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揭示

2024-07-04

内容揭示(精选7篇)

内容揭示 篇1

摘要:张学良个人档案文献是反映其复杂人生经历和历史贡献的珍贵资料。本文介绍了东北大学图书馆对这批档案文献的在线内容揭示构建, 从而实现档案文献的价值发现和知识组织, 以起到传承历史和揭示历史本来的目的。

关键词:张学良,个人档案,文献数据库,在线揭示

一、背景介绍

张学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有巨大影响的风云人物, 反映其复杂人生经历和对历史贡献的相关档案文献资料, 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内容。而张学良作为东北大学的老校长, 其个人档案文献资料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收藏价值, 是东北大学图书馆收藏的重点馆藏内容。

1996年张学良将其个人档案资料悉数交给哥伦比亚大学善本与手稿图书馆保存, 这批资料被定名为“张学良、赵一荻文件与口述资料”, 还专门开辟了“毅荻书斋”加以保管。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又将其整理为55卷3万余片缩微胶片, 公布于众。从目前的报道来看, 国内已经有档案馆、图书馆开始收藏这批珍贵档案文献, 但将其二次整理成数据库并提供检索查询和浏览服务的并不多见, 例如台湾地区的汉珍数位图书公司开发的“张学良关系文书电子版”, 其数据揭示形式是索引文摘检索和原版图像浏览;辽宁省档案馆的“张学良暨张赵一荻文件目录”, 其数据揭示形式是目录查询。

2011年, 东北大学图书馆在这批缩微胶片基础上, 着手将其著录标引并将其大部全文内容进行文本转换整理和校对, 同时正将这些整理后的二次文献数据数字化, 构建以张学良个人档案资料为核心内容的“张学良文献数据库”, 建成后供东北大学图书馆读者用户内部使用。目前该项目是教育部“211工程”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CALIS) 三期“专题特色数据库”立项项目。

二、构建张学良档案文献数据在线揭示

1. 张学良档案文献基本内容构成。

从目前文献整理情况看, 这批张学良个人档案资料年代跨度在1930年至2001年间, 所涉及的内容较为庞杂、资料类型 (体例) 多样化、多语言化并且载体形态繁多。下面的标引类目表展示了张学良个人档案文献收录内容基本情况, 编制时参考了东北大学图书馆文献建设部所制标引类目表和哥大善本与手稿图书馆的目录查询指南, 该表在两者基础上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归类: (1) 信函类 (张学良、赵一荻与他人来往信函) :来往书信, 明信片 (贺卡) , 邀请函, 电报, 通讯录 (包括名片) 。 (2) 日记类 (记录时间约在1938—1990年间) :张学良、赵一荻日记。 (3) 手稿类 (包括对西安事变的回忆录、个人自传、赵一荻的著作原稿等) :回忆录, 随笔、手札, 译著文稿, 诗歌书画, 自传, 便笺。 (4) 辑录文献类 (张学良摘抄和辑录的文献资料内容) :名言警句, 手抄诗歌, 文献辑录。 (5) 学习资料类 (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 以及英文练习题、英语单词学习等与学习英语有关的资料) :读书笔记, 英语学习资料, 其他学习资料。 (6) 宗教类 (见证词、祷告、经文、唱诗等与圣经有关的资料, 是张学良、赵一荻两人与基督教相关的文献) :见证词, 祷告词, 圣经经文, 唱诗, 学习教材。 (7) 报纸剪报类:是张学良收集的与自己相关或感兴趣的整张报纸或剪报, 时间跨度约在1936—1999年间。 (8) 证书、证件类:包括聘书、护照、保险证、捐赠凭证等。 (9) 影集类:包括张学良、赵一荻个人相册和与他人的合影等。 (10) 艺术品类:是张学良、赵一荻夫妇收藏的书法、字画等艺术品。 (11) 其他档案资料:包括倡议书、讣告、遗嘱、哀挽节录、体检单、缴费单、广告、录音内容、发票等。

张学良个人档案文献对研究张学良在各个历史时期思想发展和心路历程、与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关系、其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等情况, 以及验证和恢复历史本来面目等方面具有历史研究价值, 其中以张学良的信函、手稿、日记三种历史文献最为珍贵。

信函类文献时间跨度大约为1937—1990年代, 包括张学良与蒋介石、宋美龄、孔祥熙、宋子文、张群、陈诚、蒋经国、杨虎城、戴笠、端纳等人的来往信札;与家人、朋友故交、同事熟人等的来往书信。

手稿类文献时间跨度约为1945—1994年间, 分为已出版和未出版两种。其中主要包括张学良对西安事变所作的回忆手札、回忆其父亲张作霖的《我的父亲和我的家世》、回忆自己的《我的生活》等回忆性文稿, 还包括张学良未刊出的诗稿、翻译文稿等, 以及赵一荻所著证道词《好消息》、《新生命》等文稿。

日记类文献的时间跨度为1938—1990年间, 是张学良在西安事变后被监禁期间的日记手稿。这些日记文献以监禁地归类, 大体分为南京北极阁、奉化到郴州迁徙途中、湖南永兴、贵州修文到桐梓、台湾井上到清泉五个部分。日记记述的时间并不连贯, 常有间隔省略或记录为“无事可记”, 其中台湾部分的日记内容记述所占篇幅较多。张学良被监禁期间的日记, 应是他心路之写照, 有丰富的史料价值。

2. 张学良档案文献数据揭示网站的构建。

(1) 内容揭示系统的数据架构。文献数据揭示系统总体上分为内容揭示网站前台、文献数据著录后台两大部分, 系统采用开源数据库My SQL作数据库后台支撑, Web前台采用PHP脚本语言设计。东北大学图书馆张学良文献库的数据揭示形式是全记录格式数据标引模式, 即数据内容既包括了索引文摘, 也包括了对档案文献全文内容的揭示 (部分非张学良夫妇著作、馆内认定暂无全文著录必要的、无法揭示全文内容的等文献未予揭示) 。依照张学良档案文献内容特点设计的数据库主数据表, 主要有以下数据字段:文献编号;文献题名;资料类型;写信人;收信人;文献涉及的人物;文献涉及的地点;文献涉及的时间;内容摘要;文献全文内容;备注;文献卷次;档案原件;数据更新时间, 基本上涵盖了档案文献的基本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

(2) Web前端的设计思路。内容揭示系统的Web前端主要分为馆藏浏览模块、检索查询模块、馆藏展示和介绍模块、后台著录模块等四个部分。对于Web前端的页面功能设计考虑了以下基本原则:第一, 通过用户登录身份验证, 将普通用户与认证用户、编辑用户的平台分开。对于不同使用权限的用户, 提供不同功能服务。例如对于普通读者用户, 提供馆藏索引文摘内容浏览, 而对有特定需求的指定用户提供浏览包含全文内容的馆藏内容。第二, 检索入口的提供是网络数据库服务的核心服务, 在Web前端将数据库检索链接调整到首页突出位置显示, 凸显检索服务的重要性和功能性, 也符合了“界面即产品”的网站UI设计原则。第三, 设置多个与张学良档案文献内容相关的单元模块, 单元内容以与张学良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为主, 如张学良与东北大学、张学良生平、张学良历史钩沉等, 以之作为背景来衬托文献数据内容。从而形成张学良文献数据查询、数据内容浏览与数据库介绍、张学良历史文献相互衬托、相互结合的特点, 达到揭示张学良文献、宣传馆藏数据内容、纪念张学良历史功绩的目的。第四, 网站主体颜色以蓝色为基本色调, 配之以相应历史图片和文献指示用语, 实现与东北大学CI (形象识别) 相契合, 以便突出和强调文献内容的地域特色、文化归属感和历史氛围。同时顾及读者浏览体验, 根据当前用户使用浏览器情况, 针对网络浏览器的兼容性做相应优化处理, 使网站能够兼容Microsoft IE6.0及以上浏览器和其他支持标准协议的浏览器 (如Firefox、chrome等) 。

(3) 文献数据的检索查询。对于文献数据库来说, 检索查询功能是读者用户使用和了解文献内容的重要渠道和入口。文献揭示平台在My SQL数据库基础上, 实现了检索词布尔逻辑匹配检索。当前数据库的查询采用分字段检索方式, 可以通过所列选项进行布尔逻辑组配检索。例如, 如果需要查询在题名中包含“莫德惠”的信函文献数据, 可以通过检索项的逻辑组配完成:在题名字段输入检索词“莫德惠”, 在资料类型中选取信件类型, 在检索条件中选取“所有条件”选项, 就可以进行“逻辑与”的检索匹配。

三、网络揭示实现档案文献的价值发现和知识组织

今人总结张学良个人档案文献具有五个史料价值:可纠正以往之讹传;可勘辨成说之真伪;可印证当事人回忆之确否;可丰富历史事件之细节;可补充个人心理和经历研究之空白。张学良个人档案文献的历史价值毋庸置疑, 而它的史料价值和历史影响力如何能够发挥, 是构建该文献库内容揭示平台的目的和初衷, 从而实现对文献数据内容的知识再组织, 引导用户实现多维度的知识发现。

1. 语义标签揭示文献的知识价值。

标签是Web2.0时代出现的, 有别于传统信息资源表述的新资源描述方式。与传统资源描述方式最大的不同是标签由用户来创建的, 其功能与传统的类号、关键词等元数据标引相同, 都是一种数据分类和导航方式, 同时体现了用户对文献资源内容的理解和语义描述。文献的最终价值体现是通过用户使用得以实现的, 语义标签使文献内容和用户的知识价值认知联系起来, 文献价值的发现也通过其得以体现。张学良个人档案文献的在线揭示系统通过网站“Taxonomy”模块的运用, 实现了认证许可用户的自定义对文献数据内容进行标注, 以用户的隐性集体智慧完成对文献的知识价值揭示。

2. 全文检索实现用户对知识内容的再组织。

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户通过各种方式获取文献信息资源成为可能, 而以检索查询方式挖掘文献信息是用户的首选技术手段。张学良个人档案文献的在线揭示系统通过基于xunsearch开源搜索引擎技术, 尝试实现对档案文献全文的检索。全文检索技术与根据传统文献特征描述字段检索不同, 文献特征描述字段检索是数据库创建者提供的固定检索方式, 通过基于xunsearch技术构建的全文检索, 可以实现检索词布尔逻辑组配检索, 并通过相关性排序和模糊 (或精确) 匹配等方式, 完成反映用户检索意愿的检索过程, 得到的检索结果集是体现用户需求的文献数据知识内容的再组织过程。

今年适值东北大学建校90周年, 通过对老校长张学良的个人档案文献库建设, 我们希冀能够起到接续和传承历史的作用, 并帮助人们在浩瀚的文献资源中, 探寻历史发展的足迹, 发现蕴含其中的思想和历史内涵, 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红民.在哥伦比亚大学读“张学良、赵一荻文件与口述资料”[J].民国档案, 2003 (4) .

[2]Lauren Marshall.Columbia Opens Papers of Chinese Military Leader Peter H.L.Chang, Edith Chao Chang[EB/OL].[2012-10-16].http://www.columbia.edu/cu/news/02/06/peterHLChang_papers.html.

[3]Peter H.L.and Edith Chang Papers, 1930s-2001[EB/OL].[2012-10-16].http://findingaids.cul.columbia.edu/ead/nnc-rb/ldpd_6484240/summary.

[4]张学良关系文书电子版[EB/OL].[2013-06-08].http://www.tbmc.com.tw/chinese_version/comprehensivedata/comprehensive_29.html.

[5]张学良暨张赵一荻文件目录检索[EB/OL].[2013-06-14].http://www.lndangan.gov.cn/lnsdaj/api/wjmljs.jsp.

[6]Peter and Edith Chang Papers Finding Aid[EB/OL].[2013-06-06].http://www.columbia.edu/cu/lweb/eresources/archives/rbml/Chang/.

[7]杨晓红.张学良个人档案的史料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6 (3) .

揭示漫画寓意六法 篇2

一.怎样阅读漫画

(一) 弄清画面内容

漫画是通过直观的形象来说明道理的。一幅漫画中人物的形象、动作、语言以及其他事物、文字等往往都蕴含着深意。阅读漫画必须仔细观察漫画的各个细节, 精心研读其中的文字。

1. 看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 透过标题, 能洞察整幅画的主旨。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 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

2. 看画面。

要注意五点:一要总观画面全貌;二要弄清背景和人物, 三要观察细节, 如人物表情、服饰、用具等;四要分清主次, 如果画面上是人物, 要找出主要人物是谁;五要看夸张处, 夸张之处往往是漫画所要表达的寓意所在。

3. 看画注。

漫画为了表达寓意, 常常配有画龙点睛的文字。因此, 我们要仔细品味画中的文字, 认真思考这些文字中所隐含的意图。

(二) 联系社会现实, 揭示寓意

漫画歌颂真善美, 鞭挞假恶丑, 是现实生活直接或间接的反映。漫画内容与社会现实有着密切联系, 我们在阅读时, 应想想自己周围有没有漫画中所歌颂或讽刺的对象或现象。要注意两点:一要看画面指向, 对应相关现实;二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总之, 要多角度思考, 确定最佳寓意。如:

1. 要明白画面内容

漫画的上图内容是:一位领导坐在讲台上, 面对着群众讲话。他后边是坐着的三个人在洗耳恭听。下图内容是:当听到领导说“公鸡能下蛋”时, 三个人不约而同地站起来, 张大嘴巴高呼“我们亲眼见”。

2. 联系社会和现实, 揭示寓意

客观事实是公鸡是不能下蛋的, 而主席台上的那位领导面对听众却说能下蛋。这是明目张胆地弄虚作假, 欺骗他人。主席台上的三个人不但不对领导的谬论进行反驳, 反而高喊“我们亲眼见”, 这说明他们为了巴结讨好上司, 帮助领导欺骗人。联系当今社会, 我们就会得出漫画的寓意:它讽刺了那些狂妄自大、弄虚作假的领导, 也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

二.怎样揭示寓意

(一) 联系现实法

漫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有些讽刺漫画, 常常紧跟社会的发展, 讽刺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和丑恶行为。我们只有根据漫画内容, 联系现实生活, 才能揭示出它蕴含的思想意义或讽刺意义。请看下面一幅漫画:

漫画上有一个人, 坐在凳子上, 右手扒开裤子, 露出臀部, 左手拿着一个不带针头的针管, 正准备扎下去。针管后头有四个字“自我批评”。联系时代现实, 当时全国从上至下进行党员干部整风活动, 要求党员干部自我检查, 自我批评, 找出病根, 进行医治。可是有些人也进行了自我检查和自我批评, 其实那只不过是做做样子给人看罢了, 根本不能触及灵魂深处的问题。漫画作者辛辣地讽刺了这种自我批评只走过场不切实际的恶劣现象。

(二) 因果互推法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发展及结果, 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 分析漫画的因果联系, 是揭示漫画寓意行之有效的方法。请看下面一幅漫画:

漫画中, 为什么对下雨这一现象, 男孩和女孩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原来是因为他们的利益不同:男孩要踢球, 需要干的场地, 所以不希望下雨, 女孩刚栽好花, 需要浇水, 所以希望下雨;据此我们揭示出漫画的寓意:事物总是具有其二重性, 利益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评价。

(三) 反面立意法

常规思维, 是指人们普遍地约定俗成地按照某个思维方向去认识事物和评价事物;而反面立意, 则是打破常规思维的定势, 和常规思维所指向的意义完全相反, 独出心裁地去认识事物和评价事物。请看下面一幅漫画:

画面上两个站在高处的人, 分别向左右两边指示方向, 中间一人提着沉重的行李埋头向前走, 身后留下深深的脚印, 前方一片黑暗。根据画面我们正面立意:从称赞中间那个人的角度, 可以得出:要坚定信念, 排除干扰, 自己走出一条路来。我们作反面立意:从批评中间那个人的角度, 可以得出:走自己的路也要看清方向;不能一味埋头走路。

(四) 提炼本质法

有的漫画只是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 我们必须透过这些现象, 进行深入的思考, 洞察这些现象所蕴含的本质意义, 从而提炼出一个带有哲理性的观点。请看下面一幅漫画:

漫画内容揭示一种社会现象, 苹果给虫子咬了个洞, 而商家却在咬过的地方贴上优质商标, 以劣质的冒充优质的, 最终连商标也被咬个洞。对于这种现象, 我们只要深入思考一下, 便能得出漫画所蕴含的本质意义, 那就是批评经营者违反基本的职业道德, 对客户进行欺诈的行为。

(五) 过程分析法

有些漫画由两幅以上画面组成, 这些画面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我们可以通过整体过程分析法, 从中找出漫画的深刻寓意。请看下面一幅漫画:

这幅漫画是由四个画面组成:第一、二两幅写卖者实事求是地告诉青年买者辣椒辣, 而年青买者嫌辣, 没有买;三、四两幅写卖者为了能卖掉辣椒, 告诉老年买者辣椒不辣, 而老年买者嫌不辣, 又没有买。从这个过程中, 我们可以看出, 卖者为了推销自己的辣椒, 不如实反映辣椒的真实情况。据此, 我们可以得出漫画主旨:批评某些人在想问题、办事情时不实事求是的行为。

(六) 确定关系法

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些漫画包含着各种关系, 因此, 在整体感知漫画的基础上, 确定漫画中事物之间的关系, 然后, 从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入手, 找出漫画的寓意。请看下面一幅漫画:

揭示客户转换银行的动机 篇3

这项研究对6个国家和地区约6 500人进行调查,并发现西班牙(76%)、香港(70%)、法国(64%)、德国(61%)和英国(62%)的大部分人都赞成便携式账户号码是有益的观点。

在英国,账户转换的新规定将于今年9月推出,并要求银行必须在7天内将客户切换到另一家银行。

然而,当被问及转换银行的哪些因素将是最有吸引力的时候,BT的研究发现,社交媒体和移动银行业务得票不高,而网上银行和在线聊天等工具和服务却得到较好的反响。

良好的网上银行设施得到了39%受访者的拥护, 本地分行的分布占了45%, 而能够使用银行服务占了29%。当被问及最喜欢银行提供的哪3个工具时, 受访者表示他们想要更复杂的在线工具, 如同行评议 (32%)、网络聊天设施(23%)和银行服务的评估比较(29%),因为这些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协助他们做出明智的选择。

然而,客户在替代支付的使用上抱着更加谨慎的态度,如Bitcoin, Facebook Credits和虚拟钱包。在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曾试图尝试替代支付的受访者比例小于10%。在未来的18个月,来自香港和西班牙的受访者最有可能尝试其他的付款方式(分别为43%和36%),而美国和德国的受访者则相反(分别只占12%和9%)。

同样,手机银行也取得了比较低的分数,在最值得信赖的银行业务中,德国消费者对手机银行的信任率最低,紧随其后的便是英国。只有5%的德国人和10%的英国消费者表示,手机银行是3个最值得信赖的银行技术之一。

网上银行、网点的自助服务以及自动柜员机(ATM)被视为最值得信赖的银行技术。

该调查还返回了受访者对银行IT基础设施的复杂心情,并从中获得客户的个人信息。BT的研究表明,约38%的受访者认为银行共享基础设施将是一个糟糕的主意。即使它可能会提高银行竞争力,并使账户得到轻松切换,但有28%的受访者仍在观望。

在接受调查的国家和地区中,只有香港(75%)和西班牙(54%)的大部分受访者认为银行的共享基础设施是一个不错的创想。此外,Simon-Kucher&Partners的研究甚至承认,一份高达100英镑的礼物、更高的存储利率或者更多的账户利益可以令约86%的消费者改变主意。

教育社会学揭示问题根源 篇4

记者: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支撑日益重要,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今天多读些教育社会学是否比以往更有意义?

吴刚:的确。教育社会学是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学分支学科。教育社会学本身在教育研究领域是理论非常细致、论证非常翔实、依赖经验性数据、具有高度专业性的学科。因此, 它强调实证性分析, 任何判断需要给予充分理由, 理论性极强。但在目前, 国内的教育研究领域缺乏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氛围。比如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 为什么提了20多年都没什么大的起色?这是由于人们总认为素质教育的反面是应试教育。其实, 应试教育只是功利教育的一种形态, 它在当今文凭社会中, 表现为针对高考入学而进行的提高答题效率的教育。所有中考和高考试卷, 大多是在考查学生的答题效率。功利教育推动的教育不是为了人的发展, 而是为了个人谋生或强调国家目标的实现。如果一直坚持功利教育, 就很难从现有体制中突显出素质教育的要求。素质教育强调人的发展、对个人才能发展的推崇和个性化的弘扬。因此, 从教育社会学角度上说, 要实现素质教育的理想, 其机制不在学校而在社会。

记者:近年来, 教育社会学领域有哪些突破性的理论创新或新思潮?

吴刚:教育社会学是教育研究领域最有学术影响力的学科之一, 在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 涌现了一批堪称一流的理论家, 他们的思想和研究成果, 改变了公共教育系统的发展进程, 也使我们得以详尽了解教育是怎样运作的。教育社会学自二战后开始迅速发展, 涌现出一批极具影响力的代表人物。例如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 他将学校的班级作为一个社会体系, 提出学校和家庭是承担传递价值和规范责任的机构, 塑造个体人格和促成符合工业社会要求的特定角色的发展。学校因此而成为“能人治国”秩序的主要合法机构。1971年麦克·F·D·杨主编的《知识与控制》的出版标志着“新教育社会学”的兴起。2000年, 美国学者哈琳楠主编出版《教育社会学手册》, 探讨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教育发展与扩张、受教育机会均等、学校组织研究、教育的产出研究、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政策内涵等问题。2010年, 《国际教育社会学》出版, 这被认为是最新的教育社会学理论著作。2010年, 阿普尔与波尔共同主编了《国际教育社会学手册》, 分三大部分, 分别是视角和理论、社会过程与实践、不平等与抵制, 对教育与文化、教育与社会情境、教育与知识权力的许多新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

记者:这样说来, 教育社会学是很深奥的, 作为普通的中小学教师, 读教育社会学应该从何处入手?

吴刚:教育社会学在教育理论领域处于塔尖位置, 它与教育经济学一样, 理论性非常强, 影响也是最大的。如果中小学教师要读教育社会学, 我建议先读一些教育社会学的教材, 那会比较好理解。

记者:中小学教师应当怎样利用教育社会学的一些研究成果, 促进教学开展以及自身的专业发展?

吴刚:教师应当观察不同阶层孩子所使用的语言差异, 对不同孩子给予适合他的不同教育, 这便是我们所说的教育机会均等。另外, 教师尽量不要给孩子贴消极标签, 那样是影响孩子发展的。在当今教育中, 男性特点在基础教育中受到隐性忽视。现有的教育体制, 更体现出适应女性气质的那种细致要求。很多考试, 都要求答题的效率、答题的精细度, 女性在这方面占有优势, 因此, 女生的学习成绩比男生好, 她们的学业成就也会比男性高。但另一方面, 女性在大学毕业后, 就业却受到轻视, 企业更愿意招收男生。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 值得我们去反思。

构建模式直观揭示数学本质 篇5

关键词:模式直观,生活实例,图形,运动状态,情景,实验

西南大学张广祥教授曾就中学代数教学中如何揭示、 把握数学本质做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模式直观”的概念. 笔者认为,“模式直观”不仅对于改变目前中学代数教学过于强调运算而忽视对其本质揭示的倾向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对中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去数学化”现象也是一剂良药. 下面笔者就“模式直观”的理解和想法谈一点体会, 与同行交流.

1. 用生活实例构建模式直观

数学中的许多概念、原理,若仅从纯数学角度讲授,学生一时很难理解,这时,教师可静心思考、推敲,寻找学生身边熟悉的,与所学知识的结构、哲理类同的生活实例,借以启迪学生思维的闸门,引爆思维的火花,诱发其顿悟,以帮助其理解,把握所学数学知识的本质. 如对于三垂线定理, 由于涉及三条直线,学生往往无所适从,很难理解,这时可借助学生熟悉的削铅笔过程构建模式直观,展示其原理. 先将可折叠小刀的刀刃略打开( 使刀刃与刀把不在一条直线上) ,这时铅笔( 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与刀把( 斜线在平面内射影) 垂直时,很明显这时铅笔就和刀刃( 平面的斜线) 垂直; 反之,若铅笔与刀刃垂直,铅笔也就自然和刀把垂直. 实际上,数学知识中的许多原理都是从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只要我们去认真挖掘,就一定能够找到合适的生活实例去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式直观,疏通制约学生思维的瓶颈,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知识的本质.

2. 用图形构建模式直观

图形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若将数学原理能用图形表示出来,这对于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把握本质是非常有益的.如对于证明不等式的证明过程,语言表述学生都觉得没有问题,但对其反映的两正数间基本规律的实质却感到朦胧,导致在解题中难以灵活应用.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构建一长方形,使其长为a,宽为b,则其面积为ab,而表示与其面积相等的正方形的边长,这样不等式就表示以长为a,宽为b的矩形两相邻边长度的一半不小于其等积的正方形的边长,这样学生便依托图形加深了对这一不等式本质的把握. 用同样的方法,可构建长方体帮助学生理解不等式的实质.

3. 用运动状态构建模式直观

数学中的许多原理与某些运动中所固有的规律是类同的,对于这些数学知识,我们可构建某些运动状态来展示其规律和实质. 数学归纳法证题两个步骤的实质学生往往不理解,他们做题只是形式上的模仿.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证题中各个步骤的原理,我们可用磁带盒做实验. 数学归纳法证题第一步( 证明n = 1或第一个自然数成立) ,就相当于证实第一个磁带盒是能够倒下的,而第二步( 假设n = k成立时再去证n = k + 1时也能成立) 就相当于证实当前一个磁带盒倒下时要保证紧随其后的这个磁带盒也能倒下. 显然,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两点,不论竖立的磁带盒有多少就一定会全部倒下. 正是基于这一有序传递原理,用数学归纳法证有关自然数的命题就必须经过这两个步骤才能完成.

4. 用情境构建模式直观

数学中许多概念、原理看似难以信服,不可想象,但若使学生置于创设的情境中去联系,去思考,便可眼前一亮, 马上产生顿悟. 极限的概念与思想学生理解有困难,因为它是从常量数学向变量数学过渡的第一个明显的拐点,这时我们可用“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情境诱发学生去思考. 将一根粉笔用小刀进行切割,第一次切割后剩余总长的1/2,第二次切割后剩余量为第三次切割后剩余量为,这样继续下去,第n次切割后剩余量显然为,当切割次数不断增加时,粉笔剩余长度显然不断减少( 即趋近于0) ,但这一切割活动是可以永远进行下去的( 而学生看到的是到一定阶段后由于粉笔太短不能再继续切割,但这只是切割技术层面上的问题) ,每切割一次,剩余长度便向零接近一步,但无论经过多少次切割,剩余长度是永远不会等于零的. 从这一切割情境中,学生便会意识到,极限的本质只是有规律变化趋势的一种预测和描述,但其永远不会到达预测的结果( 稳定点) .

5. 用实验构建模式直观

初等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原理由于受知识限制,没有办法向学生加以有理有据的论证和说明( 如数学归纳法证题原理、球的表面积与体积公式、球面两点间的距离等) ,对这类知识,为了使学生消除疑虑,我们可通过实验来展示和验证结论的正确性,从而使他们从思想上认可和接受它. 对于球面两点间距离的概念,学生往往很难接受,他们认为球面两点间的距离应是过这两点的小圆的劣弧长,而不应当是过这两点大圆的劣弧的长,其理由是小圆半径小,故对应劣弧短,而大圆半径大,故对应劣弧较长. 为了使同学们能够接受这一概念,我们可在篮球表面的缝合线( 大圆) 上用粉笔任意取两点,让学生再过这两点画出他们认为最小的圆, 并用线绳量出所画圆被这两点分成的劣弧的长,再用线绳量出过这两点的大圆( 缝合线) 上被这两点分成的劣弧的长,并把二者加以比较后,从中发现无论过两点怎么去画小圆,其对应劣弧的长总大于过这两点的大圆的劣弧的长,在反复实验的基础上,他们便会信服这一结论并乐于接受,在实验的基础上也掌握了如何求球面两点间距离的方法.

在揭示课题中发展学生思维 篇6

一、根据题目的构成方式, 分析解题的重点, 找出思维的线索

首先要弄清题目的构成方式。我认为题目的构成方式, 概括起来有四种:用单词作题目。例如, 《詹天佑》《赵州桥》《月光曲》;用偏正词组作题目。例如, 《威尼斯的小艇》《我的战友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用联合词作题目。例如, 《东郭先生和狼》《蛇与庄稼》;用短语作题目。例如, 《植物妈妈有办法》《飞夺泸定桥》。

其次是分析解题重点, 找出思维线索。题目的构成方式不同, 解释的重点也就不同。用单词作题目的, 如果被描写的对象是伟人、名胜、重大历史事件, 那么解题的重点就要放在介绍历史背景、人物生平等方面。如果题目意思含蓄, 那么解题的重点就要放在题目的含意或象征意义方面。

1. 用偏正词组作题目的, 在讲题时先要找出它的中心词和关键词。

例如, 《鸟的天堂》《骄傲的孔雀》等题目, “天堂”、“孔雀”都是描写对象, 是中心词, 而“鸟”、“骄傲”都是修饰, 限制中心词的, 是关键词。讲解题目时, 要在引导学生弄清中心词的意思以后, 抓住关键词进行剖析。例如, 《骄傲的孔雀》, 在介绍了“孔雀”以后, 抓住“骄傲”这个关键词, 展开全文。

2. 用联合词组作题目的, 讲解时要着重分析两个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例如, 《蛇与庄稼》这个题目是联合词组, “蛇”与“庄稼”之间有着间接的内在联系, 这就是, 田鼠糟蹋庄稼, 蛇吃田鼠而起保护庄稼的作用。

3. 用短语作题目的, 它的关键词一般在谓语部分。

例如, 《飞夺泸定桥》里的“飞”和“夺”是关键词, 是讲解课题的重点, 也是理解课文的关键。

分析出解题的重点以后, 再根据重点设计提问, 创设情景, 展开全文。这样就能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 促使学生主动地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这时的解题重点, 也就成了我们理解课文的思维线索。

二、根据题目的特点, 确定讲解的方法, 明确思维的方向

1. 在讲读课文的准备阶段, 随着新课的提出而讲解。

如《詹天佑》《在仙台》《十六年前的回忆》这些有一定历史背景的课题, 在板书以后, 应从说明作品的时代背景入手, 讲解题目, 以唤起儿童的想象, 激发思维。由于讲解课题时的语言刺激, 学生的有意注意开始形成, 思维活动也就围绕着课题而迅速扩展, 这就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好了精神准备。有些题目文字浅显, 内容具体, 如《今天我喂鸡》《我们就从这里出发》就无需讲解, 有些题目则只需讲解其中的个别字, 如《读书笔记一则》只需解释“则”字就行了。

2. 分步讲解。

即, 提出新课时初步讲, 分析课文是具体讲, 总结谈话时深入讲。例如, 《夜莺之歌》《狼牙山五壮士》等, 这些题目都是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这条线索既是文章的发展线索, 又是学生学习课文的思维线索。引导学生沿着这条线索进行正向思维, 层层深入, 就能较好地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3. 在分析课文后讲解, 对于意义含蓄, 用词较深

策略教学应当推迟课题的揭示 篇7

片段:

……

师:今天这节课, 我们从一张图片开始。 (出示司马光砸缸图)

师:谁告诉大家, 这幅图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生:司马光砸缸。

师:这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一篇课文,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 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他不会直接从水缸里把小朋友捞出来吗?

生1:因为司马光还小, 他没有那么大的力气。

生2:因为那样做很危险, 弄不好司马光自己也可能落入水中。

师:司马光的过人之处在于, 变直接从水缸里捞人为砸缸放水救人, 从而将自己不能完成的事变为可以完成的事, 他所使用的策略就是转化,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转化的策略解决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

出示例题图:

师:这两幅图的面积相等吗? (学生观察、思考, 小组内交流结论与方法)

生3:我们可以把左图上半部分的半圆平移到下面, 右图中两个半圆分别旋转180度, 这样两幅图就都转化成了长方形, 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 所以这两幅图的面积是相等的。

生4:我们小组也是采用转化的策略, 将它们变为长方形, 发现两个长方形的长相等, 宽也相等, 所以它们的面积相等。

师 (追问) :还有不同方法吗? (学生一片哑然)

师:你们都是用转化的策略解决的吗?

生 (齐答) :是……

……

反思:

教学中课题揭示没有固定的程式, 可以是开门见山式、课末点题式或课间揭示式等等。片段中, 陈老师选择的是导入后直接揭示课题, 笔者觉得有些早, 策略教学, 应当推迟揭题的时间。

首先, 过早揭示课题, 会对学生产生过强的牵引。

在日常教学中, 对于课题的揭示, 我们多半采用导入后揭示的方式, 甚至是开门见山式揭题, 以给学生较为明确的心理定向。但策略教学的内容有别于一般的教学内容, 过早地揭示课题, 会对学生产生过强的牵引。以“认识百分数”与此课“转化”内容为例, 同样采用开门见山式揭题。在板书“认识百分数”后, 学生会产生这样的学习需求:什么是百分数?百分数是什么样子的?百分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分数有什么不同?学习百分数有什么用?等等, 这些都是当课的核心内容, 这样的认知需求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能够对学习起积极作用, 如果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学生也能产生一些疑问:什么是转化?怎么转化?转化有什么用?等等。由于策略的使用必须依赖于具体的题目, 但并非所有的题目都可以使用转化的策略, 所以学生的这些疑问对学习虽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可带来的消极的一面也很明显, 由于学生对这一策略充满好奇与期待, 加之我们提供了合适的题型, 学生会迫不及待地尝试, 这就带来策略教学中我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的一幕:离开解题, 解题的策略无从谈起。过强的牵引, 让学生过于关注方法的使用, 而忽视题征的关注, 即:在什么情况下或者面对怎样的问题时, 我们可以进行转化。辨析问题、选择策略的过程被淡化, 策略意识的淡薄也就不难理解。事实上, 过早揭示课题, 学生对适合使用某种策略加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缺乏认识, 某一策略对学生而言只是一个模糊的指示, 缺乏对实际行为的指导意义。

其次, 过早揭示课题, 会弱化学生体验的过程。

学生形成策略的过程不应该也不可能由教材或教师来替代完成, 必须让学生自己经历、自己体验和感悟, 过早揭示课题会弱化这一体验过程。纵观教材, 例题在方格纸上画出两个稍复杂的平面图形, 要求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面积, 之所以借助方格纸, 一是因为问题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二是学生前期已经积累了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以及把稍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求周长与面积的初步经验。看得出教材编排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也关注着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由于图形的涂色部分将其所占的小方格遮盖了, 因此采用数方格的方法比较面积不方便, 这就凸显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矛盾, 有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同时, 经历这样的过程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知转化的价值, 增强策略的意识。片段中, 教者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希望两种方法都能呈现, 并引发学生的比较 (课后陈老师的自我介绍中也证实了这一点) , 但由于过早地揭示了课题, 这一体验的过程被跳过, 教学效果也因此打折。

上一篇:无痛人流围手术期护理下一篇:医疗设备维修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