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学科活动课程

2024-11-16

德育学科活动课程(共6篇)

德育学科活动课程 篇1

一自我实现的课程目标对中学德育学科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课程目标是自我实现, 即培养人的完整性和自我实现, 实现人的身体、精神、情感等方面的有机整体化和协调一致, 并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能够适时灵活地对外界的变化作出反应。这一主张正折射了中学德育学科的学科性质, 体现了该学科的独特性。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以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为依据, 对中学德育学科的课程设置及教学进行变革, 改变以往枯燥无味的理论性知识的呈现及教学, 给该学科注入“活的细胞”, 使得书本不再是纯理论知识的载体, 而是通过呈现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新闻、故事等方式来讲述理论知识;同时, 在课堂教学中, 应改变学生被动式的听课学习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 发挥学生主动性, 让课程教学在学生的互动交流中进行, 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 实现三维教学目标, 最终落实中学德育学科的本位功能——德育功能。

二适切性课程内容对中学德育学科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要求以学生为中心, 选择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结合的适切性的课程内容。适切性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应全体学生及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同时还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 并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开设个性化课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中学德育学科的课程内容设置已有所转变, 课程内容具有了“活”的色彩, 课本中可以看到与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相结合的课外链接拓展, 使得理论知识以轻松的姿态呈现。这一转变折射了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对该学科课程内容设置的现实意义——以学生为中心, 适合学生的现实需要, 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

中学德育学科较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生活性色彩, 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社会性, 使学生成为独特合格的社会人。这就要求中学德育学科设置个性化课程, 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 设置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 因材施教, 达成有意义学习的目的, 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独特自我的发展, 实现该学科德育教育的功能。

三整合性课程组织结构对中学德育学科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在课程组织上重视整合。这包括学习者心理发展与教材结构逻辑的吻合;情感领域与知识领域的整合;相关学科在经验指导下的综合。该主张强调课程设置的人的要素, 注重学习者的心理发展, 强调知识领域与情感领域的结合, 同时还要求与现实经验相结合。这一主张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德育学科的要求, 也与中学德育学科的学科性质相吻合。中学德育学科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学科, 它实施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如该学科在课程设置中遵循学习者的心理发展, 注重知识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结合, 并做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那么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的精彩纷呈、德育功能的落实等的实现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动态生成性的课程实施对中学德育学科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课程实施的方式具有鲜明的特色, 主要包括合成教育法、价值澄清法、创造活动法、人际交往训练法等。这些方法体现了人本主义的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注重学生的参与和自身的体验, 要求认知学习和情感经验相结合, 让学生在自我参与和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实现自我, 促进自身身心、情感、道德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该主张正好吻合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德育学科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中学德育学科应把学生放在首位,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亲身体验和感悟所学内容, 最终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落实该学科的德育功能。同时中学德育学科的课程实施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人性, 依据人本主义理论主张的课程实施, 更加利于该学科内在精髓的展现, 落实德育功能的实效性。

五多元化评价方式对中学德育学科的现实意义

人本主义课程设计了陈述性报告、学习档案法、契约评价法和自我评价法等。这一评价方式的创新变以往单一的方式为多元化的评价, 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 是一种以“促进”而非“检查”为宗旨的评价, 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学德育学科设置的最根本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 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因而人本主义课程理论所提倡的多元化、促进式的评价方式较适合中学德育学科的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 采用这种课程评价方式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身心、情感、道德等的发展。

六结束语

总之, 人本主义课程理论的主张对中学德育学科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有着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在借鉴人本主义课程理论主张的同时, 应尊重该学科内在的知识性和严肃性, 防止在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走向另一种极端。

参考文献

[1]肖庆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观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1]肖庆顺.罗杰斯人本主义课程观概说[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2]庞守兴.试论人本课程论及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J].中国教师, 2011 (2) [2]庞守兴.试论人本课程论及对我国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J].中国教师, 2011 (2)

[3]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 (品德) 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3]胡田庚.新理念思想政治 (品德) 教学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德育学科活动课程 篇2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都在围绕着新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我们的教科书琳琅满目——人教版、苏教版、鲁教版......,汇总全国新课程的新教材版本,应该不下于20种,教材出来了,但与教材相匹配的德育教育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在教师的眼中,对于化学学科的德育渗透,我谈一谈我在教学中常常思考的几点作法:

1、德育目标的制定策略。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德育教育的依据。它反映了教育目标在思想品德方面的规格,它制定得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德育工作的实效。在教学中,知识传授是我们课堂内外的主线,但德育教育却是我们教学中贯穿学生的灵魂,我觉得知识的遗漏,我们可以查漏补缺,但是由知识所衍生出来时代背景、人物形象以及该时代的人们所留下的优良传统,错过了就无法让学生再融入其中,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德育目标的制定。德育目标的制定要根据当今我们国家的国情、我们的社会潮流等等,我认为,我国学校德育目标宏观化的制定束缚了德育工作的开展,德育工作要开拓创新,就要彻底改变原来学校德育目标宏观制定的做法,进行中观化厘定。一直以来,学校德育目标没有得到科学的定位,这主要由于对德育目的和德育目标这两个概念把握不准,经常混用。德育目标只能处在德育目的之下的一个层面里,不能和德育目的处在同一个层面。实现德育目标离不开德育内容的具体实施,不同的个体,我们所制定的德育目标通常不一致。比如说:当我们在学习《化学》(必修二)中的化学键时,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就要根据我们学生的个体来制定,可以这样来制定德育目标:通过对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的分析,培养学生体谅父母、感恩父母高尚情操,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因为我们的学生很多来至于农村,班上80%以上的同学都是留守儿童,都是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的,很多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很有意见,他们普遍对学习不感兴趣。所以我们在制定德育目标时,就要联系到我们所学习的内容与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化学键是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而我们与父母之间也有比化学键更牢固的亲情相连,化学键可以被破坏,但是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亲情血溶于水,是不可分割的!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苦心,以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

2、德育内容的选择策略。德育内容是实现品德教育目标的桥梁,是学生个体进行道德学习,掌握道德规范、提高生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依据,德育内容的选择,对于构建科学而和谐的德育内容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我们对学生进行

品德教育,目的是要让他们时时刻刻以人为本,随时想到人性善的一方面,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的生活时时沐浴在春风中,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今社会,由于改革开放,全国上下都在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拼搏,人们的物质文化大大提高,但是与之相对应的精神文明建设不但没有提高,还有倒退的迹象。比如,网络传的沸沸扬扬的宝马女马诺,就是一个贪图物质享受而缺乏精神依托的典型;所以对我们的学生及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刻不容反。当代德育内容体系既要具有民族性,又要体现时代性,前者要求新体系具有纵向开放的功能,使中国德育内容“一脉相承”,并指向未来;后者要求该体系能够顺应时代发展,但又不能离本。如果德育满足了个体精神需要就会促进个体个性的发展,而无数人的个性发展必然会推动社会的发展,因此,制定德育内容时,应重视和研究学生个体的精神需要。比如我们化学学科在选择德育内容时就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在最近媒体报道的癌症村事件、上海黄浦江的死猪事件、以及杭州居民花钱请环保局局长下河游泳等等,这些反应了我们的国民在享受物质生活提高带来的愉悦时,也产生了很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这与我们的主管部门一手遮大是分不开的,当然也与他们所具有的专业知识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在化学教学中要时时普及当今社会的与本学科有关的教学热点,可以以讨论、演讲等形式出现,我们在选择德育内容时在这些方面也要埋下伏笔。

3、渗透方法的选择策略。德育渗透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在选择时既要考虑所选定的场景、还要注意选择德育渗透的对象,通常的渗透方法有语言熏陶法、榜样启迪法、推荐读物法、开展活动法、审美教育法、参观教育法、教师(学生)演讲法、组内讨论法、竞赛法、观看影片、课外分组调查等等。在进行德育渗透时,教师要以本学科为主,达到既要传授知识,又要感触灵魂,当我们的行为触及到学生的灵魂时,我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德育渗透方法的选择,一定不要过于盲目,可以事先对学生行为进行个别摸底,然后备课组集体讨论采用什么渗透方法,在课堂上,我们面临的是几十人的群体,我们的渗透方法要具有普遍性。化学学科,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门学科,我们化学教师一定要起好第一节课的头,往往情况下,化学教师在上第一堂课时都是在介绍如何学习化学,让很多学生找不出本学科的特色和吸引人的地方,我们在上第一堂课是就应该采用多种方法对学生学习本学科,提高其吸引力进行渗透。在教学中,我在第一堂课是应用多媒体手段,先应用化学来解释我们生活很多他们不知道的现象,比如魔术吐火的原理、滴水生烟的实验,黑面包的实验、木炭跳舞等等,然后介绍当今社会的前沿科学中化学的应用,特别是在航空航天等国防领域,最后给他们介绍一些因为不懂化学而失去生命的典例,这样既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又增加了他们的兴趣,终身难忘!所以德育的渗透一定要注意方法的选择,好的方法是成功的保障。

4、渗透过程的实施策略。德育的渗透是一项长期的过程,在渗透过程中,我们的学生在思想道德上可能会出现一些反复的情况,会让我们的教师在过程中精疲力尽,其实这也是我们离成功不远的地方,所以我们教师不能半途而废。在德育渗透中,我们要带着学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课程资源中的德育因子,积极实施德育渗透。在准备化学教材和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着力于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工作相渗透的最佳结合点,在备课的同时备德育工作,尽力做到德育与学科教育水乳交融,使德育工作附着有物,尽可能触动学生的思维意识。如:我在准备《化学》(选修三)第一节教学内容‘原子结构和性质’的时候,我会大量的查阅并运用了以前积累的一些有关化学在微观世界的应用等多方面的例子,涉及到农业、工业、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还例举了我国关于微观化学方面的灿烂的成就,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在微观化学、催化化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在上课时就提出一些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然后组与组之间再交流、补充,这样能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可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较好的完成了德育渗透。另外,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我们更应该在日常性活动中充分挖掘德育素材,加强随机引导,强调思想升华。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所以渗透德育,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走出学校,总之,我相信,我们德育渗透的过程在于实施,如果实施过程是好的,那么德育渗透的结果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5、渗透效果的评价策略。德育渗透的过程是好的,那么其结果是不是一定非常好呢?这就需要我们对德育渗透的效果有一个评价机制。化学学科如何来评价德育渗透的效果,其方式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入手:(1)、评价多元化。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在我们的现实中不胜枚举,其实是有很多途径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证明自身的价值的,只不过我们老师要做的是帮他们寻找到,我们不能单拿成绩来看待学生。评价多元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评价内容多元化②、评价主体多元化③、评价标准多元化④、评价方式多元化。(2)、过程评价。传统的评价方式属于终结性的评价,它通常以书面的形式体现,内容也是结论性的。这种终结性评价,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评价,缺乏对学生成长过程应有的关注。相比之下,过程性评价能充分体现对学生成长过程的终极关注。过程性评价应具体体现在

收集学生学习、生活状况的数据和资料,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其发展状况进行描述和判断。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反馈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而不只是简单地给学生下一个结论。(3)、人文评价。理解、容忍、接纳和尊重,对人精神世界的关注,都应在评价中得到体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是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学习上的落伍者、智能上的滞后者、家庭条件上的困难者都应算作教育对象中的弱势群体包括。这部分学生,由于认识比较浅显,行为习惯比较差,学习成绩不好,在老师头脑中他们是绝对的“差生”。对这部分学生,评价不能忽略他们,更不能伤害他们,要及时、到位地关心和关怀这些学生,给予真诚的关爱。关爱每个学生是每个老师的天职,是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4)、在评价的同时,还需注意什么?对于高中学生的评价,一定要注意这四个词语:真诚、适度、明确、针对。现在的高中生,都是在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孕育、熏陶出来的,大道理比谁都懂,对他们进行评价,既是对事,更是对人,真实诚挚的语言比什么都重要,这一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快速生长的时期,心理的敏感程度相当大,我们更应该学会与他们民主、平等的交流。

德育学科活动课程 篇3

一、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向其他学科渗透

学科课程把某一学科的知识体系作为其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小学语文学科有这样一些学习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等等;数学学科有这样一些学习内容: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等等。综合实践活动融合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强调了内容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把各学科内容融为一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可以采取以语文、数学、英语、自然、社会、思想、音乐、美术等学科中的某一门学科为主,构成核心主题。在实施的过程中,无论是以哪一门学科为主,都要求兼顾其他学科的要求。通过这种方式的整合,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教学内容恰当地进行整合和补充。

《漫话端午节》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以语文为主要核心,使学生了解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如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的食俗,端午节与屈原的关系以及端午节的其他活动),举行了屈原故事会、图片展览、“端午节”作文大赛等等,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使他们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使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此外,它又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收集端午节的有关资料,请美术老师指导画龙舟,使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学科相结合;跟长辈学包粽子,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学科相结合。

二、以活动为载体,整合其他学科知识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如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统计、分析、服务、制作、社会宣传、演示、表演等等。这样既可以避免活动中的枯燥单调,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多种实践活动中,发展和锻炼了各种能力,达到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的整合。通过多种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生活,去建构知识,在学科课程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

如让学生进行更改错别字活动,通过调查,学生从中得到了锻炼,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学生走入社会情境,接触社会,使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学科相结合;学生懂得了应写规范字,少写错别字,提高了学生识字的兴趣,使综合实践活动与语文学科相结合。

三、以合作探究为途径,在过程中整合各科知识

合作探究性学习渗透学生的所有的学科中,渗透于综合实践活动中,不仅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还发生在学生与老师、老师与老师之间。它强调的是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逐渐形成勤于思考的心理品质。使学生在合作探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培养了团队精神,并能与同伴互帮互助、交流沟通,从而积极主动地处理好各种人际交往关系。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应综合运用所学习的各科知识来研究与解决问题,使各科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加强各科知识间的联系,并学会将所学付诸于实际。

在进行新型课桌的研究时,通过全班同学的讨论,分工协作,学生自始至终都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老师在活动中只是进行合理的组织和引导。学生四五人为一组,相互交流,共同研究,找出制作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从网上查询知识,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相结合。

四、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在尝试和体验中整合知识和能力

学生有组织地进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活动,提高各方面能力,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相结合。社会实践通过学生的亲历亲为,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集体参加社区或地方的各种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进入实际生活,直接参与并亲身经历各种社会活动,参与到社会中去,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各方面的知识,促使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机整合。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亲身融入生活,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时代、生活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客观要求。进行整合的方法也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为了实现这种有效的整合,就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因势利导,实事求是,不断地发现新问题,研究新问题,不断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才能把这种整合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德育学科活动课程 篇4

幼师学校是培养幼儿教育师资的摇篮, 德育是幼师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提高幼儿园教师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幼师专业的学生的政治倾向怎样, 精神状态如何, 思想觉悟高低, 道德素质优劣将直接影响到亿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乃至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国的幼师学校在教育发展中, 一直把教书与育人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幼师专业的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人格修养, 得到了社会普遍肯定和认同。然而, 近年来由于生源不足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幼师学校生源素质整体下降, 学生的道德修养严重欠缺, 自我约束能力普遍较低, 一些幼师专业的学生心理问题突出, 甚至出现实习上岗中的虐幼事件。因此, 如何提高幼师专业的学生的品德和道德, 已成为当今幼师教育的一个重点课题。

幼师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很多, 党团组织、学生管理干部、班主任等, 这些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多条实践途径, 但很多学校却忽略了科任教师的作用。学生以学习为天职,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 各科教学在时间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在教育内容上又十分广泛, 因此, 要想使德育的效果更好, 就不能让课堂成为德育的洼地甚至盲区。德育如果仅仅依赖于专职的学生管理干部来负责, 或者徘徊在零散的课外教育活动中, 而不深入到学科领域或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 就会缺失一个十分重要的育人渠道, 要想完成相关德育目标几乎不可能。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起到的是隐性的教育功能, 对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甚至具有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无法替代的功效。但在一些幼师学校, 科任教师 (除了思想政治课教师) 似乎与德育工作关系不大。许多人常常是“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课堂上只“授业”而不“传道”, 在德育方面无所用心, 无所作为, 教书而不育人, 何谈是一个称职的教师。如果学生以此效尤, 很难设想将来她们会成为怎样的幼儿园教师。科任教师的德育工作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教师本人的楷模作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中, 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教师只有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才能有效影响学生。幼师学校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 其自身言行、气质和思想道德也对学生时刻起着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应加强自身政治学习, 努力提高道德水准, 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起到表率作用。有其师必有其生, 幼师专业的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又会将这种正能量传递给广大幼童。

二是课程教学的德育渗透。《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按照不学生科特点, 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给合。”《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文化课教学应结合课程特点, 充分发掘德育因素, 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专业课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 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职业意识、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因此, 作为幼师学校的教师, 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每一个学科都有育人的职责, 并强化自己在学科领域里渗透德育的意识,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融入人文素养, 力求将知识教学、能力培养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让学科教学真正成为师范德育的主渠道。

二、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艺术

课程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以下简称渗透教学) , 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是掌握方法。达尔文 (Darwin) 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那些关于方法的知识。”好的教学方法就是一门艺术。在渗透教学的方法艺术上, 应该特别注意以下三点。

(一) 在“寓”字上作文章, 找准渗透点

渗透教学贵在寓育人于教学之中, 德育和智育浑然一体, 绝不能搞成两张皮。《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的德育因素, 找准各科教学进行德育的有机结合点, 加强德育渗透。”教材里可以进行德育渗透的内容非常广泛, 涉及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教育。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 去发现和挖掘这些教育点, 找出其与所授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 又学会做人的道理。有些人认为, 能够进行渗透教学的学科, 主要是专门的思想政治课以及语文、历史这样的人文学科, 其他课程只能是牵强附会, 这显然是对德育的狭隘理解, 是一个认知误区。雕塑家罗丹 (Auguste Rodin) 有句名言:“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也可以说:“课程中不是缺少德育, 而是缺乏发现。”只要用心研究, 任何课程都可以找到许多德育渗透点。例如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理科教学, 除了介绍我国一些科学家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以外, 根据理科教学的特点, 还可以充分挖掘许多渗透教育的要素, 如勤于钻研和攀登科学高峰的意志品质、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严谨周密的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等。理科渗透教学主要是教育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已故的北京市22中数学特级教师孙维刚, 在总结学生数学成绩明显提高时说到:“这绝不是仅靠学好知识和提高能力所能达到的, 而是靠人的素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最根本的是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二) 在“渗”字上下功夫, 选好切入点

渗透教学要像春雨一样随风潜入和润物无声, 不能为渗透而渗透, 弄成贴标签、生拉硬拽、搞成形式主义。有些教师习惯在讲课开头或结束时不伦不类地加上几句和思想品德有关的教诲, 有的教师把语文、历史等课程上成了思想政治课, 这些都显得非常生硬, 当然会导致学生的反感, 失败在所难免。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思想实际, 掌握好教育要点的切入时机和火候, 使知识传授和教育要点之间平滑过渡。搞渗透教学, 教师需要在有意挖掘出教材的德育因素之后, 通过巧妙的教学方法, 采用学科教学的语言 (而不是生硬的政治教育语言) , 让学生在汲取知识营养的同时, 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渗透教学不能搞急功近利, 不苛求立竿见影, 而要有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夫, 使德育通过正常教学渗入学生的心田, 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教育实效, 这也才是渗透教学所追求的教学境界。

(三) 在“透”字上求效果, 讲究着力点

一要吃透教材, 二要研透学生, 三要讲透道理。渗透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能力, 紧密结合教材内容, 用心施教, 力争把道理讲透, 让学生心悦诚服, 万不可流于那种水过地皮湿的、肤浅的教育形式。渗透教学一定要努力做到知识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 不要强求一律, 未必每一节课都有渗透的要求。在进行渗透教学时, 如果缺少真情实感、缺少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缺少对德育的深层次的思考, 或者说渗透的时机不成熟, 渗透点、切入点没有找准, 就不要急于去渗透, 否则会一脚踩空。渗透教学重在实效, 要么不讲, 要么讲透, 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三、幼师《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为幼师学校的一名计算机教师, 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笔者认为除了具有爱生重教、尽职乐教等普遍的师德修养之外, 还需从职业特点和学科实际出发, 表现出优良的职业品德, 比如, 计算机教师自己首先要起表率作用, 带头遵守机房守则, 规范电脑操作规程。平时上课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对号入座, 讲究机房卫生, 爱护机器设备, 不要乱敲鼠标、键盘, 不要用手触摸显示屏等。下面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实践, 就学科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一) 在计算机基本知识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进取精神

在计算机发展简史、硬件系统的研制、系统软件的开发等章节, 我们可以渗透很多德育。如近期“申遗”成功的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算盘——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我国现代计算机发展迅速, 研发领域有国防科大的“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 产业领域有影响广泛的珠海金山公司、深圳腾讯公司、北京百度公司等, 特别要提及“二王”的事迹:一是王选教授的“精密汉字照排系统”, 一是王永民教授的“五笔字型” (王码) 输入法。前者是计算机技术与中国出版印刷业的成功联姻, 使中文印刷业告别了“铅与火”, 大步跨进“光与电”的时代, 王选因此被誉为“当代毕昇”。后者则同样是一个伟大的励志故事:贫农出身的王永民, “十年磨一剑”发明了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98规范王码” (其一级根码中“我是中国人”真是耐人寻味) , 同时推出世界上第一个汉字键盘输入的全面解决方案及其系列软件, 以多学科最新成果之运用、集成和创造, 在世界上首破汉字输入电脑每分钟100字大关并获美、英、中三国专利。

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同时, 教师也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在计算机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如“中国芯”的缺乏、国产软件竞争力的偏弱。又如Microsoft公司于2001年推出了中文Windows XP操作系统, 而我们迄今尚无成熟的国产操作系统, 以此告诫学生要树立忧患意识和开拓进取精神。计算机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需要从娃娃抓起。幼师专业学生在日后工作中, 可以有意培养幼儿对计算机的兴趣, 让他们立志将来为计算机民族工业和我国的信息技术作出贡献。

(二) 在Microsoft Office办公软件教学中, 注入人文素养和审美情感

在办公软件教学中,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具有自我教育意义的材料让学生编辑, 有意在教学中渗入人文素养。例如使用Word时编辑亲子活动简报, 使用Excel时制作幼儿在园表现及身体素质情况的统计表, 使用Power Point时制作幼儿题材的精美课件等, 这些都能培养学生热爱幼儿的职业情操。

又如在讲述Word中的自选图形时, 可先教会学生绘制一些基本图形, 然后要求其用这些基本图形组成一些美丽的图案。学生在玩乐中既掌握了知识, 又培养了创造的成就感, 提升了审美能力。

(三) 在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基础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法纪和文明教育

《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中指出:“要积极探索和充分发挥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在德育工作中的特殊作用。要重视研究它对师范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法律道德观念、生活方式和身心健康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重视研究其传播面广、速度快、管理难度大等特点给师范生德育工作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务必要重视加强引导和管理, 使其在中师德育工作中更好地发挥积极作用。”

在本章教学中, 要对学生进行网络使用的法纪和道德教育, 如学习和了解《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制定计算机网络使用守则并进行培训、考试, 成绩合格者才有资格使用校园网。网络是把双刃剑, 教师在教学本章知识同时, 特别要培养学生在使用计算机网络中的法纪意识和道德观念, 学会保护知识产权、防治电脑病毒、维护信息安全等, 并向学生解释诸如发送病毒或伪造的电子邮件、发布虚假的博客信息或谣言、传播包含暴力或色情内容的图文等行为是错误的。要培养幼师专业学生文明用网的习惯, 将来在其工作中也就能正确引导幼童使用网络。

(四) 在上机操作实践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科学钻研与协作精神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技能课程。教师在指导和辅导学生上机实操时, 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当学生操作不顺时, 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怕困难、培养其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在操作实践过程中教师还可对学生进行分组, 引导组员共学生习提高, 从而培养学生互助协作的精神。许多幼师专业的学生在理科学习上缺少毅力, 往往动口不动手, 教师更要因利势导, 将他们的思想活力转化为行动能力。

总之, 就算是理科课程, 也可以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正如《现代教学引论》指出的:“各种科学知识无不反映人们一定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各种科学知识无不反映科学知识的内在属性, 科学性和思想性是互相渗透、统一的。”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 教师只要能有意识地进行渗透教学, 充分结合本学科特点, 在传授科学知识和培养操作技能的同时积极地艺术地进行德育渗透, 则可以使该课程成为落实德育目标的一个重要载体, 从而为幼师德育实践作出有益探索, 甚至提供一个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范本。

四、小结

渗透教学是难度非常大的课堂教学, 一位教师是某门学科、课程传授知识的能手, 但未必就是渗透德育教学的能手。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 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因素 (渗透点) , 并结合幼师专业的学生的认知水平, 把握教学过程中的切入点, 进行有意有机有序地渗透, 从而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和训练职业技能的同时, 受到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幼师学校的德育任务艰巨, 教师更应该重视和研习渗透教学, 不断提高渗透教学的水平和效果。文以载道, 学以载德。教师既要用心“栽花”教好书, 更要用心“插柳”育好人, 做到教书育人两不误。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等师范学校德育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Z].[2000-01-2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001/81966.html.

[2]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Z].[2004-10-25].http://wenku.baidu.com/link?url=QhHO7OCEl_G_Wh8D6nSt448cVom6Rf6j_PtFCfI7DGwSE4jGwikLYAeOGw41ZcuLg1REu56A_mDJ2hPXtK1cZvpcotrA6r7_rEoqFQgZFPa.

[3]郑湘晋.学科教学——德育渗透的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8 (6) .

[4]温寒江.现代教学引论[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1988.

[5]聂现云.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人文素养渗透研究[J].读与写 (教育教学刊) , 2012 (4) .

德育学科活动课程 篇5

“有趣” (fun) 是与乏味、枯燥相对的意思,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意思主要是指“有兴趣, 有趣味”。有趣的问题就是指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所谓疑能引思, 思则生趣。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发学生的思考, 而学生愿意主动思考就是产生学习兴趣的第一步。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数学问题更是促进数学前进的阶梯。一个好的数学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 更能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从无趣到有趣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明确指出, “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1]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普遍将“创设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2]但并不是所有的问题情境都能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 课前导入与问题选择的不当容易适得其反。

在一堂讲授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课堂上。课前导入的时候, 教师问:“你们平常喜欢画画么?”学生回答:“喜欢。”于是教师用PPT展示了一幅素描画, 画的是长方体、圆柱等。教师再问:“这上面的线可以是怎么样的?”引出线段、直线和射线。

教师以素描图为新课导入, 并不恰当。首先素描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 很难对其产生兴趣。其次素描强调的是结构和形式, 教师却问画上的线如何, 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自然而然想到线。最后不管是直线、射线, 还是线段, 重点都是“直”, 素描画上的线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直线。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 无论是有歧义的导入或是不准确的语言都将有碍于学生正确理解概念和准确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3]并且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将数学知识生搬硬套在与之关系不大的事物或现象上无法引起学习兴趣, 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

如上面讲的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度量”中第一课“线段、直线和射线”。课前导入就可以出示《西游记》里面的视频片段:孙悟空的金箍棒两端变长, 孙悟空的金箍棒长度不变以及金箍棒立在地上只有一端变长, 这些片段对应直线两端可以无限延长, 线段长度不变以及射线只有一端可以延长。《西游记》是每个小学生都耳熟能详的故事, 也是他们喜欢的故事, 所以用《西游记》里的情节作为课前导入, 一定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认真思考。并且以后每次看《西游记》时都会想起直线、线段和射线。

学生的学习, 是一个不断形成和激发学习需要和动机的过程。[4]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让人产生冷漠的态度……学习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5]所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教学至关重要的一步, 而善于将抽象的、严谨的数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问题中是每个教师必不可少的能力。郜舒竹教授提出的学生螺旋上升五部曲, 它们分别是问题与动机、过程与方法、多样与错误、联想与应用以及结论与表述。其中第一步就是问题与动机。教师利用有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学生学习数学重要的第一步。

二、将问题与生活相联系

将学生不了解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联系学生自己是很难发现或者从未想过。因为在学生意识到已有的观念似乎是矛盾的或不完整的不足以解释教师所提供的问题时, 这就驱使学生想要寻求更多的知识, 以填补我们思维上的沟壑或缝隙。[6]这时就需要教师机械地选择教材上的内容变为引发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相联系。

教师在教学生怎样测量时, 出示了一张图片, 上面有三个帽子分别标有S号头围40cm以下, M号头围40~50cm, L号头围50cm以上。教师说:“小明的妈妈要在淘宝上买一顶帽子, 不知道要买什么号码, 你们可以帮帮她么?在买帽子之前应该干什么啊?”学生回答:“先量头围。”……然后学生就开始兴致勃勃地测量自己的头围。

衣服、帽子的大小号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也是学生所熟知的事情, 但是号码背后所包含的数学信息是学生所不知道的, 学生对于不了解的事情总会充满好奇, 尤其这件事还和自己的日常生活有关, 这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就愿意主动去思考并亲自动手验证结果。并且从此以后学生每次戴帽子逛商场的时候都会想到这节课所学的知识, 做到真正地学以致用。

像小红、小明之类的代称出现在很多教师的问题情境里。在上“重叠问题”一课时, 教师出示精美的课件“亮亮排队” (亮亮在排队买东西, 从前往后数他是第5 个人, 从后往前数他是第6 个人, 问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时, 学生并没有太大的兴趣, 在与小学生的交流中发现, 精美的课件演示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学生更喜欢研究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所以教师在执教此课时可以不用PPT, 而是从同学中选了一位取代“亮亮”。选择班里的一位同学站在讲台上问从前往后数他是第5 个人, 从后往前数他是第6 个人, 一队一共有多少人。这样学生反而兴趣盎然, 迅速投入其中。[7]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学生喜欢研究与自己有关的事物。

因此, 上述问题导入可以相应改变。教师可以现场戴一顶帽子, 将问题改为“老师在网上买了一顶帽子, 是S号, 老师发现帽子小了戴不上, 所以想把它送给班上的同学, 但是老师不知道哪个同学适合, 你们说怎么办啊?”首先买帽子这件事是学生都熟悉的教师的事情, 就会比陌生人的事更吸引注意, 其次因为帽子要送给谁不知道, 同学都需要知道自己的头围是否合适, 这件事就变得与自身相关, 学生就会更有兴趣。

问题一:你的脚有多长?你可以不用尺子量就知道自己的脚有多长么?

鞋子的号码既与二年级下册学的长度单位有关, 又可以结合除法以及小括号的使用。每个学生鞋子的号码不一样, 教师先让学生看自己的鞋子是几号的, 再问学生知道自己的脚有多长。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是用手或用尺子测量,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就可以让学生量一量自己的脚有多长 (小学生的鞋码一般在30 码到38码之间) 。第二种方法是利用自己的鞋码计算, 再用尺子量是否准确。计算过程包括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小数的初步认识”、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因为计算结果有可能是小数, 所以这个例子比较适合在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小数除法”教学中引用, 脚的长度= (鞋码+10) ÷2, 单位是cm。例如鞋码是30, 那么脚长就等于“_____”。让每个学生算自己的脚长 (30+10) ÷2=20cm, 而且计算结果可以动手测量验证, 学生都喜欢做与自己相关的事情, 并且是自己平时没有注意的细节却和数学知识有联系, 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问题二:你有几件上衣和下装, 你可以每天穿不一样的一套衣服, 穿几天呢?你有几双鞋子, 搭配上鞋子你又可以配出几套不重样的衣服和鞋呢?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讲衣服的搭配时, 教师通常的引入就是出示两件不同的上衣和三件不同的下装, 让学生上台展示用什么方法以及可以搭配几套衣服。在上这一节课时, 教师用两种方式将问题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第一种方法, 在上课前让学生在家自己画最喜欢的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上课时, 让学生搭配自己的衣服, 问:一天穿一套一个星期每天都可以穿不一样的一套衣服么?2×3=6 种, 6<7, 一个星期不能每天穿不一样的衣服。最后教师可以出示两双鞋, 问:用你们喜欢的衣服搭配这两双鞋, 又有几种搭配方法?2×3×2=12 种。因为学生搭配的衣服是自己现实生活中就有的衣服, 搭配衣服后, 学生在生活中可以穿自己搭配的衣服。第二种方法, 在PPT上展示五件上衣、五件下装,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件上衣和两件下装进行搭配, 搭配的方法可以是依次按顺序连线, 也可以用乘法2×2=4 种搭配方法, 然后让学生计算如果从中选出三件上衣和两件下装、两件上衣和三件下装、三件上衣和三件下装分别可以有几种搭配方法, 让学生自己找找规律, 并且可以引导学生用符号如字母、数字等来表示不同的上衣和下装, 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 同时为以后学习字母表示数一课打下基础。首先每个学生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衣服, 并且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 不仅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时让学生自己发现看起来不同的选择但是搭配的结果却是一样的。所谓探索规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寻找不变的因素, [8]学会通过现象发现本质。

三、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有小学教学经验的教师都知道,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小学生生活中的实际经验讲课, 即使相对复杂的概念, 也会让他们觉得熟悉和具体, 从而调动他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 使他们主动地想去了解。儿童学习数学是不断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好的教学一定要有好的问题, 有了好的问题, 才能引发学生思考, 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课标中指出要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问题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 教师要教会学生问为什么的同时, 教师也要学会问为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上课, 同学为什么这样回答问题, 教师多问几个为什么, 学生自然也就学会多问为什么。就像苹果落地是随处可见的事情, 但是牛顿问了为什么就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霉菌菌落周围没有细菌, 弗莱明问了为什么就发明了青霉素;鸟可以飞翔, 那人为什么不可以?莱特兄弟问了为什么就发明了飞机;等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伟大的发明都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教师也要从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像一年为什么有365 天, 这就与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有关;一小时为什么规定为60 分钟, 就是因为100 以内60 是因数个数最多的数中最小的一个, 规定一小时等于60 分钟的优势就是将一小时平分后, 所得到的分钟数是整数的情况在100 以内是最多的;[9]一圆周设为360 度和一年为360 天有关;等等。这种显而易见的现象背后所隐含的知识最让人心旷神怡、欲罢不能, 越是明显的现象就越需要科学的知识和规律作支撑。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多运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但不能深究的现象来提出问题, 不仅能引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还便于学生对于所学知识产生更好的理解, 有利于引导学生对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思考, 用数学的思维多角度地去思考常见的现象并从中找到联系。

问题三:扑克牌为什么是54 张?

在日常生活中, 扑克牌是常见的娱乐游戏。但是关于扑克牌背后的文化却鲜为人知。扑克牌一共有54 张。其中大王、小王代表太阳和月亮, 其余52 张牌代表一年中的52 个星期;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种花色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种花色有13 张牌, 表示每个季节有13 个星期。每个季节有91 天, 每种花色的13 张牌相加即从1 加到13 也就是91 点。如果把J、Q、K当作11、12、13 点, 大王、小王为半点, 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5 点。而闰年把大、小王各算为1点, 共366 点。专家普遍认为, 以上解释并非巧合, 因为扑克牌的设计和发明与星相、占卜以及天文、历法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扑克牌不仅仅是娱乐的工具, 也可以成为新时代的小百科全书。如今的牌已经成为无所不包的图文并茂的扑克式图书。三四岁的少年儿童可以通过《三字经》扑克牌走进国学经典, 通过《成语接龙》扑克牌熟记520条成语。扑克牌体积很小, 且不太容易损坏, 因此方便携带, 方便阅读, 方便交流。[10]

扑克牌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包括小学加法、乘法、除法以及数字的比较等, 是数学知识的综合体现。教师可以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中使用。教师通过提问扑克牌为什么是54张引起学生兴趣, 然后告诉学生扑克牌蕴含的知识和一年的天数、星期和四季有关。让学生自己探究并验证所得结果。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学生, 让学生通过比较每个问题的答案自己找到规律。

1.一年有多少天? (365 天, 闰年366 天)

2.一年有几个星期?365÷7≈52 (个)

3.一年有几个季节?每个季节有几个星期?52÷4=13 (个)

4.每个季节包含几天?13×7=91 (天)

5.一副牌除去大王和小王还剩下几张?

6.一副牌有几个花色?每个花色有几张牌?

7.每个花色的点数之和是多少?

1+2+3+4+5+6+7+8+9+10+11+12+13=91

或者用高斯求和的方法。 (1+13) ×6+7=91

教师在上完课后可以布置一个课后作业, 让学生自己制作一副扑克牌, 扑克牌上让学生自己出数学题, 在玩牌的同时答对数学题才可以出牌,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问题四:在学校操场进行跑步比赛时, 不同的跑道每个人的起始位置差多少米, 跑一圈、两圈有区别吗?

参加过运动会的学生都知道, 在进行跑步比赛时, 每个学生的起点并不在同一个位置。根据不同长度的比赛计算出每个学生位置相差的距离。这与同心圆以及圆的周长相关。教师可以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圆”中提出这个问题。小学操场的跑道一般为200 米一圈的跑道:弯道半径16.7 米, 直道段长46.8 米, 共4 道, 分道宽最小为1.22 米, 最大为1.25 米, 分道线宽5 厘米, 所有分道宽应相同。跑道由两个半圆与两个直道组成。在出题时有两种方法:方法一, 假设弯道半径为16米, 直道段长为50 米, 分道宽为1 米, 让学生分别求三名学生200 米比赛与400 米比赛时的起点位置分别相距多少米。方法二, 让学生课前分小组去测量学校跑道的长度与跑道半径, 各个小组之间相互讨论与比较, 最后确定跑道半径与分道宽的长度。然后根据自己测量的长度进行计算。教师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1. 跑步比赛时, 每个学生的起点位置一样么?如果不一样, 为什么?

2.跑道中从里往外依次为跑道1、跑道2、跑道3, 这三个跑道的长度关系是怎么样的?

3.每个跑道都有两个半圆, 跑道1 的半圆半径为16 米, 每个跑道宽为1 米, 请问跑道2 和跑道3的半圆半径为多少?

16+1=17 (米) 17+1=18 (米)

4. 三个学生分别在跑道1、2、3 上进行200 米比赛。请问三位选手的起点位置分别相差几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一圈跑道有两个半圆, 就等于求圆的周长。而每个跑道宽为1 米。

跑道1:l圆=2πr=2×3.14×16≈100 (米)

跑道2:l圆=2πr=2×3.14×17≈107 (米)

跑道3:l圆=2πr=2×3.14×18≈113 (米)

107-100=7 (米) 113-107=6 (米)

6×2=12 (米) 7×2=14 (米)

5.如果跑400 米, 那每个人的起点位置又相差多少呢?

其实只要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就会从生活中发现很多与数学相关的现象。将数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不仅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和欲望。[11]但是教师需要注意数学科学的本质在于其抽象性、严谨性和形式化。[12]有很多的数学知识和理论都是靠逻辑推理演绎而来, 当下还无法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这也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 只靠一张纸和一支笔就能推导出“整个世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看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也要引导学生从生活数学过渡到数学科学, 从对与生活相关的数学知识的兴趣到对数学本身美的感受, 使学生对数学科学的兴趣与热情经久不退。

摘要: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强调某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综合, 突出实践性与探究性。这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因此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该强调数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 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有趣”的问题引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主动探究并实践学习内容。

德育学科活动课程 篇6

关键词: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地理课程

1992年国家教委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学课程计划》提出, 课程设置分为两类: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不同课程编制思想在课程类型上的反映, 反映了人们对不同课程类型所持的不同的价值观[1]。正确分析比较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这两类不同课程的不同特点, 对于在学校教学实践过程中把握它们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两者之间不存在孰优孰劣, 它们应该是相辅相成, 优势互补的。

一、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区别

学科课程是根据学校的教育任务和一定年龄阶段学生的发展水平, 从各门学科中将知识加以系统的组织, 使教材依一定的逻辑顺序, 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基本技能。夸美纽斯“泛智”的思想为学科课程奠定了基础, 赫尔巴特提出多学科课程论, 斯宾塞提出课程的设置是为完美生活准备的, 等等。随着时代的进步, 课程的设置、目的也在不断地完备。学科课程既存在很多的优点, 又有许多缺点是无法避免的。其优点有: (1) 学科课程的知识是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积淀起来的, 青少年的学习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和社会。 (2) 学科课程属于间接知识, 有助于普及基础教育和提高全民素质。 (3) 学科课程是以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身心发展顺序制定的, 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其缺点也是不能忽视的:学生学习的知识与社会脱轨, 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课程内容单一, 课程间分散为各自成体系, 能相互融合的方面很少。课程所要培养的整齐划一的“三好学生”, 不顾学生个性发展, 缺乏创造力[2]。为了弥补学科课程的缺失, 活动课程逐渐发展起来。活动课程是打破学科界限, 以学生的兴趣、能力为基础, 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结合性、自主性、系统性、开放性[3]。活动课程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的“新教育运动”和“进步教育运动”, 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出的自然教育思想,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的儿童自动发展的思想。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教学做合一”, 陈鹤琴也提出“活教育”思想等等, 教育家前仆后继地为教育做出贡献。同样的活动课程也存在优点和缺点, 其优点有:活动课程是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和即时信息, 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活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会生活的能力和态度, 有益于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活动课程可以照顾到不同水平的学生, 让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但是活动也存在缺点:学生的认识能力有限, 是否能达到教师的预期要求结果是不可预测的, 在开展之前教师要做好必要的铺垫。活动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主要是学生的自主活动, 教师往往只是起辅导作用, 活动课程不受课堂的限制, 可以灵活选择[4], 但是在时间的把握上教师不能确定, 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存在, 开展不当的话会浪费课时, 并且收效甚微。

二、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联系

目前活动课程在我国的课程中已经占有一定的位置, 但是总体来看还是以学科课程为主, 而活动课程还是未被重视, 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现阶段我国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还未得到充分的普及, 升学率提高但是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教育、教学模式单一, 教师上课缺乏灵活性。针对上述原因笔者建议重新认识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之间的关系。

1.课程目的之间的融合。学科课程是要使学生获得间接经验, 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而活动课程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 发展学生的实际动手、动脑能力。两种课程的结合使学生不仅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 更能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思维能力, 适合学生全面的身心发展。值得注意的是, 在最终课程目标上是统一的, 即都是为了达到学校的培养目标。

2.课程内容之间的融合。学科课程注重知识体系间的联系, 知识之间存在整体性, 而活动课程注重学生的逻辑心理顺序, 两种课程间的融合使学生能够从生活实际出发, 对认知态度、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能力都得到锻炼。在课程实施上我们都会发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并不是完全独立的, 学科课程中可以渗入活动内容, 两者在实施上是可以融合的, 没有必要将两者分得很清楚。

3.课程活动方式之间的融合。学科课程是师生间的双边活动, 教师往往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 活动课程是以学生为主, 教师处于指导地位。两种课程的结合使得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自主发展, 在超出学生思考的范围内教师起到画龙点睛的一笔, 这就是维果斯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由于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个学生, 合理有效地设计课堂活动方式尤为重要, 两种课程之间的融合发挥教师和学生的潜力。

4.课程评价内容的融合。学科课程通过知识的掌握来评价学生, 评价的主体多以教师为主, 传统的教学中是以作业或考试成绩来对学生定量, 这种定量的方式会给教师的主观判断造成影响。活动课程以学生获得的能力来评价, 评价主体以学生自己为主, 这让学生可以减轻压力, 更有信心面对学习。

三、两种课程的融合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

1.在课程培养目标上两种课程虽然各有侧重, 但均需要体现。上诉笔者已经提到了课程目标上的融合, 那么下面具体谈下针对地理教学中的融合。地理学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 在培养目标上也要体现出综合性和区域性。它的综合性体现在学生能否综合地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这不只是知识上的要求, 也是对学生能力提出要求, 地理学靠单一方面的知识是很难达到问题全面性的, 需要多方面考虑问题。同时地理课程也存在区域性, 各个地区的学生能力要求也不一样, 当然乡土知识对学生也有影响。这是区域性的体现, 不同区域的学生的课程目标也是不同的。在教师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不同课程活动的培养目标也是不同的, 如《地形图的判读》中, 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明白海拔、等高线、分层色设概念达到学科课程中的教学目标, 然后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地形图, 既达到知识目标, 也使得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明白地形图的原理。

2.两种课程在内容上互补, 尽量不要使课程形式单一。不同的课程可以涉及到不同课程形式, 同一种课程也可以是不同的形式, 但是要尽量避免重复, 如讲授《西双版纳》时, 教师可以通过视屏、音频、图片等多种方式, 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 多种形式不仅充实了课堂, 也让课堂变活, 这是让学科课程中体现活动的方式。当然在活动课程中也可以体现学科内容, 如《人口》这节课可以通过小组辩论的活动课来开展, 人口过多会带来什么影响, 人口过少就一定就好吗?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以及对家人进行访谈来得到新的认识, 活动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但是教师还是需要对学生所了解的内容做一个总结, 而不仅仅只是学生自己的认识, 当然学生可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的现象, 需要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思想层面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3.两种课程在评价机制上的融合。不同的课程对于学生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就算是同一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在设计学生预想能到达到的目标时要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目前在课程目标的设置上分为三个目标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感这三个方面, 注重知识和能力并重, 所以两种课程虽然有不同的评价机制且都是各有侧重, 但是都是不能忽视的, 必须要结合起来, 如《长江》的讲述中, 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现出长江称为“黄金水道”的原因, 由学生归纳出对水能、航运的影响, 在掌握知识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学科课程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提升。

4.在校本课程中融合活动课程。目前我国很多学校在校本课程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 而校本课程的开展必然离不开活动课程的开展, 那么校本课程的开展是否能够带动活动课程的发展呢?如今年南京市某中学开展了天文方面的校本的课程, 这也是对于地理学习方面能力的一个提高, 学生通过户外对于宇宙中星体的观察, 在学习地球的相关知识必然是要容易得多。当然这种活动课程的开展对你学校的设施要严格得多, 这些设施不只是硬件设施, 还对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有严格的要求, 同时也不可回避的问题是现在中学中地理教师大多不是学习地理出身, 而是由语文、数学、外语等等课程的老师来教, 相比之下这些老师可能会对书上已有的知识给予一定的解释, 但是地理已经不是仅仅是地名加物产的时代, 而是对专业素养要求更高, 往往专业素养高的专家级教师都只愿意在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从事对知识的深入研究, 这也就造成了在中学和高校之间的地理有时会脱节,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需要很多人不懈地努力。

四、两种课程融合的注意事项

1.在实施活动课程时教师应该要精心设计课程, 不要生搬硬套, 有些内容如果不适合成为活动课程时不要将它归结为活动课程去开展, 这样不仅是浪费课时的表现, 也是给教师增加负担, 同时也给学生造成对活动课程的误解。这里我们都清楚这样一个事实:活动课程是不可能等同于学科课程的, 在课时安排上就我国目前还是以学科课程为主活动课程为辅, 活动课程更多的还是作为学科课程的弥补。活动课程也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能力会开展, 我们只能说时代的发展会带动课程的变化。

2.在活动课程的设置上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做一个调查, 确定出必修和选修课程, 这样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习, 同时每个教师所擅长的方面都是不一样的,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 在教学方面教师可以不要仅仅针对自己所教的班级, 各个教师可以发挥自己所长, 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 教师自己也可以学到不同的知识或者说是在自己原有的能力上得到提升, 这也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

3.目前在知识处理上我们都发现了一个问题:凡是教师认为书本上难的知识就被在下一次课改中删除掉, 这样做就真的只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方面的负担吗?我们的学生一碰到难的知识就不会, 教师也为了省事直接不讲或者说是考试中不涉及到, 不需要, 这样的学习方式真的是对学生好吗?我们的学生难道都不会思考了吗?所以我们教师针对自己所教的学科不是每一年一遍又一遍地简单重复而是推陈出新。那么回到正题上, 我们可以让活动课程来弥补这部分知识, 通过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或者小组合作去思考, 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生自己也学会了学习的方法, 思维能力也得到提到。

4.我们总所周知的课程是分为了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但是这两种课程并不是包含了全部的课程, 还有很多是无法涉及到的, 这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潜在课程来弥补这部分缺失。潜在课程是通过人们有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来达到认识的, 所以在这里潜在课程尤为重要。如校园环境包括教室及其他校园公共设施, 应按照教育性原则去规划、设计。在学校中, 任何一种安排, 都能影响到教育工作, 起到潜移默化的人格陶冶作用。重视中小学的课外活动, 有效引导学生文化发展,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全面提高教育的素养, 有意识地调控潜课程的影响, 形成“不教之教”的人文空间, 这些都是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难以做到的, 弥补了二者的缺陷, 为改革我国中小学课程寻求有效的途径[5]。

参考文献

[1]罗逸东.略论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J].教育科学研究, 1997, (6) :13-16.

[2]张克成, 王西宾.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比较研究[J].教学论探新, 1998, (6) .

[3]汪欣艳.论活动课程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1, (3) :83-85.

[4]王红.论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J].自贡师专学报 (综合版) , 1998, (4) :30-35.

上一篇:玉米旱作栽培技术下一篇:后进生的成因和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