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洗礼论文

2024-05-27

心灵的洗礼论文(共5篇)

心灵的洗礼论文 篇1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了周彬老师的《叩问课堂》这本书。读后感慨颇深, 书中作者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指出了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 分析了课堂教学的矛盾与症结所在, 总结了教师的生存状态及面临的挑战, 读后很佩服作者那理性的思考、深入浅出的剖析、以及高瞻远瞩的目光……我觉得很多话, 说到了我们一线教师的心里, 这里我把印象最为深刻的两点摘录下来结合自己的教学生活谈点感想, 与大家共勉。

首先是课堂教学的思考, 在本书的第二章里《学生离场的原因探微》, 就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这一现象, 作者这样分析道:“学生为什么无心于课堂?很重要的原因, 是因为课堂并不是学生的, 或者说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课堂。”要让学生喜欢课堂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学生能够真切地参与课堂, 学生参与课堂的程度越深, 对课堂的喜欢程度就越大;二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堂是属于自己的, 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越浓, 学生对课堂的热爱程度就越大。

我们现在的教学不就是这样吗?想我们平时的课堂, 尽管新课程改革以来, 我们口口声声说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但在大多数人的课堂上这只是一句空话而已。课堂仍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当我们埋怨学生不爱学习的时候, 其实我们并没有去研究学生的内心世界, 是因为学生根本没有参与课堂。看完本书后, 我做了一下尝试, 发现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 学生的表现是令人惊喜的。

这节课的任务是复习九年级下册的词语, 受这本书的启发, 我改变了一下方法, 提前宣布:“今晚复习一下字词, 明天我要请一位同学当老师, 为大家听写, 请在我们复习的词语中选出20个你认为重要的和容易出错的词语来默写。”可能对这种方式感到新鲜吧, 尽管下课铃已响, 学生们却一反往日的嘈杂, 安静地记下了作业。

第二天上课前, 我浏览了学生的作业。不错, 都写了, 看来谁也不愿放过这个当老师的机会。上课铃响了, 教室里静静的, 环视四周, 我能感到同学们的眼光里比平时多了一点东西, 我知道, 是——期待。“陈佳伟”, 我指了一名中等偏上的学生, 下面的同学都相互笑了笑, 没叫到自己, 也许是失望, 也许是庆幸, 也许是放松。正要指名另一同学到黑板前默写, 我灵机一动, 何不把这个权利放给学生呢?于是我说:“下面由陈老师指一名同学到前面默写。”听到我这样称呼陈家伟, 同学们笑了起来, 向她投去了羡慕的目光, 陈佳伟更是羞红了脸。她在迟疑着, 不知选谁好, 此时, 我的心悬了起来, 暗暗后悔没提前打好招呼, 如果她叫一名优秀的学生上去写, 别的学生就会照着抄, 就起不到默写的作用了……正在我担心时, “刘树雨”她叫出了这个名字, 我的心倏地放下了, 这名男生是我们班头脑机灵但是写错字特别多的学生, 看来她还是懂得我的心的, 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看看学生默写的这些字词, 我平时强调的易错的和重点的都包括在内了。写完后, 我干脆权利下放到底, 又让她讲了讲。刘树雨呢, 不出所料, 该错的地方都错了, 正好给别的学生提了个醒。我在教室的后面找了个空位坐下来, 当了一回学生。讲台上的小老师指错、提问、板书、做得很大方, 下面的同学也是一呼百应, 连后面那些平时我讲课时趴着看闲书的同学都直起身子来听讲了, 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我心里暗自窃喜:原来把时间交给学生, 效果奇好, 自己还轻松!真是一举两得!讲完后我觉得自己无须多说什么了, 简单做了一个点评, 开始了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但我看到学生还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下课后, 我感慨万千:平时我们包办得太多了, 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 也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参与, 他才能乐于去学习, 去准备。这个准备的过程就是知识的复习、集纳、分析的过程, 真正的学习就在这里。

其次是对教学反思的思考。第三章《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进退之道》中这样写道:“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 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与考虑。一是直接改变与优化自我教学实践。这就是当前最为红火的教学反思。但仅仅做到这点是不够的。因为影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 远不只是目前呈现出来的问题, 而是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根源。因此教师反思自我教学实际的第二个层次就是充实自己的教学思想与理论, 优化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师不仅要从表面上对课堂的重组与优化进行反思, 更为核心的, 是要问自己, 为什么我会这样讲话?为什么我会这样组织课堂教学?记得几年前, 叶澜教授曾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当时看了这句话后, 我很受鼓舞, 也朝着名师这个梦想努力, 一段时间以来, 写了厚厚的教学反思, 可到现在却感觉自己进步不大, 只是记录了平时的一些零零散散的做法, 真正写文章的时候缺乏理论知识的填充和引导, 达不到一定的高度, 暗恨自己的才疏学浅。今天看到《叩问课堂》的这段话, 我幡然醒悟, 明白了自己以前的局限性, 找到了自己专业发展的“瓶颈”所在, 平日的一些点点滴滴的想法与感悟, 只是一粒粒小小的珠子而已, 而只有教育理论的阅读与学习才能把他们串成美丽的项链。我想, 叶澜教授的话可以这样改写:“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 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同时阅读教育专著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课堂上, 给学生一片自由飞翔的天空;生活中, 阅读与写作并行。这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我坚信:只要能做到这两点, 就一定会迎来实现理想的日子!

心灵的洗礼论文 篇2

夏天的雨,总是来得那么快,前几秒还是晴空万里,风和日丽,转眼间便阴云密布。雨滴犹如千军万马,呼喊着,从空中落下,连结成一张大网,袭扰我的思绪。它们渐渐汇成一条条小溪,流到院门外,也流淌在我的心田。

雨依然下着,没有丝毫要停的意思。我闭上双目,倾听那嘈杂却不会让人心烦意乱的雨音,它是那样单纯,一滴滴稳稳地打在我的心头,有条不紊地冲刷着我心灵上覆盖的灰尘,让记忆由朦胧而模糊,之后又变得清晰明净。

瞬间,想起了小时候,想起与小伙伴们一起在雨中放肆欢快地奔跑,一起在屋檐下躲雨,一起看着稠密的雨帘,看雨点打在水坑上激起圈圈涟漪。我们光着脚丫,踏着雨水,嬉戏,打闹……童年正如此时耳中的雨声,那么单纯,虽然脚步声与呼喊声是嘈杂的,但却没有丝毫杂念,痛快淋漓。想到这里,索性穿衣打伞,冒雨到院门外观赏雨景,看着雨水拧着花顺着新修的下水道流进门前的沟渠,果真是一种壮观景象。

春天的雨是朦胧的,正所谓烟雨蒙蒙,春雨总让人沉浸在隐约的幻想中;秋天的雨常伴着稀碎的落叶,令人压抑、哀愁;唯有夏雨,不仅带走了天空的灰烬,洗涤着世间万物,更洗礼了人心,冲尽了杂念,只留下纯洁的心绪。

心灵的洗礼 国魂的升华 篇3

2009年5月12日,在这一天中,每个中国人都怀着沉重的心情,以各种方式来缅怀逝者,寄托哀思!

下午第一节的上课铃声把我从那遥远的思绪中拉回到现实,我拿着书和教案走出办公室,迈着沉重的步子爬上了教学楼的三楼,来到了八年级二班的教室外,教室的门关着,为什么没有唱歌的声音呢?这一反常态的情形让我感到非常意外,我咕嘟着:“这些淘气的孩子们,不会都还在睡午觉吧!看我怎么收拾你们……”带着一丝怒气推开关着的门,刚要跨进教室,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所有的学生都站在自己的座位旁,低着头,没有一个学生东张西望,没有一个学生在做小动作,就连平时最调皮的几个学生也都静静的,教室里静得差点只能听见我们的心跳声。5·12——汶川地震一周年纪念日,14:28……一连串的数字浮现在我的眼前,我忽然意识到学生在做什么,我的那一丝丝怒气刹那间飞得无影无踪,我没有打断他们,只是轻轻地走到教室的后面,陪着学生静静地站着,以悼念在地震中死去的同胞们,祝愿逝者在天堂无所牵挂、快乐生活,以祈祷生者平安健康、吉祥如意。突然,学生中间冒出了一句话:“逝者已去,生者还存!爱惜生命,快乐生活,珍惜每天平淡却朴实的生活,是对不幸遇难者的最大慰藉!同学们,珍惜我们目前的一切吧。为5·12汶川地震中死去的同胞们默哀1分钟结束,请全体同学坐下。”学生在组织者的指挥下坐回自己的座位,并拿出政治课本准备上课。

作为一名从事思想政治教学的教师,是不是按部就班地按课前准备的内容上课,有没有必要利用刚才学生的表现来对学生进行一次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教育呢?苏霍姆林斯基说:你首先是一个教育者,其次才是一个学科的老师。由此,我想到了教育,自己正从事着的事业,一项需要一颗炽热的心去感悟的事业,生命的延续与升华。我一边走向讲台一边想着,这样好的时机,学生此时这么好的情感,我为什么不好好利用一下呢?而教育的责任不正是唤醒沉睡的潜能,开启幽闭的心智,引领向善的灵魂吗?我猛然想起,上周末不是恰好买了一张关于汶川地震的VCD碟片吗?我为什么不能利用呢?我马上叫两个学生去搬来电视和VCD,自己拿来碟片,把事先准备的内容放一放,让学生先观看15分钟的碟片,我再讲解地震发生后一周年间的一些事例,最后让学生来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在这短短的40分钟里,学生们从聚精会神地观看碟片、听事例,到出自内心地谈感受,一切都那么的自然而没有一点做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我的学生是那么的懂事,那么的有思想和情感。放弃安排好的教学内容,既教育了学生更加热爱生命,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伟大的民族精神,何乐而不为?巨大的灾难砥砺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塑造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也熔铸了新的精神!

多难兴邦,一个简单的词汇里面所包含的是中国人民经历痛苦的涅槃之后的重生!5·12,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在天灾——在这巨大的不可抗拒的自然力的巨大破坏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令我们欣慰的是,历史给了我们补偿。大震摧毁了物质,夺走了几万个鲜活的生命。但是我们的民族更加成熟,更加镇静,更加坚韧!汶川地震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经过汶川地震,我看到了生命的脆弱与伟大。尽管有“人定胜天”这一说,但在天灾人祸面前,我们的人类却显得那么脆弱,那么渺小,那么弱不禁风。因此,我们要善待生命,善待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更要善待自己,善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汶川地震,我更看到了生命的伟大,那么多人,埋在废墟里那么久,他们靠高尚的意志挺了过来;那么多人,他们失去了那么多亲人,他们靠坚强的品德活着并通过自己的双手去重建自己的家园;那么多人,和汶川人无牵无挂,他们靠一颗善良的心伸出了援助之手……

有人说,伤痛需要时间来忘记;我却说,记忆伤痛吧,因为这样才会更好地走下去。我们的哀伤与梦想就像流水一样。哀伤会沉积下来,终生不会忘记,但是生活依然需要继续向前,去追逐幸福与梦想吧。在哀伤中高昂头颅,在废墟上挺直脊梁,这就是中国人。用北川人的话来说:“我们从废墟里爬出来,就再也没有倒下过!”是的,我们从国之殇中站起来,就再也不会倒下!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下午14:28。

心灵的洗礼 篇4

生活中的感动,无处不在。“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让我们潸然泪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真诚让我们感动不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贞让我们热泪盈眶……有一种舍生取义的感动不仅存在于人类世界,也存在于牺牲自我的弓背蚁的世界。

在沈石溪《感人的动物之爱》中就描述了这么一个牺牲小我,成就集体的感人故事:在日本福冈县的深山丛林里,突然有一小簇灌木着了火。火势虽然不大,但这片灌木烧得还是很旺。虽然不会引发深林大火,但足以毁灭周围的一切。就在此时,有一团黑色的小球从浓烟滚滚的着火处滚了出来,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紧接着,又一团同样大小的黑色小球滚了出来。之后是第三个、第四个……原来,那是一团团抱成球的蚂蚁。这是一种在日本乃至东亚都十分常见的弓背蚁。火灾发生时,如果这群弓背蚁三五成群或一只一只地逃出来,很可能造成相互挤压踩踏,出现不必要的伤亡;也可能被大火全部烧死,没有一只幸存下来,全军覆没。我感叹弓背蚁在紧急关头的冷静与智慧,他们以抱成团形成球的方式逃滚出去,这是效率最高、速度最快、逃生几率最大的逃生方式。“蚁球”外层的弓背蚁几乎被烤焦了,尸体掉落下来,而里面包裹的是没有受到烟熏火烤的弓背蚁。最后能幸存的,只有处在“蚁球”最中心部分的弓背蚁。我敬佩在危机关头,他们团结一致,舍我一人,成全大家的牺牲精神;我感动于他们明知山有“火”,偏向“火”山行的舍生忘死的英雄大无畏精神!

熊熊烈焰中,那一只只被烤焦的弓背蚁,向我们昭示着牺牲自我,保护同胞的伟大。小小的弓背蚁在危险面前表现出来的义无反顾,让我由衷地敬佩,更被他们的手足情谊深深地打动!我不禁问自己:当我们面临危险的时候,我们能像弓背蚁一样无私无畏吗?读完这个故事,我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和洗礼!

让心灵在美好的品德中获得洗礼 篇5

一、引导讨论,感悟美好品德

语文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反复品读,并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推进学生对文本多样化的解读、体验,感悟其间蕴含的感情与人物的良好品德。如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我首先让学生讨论: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是怎样评价的,“我”的表现怎样;父亲是怎样评价的,“我”有什么反映。父亲和母亲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方面是因为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示“我”。然手让学生反复读描写巴迪听了妈妈和爸爸的评价后截然不同的反应的语句。再让学生讨论成年后,作者为什么越来发挥体会到儿时是“多么幸运”?在一阵激烈议论后,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作者体会儿时的幸运是因为,一是“我”有个常常鼓励我的慈祥的母亲,她常常肯定“我”,给“我”力量。母亲的爱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二是“我”还有一个严厉的父亲,他的警告和教育,使我不走向歧途,“我”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作品的力量来之于父母两方面,所以我是多么的幸运。由此,学生深刻地感悟了作者为什么说“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二、放手探究,挖掘优秀品德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探究活动中触摸文本,符合小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有助于学生挖掘文本中蕴含的优秀品德。教学《月光曲》中,我放手让学生自主研读贝多芬被屋内兄妹俩的对话所感动的段落,思考:如果你是贝多芬,说说你为什么被感动?学生思索后,纷纷说开了:“因为哥哥很关心妹妹,妹妹也懂得体谅哥哥。”“因为兄妹俩手足情深。”“兄妹俩都懂得为对方着想。”“妹妹那么爱听贝多芬的曲子。”……这样就为学生深入体会贝多芬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与热爱之情打下了伏笔。这样教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探究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受了作者语言文字的美,也让学生拓宽了思维的空间,从而深入感受了语言文字中所蕴藏的内涵。

三、表演课一剧,获得品德熏陶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教师有意识地把课文所描绘的客观情景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可以实现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获得品德熏陶。教学《晏子使楚》时,我让学生分角色熟读课文后,要求学生创编课本剧,演一演课文中的故事。学生分成三组,分别表演了晏子从大门进入楚国;拜见楚王,回击楚王;楚王设宴侮辱齐国,晏子设喻破计。台上学生灵活现的表演,把楚王的狂妄自大到后来被晏子的才智所折服以及晏子的沉静、睿智、幽默表现得淋漓尽致,台下学生主动配合地扮大臣们得意洋洋地哈哈大笑到竖起拇指、点头赞晏子的情景,生动再现了历史情境。因此,学生获得了做人要维护个人、国家尊严的教育。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不必作细致的分析,学生已经意会,轻松地理解了课文。

四、归纳内容,内化美好品德

当学生经历了课文理解的过程,认知也就随之生成了。归纳总结往往起到整理、内化知识的作用,也成为学生情感交流的空间。于是,他们的价值观得到升华。教学《将相和》后,我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学生们争先恐后地说:“我觉得我们要学习廉颇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大局,识大体值得我们学习”……学生在述说中,其间的美好品德也得以内化。

五、开展活动,促进品德形成

语文实践是联结语文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纽带,而社会是促成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沃土。因此,让学生走入社会中去探求、解决问题,学生的感悟会更深刻,良好品德的形成也就水到渠成了。在一次实践活动中,我安排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调查,调查“十元钱能够做什么”的小组,其中有两个组利用班级卖废纸的钱进行调查活动,一组学生买来一本《爱的教育》和一把鸡毛掸,另一组学生买来纸篓、书夹、报夹。由此,学生懂得该怎样花钱,也受到了热爱集体、爱惜公共财产教育。有的组调查“周围的同学怎样支配压岁钱”,皓翔同学这样写着:“国胜同学知道父母起早贪黑地干活、挣钱,虽然他们建了一栋楼中楼式的房子,日子也过得很舒服,但国勝只给自己留了十元钱买学习用品,他把剩余的钱主动交到父母的手里,让他们替自己保管,要作学费用。他真是个不乱花钱的好孩子。”这使学生明白了怎样合理使用压岁钱。还有的组调查“中国古代的钱币”,他们展示了网上下载的图片、文字资料,让同学们懂得了中国钱币的历史悠久,受到了生动的爱国和爱惜钱币教育。各小组分别用制作的手抄报、调查报告等来展示所调查的情况,促进了学生珍惜财富、节约的良好品德的形成。这样的生活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全面、综合的素质,是语文学习中渗透品德教育的有效延伸。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运用渗透品德教育的得当策略,才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尊严。

上一篇:风力发电的中国之路下一篇:生活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