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

2024-05-15

美术课(精选12篇)

美术课 篇1

通过美术教学, 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陶冶高尚情操, 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培养学生发现美、认识美都是十分有益的。也同样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创造生活的兴趣, 将来把我们的生活装点的绚丽多姿, 五彩缤纷。

那么怎样上好美术课, 培养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呢?我认为首先要把握学生心智发展规律,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改变以书为本的强迫、灌输式教学方式, 真正建立以人为本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式。学会关注、鼓励和欣赏每一位学生, 给学生以“我能行”的信心, 从而点燃学生浓厚的兴趣、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旺盛的表现力、创造力。同时, 还应采取积极措施,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具体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通过美术欣赏, 让学生对美术有初步的了解和认知

青少年时期是人生观确立、社会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 这时候接受美术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初一美术课程安排第一节课的内容是《劳动创造力的源泉》。这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课本列举了各种图片, 并且每张图片都配有一个编号, 画种较多, 内容较多。怎样上好这一堂课, 让学生对美术产生兴趣, 为此后的教学打好基础呢?我认真钻研教材大纲, 深入领会每幅画的含义, 当我面对学生讲解时, 注意难易程度, 抓住重点, 深入讲解评述, 比如《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 详细介绍了有关背景, 作品的规模、人物形象的高超艺术, 对中国美术史的影响等等。我适时地把美术概念、不同的门类艺术特征介绍给学生。而对一些作品, 也可以是课外美术作品, 让学生自己去分辨, 去分析, 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对作品的理解。通过多次欣赏, 逐渐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力, 培养他们热爱美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世界的博大胸怀。

二、动手动脑、坚持不懈, 努力提高绘画能力

首先, 对于绘画来说, 线条是美术语言中最古老、最简洁的艺术语言。直到今天, 依然是人们依赖的重要造型手段。期以来, 美术是动手课、实践课。俗话说:“熟能生巧”。只有勤思考, 多练习, 才能得心应手。美术的种类很多, 就拿速写来说, 操作简便, 一支笔, 一张纸足矣, 非常适合学生长期坚持大量的练习。坚持进行速写练习, 不仅可以迅速提高学生的线描表现能力, 还可以使学生观察事物的敏锐性、塑造形象的准确性、对物象形态、神态的概括、提炼能力得到较好地促进和发展, 长期大量的速写练习, 还会为美术创作活动提供大量的形象素材。

其次, 色彩是构成绘画的重要因素, 恰当运用色彩, 能够增强绘画的表现力。在色彩教学中, 我针对色彩比较抽象、难度大的特点, 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

第一步, 让学生观看色彩的过程中, 展开丰富的联想。

比如, 由红色能想到什么, 学生踊跃回答, 有的说, “太阳”, 还有的说, “火焰”, 还有说, “鲜血”等等。

第二步, 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熟悉色彩。

为了让学生直观体验色彩, 教师用水粉颜料做演示说明三原色、间色等。首先, 教师把颜料盒中的品红、柠檬黄、湖蓝直接挤在调色盘上, 此时学生看到红、黄、蓝三原色, 接着, 教师用笔蘸黄色, 再蘸蓝色, 在调色盘上调和这两种色, 慢慢的, 黄色没有了, 蓝色也没有了, 出现一种新的颜色, “什么颜色?”教师问, “绿色”, 学生齐声回答。然后, 我又调出另两种间色, 橙、紫。同学们认真地看着、听着, 跃跃欲试, 最后, 我让同学们自己去调配, 亲自体会色彩带来的快乐。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http://www.et第三步, 能够理解色彩具有心理效应, 提高有目的地运用色彩的实际能力。

对于这项目标, 教师设计一些与生活、生产贴近的色彩练习。例如, 学生对服饰色彩的选择, 就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性格倾向。再如, 不同家居场所的色彩环境, 能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效应, 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北方一个寒冷的冬天, 一家女主人老抱怨说屋子里太冷, 她丈夫很纳闷, 家里的暖气是单位统一供应的, 手摸上去很热, 可她妻子为什么总感觉冷呢?他环顾屋子四周, 顿时明白了, 原来他们家的窗帘、床单、被罩、家居的色彩全是冷色调, 绿、蓝、暗紫色, 所以整个屋子显的阴冷, 没有一些温暖, 而后夫妻把家居色彩全部换上暖色调后, 屋子再也没有冷清的感觉了。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举例, 并及时予以肯定, 大家很快融入到学习氛围之中。

三、重视导课和结课艺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一节课, 从开始就应引人入胜, 让学生的精力很快集中并对新课产生兴趣, 因此对新课的导入应作精心的设计。导课是一种教学艺术, 它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 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 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例如, 在上《色彩与感情》一课时, 我从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因穿衣服的颜色而左右她一天情绪的几个生动例子导入,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为新课的展开作好了铺垫。

上《标志设计》一课时, , 我在课前先制作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图案, 上课开始时即把图案亮出, 逐个提问:这是什么标志?它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深刻含义?学生发言踊跃, 兴致很高, 导入新课的同时, 渗透了爱国主义的教育。教学艺术是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审美性的教学实践活动。教师在处理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活动和运用教学方法时应有独特的创造性, 教学才会成功, 才能形成一种活跃、生动的教学气氛, 给学生一种真正的艺术审美愉悦的感受。

四、大自然中去, 加强室外写生

经过多次室外写生, 同学们对书本知识更加融会贯通, 同时也增强了实践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技能, 提高了审美, 陶冶了情操, 人变得了开朗了, 自信了, 人格也得到了锻炼。

五、通过多种渠道、提高教学质量

对于学生的作业, 我曾经留意保存下来, 等到新一届学生

(下转第121页) (上接第118页)

上课时, 我把相关的作业拿出来, 这样他们的心里就有一个比较, 大多数同学是有上进心的, 好的作业会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朝自己的目标发展, 还有, 在业余时间, 我组织了美术绘画兴趣小组, 他们整体水平的提高, 对其他的同学影响极大。

六、给学生一个平台, 多展示自己

选取好的作业、绘画, 利用课堂、课外举办小型展览, 让同学们观摩、评述, 增强审美意识、评价意识, 促进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 相信自己, 表现自己, 提高自己, 不断完善自己, 更加努力学好美术课。在教学环节上应有意识地给学生自由发挥的机会, 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让学生在美术课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作品的内涵, 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通过学生的参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 只有不好的老师, 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不好的老师, 创新能力不是“教”出来的, 是鼓励出来的, 是培养出来的。我们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课, 牢固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走创新之路, 做好引导, 做好辅导。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得有趣, 学生才能接受, 才能多想、多练、多比较, 找出自己的差距, 促进自己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提高, 打好基础, 将来成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摘要:初中美术课是义务教育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 是对学生进行美育, 促进智力发展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美术课,教学

美术课 篇2

一堂好的美术课,会让学生获取知识。同时,也会让学生走进快乐的乐园。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成为我们现在教育改革中提出并且必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必须不断更新观念、挖掘钻研教材,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教法及教学艺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而是一种幸福、一种快乐。如何创建快乐与幸福的美术课堂呢?下面谈谈我在课改实践中的几点体会: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

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独特之处,都是可爱的充满活力的精灵,有着不同的闪光点。在美术课上更能体现这一点,每一个学生画出来的想象画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我们在知识的传授中应该充分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高兴还是冷漠呆滞,对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对学习的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种关注应有机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将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有趣的游戏

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教育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也都变成游戏似的。”我觉得美术课堂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设计成游戏的样式,这样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感到无比快乐,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以锻炼,我们的教学目的就得以实现。创造条件,营造一个乐学的空间

营造幸福的课堂,需要给学生一个幸福的学习环境。作为一名普通的美术老师,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的人格和素养给学生营造一个幸福的课堂气氛。如,在《卡通天地》一课,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卡通片段,使学生感性认知卡通艺术形象。然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情况说出看过哪些卡通形象。在欣赏评述中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话大胆地描述感受。为了更能体现学习氛围,让学生表演卡通形象。一说到表演,学生们都争着上台。接着请一个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运用表情夸张地表现故事主人公喜、怒、哀、乐的各种神态。我读着故事情节:“他刚买了新自行车,很开心。”表演的学生一边做着骑自行车的动作,嘴里就哈哈大笑起来,下面的同学也大笑起来,有的同学说:“老师他表演错了,‘喜’的表情不对。”接着我又读着故事情节:“抽奖中了大彩电,很得意。”这时,表演的同学把声音放大,全班同学也跟着大笑起来,有同学在说:“错了!错了!让我来!”我又读着故事情节:“下楼梯刚到门口不小心摔了一跤,彩电摔坏了,很沮丧。”台上的同学就做着摔了一跤的动作,做着很生气的样子,下面的同学也纷纷的在说:“老师,这应该是‘哀’不是‘怒’。”有些同学还做着怒的表情。我读着最后的情节:“走到自行车停放处,车没了,很生气。”这同学做着好像要吃人的样子,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很多同学都说:“老师!让我来!让我来!”教室里叽叽喳喳,都争先恐后的来表演,有的同学还表演着各种神态,都各自发表着自己的意见。教室里没有一丝的睡意,没有不学习的学生。一堂美术课要吸引学生,形式要十分多样,让学生在听、赏、想、说、看、玩、画等“多元化”的活动中愉快的主动获取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当前,多媒体已逐步走进我们的课堂里,它灵活、直观,生动形象,图文并茂,打破了传统美术课———“一张纸一支笔”枯燥单调的教学方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多媒体可以把书本的信息通过试听手段,有声有色地再现与学生眼前。学生通过生动的情境,获得一种如见其人、如临身境的感受,全神贯注地参与学习,这样的学习是轻松而快乐的,创作的美术作品也更加生动。要使学生喜爱学习,学会学习,要尽可能地根据教材特点,提供条件或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探索的满足、乐趣,产生乐于学习的动机,如运用实物、教具或教师范画等增强教学形象直观性。也可引用儿歌或与游戏联系,例如,《人物表情》教学时,引用顺口溜:“画人笑,眉开眼落嘴上翘;画人哭,眉掉眼垂口下落;画人怒,瞪眼咬牙眉上竖;画人愁,垂创落口眉头皱。”使之化难为易,在轻松中学习,利用讲述,提问,留悬念引题,创设情境激趣,以活跃课堂、快乐学习。在教学中关注学生间的交往与合着

新课程要求我们给学生从事美术活动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感受美,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与他人分享彼此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的能动性、独立性、主动性会得到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在教学《校园的春天》时,为学校运动会设计标志,可先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运动会标志、指示牌、运动服的标志。上课时,我先向学生讲清标志设计的要素,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然后将学生分成四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有了明确的目的,有了明确的分工,学生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动手操作、动口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够主动获取知识,这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发言的机会,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一定的责任。而教师在合作活动中,要深入各个小组,关注学生间的交流状况,了解学生们是否相互配合,是否通过争论形成统一意见,把合作学习应有的价值落到实处。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是一种体现个人品质与风采的素质,有利于学生人人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人人尝试成功喜悦,既能发掘个人内在潜能,又能培养集体、团体的合作精神。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学会从他人智慧中获得启迪,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潜能,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有趣的美术课 篇3

刚开始上课,潘老师就无缘无故地让我们背朝着黑板坐,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潘老师说:“今天,我们要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听了觉得十分奇怪:不是作文课吗?怎么又变成美术课了呢?老师接着说:“我要观察我们这个教室里的其中一个人,并将他画下来。”大家一听,连忙低下头来,生怕潘老师会画到自己,教室里一片安静。

突然,潘老师走到倪嘉琪身边,冲着他大叫一声:“帅哥——”吓得他一个哆嗦,大家都认为可能会画倪嘉琪。没想到,潘老师一转身又冲着潘昊宇大声喊道:“胖子!”吓得潘昊宇赶快闭上了眼。潘老师又四处张望着,屋里一片寂静,谁都不想被老师画。

潘老师回到讲台上,拿起粉笔开始画了起来。我们看不到画,只能听到粉笔在黑板上滑动的声音。突然,又响起了一阵“嗒、嗒、嗒”的声音,显然,老师是用粉笔在黑板上打起了小点。这是要画谁呢?我四处看了看,桂子钦的脸上有那么多的痘痘,应该是画他吧?

过了一会儿,潘老师让我们转身,问:“你们猜猜,我要画的是哪个人?”不出我所料,第一个站起来回答的蔡曜远说:“是桂子钦。”潘老师笑道:“恭喜你——答错了!”啊?不是他。没想到,第二个“嫌疑人”竟然指向了我。“看,江家恒脸上有那么多痣。”老师摇摇头,“非此人也。” “周静怡!”“错!”

“不说了。”老师无奈地笑道。

“我知道了,是老师的胡子茬儿。”不知是谁大声喊道。

“揭秘!”老师把小黑板转过来让我们看,画的果真是潘老师自己呀!

只见潘老师一脸的络腮胡,这就是那阵“嗒嗒嗒”声的效果吧。画上的他还戴着眼镜,头发三七分,高鼻梁,国字脸……我们恍然大悟。

“好戏还在后头呢,现在有请胡伊楠上来画创意画!”老师说道。大家热烈地鼓起掌来。“现在请大家再次向后转。”大家连忙转过身去。

老师拿起一盒粉笔对胡伊楠叮嘱:“你现在可要把我画得美一些啊。”胡伊楠拿着粉笔开始了“坑人模式”。粉笔只有红白两种颜色,她会怎么画呢?是“高富帅男”,还是“白富美女”……这时,我听到胡伊楠“嘻嘻”的低笑声,她怎么就笑了,是不是画得很好笑?我又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终于,她画完了,得意扬扬地回到座位上。老师让我们转过身来。

“当当当——”老师把小黑板朝我们一转……

全班突然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有的一边笑一边拍手,有的笑得前仰后合,有的笑得喘不过气,更有一坨“小鲜肉”笑得摔倒在地上。这是为什么?

只见画上的潘老师竟然变成了女人:“她”穿上一件红裙子,一串水晶项链挂在脖子上,脸上抹上一层胭脂,嘴上也涂上了鲜艳的口红。最好笑的是潘老师的方脸上竟多了六根猫胡子,左三根右三根,额头上还画上了“王”字,三七分的头发“长出”两根长长的麻花辫,辫子上还扎了两朵小红花。哎呀,这究竟是一只“母老虎”,还是一位“泰国人妖”啊?潘老师笑道:“这么有趣的画,我要拍照留念,还要传到我的QQ上。”

多有趣啊,这节课太有意思了!

点金石: 本文以在美术课上“画人物”为话题,巧用一系列的误会来制造紧张、悬疑的气氛,再加上心理描写的渲染,将读者的胃口高高吊起。小作者善于刻画人物:潘老师的风趣幽默,同学们的躲闪,胡伊楠的顽皮,在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写中得到表现;教室异常活跃的气氛,则借助点面结合的方法再现,画面感强。

(赵红英)

小小评分员: 主题: 内容:

美术课呼唤美术教师的角色转换 篇4

一、由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变成学生学习知识的引导者

传统教育下的美术课课程综合性和多样性不足;过于强调学科中心, 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即偏重于以老师为主导的知识技能的传输与训练。教师以成人的要求, 专业的标准要求学生, 使学生不敢轻易出手, 加重了学生的自卑感, 导致学生对美术望而却步, 学习兴趣荡然无存。新课标确认美术课程是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各种美术活动, 学习过程中, 激发创造精神, 发展美术实践能力, 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 完善人格为总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潜能和个性灵活处理教学活动中的问题, 做到因材施教。教师充当的是课堂的组织者;教师应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创设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建立互相信任, 互相尊重, 相互合作的关系,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 树立学习信心, 实实在在地作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鼓励者, 使学生把你当作心目中的“大朋友”。

如我在上二年级手工课《手指玩偶》一课时, 我在课堂设计了“大朋友帮帮我”这一环节, 先让学生尝试独立制作, 碰到疑问引导其小组先讨论交流, 还不能解决问题的, 可以让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再次展开大讨论, 确实找不出解决办法的就可以咨询“大朋友”——老师, 比如有一个学习小组一开始就碰到不知道小动物的头该怎么翻折, 就派本组小组长上台邀请“大朋友”, 我没有马上答应, 而是告诉他:你们确实有困难, 应先到其他组咨询, 让他们教教你们……最后我发现很多同学都在互助的形式下解决了相应困难。确实有部分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 教师可以在巡视中帮助他们解决小动物的头的翻折过程, 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尝试, 不怕失败, 坚决改掉一碰到问题就问老师的坏习惯。不过我知道翻折狐狸的头是本课的难点, 很多学生在这一步会碰到困难, 只不过是我没有马上告诉他们现成的答案。这节课最后每一位学生都解决了困难, 通过折、剪、画、讲、玩等美术活动, 同学们做好了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动物手指玩偶。我让每位学生都在自己思考后获得成功, 并尝到了成功的甜头。整堂课师生关系融洽, 老师又以朋友的身份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没有师生之间的隔阂, 使学生敢问、想问。使课堂在师生、生生互动的环境下真正动了起来。并通过玩手指玩偶, 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 使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二、由教科书的被动执行者变成为新课程的塑造者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让全体学生参与美术学习, 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因此, 《美术新课标》没有沿袭罗列具体知识点的方法, 而是制定导向性的内容标准, 并提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活动建议, 帮助教师引导学生向内容标准要求的方向发展。不同地区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和条件, 选择和采纳这些教学活动建议, 甚至还可以自己创造新的教学活动方式, 从而使教师的教学活动更加灵活, 更具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可以对美术教科书作适当的“裁剪”, 不过究竟是取是舍, 教师还要根据教学目的及本班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选择。

如我下节课要上《家乡的桥》这课时, 我课前就告诉学生, 我们准备画斗门镇袍江工业区的富恩桥, 请同学们课后先认真观察桥的外形 (整体感受) , 再仔细瞧瞧花纹图案 (局部观察) , 试试从不同角度欣赏大桥, 还有请愿意和老师去实地拍照的就一道去, 结果学生兴趣特浓, 参与积极性较高, 连平时不喜欢美术课的同学都积极行动起来了, 这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 作业中我发现虽然画的是同一座桥, 但因每位同学所观察的角度、所表现的气候环境、所表现的季节各不相同, 学生作业可以说是大面积丰收, 我想这样来拓深、拓宽美术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不是很有效吗?

三、由课程成绩的裁判者变成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传统型的美术课程评价, 教师扮演着终结性和惟一性的课程裁判者, 致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被评价和被测试的消极境地。而新课标评价理念要求美术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 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 从而促进教师评价角色转向课程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经过实践, 我发现, 主要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不管做什么事情, 只要有了兴趣, 才会使人集中精力, 积极思考, 而且还会达到废寝忘食, 欲罢不能的地步。

如在上二年级《春天来啦》一课时, 我播放了春天来临时大地发生变化的课件, 小朋友们在嫩绿而柔软的草地上一边唱着、一边跳着, 尽情感受春天所带给人们的欢乐……让学生充分感受春天冰雪融化, 大地一片生机, 到处都有生命在萌动, 作画时要以绿色调为主的特点。我还经常用讲故事、师生共同表演等教学形式, 调动学生们的学习情绪。学生有了学习兴趣, 也就有了表现的欲望与冲动。实践证明, 这样有利于发挥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他们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 令人耳目一新。由于学生个性的差异, 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中会参差不齐, 为了挖掘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 教师应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个性及造型特点的不同, 分别进行鼓励和引导, 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个性的张扬。教师在辅导学生过程中, 不能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美术作品, 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作为衡量的标准, 否则学生会失去学习美术的兴趣, 失去创造中的自由意识, 那我们的后代将是克隆的后代。如果学生的一幅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 那么学生的兴趣会更浓, 信心也就会更强。因此, 作为教师, 千万不要吝啬表扬的话, 或伸伸大拇指。学生会因此得到鼓励。更会为每一个学生留下成功的机会和希望, 对他们的一生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

以美为本, 是一条科学的教育之路, 作为美育工作者, 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 提高他们的绘画水平, 在他们细小的心灵中埋下美的种子。

摘要:在大力推广新课程的今天, 美术新课程理念呼唤美术教师的角色转换。如何进行角色转换呢?本文以美术教师从灌输者变为引导者、被动执行者变为塑造者以及裁判者变为激励者这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美术教师,角色转换,新课程理念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

[2]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刑永富.现代教育思想.

美术课教案 篇5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中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图象)(美术语言等),以及根据图象的特点而划分的三大类别: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掌握这三种图象类型的特征。理解三种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美术语言;突破只能欣赏具象美术作品的局限,了解美术形象的基本种类;理解三类美术作品的内涵并初步掌握欣赏的方法。难点:如何运用逻辑语言讲授艺术语言。根据美术作品的图象特征来划分三种美术形态(具象、意象、抽象美术);从形象人手来理解三种美术形态的特点。

三、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四、设计思路:

1、以图象与眼睛的关系(视觉艺术)的理解导入,然后直接分析、讨论图象通过那三种类型反映物象。

2、在架上都岌岌可危的今天,是否强调语言特色。其实不懂“美术语言”,就难看懂图象的三种分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内涵。所以先以弄懂美术语言为先导,再了解图象的三种分类;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某一分类,增加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兴趣。

五、课时:一课时

六、新课教学:

1、导入:对比:委拉斯开支(1650)《宫女》毕加索(1957)《宫女》 因两幅画所用美术语言等不同,所以我们对毕加索的画难以看懂。揭题第二课图象与眼睛

a、美术语言——特殊语言

“人有人言鸟有鸟语”海军通信兵(旗语)哑巴(哑语)比较:文学、音乐、舞蹈、戏剧

艺术语言的分类: 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肌理。

①形体:点线面体,表现轮廓结构。例:《花果册页》、《曼陀林和吉他》

②明暗:受光部等。表现体积。例:《侧椅的人体》、③色彩:固有色、条件色、表现性色彩、装饰性色彩;体现色彩表现力(最具感染力);色彩具有象征性。例:《果熟来篱图》《草垛》

④空间: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创造或再现空间关系。焦点透视、散点透视。

例:《圣亚布拉恩教堂》《寒江独钓图》

⑤材质、肌理:材质、质地、表面纹理;体现材质美感、加强表现效果。例:大理石

小结:几张图片,让学生讨论分析,自主学习,尝试应用。

图象通过三种类型反映物象

具象——具体而精确的再现,逼真、写实。(提问:印象、特点如何)毛主席去安源(刘春华)、静坐的莫瓦特歇夫人(安格尔)意象——直觉想象、幻觉等构成表象、理性、怪诞(提问:手法、特点如何)

八大的作品、夏加尔的作品(教师可以自己现场表演)

抽象——对自然对象省略、舍弃、视觉刺激、趋向音乐性、意蕴的含混性;平面化、视觉冲击力(提问:形式、特点如何)康定斯基的作品、蒙德里安的作品(建筑、服装生活用品的应用)中国的书法作品

实战演习:

十多幅图片学生分组选择回答属于那种类型图象

小结:美术作品因美术语言运用的不同而产生的图象给人感觉也不同;美术作品表现的方法也可以不同,不能用“像不像某种事物”的标准来衡量一切美术作品,即便是具像美术作品也不能等同于照片。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要从不同角度欣赏它们。

备用资料

图象与眼睛“色盲表”、马格里特《错误的镜子》 眼睛——心灵的窗户

“西方的微笑”《蒙娜丽莎》、“东方的微笑”《麦积山菩萨》 古人云:“神在双目情在口眉”

“仰视心恭,俯视心慈,平视心直,侧视心快。”

2、美术形象与自然中真实原型是否有区别

照片“长城”与吴冠中的创作“长城”对比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传神、气势、气韵、意境、天人合一、人生四种境界、选择、提炼、概括、改造、艺术加工 创造艺术典型

教皇英诺森十世面包(柯勒惠支)生活中是否有艺术典型?

创作方法:

①再现性偏重于写实 才乌克西斯巴尔哈西乌斯

特点:文学性内容、典型化靠拢、情感藏于形象背后 《筛谷的妇女》

让学生爱上美术课 篇6

关键词:小学美术兴趣教学方法

一、创设别开生面、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愿望。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指出:“教学应当贯穿在学生的兴趣之中,使学生的兴趣在教学的每一阶段都能连贯地表现为注意、等待、研究和行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积极性往往是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产生,轻松、愉悦的环境会使人产生良好的心情,好的心情就会带来绘画的灵感,必然就会画出优秀的作品。比如在教学《表情丰富的脸》一课时,教师可精心设计教学课件,在音乐声中,通过一系列画面把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展现给学生,让他们置身于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氛围中,当学生被形态各异的表情深深吸引住时,会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声:“多么有趣的表情啊!”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活了,然后教师转入正题:“你能把看到的表情画下来吗?”通过多媒体的形、光、色、声等多种功能作用于学生感官,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内在的兴奋点,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尽情发挥,大胆绘制,呈现最佳学习状态。

二、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可以囊括整个世界。”人类的一切发明创造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1、创设美好情境,增强想象的生动性

在美术教学中,要增强学生想象的生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一种有利于想象的教学情境,不断挖掘教材中的情景因素,并结合各种教学手段,去丰富学生想象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美术和音乐是相通的,色彩鲜明,线条流畅的画面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优美的旋律同样也能激活学生大脑中储存的表象,使其产生“通感”,促其联想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比如在教学《连环画》一课时,教师可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和谐的音乐情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把学生带入古诗词所描绘的那种境界中,激发他们把诗意内容想象成生动的图画。教师一边播放悠扬的古筝曲子,一边充满激情地朗读《登鹳鹊楼》的古诗,让学生轻合双目,悉心体会诗中描绘的夕阳西下,滔滔黄河滚滚东去的美好意境,从而想象出一幅幅赞美祖国壮丽山河的画面。在这美好的氛围中,美的通感力量使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起来,激发学生创作出一幅幅生动、优美、创意独特的连环画。这种由音乐旋律美,语言节奏美,和谐的教学形式美与愉快的教学氛围美相互融合,使学生既获得了轻松愉快的享受,又使想象力得到发展和提高。

2、扩大知识范围,增强想象力的新颖性

艺术的创造来源于生活,学生们新奇的想法也来源于生活,创造思维的萌发更取决于他们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在教學中,教师可以把多姿的生活、丰富的知识浓缩入课堂中,运用相关挂图、各种电教媒体,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把生动形象的图象进一步丰富到学生的大脑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再加工改造出各种新形象,促进他们想象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学《海洋生物》一课时,因为同学们很少有机会到神秘的海底世界去欣赏奇异瑰丽的海洋生物,教师可让学生观看录像《神秘的海底世界》,色彩艳丽、姿态万千的海洋生很快吸引了同学们的视线,他们深深陶醉在色彩斑斓的海洋世界,这时,教师适时启发他们想象:如果你现在也是一只海底生物,正在和他们一起自由玩耍,你想成为一只什么样的生物呢?大量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思路开阔起来,他们踊跃发言,大胆地在纸上画出想象中的各种造型奇特、色彩缤纷的动物……这些由知识的增加而引发出的全新想象,驰骋在学生的大脑中,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去发现、去思考、去总结,从中体验到美术的美,领略到美术所特有的丰富精神内涵。尤其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想象画被老师采纳时,成功者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绘画的兴趣会更浓,创造的热情会更强。

三、在紧张而激烈的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课堂是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发展自我的舞台。在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把课堂还给学生,把乐趣还给学生,把权利还给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在尊重学生自主地位的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环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堂学习的民主,美术教学也是如此。在教学《标志》这一课时,在学生认识标志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小队为单位选出一名代表开展竞赛,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画出尽可能多的标志;也可让学生把自己精心设计的标志做成头饰,让学生编成小品故事自编自演,边表演动作边向其他同学介绍名称。课堂上,通过画、讲、演、竞赛等形式,“全感参与”最大限度地创设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生理空间,学生多种感官得到参与,充分展示自我、释放豪情、显露潜能,每个学生都获得参与的快乐感和满足感。课后,教师还可建议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标志做成面具,开展“标志头饰大杂烩”活动,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从在课堂上延续到课外,不但点缀了他们的课余生活,而且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美术课是闭塞的泥潭,豪无生气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教师在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还要给学生提供一片绘画的蓝天,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力求在课堂教学中能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正行,趣亦浓;课已止,趣犹存”,这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才能使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当然在引导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我们美术教师去创新,去发现。

(作者单位:河北省邯郸市实验小学)

如何上好美术课 篇7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往我们的美术教学策略比较偏重于接受性学习, 其结果是教师“满堂灌”, 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美术学习也以临摹和单纯的技法练习为主。新的美术课程在不否定接受性学习的基础上, 强调了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学习策略。

1.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氛围, 设置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想象, 形成创意和独立见解, 并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和其他方式加以呈现和表达。如在教学《留住秋天》一课时, 我首先出示几幅图片, 之后我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完这些图片, 你发现了什么?既然秋天这么美, 你就来赞美它吧?问题情境的出现, 使学生观察更加仔细、认真, 不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且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探求了知识。

2. 打破“以教材为中心”的旧体系, 拓宽学生发展的空间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新的教学理念的产生, 原有的教材内容、教育体系已经滞后于现实生活, 单纯围绕“知识点”的说教式的教材设计是片面的、有悖于素质教育要求的。因此, 我们要打破原有的教材框架, 增加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情趣的、具有挑战性的教学内容, 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 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走出课堂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与社会、生活、学习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 美术学习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巧训练, 而是一种文化学习。如在教学《绿色呼唤》一课时, 为使学生真实体会树的形象, 我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大自然, 让学生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学生通过观察, 不但了解了树的千姿百态, 而且知道树的形状可用几何形体如椎形或圆球形来概括。同时, 还使学生对树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 为绘画做好了铺垫。

三、教学方法的运用

好的教学方法, 对于一节成功的课至关重要。它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也是验证一个教师全方位的才能、素质。

1. 美术课前的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美术课前的准备绝不仅仅是教具的准备, 它更有广泛的内容, 比如在《风铃叮当》这一课里, 为了让课堂更有氛围, 我除了制作各种各样的手工装饰品挂在教室四周外, 还准备了一些风铃声音的音乐, 这些都在课堂气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

只要教师精心去做, 哪怕不是那么完美, 只要你在课堂有些不一样, 就已经给学生很大的吸引力了, 抓住了学生就是抓住了课堂。教师除了有形的课堂资源的准备之外, 更要准备的是多方面的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需要我们教师下很大的工夫。

2. 美术课堂的导入

一堂课能否成功, 好的导入是关键。平淡无奇的开头不可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可能把学生引入最佳状态中去, 并积极主动地学习。好的课堂教学导入法, 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起到承上启下、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环境、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责任感的作用, 例如谈话、游戏、情趣、谜语、故事等导入方法。

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导语变化性越大、刺激性越大, 就越能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和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所以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导言, 为美术课起个良好的开端, 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

怎样上好美术课 篇8

一、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学习欲望

首先,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用真诚的心去点亮孩子心灵的苍穹,燃起艺术的火花,使他们在人生的这段行程中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激发兴趣,展示自己的才华。教师应该以满腔的热情,愉悦的心情、和蔼的态度、风趣新奇的语言投入到美术教学中去。教师主动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努力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热情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先认同接纳教师,接着从心底里喜欢上你的课;然后充分运用美术课的特点,多多采用游戏、故事、儿歌等手段,创设一种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扫除学生畏惧心态,使学生体验到美术课是一种轻松愉快、创造想象的学习活动,从而认同接纳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鼓励与赞赏。当他们完成一幅画时,老师适时说一句赞赏的话,可以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可以培养和增强他们的兴趣,建立和巩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萌发学生“我能学好美术的欲望”。

对于学生的作品,我都会进行辅导,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懈的努力,培养了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训练了学生的美术表现方法和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和情操,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但尚有不足之处:一是关照差生不够,还有少数个别学生的作品不理想,二是课堂不够严谨,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希望自己在新课改的潮流中,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在教学中,我们被技能、技巧的追求所迷惑,学生被动地跟在教师后面去模仿,他们观察到什么?感受到什么?领悟到什么?一切很难找到答案。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首先应考虑的是孩子对生活经验的积累。没有对生活的接触、认识、体验,就如同盲人摸象,根本不能理解事物的构造、形象,又何谈美术作品的创造呢?据说在英国,教师就常带领学生们去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而且英国的这些场所是对学生免费开放的。从而我们要注意下述几个方面:一是经常带学生到公园、名胜古迹、街道、工厂、市场、商店等地参观、活动、写生,开阔眼界,观察生活,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既培养学生发现美和表现美的能力,又可潜移默化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二是开展故事、寓意、童话、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与各种活动相关的情节画等,让他们感到画画是件轻松、愉快的事,更加自愿地画画。三是组织参加一定的美术竞赛活动,让学生具有目标性和成功给予的快乐。

三、现场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从目前来看,对于美术绘画课的系统教学工作来说现场的示范环节是最为关键的系统性内容所在。要知道,现场的示范性教学也是体现美术教师自身基本素质和能力的重要环节。要知道,艺术的创作都需要相应的环境,从这个角度出发既爱哦是如果想要做好必要的现场示范环节从总体来看也不是一件十分简单的事情。笔者曾经亲历过一位美术教师的现场教学工作,当时那位教师正早教导《蜻蜓飞飞》的基本课时。这位教师的现场示范教学给笔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运行。在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当中,首先他用FLASH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了动态飞行的蝴蝶,然后让学生具体讨论和回答他们眼中倾蜻蜓的形态。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形象,教师再素描纸上进行快速的绘画创造。在学生的观点里,最为给他们的直接印象就是:(1)蜻蜓的大眼睛;(2)两对翅膀;(3)长长的身体。在这种秦光下教师具体引导学生用蜻蜓的姿势在具体展示其飞舞的形态。紧接着这位教师撕下画好蜻蜓的素描纸让纸面上的蜻蜓在空中摆动。最后,教师适时引导出学生可以将素描纸进行对折继而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不同效果的。这样简简单单的教学课程当中,教师用为学生创造出了蜻蜓的各种各样的动态,效果也非常好。由此,我们可以而看出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提升其现场示范教学能力势在必行。

四、奇妙拓展,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地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打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丰富多彩的启发、引导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上好一节美术课很难,但我热爱我的工作,我会在自己的工作中不断寻找新的方法,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在改革的大潮中,不断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罗丽霞.论美术课创新与学生能力培养[D].东北师范大学,2012.

[2]葛林.美术课程现状调查及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7.

[3]宋烨.新课程背景下美术教学对环境教育的促进[D].首都师范大学,2011.

[4]何洁.论多媒体美术课的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03:242-243.

[5]王晶.美术课中学生合作意识培养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3,06:149.

[6]陈艾.浅谈如何提高美术课的课堂教学[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2:135+137.

中学美术课教学漫谈 篇9

一、更新观念, 确立与时俱进的教学方法

初级中学的教学既要考虑到全体学生升学比率的共性基础, 又要考虑各学科学习获取知识的延伸;既要考虑人才的培养, 社会的需求, 又要考虑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所以, 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 新课程改革下, 我们既要正确地对待学生的美术学习, 又要抓住素质教育不放, 以人为本, 使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学习中乃至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永远具有品牌效应。根据我们初级中学现行的美术教学状况, 课程结构应做必要的调整, 我认为初级中学的美术教学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 基础训练环节

2. 审美教育环节

3. 社会实践环节

二、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与美术教师专业的发展

1. 课程资源的开发

美术课程正处在战略性变革时期, 课程资源开发成为新的切入点, 凡是对学生艺术修养和对大自然的欣赏能力有提高作用的有效资源都应该进行开发。

2. 课程资源开发可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技能发展

美术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必定会促进专业技能的发展。因为, 介入课程资源开发以后, 教师会面临新的教学理念、教学素材和策略的挑战, 让教师参与课程资源开发, 从理论上讲, 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及整个学校的归属感, 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 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 使教师对教学工作有更多的准备, 并且教得更好, 也更为自信。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变革的过程, 是帮助美术教师在课堂上构建现代艺术观及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课程资源开发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协作, 从而达到“打造精品, 文化与美术双赢”的目标。

三、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学画先学做人, 画品亦是人品;以人为本, 以人的发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我们在美术教学中, 在教学生学做人的同时, 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要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内在兴趣。

一堂美术课的启示 篇10

那堂课在上了15分钟后,我便让学生自己动手拿起剪刀剪起纸来,我除用目光扫视教室的前后左右外,还有意识地走向学生的行间进行巡视。巡视中我发现有这样一名学生,他的左手残疾,仅有左手臂,用剪刀剪时,他没有左手去拿纸,只能用光秃秃的左手臂把纸移来移去,用右手剪时,纸老是不听使唤,那剪纸就显得尤为艰难了。出于对这名学生的关爱,我走近了他,悄悄地对他说:“我帮你拿纸,你剪。”说罢便要伸手去拿,就在这时,他先是皱了皱眉头,后轻声地对我说:“不要。”又继续左手臂按着纸,右手艰难地剪着。我便下意识地把手缩了回来。但我仍然没有离开,看着他按着,移着,剪着,一次,又一次……这时我再也看不下去了,他额上冒着汗,脸脖子通红通红的,作为一名老师就这样放手不帮?不能,不能,万万不能啊。我便又将手伸过去,这时他抬头的速度近乎比我还要快,两眼狠狠地瞪着我。这时我感到十分尴尬,从他的目光中我看到他的心,这心是不言而喻的,但属于哪一种呢?是感激,感恩还是不理解乃至于愤恨?如果是愤恨,那肯定是你为什么要这样帮助我?我需要你这样帮助我吗?尴尬虽然是短暂的一瞬,但我却显得十分无地自容,好在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但我下课后没有放弃这尴尬局面的收拾,而是继续做着后续的工作,课后我先了解了几个同学,然后和他的前任美术老师进行了交流,得知该同学虽然左手残疾,但是从不苛求别人帮助,自己能做的都一律自己去做,即使有些事自己不能顺利地去做或是不能顺利地去做好,但他十分倔强、好强,总是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虽然节拍跟不上他人,但他总是乐意。

说起来多简单,可简单吗?不。就是这简单的事让我猛然觉醒起来,我对他投去的爱错了吗?我认为没有错,但他为什么却那样不领情呢?恐怕还是我错了。

十年前的一则故事又萦绕耳际,还令我毛骨悚然。一对大学教授夫妇被其亲生儿子杀死,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这对夫妇逼其子考重点中学,没考上重点中学时重读初三,没考上重点大学时重读高三,该生本身就不是一块上学的料子,他厌学,可他的父母加紧逼着他去学,久而久之酿成这样的惨剧。是这对父母不爱自己的骨肉?否矣。爱是肯定的,而且是大爱,他们爱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有前途,将来出人头地,但他的儿子却是痛苦的,因为他深知自己没有这方面的天赋,可以说是爱得过火了,进而乱了方寸。

由此我反思了我在美术课堂中的教育教学行为。

所失一:对残臂学生的爱太简单

俗话说得好:“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学生虽然是小学生,但他们却有他们的思想,作为老师需要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投之于满腔热忱的爱,但我们万万不可爱得简单,要分清他们的某些方面的缺失,需不需要通过我们的爱去弥补,如果不需要,那反而得不偿失,正如我们平时所司空见惯的那样,有的学生虽然家里穷或是虽然家里遇到了暂时的困难,老师往往会发动学生去为其捐款,在经济上我们对他们进行了帮助,但不少学生就是不要,究其原因就是这让他在同学们面前失了架子,导致他不能出人头地,所以我们对学生的爱要从尊重学生自尊心的角度,并看看他们到底需不需要这方面的爱。

所失二:对残臂学生的爱太随便

应该说这位残臂学生是倔强的,他在剪纸时虽然不比其他同学快,但是他却也能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是不是他在学习活动中就没有需要老师帮助的地方呢?应该说还是有的。假如在他剪纸时,我蹲下身子去欣赏其一步一步艰辛地剪着,然后再加以激励性的语言,当他获得成功后,当场展示他的作品,当着学生的面尽情描述其获得成功的过程和途径,让全班同学投之以羡慕的目光,辅之以热烈的掌声,试想此时残臂学生该会是怎样的心理,还会是那种眼光对我吗?否矣。教育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我们对教育教学对象的关爱不能太随意。

所失三:对残臂学生的爱太过火

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 篇11

我看过一则特别感人的公益广告,一个山村的孩子,用手中的石子在地面上画了一幅画,画中有爸爸,妈妈,孩子在爸妈中间,拉着父母的手,快乐得像一个天使。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绘画能让孩子美好的愿望得以表达,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有责任和义务,引领他们学好技能,让孩子心中的美好能在一幅幅美术作品中得以彰显。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在工作总结的小小经验。

一、顺其自然,保护天性

顺其自然是顺应世界万物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儿童美术教育也不例外。儿童自身潜意识的童趣、稚拙的造型特点与其审美情趣、绘画表现技法达到某种契合时,学生往往会把果子画成人面,并赋予表情,把画一个人侧面的眼睛可以画成正面人的眼睛,人物手脚可以随意安排,全身比例也没有一定的规律。在他们眼中,观察到的不只是自然形态的模拟,也不受固定程式的束缚,随意性的人物夸张变形,表现童趣稚拙,其中造型艺术三种基本元素中的线又被儿童更为熟悉运用,用线条去绘画自己的生活,作为老师,不应该去抹杀儿童这种自然古朴、单纯的审美意蕴和思维现象,应顺其自然。

其次,我们应保持儿童画的稚嫩却也独特的技法技巧。传统的中国美术教育,特别是绘画教育,往往给儿童吲定的模式,导以固定的方法步骤。还是拿画苹果来说吧,虽然美国孩子画出来的效果没有中国孩子的工整和像,却表现出他们对苹果的最早的独特感知和最原始的表现手段。这种创造性和独特性是获得美术启蒙教育的核心,也是儿童将来发展的基石。因此儿童美术不应该要求其“形准”,而应该把教学重点放在儿童情趣的抒发表现上,画出自己的想象,自己的世界。

再者,我们应不限制儿童的绘画色彩。儿童喜欢色彩鲜艳亮丽。由于他们在知觉上是主观的,因此色彩的运用上多以个人感情处理色彩。如喜欢用自己偏爱的颜色,喜欢用强烈的对比色,认为这样表现才漂亮,而根本不考虑物体的固有色彩。我们应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不限制其涂什么颜色,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画出自己认为最美丽的色彩。

二、自由想象,充分发挥

想像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在感知客观事物和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和创造形象的心理过程。美术活动始终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就无法进行创作。凡高曾说:“想象确实是我们必须发展的才能,只有它能够使我们得以创造一种升华了的自然。”法国浪漫主义大师德拉克洛瓦也有精辟的描述:“当我们观察自然时,画面通过我们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出来。”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通过挖掘、诱导、启发,使学生想象的翅膀能在广阔的艺术天空中翱翔。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老师要放手让学生想象,放飞想象的翅膀,让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各有特色,让孩子的个性得以发扬。在美术教学中,我通常会这样做:

1.让孩子闭上眼睛阐述各种种样的气味,边闻边想象,刺激孩子嗅觉系统,然后通过交流,用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

2.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放上不同质地的、不同规则的物体,让孩子摸一摸,刺激他们的触觉系统,再通过教师引导进行大胆的描绘。

3.放一段音乐,让孩子们仔细倾听,刺激他们的听觉系统,让孩子们用手上的绘画工具表示听到音乐后的感受。这些尝试将取得很好的效果,会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积极性、探索欲望,培养了他们的想象。

三、体验成功,激发动力

儿童天生具有表现才能,因此在美术学习上非常自信,同时儿童喜欢被表扬,被别人欣赏,可以说成功的体验是他们学习的动力。

如何使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美术学习的动力,我认为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举办个人或集体画展,使特长生更优越,更自信,从而到达潜能的充分挖掘;2.参加社会上各种有益的,具有良性循环的美术兴趣活动,使儿童的美术能力得以尽情地发挥,知识面更开阔,视野更宽广;3.参加各种有创意,有新意的美术比赛,使他们的美术天赋得到社会的承认,积累更好的经验,从而促进美术创作的兴趣,使其美术能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美术教育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主阵地,已经越来越重要了。总之,要信任儿童,相信他们的能力,善于发现并赏识他们的优点,努力挖掘他们的潜力。给他们一片天空,让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别在乎他们的苹果画的像不像!

美术课 篇12

但是,受多年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因为文化课成绩的压力,忽视了对音乐、美术、计算机等方面知识的合理积累,再加上学校教学条件的困难,还有家长本身认为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最好出路的传统观念的影响,孩子在上高中前,根本没有学习或者上好美术课的意识。而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的新教育形式下,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而且学生掌握一定的美术知识,对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和发展都有非常大的作用。所以,美术课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那么,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呢?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应该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思维表现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事物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传统教学的压力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学习中,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学习主动性的发挥都无从谈起,所以在我们上课之前,要静下心来,感受一下我们即将面对的学生。

从学生自身来说,好多学生曾经有过对美术学习极强的兴趣,但学习的压力导致他们没时间去了解美术课堂的魅力;再加上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由于美术学科不是考试科目,学校对美术学科的安排也往往放在那些所谓的“无关紧要”的时间,导致好多美术教师自己就对本学科有歧视的心理,自己本身就不重视,上课时不投入,备课也往往敷衍了事,甚至上成了自习课,学生兴趣的日渐缺失那是必然的。

所以,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要在教学感情上多投入,在教学过程中精力充沛,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类比、深入浅出的解释、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来展示美术课堂的魅力和美术教师的风采,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同时,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对于高中阶段非艺术生的班级学生来说,我们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所以要针对学生实际和具体的学习内容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和评价体系,既让学生感知美术课的特点又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二、改变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美术课堂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形象生动、鲜明而且直观,但我们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同时要更重视对学生的美育教育,从而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在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美术课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要求,采用灵活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首先,美术课的教学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审美的一般规律,多让学生自我感悟艺术作品,多引导学生根据作品展开想象,进行对比、分析。这里所说的自我感悟是指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形成适当的情感和情绪,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不要急于讲解,让学生自己通过体验、思考、判断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同时,在上课过程中,教师时刻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美术课教学活动中,要改变过去那种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学习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积极合作与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体会收获的愉悦,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很多学生在美术课学习过程中大多都出现这样的现象:最初怀着对美术课的新奇而信心满满,但随着教师单调的上课过程,慢慢兴趣下降,直至讨厌上美术课。究其原因,那就是教师讲的内容有时和学生的距离太远。我们都清楚,美术课教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美术课堂知识的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我们可以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内容。

通过欣赏大自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美。著名美术大师罗丹所说:“所谓大师,就是这样的人,他们用自己的眼睛看别人看过的东西,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能够发现出美来。”在欣赏自然界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对学生的审美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感受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

上一篇:内部控制风险评估下一篇:党建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