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精选12篇)
如何发挥 篇1
摘要:人才是一个企业发展所必需的, 而人才作用的发挥如何, 是决定企业成败与否的关键因素。只有明确了什么是人才、才能找准人才, 进而对人才进行全方位的激励, 并围绕其进行组织结构的优化, 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关键词:人才,作用,发挥
人才作用发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不争的关键, 企业要想取得竞争优势, 必须找准自己需要的人才, 并针对人才在企业文化、绩效薪酬、职业生涯、生活平衡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进而为之搭建广阔的平台,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当今世界, 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新科技革命, 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发展, 技术是关键, 技术要进步, 人才是关键。“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渐入人心。企业要想取得可持续性竞争优势就必须重视人才, 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重视人才, 重视人才作用的发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关注过去20多年企业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比率, 会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根据调查 (数据来源于Banch Lev对500家国际公司的分析) , 企业有形资产1982年时平均占公司总资产68%, 到1998年的时候戏剧性的下降到15%。这是一种具有强烈信号意义的变化, 表明知识经济已经来临, 人才将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企业经营的最终目的是保持、优化企业的竞争力, 取得最大利润,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仅仅靠重视人才是不够的。韬睿咨询公司通过IT工具将有关指标进行了量化, 他们分别在优秀员工敬业度提高5%、10%和15%时对企业运营利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当员工敬业度提高5%的时候, 企业的运营利润增长了0.8%, 对于一个价值30亿美元的公司来说, 这就意味着2500万美元的收入。试想如果在员工敬业度提高的同时再配以技能等的提高, 那么将为企业带来更为惊人的利润增长。可见人才作用的发挥是多么的重要, 企业必须在重视人才, 创新人才培养的同时更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那么如何做才能更好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呢?大致可以从以下三步来做:
一、 确定人才
就是要建立人才坐标系, 动态进行人才标记。什么是人才?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标准。通常, 我们定义为:
1. 可持续性地创造价值和业绩。
2. 能够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与企业发展相吻合, 同时可以共享个人才华, 带领或影响团队。
3. 在可预见的未来, 个人的价值观、职业兴趣与公司事业相一致。
企业应该用自己对人才的标准定期扫描现有员工, 及时调整对人才的标记, 以一定的周期对员工进行价值的重新评价, 包括员工短期价值和长期价值的动态评估。根据对优秀人才定义标准的细分子项, 依据客观数据和事实相应比较, 来最终确定每个员工的综合价值, 同时积极的向外界搜索优秀的人才, 保持人才库中员工的评级和人才坐标的动态变化。只有在这个基础上, 谈发挥人才的作用才有现实意义。否则, 对象搞错了, 既劳民伤财又浪费感情。
二、强化人才
强化人才是发挥人才作用的重点, 包括留才、激才等一系列的措施。
1.构建参与性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管理者日益认识到“无形"的文化比有形的机器、设备对企业更为关键, “无形胜有形",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极大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我们必须从过去的总经理文化、高层文化中走出来, 在保留原有企业文化的精华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 让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并使之与员工的日常工作结合起来, 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 感觉到企业文化对自己是有利的。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只有把"人"放到核心的位置, 让员工、人才充分参与企业文化建设, 才能使人才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 从而忠诚地为企业更加努力的工作, 在为实现公司目标努力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2.加强人才职业生涯管理, 加大培训力度。
在企业中, 人才追求的利益既是一种经济利益, 从长远来说更是一种良好的职业发展。这就要求企业协助人才开展职业生涯设计, 科学描述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及其运行规则, 以终身教育为目标, 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技术继续培训, 实现人才的持续发展;深化职工教育改革, 建立以高层次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主的多功能培训体制, 创建学习型组织;建立培训登记和考试完善培训、考核、评聘制度,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同时企业需加强对人才生涯计划实施跟踪和指导,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工作进行反馈和评点, 勉励和肯定好的一面, 帮助其克服存在的不足, 督导人才往生涯设定的目标方向发展, 最终实现生涯目标。职业生涯管理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充分体现事业留人的主题。企业在导入生涯管理的同时, 除了与人才建立良性、互动的沟通渠道外, 还要求企业内各级管理部门积极创造宽松的工作环境, 为人才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提供舞台。但要尽可能避免行政干预、拔苗助长等调配手段, 侧重创造公平竞争的竞聘平台, 鼓励人才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3. 建立员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实施岗效薪点工资。
绩效考核评价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改进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 是决定企业员工提升、奖酬的基础。正确的绩效考核评价, 能激起员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 同时也为企业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提供了保证。在进行绩效考核评价时, 要慎重地选取恰当方法, 正确把握关键考核指标, 对每位员工进行合理的考核评价, 使得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绩效考评, 确定企业真正需求、明晰责任分工, 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对照岗位职责, 发现存在的不足, 提出改进措施, 帮助人才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绩效考核结果与个人工资、奖金、职位挂钩, 要体现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真实地反映员工的工作实绩, 起到改进、保持、发展的目的。同时要与员工的生涯规划、企业的培训计划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根据企业的发展作相应地调整。
企业内部可以设置高级首席技师、首席技师、高级技师和工人技师。这些”高级蓝领”可以分别享受副总级、处级、高级工程师、工程师的”薪点”待遇, 再配合绩效考评的结果以确定这些人才的工资, 最终形成岗位靠竞争, 收入凭贡献, 升迁靠才干的良好氛围。极大限度的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4.工作—生活平衡制度。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竞争的日益激烈, 人尤其是人才所感受到的生存压力, 身心所做出的应急反应, 变得越来越多和越来越严重, 时间也越来越长了。然而现在的企业却很少注意到人才这方面的需要, 企业总是想方设法督促人才努力工作, 把创造效益作为唯一的追求, 这可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长此以往必将极大削弱人才潜力的发挥。《把握生活平衡的7大技巧》中提到“静修、行动、社交、训练、修德、反思和守安息日”是人摆脱现代生活的混乱失衡的七大法门。企业可以以此为依据在鼓励人才积极工作、勇创效益的同时安排合适的休息和适当的活动, 愉悦人才的身心, 减轻他们的压力, 引导人才更好地安排工作和生活。了解人才的生活状况, 根据需要给予一定的帮助关怀。力争排除人才的一切后顾之忧, 使之更好的安排工作和生活, 做到在生活中工作, 在工作中生活, 以100%的激情主动投身到工作中去。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更大的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使人才由被动工作转化到主动工作。同时又能帮助人才清楚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提高自己, 使人才的忠诚度越来越高, 人才的能力越来越强, 真正强化人才———企业的基石。
三、优化组织结构
人才结构直接反映了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的现实状态, 结合企业战略进行分析, 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到现有人力资源是否能够对于企业战略的实现给予支撑, 以及其中潜在的问题。一流的人才并不等于一流的企业, 一流的人才组织结构, 才是一流企业的基础, 而传统的职能结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变革的要求。企业应该根据人才素质的构成构建企业的组织结构:首先, 以稳定性过渡或稳定性存在为前提:稳定现时的经营生产管理活动;将旧的结构平稳引到、过渡到新的结构;人员的岗位调整能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的部门和岗位;不适应的原有岗位人员能平稳的离职, 不会因为个别人员的离职而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 不会因为个别人的离职带走人员, 导致员工对企业产生没有信心的思想变化。优化调整时应力争做到”三适”:适应、适时、适才。其次, 要分工清晰, 有利考核与协调:在现有基础上改进不协调的结构关系, 预防和避免今后可能存在的摩擦关系, 优化的表现结果应该是职能清晰、权责到位, 能够进行评价和考核, 人才间的管理联系、工作程序协调, 公司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实施。再次, 要提供良好发展空间。优化调整时, 既要考虑现有人才, 又要综合考虑人才;同时, 又要综合考虑现有人才的品行、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潜力等。在对品行有保证, 具有风险小的培养价值的前提下, 有意识地将部门、岗位和人才培养相结合, “企业是个人的发展平台”的观念通过具体的人在部门或岗位的就职得到体现。
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而一个优秀的组织却可以发挥出巨大的能量, 拥有了一流的组织, 那我们的人才就会如鱼得水, 顺其自然地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作用。
再好的技巧和办法、理念, 如果没有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人才的作用总是难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企业应该在探索理论、应用方法的同时不断创造人才, 使业务拥有强大的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这样人才才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 企业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张一驰.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黄希庭.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3].朱瑜.企业培训规划与操作.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3
如何发挥 篇2
国网公司提出了“三集五大”管理要求,农电工管理纳入了公司人力资源统筹管理,但农电工组织关系仍由社区和村组管理,制约了农电工党员管理,使农电工党员不能参加正常的组织生活,人为地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筑起了一道屏障,使农电工党员失去了归属感。尽管如此,农电工党员仍然在一线极力发挥着党员模范带动作用,作为农电工党员应该强化“六种意识”更好地发挥模范作用,融入“创先争优”活动中。
一是党员意识。通过经常性的教育,严格管理,使每个党员时时、处处、事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党员,牢牢树立起“平时工作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急关头能豁出来”的党员新形象。
二是学习意识。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不断增强以提高自我、超越自我为目的的学习意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是宗旨意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让每一个党员知道,党员是一种责任,而非特权,唯一的特权就是在任何时候都要依靠和相信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刻也不脱离群众。
四是责任意识。每个党员都要有求真务实,忠于职守,敬业奉献的责任意识。清醒的认识到,作为一个真正的党员的基础就是要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岗位,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时时、处处、事事以自己的楷模作用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群众。
五是自律意识。每个党员要树立牢固的思想道德和党纪国法防线,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做到不该说的话不说,不该做的事不做,一切以工作为重,以大局为重,以群众的利益为重。
如何让绩效考核发挥作用 篇3
年底将至,绩效考核又将成为焦点,自上而下,全员瞩目。
然而,回顾很多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结果,并没有对推进企业运作效率、有效激励员工等方面做出多少贡献。有些考核反而被员工看做是“找茬”,管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更是举步维艰,视之如噩梦。
由于考核结果不同程度地与利益挂钩,不合适的考核方案或不正确的执行方式都会受到来自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极力抵制,绩效管理人员也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如何开展绩效考核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本专题选取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国企绩效考核的案例,邀请专家各抒己见,集中探讨绩效考核的问题。
[情景案例]案例撰写:王启军工商管理硕士 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
笔者最近为一家企业(以下简称A公司)做管理咨询项目的售后服务,服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A公司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制度本身提出完善建议。
项目回顾
A公司是一家航运枢纽企业,属于典型的国企,由原省交通厅下属几个事业单位合并而成。其主要业务有两块:一是水利发电,是其主要利润来源;二是航道船闸管理,承担着社会责任。A公司员工80%以上在公司工作超过5年,近一半学历水平为大专,平均年龄为30〜40岁。由于A公司长期处于政府的保护之下,内部员工的政策依赖感很强,市场竞争意识薄弱,反而比较看重内部的行政级别、正式身份。2005年A公司现任领导上任之后,感觉公司内部较强的事业单位色彩严重影响了公司的市场化运作效率,于是在2006年上半年聘请管理咨询公司开展人力资源咨询,加强考核改变这个状况。
咨询公司通过对公司的战略和组织结构进行梳理,制定出一套绩效考核制度,将岗位评价和绩效考核结果直接作为员工薪酬的依据。其基本设定如下:
制度包含两部分:绩效考核制度和绩效考核指标库,适用于A公司机关总部和下属的几个枢纽子公司。
管理咨询公司使用的工具为:岗位评价28因素法,绩效考核平衡计分卡和360度考核。
绩效考核周期:中层以下以季为单位,高层以半年为单位。
管理咨询项目结束后,绩效考核制度经A公司职代会审议通过,并在A公司实施了3个考核季。
服务效果检验
为了了解过去一年中A公司绩效考核制度的执行情况,笔者走访了A公司近30名中高层以上管理人员,并做了一次A公司实施绩效考核前后的全员对比问卷调查。对于绩效考核制度在A公司的执行情况,笔者感触颇多,主要体会是企业各层各级管理人员在绩效考核执行过程中难过人情关、组织关。
服务过程中,笔者发现A公司员工对绩效考核制度的普遍态度是认可的,认为绩效考核的出发点是好的,起到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作用,但是对绩效考核制度的一些关键环节提出不少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在企业中普遍存在。
1.“凭什么评我不合格?”和“优秀还是少当为好”
为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绩效考核制度中明确规定了考核结果中员工“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的强制分布比例。回访中,A公司的管理人员普遍认为强制分布制度应当取消。问及原因,有代表意义的回答是:面对员工提出的“凭什么评我不合格”的问题,管理人员没有办法给出合理的解释。当问及深层原因时,他们说一是评价没有真实的依据,二是与员工之间的关系都不错,今后的工作也需要员工支持,强制分配成“不合格”(将直接影响员工的绩效奖金),今后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更有甚者,管理人员甚至连“优秀”都无法评出,员工会说“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如果有人是‘优秀’,那么今后不好完成的工作,就都让‘优秀’去做好了”。
2.“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吗?”
真的是大家的工作都差不多吗?这涉及绩效目标值的设定问题。问及业绩目标值的设定过程,大部分管理人员的回答是,员工先填写,自己审核通过后执行。这样得出的业绩目标值往往是“起评分”,而不是“员工跳起来够得着的优秀分”。于是在绩效考核期末,大家的业绩得分基本上都是满分,只能通过态度得分和能力得分来区分优劣。以客观因素为重的业绩得分发挥不了作用,而主观因素为重的态度能力得分变成了主要手段,难免员工会提出“凭什么评我不合格”的质疑。
3.“绩效目标值真的无法定?”
笔者继续追问,绩效目标值不能设定成为“优秀分”么?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大部分管理人员担心员工完不成任务,会影响员工本人的绩效考评成绩,同时也会影响整个部门的绩效考评成绩。部分管理人员还认为A公司的工作性质(水力发电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大,基本靠天吃饭,没有真正的产品)决定业绩目标值无法更加科学合理。
4.“没有业绩目标的考核,成了找茬?”
由于A公司没有科学合理的绩效目标值,业绩目标值被确定为“及格分”,同时没有严格的绩效考核过程记录,加上A公司的业务性质决定员工出现业绩事故的概率非常小,因此A公司管理人员往往通过员工的请假次数,自己认为的员工工作态度等因素来打分,造成管理人员的绩效评分没有公信力。A公司绩效考核期末评分,成了管理人员的噩梦。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A公司3个季度以来,绩效考核执行过程越来越差,每每在考核周期末,会产生很多矛盾,形成了恶性循环。
良性绩效考核分析
如图1所示,良性的绩效考核是一个不断循环、螺旋上升的过程。绩效考核从组织目标的分解和岗位职责的确定开始,各层各级的管理人员在每个绩效考核周期中肩负着绩效考核的如下四项任务。
一是确定绩效考核目标,包括选定绩效考核指标、确定指标目标值、明确指标的计算方法和确定指标的权重。需要强调的是,确定绩效目标的过程是管理人员和下属员工的一个强互动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管理人员自己填张表这么简单的事。更要强调的是,管理人员绝不能将确定绩效目标值的职责转交给员工,否则管理人员就失去了组织赋予的分解组织目标、把握部门或公司方向的责任。
二是记录过程数据。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地与员工就业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沟通、探讨,寻求解决方案。同时管理人员应及时将过程中员工的表现和相关业务数据记录下来。目前已经有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完成记录任务。
三是客观公正评价。评价的过程实际上是管理人员的一个总结回顾过程,管理人员查看绩效考核过程中记录的数据信息,结合其对员工能力、态度的考察,给出综合评价得分。综合分数中业绩得分应当占绝对比重。
四是绩效沟通和提高。评价结束后,就绩效考核周期中发现员工好的方面和差的方面,管理人员应当与员工一起总结回顾,并找到问题的根源,积极协调解决。
问题聚焦——人情关和组织关
从上边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A公司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第一阶段,确定绩效目标阶段,其中管理人员面临的真正问题有两个:
一是人情关。在与下属沟通绩效的过程中,抱着过得去就行的态度,不为难员工,主要是怕为难自己。他们的“潜规则”是搞好人际关系,以便提高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
二是组织关。因为靠天吃饭,就觉得工作分析和目标设定的意义不大,保持现状就好。他们认为企业多年一直这样运作,也很顺畅,没有想过能做更深入的工作分析,制定出更科学合理的业绩目标,或者认为自己这样做是自讨苦吃,认真的工作分析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任何好处。
针对绩效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A公司应该如何改善它的绩效考核方法?
[专家评析]
如何让安全文化发挥作用? 篇4
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都会遇到诸如:小事故不断却找不到有效的办法预防和解决, 安全人员苦口婆心也无法换来员工对规定的遵守, 引入大量先进的安全管理工具却达不到预期效果等困扰。有什么解决办法?俗话说“三流企业靠员工、二流企业靠制度、一流企业靠文化”, 那么我们如何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来解决这些问题?本期就让我们来谈一谈如何把准安全文化的脉, 让安全文化发挥作用。
近期话题征稿
如何避免“意外”
5月29日, 被称为“最美司机”的吴斌, 在驾驶大客车行驶于沪宜高速时, 被迎面“意外”飞来的制动毂残片击中, 最终不治身亡。那么, 在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中, 是否也曾有过如此的“意外”?这种“意外”究竟能不能避免?如果能, 我们又应该如何避免?希望大家积极投稿, 踊跃讨论。
是什么让“违章”屡禁不止?
“违章”行为是事故的“元凶”。尽管政府、企业屡屡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治理, 但“违章”现象仍然时有发生。究竟是什么让“违章”屡禁不止, 是治理力度不够大?还是方法不够好?是“违章”太简单?还是“遵章”太困难?到底应该如何解决“违章”问题?希望大家各抒己见, 踊跃讨论。
安监人员该不该为事故负责?
每当有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往往会有很多网友指责安监人员工作不力, 更有甚者呼吁将安监人员“缉拿归案”。那么, 一旦发生事故, 安监人员是应该集中精力处理事故还是岌岌可危地等待被处理?安监人员究竟该不该为事故负责?或者说,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负责, 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免责?希望大家积极发表意见, 踊跃讨论。
职工代表如何发挥作用 篇5
我们知道,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全总主席王兆国同志最近也强调,工会组织尤其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更好地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具体利益,在全面履行职能的前提下,把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和职能放在突出位置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反映职工群众愿望,解决职工群众困难。职工的合法权益在企业无外乎两块,经济利益和政治权益。要维护职工的两种权益,我们现在建立了两种机制:维护职工的经济利益要靠劳动合同、集体合同,而要维护职工的政治权益要靠职代会和企务公开制度。而职代会制度不仅仅是组织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维护其政治权利,而且在职代会上要通过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也是维护职工经济利益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职代会是我们一贯主张、长期坚持并且行之有效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召开职代会的目的,就是要组织职工参与企业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代会工作的内容主要是组织职工听取企事业单位领导的工作报告,审议企业改革方案、财务报告、生产经营重大问题的决策方案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审查同意或否决工资调整方案、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奖惩办法、重要的规章制度和集体合同方案,审议决定涉及职工生活福利的重大事项,评议和监督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组织职工代表检查职代会决议的执行情况等。说到职代会,就必须要说到职工代表,因为固名词意讲,职代会全称为职工代表大会,企业党组织是职代会的领导组织,企业工会是职代会的运作组织,职工代表是职代会的主体,没有这个主体,就无所谓有职代会。职工代表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职代会的质量,职工代表作用的发挥程度,决定着职代会作用发挥的好坏。所以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在职代会和职工民主管理中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职代会的召开和会议决议的贯彻执行,直接关系到职工民主管理工作的成效。
一、职工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职工代表是企业职工按照一定的民主程序选举产生,代表广大职工参加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行使民主管理权利的职工。职工代表一般是在单位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有一定的业务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做好本职工作,有较强的责任感、关心集体、遵守纪律、联系群众、办事公道,在职工群众中有一定的威信的职工。关于职工代表的条件,在我们职工的思想上也有一个变化的过程。最初时选举那些老好人,就是虽有群众基础但办不来啥事的人当代表,后来看着为职工办不成事,就选举一些他们认为敢和领导顶撞的人当代表,但是后来又发现这些人脾气暴躁、头脑简单,办不好事。经过理智思考,又选举那些既有理论水平和群众基础,又能仗义执言的人当职工代表。所以当选了职工代表不要认为只是参加参加会议,这不仅是一种政治荣誉,而且你带着职工的重托,肩负着光荣的使命。职工代表的权利:
根据职代会条例,职工代表具有以下权利:
1、在职工代表大会上,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即有选举和当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职工代表大会专门工作小组成员、参加董事会、监事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工代表的资格,在职代会上对各项决议、方案进行表决的资格。
2、有权参加职工代表大会及其工作机构,对企业执行职代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的检查,有权参加对企业行政领导人员的质询。职工代表对企业职代会决议和提案落实情况的检查是在职代会及其工作机构的组织下进行的,不是职工代表个人的随意行为,职工代表的这项权力还表明,企业各级行政领导人员,有接受检查和质询并认真作出回答的义务。
3、因参加职代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而占用生产或者工作时间,有权按照正常出勤享受应得的待遇。
4、对职工代表行使民主管理权利,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压制、阻挠和打击报复。有权力就有义务,享受权力就要履行义务,这是对等的。
职工代表的义务:
1、努力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技术业务和参加管理的能力。
2、密切联系群众,代表职工合法利益,如实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认真执行职代会的决议,做好职代会交给的各项工作。
3、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劳动纪律,做好本职工作。
职工代表的权利义务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具有严肃性。代表的权利和义务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同时代表也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二是具有现实性。权利和义务是从企业的现实出发,维护职工利益的需要,促进企业发展的需要。三是权利义务是对等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作为职工代表,不但要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更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完成职工群众委以的重任。
二、职工代表如何发挥作用。
职工代表发挥作用,按时间段分,可分为在职代会期间中发挥作用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
(一)职代会期间发挥作用(会前、会中、会后)
会前活动:在职代会召开之前,职工代表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
1、认真阅读提前发给的厂长工作报告(讨论稿)和各项方案(草案)等文件,了解和掌握大会的中心议题。这要求职工代表不只是到时候参加会议,而是要事先明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审议企业领导的工作报告、是制订企业的发展规划,是审议签订集体合同还是别的内容。
2、进行调查研究,广泛听取职工群众对事先发给的厂长工作报告和各项方案等文件的意见和建议。要通过多种形式和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对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
3、将综合整理好的意见和建议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反映给所在的职工代表团(组)。
4、在征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职工提案。提案可以是由单个代表提出,也可以由职工代表联名提出。
会中活动:在职代会期间,职工要认真参加各项工作。
1、根据通知要求,做好准备,按时参加职代会的预备会和正式会议。
2、参加预备会议,听取并审议职工代表大会主席团名单、大会秘书长名单、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关于代表资格审查报告(指换届大会)、大会议程和其他需要确认的事项。
3、认真听取企业或有关领导在职代会上所做的工作报告、议案说明。参与会议上要通过的如企业改制方案、集体合同、企业的重大事项等问题和各项议案的审议和讨论,并在事先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意见。
4、做好讨论发言准备,有条件的可写出书面发言提纲。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充分发表意见。
5、按照职工代表大会的议程,经过充分思考,认真行使表决权和选举权。
会后活动:职代会闭会期间,职工代表要积极宣传贯彻大会和各项决议、决定,做好有关工作。
1、向所在单位职工汇报、宣传职代会通过的决议或作出的决定,对职工群众不清楚的问题做好解释工作。
2、收集职工群众对职代会通过和各项决议、决定的意见,向所在职工代表团组反映。
3、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职工群众贯彻落实职代会的决议和决定。
(二)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
日常工作中发挥作用,是职工代表在职代会中发挥作用的继续和深入,是以贯彻落实职代会决议、决定为主要内容开展的。
1、根据职代会通过的生产经营目标,积极组织和带动职工通过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劳动竞赛等努力完成。
2、带领职工积极贯彻和落实职代会通过的各项决议(如集体合同要求职工要遵守和完
成的事项、企业改制方案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等)。及时反映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和决议执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敦促有关部门纠正和解决。
3、参加职工代表团组组织的职工代表视察活动,积极提出问题,对重要问题要做好记录
4、参加职工代表大会有关专门小组组织的民主质询、民主对话及其他活动。
5、在车间、班组民主管理中发挥骨干作用
三、发挥职工代表作用要注意的问题
职工代表充分发挥作用,要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职工代表在参与企业管理的各项活动中,要牢记自己是职工群众的代表,是在代表职工群众行使民主管理权利,自己的一言一行要对职工群众负责,不能以个人的意见和见解来代替群众的意见。因此要如实地尽量全面地表达和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坚持以事实为根据来说话。在表决时,不要盲目随波逐流,也不要害怕别人的议论,要敢于表达自己所代表的职工的意见。要如实传达职工代表大会决议和决定,力求做到传达不走样,不遗漏主要精神,千万不能因为个人的意见被否决,就进行片面的宣传和解释。二是勇于代表职工讲话。职工代表作为群众的代言人,职工既然选你当职工代表就是对你信任,也想通过你的作用为职工办实事,反映职工的意见。因此,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要出以公心,敢于坚持真理,坚持正义,敢于代表群众说话,不怕打击报复,不怕挫折,不计个人得失。
三是要注意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职工代表一头连着职工,一头连着企业。因此在工作中一定要做到思考问题全面,工作方法得当。既要注意生活福利问题,又要注意生产经营问题。职工的生活福利问题不容忽视,但是不能只注意这一个方面,而要以更多的精力来思考、研究生产经营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产品质量、成本、销售和服务等,要善于找出生产经营的薄弱,积极提出建议加以解决。我们常说“大河没水小河干”,只有企业发展了,才能为职工办更多的好事、实事,职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更好的维护,因此在思考问题要兼顾二者的利益,做到企业得发展,职工得实惠。要注意变被动参与为主动参与。职工代表的高度负责精神,充分体现在职工代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上。职工代表不是企业的岗位职务,是受职工委托参与管理工作,因而这种自觉主动的精神更中可贵。职工代表要在参加企业各项民主管理活动中勤于动脑、注意观察,积极主动地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要注重调查研究。职工代表在参与管理过程中,要使自己的意见、建议能够“参”到点子上,必须对所反映的问题有全面的、正确的认识。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深入调查研究,尽可能地全面了解情况,并对了解和掌握的情况进行认真分析比较,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这样反映问题才能有理有据。
四是要保持同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职工代表是职工群众中的一员,必须保持同职工群众的密切联系,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从职工群众中得到智慧和力量。如果脱离职工,听不到职工的呼声,不掌握真实情况,就不可能发挥职工代表的作用。职工代表要保持同职工的密切联系,一要以身作则,处处为大家作出榜样,得到职工的信任和尊重。二要同职工讲真话,只有自己同职工推心置腹,才能让职工把心里话亮出来,从而得到真实的情况。三要广泛地接触职工,先进、中间、落后的职工都要接触,要团结大多数,不能只从个人感情和兴趣出发,同少数人联系。四要热心为职工办实事,要想职工之所想,急职工之所急,真心实意为职工排忧解难。
五要正确处理企业和职工的利益关系。企业内部也有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矛盾。每个职工代表是由各基层单位选举出来的,当然要如实反映和代表本单位职工的意见。但职工代表大会作出决议后,不论是符合本单位职工的意愿和要求,都应积极拥护和贯彻执行,不能采取任何消极态度,这是作为职工代表必备的素质和必须遵守的纪律。
四、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要为职工代表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
职工代表要充分发挥作用,离不开党组织和工会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一是要努力提高职工代表的素质。一方面企业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要加强对职工代表的培训,努力增强职工代表的责任意识,增强职工代表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法律法规意识,增强企业管理经验和民主管理知识,为他们能真正履行职责提供素质和智力保证;另一方面,职工代表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责任感,要牢记自己是带着职工的重托,真正把企业的事情和职工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使自己成为企业靠得住、职工信得过的多长名副其实的职工代表。
二是企业党政和工会组织要广开渠道,察纳雅言。一代帝王李世民曾设立重奖,虚心纳谏,汇集天下有识之士的治国良策。同样道理,一个开明的企业领导也应该广开言路,虚心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我们也常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有些意见和建议听起来可能比较刺耳,但确实是报着对企业和职工负责的态度提出来的。每个职工代表都是反映职工意见、听取职工呼声的一条渠道,要保证这条条渠道畅通,而不能采取听而不闻的态度,更不能打击报复,那样只会使领导闭目塞听,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在党内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企业领导和工会组织也应该发扬这种作风,这也是作为一个开明领导必备的素质和应有的胸怀。
三是要注重职工代表提案的落实。职工代表的每一个提案,都是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很慎重地提出来的,代表的是职工的愿望和要求。职工代表的提案如果提出后石沉大海,会严重挫伤职工代表的积极性,也会使职代会的召开流于形式,所以要高度重视提案的办理和落实。一些提案可能在当前的条件下不能解决或不能很好地解决,要向职工代表及时说明。要在下次职代会上对上次职代职工提案的办理落实情况进行报告或作出说明,要形成这样一种机制,只有这样,才可充分调动职工和职工代表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从而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6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把学生看成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对象。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同样一个老师,同样一本教材,同样一个教学环境,不同的学生却出现不同的学习效果。导致这种差异有种种原因,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自身主观能动性发挥程度不一。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二、创设宽松、民主、和蔼的课堂教学气氛
枯燥呆板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主体性被扼杀,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被动地、痛苦地在知识的沙漠里跋涉,思想阻塞,操作迟钝,更谈不上创造性地、主动地发展。因此,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发挥的程度,取决于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的宽松程度。课堂教学环境宽松,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愈充分。当学生提出出乎意料的想法时,教师应积极评价。当学生对教师提出疑问时,教师要给予鼓励和解释,当学生一时还理不清思路时,教师应耐心地给予点拨,这样,学生感到安全,放松,自由和愉快,才会敢于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友好、和蔼、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三、优化合理的课堂结合是关键
(一)把好单词关
培养兴趣,激发求知欲;直观教学,增强感官印象;总结规律,记忆单词。
(二)过好导课关
“温故而知新”,在复习基础上,巧设情景,引出新语言项目,再启发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由学生尝试去总结悟出新语言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例如讲到名词性物主代词时,我就请学生回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再设情景记性:
A:Put on your coat?
B:which one is my coat?
A:The blue one is yours?
B:Oh,yes,it’s mine, Thank you.
先提问your、my ,再问yours 、mine的意思,学生容易地回答出来。于是引出新语言项目。
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学生为了能使自己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 English can not be taught. It must be learned. 学生们必须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方可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7
一. 如何理解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 简单地讲,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 在相关的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教学过程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 目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探究的现象
1. 为检查而备课
一些教师备课为检查而备。教案没有个性、缺少生机, 不注重教学环节的丰富性, 重点备教材, 备教法, 较少考虑学法。集体备课初备有了教案, 二次备课不深入, 上课照搬, 全然不顾班情、学情,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 重主体, 轻主导
新课程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一些教师认为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把教学时间还给学生, 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有些教师盲目认为讲得越少越好。更有一些教师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对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不加任何指导, 一任学生自由发展。表面看来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张扬, 却使学生迷失了方向。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不等于不要教师的主导作用。新课程标准认为,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领者, 要使学生自主地、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发挥。
3. 热闹低效的课堂氛围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出许多问题, 表面上看有问有答, 你来我往, 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教学活动中, 只有回答问题的义务, 是自觉不自觉地按照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计划和步骤去学习, 教学过程的主角还是教师, 学生充其量是“配角”, 课堂上学生没有时间阅读文本, 独立思考很少, 分析、品味的过程缺乏, 致使学生思维不活跃, 不敢主动发问。个别课堂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只是由几位尖子生展示讨论结果, 大部分学生被游离于问题之外。
三.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 更新观念
首先, 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新的人才观。其次, 认识教师角色的转变。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 放下架子, 放松面孔, 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 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 用真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 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
2. 为学而教
过去认为教师只要把知识讲深讲透, 学生自然就会了。实践证明, 这是一个误解。教不等于学, 教过不等于学会, 教师的滔滔不绝, 占用了课堂宝贵的时间和空间, 机械重复的训练充斥课堂, 学生被动接受, 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我们要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为重心, 使学生爱学习, 会学习, 并做好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3. 激发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兴趣。”兴趣是一种学习的动力, 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浓, 学习的积极性就越高, 学习的效果就越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是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允许和鼓励学生在课堂中敢于发言, 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其次是树立激励的评价课堂。充分地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愿和学习动机, 促使学生热爱课堂和热衷于学习。
4. 体验成功
新型的语文教学课堂应该是学生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课堂。只有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才会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 挖掘出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
5. 学会学习
陶行知先生说道:“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 不是教学生, 乃是教学生学。”适应时代的新型人才必须是会学习、会创造的人, 教师教语文的关键是要教给学生灵活的学习方法和读书方法, 这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发展个性的目的。
著名德国民主教育家第斯多德说过:“如果使学生习惯于简单地接受或被动地学习, 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8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要给学生传授学业知识, 这就是引导, 这里就显出老师的主导作用。试想没有老师的“导”, 则何以“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作用不是把学生当容器, 向学生灌输知识, 教师的责任更重要的是启发、诱导、帮助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 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 而且包括如何做人。引导可以表现为一种启迪, 学生迷路时教师不是轻易地告诉方向, 而是引导他辨明方向;引导还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当学生登山畏惧时, 教师不是拖着走, 而是激发他内在的精神力量, 鼓励他不断地向上攀登。我们要完成这种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的目的, 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要教师在教学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吗?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上
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 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 让学生敢想敢说, 而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他们内心想探讨的, 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 学生不喜欢回答, 就是由于学生没有很好的创设情境, 要把问题无形之中转为学生自己想要探究的问题。探究问题的提出不一定非得引导学生自己提出, 当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探究内容时, 教师也可以自己提出问题来引发探究活动, 但这个问题不应生硬的强加给学生, 而是应该通过创设情境和材料的引导等途径将这些问题无痕的转化为学生自己头脑中的探究需要。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觉地去思考, 去回答。这就要求教师备课以学生的兴趣为知识的生长点, 学生感兴趣, 就会主动去探究, 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力。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对教学程序的组织和安排上
高考生如何避免发挥失常 篇9
一、考前要调节情绪、愉悦身心, 不要搞得自己身心疲惫;但也不能过度放松自己
有些考生考前大开夜车, 用脑过度、睡眠不足, 加上精神过度紧张, 使大脑产生保护性抑制作用, 加重了考场上的“克拉克现象”。笔者班上有一女生在高考后一个月回忆高考期间的情景:“第一门语文考试前夜整个寝室弥漫着紧张的气息, 大家都在紧张地复习迎战。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 语文重在平时的积累, 这个我是知道的, 但是大家都在复习, 我不想落后, 也跟着这么做。但越看就越发现自己有太多知识点没记住。那天夜里复习得很晚, 且把自己搞得很紧张, 导致自己很晚才睡着。第一门语文考后自己身心疲倦, 回到寝室后有同学在对答案, 讨论作文是否离题, 虽然我没有参加讨论, 但还是在边上听着, 刚好有几道题的答案与他们说的不一样, 顿时情绪产生微妙的变化。中午怎么也睡不着觉, 下午带着一身疲倦进入考场, 因为精神差, 考数学时自己的解题速度明显慢下来, 思维变得迟钝, 考试时间来不及, 本来可以得高分的数学科, 最后出来的成绩班级倒数”。所以对于平时已系统复习过的考生, 临考前要尽量放松, 不妨到校园里看看花草、听听音乐、打打球、散散步、赏赏月等, 使大脑得到充分休息, 保持心情舒畅。
但也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 笔者班上还有一学生, 考前三天学校放假要求学生在家里或学校自行复习, 而该生这三天在家里书本一点也没碰, 都去玩电脑游戏了。到正式考试时觉得自己准备不充分, 总感觉与其他同学相比自己缺了点什么, 他就带着这样的心情和状态进入考场。上午语文考后觉得自己作文写离题了, 然后就很紧张, 便一直惦记着。实际上他的作文写的是“子女对父母的情意”, 而试卷中要求由“绿叶对根的情意”所表达的主旨写一篇文章, 这应不算离题, 况且后来出来的成绩与平时差不多。语文考后, 他压力很大, 觉得数学必须要考好, “就是一定要考好, 不能有任何的失误”, 结果恰恰相反, 数学考得很一般。
总结该生的失败教训, 我们能看出考试前不能太放松, 不能什么都不复习, 适当的做一些题能使自己保持状态, 这就好比运动员在大赛前要做热身赛, 提前使自己进入状态。如果什么都不复习, 心里会感觉没底。所以要做到临考前尽量放松、适量看书, 使自己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二、考前要自信, 不要因为小事而影响自己的情绪
在面临高考时, 许多学生会产生焦虑、畏惧的情绪。不要担心, 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所付出的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用一颗平常的心去对待, 不要因为一件小事而破坏自己的心情, 要时刻保持自己兴奋、开心的状态, 此时需要做的只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稳定住自己的情绪就可以。笔者班上有三位考生, 第一位学生考试这几天因为胃疼还在吃母亲送来的药粉, 按常理这种情况可能会影响考试。但他很善于调节自己, 把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力因素, 最后高考超水平发挥, 上了重点线。按平时的成绩, 他上重点是很困难的。第二位考生考前这天, 放在寝室的钱和手机失窃了, 下午去打篮球脚又扭伤了, 家长很担心这种情况会影响考试, 但他很会自我开导, 情绪上没有受这件小事影响, 所以高考出来的成绩属于正常发挥的水平。但同样是一件小事, 却在另一位学生身上出现了不同的结果。该生在考理综时出了问题, 答题卡发下来后, 由于紧张没与监考老师打招呼就去上厕所, 完了回来时在教室门口被监考老师堵住, 经主考同意后进入试场, 在进教室前该考生询问监考老师“老师我这种情况有事吗”, 监考老师的回答是“请问怎样才叫有事”, 监考老师说这句话的原意是希望这位考生下次出试场前先与他们打声招呼。按理监考老师这样做也是正常走的一个程序, 事情原本就可以过去了。但这位考生担心考后会有麻烦, 心里总想着这件事, 所以答理综题目时做不进去, 后来理综才考200分左右, 按正常的发挥至少能得240分左右。
所以高考期间如果遇到一些意外的小事, 不要因这些小事而影响自己的正常发挥。遇到意外的事一定要往好的一面去想, 另外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对待它们。
三、高考答题的节奏和速度与平时保持一致
笔者班上一学生第一天语文和数学考得很顺利, 考完后心情很放松, 第二天考的科目理综和英语是他的强项, 在考前他心里想好一定要使理综和英语拿高分。在考试时他非常谨慎, 为了防止审题错误, 因而很多题目都重复地看几次, 甚至一些一目了然的题目也重复看了几次, 这与他平时的答题节奏是完全不同的, 因此在审题上浪费了很多宝贵时间。在英语考试时由于前面花的时间较多, 后面写作文时剩下时间不多, 好句子好词语没用上, 草草了事, 作文写得很平淡, 这样就得不了高分。由于同样的原因, 在考理综时前面选择题和填空题部分花的时间较多, 后面解答题也来不及完成。
笔者认为, 由于该生考前对自己强项理综和英语的期望值太高, 所以思维变得非常保守且过分地谨慎, 使得自己的解题速度慢下来, 从而打乱了平时的答题节奏。因此在高考中答题的节奏和速度与平时保持一致是很重要的。
四、答题时要舍得放弃自己不会做的题目, 保证把会做的题目做对
高考考试期间总会遇到几道题会把我们“卡”住, 这个时候怎么办?是勇于暂时放弃, 等有时间回过来再做, 还是不依不饶花长时间去完成呢?我想这是个策略性的问题。笔者班上有一女生, 这次超水平发挥, 成绩比重点线高15分, 特别是数学考了个人历史的最高分136分。暑假与她交流后, 得知有一点她做得很好, 就是舍得放弃自己不会做的题。下面是师生交流时的对话:
师:考试时遇到不会做的题, 你当时是怎么处理的?
生:如果觉得自己应该会做就继续做, 如果确定自己一时半会想不出来就跳过去。比如写数学解答题时, 我就把第二小题扔了做第三小题。考理综时, 遇到一些难题第一感觉不会的, 马上放弃立即转入下一题, 把该得的分都拿下。
师:当你遇到暂时不会做的题跳过去时, 心理是否会产生慌张, 从而使自己的情绪波动很大?
生:不会啊, 因为我平时考试由于时间不够总会扔掉一些题, 所以这次也照常了, 如果做完后有时间还会再来试试看。另外考前两星期我做过自我分析, 如果把平时考试中的失分都避免, 至少可以加30分左右, 如果加上30分, 那么上重点就没问题了!
师:很多同学都具备考高分的实力和能力, 就是因为临场没有发挥好, 出现失误, 我想他们应该好好向你学习考试的策略。
生:那是因为他们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 我以前这样的教训太多, 所以不想重蹈覆辙。
笔者认为, 像这些考前对自己期望值不是很高的同学, 遇到难题就跳过去, 且情绪上不受影响, 所以整张试卷做下来能正常发挥, 且有时能超水平发挥。而一些平时较好的学生因为太想得高分, 高考时一遇到难题“卡”住了, 往往紧张得不得了, 情绪波动很大。在做接下来的题时, 本来会做的题也不会做了或者做错了。所以平时的“高手”如果考前对自己有个正常的期望值, 考前在心理上预设好:不会的题暂时跳过去, 不受其影响。这样就不会手忙脚乱, 也不会产生不必要的失分。
五、审题要细致, 作答要规范
每年高考结束后都有学生告诉我, 自己审题不仔细, 丢失了很多分。比如今年有学生告诉我, 在考理综时有一道题的一关键数据是19他看成了16, 导致后面好几个填空题答错了。这种看错数据的情况在做数学和理综时真的是蛮多的, 所以审题一定要仔细。
笔者班上还有一考生, 他平时是班上的“二号种子”, 各方面的素质包括心理素质都很好。高考后理综的估分成绩是270分左右, 而理综出来的成绩是248分, 其他三门的估分成绩和实际成绩很接近。然后他把理综的参考答案再对照几次, 觉得自己的成绩就应该是270分左右, 不会错啊!过了一个星期, 他打电话告诉我, 知道自己扣分的原因了, 原来是自己在写理综解答题时, 解题步骤不够详细, 比如有一解答题原来要分五步完成, 他觉得一些结论很显然, 不写就直接跳过去了, 浓缩为写三步就完成了, 最后的答案是对的。而批卷老师一般是分步给分, 所以本来能得满分的题只能得到其中一部分分数。由于他三道解答题都是这样写的, 所以扣分较多。这种情况就属于书写不规范, 没有把一些必须要写的步骤写出来, 类似于该生的这种情况是较普遍的。所以高考时审题仔细、答题规范不出纰漏, 把一些必须要写的步骤一定要写出来是很重要的。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10
一、创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 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 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在现代课程中, 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 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 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教学中, 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 在尽情地灌输, 即使让学生讲, 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 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 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 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 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二、要有独立的阅读能力
教师要在平时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培训, 提出学习要求, 创造自学条件。比如向学生提供自学提纲, 或要求学生找出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画出不理解或有怀疑的问题, 还可以出思考题, 引导学生深入阅读和思考。教师要通过指导阅读教材, 引起学生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在学生独立阅读时, 教师还应巡视课堂, 关注全体学生, 了解学习情况, 进行必要检查, 收集学生疑难, 对自主学习好的学生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学生要找到最好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 要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 教会学生自己主动看书。学生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看懂看透教材, 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在阅读时, 要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 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哪些内容, 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如何发挥校长的管理作用 篇11
健康的学校文化是提高质量的前提
一所学校,教师是根本,校长是灵魂,而学校文化又是它赖以生存、发展壮大的基石。校长的办学思想和管理方式对学校文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因此,笔者必须用良好的职业道德评判标准和文化视野统领、审视学校的每一管理环节,把学校文化当作学校的核心发展动力。所以笔者深挖教育资源,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把学校教育转化成一种文化行为。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二中学每年毕业班的任课教师在全力打拼的过程中,任劳任怨,加班加点,从来不计得失,不讲报酬。这样一届传一届,拧成一股绳,铆足一股劲,自然而然地成为一种传统习惯和良好作风。学校把它称之为毕业年级教师文化。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提高质量的捷径
一个校长的思想观念、行为作风,影响着整个学校。所以,笔者每次出差,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书店,总要把教育和教改前沿的书籍给大家带回来。总要到当地的好学校走一走、看一看。每学期笔者都要认真阅读几本教育理论书,借鉴和吸收先进的理念和经验。在每次教工大会上,自己讲得最多的是对课堂教学、德育方法等方面的认识,并鼓励教师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然后通过听课、评课等渠道,全面了解教师们对新理念的理解程度和实践情况。
近两年,学校主要围绕洋思经验推进学校的课改。“使劲教不如使劲学”“被动接受不如主动探索”“讲再多再好不管用,主要的是学生会了多少”。彻底转变教师观念,从心底里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学好。随堂的小卷必须有针对性,点要找准,要小要精。学校初三的复习课要以学生总结归纳为主,以学生练习为主。
校长深入一线是提高质量的保证
笔者始终把自己放在业务一把手的位置,深入一线,亲力亲为,每个学期开学一就绪,就先扎入毕业年级。
听课 笔者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坚持听课两节,这已成为一种习惯。每听一节课都要认真地分析和研究,然后与教师研讨交流。领导听课已成为学校培养教师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质量的重要途径。
评课 校长不会是全才,不可能什么都懂,但笔者什么课都要听,什么课都要评。你要有底气、有理念。主要是评情感、评方法、评观念、评学情、评效率。
参会 笔者每周都要参加一至两次教研活动,参加哪个组的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性。笔者发现,校长和教师共同活动,是打造合作团队、凝聚教师的有力举措。质量分析是学校抓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每次考试结束后,都要以班为单位召开质量分析会,每个毕业班的会笔者都要参加,认真听取老师们的诊断分析,一道研究学生存在的问题。
学习 这几年笔者每年都要带领学科组长和骨干教师外出学习。每次外出都满载而归,兄弟学校都能把他们的经验传授给我们,把他们的信息卷、模拟卷送给我们。每年中考前笔者还要亲自到市九中、七中了解学习,和学校领导交流,和教研组长对话。同时,笔者还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考试说明,甚至亲自下水做题,只有自己学好了,才知道别人学得怎么样。
校长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
多年的校长生涯告诉笔者,校长要努力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一要仪表端庄、举止典雅、行动有力。二要善于演讲,言辞要慷慨激昂,尽量不用讲稿。三要言必行,行必果;言不轻出,出则必信;令不轻下,下则必行;对人对事,坦率公正。
学校招收的学生大都是教育局划拨的,基本按照就近入学和分数对等两个原则分配,生源质量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从2005年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实现了全新的跨越,中考成绩年年刷新。中考状元连续八年出自自己的学校,全县前10名每年保持5至8名等等。
回顾昨天的辉煌,掂量今天的分量,憧憬明天的希望。笔者始终认为,校长应与学校荣辱与共,把办好学校作为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只有这样,才不负领导的信任和人民的嘱托,把学校办成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真正名校。
如何发挥对联教学的魅力 篇12
一、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唤醒学生课堂参与意识
好的有趣的对联能够给枯燥呆板的课堂注入活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唤醒他们课堂参与意识, 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 这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学习语文最头疼的古诗文, 因为他们往往只是停留在被动的记忆上, 缺乏对诗文中的情感深切的理解。于是我在上《蜀相》一诗时, 就先展示了一副对联:“收二川, 排八阵, 六出七擒, 五丈原前, 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 定南蛮, 东和北拒, 中军帐里, 变金木土革爻卦, 水面偏能用火攻。”让学生来点评一下这副对联的内容和故事, 并让他们把它讲出来。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就七嘴八舌的就对联中所提到的诸葛亮的功业和他身死五丈原的悲剧讨论开来。然后我就导入:“诸葛亮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智绝’, 终其一生还是没有实现北定中原的梦想, 留下了无尽的遗憾, 千百年后仍让人感慨不已。今天我们走近蜀相, 聆听‘诗圣’杜甫在蜀相跟前的慨叹。”正是有了这副对联, 学生才很乐于走进《蜀相》, 走近杜甫, 品味“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壮情感。
二、对联学习可以加深巩固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对联有极大的概括能力, 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 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 让学生在学习后深思, 从而受到教益。
王勃的《滕王阁序》课后练习中有一道鉴赏对联:“滕王何在?剩高阁千秋。剧怜画栋珠帘, 都化作空潭云影;阎公能传, 仗书生一序。寄语东南宾主, 莫轻看过路才人。”这副对联上联巧妙地化用《滕王阁诗》中的名句“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下联概括了政治失意王勃路过洪州应邀参加阎公宴会, 并一展才情留下千古绝唱《滕王阁序》的故事。这幅对联学生既能帮助学生理解《滕王阁序》中王勃借景抒情, 感慨自身“时运不齐, 命途多舛”的同时, 又能让他们理解“穷且益坚”的人生态度。
三、对联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创造力
在上《陈情表》一文时, 我要求学生用对联概括各段主要内容。同学们先是小组讨论然后统一结果。他们将第一段内容概括为:“身世凄苦, 祖母抚孙恩深似海;家门衰薄, 孤孙报母情重如山。”同学们在品读之后, 有人对“情重如山”一词提出了异议, 认为“情重如山”用在李密回报祖母身上不合适, 试想他的祖母把他从四岁养到成年, 现在祖母年迈多病, 本该他照顾, 这是他的责任也是他的义务, 应该为“责无旁贷”。但又有人认为“责无旁贷”与“恩深似海”结构不对称。最后师生共同讨论, 将下联修改为“家门衰薄, 孤孙侍母任重如山。”
对联的训练过程就是思维和表达的训练过程。在师生共同讨论中, 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梳理”和“激活”, 创造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陈情表》一课中, 他们创造了以下的对联:“报国恩, 实难舍祖母养育情;徇私情, 恐有负圣主知遇恩”“宽帝心, 坦言降臣不矜名节;申己志, 哀诉孝孙难弃病母”“乞终养, 称报国时长奉亲日短;望矜悯, 愿尽孝为先效忠于后”。在创造对联的过程中, 学生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 而且这种由对联创作带来的成就感能够一直延伸到作文写作中。
四、对联可以将众多相关的知识联系起来, 构建知识网络
岳阳楼上有一幅长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 范希文两字关情, 滕子京百废俱兴, 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 使我怆然涕下;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 扬子江北通巫峡, 巴陵山西来爽气, 岳阳城东道岩疆。渚者, 流者, 峙者, 镇者, 此中有真意, 问谁领会得来?”这副对联囊括了文学上的杜甫的诗、范仲淹的文、陈子昂的句、陶渊明的辞, 史实上滕子京的故事, 民间吕洞宾的传说, 地理上岳阳楼四周的风景名胜等等。用一联串起众多的相关知识, 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构建知识网络。
【如何发挥】推荐阅读:
如何发挥企业文化作用12-14
企业如何发挥效能监察10-03
谈谈如何发挥党员作用09-03
如何发挥学生主体地位10-21
如何发挥执纪监督作用11-08
如何发挥林业站作用08-07
如何发挥远程教育作用11-29
如何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11-30
学生党员如何发挥先锋模范作用06-19
如何发挥教学反思的有效作用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