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的涤荡

2024-07-03

心灵的涤荡(共4篇)

心灵的涤荡 篇1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教育家,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写出了许多不朽的教育巨著,《帕夫雷什中学》就是其中之一。笔者有幸拜读,感到该书通俗易懂,既非空洞无物的泛泛而论,亦非事实材料的堆砌罗列,而是作者作为一所普通乡村学校校长的个人经验和工作总结。该书分别从德、智、体、美、劳等方面详尽阐述,展现了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的独到见解,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作者对教育的无比热爱和对师生学习、生活的深切关怀。读该书,就如聆听智者长谈,使你的精神得到洗礼,心灵受到震撼。

帕夫雷什中学是一所普通的乡村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在这里任教33年,他把个人经验和26年任校长的工作总结汇编成书。帕夫雷什中学也因苏霍姆林斯基而闻名世界,如今已成为全世界参观学习的教育基地。

读过《帕夫雷什中学》一书的人都知道,一名校长应该具备多方面素养,应该知道怎样建立坚强的教师集体,如何充分调动和发挥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苏霍姆林斯基作为“教师的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让教师们过着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即给他们提供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让他们有暇思考教学难题和总结工作经验,有暇结合工作实际博览群书。让教师沿着实践、读书、科研相结合的道路前进,不断探索,不断提高自我,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读书。他强调:“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都不喜爱书,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可能缺乏很多东西,可能在很多方面都很简陋,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可见,书对一所学校是何其重要。

他再三忠告校长:“切勿忘记关注教师读什么书,他们怎样对待书籍和科学。只有当读书成为教师的一种很重要的精神需求,只有在他不仅有书,而且也有读书时间的情况下,他才有可能借鉴别人的经验。”

他一再告诫教师:“教师之所以需要自由活动时间,最主要还是为了读书。教师若不读书,若没有在书海中的精神生活,那么提高他的教育技能的一切措施就都失去意义了。”显然,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生活,也能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进行课外阅读,课堂阅读就会变成死记硬背。”然而,为应对不同级别的学业水平测试,大量的课外练习占据了学生的读书时间。为应对接踵而至的检查验收,师生疲于奔命,消耗了精力。校内既没设置阅读课程,也未成立阅读兴趣小组,学生阅读兴趣无法培养,就会把课堂阅读变成死记硬背。

目前,教师在进行素质教育改革的同时,还要应对残留的应试教育,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摇摆不定。繁重的教学工作让教师无足够时间和精力在书海中畅游,及时补充足够的精神食粮,导致知识渐渐匮乏。因此,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宽松的读书环境,创造热爱书、尊重书、崇拜书的氛围,引导教师读书,为教师补充营养,提高内涵。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从读书中受益,真正实现苏霍姆林斯基对教师、学生寄予的读书的厚望。

书中还记述了苏霍姆林斯基如何想教师之所想,急教师之所急,为教师排忧解难;如何坚持听课、兼做班主任、与学生同活动、同游戏、同读书等。在《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一章中,他详细阐述了集体力量的教育作用,并逐一介绍了学校35名教师的工作特点与个人特长。让读者看了以后,无不为苏霍姆林斯基热爱教育事业的真诚之心所感动,无不被他终生从事教育科研的精神所激励。

《帕夫雷什中学》是苏霍姆林斯基对教育实践的总结,也是人类教育智慧的结晶,是一部不朽的教育巨著。读此书,无疑会使心灵受到震撼。

心灵的涤荡 篇2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文明之风,涤荡心灵》。

在座诸位,我们如今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世界里,我们究竟活在一个怎样的社会里?这个深刻的命题。今晚,请让我与大家共同探讨。

毫无疑问,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强调高知识、高素质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混杂、矛盾的时代。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在面对这个纷扰、复杂却又多姿多彩的世界的同时,应该清醒地保持着人的本质。有人说“人之初,性本恶”。我认为这是谬论;因为,在这个世界上。美好的、健康的、向上的事物还是占绝大多数的。

“文明修身,健康成才”是这次“民生会”活动的主题。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修身呢?这首要的任务就是要建立一种公民道德意识,而这种意识形态从宏观意义上讲,“爱国”是最基本的道德标准,是公民遵守各种道德规范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说,一个人连自己的祖国都不热爱了,哪合来守法之谈。所以说,守法是“爱国”的延伸。爱国必须守法,守法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和必然要求。

其次,是“明礼和诚信”;从狭义上讲,“明礼”就是讲究起码的礼节、礼仪和礼貌,无论是在公共场合,还是在职业场所和个人家庭生活中,行为举止都得体、大方,而如今,很多同学在上述的场合中行为举止都有失一个现代大学生的形象,比如;在公共场合,随地吐痰、脏话连篇、行为举止轻浮。在工作场合吆五喝六,没有上下级、同级之间的尊重。在个人家庭生活中率性乖张,对父母长辈口出狂言,没有长幼之分。请问诸位在座同学,作为一个接受现代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应该是这样的形象吗?长此以往,我们中华民族传承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礼教将情以何堪。

“诚信”是对“明礼”的进一步“升华”,即古人所讲的“礼于外,诚于内”。它的基本内容是诚实、诚恳、信用,也就是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以信用取信于人,对他人给予信任。做人的第一要素是诚信。试想一个习惯于坑蒙拐骗的人能赢得他人的信赖吗?晚清著名晋商乔致庸从不守诚信的哥哥乔致广手中接过奄奄一息的家族生意后,告诫自己生意各个口岸的掌柜们,做生意;把信放在首位,其次是义,最后才是利;他说,做生意就要做一个有信有义的生意人,天下有赚不完的银子。然而很讽刺的是,当年慈禧太后从乔家借得1亿多两白银,却抵赖不给。连国家领导人都如此这般,苟延残喘近3个世纪的大清朝如何不被走向共和?

所以说,诚信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是文明修身的精髓所在。

我们要明白“先做人,后做事”这言简意赅的六个字所传达出的讯息,做人是做事之根本,首先,我们要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做一个对得起祖国,对得起社会,对得起父母的人,其次才有资格去做事,无论做什么,我们都应先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好,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好,这样,才能经得起考验,经得起磨练,成得了大器。

成才。诸位同学,这个词是一个经得起推敲得词。当然,每一位在座同学都渴望成才,但是,仅仅是渴望,就能成才吗?

大学者,由科学而达至休养。一名大学生不仅要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而且要重视修补基本的公民意识和公德意识缺陷,进而应特别注重个人修身养性,努力做德才兼备、内外兼修的新青年。

亲爱的同学们,国家频发的灾难一定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汶川的颤抖,没能抖落中国人民的坚强与刚毅;玉树的摇动,没能撼动汉藏人民的齐心与合力。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悲的哭泣,更是大爱的洗礼;西南的干旱或许使你们一样感受干渴与饥饿,留给你们记忆的,不仅是大地的喘息,更是自然需要和谐、发展需要科学的道理。而我们,更应该深刻的理解科学发展观的要义所在,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物,不要成为“有文明,没文化”、“有智商,没智慧”的人,国家的伤痛是我们的伤痛,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一定要记住国家的创伤,我辈定当为祖国之繁荣而奋斗。

同学们,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千里迢迢背上行囊来到这里。请记住,最好不要再让我们的父母为我们送行。“面对岁月的侵蚀,我们的烦恼可能会越来越多,考虑问题也可能会越来越现实,角色转换可能会让我们感觉到有些措手不及”。也许我们会选择“胶囊公寓”,或者不得不蜗居,成为蚁族之一员,没关系,成功更愿意光顾磨难和艰辛,正如只有经过泥泞的道路才会留下脚印。请记住,未来我们大概不再有批评上级的随意,同事之间大概也不会有如同学之间简单的关系;请记住,别太多地抱怨,成功永远不属于成天抱怨的人,抱怨也无济于事;请记住,别沉迷于网络世界的虚拟,还得回到社会的现实;请记住,“诚信,务实,精技,立业”。这是托普的精神风貌,也许是我们未来成功的真谛。

来吧,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创未来。

时光的涤荡 篇3

佛陀顿悟的那棵树在2000多年中两次遭到砍伐,一次遭遇风暴,但都生出新芽。其中一枝被阿育王的女儿带到了锡兰的阿努拉达普拉,并在那里繁衍成一棵大树。当菩提伽耶的菩提树枯萎后,信徒们又从锡兰的那棵树上截取了一段树枝,栽种在这里。到了19世纪,英国考古学家康宁汉(Alexander Cunningham)重修大菩提寺,见老树已倒,又切下一根树枝在原地栽上。现在还在当地最大的寺庙——大菩提寺中的菩提树已经属于曾孙辈份了。

菩提树与佛教的生命轨迹竟然如此相似。千年以前,佛教在自己的故土湮灭了,但是在东亚和东南亚已经繁衍成了精神大树。佛教徒又千里迢迢来到佛悟道的宝地修建寺庙,接续香火,这与菩提树的命运是多么的相似,生生不息延续着。

在车上,导游就郑重地告诫大家,晚上天黑以后这个地方不安全,因为菩提伽耶地处印度最穷的比哈尔邦境内,时有劫案发生。当大巴渐渐从人烟稀少的不毛之地开到绿树繁茂的小镇的时候,我们知道,圣城菩提伽耶到了。我们从另一座圣城瓦拉纳西坐大巴经过乡间公路到菩提伽耶,一路上颠簸,从清晨到黄昏,以至于到达的时候大家都显得有点疲惫。

初来乍到,日已渐落,但街上的行人并不少,其中很多穿着僧袍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虔诚的僧侣,长着东亚、东南亚的面孔,还有的是年龄较大的信徒,穿着便服,背着香包,从世界各地赶来菩提伽耶拜佛。街边卖杂货的、卖佛教用品的店都安静的开着,偶有过客光临。我走进一家卖服装的店里,本只是随意看看,抬眼看到店中贴了许多不干胶的画片,其中一张上用英文写着:所有的生命都是珍宝(All lives are precious)。下面画着家禽家畜。这是一个宣传素食的标语,虽然不能明显看出店主是否信奉佛教,但至少在这个佛光普照的地方,善良是无处不在的。在天黑透的时候,我们还是想到了导游的告诫,放弃了步行,选择坐人力车回到了距离只有三五百米远的宾馆。

翌日清晨,我们就散着步去了来菩提伽耶必去的大菩提寺。一路上有不少乞丐沿街乞讨,也有贩卖菩提树叶标本和佛珠的小贩追着游客兜售,这与在印度的任何旅游景区无异,不过我并未觉得厌恶或不妥,毕竟在印度这个人口众多,种姓制度严格的国家,生存是一些低种姓人必须面对和克服的主题,何况在菩提伽耶这样一个有如此多善良人的地方,更是争取生存的绝佳温室。

进大菩提寺的大门之前要脱鞋,而且这个寺庙里面无与伦比的大,在4月底炎热的印度,光着脚走还是有点烤猪蹄的味道,不过看着那么多僧人、信徒义无反顾地奔向寺庙,我也有点自惭形秽了。我扛着摄像机,沿着正门的石栏往主殿走,两边是高高矮矮的塔,颜色造型各不相同,有的新有的旧,许多塔上都挂着鲜花做成的花环,这些塔都是世界各地的信仰者建造的,作为对圣人的礼物,成为了寺庙的一部分。

如果说在主道上还能感受到一丝游客游览景点的浮躁气息的话,那进入供奉释迦牟尼像主殿的时候,就只剩下袅袅的虔诚气息了。

写到这,我要插一段我曾在普陀山的亲身经历:那是在一个参观佛像的展厅中,展厅门口委婉地表达了不让拍照的意思,而我的一位家人还是对着佛像按了几下快门,拍的时候可能不小心还闪了几下光。本来参观完也就走了,出门一看相机,竟然白屏了,之前在展厅拍的几张全都无法打开,只能格式化内存卡了,好在那卡也只拍了那几张照片。当时大家笑说可能是佛像们不想被拍而发出的小小抗议吧。而地点转换到菩提伽耶大菩提寺的主殿的时候,这事竟然还发生在了我身上,我拿着摄像机进了主殿,想记录一下大殿中信徒安静念经的状态及佛像的样子,可是拍的时候总是被进出的人打断,所以拍了好几条才完成,正当我拍完全貌想进里面一个厅拍摄佛像的时候,我的摄像机一下子自动关机了,原因是电正好用完了,结果我还是没有拍到清楚的佛像。可能也是佛祖觉得我扰了庙堂的清净,给我以善意的提示吧。由这两件事我得出的结论是,佛教的诸神们都不太喜欢被现代科技打扰,要在这点上注意尊重他们,不然说不定他们就会用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善意地提示你。

从寺的中心绕出来,跳入眼帘的就是一片绿,而支撑这片绿的就是那棵神奇的菩提树。它那道劲的枝叶,像诵念经书一般娓娓道出让人平静的树语。我不禁在树下陷入思考:我们从哪儿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儿去。这些人类共同的疑惑,想必佛祖已在这棵树底下顿悟出来了吧!望向树的另一边,盘坐着一位出家人,是位女子,她仰头看着面前的菩提树,面容平静,光洁饱满的脑袋使她看上去有一种大智慧。旁边偶有游客经过,指指点点或是感叹,完全激不起她的一丝反应,仿佛坐在此地,已是千年,尘世诸事,皆已放诸脑后,她的灵魂,已经摆脱了轮回之苦。

寺庙的后面,有很多僧人在给游客讲故事,就像是学堂般的欣欣向荣,这些僧人大多不是本地人,都是千里迢迢从别的国家或地区来到了菩提伽耶,其中有几位甚至是步行走了释迦牟尼当年的线路,来到此地的,确实让人敬佩,这在中国早有传统。唐代时,我国高僧玄奘、道希、智光、悟空等10余人先后都曾跋山涉水来到此地,也许他们并没有像西游记中打过那么多的妖怪,但是要克服重重的心魔和生理上的劳顿、饥饿不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打妖怪”吗?

心灵的涤荡 篇4

古代儒家将《乐》列为“五经”之一, 古人又说:“移风易俗, 莫善于乐。”好的音乐可以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品质。音乐又能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力、记忆力、敏锐力, 从而促进人们对科学文化研究的思维和想象。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们的音乐教育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这里有应试教育的原因, 也有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学校领导以及音乐教师本身观念上的原因。音乐课始终被打入“副课”的冷宫而难见天日。可想而知, 在音乐课本身受此冷遇的情况下, 音乐的美育教育就更为可怜。在许多人的眼里 (包括校长和少数音乐教师) , 音乐课就是管住学生, 别出乱子, 至多也就是教会几首歌。至于能不能教给学生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欣赏知识, 能不能让音乐来陶冶学生的情操, 则无人关心。音乐课也就成了随心所欲来安排处理的课程, 甚至被其它课所挤占, 本应该是学生很感兴趣的一门课, 也就渐渐失去了它的魅力。

二、应有的对策

音乐, 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现实美作为音乐的反映对象, 它不是直接被再现, 而是一种通过人的主观感受上的折光, 间接地得到表现的。因此, 所谓“音乐形象”, 和绘画、雕塑中的视觉可见的形象不同, 它不具有客观对象的一定形状、色彩等特征的确定性, 它是一种“时间艺术”, 是看不到、摸不着, 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而又能最直接感染人的心灵的东西, 它是人们抒发内心情感最直接、最玄妙、最淋漓尽致的手段。所以, 最容易给人美的享受。

鉴于上述认识, 我们应切实转变观念, 发挥音乐艺术和音乐课的优势, 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1、抓住音乐特点, 进行美育教育

音乐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它不仅能客观的反映客观的现实生活, 而且更能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的最直接的心理感受。所以, 在音乐课堂上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 选取适合的乐曲, 对学生进行思想美的教育。比如歌剧《白毛女》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旧中国劳苦大众所遭受的苦难, 揭露了地主阶级的罪恶和旧社会的黑暗, 同时也反映了劳苦大众盼解放、跟着共产党闹革命的坚定决心和信心;民乐中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是民间音乐家阿炳苦难一生的真实写照;《彩云追月》则是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情感抒发。如果能结合历史、政治、社会、语文、地理等学科的内容, 则音乐课中介绍这些乐曲所反映的社会现实, 对学生无疑是进行思想美育的好方法。

音乐反映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所以音乐虽然可以再现客观事物的外表特征, 再现生活中的实际音响 (如《百鸟朝凤》中唢呐对众鸟鸣叫的模拟) , 但音乐更主要是通过表达感情——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主观感受——来体现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通过对乐曲旋律、节奏、和声、音色四种音乐要素的分析, 来启发学生感受乐曲中所能寄寓的作者的感情, 让学生从中获得顿悟和共鸣, 并引起精神上美的愉悦。阿炳的《二泉映月》, 我们不可能从乐曲中听出阿炳一生都做了哪些事, 但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阿炳的凄凉身世, 体会他在旧社会长期遭遇的痛苦的流浪生活的思想情感, 引发学生对阿炳的同情 (感情上的共鸣) ,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 那么学生必将有一种获得成功 (理解了作品) 的精神上美的愉悦。

2、引入音乐欣赏, 进行美育教育

要让学生会聆听音乐, 通过聆听真正能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必须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 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自觉的去欣赏音乐, 体验作品所抒发的情感, 并由音乐描绘的情景展开想象和联想, 也才能获得真正的美感。

欣赏内容包括调式调性、节奏节拍、曲式结构、体裁题材、风格特点诸多方面。比如:通过调式调性, 让学生理解大调式的明朗色彩、小调式的暗淡柔和等;通过风格特点, 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音乐各自不同的表现风格。从选择曲目上讲, 可选择民歌、流行歌曲、传统歌曲、世界名曲等, 让学生从不同的乐曲中去体会音乐在旋律、节奏、速度、音色等方面的不同特点, 领会寄寓在其中的优美或壮美。

欣赏的方法, 是让学生学习了解一些旋律的进行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通过哼唱主题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记忆;通过辨别旋律的重复、变化和对比来感受音乐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发展;通过听辨音乐的对比和再现来判断作品的段落结构等。学生一旦掌握了欣赏音乐的基本方法, 便会积极地、主动地去“投入”, 并真能听懂音乐, 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3、利用多种教学手段, 进行美育教育

音乐教育, 不是耳提面命说教, 它是“寓教于乐”的愉悦 (娱乐) 式教育, 所以如果把音乐特点的理解与把握, 音乐欣赏只作为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 那么音乐教育肯定达不到美育教育的目的, 甚至学生不仅从中感受不到音乐的美来, 就连一般的教育作用也体现不出来。所以可以运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 让学生的道德情操在真正的娱乐中得到教化和升华。

我的做法是: (1) 引进器乐教学, 建立器乐兴趣小组, 使学生在演奏练习中真正体会音乐境界。 (2) 利用多媒体手段, 如录音、录像、DVD、多媒体课件等, 让学生抱着娱乐的目的去欣赏音乐。 (3) 利用学校、团委、教委开展的各种活动, 让学生在班级竞争中去体会、理解音乐的各种表现形式。

总之, 要通过多种教学活动, 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 使学生在音乐课中既具备良好的音乐素质, 又获得美的教育与享受。

音乐艺术同其它艺术门类一样, 具有自己特殊的教育和审美作用, 它是潜移默化的, 用美学的原理去影响人、感化人, 使人的灵魂深处发生质的转变。因此, 音乐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 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 引导学生把握音乐表现的形式和情感内涵;音乐最易使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从而达到净化心灵, 陶冶情操的作用。所以无论任何时候, 我们都不能忽视在音乐课堂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就让我们满怀信心地把美育教育引进音乐课堂吧, 让美好的音乐涤荡学生的心灵!

摘要: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小学教育中就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美育教育的重任, 而音乐课在这一点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标》的基本理念就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 健全的人格, 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所以, 我们要利用音乐课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 让优美的音乐涤荡学生的心灵。

上一篇:任职教育能力下一篇:梁式转换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