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绩效

2024-09-22

经济绩效(共12篇)

经济绩效 篇1

过去的10年对于农业生产、粮食生产, 更多强调的是产量、数量, 进入2015年后, 中央已经由过去片面追求农业的产量、数量, 转变为更加注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把农业生产的质量、效益, 放在了与产量、数量同等重要的位置。农业经济效益将是下一步关注的重点, 在这个大背景下, 研究农业公司经济绩效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农业企业含义及主要分类

狭义的农业企业是指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的企业, 广义的农业企业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生产的企业。事实上, 农业企业应该涵盖所有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以及农产品相关的经济组织, 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农业中介、农业信息和农业科技等企业。

农业企业按所有制关系可分为全民所有制农业企业, 如国有农场、牧场等;集体所有制农业企业, 如乡镇、村办各种农业企业;私营、联营及中外合资合作经营的农业企业等。按生产经营的范围可分为种植业企业、畜牧业企业、水产业企业和混合经营类企业。按经营活动的产业链可分为生产型企业、加工型企业、运输与销售企业或混合型企业。

2 农业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业公司是农业产业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渠道, 是联结农户与市场的桥梁。农业公司以市场为导向, 凭借技术、信息、资金、管理、规模等方面的优势, 与农户之间形成利益联结, 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 增强了散户的抗风险能力, 而且对于我国整体农业经济效益增值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 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组织后, 我国农业公司在发展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2.1 农业公司整体规模偏小、科技含量低

在我国, 农业公司产业集中度低, 整体规模偏小。我国最大的农业上市公司年销售收入只有100多亿人民币, 而在世界食品加工业五十强中, 排行前三位的美国菲利普-莫里斯年销售收入729亿美元, 瑞士的雀巢502亿美元, 联合利华461亿美元。加入WTO之后, 我国农业企业受到来自外国农业企业的激烈竞争, 由于规模小、融资能力差, 高额的生产成本使企业经济效益日益缩水。另外, 我国农业产业科技水平落后, 经济附加值低。虽然近几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投入, 但产出与投入不成正比, 真正从中受惠的企业并不多。农业产品科技含量低, 使企业很难创造出有竞争性的优质产品,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容易遭受淘汰。

2.2 农业公司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窄

农业企业在筹建期、成长期、扩张期都会遇到资金困难的问题, 尤其是基本建设这一环节, 所需的大量资金都需要通过外来渠道解决。如果项目建设工期长, 占压资金较多, 或是由于资金链断裂而无法按时完成, 企业将面临不能如期履约合同, 影响企业信誉, 或是减少投资收益甚至是出现严重亏损情形。尽管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业企业的扶持力度, 各级部门对农业科技创新、技术示范、农业产业化的支持资金逐年增加, 但是仍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庞大资金量。再加上我国农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 农业生产经营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因素影响大, 想得到信贷机构的担保贷款十分困难, 农业企业上市融资更是需要漫长的原始积累和发展历程。

3 农业公司经济绩效影响因素

农业公司经济绩效通常以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评价指标, 因为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 有效反映经济绩效状况。影响这个评价指标高低的因素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3.1 企业的总体规模是否可观

通常用规模指标总资产的大小来评价。总资产对经济绩效的影响来自于资产的规模效应, 农业公司的收益水平, 也就是净资产收益率会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而增加。尤其对于我国农业企业分散程度高, 资产规模的大小对企业盈利的影响尤为明显。

3.2 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利用效率如何

通常用总资产周转率来衡量这一能力水平。总资产周转率对我国农业公司经济绩效的影响十分显著, 且与经济绩效正相关。由此可见, 资产运营能力对于农业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利润高低和规模增速。

3.3 企业的资本结构是否合理

通常用资产负债率来测试其资产、负债、权益的合理比例。根据资产结构理论, 不同行业的资产负债率都有一个适当的参考范围, 农业企业通常在50%~65%之间。如果企业的负债过高, 超过这一指标必将降低净资产收益率, 抑制经济绩效水平, 损害投资者利益。因此, 资产负债率与经济绩效负相关。

3.4 企业的税负和政府补贴如何

可通过考察企业所处行业、企业类型所适合的各项税率以及政府对企业的扶持力度来评定。我国是一个高税负国家, 但与此同时, 政府对农业企业的资金扶持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此双重作用下, 政府对企业的税收会减少净资产收益率, 而政府的财政补贴又会增加净资产收益率。因此, 最终取决于政府对农业企业的各项政策力度以及政策的执行力, 以此来决定对经济绩效的实际影响。

4 农业公司经济绩效提升策略

4.1 优化资本结构, 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根据行业特征, 合理优化资本结构, 尤其要控制好负债比率, 科学利用股权筹资、信用融资、融资租赁等财务手段, 以降低财务风险, 保障公司经济绩效的实现。公司管理层要从制度层面着手, 立足于建立权责明晰、科学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体制, 重点要注意两点:一是内部控制,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和有效执行是农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也是保障农业产品安全健康的基本保证;农业企业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 应紧跟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侧重于生产和流转环节的所有可能漏洞。二是风险控制, 这里主要指财务风险, 包括定期预算的制定和执行、财务政策、财务战略的评估和调整, 要把财务风险当成一项动态的事项加以防范和控制, 以适时预警财务危机, 提升经济绩效。

4.2 保障资产安全, 加速资产周转速度

运用财务手段, 合理保证流动资产安全, 有效促进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提高资产利用效率, 需要技术高管人员针对农业的季节性特征、农产品的保质保鲜要求、生产流程特性等, 根据企业自身规模、生产和销售状况, 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 尽可能地加速资产运转效率, 缩短资产闲置时间, 及时处置不良资产, 以期提高销售收入, 使农业公司获得足够的现金流量来提升经济绩效、抵御风险。

4.3 政府优化税收政策, 加大扶持力度

政府将“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务必要通过财政税收这个杠杆工具, 优化税收是有效手段。税收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 也是调整行业格局的重要工具。我国的农业税负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居高不下, 近年来国家也陆续出台了农业方面的优惠政策, 但还需进一步加大优惠力度, 尤其是增值环节的税负, 让农业企业得到更多实惠。另一方面, 还应加大财政资金的补助, 有针对性的选择潜力大、辐射面广的农业企业进行扶持, 不仅要增加科技研发资金的投入比例, 更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扶持方式, 使财政资金发挥最大效用。

4.4 金融信贷向农业倾斜, 改善服务方式

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和各商业银行, 要根据国家政策导向, 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倾斜, 同时放宽对农业中小企业的信贷条件。首先, 要放宽担保抵押条件, 采取联合担保、建立担保基金等多种形式为农业企业支持信贷;其次, 提高授信额度, 增加信贷资金的循环流动频率, 灵活运用各类贷款方式。

摘要:结合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府对“三农”工作的政策导向, 分析我国农业公司发展历程中出现的若干现实问题, 对影响经济绩效的财务指标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剖析, 总结出从企业层面只有进行资本优化,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 提高资产利用率才能提升经济绩效;而从政府层面, 通过调节税收杠杆和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并鼓励金融信贷资金向农业企业倾斜, 可有效促进我国农业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农业,经济绩效,资本结构,总资产周转率,税收政策

参考文献

[1]范黎波, 马聪聪, 马晓婕.多元化、政府补贴与农业企业绩效—基于A股农业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2 (11) .

[2]刘克春.国内有关农业企业绩效的研究与展望[J].特区经济, 2012 (11) .

[3]敖嘉焯, 万俊毅, 黄.社会资本对农业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J].软科学, 2013 (09) .

[4]方行明, 李象涵.农业企业规模扩张与金融成长创新—基于雏鹰公司产业化模式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 2011 (12) .

经济绩效 篇2

一、中俄经济绩效差异

俄罗斯是实行激进式过渡的典型国家,与实行渐进式过渡的中国相比,不仅过渡方式明显不同,而且经济绩效存在巨大差异。中国改革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下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从1979年至,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8%。这种增长速度只在60年代的日本和70年代的“四小龙”经济起飞过程中出现过。而俄罗斯自1992年实行激进的经济改革以来,除经济略有回升,、20经济较有起色以外,经济一直大幅度下滑,呈现为负的增长率,并常与恶性通货膨胀相伴。19与改革前的1991年相比,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0%,下降幅度大大超过前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25%、美国1929―1933年大危机时期的30%,整个国民经济倒退了将近。

这种绩效差异使得关于中俄两国改革的比较研究极为国内外过渡经济学界所关注,而绩效差异及其原因本身就是这种比较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在解释转轨国家经济绩效差异这个问题上,渐进主义和激进主义双方尽管在诸如市场化改革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性、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等方面没有什么分歧,但在具体应该怎样操作实施上却有重大分歧,特别是双方在如下两个问题上是针锋相对的:第一,转轨国家经济绩效的巨大差异主要是源于转轨方式的差异还是源于初始条件的差异?第二,中国的渐进改革方式是否具有一般性?中国的渐进改革方式是否可以移植到别的转轨国家?可以说,在转轨国家经济绩效差异这个问题上,渐进主义和激进主义之争实质乃是“初始条件”与“转轨方式”之争。

二、“初始条件”与“转轨方式”之争

激进主义认为:中国的经济绩效好主要得益于其有利的初始条件,俄罗斯的经济绩效差也主要是因为其不利的初始条件的缘故。由于初始条件的巨大差异,中国的渐进改革方式是不能移植到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事实上,在激进主义看来,渐进的改革方式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而不是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如果不是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而是采取激进的改革方式,中国的经济绩效应该更好。(SachsandWoo,1994a,b,;世界银行,1997)

首先,改革前的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的发展中国家,而前苏联早已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其次,中国的国有部门规模很小,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国有部门则涵盖了包括农业人口在内的几乎全部人口。

由于发展阶段不同,两国面临的问题也不同。在改革初期,中国作为一个劳动力以农民为主的农业社会,面临的是经典的发展问题;而在前苏联、东欧国家,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已经完成,它们面临的则是(成熟经济的)结构调整问题。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是帕累托改进式的――所有主要集团都可以从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流动中获益。然而(成熟经济的)结构调整往往充满矛盾,衰退部门的劳动力要竭力维护其原有的地位和生活水平。这就是为什么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经济绩效比中国差得多的原因。萨克斯和胡永泰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绩效好与中国采取渐进的改革方式并无什么联系,而主要与中国改革前的经济结构与发展阶段有关。

由于中国的国有部门小,而前苏联的国有部门几乎覆盖了整个经济,国有部门又是受到补贴的,这使得在中国靠增量的方式发展非国有部门易,在前苏联靠增量方式发展非国有部门难。中国非国有部门增量上的迅速成长依赖于劳动力从农业部门的流出,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既无法指望依靠劳动力从农业部门流出,也无法指望依靠劳动力从国有工业部门流出,在增量上来发展非国有部门。这意味着中国的改革经验是独特的(unique),是无法移植到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事实上,在萨克斯和胡永泰看来,渐进式改革方式是根本不可能移植到俄罗斯的。“假若把中国式道路搬到俄罗斯去,那无异于如同让俄罗斯放弃种小麦而改种水稻来解决农业问题一样愚蠢。”

渐进主义则认为:渐进的改革策略是中国经济绩效好的关键;中国的.渐进改革方式具有一般性,是可以移植到别的转轨国家的。林毅夫等(1994)就明确指出:“既然改革效果截然不同的对比双方,在改革起点和改革目标上没有根本的差别,则可能的判断就是,这种不同的改革效果产生于过渡方式的差异性。”他们分析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逻辑,指出劳动激励不足、技术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失衡,这是所有转轨国家共同的改革起点。激进式改革正是试图提供一个能够改进激励并诱导资源存量从低生产率部门转向高生产率部门的制度框架,但它忽略的是改革成本。资源由一种用途转为另一种用途要付出代价,建立新制度也需要消耗时间和资源。因此,对于激进式改革来说,经济增长将不可避免地表现为“J型曲线”或更为糟糕的“L型曲线”。

中国的改革则是通过改进物质激励创造出新的资源,并将它们配置到传统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受压抑的部门。而没有采取重新配置资源存量,使资源从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的作法。由于存量资源的生产没有遭到破坏,而新创造的资源被配置到与经济比较优势相一致的部门,避免了存量导向的激进式改革所引起的“J型曲线”后果。国民经济在改革期间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

进一步来说,既然劳动激励不足、技术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失衡是所有转轨国家共同的改革起点,这些又都源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并且转轨前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又有着相同的形成逻辑,因此中国的改革策略就应该具有一般意义。不应该以初始条件的不同而否定中国改革的普遍意义。他们批评萨克斯和胡永泰只看到初始条件的不同使得中国增量式改革具有较低的成本,却忽略了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由于价格扭曲更严重而可能使增量改革有更大的收益。

三、关于“争论”的一个评价

实际上,有两类初始条件,一类与转轨相关,另一类则与转轨不相关。就后一类初始条件来说,转不转轨,怎样转轨,它都同样地影响和决定经济绩效;就前一类初始条件来说,它并不独立地影响和决定经济绩效,必须结合转轨方式一道才能确定对于经济绩效的影响。而转轨方式呢,它根本就不独立地决定经济绩效,而是依赖于那部分与转轨相关的初始条件。

具体到结构调整问题上,转轨经济中的结构调整既包括正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调整,又包括转轨本身所引致的结构调整。就转轨本身所引致的结构调整来说,又包含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两重含义。就前一类结构调整来说,转不转轨,怎样转轨,它都同样地影响经济绩效。你不转轨难道就不面对(成熟经济的)结构调整问题了吗?就后一类结构调整来说,它并不独立地影响经济绩效,必须结合转轨方式一道才能确定对于经济绩效的影响。经济愈复杂,收缩产业资本密集度愈高,资产专用性愈强,激进改革愈引起产出下降。如果经济比较简单,收缩产业资本密集度不高,资产专用性也不强,那么激进改革和渐进改革就是无差异的。可以想象,同样的激进改革,越南、蒙古经济绩效好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

所以,虽然经济绩效既决定于初始条件,也决定于转轨方式这样的说法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理解这种分解才是最重要的。理解了这种分解,那么究竟是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

方式重要就是一个模糊不清的问题。究竟是第二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勉强可问,究竟是第一类初始条件重要还是转轨方式重要则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

萨克斯和胡永泰将经济绩效差异归结为中国面临的是经典的发展问题,而俄罗斯面临的是(成熟经济的)结构调整问题。他们看到的其实是与转轨不相关的初始条件――即不是这方面的问题导致转轨,转不转轨也都要面对这些问题。这样看问题虽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中俄两国经济绩效的巨大差异,但也必然得出经济绩效与转轨方式无关的结论。林毅夫等看到的则是与转轨相关的初始条件。所有转轨国家都面临劳动激励不足、技术效率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的现实,这些又都源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正是这些导致了转轨的要求;不仅如此,转轨前的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还具有相同的形成逻辑。这就必然使他们得出“差异产生于转轨方式,中国的经验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

两种观点都做了自己独到的解释,但又都有片面之虞。

四、正确的观点

那么,正确的观点是什么呢?正确的观点应该是二者的结合。

就正常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调整来说,确实如萨克斯和胡永泰所说的,中国面对的是经典的发展问题,而俄罗斯面对的是(成熟经济的)结构调整问题。前者易,后者难。

就转轨本身所引致的结构调整来说,中国、俄罗斯和东欧国家面临着相同的问题,就是降低过度发展了的重工业的比重。重工业资本密集度高,资产专用性强,存量调整将造成高额的沉淀成本。高额的沉淀成本必然恶化经济绩效。中国与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区别正在于结构调整的方式(改革方式)不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是存量调整,而中国则是增量调整。价格双轨制典型地体现了中国的增量改革方式,而价格的完全自由化则显然是一种对存量的改革。

综合了两个方面,中国的经济绩效好而俄罗斯的经济绩效差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如果俄罗斯能够搞增量调整的话,那么它的经济绩效会好一些。然而遗憾的是,这仅仅是一个如果那么。进一步讲,即使俄罗斯真的搞了增量调整,其经济绩效好一点,能好到那里去呢?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就那部分不依赖于转轨方式就直接影响和决定着经济绩效的初始条件来说,对俄罗斯是极其不利的。俄罗斯经济绩效差具有事前决定的性质,与转轨方式无关。但是中国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中国具备增量调整的条件,这使其可以避免存量调整造成的高额沉淀成本以及与此相联的产量下降。如果中国不是搞增量调整而是搞存量调整,那么由于改革初期国有经济的比重很大,改革初期的经济将不可避免地下滑。因此,中国经济绩效是与转轨方式有极大关系的。

【参考文献】

[1]李平,陈萍.辽宁国企改革的路径分析――初始结构、竞争强度和政府干预[J].战略与管理,,(5)。

[2]林毅夫,蔡fǎng@①,李周.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张军.“双轨制”经济学:中国的经济改革(1978―1992)[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吴敬琏.中国采取了“渐进改革”战略吗?[J].经济学动态,1994,(9)。

[5]宋承先.反“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J].上海经济研究,1995,(3)。

[6]世界银行.从计划到市场――世界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

[7]Sachs,J.,andWoo,W.,“StructuralFactorsintheEconomicReformsofChina,

EasternEuropeandtheFormerSovietUnion”,EconomicPolicy,1994a,April.

[8]Sachs,J.,andWoo,W.,“UnderstandingtheReformExperiencesofChina,Eastern

EuropeandRussia”,inLee.C.,andReisen,H.,eds,FromReformtoGrowth:China

andotherCountriesintransition,DevelopmentCenter,OECD,Paris,France,1994b.

字库未存字注释: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绩效管理求变 篇3

低碳经济起源于20世纪后期,全球工业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人类对外生性(外生性相对内生性来说的,就是粗放型经济增长,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获得规模的扩张。)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负面环境影响也进行了越来越深刻的反思,并在积极寻找解决之道。标志性事件就是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由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参加国三次会议制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中国政府于2002年9月3日通过签署京都议定书。

2007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通过决议,决定在2009年前就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新的安排举行谈判,制订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厘岛路线图”。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代表在哥本哈根举行世界气候大会,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的这一减排目标,被国际社会评价为“认真而坚定”。

中国是有信心实现上述承诺目标的。据汉哲管理咨询数据平台统计数据,2005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为12.26吨标准煤/万元人民币,2008年是9.47吨标准煤/万元人民币,3年时间,中国的单位GDP碳排放就已经下降了22.76%。因此,实现上述目标两个基本途径就是:节能减排,减少“分子”;绿色增长,扩大“分母”。

同时,对中国传统的资源和劳动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来说,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必定是“痛苦而艰难”的;对于习惯了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国企业来说,节能减排的任务无疑是“严肃而艰巨”的。良药苦口,考验企业的新经济时代已经到来,新的增长方式也必然引发企业绩效管理新的变革,那么,企业传统的绩效管理体系应该怎样应对这场变革呢?

低碳经济引领企业绩效管理变革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一个企业绩效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该企业在市场中的生死存亡。所谓绩效(Performance)也称为业绩、效绩、成效等,反映的是人们从事某一活动所产生的成绩或成果。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以系统化、结构化的绩效考核制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子系统,是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对员工进行奖惩激励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

纵观企业绩效管理的各种方式和模型,总体来说都包含3个基本的方面:绩效管理目标、绩效管理方式和绩效奖惩机制。汉哲管理咨询观点认为,在低碳经济环境下,这3个方面在企业新的发展模式下都面临着变革:

1.低碳经济引领企业绩效管理目标变革。

如果将企业看作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黑匣子”,其本质在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中实现增值的目的。作为市场经济的“细胞”,参与市场竞争的首要条件就是遵守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在低碳经济日益影响世界经济竞争格局的时代,企业要想在所处的行业价值链中占据有利地位,就一定要率先制定符合竞争潮流的战略目标,而企业绩效管理的根本目的正是要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低碳经济时代,随着低碳法律的出台和低碳标准的逐步严格,企业的绩效管理目标也必须适应于战略目标而做出相应的变革。

2.低碳经济引领企业绩效管理方式变革。

传统的绩效管理方式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即“成本效益原则”,其中“成本”就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成本,而“效益”就是企业经济利益最大化,绩效考核的方式也是基于此原则来衡量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业绩。在这个原则指导下,无论是基于“结果”的业绩考核,还是基于“过程”的流程管理,都服务于“利益最大化”的基本目的。在低碳经济环境下,企业关注的关注点将不仅仅在于经济成本和经济效益,而必须考虑增加了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综合成本”和“综合效益”。因此,企业绩效管理方式需要做出变革,以更好的服务于新形势下的绩效管理目标。

3.低碳经济引领企业绩效奖惩机制变革。

奖惩机制是绩效管理落地的途径,也是企业低碳环境下实现新型绩效管理的重要保障。低碳经济下,随着绩效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绩效奖惩机制应相应做出变革。从绩效管理目标制定、方式选择,到考核指标选取、实现途径,都需要立足于企业新的发展模式,重新考虑绿色增长途径中的“综合成本”和“综合效益”。在目标分解、岗位配置、流程优化等环节关注环境成本,作为绩效评估、奖惩兑现的依据。只有实施有效的奖惩机制,才能保证企业低碳绩效管理的成功实施。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绩效管理体系有别于传统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从管理理念、管理目标、管理方式等方面都有所区别。首先企业的绩效管理理念是在绿色文化的指引下,对绩效管理体系的各个子体系和流程进行管理;其次企业绩效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绿色增长,综合考虑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而不是单纯的资本驱动、技术驱动或者劳动驱动等增长模式;再其次企业绩效管理方式强调低碳经济背景下的成本效益原则,关注各工作流程中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情况,环保效应成为流程优化的重要目标之一。

笔者认为,新型的企业绩效管理体系设计应以企业“低碳经济”和“绿色文化”为核心理念导向,如图2所示,并遵守以下5个原则:

1、倡导绿色文化理念。

企业核心价值观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是引领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方向标,也是绩效管理的理念性原则。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不仅仅局限于资本实力、技术领先、业务规模等,节能减排能力、单位产值碳排放、产品低碳标准等也将成为市场竞争的利器,绿色品牌、绿色产品、绿色营销、绿色服务等新的企业运作模式将兴起。这些新型竞争力的实现都需要有绿色文化理念指引下的绩效管理作保障。

2、树立绿色增长目标。

传统的企业增长模式是一种粗放型的规模式增长,强调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规模性指标,而这些指标在低碳经济时代将遇到巨大的挑战。首先生产流程的节能减排达不到环保政策规定指标的企业将面临持续经营的问题;其次产品是否符合环保节能要求也将是市场检验的重要标准。总之,低碳经济时代,企业从生产过程到营销服务整个业务流程中,无论是部门还是个人的绩效考核管理,必须建立起绿色增长目标,这样才能在环保主导的新型市场条件下实现自身发展的目标。

3、强调系统流程优化。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在各个业务流程都应注重节能环保,一方面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企业自身优化资源组合、提升整体效能的要求。相应地,企业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也应从流程优化的角度出发,设计具体的环保指标,以求达到节能环保的标准,同时也实现控制环境成本,提高环境效益的目标。

4、坚持动态绩效管理。

企业绩效管理不是各个环节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结构化的动态管理过程。因为企业本身的业务流程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目标制定到实施,从考核评估到奖惩激励,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此,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绩效管理更应本着动态管理的思路,强调流程的不断优化,具体到每个部门、岗位和每个操作步骤,从中找出持续改进的空间,并形成正向评价流程与逆向反馈流程相互促进的形态。

5、重视考核评估改进。

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绿色增长目标的实现,而考核评估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保障,需要足够的重视。同时,低碳经济时代,企业应从最终的考核评价表中发现更多的价值。比如,某些节能环保考核指标说明了哪个环节或哪个岗位的问题?是企业的内控制度缺陷还是执行不到位?需要进行岗位设置调整、目标设定调整还是评价方式调整?这些问题的确定同时也都是下一步进行改进的空间。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绩效管理具体措施

低碳经济时代,企业绩效管理措施需要对传统的体系做出相应的修正,针对每个具体的环节,汉哲管理咨询提供以下5条措施可供借鉴:

1.企业目标制定鲜明体现绿色环保理念。

企业目标是企业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导向,对企业的增长模式和发展理念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企业目标的制定过程中应坚持绿色环保理念。企业管理层应统一观念认识,将绿色环保理念作为企业核心理念之一,并以文化宣贯等方式对各部门各岗位进行宣导。必要时可以设立企业环保部门或岗位,专人专职负责。与此同时,绿色环保理念也应体现在企业各项制度、规定中,为后面的绩效管理环节做好铺垫。

2.绩效目标设定加强节能减排指标权重。

企业目标可以按部门、岗位分解为一系列的绩效指标(KPI),企业目标的实现也需要各项绩效指标的实现作保障。因此,企业低碳经济的实现,必须将节能减排指标分解在各项绩效目标中具体落实,将节能减排指标作为一项重要指标来设置。在一些节能减排的关键控制点,可以适当加大节能减排指标的权重,同时也可以用考虑单位部门(流程)产出/能耗等指标来控制能耗成本,将目标具体量化。

3.绩效实施过程关注流程优化与岗位责任明确。

绩效的实施就是企业各项绩效目标贯彻落实的过程,期间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现有绩效指标在落实中遇到了怎样的问题,是否有需要修正的指标?二是现在的工作流程是否适应环保绩效目标的实现,是否有优化空间?三是目前的岗位职责与绩效目标是否兼容,是否责任到岗/人?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还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和沟通,才能有效保证绩效目标的落地,并且这也是下一环节绩效考评的基础。

4.绩效考评环节突出环保指标的落实。

绩效考评是一个事后检查性管理措施,通过事后检查来判断环保指标是否达标,考评依据是经过双向沟通而制定的环保绩效目标,考评手段是核对比较各项实际指标与环保绩效指标的吻合度。比如某一部门单位产出/能耗超过预设的环保绩效指标10%,则可判定此部门此指标得0分。实施这一措施的关键在于各项指标检查的严格性和检查结果运用的严肃性。

5.奖惩激励管理重视逆向反馈意见。

经济绩效 篇4

党的“十七大”把资源、环境保护列入党和国家发展大计, 2010年的两会也提出了对“低碳生活”的倡导, 这些都足以看出目前我国对于环境问题的极大关注。环境绩效主要是靠环境绩效披露表现出来的, 故环境绩效、环境绩效披露、经济绩效常常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对象。

国外学者在研究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相互关系方面有着不同的见地。Mahapatra (1984) 使用大样本及时间序列, 得到了企业环境绩效与财务绩效成负相关的结论, 而Spicer (1978) 在CEP对纸浆报业的测评中发现, 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成正相关。Jaggi, B. (1992) , Frank Dixon (1999) 也对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他们存在着正相关。而以Porter (1998) 为代表的修正学派则认为, 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 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有一个最佳的契合点。Stefan Schaltegger (2002) 基于过去15年关于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关系的文献, 分析了环境与经济绩效的正相关和负相关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产生的成因和存在的差异, 解释了这两种矛盾观点的共同之处, 并提出了应多关注于生态效益的因果联系。近年关于环境绩效与环境信息披露的关系, 多支持为具有正面的影响。如Gray et al. (1995) 实证发现, 当企业拥有最佳的环境绩效, 则将促使企业披露更多正面的环境方面信息, 主要目的在于公告企业在环境管理方面的合法性;Brown and Deegan (1998) 则发现当媒体越聚焦于关注与报道企业的环境绩效, 则将对环境方面信息的披露程度有正向显著的影响。故本文根据此观点认为, 当企业有好的环境绩效时应会披露更多环境方面的信息。本文以Wallley and Whitehead (1994) 的论点为出发点, 认为企业为了遵循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 及利益相关者环保意识的压力, 通常会促使企业增加绿色管理或其他环保活动的支出, 由于此部分支出不是直接用于新产品、新技术或核心能力的研发, 会形成无法回收的成本;相对的, 也由于在此方面的重大支出, 企业会减少其他运营方面的支出, 最终将降低企业的经营管理绩效。故本文认为环境绩效表现的越好, 反而无法有效地提升企业获利能力, 所以本研究提出如下假设:

H:企业的环境绩效对经济绩效有负面的影响。

2 变量设定与模型

本文的研究涉及以下变量:

(1) 自变量:环境绩效 (DISC) 。

一般认为, 企业越好, 披露的环境信息越多。在衡量环境绩效方面, 以内容分析法所建立的环境披露评分方式 (AlTuwaijri et al, 2004) , 作为企业环境绩效的衡量指标。该环境绩效评分表共包含九项环境绩效披露的内容, 以受评对象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公开可取得的年报、社会责任报告为主要依据, 每符合一项得一分, 总分由零分 (披露程度最低) 至九分 (披露程度最高) 。

(2) 因变量:经济绩效 (ROE) 。

本文使用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经济绩效的衡量指标。该指标反映股东权益的收益水平, 指标值越高, 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

(3) 控制变量。

由于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受行业特征、企业规模、企业负债水平、企业成长能力以及上一年度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 因此本文将行业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IROE) , 上一年的ROE, 企业规模 (SIZE, 由总资产自然对数代替) , 资产负债率 (LEV) , 企业成长能力 (GROWTH, 以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代替) 作为控制变量。

本文的研究模型为:

本文研究选取145家北京上市公司, 根据样本可比性, 剔除ST企业, 金融、保险行业, H股企业, 最后剩下86家符合要求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数据来自企业各年的社会责任报告以及CSMAR数据库。

3 实证结果

本研究根据内容分析法所建立的环境披露评分方式作为环境绩效的衡量指标, 所得结果可知, 各企业2007年最常披露的关于环境的信息为“对环境的关心”、“环境方面目前的作为”和“计划未来在环境方面的作为”。对于在2007年年报中环境绩效披露的程度上, 其平均得分为1.15分, 分数偏低。回归结果见表1。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 2007年环境绩效的衡量指标绩效披露对2007年和2008年的经济绩效均没有显著的影响。可能的原因是环境绩效影响效果相对于经济绩效有一定的滞后性, 它通常是在以后年度起作用的。

2007年的环境绩效对2009年的经济绩效有着显著负相关的影响效果, 也就是说环境绩效披露程度越高, 即企业环境绩效越好的情况下, 对以后年度的经济绩效有反方向的递延, 符合假设。

4 结论与建议

2007年的环境绩效对本年和次年的经济绩效没有明显的显著相关性, 原因之一与经济危机有着直接关系;而2007年的环境绩效对第三年的经济绩效有着显著的负相关, 即以前环境绩效好, 企业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多, 影响了了企业财务业绩的发展。

由前所述, “关心程度”、“目前采取的行动”和“将来要采取的行动”是北京地区上市公司披露的主要方面, “关心、行动”就要有成本的耗费, 对于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其经济绩效应该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企业对于环境方面应承担的责任还远远不够, 原因就是企业想要降低成本提高利润所造成的, 这也为国家采取怎样的措施能够更好的调动企业对于环境的关注与行动提供了依据。要想使企业更好的担负起更多关于环境方面的责任, 就必须采取一定措施, 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无论是从企业社会形象, 还是其切身利益方面都能使企业获益, 这样他们才乐于承担其社会责任。

目前, 我国对于环境绩效的评定没有一个标准的体系, 建立评定企业环境绩效标准体系是学者研究取得成效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祝道松, 卢正宗, 洪晨桓, 杨秀萍.环境绩效对环境揭露与经济绩效的影响[J].当代会计月刊, 2008, (2) .

[2]蒋晓改.2008,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经济效益影响分析[J].价值工程, 2010, (8) .

[3]田翠香.2010, 环境信息披露、环境绩效与企业价值[J].财会通讯, 2010, (10) .

经济绩效 篇5

摘要: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建立,财政资金使用效率问题受到政府和公众的广泛重视。由于我国目前财政管理基础还不够坚实,实施绩效监督将会面临观念制约、制度制约、技术制约,所以推进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需要明确绩效管理的层次、主客体,初步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路径。

关键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指标体系

Abstract: Government and the public all recently pay attention to the use efficiency about financial fund. Because at present the financial control foundation is not perfect in our country, government will be able to face the idea restriction, the system restriction, and the technical restriction. So we need to be clear about the main body and the object body of the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establish the scientific target system, and choose the appropriate reform way.

Key words: public expenditure; achievements management; target system

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是一种特殊的管理活动,它运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全过程进行相关分析,并将考评结果融入整个预算编制,从而使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遵循经济、高效的原则进行,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资金使用效益和公共服务水平。

一、西方国家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的新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绩效预算改革高潮,结合近年来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念,将更多的注意力从财政支出过程的管理转到对财政资源使用成果的关注,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一)获得立法机构的广泛支持

许多国家已完成了绩效管理的相关立法。如美国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英国有《财务管理法》,澳大利亚有《计划管理与预算》,新西兰有《财政法》。这些法律明确了不同政府部门的权力与义务,保证了绩效评估的透明性、权威性与固定性。

(二)绩效评价成为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的新工具

绩效评价不仅成为财政资金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也成为政府管理理念的一次革命,绩效评价已经成为提高公共部门管理水平的新工具。尤其在很多国家,地方政府的改革力度甚至超过了中央,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的提供上,更能顾及地方社会公众偏好。

(三)政府设立了强有力的绩效审计机构

在美国,政府责任总署(原美国审计总署)不仅监督联邦资金的有效使用,还要对联邦政府进行业绩审核、项目评估、政策分析等。此外,很多国家都重视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技术条件,这也为绩效审计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改革的困境

早在 年4月财政部就下发了《中央级教科文部门项目绩效考评管理试行办法》,此后又下发了一系列制度办法,开始探索建立财政支出的绩效考评制度。从这几年实践情况看,绩效监督工作的效果还不理想,主要是由于当前绩效监督环境基础还很不完善,实施绩效监督还存在较多的难点。

(一)观念制约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资金的管理往往是粗放式的。目前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但是很多市场规范化的观念仍然没有深入人心。在财政资金的监督审计和考核方面,一些官员和民众仍缺乏一种公共性、效率化的现代财政观念。

(二)制度制约

1.预算管理模式尚未完善。目前我国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各方面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严重影响绩效预算的推行。首先,在预算编制方面,自主性和可预见性较差。其次,预算执行方面,我国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等管理体系改革刚起步,问题颇多。第三,预算监督体系不健全。人大、审计、公众等监督乏力。

2.财政的基础管理水平较低。在管理水平较弱的时候推行绩效预算,不但不能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甚至会造成负面激励。目前我国缺乏必要的.预算信息和分析能力,财经纪律松弛,缺乏一个支持公共责任与追求绩效的预算环境,这些都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推行。

3.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不健全。现在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低,在绩效评价的标准、组织实施程序、跟踪问效等方面都没有明确的规定,使得我国绩效管理改革的推行无法可依,推行不利。

(三)技术制约

1.绩效标准难以制定。政府追求的公共目标是多元的,这些目标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并且很多内容难以量化,导致公共部门及公共支出绩效指标和标准很难设定,为编制和实施绩效预算造成很大的困难。

2.数据搜集更加困难。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需要搜集被监督单位完成目标的各种方法及目标完成程度的有关数据,为有效完成目标而采取的程序和控制措施等资料。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搜集这些数据和资料的有力途径,也没有完备周密的数据分析系统,影响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财政管理部门的人员虽然普遍财务会计实务知识较多,但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管理、生产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理念较为陌生,会影响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我国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初探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框架已基本建立,财政管理日臻规范,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行全面评价的工作也是刻不容缓。我国必须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

(一)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基本体系构建

1.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一是项目支出各职能部门,即具体执行和实施绩效体系的部门。各职能部门需要制定策略目标、进行自我评价、分析总结。二是财政部门和专家组织。财政部门负责作综合效益评价。专家组织协助财政部门做好调查、监督与分析工作。三是监督机构、中介组织及社会公众。审计部门应严格对资金使用效率进行绩效审计监督,其审计结果作为来年预算安排依据的因素。社会中介机构、社会公众也应树立绩效理念,成为支持和监督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主体。

2.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体。一是对一般预算支出的绩效评价,即评价部门预算的总体绩效。主要包括政务信息管理、资源配置绩效管理、公务员业绩管理、财务质量管理等内容。通过评价加强政府责任制,并激励各机构完善其内部管理、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二是对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包括项目质量技术标准、项目资金效益标准、项目社会效益标准等内容。

(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的是对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能的评价,所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应包括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1.定量指标,指可以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的指标。根据财政活动的特点,首先,包括反映财政支出规模以及其是否适度的指标,如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支出增长率等。其次,包括反映财政支出结构以及其是否合理的指标,如反映我国公共财政支出在行政管理、科教文卫事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等领域使用情况的指标。

2.定性指标,指无法通过数量计算分析评价内容,而采取对评价对象进行客观描述和分析来反映评价结果的指标,它是对定量指标的进一步补充。一是效益性指标。考查部门和单位对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影响。二是创新性指标。考查部门和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围绕和谐社会发展的目标,不断根据外部环境进行的结构调整和创新的能力。三是合规性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是否制定合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制度。四是人员素质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公务员的素质。五是公共责任和公众满意程度指标。考查财政支出部门和单位办公条件、专业设备的先进程度、服务态度和质量等内容。

(三)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路径选择

在我国要推进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改革必须循序渐进,逐步完成。

1.短期任务。首先,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奖罚措施,在政府部门内部形成追求绩效的意识。并且初步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专门机构,可以考虑将财政监督检查部门和绩效评价部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由专门分管领导负责本地区绩效评价的试点工作。其次,建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法律框架。中央政府要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制度专门立法,各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出台相关的绩效评价与管理规章制度。第三,根据部门和单位的业务状况,按分类评价思想初步建立较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与标准体系。

2.中期任务。首先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唤起全民对财政支出绩效管理的关注。其次充分发挥各级人大专门委员会的作用,可以在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基础上设立专门的财政支出绩效监管委员会。三是进一步完善科学的指标体系。四是建立以人大、审计、财政以及社会中介评价为主的,并各有分工的绩效评价与管理模式。

3.长期任务。在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后,财政支出绩效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相关的管理体系已经日趋成熟,绩效评价与预算密切结合,此时需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详细多层次的法律体系,并且引入中介组织开展绩效评价活动,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最终实现财政支出效率和公平的价值理念。

参考文献:

[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中国财政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2] 霍素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J].财政监督,,(10):25-27.

关于旅游业经济绩效评价的探讨 篇6

一、收入效应——旅游业的收入效应促使国内生产总值稳定增长

区域旅游总收入,即是一个区域内外来或本地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所花费的食、宿、行、游、购、娱的总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等资料有关数据表明,旅游业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稳步增长,到2002年保持平稳上升态势,但2003年因为遭遇“非典”影响,旅游经济大幅下降,之后虽然也缓慢恢复增长,但始终未能达到2003年以前的水平。一方面,由于国内生产总值近年来持续保持快速增长,始终保持了10%以上的高增长率;另一方面,也表明旅游业受“非典”的总体冲击较大,恢復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不过,就旅游业自身而言,旅游总收入也保持了平均两位数的较高增长速度。

区域内外旅游者的花费,即一个区域的旅游收入,对其区域的经济影响可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旅游者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收入构成直接影响,直接关联着一个区域的经济收入;由交通费、食宿费、饮食费、娱乐费、商品购买费及服务购买的费用构成,又由旅游地的直接收入诱发形成,间接影响旅游业的收入。

二、创汇效应——创造外汇收入,积累建设资金,推进区域经济增长

旅游业是一个开放型的国际性产业,通过旅游经济的发展,不仅能吸纳国际资本的投入,扩大对外经济关系,而且吸引各国朋友入境旅游,增加旅游外汇收入。旅游外汇收入作为非贸易外汇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商品出口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1.创汇能力高

旅游作为一种无形出口贸易,同有形的商品出口贸易相比,具有很多优势。旅游资源的垄断性和旅游产品和消费的同一性,导致一国或一地区基本上能获得相对稳定的外汇收入。旅游创汇实质是出口服务产品,而旅游服务凭借的人文、自然景观和服务设备的所有权并未出售,损耗少。旅游创汇与其他贸易创汇相比,更具有创汇能力。

2.换汇成本低

旅游产品的核心是服务。相对于物质产品而言,单位旅游出口值所需的物质投入比单位物质生产投入要小得多,加之旅游出口具有产地成交的特点,免除了中间运输环节,且旅游出口基本上不受贸易壁垒、出口配额和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这些因素使国际旅游的换汇成本明显低于对外贸易物质产品的换汇成本。我国旅游换汇成本一般为外贸换汇成本的 70%左右。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旅游业是最优秀的出口产品。

3.换汇速度快

旅游出口中,旅游产品不发生空间位移,旅游者的流向和支付款项的流向是一致的,旅游者需要采用预付或者现金的方式进行交易,因此,外汇的流转速度加快,节省了传统商品贸易下从发货到结算支付的周转时间。

4.平衡国际收支

对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发展经济,引进国外价格较高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但国际收入主要依靠价格低廉的原材料、初级产品等,极容易造成国际收支出现赤字。发展旅游业,对于弥补贸易逆差,平衡国际收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特别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剂良药。由于旅游创汇的种种先天优势,旅游创汇日益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的重视,成为一条重要的创汇途径和平衡国际收支的手段。

三、就业效应——提供就业机会,解决就业问题,促进各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增长

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第三产业中是服务范围最为广泛的经济行业,具有以“劳务”为主的服务性质,是一个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面服务的行业。旅游产品的特殊性和旅游业是为旅游者提供人与人、面对面、感情交流的服务而决定的,因此,在旅游接待工作中,无论是导游服务,还是饭店中的其他服务,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世界旅游及游行理事会(WTTC)公布的资料表明,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与间接就业人数的比例为1:5,即旅游部门每增加1个直接就业人员,社会上就增加5个就业机会。由此可见,旅游业在创造就业机会上高于一般产业。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有特殊作用。

四、产业关联效应——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循环

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一方面对相关的行业有较强的依托性,另一方面又有十分突出的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业除根据直接效应阶段对旅游产业本身创造增值,还通过直接、间接、诱导三阶段作用,不断向第三产业的其他产业及第一、二产业的相关行业进行渗透,产生很强的经济效应,带动整体区域经济增长。

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分析 篇7

1 简述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概念

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一般指的是政府对社会经济进行管理取得的效果和成绩的综合。[1]政府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成绩、业务水平进行评估,产生的结果,以这个结果为基础,对政府部门日后的工作进行参考和指导,希望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提高。政府部门的管理工作绩效评估的组成部分包括工作服务的态度、工作效率和工作责任。

2 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社会资源浪费的核算以及分析评价

2. 1 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社会资源浪费的核算

政府经济管理要实现的目的是社会赢利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因此,对于政府经济管理的评价标准不是政府本身获得利益。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政府要进行经济管理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人力、物力等,也必定会对社会资源造成一定的消耗和浪费,这样才能保证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提高政府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就要以消耗更多的社会资源作为代价。

2. 2 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社会资源消耗的分析评价

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社会资源消耗的分析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

首先,政府经济管理工程中对人力资源的消耗。[2]最近几十年,我国的官员人数变化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但是社会体制的变化,却向着社会主义市场方向进行转变,官员人数和社会体制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的现象,政府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由于政府人员众多,因此,经济管理的人员人数也相应的增多,对人力资源造成了浪费。

其次,政府管理组织结构产生的资源消耗量过大。我国的政府管理组织结构体制人员问题严重,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和浪费非常严重,因此,要及时对政府管理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解决人员问题。比如,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人员过多,岗位设置太少,对人员无法进行安置,就出现了很多的工商管理人员,在社会上进行办公的现象,政府部门人员数量的激增,必定会引发社会资源的消耗,比如,办公用品和办公设备等,都要进行配备。人员过多,就会使很多的政府工作人员出现消极怠工的现象,在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出现敷衍了事的工作状态,大大降低了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效率。

最后,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支配权,逐渐呈下降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政府的职能也在发生转变,对社会资源的支配权也在逐渐下降,但是由于政府官员人数常年高居不下,而且还不断呈上升趋势,使得政府支配社会资源的比例也相应地升高,相对社会支配社会资源的比例就会降低。

3 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优化方法

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评估是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的具体含义是指对政府经济管理活动中的结果和效益进行综合。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是政府开展经济管理的有效参考,为政府在经济管理过程中浪费的社会资源进行优化处理。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优化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加强对政府的经济管理工作的立法研究。第一,法律具有强制性,能够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3],对于政府的经济管理工作,法律可以对政府的经济管理工作形成绩效保证,通过对政府经济管理工作方面的立法,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效率,提高管理绩效。通过立法,能够对政府经济管理工作进行规范化和制度化,使政府在进行经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法可依,也要做到有法必依,进一步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第二,法律也具有权威性,能够对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形成约束,使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能够明确工作任务,做好经济管理的评估工作,及时对大众反馈工作成果,形成大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最终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

其次,对政府的评估机构的评估制度进行完善。要实现科学合理的评估结果,就要对评估制度进行完善。第一,要建立综合性和权威性相结合的评估机构。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要明确管理任务和承担的相关的责任,明确工作目标以及要实现的社会效益。政府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对经济管理的支出成本以及政府经济管理工作是否对社会产生了积极作用,促使社会不断赢利,保持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等各方面要进行评估和衡量。这样能够使政府的经济管理工作和社会实际的经济相结合,衡量过后而产生绩效结果,能够对政府未来的工作产生积极的作用,对政府加强宏观调控具有参考价值和指导作用。文章主要从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对政府经济管理活动的资源消耗进行分析,这样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对资源进行优化,提高政府经济管理的效率,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第二,要以评估机构为基础,设立分机构,各行其职,加强合作,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合理,因此,我国要对政府内部的人员结构机制进行优化,实现人力资源的得当使用。第三,政府要设立各部门的专业评估机构,对政府工作进行专门的评估,提高政府执行能力。[4]因此,如果要提高政府对社会资源的反馈率,就要对政府职能进行转变,对社会主义市场制度进行完善,促进政府对经济管理的执行力,对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进行创新和改进,提高政府对经济管理的决策和执行力。

最后,对政府经济管理工作进行综合的评价分析。政府进行经济管理要实现的目标,就是保证社会赢利,实现社会经济的稳步健康发展。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对我国的市场体制进行不断完善,对政府的经济管理制度进行改进,提高政府对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创新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建设。

4 结论

通过文章的叙述,我们了解到政府在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依然没有提高经济管理的效率,还大量的浪费和消耗社会资源。因此,要使政府经济管理效率得到提高,要从立法、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制度等多方面进行改进,促进政府经济管理效率的提升,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兰燕.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探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6):142,177.

[2]张鹏.论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J].企业导报,2015(2):38,15.

[3]冯星.政府经济管理的绩效[J].中外企业家,2013(20):32.

完善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审计绩效 篇8

一、完善政府审计管理体制

从审计关系来看, 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必须独立, 审计人员才有可能对被审计单位履行受托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而我国审计机关受本级政府领导, 人事任免和审计经费都由当地政府控制, 政府审计实际上是政府的内部审计, 独立性很难得到保证, 审计结论的公正性难免受到制约和影响。因此, 应改进政府审计管理体制: (1) 审计机关的人事任免在省以下由省级审计机关直接负责, 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 我国应实行立法型的审计模式, 建立审计检察院。 (2) 政府审计机关的经费应纳入中央财政预算。 (3) 在审计业务方面, 要强调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

二、加强审计人员的职业培训,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各级政府审计机关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和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 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使审计人员不但熟悉会计、审计业务, 懂得信息技术、法律、工程等方面的知识, 而且具有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需要、促进政府官员依法行政、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的观念。特别是要培养经济责任审计人员慎独、慎微、慎言、慎处的行为方式, 即审计人员要加强自我监督, 防微杜渐、注重小节, 说话有度, 对审查出的问题依法进行处理。在当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人员编制紧张的情况下, 加强审计人员的在职培训, 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改进工作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而且与“大社会, 小政府”的政府机构改革方向相符。

同时, 政府要积极整合社会资源, 利用民间审计和其他社会力量, 根据工作需要聘请工程技术人员, 弥补经济责任审计人力资源的不足, 促进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对于聘请的社会审计人员, 要加强现场管理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 确保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量。

三、审计内容坚持共性和差异性并重的原则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的设计应考虑审计对象的属性。审计内容应随着审计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不同的领导干部有着与其职位相应的经济责任范围。

1. 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对地方政府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要紧扣地方经济工作中心, 对各项重要经济方针和政策的落实、重大经济决策的执行、重大项目的投资以及重要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开展进行调查, 重点查清以下情况: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主要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是否民主;重大投资项目的效益性;被审计对象在财政财务收支中有无侵占国家资产等。

2.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党政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部门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这些部门的共同点是: (1) 收入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 部分部门存在行政性收费或下级部门、单位上缴的管理费; (2) 领导干部位高权重, 影响较大; (3) 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直接影响。它们在财政财务收支的管理方面和其他经济责任方面虽各有特征, 但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 主要检查这些部门完成当地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分配的经济和业务工作情况;审查经费来源、数量以及使用情况;检查各部门占用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抽查本部门所属下属单位的工作业绩及经费使用情况等。

3. 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对国有企业法人代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包括: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真实性、合法性;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及执行情况;重大技改、建设项目决策、资金来源、项目招投标及项目效益情况;长期投资决策、管理及投资收益情况;重大融资、担保决策及资金使用效益情况;任期内企业改制、国有产权转让、重大资产处置、坏账核销决策情况;大宗、批量物资采购情况;对环境的保护情况;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情况等。

4. 高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根据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有关行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和《关于切实做好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通知》, 对高校校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 依法治校、依法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2) 遵守、执行国家财经法规情况; (3) 重大经济决策是否民主、科学; (4) 对本级和下属单位的监督管理情况, 重点关注高校后勤服务部门与高校规范分离工作情况; (5) 被审计对象遵守有关规定情况等。

四、坚持以“三权一廉”为重点的审计模式

目前, 地方各类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大致可分为三种模式: (1) 以经济事项为主线, 以“三权一廉”为重点的经济责任审计模式; (2) 将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效益审计、专项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模式; (3) 以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为重点的审计模式。“三权一廉”是指经济决策权、经济管理权、资金使用权和领导干部的廉洁。对经济决策权的审计:审计建设工程项目、招商引资、举债融资、政府采购、土地使用权出让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过程;对经济管理权的审计:审计领导干部所在部门的内部控制情况、考核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对资金使用权的审计:审计各项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同时, 监督领导干部遵纪守法的情况。以“三权一廉”为重点的审计模式较恰当地归纳了我国经济责任审计中主要的评价内容, 在当前我国经济环境下应坚持以“三权一廉”为重点的审计模式, 提高经济责任审计绩效。

五、评价指标坚持共性和个性并重的原则

在设计经济责任审计指标体系时, 应坚持经济责任评价指标共性和个性并重的原则, 同时兼顾发展性原则。指标体系应由共性指标群、类型指标群以及前瞻性指标群三部分构成。 (1) 共性指标群。共性指标群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客体中的共同属性, 分为经济决策权评价指标、经济管理权评价指标、资金使用权评价指标以及领导干部廉洁评价指标。 (2) 类型指标群。类型指标群体现着因被审计对象的差异而需要重点审查的特殊经济责任。类型指标群由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类指标、部门领导干部类指标、国有企业法人代表类指标、高校校长类指标等组成。 (3) 前瞻性指标群。前瞻性指标群是以发展性原则为基础设置的, 反映的是不同时期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时代性要求。

摘要:经济责任审计对加强干部的监督管理, 促使其依法行政,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提高公共管理的绩效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文提出了提高我国经济责任审计绩效的建议。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质量,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王素梅, 赵杨.论国家审计的职能转型——基于公共行政模式的演变分析.理论学刊, 2004;12

[2].刘秋明.现代西方公共受托责任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5;7

[3].陈思维, 王会金, 裴文英.审计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权力运用差别与经济绩效的联系 篇9

一、流动匪帮、固定匪帮

强力者如何使用权力而使经济绩效产生差别?对于这个问题, 奥尔森从比较流动匪帮和固定匪帮的不同行为方式开始了他的理论征途。流动匪帮因为其流动性, 那么对于它言, 最佳的策略实际上是能抢多少就抢多少, 它不会考虑也没有必要考虑在某块区域在以后的时期能否抢到东西的问题。而流动匪帮的这种策略对于它所存在的区域的人民而言, 无疑是灾难性的。一则它会导致人民保护自身安全成本的加强, 二则使人民没有足够的信心去进行投资这样的事项, 使得社会扩大再生产变的飘渺而不可及。这两点的存在足以导致一个经济体系在极端低效率的状态下徘徊。当然, 流动匪帮的这种策略实际上是很难持久的, 因为一味地抢下去, 人民总有被榨干的一天。总有那么一两个流动匪帮由于自身力量的扩张, 选择在某一区域长期地发展下去。那么, 当这种流动匪帮转化为固定匪帮的时候, 它会有怎样的行为抉择呢?奥尔森通过对黑手党和中国军阀的分析, 得出了一个另人惊讶的结论, 该结论是这样的:首先, 固定匪帮会减少其攫取的份额。就如我们所看到的, 在很多人中只有一个罪犯, 则他会倾力进行盗窃活动, 相反对一个地盘行使持续控制的固定匪帮, 则尽力保护普通人能够从事生产活动的动力, 以及相互有利的贸易活动。[1]另外, (固定匪帮) 用他自己控制的并且完全可以用于自己享受的收入来为其领地提供公共物品, 看起来这确实是矛盾的。[1]是什么让固定匪帮和流动匪帮的行为选择差别如此之大, 奥尔森也对此做出了解释并开创性的提出了“共容利益”这样一个概念。他认为“共容利益”是理解这种差别的关键。实际上, 固定匪帮也是理性人, 他减少攫取的量, 并非出于某种善良的动机, 而是因为他要承担由于他的掠夺性行为而带来的社会损失的份额。保护普通人和使他们能更好的从事贸易, 其实也是基于榨取更多这样一个目的。而提供公共物品也只不过是“共容利益”下固定匪帮的一种理性选择而已。事实上, 在此, 我们也可以将“共容利益”理解为一种“产权”, 当一个固定匪帮控制了某一区域, 它事实上也就获得了这一区域的“产权”。对待这样一种“产权资本”, 你可以选择一种竭泽而渔的方法, 一次性地掠夺人民所有。当然, 这种方法无疑是蠢笨、缺乏效率且不能持久的, 理性的选择正如固定匪帮所选择, 我先把鱼养肥, 然后再享受把鱼养肥的好处。

二、固定匪帮、专制体系和民主体系

当匪帮首领如果可以强大到可以稳定地占有一块领土并控制那里的偷窃行为的话, 那么他在其领土上就有“共容利益”。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拥有足够能力控制其领地的匪帮首领总有强烈的动机成为一个头戴皇冠, 能够安居乐业的供应公共物品的专制者。实际上, 不管早期的专制者如何给自己或者继任者以怎样的吹捧性称号, 有时他们甚至宣称是基于神授权力而统治, 但他们总是难以剥去匪帮的身份。而对于匪帮的臣民而言——即使匪帮首领年复一年地从他们身上榨取油水——也宁愿要一个固定的匪帮而不是间或窃取他们的流动匪帮来统治。流动的匪帮其实就意味着无政府状态, 而用政府来取代无政府状态就会带来产量的巨大增加。由于双方的契合, 固定的匪帮首领往往能够完成到专制者的角色褪变, 这种蜕变, 客观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匪帮首领的道德约束, 而这种道德约束也使其统治下的臣民有了更多的期盼。但是, 奥尔森指出:实际上, 在任何专制君主统治的社会里, 怀有与流动匪帮一样的专制君主迟早注定是要出现的。而且, 就如我们预测的, 历史上君主与专制犯下的没收财产, 拒绝支付, 强迫货币贬值以谋取私利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1]不管导致专制君主这样行事的原因怎样, 一旦专制君主选择流动匪帮那样的行事方法, 这种专制体系往往只能面对解体的结局。当专制政治体系解体的同时, 是否意味着民主政体一定会呼之而出来取代专制体系?对于这个问题, 奥尔森给予的回答是有可能, 但其中的过程需要特定的条件, 而且必须是在满足这些特定的条件下, 从专制到民主的道路才变得现实。他提出的条件是这样的:一、这样我们可以推测, 专制可以被预防, 而有些历史偶然事件会导致一小群领导人、团体或者家族之间形成权力平衡, 也就是说, 权力的平衡分配使任何一个领导人或者集团都会很谨慎地避免获得大于他人的权力, 这种情况使民主成为可能。二、民主自发的第二个必要条件就是, 不同力量之间的权力存在的大致平衡不会出现破裂, 这样就使小地方的专制统治是不可行的。三、第三个必要条件是, 不管是由于地理障碍、城墙或者其他幸运的环境等因素, 在实施民主安排的地方一般可以免遭其周边政权的征服。[1]当解决专制会走向民主这个问题后, 我们下一步需要探讨的是为什么民主对经济的激励作用要比专制来的更为有效?或者可以这样讲, 为什么我们一定要选择民主体制, 而不是专制?首先, 专制和民主所服务的对象不同, 专制是为专制统治者一己的利益服务的, 不管是减少窃取量还是适时适当的提供公共物品, 专制统治者总是毫不犹豫地奔向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大多数的利益则是民主思考的逻辑起点。其次, 稳定的专制也往往不可的, 专制者的无限权力外加其不断膨胀的欲望总促使他不断的向流动匪帮的行为方式靠拢, 这就意味着, 专制内部存在着有可能使它自身土崩瓦解的定时炸弹。从专制走向民主的关键是内部存在一种权力的平衡, 恰恰也是这一种平衡, 是民主优于专制的关键。当没有一个人, 一个家族或者是一个集团能把权力独自揽下, 至少可以保证任何利益都向某一方倾斜的不良局面。最后也有可能是最重要的一点, 民主比专制具备更多的“共容利益”, 专制的“共容利益”是建立在专制主和其臣民之间的, 这种纽带及其脆弱, 任何一方的不良举动都有可能引发专制体系的崩溃。民主则意味了更多的商议, 更多的协调, 虽然民主有可能导致大多数人的暴政, 但就一般意义而言, 民主协调社会意见, 化解社会冲突, 是优于专制的。

三、持久的民主体系

在解决民主优于专制这一问题后, 是否意味着一旦获得民主, 我们就不必再去做些什么, 而可以任由民主自身发挥作用呢?奥尔森对此的回答是:民主的确立与选举的推行并不必然带来稳定的契约或者财产权利。如果民主本身就不是民主的话, 民主制度所赋予的个人权利也是不稳定的。在一个不稳定的民主国家里, 财产和契约权利可能会因为一个走向专制的当选领导而被大打折扣。一个脆弱的民主体制下的领导人会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没收资本, 贬值货币或者剥夺少数人权利, 而这正好使个人权利受到伤害。因此, 在民主的形成与个人权利 (包括财产和契约权) 的稳定之间, 也不存在内在的一致的必然联系。[1]稳定的契约或者财产权利是一个社会能否取得发展并走向繁荣的关键。那么, 到底怎样才能保证这种稳定的契约或者财产权利呢?奥尔森的回答是:持久的民主。就像专制者和固定匪帮的区别在于专制者在位的时间比后者要长, 而这种持久性保证其统治者对自身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制约, 而其臣民就能更好的预期自己的未来收益, 从而进行各种生产和贸易活动。持久的民主带来的良好的个人财产与契约权利能够被人一代一代地充分有信心地预期着的时候, 这个社会也就是稳定的社会。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我们如何实现从民主到持久的民主的转变呢?奥尔森给出的回答是这样的:一、显然, 如果要让现任政府下台而又没有法治作为辅助, 持续的民主也是难以成功的。二、如果现任政府的反对力量没有法治所赋予的的自由发表言论和其他包括财产与契约在内的完全的权利, 民主也不可能持续下去。而如果连在任政府的这些反对力量也拥有这些权利, 那么其他也就都会拥有这些权利。三、因此, 法院系统, 独立的司法体系以及对法律和个人权利的尊重对持久的民主来说是有必要的, 而这也意味着会带来持久的稳定的财产权和契约权。[1]

四、强化市场型政府

以上部分的分析, 事实上是对各种政治体系的一种比较。通过这种比较, 关于为什么不同的市场体系导致不同的经济绩效问题, 我们也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回答。流动匪帮、固定匪帮、专制体系、民主体系, 它们运用权力的方式的差别, 导致了其经济绩效的巨大差异。哪种权力的运用方式更有效果?一般而言, 是从流动匪帮的模式到民主体系的模式不断增强的。那么, 是否存在一种如果运用权力的规范或法则呢?在此, 奥尔森又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可以高度浓缩其长期增长理论的重要概念:强化市场型政府。一个政府如果有足够的权力去创造和保护个人的财产权利, 并且能够强制执行各种契约, 与此同时, 它还受到约束而无法剥夺或侵犯个人私人权力, 那么这个政府是一个“强化市场型政府”。经济成功有两个必要条件:第一, 存在可靠且明确界定的财产权利和公正的契约执行权利;第二, 不存在任何形式的强取豪夺。[1]强化市场型政府设立的目标, 在于获得所有潜在的来自贸易的收益。为此就必须建立一套法律体系和政治秩序来强制执行合同或抵押协议, 提供有限责任的公司制度安排, 并且保证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及有效的运转。在这里, 财产权利, 契约权利以及由此催生的资本市场, 便成为区分市场化强度之“色谱”的尺度, 其两端分别为产权高度密集型和产权高度粗放型 (可以分别对照为民主体系和流动匪帮) , 各国的经济也就可以依此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显而易见, 为创新提供必要资本支持的金融市场属于高度契约密集型产业, 因而对强化市场型政府的依赖性特别高。当把贸易领域和生产领域联系起来考察时, 我们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产权密集型的经济通常对应的是资本密集型经济。其背后的逻辑十分简单, 如果机器或工厂面临着被没收或充公的风险, 人们就不愿意从事资本密集型生产。这也顺带解释了在“产权——资本粗放型”经济中, 往往是那些具有自我保护性质的产业比较发达, 比如人力资本密集的手工业和种植业。至此, 我们实际上已经完成了对问题解答。

摘要:人类社会大多数国家中, 都存在市场这样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但是, 不同的市场为什么绩效差别如此之大呢?本文通过对曼瑟.奥尔森教授《权力与繁荣》一书的解读, 提出了这样的观点:由于不同的政治体系在运用自己的权力的目的、方式和方法上存在差别, 导致了经济绩效的巨大差别。

关键词:民主,共容利益,强化市场型政府

参考文献

中国产业集聚与经济绩效研究 篇10

关键词:工业,产业集聚,绩效,研究

产业集聚是指由一定数量企业共同组成的产业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集中, 以实现集聚效益的一种现象, 一般包括同一类型和不同类型两类产业的集聚模式。众多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尝试用不同方法来揭示“集聚经济”的作用和性质, 以探讨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产业集聚对经济绩效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产业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

行政区划的影响和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 各地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发展, 大多局限于行政区范围内, 由此影响了跨区域制造业带和地区专业化分工体系的形成;绝大部分产业集群尚未成熟, 主要依赖于低成本优势, 没有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各种优势, 产业集群的发展层次较低。

2 产业集聚及测量

2.1 产业集聚指标

主要考察产业集聚的外部经济的来源对产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外部经济的来源包括:产业集中、产业关联和地区多样化经济。

2.1.1 产业集中

地方化经济, 即同一产业的企业在共同的区位集中产生的外部性有利于提高产业的生产率。这种地方化经济的效益包括共享专门的投入要素、熟练劳动力和知识、产业内联系等。共享专门的投入要素和生产技术的企业更愿意以各种方式进行协作。而且, 同一产业的众多企业集中也增强了集体行动的能力, 如共同购买中间投入或其他生产要素。同时, 集中也能够强化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竞争。但是, 产业集中提供的外部经济也可能被集中在区域内的企业竞争使用土地和劳动力所导致的高投入成本所抵消。

2.1.2 产业关联

集聚可以通过企业区位决策和厂商间供求联系的共同作用而产生, 地方性供应商的存在可以降低贸易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率。产业间的联系也可以作为信息的有效通道, 通过稳定的供求链条联系起来的企业可以经常置换提高产品质量或者节省成本等生产经验, 这种持续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产业间外部经济的动力机制。产业关联能够提高产业效率, 并进一步增强产业的区域化过程。

2.1.3 地区经济多样化

一个地区众多产业并存比某一个产业的集中更能给地区带来活力。多样化能导致产业之间的沟通, 从而产生更具有生产力的新思想和新组合。位于大城市的企业可以更方便地获得商业服务, 如银行、广告以及法律服务等。多样化效应更为重要的是经济活动的异质性。在消费者方面, 地区商品品种增加有利于提高消费效用;在生产者方面, 该地区产品多样化也会影响到产出水平。也就是说, 地区多样化可以通过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多样化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研究表明经济活动的多样化可以显著影响区域经济增长。

2.2 产业集聚的地区差异

产业间集中程度差异很大。从产业集中指数看, 集中程度最高的产业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产业集中指数为101.17, 依次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加工业以及煤炭采选业, 产业集中指数分别为86.64、84.32、82.90、73.12和71.12, 这些产业除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外, 都属于资源开发型产业。集中程度最低的产业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其次是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工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以及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集中指数只有18.75, 仅为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集中指数的18.53%。中国各地区产业间面临的多样化环境差异也很大。从多样化指数看, 山东的经济多样化指数最高, 为0.9267, 依次为江苏 (0.8124) 、广东 (0.7744) 、河南 (0.5596) 和浙江 (0.5501) ;经济多样化指数最低的地区依次为西藏 (0.0036) 、海南 (0.0191) 、青海 (0.0234) 和新疆 (0.0733) 。产业集中指标回归系数显著为正的产业有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其系数位于0.05到0.24之间, 表明产业集中程度对工业增长的作用大小差异大。

3 促进我国产业集聚的发展的政策措施

3.1 制定国家产业集群战略与政策

为促进和引导产业集聚的发展, 今后应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产业政策, 强化集群政策导向。各级政府应将促进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战略和政策的中心, 制定完整的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和科学系统的产业集群促进政策体系。中央有关部门应着重研究确定今后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领域 (如服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 和重点区域, 并在技术创新、金融信贷、土地、信息服务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

3.2 完善地方产业体系

应该加强企业间的前向和后向联系, 鼓励企业采取多种形式, 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专业化分工协作, 大力提倡发展产业链经济, 并围绕主导产业链完善地方产业体系;要加强快速公路网络建设, 并根据各地的条件, 建设快捷的产业协作圈。这样, 通过培育产业链经济和地方产业配套体系, 将可以降低企业的商务成本, 提高整个产业的抗外部干扰能力, 由此促进企业在集群内落地生根, 推动区域集聚经济发展。

3.3 指导金融、法律、物流、信息服务、技

术辅导中心等配套体系以及行业协会等中介机构, 为产业集群内企业合作创新起到必要的“粘合”和支撑作用。特别是要鼓励行业协会的成立和完善。波特认为, 行业协会能够建构产业集群的联结点。协会可以集合产业集群的相关信息, 提供共同管理课题的论坛, 调查环境课题的解决方案, 以及寻求其他许多共同的利益;而且可以在指定地方法规方面代表产业集群。有些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集群, 行业协会还执行如营销和应用研究等其他功能。

3.4 努力消除区域产业集群的制度壁垒, 整合区域经济资源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积极通过制度创新, 帮助创业者向专业化发展, 降低贸易费用, 促进企业间的劳动分工和提高企业竞争力, 以及通过区域营销发展产业集群, 进而构筑区域创新网络。除了维持市场秩序、消除产业进退的政策性壁垒以外, 政府也应当在税收、政府公共支出等方面对促进产业集聚提供合理的政策扶持, 鼓励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系统集成。一是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规划, 有针对性地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以良好的经济生态系统, 促进生产要素的地理集中。二是发挥区域高校科研优势, 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结合, 培养、吸引优秀人才, 加强职业培训, 为集群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与人力资源。三是转变政府职能, 减少行政干预, 加快建立社会诚信系统, 营造自由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市场整合与工业集聚[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信息化对企业经济绩效的影响研究 篇11

摘 要 为了实现信息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意见法来确定权重矩阵和评判矩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橫向纵向比较来说明各个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程度,最终实现信息化对企业经济效益影响的综合评判。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信息化 指标体系

一、引言

日益激烈的国内外竞争环境迫使企业不断寻找提高竞争力的途径,企业信息化是企业为了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高效益和发展能力,应用信息技术,再造企业的变革过程。作为社会经济基本单元的企业,其信息化投资需求不断加大。企业以投资回报为生存准则,因而重视信息化的投资结果。

信息化效益的研究对于明确信息化投资成果,提供反馈信息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对整个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提高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另一个角度看,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竞争力的主要保证。

本文基于南京市千企升级计划的数据分析,客观评价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比较企业之间信息化水平的差异和特点。这对于完善信息产业发展政策,提高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正确指导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企业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企业信息化评价模型

评价是指根据确定的目标来测定对象系统的属性,并将这些属性变为客观的定量数值或者主观效用的行为,可认为,评价就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的考核。企业信息化评价由于渗透性强的特点而变得复杂,在评价中只注重经济效益是不够的,还要看到由此而带来的企业创新力的提高,企业发展升级的核心力在于其创新力。由此本文提出了由信息化水平、经济效果和创新力有机结合的企业信息化三维评价指标模型。三向量的合量反映了企业信息化的效果,是综合评价的依据,在每一维度下又有相应的二级指标。

(二)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

企业信息化多指标综合评价工作的第一步就是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标准的建立,这是整个评价工作的前提。本文依据所要处理的数据特点将采用如下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企业信息化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计算分析

(一)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计算

1.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矩阵

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信息化进行综合评价,上述指标体系中每一要素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对给出的评价指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其权重。在讨论n个因素中每个因素在整体中各占多大比重时,将定性说明其中一个因素比另一个因素对总体而言的重要性程度的语言量化,引入函数 f(x,y):

本文在处理数据时,将直接对所有二级因素进行综合评判,并分析计算结果,由于一级因素因素集较小,不予单独计算。

(二)数据的处理及结果分析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南京市千企升级计划,经过对一千家企业的销售收入的比较,把一千家企业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年销售收入在1000 5000万,第二类是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 1亿,第三类是年销售收入在1 10亿,至于年销售收入1000万以下和10亿以上的企业由于所占比例较小,不加以考虑。在这三类中分别随机选择10家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数据的整理与计算。

企业信息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涉及多个二级指标,对这些二级指标分别用相应的数据来替代,具体为:信息化投资成本比重——信息化投入/销售收入,信息化经济效益——销售利润率,企业升级规模速度——企业2012年销售目标收入/2010年销售收入,研发技改投资成本比重——(研发投入+技改投入)/销售收入,知识资产投入成本比重——人才培养与引进经费投入/销售收入。本文数据是基于2009年的企业数据,相应投入和销售收入都是2009年的值。

由以上数据处理方法可得如下结果,根据层次分析法获得权重矩阵为:

根据专家意见法得到评判矩阵,第一类是年销售收入在1000 5000万,第二类是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1亿,第三类是年销售收入在1-10亿,其单因素评判矩阵分别为:

在权重矩阵和单因素评判矩阵可得的情况下,利用前面的计算公式: 可计算出综合评判矩阵,这里只给出第一类的情况,剩下的两类情况可以很方便的计算出来。

综合评判矩阵中每一行分别表示一种因素,共有六种因素;每一行有五列,分别表示五个评判等级,第一列等级最高,然后依次递减,最后一列等级最低。每行最大的数值表示该行所代表的因素所处的等级,例如:第一类中的第二行表示信息化投资成本比重 ,该行最大的数值为1.4452,所在位置为第三列,所以表示信息化投资成本比重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处于中等水平,类似的可以得出其它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等级水平。

将三类情况下的数据综合分析可得,规模小的企业其信息化水平的各个因素影响等级比较低,较低等级的数值要大于较高等级的数值;规模中等的企业的这种现象不是很明显,数值大小比较对称;规模大的企业正好与规模小的企业相反,其各因素的影响等级比较高,较高等级的数值要大于较低等级的数值。由此可以得出:规模较大的企业其信息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比较明显,规模小的企业其信息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不很明显。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建立了企业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来分析信息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对数据的分析可清晰的看出信息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正向影响是很大的,不同规模企业之间信息化作用程度具有相似性,小企业转变为大企业的过程中信息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企业信息化作用对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已经显得举足轻重,在当前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共识的大环境下,企业应着眼于使信息化支出在营收中所占比例最优,即以最少的信息化支出达到预期效果,实现信息化建设带来的效益最大化。企业在升级过程中要实现信息化,经济效益,创新竞争力的协调发展,以实现企业总效益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金勇.企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4).

[2]李宏艳,董军,杨善林.企业信息化模糊综合评估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4(6).

[3]唐志荣.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3.

[4]张维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理论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应用.宁夏大学学报.2002(9).

[5]张玲玲,伶仁城.企业信息系统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究.中国管理科学.2004(12).

企业财务经济指标的绩效考核 篇12

企业设定财务绩效考核标准的目标:1.引导被控制者的行为达成既定的工作标准;2.建立公平竞争机制;3.奠定公平考核被控制者的基准。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选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业绩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企业绩效考核的财务指标。

1.销售收入指标

“销售”是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可以说是成也“销售”,败也“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让过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在绩效考核系统中的销售收入指标应该是企业的账面销售收入减去当期销售退回以及销售折扣或者销售折让后的调整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收入净额=账面销售收入—销售退回—销售折让与折扣

2.经济增加值

经济增加值 (简称EVA) 是公司经过调整的营业净利减去债券资本和股权资本综合成本后的余额。调整后的营业净利润是以报告期营业净利润为基础,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利润。与会计利润不同的是,EVA考虑了投资的成本,体现了真正的股东价值的创造是衡量股东创造价值最为准确的指标。

EVA计算方式。EVA=NOPAT一 (WACC×Capital) 其中NOPAT为调整后的净营业利润;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Capital为总资本。

用经济增加值衡量绩效,与传统绩效衡量相比,优势有以下几点:(1)将对经营者的物质激励建立在扣除资本成本 (包括权益资本) 的经济增加值的基础上,有利于资本保全;(2)考虑了权益资本成本是EVA指标最具特点的方面;(3)避免了无偿使用股东的资本,保护股东利益;(4)对税后营业净利益和资产价值进行调整,能较为准确的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5)促使经营者减少资金占有,加速资本周转,提高资金利用率。(6)“EVA奖金计划”用EVA的增长数额来衡量经营者的贡献,并按此数额的固定比例作为奖励经营者的奖金,使经营者利益和股东利益挂钩,激励经营者从企业角度出发,创造更多的价值,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方式。

3.净利润指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企业获得的利润越多,对出资者所做的贡献也就越大,成绩也就越显著,这是投资公司的根本目的所在。作为企业的所有者 (或者老板) ,他们更关心投入资本在一个会计期间内的净收益,因此必然要有一个相应的指标来作为业绩考核的手段。因为,销售收入作为单一的指标在考核业绩时存在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就引入净利润指标来考核员工业绩。

利润是指企业经营所取得的盈利,即一定时期期间企业的全部收入扣除为取得这些收入发生的全部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又称净利润或净收益。

计算公式如下: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

主营业务利润=丰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4.现金流量指标

在我国现阶段这样一个商业信用极为频繁的交易环境下,按权责制计算的净收益与实际现金收入相差太大,因此,只用以权责发生制下计算出来的财务指标来评价经营者的业绩是不科学的。现金是企业营运的血液,所以必须同时采用现金流量指标来评价企业的业绩,才能反映经营者对企业的真正贡献。

(1)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公式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通常使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它代表企业自发创造现金的能力,已经扣除了经营活动自身所需的现金流出,是可以用来偿债的现金流量。公式中的“流动负债”通常使用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负债”的年初与年末的平均数。

现金流量比率表明每1元流动负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保障程度。该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

(2)现金流量回收率=现金净流量/总投资

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产生现金的能力,也反映了企业真正的实力,从而也间接反映出企业的经营者的管理水平。

(3)剩余现金流量=本年现金净流量-子公司投资额x资金成本率

现金流量回收率是一个比值,当现金流量回收率高于企业资金成本而低于目前的现金回收率时,企业的经营者会拒绝该项目的投资,以保持企业较高的现金流量回收率,保证企业业绩不至于下降,但这会造成整个企业集体利益的损失。

结束语:

对于企业来讲,没有最科学最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只有最适合企业的绩效考核指标,适合的才是最好的。上述几种业绩评价指标各有利弊,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者多种指标去分析企业的实际情况。

参考文献

[1]张蕊.《新时期企业财务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财会月刊

[2]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经济管理出版社

[3]袁光华.《绩效考核指标的选取与组织目标一致性的实现》

上一篇:渗透安全教育下一篇:基层卫生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