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研究

2024-10-07

体育学研究(精选12篇)

体育学研究 篇1

摘要: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时刻需要教育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改变以往单靠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 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本文以探讨式教学模式理论为基础进行阐述, 系统阐明了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程序、原则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从而贯彻到高校体育学构建过程中。

关键词:体育学,探讨式教学,理论,原则

一、高校体育教学应遵循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目前探讨式的教学模式主要有:

1. 集学术主义课程与人本主义课程优势为一体。

学术主义课程认为, 教学目的应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因为年青一代智力的充分发展, 能够使个人和国家在异常复杂的竞争时代中具有更好的生存能力, 把学生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的发展置于课程设计的中心。人本主义课程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 它认为课程应为每个人提供自己感到满意的经验, 关注学生的情意、认知、感情、理智、情绪、行为等, 并发展其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思想意识, 实现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建立了“人性中心课程”。它的出现对于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动性和主体作用, 重视人文学科课程、情感教育、道德教育、意志教育等产生了巨大的积极作用, 但它过分强调学生的兴趣, 在实施中易助长自由主义。

2. 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

戴尔把教学 (视听) 理论总结为“经验之塔”, 认为靠语言符号、视觉符号而获得的抽象经验, 其学习过程速度较快, 但不易保持, 易遗忘;而通过观察途径习得的经验, 是情境教学, 学习速度中等, 不易遗忘, 易保持。从目前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教学的现状看, 主要采用了以抽象经验获得的途径, 虽然也有人提出运用多媒体教学, 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动学习而获得的抽象经验的教学模式。本文的主要思路就是打破抽象经验的学习模式, 让学生亲自参与并结合具体实践活动, 配以多媒体教学, 以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3. 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 世界是个人头脑创建的, 事物由个人的方式去理解, 因此强调个人经验的重要性, 强调以个人经验解释现实并赋予意义, 重视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 注重小组合作学习。

4. 杜威思维理论。

杜威提出科学思维的五步法, 即问题—表征—假设—推理—问题的结论。归纳为:创设情境, 引出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 分析、归纳得出探究的结论, 反思评价研究过程, 应用知识解决新问题。

二、高校体育教学应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指导

1. 老师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并且设定一种问题引导他们学习。

探讨式教学首要强调的就是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因此老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纲要, 提出具体的学习目标, 这种目标不能为了应试教育而设定, 而是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等因素作为参考, 教师提出的问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 因为老师设定的问题是发挥引导作用的, 通过引导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2. 引导研究。

学生在开始时对探讨式的学习方法不了解, 往往不知从何处入手, 没有计划性, 而老师此时就要发挥引导作用, 通过问题的设定, 调动学生潜在的知识结构, 进而引导他们学习。具体措施就是老师设定问题以后要逐步引导他们学习, 帮助他们分析问题, 使他们掌握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不是直接给他们答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增强他们的主体意识, 还能增强对于知识的记忆力, 并且在参加小组讨论时了解别人的思考方式, 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的认识、理解。老师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参与其中给学生提供大致的讨论方向。

3. 结论及评价。

探讨式的学习方法就是学生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同时对于讨论的结论也要重视。结论是对于问题或者某一阶段的学习成果的总结, 它是下一步学习的基础, 因此我们在讨论结束时要及时进行总结。总结要正确, 并且要对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 吸取教训, 积累经验,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以此增强我们相互学习、接纳知识的能力。

4. 反思与应用。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 通过独立自主的学习, 归纳知识,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互动, 加强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激发学习热情。学生对于一节课或者某个知识内容进行反思, 可以及时发现学习的不足, 进而有利于纠正学习过程中的错误。高校的体育教学经过探讨式的学习, 可以对体育教学过程有一个系统性的回顾与总结, 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反思、解决, 检验讨论式教学的效果, 总结得失。问题的解决也有多种途径, 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三、高校体育教育应以探究式教学模式为核心

1. 自主学习的原则。

探讨式教学就是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积极扩展他们的思维, 利用开放式的问题讨论增强他们的主体观念;就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通过探讨式的课堂教学发现和解决问题, 比如通过探讨式可以解决集体化教学与个性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可以改变教师的尴尬地位:教师不再照本宣读了, 而老师在教学中也只是起到组织作用, 是根据教学的具体内容, 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 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而不是用干预的手段强迫他们学习。自主学习的原则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课堂的学习氛围, 进而有利于教育的最终发展。

2. 学会学习的原则。

在强化自主学习的同时,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手段, 随着受教育程度的加深, 单靠以前的传统的死记硬背, 不可能真正掌握新学的知识, 尤其在大学里面, 这就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形式教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3. 合作学习的原则。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复合型的人才, 提高学生生存的能力, 而生存能力最关键的素质就是群体间相互交往、相互合作的能力。基于以上原因, 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可以按不同兴趣、爱好、学习目标将学生分组, 每个小组在课外一起搜寻资料、讨论题目、编辑学习素材等, 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积极思维。

4. 以培养能力为核心的原则。

现代化的素质教育就是要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 改变以分数决定一切的局面,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探讨式教学模式中, 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能力主要包括主动查阅资料的能力、创新能力、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能力、组织能力以及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方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佰军.浅谈学校体育学及课外体育活动[J].当代体育科技, 2012, (06) .

[2]王景亮.浅谈《学校体育学》的“版块学习法”[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1, (4) .

[3]倪金福.浅谈学校体育学习评价发展方向[J].高教论坛, 2003, (04) .

体育学研究 篇2

(2012级研究生开始使用)

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

一级学科名称:体育学(代码:0403)

二级学科名称:体育教育训练学(代码:040303)

二级学科名称:民族传统体育学(代码:040304)

学制:三年学习方式:全日制

二、本学科情况介绍

本学位点的学科带头人王润平教授,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第4、5届委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常委、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首批运动心理咨询专家,中国第26、28、29、30届、加拿大第27届奥运会心理专家,广州体育科学学会常务理事、运动心理学分会主任。长期担任体育学科、专业建设的领导职务,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工作30多年,并在加拿大渥太华等北美大学访学多次,熟悉国内外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规律。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级、教育部、体育总局、科技部等各级各类课题研究20余项,主编、参编教材近20部,发表论文30余篇,出席奥科会、国际运动心理学等重大学术会议10余次,学术造诣和社会知名度颇高。

本学位点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和知识结构均较合理,且团队协作精神较强的学术研究队伍。目前本学位点现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28人(包括校外指导教师8人),研究生任课教师约40人,其中教授12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35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4人;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7人,国家级教练员2人。

近年来,本学位点导师团队针对我国和广东省经济、社会及体育事业发展对体育专业人才日益增长的需求,结合新时期体育改革发展的实际,瞄准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在把握学科发展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一批较为丰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部分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同行中有较大影响。

近五年来,本学位点的学科梯队成员先后在国内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教学光盘等30余部(本),承担研究课题近70项,其中省部级10余项,厅局级30余项,校级科研项目30余项,并获得体育总局、广东省、广州市和学校科研、教学奖多项。

三、培养目标

培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和现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能够在体育教育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等领域从事教学、训练、健身指导、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的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行优良,作风朴实,学风严谨,具有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愿意为振兴祖国的体育事业而献身的思想,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实干精神及严肃的科学态度。

2.掌握体育教育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等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能熟练地掌握和使用计算机,具有独立从事体育教育训练、民族传统体育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以及在各级各类体育机构中承担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

3.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并具备一定的写作和听说能力。

4.身心健康。

四、培养方式

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理论学习、进行科学研究、参加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

2.培养工作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生要深入了解和联系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的实践前沿,发现和解决问题。

3.培养过程提倡校内外相结合,邀请校内外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参与校外有关学术活动和调研活动,以扩大学生视野,提高科研能力。

4.研究生培养采取导师负责制,导师与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导师的主导作用。导师应全面负责研究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水平和思想政治教育,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导师组应与导师共同做好研究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认真搞好专业理论课的教学,组织安排教学实践,组织研究生定期参加有关学术活动,鼓励并尽力帮助研究生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5.研究生入学后三个月内,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6.硕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应在第四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完成。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学位论文工作阶段。

7.学院成立指导委员会,指导研究生培养工作,在方案修订、导师配备、专业课落实、论文选题、中期检查、论文答辩评审等主要环节进行指导。

五、专业内容介绍

六、课程设置与要求

研究生须修读30-32学分,其中学位课19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学位论文开题与中期报告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16学时计1学分。

未获学士学位(学历)考取的研究生及跨学科考取的研究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本专业大学本科的主干课程(不少于二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

具体见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附后)

七、课程教学大纲

见“广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

八、实践学习规划

教学实践是培养研究生的必修环节,其内容可以是担任本科课程若干章节讲授;协助主讲教师批改作业,答疑解难,或组织课堂讨论;协助导师指导本科生的论文工作;深入运动队进行实习;参加与专业相关的教学实践等。研究生要填写《广州大学研究生教学实践情况登记表(硕士)》。

要求研究生必须参加本学科的学术活动(含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研讨会等)5次以上,完成5篇心得体会(1500字以上),并填写《广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登记表》。

九、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应选择本专业具有重要理论价值或应用价值问题作为论文选题,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但应分清职责,明确区分研究生独立完成的范畴。

论文开题报告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采取公开答辩的方式进行。

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写作完成时间不少于一年。论文应在本专业领域内在观点和方法上提出自己独立见解。论文内容应达到相应的学术水平,部分内容修改后达到公开发表水平,形式上应符合规范要求,论文正文的篇幅在1~3万字左右。学位论文的格式规范参照《广州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格式要求》执行。

十、答辩与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方能申请论文答辩。按照教育部和《广州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中的有关规定要求,体育学硕士研究生通过答辩,经学位审核后,颁发教育学硕士学位证书、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凡参加答辩,但答辩委员会不建议授予学位、同意予以毕业者,通过审核,发给硕士生毕业证书。凡未通过答辩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以在3个月以后、1年以内修改论文重新申请答辩(含论文评阅)一次,通过答辩和学位审核者授予学位。

十一、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 1.《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 2.《中国体育科技》,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所主办 3.《体育与科学》,江苏体育科研所主办 4.《北京体育大学学报》,北京体育大学主办 5.《体育学刊》,国家教育部主管;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主办 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主办 7.《上海体育学院学报》,上海体育学院主办 8.《体育文化导刊》,国家体育总局信息研究所主办 9.《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主办 10.《天津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主办 1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西安体育学院主办 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主办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主办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首都体育学院主办 1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沈阳体育学院主办 16.《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南京体育学院主办 17.《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杨贵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18.《体育运动心理学研究进展》,张力为,任未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高级运动生理学——理论与应用》,邓树勋,王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体育教学论》,毛振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21.《体育原理》,杨文轩,陈琦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2.《体育教学训练理论与方法》,黄汉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3.《体育科学研究方法》,张力为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24.《中国武术教程》,邱丕相等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年 25.《田径运动高级教程》,全国体育学院系教材委员会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26.《篮球运动高级教程》,全国体育学院系教材委员会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年 27.《最新排球训练理论与实践》,葛春林主编,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28.《球类运动—乒乓球 手球 垒球 羽毛球》,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29.《竞技体操高级教程》,全国体育院系教材委员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0.《体育社会学》(第二版),卢元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1.《学校体育学》,潘绍伟,于可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2.《体育产业经济学》,吴超林、杨晓生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33.《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邱丕相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34.《中国传统养生》,高等学校新世纪体育教材编写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5.《社会体育导论》,卢元镇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与分析 篇3

关键词 学校体育学 现状研究 现状分析

一、概述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和国民体育的基础,学校体育在培养、塑造具备动脑和动手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学作为我国的一门学科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先后经历了学科的创立、发展、壮大过程。21世纪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学的人文教育色彩逐渐淡薄,课程的科学化倾向和学科中心倾向日益加强,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的理论逐渐开始在学校体育教学和研究中广泛应用,学校体育的研究和发展开始重大的变革。

二、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

本研究为获得湖南省学校体育的研究现状,从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长沙、衡阳、娄底、邵阳、张家界、常德等6个地市的12所学校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获得了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现状。

(1)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调查

笔者在进行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的调查后,发现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者对学校体育学的学科性质观点主要有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学学科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另一种观点认为学校体育学学科是以现代教学论为基础的新兴学科。

(2)学校体育学研究内容调查

笔者在对湖南省12所学校体育教师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后,发现湖南省学校体育研究者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类,详见表1所示。

(3)学校体育学研究方法调查

目前,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查阅国内外资料的文献资料法、对所查阅到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的统计分析法和对统计资料进行理性综合分析的理性分析法三种。

三、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与分析

1、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现状的调查,笔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科性质不够清晰

由于学校体育学既具有体育学科的特点,又以教育科学的教学论为理论基础,是体育学科和教育学科的交叉科学,是“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学科性质界定不清晰和符合逻辑学法则。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只有明确了学校体育的本质和学科性质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2)研究内容不够系统

在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主要集中在体育史、课程教学论、训练学、体育管理学和体育科研五个部分,但这五个部分都没有与“学校”相结合,仅将学习体育学作为单一的知识体系,并为融合心理学、生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对体育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内容缺乏系统性。

(3)研究方法不够科学

从笔者调查到的情况来看,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的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集中,缺乏对具有主动能动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学生采用“实验—实证”研究方法,并未对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体育学习效果进行实验对比研究,研究方法不够科学。

2、提高湖南省学校体育研究效果的建议

在对湖南省学校体育学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1)明确研究目标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笔者认为“和而不同”不仅仅是认识这里,也应是学校体育学的研究目标。学校体育学的研究不管从哪些方面、哪些角度进行研究,但目标都应是为满足学生当前对运动的需求、启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结合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

(2)改进研究方法

为客观、准确地发现学校体育学中的问题,揭示学校体育学的规律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确定科学的研究态度和改进研究方法。从学校体育教学训练实践出发,以更宽的视野、更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思维来确定科学的研究态度,并从有经验教师那里获得实践教学心得等第一手研究资料,以此充分保障研究结果的科学、严谨性。

(3)改革教学内容

随着“素质教育”、“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等先进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广,改革学校体育学的内容,是适应社会、学生发展的需要。在保留原来内容的基础上所补充的内容和继续留用的内容充分反映了基础体育教育的实际需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突出实用性、应用性,解决了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衔接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斌.清末中小学体育教科书的启蒙价值[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学报,2012,11(6):53-54.

[2]辛继湘.教学技术理性的审美超越[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学报,2012,11(6):5-6.

[3]孙明英.论地方高校课程理念的重构—一种多元价值整合的视角[J].湖南师范大学教学学报,2012,11(5):60-61.

体育学研究 篇4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牡丹江医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部分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定向运动的书籍和资料,为研究分析高校开设体育保健学课程的可行性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分别随机抽取2所高校本科生各10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共计200份,实际回收196份(回收率98%),符合统计学要求。

1.2.3 专家访谈法

向专家、学者就有关大学生保健知识的掌握和体育保健学开展的可行性进行了咨询,以确保本文研究的科学性。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和SPSS13.0软件系统对所测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对学生的调查问卷进行常规数理统计。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来源和需求情况

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的来源途径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学校、书刊杂志、电视、网络、家庭教育。他们依次所占的比例为学校85.7%、书刊报纸52.5%、电视49.5%、网络58.6%、家庭38.8%,其中学生已知的体育保健知识来源于学校的最多,其次是网络、电视、书刊和家庭,说明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大多数来源于学校,学校在学生体育保健知识传授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体育知识的需求调查发现,体育保健相关知识需求最多,说明学生对体育保健知识具有浓厚的兴趣,体育保健课在高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体育锻炼极为重要,保健知识的获得,预防保健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任务[2]。

2.2 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的掌握情况

大部分的学生仅对于肌肉痉挛、中暑和运动中腹痛等小部分的简单的体育保健知识掌握程度较好,而对于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制定运动处方、包扎和止血方法、常见病的运动疗法等知识则相对缺乏,对身体锻炼时所出现的一些生理反应,受伤后的应急处理、二次损伤的防护等方面的知识、技能掌握非常少,而对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测试中,发现学生体育保健知识试卷满分率为0%,及格率为56.1%,大学生这些都说明了大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的程度还是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

2.3 大学生体育锻炼中发生的运动损伤情况

调查显示:196人中发生过皮肤表面擦伤的人数最多占64.3%,其次是肌肉拉伤和软组织损伤人占总人数的47%。同时调查还发现:由于学生不懂保健知识所以更加不懂如何应用这些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发生二次损伤的现象也很多。特别在课外体育活动中,由于没有教师的监督指导,学生自我保健意识又很差,运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些无法预料的情况,尤其是在较强对抗性运动中不可避免的身体碰撞都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拉伤和扭伤等。因此,向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合理的体育锻炼极为重要。保健知识的获得,预防保健能力的培养是高校体育教学的一项任务。

3 讨论

1. 学校是进行健康教育,传授体育保健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的体育保健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对选择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发现:71.35%的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来源于大学体育理论课的讲授,他们在学校里掌握体育保健知识主要是通过大学生体育理论教程中涉及的相关内容,但教学课时少,每学期只有4学时,而且实际授课情况不容乐观。28%的学生体育保健知识来自体育实践课中教师的传授,这种方式带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大多是在运动损伤发生后教师才提醒同学们注意的。还有0.75%的同学体育保健知识来自体育保健课,这是高校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这部分体育保健课程的教学缺乏系统性,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而定,教学内容随意,方法简单[2]。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重视把医学知识和体育锻炼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体育保健的能力,培养学生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全民健康意识,使学生在学校期同能够自觉积极地学习和掌握体育保健知识,掌握体育锻炼的能力,逐步形成健身的习惯。以至走向社会后能够坚持终生自我健身锻炼,从而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3]。

2.大学生体育保健知识匮乏,自我监督能力差,开设体育保健学课程,增加体育保健知识势在必行。调查发现体育保健测试的满分率为0%,及格率为56.7%,掌握体育保健知识对于指导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预防运动损伤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2005年发生在江西某大学的一件运动损伤致残事件,即一名大学生高位截瘫事件,这名学生进行跆拳道对练时发生颈骨扭、挫伤,因为没有及时就医,最终伤及神经,导致高位截瘫。如果这位学生和他的同学有一些体育保健知识、技能的话,早发现就不会导致如此可悲结果。有关专家指出.外伤所致截瘫中有约20%是由二次损伤所至,即应急处理不当造成的[4]。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体育保健知识,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和保护意识及防伤观念,还能将体育保健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锻炼效果。

3.学生的自我保健和保护意识与防伤观念有待加强。调查中发现许多大学生体育锻炼时不穿运动服和运动鞋,不进行必要的准备活动,运动损伤频繁发生。学校应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并精通体育保健知识,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的关系,防止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必须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只有让学生了解人体生理变化规律,掌握扎实的体育保健知识并指导日常体育文化娱乐活动,才能使学生的体育能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在高校中开设体育保健学课程不仅是大多数大学生迫切需要的,同时也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在当前以人为本的时代,教育应不断改革,课程的开设应该更多地取决于学生的需要,还应该看社会及市场的需要。体育保健学虽然在我国刚刚起步,但却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关注,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健康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体育保健知识的普及和运用,不仅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使更多的人自觉投入到体育运动的行列中来,而且通过教育培养,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和具有终身体育意识能力的体育健身参与者,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肖文,余静.对大学生掌握体育保健知识、技能情况的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6):125-127.

[2]由娟,某高校2006级新生卫生保健与健康状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8):1493-1494.

[3]于从茂.徐景文,普通高校开设体育保健学的思考[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2,(1):80-81

体育学研究 篇5

《运动训练学》试题

(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训练负荷

2、适宜负荷原则

3、竞技能力

4、适时恢复原则

5、分解训练法

6、双周期

二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竞技体育是同若干运动员组成的集体行为,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运动员同时参与才有可能组织竞赛活动,这体现了竞技体育的A.竞争性B.规范性

C.观赏性D.集群性

2、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分类,篮球项目属于以下哪类项群:

A.速度力量类B.同场对抗类

C.格斗对抗类D.体能类

3、在体操、艺术体操、跳水等项目的比赛中,裁判员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运动员所完成的动作给予评分,其目的是为了评价运动员的:

A.比赛名次B.运动能力

C.竞技水平D.训练水平

4、下列不属于评定练习负荷强度的指标是:

A.速度B.远度

C.效度D.高度

5、考虑到运动员的承受能力和训练效果,只有优秀的运动员才可能应用的负荷方式是:

A.直线式B.阶梯式

C.波浪式D.跳跃式

6、重复训练法和间歇训练法最主要的区别是:

A.负荷量的不同B.对间歇时间的要求不同

C.练习的组数不同D.每组练习的次数不同

7、一个完整的训练目标包括:

A.运动成绩指标B.竞技能力指标

C.训练负荷指标D.A、B、C8、一个完整训练过程的终点是

A.运动训练B.运动员调整、恢复

C.运动员现实状态的诊断D.实现运动员目标状态

9、下列练习适宜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的是:

A.快速力量练习B.技术练习

C.耐力练习D.速度练习

10、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的思维活动过程,称为:

A.战术观念B.战术指导思想

C.战术意识D.战术知识

11、以下哪个不是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

A.特长技术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

C.种族特征D.场地器材

12、运动员负荷量度临界值的大小受竞技水平及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训练中需要:

A.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B.正确理解训练负荷的构成C.科学动态探求负荷量度临界值D.对运动员进行区别对待

13、中长跑训练常用的一种手段――“法特莱克训练法”是一种

A.重复性练习手段B.间歇性的练习手段

C.持续性练习手段D.比赛性练习手段

14、训练大周期通常采用“倒数时”充填式方法安排训练和比赛的时间序列,通常在比赛时期前加上____周的准备时期。

A.6-12B.10-16

C.1-6D.3-815、运动员起始状态诊断的内容不包括:

A.竞技能力的诊断B.运动年限的诊断

C.运动成绩的诊断D.运动负荷的诊断

16、竞技项目比赛的运动成绩都是由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对手在比赛中的表现以及____这三方面因素所决定的。

A、竞赛结果的评定行为B、比赛条件

C、教练员的指导水平D、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水平

17、依比赛的性质,比赛训练法可分为教学性比赛、____性比赛、模拟性比赛和适应性比赛。

A、检查B、测验C、技术D、战术

18、运动员体能发展水平是由其身体形态、_____及运动素质的发展状况所决定的。

A、技术水平B、心理能力C、意志品质D、身体机能

19、下列各选项中,_____项不是模式训练法的构件。

A、训练方法B、目标模型C、体育竞赛D、检查手段

20、提高运动员移动速度,常采用的负荷强度为_____

A、85%-95% 的负荷强度B、极限强度

C、75%-85%的负荷强度D、90%-100%的负荷强度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现代运动训练的主要特点。

2、举例分析说明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的非衡特征及补偿效应。

3、简述不同训练小周期的主要任务。

4、简述速度障碍的含义及其产生原因。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在基本训练周的训练计划中为何要交替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

2、1984年洛杉玑奥运会前,为适应美国选手海曼、克罗克特的扣球力量,我国女排运动员

同男队一起训练;在我国羽毛球、乒乓球国家队的大赛前训练中,也经常选择一些与即将在比赛中遇到的主要对手技战术打法相同或相近的队员作为陪练;在赛前训练环境和条件安排方面,让运动员在与正式比赛相同或相近的场馆、设施里进行训练。

体育学研究 篇6

摘要:以当前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实际需求为依据,在分析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重新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本专业培养目标 应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课程应增设哲学类、文学艺术类、史学类、公安类以及武德等课程。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807.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6-0808-04

民族传统体育是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确定民族传统体育学为体育学下的二级学科,纳入了学科发展的轨道。1998年,民族传统体育出现在国家教育部新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上,自1999年开始招收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生。这为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丰富体育文化,培养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民族传统体育,国外没有现成的经验,国内的理论研究视野多局限于项目和技术,缺乏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支撑和宏观上的把握。十年过去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学科体系建设仍然处在经验阶段。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课程是武术学科,武术学科研究的内容又多为技法。

为了使民族传统体育学成为传承民族体育文化,弘扬民族体育精神的载体,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完善奥林匹克运动的载体。必须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武术学院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往届毕业生、武术学院2003级应届毕业生、2005级在校大学生、在校学生的家长。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文收集的资料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教育部关于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的指导文件:2) 开设民族传统体育学部分高校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等教学文件:3) 2000年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

1.2.2问卷调查法本文根据调查内容所需设计四类问卷:调查对象是如上“调查人员”栏所述四类人员。共发放问卷450份。其中往届毕业生50份,回收38份:2003毕业生85份,回收79份:武术学院在校2005级学生100份,回收89份:学生家长45份,回收36份。问卷进行了新度、效度检验。

1.2.3逻辑分析法本文依据对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为逻辑起点,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学时分配等相关问题进行依次递进的逻辑推理。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问题原因和解决对策。

1.2.4数理统计法将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统计,并在SPSS上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お2.1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设定

2.1.1确立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

2.1.1.1我国当前政治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对高等人才的需求我国正处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创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99年6月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规定》,明确指出我国素质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就是要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当前形势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学生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健康人格的铸造和人文素养的提高。

2.1.1.2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有人指出中国高等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够:过窄的专业教育,使学生的学科视野和学术氛围局限:过重的功利导向,使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受到影响:过强的共性制约,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抑制。

人文素质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1) 具备人文知识;2) 理解人文思想;3) 掌握人文方法;4) 遵循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人类文化或文明的真谛所在,是人文素质的核心。人文素质缺乏会影响大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对工作的创造能力、对问题的洞察能力、对事物发展的前瞻能力、对问题的分析、判断、解决的能力。而文化素质欠缺,文化根底肤浅,正是当代学生素质缺陷的突出表现。

考察世界高等教育,有两种典型的模式:1) 以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教育,2) 以原苏联为代表的专才教育。在信息时代,“方法教育”尤为重要。方法教育的实质在于学习技巧的提高与学习的有效性的增强,在于对资料卡、图书馆、计算机、信息网的充分利用。

文辅相教授提出教育的第3种模式:“普通教育——专业教育——‘临床教育”的构想。这种基本模式的设计基点在于要正确处理好以下三对关系

普通教育与专门教育的关系,实行专业性教育与综合性教育相结合,让专业人才的成长建筑在较宽知识面的基础上。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实行现代科学教育与现代人文教育相结合,让科学技术人才的成长建筑在较高文化素养的基础上。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关系,实行理论与实际结合,让人才的培养不囿于书本和学校的范围。

2.1.1.3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特性对其培养目标的要求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几千年形成的民族文化在体育领域的缩影,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身体活动形式、内容、风格、偏好等。随着国家地位和民族威望在国际社会中迅速提升,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开始走上了全面振兴的道路。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为当前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它所承载民族自身内在的信仰、思想、文化素养的追求,或者说人文精神、文化底蕴是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生存的重要文化标示。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充分挖掘其教化功能,振奋民族精神正是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优势和特色,这一点是确立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立足点。

2.1.1.4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培养学生的实际需求状况由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专业设置包括三个专业方向:武术方向:包括套路、散打:民族民间体育:体育养生。

2.1.2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确立

2.1.2.1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存在问题北京体育大学武术学院建院1958年。1998年以前,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了解决武术师资、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根据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需求,民族传统体育学于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被设为体育学下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前身为武术学科)的本科学生培养目标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表1)。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目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能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存在问题是:过窄的专业技术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的特殊地位和功能;与遵循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相背离。这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和扎实的基础训练,并且与社会发展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需要相脱节。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实际就业与培养方向存在差距。

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的学生就业定位在运动训练和学校体育教学两个方向。然而,近三年的就业形势表明,毕业后从事专业运动训练的学生人数占毕业总人数不足2%;毕业后从事教学的学生人数占毕业总人数不足20%;从事公安的学生占到15%以上,有不少学生选择了自谋职业。而且,通过在校学生及其家长的调查显示。有45%左右的学生和38%的家长希望毕业后从事公安工作;有30%的学生和35%的家长希望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只有8%的学生希望从事教练员工作。这种培养方向和就业实际的差距一方面来自于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单一性,另一方面来自于高校扩招后高等教育普及化所带来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的综合性、高学历的现实状况。

2.1.2.2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定位综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基础扎实、知识全面,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科学精神、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实际工作能力较强: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以及相关领域教学训练、管理、社会健身咨询与指导以及安全机构等工作,承担弘扬和传播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

2.2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规格及其能力2.2.1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规格及存在问题以北京体育大学为例,2003年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受到这些方面的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教学、训练、科研、竞赛、裁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的技术技能;具有在本专业领域进行教学、训练、指导与管理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家所制定的与本专业有关的方针、政策与法规;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发展动态;掌握有关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目前本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没有体现素质教育和人文修养的理念;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没有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而是过分强调专业技术;在技术上有过多依赖竞技体育的倾向而缺乏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不具有本专业特色能力,缺乏社会竞争力;没有体现一专多能的社会需求,能力结构单一。

2.2.2民族传统体育培养规格定位作为高等教育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学生理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文化素质: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学习世界优秀文化遗产,掌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加强文学、艺术等诸方面的修养,必须达到高等教育标准,能够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核心是做合格的大学生。

思想政治素质: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核心是做当代合格的中国人。

道德素质:遵循社会公德和较高职业道德的素养。核心是做高尚的公民。

业务素质:一专多能,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核心是做合格的高层次劳动者。

身心素质:身心健康、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人际交往好、适应环境能力强。核心是做具有强健体魄的人。

综合素质:既要具备专业特长,有鲜明的个性,又要知识面宽,全面发展。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保持可持续发展。

因此,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生培养规格应定位为:

本专业学生必须有较高的政治素养、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主要掌握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接受相关技术、技能的基本训练,具有组织教学训练、组织竞赛、管理、社会指导及相关领域的实践能力。

毕业生应补充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对人文学科、社会学科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初步掌握继承和弘扬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理论与实践能力;掌握一定法律、公安领域相关知识,为从事国家安全机构工作打下基础。

2.3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2.3.1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历史回顾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几次大的课程改革,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课程结构有所改革,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但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基本上仍然延续了50年代初的模式。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包括:

1) 公共必修课。共30学分占到总学分的18.18%,其中外语为16学分、计算机为2.5学分、政治思想教育为10学分、军事理论为1.5学分、法律基础为1.5学分。

2) 专业必修课程。目前包括体育学概论、应用写作、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文化概论、运动训练学、科研方法概论、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和专项训练。共70学分,占 43.75%。

3) 限制选修课(一)。包括传统武术各拳种、中国武术史、武术基础理论、中华体育养生概论、古汉语、体育社会学、中医基础理论、体育测量与评价、可视化程序设计以及中国式摔跤、体育养生、、木兰扇、舞狮、短兵、太极拳、散打、跆拳道等专业技术课程。共28门课,选够25分,其中必须包括10学分学科知识。

限制选修课(二)。分为运动训练方向和体育师资方向。前者包括运动训练方法、运动生理机能评价、运动员科学选材、疲劳恢复与营养、运动员生理机能生化评定、运动员心理咨询与训练、运动生物化学、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后者包括现代教育理论、学校体育学、体育舞蹈、田径、篮球、乒乓球、体育游戏、体育保健、教育心理学、足球、体育教学基本技能。选够10学分。这类课程主要是为将来择业准备的教育。

4) 任意先修课。共15学分,占9.39%。

5) 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学术活动三部分。共10学分,占6.25%。

完成全部计划共160学分达到毕业标准。

2007年计划虽做了相应的调整,但基本格局没有变化。

2.3.2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1) 目前许多全国重点院校都推行“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因材施教,分流培养”的方针。在低年级实施通识教育,在高年级进行宽口径的专业教育,逐步推进在教学计划和导师指导下的自由选课学分制。而北京体育大学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方向课程几乎占据了77%。这严重偏离了目前加强基础淡化专业的方向,尤其受竞技体育的影响太大,通识教育严重匮乏,更像是职业教育。

2) 除了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跨学科的内容外,民族传统体育跨学科的课程少之又少。现有的课程存在重复设置现象。例如,运动训练极其相关学课课程多处重复;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基础理论、中华体育养生概论存在重复设置;中国体育史、中国武术史存在重复设置现象。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之间存在重复设置想象。术科类的重复设置现象也相当严重,套路类的专项训练与竞技武术中的长拳、太极拳、南拳、刀枪剑棍术有大量重叠、而传统武术也包括这些内容。专项训练中以散打为主、副项包括短兵和跆拳道,而限制选修课也有这些课程的设置。

3) 学科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课程。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对外的主干学科有: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三门,主要课程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武术理论基础、传统体育养生学、中医学基础、专项理论与技术、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心理学。这显然存在明显不足。

主干课是指对专业建设和发展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核心课程,是对实现培养目标能起主导作用的专业必修课和公共必修课。目前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设置中缺乏支撑本学科的主干课程。当然,这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民族传统体育学科起步较晚,学科建设由不成熟到成熟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基础理论研究严重滞后,影响了本学科发展。再者,尽管学科成立已经有十个年头,有近80所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但是缺乏学术交流的平台,没有相关的专业学术刊物。没有权威单位领导,各自为政,重复办学现象严重。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发展。

2.3.2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方案首先,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培养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文素养。通过增设通识教育中哲学类、文学与艺术类、历史类课程;专业理论中国武德教育课程;跨学科拓展课程公安基础理论类课程;公共选修课程中的人文社科课程。即全面,又灵活全面培养综合素质和加强人文素养。

其次,淡化竞技,突出技能培养。适当减少运动训练方向的课程和学时比例,增设提高学生技能的课程尤为重要。例如,通过专项教学与训练,在保障专项训练水平的基础上,加强学生教学、训练能力的培养,增加假期社会体育指导环节,扩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增强才干。

增设公安类基础理论课程有利于增强学生与法律有关社会学知识;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特殊性,有利于进行预防犯罪教育,防止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针对民族传统体育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就业方向的引导,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目前,毕业的学生中大约有20%左右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公安、特警、等相关工作,而且随着公安院校的转型,未来到公安系统就业的人数有增加的可能。

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主干课程的最终形成。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缺乏主干课程。通过增设武德教育、武术文化学等相关课程无疑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的内涵,为民族传统体育主干课程的形成奠定基础。

凸现学科体现特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课程改革中增设武德教育、武术文化学等相关内容正体现了继承、传播和弘扬民族精神。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 当前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目标缺乏当代教育理念:过重的功利导向,没有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知识结构;与社会发展对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需要相脱节;没有体现民族传统体育在培植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2) 在培养规格上,没有体现倡导素质教育和人文修养的理念;在知识和能力结构上,过分强调专业技术的提高:在技术上又过多依赖竞技体育而缺乏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不具有本专业特色能力,缺乏社会竞争力;能力结构单一,没有体现一专多能的社会需求。

3)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存在重复设置现象:学科建设不够完善,缺乏支撑民族传统体育学的主干课程。

4) 应增设哲学类、文学艺术类、史学类、公安类基础理论和武德教育课程。

5) 淡化竞技,突出技能培养。应适当减少运动训练方向的课程和学时,增设提高学生技能的课程。

6) 在学院范围内有目的的引导开展社团活动,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校内课程与校外学习相结合,拓展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2建议1) 成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会等学术组织,搭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建设的平台,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和课程设置等相关问题。

2) 成立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术刊物,构建学术交流平台。

参考文献:

[1] 刘靖,刘同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与发展现状[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2):41-42.

[2] 叶伟,王晓东,徐伟军.试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现状及其运行机制的改革设想[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27(3):314-316.

[3] 王飞.民族传统体育武术专业课程理论基础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07.

[4] 姚重军.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探讨[J].甘肃科技, 2002,(12):5-6.

[5] 吕丽萍.浅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7,(2):31.

[6] 姜凤云.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6):133-134.

[7] 王润斌.略论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的交互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06,(1):36-37.

[8] 马旭君.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重塑的诠释[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6,(4):29-30.

[9] 吴泽萍.民族传统体育危机与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3):87-88.

体育学研究 篇7

1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内涵以及与之相近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1.1 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及其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特定的民族在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的、对人体生理特征进行改造的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它前面有两个限定词, “民族”是第一个限定词, “传统”是第二个限定词, 它首先是民族的, 然后才是传统的。它是即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传统性的体育活动。如果平常单独说“民族传统体育”或者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话, 应该理解为:它既包括了国内的, 也包括国外的, 不能只局限于国内的, 应该把它延伸到国外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去, 虽然在国外人的认识中, 他们没有“民族传统体育”这一说法, 但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中, 它是存在的。这有利于将国外的与国内的进行比较性研究, 更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现在在研究中通常把“民族传统体育”默认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比如, 题目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的研究中, 作者所研究的就是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产生一种误解, 影响了后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拓展性认识, 是不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的。应该在“民族传统体育”前面加上“我国”或者“中华”二字来进行限定会更加贴切一些。因此, 民族传统体育应包括国内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 和其他国的民族传统体育 (可称为其为“国外民族传统体育”) 。

在周伟良主编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一书中, 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定义为: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 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流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他还提到:“由于上古时代我国华夏民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 居四方之中, 故名为“中国”, 亦称为“中华”, 后来又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用来指代中国各民族长期形成的民族集合体[1]。由此可知,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专指国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它包括武术、舞龙、舞狮、风筝、高脚马等在我国各民族产生和发展的, 并对现在产生一定影响的体育项目。

1.2 民族传统体育相近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

在很多文献和著作中, 还会看到“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这几个常见和主要的与“民族传统体育”相近似的概念。民族体育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独有的, 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所创造和享用的特殊的体育文化。如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体育, 乒乓球是英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相对现代体育而言的, 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向现代体育转型。如乒乓球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 他是英国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现在已经被国际化了, 属于现代体育的范畴, 传统体育首先是一个或几个民族的, 然后才是传统的。民间体育相对于宫廷体育或者是官方体育而言的, 是指在民间产生和发展并广泛流传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它无高度组织化、制度化。民俗体育, 顾名思义是指人们用来庆祝某一节日的体育运动, 如抢花炮就是我国侗族和苗族用来庆祝丰收体育活动, 另外端午节的划龙舟, 春节的舞龙舞狮都是民俗体育的代表。

2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内涵、学科性质及其上属、平行、下属学科之间的关系

2.1 民族传统体育学的概念及其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 以世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 以田野调查和理论思辨为研究方法, 以探索各民族体育发展规律、促进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应用性学科[2]。要理解此概念的内涵, 需要重点理解一下几点:第一, 其研究对象是“世界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象和规律, 而不仅仅是我国的传统体育活动规律和现象, 因此如果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就不要把国外的给忽略掉, 否则你的研究是不完善的, 并且会影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播和发展, 这是从事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工作的人所必需要铭记和弄清楚的问题。第二, 它的研究内容包括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文化以及与本民族或地区、政治、经济、教育及其生存、发展和变迁的关系,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与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关系。第三, 它的研究目的在于发现和探寻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遗存和文化积淀, 探究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和各民族的传统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浓缩点, 折射出的各民族发展的轨迹;挖掘、探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内容及其规律;研究传统体育 (项目) 与现代体育 (项目) 2个不同文化系统的密切联系;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乃至世界各民族范围所起的社会作用及其价值, 为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第四, 它的研究任务和研究方法。研究、探索民族传统体育理论、实践问题和规律是其主要的任务和宗旨, 为民族传统体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依据。其研究方法体系由其方法论、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3个层次构成。

2.2 民族传统体育学学与其上属、平行、下属学科之间的关系

1997年研究生专业目录修订, 将体育学作为一级学科, 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民族传统体育学借助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原理与方法来丰富自身学科特色与体系, 对拓展体育学的学科领域和完善体育学的基本理论与原则起到重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学既是民族传统体育学在体育运动领域中的渗透与拓展, 又是体育学在民族传统体育学中的体现与延伸[3]。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这3门学科的理论也同样适用于民族传统体育学所研究的领域, 如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武术的教学与训练就需要运用体育教育训练学的理论与方法, 武术及其他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能量消耗及供能特征也需要运动人体科学的知识来解释, 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及其人文精神也是体育人文社会学所要研究的内容。由此可知,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学科, 它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需要依赖于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知识做辅助, 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研究范围内也包含着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他们是相互渗透的。

民族传统体育学又设立了以武术为主的3个下属学科, 也可称之为三级学科:武术、传统养身、民族民间体育。健身气功、太极拳都属于传统养身的范畴, 太极拳也属于武术中的一种拳术, 也是一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 它们都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3 结论

综上所述, 可得出以下结论: (1) “民族传统体育”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国外民族传统体育”。 (2) 可将“民族传统体育”、“传统体育”、“民俗体育”、“民间体育”、“民族体育”按大小顺序进行排列, 即:“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体育”>“传统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 (3)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 (4) 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学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需要依赖于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知识做辅助, 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研究范围内也包含着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他们是相互渗透的。 (5) 武术、传统养身、民族民间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下设的3个专业, 也可称其为三级学科, 我们常提到的健身气功、太极拳都可归属于这3个三级学科中的内容。

摘要: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思辨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相关概念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辨析, 完善了民族传统体育学的学科理论体系。结果表明:“民族传统体育”包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和“国外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是各种身体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个学科, 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学所要研究的内容;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体育学下设的4个二级学科, 他们相互依赖, 相互渗透等等。

关键词:传统体育,概念,相近关系

参考文献

[1]周伟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1.

[2]王亚琼.民族传统体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1.

体育学研究 篇8

1、社会体育学视角下体育教学的目标

1.1、打破严格的竞技标准,突出人性化发展

社会体育学是让社会大众全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属于大众化教学,社会大众都是社会体育学的教学对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社会体育学对于体育精神功能及社会功能十分关注,突破了传统体育教学上面所存在的局限性,体育教学在也没有明确的标准,整个体育教学围绕学生体育素质所开展,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提升学生体育能力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及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素质。将社会体育学与体育教育相连接,能够真正意义上改变体育教学所具有的局限性,转变教学观念,拓宽教学内容,让体育教学真正落实到素质教学上面,推动体育教学的发展。

1.2、更加强调一种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社会体育学的价值观点不断融合到体育教育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的精神水平,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在竞技上面所制定的严苛标准,积极倡导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态态度,关注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身体及情感的变化,在提高学生身体体质的同时,促进学生个人情感的健康发展。社会体育学在与教育教学真正连接之后,体育教育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能够借鉴社会体育学所具有的优势,为学生构建起全面的体魄及精神结构,提高学生体魄的同时,保证学生精神的健康,对于学生今后成长具有无可踢打的作用。基于社会体育学视角下的体育教学,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体育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并不需要在遵循严格的竞技标准,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同时,还能够推动学生身心发展,对于学生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2、基于社会学视角下体育教学研究的意义

2.1、于政治有利

大部分人都认为,体育与政治之间并没有任何关联,就好像天和地一样,怎么连接一连接不到一起。但是并不是这样的,在现如今社会内,政治与体育之间还是具有十分紧密的关联,并且二者之间也有着很深的渊源。科研人员在长时间的研究之后发现,体育实际上就是国家政治的一种服务方式,能够充分表现出一个国家的意志,并且国家对于体育运动所具有的作用是充分认可的,并且对于体育运动的发展十分关注及支持,所以,体育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都会将政治因素考虑在内。

2.2、于经济有利

我国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建设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及思想状态都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体育现在已经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门。我国一直提出全民运动的口号之后,社会大众对于体育运动关注程度也显著提高,所以对于体育器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提高,进而体育运动所拥有的资金成本也就显著提高。体育运动做所拥有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分别是政府及商界。体育界在商界加入之后,生机及活力显著提高。研究人员在研究之后认为,体育界想要可持续性发展建设,必须拥有专业商界人员的介入,这样才能够保证体育界一直充满活力。主要原因是由于商界在进入到体育界之后,不仅仅能够获得上级,还能够推动体育经济的发展。

3、目前体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3.1、一味的以竞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

现阶段,我国体育教学内出现最为显著并且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仅仅按照竞技的标准对于学生进行要求,对于学生个性化发展较为忽视。竞技仅仅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主要判断标准之一,并不能够代表体育教学的全部内容,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经常对于这个问题较为忽视,常常认为以竞技判断体育教学的质量,并且认为竞技考核是体育教学的真正含义,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及技能的训练过于忽视,对于考试及测试的结果过于关注,这种教学模式对与学生个性化发展十分不利,同时对于我国素质教育的推广造成了严重的限制。所以,想要真正在体育教育内融入社会体育学,首先就需要对于我国体育教学的现状及观念进行转变。

3.2、从观念上忽视社会体育学的价值

我国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个较为严重的认识,就是对于社会体育学认识程度较低。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及学生经常将体育能力与竞技与考核的成果化成等号,对于体育素质及体育能力训练较为忽视。从某种层面而言,体育教育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社会体育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真正对于体现出体育的精神功能及社会功能,并不是通过学生体育成绩对于学生体育水平进行判断。在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中,增加对于体育精神及体育素质的提升,让体育与学生价值观念相融合,这才是体育教育在进行素质改革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体育教育的关键环节。

4、如何实现社会体育学与体育教学的融合

4.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重心由竞技向精神层面的转化

想要真正让社会体育学与体育教育相结合,首先就需要将体育教育的中心进行转化,由原有的竞技为核心转变为精神层面上,也就是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应该提高学生的精神,逐渐让学生这体育精神形成一种习惯,在今后的生活内应用,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体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推动学生身心素质的发展,让学生在各种体育技能训练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体育教育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真正将社会体育学融入到体育教育内,逐渐推动学生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简而言之,体育教育并不是竞技,而是个人竞技精神的提高,这是一种理念,并且还需要将其体现到生活及工作的每一个方面上。

4.2、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体育能力发展

体育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对于学生个人体育能力的发展给与充分的尊重。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教学重点放在对于学生体育精神及体育能力上面,通过制定针对性的体育锻炼,真正将这一教学目标落实,并不是仅仅重视训练的过程。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体育能力的过程中,首先就需要对于学生个体上所存在的差异充分尊重,不在使用生硬的体育竞技标准及指标对于学生体育水平进行衡量。个体上的差异决定着学生体育水平,同时也是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现在专业运动员所擅长的体育运动也仅仅为一项或者是两项。所以,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尽量开展针对性的教育。

4.3、在体育的教学过程中要增强体育的社会功能及价值

社会体育学在融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积极表现出社会体育学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及价值。体育教学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体育训练,更多的是需要与社会相连接,也就是让体育具有实用性,进而对于社会发展建设具有推动性作用,这样也能够有效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性开展。社会体育学能够让学生明白体育训练的真正含义,对于学生抗压能力及调整生活状态都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体育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应该充分将社会体育学所具有的实用精神发挥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手段及宗旨都应该体现出该店,进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对于学生今后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5、结论

在体育教育内融入社会体育学,不断将社会体育学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及精神功能融入到体育教学内,能够有效突破传统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指,真正实现人性化的教育。对于学生在体育能力上面的发展给与充分尊重,真正体现出体育教学所具有的价值,也就是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并不在仅仅提高体育竞技成绩。

参考文献

[1]邱亚君,梁名洋,许娇.中国女性休闲体育行为限制因素的质性研究——基于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J].体育科学,2012,08.

[2]凌占一,董爱霞.教育心理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人格塑造功能[J].中国教育学刊,2015,S2.

[3]刘淑彬.基于全民体育视角分析休闲体育与大众体育教育的改革思路分析[J/OL].体育科技.

[4]覃英.社会文化学视角下湘西地区民俗体育的发展研究[J].现代交际,2016,05.

[5]赵文昌,张丽艳,邵金龙,李琳.基于心理学视角下的体育教育人格塑造功能[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

[6]梁利民.休闲体育学的学科形成与发展[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01.

体育学研究 篇9

所谓“菜单式”项目,指的是在扩充体育运动项目数量的基础上,将大学内部的阳光体育教育教学项目汇编成一个“菜单”,内含多种体育项目内容,而学生能够根据个人的意愿,自主地在多个项目中进行多种选择,而不是按照学校的要求进行体育运动项目的学习。这种“菜单式”的项目构成,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选择性,在培养学生体育运动习惯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于自己不熟悉的体育运动项目的兴趣,使得阳光体育的自主性大大提高。而在“菜单式”项目实施过程当中,如何确定“菜单”,如何推广“菜单”是两个重点。

1 大学阳光体育“菜单式”项目的确定

实施“菜单式”项目,最为重要的就是将“菜单”进行有效罗列,为了保障这一过程的客观性、科学性,需要收集一系列的材料,并且结合学生意见、集体意见来进行分析与判断。xx省xx高校为落实“菜单式”项目,在以下3个方面展开工作,策略具有一定的普适意义。

1.1 对于体育活动的梳理

学校首先对于内部的体育活动进行梳理,对于体育课程、体育公选课上学生对项目的选择情况进行了解,按照学生选课由多到少的顺序进行项目的排列,作为确定菜单的基础标准。在此基础上,还要对于学生体育社团的规模、开展活动的频率、收到的效果,以及各类型体育节庆活动、体育比赛活动中学生参加的数量、活动的规模进行考量,分别给出数据,将学生真正喜爱、参与度高的体育运动项目罗列出来,作为参考。如此,体育课程的各项数据与学生业余体育活动的相关调研数据结合在一起,一个学校内部学生喜爱什么体育项目,希望参加什么体育项目,一目了然。在xx省xx高校,篮球、足球、羽毛球、体育舞蹈作为大型项目,受到学生欢迎程度比较高,这类项目在“菜单”里占有的比例要高一些,课程的深度也要高一些,是“菜单”的骨架。而这一步仅仅是“菜单式”项目确定的开端,还有诸多项目不能被排除在外,需要另外两个过程进行补充。

1.2 班级意见的自主申报

很多大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都是集体项目,在班级中有着很好的根基,因而,班级意见的申报,也是落实“菜单”项目的重要一环。学校需要根据年级、专业、班级的不同,由班级的班委、体育委员进行班级内部的意见汇总,对于学生要求纳入到“菜单”范围内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记录、上报,最终汇总到学校的大体部进行分析。这种自主申报,一方面能够了解大学生群体对于体育运动活动的取向,另外一方面也表现出了“菜单式”项目实施的民主性,这样在最终确定“菜单”的时候,无论是在内容方面,还是在程序方面,都是能够体现学生主观意愿的,这对于“菜单式”项目的最终实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xx省xx高校,通过班级意见的自主申报,网球、手球、中长跑等项目进入到了“菜单”当中来,有效地丰富了“菜单式”项目。

1.3 对于学生意见的调研

学生的意见是确定“菜单”最为重要的一环,因为在学校总体的体育运动规划当中,学生虽然是最为重要的主体,然而在多数时间中,学生自身对于体育项目纳入阳光体育的声音是被淹没在学校的总体课程、活动安排当中的,这就使得一些特殊的体育运动项目,无法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得到推广。这对于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丰富化、时代化、时尚化的发展是没有益处的,阳光体育需要的是开放的空间以及不断创新、海纳百川的时代感。因而,学校需要针对学生进行合理抽样,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统计,对于小众化的、参与数量目前并不多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梳理,将其纳入到“菜单”当中来。这一点对于“菜单”的完善是极为重要的,且对于阳光体育运动未来的发展也是极为有意义的。比如,在xx省xx高校中,通过对学生意见的收集,发现诸多极限运动、学校不经常开展的体育运动活动如小轮车、滑板、马拉松、骑行等时尚运动活动在学生当中有一定的基础,并且学生对于这些项目的喜爱程度很高,因而这些项目也就成为了“菜单”当中的有效补充,成为了未来全体学生都可以选择参与的体育运动活动。

2 大学阳光体育“菜单式”项目策略的应用

阳光体育“菜单式”项目中的“菜单”确定了之后,要想落实到具体的运用活动当中来,所要获得的支持也是多方面的。如何具体实施方案,如何借助学生自身力量进行推广,如何保持长期、良好的发展态势,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2.1 确定“菜单式”项目策略实施方案

对“菜单式”项目策略的实施进行全校范围内的阳光体育活动设置。将体育运动活动分为课外活动、夜间活动、周末活动、体育运动文化节四个部分,学生每人每学期除了体育课程之外,需要选择3~5个项目来完成,确定之后学校进行编队、编组,并且派出老师进行组织、指导,最终的出勤情况、参与活动情况、获奖情况等纳入到体育教学的年度考核当中去。这样,课外活动+夜间活动,每个学生每周可以保障3~5 h的运动量;周末活动以友谊赛、体育游戏、集体活动为主,起到放松身心、社会交际的作用;而体育运动文化节则是将“菜单”中的各个项目作为文化节活动的竞技项目,欢迎学生独立或者组队参与,争夺名次。这样就将“菜单式”项目的体育活动进行了有效的分散,学生可以自己进行训练,也可以参与比赛活动,不同体育运动水平的学生都能够在活动中得到参与,获得满足,也可以自由自主地参与各项自己不熟悉的活动,自由程度很高。

2.2 拓展“菜单式”项目的内涵和外延

“菜单式”项目是学校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更应该成为学生自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各类社团的积极参与、组建各种体育运动非正式组织等也是其重要的一部分。xx省xx高校还通过建立“兴趣小组”的方式,提升“菜单式”项目运动的娱乐性、趣味性、交互性和影响力。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学生需求组建各种体育活动兴趣小组,并针对男女学生的不同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开展学生所喜爱的阳光体育活动内容,推广一些在场地、器材等方面花费小而组织简易的体育项目,开展一些具有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和能发挥学生团队精神的比赛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丰富的组织形式,使得“菜单式”项目的自发性更高,各项运动活动更好地迸发出体育激情,魅力四射。

2.3 为“菜单式”项目进行有效的支撑

“菜单式”项目所涉及到的体育运动项目丰富,时代感强,对于体育设施、教学人才的需求都特别高,因而学校在此方面必须进行有效的支撑。在体育设施方面,要根据开展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场地的改建、扩建,最好能够实现一块场地上多种运动项目都能够开展;在教学人才方面,需要学校的体育教师博采众长、涉猎广泛,进行有效指导,必要的时候可以借助外力,聘请专业人士前来指导。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菜单”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完善、调整的,因而学校需要对“菜单”的效果进行长期化、阶段化的监控,对于“菜单”本身的内容和实施进行动态调整,不断完善、优化,以适应不同时代学生的需求。

3 结语

大学阳光体育“菜单式”项目的实施,本身就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活动,在此项活动中需要学校作为主体进行多方的调研,并且在资源整合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支撑。虽然此项活动开展起来较为复杂,但是从长期来看,实施“菜单式”项目是符合大学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目标的,对于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宗杰,袁吉,杨道宁,等.吉林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中路径的构建与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3(2):90-91.

[2]耿洁.“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12):63.

[3]汪波,周学荣,李慧萌.“阳光体育运动”视角下大学体育课程设置的困惑与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5):112-117.

体育学研究 篇10

1问题及成因分析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普遍下降,不仅仅在教学体制、教学模式、教育培养目标等方面存在着问题,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问题也是主要的原因。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培养的对象是接受研究生教育的学生,他们对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看法、建议和对策都是自身在接受培养过程中的亲身体会,是优化培养模式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参考的[1]。

1 . 1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1.1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定位模糊

在访谈中许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反映:“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上硕士研究生,和上了硕士研究生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以及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样。”其原因在于没有一个很好的自身定位。在我国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学习目的总是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在应试教育形成的目标机制下,对于很多学生以及家长来说,上小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上初中,上初中就是为了上高中,上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这种机制,再加上体育行业就业形势的严峻以及社会上的一些偏见等原因使很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丧失了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变得散漫,迷惘。在体育硕士研究生中,非为学问单为学位而求学者不少,有许多学生把考研当作个人命运的赌注,当作“敲门砖”[2]。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所以对研究生本身的认识就很模糊, 对于研究生自身的定位更不知所以然。

1.1.2基础薄弱,知识面窄

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宽厚的专业背景,没有多方面的知识体系作支撑,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很难进行高水平,高层次的研究。究其原因,一方面由于研究生备考过程的应试化,使不少考研的同学把考研辅导班看作通往成功的捷径或者只靠突击复习、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际能力的培养,最终使部分考上的研究生,明显存在“基础薄,知识面窄,能力差”的弱点;另一方面部分研究生自身素质较低,主观能动性较差,基础薄弱,文、理、工渗透不够,知识面过窄[3],再加上平时的懒惰和散漫,对文化知识重视度不高,致使许多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只能停留在专业研究的边缘徘徊。

1.1.3缺乏对生活和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和认知能力

科研项目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对生活和客观事物的感知和认知。但很多研究生对生活以及身边的周围事物都处于一种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麻木状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心更是匮乏。对生活和客观事物的感知觉和认知能力的缺乏不仅不利于研究生科研而且对今后踏入社会以及自身的发展都是很大的阻碍。

1.1.4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发展的过程也是知识的积累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但很多体育硕士研究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动技能的掌握,对于“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用,以及怎样用”缺乏自身的认识和独立思考。

1.1.5缺乏团队精神

体育运动项目在很多情况下是集体项目,需要团队协作。经调查结果显示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集体意识,团队协作精神没有本科生强烈。此外课题研究需要团队精神,需要集体的智慧,单打独斗、孤芳自赏是行不通的,团队精神是成功的加速器[4]。目前许多研究生缺乏团队精神。

1 . 2导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研究生导师的思想和行为贯穿于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导师的素质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性因素之一。研究生培养的如何,是否具有创新素质和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导师的工作质量[5]。

1.2.1导师任务繁重,感到带研究生有些力不从心

学生质量培养的好坏,与导师的教导是分不开的。但很多导师既要负责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又要搞科研还要带研究生,再加上应届考取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能力较差,平时又懒惰、散漫,对身体素质不重视,体育运动训练较少。最终使体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感到带的学生总体素质太差,再加上自己业务繁忙,带学生总有些力不从心。

1.2.2导师制的培养方式不少是单向灌输的传授知识

研究生的教学不同于本科教学,要以少而精,要以研究带动教学,要把单一的传授变成双向的讨论和加强对研究生自身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科研能力的培养。让研究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的学习和研究。要尽快的把全日制应届考取体育学硕士的研究生从本科阶段的学习方式过度到主动学习的研究生阶段上 来。

1.2.3导师从事的学科领域,研究生很少能跳出

科学研究需要创造性的成果,而创造性的关键在于选题,但研究生的研究方向很少能跳出导师从事的学科领域。研究生缺少打破知觉定势,思维定势,突破传统观念的强烈愿望。导师对自己不熟悉的内容和领域对带的研究生也强烈建议不要涉足。在这种设限的情况下不利于发挥研究生自身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全面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1 . 3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管理的问题

体育研究生的管理包括多方面的管理。由于课程学习是实现研究生培养目标、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管理的重要方面。课程设置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知识面的广度和研究能力的高低,因此,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科学非常重要[5]。学习和日常生活是全日制应届考取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主要活动内容,也是研究生管理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侧重教学管理及研究生学习生活管理两个方面思考。

1.3.1课程内容滞后、重复,缺乏层级性

硕士研究生教育阶段是本科教育的延续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为社会培养专门高层次人才的知识储备期。[7]所以选择合适的课程内容对于完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原有的知识理论水平显得至关重要。调查结果表明:体育技术课仅局限于几个运动项目、运动竞赛;体育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导,对技术动作不断的重复与强化许多课程与本科时学过的课程没有太大的区别,内容滞后、重复、缺乏层次性。这在知识爆炸的时代,培养的研究生很容易与社会脱节。

1.3.2课程性质倾向理论,缺少体育实践

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根据体育学科的特点和体育高层次人才的需要,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和重点应该是应用性人才。应该着重体现应用型的特点,全面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大重视社会实践。

1.3.3科研成长得不到及时的扶助

目前一些学位论文在开题报告中存在形式主义,论文的撰写中理论准备不够充分,缺乏实际研究经验等问题[6]究其原因是科研方法的学习和实际运用不足。全日制应届考取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刚从本科阶段毕业,由于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及教学特点,85% 的学生对于科研方法认识比较肤浅,理解运用掌握并不充分,而且对于刚踏入研究生行列的应届考取的学生自身定位模糊,知识体系不完善、思想不稳定、不成熟在科研的专业领域边缘徘徊,在成长上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扶助。因此必须及时积极的引导关注研究生的科研成长。

1.3.4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较少

全日制应届考取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没有直接的工作经验和接受社会实践的洗礼,可是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考虑到自身的发展, 参加社会实践的愿望却十分强烈,但学校却由于考虑到安全、责任等各种主客观原因不能满足其愿望,而应届考取的硕士研究生也由于学业等原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之又少。

1.3.5不能妥善处理婚恋、家庭与学业之间的关系

按正常的入学年龄,本科毕业后直接考研的硕士研究生毕业时的年龄在25~28岁左右,绝大多数的学生,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需要考虑恋爱婚姻等自身生活的现实问题。谈恋爱需要耗费很多时间时常与学习时间相冲突,由于应届考取研究生的学生思想上还不是特别的成熟,自律也不是特别强,时间观念比较薄弱,不能妥善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就需要管理者,积极的引导和妥善协调的处理,特别时候可以开设情感辅导课程和心理咨询处。

2对策

2 . 1关于解决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2.1.1积极调整学习态度,是研究生培养的首要条件

硕士研究生心态浮躁,价值观取向功利化是造成硕士研究生自身定位模糊的根本原因[8]。首先作为教学的主体,全日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要把握好自己的人生目标,积极的调整学习态度。其次作为教学主导,教师和管理者要加强硕士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自大,要客观公正的评价自我, 认识自我,对自己做出准确的定位。只有这样才能找准自己的坐标,规划好自己的发展目标。

2.1.2注重体育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要不断的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积累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自己的学习兴趣爱好的培养,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积极性,使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提到。

2.1.3开设各科兴趣小组,科研小组

由研究生办公室提议组织,学院给予支持,有固定的地方场所,有一定的基金支持,有专门的各科兴趣小组老师辅导,每个兴趣小组有专门的负责组织人。兴趣小组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共同的学习和交流以及组织科研调查和科学创造活动,每个兴趣小组可以内部成员进行学习交流,也可以和其他的兴趣小组进行汇合切磋。兴趣小组的创立运行可以扩大小组成员的知识面和知识厚度, 可以解决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认知能力,兴趣小组本身是以团队组织形式进行的,兴趣小组成员有着共同的爱好和话题,团队凝聚力不言而语。如果兴趣小组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时也可以引入一定的商业运作。对于体育学科可以开设一些体育运动培训班之类的活动,能有效的解决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的问题。

2 . 2对于导师方面的建议

2.2.1增强导师的责任心,减少导师们的工作任务量

导师在指导研究生的过程中,要建立对研究生未来负责的意识,对于面对应届考取的体育硕士研究生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因材施教,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专业课上要求确保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确实满足研究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另外要减少导师们的工作任务量,不断扩大导师队伍建设,使导师有时间有精力来进行前沿专业领域的研究和指导硕士研究生的学习成长。

2.2.2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模式

避免传授知识型教学,尽量培养研究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应届考取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对本专业科研领域的洞察力、科研管理能力、个人效率提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向将来所从事的工作过渡的能力及个人生涯设计与经营的能力。

2.2.3优化导师组成结构

要使研究生有突破性的成长,导师除了不断学习扩大补充自己的知识体系结构外,导师组成结构的优化也是重要途径。即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导师组成相关学科的建设团队,不断改善和优化导师队伍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9]。

2 . 3对于全日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管理的建议

2.3.1优化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增大任选课程比重,构建研究生个性化课程体系,重视跨学科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和前沿性课程。“避免统一化,突出差异性”,应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准则[10]。

2.3.2面对新形势,研究生管理工作应转变观念

面对新形势,研究生管理工作应转变观念,由重管理教育转到重服务教育,围绕塑造研究生自我负责的独立人格、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在三个层次上展开工作:一是解决研究生的实际困难,维护研究生权利,这是基础。二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三是根据不同的研究生培养目标,促进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如学术创新能力等,这是研究生工作的关键。

2.3.3高校要加强就业指导,改变硕士研究生的价值观

全日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由于在校学习时间比较长,对于社会上的职业特点和职业分工了解还很不够,所以学校就应该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重视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硕士研究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取向,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和生涯设计。

2.3.4高校要改变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

高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思想观念,树立市场主体地位的意识,灵活机动地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就业市场反馈的信息,研究和探讨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要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不同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需求,适时的调整专业结构,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及时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建设。

3结语

关注全日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发展有利于塑造研究生自我负责的独立人格、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人才质量的培养。积极调整学习态度、注重体育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各科兴趣小组,科研小组是解决全日制应届体育学硕士研究生自身存在问题的重要途径;增强导师的责任心,减少导师们的工作任务量、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育模式、优化导师组成结构是有效解决研究生自身发展过程中,导师出现问题的关键;而优化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面对新形势,研究生管理工作观念的转变、加强就业指导,改变硕士研究生的价值观,这些工作就要靠研究生管理工作者来实施了。

摘要:本文从研究生自己的角度看待自身发展问题的视角入手,从研究生自身的问题,导师方面的问题,以及对研究生的管理三个方面,对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自身发展过程中若干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促进全日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独立人格的养成和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体育学研究 篇11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课程;关联课程群;内容体系;整合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4-0106-04

Abstract: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 and based on the review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status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and separation,a discussion was made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related courses curriculum system.It analyzes the necessity of learning related courses integration of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put forward integration thought in order to help sport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curriculum; relevance course group; content system; integration

1.1《学校体育学》教材建设历程的回顾

1.1.1《学校体育学》教材建设的历程

建国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学习、借鉴、自编、创编的漫长发展历程。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体育理论课程只是沿用前苏联的体育理论体系,在接受前苏联专家言传身教的帮助之下,开始了体育理论及《学校体育学》教材建设的漫长历程。60到80年代主要编写了学校体育学的讲义和参考书,在此期间,也有一些专家编著出版了《体育教学法》《体育教育学》等。90年代至今,《学校体育学》教材建设进入了规范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阶段,主要以金钦昌、李祥、周登嵩、潘绍伟等编著的学校体育学教材为代表。

1.1.2不同版本内容体系的比较

在内容体系方面也体现出显著差异。体育理论讲义阶段主要内容是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原理与方法等内容。1983、1991、1994和2001版《学校体育学》的主要内容一脉相承,目的是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工作基本规律,阐明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培养学生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能力。主要包括: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发展,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体育教学原则与方法,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体育课教学,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课外运动竞赛,学校体育管理,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与评估等。

1.2学校体育学课程地位的确立

1983年10月人民体育出版社《学校体育学》教学参考书正式出版,1986年4月来自全国高师体育专业24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上,多数与会专家提出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的具体设想与建议,以会议纪要的形式报送国家教委并由国家教委通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执行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正式赋予学校体育学课程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中的地位与目标,这标志着学校体育学课程地位的正式确立。

2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发展与分离

80年代末,学校体育学课程地位确立以后,学校体育学多个版本教材的出版,以及内容体系的日益科学和丰富,从本质方面反映出该课程的全面、快速发展。1992年实施的《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九门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各类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均将学校体育学列为主干课程,充分反映了该课程地位的稳固与发展。同时,课程内容体系越来越细化,内容的精细化使课程分离成为可能,同时,课程的发展也为课程的分离提供了肥沃的土壤。1988年我国第一本《体育教学论》出版,至今已有近20个版本的《体育教学论》陆续出版,也印证了学校体育学课程逐渐分离的过程。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已将体育教学论列为6类主干课程的人文社会学类课程之一,标志着该课程从学校体育学中完全分离出来。

3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群的课程内容体系现状分析

学校体育学隶属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在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关联课程群也逐渐形成,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新课程设计、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等课程。虽然,2004年《纲要》中将学校体育学和体育教学论均列为主干课程,但由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仅对课程的“基本内容”做了宽泛的描述,因此,在“课程”向“教材”转换的过程中很难限制和规范教材的内容体系,各大院校在课程设置时也不尽统一和规范,也就造成了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和课程内容体系中内容相互交叉的情况,有研究者用重复字数来描述交叉比重是不合理的,应以重复的章节为交叉的标志来衡量才是最合理的,即使文字不完全重复或不重复,一样反映出内容本质上的重叠或交叉。内容交叉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果课程群之间宏观统筹,在教学大纲中会反复出现,学分也会无辜累计叠加,在具体课程内教学组织实施时会占据一定不必要的重复学时,有时还会出现相同概念的表述不统一,对教师的教研、学时的学习在概念上造成模糊。下面仅对学校体育学(潘绍伟,高教版,2009),体育教学论(毛振明,高教版,2011),体育教育学(刘清黎,高教版,2004)三教材进行对比,以示比较。

5.1.3体育教学论

毛振明的《体育教学论》(高教版)一直以来被高教界公认为最具典型意义的课程版本,建议以该版本为模型进行构建。首先,在阐述体育教学理论之前,把《学校体育学》中剔除的“体育课程论”内容进行讲述,使课程与教学论结合;其次,由于《学校体育学》已对“体育教学内容”予以整合,因此,移除第四章“体育教学内容”;再次,避免与《学校体育学》赘述,移除原版本的“第十章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最后,移除“第十四、十五章”,该部分将在《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课程中有更加系统的论述。

5.1.4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该课程的核心词是“体育教材教法”,综观国内各种版本的《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教材,内容体系比较完善的主要有罗希尧、颜庆等人的版本,主体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技术技能类教材的教法,新增的主要有新兴体育类、休闲体育类教材的教法阐述,当然,原版本中绪论、教材教法实施、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保健方法等内容尚需进一步修订。

5.1.5体育新课程设计

《体育新课程设计》旨在帮助设计者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开发校本课程。该课程开设较晚,起步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以北京理工大学王皋华教授的版本最具代表性,主要内容有: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任务与问题、体育课程设计、体育新课程设计、体育新课程设计要素的说明与举例、各学段认知领域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实施体育新课程的教学问题以及附录等。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但多数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设置该课程,给课程的发展带来了阻力。

5.1.6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

国家教育部2012年要求师范类专业必须开设《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课程,目前尚无课程体系范例,建议以毛振明《体育教学论》(高教版)中的“第十四章体育教学技能与训练”和“第十五章体育教学研究”为模型进行构建。

5.2依据现有课程群的内容体系整合课程

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群内容体系主要涵盖以下6个系列:体育教学理论系列、体育教育理论系列、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系列、体育教材教法系列、体育课程理论系列(含体育新课程设计)、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系列。一方面,可以按6个系列的名称命名课程,即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学论)、体育教育理论(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基本理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课程论(体育课程设计或体育新课程设计)、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可以按不同系列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将体育教学理论系列与体育课程理论合并,即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将体育教育理论系列与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系列合并,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将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合并,即体育教材教法与教学研究。

在对课程群进行整合时,首先要遵循《纲要》的基本精神,不能违背《纲要》的基本纲领;其次,要依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方案中课程群的实际设置和学时分配等进行整合,并最终落实在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

6结论

6.1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学习、借鉴、自编、创编等几个阶段。1988年11月学校体育学课程地位正式确立,之后,经历了发展和分离的漫长历程。

6.2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在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关联课程群也逐渐形成,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新课程设计、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等课程。在课程向教材转换的过程中,课程内容体系构建随意性大,缺乏宏观统筹,课程群内容出现较多的交叉或重复,以及相同内容表述不统一等现象。

6.3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群的整合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依据现有课程合理配置课程内容资源,二是依据现有课程群的内容体系整合课程。在实际操作时,应综合考虑《纲要》、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等因素。

参考文献:

[1]潘绍伟,等. 学校体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 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王皋华.体育新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8]毛振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200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4.

[13]程明吉,等.我国学校体育学内容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8):102-106.

5.1.3体育教学论

毛振明的《体育教学论》(高教版)一直以来被高教界公认为最具典型意义的课程版本,建议以该版本为模型进行构建。首先,在阐述体育教学理论之前,把《学校体育学》中剔除的“体育课程论”内容进行讲述,使课程与教学论结合;其次,由于《学校体育学》已对“体育教学内容”予以整合,因此,移除第四章“体育教学内容”;再次,避免与《学校体育学》赘述,移除原版本的“第十章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最后,移除“第十四、十五章”,该部分将在《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课程中有更加系统的论述。

5.1.4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该课程的核心词是“体育教材教法”,综观国内各种版本的《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教材,内容体系比较完善的主要有罗希尧、颜庆等人的版本,主体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技术技能类教材的教法,新增的主要有新兴体育类、休闲体育类教材的教法阐述,当然,原版本中绪论、教材教法实施、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保健方法等内容尚需进一步修订。

5.1.5体育新课程设计

《体育新课程设计》旨在帮助设计者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开发校本课程。该课程开设较晚,起步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以北京理工大学王皋华教授的版本最具代表性,主要内容有: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任务与问题、体育课程设计、体育新课程设计、体育新课程设计要素的说明与举例、各学段认知领域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实施体育新课程的教学问题以及附录等。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但多数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设置该课程,给课程的发展带来了阻力。

5.1.6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

国家教育部2012年要求师范类专业必须开设《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课程,目前尚无课程体系范例,建议以毛振明《体育教学论》(高教版)中的“第十四章体育教学技能与训练”和“第十五章体育教学研究”为模型进行构建。

5.2依据现有课程群的内容体系整合课程

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群内容体系主要涵盖以下6个系列:体育教学理论系列、体育教育理论系列、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系列、体育教材教法系列、体育课程理论系列(含体育新课程设计)、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系列。一方面,可以按6个系列的名称命名课程,即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学论)、体育教育理论(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基本理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课程论(体育课程设计或体育新课程设计)、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可以按不同系列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将体育教学理论系列与体育课程理论合并,即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将体育教育理论系列与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系列合并,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将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合并,即体育教材教法与教学研究。

在对课程群进行整合时,首先要遵循《纲要》的基本精神,不能违背《纲要》的基本纲领;其次,要依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方案中课程群的实际设置和学时分配等进行整合,并最终落实在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

6结论

6.1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学习、借鉴、自编、创编等几个阶段。1988年11月学校体育学课程地位正式确立,之后,经历了发展和分离的漫长历程。

6.2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在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关联课程群也逐渐形成,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新课程设计、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等课程。在课程向教材转换的过程中,课程内容体系构建随意性大,缺乏宏观统筹,课程群内容出现较多的交叉或重复,以及相同内容表述不统一等现象。

6.3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群的整合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依据现有课程合理配置课程内容资源,二是依据现有课程群的内容体系整合课程。在实际操作时,应综合考虑《纲要》、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等因素。

参考文献:

[1]潘绍伟,等. 学校体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 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王皋华.体育新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8]毛振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200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4.

[13]程明吉,等.我国学校体育学内容体系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研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26(8):102-106.

5.1.3体育教学论

毛振明的《体育教学论》(高教版)一直以来被高教界公认为最具典型意义的课程版本,建议以该版本为模型进行构建。首先,在阐述体育教学理论之前,把《学校体育学》中剔除的“体育课程论”内容进行讲述,使课程与教学论结合;其次,由于《学校体育学》已对“体育教学内容”予以整合,因此,移除第四章“体育教学内容”;再次,避免与《学校体育学》赘述,移除原版本的“第十章体育教学设计与计划”;最后,移除“第十四、十五章”,该部分将在《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课程中有更加系统的论述。

5.1.4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该课程的核心词是“体育教材教法”,综观国内各种版本的《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教材,内容体系比较完善的主要有罗希尧、颜庆等人的版本,主体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各类技术技能类教材的教法,新增的主要有新兴体育类、休闲体育类教材的教法阐述,当然,原版本中绪论、教材教法实施、体育与健康知识、体育保健方法等内容尚需进一步修订。

5.1.5体育新课程设计

《体育新课程设计》旨在帮助设计者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具体情况,设计和开发校本课程。该课程开设较晚,起步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以后,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以北京理工大学王皋华教授的版本最具代表性,主要内容有: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任务与问题、体育课程设计、体育新课程设计、体育新课程设计要素的说明与举例、各学段认知领域教学内容的具体实施、实施体育新课程的教学问题以及附录等。课程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但多数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设置该课程,给课程的发展带来了阻力。

5.1.6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

国家教育部2012年要求师范类专业必须开设《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课程,目前尚无课程体系范例,建议以毛振明《体育教学论》(高教版)中的“第十四章体育教学技能与训练”和“第十五章体育教学研究”为模型进行构建。

5.2依据现有课程群的内容体系整合课程

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群内容体系主要涵盖以下6个系列:体育教学理论系列、体育教育理论系列、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系列、体育教材教法系列、体育课程理论系列(含体育新课程设计)、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系列。一方面,可以按6个系列的名称命名课程,即体育教学理论(体育教学论)、体育教育理论(体育教育学)、学校体育基本理论(学校体育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课程论(体育课程设计或体育新课程设计)、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另一方面,可以按不同系列对原有课程进行整合,将体育教学理论系列与体育课程理论合并,即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将体育教育理论系列与学校体育基本理论系列合并,即学校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将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合并,即体育教材教法与教学研究。

在对课程群进行整合时,首先要遵循《纲要》的基本精神,不能违背《纲要》的基本纲领;其次,要依据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方案中课程群的实际设置和学时分配等进行整合,并最终落实在课程的《教学大纲》之中。

6结论

6.1我国《学校体育学》教材的建设从无到有,经历了学习、借鉴、自编、创编等几个阶段。1988年11月学校体育学课程地位正式确立,之后,经历了发展和分离的漫长历程。

6.2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在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发展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以其为核心的关联课程群也逐渐形成,主要包括学校体育学、体育教育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新课程设计、中学体育教学研究与技能训练等课程。在课程向教材转换的过程中,课程内容体系构建随意性大,缺乏宏观统筹,课程群内容出现较多的交叉或重复,以及相同内容表述不统一等现象。

6.3学校体育学关联课程群的整合主要有两条思路,一是依据现有课程合理配置课程内容资源,二是依据现有课程群的内容体系整合课程。在实际操作时,应综合考虑《纲要》、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具体的课程设置和学时分配等因素。

参考文献:

[1]潘绍伟,等. 学校体育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李 祥.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刘清黎.体育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5]罗希尧.中学体育教材教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6]王皋华.体育新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8]毛振明.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9]金钦昌.学校体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Z].200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体育人文社会学类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4.

体育学研究 篇12

1 运动刻板印象的表现与成因

运动刻板印象主要指个体对体育运动情境中的人或体育运动持有的一套固定看法, 并以此作为评价体育运动情境中的人或体育运动的依据。在体育运动情境中, 最外显的人群分类标准之一是性别, 因此运动刻板印象的表现之一是男性的体育运动天赋及能力强于女性, 这从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早期的参赛条件设置上便能体现出来。

表现之二是男性更适合参与对抗激烈和竞争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 女性更适合参与运动强度小、能展现女性线条与气质的体育运动项目。因为人们认为男性更具有进攻性和侵略性, 女性更加柔和与安静, 因此男性更能展现竞争性强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精髓, 而女性更能表现难美性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

表现之三在于参加体育运动会降低所谓的女性身体特征与性别特质。在很多人心中, 参加体育运动意味着出现发达的肌肉块, 并使女性显得“男性化”。因而, 很多参加体育运动的女性最常担心的事就是怕长肌肉块而与所谓的女性特征不符。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运动刻板印象, 一方面源于男女两性的生理差异。基于不同的生理结构, 男性的肌肉力量、速度和爆发力总体优于女性, 女性的柔韧性与协调性总体优于男性, 但这仅为生理差异, 并不存在孰优孰劣之分。另一方面源于个体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出的身体特征和心理特质, 隐性地以我们的社会文化所规定的性别刻板印象为评价依据。在我们的社会文化中, 受“男性主导、女性依附”传统文化[5]的影响, 性别角色刻板印象表现为:“在身体特征方面, 通常认为男性高大、强壮, 女性纤弱、苗条;在心理特质方面, 通常认为男性刚强、自立、粗犷, 女性温柔、依赖、细心”[6]。在体育运动中, 以表现力量和速度等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 由于与我们的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男性角色吻合, 多被视为男性专利;而以表现柔韧和协调等为主的体育运动项目, 因与我们的社会文化所规定的女性角色吻合, 而被定为女性专属。

这种将在体育运动中表现的身体特征及心理特质与社会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直接划等号的逻辑是片面的, 令原本意在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实践被生生割裂与两极分化, 对男女两性而言均不公平。且对女性而言, 这样的运动刻板印象多是消极的, 它无时不刻地提醒着即将或正在参与体育运动的女性:体育运动是男性的专属, 坚持进行体育运动将会降低女性特征, 若非要坚持体育锻炼, 最好选择能表现所谓女性特质的运动项目。

2 运动刻板印象影响大学女生体育参与的作用机理分析

在大学女生体育参与过程中, 她们基于锻炼任务的完成, 会更多地选择隔网对抗的小球类项目和更能展现女性美的艺术类项目, 例如乒乓球和健美操。表面看, 是因为她们既须完成规定的锻炼任务, 又不愿过多地消耗体能, 更不愿出现因运动而可能产生的肌肉健康美和其认知的女性身体线条美相左的结果。进一步剖析其内在原因, 除了大学女生群体对“健康”的意义与内涵认知不足外, 还受到了运动刻板印象的影响, 直白地说, 是受到被文化建构的女性气质 (如温柔、顺从、优雅、被动等) 对身体规训的刻板印象的影响。作为女性, 并非生来就有女性气质, 而是通过后天的身体规训实践塑造和表现了自己的性别气质, 通常包括对身体尺寸与体形的规训实践、对身体姿态与动作的规训实践和对身体修饰与展示的规训实践[7,156,157,158]。

在体育参与实践过程中, 大学女生群体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运动刻板印象作为择选锻炼形式、评价锻炼效果的依据, 或者是作为自身体育参与行为被动的说辞。换句话说, 当原本意在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体育运动实践与受女性气质规训的身体实践吻合时, 大学女生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 也认同体育运动对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相反, 当健康自由发展的体育实践与受女性气质规训的身体实践不符时, 她们则选择避重就轻, 甚至回避, 时常让自己处于体育参与被动的尴尬境地。

3 运动刻板印象影响大学女生体育运动参与的几大要素

如上所述, 运动刻板印象隐性地对大学女生的体育参与产生着影响, 但它并非凭空出现, 而是在大学女生个体社会化进程中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大众媒介等要素逐步渗透并加以内化的。

3.1 家庭教育引导大学女生成为体育运动的旁观者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也是最重要的老师, 家庭教育对人的塑造功能不可忽视。在大学女生的童年阶段, 家长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对不同性别的孩子有不同的性别期望与对待方式。具体到身体活动方面, 表现为更加鼓励男孩参与对抗激烈、竞争性强的身体活动与体育运动, 而对女孩的类似行为则多会予以制止与批评, 并引导她们进行相对安静的游戏活动, 使其逐渐成为体育运动的旁观者。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大学女生在体育意识的启蒙与早期的身体活动发展方面未能打下良性基础。

3.2 学校教育默许大学女生作为体育运动的旁观者

虽然学校教育试图避免复制传统的性别刻板印象, 但在体育参与方面, 对具有体育运动天赋和体育运动能力突出的女孩并未给予更多鼓励, 反而对参与体育运动相对消极的女生表现出默许的态度, 在无形中强化了女生不适合参与体育运动的消极刻板印象, 也为她们正大光明地远离体育运动提供了极好的说辞。

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方面, 为了激发女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开设了更多的时尚健身类运动项目课程, 削减甚至停开了选课人数相对较少的篮球和足球等运动项目课程。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运动刻板印象的再次复制, 使“女生只适合参与运动强度较低、身体对抗较弱、能表现女性身体与心理特质的运动项目”的刻板印象在她们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在课内体育学习和课外体育参与过程中, 体育运动能力较强、喜欢参与体育运动的大学女生群体一方面可能时刻被他人拿来与男生群体进行比较, 以验证女生运动能力不如男生的运动刻板印, 另一方面还常被他人以消极的运动刻板印象作为评价依据, 而被冠以“假小子”或“某哥”之类的称号, 从而不能自在地享受参与体育运动的快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 女性应参与符合所谓女性特质的体育运动项目的运动刻板印象成为主流。很多女性择选体育锻炼项目的标准即为在体育运动中所表现的身体特征与性别气质是否符合社会文化所建构的性别刻板印象, 从而出现女性倾向于参加健美操、瑜珈等塑身功效明显的运动项目, 并对篮球、足球等项目避而远之的现象。

3.3 大众媒介宣扬女性成为体育运动的旁观者与喝彩者

各大电视体育频道和网络体育报道中, 男性通常作为体育运动参与的主体出现, 女性通常作为体育运动参与的旁观者与喝彩者出现, 这是受传统文化影响的运动刻板印象在大众媒介中的复刻与传播, 不仅对大学女生的体育认知产生了深远的隐性影响, 也令她们将其作为是否参与体育运动, 以及在体育运动参与中该扮演何种角色的参考标准。

如电视体育频道黄金时段的赛事转播以男子篮球、足球赛事为主, 以女性为主要参与对象的则是诸如NBA啦啦队选拔赛等作为体育运动的旁观者与喝彩者的节目, 表演内容多为极力展现女性身体线条与身体诱惑的性感热舞。

在网站体育频道的图片新闻中, 对男性偏重于运动技术动作的展现, 而对女性运动员则更偏重于女性身体特征与线条的表现以博得高点击率, 多仍旧作为男性的欣赏对象出现。这亦向大学女生传递女性应有典型的女性特质等刻板信息, 成为她们参与体育运动的隐性阻碍。

4 结语

对大学女生群体而言, 运动刻板印象的影响无处不在。虽然当今社会均认可并鼓励男女参与体育运动, 但运动刻板印象仍然为大学女生从运动项目类型与运动强度选择, 到锻炼效果检验标准等, 划定了无形的范围, 限制了大学女生身心的全面健康自由发展。因此, 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予以改变, 使大学女生明晰自己具有自由选择任何体育运动项目进行的锻炼的权利, 并能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从学校层面, 可以在大学女生体育参与涉及的两大核心要素方面加以调整。

第一, 作为大学女生体育运动参与实践主导的体育教师应对性别角色与体育运动有正确的认知, 具备社会性别意识, 并贯穿于体育运动指导全过程, 使大学女生明白体育运动项目本无性别之分, 人人都有选择任何运动项目进行身体锻炼的权利, 并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举办健身讲座与女性沙龙, 加强体育健康知识与社会性别知识的宣讲等有效途径, 在体育实践中引导她们关爱身体、关注健康, 做自主参与运动的主体。

第二, 作为体育运动参与实践主体以及未来家长的大学女生, 要形成对性别角色的正确认知, 树立健康的体育健康理念和正确的社会性别观, 以积极的态度正视充满性别文化差异的社会, 积极参与各项体育运动, 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和运动的快乐, 逐渐加强体育自主意识, 使自己真正成为体育参与的主体。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4-10/20/conten t_9152.htm, 2014-10-20.

[2]倪湘宏, 杨洁, 唐炼.社会性别学视野下大学女生阳光体育运动推广策略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11, 45 (1) :91-96.

[3]杨向明.高校体育教育场域中的性别透视现象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2, 38 (9) :80-83.

[4]Csizman, K.A., Witting, A.F., &Schurr, K.T. (1988) .Sport stereotypes and gender.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 1988, 10:2-74.

[5]宋岩.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的社会性别分析[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0 (6) :66-69.

[6]裴娣娜, 刘翔平.中国女性百科全书·文化教育卷[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 1995:30.

上一篇:变比调整下一篇:焊接热裂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