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环境建设

2024-07-22

人性化环境建设(通用12篇)

人性化环境建设 篇1

每位患者来到医院, 都渴望有一个温馨、舒适、方便、和谐的就医环境, 都渴望得到高水平、人性化、高效率的医疗服务。尽全力地满足广大患者的要求, 是建设人性化、现代化医院的宗旨和努力的方向。

一、基本流线设计

大型综合性医院设计中存在着3条流线:人流、物流和车流。解决好这3条流线是医院设计的重点。

(一) 人流

医院人流可分为医护、患者及探视陪护等人流。在医疗建筑的功能组织中, 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 它涉及到医院的医疗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 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因此, 门急诊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

1. 分层 (区) 就诊, 分散就诊人流;

2. 提供宽敞的医疗街、候诊区域, 避免人流拥挤;

3. 妇幼医院需为儿童提供活动及私密场所。

病区设计应遵循:

1.公共区域强化综合服务功能, 满足人性化要求。如出入院大厅, 需设置人性化服务及配套服务设施。

2.合理设计护理单元, 选择高效的平面布置, 以缩短医护人员的行走距离, 提高工作效率, 缩短其到病房的动线时间。护士站的观察视角要好, 应以方便护理, 便于患者与护士联系为原则。

3.病房设计趋向家庭化、视觉化, 病房环境设计要求光线充足, 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便于观赏室外景观, 并有适当的活动空间。

(二) 车流

医院车流可分为社会和公交车流、患者及探视车流、急诊急救车、物资供应车流等。现代医院设计中, 应尽量避免车流与人流重复交叉, 有效组织交通流线, 真正做到人车分流, 这是设计中的重点。社会车辆的停靠应方便, 且与就诊人流分开。要有足够大的停车场地和简洁明了的停车导示系统。

(三) 物流

物流包括洁物、污物流线, 设计医院时主要考虑的物流关系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术室与相关部门物流功能关系。包括住院部、中心供应室、ICU、CCU、门诊部、急诊急救中心、血库、病理科等。

2. 中心供应室与相关部门功能关系。包括住院部、手术室、ICU、CCU、DSA、门诊部、急诊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治中心、儿童保健中心等。

3. 药房与相关部门功能关系。包括住院部、手术室、门诊部、急诊急救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诊治中心、儿童保健中心、药库、输液配制中心等部门。

4. 影像中心与相关部门功能关系。包括住院部、门诊部、急诊急救中心、儿童保健中心等部门。

5. 其他医技部与相关部门功能关系。包括化验检验中心、特检部门与住院部、中心供应室、门诊部、急诊急救中心、体检中心等部门。

6. 医疗垃圾、生活垃圾和尸体等转运流线。

二、硬件建设

(一) 色彩的应用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 在建筑物使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主要有色彩的心理效应和生理效应[2]。色彩的心理效应是通过生理效应产生的, 也就是通过眼睛感知, 再由大脑反应。人受到色彩的刺激以后, 产生对色彩的反应, 对人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 能左右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例如, 在红色的环境中, 由于红色的刺激, 能使人的心跳、脉搏加快, 从而产生热感。相反, 蓝色环境会给人安静、寂寞的感觉, 使人的心脏跳动减弱, 脉搏减缓。这是色彩从生理到心理给人造成的影响。有关色彩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 光谱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与色彩对人兴奋到消沉的刺激程度完全一致。处于光谱中段的绿色因此被称为“生理平衡色”。

研究表明, 人类的大脑和眼睛需要中间的灰色, 如果缺乏这种灰色就会变得不稳定, 无法获得平衡和休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美国的色彩专家率先将“色彩调节”技术应用在医院的手术室中, 将白墙刷成绿色, 不但稳定医生的情绪, 还可消除医生久视血红色产生的视觉疲劳, 这一改动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医院建筑中, 除医疗的专用空间以外, 一般大面积的色彩宜淡雅, 适于使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 建筑群体色彩应形成统一协调的基调。住院病房的色彩, 对于北方地区, 可选择使用暖色调;而南方地区, 宜选用冷色调。儿童病房宜选用亮丽色彩, 以活跃气氛。诊室及观察室不宜安装彩色玻璃窗和深色面砖, 以避免透射光和反射光改变患者皮肤和体内组织器官的颜色, 干扰医生的正确判断。

(二) 物流通道建设[3]

大型综合性医院功能分区多, 科室分布范围广, 药品、标本、医用耗材、垃圾、食品、病历等各类物品运输通道交错复杂。根据物流量的大小, 按流线功能合理设置物流通道, 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缓解医疗街交通压力, 减少交叉感染机会。

1. 气动管道传输系统 (小件物品) :

通过气泵向中间封闭、两端打开的管道内吹入空气, 推动被传送物在管道内向指定的目的站运动, 最终将被送物送到指定的站点。它所能传输的物品为小型物品及部分中型物品。其最大的特点是能将少量、小体积物品快速地传输至指定位置。主要用来传输各种试剂、标本、病理切片、单据、少量的药品和器械等。

2. 轨道小车传输系统:

自身带有电机的自行走小车在金属轨道上根据系统主机的控制, 将被送物运至目的站。它所能传输的物品为小型物品及中型物品。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物品按照一定的速度传输至指定位置。主要用来自动传输病历及X光片等。

3. 大型载箱传输系统:

将按设计要求所设置的各种垂直升降机和水平履带传输系统进行特殊有效地组合, 使物品进行水平及垂直的传输。它所能传输的物品为小型物品、中型物品及部分大型物品。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大量物品按照一定的速度传输至指定位置。主要用来传输大量的病历、配置好的药品、大量器械等传输量较大、对传输时间要求不高的物品。

4. 大型载物车传输系统:

将被送物装于货箱内, 通过升降梯完成垂直方向的传输, 再通过传达运输带或自动引导的方式完成水平方向的传输。它所能传输的物品为小型物品、中型物品及大型物品。尤其适合餐食及被服的传输。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将大量物品按照一定的速度传输至指定位置。主要用来传输患者的被服及餐食等大量且需要定期传输的物品。

5. 运输专用通道:

在建筑内部设置药品、标本、洁净物品、食品、医用废物、生活垃圾专用通道, 如药品专用梯、标本专用梯、餐梯、污物梯 (通道) 等。

(三) 标识系统建设

现代综合性医院科室繁多、功能复杂、联系交错, 从而使得各类人流通道纵横、交错、复杂, 往往会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诸多不便, 不仅加重了患者急躁、烦闷的情绪, 甚至引发医患纠纷。科学明晰的医院标识导向系统, 不仅是医院整体形象与内部使用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会使人们在使用中感受到方便、自然、体贴和温馨。医院标识导向系统, 就是运用材料的颜色、肌理特性, 配合各种图示、文字, 达到对空间环境内的人、物流运作提供指示的目的。通过设置标识导向系统, 能够让医院内各类人群迅速、准确地到达目的地。一个科学明晰的标识导向系统应具有易于识别、整体统一、清晰易懂的特点。

医院标识导向系统从使用范围上, 可分为室外环境标识、公共区域引导标识和室内环境标识。室外环境标识主要包括医院环境地图、医院名称、各医疗建筑名称、建筑物入口及相对位置标识;公共区域引导标识主要包括停车场、无障碍通道引导及其它公共设施相对位置标识;室内环境标识则包括各门诊、住院部等医疗空间的室内环境标识。

(四) 停车场及车库管理系统建设

大型综合性医院在设计时, 建议地下停车场与门诊区域、住院大楼电梯厅相连, 方便患者及家属停车后直接进入医疗区域就诊。

先进的停车管理系统可大大改善院内交通状况, 规范、有序的行车和停车, 可使院内交通更畅通、便捷。医院停车场管理系统应配置满足内部工作人员远距离读卡进出及外来车辆停车收费系统。入口车道设备包括出卡机、远距离读卡机、车位显示屏、地感线圈和档杆。出口车道设备包括读卡机、费用显示器、收费亭、地感线圈和档杆等。通过验证出入卡等, 识别各进出车辆, 从而防止车辆被盗。车库管理系统应具备自动吐卡、自动计费、收费显示、出票机中文提示、出入栏杆自动控制、入口处设空车位数量显示、物体堵塞验卡机入口报警、出卡机内卡片不足报警、地下停车车位占空自动识别及车辆引导指示等功能, 同时系统还应具有手动开闭功能及防砸车 (人) 功能, 在特殊情况下, 可以人工处理。

三、软件系统设计与建设

经过多年发展, 我国医院信息系统 (HIS) 建设已初具规模。随着网络功能的扩大和系统应用的增加, HIS信息系统建设从以经济为主线的管理模式, 向“以人为本”为主体的管理模式扩展;从重在费用信息管理的阶段, 逐渐发展到面向临床医疗信息管理的CIS (Clinic Information System) 阶段。大型综合性医院应建设以下医院信息系统。

(一) 信息处理系统 (智能化办公系统)

该系统能实现建筑物内部语音、数据、图像等的传输, 同时与外部通信网 (电话网、数据网、计算机网、卫星以及广电网等) 相连, 进行信息互通。包括:HIS系统 (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信息系统、图像存档及通信系统电子病历系统等) 、远程会诊系统、院内自动化办公系统、院内网络教学系统 (科查房网络传送、手术示教网络教学等) 、院内物流系统 (检查标本流转、住院患者药品流转等) 、综合库房物品条码管理系统 (含二级库存管理系统、自动补货系统、供应室物品跟踪系统) 等。

(二) 智能化系统

门急诊区域, 包括门诊大厅大屏幕显示系统、自动挂号系统、网上预约挂号系统、智能化收费系统、智能化导医系统、门诊叫号系统、多媒体触摸屏查询系统和电子公告系统、广播与背景环境调节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医护对讲系统、网上挂号 (电话) 预约系统、检查 (检验) 报告自动打印系统等;住院区域, 包括病房呼叫对讲系统、特殊病房探视对讲系统 (如ICU、层流病房、新生儿病房) 、手术示教系统、婴儿防错防盗监护系统、广播与背景环境调节系统、有线电视系统、有线或无线宽带上网系统、远程诊断系统等。

(三) 楼宇自动化系统

医院建筑不同于一般的建筑, 其内部不仅安装了一般的楼宇设备, 如变配电设备、照明设备、电梯、冷热源设备、新风机组、送排风设备、给排水设备等, 还安装了重要的医疗设备, 如供氧、负压吸引、压缩空气、笑气等设备, 所有设备运行状况的好坏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诊疗水平的高低。医院通过一套科学、合理、先进、安全、可靠的楼宇设备监控系统, 对以上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记录及报警, 及时了解各种设备运行情况, 运用各种管理软件, 使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既节省了人力物力, 降低了能耗, 又保障了医院机电设备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以实现医院设备管理的智能化。

该系统主要由通信网络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弱电电源及接地等系统组成。

(四) 医疗设备系统

主要有医疗设备数据采集系统与医疗设备激光射频标签系统。

1. 医疗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将所有相关医疗设备也接入整体网络系统, 如ICU病房中的病床 (带体重秤) 、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尿液计量仪等均接入网络进行相关患者数据信息的收集、交换和处理。

2. 医疗设备激光射频标签系统。

美国已有近20%的医院开始实施或即将实施激光射频标签系统或相关技术系统, 该系统能迅速查看相关设备的情况, 可有效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提高预防性维护完成率, 减少失窃率, 改善工作流程。而且由于兼容医疗信息如治疗剂量、患者信息确认等功能, 可有效减少医疗差错, 具有广泛的使用前景。

(五) 安保系统

包括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安保监控系统、巡更系统、磁卡门 (门禁) 系统、红外报警系统等。

医院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 患者多是弱势群体, 其逃生能力相对正常人来说较差, 甚至有的根本无逃生能力。因此, 医院对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的设置要求比其他公共场所要严格得多。设计时一定要高度重视, 做到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医院又具有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等特点, 对重点部位进行视频监控及防盗报警是必要的。安保监控系统通常由视频监控、防盗报警、可视对讲、通道 (门禁) 管理、停车场监视等子系统组成。在医院主要交通干道、楼房大厅出入口、各层通道交叉口、挂号收款处、药房、候诊区、电梯厅、扶梯入口、护士站、电梯轿厢、地下停车场等重要区域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监视控制, 在贵重药品、医疗器械、危险品仓库及重要科室安装防盗报警系统, 使整个医院处于安保中心监控之中, 遇有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可及时进行有效处理。

(六) 餐饮综合管理系统

包括营养订餐管理系统、职工售饭管理系统、餐厅点菜管理系统、食品进销存管理系统、营养分析与治疗管理系统等。

(七) 智能化系统集成

智能化系统集成是把若干个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的系统, 如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等集成到一个统一协调运行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利用通讯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搭建集成系统平台, 实现建筑设备的自动检测与优化控制和信息资源共享, 为医院管理者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四、结束语

医院应根据项目的特点、使用功能、投资情况、建设标准及未来发展的需要, 综合考虑人性化服务需求, 并本着先进性、经济性、实用性、安全性、开放性、可扩展性和标准化等原则, 加强人性化设计, 建设出符合时代特征的人性化现代医院。

参考文献

[1]孙澄, 寇婧.基于医患分离理念的综合医院门诊空间体系架构[J].建筑学报, 2010 (10) :100-104

[2]郭红雨, 蔡云楠.传统城市色彩在现代建筑与环境中的运用[J].建筑学报, 2011 (7) :45-48

[3]海燕.聚焦医院物流传输系统——友谊医院:气动物流传输系统“个性”档案[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09 (5) :10-16

[4]沈小庆, 黄昕.探讨杭州市大型医院停车难的解决策略[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09 (2) :62-65

人性化环境建设 篇2

[摘要]现代医院的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医院文化的竞争,现代医院文化要求医院管理的人性化、科学化。目前,现代医院管理正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信息化管理转换,从被动式、单一性、统一化的服务模式向主动式、多样化、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转换,更为主要的是体现了管理的文化性,即由“物”的管理向“文化”管理的转变。当然这种“文化”管理应坚持“以人为中心”,即“以人为本”原则。实践证明,由于“以人为本”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应用,提升了医院的竞争力,从根本上改变了医院的精神面貌,大大推动和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关键词]竞争[1]人本[2]文化管理

现代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医院文化建设,现代医院文化建设必须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诚挚服务社会。“人本管理”就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推行“人本管理”,以培育良好的现代医院文化。

“人本管理”的内涵及其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人本管理”的理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在现代医院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人本管理”就是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进步,人对企业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这就把“人”提升到了一种比物力资本更为重要的地位上来。因此,“人本管理”理念才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人本管理”从本质上来说,是在于实现企业自身发展与个人发展的“双赢”。目前,医学界显现出回归社会、回归人文的思潮,很强调医学“以人为本”之目的。

“人本管理”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医院“人本管理”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方面,基点是“人”;另一方面,体现了员工是医院的主、客体的统一;再一方面,确立了“人”在医院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人本管理”

尤其要进一步强调在管理工作中,要把“人”的因素当作本质的、首要的和核心的因素,通过进一步关心、尊重、信任、理解、挖掘人的潜能和发挥人的特长来增加管理的效能。真正的现代医院,只有从整体上积极推行“人本管理”,才能够更好地形成团队精神,才能从本质上培育良好的医院文化,才能从各方面营造出一个团结、协作、和谐、健康、向上的工作氛围,才能让员工在为病人的服务中体味到工作的快乐、职业的神圣和成功的幸福。

现代医院文化建设要以“人本管理”为基础

“人本管理”是先进文化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强调职工在团队中的主体和主导地位与作用,另一方面,更强调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实行管理活动。因此,在“以人为本”的医院文化建设中,首先应该让职工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并为之努力奋斗,进一步激发职工的能动性和创造力,进一步实现医院的制度创新与服务创新,逐步规范医院行为,真正实现医院的经营目标。

现代文化管理和传统管理的本质区别,将体现在以“人”为中心还是以

“物”为中心上。现代文化管理强调“人”是企业的灵魂。医院作为一个以人与人的组合为基础的活动主体,自然“人”就是医院的灵魂。因此,医院的制度实施,将必然地体现在人的价值理念中,同时也将会以医院文化的形式充分地表现出来。所以说医院文化也就是“以人为本”的文化,更是人文服务、人性关怀的文化。就医院文化而言,一般包含着以下几个方面:医院管理思想与理念、医院价值观、医院形象、医院品牌、医院精神等;同时,又分为表层物质文化、浅层行为文化、中层制度文化、深层精神文化四个层次。

“人本管理”与医院文化具有内在统一性。现代医院文化要体现以病人为中心,诚挚服务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广大医院职工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做到作风正、技术精、质量高。尤其是要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进一步搭建适合人才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激励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掘潜力,实现自我价值,实现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有机统一。

推行“人本管理”,培育现代医院文化的途径

1、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我国医疗市场近年来的竞争态势,是设备——技术——服务——战略的竞争,目前的竞争正是战略竞争。战略竞争的主要理念就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包含:进行“人性化服务设计”、倡导文明用语、开展人性化服务、提升服务标准、延伸服务领域等等。

2、培育和弘扬医院精神

医院精神是医院的旗帜,对医院来说,它能够增强全院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团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社会而言,它能够展示医院的良好形象,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赢得广大患者的信赖。

3、围绕“四个尊重”盘活资源

“四个尊重”即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指出,“四个尊重”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就医院而言,“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就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大科室分配自主权、自主发展权,提升科室自我创新能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就是在人才培养上要下大力气,敢于重金资助优秀人才;在人才选拔中,要勇于提拔拔尖人才;对虽有棱角、确有才气的人才启用好,要不拘一格而不瞻前顾后,要容其所短而不求全责备,要宽容个性而不唯我是从;在人才使用上,须解放思想,激活人才的创造力;要按照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挖掘潜能,为各类人才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开放平台

4、创建“学习型”团队,打造“学习型”医院

在这里,学习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增进技艺、吸纳知识,而是要改变大家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促进职工的整体素质的提升,并最终促进共同目标的实现。未来的、真正出色的医院,必将是“学习型”医院。为此,我们必须倡导员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使学习知识、自我完善和追求发展成为员工自觉的要求,形成浓厚的团队学习氛围。通过搭建各种学习的平台,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

5、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抵制行业不正之风

医院的工作是服务型工作,直接面向群众、面向社会。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的好坏不仅影响病人的康复和治疗,而且还影响整个社会风气。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全方位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的理念。医院要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员工进行医德医风教育,加大对商业贿赂、商业犯罪的宣传力度,让员工树立廉洁行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服务观念,扭转行业作风,从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还要完善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加强考核监督力度。现代医院的竞争,将是一种凝聚力的竞争。要把员工都看成是医院的财富,要重视与员工的沟通,多为员工提供参与的机会,要树立共同的医院价值观和行为导向,把员工和医院结合为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当今社会,人才流动的机制将更加灵活,这就要求医院在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抵制行业不正之风的同时,还必须要营造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和谐的人文环境,让员工在工作中能体验到幸福与快乐,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放.竞争优势与竞争策略[J].上海管理科学 , 1997,(01)

探析室内环境设计中人性化处理 篇3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性化室内空间环境的营造以成为人们衡量空间是否符合“以人为本”的重要依据。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时,需要将实用性与审美性高度结合,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把握人们心理上和生理上的双重需求,进而实现人性化、科技化以及艺术化三者合一的目的。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核心,运用设计的手法来营造出清新环境。同时,让人们在其中得到精神的愉悦。

1.室内环境设计中人性化处理内涵

室内环境设计讲究人性、科学以及艺术的完美结合,其中艺术是室内环境美学效应的保证,科学是室内环境设计的基础支撑,而人性则是反映室内环境设计是否符合人们生理和心理上感官感受的核心。那么,人性化的室内环境设计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物品陈设中人性化的体现。在室内环境设计中,陈设的物品如家具、盆栽等要对其尺寸、形状、颜色以及能够给人产生何种影响等进行充分考虑,并以良好的视觉效果、舒畅愉悦的心理暗示为目标,提升人们对周围实物的审美,以满足人们对文化上的追求和认知,实现自我认识和价值的充分确认,最终达到高层次人性化设计的目标。

第二、室内环境中人性化的在体现。通风良好、采光度高、温湿度调节等都是室内物理环境所追求的目标。在进行室内物理环境人性化设计时,首先要考虑室内面积,对于比较狭小空间的房间,材料上就需要选择密集型质地材料,而对于空间比较大的房间,可以选择质地相对比较粗犷的材料,利用材料的质感来烘托室内物理环境;其次在选择色调的时候,需要将室内整体空间采用低色调而在具备采用高色调的方式进行设计,利用高低色调的差异来迎合居住人的视觉效果,在色彩交相辉映的同时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第三、提高室内空间的实用性。这里所说的装饰性主要是在室内空间和结构上进行的修饰性物件,需要满足人们在室内环境基本的功能需求,将整体风格与室内空间相互融合,让整个室内空间与家具、墙体、装饰等呈现出一种和谐的统一风格,不会显得突兀。

2.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处理注意事项

(1)安全性。人性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因此安全性是首先考虑的因素。室内环境的主体框架结构是整个建筑的安全重点,其支撑能力和质量的好坏决定了整个建筑的安全性。在设计装修时就需要避免房屋主体结构的破坏,充分考虑平面设计与功能分区的安全性,在设计装修符合设计规范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化创作,并尽量实行全装修制度,避免多次装修或违规装修造成建筑主体结构的损坏。

(2)舒适性。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的舒适性体现在感官视觉的舒适性、行为的舒适性、触摸接触的舒适性以及周围环境的舒适性四个部分。视觉的舒适性表示人们对室内的材质、色彩等产生一种协调感,比如质地稳重、光线柔和等;行为的舒适性就是让整个室内空间不会显得拥挤、行动受到阻碍,能够满足人们正在室内活动的需要;触感舒适性主要指家具或装饰的触感要柔和、不可过硬或过软,尽量在家具选择上采用质地较好的材料;环境舒适性是要求室内能够保持良好的气候环境,比如温湿度适宜、采光好、通风性好等。

(3)经济性。成本也是设计过程中人们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尽管不能说必须用最廉价的材料或方案,但应该保证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的经济性。对室内空间的合理利用,充分结合室内环境自然通风、采光等优势进行设计,最大化室内环境设计的性价比,并且,在装修材料和家具的选择上也可以采用节能环保设备。

4.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人性化处理措施

(1)色彩处理。色彩设计需要考虑居住者的经济情况,在装饰材料的选择上要与室内主色调相互照应,比如暖色调可以选择质地较粗的材质等,使整个室内环境的色彩搭配协调,保证居住者和谐的视觉和感官效果,体现个性化空间。

(2)家具选择。人性化设计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艺术设计水平的重要体现。家具作为室内环境的重要部分,应该摒弃传统古板的形象,在满足家具基本功能性的同时提高其观赏性和娱乐性。同时选择家具也需要考虑使用的人群,并根据居住者的差异化特点结合室内环境美学,使其符合居住者的审美。

(3)科学性。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人们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促使室内设计必须运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成果,包括新兴的装饰材料、结构构造和施工工艺,在进行认真分析和确定室内的物理环境和生理环境的条件后,通过科学的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段创造良好的声、光、热室内空间环境。

(4)安全情感。安全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首先要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并且必须让室内环境的装修措施等符合使用者的潜在安全需求,设计要保证不能具备危害性或潜在安全隐患,比如地面不能过于光滑、室内装修棱角是否过于锋利、层次设计是否会造成羁绊等都是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需要考虑的安全性问题,确保使用者在室内工作和生活中有安全感。

医院建筑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探讨 篇4

一、实施医院建筑室内人性化设计的必要性

人性化设计, 是一种以人为主体的先进设计理念。当今时代, 各种先进技术层出不穷。大多数建筑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注重各种新技术的应用, 对于建筑的使用主体人的具体需求没有足够的重视, 这是一种错误的建筑设计理念。

从前医生与患者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需要产生大量的交流, 此时的医疗过程中真正达到了患者与医生的有效交流沟通。而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许多病情的诊断都交由仪器完成, 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关注的内容也转变为了疾病而非患者本身。这种思想的蔓延, 使得当前医院中人性化思想极为欠缺。同样, 在从前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建筑的外观以及各项功能区的设置都是依照使用者的具体需求进行的, 当前建筑设计师的设计观念产生了变化。为达到理想的外形而进行功能区的随意划分, 这是十分不科学的做法。高质量的完成医院建筑室内环境设计能降低患者的紧张情绪, 更好的配合医生完成治疗。由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于医院的需求不仅仅只有看病, 同样希望在自己等待的时间内能有较好的心理感受。所以, 目前实施医院建筑室内人性化设计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室内设计人性化思想的具体体现

1. 室内通风与自然采光

窗户的设置可以让医生与患者在进行医疗诊断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变化, 拥有轻松的心情, 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有良好的氛围, 改善目前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轻松的开展疾病诊断工作还能显著减少医生产生错误的几率, 保证医生诊断的正确性。同时由于医院环境的特殊性, 空气中可能存在一定数量的各类病菌。适当利用面积较大的窗户进行采光与通风能有效清除这些病菌, 尽量减少医生与患者之间、患者与患者之间交叉感染各类疾病的几率。

2. 室内综合环境

包括室内热环境、室内声环境以及室内光环境。在进行室内热环境设计时, 首先要考虑病人的新陈代谢情况, 因为热环境对于病人新陈代谢的影响较大。当病人新城代谢情况较差时, 需要使病人所处的环境温度更高一些, 这样才有助于病人更快的恢复健康。需要注意的是, 病人在修养过程中对温度有较高的要求, 所以设置温度调节设施, 让病人能将温度设置成为自己适应的且喜欢的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室内声环境, 也就是病人面临的噪音情况。病人在修养过程中若持续处于噪音环境中, 会严重影响其心情, 影响其睡眠, 甚至影响其病情的恢复。所以在进行建筑设计的中, 需要将这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 合理设置电梯、走廊、空调等可能发出噪音的部分的位置, 或者做完善的噪音防护措施, 保证病人持续处于安静的环境中。室内光环境, 即室内照明系统或者自然采光系统营造的一种总体室内环境。在进行这方面的设计时, 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要对病人的病情恢复以及情绪稳定有所帮助。不能让病人在修养过程中受到过于强烈的光照, 同样光照也不能太弱, 影响病人的正常生活。在光线的使用方面, 应当做到自然光与人工照明相结合。单纯的使用人工照明系统让患者不能有效的接触阳光, 不利于其恢复。

3. 室内色彩环境

色彩的合理运用能让患者在住院或者就诊过程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同时不同色彩的设置, 可以让患者对医院的各个功能分区有详细的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颜色的设置方面, 应当依据研究的结果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 我们认为红色对促进病人的血液流通、加快病人呼吸频率有促进效果, 能有效缓解麻痹患者以及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粉红色对病人的情绪有较好的安抚作用, 能让患者重新焕发活力, 适用于绝症患者;橙黄色能帮助患者自身脏器更好的进行血液循环, 对患者的消化系统有较好的改善效果, 适用于咽喉不适以及脾脏等器官受损的患者;黄色能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刺激, 对于神经系统受损患者的治疗有效果;绿色能让患者的情绪放松, 神经系统不再处于紧绷的状态, 使用于烧伤患者以及高血压患者、感冒患者。

一般情况下在医院营造色彩环境的具体做法有。

(1) 使用色彩进行各种分类

例如楼层的分类、处方单的分类、科室的分类、医护人员身份的分类等。这种方式能让患者在寻求治疗的过程中, 对自己所处的地理位置能有更深刻的印象, 对于治疗自己的医护人员也能有深刻的印象, 为患者带来了便利, 同样为医护人员开展治疗工作带来了便利。

(2) 使用色彩进行关键地点人流的引导

实践经验可知, 通常情况下, 到医院看病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没有经验的。也就是说, 如果医院不提供相关引导, 患者想要找到自己想去的科室是十分困难的。此时, 利用色彩对患者形成引导, 就是一种简便且高效率的方式。

(3) 正确使用色彩, 保证医生诊断的正确性

颜色的使用确实能帮助患者达到快速就医的目的, 但是颜色的不合理使用可能为医生的工作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例如医生诊断室不能使用颜色过深的玻璃, 让医生不能对患者的各种情况, 例如伤口、口腔黏膜等做出正确地判断。

4. 室内各类设施的设置

医院与机场、火车站等公众场所一样, 可能会遇见许多情况特殊的情况, 例如轮椅、婴儿车等。在进行医院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这方面的因素, 合理的设置无障碍通道, 照顾到这部分患者的情绪, 满足这部分患者的使用需求, 充分体现出对其的尊重。

三、结语

医院建筑室内环境人性化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因素有许多, 身为建筑设计人员, 将这些因素全面的考虑到, 重视建筑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必须要做到的。在设计过程中, 还需要充分认识各种因素对患者心理以及生理的影响作用, 正确的进行各处环境的设计。最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设计师心中应当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以建筑使用者的具体要求为出发点, 进行各项设施的设置, 充分体现出对患者的体恤和理解, 让患者有良好的就医体验, 从另一方面提升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闵桂胜.以人为本的现代医院室内设计——北京协和医院细节处理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 (22) .

[2]李文.借助“光”能量——医院照明环境的人性化营造[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3 (01) .

[3]武晓栋.浅析人性化设计在医疗建筑中的运用——以郑州第六人民医院肝病医学研究中心为例[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3 (13) .

人性化环境建设 篇5

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界的铭言;长期以来,公司产品质量一直上不去,良品率总是在75-80%徘徊;究其原因,主要是品管制度不健全,员工品质意识不强,生产一线主管人员重产量、轻质量等原因造成的。由于品质差,损耗高、效率低下致使公司经营状况不佳。

症结何在呢?问题出在制度建设上;在我的提倡下出台对品质六项检验实施方案和机器设备维护保养规定,配套相应表单,落实责任人,并辅之于每周一次的督查评比,使产品的良品率从原来的75-80%上升到85-90%。

二、企业管理无章可循,一切由老板说了算,试图用多罚、重罚、开除等手段迫使员工驯服;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越罚效率越低,越罚品质越差,越罚辞职的人越多。规范管理,势在必行。还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出台的员工行为准则、公司会议制度、员工管理制度发挥了制度管人的作用,使公司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从随意到规范,使公司生产秩序稳定,经营效益显著提高。

三、企业文化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二是制度文化,三是精神文化。事实说明: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公司兴旺发达的保障。一个办了十几年的公司,至今没有创建属于本公司的企业文化,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我愿为此付出我的努力,为创建有本公司特色的企业文化做出贡献。

主要体现在“加强品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奖罚分明在管理中灵活运用,得人心者得天下”,“对企业文化的追求与思考”,以下是具体关于我实践中一些管理心得体会:

快乐三步走:

一、加强品质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在企业界流传着一句名言:“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充分说明产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企业不注重产品质量,那它的产品一定没有竞争力,也必然被淘汰。记得我刚到公司上班之

初,公司的产品质量一直不理想,良品率总是在75%-80%之间徘徊。由于品质差,损耗高,效率差;公司经营状态不佳,这乘了老板的一块心病。因为行业竞争激烈,不进则退,不尽快想办法提高品质,企业就面临着生存危机,怎么办?必须在短时间内把产品质量搞上去,年轻的老板把这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我这个刚刚上任的副总经理。

说实在的,初来乍到,一开始我心里也有压力,但多年的管理经验告诉我,抓产品质量,一是从制度建设入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品质控管程序;二是把这些控管程序贯彻落实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岗位,并与绩效挂钩。通过调查摸底,基本弄清了公司产品质量徘徊不前的原因主要是品质管理制度不健全,有些制度操作性差,有的制度有名无实,形同虚设,而且品质管理执行力度不佳。这种状况也是企业普遍存在的老毛病,病症找到了,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了。

首先,我从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入手,根据产品制造流程顺序制定了品质六项检验实施方案。即:首检、自检、互检、巡检。终检。所谓的首检——就是从原料到半成品的第一道工序必须实行首件检验。首件检验必须经当班主管及品质管理人员签字确认后方能进行批量生产;自检——即产品批量生产后操作工对照首检样品自主实施的检验;互检——即下道工序在接受上道工序半成品对实施的检验,不合格品退回上道工序;抽检——即车间班组主管和技术人员对本工序产品制造过程终实施抽检,是对本部门产品制造的管理和监督;巡检——即公司品管部派出的品管人员对制程中产品实施的巡回检验;终检——即对制成品实施的最终检验。

通过一段时间的贯彻、辅导和时间,并辅之于每周一次的督查评比;六次检验实施方案和机器设备维护保养规定终于产生了作用,产品的质量不断上升,良品率从原来的75-80%提高到85-90%。为了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下一步,我们除了继续宣贯所有出台的品质管理制度外,拟在公司生产系统终开展“品管圈”、“品管月”等活动,相信通过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产品质量新的突破。

二、奖罚手段在管理中的运用

为了改变罚多奖小,乌烟瘴气的局面,从九月份开始,作为新上任副总经理的我,首先从制度入手,先后出台员工行为准则、公司会议制度、员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厂规厂纪。把这些成文的厂规厂纪公告、张贴、组装成册发放到各班组、部门。首先组织各级主管人员学习,提高主管人员以制度管人的管理理念,随之把这些规章制度宣贯到员工中去。辅之以人性化管理。关心员工痛痒,除了关注他们的工作外,还要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包括情感情绪的变化,给员工以人文关怀。事实证明,奖励比处罚好,激励比负激励好,制度管人的美丽、人性化管理的效果逐步显现。

三、对企业文化的追求和思考

人性化办公环境下的空间表情研究 篇6

关键词:办公空间;设计;空间表情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飞跃,企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实体单元也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比如浙江省宁波市,随着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吸引了更多的外资及金融、物流类企业入驻,在宁波三江口及南部商务区一带出现了大量的高层办公写字楼,“视觉景观无变化、空间使用平淡无奇、人际交往缺乏和工作区域独立”成了办公场所的主要特征。办公环境的单调与乏味导致员工之间缺乏交流的欲望和富有创造力的激情。甚至过于依赖机械的现代化办公条件对员工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具有的前沿意识的企业领导人开始关注,除了给员工提供可观的薪水和丰厚的福利外,一个符合人性化理念、个性化特征的办公空间环境会更为重要。

空间是建筑产生的前提,建筑又创造了空间。不同的空间,提供给人们的空间感受是不同的。空间情感又必须以某种客观形式来表现出一种表情,这也就是空间的表情意义之所在。许多成功的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都形成了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运营模式,从而根据不同的企业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表情。

那么如何在办公空间设计日益人性化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设计手法为不同性质的办公空间赋予生动、具有功能可辨性的空间表情是现代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的重点。

下面以宁波刚刚修建的公牛置业大厦的办公空间环境设计为例。公牛电器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高档开关插座、转换器的专业供应商,并且已经开拓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公牛电器不仅将专业精神融入公司运营的每一个环节,还非常重视企业和谐文化建设。

该项目的设计背景是办公空间、商场于一体的多功能的空间。其内部办公空间分为公牛置业自用式办公空间,其他部分为对外租赁的办公空间。大厦的另以部分为一个具有中高端品牌为主体的商业项目。通过归纳总结目前项目的实际情况,要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公牛置业的企业文化等特点,并且根据不同功能空间进行多元化的设计风格。项目功能划分为公牛置业大厦大堂、电梯厅、董事长办公室、会议室、办公走廊、办公楼与商场的过渡空间。

其中大堂的设计是一个办公空间的第一个亮点,也是当人进入该空间的第一感受,所以在大堂的设计方面首要的是给人以稳重的感觉,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了灰色木纹石的材质与米色大理石相结合的色彩搭配,柱子和墙面形式上运用的机刨石,其线条与整个稳重的空间搭配,使得单调的墙面增添了动感,柱子的造型“下小上大”给人们的视觉冲击是很强的,并配合竖式的石材线条使得整个柱体高大挺拔,增添了空间的稳重性。墙面机刨石的线条采用了竖式切割,根据切割线的长短组成了一个箭头的元素,指引人们往电梯厅的方向行走。

电梯厅虽然在整个办公空间中面积较小,但该空间是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的,既是大堂空间的延续又是有着单独功能的空间部分。由于该空间是人们聚集等待的区域,在该环节要把握的重点是稳重与温情相结合,在设计上运用了与大堂相同的材质,解决了空间的统一性。

董事长办公室作为企业形象的缩影在办公空间设计中也尤为重要。以往的董事长办公室设计是以材料的华贵、奢侈来体现空间的高端和企业实力。而本空间更要体现的是文化氛围,文脉才是此案设计的灵魂。没有灵魂的空间是苍白的、无力的,即使没有华丽的外表,但有沉淀的内涵。所以该空间设计思路是通过普通材料的多种搭配、细节的精心设计,再配以富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软装搭配,最终呈现出了一个有内涵与品质的办公空间。

办公走廊,在以往的办公大楼中,走廊和过道通常是容易被忽略设计的区域。其实如果在设计中将这一区域进行巧妙的利用可以给整个办公大楼注入很多活力。以国外的谷歌公司办公大楼走廊设计为例,公司将走廊与过道墙面充分利用起来,将墙面材质以艳丽的颜色和写字板进行穿插,员工即使在休息和散步的时候,如果有了新的创意就可以马上拿笔在墙上记录下来。所以我们汲取了国外一些优秀的办公空间的优点,融入此案办公走廊的设计之中,将墙面颜色设计的活泼生动,造型具有亲和力,使得步入此办公大楼的人们立即产生亲近感。

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不断地对人性化办公环境下的空间表情进行研究。通过本案的设计最终呈现出了一个具有生命力和文化品位的办公空间,此办公空间不仅具有高效、现代和人性化的特点,更是有着自己独特的办公表情。目前国内对于办公表情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可供研究的资料和案例也比较有限,但作为新一代的设计师我们有责任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思考,相信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对国内的办公空间设计会有一个质的飞跃,最终做出民族的、符合国内未来办公空间发展需要的设计。

参考文献:

[l] 梁志行.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J].广东建材.2007.5.

[2] 黄鹭,现代办公空间“以认为本”的设计[J].四川建材.2007.4.112——123.[3] 托马斯.阿诺尔德 等编,《办公大楼设计手册》,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5

人性化环境建设 篇7

一、高等学校效益理财的内涵

高等学校财务的效益管理是和谐社会建设的要求,是国家提出科学发展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现代高等学校的教育观念、体制、模式、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教育观念从“教育福利化”到“教育产业”到“教育质量”;教育体制从单一所有到多元并存;教育模式由“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教育结构从数量型到规模效益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的理念和内部财务管理的机制已跟不上教育事业发展的步伐。所以,高等学校必须走内涵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同时在市场经济下,高等学校财务已由“出纳型”的体制转变为“管理型”的体制,分析决策成为财务管理的核心。而近年来,高校的迅速扩张、负债经营,导致财务风险激增。因此,高校自身必须要有忧患意识,重视财务风险的度量和评价,必须树立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理财理念,树立人人是理财者,个个讲效益的观念。

二、高等学校效益理财体系的建立

1、高等学校效益理财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

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和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效益问题。高等学校财务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就是以效益为中心,促进高等学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全面强化财务管理,提高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水平,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高等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推动高等学校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2、效益理财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我们按效益为核心的管理要求,从“资金筹集、资金运用、资金效果、资金成绩”四个方面,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与16个一级指标,对高等学校进行财务效益评价。具体指标见表1。

3、效益理财评价方法

(1)综合评分法

综合评分法又称比重评分法,综合评分法在高等学校财务综合评价中的应用首先是按照高等学校财务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是建立评价模型:确定标准比率,确定各指标的标准分(权重系数),确定最高比例和最低比例,得分评价,比例的计算,综合评分值的计算,对案例进行评价。

(2)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Saaty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来的一种多目标决策评价方法,其核心是对决策行为、方案和决策对象进行评价和选择,并对它们进行优劣排序,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宣的决策依据。其一,使用AHP法确定多指标的权重系数,第一步就是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指同一层次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的判断值,它也是由若干位管理专家进行判定的。其二,对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计算AHP法的信息基础是判断矩阵。据此,利用排序方法,可以算得各指标重要性的排序。其三,进行AHP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在使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时,需要保持判断的一致性。

(3)模糊综合评价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在模糊环境下,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某种目的对一事物作出综合决策的方法。这里首先要对事物、现象进行了解、分析,然后建立适于分析评价这一现象的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并确定相应的评价集,对因素集进行一级综合比较,利用各因素的权向量,采用适当的算子求出模糊变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级乃至多级综合评判,将最后一级的评判结果进行归一处理后,根据最大隶属原则,得到最后的结果。

4、高等学校效益理财综合评价方法

高等学校财务的效益评价方法有很多,对高等学校的财务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本文借鉴上述三种方法构建综合评价方法。并综合各方面因素对评价对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量化的评价结果,进行综合评价。为弥补沃尔比重分析法在技术上的缺陷,分别规定上限和下限,上限按1.5倍计算,下限按0分计算,不计负分。对于指标C1相对比率越高,负效应越大,采用相对比率的倒数计算,即采用1/P的值来计算。采用德尔法确定A、B、C、D权重系数T:t1为0.2、t2为0.2、T3为0.2、t4为0.4。

构建运算公式u1=A·E

通过上述计算后,财务综合考核评估后,进行认真的总结和分析,发扬差距,找出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的改进和加强管理。同时,也可将各指标进行横向、纵向比较,正确把握财务状况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宏观信息和财务风险。通过合理的评价和比较,将财务管理的思想融进评价指标之中,进行科学决策,搞好效益理财,树立科学发展观,使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走向健康的良性循环、和谐发展的道路。

三、促进高等学校效益理财的配套措施

1、树立效益理财观念

人们普遍认为,则政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筹集和投入更大规模的资金并保证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对财政支出的效益重视程度不够。应当通过高等学校效益评估活动有效的促使各部门认识到效益的重要性,行政主管部门和各高等学校应当从观念上逐步做到自觉地将追求公共支出效益最大化作为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现代高等学校的教育观念、体制、模式、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高等学校必须走内涵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高等学校自身必须要有忧患意识,重视财务风险的度量和评价,必须树立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理财理念,树立人人是理财者,个个讲效益的观念。

2、构建高效的效益理财组织结构

效益理财治理结构的完善与否及其理财效率高低是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是提高理财能力的机制保障。面对复杂与动态化的理财环境,高校应寻求一种拥有高效的组织结构,能够使理财组织对理财环境的变化,包括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环境的变化,迅速而经济地做出反应。我们建议构建无边界的理财组织。无边界的理财组织结构是指其横向理财活动之间、纵向理财组织层级之间以及与外部理财环境的边界不由预先设定的结构所限制的一种组织结构。其中理财组织结构的横向边界是由理财活动的专门化与部门化导致的,理财风险管理不仅仅是财务部门的工作,理财风险管理也是高校理财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其他部门如教学、科研部门密切相关,高校系统整体应该人人具有理财管理意识,同时财务理财管理人员通过工作的扩大化与多样化,可以掌握较多的横向知识及技能,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理财组织的纵向边界是由理财组织划分不同层次所导致的,需要财务利益相关者参与理财决策和理财风险管理决策,集思广益,调动从董事会成员,财务系统高层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的理财风险控制的积极性,使理财风险管理成为理财系统全员自觉自愿的行动。实施财务价值链管理,取消理财组织与外部环境的边界。实施理财价值管理,系统综合考虑客户市场需求,调动其理财风险管理的积极性,较快获取理财市场的有关信息,并能快速经济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3、加强高等学校效益评价的能力建设

随着效益评价工作的开展,效益评价应当成为财政主管部门和各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责。各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尽快熟悉和掌握效益评价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对相关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另一方面,随着社会专业分工的日益细化,无论是资料数据的收集还是评估工作的本身都需要大量专业的、独立的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推动政府部门与社会中介机构的广泛合作,在进行高等学校效益评价过程中大力吸纳社会中介机构的参与。

4、重视高等学校的社会效益

因为高等学校财务报表不能反映和量化高等学校的社会效益,所以理论界和实务界在高等学校财务效益评价指标的建立上都很少涉及。但这类指标恰恰是最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因为高等学校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高等学校主要的功能是“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学生质量、教师质量、管理服务人员质量、学校管理水平、学校社会声誉这五个指标最能检验高等学校财务支出的效果,是高等学校效益理财的最终体现。而西方国家对这些非财务指标都有科学的评价方法。所以,必须改革和重新设计高等学校的财务报表,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社会效益的评价机制,搞好高等学校的社会效益评价。

总之,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是高等学校实行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益,综合反映了高等学校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各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运用科学的财务效益评价体系,对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评估,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摘要:“十一五”期间,国家要求高等学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高等学校必须提高办学效益。因此,研究如何构建以效益为中心的财务评价体系,科学评价高等学校财务效益,提高办学效益,对确保高等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高等学校财务效益评价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阐述了高等学校构建效益评价体系的目的。探索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相对可比的以效益为中心的高等学校财务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高等学校,效益理财,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冯浩:成本会计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冯浩、储杰:非经营性国有资产新型监管制度设计[J].湖北大学学报,2007(3).

[3]周武:试论高等学校预算管理[J].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6).

[4]彭满如、刘宪军:刍议高等学校财务管理评价体系[J].事业财会,2007(1).

浅议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建设 篇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什么是“人性化”建设?有人把它用四句话二十个字来概括:尊重其人格,维护其权利,体恤其需求,顾及其感受。具体说来,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建设”包括对读者提供的“人性化”服务,以及对馆内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一、图书馆内部环境的“人性化”建设

美国学者CE.D.约翰逊曾经说过:“在书籍和图书馆的历史中,人的因素始终是最重要的。”现代高校图书馆的职能不再只是传统的收藏、保存、借阅图书,而是促进图书利用的机构,旨在为大学生提供一个优雅的学习场所。其内部环境,也应遵循“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原则,通过对生理和心理的正确认识,使环境因素适应人类活动的需要,建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人文景观。目前,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建筑不仅注重外部环境和造型的设计,而且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运用于室内装饰,营造出具有浓郁文化气息与时代精神的图书馆内部环境。[1]

比如,通过光线和色彩的合理搭配与有机结合,在视觉上给读者营造一个赏心悦目、品位高雅的阅读环境。由于当前中央空调设备的安装普及,室内绿色植物的添置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在空气质量较差的空调阅览室中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也能使室内整体环境达到协调统一。

再如,针对高校普遍高素质的读者群体,在其他硬件设置上可以添加自助借还系统、自动检索系统、电子阅览系统、电子研习间、自助打印机,等等。这样能充分发挥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使资料检索、图书借还、资料保存变得更加方便快捷,也节省了读者宝贵的时间。

二、面向读者的“人性化”服务

从20世纪开始,“人性化”是对图书馆产生最深远影响的理念。所谓“人性化”,就是以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为价值取向,以充满人文关怀,体现美与和谐的形式来开展活动的一种柔性活动原则。[2]而面向读者的“人性化”服务表明图书馆的工作要围绕着读者而展开,“以人为本”的思想转而代替传统的“以书为本”的思想,以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1. 积极开展读者馆前教育。

当今时代的馆前教育不再是简单地向读者介绍图书馆规章制度,它更应该是一堂引领读者了解图书馆的启蒙课。它能教会读者馆内各种硬件设备的使用,指导读者如何高效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集人类文明成果之大成,对于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其情操,提高其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有数据显示,当前高校图书馆的资源有效利用率未达50%。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宣传图书馆的各种功能,从思想上让学生意识到其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利用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培养其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2. 对读者提供微笑服务

我们所说的微笑服务区别于传统的表情动作,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亲切的态度。良好的服务态度是维系人与人关系的情感纽带。馆员应关爱读者、有问必答、百问不厌、为人找书、为书找人,让读者感受到“服务”,而非“管制”。

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提倡的“微笑服务”,是要按照读者和本校的特点,对图书馆资源进行组织开发,创造出良好的服务环境,并积极开发各种服务手段,使潜在读者转变为现实读者,使偶尔读者转变为经常读者,使信息提供者转变为知识导航者,让馆员通过虚拟服务体现出“微笑服务”形象。[3]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提倡的“微笑服务”,是以读者为本,方便读者,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我们应以关爱和友谊面对读者,把读者当作朋友。办理借还手续的馆员,应用温暖的目光和微笑告诉读者:你是受欢迎的,欢迎你下次再来。当读者的图书临近借期时,应善意地提醒他书要及时归还,以提高书刊的流通率,并免遭超期罚款;对读者的不文明行为工作人员应心平气和地劝诫;对未能通过电子防盗门的读者应善意提醒是否忘记办理借还手续,而非粗暴地将其视为小偷。关心读者,尊重读者,让每位读者的情感得到理性的关照,让每位读者的需求得到应有的满足,这既是读者的意愿,也是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所追求的崇高境界。

三、面向馆员的“人性化”管理

1. 当今高校图书馆内部管理现状

图书馆员的重要性及其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有专家认为,在图书馆服务所发挥的作用中,图书馆建筑物占了5%、信息资料占了20%,而图书馆员占了75%,可见图书馆员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4]但是,图书馆是人才流失率较高的单位,原因体现如下:

(1)职业价值的社会地位低

虽然当代高校图书馆馆员普遍拥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历,但是读者对此的认知往往还停留在原始的阶段,思想观念陈旧,认为在图书馆工作便是搬搬书、做做书目、借借还还等低层次的重复劳作。馆员素质低,不是学校领导的子女亲戚,就是那些没有文化的关系户。他们瞧不起图书馆馆员,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和对其的反感情绪充分体现在了称呼上,“小姐!”“喂!”是最常见的打称呼的用语。得不到读者的认同导致馆员的自尊受到打击,对自身职业的前途感到悲观和失望,进而对工作失去兴趣。

(2)工作强度大

图书馆的工作是要求脑力和体力兼备,虽然很多部门目前已经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但在日常工作中还是要付出相当大的体力劳动。而且在工作时间方面,大部分馆员在严格的坐班制度下,要每天倒班,且节假日和晚上还要照常上班[5]。

(3)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不高

当前高校的图书馆建设难以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长期以来,在人事管理上侧重于编制管理,缺乏对人才的引进、培养、稳定,尚未建立起科学的用人机制,没有形成对人力和智力的投入、产出、创新和发展的思路。工资待遇和福利水平与高强度的工作不配套,导致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2. 对高校图书馆实施内部管理“人性化”建设的设想

(1)建立起科学的用人机制

图书馆的管理者应充分发掘馆员的优点长处,发现人才并利用人才,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使馆员在最适当的岗位发挥作用,从而激发其工作热情,使其充分发挥才能,调动潜力,形成良性循环。这样工作必然有成效。反过来,成就感、满足感又会使馆员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待人处事,以超俗姿态看待个人得失。

(2)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教授曾对人才激励问题进行专门的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没有激励,那么一个人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而加以激励的话,则可以发挥到80%—90%,甚至于更高。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既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工作目标,又有利于培养职工奋发向上、励精图治的精神。

(1) 按绩付酬的物质利益激励。

长期以来,“图书馆非赢利”的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尤其在高校,图书馆创造的社会价值难以用有形的物质利益来体现,这严重背离了市场经济规律,也成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羁绊。[4]图书馆应采用灵活的工资福利制度,可采用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相结合的办法,并把浮动工资与馆员的业绩和图书馆的效益直接挂钩,也可以采用按比例提成、按利润分成等多种更为灵活的付酬方式。

(2) 实施人员培训机制。

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高校教师队伍的优势,对职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同时要鼓励职工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增强同行间的沟通和交流,扩大视野,以期达到职工素质的全面提高。

(3) 树先进、立典型的榜样激励。

应充分肯定先进和榜样的业绩,授其相应的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先进馆员在努力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同时,也为其他馆员树立追求目标,这就是榜样的互动效应。

以上是笔者对高校图书馆“人性化”建设的设想。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高校图书馆“人性化”建设,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强调人在图书馆工作中的核心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调动和激发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也有利于拉近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心理与情感距离,树立图书馆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并最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环境。

摘要:本文从图书馆内部环境的人性化建设、图书馆服务的人性化、面向馆员的“人性化”管理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人性化”建设的内容。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人性化”,建设,服务,管理

参考文献

[1]刘立冬.高校“人性化图书馆”建设的设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0) .

[2]夏青.人性化的图书馆室内装饰[J]图书馆建筑, 2003, (16) .

[3]白春雷.让“微笑服务”走进现代图书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8, (1) .

[4]夏建民.人本管理:现代化自书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J]医学信息学杂志, 2007, (1) .

人性化环境建设 篇9

环境承载低密度住宅价值取向

衡量一套物有所值的低密度住宅的价值取向放在第一位的就是环境,一套置身于有山有水的纯自然生态环境的低密度住宅无论从物质形态上或是精神形态两个意识层面上都比背离这个背景的任何低密度住宅都有价值。这是物竞天择的自然规律,也是低密度住宅市场发展必然结果,低密度住宅可以复制,但山水自然资源是不可复制的。

而低密度住宅环境价值的构成有两个基本构成要件:一是纯自然生态型,如位于国家4A级风景区之中的密云君山高尔夫,密云水库风景区、云佛山风景区与白河风景区涵盖其中,周围的群山,项目中穿过的白河,美国著名高尔夫设计大师鲍勃.麦克法兰亲力主持设计的1 8洞国际顶级高尔夫球场都构成了这个项目景观的一部分,这都是优质低密度住宅占据天时、地利概念的关键词。在这样优美环境里,低密度住宅建筑与当地自然景观之间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最佳境界。

从环境承载着低密度住宅空间相互关系看,任何一个低密度住宅环境并非十全十美。特别在北京这样的国际大都市,自然生态资源的稀缺性告诉人们并不是每幢低密度住宅都那么幸运落地在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中。随着人们对景观低密度住宅的追捧和需求,人造自然景观基础上的低密度住宅空间规划设计也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如奥北低密度住宅区内的景观规划低密度住宅群,这类低密度住宅虽不及山水低密度住宅极品那样珍贵,但在景观整体规划设计理念上有自己的比较清新独特的设计语言。例如人工塑造自然环境和不同建筑风格、特色景观与水景花园、绿化与建筑面积最佳比例、人车分流、空间的私密性和居住的舒适性都彼具特色。

低密度住宅建筑的中国元素

随着北京进入世界级城市行列的建筑发展需求定位,按着国际大都市的惯例之一就是这个城市的高端上流社会居住的建筑风格和居住形态是否有其建筑艺术价值。目前北京大多数低密度住宅建筑风格还处于模仿或克隆西方低密度住宅的阶段,甚至有些低密度住宅项目是国外纯西式建筑风格的复制版本。尽管追溯低密度住宅的渊源都是西方建筑文化,但作为北京本土资源背景下具有中国民族传统或能融汇中西文化的低密度住宅建筑风格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除了龙湾和院和观唐、易郡等一些庭院建筑风格的低密度住宅,我们面对众多的纯欧式、纯英式、纯美式、纯西班牙式等纯西方版本的复制品低密度住宅感到无可奈何。尽管这些低密度住宅已在西方的建筑史长河中演义了几百年,其建筑风格评价和争论早有定论。

面对北京愈来愈多的纯西化低密度住宅建筑愈演愈烈的低密度住宅市场,由于西方文化意识奢侈和过多强调外观材料的豪华性使我们消费者同时蒙受复制西方低密度住宅的建筑成本的增加,再加上“重外轻内”的低密度住宅空间结构,我们没有更多选择。即便是“照单全收”更有甚者其空间结构也是按人家西方生活刻录的,这就可能违背了中国的民俗和百姓生活习惯。按西方法律规定小孩到了18岁法定年龄就必须离开父母独闯社会,独立生活,即使孩子还小也必须学会独立处理各类生活问题,尤其是家长很少和孩子在一块交流;而中国民俗:对上尽孝、对下尽心、对老照顾、对小教育成了国人的基本道德观。若从空间划分民俗习惯上说,西方低密度住宅空间功能相互独立和中国百姓生活空间的相互照顾(空间过渡)在使用习惯上是有所不同的。西方用餐习惯分餐制;而中国习惯一家人围着一桌热气腾腾饭菜合餐而食;西方人习惯开放性厨房;而中国人习惯于独立性厨房;西方人习惯夫妻于卫生间分开享用卫浴文化;而中国人习惯于夫妻合用卫生间;西方人习惯衣帽间男女分开;而中国人则习惯夫妻合用;中西方文化和生活的习惯不同肯定在低密度住宅空间功能使用上也有所不同。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民俗化生活要在全盘西化了的低密度住宅空间里行使华夏民族习俗,生活多少有些别扭;还好,由于室内设计师的介入和重新规划,使原来全盘西化空间根据主人需求得到不同程度的室内功能的重新定位。例如厨房与餐厅、餐厅与客厅生活功能关系,要符合主人生活习惯;保姆间与主人生活区的分离;大客厅、小卧室和主卫空间适当扩大及空间比例分配,公共空间和私密空间即相对独立又相互照应;按着主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划分空间领域更符合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理趋向;这一切都涉及到低密度住宅空间造型和规划要富有个性化的设计。例如家里有老人冬天怕冷必须选择坐北朝南最好有落地窗且要大到足够让冬天的太阳全部进入室内。同时还要考虑室外墙体材料要使用保暖环保材料,做到冬暖夏凉。另外低密度住宅的外观材料和门窗尺度要符合当地的气候特点,外观造型最理想有些地域历史文化传导的建筑风格,并和当地的地形地貌自然形态环境融为一体。

低密度住宅空间规划的人性化设计

现在北京一些高品质低密度住宅项目在前期规划设计上就人与自然、人与空间、室内与室外的人性化设计元素上做了不少的探索。例如龙湾和院项目精心雕琢地上两层亲地高度,以合宜的视野与舒适感,拥抱外围绿化和无遮视线空间,其原创“十”字形户内布局,保证了每个居室都能获得充分的阳光面积。龙湾和院项目还拥有三进庭院,错落空间,入户庭院、内庭院和下沉式温泉庭院的三进式意趣空间,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和心静气的居住理想。还有些低密度住宅项目设计了回廊和庭院式的走廊,无论在酷热天气还是风雨交加中让家人都享有了一块不受天气影响而可以活动的地方,拓宽了建筑设计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还有的项目为了让宁静夜晚不让进出的车灯打扰,行车道与低密度住宅地基高低落差1米左右。低密度住宅人性化结构设计是近年来高端产品向人性的舒适化,空间的私密化,生活的精致化,精神的休闲化,功能的高雅化方向提出新的市场挑战。

作为低密度住宅不论如何规划设计,也不论使用了多么豪华的材料,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是低密度住宅空间规划设计的灵魂。因此好的低密度住宅评判指针应该在展示人性最美丽的东西,其亲情、友情、和血缘之情都可以在这个空间里得到最完美的演义。

低密度住宅室内结构与功能定位

从低密度住宅室内结构规划设计方面看,记者采访的润泽庄园其突出的特征来源于其产品的创新,强调了面宽的增大,增加了采光量,目前市场现有的联排产品,面宽为6.8米~7.5米,而润泽庄园产品,最小面宽为8.2米,最大面宽达到12.7米,这种面宽尺度,超过一般小独栋的面宽,给居者提供的是真正低密度住宅产品的空间感。再强调了面宽的同时,重视户型平面布局的合理性,使产品平面各重点功能区得以突出和强化。目前,市场上在售的很多独栋、联排产品,多有100平方米左右的地下室,在单户面积一定的条件下,地下室面积越大,客户得到的地上面积就越小;同时,在考虑到销售价格的因素,地下室面积越大,实际上是让客户用同样的单价购买了地下室。考虑到客户更多时间是在地上区域活动,润泽庄园的设计在保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将地下室面积控制在50平米左右,使客户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但同时,北京低密度住宅市场上还有相当多一部分低密度住宅项目的室内结构设计不尽合理,甚至在室内基本功能定位概念上也发生了一些问题。例如有些项目在考虑功能空间主次关系上主次不分;在考虑卫浴配套使用方便和自由选项上还是抱着传统的生活概念,致使卫浴空间不够分配;有的在空间的衣帽间和储藏空间考虑不足甚至遗漏;有的在空间动静关系,空间走向动线规划设计含糊不清;有的在阁楼或地下空间的采光和空气流通上考虑不周;有的是在低密度住宅的楼层与楼层上下垂直信道上特别“扣门”,楼梯的走道过于窄小,楼台口尺寸开的太小;有的楼梯进口门正对着大门,或者进门与后门形成“穿堂门”,犯了风水的大忌;有的是功能空间性质尺度和比例不对;有的是强弱电进线箱定位不符合生活基本规律。低密度住宅相当多的卫生间的比例过小,按阿基米德空间分割定律;主卧与主卫、餐厅与厨房、客厅与门厅的空间比例分别为:10:4,10:8,10:3.5;按着黄金比例的参照系数依次划分为:一般低密度住宅次卫不少于6~8平方米,主卫不少于8~12平方米;另外低密度住宅室内层高尤其是生活区不得低于3米(考虑到多种设备的管线铺设空间占有率),走廊宽度不得小于1.2米。

室内装饰软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篇10

关键词:室内空间,软环境设计,室内环境设计

1 我国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现状

随着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人们对赖以生存的环境开始重新考虑, 并由此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特别是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住宅条件的改善,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逐渐的受到了人们的关注。现代人对生活环境的要求已大大的提高了。现代人对生活中的空间不单要求生理上的舒适, 还要求空间能提供给人以良好的精神享受, 也就是说现代人追求的是舒适空间和人文空间。人们不难发现, 在近年的我国室内设计中, 不论酒店、娱乐场所、甚至办公楼、厂房中的文化元素也得到普遍应用。这就是设计上的进步, 也体现了社会要求。虽然其中有许多滥用文化元素所导致的“画蛇添足”与“弄巧成拙”的空间设计实例。但却不影响证明一个普遍的真理, 即“精神文明建立在物质文明的基础上, 文化繁荣建立在物质繁荣的基础上。”这就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与繁荣, 必然带来建筑装饰中文化与艺术的复兴。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 由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与繁荣, 使近几年的室内设计中已非常注重其文化元素的含量。显而易见创造文化含量高的空间是现代室内环境设计的追求。而室内软环境设计是创造文化空间的重要方法和技巧。现代设计的评价标准是从设计的科学性, 使用性及艺术性上进行考察的。室内软环境的设计是完成设计的科学性, 使用性及艺术性的重要手段之一。设计的人性化是现代设计的特色之一, 人性化的体现其实也包含了对空间舒适和人文的追求。

2 现代设计的人性化设计理念

一直以来很多设计工作者都忽略了人是现代设计中的主角, 拥有创造和改变环境的能力, 能够在作用于自然环境, 能最大限度的创造出符合人类意愿的人工环境。当我们发现人工塑造的环境往往不是我们需要的理想生活空间时, 我们就很有必要重新以人为中心, 对“人-空间-环境”的关系进行科学化、艺术化和舒适化的设计协调, 这是现代环境设计的范畴。人是空间的使用者, 是环境设计的主体和服务目标, 人的环境需求决定着环境设计的方向。如今人对室内环境的需求, 表现出回归自然、重文化、高享受和重情感、多元性、自娱性与个性化的倾向。因此协调“人-空间-环境”的相互关系, 使其和谐统一, 形成完美、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是室内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

室内环境设计的成功与否, 舒适宜人是关键。而要达到这一目标, 就必须建立起一种人与环境融洽的对话关系。室内软环境设计作为室内环境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好可以在人与环境之间搭造起沟通的桥梁。也就是说在室内环境设计中, “软环境”的设计不容忽视。

现代设计讲究设计中的整体设计, 各个设计环节和设计要素都要求是整体的配合进行, 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大程度的舒适和精神审美效果。比方说有一个酒店设计的项目, 就要求该项目的建筑设计、室内设计、陈设设计、家具设计、软环境设计, 以及空间视觉识别系统设计等空间里的所有元素都必须要联系起来一起考虑和整合设计, 而不是各个方面都独立的分开进行, 元素之间毫无联系的各顾各的进行设计。建筑要满足酒店的风格和功能需求, 室内设计和家具要注重体现酒店的功能和审美需求, 陈设设计和软环境设计要配合空间的主题性和文化需要, 空间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要求配合功能性和空间的文化主题风格。目前我国的室内环境设计, 虽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五星级酒店, 但却始终是给人以“拒人千里”的感觉。钢筋混凝土的建筑, 再加上“堆金砌银”的室内装璜, 确实能给人一种豪华的感受, 但绝非是豪华的享受。一尘不染的大堂, 除了黄色的灯光能给你一丝暖意, 很难再找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实际上, 我们的室内环境设计师往往只多是没有把设计进行整体的考虑。都是用割裂的思维和运作方式完成了设计。也往往是没有对空间使用者的深入分析和了解, 没有充分的把握好空间使用者的要求就展开了设计。这样就使空间不能很好的服务于人类。我们身边有很多“批量生产”了的看似华丽, 却并不舒适的室内环境, 包括为数不少的耗资不菲, 表面奢华的星级酒店、娱乐场所及与之对应的千篇一律的居室环境。这些空间都是缺乏人性化的, 缺乏人文的体现和追求。原因有多方面, 缺乏对室内软环境的重视和设计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没有把室内软环境和整体的设计工作联系起来整合的是设计师设计理念上的缺失。往往是空间装修完毕以后再随意的购买一些和空间格格不入的室内陈设物品放置于室内就完工了, 如此对设计敷衍了事。正确的设计理念应该是空间中的所有物品都要由空间设计师设计完成或由空间设计师配合设计完成。例如:空间中软环境设计中的织物设计就应该由空间设计师配合工厂设计和生产, 这样设计和生产出来的软织物才能符合特定空间的使用要求, 这样的软织物的风格、色彩、纹理、质地、图案、主题等方面才是能配合空间使用的设计元素, 才能够创造空间的人文特色。

3 软环境设计的人性化理念

“软环境”的基本内容:“软环境”一般有两层具体的含义。一般, “软”是相对其它硬质材料而言的。显然室内软环境是以纺织品为主的, 当然也还包含皮制品和纸制品等。一般我们也把室内软环境设计理解为室内纺织品设计。在室内设计中, 人们通常比较注重空间的硬性装修。比如空间的建筑结构、功能空间的划分、天花、地面、墙体的装饰、厨房、卫生间的安置等等。选用的材料多为花岗岩、大理石、瓷砖、玻璃、金属等硬质的材料。这些一般都属于硬装修环境。而软环境则是相对于硬装修环境而言的。基本上所有非硬性的装修元素都可以统称为软元素, 这些软元素就组成了空间中的软环境。

“软环境”的另一层含义, 也是至关重要的, 是指室内软性装饰物品与人之间建立的一种“物人对话”的关系。比如说纺织品独特的材质、肌理和花色, 天生就具备了较其它材料更容易与人产生“对话”的特点。这些条件通过人的视觉, 触觉等生理和心理的感受而存在并体现其意义。例如:柔软的触觉感能使人产生亲切感和舒适感;线条和造型能使人产生优美的联想;形状的大小和排练组合能使人产生三维的构成感;美丽的色彩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产生色感的同时也必然引起人的某种情感心理活动;不同的材质肌理产生不同的生理适应感;不同的主题设计, 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联想, 仿佛置身于多样的空间环境, 等等。

室内软环境设计的艺术表现形式及手法能很好的传达人们内心的艺术理想和追求。同时, 调节心理情绪的变化, 让人在优美的环境中感受舒心惬意。其次, 设计师能根据不同的室内环境及每个人的不同要求, 合理地利用装饰的装饰效能。室内软环境设计要根据特定的室内环境来考虑具体的装饰, 只有注重艺术性和主题性, 才能创造出高品位、有人情味、艺术感强和有吸引力的优美环境。因此, 室内软环境设计要有一个与室内空间形态、物质形态相关联、独具特色和立意新颖的主题。这一主题首先应该突出时代精神和一定的文化内涵, 然后运用各种手段将已确立的主题完美地表现出来, 使众多的因素有机地结合并统一在这一主题中。

室内软环境设计是表现主题思想最直接有效的元素。像室内纺织品的设计, 纹样的题材丰富多彩、色彩富丽典雅、造型生动、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现代纺织美术设计的发展, 建立在高度发达的科技水平上, 既有传统优秀纹样的继承, 又融合了现代艺术的新内涵, 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纺织品设计的主题构思可以通过具有典型形象识别的装饰符号较为直观地展现出来, 而这种形式独具的提示性, 使观者由此激发更深层次的联想, 最终达到室内环境中“物-人”对话的境界。

注重个性的室内纺织品的设计风格应该与室内环境的总体设计风格始终保持一致, 同时又要与展现人的艺术个性保持一致, 这是新时期给室内纺织品设计提出的更高要求。在进行室内纺织品设计时, 除了要求设计师调整好纺织品与室内空间的关系, 把握室内整体设计的风格, 对纺织品的纹样, 色彩, 质地等与功能的完美结合之外, 还要对具体的人从年龄、性别、文化素养、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做较全面的研究, 更要体现环境主人内心的理想与追求, 为不同的生活方式提供各具特色, 展示不同意境, 将人间情感、自然科学、社会信息、审美情趣等因素综合在一起的, 既有独特艺术风格又能表现艺术个性的室内环境。

因此, 作为室内纺织品设计的专业人员, 应该有较高的文化素养。面对开放的世界, 要努力地开拓自己的视野, 全方位、多角度地寻找艺术设计的灵感。文化古迹、原始文化、非洲木雕、海底世界、热带丛林、民族遗风、动物世界等等, 都是进行室内纺织品设计的素材源泉。利用现代高科技, 我们还能捕捉到从宏观到微观世界的奇妙景象。通过计算机网络, 可以收集大量的信息, 及时了解世界各地纺织品设计的新动向:流行色、流行花样、表现技法、市场需求等, 都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计算机辅助设计, 无论从纹样造型、表现技法还是效率方面, 都给设计师提供了方便。这些都对我们拓宽设计思路, 展现奇特的个性风格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崇尚自然现代科技日新月异, 物质生活空前丰富, 人类开始深刻反思自己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给地球环境带来的危害, 每个人都在思索自己在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应当负起的责任。如今, 环境意识的觉醒, 保护环境、回归自然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近几年, 室内环境设计风格的主流开始从过去装饰繁杂, 追求奢华的风格转向简约、怀旧、回归自然的风格。因此, 室内纺织品设计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 通过艺术设计和处理, 使纺织品的外观呈现特有的自然的视觉效果, 营造一个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益, 符合人们追求时尚心理的室内环境。

4 结语

人性化理念下的环境艺术设计问题 篇11

中图分类号:I25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257-02

摘 要 文章通过对人性化空间定义的重新诠释,以及使用者行为心理需求的分析,提出人性化室内环境空间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并借此确定环境艺术的可持续发展的人性化设计目标。

关键词 人性化;行为;心理;环境设计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开始追求休闲、宽敞与舒适的室内空间,开始关心自身生理、心理及审美的需要。“以人为本”的口号迅速响彻了整个室内设计界。就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而言,只有充分运用软装饰材料,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软装饰材料由于其柔软的质地,良好的触感,极佳的室内环境艺术氛围塑造能力,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1 软装饰人性化设计遵循的原则

(1)对称性过于对称的布置给人一种平淡呆板的视觉印象,在基本对称的基础上,局部的不对称可产生变化,具有一定的动感。(2)平衡稳定性,室内饰品不一定要对称,但须有一定平衡感性,不能一边是空荡荡的,而另一边是堆满的。顶棚颜色应清于地面。(3)视觉中心在一个区域和范围内,视觉上要有一个中心,这一原则可使每处居室内保持一个亮点,而软装饰的总体风格也易于把握。(4)协调性室内各种物体给人视觉的感受总体上应是协调的、稳定的。(5)节律性有规律的变化,如反复和层次,给人以流动感和活力感。在复式和别墅房型的布置设计中,特别要贯彻这一原则。

2 软装饰材料的室内个性化设计

当今社会,人类不同的需求、欲望和价值观念,在设计领域中将占更重要的位置。个性化产品的提出,是基于人类文明的进展,提示我们要认识到人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是互不相同的,繁忙的经济社会强调理性,人与人之间缺少了感情性的交流与沟通。所以在设计中使理性与感性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和谐相处,突出个性与特色,强调创意与创新,这也是设计发展的趋势之一。它可以提供给不同人群展现个性的空间与平台。要营造理想的软环境,就必须处理好软装饰。从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心理出发,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不同社会地位的人,都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也就有不同的理想的“软装饰”,只有对不同的消费群体做深入研究,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软装饰。室内软装饰要以人为本,体现个性,从而不断地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求、欲望和价值取向。注重个性化的软装饰,一方面符合了现代人追求个性和变化的心态,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环保,符合现代装饰发展的趋势。

3 软装饰材料的室内舒适性设计

在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应该重视适用性与舒适性。这就要求设计师对软装饰材料有较好的把握能力,应该选用什么材质的材料,用多少,用什么图案,用在哪儿等等问题都必须做到胸中有数。良好的室内空间不仅要满足功能要求,还应与人的视觉、心理想吻合。人们对室内空间的感知源自比例与尺度、封闭与开放、丰富与单调、亲切与冷漠、人工与自然、秩序与混乱、动与静等各个方面。这些因素的协调处理就会使人对室内空间形态有一个良好的感知,即舒适感,否则就会使人感到难受或者不美观。

软装饰材料不仅仅是室内装饰的“实体”,更上升到室内装饰的“灵魂”。从狭义的方面来说,室内环境艺术设计最终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对软装饰材料选择及应用成功与否;从广义方面来说,目前国内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行业能否有所创新,创新程度有多少,在哪些方面创新,都与软装饰材料这个关键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代的展示艺术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科技成果的综合体现,所涉及的构成因素也愈来愈复杂,并且融入了数码手段、声光电一体的方法等等,与之相呼应的便是功能空间的更新和增加。这为设计师对空间进行分析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展示环境本身而言,采用合理的空间设计是构成展示设计中跳跃节奏、顺畅韵律等艺术效果的关键;正确处理和把握功能空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构筑出理想的展示环境的精髓。

建筑空间从人性化考虑可以分很多类,居住空间、公共空间、商业空间、餐饮空间等等。在对待不同的建筑空间进行设计规划的初始阶段,应考虑到其使用目的,对建筑空间的使用者或使用人群(儿童,老年人,残障人群,孕龄人群等特殊人群),以及时间、性质等进行了解,把握空间的大轮廓和定位、风格,也就是说,意在笔先。当然,结合甲方的要求也是必要的。在考虑使用目的、使用人群、时间、性质定位、风格等因素的基础上,在对公共空间设计的初始阶段,我们该想到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多的功能将被赋予,设计师应该具有前瞻性,要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例如,当今的博物馆已经不再单纯是艺术品陈列室了,随着人们要求的提高,设计师正赋予它越来越多的功能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博物馆是联结艺术和大众的枢纽,陈列和展出艺术作品不失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却远远不够。因而,在博物馆的设计中不要繁瑣奢华的装饰,所有的装饰要为空间来服务。

环境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对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如何把设计师对于环境的设想与规划呈现出来,作为客观的具体方案展现在受众面前,这就涉及到了环境艺术设计思维的表达方式以及在具体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软装饰等,这些就摆在当前设计师的面前,因此,作为设计师,不仅要做到观念的不断更新,还要做到对设计思想的不断探索与追求。

参考文献 

[1] 《建筑与室内设计的风格与流派》文健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风格的特征》(法)罗伯特杜歇著 北京三联书店 2003

[3] 《风格与流派》庄裕光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4] 《室内设计与应用》黄凯 杨林著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人性化环境建设 篇12

一、医疗体验

笔者在美国的就医体验是在纽约市下城的某医院, 因不慎摔倒, 头部大量出血, 直接由轮椅送进了急诊室。因当时情况紧急, 虽未设有候诊等待, 但是医护人员还是进行了3 分钟左右的常规和保险询问。在诊室内等待约10 分钟后, 一名护士对我的伤口进行了简单处理。接下来是将近10 分钟的等待, 然后一位医生来为我缝合了伤口。又过了大约10 分钟, 一位护士用轮椅将我推入紧邻急诊部的CT扫描室。检查过后又在诊室内部等待了10 分钟, 然后由一名护士进行了检查, 并说明了CT结果, 给了我一份关于伤口的注意事项的说明, 并确认我可以离院, 然后我到保险窗口进行了确认。整个过程用了大概1 个小时, 其中大部分时间是笔者一个人在诊室中等待, 虽然不需要移动, 但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医护人员再来, 下一步将采取什么医疗行为, 因而颇为焦虑。

2.N 医院就诊时间分配

笔者另一次就医体验是在上海市某医院进行常规检查。我在周日的时候预约到了下周二的普通号, 到达医院大厅以后用自主挂号机直接取号, 然后由电梯到达科室外候诊区。电梯的等待时间较长, 用了8分钟左右。因为提早到了, 所以等候了10 分钟左右屏幕才出现我的名字。这时其实还没有到预约时间, 我在诊室外的候诊椅上又等待了5 分钟左右进入科室。因为是常规检查, 问诊时间在5 分钟之内。医生让我去楼下的检验科抽血, 拿到号发现前面有70个人在等, 但是轮到我不到10 分钟, 10 个窗口高效率的运作大大缩短了等候时间。抽血的过程在1分钟左右, 血样是由患者自己交到指定的科室, 当天晚上就可以在网站上查看检查结果。整个过程大概是半个多小时。

虽然两次体验的紧急程度和求诊过程不尽相同, 但是也可以看出两国医疗系统的特点。美国的医疗体系提供的是“以患者为中心”, 也就是“患者不动医生动”的医疗服务。由于医生在科室的行走时间较长, 平均患者诊断时间较长, 所以患者在等待过程中无法预测医生到达的时间, 常常会有等待时间较长的感觉。而中国的医疗体系是充分利用医生的时间, 即“患者动医生不动”的医疗体系, 从流线示意图中不难看出, 医生基本在固定的诊室内, 而由患者移动来完成各项检查。这个体系的特点是医生不需要花时间在行走上, 可以达到更高的效率, 诊疗更多患者。虽然患者就诊过程中需要走动, 但是等候时间较短, 从心理上减少等候产生的焦虑。

3.R 医 院 就诊流程

4.R 医 院 就诊时间分配

而从医护人员的角度而言, 大量的走动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工作效率。有研究表明, 就普通的内科而言, 中国的医生诊查人数可以达到50 人/ 天, 美国只能达到25 人/ 天。了解美国医疗体系的读者也许知道, 正常门诊预约的等待时间甚至有可能长达几个月。

这其中当然有其他因素, 例如美国医疗体系比较依赖于仪器检测, 所以单个患者治疗时间较长。然而,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工作效率较低。

二、医疗支出

除了就医体验以外, 医疗费用支出也是中美医疗体系的区别之一。美国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体系建立在高昂的医疗费用的基础上, 很多专家学者或者政客都致力于改变这一现状。其实撇开其他因素, 单从美国医疗流程来看, 这点不难解释。由于患者在诊室内的就诊时间普遍长于中国患者, 所以诊室的利用率低, 相同的门诊量要建的病房数和所需要的设备就更多。同时, 由于医护人员每天能看的患者数更少, 医生和护士的需求量更大也增加了医疗支出。世界卫生组织 (WHO) 的网站上有这样一组数据, 从图5 我们不难看出, 不论是人均医疗投入、政府医疗支出占其他支出的百分比还是医疗支出占GDP的百分比, 中国都是低于美国。但是从平均寿命等数据来说, 中国的医疗水平并不比美国相差太多。考虑到人口基数和部分贫困地区, 这个成绩还是比较令人满意。

笔者在克莱姆森大学学习医疗建筑设计时, 南卡地区的医疗协会会长曾经到学校进行过一个小规模的座谈会, 座谈会的主题是美国医疗系统的概况。会长讲到美国医疗体系和其他国家横向比较的时候, 提到一点让我印象深刻。他说他曾经研究过中国的医疗体系, 对于中国医疗系统的高效感到非常的佩服。他认为虽然中国的医疗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但是在费用的控制和覆盖面上, 美国的医疗体系甚至需要向中国学习。他认为美国医疗系统的缺点在于应急性而非预防性治疗导致的高昂费用, 希望中国的医疗不要走上同样的道路。

5. 政府医疗支出占全部财政支出的百分比(2014 年)

6. 人 均 医 疗 支 出(美元)(2014 年)

7. 中国人口平均健康寿命和平均寿命

8. 美国人口平均健康寿命和平均寿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不论是从患者体验或者医疗支出的角度来说, 美国的医疗体系都并非完全优于中国当下的医疗体系。美国的医疗体系主要的不足在于医生走动的工作方式带来的效率下降和相对的支出增加。当然, 效率高并不代表患者的体验好。我国医疗体系的不足在于患者体验不佳, 同时医护人员工作强度大也说明了我国还是存在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然而, 效率与体验并不是一对矛盾体, 怎样在医疗效率和患者体验间找到平衡点正是我们要研究的一个复杂的课题。

笔者认为中国的医疗模式, 应从国情出发, 注重效率的医院和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医疗资源相结合, 才能在效率和人性化上齐头并进。具体而言, 就是针对不同人群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在医疗覆盖已经完善的大城市, 可以提供一部分以用户为中心的医疗设施, 同时也保证高效覆盖面广的医疗网络。

摘要:文章介绍了中美两国在医疗体验和医疗支出的不同之处, 分析了两国医疗体系的优缺点, 为我国医疗环境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疗体验,医疗环境设计,人性化

参考文献

[1]李辉.医疗建筑的人性化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3 (01)

[2]张玲.论医疗建筑环境中的人性化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2 (02)

上一篇:临床药效下一篇:儿童急性阑尾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