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能生

2024-05-13

潜能生(共12篇)

潜能生 篇1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潜能的激发, 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但在实际教学中, 总会有一些学生由于自身、教师、学校、家长等方面原因, 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不强, 学习潜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些学生往往不专心听讲, 不积极思考, 不按时完成作业, 久而久之, 发展成为学习困难的学生, 而且随着年级的递升, 学习困难的程度日益加深, 于是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潜能生。新课程改革要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数学成长, 因此, 认识潜能生产生的真实原因并及时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 使他们也能获得必要的数学素养, 就成为每一个数学教师的神圣职责。

一、数学潜能生产生的原因

1. 学生自身原因。

(1)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潜能生往往在低年级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他们只是依靠简单的重复记忆和练习来学习。到了高年级, 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加深, 学习难度也就不断加大, 其学习力也就越来越弱。

(2) 长期缺乏学习成就感:数学潜能生在学习中经常受挫, 长期享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这是他们放弃学习的最重要原因, 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无可挽救, 于是就“破罐子破摔”, 自然而然就成为潜能生。

2. 学校教育原因。

(1) 个别教师教育不当。

一些学生之所以成为数学潜能生, 和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教师可能没有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 讲授的速度、深度以少数优等生为标准, 使得一些中下游学生听不懂;有些教师可能采用同一种教学方法, 按同一标准要求学生, 使得一些学生力不从心;有些教师可能歧视基础较差的学生, 没有真心去帮助他们, 使得这些学生自暴自弃;有些教师可能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经常讽刺挖苦学生, 使得这些学生受到委屈, 心灵受到伤害。如果一位学生经常受上述因素的影响, 就容易成为潜能生。

(2) 消极学习氛围的影响。

如果一个班级缺乏强有力的管理, 就容易滋生不良的学习风气, 从而引发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 成为潜能生, 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3. 家庭教育原因。

(1) 家长过分娇惯。

有些家长对子女的过分娇惯和放纵, 导致孩子在数学学习中一遇到困难便退缩, 从而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倾向, 这样的孩子就容易成为潜能生。

(2) 家长疏于管理。

有些家长忙于打工赚钱, 疏于对子女的管理, 让不少学生养成了任性、自私、懒惰的性格特点和行为习惯;有些家长自身文化程度低, 对孩子的学习不知怎样管理, 有的甚至干脆就不管。这样的家庭, 容易使孩子成为潜能生。

(3) 家庭发生异变。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和个性越来越解放, 导致离异家庭和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 这些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爱, 从而缺乏正确有效的家庭教育, 使得孩子放任自流, 从而成为潜能生。

二、学习潜能有效挖掘的策略

1. 激励评价, 有效促进。

(1) 完善等级评价, 消除自卑心理。

所谓“完善等级评价”, 就是将原来等级评价中的“不及格”或“太差”等评价词语改换为“加油!”、“有进步!”、“继续努力!”等激励性词语, 让他们找到自信, 看到自己的优点, 看到自己的希望, 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鼓励, 从而主动参与数学学习。

(2) 开展进步奖励, 点燃成功火苗。

教育心理学认为, 成功给人以鼓舞, 给人以力量, 给人以兴趣。根据这一心理特点, 可以在潜能生中开展评奖活动, 只要他们有点滴进步, 就要给予适当奖励。通过奖励, 帮助他们点燃“渴望进步、渴望成功”的熊熊烈火。

(3) 建立互帮小组, 营造互助氛围。

在采取“评价、评语、评奖”措施的同时, 还可以在优等生与潜能生之间建立“一帮一”或“手拉手”辅助网络。在“手拉手”活动中, 让优等生辅导潜能生释疑解难, 温故知新, 帮助他们扫除学习中的“拦路虎”, 从而克服消极和畏难情绪。有些潜能生还可以发挥自己的长处, 影响和带动优等生参加文体、社会实践、家务劳动等活动。优等生和潜能生在这种平等互助的心态下, 互帮互学, 优势互补, 积极进取, 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 培养兴趣, 发挥潜能。

(1) 多说多想, 领悟方法。

越是成绩差的学生, 在课堂上越是不敢发表意见, 因为他们在课堂上会觉得自己矮人一等, 怕自己的答案受到老师的责骂, 同学的嘲笑。但只有在课堂上真实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说出自己的想法, 才有可能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要想让潜能生在数学课堂上可以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一定要创造出一个能够让他们敢说、能说的数学课堂。当常说、常想、常练成为潜能生的学习习惯之后, 他们就能领悟到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 从而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学习潜能和学习需要。

(2) 多给机会, 体验成功。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自己在课堂内外可以得到表现的机会, 从而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潜能生的愿望可能比一般的学生还要强烈。作为数学教师, 不能因为他们是潜能生, 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 或是因为怕他们的回答会乱了课堂教学秩序而不让他们回答。其实, 教师完全可以创设一些有针对性的机会, 让潜能生也能够好好地表现自己, 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只有这样, 潜能生才能成为真正的课堂学习的参与者, 而不是一个课堂学习的旁观者。

(3) 取长补短, 深入挖掘。

潜能生虽然在数学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 但并不代表他们学什么都有困难, 学什么都落后。事实上, 学习上的潜能生又往往是体育的健将, 绘画的行家, 唱歌的能手, 劳动的标兵……他们某些方面的才能可能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好。因此, 教师要善于发现潜能生的长处, 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并及时总结和表扬他们的长处, 使他们的长处更长, 从而达到用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 用他们的长处激起他们学习潜能的目的。

(4) 多奖少罚, 体验快乐。

俗话说:“一句赞扬, 胜过十句责骂”。对那些平时被轻视、受冷落的潜能生来说, 一声赞扬无异于久旱的雨露, 久雨的阳光, 其作用可能是一般人所无法想象的。在平时教学中, 我们提倡多奖励少惩罚, 对于潜能生更应该如此。不管他们的进步有多慢, 只要比原来有进步, 我们都应该及时地奖励, 让他们在成功中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

(5) 各方协调, 对症下药。

有些潜能生由于个人爱好等原因会偏爱某门学科, 而被动参与自己不喜爱学科的学习, 使不喜爱学科成为弱科, 从而造成学科成绩之间的不平衡。对此, 教师要根据潜能生学科成绩不平衡的具体情况, 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调, 有针对性地对其弱科进行重点辅导。为此, 学科成绩较好的科目可以让出部分时间, 以保证弱科的学习, 从而促进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有些潜能生因为语文基础差而导致不能理解数学题意, 从而影响数学学习。对此, 教师可以让潜能生把时间多花在语文学习上, 等他们的语文基础上来后再补攻数学。总之, 数学潜能生的特点各不相同, 对潜能生的辅导也要有针对性。

3. 略施小计, 唤起信心。

(1) 巧设陷阱, 激发自信。

潜能生的共性是对学习没有主动性、自觉性和自信心。教师若能关注他们, 只要略施小计, 就可能激起他们学习的动力, 从而改变他们的学习状态。如我班的小丽非常聪明, 却总是不能用功读书, 上课喜欢做小动作, 回家也不愿温习功课, 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有一次考试, 他考了56分, 而我却给了他60分。然后, 我又佯装发动学生查自己的分数, 看看老师有没有统计错。结果, 小丽竟然诚实地举起了小手。抓住这个有利契机, 我大大表扬了他的诚实, 然后对全班同学说, 这4分没有统计错, 是老师暂时借给他的, 相信他会在期末考试中还给老师。从此, 小丽变了, 不仅主动完成作业, 还主动要求家长买配套资料给他做。期末考试时, 他竟然得了74分。可见, 只要有心, 转化潜能生也不是什么难事。

(2) 慷慨表扬, 赠送自信。

在一节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的数学课上, 学生们兴致很高, 都争先恐后地抢着告诉大家自己的好方法。在众多举起的小手中, 我发现了一只举得最矮的小手, 那是我们班多次考试不及格的小红。我连忙说:“小红, 你来回答。”小红站起来说:“我是用360÷30=12……”可没等他说完, 同学们就一片哗然。我忙问:“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有的学生说:“老师, 她说错了。你让大家说的是方程方法, 不是算术方法。”有的学生说:“她没有认真听。”还有的同学说:“我知道她差的原因了, 就是她上课不认真听。”只见小红红着脸低下了头。我却说:“我要向小红表示感谢和祝贺。她能举手回答问题, 说明她已经动脑筋了, 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认真思考了。我们的小红进步了!”话音刚落, 教室里立刻响起了掌声。课后, 她来到我身边, 悄悄问我:“老师, 我真的像你说的那样好吗?”我摸摸她的头说:“对呀!你就是这么好的, 相信你自己, 好吗?”结果, 一学期后小红同学就进入到中等生行列。可见, 教师的及时表扬有时会产生无法估量的效果。

(3) 巧得分数, 树立自信。

对于潜能生, 能考100分, 确实是梦寐以求的事。那我们为何不因势利导, 在分数上做做“文章”, 使分数成为激励学生发展的一种凭借呢?我常常在检测题的设计中, 降低考题的难度, 还故意向学生“泄漏”考题, 明确地告诉他们今晚的家庭作业中一定有明天的检测内容, 只要今晚作业弄懂了, 明天一定会拿100分……事实告诉我, 这样做没错。有的老师也许会担心, 这样做不是难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吗?但我认为, 在平常的课堂表现和课堂作业中, 老师已经很清楚学生的情况, 不用改考卷, 都能大体估计到某某学生哪些题目会做错, 会得多少分。所以, 我淡化测试的甄别功能, 而把它当作对学生认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一次“回报”与“奖励”。我充分发挥了考试的激励功能, 多给学生几分, 今天的“高分”能使学生体验成功, 激励学生明天的发展。这样, 我们所给的就不仅仅是分数, 而是孩子的明天。于是, 我平时设计的家庭作业会比较难些、全面些、灵活些, 但在检测时, 我把及格率设定在100%, 让大部分学生能取得高分, 获得成功。这样, 不仅能让他们感受到只要付出努力, 就能取得好成绩, 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努力学习, 树立自信心。

(4) 查漏补缺, 提高能力。

应看到, 即使在潜能生中, 数学学习能力本身也是有区别的。因而, 对于不同层次的潜能生, 就应该采取不同的辅导方式。我在日常教学中, 常采用如下不同的方式进行辅导。

自我补习:对于一些只是少数知识没有掌握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 教师可以采取先讲解, 然后让他自己补习的方法。因为这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 只是在落下了一段知识后没有及时赶上, 只要给他们一个合适的学习起点, 他们就可以自己完成任务。

好差结对:对于一些自学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 放手让他们自己补习是没有效果的, 必须让一些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对他们进行辅导和监督。只有这样, 他们才会有所进步。

从头补起:对于个别脑子聪明, 但基础知识不好的潜能生, 我们要对他从头补起。为此, 我们要多和家长联系沟通, 建议有条件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外面的补习班同步补习。

家校联合, 双管齐下:定时召开家长会。每学期开一个关于潜能生教育的家长会, 教师要与家长多沟通, 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状况, 针对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给家长提出适当的建议。家校若能积极配合, 就能使潜能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让潜能生参与活动:让潜能生更多地参与学校和班级举行的各种比赛活动,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从而发展特长与个性。

与潜能生结对:各任课教师要主动与班级中的潜能生结对, 及时和他们谈心, 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还可以带他们出去搞活动, 以唤起他们的自信心。

潜能生 篇2

潜能生在每个班集体都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也是属于特别关心的群体。虽然为数不多,但对他们的关心与否,关系到一个班集的班风、学风等。

一、辅导方式和方法

虽然多数学生都接受了学前教育,但从平时的作业来看,以及从测试成绩来看,有缪楠楠、李雨农、程志勇、高坤红、李家惠等同学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没有掌握特别是简单的加减法,以及乘法口诀都背不到,存在原因分析:一是由于家长缺乏辅导、甚至家长外出打工缺乏管教,二是自己不认真完成作业,三是本人对学习不感兴趣,没有动力,不愿接受新知识。所以,面对这些学生,首先从思想教育入手,引导他们从最基本的知识开始。如加减法,学其它知识要他能独立的能计算,定要算出正确的结果来,一旦发现他们的长处,立即给予表扬和鼓励。上课总要想到他们,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的问题让他们回答,让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被“遗忘的角落”里无人问津。对他们身上迸发出来的闪光点要及时表扬,使他们增加自信心,对学习不再恐惧。布置作业时,先想到学困生,让他们“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后进生只需作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实行“优生带差生”活动,利用同桌的优势,让好学生管好后进生,促进后进生的转化。采用个别辅导与小组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后进生的辅导。教师辅导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充分利用早读时间,对后进生进行耐心辅导。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后进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是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学困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评讲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还要充分发挥群体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后进生进步。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联系起来,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力量,家校结合。要转变学困生,争取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只有与家长密切配合,才能收效显著。所以经常家访,加强与家长联系的强度,随时了解学生在家中的情况和思想动态,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思想观念。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平时应掌握的知识点

在每次的练习中,先引导他们做最简单的计算题,易懂的应用题,慢慢地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

三、收到效果

一学期以来,总体分析得出明显有一定效果,一部份有了学习兴趣,在习惯上也逐步形成,不论是书写,都有一定的进步,李雨农、程志勇、李家惠有时也考及格了,这充分证明他们有好的开始。

总之,转化潜能生的工作是比较艰苦的事,但是要有耐心,有信心,目的是一定能达到的。

潜 能 生 转 化 工 作 总 结

浅议“潜能生”的转化 篇3

一、努力寻找“潜能生”的闪光点

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尤其是“潜能生”,他们同样蕴含着闪光点,同样有自己追求的愿望和理想。只要教师善于抓住他们心灵上的闪光点,抓住机会,及时鼓励他们,帮助他们上进,主动学习、主动发展,让他们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这样,他们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例如:我班的李某同学,由于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妈妈忙于田间劳作,对其学习上关心较少,他的成绩一直落后,在学习上兴趣不浓,常常是魂不守舍,心不在焉地听课。课后作业敷衍塞责,草率行事,甚至严重到说谎话,欺骗老师的地步。经过几次谈话,效果不太明显。一次出板报时,我发现他的画画得非常好,于是,利用这次机会,任命他为美术课代表兼板报组长,并私下提出他的不足之处,这样他不仅愉快地接受,还能很快改正缺点。慢慢地又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绩自然就赶上来了,在期末考试中,一下跃居到全班第五名,受到各科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二、热爱并尊重“潜能生”

热爱自己的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职业素养。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师爱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为此,教师首先,要承认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在人格上师生之间是完全平等的;其次,要看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尊心,都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

对于“潜能生”来说,他们的成绩落后,在心理上已经感到自卑,更需要得到平等、尊重,所以,作为老师,要以平等的身份和他们进行各种活动,和他们谈心,和他们成为无话不说的好朋友,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及老师对他们的期望。

三、用教学艺术感染“潜能生”

课上优先让“潜能生”回答为题,发言质疑。尽量用通俗的语言,形象化的教学艺术,引导学生,启发诱导、同存求异,培养创新思维,使潜能生有兴趣参与课堂教学。

创设机会让“潜能生”体验成功的快乐,树立自信心。大多数“潜能生”较自卑,因此,班主任多创造机会,讓潜能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例如:在课堂中可以把比较容易解答的问题,留给“潜能生”回答。让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重视我们的。”“我也能回答。”从而使他们有信心学好。

潜能生教育问题研讨 篇4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我校的基础教育, 从正面上讲, 义务教育普及率、巩固率都得到了保证, 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 它作为我校教育的核心, 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普遍关注。若是要整体、有序的再次推进我校基础教育的发展, 就必须研究出解决我校潜能生教育问题的具体方法。因此, 研讨潜能生教育问题, 是势在必行的。

一、潜能生的定义

“潜能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生”或者“落后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老师们都习惯性的叫做“德困生”“学困生”或者是“后进生”等称谓。笔者把这些称谓, 都界定为“潜能生”。“潜能生”就是有潜在力量, 可以从中挖掘出“智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资质能力和发展要素的学生。

二、产生的根源

1. 社会原因: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 我国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进入到了各行各业, 借鉴了许多国外的管理模式。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信仰和习俗也随之而来。“黄、赌、毒、暴力”和各种网罗中的不良信息等无时无刻不侵袭着广大的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2. 家庭因素:

由于学生生活在农村, 大多家庭经济困难, 政府虽然实行了“两免一补”政策, 但是, 长期落后的农村经济, 严重的制约着家长的思想, 他们只注重眼前利益, 却忽略了子女的终生利益, 只看到当前物质财富的增长, 不考虑到将来子女的前途和社会利益, 因而, 削弱了对子女的精神培养。家长不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 重男轻女的现象还大有人在, 淡化子女对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 对子女灌输“大学毕业, 也照样是自谋职业”的思想。

3. 学校因素:

学校管理体制欠完善, 缺乏合理的管理约束、监督措施、奖惩办法。加之教育部门考察教师的工作成绩, 只注重成绩而不看教师平时工作付出的艰辛劳动, 因而, 老师们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提高了多少分, 而忽视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前途理想、心里健康等教育, 形成了教育上的消极因素, 人性教育欠佳。

4. 学生因素: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 他们大部分是在10——13岁的年龄, 正是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 思想活跃, 头脑聪明, 但是, 缺乏自觉性, 心里脆弱, 受不了挫折和批评。只要家长或者老师的一句话的刺激, 他们就会渐渐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信心, 意志消沉, 不思进取, 不懂事理, 不明是非, 个别同学慢合作能力, 一定要加强艺术实践。通过艺术实践, 复习、巩固学习过的伴奏素材, 接触不同的调式调性, 认识不同的结构类型, 熟悉各种风格的曲目, 熟悉各调在键盘上的位置, 提高视奏能力;通过实践和锻炼, 逐渐形成自己的伴奏模式与风格, 同时积累更多的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 使自己在台上伴奏时成竹在胸, 临场不乱。加强艺术实践有很多途径, 可以在课堂上汇报学习过的曲目, 让老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可以将自己弹得很熟练的曲子拿来为同学伴唱;也可以在课外给同学伴奏新曲。平时要多与同学交流, 接受建议, 不断改进, 待有一定的伴奏经验之后, 更可争取上台的机会, 进行独唱伴奏与合唱伴奏。不仅如此, 还可以走出校园, 为社会音乐演出进行伴奏。除此, 自弹自唱也是一种很好的实践方式。

5. 提高音乐素养。

即便是一首很简单的歌曲, 往往也包含慢变成了“小混混”“淘气鬼”。致使校风、校纪、班风、班纪受到扰乱。

三、解决的方法

1. 明确教育目的, 强化教师责任

学校成立好德育领导小组, 以学校班主任和少先队为主, 经常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不断对学生加强“爱祖国、爱家乡, 读书成才”等方面的教育。结合本校实际, 开展“安全, 守纪, 健康成才”等教育, 促进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明确学习目的, 强化心里驱动力, 从而端正学习态度, 调动起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是他们积极的学习, 健康的成长。

2. 培养学生兴趣, 进行多方面指导

笔者认为, 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学校和家长要密切配合, 多方面指导, 要勤鼓励, 多表扬, 增强他们的信心, 提高他们的兴趣。还要整个学校创造健康、安全、良好的育人坏境, 施以恰当的育人方法, 开启他们的大脑, 开发他们的潜能, 让他们产生浓厚的求知欲, 使他们轻轻松松地掌握好学习的知识, 培养出他们新的技能。

3. 挖掘潜能生力量, 一举走向成功

培养学生兴趣, 开发学生的智力, 挖掘学生潜能, 正是当前教育对我们的要求。根据有关人士的调查研究表明:一般人的大脑开发, 还不到25﹪。我们知道, 一个人的大脑都存在着很大的潜在力, 知识越多, 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越强, 无论学习什么都显得很轻松, 很有兴趣。因此, 我们每个教师务必要转变观念, 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的对待每一个落后生, 相信他们和其他学生一样, 并非存在很大差异。由此, 我们既要培养优等生, 又要扶助好落后生。还要以正确的态度, 宽广的胸怀, 去接纳每一个潜能生。相信他们, 只要努力, 都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笔者认为, 解决潜能问题, 不是一天一日就能做好的。但是, 我们要坚信:“没有不聪慧的学生, 只有不聪明的老师。”我们大家只有积极的去探索潜能生的教育方法, 极力挖掘出一条培养潜能生的阳光大道, 才能确保基础教育的和谐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我校潜能生教育问题的研讨, 深入剖析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潜能生问题的研讨策略、解决方法和具体步骤。

关键词:潜能生,教育问题,产生根源,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周玲玲.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表现、成因及对策[J].北京城市学院报, 2010. (4) :98.

[2]韩沁彤.浅谈学习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分析及教育对策[J].教育理论, 2010. (4)

[3]朱冽烈.易晓明.学习困难儿童的家庭因素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 2003. (5)

潜能生辅导计划 篇5

数学潜能生辅导计划

一、潜能生名单:

金武丁家祎谢天雨熊冰

二、潜能生特点分析:

我班的潜能生大多数是由于课堂习惯没有养成好,上课的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认真地听讲,上课的效率很低。这样做也完成的质量也很低,他们忙着订正作业,却忽视上课的认真听讲,使得恶性循环持续下去。他们大部分没有自主识字的欲望和基础,就像算盘珠子,老师拨一下,就动一下。老师一会不在,那颗拨上去的珠子也会落下来。这里面也有很大部分是家庭教育没有配合好,除小部分家长外,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家庭教育比较放松,更有甚至根本就是放任自流。还有一部分潜能生事他们的接受能力不是很好,所以学习所花的时间较长,成绩却还是不是很理想。

三、辅导措施:

1、课堂上,尽量多的去关注学生,提醒他们跟上课堂节奏,多给他们提供发言的机会,多鼓励,多引导。

2、想办法提高这些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发现其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多加鼓励表扬。

3、发动班级较优秀而且较热心的学生去开展“一对一”的帮助,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取长补短,并对进步大的学生和帮助她的人进行表扬、鼓励。

4、为了做好抓好两头,保住中间的工作要点,努力设计让优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生吃得消的教学手段。设计提问、设计练习、分析内容注意选择性问题。同时明确练习题的难度的层次性,使学生有的放矢。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较好的全面的完成练习题。

5、重视后进生的错题订正,不厌其烦的反复地帮助差生完成基础性作业,直至学生真正弄懂为止;对差生的作业保证做到面批面改。

谈潜能生的转化 篇6

关键词:班主任;教育;潜能生;策略

在我们的班级里,有一些这样的孩子,他们平时一般不会违反纪律,既不是老师值得自豪的“掌上明珠”,也不是调皮捣蛋天天让老师费心劳神的“双差生”,他们往往成了老师忽略的中间地带,对一切活动都保持缄默,不参与、不表态。其实,他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能,值得我们去挖掘、去研究,这些学生就是我们班级里的“潜能生”。

一、潜能生的总体特征

由于他们的学习能力较低,自律能力较弱,所以学习成绩不太理想,且逆反情绪较严重,不愿与家人、老师、同学沟通;总觉得受人歧视、嘲笑、指责,因此形成了孤僻、粗野、不合群的个性;又很自负,不甘于寂寞,很想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有广泛的爱好,如绘画、摄影、舞蹈、音乐,但平时没有多少展示的空间,内心比较落寞,有些“愤世嫉俗”“冷眼看世界”。久而久之,他们会出些状况,以引起我们的注意,证明他们的存在。班主任如果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更对这些学生的成长不利。

二、潜能生常有的心理、行为特点

1.学习目标不明确,没有学习动机,缺乏意志力。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较差。随之会产生厌学心理,不能用正确的道德观念评判身边的人和事。

2.既自卑又很自重。当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后,自卑心理产生并会增强。有时他们为了满足个人的自尊,会默默地和教师对着干表示反抗,以达到心理平衡。

3.逆反心理严重。经常认为老师是故意找自己的麻烦,家长对自己的要求是嫌弃他们,同学的帮助是嘲讽他们,从而保持疏远、回避、警惕的态度。

4.感情用事,讲义气。一旦有人对他们表示理解、爱护、帮助和支持,便很快无原则地与这个人交上朋友。

5.心中有着固执的一面。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有时候总表现得特立独行,而且认死理,不容易改变他们认定的行为准则。

三、转化策略

1.课堂激发兴趣,树立自信

由于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照顾到他们的接受状态,而他们又自以为什么都会,上课就会出现不集中精力听讲,而且还会在课堂上做一些与教学无关的事,使教学活动受到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分层次,把适中的问题留给他们,并适时鼓励,让他们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感觉他们也是班级的一分子。一学期下来,潜能生的参与意识大大地增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潜能生上课专注的时间,课堂上注意不同层次的搭配,采取小组讨论、同桌协作的方式,这样让孩子们养成团结协作的习惯,也让潜能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2.帮助他们制订合理的学习目标

潜能生之所以学习松散,很大的原因就是没有目标,所以班主任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帮他们制订一定的学习目标。一定的学习目标是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源泉。每天我会督促他们抄好当天的作业,并叮嘱他们晚上好好完成当天的作业,对个别的同学会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同时要经常检查,及时修改目标,一旦发现给他们订得过高或过低,就逐一帮助他们修正,让他们经常达到自己的目标,尝试成功的喜悦,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教师对学生小小的成功、点滴的优点给予赞美,可以强化其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满足其成就感,进而激发学习动力,培养自信心,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同时利用班级和同学的力量来帮助他们进步。鼓励优秀生主动与潜能生结对子,帮助潜能生进步。并不断地加强班级凝聚力,利用集体给他们加压,使潜能生意识到自己成绩的落后会给班级拖后腿,为了班级荣誉,使他们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成绩。

3.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

这些学生本身都很聪明,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是做事拖拉,有的是爱好广泛但课内外不分,有的是好吃懒做等等,这些毛病都成了阻碍他们成长的绊脚石。所以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对症下药,教育行为才可能行之有效。同时要寻求家长的配合监督、同学的互帮互助,持之以恒才会有一定的效果。如我们班有几个学生,作业经常丢三落四,不是忘记作业的内容就是作业本落在家里,我要求他们每天放学抄好作业内容,同桌或班干部监督签字,回到家家长每天签字提醒,一年下来,我们班收交作业的情况非常好。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体会到了班级老师、家长对他们的良苦用心,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了。

4.寻求家校配合,共同督促

对于潜能生的转化,单独依靠学校和教师是不够的。有部分家长自身就对孩子失去信心,这种思想对潜能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成为潜能生转化的思想障碍。对于潜能生来说,要想进步,自然要付出更多。在校期间由老师督促,回家之后也要做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这就要靠家长了。所以,要求家长做好签字、反馈、留言,让老师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我们班的刘某,综合素质还不错,但就是做事拖拉,每天如果父母不督促,三个小时的作业会做到十二点以后,而且作业质量得不到保证,父母非常头疼。我们三方(学生、老师、家长)和谈,制订奖惩方案,如果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一个月,就满足其一个愿望,否则严惩(一个月不能打篮球,他酷爱篮球),让他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老师、家长经常电话沟通,了解其现状,效果不错。

5.个别谈话,做好心理疏导

谈话首先是要重情感交流,消除心理隔阂。所以尽量不要在他们犯了错误时沟通,那样他们会条件反射拒我们于千里之外。可以是一次偶然的相遇中短暂的交流,也可以是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鼓励的手势,或者亲切的抚摸等,这些都能化开他们内心的坚冰。其次要找到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那样当我们称赞他们时,他们才会感到我们的真诚。再次,要多方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家庭背景。在做好充分的工作之后,师生间的谈话才会有的放矢,学生才会敞开心扉。

6.发挥特长,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

很多潜能生在其他方面有着自己的特长。如: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所以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好学校的大型活动,给这些孩子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间,在“金秋文艺汇演”时,鼓励我们班范某某参加四人组合歌舞表演,之后他的性格开朗了许多,渐渐与人交往,学习成绩也大幅地提高;我们班的墙上长期挂着郭某某的书法作品;我们班的饮水机交给了张某某去管理;我们教室的花交给陈某某照看等等。这些孩子的学习成绩并不理想,但他们一直都很努力,也都很快乐,他们从不自卑,和老师、同学都能和睦相处。

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潜能生都是一座丰富的宝藏,如果在和我们相处的几年时光里我们一直被拒之门外,那是多么可惜又可悲的事呀!所以,爱心+耐心+科学,才能铸成钥匙,才能打开那一座座宝藏的大门。

(作者单位 山西省运城市实验中学)

转化潜能生之我见 篇7

潜能生有一种自卑、低人一等和被人瞧不起的心态。总认为老师不喜欢他们, 学习上是放任自流。我走近一个低着头坐在自己座位上、心里忐忑不安的女孩, 摸摸她的脑袋, 她先是抽搐了一下, 一种本能的防卫, 当抬头看到老师亲切的笑容时, 神经放松了。和她说了几句与学习无关的话, 我感觉她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一连好几天, 我都有意跟她说说话, 有关心身体的, 询问生活的, 还有了解其家人情况的等, 她回答得非常认真, 时不时地抿嘴一笑, 一些孩子的“秘密”也悄悄告诉了老师。一个星期过去了, 我感觉她已经从心里把老师当朋友了, 原来的那种忧心忡忡被愉悦所取代, 上课格外的认真, 有时还主动举手发言呢。

二、课堂上关注潜能生, 燃起孩子自信的火苗

课堂上, 绝大部分学生积极发言, 只有潜能生默不作声或是做些与学习无关的事儿。我总是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 让这些孩子在课堂上有事情可做, 觉着自己没有被剥离班集体, 老师没有放弃他们, 适时的表扬使他们久违的自信在心中重新燃起。

三、优潜“一帮一”, 拉着奔跑不掉队

潜能生的基础差, 知识漏洞百出, 仅靠自信是不够的, 老师精力也有限, 班上的优生就成了现成的“小老师”。一个优生带一个潜能生, 座位安排在一起, 每天的学习任务是每个知识点的最基础的内容, “小老师”负责辅导。制订班级管理条例, 一星期一小评, 两星期一大评, 进步的及时嘉奖。潜能生的心里负担卸下了, 有自信了, 学习的积极性也高了。

四、家校沟通, 为孩子同携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的成长, 离不开家庭的教育。平时常与家长联系, 随时报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特别是优秀的一面, 也让家长觉着自己的孩子很棒, 再顽劣也有优点, 是不能够放弃的。家长的心情好了, 教育孩子也就和颜悦色了, 孩子也不会在家长面前惊慌失措了, 自然就愿意学习了。

五、“上房抽梯”, 前进了就不准后退

“潜能生”一段时间安安分分地学习, 成绩提高了, 有点飘飘然了, “贪玩”的本性就会卷土重来, 如果任其发展, 我们的一切努力就会白费。潜能生进步了, 要及时地表彰, 并与家长联系肯定孩子的进步。让他们在班级、老师和家长心中树立好的形象, 让他们在一片闪耀的花环中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参考文献

对潜能生的备考策略 篇8

因此, 本人认为,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重可接受性原则。所谓可接受性原则, 其含义是指教育者要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尊重学生的具体实际, 尊重学生的个性特质, 从学生可接受性的起点出发去安排教学活动, 以启动和激发学生充满活力的生命发动机。教学的内容、方法、数量和进度, 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必须是他们能够接受的, 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捷克卓越的教育家夸美纽斯也认为教育工作要适合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点, 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那么,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充分体现教育的可接受性原则呢?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内容:度身定做

影响学生可接受性的因素很多, 教学内容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因素。只有符合学生的实际和认知规律的教学内容, 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的可接受性。那么, 什么内容最适合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精选内容, 在最短的时间内教给学生最需要的知识。内容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原则:

1、“准”。

合理把握教学内容, 不合理则意味着浪费时间和精力。高中语言知识目标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多个内容, 每个内容都包含了大量的知识点。我们必须准确无误地选定最合适的教学内容。教师一要认真研究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其次要考虑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潜能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词汇知识贫乏, 单词拼写错误多;句子不完整, 语句意思表达不清;动词时态错误、名词单复数错误频繁等。

针对学生的这些薄弱环节, 我把常用基础词汇、简单句和经典句型、动词的时态变化、名词的使用确定为学生最需掌握的知识。

2、“度”。在教学内容选准的基础上, 还要把握好“度”。讲得少了, 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讲得多了、深了, 又不符合潜能生的实际水平。因此, 一个内容讲还是不讲、细讲还是略讲, 教师必须仔细斟酌, 不要“多多益善”, 不要一味把课本上、资料上现有的知识往学生肚里塞, 以免消化不良;不应过于注重“精益求精”, 把知识讲得过细过深, 以免学生陷入“剪不断, 理还乱”的状态中;也不应只顾迎合学生的需要而罔顾教学大纲的要求。把握“度”的关键在于教学内容是否正是解决问题所需的。

训练:既细又简

对学生而言, 能够接受的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教育。对教师而言, 适合学生并能为学生所接受的, 才是最有效的教学。对基础差的学生来说, 训练是帮助他们记忆的一个过程, 也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的一个过程, 更是帮助他们提高能力的一个过程。

1、训练细化, 循序渐进

由于学生英语基础薄弱, 训练必须要有的放矢, 而要加强训练的针对性, 英语教师必须将训练内容、训练目标细化, 以便更适合学生的需要, 从而更好地达到训练的目的。以语法填空训练为例, 本人把语法填空训练进行细化, 把本题型的十个空格分成七个考点:动词考点、名/冠词考点、代词考点、连词考点、形/副词考点、介词考点和固定搭配, 并把每个考点都单独列为一个专项进行训练。

2、操作简化, 简明扼要

不少英语老师在课堂训练中经常发出这样的感概:讲了多次练了多次的题还是不会做, 学生素质就是低。这些老师把责任都归咎于学生素质低显然是不合适的, 与其埋怨学生, 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实际上, 学生不会做题,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学生懂知识却不懂操作, 而学生不会操作,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英语教师讲授的解题方法可操作性不强, 而操作性不强,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师的方法过于复杂繁琐, 不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因此, 英语教师应该力争使操作简化, 不仅要使学生听得懂, 还要会用。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 对潜能生必须注重可接受性原则。教学的内容、方法、数量和进度, 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 必须是他们能够接受的, 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 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潜能生”教育管理制度初探 篇9

1 建立“四位一体”联动管理办法

“四位一体”管理——校级 (德育处) 、年级组、班主任、家长。管理中各司其职:家长负责孩子在校外时间段的教育和管理;班主任负责本班“潜能生”的教育和转化;年级组负责本年级“潜能生”的教育和转化;德育处负责全校“潜能生”的教育和转化。

家长积极营造孩子健康成长的氛围, 强化家庭教育, 及时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如实地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有责任向年级组汇报“潜能生”发展情况;年级组向德育处汇报, 各级汇报要建立“潜能生”发展的档案。

2 实施“动态班级”两级管理制度

所谓“动态班级”就是指“潜能生”平时都在各自所在班级上课, 每个月定期召开的各种会议、活动都要求他们到指定的“潜能生”班级去参加。由德育处代表学校组建校级层面的“潜能生”班级, 设置专门的“潜能生”班教室。该班由学校专职心理辅导教师任班主任, 负责“潜能生”班的常规管理, 并组建班委, 民主协商制定班纪班规、操行分管理办法以及各类先进评选及表彰办法。各年级层面的“潜能生”班级由各年级组负责, 由各年级年级主任任班主任, 分管德育工作的年级副主任副班主任, 班级地点设在各年级组办公室。并仿照学校层面的“潜能生”班级建立各类规章制度。

3 实施“五个定期”多元管理制度

即定期开展活动、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定期交有关资料、定期表彰激励五项工作。

3.1 定期开展活动

指校级及年级层面的两级“潜能生”班级每月定期在各自班主任的召集下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或召开主题班会, 或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总结, 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转化工作;或通报由班主任填写的“潜能生”的月表现 (可以选择表现突出的) , 宣布对学生的最新处理意见;或帮助学生查找问题, 找到改正方法和途径;或组织观看法制教育专题片或者感恩教育系列片;或邀请法制副校长或县法院的法制辅导员来以案说法;或参观少管所或看守所;或参加校内外的义务劳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

3.2 定期召开家长会

每期召开一次校级及年级层面的“潜能生”家长会。或邀请知名教育专家给家长作报告;或请优秀家长讲育儿经验;或组织家长、孩子互动, 谈彼此的想法及意见, 相互理解;或组织家校互动, 共商教育方案。

3.3 定期向主管领导汇报

四级管理中的各级人员, 每月向上级主管汇报一次“潜能生”的情况。

3.4 定期交有关资料

四级管理中的各级管理人员, 每月定期交有关资料, 包括会议记录、简报、帮扶计划、总结等, 督促被帮扶的“潜能生”每月交月报表等资料。

3.5 定期表彰激励

每期期末做好“潜能生”的表彰激励工作。为充分挖掘“潜能生”的闪光点, 巩固“潜能生”在某方面的进步, 每期都会依据年级组的推荐和本人每期的操行总分来综合评选出:思想进步奖、纪律进步奖、学习进步奖、热爱劳动奖、文明礼貌奖、体育优异奖、热心助人奖、操行分总分奖等八个方面的奖项, 以此鼓励他们勇于改正缺点, 不断追求进步。

4 实施“状况四清”综合信息制度

即底数清、档案清、家教环境清、转化程度清。

4.1 底数清。

每学期初, 班主任摸清“潜能生”情况, 填表注明学生所犯错误, 其经过、性质及处理意见, 报经年级主任批准, 交德育处。

4.2 档案清。德育处根据有关要求, 首先要明确学生处分制度, 依次确定对学生的处理意见, 统一为“潜能生”建档。

4.3 家教环境清。

管理人员有责任摸清“潜能生”的家庭情况;了解其父母的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及生活状况等;了解“潜能生”的教育环境。

4.4 转化程度清。明确“潜能生”转化的程度, 建立升降制度, 达到鼓励进步、批评落后的教育目的。

5 实施“结对帮扶”转化职责制度

每个潜能生由一个科任教师、班主任或者年级主任“一对一”帮扶, 帮扶人每周至少一次找学生谈心, 每月至少一次家访, 并做好工作记录, 定时上交资料。期末评出在潜能生转化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帮扶人予以表彰。

近年来, 我校通过以上模式教育转化“潜能生”, 大部分学生在思想、纪律、行为习惯上都有明显的进步, 特别突出的有2011级的申显龙、陈浩和刘粼同学、2010级杨良凯同学、2007级龙继伟等同学。实践证明只要对“潜能生”因材施教, 赋予肯定, 并进行行之有效的管理, 就会看到他们令人欣喜的进步。今后, 我校将一如既往地把“潜能生”转化工作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 创建具有我校特色的教育转化模式。

参考文献

[1]钟日祥:《教师转化后进生的9大技巧》, 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年4月第1版

浅析数学“潜能生”的成因与对策 篇10

所谓“潜能生”,是指智力正常,但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或者学习方法不得当,或者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环境和因素的影响,造成学习效率低下的学生。所谓“七年级数学的潜能生”,则主要指一部分智力水平正常,但是完成数学学习任务存在困难、数学学习效率和成绩偏低的七年级学生。七年级的学生,面对数学就出现“学困”的现象,是一个值得关注和忧虑的问题,而形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既不是单一的,也不是短期的。

1. 社会因素

(1)学生注意力的分散。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不健康读物和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对于学生的危害越来越大,再加上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一些不正当交往,往往都给刚刚步入初中校园明辨是非能力不强的青少年造成了心理上的负面影响,在部分学生中埋下了隐患。

(2)学习的自信心有待提高。

刚刚离开小学步入初中的学生都是好奇的,但是不少家长、教师、长辈和学长,在向七年级的孩子介绍初中学习生活的时候总爱有意无意地提到初中数学是多么艰难,数学考试考倒了多少学生之类的话语。这类心理暗示对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产生了负面影响。

2. 家庭因素

出现问题的家庭环境也常常给学生稚嫩的心灵蒙上阴影。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与家长或学生一对一交流、家访等形式沟通交流后发现,七年级数学“潜能生”中50%以上学生的家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3. 自身因素

据调查,发现他们其实也明白自己学习数学不在状态。但是,数学比起其他学科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而这类潜能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吃苦精神的欠缺,对数学学科的逃避心理就更加严重,往往采取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消极态度来应付。

另一方面,家庭问题也往往成为学生自身问题的诱因。问题家庭的学生往往会有强烈的孤独感,现实中的家庭生活不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温暖和呵护,他们对于现实生活就不抱太大的兴趣和期望;既然现实生活不能给予他们成就感,他们就选择逃避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难,而沉浸在自己的爱好,例如打篮球、看小说、玩网游,试图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乐趣和安慰。这类潜能生对于数学学习采取的就是放任自流的态度。

4. 教育因素

(1)中小学知识结构跨度较大。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固然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在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磨合期短,能够较快适应;有的学生适应性差,磨合期相对较长,很容易造成学习链的断裂而成为“潜能生”。其次,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后,小学升入初中不再进行选拔性考试,在缺乏升学压力的环境中,学生面对需要独立思考的问题时习惯性地“知难而退”。第三,初中阶段数学课程相对于小学有了进一步的拓展延伸。

(2)教与学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首先,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是针对大多数中等学生来设计的,对“潜能生”往往顾及不够,致使这部分学生上数学课犹如在听天书,久而久之,与全班学生的差距逐步扩大,知识链断裂,恶性循环,形成静态后进层。

其次,初中数学教师授课有时仍然是“你讲我听”,“你布置我完成”的关系,与“潜能生”的互动不够。有时一堂课,教师讲了30分钟,互动时间只剩十分钟甚至几分钟,这样跟不上教学节奏的“潜能生”就会心不在焉。

第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需要鼓励的,成就感的获取对于学好一门学科来说非常重要。“潜能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常常是被边缘化的对象,举手发言的机会很少,写黑板演练的机会也少,被老师表扬的机会就更少了,得不到展示和发挥的空间,多大的“潜能”也无法体现,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也就习惯了没有成就感的数学学习,不愿意主动参与到教学学习中来,学习的有效性自然也就很难保证了。

二、关于七年级数学“潜能生”的转化对策

1. 构建七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最佳心态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把心理学原理运用于课堂教学实施,强调“接受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机械地接受学习”,这对初中数学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成功的数学活动往往是伴随着良好的心态产生的,七年级学生刚进一个新的环境,一切都是新奇的,整个人的求知欲达到了旺盛的阶段,因此,抓住这一有效时间,构建数学学习最佳心态,使学生感到数学认知过程是轻松的乐事,而不是一种负担是改变“潜能生”的关键。

2. 注重培养“潜能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对于“潜能生”,教师要不失时机的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与支持,让他们获取成就感,激发他们对所学的内容的兴趣,那么他们就会积极地探究所学内容,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幅度地提高。例如在对《图形认识初步》中的“正方体展开图”进行讨论时,我先布置学生准备好小楷纸,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折叠或展开,对所讨论的问题有了感性的认识,整个探究过程,“潜能生”们得到了展示的舞台,兴趣大增,大都学会了用折叠或展开的方法来找到问题的答案。由此可见,使学生学会学懂数学内容,帮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潜能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3. 家校良性互动

要做好“潜能生”的工作,家长的配合是不可小视的。家庭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孩子一生中都起着其他教育形式无可替代的作用。“潜能生”不仅需要学校老师用发自肺腑的爱来滋润,还需要来自父母的关注、引导和督促。老师要积极的帮助“潜能生”的家长认清孩子的状况,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更好地配合老师的工作。因此,对于任何一名家校管理到位的七年级学生来说,数学是一门人人都可学会乃至学好的学科。

4. 注重中小学知识结构的衔接

(1)教学内容的衔接。

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是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教师在进行七年级数学内容的教学时要适时的对“潜能生”学习的薄弱环节给与及时的复习指导。例如为了抓好“有理数”的教学,我首先注意安排好教学进度不急于求快,在教学中及时的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有意识的对一部分学生掌握较差的分数运算、分数与小数间的运算做适当的复习点拨,为“有理数”的运算扫清障碍。

(2)教学方法的衔接。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的阶段,适当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初中数学学习。所谓“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为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以培养他们独立探求问题的本领的教学方法。一个生动的情境设置,可以引起学生的亲切感和新鲜感,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层层深入的思考,挖掘学生大脑潜在的能量。既然“潜能生”并不是没有学习能力,而是能力尚未被激发的学习个体,那么一个好的教学情境的创设,对于“潜能生”而言是很可贵的。

5.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培养预习习惯。课前预习能提高听课的针对性,但是七年级学生往往没有树立课前预习的意识,教师此时要给他们以方法上的指导,布置预习提纲,使学生有的放矢,对布置的预习内容作适当的检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培养听课习惯。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合理安排听的过程,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听每节课的学习要求;听知识引人及知识形成过程;听懂重点、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疑点的剖析;听例题关键部分的提示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听好课后小结。

(3)培养做好课堂笔记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要让学生明白:记服从于听;记要点、记疑问、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这样,使学生明确了“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

(4)培养课后交流的习惯。在与“潜能生”的课后交流中,教师要“蹲下身”来,耐心去聆听他们的心声,在他们遇到“难题”时,给予及时解答;遇到“怪题”时,给予正确引导,让“潜能生”信任教师,亲近教师,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生”课后学习的“潜能”。

技师学院潜能生转化初探 篇11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明白作为一名班主任,转化潜能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每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程度的潜能生,随着普高(普通高校)热的升温,中考、高考后半段考分的学生进入了技师学院,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技师学院学生构成的主要成份。在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些潜能生接受知识能力差,上课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节奏,使教学产生一定的难度。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转化潜能生,提高潜能生的整体素质呢?就几年班主任工作经验,谈谈以下四点初浅的体会:

一、要从感情上去接纳潜能生

潜能生心理是脆弱的,会因成绩差而畏首畏尾,作业长期不能完成,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在内心深处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和信任,做老师的要深知,潜能生更需要鼓励。教师应当尊重、信任潜能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要利用课余时间多和潜能生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情况、心理思想活动等。和他们多谈谈理想、爱好,从情感上进行渗透,产生共鸣,让孩子能在主观上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帮助。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事实上,潜能生的内心世界是很脆弱的,重新树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爱是一扇门,教师如果时时敞开这扇门,既为自己,也会那些潜能生打开了一片更辽阔的空间。

二、要从心理上去分析潜能生

技师学院教育阶段是技师学院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重要时期、黄金时期,而学生心理问题也是技师学院学生最普遍、最常见、最突出的心理问题。

一是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不少技师学院潜能生对进入技师学院学习自信心不足,甚至没有学习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目标,因而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只求能够过得去,甚至是得过且过。

二是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技师学院潜能生对学习的认知内驱力不足,对学习提不起内在的兴趣,学习的实用化倾向十分明显,觉得学了将来没有用等于在浪费时间,还不如不学。三是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不少技师学院潜能生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因为不会学因而学不好,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四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相当一部分技师学院潜能生对学习过程、学习活动和自己的学习习惯缺少必要的反思自省意识,不懂得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不懂得如何进行学习成败上的合理归因。五是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技师学院潜能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

三、要从家庭上去了解潜能生

要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全方位去了解潜能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因境施教,帮助潜能生树立学习信心。一方面要全方位了解潜能生。多与家长沟通,我们只有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老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要帮助树立学习的信心。老师一两句鼓励性的语言,一次真诚的关怀,可以使某个学生从此有了自信。要当好一名班主任,就应该去贴近学生,特别是贴近潜能生。这样,学生才会把你当作知心朋友,才会乐意接受你的教育。

四、要从方法上去转化潜能生

潜能生并非不可转化,只要掌握科学正确的方法,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来讲:要坚持鼓励先行。潜能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他们身上也存在着某方面的优势,我们班主任只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注意用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去鼓励他们改正不足的地方。这样,就能使潜能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老师公正客观的对他们评价,才能如和煦的春风,沁人心脾,润物无声。要坚持结对帮扶。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多数潜能生基础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如果我们不经常关心、督促他们,他们就很难自觉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我们老师的精力是有限的。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将班级中的一名潜能生与一名优秀生搭配在一起,建立学习上的伙伴关系,并给优秀生规定四条任务:第一,帮助潜能生解决学习中的疑难;第二,督促潜能生按时完成作业;第三,给潜能生介绍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第四,每周及时向老师汇报所帮扶的同学学习情况。自从开展“一帮一”活动后,这些潜能生的学习成绩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为了鼓励学生继续将此项活动搞好,我对在潜能生转化中有明显成绩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要培养学习方法。让潜能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读书习惯。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点学习方法:1.认真安排学习时间。要求学生严格按时间表执行,做到合理分配时间,科学进行学习。2.养成事前预习的好习惯。在认真投入学习之前,先把要学习的内容快速浏览一遍,了解学习的大致内容及结构,以便能及时理解和消化学习内容。3.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引导学生课堂上及时配合老师讲授,做好笔记来帮助记住老师讲授的内容,坚持积极地独立思考,跟上老师的思维甚至超前思维。4.及时有效复习。课后及时复习,复习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要内容,复习你未理解深透的内容,以复习加深记忆,强化理解。

谈小学中高年级潜能生的转化 篇12

一、用爱心去转化潜能生

“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作为教师, 我们应该以人为本, 尊重每一个学生。要放下教师的架子, 亲近学生, 敞开心扉, 以关爱之心来感动他们的内心, 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地认识并改正错误。“只要是常人, 如果得到老师的关心、帮助、爱护, 那么他就会有所发展。”这就告诉我们, 无论是什么样的学生, 只要老师爱他、关注他, 那么他就会有所进步。然而在现实中许多的教师更多地关注学优生, 忽视了潜能生。我们应该避免这种现象发生。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的学生”的观点, 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 更多地关注潜能生。

对待潜能生比对待其他的学生更难, 他们的心灵很脆弱, 需要小心翼翼地保护。因此教师要用博大的心胸去容纳他们, 与他们进行心灵的沟通, 情感的交流。在交流中取得他们的信任, 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同时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给予表扬, 使他们能够发扬优点, 不断地向好的方面转化。另外, 对潜能生进行教育要讲究方式方法, 注意把握时机, 因势利导, 避免简单、粗暴的训斥, 要保护好潜能生的自尊心。

陈XX同学学习不努力、上课不认真、作业不完成, 经常出入网吧, 是班里出了名的人物。笔者刚接手这个班时, 班级里的学生就纷纷告他的状, 说他如何地迷恋上网、说他的家长怎么打他也没有用等。后来笔者就十分注意这个孩子, 发现他很聪明, 而且字写得也很漂亮, 接受能力强。为了不让他掉队, 先是接近他, 和他谈话, 让他帮我收发作业, 课下辅导他写作业。这样拉近了与他的距离。他开始主动写作业了, 正当我高兴地时候, 出状况了:我们是寄宿制学校, 学生需要上晚自习, 笔者下班回家后接到晚自习老师的电话, 说陈XX没来上晚自习。听后笔者立刻去找, 后来在网吧找到了他, 他回来后往我办公桌前一站, 等待我的处置。我知道家长的打骂对他来说没有用, 老师的批评对他也是习以为常。笔者没有批评他, 而是告诉他要遵守纪律。接着与他谈网络, 谈不正确上网的危害, 通过交流, 引导他正确上网。鼓励他在信息技术课上认真学习, 掌握更多的知识。让他知道, 无论将来干什么都离不开知识, 将来成为电脑精英, 今天更得好好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渐渐地他改变了, 成绩赶上来了, 不去网吧了, 还当了学习小组的组长。

二、用耐心转化潜能生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 潜能生的缺点是长期形成的, 不可能一下子改过来, 需要有一个过程。有的错误改了又犯, 有时改了这个又添了那个, 因此潜能生的转化不可能一次完成, 转化的过程中还会出现反复。遇到反复时, 我们绝不能放弃, 更不能妄下结论认为这个孩子无可救药, 而应该坚持下去, 做到不气馁, 持之以恒, 更加耐心地帮助学生度过反复期。那么怎么帮助潜能生度过反复期呢?要在思想上做工作, 帮助学生克服知难而退的心理, 给他们讲一些励志、在逆境中奋斗成长故事让学生从故事中受到启迪, 用榜样的示范力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另外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 要有长期的计划, 不断地总结、调整教育的方法, 要“反复抓, 抓反复”, 使潜能生保持不断进取的状态。

三、用实际行动转化潜能生

一是建立潜能生转化档案。对每一个潜能生的家庭、学习情况、性格特点等做记录, 制订个性化的转化方案。做好潜能生转化记录, 便于总结经验, 改进方法。

二是备课时要优先考虑潜能生,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潜能生, 给他们创造表现的机会, 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传授知识的时候要低起点, 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 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要因材施教。

三是转化潜能生还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结成一帮一的对子, 找一个学优生给潜能生当小老师。在小组活动中尽量为潜能生创造机会,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上一篇:集成推广下一篇:完善为民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