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患者

2024-05-09

新农合患者(精选9篇)

新农合患者 篇1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下简称"新农合") 制度的实施, 不仅给农村居民带来了基本医疗保障的实惠, 使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而且, 促进了农民的健康意识和就医观念的改变[1]。随着新农合的推进, 新农合病人的出院结算流程、路径有待进一步优化, 从而提高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的效率。

1 新农合患者占住院患者的比例

自实行新农合政策以来, 住院就诊的主体逐渐由自费患者转化为新农合患者。我院2008年10月1日至2009年10月31日期间, 住院患者类别统计, 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 新农合患者占住院患者总数超过7成, 是医院服务的主要群体。

2 新农合患者当前的结算路径与流程

2.1 当前的结算路径

新农合患者当前的出院结算路径见图1, 箭头是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时的往返路径。新农合患者出院时, 首先在住院收费室的A窗口或B窗口办理费用结算, 然后被告知到合医管理科计算补偿金额, 在拿到补偿单后, 返回到住院收费室领取补偿金, 领到补偿后, 出院结算手续办理完成。

2.2 当前的结算流程

新农合患者当前的出院结算流程用"住院结算用例图"表示[2], 见图2。住院会计首先接受新农合患者出院业务, 根据多退少补的原则, 进行全额出纳, 接着合医管理员计算该患者的新农合补偿金, 住院会计根据患者出具的补偿单, 再次出纳, 退给患者相应补偿款后, 整个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流程才告结束。

2.3 当前外县市新农合患者的出院结算

外县市新农合患者, 不是我县的新农合统筹对象, 由于各种因素, 选择我院就诊治疗。这些病友的补偿金在出院结算后, 不能及时得到, 而要返回到本县市当地的新农合医疗机构, 经过核算后, 再返还相应的补偿金。有时因各种手续技术问题, 来回一趟不一定取得补偿金, 劳神费力又费时, 异地就诊的新农合患者感到麻烦, 不划算。

3 新农合患者的出院结算过程优化

新农合患者当前的结算路径与流程存在一些运行不流畅的情况, 需要进一步优化。

3.1 当前结算路径与流程不畅的情况

在结算路径方面, 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时, 需要在住院收费室与合医管理科之间往返。

在结算流程方面, 住院会计需要进行两次出纳。一次是按新农合患者发生费用情况, 进行"全额出纳", 打印发票;另一次是接到补偿单后, 再次出纳, 退还新农合患者的补偿款。

在我院就诊的外县市新农合患者, 结算报销也多有不便。因距离、病情等因素, 新农合患者不在本县市就诊, 出院后要返回到本地定点医疗机构报销, 费时费力;在报销过程中, 因各县市纳入补偿范围的诊疗项目有一定的差别, 也会影响病友的补偿金数额。

3.2 对当前结算路径与流程的优化

3.2.1 结算路径的优化

为了避免出院结算时、新农合患者需两地往返的不便, 可打通住院收费室与合医管理科的隔墙, 装上卷门 (见图3) 。这样, 新农合患者出院结算时, 非常方便, 更具人性化。

3.2.2 结算流程的优化

针对新农合患者的出院结算, 为了变两次出纳为一次出纳, 可以调整"住院费用结算"与"合医补偿金计算"的顺序 (见图4) , 新合医患者出院时先到合管科领取补偿单, 再到住院收费室进行费用结算。这样, 只需进行一次出纳, 提高了效率, 降低了差错发生的概率。

3.2.3 一站式出院服务

新农合患者"一站式出院服务", 就是新农合患者在同一个窗口就可办理出院手续, 无需往返住院收费室与合医管理科之间, 无需二次排队。要做到一站式的优质服务, 在信息技术支持方面是没有问题的;困难在于, 一要增加结算窗口, 二要提高结算员的综合能力--既懂会计结算业务, 又懂新农合的补偿政策。如果增加办公资源, 加强相应业务人员的培训, 还是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的。

3.2.4 外县市新农合患者的出院结算优化

跟外县市新农合管理部门积极协商, 互设新农合异地服务站。一切以人为本, 出院补偿一站式, 让农民在诊疗过程中获得便利。在操作上, 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实现与外县市的远程直连直报这一目标完全切实可行。

4 结语

只要本着创新管理、贴心患者、优化流程等科学而人性化的工作风格, 我们服务的新农合患者会越来越感到满意, 进而真正落实惠民、利民、便民的新农合政策。

参考文献

[1] (澳) Leszek A.Maciaszek Bruc Lee Liong著.胡长军, 张晓明, 译.实用软件工程[M].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31~45.

[2]郑咏梅, 曾丽萍.加快新农合信息化网络管理建设[J].现代医院, 2009, 9 (2) :3~4.

新农合患者 篇2

一、参合人患病确需住院的,由门诊医师开具住院证,经新农合办审核登记后方可入院。

二、住院处办理手续时,在微机上对病人给予标记,利于病房管理。

三、要严格掌握入、出院标准。如将不符合住院条件的参合人收入院或挂名住院、分解住院,经查实,其医疗费用由责任科室承担。科室不得拒收重病参合人,不得挑选轻病参保合人,科室如拒收符合住院条件的参合人,有关责任由科室承担。

四、参合病人住院先看病后付费。

五、住院处要认真核对参合证,病房进一步确认,做到人证相符,防止冒名住院或挂名住院。

六、病房有参合病人一览牌、床头牌等要做特殊标识。

七、要严格执行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收费标准。

八、使用新农合“三大目录”外需患者完全自费的项目,应征得参合人或其家属的同意并在“超范围自费项目协议书”上签字。“超范围自费项目协议书”要附在病历中。

九、参合人住院期间,每天发生的各项费用要在“住院费用一日清单”上分类列出,交患者或其家属阅知。

十、参合人出院时原则带药3天量,确需带药的,不得超过7天量。

十一、科室在参合病人出院结帐前一天首先进行自查,内容包括:

病历中各种记录单是否符合要求,未执行的医嘱要有注明;医嘱与费用明细是否一致,检查报告单是否齐全;超范围自费项目是否有医患双方签字的协议书;出院带药是否符合规定。自查情况交新农合办公室审核后,方可办理出院结算手续。

十二、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不能诊治的疾病,由科室进行会诊,主管医师填报转诊转院审批表,医院新农合办公室登记备案后方可转院。

十三、科室兼职新农合管理员负责本科室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和有关事宜的协调处理,遇有特殊情况及时报新农合办公室。

新农合患者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由晋江市新农合管理中心数据库提供。

1.2方法自晋江市新农合管理中心数据库提取2009年—2013年5个年度我市参合农民就医有关数据, 用Excel软件统计其在我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住院人数、住院总费用、人均住院费用、补偿金额、人均补偿金额、就医流向、基金流向等, 并进行分类对比分析。为保证样本质量, 在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等几个方面都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 反复核对数据, 确保准确、完整。

2结果

2.1我市新农合制度的实施情况我市2009年新农合参合人数910 750人, 参合率94.34%, 筹集新农合基金10 929万元, 2013年参合人数967 816人, 参合率99.90%, 筹集新农合基金36 777万元。随着筹资标准和参合率的提高, 筹集基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见表1。

2.2新农合患者在我市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就医流向和基金使用情况在我市一级医疗机构的就医流向自2009年—2011年逐渐下降, 而后逐渐反弹, 但基金流向呈逐渐下降态势, 见表2;而在我市市级医疗机构的就医流向和基金流向自2009年—2011年呈逐渐上升而后下降态势, 见表3。

注:晋江市市级医疗机构包括晋江市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安海医院。

3讨论

3.1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我市2009年—2013年5个年度乡镇级、县市级医疗机构的次均住院费用皆显著高于2005年福建省新农合基线调查的711元 (乡级) 和2 702元 (县级) 水平[2], 且随着定点医院级别的增高而增高, 2013年度与2009年度相比, 乡镇级、县市级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80.31%, 43.50%, 次均自负费用增长了41.46%, 29.20%。次均住院费用和次均自负费用的非正常上涨, 不利于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参合农民的受益面扩大, 容易导致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的现象发生, 不符合新农合制度的初衷。因此, 必须加强新农合制度建设, 严格实行“五个合理”原则, 确保因病施治, 合理医疗。

3.2我市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亟待加强我市乡镇级医疗机构的就医流向自2009年—2011年逐渐下降, 而后逐渐反弹, 但基金流向呈逐渐下降态势, 2013年度基金流向只占9.94%, 与2009年度相比, 下降了2.7个百分点, 而市级医疗机构的就医流向近4年来徘徊在36%~38.4%之间, 2013年有所下降, 基金流向近3年来呈逐渐下降态势。我市两级医疗机构应用新农合基金约四成, 换句话说, 近六成新农合基金被市外医疗机构使用。这一方面说明我市医疗机构在分级转诊中承担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患者长期的就医习惯没有根本性改变;另一方面我市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还没有得到患者的充分认可。

3.3加强新农合基金的有效管控, 确保基金安全1做好新农合制度的宣传工作, 树立患者正确的就医理念, 引导患者向本市医疗机构合理分流, 构建具有特色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上下联动的医疗服务模式, 切实降低老百姓医药费用负担。2做好本市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工作, 使新农合基金使用渐趋合理, 杜绝部分农民为了获得基金补偿, 将本可以门诊治疗的疾病住院治疗, 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和医疗机构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存在不合理用药、检查等现象。3加强对盲目流向市外医疗机构住院现象的导控, 可适时出台我市医疗水平可解决的疾病转外就医新农合补偿指导方案, 通过起付线和补偿比例的调整, 使患者就医流向回归合理。

参考文献

[1]沈耀胜, 陈长飞“.新农合”晋江模式:政府购买服务, 保险精细运作[N].福建日报, 2010-12-09.

新农合患者 篇4

促进新农合平稳发展

摘 要: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中央政府为解决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缺失而采取的重大举措,其组织体系、筹资机制、基金管理和监管手段逐步完善。但在管理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尤其是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问题突出。如何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新农合这一惠民政策的健康可持续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我国为解决亿万农民医疗保障的重大举措,实施几年来取得了让人瞩目的成就,全国已实现全面覆盖,参合率以县为单位达90%以上,农民住院报账受益率平均达40%,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贵这一问题。然而在实施过程中暴露了不少的问题,如新农合的法律依据和在实施时的法律保障,制度和规范建设,交费报账比例频繁变动,定点医疗机构监督管理等等问题。特别是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是目前迫切解决的问题。

一、定点医疗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农合基金的流向是医疗服务机构,特别是定点医疗机构,然后再到参合农民手中,所以医疗机构的服务关乎基金的安全,农民的受益程度,下一的筹资,政府在公民面前的信任度。之前医疗机构乱收费、乱检查、乱用药现象也有所报道,从新农合的角度看当前医疗机构医疗行为主要存在这些问题:

1、扩大住院指征,挂床住院现象严重。住院指征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但各地为了控制轻症患者住院,出台了《住院病种目录》,这在城镇职工医保当时的试点地区海南省也如此,现在仍在执行。实施新农合的很多县也制定了《住院病种目录》,基本上是通过网络资料参照城镇医保做法。但是,由于以县为单位制定,考虑不周全,病名定义不清,解释不明,导致争议较大,加上在实施过程中没有严格按此目录执行,医院执行不严,监管不到位,导致很多目录外的病种收治住院,如普通感冒、肾小结石病、皮肤擦伤等都变成住院病人;在有些乡镇卫生院的门诊病人通过造假病历计入住院。我省2008年住院率较未全面推行新农合前的2006年上升1.89个百分点,个别县住院率增长一倍以上,湘西州龙山县2008年住院率达10%。

2、治疗服务行为不规范,无依据诊断、检查、治疗。在日常检查时发现有些农合住院病人无可靠诊断依据收治住院,如某些患者自诉四肢关节痛,无实验室依据,诊断为“痛风”收入住院;无胃镜检查依据诊断“胃溃疡”收治住院;高血压病史患者,不测血压,反而先照X光胸片、B超检查。

3、滥用药现象严重,特别是滥用抗生素。一般二级医院滥用高档药,乡镇卫生院普遍滥用抗生素药,如某诊断为“支气管肺炎”患者用了四类五种抗生素:有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罗红霉素及其它,共用药11种,病程记录住院四天,但病情无改善。

4、过高收费,参合农民不堪重负,受益率低。2008年全省平均次均住院费用2621元,实际住院补偿率只有37.45%。次均费用县级最高的是株洲市芦松区达6903元,最低的邵阳市双清区1392元;乡镇最高的衡阳市蒸湘区2692元,最低的湘西州龙山县410元。有些医院为提高收费巧立名目、分解收费,如对所有入院病人收取心理治疗费,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是一级护理,把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分解成诊刮术、等离子电刀、宫颈息肉切除术、宫腔镜检查等收费项目。过高的收费,加大了病人的负担,损害了参合农民的利益。

5、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不严,造成非参合农民套取新农合基金。部分医疗机构在管理上把关不严,不严格执行既有的制度,对新入院病人未严格核实身份证和参合证,导致被非参合病人套取农合基金,严重的医务人员还为非参合病人出谋划策套取基金。

6、“即付即补”落实不到位。所谓“即付即补”就是要求各定点医疗机构在病人出院结账时,立即将补偿金给予参合病人。这项制度自新农合全面启动时就提出了要求,直到现在落实不够理想,省市、乡大部分未落实,导致有些参合农民往返多次才能领到补偿款。对于乡级则把违规被新农合管理机构扣除的钱转嫁到病人身上,农民怨声不断。

二、现阶段应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

1、引进专业人才,加快人员培训 新农合虽有别于医疗保险,但也有很多相似之处,集众人之力,助弱者之困。但是新农合自2003年试点以来,我们国家对既懂医又懂保险的人才培训非常少,县级新农合管理机构这方面人才几乎没有,都是匆忙抽调招聘进来的;有曾学过一点医的,有学行政的。缺乏既懂医又懂保险的医疗保险专业人才,整个新农合管理队伍专业不强、素质不高。所以有必要在高校有计划的多培养一些医疗保险专业人才,并且在实际工作中,对已经进入新农合管理队伍的人员强化培训,从而提高新农合管理队伍的素质,加强新农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

2、制定完善定点医疗机构监督评价体系 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整合,制订一套简单操作性强的评价体系,用于评价考核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如为有效控制过高的住院率,我们可以依据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疗指南》制定入、出院标准,考察符合率;省级统一制定《住院病种目录》,各县根据实际适当增减;为防止滥用大型仪器,可以制定特殊检查使用比例和阳性率;对于抗生素的使用,依据卫医发[2004]285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原则》的规定制定用药符合率考核标准,等等。通过制定完善评价体系,在日常监督和定时考核时有理有据,而不是漫无目的翻翻、看看了事,指标不统一前后阶段无法评价。

3、改事后处罚为事前监督 定点医疗机构发生违规行为,我们最容易想到的是罚款,但罚款又没有法律依据;取消定点医疗机构资格,但这种处理容易激化矛盾,并且一个乡只有一家卫生院,一个县县级医疗机构也不多,竞争并不充分。所以必须在医疗机构还没有违规或违规初始阶段进行监督纠正,这样既有利于监督管理,也避免医疗资源过度使用和浪费。一是设置医疗费用预警监控系统,当医疗费用、服务监控指标超出设置的标准后,监控系统报警,新农合监督机构就根据系统报警的内容对相关的医院进行重点调查;二是实行按病种支付方式控制:通过病种临床路径(CP,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是针对某一病种的治疗、护理、康复、检测等所制定的一个最适当的,能被大部分学者接受的照护计划)控制部分病种的服务、费用,如:卫生部已经公布和正在征求的意见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结节性甲状腺肿等100多种病,从而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随意性,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的作用;三是执行总额预算,由新农合机构根据基金总额和各医疗机构服务范围和能力确定支付每个医院医疗费用报账的总预算额,加强费用的管理。对一些大型医院或新农合病人较多医院,新农合管理机构可派驻代表,全面认真地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进行全程监督。

4、组织医疗、财务、保险等专业人员对医疗机构实施综合监督措施 对医疗服务发生过程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典型事件,如套取新农合基金进行比较深入的重点调查,形成典型案例,起到警示教育作用,供以后监督管理参考。每年安排一到二次考核,根据评价要求通过制定详细的方案,对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考核,如新农合的重视程度、执行物价政策情况、医疗费用结算情况等,将考核评分档次与医疗费用补偿金的结算挂钩或下一监督频次挂钩。

5、建立信息强制披露制定 信息公开公示可以使新农合经办机构和定点医疗机构因被公开暴露而增加信用成本,从而抑制暗箱操作和过度医疗服务的冲动,也是防治腐败的重要方式。一是政策信息公开:参合要求、报账比例、定点医疗机构名称及信用等次、住院病种目录等政策性信息;二是办事过程公示:住院要求、转诊程序、报账程序、对违规进行举报的途径等内容;三是医疗服务公示:医疗服务价格、服务质量、患者的满意度、病种临床路径等内容。定期信息披露以卫生行政部门为主进行,同时吸收医疗保险部门参与。把工作置于阳光下,违规行为会很少,新农合工作开展会更加顺利。

6、其他监督方式: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合农民代表进行行风督查。新农合管理部门还可聘请一些既懂医疗知识、又熟悉新农合政策的人到医院暗访;还可根据需要针对某一项违规行为或可疑行为对医疗机构进行突击检查,如夜间到医院病房查实病人是否在医院,核对医疗证以确定是否存在挂床住院、冒名住院、虚挂住院。另外,省市县的监督力量可以整合,各个县市之间不要各自为政。

新农合患者 篇5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夷陵区新农合肺结核患者医疗救助文件汇编(2007-2011年);夷陵区2010-2011年新农合肺结核患者(含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结算资料;夷陵区2010-2011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统计报表资料。

1.2 方法

1.2.1 夷陵区现行新农合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政策

肺结核患者住院期间与其他疾病患者报销政策相同。患者总医疗费用,除去报销目录外费用,按不同医院级别设定起付线和分段报销比率,具体报销比例如表1。每位患者一年内住院报销费用最高封顶线为12万元。

门诊肺结核患者实行定额补助,即在疾控中心登记管理的参合肺结核患者,享受国家免费治疗或规定的免费检查外医疗费用,完成规定疗程后,凭门诊医疗费发票,定额报销500.00元(2010年定额300.00元),不足500.00者,据实报销。

1.2.2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Excel建立夷陵区2010-2011年肺结核患者医疗费数据表,并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治疗人数及比例、不同级别医院患者医疗费用和报销情况。

2 结果

2.1 肺结核患者住院情况

2010-2011年夷陵区共登记管理肺结核患者854例,其中住院治疗444例次(含耐多药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例次占患者总数的51.9%。2010年最长住院天数为133天,2011年为154天,平均住院天数23天。由于归口管理的实施,乡镇医院不能收治肺结核患者,所以,只有少量(2.93%)紧急救护情况或确诊之前在乡(镇)卫生院住院的肺结核患者。59.23%的住院肺结核患者在县(区)级定点医院治疗,37.84%的住院肺结核患者在地(市)级定点医院治疗。2010-2011年肺结核患者住院情况统计见表2。

2.2 住院肺结核患者医疗费情况

2010年最高医疗费用为48 963.78元,2011年为72 827.29元。肺结核患者在乡(镇)、县(区)、地(市)级医院住院的平均医疗费用分别为:1 424.86、3 915.89和8 869.81元。住院费用2千元以下者占18.24%,2千至5千元者占43.92%,5千至1万元者占26.35%,1万元以上者占11.49%。各年度肺结核患者在不同级别医院住院医疗费用及分段统计,见表3、4。

3 住院肺结核患者医疗费用报销情况

2010-2011年住院新农合肺结核患者(含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总医疗费用2 538 530.08元(包括处理并发症,如糖尿病、合并感染、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处理等相关治疗费用),人均医疗费用5 717.41元,其中新农合报销目录内费用2 220 064.19元,除去门槛费117 100.00元后,农合可报销费用2 102 964.19元,按照表1不同级别医院分段报销比例,实际报销医疗费用1 091 016.43元,占农合可报销费用的51.88%,人均报销医疗费用2 457.24元。各年度医疗费用及报销情况见表5。

4 门诊肺结核患者医疗费报销情况

2010-2011年夷陵区疾控中心肺结核病门诊治疗肺结核患者715例,落实国家免费政策以后患者自费医疗费用280 388.00元,其中药品费238 958.00元,自费药品主要为护肝、止血、镇咳等对症处理药品,辅助检查费用41 430.00元,辅助检查为肝、肾功能、血常规等。农合报销86 494.00元,报销比例30.85%。人均门诊医疗费用392.15元,尽管区疾控中心将患者门诊费用控制在定额补助500.00元范围之内,但是报销比例还是不高,其原因一方面与治疗结束后报销时间过长,患者门诊收据保管不善丢失有关;另一方面与肺结核患者的新农合参合比例有关;此外还可能与定额补助额度小,没有得到患者重视有关。各年度门诊肺结核患者医疗费及报销情况见表6。

5 讨论

5.1 新农合对结核病防治工作的作用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要内容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3]。将结核病纳入新农合符合“保障经费,坚持以政府投入为主及多渠道筹资的原则”[4],是现行结核病控制项目的补充,能够有效缓解农村肺结核患者的医疗费负担,提高患者对抗结核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接受管理的自觉性,完成规则用药疗程,可有效提高肺结核患者特别是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水平,提高治愈率,减少肺结核的传播[5]。

5.2 住院肺结核患者增多与新农合报销比率偏低成为新矛盾

本次调查中发现,由于新农合的实施,一方面使得肺结核患者就医意愿明显增强、就医行为得到改善,肺结核患者住院治疗率达51.9%;另一方面住院医疗费用较高,新农合报销比率偏低,仅为51.8%。这两者成为新农合保障政策的新矛盾。造成这对矛盾的原因,可能与以下三个因素有关:(1)肺结核患者门诊医疗费用补助额度(定额补助500.00元)偏低,导致了部分患者选择住院;(2)住院按比率报销,相对门诊定额补助之间确实存在较大差别,相当于间接鼓励患者选择住院治疗;(3)住院患者超目录检查和用药造成自费负担加重,导致了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水平下降。如此恶性循环,对肺结核患者和新农合发展将会造成不利影响。

5.3 对策与思考

报销比率偏低对于大多数结核病患者来说,并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经济负担重的境况[6]。2010年与2011年相比,住院新农合肺结核患者报销金额增加了约54.57%,而报销比例只上升了6.59%。如何既要切实提高肺结核患者医疗保障水平,又要确保新农合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结核病相对来说是一个诊断明确、可防可治的疾病。目前中国施行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又称“DOTS”策略),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全球结核病控制策略,也是国际公认的最符合成本/效益的[7]。结核病患者中大约有20%的患者需住院治疗[8]。通过不住院的标准化疗方案,可以确保绝大部分患者治愈。

新农合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新农合制度报销方案是否合理[9]。夷陵区2010-2011年住院肺结核患者统计资料显示:59.23%的肺结核患者选择了县(区)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平均医疗费用为3 915.89元,其医疗费用在5 000元以下者占74.9%;37.84%的患者选择了地(市)级定点医院住院治疗,平均医疗费用为8 869.81元,其医疗费用在5千元以下者占39.29%。科学制订肺结核患者门诊和住院费用总额控制标准和不同级别医院的报销比率,加强对肺结核患者的属地管理,严格把握肺结核患者的住院标准,认真执行结核病临床诊疗路径,让门诊和住院肺结核患者同样享有较高的医疗费用报销比率,鼓励轻症患者门诊隔离治疗,这些办法将有助于在减少农合费用开支的同时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让有限的新农合经费发挥更大效益。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卫生部医政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北京:中国协合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1.

[2]高曙华,刘文志.浅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结核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黑龙江医学,2008,32(5):493.

[3]崔伟燕,陈岱云.论政府与农民博弈下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7,20(6):99.

[4]虞浩.从新版《中国结核病防治实施工作指南》看今后我国结核病防治方针及策略.江苏卫生保健,2009,11(2):1.

[5]盛喜玲,马士文,徐吉英,等.河南省结核病防治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结合工作实施效果初探.中国防痨杂志,2009,31(6):336.

[6]李游,李雪,谢海波,等.结核病诊疗费用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的报销情况分析.中国防痨杂志,2010,32(11):688.

[7]刘剑君,么鸿雁.我国结核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预防医学论坛,2006,12(5):638.

[8]王兴军.河南省结核病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政策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新农合患者 篇6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本研究数据资料全部来源于湖北省某县级市2010年至2012年新农合数据库, 按国际疾病分类标准检索出7种恶性肿瘤的所有病例, 对检索出的选定病种和全病种数据分别建立数据库。

1.2 分析方法

将两数据库中所有病例按2010年、2011年、2012年三个年度分类, 对每年度病例按乡镇卫生院、市级医疗机构、市外医疗机构等三个层级进行再分类。分析的指标包括:病例数、次均住院费用、患者年均住院次数及年均自付费用、住院费用可报销比和实际补偿比。患者年均自付费用计算方法为:年均患者自付费用=次均患者自付费用*年均住院次数。对数据采用SPSS13.0分析, 通过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整理分析, 对患者次均住院总费用和患者年均自付总费用采用t检验, 对患者选择医疗机构就医比例采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分析。

2 结果

2.1 肿瘤住院患者流向:肿瘤住院患者抽样例数 (见表1)

2010年~2012年期间, 肿瘤患者流向乡镇卫生院及市级医疗机构就医的比例小于全病种患者, 而流向市外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比例大于全病种患者。经过卡方检验, P值为0.001, 差异有显著性。对3年恶性肿瘤患者的住院流向通过卡方检验进行比较, P值小于0.05, 差异具有显著性。由此可见, 重大疾病中恶性肿瘤患者更倾向于选择高层级的医疗机构, 三年来, 恶性肿瘤患者逐渐由医疗技术水平较低的乡镇卫生院流向医疗技术水平较高的市级医疗机构和市外医疗机构。

2.2 患者次均住院总费用情况 (见表2)

*乡镇卫生院肿瘤病种费用与全病种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市级医疗机构肿瘤病种费用与全病种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市外医疗机构肿瘤病种费用与全病种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机构综合肿瘤病种费用与全病种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各年度, 不论在何种医疗机构就诊的肿瘤患者其住院总费用及年均增速均要高于同机构全病种患者 (除了市外医疗机构的年均增速小于全病种, 但2012年比2011年的增幅远远大于全病种) 。肿瘤患者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 市外医疗机构就诊的住院总费用远高于乡镇卫生院及市级医疗机构所花费的费用。

2.3 患者年均住院次数及年均自付费用情况 (见表3)

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年均住院人次要高于其他病种, 其年均自付费用是全病种患者的数倍, 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 肿瘤患者经济负担大。尽管在医疗费用基本保持不变的情况, 由于补偿比增加, 2011年肿瘤患者年均自付费用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 但2012年肿瘤患者年均自付费用显著增加。

*肿瘤病种患者年均住院次数与年均自付费用与全病种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

2.4 住院费用可报销比情况 (见表4)

通过分析得出, 在县域范围内, 肿瘤病种的可报销比略高于全病种, 但市外医疗机构就医的患者, 其可报销比明显低于全病种患者。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肿瘤患者, 其在市外医疗机构就诊的可报销比明显低于市级医疗机构。

2.5 患者实际补偿比情况 (见表5)

在该市新农合保障水平较高的情况下, 尽管乡镇卫生院实际补偿比已经超过了85%, 但大量流向市外医疗机构的肿瘤患者补偿比仍较低, 2012年仍然低于50%。同时尽管三年来该市乡镇卫生院和市级医疗机构市级补偿比增加明显, 但市外医疗机构在2011年实际补偿比有较大提高外, 2012年实际补偿比未有明显增加。肿瘤患者在乡镇卫生院和市级医疗机构实际补偿比高于全病种患者, 市外医疗机构实际补偿比稍低于全病种患者。

3 讨论

3.1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技术的难度是造成市外转诊增多的主要原因

肿瘤疾病治疗难度大, 对医务人员诊断及治疗技术水平和医院诊疗设备配置要求高于其他的常见病、多发病。该市位于省会城市周边, 经济发展良好, 居民可支配收入高, 因而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有着较高的要求, 而乡镇卫生院不管是在人才技术、设备, 还是药物配备等方面均不能完全满足肿瘤病种的治疗, 只能提供姑息治疗及晚期患者的临终关怀等医疗服务[3], 因此导致该市肿瘤患者选择市级及市外医疗机构的趋势增大。由于该市市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恶性肿瘤手术能力有限, 放疗技术也还不够成熟, 在经济水平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选择市外医疗机构患者比例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3.2 恶性肿瘤的治疗方式及预后状况加重了患者经济负担

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方式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 在恶性肿瘤切除手术后往往需接受6到7次的放疗或化疗[4], 年均住院次数明显多于全病种患者, 年均自付费用远高于全病种患者。此外, 恶性肿瘤患者一旦手术后, 身体状况很难恢复到其之前的健康水平, 不能从事负重较大的体力活动及强度较大的工作[5], 因此对于该市大多数农民来说一旦患上恶性肿瘤疾病就意味着失去了工作, 甚至连基本的农业种植工作都无法从事, 较重的治疗费用加上收入来源的减少大大加重了这部分患者的经济负担。

3.3 肿瘤患者治疗机构的补偿政策影响了患者的实际补偿比

我国新农合政策为了促进住院患者合理分流, 把患者留在县内 (市内) 医疗机构, 一般实行层级越高的医疗机构政策补偿比越低的政策[6]。这种政策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保障基金运行安全, 但由于无法区分不合理流向市外的患者和确实由于病情复杂流向市外的患者, 导致这部分患者仅能获得较低的政策补偿。尽管恶性肿瘤患者门诊纳入了新农合慢性病门诊, 获得较高的补偿, 但仅局限于市内定点医疗机构。由于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特点, 许多患者需要到接受手术的市外医疗机构门诊复查, 这些费用无法得到全部补偿, 将进一步增加患者负担。我国今年正在推行提高新农合特定病种的保障水平, 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4 政策建议

4.1 提升市内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推动肿瘤病种重点专科建设

临床专科能力在我国医疗服务能力中处于核心地位, 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重点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7]。由于肿瘤治疗特点, 手术和放化疗技术要求相对较高, 适合在肿瘤专科医院或大型医疗机构就医, 但在首次治疗后, 需要康复保守治疗及定期复查的患者可以留在具备一定诊疗能力的县市级医疗机构就医或复查。作为经济发达的县级市, 具备了相对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 应当推动该市对肿瘤临床重点专科建设, 加强肿瘤专科人才培养, 鼓励省级肿瘤专科医院与市级肿瘤重点专科建立对口技术协作关系, 并通过远程会诊技术提升该市恶性肿瘤疾病的医疗服务水平, 形成科学、合理的就医流向。

4.2 通过医疗保障制度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构建适宜的恶性肿瘤患者双向转诊机制

逐步通过医疗保障制度引导建立严格的双向转诊程序, 手术到专科医院和大型医院, 化疗康复回县市级医院, 加强肿瘤专科医院、大型综合性医疗机构和县市级医疗机构的技术协助和联系, 增加患者在不同机构间服务的连续性, 减少不同层次机构之间的重复检查, 做到结果互认, 形成有序的就医流向, 降低患者负担。

4.3 降低患者再次住院起付线, 提高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患者的补偿水平, 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实施

许多疾病需要反复住院, 患者负担重, 降低患者再次住院起付线,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负担。另外, 可对给予办理转诊手续后到市外定点医疗机构就医的恶性肿瘤患者提高报销比例或提升现有市外就医报销水平等补偿机制的完善来提高市外医疗机构就医的恶性肿瘤患者保障水平。应同步推进大病医疗保险的实施, 通过补充医疗保险进一步减少患者自付费用, 提高实际补偿比, 从而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保障水平。

4.4 扩大低保对恶性肿瘤患者覆盖面, 提高医疗救助水平

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绝大多数丧失工作能力, 收入来源减少, 而手术后持续的治疗对肿瘤患者造成巨大经济压力, 甚至会出现放弃治疗现象[8], 因此民政部门应当扩大低保对肿瘤患者的覆盖面, 保障其术后能维持基本的生活, 还应通过重大疾病医疗救助提高恶性肿瘤患者医疗救助水平, 保障其治疗的连续性, 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R].2012:284-285.

[2]廖先珍, 史百高, 许可葵, 等.2004-2010年某省级肿瘤专科医院9种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分析[J].中国肿瘤, 2012, 12 (21) , 917-921.

[3]李萃萃, 李鸿浩, 李幼平, 等.上海市松江区小昆山乡镇卫生院2008-2010年住院疾病构成情况调查[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 (2) , 142-147.

[4]朱波, 王英, 陈艳华, 等.恶性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6) , 2421-2422.

[5]滕楠, 陈传波.恶性肿瘤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 (2) 181-184.

[6]许利刚, 尹爱田, 井珊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医疗服务分流的影响机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 29 (3) 213-215.

[7]丁肇勇.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应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 2009, 28 (11) , 5-8.

新农合患者 篇7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选取2009年—2013年5个年度我市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系统中已结算的60周岁以上参合住院患者107 500人次进行研究。

1.2 疾病分类及编码

以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为标准进行疾病分类, 以出院第一诊断进行统计。

1.3 转外情况

住院患者入住医院为非晋江地域者按转外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

根据调查收集资料分别统计全市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系统疾病构成、前10位疾病和转外就医病例的系统疾病构成等内容,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 2009年—2013年我市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系统疾病构成及顺位

5个年度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总人次数为107 500人次, 位居前10位系统疾病住院人次数为97 138人次, 占总住院人次数的90.36%。其中前5位系统疾病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住院人次数为77 844人次, 占总住院人次数的72.41%。见表1。

2.2 2009年—2013年我市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前10位疾病构成

5个年度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疾病谱显示位居前10位的疾病分别为: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消化器官恶性肿瘤、流行性感冒和肺炎、呼吸系统的其他疾病、糖尿病、晶状体疾患和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见表2。

2.3 2009年—2013年我市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前10位各系统疾病转外就医构成

5个年度转外就医的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人次数为35 748人次, 占总人次的33.25%。其中转外就医前10位的疾病分别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晶状体疾患、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具有与家族和个人史以及影响健康状态的某些情况有关的潜在健康危害的人、高血压病、糖尿病、其他类型的心脏病。见表3。

3 讨论

3.1 我市老年居民患病住院情况分析

我市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中循环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常年位居我市上述人群疾病构成比的第1和第2顺位, 肿瘤疾患由2009年、2010年的第4顺位上升到近3年的第3顺位。疾病类别以脑血管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慢性疾病和消化道器官恶性肿瘤为主, 且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消化器官恶性肿瘤、糖尿病、晶状体疾患、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因此, 我市的医疗卫生工作应在慢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预防上进一步巩固和加强。据报道, 近半个世纪以来, 与生活习惯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病, 如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已取代了传染性疾病, 成为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 其中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分别为心脑血管病、肿瘤和糖尿病。现代人所患疾病中大约有45%与生活方式有关, 而死亡因素中有60%与生活方式相关[3], 本文结果与报道情况基本相符。所以, 建议我市借助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这个载体对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和干预, 大力倡导全民养成科学而规律的健康生活方式。

3.2 我市居民转外就医情况分析

我市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转外就医以消化器官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晶状体疾患、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为主, 且消化器官恶性肿瘤、晶状体疾患、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具有与家族和个人史以及影响健康状态的某些情况有关的潜在健康危害的人 (以恶性肿瘤个人史为主) 等疾病转外就医率均在50%以上, 结果表明我市在肿瘤科、眼科、循环系统疾病、老年慢性疾病和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的诊疗技术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市老年患者的就医需求, 医疗服务水平亟待提升。因此, 建议在卫生局的主导下根据本地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 加强肿瘤科、眼科、心脑血管科、内分泌科等学科建设, 其中, 肿瘤科应重点提升消化器官、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的诊疗水平;眼科应重点提升晶状体疾患的诊疗水平;心脑血管科应重点提升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其他类型心脏病的诊疗水平;慢性病应重点提升高血压、糖尿病的诊疗水平。各级各医院据其自身优势和实际情况有所为有所不为, 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为抓手, 以“优势学科重点突破、人才梯队持续有序、特色服务创新发展”为战略, 切忌贪多求全, 专而不精。总之, 医院的学科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 其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 永无止境;同时, 医院的学科建设也只有不断追求进步和发展, 才能适应医疗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目的 探讨我市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和转外就医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2013年5个年度晋江市市新农合信息管理系统中的60岁以上住院患者, 对其疾病构成进行分类及编码, 并对转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疾病谱前5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及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5个年度转外就医的60周岁以上新农合住院患者人次数为35 748人次, 占我市新农合住院总人次数的33.25%, 转外就医疾病谱前5位分别为:消化器官恶性肿瘤、脑血管病、缺血性心脏病、晶状体疾患、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结论 我市的医疗卫生工作针对60周岁以上居民应侧重于加强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肿瘤方面的普查和防治, 学科建设应着重于发展和提升肿瘤科、眼科、心血管科、慢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新农合,疾病谱,转外就医学科建设

参考文献

[1]沈悌.21世纪我国老年医学发展方向[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11, 31 (1) :6-7.

[2]吴道淼.镇村养老院快速发展居家养老后来居上——夕阳红的“晋江样本”[N].晋江经济报, 2012-10-24.

新农合患者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晋江市永和镇2011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 在我镇24个行政村30个自然村共计人口63 573人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5 093份 (70.9%) , 采取进村入户检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共计2 670人, 获得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者1 017例 (38.1%) , 糖尿病患者334例 (12.5%) 。

1.2 方法

由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组人员 (以下简称项目组人员) 进村入户进行一对一的体检询问调查。内容包括:一般状况、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以及家庭收入等;是否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曾经的治疗确诊医疗机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以下简称新农合) 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知晓;2011年得到我市新农合高血压、糖尿病等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的情况;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费用;得到新农合以及其他医疗保险补偿的情况。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P<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1 351例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全部参加新农合, 未参加其他商业保险;新农合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知晓率29.6% (400/1351) 。1 017例高血压患者中男性576例 (56.6%) , 女性441例 (43.4%) ;334例糖尿病患者中男性156例 (46.7%) , 女性178例 (53.3%) 。

2.2 治疗费用及新农合补偿情况

2011年得到我市新农合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特殊病种门诊补偿的患者数为230例, 本年度就诊平均费用为1 835元, 平均补偿金额688元, 平均自费1 147元。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得到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患者数仅为73例, 占到特殊病种门诊补偿患者数的31.7% (73/230) , 占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数的5.4% (73/1351) 。办理新农合特殊病种补偿的73例就诊平均补偿金额616元, 平均自费 (944.0±8.7) 元, 约占人均年纯收入的9.7% (2011年我镇农民年均纯收入9750元) ;未办理新农合特殊病种补偿的1278例就诊平均费用为 (1545.0±10.2) 元, 约占人均年纯收入的15.8%, 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93.24, P<0.01) 。

3 讨论

目前, 我国居民人群的疾病谱和死亡谱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跃居疾病谱和死亡谱的首位, 成为危害健康和生命的主要卫生问题[1]。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数据显示, 我国老年人群中年龄≥60岁者高血压患病率为4 9.1%[2], 据此患病率和2005年我国人口数推算, 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患者已达8 346万人, 约每2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病, 且老年高血压病人数呈持续增加的趋势[3]。中国健康教育中心2012年1月9日公布的“中国慢病监测及糖尿病专题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9.7%, 60岁及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19.6%, 全国约有成年糖尿病患者9 700万人, 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糖尿病患者1 901万人。这些疾病大大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消耗了大量的卫生资源, 加重了国家和个人的经济负担[4]。

我市新农合2006年被福建省政府列为新农合试点地区6年来, 逐年提高筹资标准, 不断完善政策措施, 努力实现基金管理趋向精细化、基金使用效益最大化, 初步形成“筹监管相分离、基金高效安全, 突出大病统筹、兼顾受益面, 多维利益导向、注重协调整合, 率先城乡一体、推动全民医保”的“晋江模式”。2011年我市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为230元, 全市共有96.78万人参合, 参合率达99.1%。

本文调查显示, 我镇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3 8.1%、糖尿病患病率1 2.5%,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新农合参合率为100%, 但慢性病特殊门诊补偿的申请率和知晓率较低, 仅为5.4%和29.6%;2011年度有申请办理新农合特殊病种补偿的就诊平均自付费用占人均年纯收入的比例明显低于未办理新农合特殊病种补偿的患者。因此, 我们认为新农合对减轻我镇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治疗费用的负担显而易见,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必须加强新农合政策和慢性病健康知识宣传, 使之深入民心。

参考文献

[1]刘冬梅, 王兴洲, 徐凌中, 等.山东省东营地区居民慢性病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 2005, 22 (4) :225-229.

[2]王陇德.全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综合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53-57.

[3]王薇, 赵冬.中国老年人高血压的流行病学[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5, 24 (4) :246-247.

新农合患者 篇9

关键词:管理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监管

农民参与管理与监督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简称新农合) 可持续发展的群众基础。卫生部等七部委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农卫发[2006]13号) 指出:探索农民参与监督和民主管理的长效机制, 保证农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构建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管理与监督的有效实现形式, 是新农合制度生存与发展的政治基础与群众基础。

新农合的管理者主要包括两部分, 一是县、乡 (镇) 、村各级党政领导。政府是新农合的责任主体[1], 政府的政治意愿、政策与制度安排、财政支出、建立管理组织与机制对新农合的顺利推行起着直接和决定性的作用[2]。二是各级经办机构工作人员, 如县、乡 (镇) 合管中心工作人员、村监管员等。经办机构是新农合政策的落实者, 直接面向广大农民, 为农民服务。它承担着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具体实施和操作。经办机构负责人对政策的掌握是否准确、管理手段是否先进、服务程序是否规范、服务态度是否端正, 直接影响着新农合工作的进行和发展, 也影响着农民对新农合政策的积极性。

新农合管理者对新农合工作顺利开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样在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问题上, 管理者也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本次调查目的是了解新农合工作中的相关管理者对农民参与监管的看法和经验, 从管理者层面上分析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的影响因素, 探索其有效实现形式。

1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函调

对全国新农合先进试点县 (市、区) 和全国第一批试点县中除西藏自治区以外的263个试点县 (市) 进行农民参与合作医疗监管现况调查, 在规定时间内收回有效调查问卷76份, 调查问卷由各县市新农合经办机构人员填写。

1.2 领导干部培训班问卷调查

在安徽省2007年度新农合领导干部培训期间, 运用开放式问卷的方式对安徽省的17个市、45个县 (区) 党政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访谈, 了解农民参与监管的可行性及有效实现形式。共访谈55人, 收回有效问卷55份。

1.3 典型调查

选择安徽省岳西县、绩溪县、南陵县、宁国市。采取半结构深入访谈、专题小组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农民参与监管的可行性及有效实现形式。共访谈432人, 其中党政领导干部220人, 经办机构负责人212人, 共收回有效问卷432份。

2调查结果

2.1 管理者对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的看法

领导干部培训班和典型调查访谈表明:各级管理者均认识到农民参与监管非常必要。目前新农合管办不分离, 既是运动员, 又是裁判员, 有效的监管很难实施, 容易产生不公平、不合理的情况。同时, 新农合是一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 而农民自身对其运行过程知之甚少, 大大影响农民的满意度, 对新农合工作产生抵触情绪。因此农民参与监管有助于提高新农合运行过程透明度、取信于民, 还可以调动与激发农民参与新农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2 管理者认为农民参与监管的内容

在函调与典型调查收回的506份有效问卷中, 77.47%被调查者认为农民应该了解的信息是新农合补偿方案, 74.31%被调查者认为农民应该了解新农合补偿 (报销) 情况, 其次分别是定点医疗机构的收费 (64.03%) 、基金使用情况 (41.70%) 、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 (34.58%) 、经办机构的服务情况 (9.68%) 。

2.3 管理者认为农民参与监管适合的方法、途径

在函调中, 93.2%各级经办机构人员认为农民参与监管最适宜的方式是补偿报销公示 (信息公开) , 66.2%被调查者认为可以采取农民代表参加管理监督委员会的形式。

2.3.1 信息公开制度

在典型调查中, 管理者认为采用公示栏、电视的信息公开方式效果最好, 均有83.80%的支持者, 宣传单和报纸的方式也被认为效果较好 (65.28%) 。在信息反馈的有效形式的调查中, 被调查者认为举报或投诉电话、设立意见箱和村民委员会的途径最有效, 比例分别为68.06%、50.69%和48.38%。意见反馈单位一般是上级合管中心或合作医疗管委会与监委会 (见表1) 。

2.3.2 村监管员制度

村监管员制度是我国地方新农合机构建立的一种农民参与监管的制度。对于这种制度, 在典型调查中, 各级管理者认为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65.97%管理者认为有助于宣传新农合, 吸引更多的农民参合;62.04%认为有助于为参合病人的报销提供咨询和服务;61.81%认为有助于保障参合农民的知情权与监督权和59.95%认为有助于及时收集并反馈农民对新农合的意见和建议。

2.4 影响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的主要因素

访谈调查中, 各级管理者认为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首先要有政策支持。同时, 应建立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的规范制度, 并培养农民参与监管的意识, 提高农民的责任感。部分管理者还对农民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是否能胜任监管工作表示出了担心。此外, 农民是否有足够的时间和合适的人员经费补偿等问题都会影响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

3讨论与建议

新农合已成为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的主体形式[1]。保证新农合健康持续发展, 有效的监管必不可少。而在实际工作中, 监管却是最薄弱的一环。如仅依靠卫生部门或政府, 一方面相关部门人员有限, 监管面较狭窄;另一方面容易受到诱导需求、以权谋私等不良风气的影响。在新农合监管中应体现还权于民、惠及于民和取信于民[3], 因此如何更好地实现农民参与监管, 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是一值得积极研究与探索的问题。

3.1 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必要且可行

参与式管理理论是国际上应用于贫困地区项目合作时一种流行的方法, 它强调赋权于民。农民是参与式管理的主体和内在条件 (内因) , 地方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是外在力量 (外因) [4]。农民的支持和积极参与是新农合成功的基础[2]。农民对新农合实施情况的监督, 可以规范化新农合工作过程各环节, 使各项工作更透明化, 减少管理漏洞;还能极大地调动参合农民的积极性, 增强参合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信任度, 从而保证了农民的知情权与参与权[5]。

新农合工作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 农民希望有自己的代表参与制度运行、资金管理等关键环节的监管。从经济角度看, 农民参与监管工作成本较小;另外, 农民代表本身更容易收集到村民的意见建议。

综合各方面来看, 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是必要的, 具有可行性。

3.2 建立健全新农合监管机制, 为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现阶段新农合的治理结构表现为, 政府主导、农民参与程度低, 农民在新农合管理中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6]。村民自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有效方式, 主要内容就是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可以将农民对新农合的监管作为村民自治的一项内容, 以法规的形式加以规定[7]。并制定具体规章制度, 保证农民参与监管能真正实现, 同时明确和保证相关农民监管员的权利和义务, 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 使农民愿意参与监管, 监管结果能落到实处, 充分保障农民的利益。

3.3 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的有效实现形式

信息公开和村协管员制度, 是在本次调查中发现的, 由当地新农合经办机构结合本地特点, 因地制宜建立的合理的农民监管形式。信息公开制度主要是将新农合纳入村务公开范畴, 通过公示栏、广播、报纸等形式定期进行公示, 接受农民监督举报。村协管员主要从农民代表中选举产生, 负责收集反馈民意、村级公示、监督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与价格等。

调查表明, 信息公开和村协管员制度可以增加新农合政策实施过程的透明度, 在扩大群众参与、反映群众诉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并提高了农民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推动了新农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构建以村民自治为基础, 以规范的信息发布、反馈制度和农民监管员工作制度为核心, 与行政监管、社会监督和法律规范相衔接的管理监督体系, 是农民参与新农合监管的有效实现形式。

参考文献

[1]张立强, 李强, 汪早立, 等.新时期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 2009;28 (3) :37-38.

[2]刘军安, 卢祖洵.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支持结构及均势模式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 2007;26 (12) :27-29.

[3]叶宜德, 汪时东, 汪和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若干理论问题探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5;19 (5) :31-32.

[4]李少惠, 贺炜.农村社区参与式管理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及职能[J].河北学刊, 2008;28 (1) :134-137.

[5]于晓媛.山西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状况分析[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7;30 (6) :49-51.

[6]朱俊生.新农合的管理亟需加强.中国保险学会网.

上一篇:开采影响下一篇:航海专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