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干化学分析

2024-10-22

尿干化学分析(通用7篇)

尿干化学分析 篇1

尿干化学分析仪又称尿液分析仪, 是利用尿多联试带上各种含特殊试剂的模块测定尿液中某些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 因其简便、快速、灵敏、准确等优点而被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 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在检测过程中, 由于操作者使用不当、尿试带的方法学问题和操作环节以及其他干扰因素, 都直接影响自动化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引起实验结果的误差造成假阴性或假阳性, 甚至延误诊断。笔者经查阅文献及结合临床实际工作经验, 将尿干化学分析仪的使用体会总结如下。

1 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第三版) 中要求:

操作人员岗前必须仔细阅读仪器说明书, 了解仪器的测定原理、操作规程、校正方法、注意事项及仪器保养要求。

2 保证仪器的稳定性, 使用随机所带的校正带进行校准 (稳定的情况下可不必每天都做) 。

测试结果与校准带结果吻合表明仪器正常, 否则要停止尿液测试并查找原因。

3 尿试带质量要可靠, 应避光、密闭、防潮、干燥保存, 防止被空气氧化;

不同型号的尿液分析仪要使用其配套的专用试带, 不可以交叉混用;尿试带务必在有效期内使用, 每次用完后立即盖紧瓶盖, 不可取出干燥剂;不可合并各瓶剩余的试带, 尤其是不同批号的;操作中注意手不可触及试带上的反应检测模块。

置2~8℃冰箱冷藏保存, 或保存于冰浴中, 最好不超过6 h。检验时尿标本从冰箱取出后应使其平衡至室温后再混匀蘸取进行检测。

5 仪器使用最佳温度应在20~25℃室温, 尿标本和尿试带也应如此。

尿试带完全浸入尿液2 s后, 用棉签擦去试带边角余液, 再放入尿自动分析载物台内开始测定并自动打印结果。

6 尿液中含氧化剂或者过氧化物酶类物质以及菌尿等均可使干化学法尿隐血测定呈现假阳性;

尿试纸带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或存放尿液的容器中残留微量消毒剂等可使尿糖、亚硝酸盐等产生假阳性干扰。这些假阳性结果极易被忽略而误导临床诊断。

7 患者所服用或注射的药物对检测也有干扰。

尿液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 可使尿糖、隐血、白细胞、胆红素及尿胆原呈假阴性反应;当尿中含有大剂量头孢菌素、庆大霉素等可使白细胞出现假阴性[2]。因此, 在尿液标本的采集时最好询问受检者的服药情况, 必要时需停药后留尿检测。

8 注意尿液分析仪不能替代对病理性尿标本的显微镜检

查, 如管型、结晶、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滴虫、霉菌等其他有形成分。当干化学尿试带质量合格、尿液分析仪运转正常情况下, 检测结果中白细胞、红细胞、蛋白质及亚硝酸盐均为阴性时, 可不进行显微镜检查, 但如果其中有一项阳性, 必须同时进行尿沉渣镜检。

9 对异常的结果要进行认真分析, 质疑的样本需要论证及复查。

其方法是[3]:用同一样本复查或重留取样本复查, 或同一份样本用两种方法检测, 或考虑是另一系统疾病, 可用血清标本做相关检测。两者要相互补充, 相互对照, 防止漏检和误诊。

综上所述, 影响尿干化学分析仪的因素颇多, 为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就必须排除以上提出的各种干扰因素, 避免出现漏检、误诊等问题, 以提高检验质量。

摘要:尿干化学分析仪是利用尿多联试带上各种含特殊试剂的模块测定尿液中化学成分的自动化仪器, 在检测过程中, 由于人为操作不当或其他干扰因素会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因此, 本文对尿干化学分析仪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总结, 以确保结果的准确可靠。

关键词: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液检测,影响因素,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叶应抚.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11.

[2]申鸿.尿十项分析仪测定尿液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J].中国社区医师 (综合版) , 2007, 9 (5) :101-102.

[3]林斌, 张清, 夏红.尿试纸带检测的影响因素探讨[J].蚌埠医学院学报, 1998, 23 (4) :267-268.

尿干化学分析 篇2

关键词:干化学检查,尿沉渣镜检,对比分析

自古以来, 验尿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诊病手段。时至今日, 尽管医学上发展了很多先进的查病方法, 但尿分析的作用并未消减[1,2]。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也是临床鉴别和诊断的重要依据。随着尿干化学技术的普及, 尿液分析仪已经成为检验科的常规仪器, 其简单、快捷、灵敏度高、检测项目多等特点被人们所接受, 部分实验室已不再对尿液标本进行显微镜镜检, 但干化学分析法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干扰, 易造成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临床上常出现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与显微镜镜检结果不相符合的情况, 从而也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出了考验[3]。本文对450例标本进行了尿干化学法和尿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中的有形成分的对比分析, 以探讨干化学方法的可靠性, 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入选资料

前来就诊的申请做尿液分析的门诊患者新鲜尿液标本450份, 收到样本后不超过1 h测定完毕。

1.2 实验器材

德国Roche Miditron JuniorⅡ全自动尿液分析仪及分析仪配套的尿10项专用试纸条, 德国OPTON显微镜、尿沉渣定量计数板。

1.2.1 干化学法

每天用质控物进行质控检测合格后进行患者标本的测定, 测定时用尿液离心管取10 m L充分混匀的尿液, 将试纸上的试剂块部分全部浸入样本中2 s后取出, 并在滤纸上轻轻吸去多余尿液, 将其置于分析仪进样位置,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检测, 仪器自动打印结果。

1.2.2 尿沉渣显微镜法

将标本混匀后取10 m L置于离心管中, 以1500 r/min转速, 相对离心力400 g, 离心5 min, 弃去上层尿液, 保留0.2 m L尿沉渣, 摇匀后滴于计数板上, 用盖玻片覆盖后镜检。高倍镜下观察10个视野进行结果分析。

1.2.3 参考范围

尿沉渣镜检分析参考值范围参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 RBC:0~3/HP;WBC:0~5/HP。超出范围为阳性, 范围之内为阴性。若以镜检结果为参照标准, 干化学法阳性而镜检阴性为假阳性, 干化学法阴性而镜检阳性为假阴性。

2 结果

450例尿标本中, 干化学分析结果隐血异常者176例, 阳性率为39.11%, 经沉渣镜检有31例属于正常, 其假阳性率为17.61%, 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化学结果274例阴性, 7例属于异常, 其假阴性率为2.55%。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450例尿标本中, 干化学分析结果白细胞异常者211例, 阳性率为46.89%, 经沉渣镜检有26例属于正常, 其假阳性率为12.32%, 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干化学结果239例阴性, 9例属于异常, 其假阴性率为3.77%。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由上可见, 尿干化学分析报告的阳性结果与尿沉渣镜检法符合率相差很大。尿干化学法对隐血的检验既可对完整的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 又能对破坏的红细胞和游离的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发生反应, 因此测定的尿隐血是上述的总和。这就是在临床中隐血阳性而镜检未发现红细胞的重要原因。干化学法可以提高红细胞检测的灵敏度, 尤其对某些疾病使红细胞破坏的尿液标本, 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可以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4]。产生假阳性的因素有:测定结果受到肌红蛋白、强氧化剂等干扰;还有尿液中高浓度的维生素C;细菌过氧化物酶的污染也是引起假阳性的原因之一。镜检可以观察到红细胞的形态特征, 能反映尿液中红细胞形态的实际情况, 对鉴别血尿的来源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对肾小球源性疾病有一定临床意义。干化学法对红细胞测定的阳性符合率较低, 这一结果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5]。对于干化学法隐血试验阳性结果必须进行显微镜镜检, 对结果进行动态观察综合分析[6], 不能只看干化学法的检测结果而忽视镜检, 更不能以干化学法代替镜检法, 必须结合临床分析, 不能忽视镜检。

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主要来自于尿中白细胞检查。其检测属间接反应, 主要是基于粒细胞胞质内含有特异性脂酶可作用于模块中的吲哚酚脂, 并与重氮盐反应形成紫色缩合物, 其颜色深浅与细胞多少成正比。该方法只能检测粒细胞, 它不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起反应, 在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时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或其他病因引起的单核细胞尿时会产生阴性结果;尿液中有大剂量头孢氨苄或庆大霉素等药物时, 可使结果偏低或出现假阴性;而尿液中污染甲醛或高浓度胆红质或某些药物如呋喃妥因时, 可产生假阳性[7]。

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规定, 在干化学试纸质量合格, 尿液分析仪运转正常的情况下, 凡隐血试验、白细胞、蛋白和亚硝酸盐试验四项干化学检查中任何一项不正常都应进行显微镜检查, 并以显微镜检查报告为准[8]。

综上所述, 尿液分析仪检测法是一项基本的技术, 干化学法灵敏、方便、快速、检出率高, 对某些标本在显微镜无法观察到的情况下, 可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但是由于一些干扰因素的存在易出现假性结果, 仅适合作为筛选方法。尿干化学法有很大局限性, 它不能检测各种管型、上皮细胞、结晶等有形成分, 且显微镜是观察管型的唯一方法[9], 但镜检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检验人员的经验素质, 也有其弊端, 但是镜检法能辅助干化学法提高红、白细胞检测的准确性, 在一定程度上是干化学法的有力补充。不能只看干化学法的检测结果而忽视镜检, 更不能以干化学法代替镜检法。二者的相互结合, 才是尿常规分析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Gantzer ML.The value of routine urinalyasis:the old workhorse continues to prove its worth[J].Lab Medica, 1998, 15 (1) :8-10.

[2]Kutter D.Routine urinalysis:yesterday, today, tomorrow sysmex[J].J Intern, 1996, 118 (6) :1-2.

[3]叶应妩, 王毓三, 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2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7:133.

[4]丛玉隆, 马骏龙.尿液干化学分析与显微镜检[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 20 (3) :135-137.

[5]尹济群, 冯敬池.尿分析仪测尿隐血假阳性原因剖析及排除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 1992, 10 (1) :31.

[6]姜傥, 张式鸿, 胡伟, 等.一种新型尿液检测模式的探讨及其软件研究[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2006, 29 (7) :608.

[7]丛玉隆, 王淑娟.今日临床检验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236-239.

[8]冠丽筠, 陈宏础.临床基础检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9:136.

尿干化学分析 篇3

1 尿液的收集

最好收集中段尿, 女性患者尿液标本中应避免混入经血和阴道分泌物, 男性患者如同时进行前列腺和精液检查, 必须先收集尿液标本。干化学检查不可应用加入抑制剂 (如氟化钠) 和防腐剂 (如甲苯、甲醛) 的尿液, 这些化学试剂会对某些成分的测定形成直接的影响。

2 尿液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干化学检查要求尿液应新鲜, 标本留取后越早检查越好, 从尿液的排出到检验应在2h内完成。尿液放置时间过长, 不仅可分解破坏尿液中的管型、红细胞, 白细胞等有形成分, 造成这些有形成分干化学阳性而镜检阴性的所谓假阳性。还可因细菌等各种因素引起尿液化学成分的改变, 如由于尿中细菌的大量繁殖使葡萄糖和蛋白质的分解;细菌分解尿素, 使尿液PH值增高;久置使尿中尿素分解和盐类析出形成结晶, 以致尿比重下降;胆红素在阳光照射下成为胆绿素, 使胆红素含量减少或呈假阴性;尿胆原见光分解成尿胆素, 以致尿胆原减少或呈假阴性;乙酰乙酸是酮体的主要形式, 尿标本的长时间放置, 会降低酰乙酸含量逐渐, 而逐渐升高β-羟丁酸和丙酮的含量, 由于三种酮体物质检测的灵敏度差异甚大, 可造成检测结果很多大的差异。

3 干化学试纸的选择和应用

由于同一项目不同厂家的试纸反应原理也不尽相同, 尿试纸带各项目的反应原理不同, 所以应选择与尿液分析仪相配套的试纸条, 同时各实验室不可频繁更换试纸厂家。尿液试纸开封后应一周内用完, 且每次使用后必须塞紧筒盖, 避免放入冰箱保存, 以导致其吸水变质或空气氧化。室温保存在15℃~25℃的通风干燥处为宜。一般试纸浸湿时间要求控制在1~2s的时间内, 室内温度增高和浸湿时间的延长, 会增强蛋白质、葡萄糖、尿胆原和胆红素的阳性, 减弱酮体阳性, 导致PH降低。浸湿后的试纸带不宜甩动, 以免互相污染影响结果, 同时禁止用手触摸试纸带上任何一个测试模块。

4 药物对尿液检验的影响

药物具有生物活性, 药物本身及其代谢产物干扰尿液测定的现象并非少见。临床治疗中滥用抗生素的现象时有发生, 许多新药对临床检验的干扰还尚未发现。药物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始终困扰着检验工作者, 有时甚至是难以避免的。青霉素是临床最常用的抗生素, 滴注后76%于6 h内以原形从尿中排出。青霉素结构中含有的肽键与蛋白质分子结构类似, 可增强磺柳酸法结果, 减弱干化学法结果。干化学法的原理是试纸带膜块上pH值的变化。青霉素分子结构中的-COOH可电离出H+, 该离子可导致pH值的变化而减弱尿蛋白的阳性。因此, 对于静脉滴注青霉素治疗的患者, 尿液检查最好选择在5~6 h后, 应考虑到不同的测定方法应的不同干扰作用, 干化学法减弱结果甚至为假阴性。氧哌嗪是青霉素的衍生物,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牢固结合的肽键, 与磺柳酸可发生明显的结合, 可产生类似尿蛋白的假阳性反应。氧哌嗪青霉素不影响干化学法的检测, 而影响磺柳酸法尿蛋白的测定。因此, 临床检验时在遇到磺柳酸法尿蛋白强阳性, 与显微镜检查或仪器检测结果明显不符时, 应了解用药史, 详细询问病情, 及时反馈给临床。另外, 尿中含大量庆大酶素和头孢时, 可降低白细胞的检测结果, 出现与镜检结果不符的现象。尿液中含有呋喃坦啶和大量胆红素时, 可对白细胞的显示色反应形成干扰, 升高白细胞的测定结果。

5 维生素C对尿液干化学的影响

维生素C是最常用的维生素类药物。本药口服或滴注后体内代谢快, 水溶性好, 尿中浓度迅速升高。高浓度的维生素C可使尿中葡萄糖、隐血、胆红素和亚硝酸盐的结果减弱或出现假阴性。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对尿液成分测定的影响机制可理解为竞争性抑制反应。维生素C通过还原过氧化氢,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过氧化氢的浓度, 从而影响到葡萄糖的测定。维生素C对尿隐血的影响与葡萄糖类似, 通过对试纸带膜块上过氧化物的还原, 使亚铁血红素还原过氧化物释放出的[O]减少, 影响到色原 (邻连甲苯胺或四甲基联苯胺) 的氧化。高浓度的维生素C抑制偶氮反应和重氮化反应, 从而干扰胆红素和亚硝酸盐的测定。一般认为, 常规剂量口服维生素C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但大剂量口服特别是静脉滴注时, 可在30min迅速升高尿中维生素C的浓度, 并且随着尿液的浓缩其浓度不断上升。不同批号的试纸抗维生素C的干扰不同, 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对尿液检查的影响不同, 同样浓度的维生素C对尿液中不同成分的影响也不相同。从事尿液分析的检验人员, 应参照本实验室的试纸和仪器, 建立健全维生素C在多大浓度范围内才对以上实验影响程度及产生的影响如何, 选择维生素C滴注后的最短取尿时间。

6 尿液受污染物的影响

尿液如被他氧化性污染物, 如:84消毒液污染, 试纸带与污染物起氧化反应可致潜血出现假阳性结果。尿液如受季胺类化合物污染, 可导致蛋白出现弱阳性。

除了干化学试纸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外, 不同尿液分析仪检测的灵敏度也有所不同。目前, 任何一台尿液分析仪对显微镜检查的起到过筛实验的作用, 即使可进行胞分布直方图及无玻片镜检细报告的电脑遥控显像尿液分析仪, 也不能完全取代显微镜。基于以上原因, 实验室需要常规镜检的情况至少应包括: (1) 标本留取前使用了对尿液检查有影响的药物红细胞、亚硝酸盐、白细胞、尿蛋白有阳性者或四项均阴性而尿维生素C (++) 以上; (2) 泌尿系统或可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 (3) 近期内尿检异常正在治疗观察的患者。 (4) 尿液混浊或尿色异常者; (5) 可疑尿中有肾上皮细胞、管型、病理性结晶、亚硝酸盐还原酶阴性的细菌等异常成分。

以上所述各种影响因素都是在日常检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 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 必要时在报告中注明, 为临床提供客观、准确的检验依据。

参考文献

[1]叶应妩, 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6.

尿干化学分析 篇4

关键词:干化学分析,尿沉渣镜检,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

尿液有形成分检查是诊断肾脏疾病及泌尿道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 并可为临床提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随着尿干化学技术的普及, 其简单、快捷的优点被人们所接受, 但只做干化学检测而忽略显微镜检查会给临床带来漏诊或误诊[1]。本文对800例标本进行了干化学和尿沉渣镜检分析, 以探讨干化学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局限性。

1 材料和方法

1.1 标本来源

我院近期门诊和住院患者800例新鲜晨尿, 收到样本后2 h以内测定完毕。

1.2 仪器及试纸条

采用长春迪瑞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D IR U I (迪瑞) H-100型尿液分析仪及其配套生产的尿10项专用试纸条。Sysm ex U 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

1.3 方法

用一次性洁净塑料杯留取晨尿约30 m L, 取10 m L置于特制塑料刻度离心管中, 将试纸条完全浸入尿液中约2 s取出置于尿分析仪上, 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10项干化学测定。完毕后, 将尿液以1 500转/m in离心沉淀5 m in, 弃去上清液, 剩余沉渣0.2 m L上机分析。

1.4 参考范围

连续镜检10个视野;白细胞 (W BC) :0~5/H P;红细胞 (R BC) :0~3/H P;透明管型:0/LP.

1.5 结果判定标准

干化学结果正常, 镜检结果异常视为假阴性;干化学结果异常, 镜检结果正常视为假阳性。

2 检测结果

800例尿标本中, 干化学分析结果异常者358例, 经沉渣镜检有38例属于正常, 其假阳性率为10.61%;干化学结果阴性者442例, 经沉渣镜检有12例结果属于异常, 其假阴性率为2.71%.

3 讨论

尿沉渣检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尿常规检查项目之一, 尿干化学法与尿沉渣两者的原理截然不同, 报告方式也不同。由于干化学方法受尿中许多化学因素的干扰, 如健康人群混合尿样内加入一定浓度的药物观察尿干化学法结果的变化, 结果含氯消毒剂主要引起尿隐血, 葡萄糖假阳性;细胞色素C可造成尿干化学法多种结果的假阳性;碳酸氢钠主要引起尿蛋白假阳性[2], 误导临床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判断, 应与沉渣镜检综合分析。

尿液中亚硝酸盐测定是诊断尿路感染的指标之一, 其存在的量与泌尿系统的感染密切相关, 但亚硝酸盐只对革兰阴性杆菌有效。本文15例亚硝酸盐阳性标本有14例不同程度有细菌感染, 但它不能反映治疗前后细菌数量的改变。亚硝酸盐的检出率受尿中是否含有硝酸盐还原酶, 尿液是否在膀胱停留4 h以上等因素的影响, 有些细菌不含能引起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的还原酶[3], 致使尿镜检有细菌而亚硝酸盐为阴性。当尿中维生素C含量超过一定浓度时会造成假阴性结果, 标本放置时间过长造成假阳性结果, 故应综合判断。

白细胞: (1) 分析仪法 (+) , 镜检法 (-) :可能的解释为尿液在膀胱贮存时间过长或其他原因致使白细胞破坏, 中性粒细胞酯酶释放到尿中所致。 (2) 分析仪法 (-) , 镜检法 (+) :这种情形多发生在肾移植患者发生排异反应时, 尿中以淋巴细胞为主, 另外尿液中以单核细胞为主时也会出现此结果, 因干化学法检测的是尿中完整的及溶解的中性粒细胞, 而与淋巴细胞及单核细胞不起反应, 此时应以显微镜检查为准。

红细胞: (1) 分析仪法 (+) , 镜检法 (-) :这种情形可由于尿液中红细胞被破坏而释放出血红蛋白, 多发生于肾病患者, 或某些患者尿液中含有对热不稳定酶、肌红蛋白或菌尿, 引起红细胞干化学法测定结果的假阳性;将尿液煮沸冷却后再测试可以排除对热不稳定酶的影响。 (2) 分析仪法 (-) , 镜检法 (+) :这种情形一般很少, 但可发生在尿液中含有大量维生素C (>100 m g/L) 或试带失效时;若使用尿11联试带, 可通过观察维生素C的含量来加以判别。尿干化学法具有快捷、简便的特点, 对红细胞、白细胞不如显微镜检查法, 两者联合使用可降低假阴性、假阳性误差, 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4]。

综上所述, 虽然干化学尿液分析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迄今为止, 没有一台仪器的检测结果能完全替代显微镜, 尿沉渣镜检以其独特的临床价值仍是尿液分析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尿干化学分析标本用量少 (10~20m L) , 检测速度快、检测项目多, 最快10 s可完成一条多联试带11个项目的检测;检测准确性、重复性好, 适用于大批量普查。只有在尿干化学全部阴性的情况下, 干化学法才能作为尿常规的筛选方法。

参考文献

[1]吴飞, 路芳芳, 宓庆梅.尿沉渣检验的干化学法和自动化分析法[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5, 9 (3) :467.

[2]王春燕, 张淼发.Sysm exVF100尿沉渣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疗效的监测[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 15 (2) :79-80.

[3]张秀琴, 潘宝龙, 孔繁林.三种药物对尿干化学分析结果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09, 20 (3) :51-52.

尿干化学分析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我院检验科进行尿液检查的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共2540例, 其中男1300例, 女1240例;年龄8~65岁, 平均 (29.8±4.3) 岁。

1.2 仪器

尿干化学采用迪瑞FUS-2000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试纸条是迪瑞配套的。尿沉渣仪器为日本sysmex-1000i尿液分析仪。

1.3 方法

晨起后采集每位研究对象的尿液样本, 每例患者的尿液样本准备两份, 每份取随机尿, 然后选择一次性的、长度小于100 mm、直径约13 mm的塑料试管, 取10 ml的中段尿液, 并及时送交医院检验科, 一份进行尿干化检查, 另一份进行尿沉渣检验, 选择相应的仪器严格按操作进行。尿干化学检测原理:尿中相应的化学成分使尿多联试带上相应试剂模块发生颜色变化, 而颜色的深浅正好与尿中相应物质浓度成正比, 从而有效测定待测尿液中相关成分的含量。尿沉渣检验原理[3]:利用红色半导体激光、DNA/RNA染色技术和流式细胞计数原理, 仪器将对尿液自动进行分析, 通过尿液中不同细胞对应形态及大小的不同, 产生前向散色光、荧光强度、侧向散射光的不同, 以散射图和直方图形式显示结果;其尿蛋白采用加热醋酸法进行检验。最后将两种方法对应的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检验结果对比, 并综合尿沉渣及尿干化学检查的检查结果符合情况进行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 结果

2.1 两种方法对应的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检验结果比较

尿干化学检查和尿沉渣检验中白细胞、尿蛋白、红细胞阳性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注:与尿沉渣检验比较, aP>0.05

2.2 尿沉渣检验及尿干化学检查的检查结果相同情况

尿沉渣检验及尿干化学检查的检查白细胞、尿蛋白及红细胞阳性符合率均较高, 见表2。

3 讨论

临床上对尿干化学检查进行检查时需采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验, 该方法的优点为检测标本用量少, 速度快, 项目多;重复性较好, 准确性较高;但是也存在不足:易受药物、外源性物质或人为因素等干扰, 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4,5]。过去尿沉渣检测多在显微镜下进行, 是一种传统检查方法, 该法操作比较烦琐, 工作效率比较低。现阶段, 临床上多采用尿沉渣仪检测尿沉渣成分, 检测速度快, 参数多, 降低复检率, 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该法的检查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能够作为尿干化学检查法的一种有效补充法[6], 能够克服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 准确检测到尿液结晶, 酵母菌、上皮细胞、管型等有形成分, 有效纠正假阳性或假阴性。因此, 随临床尿液分析仪检测结果假阴性和假阳性比例增多, 尿沉渣检测法重要性越来越突出[7]。

本研究结果显示, 尿干化学检查和尿沉渣检验检查白细胞、尿蛋白及红细胞阳性率间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尿沉渣检验及尿干化学检查的检查白细胞、尿蛋白及红细胞阳性符合率均较高。因此, 临床上尿沉渣检验及尿干化学检查各有其优缺点, 两者之间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若将两者检查结果综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度, 降低漏检率,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总之, 尿干化学检查法现阶段不能完全替代传统尿沉渣检验法, 临床上对尿液进行检查过程中, 应采取两种检查法相结合手段, 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率, 同时降低漏检率和误诊率。

摘要:目的 探讨尿干化学检查及尿沉渣检验在临床尿液检验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住院患者2540例作为研究对象, 晨起后采集每位研究对象的尿液样本, 每例患者的尿液样本准备两份, 并及时将其送交医院检验科, 一份进行尿干化学检查, 另一份进行尿沉渣检验。将两种方法对应的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检验结果进行对比, 并综合尿沉渣检验及尿干化学检查的检查结果符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尿干化学检查中白细胞、尿蛋白及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0.47% (520例) 、15.75% (400例) 、22.05% (560例) , 尿沉渣检验中尿蛋白、白细胞及红细胞阳性率分别为20.59% (523例) 、14.96% (380例) 、24.41% (620例)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综合尿沉渣检验及尿干化学检查的检查结果发现, 白细胞、尿蛋白及红细胞总符合情况分别为97.64% (2480例) 、96.85% (2460例) 、94.49% (2400例) , 其符合率均较高。结论 临床上尿沉渣检验及尿干化学检查检查各有其优缺点, 两者之间不能完全相互替代, 若将两者检查结果综合起来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的准确度, 降低漏检率, 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尿干化检查,尿液检验,尿沉渣,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钟雪萍, 刘静, 黄凤珍, 等.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J].医学信息, 2011, 24 (12) :206.

[2]赵敏, 李新玲.尿沉渣与尿常规在尿液检验中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34) :79-80.

[3]刘军.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探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3, 15 (6) :266-267.

[4]王秀丽.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11 (19) :156-157.

[5]贾红珍.尿常规亚硝酸盐测定与尿沉渣细菌计数对尿路感染的筛查探析[J].大家健康 (中旬版) , 2013, 7 (2) :94-95.

[6]袁丽霞.尿沉渣镜检和干化学在尿分析检查中的意义[J].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 2010, 5 (5) :65.

尿干化学分析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从2010—09~10本院住院患者132例 (均为泌尿系感染患者) , 其中男58例, 女74例, 平均年龄43岁。

1.2 仪器与试剂

H-800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及配套尿试纸条 (均为迪瑞公司) , 此尿分析仪经厂家已校准, Olympus显微镜 (日本) , 日本Sysmex公司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配套试剂。

1.3 检测方法

取新鲜尿标本10mL于标准尿试管中, 用H-800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及时检测尿标本白细胞含量, 然后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同一尿标本白细胞数量, 同时用显微镜检测此非离心尿标本中白细胞数量, 以排除白细胞仪器计数及干化学假阳性、假阴性结果。此标本检测完毕后, 室温下放置2h后勿人为混匀用H-800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及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按上述流程重新检测。各项检测结果用t检验进行处理。

2 结果

尿干化学检测结果按色阶 (-、±、+、2+、3+) 例数分成放置前、放置后两组, 以放置前的检测结果为标准, 放置后“-”多了6例, “±”多了7例, “+”多了1例, 而“2+”减少了6例, “3+”减少了8例。尿干化学两种检测条件每组例数及对比见表1。放置前3例、放置后9例干化学阴性结果经显微镜检查为假阴性结果, 并且镜检计数与仪器计数相符。尿沉渣检测放置前、放置后白细胞数, 并计算每个色阶白细胞平均数及标准差。结果见表2。经t检验, 各色阶白细胞数放置前、后均无显著性意义 (P>0.05) 。

3 讨论

H-800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每小时检测240份标本, 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现了标准化操作, 但其在检测尿标本时只吹打混匀2次, 而且混匀力度不够, 当尿标本放置时间过长时, 尿中细胞等有形成份就会沉到试管底部, 由于检测时混匀力度不够就会产生一些假阴性结果, 给我们带来不必要的复检工作。本文放置前检测的标本中3例阴性结果经显微镜复检有2例白细胞聚集成团 (脓球) , 尿试纸条上的试剂无法破坏成团的白细胞而引起假阴性, 1例是以单核细胞为主, 尿试纸条上的试剂只对中性粒细胞反应所以引起假阴性结果;而放置2h后的尿标本除了以上3例假阴性结果外又增加了6例假阴性结果, 此6例假阴性结果即为尿标本放置时间过长, 标本中白细胞沉淀引起。从表1可以看出, 各色阶检测结果均有变化, 只不过假阴性结果更容易被我们关注和发现而已。传统的工作模式是先检测尿干化学, 然后检测尿沉渣 (现有的尿工作站也是此种模式) 。门诊患者的尿标本能做到及时送检, 所以在这种工作模式下, 门诊尿标本不存在因放置时间过长而引起尿白细胞假阴性的情况;而本室所检测标本均来自住院患者, 尿标本很难及时送检, 从而引起因细胞沉淀而出现假阴性结果, 增加了复检的工作量。因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时吹打混匀5次, 且混匀彻底, 从尿沉渣检测结果可以看出, 放置时间对检测结果基本没有影响, 所以我们采用了尿标本先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 通过沉渣检测也达到了充分混匀尿标本的目的, 然后用H-800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测, 从而解决了尿标本因混匀不彻底而产生干化学假阴性结果的发生。H-800全自动尿干化学分析仪是一台能够智能升级的仪器, 建议厂家可以通过升级来改善其混匀功能, 从而彻底解决此类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郑春辉, 王凤, 陈强谱.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9) :700-702

[2]程天翠, 张夏玲, 肖建红.50%硫酸镁湿热敷防治PICC机械性静脉炎45例效果观察 [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5) :99

[3]高惠宁, 郑守华, 上官志毅, 等.硫酸镁湿热敷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PICC静脉炎效果观察[J].护理管理杂志, 2010, 10 (4) :301-302

[4]罗洪, 陈宏基, 姜海平.经外周穿刺置人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物的实验室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7, 42 (6) :548

尿干化学分析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德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疑似尿路感染者清洁中段尿408份, 女264例, 男82例, 年龄为2~90岁。女性要求清洗外阴留取中段尿标本。Mejer-600尿干化学仪;血平板购于广州迪景公司;细菌鉴定仪及配套细菌鉴定板为美国BD phoenix 100细菌鉴定分析仪。

1.2 方法

(1) 培养与鉴定方法:培养采用定量接种环法, 用定量接种环蘸取中段尿液标本 (10μL) 在血琼脂平板上作均匀划线接种, 35℃下培养24 h。运用BD phoenix 100细菌鉴定分析仪鉴定细菌。并对细菌鉴定到种。细菌培养阳性标准为:定量细菌培养菌落计数革兰阴性菌≥105CFU/m L。革兰阳性菌≥104CFU/m L。 (2) Mejer-600尿干化学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质控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检验。以白细胞1+为阳性。以此计算Mejer-600白细胞定性快速筛查尿路感染的灵敏度、特异度、阴/阳性预测值、假阳性及假阴性率。 (3) 质量控制:每天用标准质控菌株进行质控。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铜绿假单胞菌A FCC27853均购自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尿液培养4 0 8例尿液标本中尿液培养阳性1 9 0例, 其中包括大肠埃希菌 (46.84%) 、肠球菌 (14.21%)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6.84%) 、肺炎克雷伯菌 (4.21%) 、真菌 (5.26%) 及其他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 (22.63%) , 见表1。

2.2 Mejer-600尿干化学仪白细胞定性408例尿液标本中阳性为344例, 其中1+140例 (40%) 、2+161例 (46%) 、3+43例 (14%) 。以尿定量细菌培养为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 以Mejer-600尿干化学仪白细胞定性1+为筛查尿路感染的诊断临界值, 其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为53.19%、特异度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73.84%、阴性预测值为3.68%、假阳性率为46.81%、假阴性率为4%, 此时Mejer-600尿干化学仪白细胞定性筛查与尿定量细菌培养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见表2。

3 讨论

尿液干化学仪因其方便、快捷、经济、实用普遍应用于各级医疗机构。而Mejer-600尿液干化学仪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尿干化学仪, 其采用双波长检测, 美国高效长寿发光管, 使用寿命长, 性能稳定。操作简便, 维护简单, 其采用球面积分仪测量反射率, 测量波长为550 nm、620 nm、720 nm;可连续进样检测, 每小时可检测600个样本。可以满足大多数医疗机构的需求。

根据目前已有文献报道, 尿培养阳性是尿路感染确诊的金标准, 但是一般需要3~4 d时间, 且阳性率不足30%, 难以满足临床及时确诊的要求[4]。国内外对于UF-100系列的研究多有报道, 而对尿液白细胞与尿培养细菌分布的比对尚少见报道[5]。而本研究分析Mejer-600尿液干化学仪对尿液标本进行白细胞 (尿路感染紧密相关的的参数) , 并与“金标准”尿液培养结果进行分析对比, 其结果有明显差异。

本次研究尿液培养408例尿液标本中尿液培养阳性190例, 其中包括大肠埃希菌 (46.84%) 、肠球菌 (14.21%) 、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6.84%) 、肺炎克雷伯菌 (4.21%) 、真菌 (5.26%) 及其他革兰阳性/革兰阴性细菌 (22.63%) 。与国内外报道基本一致[6]。以尿定量细菌培养为诊断尿路感染的金标准, 以Mejer-600尿干化学仪白细胞定性1+为筛查尿路感染的诊断临界值, 其筛查诊断尿路感染的灵敏度为53.19%、特异度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73.84%、阴性预测值为3.68%、假阳性率为46.81%、假阴性率为4%。而且尿培养也只能计数活细菌;或是培养过程中细菌在琼脂培养基上可能为静菌, 不发育, 即处于所谓的不能培养状态[7]。说明尿培养也不能完全排除尿路感染。然而Mejer-600尿干化学仪白细胞定性其仍然存在假阳性和假阴性。同时也包括一些误差。其1+为筛查尿路感染的诊断临界值的灵敏度53.19%相当低, 如果筛查诊断尿路感染其假阳性率 (46.81%) 会造成极大影响, 本研究分析结果不推荐使用尿干化学仪白细胞定性快速筛查尿路感染。但是其简便、快速可以同其他的检测项目联合提高尿路感染的检出率。

摘要:目的 用中段尿定量细菌培养为金标准, 评价Mejer-600尿干化学仪 (简称Mejer-600) 白细胞定性检测在快速筛查尿路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408份中段尿液标本同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和尿液干化学白细胞检测。以尿液细菌培养菌落计数阳性为金标准, 计算灵敏性、特异性、阴/阳性预测值、假阳性及假阴性率。结果 408份尿液标本中细菌培养阳性190例, 占46%;以Mejer-600白细胞定性检测1+阳性为筛查尿路感染的临界值, 其检测结果的灵敏度为53.19%、特异度为96.00%、阳性预测值为73.84%、阴性预测值为3.68%、假阳性率为46.81%、假阴性率为4%。Mejer-600尿液白细胞定性检测与细菌定量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Mejer-600尿液干化学仪白细胞定性检测快速筛查尿路感染的可信度不高, 尿路感染的诊断还需联合其他检测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阴/阳性预测值。

关键词:Mejer-600尿干化学仪,尿定量细菌培养,尿路感染

参考文献

[1]Juthani-mehta M, Tinnetti M, Perrelli E, et al.Diagnostic accuracy of criteria for urinary tract infection in a cohort of nursing home residents[J].Jam Geriatr Soc, 2007, 55 (7) :1072-1077.

[2]贝正平, 菜映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458-486.

[3]郭丽, 杨雪梅, 张迎春, 等.尿路感染377例菌落分布及药物敏感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0, 10 (7) :320-321.

[4]Zaman Z, Roggeman S, Verhaegen J.Un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flow cytometer UF-100 and urine strips in predicting outcome of urine cuhures[J].J Clin Microbiol, 2001, 39 (11) :4169-4171.

[5]樊云蓉, 甘超, 漆涌, 等.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路感染的诊断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9, 32 (6) :635-638.

[6]陈欢, 胡云健, 毛永辉, 等.尿路感染细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性分析检测[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6 (3) :345-347.

上一篇:智能集控中心下一篇:重瓦斯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