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信息化管理

2024-10-03

门诊信息化管理(精选12篇)

门诊信息化管理 篇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医院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系统逐步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我院2001年采用济南浪潮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金卫医院信息系统对医院药剂科、临床各科室及相关科室逐步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经过8年多的实践, 门诊药房在运行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效,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本文对我院开展使用该系统下的门诊药房管理子系统作一简单介绍。

1 系统功能特点

门诊药房管理系统由处方发药子系统和药品库存管理程序 (门诊药房) 子系统两部分组成。

1.1 处方发药子系统

由系统、处方发药、已发处方查询、库存查询、发药统计等主菜单组成。划价收费子系统归属收费处, 不包括在本系统范围内。

(1) 我院实行划价、收费一条龙服务。当收费处录入处方时, 可根据拼音直接输入处方中的药品以及数量, 处方结束时, 打印出发票。若库存无药, 自动提示。当处方传到门诊药房, 经处方确认, 药房人员审方合格后, 给予发药, 发药成功后, 系统自动减去库存。

(2) 已发处方查询:查询条件可以为时间范围或时间范围加条件或只有条件, 条件类别为:处方号、患者姓名及拼音、门诊收费收据号。其功能是对已发处方提供方便查询, 对了解处方用药、药品消耗及财务收费等情况起到良好的监督作用。在此菜单中有退方的功能, 对查找到的已发门诊处方, 点击退方栏, 将原手工处方交给患者退款, 它为方便患者用药调整, 加强药品账目管理提供了有力措施。

(3) 库存查询:可以输入药品代码和药品名称拼音字头及时查询发药过程中现有库存量。发药统计可进行发药人工作量、总处方数统计。

1.2 药品库存管理

(门诊药房) 子系统由出入库、库存管理、药品查询、药品价格、系统设置、帮助几个主菜单组成。

2 设置的目的

2.1 改变传统的工作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以往门诊药房每天对贵重药品进行统计, 要设专人对处方一张张翻查, 用算盘累加, 我院的门诊量很大, 手工统计往往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 而应用本系统进入药品库存管理子系统的处方管理项下, 根据设置的时间段查找到所需药品的消耗量, 很短时间内便能完成。我院门诊药房用药量较大, 房屋面积有限, 须天天领药, 领药人员需查看药柜, 估计领药, 再人工填写领药单, 送到药库。网络的开通, 领药人员可通过快速浏览药品数据库存警示, 迅速确定申请领药品种和数量, 无需填写单据。这种工作模式的转变, 减少了复杂的手工操作, 节省了人力, 提高了工作效率。

2.2 有利于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

计算机网络化的实施, 要求药房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设定的程序操作, 严格执行管理制度, 避免处方漏账、逃账。根据计算机网络系统服务中提供的各种数据信息, 及时掌握各阶段药品入出库、库存量和消耗量的动态情况, 做到计划领药, 避免药品的积压和短缺。过去药品盘点手工操作费时费力而且数据不准确, 现在每月盘点可根据账面数和实盘数进行核对, 不相符数据及时查明原因, 根据实盘入账, 生成盘点清单。在库存管理系统中, 还可随时查看药品的有效期, 防止过期失效。

门诊信息化管理 篇2

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

可行性研究报告

拟 制 人_________________ 审 核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 准 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O一三年九月一十七日]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2 可行性研究报告

1.引言

1.1编写目的

此可行性研究报告目的是分析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的可行性。经过对此项目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初拟此系统实现报告,对未来系统开发过程中将要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进行初步设计及合理安排,明确开发风险软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报告的预期读者为项目管理人,软件用户,软件开发工程师。

1.2背景

软件名称: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 软件开发:

开发平台:Window XP/7 使用平台:本系统适合于运行在Microsoft Windows 的各个版本下,包括Windows 2003、Windows XP、Windows

7、Windows8等平台下 开发软件:C#、SQL SEVER 2005 软件对象:医院门诊各部门

1.3定义

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是HIS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医院为病人服务的第一窗口,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诊提供病人诊疗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所有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接诊病人多,就诊时间短,病人高峰期集中; 门诊就诊环节多,并且要求在短时间内完成;

门急诊服务要求全天候7天,每天24小时的不间断服务;

门诊医生变换频繁,要求系统能提供对病人病情和诊疗过程的跟踪功能,同时也要求系统操作简便,有利于进行大规模的用户培训。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3

1.4参考资料

《医院门急诊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研制》 邓秀英 《上海铁道大学学报(医学版)》 《管理信息系统》 黄梯云 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软件工程导论》 张海藩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SQL Server 实用教程》 刘卫宏 编著 科学出版社

《Visual C#.NET 精解编程实例集锦》 罗斌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要求

功能:通过对门急诊人、财、物信息的统一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加快病人的就诊速度;杜绝收费、药品管理中的漏洞,严格药品管理,避免许多人为因素 造成的漏、错和恶意欠费;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优化服务环境,从而实现“无纸办公”。

A 性能:病人以及各项病人在就诊过程中产生的各项报表、单据,基本费用、药品费用的基本信息必须准确无误的存储在系统数据库内,药品仓储管理的出入必须准确,并在定期时间内对其进行更新。

B 安全和保密要求: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操作和管理的所有权限,对系统数据具有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门诊各部门针对其职能的不同,对系统操作具有相应的权限。

2.2目标

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作为医院信息系统(HIS)的一个子系统,属于联机事务处(OLTP)的范畴。门诊急诊工作的特点要求系统达到以下目标: ①操作简便、快捷、准确、可行,避免和减少操作人员的认为差错; ②方便病人就诊,缩短就诊时间,减少排队现象; ③能进行病人的唯一身份管理,建立病人的健康档案; ④在医生工作站录入信息,以病人信息为中心; ⑤门诊的各环节实现电脑化管理;

⑥与住院、检验、技诊等子系统进行集成,提升门诊系统的功能。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4 2.3条件、假定、限制

a.系统的运行应该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b.进行系统方案选择比较的时间:2周; c.经费、投资方面的来源:所在医院;

d.硬件、软件、运行环境和开发环境方面的条件和限制:服务器工作站,终端为PC机; e.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源:药品仓储数据库,病房管理数据库,就诊病例管理数据库,医疗费用数据;

2.4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进行可行性分析的方法主要有战略分析、调查研究、预测技术、系统分析、模型方法等方法。对市场进行调查,明确医院发展方向,参照国内外先进的医疗系统进行模仿和改进。小组成员会议讨论。

2.5评价尺度

本系统是学生个人开发,无需经费,经济可行。以数据库为主,病人的医疗情况清单和门诊医生护士信息为核心,实现软件的各种功能。明确要求软件操作简单,界面清晰。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 管理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5

3.2 工作负荷

门诊医生:值班留守、加班、假期少、开药风险。门诊护士:值班留守、加班、照顾病人。

3.3 费用开支

1、开发软件所需要的费用

2、后期软件维护的费用

3、医院人员软件培训

5、设备更新

3.4 人员

列出为了现有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所需要的人员的专业技术类别和数量。计算机操作人员:能熟练使用计算机。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6 ASP.NET开发工程师:能熟练掌握C#。

系统管理人员:熟悉数据库的安装和维护,熟悉计算机及故障检修与排除。

能熟练掌握大容量数据存储技术、并发处理技术与互联网的加密、压缩传输技术人员。

3.5 设备

1、服务器数台

2、计算机多台

3、路由器数台

4、交换机数台

3.6局限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状况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门诊病人流量较大,但医院整体反应速度慢,可能会延误病情,导致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救冶。

• 采用人工方式进行数据处理,易出错,速度慢,而且效率不高,浪费资源。• 信息交流慢,医院和其他相关医疗机构在合作方面差。• 信息反馈速度慢,没有设置较好的病人反馈平台。.4所建议的系统

4.1对所建议系统的说明

医院为了实现医疗信息化,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接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将建立全院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系统。医院门急诊信息管理系统将信息科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集中应用于医院,建立医院的信息高速公路。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建立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是系统运行的保障。

4.2处理流程和数据流程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7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8

4.3 改进之处

1.开发出一套以满足医院业务需求为中心,以医院管理为主导,支持医院医疗事务处理,医疗质量的监督与控制,支持医院经济核算,支持医疗改革制度,将以信息手工处理为主的模式转变为实现人、财、物计算机网络化为主的新型管理模式的医院门诊信息管理系统。

2.系统既同其它所有管理信息系统(MIS)一样能追踪、管理伴随人、财、物流所产生的管理信息,从而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而且还能支持以病人医疗信息为中心的整个医疗、教学、科研活动。

3.系统为一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客户/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系统,并要集成现有的部分数据处理系统。具有对医院各项业务和实时信息输入/输出的处理、整理、分析、管理功能。

4.实现对病人的全程信息化管理和信息共享,方便医院门诊病人就诊和医疗事务处理。

4.4 影响

4.4.1对设备的影响

原有的设备基本都能保留,使原有设备运行起来更有效率。

对新提出的设备要求:

1、服务器

2、工作站

3、网络设备有中心交换机、二级交换机、光纤模块

4、外围设备

4.4.2对软件的影响

现有的操作系统软件如:Windows XP,Windows7,Linux等;数据库软件如:Oracle,SQL Server 2005等;开发工具如:C#等均能适用我们的应急联动系统软件开发的需要。

4.4.3对用户单位机构的影响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9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及信息科学的发展,实现医院的医疗信息化、管理信息化,与医疗体制改革接轨,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建立高速、稳定、安全的网络。尽量能使用现有的人员,需要引进较多有计算机技术水平人才

4.4.4对系统运行过程的影响

a. 数据通过医务人员直接输入系统数据库; b. 对数据很好的存储、并做好备份的工作;

4.4.5对开发的影响

a.为了支持医院管理系统的开发,我们的开发人员需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使我们能够很好的了解用户的需要,用户能和我们主动的配合。

b.建立数据库所要求的数据资源包括这个医院门诊的病人资料数据,药品数据,医生资料数据等等。

c.开发和测验所建议系统性能比较好的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即可。可选择的其他系统方案

在进行网络设计时,从节省成本的角度想,考虑过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处理,但是出于以下几点原因,我们没有选用。

1,从技术上来说,使用统一的数据中心,所有的数据都要经过数据中心,使数据中心的信息处理量太多,对数据中心的处理能力要求较高,而且维护难度较大。

2,采用分布式,各部门的信息处理在各自的服务器就可以完成,只有需要进行各部门信息交换时才通过交换机进行工作。利于局域网的平稳运行。

3,由于医院门诊信息系统是一个信息量大,而且还在一些信息,如药品的在存储量,急诊时的一些信息等等,都需要及时的进行反馈,如果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可能不能及时地处理数据,处理效果不够好。4,该方案不利于医院日后的系统升级。投资及效益分析

6.1 支出

基础投资: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10 终端PC机费用

网络设备费用

辅助配置费用

显示墙费用 其他一次性投资:

软件费用

人员培训费 经常性支出:

维护人员费用

其他不可知额外支出

6.2 效益

本系统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减少支出以及提高效益: 1减少门诊就诊环节,并且在短时间内完成工作。

2降低门诊医生变换频繁,系统能提供对病人病情和诊疗过程的跟踪功能。1,减少药房,门诊的员工人数,减少工资的支出。

3,减少门急诊各部门之间协调,以及管理的成本。

4,通过该系统提高门急诊各部门的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提高病人的满意度,提升医院的知名度。

6.3 收益 / 投资比

这方面交给会计人员计算

6.4 投资回收期

这方面交给会计人员计算

6.5 敏感性分析

所谓敏感性分析是指一些关键性因素如系统生命期长度、系统的工作负荷量、工作负荷的类型与这些不同类型之间的合理搭配、处理速度要求、设备和软件的配置等变化时,对开支和收益的影响最灵敏的范围的估计。在敏感性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当然会比单一选择的结果要好一些。社会因素方面的可行性

[项目名称]——可行性研究报告 11 7.1法律方面的可行性

所有软件都选用正版,一方面不会在开发软件工程过程中出现因不正版软件的问题出现错误;另一个方面是涉及到版权问题以免侵犯到该软件的专利权。我们所采用的Microsoft Visual Basic、SQL等都是正版的软件。

所有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这样才能保证技术材料的可靠性以及权威性。同时让提出方对这个技术资料持有专利权。而我们的技术资料一方面是上网寻找的相关材料,还有是从一些相关书籍上借用的。所有的资料都是由提出方拥有跟保管。合同制定确定违约责任。这是软件工作当中最敏感的问题,所以我们只有制定合同确定一切问题,以免因为被人推卸责任和侵犯到专利和版权。具体的我们会先申请专利,注册商标。还有跟某些开发过程中的商家签定合同。跟要利用我们的开发的软件的合作人签定合同。

7.2 使用方面的可行性

用户单位的部分工作人员会熟练操作WINDOW7、XP,LINUX等普遍使用系统,在对用户单位的具有一定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员工进行培训前提下,挑选适合人选作为系统管理员及审计员,本管理系统还是有相当大的可行性的。

而且我们是在其他医院所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借鉴开发的,所以本小组开发的系统能适用一般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度上。结论

门诊信息化管理 篇3

关键词:构件技术;医院信息化;门诊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U246.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3-0000-02

Component Technology-based Hospital Outpatient Information System

Qin Tao

(Changzhou 3th People's Hospital,Changzhou213001,China)

Abstract:Modern hospital to build digital hospital as the goal,to achieve a patient information center,establish a set for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of economic management to achieve the patient information flow,logistics,management of capital flow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rect or indirect economic efficiency,improve medic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ve levels,improve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health care services to achieve quality service.In this context,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hospital outpatient procedures,outpatient hospital characteristics for the design of component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a preliminary completion of the hospital patient information system for hospital outpatien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undation.

Keywords:Component technology;Hospital informatization;Patient information system

一、前言

隨着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医院信息化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医院己基本上建成了以经济管理信息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但医院的信息化发展起点比较晚,因此其有着很大的发展前景。建立以管理患者诊断治疗信息为核心的临床医疗信息系统是医院信息化发展的总体目标。

二、构件技术基本概念

首先,我们可以用描述它的特性的方法来对它进行说明[1]。

(一)构件是预先构建的

构件是代码级的,而不是可以组织到程序中并被编译的源代码单元。对软件开发者来说,构件是预先构建好的,他们的工作是挑选这些构件,并应用在自己的系统之中。构件开发和软件开发成了分离的两个过程。

(二)构件是黑盒,只能通过其接口访问

构件必须与其他构件进行互操作,它采用的是“黑盒”方式来实现这一点。构件是封装起来的,其内部结构对构件使用者来说是不可见的。构件通过接口描述他所提供的功能或服务。其他构件只有通过这个明确定义的接口,才能与该构件相连。为了使用一个构件,有必要能够得到关于它的接口的信息,要么通过相关的规格说明书,要么可以向该构件询问它所提供的接口的信息。接口的定义是构件定义的关键。

(三)构件是可分离的

构件必须能够从一个上下文环境中分离出来,并在另一个上下文环境中使用它。构件的定义是高内聚和低祸合的,其封装特性使得其他构件无需知道它内部的结构。这种可分离性体现为一种上下文无关性。

面向构件程序设计有四个基本特性:多态(可替换性)、模块封装(较高层次的信息隐藏)、延迟绑定、装载(独立的可部署性)和安全性(类型和模块的安全性)[2]。

在构件开发中,往往使用设计模式的概念。设计模式是针对重复出现的设计问题提出的通用解决方案。它既描述了问题,也描述了可能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的描述方式通常是指出构件间的标准交互方式。为了解决特定的某个设计问题,需要将模式应用到该问题,从而得到一个确定的、具体的解决方案[3]。

三、系统设计

病人在医院门诊就诊,第一步骤是进行挂号登记,缴纳一定挂号费用,获取挂号单。病人需要提供病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人员类别,就诊科室或者专家名称等基本信息,系统确定病人的挂号费用、科室序号等数据,打印挂号单据(报核联、发票联),对病人产生门诊流水号,并利用刷卡机设备生成病人门诊信息卡,写入病人门诊流水号。门诊挂号顺序图如图1所示。

门诊挂号顺序图说明:

(一)对病人就诊信息卡进行管理;

(二)并非所有病人都需要打印挂号单(参考挂号单打印业务);

(三)病人选择了就诊科室后,到分诊台选择适合的医师进行分诊;

(四)病人付款类型、挂号类型、就诊科室等条件决定了病人的挂号费用;

(五)挂号单格式可以根据医院要求自行定义;

(六)支持医保、多种公费、自费等多种身份的病人的挂号;

(七)支持窗口挂号功能,挂号员根据病人请求(提供读卡、公费人员查询等方式)快速选择诊别、科室、号别,生成挂号信息,打印挂号单,并产生就诊病人基本信息等功能。

四、系统实现

软件体系结构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一连接子(Connector)。它显式地描述了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或交互协议,搭建了系统的框架,利用它可以很好地刻画系统的构架。在传统的程序设计中,构件间交互的描述往往散布在发生交互的各个构件之中。而通过连接子,SA提供了一种在较高抽象层次观察、设计系统并推理系统行为和性质的方式,也提供了设计和实现可复用性更好的构件、甚至复用连接子的途径[4]。运用连接子建立的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

本门诊信息系统中介绍的各个子系统如门诊挂号、门诊收费、门诊医生站子系统都包含对病人信息的更新和查询浏览操作,可以抽取出一个应用级构件—病人信息管理构件,构件的结构如图3所示。这是一个复合构件,由病人信息查询构件、病人信息浏览构件和病人信息录入构件组成。

五、结束语

作为现代化医院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和支撑环境的门诊信息系统,更是医院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以门诊系统的研发为例进行了基于构件的软件开发的探索,在软件开发中应用统一软件开发过程和面向对象的方法,运用软件体系结构模型,初步完成了信息查询构件的设计和实现。

参考文献:

[1]郑人杰.软件工程高级培训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凤英,邹咸林.基于领域模型的面向对象分析及UML建模.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21(16):112-114

[3]邵维忠,杨芙清.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剑张为,姚振坚,刘森.基于构件/构架的现代软件开发方法的研究.航空计算技术,2003,33(2):115-116

信息技术与门诊服务流程管理 篇4

1 传统就医流程及实施信息化流程管理的原因和目的

门诊流程是指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全过程, 是从挂号、候诊、就诊到检查、交费、取药、治疗的整个过程[1]。目前医院的门诊流程是多年沿袭下来的一种自然过程, 即患者到门诊、排队、挂号、候诊、就诊、交费、候检、检查检验、再就诊、再交费、取药、治疗、离院。在接诊高峰期都会遇到挂号、候诊、交费、取药排队时间长而诊查时间短的问题, 看一次病至少要排4次队 (挂号、候诊、交费、取药) , 交3次费 (挂号费、药费、辅助检查费) , 花费时间少则1.5~2.5 h, 多则1 d[2]。在这种情况下经常会出现候诊大厅人满为患, 门诊各个诊查科室、收费窗口和取药窗口门前人头攒动的现象。其原因除了门诊量大以外, 患者在门诊停留的无效时间长是一个根本原因, 而这与患者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和医院的门诊流程安排不尽合理有关。因此, 必须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作业流程进行重组, 以患者为中心, 合理安排患者就诊过程, 减少患者在门诊过程中不必要的等候时间, 从而提高门诊整体服务水平。

2 医院门诊信息化建设中流程再造的实现

门诊流程再造的原则是:以患者为中心, 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设计流程, 尽量减少患者就诊的环节[3]。我院在实施门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对现有流程中的问题进行重新整合。改变了服务模式, 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 提高了医院单位时间内的就诊率,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门诊服务流程优化后, 患者在门诊各个环节的滞留时间减少, 门诊大厅拥挤现象缓解, 在医院停留时间缩短[4], 患者满意度提高。

2.1 前台发卡系统

患者首次就医时, 由操作人员将其个人资料如编号、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地址等输入诊疗卡, 系统将资料存档。此卡作为患者就诊的“身份证”, 是进入医院计算机系统的钥匙, 同时避免造成挂号、就诊、收费、检查等部门重复输入患者的基本信息。持卡患者可刷卡查询自己的资料、过去的病历及处方。

2.2 挂号形式多样化

采用多种挂号形式, 分散某一时间段内挂号就诊的人次, 使患者能在不同时间段内挂号就诊, 从而减少患者挂号排队的时间, 减缓门诊就诊高峰的压力。开设专用窗口, 实行专家门诊预约制度, 对热门专家实行事先预约, 使患者能够通过电话及网络预约挂号, 从根本上解决患者, 特别是外地患者看知名专家难及挂号、候诊时间长的难题, 并杜绝非法倒票人员倒票的现象。

2.3 就医叫号系统

门诊电子排队、叫号, 电子显示屏自动显示患者姓名和顺序, 减少了患者反复询问的麻烦, 也避免了插队、争吵等现象, 主要应用于门诊候诊、取药、抽血、检验等窗口部门的排队管理。完成挂号流程后, 护士接诊台分诊计算机上的分诊程序从门诊数据库中读取就诊序列数据, 形成挂号患者文字提示资料;从计算机本地读取所在诊室医师的文字数据与照片数据, 形成医师介绍图文资料。叫号信息与医师介绍资料交替显示, 形成图文并茂的叫诊信息。门诊医师在门诊工作站上进行叫诊操作。分诊程序生成的界面内容通过电脑内安装的多屏卡及多屏卡软件发送到诊室相对应的显示屏上。

2.4 门诊医师工作站

使用门诊医师站系统, 挂号后的患者信息直接传到相应门诊医师的电脑里, 医师可以直接在电脑里“写”门诊病历, “开”检查化验申请、治疗单和处方, 患者做完检查或化验后, 门诊医师可以从电脑里直接调阅相应患者的检查图像、检查或检验报告。系统可以列出自费比例和报销政策, 医师可以及时征求患者意见, 调整处方, 避免纠纷, 提高服务质量。另外, 系统可以及时通知医师药品库存、使用方法和剂量、适应证和禁忌证等, 帮助医师合理用药。交费后的电子处方直接传递到门诊药房, 让药师提前摆药。经过这样的数字化流程, 可以大大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 提高门诊的工作效率, 也让医师有更多的时间面向患者。

2.5 检验信息系统与条形码技术相结合

每一名患者的标本从采集、转运、接收、处理等检验前处理, 以及系统与仪器间双向通讯、标本检测、审核、确认、检验报告单无纸化传送等检验处理过程都是通过对条形码进行扫描监控, 直到最后的检验结果确定。这样有效地杜绝了标本化验前的误差, 彻底杜绝了检验报告单的实验室内污染。另外, 实现自助打印化验单, 需要化验单的患者凭诊疗卡在自助打单机上刷卡打印结果, 使患者能够及时、快速地取得结果, 极大地为患者提供了方便。

2.6 实现无排队取药

2.7 门诊信息查询系统

在各明显处设电子触摸屏查询系统, 患者可查询就医注意事项、门诊各科方位、专家出诊信息、办理出院指导、各项收费项目、药品价格、收费依据等, 让患者明明白白消费, 消除对医院多收费、乱收费的错误认识。

3 信息技术应用在优化门诊服务流程中的体会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网络技术及IC卡技术的发展, 为医院门诊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 医院要充分利用, 对现有的流程进行优化, 解决“瓶颈”问题。我院在实施门诊信息化建设过程中, 不断提出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新的要求, 对现有流程进行重新整合, 如门诊医师工作站、候诊处、检验、影像传输系统、计价收费系统及药房配药系统实现联网, 促进医院信息化不断完善, 缩短了患者的等候时间, 提高了医院单位时间内的就诊率, 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改善门诊流程必须以患者为中心, 在转变观念及经营战略的基础上, 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 在实现信息化的同时进行流程再造[5,6]。优化原有的流程之后, 引入合适的信息技术, 将医院的信息基础建设和门诊服务流程优化结合起来, 两者同步进行, 改变服务模式, 创造轻松、良好的医疗环境, 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 提高患者的有效就诊时间, 减少其排队等候时间, 改善医院绩效,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同时也相应地提高医院的整体竞争力。

医师开完电子处方后, 患者一旦完成收费, 立即通过系统传送到药房, 药师审方、校对后迅速完成调配, 同时给配好的药品附上患者姓名、使用说明和药品清单, 并在电子幕上显示患者姓名, 等待患者取药。患者按收费清单上显示的窗口号即到即取, 使患者无需排队取药。此外, 收费清单上标有药名、数量、用法、单价和总金额, 告别了医师的“天书”时代, 让患者最大限度地获得知情权。

参考文献

[1]王俊智.浅谈综合医院优化门诊流程矛盾的分析[J].工企医刊, 2003, 16 (2) :125.

[2]温佰胜, 廖秀珍, 罗君荣, 等.再造门诊流程构建和谐医院[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 2005, 3 (5) :385-387.

[3]戴谷英, 孙康平, 韦文生.综合医院优化门诊流程的思路[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2, 18 (5) :285-286.

[4]钟初雷.实施门诊医生工作站与优化门诊流程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4, 20 (6) :377.

[5]丁碧岚.提升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 (23) :150-151.

门诊信息化管理 篇5

加强门诊导医管理 优化门诊服务流程 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及患者的重要窗口,具有患者流量大,随机性强,就诊环节多,就诊高峰时间集中等特点,其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会直接影响医院在社会中的信誉和地位,因此,在门诊设置导医及分诊护士,对实施人性化服务,构建和谐门诊医患关系越来越得到重视,极大地改善了门诊的就诊秩序,缩短了就诊时间,提高了门诊服务质量。加强岗前培训,规范导医服务行为 1.1 健全各项管理工作制度 人性化服务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我们在全院年轻护士中选择业务素质高,服务态度好,沟通能力强的护士负责导医分诊工作,导医分诊护士在上岗前,首先根据门诊导医及分诊护士的工作性质和患者的需要,建立健全了各项服务工作制度,制定了导医分诊护士考核标准及工作流程,并进行岗前培训,定期对导医分诊护士进行量化考核。1.2 规范导医服务行为 对导医分诊护士进行道德素质的培训,使她们具有爱岗敬业精神,负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热爱导医分诊工作,行为、举止、语言文明规范,让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导医分诊护士要做到业务熟练精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实行“首问负责制”,有问必答,有求必应,理解和尊重患者,使“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始终贯穿在工作中,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合理需要[1,2]。导医分诊护士的整体形象代表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工作质量和服务态度,以及医院在患者心中的形象。1.3 导医护士的业务知识和沟通技巧 门诊患者病种复杂,分科较细,导医分诊护士不仅要有良好的服务态度,还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对一些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健康教育指导要了解,熟悉常规检查项目的检查时间,导医分诊护士要讲究语言艺术,注重沟通技巧,要将科学的专业知识用通俗的语言告知患者,与患者沟通时要有称呼,给患者以真诚信任感,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导医分诊护士的关心。2 拓宽创新服务,树立门诊新形象 2.1 设立导医咨询台 导医台是医院的文明服务窗口,导医护士的语言、表情及动作代表了医院医务人员的形象,因此,在门诊大厅设立导医咨询服务台,有3名导医咨询服务人员,佩戴绶带,站立服务,耐心解答患者的咨询,使患者在门诊大厅能方便地咨询有关挂号、专家出诊情况、收费检查治疗及科室位置等有关问题,在大厅收费挂号处设2名导医巡视员,维持收费挂号秩序,指导患者分科挂号,接待患者咨询及处理突发事件等。在各楼层设导医员,为患者提供咨询、分诊、导医及宣教,发现急危重患者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随时解决患者候诊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2.2 咨询导向分诊 患者在身体受到疾病痛苦时,心理上处于一种无助和恐慌

门诊抽血室感染管理 篇6

【关键词】:院内感染;门诊管理;抽血室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470-01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 [1]。门诊是医院的窗口,而抽血室是门诊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我院门诊采血量在300~500人次。抽血室为半开放式格局,存在护理人员和患者潜在易感因素,因此对采血室的感染管理工作不同于医院的其他部门, 有其本身的特殊性, 本文就采血室的院内感染原因及对策做如下分析。

1 造成感染的因素

1.1 医院环境的污染 抽血室设在门诊大厅正中间,是人流最密集的所在,与患者的接触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1.2 医务人员手的污染 由于每天采血时间主要集中在上午8:10~ 11: 30, 患者就诊集中, 工作量大, 两个采血者之间手卫生不及时,无法彻底清洁消毒双手,形成传播病原菌的载体,有研究表明通过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引起院内感染的比例高达30% 左右, 同时国外有关文献报道, 医院感染80%是由手引起的[2]。

1.3 环境物体表面的污染 室内环境空气消毒,门把手、止血带、治疗巾、采血桌、椅表面的消毒或更换不及时都是各种病菌的间接传染媒介。

1.4 醫疗废弃物的污染 医疗废弃物如:采血针、按压针眼的棉签等处理不当也会造成感染。

2 医院感染管理对策

2.1 制度管理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三级网络管理网。同时设立门诊院感督导员, 把采血感染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纳入日常质量考核管理, 每天对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化学监测, 每月对空气质量、物表、采血人员手进行采样监测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2.2 人员管理

增强采血护理人员感染控制意识,提高采血人员职业防护意识,明确防护标准,杜绝防护措施上的漏洞,如摘脱手套前后洗手,皮肤破损戴双层手套等。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防护安全教育,遇有暴露,立即上报感控科进行防护评估,必要时免疫接种,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严格采血人员着装要求,重视手卫生,手无可见污染时,可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采血操作时一人一巾、一人一带、一人一消毒、一针一管。

2.3 环境管理

抽血室要保证充足的光线,以防止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或划伤。定期对采血室空气进行通风换气,防止空气污染,据报道, 每次通风20~ 30 min 可使细菌数减少40%~ 75%, 开窗30 min可减少96. 75~ 99. 5%[3], 除通风换气外用吸顶式空气消毒机消毒整个房间。

2.4 采血室物品及医疗废物的管理

采血室严格区分三区:无菌、清洁、污染,始终保持室内清洁,每日进行物品清点整理,按消毒日期对无菌物品进行有序摆放。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防止脏污的发生,保持工作场所干净亮丽,台面、地面,用500mg /L有效氯拖、擦,定期对采血室、人和物品进行菌检。一次性采血针、棉签要三证齐全, 不得使用包装破损、超过灭菌有效期及包装袋未注明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的物品。采血时用过的感染性废物放入有标识的黄色塑料袋内, 采血针放入锐器盒, 密封严紧后送焚烧炉焚烧,所有医疗废物满3/4后封装交医管家统一收集。建立综合登记本,记录当月监测情况以改进消毒方法,实现达标。

参考文献

[1]何晓辉.门诊护士长在医院感染防控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要学,2011,12(02):88

[2] 王素芝, 龚明勋, 许淑清, 等. 医务人员生物检测及消毒方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0, 10( 1) : 46.

门诊信息化管理 篇7

1 门诊“一卡通”

患者初次来院就诊时, 先由门诊导医护士为其填写一张个人信息表, 再到挂号窗口挂号, 工作人员将患者信息录到磁卡里, 患者除了在规定的时间内到指定门诊就诊外, 还可以直接去其他科室就诊咨询, 无需重复挂号;医生通过全面联网的医生工作站了解患者基本信息并生成电子处方, 患者持处方至收费处交费、取药, 不需要再次划价;到有关科室治疗、输液等, 也不用多次排队、办理手续。

2 门诊分诊排队叫号系统

患者持“一卡通”和病历至就诊科室的候诊大厅候诊。大厅有数排长椅, 2台大屏幕, 一个大屏幕显示滚动播放各专科患者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新的治疗方法、预防、保健及专家介绍等;另一个全院联网的大屏幕显示即将就诊的患者信息。患者可安心等待计算机的呼叫终端叫号。医生诊查患者只需轻按呼叫键, 大屏幕就显示被呼叫的号码, 患者至相应诊室及医生处就诊。

3 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3.1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见表1) 。

3.2 缩短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 (见表2) 。

3.3 提高了患者健康健康教育知晓率 (见表3) 。

3.4 降低了患者投诉及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实施前患者投诉发生率为2.00%, 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为4.90%, 实施后均为零。

4 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体会

4.1 提高了医院管理质量

4.1.1 计算机自动排号, 体现公正、有序

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前, 患者在就诊流程中挂号、就诊、划价、交费、取药等都要人工排队, 排队秩序混乱, 等待时间长, 给工作人员、患者及家属带来极大不便。特别是在就诊高峰时段, 更易出现排队秩序混乱及争吵现象, 从而引起纠纷。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后, 计算机自动排列序号, 公正、有序, 全院联网的屏幕及广播清楚提示即将就诊的患者, 患者挂号后即知道自己的排列序号, 增加了透明度, 使其安心候诊, 降低投诉率。4.1.2避免工作失误在使用分诊排队系统前, 医生既要维持秩序, 又要诊查患者, 工作即繁忙又不能集中精力。使用分诊排队系统后, 医生诊查下一位患者只需轻按呼叫键, 就可实施一对一的服务。既不需要维持秩序, 又有一个安静、良好的诊疗环境, 与有利于提高诊疗质量。医生工作站开具电子处方, 避免了因手工书写处方的不规范而造成的工作失误。

4.2 提高了服务质量

4.2.1 充分尊重了患者隐私

人都需要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 不希望公开自己的隐私问题。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后, 实现了一对一服务, 一名医生面对一位患者, 充分保护了患者的隐私, 尊重了患者的人格, 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4.2.2 加强了健康教育

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前维持秩序的导诊员现在专职为门诊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满足其对健康知识的需求, 提高了患者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良好的候诊环境使患者心情舒畅, 并通过候诊厅的大屏幕了解常见病的临床表现、新的治疗方法、预防、保健措施, 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4.3 节省了患者就诊时间

医生工作站开具电子处方规范, 避免了患者取药时因处方不清晰而在医生与药房之间来回奔波, 浪费时间。电子处方自动划价功能, 减少了患者就诊流程中排队的程序, 减少了排队次数, 缩短了排队等候时间。

4.4 节省了人力资源

使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前, 需1名导诊人工叫号, 高峰时段还需2名工作人员维持秩序, 指导患者就诊。使用之后, 计算机自动排序、叫号, 减少了人工环节, 节省了人力资源, 提高了工作效率, 降低了护理工作缺陷发生率。

应用门诊信息化管理系统能有效改善服务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 实现了医院管理现代化, 创造了安静有序的就诊环境, 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筱, 率鹏, 孙丽霞, 等.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体会与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 2001, (8) .

门诊信息化管理 篇8

一般医院都存有上万种药品,传统药库管理都通过人工制作表格记录各种信息。 随着药品信息量增大,人工记录及查询变得非常困难,造成工作效率降低。 具有HIS系统的大医院具有高效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而相对于社区门诊维护这样的系统成本较高,因此设计一个合理、高效、健壮的社区门诊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成为一个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2医院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发展概况

目前,国外相关系统的开发已有50年历史,较为著名的平台有盐湖城LDS医院的HELP系统以及麻省总医院药品的COSTAR系统等。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研发医院信息系统,目前与国外先进的医疗信息平台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研究表明,我国目前某些社区门诊还没有实现药库数字化管理,缺乏有效的信息系统协助管理相关药品、处方、药库信息,因此为社区门诊建立一套高效的信息系统势在必行。

3社区门诊药品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社区门诊管理药品的流程, 可细分为几个步骤:第一,医生对病人诊疗,查询药品信息后记入处方数据;第二,划价员根据处方核算金额;第三,收款员根据单据信息收款;第四,药房管理员根据处方配发药物,同时更改药品库存信息并进行日常维护。

对于医生药品信息管理模块,系统将生成统一形式的医疗处方, 医生开具处方时可从系统查询相关信息, 通过分类功能,做出合理判断后开具诊疗处方。 划价和收费整合后可提高处理速度, 解决病人排队时间长问题,实现收费实时结算,并可查询和生成各类财务报表。 病人缴费成功后,药房人员根据数字处方准备药品或退药。 通过系统查询功能查看药品信息,系统药品分类功能也使管理员把控现有药品库存状态,可添加、更改和删除药品信息,减少人工误写带来的问题。

4社区门诊药品信息管理系统设计

通过以上需求分析,可知系统包括处方发药、药库管理、后台管理三大模块,又可详细分为多个子模块 , 用户以不同角色登录后进行查询和数据更改。 本文根据对药品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以及操作中各环节的消息传递、活动、顺序等分析,得到图1所示整体系统流程图。

4.1社区门诊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概念设计

E-R图可描述现实概念模型 ,并能直观反映各数据表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如图2所示仅给出药品库房相关信息表E-R图为例。

4.2社区门诊药品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以下仅给出药品信息表及药品出入库表结构设计为例。 药品信息表:此表用于保存药品基本信息,是整个药库设计的基础 ,如表1所示针对本文用例。

药品出入库表:此表保存药品出入库生成的数据信息,包括八个属性,如表2所示。

4.3社区门诊药品信息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本节以收费模块实现为例进行简单说明,根据流程,收款员对处方进行结算, 结账后生成药费单据打印。

5结束语

门诊信息化管理 篇9

1 抽血室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实现应用过程

首先,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通过用户名经密码进入操作系统,操作的同时计算机会对操作者的每个操作环节进行详细的记录,监督记录了整个操作流程[3]。

1.1 采血管确认

当交费后的病人持就诊卡到抽血室刷卡抽血时,计算机系统会根据该病人检验项目自动形成一条电子信息,内容包括采血管类型、标本号、检验项目、检验科室、开单科室、病人ID号、姓名、申请时间、采集时间、收费标记等。信息的首项就是应使用采血管的类型,一方面为不熟练人员提供方面,更重要的是万一操作人员拿错采血管的类型,计算机软件系统会拒绝采血管使用通过,同时会提示应选择的采血管类型,使用正确后才能进入下一步采血操作流程。因此,通过机算计在源头把关,保证了采血管的使用正确。

1.2 病人确认

护士核对病人身份后,当病人面核对采血管上正联数字编号与副联上数字编号是否一致,确认无误后撕下副联粘贴到病人门诊病历相对应的医嘱旁(副联由生产厂家提供,在生产时多加一条与正联数字相同可直接撕下粘贴的一组数字编号)。

1.3 接收流转确认

抽血完毕后,标本送捡员在接收标本并将流转到相应的实验之前,要在抽血室对标本逐个扫描,并将扫描后的标本放在对应检验科室的试管架上。当送检员将标本的流转指向错误时,系统会拒绝接收,并提示该标本应流向的实验室,只有流向正确,才给予通过,从而确保标本流转传递正确。

1.4 实验室确认

当送检员将标本送到相应实验室时,检验员再次扫描标本,只有符合实验室要求的标本才给予接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标本系统拒绝接收,并给予退回,并记录退回时间、退回原因、退回方法,标本退回接收科室、接收人员、标本目前存储位置等。

2 讨论

2.1 杜绝采血管使用和流转错误,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

由于该信息管理软件能根据检验项目自动识别采血管类型,只允许对应采血管类型通过,否则不能进入下一流程。同样采集后的血标本传递流转必须准确才给予传递和接收,否则拒绝通过。同时,对于错误的操作系统会自动给予提示,如“采血管选错误,请选择××类采血管”、“标本流转错误,请送往××实验室”,经过各环节重重把关,从而克服了因手工操作不当造成的差错,从根本上杜绝了采错采血管和送错实验室的现象,对不合格标本退回,也明确原因、记录交接人员、标本目前储藏位置,防止找不到标本或标本丢失。经过3年多运转,取得了明显管理成效,各环节的误差率明显降低。采血标本使用采血管的误差率由原来的0.412%降低至“0”,标本流转接收过程的误差率由原来的0.542%降低至“0”,标本的丢失率由原来的0.312%降低到0.026%。

2.2 促进了管理水平提高,加强了工作责任心

在传统的标本管理过程中,大批量的标本采集和频繁流转传递完全依靠手工完成,很难做到有效管理。因此,经常造成用血管类型使用错误或血标本丢失去向不明、无从查找。由于责任不清,造成各科室之间相互予盾[4],缺乏有效的管理监督。自从本院使用了门诊抽血信息化管理软件系统后,由于每一步操作数据都会记录在计算机中,所有环节如操作科室、操作人员、操作时间、标本流向、标本目前位置等,包括标本自身信息,计算机内部均有详细记录。由于信息系统管理监督了各个环节的操作流程,因此,一旦出现问题,可进入计算机系统查找,使标本的交接流转变得准确、透明,易于掌控,便于处理。即保证了标本准确和传递流畅,也有利于各环节监督管理,明确了责任,提高了工作人员责任心,进一步保障了护理工作质量安全。

2.3 诚信服务,防范医疗护理纠纷

标本的准确是抽血病人最担心问题之一,护土抽血操作前,在病人面前将准确无误的副联贴在病人的门诊病历上,病人取化验单结果时可直接看到通过信息网络打印出来的化验单上的标本号与门诊病历上的标本号是否一致,增加了标本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如果病人仍有凝问,同样可从通过信息软件系统,调出采血管,通过扫描采血管上的条形码,病人的信息均在电脑上清楚显示,从而解决了病人的凝虑,同时也为由此引发的纠纷提供法律依据。

门诊抽血信息管理系统在我科运转3年多以来,明显降低了差错事故,保证了标本的准确和流转流畅的快捷,解决了工作中的难题。

摘要:通过门诊抽血信息管理系统软件的介入,利用计算机识别系统的功能,在采血和流转传递各环过程中重重把关。由于在计算机识别系统软件设计上具有拒绝错误操作并给予正确提示功能,只有正确操作通过后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的工作流程,从而解决了过去人为操作不当引发的困扰,明显地降低了差错率,使工作效益和护理安全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关键词:信息管理,采血管,标本传递

参考文献

[1]许方少蕾,孙晓敏,朱丽萍.门急诊输液信息管理软件的研制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68.

[2]赵文波,郭薇,单欣刚.门诊静脉采血患者护理要求及护理对策[J].吉林医学,2006,27(8):980.

[3]郑钒,余鸟.条形码在住院检验标本处理过程中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08,25(7):60.

门诊信息化管理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一次性带有条形码采血管,不同检验项目选用不同的试管,管帽颜色不同,管内添加试剂不同,例如生化项目用绿色管,血常规用紫色管。医生护士检验师工作用东华系统的HIS和LIS系统,其中包括呼叫排号系统,自助机打印系统。

1.2 方法

患者凭有效证件在收费处办理就诊卡,挂号,标本送到检验科标本接收处扫描条形码,确认送检,检验科扫描标本上的条形码接收进行样本检测,审核结果后患者凭就诊卡在自助打印机上打印结果。

1.3 评价指标

①查阅统计2012年4月及2013年4月检验科登记的不合格标本率及抽血室记录的不良事件数,②随机抽查100名患者,调查实施前后患者对抽血室工作效率的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n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3 讨论

3.1 患者方面

快捷方便,安全保密。患者各项资料电脑传送,避免手工开单时医生字迹潦草造成人为的信息传递错误,同时节省时间,化验结果一经检验师审核批准用就该卡即可在自助打印机上打印,护士查对医嘱,资料齐全,一目了然,节省查对时间及简化操作流程,缩短患者等候时间,保护了患者的私隐。提高患者满意度。

3.2 护士方面

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差错。医生用传统方法手工开化验单,在病历上记录,患者持单交钱到抽血室采血,如医生在需检查的项目上不打勾或打勾不清楚,或收费员看错项目收费就会造成患者做错检查项目或漏做检查项目.而护士查对时发觉再打发病人去找医生修改,就会耽误患者就医时间,患者易将怨气发在护士身上,引起纠纷。LIS将检验项目与所用试管性质,颜色,血量绑定,用错试管扫描条形码时电脑提示试管选择错误.条形码扫描不上。执行情况.送检时间,检验时间.打印时间.工作中有问题时可以追踪到当事人,发现问题可以追查到原因,对工作的改进提供依据,便于进行护理质量控制。血标本使用条形码扫描,使患者血标本有标识性,提高标本的准确性、可靠性及规范性。保证了实验室分析前标本的质量.系统实现了检验信息从申请到报告全过程的数字化、自动化管理[2]。

3.3 检验室方面

便于分析前质量控制,通过LIS系统,及时统计不合格标本发生原因。据美国专业机构调查统计,实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70%是因为分析前原因引起的[3]尤其是标本采集和送检环节,LIS自动按分类合管或并管,节约血样,检验科只要扫描条形码就可知标本采集时间,送检时间,检验项目,杜绝了依靠手工输项目造成的低效及误检,保证了标本的正确性,优化检验流程.节省了人力物力,同时便于查找不合格标本原因,方便反馈,持续改进质量,所有标本采集后统一送检验科,各实验室接收标本,若标本送检后没有接收到,则系统会提示。检验室操作一定要注意消毒事项,保持血样不被仪器污染而产生测量误差,可选用中草药消毒.不仅可使用于机器,且对人体皮肤无毒性。

3.4 医院管理方面

实行无纸化,减少纸张浪费,节省成本。减少医院感染的途径。使用自助打印机一方面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另一方面减少工作失误。再者,方便患者资料保存,从中节省了纸张的浪费。另外,减少了病菌通过化验单传播从医院感染方面来说也是一个改进。

3.5 存在问题

HIS系统及LIS系统功能强大,无缝连接,有一些操作是工作中要使用到的,而设置了权限.这需要护士及时与工程师沟通,逐步完善功能。

综上所述:数字化信息管理优化门诊抽血室工作流程,加强抽血室规范化管理,减少工作差错,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了生物安全风险,节省成本。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数字化信息管理在抽血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比实施前后血标本合格率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抽血室实行数字化信息管理后缩短了患者等候抽血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减少抽血工作差错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结论 数字化信息管理有利于提高血标本规范化管理,优化门诊抽血室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子信息管理,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郭雪清肖飞,黄正东.医院数字化管理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医院管理杂志.2014,30(03):213-216.

[2]孙瑛,周青,陈香梓,戴仲祥,数字化医院建设的实践和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2):119-121,

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管理 篇11

【摘要】目的了解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的相关现状。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查阅门诊随访病历收集2006 年2 月至2009 年2 月期间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100 例腹膜透析患者纳入本研究。结论应鼓励患者坚持规律的门诊随访,以提高其治疗质量。【关键词】腹膜透析; 门诊随訪。

腹膜透析除了是一种自我治疗方式外,还是一种门诊治疗方式[1]。患者通过门诊随访可以评估其各项生理指标状况,进行治疗方案调整,同时了解患者生活质量,并为其提供心理咨询和进行康复指导等。国内有报道指出,有效的门诊管理和指导是提高腹膜透析质量的关键[2]。定期的门诊随访可以实现腹膜透析患者透析质量的持续改进[1],腹膜透析门诊管理规范化后,患者的病死率、转血液透析率和失访率大大改善,同时各项生理指标的达标情况也有好转[3]。

目前很多医院缺乏有效的门诊随访管理,患者来随访完

全是出自遵守医嘱的自觉性[4],而门诊随访在人们观念中易与门诊就诊混淆[3],因而造成患者出现病情变化或身体不适才来门诊,耽误了病情,也缩短了患者的寿命和降低了患者的透析质量[2]。

有研究表明,随访率和患者预后存在相关性:①随访率高的患者预后较好。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通过随访,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且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努力将患者的各项指标维持在正常的范围内, 从而有利于患者生存。这说明随访利于医护人员监测病情、尽早预防和发现并发症,从而利于患者的生存率的提高,提示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坚持门诊随访。②随访率低的患者预后较差。随访率低的人群往往身体状况较差,相关分析也显示高龄和活动能力差与实来随访率相关。而且他们因为随访率低也容易被医护人员忽视,而这样的人群预后不理想,提示医护人员对这些患者应格外重视,可采取家访等方式对患者进行随访以随时监测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腹膜透析门诊护理随访在我国仅在几个大的腹膜透析医院开展,其随访形式均根据自己医院的情况制定,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内容。我们考虑在形式上、内容上有以下几方面改进:①不能只采取单一的传统的门诊模式,作为专业腹膜透析护士应能调动病人及家属的积极性,把每次门诊随访都做好精心安排,形成一个小型的肾友聚会,以旧带新,以好带差,使病人及家属依从性提高,使他们感到每次复诊都有收获;②医护人员主动家访,特别是新做腹透病人,既可进行家居环境指导,也使病人感到自己受到关心,增强生存意念;③建立电话随访,专业腹透护士要做好病人与医生之间的桥梁作用,通过电话随访的形式,将病人的信息、医生的处理意见,均能及时传送;④每3~6个月进行营养评估;⑤与我院的营养师联系,得到更专业的饮食指导。

总之,从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应加强对腹膜透析患者的门诊管理,不过,应在形式上及内容上应更加多样、更加丰富。通过不断的改进,相信对腹膜透析的发展会起相当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汪涛.持续性质量改进(CQI)在腹膜透析中心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血液净化,2006,5(3):121-122.

[2] 汪涛.要加强腹膜透析治疗的管理[J].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2):117-118.

[3] 殷晓红,张晓辉,葛吉美.居家腹膜透析患者门诊随访与管理[J].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7,5(4):319-321.

门诊信息化管理 篇12

关键词:门诊划价,收费,管理,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医院门诊收费系统凭借着其自身的优点,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收费管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升了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不同于传统手工收费方式,依托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的门诊收费系统具有快速、省时等特点,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逐渐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并由此推动医院就诊效率的提高以及服务质量的提升。

1 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分析

1.1 需求分析

由于我国医院“以病人为中心”,使我国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医院管理朝着现代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由于我国的医疗资源紧张以及国民就诊意识的逐渐增强,医院的就诊压力逐渐增强。为了有效地缓解医院就诊的压力,优化繁琐的收费流程,不少医院都构建起了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事实上,该系统的构建,能够在病人挂号、处方划价、缴费等环节实现自动化计算、监控,从而有效地减轻了医院收费压力,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

1.2 流程分析

目前,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流程如下:输入门诊号→自动生成发票号→录入门诊医师信息(如果科室与挂号处不一样,可输入科室号)→根据处方输入收费项目及数量→自动显示收费信息→小计费用并打印。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者使用的是医保,则需要输入医保卡余额。

1.3 数据流图

关于分析门诊划价收费系统的数据流,其主要内容是:对门诊挂号病人的划价进行处理,形成处方费用,最终形成处方病人,并获得处方表。在这一过程中,费用数据流和退票处理数据流形成汇总统计数据流。而汇总统计数据流可以产生操作员收费、各科室药费统计报表,以及形成处方信息查询功能。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2 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

现阶段,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课分为5个管理部分,分别是查询、收费、统计、字典和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采用一台专用服务器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而使用该系统的用户则可以依托客户机上的收费系统客户端对系统进行访问,并由此推动收费环节的优化。具体应用的模式,如图2所示。

为了更好地介绍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笔者以九江市某医院为例,进行相关的讲解。该医院在使用相关系统时,将服务器设在中心计算机室,并保证时刻记录其运行状态,继而保证了各工作站对于服务器的访问。此外,关于计算机的数量设置,该医院也做了相关的安排,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该院还在医疗保险改革办公室设置了一台计算机。该计算机的主要用途是查看、监督公费以及自费药品处方,并以此为基础保证患者用药的合理性。

除此之外,该院在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划价收费全程处理的模式,继而有效地消除传统医院分开收费的弊端,节省了病人排队的时间,并提高了医院的就诊效率和服务水平。

事实上,该院在构建网络收费系统的过程中,还能够帮助收费人员及时了解相关药品的价格调整,继而保证了收费的准确性,解决了过去因商品价格临时变动而导致的错收费的情况。该院在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构建的过程中,实行的是网络和单机并用的运行模式。这种模式的构建,使各工作站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断网情况下,各计算机还能够自动切换成单机运行模式,继而能有效地推动门诊收费工作的有序进行,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同时,该系统在对药品、费用名称的输入过程中,通过制定了首字母、数字编码等输入模式,有效地提高了收费环节的工作效率,相关数据显示,通过使用该方法,使从划价到打印发票的时间缩短到15秒。

3 推动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发展的措施

在加强相关系统构建的过程中,需要有关部门从以下的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继而推动医院服务水平以及质量的提高。

一是加强财务科、门诊部等诸多部门的协调合作,并具体划分各部门的职责,防止推脱责任导致发生事故时无人解决的状况。

二是加强转变相关从业人员的传统观念,打破其传统的工作习惯,并通过相关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

三是建立完善的相关系统操作流程,并在门诊室与药品仓库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防止因药品库存不够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四是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因为系统构建的目的就是以病人为中心,提升医院服务质量。因此,医院的有关部门需要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并向患者宣传新型的就诊流程。此外,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建议,对系统服务进行相应的改进。

4 结语

医疗卫生事业作为我国的一项民生工程,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民生大计及社会的安稳。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资源的紧张,加快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的需求、流程等方面,并以九江市某医院的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为例,提出了该系统的运用以及推动该系统发展的措施。笔者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门诊划价收费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系统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有质的突破,并由此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水平,缓解医院的就诊压力,降低病患的看病难度,并最终带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功贵.医院门诊划价收费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5).

[2]倪雪梅.门诊划价收费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

上一篇:城乡结合部地区儿童下一篇:学院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