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效

2024-07-22

临床药效(精选12篇)

临床药效 篇1

剂型是药物应用的必要形式, 药物的药理作用必须通过剂型才能发挥效用。药物制成各种剂型及制剂可以有不同的用药部位和给药途径, 有不同的处方组成、理化性状和释药性能等。同一药物经加工制成不同的剂型后, 往往可以呈现不同的效应, 如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作用部位及持续时间、毒副作用等。过去长期认为只有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药效, 现在随着药剂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 这种观点已逐渐改变, 认识到药物制成剂型不再仅仅赋予一定的外形。药物制剂产生的药效不仅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 同时还受到各种剂型因素、生物因素的影响, 而且有时这些影响很重要, 因此一个好的剂型设计对药效的良好发挥起到重要作用。

1 药物剂型的概念[1]和设计的目的[2]

1.1 概念

剂型系指诊断、预防及治疗疾病用的药物在供临床应用以前必须制成一定的形式, 即药物剂型 (简称剂型) 。

1.2 设计的目的

药物剂型设计的目的就是根据临床用药的需求、药物的理化性质及药理作用, 选择合适的辅料及制备工艺, 筛选处方、工艺条件, 最终设计出适当的给药途径和给药剂型。

2 药物剂型与临床药效分析

2.1 药物剂型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有些药物在剂型和给药途径不同时能改变其作用性质, 例如硫酸镁口服溶液剂, 由于具有一定的渗透压, 使肠内保持大量水分, 机械地刺激肠蠕动而用作泻下药, 同时刺激十二指肠粘膜反射性引起胆汁排空而有利胆作用;但10%的注射液, 能抑制大脑中枢神经, 有镇静、解痉作用。

2.2 改变药物的吸收速率和生物利用度

剂型不同, 药物从制剂中溶出的速度不同, 故而影响药物吸收速率和生物利用度。药物含量相等的一些药物制剂, 因药物晶型、粒度差异、剂型不同、处方组成或制备工艺不同, 其生物利用度常有较大不同。例如吲哚美辛片剂溶出速率慢, 影响吸收, 每日所需要剂量为200~300 mg, 刺激性大, 几乎被淘汰;后采用胶囊剂, 改善药物的溶出速率, 促进了药物的吸收, 用较少剂量75~100 mg即可, 不良反应大大降低。再如澳大利亚曾发生苯妥英钠胶囊引起患者中毒的事件, 原因是将原来所用的填充剂硫酸钙改由乳糖替代, 乳糖易吸湿、溶解快, 药物吸收大幅增加, 致使血药浓度过高而造成中毒。

2.3 具有靶向作用

靶向制剂也称靶向给药系统, 例如脂质体、微粒、微球、微囊、纳米囊等具有被动靶向脾、肝、肾等网状内皮系统的作用, 靶向制剂是通过载体使药物选择性地浓集于病变部位的给药系统, 病变部位常被形象地称为靶部位, 它可以是靶组织、靶器官, 也可以是靶细胞或细胞内的某靶点。成功的靶向制剂应具备定位、浓集、控释及无毒可生物降解等四个要素。由于靶向制剂可以提高药效、降低毒性, 可以提高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和患者用药的顺应性, 所以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的广泛重视。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结肠靶向给药制剂, 可避免药物在消化道上段的破坏或释放, 而到人体结肠释药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结肠释药对治疗结肠局部病变特别有用, 而在胃肠道上段易降解的肽类和蛋白质类药物, 制成结肠靶向制剂 (OCSDDS) 能够提高机体吸收率。

综上所述, 药物发挥疗效往往受到剂型因素限制, 例如硝酸甘油存在显著的首关效应, 口服生物利用度低, 制成舌下、透皮制剂可有效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减少给药次数, 提高药效。难溶性药物可通过加入增溶剂、助溶剂或潜溶剂, 制成固体分散体, 进行微粉化, 制成乳剂等, 增加药物溶解度与溶出速率, 促进吸收, 提高生物利用度。所以, 药物剂型设计应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降低毒副作用和刺激性为基本前提。例如, 紫杉醇溶解度低, 以聚氧乙烯蓖麻油为增溶剂制成注射剂时刺激性大, 设计制成紫杉醇脂质体制剂后, 可避免使用增溶剂, 降低了刺激性, 用药安全性得以提高。对于治疗指数较小的药物, 治疗指数TI=半数致死量 (LD50) /半数有效量 (ED50) , 可设计制成缓释、控释制剂, 使血药浓度更为平缓和持久, 减少峰谷浓度起伏, 安全性好。

摘要:目的分析药物剂型与临床药效的关系。方法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及药剂学与相关科学的发展, 分析药物制剂产生的药效不仅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 同时还受到各种剂型、生物等因素的影响。结果药物剂型对药效的影响显著。结论药物剂型设计对药效的良好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药物剂型,临床药效,用药安全性,生物利用度

参考文献

[1]梁文权.药剂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5:88.

[2]方晓玲, 曹德英.药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3:261.

临床药效 篇2

目的:研究荆防败毒散的.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方法:用蛋白胨制备兔发热模型法研究荆防败毒散的解热作用;用扭体法研究其镇痛作用:用小白鼠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结果:荆防败毒散能够显著抑制蛋白胨所致家兔体温升高;能明显减少小鼠的扭体次数,并显著延长小鼠的痛觉反应时间;能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结论:荆防败毒散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作 者:张奎 陈红英 马瑜 作者单位:张奎,陈红英(广东省新兴中药学校,广东,新兴,527400)

马瑜(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汤汤水水助药效 篇3

宜用芹菜汁送服六味地黄丸

洪大伯是医院的老病号了,年近七十的他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每年都会到医院中医科住院调养一段时间。

根据洪大伯高血压、头晕、耳鸣、腰疼、盗汗等症状,医生给洪大伯开了六味地黄丸和降压药。一次洪大伯向医生咨询说,他听别人讲喝芹菜汁对降压很好,所以喝了一段时间,现在想了解一下芹菜汁和六味地黄丸是否能同时服用?医生马上表示说:不仅可以,而且六味地黄丸最好是用芹菜汁来送服。听了医生的话,洪大伯放心地喝了两天,感觉头晕头痛的症状缓解很多。

【专家解析】 因为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同时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的作用。而芹菜性寒、味甘,能平肝清热、祛风利湿、熄风降压。所以用芹菜汁送服治疗高血压以及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头痛、面红耳赤的中成药,可以很好地起到协同作用。

宜用米汤送服香砂养胃丸

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的卓先生,由于工作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而导致常常胃痛,而且胃痛时胸闷欲吐、反酸、不思饮食、四肢倦怠。

中成药香砂养胃丸是卓先生的常备药,但每次用温水送服这个药,卓先生就会感觉胃里一阵翻腾,然后才慢慢缓解。有一次,正值吃饭时间,卓先生又胃痛了,当时家里正好没有开水,他只好从锅里舀了一碗米汤来送药,结果米汤温润香糯的感觉,让卓先生感觉仿佛有一只手在安抚他的胃,特别柔软舒服。于是以后每当胃痛,卓先生都养成了用米汤送服的习惯。

【专家解析】 因为香砂养胃丸具有温中和胃的效果,所以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滞所致的胃痛、痞满等症。而米是味甘、性温的,有补气、养阴、益肠胃、健脾止泻的作用。可以将米与水按1∶15比例熬成汤,以此汤送服补气、养肠胃的中成药,一能增效,二能减少对胃肠的刺激,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

宜用姜汤送服归脾丸

今年46岁的袁梅花女士感觉自己有点“更年期”的前兆,容易失眠、胸闷、气短,月经也开始不规律,而且很容易累。袁女士到医院检查,医生也认为是更年期综合症,便给她开了归脾丸,用于治疗她这种气血两虚的更年期症状,并嘱咐可用姜汤送服。

之前由于懒得每次都煮姜汤,袁女士就用温开水送服,服用了一周,虽有一点效果,但却不大,晚上仍然失眠。后来袁女士改用姜汤送服,热辣辣地出了一身汗,感觉一身轻松,当天晚上就睡得很好了。

临床药效 篇4

水蛭主含蛋白质, 其水解氨基酸含量达49.4%, 水蛭的唾液中含一种抗凝血物质, 即水蛭素。起到非常决定性的是水蛭素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 确定水蛭素稳定性的是其具有抗凝血活性的二硫键这一部分, 能够保持如此强大的抗血活性也是基于这种原因。如果的二硫化物桥被氧化或减少, 或子分子的蛋白质降解, 或损失的酸性氨基酸的一端也将失去结合能力的凝血酶。水蛭素在当前的世界公认最强的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 非共价复合物形成后, 它是结合凝血酶, 这种复合材料是非常稳定的, 解离常数的幅度为10~12, 并且速度非常快。亲和力强的水蛭素与凝血酶和凝血酶, 在低浓度下即可。试验证明1μg水蛭素可以中和5μg凝血酶, 相当于摩尔数比为1∶1[1]。

水蛭素阻止纤维蛋白原凝固, 也可以防止进一步化淤的凝血酶催化反应。水蛭素可以控制很多方面。如果其浓度增加凝血霉诱导得血小板也会发生反应这样就能够减缓血凝时间。水蛭素细胞凝血酶凝血现象。诉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发现血凝酶具有非常多的功能, 比如调节多种细胞共同工作。血凝酶的作用已经不止是原来所发现的一种单一的功能了。当凝血酶水蛭素的结合能力, 失去这些细胞的作用。

水蛭已知作为大鼠的抑制率的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显着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 对静脉血栓也有很好的溶解作用。水蛭水煎浓缩提取物能明显降低全血比粘度和血桨比粘度。所以水蛭有直接溶解血栓的作用。

水蛭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作用, 对组织缺血缺氧有保护作用。水蛭被称为兔的冠状动脉痉挛对抗垂体加压素对心肌缺血造成了显着的保护作用, 水蛭扩张毛细血管, 改善微循环, 增加肾血流量和药理学特性[2]。为了测试谁知能否抗肿瘤我国的科学家做了实验, 最后认为水蛭素对肿瘤细胞有非常好的抑制作用。体外实验对小鼠肝癌细胞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其药理机制为水蛭有抗高凝作用。有利这些功能都非常有利于帮助其他的身体组织来遏制并且杀死癌细胞[3]。

2 水蛭的临床药用价值

根据科学的发展以及科学家的研究发现, 水蛭除了含有水蛭素以外, 还有其他很多有用的物质。比如各种微量元素和很多种氨基酸。这些都非常有利于肾脏疾病的治疗的水蛭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临床实验证明其疗效。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的患者中最常见的表现。在患有肾脏疾病, 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和电荷屏障损伤, 可引起蛋白尿。水蛭显着提高血浆白蛋白, 降低血脂, 降低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凝集力和尿酸。在肾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炎症的肾脏, 抑制肾炎发展, 以减少蛋白尿的目的凝血系统的抗凝血作用, 也可以减轻疼痛感。

在很多患者身上, 由于药物的滥用使其血粘度非常高, 这样还可能导致血栓的产生, 就更加增加了治疗肾病的难度。水蛭素阻止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阻碍血液凝固的作用。醒神, 激活纤溶系统, 促进血栓形成。水蛭还可以分泌出很多优育馆的物质, 比如组织胺, 它可以使人的毛细血管扩张, 这样极不容易出现血栓。可以直接治疗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肾小球上皮细胞, 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 收缩, 进一步分泌纤维化因子, 由于各种原因肾细胞释放炎症反应的因素, 导致肾小球形成反复的刺激纤维化因子硬化症和渐进的肾脏纤维化。水蛭可减少肾小球沉积的纤维蛋白抗原, 清除免疫复合物, 消除肾细胞炎症反应, 减少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和肾小球硬化, 减少蛋白尿, 低蛋白血症, 阻断肾脏纤维化, 改善肾功能。

每个人的肾脏约110万个肾单位, 每个人的肾脏可能无法新生, 肾单位减少到50%时出现蛋白尿, 水肿, 血尿, 和其他临床症状的患者。当肾剩下的10%, 进入不可逆转的尿毒症。水蛭, 以防止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生长周期进入S期的 (合成相) , 从而达到肾细胞凋亡的抗增殖的阻挡作用的目的。

简而言之, 水蛭是一味的药性平和, 没有人员受伤瘀祛瘀强阳性的药物, 以减少蛋白尿, 改善肾功能, 降低血脂, 抗凝血, 抗血栓形成多种药理活性改善血液流变学, 抗发炎, 抗增殖, 抗肝纤维化, 盲目在未来用于治疗肾脏疾病的药物。

3 总结

自始至今水蛭就有着很多治疗疾病的历史和案例, 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古代中国具有的特点使用的水蛭吸血和脓治疗表面的疾病, 因此, 该名“水蛭清楚地记录超过2000年以前的”神农本草径“水蛭”主-由坏血化淤月封闭的, 破碎的积累, 血瘕, 利水道。“汉代张仲景临床抵当汤大黄丸祛风活血化瘀, 治疗瘀的各种弊病。现代外国法律的水蛭生活的水蛭放血治疗高血压和脑血管循环障碍, 产生显着的影响。水蛭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 越来越突出。其功效祛风活血化淤, 通到第六的关键环节, 主要医疗瘀密切相关的, 如冠状动脉心脏疾病, 脑血管血栓形成,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性静脉炎创伤血肿, 视网膜中央静脉血栓, 高血脂,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快速形成是水蛭的解决方案血栓形成的力量。新中国解放后, 通过广大学家核科学家的研究和努力已经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提供未来更广泛地使用水蛭来治疗各种血栓性疾病的科学依据。

摘要:水蛭, 为环节动物水蛭科水和蚂蝗或柳叶蚂蝗等的全体。扁长圆栓形, 体多弯曲扭转, 长2~5cm, 宽0.2~0.3cm。水蛭为破血通瘀、通经药, 其主要有效药用成分为水蛭素。用于临床的条件, 如闭经, 瘀血腹痛, 跌打损伤, 出血疼痛难忍。对于肾脏病的治疗也非常有效。本次课题我们主要讨论水蛭的主要药理药效, 以及在临床上的价值。在临床上的表现以治疗肾脏的疾病为例子。

关键词:水蛭,药用成分,临床

参考文献

[1]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管理手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4:643.

[2]周金黄, 王筠默.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181.

临床药效 篇5

几种药剂防治大豆疫病田间药效试验

进行了几种药剂防治大豆疫病田阃试验,结果表明: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mL加68%金雷水分散粒剂2.5g拌种子10kg和72%克露可湿性粉荆600倍液的处理组合,防治大豆疫病效果最好,防效达89.4%.

作 者:丁联璧 作者单位:安徽省蒙城县植保站,安徽蒙城,233500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2009“”(2)分类号:S481+.9关键词:2.5%适时乐 68%金雷 72%克露 大豆瘟病 防效

凉茶:药效安全两悬疑 篇6

世界范围内,茶算得上是最主要的饮料之一。在中国,茶就更加普遍,以至于成了文化,甚至“半药半食”的神话。炎炎夏日,正是凉茶当道的时节。我们来看看凉茶对健康的利弊。

在华南,几百年来出现了几百种不同的凉茶。特别是到了夏天,这个地区的人几乎以凉茶代水,一来解渴,二来“败火”。如果非华南地区的人喝过这些“原生态”凉茶的话,会发现味道名

不副实,“既不凉,也不像茶”。

那么,凉茶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不喝凉茶,“火”也可能自“败”

几年前的一场巨大灾难,把一个在华南苦苦经营的凉茶品牌推向了全国。其“清热下火”的种种奇效,满足了许多人的心理需求,一时间风行全国。但是,凉茶其实跟其他的茶连“远亲”都算不上——它不含茶叶。实际上,它是一种中草药提取液。

凉茶宣称的功能是“清热下火”——如果按照国外的标准,这已经算是“药效”了。如果没有可靠的科学数据支持,是不允许这样标示的。虽然我国也有食品饮料不得宣传药效的法规,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清热下火”“增强免疫力”之类的用语基本上可以随便说。

“热”和“火”本身不是现代医学的概念。所以,也无法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检验。不过,在我们国家,想要老百姓接受某种概念,并不一定需要现代科学的检验结果。“传承多年”等宣传用词,就能让不少人信服。

那么,喝凉茶到底能不能下火呢?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说,有许多症状跟中医所说的由“热”“火”引发的症状类似。而这些症状,有许多是会自己消退的——不管您喝的是凉茶还是白水,一段时间之后它都会减轻。所以,有不少人喝了凉茶,觉得清了“热”,下了“火”,这并不奇怪。倒是质疑凉茶功效的言论,往往会引发大量消费者站出来“现身说法”。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中草药中的某些成分正好对某些症状有效,这也是完全可能的。可惜的是,这种“可能”还没有可靠的科学证据来支持它的存在。

凉茶的“安全系数”悬疑未决

对保健食品,中国的老百姓有一种十分宽容的习惯性思维:在不知道有没有用的情况下,我们先相信它有用。在不知道有没有害的情况下,我们先相信它没害。

凉茶作为一种植物提取液,含有目前的分析技术远远不能分析清楚的东西。它们的安全认定,一是来源于祖先们的记载。二是来源于长期使用“没有发现”有害。但是,它是否有轻微的、慢性的毒副作用呢?

有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凉茶所含有的某些成分(比如夏枯草)可能抑制免疫。这算是可能有害的证据了吧?不过,某些大牌的凉茶又得到了一张具有中国特色的免死金牌——主管部门的“特许”。

对于凉茶而言,夏枯草或许仅仅是冰山一角。那些形形色色的中草药,基本上都没有经过可靠的、符合现代科学规范的检验。既然现在已经有一些“纯天然、无毒副作用”的成分被证实靠不住了,我们是不是还要继续“宽容”地看待这些保健神话呢?

他汀类药物药效学及主要临床作用 篇7

1 药效学

1.1 抑制HMG-CoA还原酶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 (HMG-CoA) 还原酶是催化HMG-CoA转化为甲基戊酸盐 (MVA) 的限速酶, 化汀类药物结构与HMG-CoA相似, 能抑制HMG-CoA向MVA的转化, 使胆固醇 (CH) 合成受阻、低密度脂蛋白 (LDL) 生成减少, LDL受到基因的抑制解除, 肝脏大量摄取血清中的LDL和中间密度脂蛋白 (IDL) , 从而降低了LDL和IDL的血浆浓度;另外, LDL的前体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也大量减少, 亦使LDL的生成减少;VLDL和LDL的结合增多, 导致CH和TG下降、高密度脂蛋白 (HDL) 浓度升高。多项研究发现, 他汀类可使CH下降18%~25%, LDL-C下降25%~35%, TG下降10%~15%, HDL-C浓度上升5%~8%。

1.2 多向效应

他汀类抗AS和CHD的效应不单通过降脂的单一作用起效, 而且通过稳定斑块、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内皮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多向效应的协同来完成。稳定血管内皮功能是他汀类的早期作用, 已被证明内皮功能障碍的改善是他汀类对血管内皮一氧化氮合酶的直接作用, 也可能与增加LDL-C氧化阻力有关。

1.3 降低冠心病危险

CHD的一个重要致病原因为血脂异常, 付强等研究显示CHD患者血清TG浓度为1.76±0.6 mmol/L, 明显高于正常组的 (1.4±0.5) mmol/L。另外活化的血小板和脂蛋白参与AS的病理过程, 而血清LDL、VLDL、TG浓度的升高或HDL浓度的降低都使血小板活性增加, 致使高脂血症患者其CHD并发症的发生和血栓的形成明显增加。医学上把血清TG、VLDL浓度升高和HDL浓度下降称为血脂异常三联征, TG越高血小板活性越强、血凝倾向越高, CHD越危险, 研究表明致使CHD的TG阈值为1.0~1.7 mmol/L。

1.4 降低中风危险

中风分为缺血性和非缺血性两大类, 其缺血性中风和CHD一样都是AS所致。致心脏疾病的发生和中风的一个重要相关蛋白为炎性蛋白 (CRP) , 用他汀类治疗能使CRP下降至中风阈值2.0 mg/L以下, 使缺血性中风的危险下降10%~30%。

2 临床应用

2.1 降血脂作用

他汀又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 (HMG-CoA) 还原酶抑制剂, 由于HMG-CoA还原酶是合成胆固醇的限速酶,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通过对该酶的特异性竞争抑制, 从而使内源性胆固醇合成减少, 降低血清中LDL-C及总胆固醇的水平, 增强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 (LDL) 受体表达, 加速血循环中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 残粒清除, 是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 是临床上疗效明确的调脂药[1]。有研究显示, 口服罗伐他汀5 mg可使大多数高脂血症患者血浆中LDL-C水平减少42%~52%, 三酰甘油降低16%, 总胆固醇降低30%, 载脂蛋白B2减少33%, HDL-C提高8%~13%[2]。多个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均证实, 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病死率及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2.2 抗高血压作用

临床回顾性分析发现, 高血压病患者中, 使用他汀类药物患者的血压比不使用者控制的更好, 且更易于使血压<140/90 mm Hg (1 mm Hg=0.133 kPa) 。大多数他汀类药物抗高血压作用的临床研究亦支持Statins的降压作用。Strazzullo等荟萃分析发现与安慰剂组及其他降脂药比较, 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当血压>130/80 mm Hg时他汀类药物可使收缩压平均降低4 mm Hg, 使舒张压平均降低1.2 mm Hg, 基线血压越高其降压作用越明显, 并且与血脂变化无关。

2.3 治疗肺高压的作用

肺高压 (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 是最严重而且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慢性肺循环疾病, 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能有效减轻甚至逆转PH及肺血管重塑。Kao等应用辛伐他汀 (20~80 mg/d) 对16例原发性或继发性PH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显示患者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 心输出量提高, 右心室收缩压降低, 同时没有出现肝功能损害、肌肉坏死或其他他汀类药物的不良事件, PH 的进展得到控制。该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可以在临床患者中逆转已经形成的PH。

2.4 抗心绞痛作用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临床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的重要原因。临床研究发现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 加用辛伐他汀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

2.5 抗心律失常作用

目前有较多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减少心房颤动 (AF) 的发生、复发和维持。Mitchell等研究发现, 他汀治疗的益处部分是由于其抗心律失常的作用。Hanna等观察25 268例左室射血分数低于40%的患者, 其中71.3%的患者有高脂血症, 66.8%的患者服用了他汀类降脂药物, 结果表明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房颤发生率低于未接受降脂治疗的患者和无高脂血症的患者。经多变量分析显示:使用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患者房颤的发生率, 并且这种效应明显大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 该研究还提示他汀类药物的抗心律失常作用独立于其降脂效应之外。

参考文献

[1]赵亮, 周同甫.辛伐他汀与肺动脉高压.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6, 27 (1) :73-76.

临床药效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分析资料是从本院计算机系统内治疗心血管疾病前十二种药物, 并且DDDs值是根据每种药物的限定剂量为指标, 其中部分中成药的DDD值是要参考该药物的使用说明书。

1.2 调查项目

(1) 药物方法:治疗心血管药物的药物名, 药物使用的方法与剂量, 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使用总天数, 药物治疗目的, 服用药物产生的副作用。 (2) 患者情况:患者年龄, 患者性别, 患者临床诊断情况, 患者住院时间。

2 统计结果

临床所用药物的DUI值如附表所示。

3 讨论

由附表可得:我院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用药的药效性方面及科学性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上表中有部分药物的DUI>1, 这可能是由于患者在使用药物后所出现的并发症有关系。因心血管疾病常常存在其他的并发症而使得治疗心血管疾病非常的复杂, 目前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也是种类繁多, 其药物机理也是各不相同。医院采用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来治疗心血管疾病,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药物治疗给患者带了的副反应, 而且还可以减少心血管药物的使用量、提高治疗效果。但是, 如果医务工作者没有对各种药物的药物机理和药效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使得心血管药物联合使用时产生不同的反应, 甚至会给患者带来较为严重的副反应。

3.1 依据药物的DDDS值和DUI指标来判断药物使用的合理情况

我院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十五种常见的药物进行深入研究, 其中三种药物的DUI>1.0, 这三种药物为尼莫地平、赖诺普利及卡托普利, DUI指标>1说明该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用量较大, 这就有可能会给患者带来其他的并发症, 所以我院医生应充分重视对心血管药物的使用。而其余的12种药物的DUI指标均合格, 表明我院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过程中科学合理。

3.2 药效学分析

(1) 许多情况下, 心血管药物从服用到产生疗效这段时间内其药物反应机理是非常复杂的, 所以医生对预测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不能单单依靠心血管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血药浓度来判断的。设计给药方案是如果仅仅依据常规的药动学参数来进行设计, 很容易引起毒性反应;

(2) 血药浓度监测总是不如一个良好的临床指标, 尤其是观察药物作用指标的时候具有客观而简便的条件。例如胍乙啶的剂量可以根据血压下降的程度及不良作用出现的情况及频率进行调整, 患者的华法林剂量可以根据反复测定凝血酶原的时间来进行调整。临床非常乐于采用利用某些药效指标来调整用药的方法, 该种方法是十分有效、可靠和直截的。利尿、血管收缩、降血脂的药物剂量个体化也可以使用该种方法。

(3) 人们不能再满足于仅凭血药浓度来指导临床用药。由于药理效应不依赖于可以测得的药物浓度, 因此不能利用药物动力学理论指导合理用药, 为了拟订合理的剂量方案, 以便改善药物疗效, 可以结合药代动力学来研究药效学, 通过模拟研究找到量-效关系来达到这个目的。药效学研究的必要性将越来越突出了, 尽管有时药物的作用机制尚不明了。

临床药效学的应用必将使药物治疗学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它使得合理用药由临床药代动力学发展到临床药代动力学结合药效学, 由经验用药发展为科学化用药。

摘要:目的 分析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使用情况及临床疗效, 以此为医务工作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方法 调取我院心血管疾病患者康复出院的病例250份, 探讨研究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药物的临床效果, 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用药状况, 并依据药物利用指数来确定临床用药的有效性。结果 对于常见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15种药物中存在3种药物的利用指数DUI>1.0, 而其余12种药物的DUI≤1.0。结论 常见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药效显著。

关键词:心血管,药物,药效分析

参考文献

[1]戴闺柱.心力衰竭生物学治疗的新认识[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8, 28:470-472.

[2]李洛慧.老年心血管病人用药安全护理[J].中国民康医学, 2008, 6:13-15.

多潘立酮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 篇9

关键词:多潘立酮,药理,药效,临床应用

多潘立酮是一种合成的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和强效外周性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可不透过血脑屏障而直接阻断胃肠道的多巴胺D2受体, 发挥胃动力效应。该药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消化不良症, 以及功能性、器质性、感染性或放射性治疗所引起的恶心、呕吐。多潘立酮口服给药吸收迅速, 半衰期约7~8h, 临床应用耐受性好, 不良反应少, 但口服生物利用度相对较低。目前, 多潘立酮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应用广泛, 为进一步明确临床用药的参考依据, 本文就多潘立酮的药理、药效及临床应用情况总结如下。

1 药理机制

多潘立酮属于具有抗呕吐作用的强效促动力药, 药物作用部位主要为血脑屏障之外的第四脑室底部的化学感受器触发区。与其他类型的促动力药不同的是, 多潘立酮无胆碱能活性, 不受阿托品抑制作用的影响。有报道[1]称, 多潘立酮与胃肠道的多巴胺受体DA2有较强的亲和力, 通过发挥抑制神经递质的作用, 多潘立酮可以有效阻断多巴胺对胃肠道平滑肌的抑制作用, 促进胃排空。

2 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研究

2.1 药效学研究

结合多潘立酮与阿扑吗啡致Beagle犬呕吐实验模型的相关实验数据[2]来看, 使用0.01mg/kg多潘立酮时, 受试犬呕吐潜伏期达 (5.40±0.82) min, 呕吐次数 (6.40±1.82) 次, 持续时间 (12.50±1.77) min, 显著优于阿扑吗啡实验组 (P<0.01) , 且剂量增大为0.02mg/kg时, 止吐作用更为显著。多潘立酮促进胃肠蠕动实验表也显示, 随着实验剂量由25mg/kg、50mg/kg增至100mg/kg, 炭末在小鼠胃肠道行进距离 (a) 与胃肠全长 (b) 的比值 (a/b) 也随之逐渐增长, 由 (38.4±9.0) %、 (48.1±4.4) %增至 (54.3±6.7) %, 由此表明多潘立酮可显著增强胃肠蠕动, 且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 剂量增大蠕动增强。

2.2 药代动力学研究

多潘立酮口服给药后吸收迅速, 表观分布容积较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样品中多潘立酮的质量浓度显示, 单剂量口服多潘立酮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分别为:达峰时间tmax为 (0.75±0.24) h, 半衰期t1/2为 (9.78±4.66) h,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为 (105.0±28.6) μg·h·L-1, AUC0-t为 (121.0±45.9) μg·h·L-1。由实验数据中较大的参数标准差数值可以看出, 不同受试者间使用多潘立酮后的个体差异较大, 其可能因素在于多潘立酮体内分解后, 会在细胞色素P450酶系3A4作用下发生转化, 个体细胞酶的活性差异可能会对多潘立酮药动学作用的发挥产生一定影响, 在临床用药时也需要考虑到这一因素。

3 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随着多潘立酮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临床应用的日渐广泛, 在与其他药物配伍应用时就可能出现增强或减弱药物间相互作用的情况, 现就其此分析如下。

3.1 止吐药

多潘立酮的止吐作用是甲氧氯普胺的23倍, 与甲氧氯普胺、盐酸地芬尼等多巴胺受体拮抗药一样, 均具有刺激催乳素分泌的作用, 临床上需注意避免与联合应用, 防止重复用药加重不良反应。

3.2 抑制胃酸分泌药

(1) H2受体阻滞药:西咪替丁、法莫替丁、枸缘酸铋雷尼替丁等H2受体阻滞药, 对于抑制胃酸分泌和促进溃疡膜修复具有显著疗效, 其疗效与剂量、胃内滞留时间存在明显关联密切。但如果与多潘立酮合用, 受后者促进胃肠蠕动功能的影响, H2受体拮抗药在机体胃肠道内的滞留时间必然会缩短, 并导致其生物利用度大幅削弱;且H2受体拮抗剂与多潘立酮均具有刺激血清催乳素分泌的效果, 联合应用时可能加重女性乳房胀痛、溢乳等不良反应。 (2) 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蒙脱石是目前临床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RE) 的常用药物, 其中奥美拉唑对胃壁细胞顶端膜及胞浆内管状泡上的H+-K+-ATP酶的活性具有特异性抑制作用;蒙脱石的主要作用在于固定、抑制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其毒素作用, 修复黏膜屏障的防御功能;联用多潘立酮可以更好地增强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 减轻胃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情况, 改变RE病理状况,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3.3 胃肠促动力药

有文献报道[3、4]称, 多潘立酮与新型胃肠促动力药盐酸伊托必利联合应用, 可更好地发挥多巴胺D2受体阻滞药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双重作用, 增加内源性乙酰胆碱释放, 抑制乙酰胆碱水解, 刺激胃十二指肠蠕动, 进而减轻或缓解消化道动力障碍症状。两药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均显著优于单用盐酸伊托必利组 (P<0.05) , 且具有近期疗效高、疗程短、不良反应少等优点。

3.4 催吐药

临床治疗中毒且难以施行洗胃术的患者时, 多采用去水吗啡刺激患者胃肠道化学感受区, 使其产生催吐反应。联合应用多潘立酮, 则能够有效消除去水吗啡引起的胃排空缓慢等不良反应。

3.5 止泻药

复合硅铅酸盐对消化道黏膜有很强的覆盖能力, 可提高黏膜屏障对攻击因子的防御功能, 有止泻作用。联合服用复合硅铅酸盐与多潘立酮可使多潘立酮作用于胃肠道, 帮助患者机体抑制恶心、呕吐等不适反应。

3.6 与其他消化系统药物的配伍禁忌

在治疗胃肠道疾病时, 多潘立酮刺激胃肠功能亢进, 促进胃排空, 联合应用部分药物时往往削弱其他药物作用, 临床治疗中应注意避免以下配伍方案。 (1) 与抗酸药或胃黏膜素联用:氢氧化铝凝胶、磷酸铝、复方氢氧化铝、海藻酸铝镁等药物在治疗胃溃疡时一般要求在胃内滞留较长时间, 以利于药物充分接触溃疡面形成保护膜, 故临床上常与抗胆碱药联合使用, 延迟胃排空时间, 保持血药浓度以促进胃黏膜组织恢复。胃黏膜素治疗胃溃疡也是如此, 通过与氢氧化铝合用增强抗酸、抗胃蛋白酶分解作用, 在胃内形成保护膜, 覆盖溃疡面以加速溃疡面愈合。 (2) 与胆碱受体阻滞药 (胃肠解痉药) 联用。胃肠解痉药如阿托品、丁溴东莨菪碱、曲美布汀、山莨菪碱、匹维溴铵等, 均属于阻滞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 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松弛痉挛状态的胃肠平滑肌, 延长胃排空时间, 临床上常用于胃肠绞痛。以上情况中, 多潘立酮的抗消化不良作用都会与其他药物产生拮抗作用, 不宜联合应用。

4 小结

多潘立酮为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可刺激胃肠运动, 较难通过血脑屏障, 锥体外系反应较少, 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有效药物。在临床应用中注意多潘立酮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 可更好地发挥其药效。

参考文献

[1]冯盛才, 夏敏, 晏明君, 等.多潘立酮聚肌胞与奥美拉唑治疗Hp (-) 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的比较研究[J].四川医学, 2011, 32 (8) :1269-1270.

[2]张欣, 戴青, 陈勇川, 等.HPLC法检测人血浆中多潘立酮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 2011, 13 (5) :908-909.

[3]汪祥, 张晏芝, 栾家杰.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血浆多潘立酮[J].安徽医药, 2007:11 (3) :219-220.

临床药效 篇10

伊维菌素 (1VM) 是目前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抗寄生虫药之一, 其新剂型不断涌现, 目前正朝着水基性、粒状、缓释、多功能和省力方面发展, 以克服以二甲苯做溶剂的乳油剂型存在的对环境污染严重、药害大、生产贮运不安全等缺点。针对伊维菌素不同剂型的缺陷及毒副作用以及持效时间短, 往往不能覆盖寄生虫整个生活史, 不能有效防止环境中寄生虫再感染, 需要重复给药的缺点, 本实验室研制出一种伊维菌素毫微乳注射液可克服不同剂型的缺点, 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试验部分

1.1材料

(1) 药品

伊维菌素原粉 (浙江海正药业出品, 批号0-0312) 、伊维菌素标准品 (浙江海正药业提供, 批号080910, 含β1a94.289) 、Plaronic F68 (南京金陵石化表面活性剂研究所出品) 、油酸 (中国医药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右旋糖苷70 (瑞士) 、正丙醇 (天津市大茂仪器供应站) 、1%伊维菌素注射液 (呼和浩特制药厂) 。

(2) 仪器

酸度计 (科立龙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恒温磁力搅拌器 (江苏金坛国际实验仪器厂) 、透射电子显微镜 (日本, 内蒙古大学提供) 、纳米粒测定仪 (N4P1us美国, 内蒙古工业大学提供) 。

1.2 制备工艺条件优选及工艺流程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以药物的量、油剂、乳化剂及稳定剂四个因素对成囊的影响, 以毫微囊药物平均粒径及稳定性为主要的考察指标。将上述4个因素、3个水平 (见表1) 选择正交试验, L9 (34) 安排试验见表2。

试验结果经极差分析确定最佳组合。图1伊维菌素制备工艺流程图

1.3 毫微乳液的形态学观察及粒径测定

经乳化聚合法制备的伊维菌素于体现显微镜下的不同放大倍数下初步观察微球的形态, 而后在电子镜下观察粒径的范围, 最后用多角度超细颗粒分析进行毫微乳液粒径分布及其比例测定。

1.4 家兔疥螨临床药效学试验

以家兔为试验动物, 采用伊维菌素毫微乳注射液以1000kg/mL的剂量经颈部皮下注射。用药前以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8天和第56天采取病料。采集的方法是:将新病灶处划出1cm2的面积, 首先拔下被毛剪取其根部, 再以外科刀蘸取液体蜡烛刮去该部位的痂皮作为镜检材料, 观察螨的有无、死活并计算其数量。主要观察患疥螨家兔治疗前后螨数的变化以及有效期限, 同时观察疥螨家兔治疗前后的行为变化。

2 结果

2.1 毫微乳液最佳制备条件以及稳定性观察

经L9 (34) 正交试验设计、观察, IVM油剂、乳化剂及稳定剂的量对毫微乳微囊粒径的影响由表经极差分析表现。IVM微粒的量为1%、乳化剂的量为2g/100mL、油剂的量为6mL/100mL、稳定剂的量为1g/mL时, IVM制备的毫微囊的粒径分布集中且粒径量小, 因而该组合为最佳制备条件。以确定的最佳条件制备的伊维菌素毫微乳液至室温放置6个月后, 溶液性质稳定, 无沉淀析出。

2.2 微囊的形态及粒径分布

根据所确定的最佳条件, 经乳化聚合法制备的伊维菌素毫微乳液于体现显微镜的不同放大倍数观察, 毫微球圆整光滑。在电镜下观察并拍摄照片, 经组分析, 粒径范围在100-200 nm范围内, 平均粒径为175nm。

以IVM制备的伊维菌素毫微乳液经多角度超细颗粒分析仪 (N4Plus) 进行毫微球粒径分析, 结果为158.5nm的占比例为53.2%、199.5nm的占比例为45%, 251.2nm占比例为1.8%, 平均粒径为179nm。

2.3 毫微乳液样品中IVM的载药量及包封率

根据IVM的水溶性及单项实验表明, IVM在水中几乎不溶, 在水含量超过50%的混合溶液中几乎完全不溶。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以及制备伊维菌素毫微乳液的过程中水分含量占50-60%比例, 而IVM制备的溶液为澄清、透明, 无沉淀析出, 故可判定伊维菌素毫微乳液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均为100%。

2.4 对家兔疥螨的临床结果

(1) 病兔用药后第2-3天瘙痒等临床症状很难发现, 5-6日后这些症状即完全消灭, 采食安详。

(2) 各组的疥螨数量变化可见表3。

表3说明:-1为治疗以前天数, 7为治疗以后第7天, 依此类推。

从试验结果可知, 伊维菌素毫微乳液用于治疗疥螨2-3天内可见效, 且有效时间较长, 4周左右未见复发。可见伊维菌素毫微乳液具有长放性, 可覆盖疥螨繁殖的整个生活史, 对有效根除疥螨具有理想的效果。

4 讨论

(1) 该研究采用乳化聚合法制备的伊维菌素毫微乳液注射制剂, IVM用药剂辅料来源之泛, 价格低廉, 制备成本较低,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的制备工艺, 简单易行, 重复性好, 并且制备过程中所需设备简单, 制备过程中pH、T等条件相对比较宽松, 易于大规模批量生产。

(2) 通过药效学初步试验, 伊维菌素毫微乳液明显具有长效缓释效果, 选择给药时间一次注射, 药效可以覆盖整个寄生虫的生活史, 具有用药剂量小, 应用简便, 用药次数少, 具有靶向性, 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对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喝对水药效翻倍 篇11

服用胶囊时,有些人喜欢先把胶囊放嘴里,再用热水冲服,这样因口腔较干,胶囊容易黏在嘴里不易吞咽;而用热水送服胶囊会使其快速溶化,胶囊皮极易黏在喉咙或食道里,因此服用胶囊前最好先喝少量温水或凉开水,不要选择热水或果汁等。服胶囊后如果感到喉内有异物,这说明服药时用水量不够,只需再加量连续喝水就可以让胶囊顺利服下去。

口崩片

口崩片是一种放在舌面30秒内即能自动崩解成无数微粒的新型药物制剂。它崩解速度快、吸收迅速等,适合一些特殊病人如老年痴呆症、癫痫病人等和孩子服用。服用口崩片前后一般不需喝水,尤其是经口腔黏膜吸收的急救药品或须迅速起效的药品,如硝酸甘油、硝苯地平、硫酸沙丁胺醇等口崩片在含服后切忌立即喝水,否则会将口腔中的药物冲入胃里,影响疗效。

糖浆和含片

止咳糖浆、含片类药物服用后会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从而起到消炎、止咳作用。如果喝过多水,会把咽部药物有效成分冲掉,使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影响药效。一般要求服完止咳糖浆、含片至少5分钟内不要喝水,最好在服药半小时后再喝水。

胃药

胃药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混悬凝胶等,服药时不宜多喝水,一般只需50毫升水冲服即可,且服药后半小时内不宜喝水。因为此类药物进入胃肠道中会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盖在受损胃肠黏膜上,喝水过多或服药后马上喝水,会使覆盖在受损胃肠黏膜上的药物颗粒减少,保护膜稀释变薄,从而影响疗效。

另外,吃解热镇痛药要多喝水,这不但能稀释药物毒性,还可避免脱水。磺胺类抗菌药如复方磺胺甲噁唑片等,服用后也要多喝水,否则会因尿量减少,药物在肾或输尿管中形成结石,堵塞输尿管,甚至会造成肾衰竭。但也不用过分担心,只要遵医嘱,定量服药、喝水即可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一般服药正确喝水方法是:200毫升温水送服,多喝水是指一天2升~2.5升,少喝水是指用50毫升左右水送服,且半小时内不宜再饮水。但需注意,患有严重心脏病、肾病的人不适合上述“喝水”的衡量标准,因为喝水太多会加重心、肾负担。这类人对于如何及喝多少水,应咨询医生,不要自行确定。

临床药效 篇12

1 材料与试剂

1.1 动物

SD大鼠, 无特定病原体级, 雄性, 50只, 18~20周龄, 个体体重差异小于平均体重的20%, 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动物合格证号:SCXK (湘) 2011-0003, 含购入日饲养3天, 去除外观、一般状态出现异常等可能对试验造成影响的大鼠。

1.2 药品

金樱子饮片购自安国市神禾中药材饮片有限责任公司, 经长沙医学院生药教研室彭电讲师鉴定为金樱子。

金樱子颗粒剂制备方法:将70g金樱子饮片与700mL70%乙醇回流3h后浓缩成相对密度约为0.96的稠膏, 加入稠膏-乳糖-可溶性淀粉 (5∶3∶12) 及适量10%淀粉浆, 混匀过筛, 干燥整粒后即得, 每克颗粒相当于原药材0.625g。制得颗粒符合《中国药典》2010版附录有关颗粒剂项下的检查要求。

1.3 仪器与试剂

JA2003电子天平 (上海舜宇恒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KD-202-VI冷冻切片机 (北京佳源兴业科技有限公司) , 生化自动检测仪, 光学显微镜。

牛血清白蛋白购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批号:20121113;脂多糖 (LPS) 购自北京鼎国昌盛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原编号:L2880LOT:032M4082V;蓖麻油购自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批号:20130317;四氯化碳购自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批号:20090516。

2 方法

2.1 肾炎大鼠模型建立

根据文献[6,7,8]报道, 将SD大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 除去外观和状态异常的大鼠, 将剩余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饮片组、颗粒组, 每组各8只。除正常组大鼠外, 其余各组隔日灌服阳离子牛血清白蛋白 (BSA) , 剂量为400mg/kg, 从第6周隔日尾静脉注射1%BSA, 持续3周。第9周起, 皮下注射蓖麻油1.0mL+CCl40.2mL, 每周1次, 持续4周, 并联合运用脂多糖 (LPS) , 分别于第9、11周尾静脉注射LPS 0.1mg, 建立肾炎模型。

2.2 肾炎大鼠给药方案

金樱子饮片组按照10g/kg的剂量[7]将药物添加在饲料里, 金樱子颗粒剂组按照16g/kg的剂量 (相当于含金樱子药材量计) 将药物添加在饲料里, 模型组和正常组大鼠则给予等量饲料, 持续喂养4周 (每周按称重后调整给药剂量) 。给药期间每日观察各组大鼠体征、进食、行为及阴部尿染等变化。

2.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 (±s) 表示, 各组间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造模过程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测定

造模期间, 于第7、12周收集各组大鼠24h尿液, 分别取10mL和1mL测定尿蛋白和尿中红细胞变化。连续3周尾静脉注射BSA后, 除正常组外, 其他组大鼠尿蛋白均有所升高, 但组间差异不明显。进一步连续皮下注射蓖麻油和CCl4, 并联合运用LPS后, 除正常组外, 各组大鼠尿蛋白水平均显著增加 (P<0.05) , 并出现中度血尿。见表1。

(±s)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5。血尿强度用半定量评分:阴性 (-) ;阳性:轻度 (+) , 中度 (++) , (重度+++) 。

3.2 给药期间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测定

根据实验给药方案, 分别于给药后第2周、第4周收集各组大鼠24h尿液, 测定其尿蛋白和尿中红细胞变化。结果表明, 饮片组和颗粒组大鼠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含量均明显下降 (P<0.05) , 模型组大鼠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与给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给药4周后, 饮片组和颗粒组大鼠血尿强度均降为轻度, 且颗粒组大鼠尿蛋白下降程度更明显, 见表2。

(±s)

注:与正常组比较, *P<0.05。血尿强度用半定量评分:阴性 (-) ;阳性:轻度 (+) , 中度 (++) , (重度+++) 。

3.3 服药后肾炎大鼠血清白蛋白 (Alb) 、尿素氮 (BUN) 、肌酐 (Cr) 含量比较

连续用药4周后, 用乙醚麻醉实验大鼠, 腹主动脉取血, 凝固后立即离心分离血清, 采用生化自动检测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白蛋白 (Alb) 、尿素氮 (BUN) 和肌酐 (Cr) 含量。结果表明, 饮片组和颗粒组大鼠血清白蛋白含量均有所升高, 尿素氮 (BUN) 和肌酐 (Cr) 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P<0.05) ;颗粒组大鼠血清肌酐 (Cr) 含量趋近于正常组, 由此可见金樱子饮片和金樱子颗粒剂均可改善肾炎大鼠血清生化指标, 但就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而言, 颗粒组略显优势, 见表3。

注: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 *P<0.05;模型组与饮片组比较, ⊿P<0.05;模型组与剂型组比较, ◇P<0.05。

3.4 大鼠肾组织病理变化

服药4周后, 各组大鼠取出肾组织, 取10%福尔马林固定液固定、30%蔗糖脱水制成10μm厚的冰冻切片, 以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 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肾小球变化情况, 见图1。肾炎大鼠肾脏病变主要表现为弥漫型中重度系膜组织增生 (系膜区增宽) 、基质增多, 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HE染色光镜下显示, 与模型组相比, 饮片组和颗粒组大鼠系膜组织增生程度较轻, 且颗粒组增生程度较饮片组轻, 说明金樱子颗粒对肾炎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4 讨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 金樱子颗粒剂与饮片在含有相同含量有效成分的条件下均能减轻肾炎模型大鼠蛋白尿和血尿情况, 减缓肾脏肾小球系膜增生, 减少受损组织, 降低蛋白尿和尿红细胞含量, 且金樱子颗粒剂效果优于饮片。考虑到金樱子颗粒剂是在金樱子水醇提取物[9]的基础上经过剂型开发而得到的制剂, 因此未将更多的肾炎病理检测指标列入考察内容, 其剂型优化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金樱子颗粒剂与金樱子饮片对肾炎模型大鼠的临床疗效。方法:制备金樱子醇提浓缩物颗粒剂, 建立实验性肾炎大鼠模型, 随机将其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饮片组和颗粒组, 分别给予相应药物。采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肾炎大鼠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清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含量, 并对其肾组织进行病理学显微观察。结果:金樱子醇提颗粒剂及饮片均可降低IgA肾炎大鼠尿蛋白、尿红细胞含量, 并能减少因肾炎而升高的血清尿素氮及肌酐水平, 减轻肾小球系膜增生, 减少受损组织。结论:与金樱子饮片相比, 金樱子醇提颗粒剂更能改善肾炎大鼠肾功能, 减轻肾损伤。

关键词:金樱子,肾炎,颗粒剂

参考文献

[1]李时珍.本草纲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8:243.

[2]张庭延, 聂刘旺, 刘爱民, 等.金樱子多糖的免疫活性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05, 11 (4) :55.

[3]陈敬民, 李友娣.金樱子醇提物对血清病型肾炎大鼠模型的药理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 2006, 17 (8) :1404.

[4]张庭延, 潘继红, 聂刘旺, 等.金樱子多糖的抑菌和抗炎作用研究[J].生物学杂志, 2005, 22 (2) :41.

[5]唐红梅, 常丽新, 丁存宝, 等.回流法提取山楂叶悬钩子叶片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39 (32) :19772-19774.

[5]汤颖, 娄探奇, 成彩联, 等.实验性IgA肾病模型的改进[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6, 27 (2) :184-187.

[6]刘明, 庞媛, 程云霞, 等.益肾冲剂治疗IgA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 2002, 21 (7) :1111.

[7]刘照峰.玉肾汤对IgA肾病大鼠的实验研究[J], 实验中医药学, 2006, 7 (4) :17-19.

上一篇:新型网络社群下一篇:人性化环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