚风险不确定”及“高度偏倚风险”进行评价,如所有条目均为低度偏倚风险,则认为此研究的方法学质量高( A级) ; 任何一个或多个条目为偏倚风险不确定,则认为此研究质量中等( B级) ; 任何一个或多个条目为高度偏倚风险,则认为此研究质量低( C级) 。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 1软件对提取的评价指标做Meta分析。采用 χ2检验评价结果的异质性,参考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当I2> 40% ,通过敏感性分析能够排除异质性时,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则选用随机效应模型; 当I2≤40% ,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15]。定性资料的效应量采用优势比( odds ratio,OR) 及95% 置信区间( confidence interval,CI) ; 定量资料的效应量采用均数差( mean difference,MD) 及其95% CI。

2 结果

2.1检索结果及质量评价结果

共检索出652 篇文献,通过剔除重复文献、阅读题目、摘要及全文,最终纳入8 篇文献[2,3,4,5,6,7,8,9]。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方法学的质量评价见表2。

2. 2 Meta分析结果

2.2.1颈部功能障碍指数(NDI)

有5 篇研究[2,3,6,7,9]报告了术后2年的NDI,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明显异质性( I2= 87% ) ,进行敏感性分析,将1 篇文献[9]排除后,异质性消失( I2= 0 )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见图1 ) 。结果显示: ( MD = - 2 . 7 4 ,9 5 % CI :- 4. 57 ~ - 0. 91,Z = 2. 93,P = 0. 003) ,两组在NDI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CDA组优于ACDF组。

2.2.2颈痛VAS

有2 篇研究[6,9]报告了术后2 年的颈痛VA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明显异质性( I2= 64% ) ,未发现异质性来源,采用随机效应模式进行Meta分析( 见图2) 。结果显示: ( MD = - 2. 84,95% CI: - 4. 8~ - 0. 84,Z = 2. 78,P = 0. 005 ) ,两组在颈痛VAS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CDA组优于ACDF组。

2.2.3上肢痛VAS

有2 篇研究[6,9]报告了术后2 年的上肢痛VAS,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明显异质性( I2= 41% ) ,未发现异质性来源,采用随机效应模式进行Meta分析( 见图3) 。结果显示: ( MD = - 1. 84,95% CI- 3. 07 ~ - 0. 61,Z = 2. 92,P = 0. 003 ) ,两组在上肢痛VA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CDA组优于ACDF组。

2.2.4 SF-36评分

有3 篇研究[2,3,9]报告了术后2 年的SF-36 评分,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无异质性( I2= 0) ,采用固定效应模式进行Meta分析( 见图4) 。结果显示: ( MD = 0. 98,95% CI: - 0. 33 ~ - 2. 29,Z = 1. 46,P =0 . 1 4 ) ,两组在SF -3 6 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5) 。

2.2.5并发症

有4 篇研究[2,3,7,9]报告了并发症,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明显异质性( I2= 29% ) ,进行敏感性分析,将1 篇文献[6]排除后,异质性消失( I2=0)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见图5 ) 。两组在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 = 0. 60,95% CI: 0. 34 ~1. 04,Z = 0. 93,P = 0. 07) 。

2.2.6再次手术率

有4 篇研究[4,5,8,9]报告了再次手术率,对纳入的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明显异质性( I2= 68% ) ,通过敏感性分析未发现异质性来源,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见图6) 。两组在再次手术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OR = 0. 52,95% CI: 0. 26 ~ 1. 05,Z = 1. 83,P= 0. 07) 。

3 讨论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和融合( 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 ) 因为能够明显缓解疼痛和改善神经功能[10,16],已经成为治疗退变性颈椎间盘疾病的标准手术方式,但此术式因为融合了致病节段可能引起了邻近节段的加速退变和生物力学的失稳[17,18],最终导致疼痛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同时因为骨不连、植骨塌陷造成的翻修率也较高[19]。颈椎间盘置换( cervical disc arthroplasty,CDA) 保留了致病节段的运动功能单位,但同时也存在生物兼容性[20]、假体的移位和塌陷[21]、异位骨化的高发生率[22]等问题。有研究[2,8,11]认为CDA有更好的症状和神经功能的改善以及延缓了邻近节段的退变,有些研究则认为两者没有区别[12,23]。两种术式的优劣仍存在很大的分歧。故本文对CDA和ACDF治疗单节段退变性颈椎间盘疾病的疗效进行比较,借以明确哪种术式更具有优势,结果显示两组在SF-36评分( P = 0. 14) 、并发症( P = 0. 07) 及再次手术率( P = 0. 07)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在NDI评分( P = 0. 003) 、颈部疼痛VAS( P = 0. 005) 及上肢疼痛VAS( P = 0. 003) 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CDA相比较,在2 年随访时行ACDF的患者NDI和VAS评分明显较低,ACDF在疼痛症状和颈部功能障碍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有研究[4,24]报道了CDA在疼痛症状和颈部功能障碍方面有优势。两组在并发症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CDA和ACDF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 93% ( 22 /559)和6. 8% ( 33 /517) ,CDA的并发症主要是异位骨化、假体的移位和磨损、节段性后凸、吞咽障碍等,ACDF的并发症主要是假关节的形成、供骨区的疼痛、吞咽障碍等; 有学者[25]对其中的吞咽障碍并发症进行了单独研究,结果显示ACDF有较高的吞咽障碍并发症,可能与前路内固定的使用和软组织的解剖有关。在理论上,CDA恢复了致病节段的椎间隙高度、保留了颈椎的运动功能单位及降低了邻近椎间盘的压力负荷,防止或延缓了邻近节段的退变,那么邻近节段和手术节段的再次手术率应该低于ACDF,但本Meta分析的结果显示两者并没有明显区别,可能与随访时间较短有关。此外,SF-36 评分也没有明显差异,说明在患者的日常活动和健康自我评价中,两种术式疗效无明显区别。

随机对照试验被视为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的最佳证据来源[26],所以本Meta仅纳入了多中心研究的RCT类文献; 本文也存在某些不足: 首先,各个研究在随机序列的产生、分配隐藏、盲法及失访的意向性分析等科研设计方面存在相应的缺陷,纳入的研究在方法学上均为中等质量,因此可能存在各类偏倚[27]。第二,大多数纳入的研究是由医疗器械商提供赞助完成的,尽管有严格的监督,可能是一个偏倚的潜在来源。第三,纳入的研究使用了不同的颈椎间盘假体类型,受纳入文献的限制,未进行亚组分析。最后,本文仅对2 年随访时的中期部分疗效进行了评价,未对所有疗效和长期随访评价,可能得出甚至相反的结论。

椎间盘变性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本院自2003年1月至2010年1月入院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400例,其中男性241例,女性159例,平均年龄为(57.45±7.29)岁,平均病程为(26.49±6.37)年。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理疗组、手法组、输液组、联合组,每组为100例,分别进行相应治疗。四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经检验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理疗组。

①超短波电疗法:腰部腹部对置法(病变腰椎间盘为中心部位)。治疗时间:15 min+1~20 min维持。治疗剂量:80 m A+2~100 m A维持。治疗周期:12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歇为3 d,每日1次。②等幅中频电疗法:(病变腰椎间盘为中心部位)腰部并置法。治疗时间:20 min,治疗剂量:运动阈上,治疗周期:12次为1个周期,每日1次,疗程间歇为3 d。③石蜡疗法:腰部并置法。治疗时间:20~40 min。治疗剂量:温热感。治疗周期:12次为1个周期,每日1次,疗程间歇为3 d。

1.2.2 手法组:

①传统手法:对脊柱双侧骶棘肌进行松解,解决粘连问题,使关节归位。每周1次,治疗时间为20~30 min,5次为1个周期。②麦肯基手法:脊柱中央后前、前后、单侧后前、横向推棘突、旋转、纵向牵伸、屈曲、侧屈按压治疗。2周1次。③运动手法:按每群关节生理范围评估,松解相应主动肌及拮抗肌群,按排相应动作,在医师监督下进行运动,运动剂量循序渐进,按超量原则进行,勿拉伤,每周1次。④关节松解术手法:根据康复评估标准,对ROM(关节活动度)未达生理范围的关节进行手法松解,勿损伤肌腱附着点。每周1次。⑤康复器械:腰围固定据患者感受情况确定固定时间,直立位固定,平卧位松开。

1.2.3 输液组:

①5%GS注射液或0.9%NS注射液500 m L+红花注射液20~40 m L。②20%甘露醇注射液250~500 m L+地塞米松1~10 mg注射液,30 min内输入人体。③5%GS250~500 m L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0.1 g+ATP注射液40 mg+Co_A注射液100单位。④0.9%NS250 m L+骨肽50~100 mg。

1.2.4联合组:根据患者变性期病变程度联合应用物理治疗、手法治疗、输液药物治疗。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症状、体征、MRI或CT中全部消失。显效:症状、体征、MRI或CT中大部分消失。有效:症状、体征、MRI或CT中一小部分消失。无效:症状、体征、MRI或CT中不消失。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腰椎间盘CT诊断比例情况:

在进行治疗前理疗组患者腰椎间盘膨出、突出以及脱出人数共有100例,手法组有100例,输液组有100例,联合组有100例,共计400例。在治疗后,理疗组患者腰椎间盘膨出、突出以及突出的人数共有26例,手法组24例,输液组21例,联合组10例,合计81例。经统计学处理显示:χ2=17.38,0.001<P<0.01,四组间CT诊断变化有差异性。

2.2 临床疗效判定:

理疗组患者18例痊愈,35例显效,21例有效,26例无效;手法组患者21例痊愈,41例显效,14例有效,24例无效;输液组患者26例痊愈,43例显效,10例有效,21例无效;联合组52例痊愈,32例显效,6例有效,10例无效。经统计学处理显示:χ2=439.97(χ20.005=23.59、P<0.005),四组间疗效有高度差异性。其中理疗组临床痊愈率为18%,手法组临床痊愈率为21%,输液组临床痊愈率为26%,联合组临床痊愈率为52%。

2.3 CT诊断变化率与疗效变化率判定:

CT检查结果有变化的例数为598例,无变化为642例,疗效由变化的例数为349例,无变化的为51例。经统计学处理显示:χ2=188.76(χ20.005=7.88),P<0.005,二组间变化率存在高度差异性。二组间变化高度差异性存在说明CT变化与疗效变化无直接关系,因而CT诊断不能作为疗效判定的唯一标准,只能作为参考标准。

3 讨论

多节段腰椎间盘病变变性期康复治疗方案应该是明确的、多元的、规范的[1,2,3,4]。理疗组应用的物理治疗应贯彻变性期全过程,且以病变部位为治疗部位,并调整治疗剂量及治疗时间。手法组应用的手法治疗应在神经根无水肿及挤压情况下进行,防止治疗形成医源性损伤。输液组应用的液体治疗是在有神经根水肿及挤压下进行治疗。联合组是根据上述原则选用的合理治疗方案[5,6,7]。

因此,在多节段腰椎间盘病变变性期治疗过程中,疼痛不能作为脊神经根受压的天然指标,只能作为手法治疗与输液治疗的鉴别方法,有疼痛者应选用输液治疗,无疼痛者可选用手法治疗。同时由于CT诊断腰椎间盘变性期病变指标与临床症状不相符,由此产生临床诊断与CT诊断不相符,形成临床与医技之间差异性,而CT诊断变化率与临床疗效变化率也存在高度差异性,因而CT诊断变化率不能反映临床疗效变化率。所以在诊断上应进行常规的CT检查,而在疗效判定上应用CT检查则值得商榷。

参考文献

[1]陈维斌.多节段腰椎间盘病变(变性期)临床康复治疗报告[A]./中华医学会第十四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74-75.

[2]陈令军,林鹏,曹贤畅,等.综合康复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78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3):3779-3780.

[3]鞠耀东,秦立国.推拿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46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4(26):18-19.

[4]冯宪煊,叶冬梅,白跃宏,等.非手术脊柱减压系统DR X9000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A].//2013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届康复治疗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1236.

[5]夏小艾.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病[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2012,3(3):185-185.

[6]王竹.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研究与进展[J].安徽医学,2013,34(10):1576-1578.

椎间盘变性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6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 经患者同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3例。其中男12例, 女14例, 年龄58~76 (62.42±4.68) 岁。两组老年患者均被确诊为要退退变性疾病, 其中退变性滑脱4例, 腰椎椎管狭窄症10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12例。两组患者的基础情况均无显著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全身进行麻醉, 取俯卧位, 切口的中心线选取为患病部位的椎间隙, 切口长度为10~12cm, 沿棘突骨膜下端剥离椎旁肌, 暴露上关节突, 使用相应透视操作对其进行明确定位后置入两侧椎弓螺钉, 对椎管级神经根实施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减压流程, 椎间融合植骨时骨粒尽量放置在患者责任椎间隙前端, Cage置入前将骨粒置在间隙前端约1/3处, 然后在椎间隙置入1枚填满骨粒的Cage, 将螺钉连接钛棒并加压固定, 最后对两侧横突进行去皮质, 同时取自体骨粒横突间植骨。放置引流管, 同时关闭切口[1]。

观察组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对患者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 取俯卧位, 对患病部位采用X射线进行透视, 清晰掌握患病部位腰椎间上下端椎弓的投影点与病变节段等相关信息[2]。中心线选取为病变情况较严重节段及同边椎弓影点, 纵行切口长度为3~4cm, 定位导针的置入以多裂肌部位为依据, 套管沿从导针逐渐置入, 采用强生公司生产的扩张设备沿套管插入, 抽取套管并将扩张设备张开、调节, 接通电源, 对手术区域的残留软组织进行清理。使用X射线对减压椎间隙进行确认, 对上位椎体的下关节进行切除, 并将黄韧带切除, 将侧隐窝及神经根管扩宽。必要时对中央管进行扩大减压操作, 同时对对侧内部增厚韧带进行切除, 对神经根及硬膜减压情况进行观察分析, 必要时可以行术中椎管造影明确减压是否彻底。切除椎间盘, 仔细对上下终板进行去软骨处理, 保证神经根级硬膜的有效减压。将自体骨粒植入合适大小的Cage内, 在椎间隙前1/3处植入减压时的自体骨粒并进行压实操作, 将准备后的Cage置入椎间隙, 判断Cage位置及深度合适, 松开并移除扩张器。在X线透视中下, 沿导针置入经皮螺钉、安装内固定棒对其进行加压固定, 减压侧放置引流管, 关闭手术切口[3]。

1.3 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老年患者的手术治疗时间、透视时间、术后并发症状况、住院时间进行记录分析。疗效评定标准为:显效, 手术后切口与腰部功能均较快恢复, 且并发症少;有效, 手术后切口与腰部功能恢复良好, 存有少许疼痛感;无效, 手术后无论是切口恢复还是腰功能恢复均较慢, 且出现疼痛加剧现象。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总和。采用VAS对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 采用ODI对患者的脊柱功能情况进行评定。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比较

对照组显效4例, 有效5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69.23%, 观察组显效10例, 有效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2.31%,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VAS评分与ODI

两组患者VAS评分与ODI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术后疼痛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见表2。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 笔者对26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使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 体会如下: (1) 微创通道器械能否熟练运用、手术视野是否清晰、对小关节突周围的关节结构是否熟悉, 会直接影响到手术时间与手术出血量。据调查显示[4],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在初期运用时需要的手术时间与传统开放手术较为接近且X线暴露次数也较多, 但是随着操作者经验的增加, 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等均有明显改善。 (2) 术前制定合适的固定范围与减压节段。固定的范围、方式与手术减压会对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出血量造成较大影响, 对融合固定、多节段减压的老年患者来说尤为重要, 手术操作者必须对其有一个明确的意识。目前学界对于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手术是否必须进行内固定尚存在较大争议。有学者认为[5], 给予合理的内固定, 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植骨融合率与活动功能恢复, 且大幅度降低了后期症状复发或加重的可能性。在本研究中, 为了确保手术疗效, 给予手术减压节段难以判定的病例神经根封闭试验, 同时给予微创经皮椎弓根内固定加以辅助。 (3) 重视椎间植骨的有效性。一般情况下, 老年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椎体骨质疏松[6]。因此必须使用合适的力度对椎体终板进行处理, 以此防止对骨性终板造成破坏, 同时给予足量的椎间植骨。而除了较小数的病例需要额外添加同种异体骨或另取自体骨外, 大多数的病例只需要在小关节切除减压中留取的局部自体骨质就能够满足椎间植骨量。

综上所述,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对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极佳, 同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摘要: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26例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 经患者同意后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进行治疗, 观察组给予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进行治疗, 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对照组显效4例, 有效5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69.23%, 观察组显效10例, 有效2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2.31%, 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能够有效提升疗效, 对减少并发症也有极大作用,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

参考文献

[1]王建.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翻修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J].脊柱外科杂志, 2012, 1 (12) :26-16.

[2]沈晓龙.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联合单侧与双侧内固定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4, 4 (14) :344-349.

[3]曾腾辉.MIS-TLIF内固定治疗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J].医学综述, 2014, 14 (7) :5242-5244.

[4]肖波.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与传统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并发症的比较分析[J].脊柱外科杂志, 2013, 1 (5) :23-27.

[5]张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3, 11 (26) :2011-2026.

[6]俞新胜.多裂肌间隙入路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2013, 05 (3) :35-38.

[7]漆启华.旁正中切口微创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比较[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5, 10 (9) :1253-1258.

椎间盘变性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7月~2009年6月, 我科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60例, 其中, 男42例, 女18例;年龄51~70岁, 平均52.5岁;病程5个月~20年, 平均5年。病变部位:L3~L410例, L4~L523例, L5~S114例, L3~L4、L4~L52例, L4~L5、L5~S19例, L3~L4、L4~L5、L5~S12例。60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腰部酸痛或无力感, 久坐或久站后加重和 (或) 伴下肢放射痛及相应体征。22例伴有腰部“交锁”或“错位”感, 48例伴下肢疼痛或有间歇性跛行, 症状和体征在单侧35例, 双侧13例, 其中12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下肢肌力下降和感觉减退。腰椎正侧位X线示椎间隙狭窄, 小关节突退变, 椎体“牵拉性骨刺”形成等退变现象, 过屈过伸位片示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3 mm, 或相邻椎体终板成角>15°。所有病例均经多次保守治疗无效。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俯卧位, 腹部垫空以减少术中出血, 髋膝关节屈曲, 减轻神经根张力。取腰椎后正中纵入路, 充分显露椎体两侧椎板、横突及上、下关节突, C型臂X线透视下, 按标准椎弓根钉植入方法, 在相应椎体位置植入双侧椎弓根钉。然后分别进行椎管狭窄全椎板切除, 半椎板切除, 椎板间节段性切除, 侧隐窝狭窄应部分切除甚至全部切除关节突, 充分减压神经根管。切除椎间盘及髓核, 仔细处理椎间盘上下软骨终板, 直至软骨下骨, 冲洗后植入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块及部分减压切除的骨粒 (多余自体骨骨粒行横突间植骨) 。同时调整钉棒系统纠正腰椎滑脱及侧弯畸形, X线透视位置满意后, 椎间隙加压再拧紧固定连接棒的螺帽。再次检查神经根松弛, 无受压现象, 椎管上下通畅, 用凝胶海绵封闭椎间隙。反复冲洗干净, 置引流管, 逐层缝合筋膜、皮下组织及皮肤。

1.3 术后处理

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或者广谱抗生素治疗3~7 d, 激素或脱水药减轻神经水肿, 并辅以神经营养药物。一般留置引流管24~48 h, 术后第1天进行双下肢屈伸功能锻炼, 术后7 d进行腰背肌锻炼, 术后4~6周根据内固定情况佩戴支具下地活动, 并逐渐进行一般活动恢复性训练, 6个月后基本恢复正常活动。

1.4 疗效评价方法

(1) 疗效判定标准 (JOA下腰痛评分29分法) :治疗后评分改善率=[ (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 / (29-治疗前评分) ]×100%;改善率75%~100%为优, 50%~74%为良, 25%~49%为可, 0~24%为差。 (2) 植骨融合评定标准:已融合, 植骨与横突间有连续的骨小梁;可能融合, 植骨与横突间连续骨小梁观察不清;未融合, 未见连续骨小梁, 融合区有间隙或骨小梁观察不清。

2 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15~45 d, 平均25.6 d;随访时间8~30个月, 平均16个月。无一例发生感染、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患者骨质疏松严重, 螺钉松动椎间未融合, 但神经根刺激症状较术前减轻, 其余病例均获得椎间骨性融合, X线显示椎体间植骨融合良好, 平均骨愈合时间2~4个月, 椎间融合率为98.3%。JOA评分改善率优48例, 良7例, 可3例, 差2例, 平均优良率91.5%。

3 讨论

3.1 发病因素及机理和诊断

腰椎是整个脊柱中承受应力及活动幅度最大的节段, 其稳定性对腰椎行使功能至关重要, 正常的腰椎稳定性是由腰椎间盘、椎间小关节和韧带所构成的脊柱功能单位 (FSU) 共同维持并受周围神经、肌肉、腹压等影响。1983年, Pope等[2,3]首先从力学角度提出腰椎间盘的退变引起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机制: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的早期退变, 使椎间隙的高度下降, 双侧关节突关节失去了正常的咬合关系, 加之异常的脊柱活动, 导致关节突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 小关节退变、增生, 使其在矢状位抵抗剪力的能力减弱, 长期的病理改变使周围软组织失代偿, 引起腰椎不稳症的出现。国外有些学者提出椎间盘损伤、负荷改变等不稳定因素都可能引起椎间盘营养下降, 进而诱发和加速椎间盘退变, 临床上引起腰椎失稳, 但是并非严重的椎间盘退变一定会发生腰椎节段不稳, 腰椎不稳的发生除了与椎间盘退变度有关外, 与腰椎节段关系更密切, 发病率L4~L5最高, L3~L4次之, L5~S1最低, 可能主要与腰椎周围的结构有关[4], 其他相关影响因素更值得研究。关于诊断标准, 影像学和生物力学对腰椎不稳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但多数学者认为临床诊断要以症状体征为基本的准则。临床可参考以下标准[5]: (1) 伸屈侧位动态X线示椎体向前或向后滑移>3 mm和 (或) 椎体在伸屈过程中的旋转活动度增大, L5~S1节段>20°, 其上位节段>15°。 (2) 反复发作的下腰痛。 (3) 活动或轻微的用力即可引发下腰痛。 (4) 休息或腰围、支具外固定治疗症状可缓解。

3.2 植骨融合问题及内固定的必要性

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目的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减少某一运动节段的活动, 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 并防止脊柱畸形的进一步发展。脊柱融合是治疗腰椎失稳最根本的手段, 椎体间融合是有效治疗方法[6], 使用自体骨混合同种异体骨植骨成骨效果好, 椎间融合率高[7]。本组病例使用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块植入椎间隙, 并辅以减压切除的棘突、椎板加工成骨粒后植入椎间隙及横突间, 成骨效果好并与内固定稳定腰椎前中后三柱有协同作用。近年来, 椎间融合器 (Cage) 的应用为脊柱融合提供了新的方法, 为腰椎前柱提供了更加坚强的支持, 增加了稳定性, 有利于维持椎间隙的高度, 可早期下床活动, 还可以在Cage中置入自体松质骨促进融合, 但是增加了手术创伤, 并且费用昂贵, 特别是多阶段不稳。临床应根据硬膜囊及神经根受压等情况来决定植骨融合方式, 对于多节段退变的患者, 有学者主张尽量不做多节段的融合, 以尽可能保留有用的腰椎功能单位, 防止融合节段过多导致的相邻节段退变加速现象[8]。椎弓根螺钉系统可达到脊柱三柱的坚强固定, 最大限度矫正畸形, 恢复椎间隙高度, 提高融合率, 是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内固定器械。内固定融合术的患者融合率、临床优良率明显高于非内固定融合术者[9]。本组病例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宜根据患者椎弓根的大小, 选择直径相对大的椎弓根螺钉, 并适当加大横向进钉角度, 以加强骨质对螺钉的把持力, 在C臂机X线透视下, 争取椎弓根螺钉一次植入成功。严重的骨质疏松, 椎间融合差, 应是内固定的绝对禁忌证。

总之, 退变性腰椎不稳症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并且多伴有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及腰椎侧弯畸形等。后路椎管彻底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矫正复位、异体骨混合自体骨行椎体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在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中具有协同作用, 增强了脊柱固定后的稳定性, 提高了椎体融合率, 临床疗效满意, 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比较理想的方法,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退变性腰椎不稳症患者, 行后路椎管减压, 髓核摘除, 自体加异体骨椎间及横突间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60例患者经平均16个月的随访, 复查X线, 1例严重骨质疏松螺钉松动未骨性融合, 全组融合率为98.3%。依据日本骨科学会 (JOA) 评分标准, 改善率优48例, 良7例, 可3例, 差2例, 平均优良率为91.5%。结论:退变性腰椎不稳采用椎体及横突间自体加异体骨植骨融合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可使不稳节段恢复稳定, 骨性融合率高, 临床疗效满意, 值得推广。

关键词:DLIS自体,异体,骨椎间植骨,椎弓根内固定

参考文献

[1]贾连顺, 李家顺.现代腰椎外科学[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5:313-322.

[2]Pope MH, Panjabi MM.Biomechanical definition of spinal instability[J].Spine, 1983, 10:255.

[3]Pope MH, Krag MH.Diagnosing instability[J].Clin Orthop RelRes, 1992, 278:600.

[4]方国华, 曾青东.腰椎不稳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1, (11) 2:82-84.

[5]侯树勋.脊柱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818-828.

[6]方大标, 张平, 孙洪体, 等.经椎弓根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失稳症32例[J].人民军医, 2006, 49 (1) :15-17.

[7]郭剑英.自体加异体椎间植骨治疗腰椎管狭窄伴腰椎不稳[J].中国现代医生, 2008, 46 (10) :46-67.

[8]王建华, 夏虹, 尹庆水, 等.采用Moss-Miami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不稳 (18例报道) [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4, 5 (12) :327.

上一篇:尺神经损伤下一篇:史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