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共12篇)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 篇1
最近几年越来越感觉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特别严重, 后进生所占比例较大, 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造成两极分化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根据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仅供大家参考。
一、造成分化的原因
(一) 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因素
对于初中生来说, 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我对三所初中的抽样调查表明, 260名被调查学生中, 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占50%, 其中有直接兴趣的30人, 占23%;有间接兴趣的76人, 占58%;原来不感兴趣, 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主兴趣的24人, 占19%;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不浓的占50%, 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18人, 占14%, 原来有兴趣, 后来兴趣减退的116人, 占42%。调查中还发现, 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 因此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 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 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 初中数学难度加深, 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 教师辅导减少, 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 有的学生适应性差, 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 在学习中, 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 甚至丧失信心, 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 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 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相比小学数学而言, 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 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 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 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不能及时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导致学习分化。
(三)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 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 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 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 有的则慢一些, 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一) 创设问题情景, 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 就能产生积极学习的情感, 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 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 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二) 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 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 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三) 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 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 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 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四) 培养优化师生情感, 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 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 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 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 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 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 真诚帮助, 从精神上多鼓励, 学法上多指导, 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能力。
总之, 在数学教学中, 为了防止数学成绩的分化, 除了教学尽力外, 我们要始终用真诚的爱对待学生, 进行持之以恒的言传身教, 以数学的魅力, 把学生的情感融于数学的知识海洋中, 融情于教, 以情促教,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使学生逐渐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和自信, 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濮阳市第五中学数学组)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 篇2
二、对策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变被动为主动.针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上述情况,我采取了以加强学法指导为主,化解分化点为辅的对策,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行为.什么是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向学生做了如下具体解释,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满足和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2.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 篇3
关键词: 数学;成绩;两极分化
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在初中一年级的下半学期表现得已经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
一、造成初中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1.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笔者对此进行了一项调查,在被抽样调查的300名学生中,对学习数学有兴趣的占51%,其中有直接兴趣的47人,占15%;有间接兴趣的85人,占30%;原来不感兴趣,后来产生兴趣的17人,占6%;对数学不感兴趣或兴趣软弱的占49%,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20人,占7%,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118人,占42%。调查中还发现,学习数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阶段的学习相比,初中数学难度加深,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数学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小学数学而言,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3.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4.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听课效率低。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的话:“一种好的学习习惯比学的肤浅的知识更为重要,它是学有所得的前提和保障。”上小学时,大部分学生都是活泼好动型,自控能力差,上课喜欢说说笑笑,根本不把老师讲的内容听到脑子里去。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控能力注意的保持能力较之以前有所提高,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随着某些原因的影响也开始下降,听课效率大大降低。面对这些情况不仅需要我们老师有很好的组织教学能力,引领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更要让他们养成上课认真听讲的习惯。作为教师应充分灵活的运用评价机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成就感、自豪感。从而让他们养成勤学乐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减少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数学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2.教会学生学习。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3.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 篇4
一、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分析
(一) 部分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意志薄弱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的兴趣, 对初中学生来说, 学习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学习意志是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 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 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困难相联系的.与小学数学相比, 初中数学难度加深, 教学方式变化比较大, 教师辅导减少, 学生学习独立性增强.在中小学衔接过程中, 有的学生适应性强, 有的适应性差, 适应性差的学生意志薄弱, 遇到困难和挫折容易退缩, 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二) 教师的教学脱离学情
在教学中, 教师脱离学情, 删减必要的探索、推导、交流环节.部分教师讲课时, 只面向中上等水平的学生, 基础较差的学生听不懂, 再加上自制能力较差, 经常搞小动作, 被教师发现后, 遭到教师的训斥, 自尊心受到打击, 与教师感情疏远, 慢慢形成学习障碍, 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三) 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长自身修养在家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所谓修养, 是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 以及养成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家长自身良好的修养会影响孩子, “传”给孩子;相反, 家长缺乏良好修养不仅耽误了自己的后代, 还会妨害社会, 这是每个家庭都不能掉以轻心的.缺乏家庭教育及父母关爱是导致学生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现在有很多父母都外出打工, 孩子只能交给爷爷奶奶或者邻居照看, 而父亲去打工, 母亲在家者, 往往管不住孩子, 爷爷奶奶更加管不住孩子.这些孩子往往无心学习, 最后成为后进生.
(四)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提高, 而初二学生由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有的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 有的慢, 学生数学学习接受能力存在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 从而造成数学成绩的两极分化.
二、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应对策略
(一)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如果能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 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等.
(二) 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数学上花费不少工夫, 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 原因是学习方法不对.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一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 另一方面加强学法指导和心理辅导.
(三) 注重后进生的转化
在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方面要遵循低起点、慢进度、循序渐进的原则, 耐心地辅导, 使之学得愉快, 树立信心.教师布置作业时, 要分层要求, 有意识地出一些较易的题目, 使后进生尝到甜头, 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激励他们积极进取、努力向上, 达到转化后进生的目的.
(四) 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 改善课堂心理环境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和管理者, 其人格是一种巨大的潜在精神力量, 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教育能力是影响学生情感体验、制约课堂心理气氛的重要因素.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能影响学生智力的发展, 有利于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要不断完善自我.
(五) 建立“家长桥”
对长期打骂孩子、迷恋麻将、无暇顾孩子的家长及父母离异、把孩子当皮球踢的家长, 笔者会主动做好家访, 建立“家长桥”, 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结合, 从而对两极分化现象做到防微杜渐.
(六) 重视德育渗透
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教学要重视德育教育, 那么怎样才能在数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呢?为了上好一堂数学课, 笔者充分发挥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 把德育教育贯穿到知识分析中.例如, 在涉及圆周率的使用时, 介绍圆周率是我国伟大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 他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值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6位小数的人.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
为何成绩会两极分化 篇5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历史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严重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八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拉近他们与优生的距离,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成绩;兴趣;两极分化;历史教学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树立“全面发展观”,既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又要面向全体学生。在初中阶段,学生历史学习成绩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后进生所占的比例较大,特别在初中二年级表现得尤为明显。这种状况显然与培养全面发展的创新人才是相违背的,直接影响着学生提高历史教学质量。那么,造成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预防严重分化?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造成两极分化的原因
⑴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笔者对所在学校初中包括自己任教的三个班级在内的八年级7个班抽样调查表明,200名被调查学生中,对学习历史有兴趣的占48%,其中有直接兴趣的26人,占13%;有间接兴趣的56人,占28%;原来不感兴趣,后因更换老师等原因而产主兴趣的14人,占7%;对历史不感兴趣或兴趣软弱的占52%,其中直接不感兴趣的18人,占9%,原来有兴趣,后来兴趣减退的86人,占43%。调查中还发现,学习历史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历史学习成绩也比较差,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及其密切的联系。
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的变化也比较大,教师辅导减少,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在这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有的学生适应性差,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在学习中,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甚至丧失信心,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⑵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没有形成较好的历史认知结构,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
初中历史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其次还表现在掌握历史知识的技能技巧上,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因此,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不能及时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导致学习分化。
⑶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历史学习要求。
八年级是历史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历史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八年级学生正处于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思维方式,因此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对历史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⑷教师教学方法不当也是造成分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学仍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下列情况: ①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几十个知识水平和个性存在着差异的学生,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很少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这种划一的要求,必然导致分化的产生。
②“一言堂”、“满堂灌”仍是一些教师习惯的教法,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应付的状况。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没有及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不注意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导致学生在学习上处于被动地位,进而产生分化。
③作业布臵过多或偏少,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作业效度极低。
二、减少历史学习两极分化的教学对策
⑴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学习历史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如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历史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等。
⑵教会学生学习
有一部分后进生在学习历史上费工夫不少,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
⑶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历史学习的问题,从七年级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历史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⑷改革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①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决不可以越俎代庖,以知识的讲授替代主体的活动。教师要讲究教学策略,采用生动活泼的形式,使学困生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在参与过程中品尝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历史的动机。
②历史探究性学习,能有效地沟通历史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作为教师,要善于为学生的学习设臵探究的情境,营造探究的氛围,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活动。
③掌握反馈信息,精心设计练习。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意掌握反馈信息,及时采取措施,弥补缺陷,以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练习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应该精心设计每个练习,做到有的放矢,练在点子上,多次反馈,重视讲评,具体地帮助学困生弥补知识缺漏,使之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并在实际运用中,逐渐形成技能技巧。
⑸实施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策略。在历史学习中出现两极分化是难免的。因此,分层教学与个别辅导就十分必要。在分层指导中,教师要运用教育机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摆脱学习中的窘境,最终实现预期的成长与发展目标。
⑹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与认识过程是相联系的,任何认识过程都伴随着情感。初中生对某一学科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密不可分,他们往往不是从理性上认为某学科重要而去学好它,常常因为不喜欢某课任老师而放弃该科的学习。“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和促进学习的重要因素,特别要对后进生热情辅导,真诚帮助,从精神上多鼓励,学法上多指导,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拉近他们与优生的距离,改善他们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 篇6
一、学生成绩分化的几个主要原因
1.依赖心理强,依然被动学习
许多学生进入初中后,还像小学生一样,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跟随教师学习,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为不制订计划,坐等上课,课前没有预习,对教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上课忙于记笔记,没听到“门道”。
2.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学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听不全要点,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堆,课后却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还有的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
3.不重视基础
一些学生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鹜远,重“量”轻“质”,陷入题海。一到正规作业或考试时,学生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卡壳”。
4.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数学学习要求
初二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除此之外,教师不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组织教学活动,没有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也就不能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导致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现象的教学对策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如果能在数学学习中产生兴趣,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2.教会学生学习
(1)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订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制订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3)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使学生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教师讲课的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4)落实好上课这一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课前自学过的学生上课更能专心听课,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什么地方可略,知道该记的地方才记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5)及时复习,高效学习。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6)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7)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問题,如对知识错误的理解,或由于思维受阻而遗漏的解答,通过教师点拨使思路畅通正确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教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做适当的重复性练习,长期坚持对所学知识就会由“熟”到“活”。
(8)系统小结是系统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
3.循序渐进,防止急躁
由于年龄较小、阅历有限,为数不少的初中学生容易急躁。有的学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学生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4.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
要针对后进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数学学习的问题,从初一代数教学开始就加强抽象逻辑能力训练,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学到了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 篇7
关键词:初中数学,成绩分化,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数学越来越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它几乎影响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小到人们的衣食住行, 大到航天、宇宙, 这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 我发现基础学段——初中阶段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呈现出比小学阶段更严重的现象, 到了八年级的下学期分化现象更为严重, 很多学生开始厌学数学, 到九年级结束中考时, 数学成绩在C等以下的竟然能占到百分之四十五, 这种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中考情况, 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每一名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因此, 尽可能地缩小数学成绩的分化成为一线数学教师关注的焦点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缩小数学成绩的分化, 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因此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如果具有较强的求知欲,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 如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充当课堂的小主人, 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例如, 我在引导学生们学习利用三角比来测量物体高度这节课时, 将全班55名同学分成了六个小组, 每个小组配备了一套测量工具, 然后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 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 都争先恐后地进行操作, 记录数据, 进行测算。然后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 看哪个小组算的准确。通过这样设计, 原本只是一节普通的数学活动课, 变得有滋有味。不仅让学生学会了新的知识, 而且本节课还对以前学过的三角比都利用了一遍, 前面没有掌握好的同学, 通过这次活动, 意识到要重新复习巩固, 充分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需要教师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 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并且也可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研究表明, 竞争能够唤起学生的高昂斗志和兴奋水平, 促使学生投入积极的学习活动中, 克服困难、争取优异成绩。竞争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此外教师也要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同时教师也要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 等等。
二、帮助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教师每天要布置一定的弹性作业, 其中一项就是布置与下节课有关的问题, 从而督促学生课余时间认真预习新内容, 通过预习相当于把新知识先自己消化吸收了一遍, 不能吸收的可以进行标注, 上课时有针对地进行重点研究。这样就提高了预习的质量, 学生在上课中也会感觉数学和自己联系更密切。
三、教会学生会听课, 会讨论问题, 会写数学小作文
很多学困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状况存在焦虑, 但不会找主要原因。事实上大多数学困生是在课堂听讲出了问题。教师可针对这部分学生召开小型的座谈会, 第一步, 对听讲的策略进行指导, 要学会听重点, 听易错点。可以让做得比较好的同学现身说法。第二步, 针对自己不会的问题要重点讨论, 并进行记录。第三步,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感受和收获, 针对易错不会的问题要养成写小作文的好习惯, 可以写一下该类问题的解决方案或者变形问题等, 形成数学小作文。可以写成归纳型或者复习型等, 这样做既改变了学生死记硬背的机械方法, 又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概括能力。有利于学生梳理、展示自己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有利于学生归纳学习方法, 总结学习规律;数学作文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机会, 给学生提供了发表独立见解的阵地,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新的条件, 是一种提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
四、独立完成作业, 正确利用网络, 查找资料
独立做作业是对自己所学知识进行测试的最佳方法, 被测试者会在第一时间获知自己掌握新知识的情况, 然后针对不会的问题可以与同学教师共同探讨, 此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网络上也集中了一些优秀的学习网站, 里面有很多针对不同学习内容设计的训练题及同类题型的最佳解决方案。学生在做作业时, 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参照, 忌照搬照抄, 这样不仅不能解决疑惑反而会养成懒惰的习惯。
五、教师要刻苦钻研, 努力改进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教师应努力在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上下功夫, 把握教材的单元与单元、章节与章节之间的纵横联系, 精心设计每一堂课, 一堂好课首先应该是知识传授准确, 其次是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难点化解方法巧妙, 学生有适度的练习机会有思考的余地。同时教师要加强知识发生过程的教学, 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结合起来, 在解题思路的形成及解题方法的发现过程中, 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促使学生在认识问题上发生“能力突变”, 也就是巧妙地促使学生达到“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佳境。学生只有经过这样的“突变”才会将新知识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 并将它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成绩。
六、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还要学会做学生心灵的导师
著名的教育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 任何一个健康的人心理都有一些需要, 当满足了基本需要, 一个更高的需要就会出现。实际上学生在学习中亦是如此, 当学生满足了师生之间平等、互相尊重的需要, 学生才会自尊、自重, 如果师生之间不是平等的朋友的关系, 心理的距离必然会增大, 心灵上达不到沟通, 将极大地阻碍学生参与学习。只有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 在和谐的学习环境里, 感到自身的价值, 人格得到尊重、承认, 才有机会轻松、愉快地参与教学过程, 才愿意和教师产生共鸣, 对知识的吸收将会更快, 效率也会更高。因此, 现代课堂教学应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 构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 将师生关系定位为“愉快的合作, 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 对权威、尊严的威胁”, 让学生在率真、坦诚、民主、和谐的环境里主动参与, 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作为一名数学教师除了关心本学科的学习情况外, 也应该关心学生日常的思想及行为方式,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师爱的另一个层面, 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从而带动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
总之, 数学成绩的分化研究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除了教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精心设计外, 我们要始终用真诚的爱对待学生, 进行持之以恒的言传身教, 充分展现数学的魅力, 把学生的情感融于数学的知识海洋中, 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让学生逐渐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心态, 最终缩小数学成绩的分化
参考文献
[1]高飞.初中生数学分化的原因及教学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 2008, 9.
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原因及对策 篇8
1. 兴趣缺乏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心理原因。在学习上, 学生对教师过分地依赖, 是两极分化的客观因素。相比小学数学而言, 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更强。首先, 表现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 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内容的基础;其次, 表现在掌握数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 新的技能技巧的形成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如果对前面所学的内容不能及时掌握, 没有形成技能, 就出现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些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 又没有查缺补漏、及时衔接, 就导致了知识的断层。长此以往, 学生所学知识形不成完整的系统和网络, 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导致学习成绩分化。
2.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中学数学学习的要求。初二阶段是数学学习成绩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数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明显比小学要高。而初二学生正处于由“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关键期,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慢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必然受到影响。
3. 学习的自主性差, 往往是课上听课、课后完成作业了事, 没有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初中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往往偏重于对课本上定义、公式、定理的记忆, 不会比较, 不善归纳, 不能形成完整的学习操作系统, 尚未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中解脱出来, 无法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以致严重影响了知识摄入的数量与质量, 最终逐步导致了分化。
4.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 数学课堂教学中, 常常发出同一个指令。教师面对知识水平和个性存在差异的学生, 没有考虑到高、中、低不同水平的情况。这种“划一”的要求, 必然导致分化的产生。学生作业抄袭现象严重, 作业效度极低。
如何预防分化?我个人的教学体会是: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如果能在学习中产生兴趣, 就会产生求知欲, 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 如: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 体验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发挥趣味数学的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 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还有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数学问题更直观, 等等。
2.教会学生学习。有一部分学困生在数学上工夫花了不少, 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 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教师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这些学生正确的数学观, 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的指导和学习心理的辅导。
3.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 帮助学生不断成功, 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逐步转变失败心态, 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教师必须引导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 使其产生自信心, 进而感到经过努力, 自己是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 篇9
【原因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 难度增大.因此有少部分高一新生无法适应.表现在上课都听懂, 但作业不会做;或即使做出来, 老师批改后才知道有多处错误, 这种现象被戏称为“一听就懂, 一看就会, 一做就错”.
【应对方法】 (一) 从“教法”方面想办法
1.改变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第一, 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第二, 改变观念, 因材施教.第三,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探索.用爱心、细心、耐心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2.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水平, 加强责任心.
3.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像蜜蜂“采蜜式”的学习, 经过消化咀嚼, 使知识积少成多.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数学的无穷乐趣, 并把所学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4.教会学生学习, 在解题上正确引导学生,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课外辅导书, 以拓展学生知识面.提倡学生进行章节总结, 把知识串成线, 做到书由厚读薄, 又由薄变厚.期中、期末都要召开学习方法交流会, 让好的学习方法成为全体学生的共同财富.
(二) 从“学法”方面找出路
教学是一个师生的双边活动, 老师是外因, 是变化的条件, 学生才是内因, 才是变化的根据.要学好数学, 学会解数学题,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生的“学法”上找出路,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听懂课, 不会解题”的问题. 1.加强学习的主动性, 在时间上要挤和钻, 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2.勤学好问, 虚心向老师请教, 向同学学习, 自觉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 3.牢牢抓住听课这一重要环节, 真正听懂课 ; 4.课堂、课后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养成自觉复习的好习惯.
【原因二】初、高中不同学习阶段对数学的不同要求所致.
【应对方法】 应让学生认清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 知识的深度、广度, 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如二次函数, 参变量问题, 三角公式的运用, 空间与平面, 实际应用问题等, 是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 需要在高中学习中, 查缺补漏, 否则就必然会跟不上高中学习的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基础教学, 帮助学生体会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知识的深度、广度的区别, 多用“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 鼓励思考, 让学生在做中学, 发展健全的人格.
【原因三】心理上, 感觉上的因素在起作用.一所高中的学生来自多所初中, 原来的尖子, 现在不可能都是尖子.从初中到高中, 学习的难度系数不一样了, 在小学可以得双百, 在初中得双百就难了, 到高中就更难, 有些学生心理上的自我调适能力较差, 到了新环境, 常因一些琐事而焦虑, 造成精力流失.
【应对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 认识产生行动, 行动决定结果.认识上的偏差就会产生行动上的错位, 行动上的错位必然不会产生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 我们教师应重点帮助学生澄清关于数学基础不好会影响高中学习等问题, 使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挫折与困难.
高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与对策 篇10
一、学习状态的分析
面对众多初中学习的成功者沦为高中学习的失败者, 我对他们的学习状态进行了研究, 调查表明, 造成成绩滑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被动学习。
许多同学进入高中后, 还像初中那样, 有很强的依赖心理, 跟随老师惯性运转, 没有掌握学习主动权。表现在不制订计划, 坐等上课, 课前没有预习, 对老师要上课的内容不了解, 上课忙于记笔记, 没听到“门道”。
2 学不得法。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剖析概念的内涵, 分析重点难点, 突出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 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 笔记记了一大本, 问题也有一大堆, 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 只是赶做作业, 乱套题型, 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 机械模仿, 死记硬背。
3不重视基础。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 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 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 但对难题很感兴趣, 以显示自己的“水平”, 好高骛远, 重“量”轻“质”, 陷入题海。
4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 知识的深度、广度, 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这就要求必须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为进一步学习作好准备.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
二、对策
高中学生仅仅想学是不够的, 还必须“会学”, 要讲究科学的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 才能变被动为主动。
1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反复使用的方法将变成人们的习惯行为。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制定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 时间安排合理, 不慌不忙, 稳扎稳打, 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
课前自学是学生上好新课, 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自学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 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 掌握学习主动权.自学不能搞走过场, 要讲究质量, 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 上课看重听老师讲课的思路, 把握重点, 突破难点, 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 课前自学过的同学上课更能专心听课, 他们知道什么地方该详, 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该精雕细刻, 什么地方可以一带而过。
及时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 通过反复阅读教材, 多方查阅有关资料, 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 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 进行分析比较, 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上, 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 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 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 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 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出来复习强化, 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 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系统小结是学生通过积极思考, 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 参照笔记与有关资料, 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 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 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2循序渐进, 防止急躁
由于年龄较小, 阅历有限, 为数不少的高中学生容易急躁, 有的同学贪多求快, 囫囵吞枣, 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 有的取得一点成绩便洋洋自得, 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情况, 我们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发现新知的积累过程, 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为什么高中要上三年而不是三天!许多优秀的同学能取得好成绩,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基本功扎实, 他们的阅读、书写、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3 研究学科特点, 寻找最佳学习方法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学生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 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对能力要求较高。学习数学一定要讲究“活”, 只看书不做题不行, 埋头做题不总结积累不行, 对课本知识既要能钻进去, 又要能跳出来, 结合自身特点, 寻找最佳学习方法。华罗庚先生倡导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方法因人而异, 但学习的四个环节 (预习、上课、整理、作业) 和一个步骤 (复习总结) 是少不了的。
4 加强辅导, 化解分化点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 篇11
“两极分化”形成的原因
1科目增多。小学科目主要是语文、数学,教学内容少。初中科目成倍增长,难度大。初中数学分为代数和几何,英语内容增多。增加了生物、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由常识科目变为独立科目。
2中小学知识衔接不当。初中与小学的班级管理模式和学科设置不同,初中任课教师人数增多,教师学科之间联系不如小学,初中教学方法增多、学习方法不同使部分学生知识衔接不好,学生不能很快适应学习环境,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精神压力过大。初中各科知识与小学知识有密切联系,讲授初中知识常常需要小学基础知识,小学基础知识不扎实,就很难理解初中的新知识。教师讲课缺乏对小学基础知识的联系,又不能采取补救措施,教学难度增大,学生理解不透,造成学习成绩滑坡。
3初中教学班额大,而城镇中学班额过大,不利于因材施教。教师讲课量大,批改量大,辅导量大。
4厌学。学生对于学习内容难于理解,或由于其他原因致使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
对策
1教学管理——一以贯之
对初一新生要强化管理,各科均要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各科教师根据教学标准上好第一节课,讲好“绪论”课。讲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学习内容、知识体系、中小学知识的联结点,然后介绍本学科的性质、任务、功能及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出学习本学科的方法及具体要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使其明确必须学好各科,防止在某一学科出现缺口,以至出现偏科现象。
对于初一新生而言,加强组织教学至关重要,使其把精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针对初一学生好动特点,教师应精心设计每节课,使课有新鲜感,把组织教学贯穿到全课的始终,使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向自主、合作、探究过渡,渐进佳境。
加强科际横向联系,及时召开班主任、科任联系会议,准确掌握学生各科学习情况,根据存在的共性问题,确定解决办法,明确主攻方向,制定相应措施。使班主任和科任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使各科教学齐头并进,形成良好的教学态势。
2教学方法——因势利导
中学教学内容多,容量大,课内练习少,课外作业多,讲课语言注重逻辑性、严密性、准确性。初中各科教学应力求精讲精练,使学生在课堂上有一定的练习时间。初一开始的进度适当放慢,夯实基础,力争做到当堂内容当堂巩固,要从作业质量人手,精选习题,不要靠布置大量作业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鉴于初一学生没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训练可根据新旧知识问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理解程度灵活安排,注意题型的梯度。初中学生的思维比较集中,聚合程度增强,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尚属经验型,需要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故在讲授概念时,应加强直观教学,多举实例说明,在获得感性认识后,再运用相关知识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真正讲清要领的内涵与外延。
3学习方法——贵在自学
初中多学科,多教师教,各科特点不同,每位教师教法及对学生要求也不同。所以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根据各科实际,使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看书,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预习应讲求实效,要熟读精思,抓住重点。教师要下发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边看边思考,或圈点、批注课文。或写简要的读书笔记。
课后复习,看书尤为重要。先复习当日讲的知识内容,进一步掌握定义、法则、公式,熟悉题型,归纳知识点,然后集中精力完成作业。
指导学生学会听课,在教师的肩发引导下,积极开动大脑,主动思考问题,做到听与记结合、听与思结合、听与写结合,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进行推理、判断、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 篇12
教师首先要对分化现象有全面的了解。初中化学的分化首先表现为男女分化严重。我对我校几年来的初中化学成绩进行统计, 结果显示平均男生比女生化学成绩高3~4分;优生人数男生占优, 但最差的成绩往往也出于男生;女生中不泛非常优秀的选手。这些说明什么?在我看来, 女生不存在先天学化学的不足, 这可以从那些优秀女同学中得到结论。其次表现为阶段分化明显。主要表现为在化学用语全面教学的开始之前, 学生的学业水平都较高, 上课也有较高的积极性;但是到了化学方程式教学之后分化明显, 等到酸碱盐后, 分化的程度可以称得上天壤之别。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巨大的差异, 与化学学科的特点有关, 更与学生自身有关。下面我就学生自身因素和教师的应对方法作些介绍。
一、造成分化成因
(1) 缺乏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意志薄弱是造成分化的主要内在心理因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 学习的积极性主要取决于学习兴趣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毅力。教学中我们发现像化学这样的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在学习的初期学生是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是, 随着化学教学的深入, 从现象为主的物质教学过渡的抽象粒子的结构和化学用语的教学后, 化学课上不再出现精彩的实验, 奇妙的现象, 而学习的内容在增多, 难度在增加, 学生的兴趣随之下降, 这是第一次分化的重要成因之一。教学实践中还发现, 学习化学兴趣比较淡薄的学生化学学习成绩也比较差, 学习成绩与学习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意志是为了实现学习目标而努力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 是学习能动性的重要体现。学习活动总是与不断克服学习困难相联系的, 与其他理科相比, 初中化学内容有特别之处: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 是说其记忆量大, 同时又有很高的计算和推理方面的教学要求, 因此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上的变化也比较大, 同时到初三后学科增多, 教师辅导减少, 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增强。这样的过渡过程中有的学生适应性强, 有的学生适应性差, 表现出学习情感脆弱、意志不够坚强, 在学习中, 一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 甚至丧失信心, 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2) 掌握知识、技能不系统, 没有形成较好的化学认知结构, 不能为连续学习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相比其他学科而言, 初中化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系统性不很强, 表现为模块型。但是, 在教材知识的衔接上, 前面所学的知识往往是后边学习的基础, 由于前面的知识掌握不牢, 渐渐积重难返;其次还表现在掌握化学知识的技能技巧上, 新的技能技巧形成都必须借助于已有的技能技巧, 同时还要将其他学科的技巧迁移过来。因此, 如果学生对前面所学的内容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不能及时掌握知识, 形成技能, 就造成了连续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 跟不上集体学习的进程, 导致学习分化, 这是后阶段分化的重要原因。
(3) 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不适应化学学习要求。化学用语的应用是化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化学课程对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有了明显提高。而此时学生正处于由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过渡的又一个关键期, 没有形成比较成熟的抽象逻辑思维方式, 而且学生个体差异也比较大, 有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快一些, 有的则慢一些, 因此表现出化学学习能力的差异。除了年龄特征因素以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要求去安排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促进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 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适应性。
二、减少学习分化的教学对策
(1)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如果能在学习化学中产生兴趣, 就会形成较强的求知欲, 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途径很多, 化学学科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 如让学生积极参加兴趣小组, 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 指导学生进行试验探究, 并让其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创设一个适度的学习竞赛环境, 上课前给学生生活的体验, 不要让化学课游离于生活;发挥趣味化学的作用, 初期的实验更要力求新颖有趣;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等。
(2) 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有一部分学生在化学上花费的工夫不少, 但学习成绩总不理想, 这是学习不适应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具体说是方法不当, 事倍功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 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化学学习观念;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如记忆的技巧, 推理的方法及思路, 如何读题, 分析化学学科在学习中与其他学科的异同, 促进学生掌握方法;同时用事实说明化学是可以学好的, 大力表扬成功者, 鼓励进步者。
(3)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加强抽象逻辑思维的训练和培养。要针对部分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不适应化学学习的问题, 从学期初期就加强学生的抽象逻辑能力训练, 始终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 还学到了化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 培养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较好的基础。
【初中数学成绩两极分化论文】推荐阅读:
如何预防初中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09-08
初中数学分化12-07
怎么提高初中数学成绩10-27
怎样提高初中数学成绩08-03
高中生数学成绩分化的原因与对策12-04
初中数学数学论文07-06
初中数学专题复习论文11-27
初中数学毕业复习论文12-09
数学论文范文初中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