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课程

2024-09-25

两岸课程(精选12篇)

两岸课程 篇1

一衣带水的大陆和台湾注定了彼此借鉴的多方位性, 由于自2008年大三通的实现, 两者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交流可谓是进入了新的时代, 为此, 本文将对大陆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大陆版) 和台湾地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 (国语文) (2011年版) (以下简称台湾版) 进行比较, 以供学者学习和思考。

一、前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思路

大陆版的课程标准中出现了台湾版未有的前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思路。前言叙述了新时代对语言文字的要求和重要性, 以及语文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课程性质则明确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本质, 以期达到提升文化修养和自身精神成长的目标。课程设计思路描述了语文课程的指导思想、课程特点、各学段编排要求和实施建议等。

二、课程理念与基本理念

大陆版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理念等同于台湾版中的基本理念。相对于复杂的、较抽象的、长段描述的大陆版课程理念而言, 台湾版则显得简洁而具体:第一,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灵活应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能力。第二, 培养学生有效应用华语文, 从事思考、理解、推理、协调、讨论、欣赏、创作, 以扩充生活经验, 拓展多元事业, 面对国际思潮。第三, 激发学生广泛阅读的兴趣, 提升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以体认本国文化精髓。第四, 引导学生学习利用工具书, 结合资讯网络, 借以增进语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大陆版和台湾版对课程目标的不同陈述中, 是否从学生发展角度陈述是两者的主要差异。台湾版中首先明确陈述了培养学生哪方面的能力, 其次表述了基本能力与课程的相对应的目标。如在“主动探索与研究”的基本能力方面, 相应的语文课程目标是“培养探索语文的兴趣, 并养成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大陆版则更侧重于“语文”课程能力, 而非学生的基本方面。换言之, 大陆版更局限于“语文”这一门课, 而未站在一个教育总纲、培育一个全面的、自主的、有思想的学生来陈述和确定课程目标。反之, 台湾版的课程目标和在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的范围更加具体明确和与时俱进, 如在培养“运用科技与资讯”基本能力方面, 相应的课程目标为:“结合语文、科技与资讯, 提升学习效果, 扩充学习领域”等。

四、学段目标与内容

大陆版的“学段目标与内容”等同于台湾版中的“分段能力指标”。

比较两者可以看出, 无论是大陆版中的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 亦或是台湾版中的注音符号运用能力、聆听能力、说话能力、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其实对于语文课程基本的学习思路是保持一致, 达成默契的。只是大陆版中的描述是概述性的, 宏观的, 台湾版中出现很多指导性的, 相对更加细化的较多, 对于阶段性学习有明确的指标。比如对于写作的指导中, 大陆版要求学生:1.写作要有真情实感。2.多角度观察生活, 表达力求有创意。3.注重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台湾版则是针对训练学生不同基本能力而提出不同的课程学习能力指标, 表现在写作能力培养上则为:1.能确立主旨, 拟定大纲, 并完成写作;2.能养成反复推敲的习惯, 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 更具特色;3.能灵活地运用修辞技巧, 让作品更加精致优美。

五、实施建议/实施要点

实施建议 (大陆版) 占课程标准的67.5%, 实施要点 (台湾版) 11.1%, 分段能力的指标说明占86.7%。由此我们看出, 台湾版注重对课程的能力培育说明和指导, 而大陆版注重课程“标准”的指导。

大陆版的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台湾版则对教材选编原则、教学原则、学习评量三方面阐述了其实施建议。以下对于大陆版和台湾版的中学阶段的实施建议进行比较。

关于教材的文言文 (古诗文) 选文方面, 大陆版通过提供附录来作为参考, 台湾版则是通过内容和比率来指导。关于阅读教材, 大陆版用附录、阅读量建议, 台湾版则无。关于教材图表/插图编排方面, 大陆版无具体指导, 台湾版则明确:应配合教材内容、学习需求, 提供合适之插图或图表。插图主题要正确, 画面要生动有趣。第四阶段以文为主, 插图仅作必要之辅助。关于教材整体编辑, 台湾版特别提出“各册教材编辑要旨宜检附规划架构表, 以便教师及家长参考, 并供学生复习与统整。教学指引之编辑亦同。”大陆版则未提到。

六、结语

通过对比大陆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台湾地区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 (国语文) (2011年版) , 大陆最应该借鉴台湾版中的关于培育能力的具体化、细则化以及培养学生的精细之能力等方面, 课程纲要需细化, 如果没有细节性的课纲, 再好的课纲、课程目标也没有指导性。我们太关注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至于把培养学生的精细之能力给忽略了, 而它正是中学阶段学生最易也最应该得到培养的能力之一。相信这些不应该被忽视的培育能力在新时期的教育中将会得到重视和改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编委 (台湾) .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语文学习领域, 2011

[2]教育部编委.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 2011

[3]何克抗.对语文、英语学科新旧课标的学习与思考, 中国电化教育, 2012.10

两岸课程 篇2

那我们现在就在这里一起想想,我们今天坚决反对台读,只是为了中国地图能多一块儿吗?只是为了它每年给我们大陆运几车槟榔吗? 当然不是!

大陆之所以坚持说绝对不允许台湾读立,无论从战略因素政治因素还是情感因素都是绝对要坚持的。

先从战略上来说,台湾这么临近大陆,假使真的读立出去了,那么如果别的国家想要侵略中国,台湾就会是一个很好的踏脚板,只要互相结成个联盟,攻打大陆,只一水之隔啊,这么大的心腹隐患,怎么能留在身边?这也是当年康熙帝为什么坚持要收复台湾的原因啊。

从政治上说,台湾的领土领空绝对是属于我们中国的,是绝对不容许丢失的,有人说我们今天少了一个省的土地也不会影响我们GDP增长嘛,干嘛非得多一块?我要说,即使今天我们多了这块地GDP会下降,我们也要坚决维护我们的领土!主权!即使一平方厘米,也绝对不可能把它从中国的版图中划出去!还有人说,台湾真的是属于中国吗?如果说属于,它荷兰,葡萄牙,日本都占领过台湾,难道台湾也属于它们?

我想说,在这里争论这个已经没有意义了,退一步来说,它到底属于谁对于我们来说很重要吗?我们今天必须把它收回来,根本的原因,也是我今天要说的情感因素,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在这块宝岛上生活着的,是我们的炎黄子孙啊!我们说着一样的话,我们流着一样的血,我们,是亲兄弟姐妹啊!

两岸课程 篇3

对照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笔者发现各地音乐教学总体目标都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维度。教育学家布鲁姆(Benjamin S.Bluoom)认为教学目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以及动作技能目标。认知目标涵盖对具体音乐知识的领会与应用,分析与综合评价六个方面;情感目标体现学生对所学音乐课程价值内化的程度;动作技能目标则反应在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所学习掌握的音乐技能。 笔者将两岸四地之音乐课程总体目标整理如下:

经由上述四份课程纲要标准的陈述,笔者发现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总体目标设定的原则统一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突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陶冶学生音乐情操。 各地都希望透过学校音乐教学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通过各项音乐活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 2.强调提高学生音乐体验能力。 各地设计不同音乐教学环节提高学生体验感受,强调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个人内在探索与外在环境探索,从学生出发,更贴近学生生活,使音乐更生活化。 3.重视学生音乐知识积累,增强学生音乐技能实践。 各地都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程度的音乐技能,通过演唱、聆听、演奏等方式表现学生个人音乐素养。 4.尊重世界文化多元性,热爱本土音乐文化。 各地的课程总目标都一定程度提及了当今时代世界文化多样性的氛围,指出学生对祖国民族文化理解及传承的必要性。

因此,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纲要标准的总体目标均体现了科学、统一的原则,具体细化要求了音乐课程的准则,达到了指导性和指令性的作用。为下属层次的目标提供了导向性指引。二、两岸四地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分矣之差异性

纵观两岸四地音乐课程之纲要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各地都是依据学生成长所处的身、心特点来划分学习阶段的。依照学生的年龄特点来划分学习层次,既适合于学生音乐课程的接纳学习程度,又能让整个音乐课程学习体系设置更加科学流畅,既能让任课老师们根据各年龄学段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安排,又能让学校更好地进行教学评估与管理。

美国音乐教育家埃德温·戈登(EdWin Gordon.E)认为,儿童音乐性向在满九岁时便趋向稳定状态,即学生大约所处小学三年级。因此笔者尝试从四地音乐课程纲要标准中归纳小学初小学段学生应具备之音乐能力,探寻两岸四地学段要求之异同。

首先,四地有关学段的划归方法有所不一,具体如下:

由上可知,虽然两岸四地的音乐课程学段目标都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划分,但各地对于初小学段的划分仍有差异,四地的解读与理解都各有特色,如中国大陆与中国台湾都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二学习阶段,中国香港则将小学三年级划分为第一学习阶段,而中国澳门则将初小年级划分为三个年级具体的要求。其次,各地学段目标划分的课程内容维度亦有差异,以小学三年级学段为例。

中国大陆将三年级学生划分第二学段(3—6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音乐感受与鉴赏;2.音乐表现;3.音乐创造;4.音乐与相关文化。

中国大陆认为小学三至六年级学段的学生随着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生活范围的逐步扩大,他们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随即增强。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乐器演奏等音乐活动的份额,以多样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台湾归属于第二阶段(国小三至四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艺术表现试探;2.艺术基本概念;3.艺术与历史文化:4.艺术与生活。

中国台湾将分段能力指标与学生十大基本能力相互连接,强调学生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培养欣赏、表现与创新能力;学会生涯规划与终身学习i善于表达、沟通与分享;尊重、关怀与学会团队合作;进行文化活动与了解国际文化:学会正确规划、组织与实践相关活动;善于运用科技与信息:主动探索与研究;能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

中国香港在将三年级学生归属于KSl:第一学习阶段(小一至小三),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培养创意及想象力;2.发展音乐技能与过程;3.培养评赏音乐的能力;4.认识音乐的情境。

中国香港认为音乐科课程的四个学习目标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的,应该有系统地同步发展,而不是偏向某一目标能力发展。四个学习目标的比重不完全一致,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在课堂设计和教学中应学生的需求而灵活调适。强调通过创作、聆听、演奏等综合音乐活动让学生获得丰富全面的音乐体验。

三年级学生在中国澳门归属于小学三年级阶段,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六个方面:

1.歌唱;2.听音训练;3.聆听;4.节奏训练;5.读谱;6.活动。

中国澳门突出“综合性音乐活动学习”,让学生在歌唱、唱游、律动、创作等多样音乐活动中愉快地学习,藉由多元化的活动培养学生不同音乐技能与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综上可得,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一,侧重点不一,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也不一样,各有特点。中国大陆的陈述更具概括性,简洁明了;中国香港的表述更为体系化,相辅相成;中国台湾的总结有较高的自由度,灵活多变;中国澳门的描述更为具体,清晰细致。 四、音乐教学学段目标学力要求之相似性

尽管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学段目标分类方式不同,课程内容划分的维度内容不同,但是针对初小学段学生音乐课程应该达到的学力要求却不尽相同。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学生的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这四个方面来概述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

1.音乐感知与鉴赏

四地都强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与鉴赏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体验并区分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律动感。聆听歌曲时注意旋律、调性、拍号、速度、强弱等基本音乐要素。运用正确良好的唱歌习惯歌唱。基本掌握读谱、唱谱的音乐技能。能参与齐唱、领唱、合唱、对唱、轮唱等不同形态演唱。对歌曲的节奏、音调把握准确。能进行简单的乐器独奏、合奏、伴奏。能主动参与音乐表演活动。 3.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 四地都着重提高学生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初小学段学生应该能够进行即兴创编歌曲或乐器伴奏、舞蹈创编等创作活动以反应不同的音乐特质。学会运用适当记谱方法记录、创作音乐,如简谱、五线谱、图形谱等。能观察、探索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声音,选择自己擅长的音乐表达方式模仿表现出来。

4.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

四地都提倡关注学生接触的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的关联。初小学段学生应该学会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能从各种媒体管道中搜集不同类型的音乐并进行欣赏。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音乐经验感悟。

从上可知,两岸四地中小学音乐课程初小学段学生应达到之音乐学习能力主要包括音乐感知与鉴赏、音乐知识与技能、音乐创造与想象能力、音乐文化与相关生活环境四大方面,各地皆强调学生对音乐的体验与感受,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情操,独立运用所学音乐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探自主索、创造音乐能力。从学生出发,多方面培养学生音乐基础素质,建立学生终身学习音乐的兴趣与正确的价值观。

两岸课程 篇4

《两岸传媒》2011年10月由海峡导报创刊, 即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共同创办的《两岸传媒》以一刊两号的形式分别在大陆与台湾出版。2012年6月起福建日报开始专门成立两岸传媒杂志社, 设立编辑部, 并加以重新打造升级。2014年起《两岸传媒》改由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联合主办。多年来这本独特的刊物既达到了共同策划, 内容共享的1+1>2的效果, 又能体现两岸媒体的个性, 满足两岸各自的阅读习惯和关注角度, 可以说已开创性地实现了两岸共同媒体这一新型媒介形态。而这一独具特色的媒介形态日益成为全方位、多角度、宽领域展示两岸传媒的产制过程、制度规范以及交流合作的大道行思, 将新闻报道、经验分享、观点阐发、问题思考、生活品读等融于一炉, 巧妙地总结两岸传媒的过去, 深耕两岸传媒的现实, 探索两岸传媒的未来, 是两岸传媒业界、学界和其他关心两岸关系读者的必备宝典, 也是了解、学习、研究两岸传媒的鲜活样本。

一、两岸传媒交流的见证者, 全球传媒的风向标

《两岸传媒》通过“月读”、“两岸传媒活动日历表”来及时网罗两岸传媒资讯, 展现两岸乃至世界传媒及其创意活动样态和专家学者的观点摘要;另设有“现场”版块来深描两岸传媒交流合作的事件, 例如2012年9月报道了在福州举行的“第四届两岸媒体峰会”围绕“繁荣中华文化圈暨两岸媒体的责任和机遇”主题展开的深入研讨主要观点。此外, 杂志还设立“封面”版块独具匠心地策划了各个专题, 如2012年7月号就以“微电影时代”为题, 聚合众多学界业界名家纵谈微电影的佳作、营销、技术和未来等方方面面。2011年的创刊号就适时地从两岸关注视角关注辛亥革命, 求索“一个中国”的文化认同, 勇于担负起“两岸交流, 媒体先行”使命。因此很自然地在创刊号中以巨大的信息来审视两岸传媒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观察两岸媒体和传媒人的生存样态, 表达了两岸媒体共同致力于建构体现历史责任与职业追求的两岸传媒主流话语。如此《两岸传媒》事实上扮演着全景式俯瞰两岸乃至全球传媒风向标的重要角色。

二、架构两岸传媒“心桥”, 联结业界学界, 传播传媒热点

《两岸传媒》杂志的独特定位是为两岸提供传媒界、文化界、文创传媒产业、数据调查和世界观点的杂志, 充当两岸传播、文化和文创重要的交流平台。她以“大传播”的宽阔视阈及时反映和挖掘两岸传播、文化与文创的经验, 既有业界实践的理性升华, 又有学界的批判性思考。例如杂志设立对话传媒领袖栏目, 将业界的思索奉献给读者, 例如专访项国宁, 力求真实剖析新媒体环境下台湾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突围之路。也有许多奋战在传媒一线的记者、编辑、主持人等, 他们或谈自己工作实践中的传媒思考, 或以现身说法的形式谈自身的成长经历, 凡此种种, 无一不鲜活地将两岸传媒人生动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例如2012年8月号设立有“传媒人”版块, 分别从各个侧面分享了大陆媒体人王炜、曹林、王文、巴晓方以及台湾媒体人王伟忠、卢秀芳、潘怀宗、朱宗庆等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新锐观点;也设立“面孔”版块, 以人物访谈的形式将传媒人黄晴雯、占才强的“独家”心得介绍给读者, 令人深感亲切。此外, 杂志还设立了“方法”版块, 内含前沿、案例、方向、数据等栏目, 既有宏观的理论思考, 又有微观的实证研究。例如《社交电视“萌芽“》一文就对新兴的大陆社交电视发展模式进行了广泛探索。

甚至, 杂志开始探索通过合作引导学界、业界培养传媒领袖的尝试, 以确保两岸传媒的永续发展。今年5月《两岸传媒》积极与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组建“两岸媒介文化发展协同创新基地”, 旨在搭建一个具有开放性、两岸合作特点的全媒体大型体验讲习基地。即将开办的面向大陆及台湾地区高校学生记者的“2013年两岸未来传媒领袖讲习所”便是其中应运而生开拓性项目。

三、省思世界传媒资讯, 分享两岸传媒教育经验

《两岸传媒》怀有世界视野, 中华立场, 两岸关注的意识, 及时关注和评论国际传媒事件与现象, 第一时间地发出自己的声音, 推动两岸传媒学界与业界的思考。杂志充分发挥了媒介的环境监测功能, 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对于事关两岸传媒长远发展的问题, 都进行了前瞻性探讨。例如2013年第1期就刊文对“国际电信联盟”在迪拜 (台湾译为“杜拜”) 召开的国际电信世界大会加以评述, 指出大会中的互联网管理分歧, 审思其背后的话语权争夺实质, 提出树立“噪音隔离墙”以伸张自己话语权的主张。

为交流两岸传媒教育的经验, 分享两岸传媒教育的理念与做法, 杂志设立“教育”版块, 既关注两岸传媒院校的办学特色, 又阅读传媒院校当家人的风采。展现了生动活泼的两岸传媒教育状况。例如2012年6月号就分享了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从“三个转变”到“三个新转变”的浪漫式办学思路, 同时阅读了时任常务副院长的黄星民教授那中庸而不失童心的独特风采。这些都让人印象深刻。

四、关注两岸传媒话题, 建构两岸共同精神家园

《两岸传媒》忧思两岸传媒生态与传媒教育现状, 把脉两岸传媒业界与学界, 客观展示成绩与不足, 充当推动两岸传媒奋进的“牛虻”。例如林谷芳撰文《两岸在人文上都患有国际接轨的迷思》质疑西方文化进化论的新殖民现象, 期待两岸站在人文反思的高度去深思国际接轨问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杂志专设“主题”版块, 对两岸传媒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进行专题讨论, 例如, 2012年第10月号就设有“两岸20大原创数位影音力”, 绍介了两岸数位文创诸多富有创造性的工作, 总结过去, 启迪未来。同年第11月号则关注“新媒体时代广播的发展路径”问题, 为新媒体时代的广播发展建言献策。同年第12月号则以“掌中APP翻转名人生活”为题, 从生活方式的视角以名人为例适时关注近年来新出现的APP现象等。如此就将两岸共同关注的传媒领域新现象和新问题突出地表现出来, 以使之成为彼此共同话语。此外, 杂志还设计了“家园”版块关注两岸衣食住行一些轻松又有趣味的话题, 分享既似乎在传媒领域之外, 又在传媒视野之内的两岸人民生活体验和情趣等, 从而不知不觉中营造共同意义空间。

五、华美转身, 致力于推动两岸文创交流与合作

从2014年第1期总第21期开始, 《两岸传媒》由于未能与台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继续合作, 转而与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联合主办。据了解, 虽然旺旺中时媒体集团高层领导对这一刊物很认同, 无奈由于台湾媒体重商业运作, 一时还没能找到营利模式, 同时两岸媒体理念与运作方式的差异等因素, 只能遗憾地中断了合作, 虽然双方关系融洽, 坦诚相待。据大陆这边的主编叶秀月女士介绍, 经过跟台湾许多媒体的沟通交流, 以及对刊物自身发展定位的重新思考, 终于找到了合作伙伴———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彼此将利用刊物这一平台, 推动两岸文创交流与合作。目前正在酝酿包括刊物营销、两岸文创活动策划等一系列活动, 以扩大刊物在业界、学界各领域的影响。

纵观已出版的前6期来看, 文创专题已成为主打话题。如2014年第1期刊发了有台湾文创之母称号的李永萍女士的专访。李女士希望2014年成为“两岸文创年”, 她直言台湾的创意思维与整个营运面将对大陆文化创意产业有所贡献, 并畅谈了对文创城市和文创政策、文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卓越见解。同期, 台北编辑部策划了2014两岸文创年十大关键词:三中全会、创柜板、新型城镇化、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岸文创园区、服贸协议、中国梦、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创、智慧财产权、智慧城市, 高度提炼了两岸文创事业相关的主题, 指明了两岸文创合作的机遇和挑战。第2期对话传媒领袖栏目, 对话派格太合泛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裁孙健君。孙总认为“所有人都参与文化是最好的文化”, 以此表达了他对文创产业的看法。同时还特别企划了“文创市场两岸共谋福利”专栏, 刊载了一组理论文章;设计了“预见两岸设计之都”专栏, 介绍了深圳、上海、北京、台北四地创意产业发展的亮点。第3期对话台湾影音科技公司董事长兼执行长黄宝云女士。该公司业务中最突出当属与台北故宫合作古画动漫, 可以说公司将动漫与书画的融合做得风声水起, 经验值得借鉴。同时还刊发了林建元的《财金双重诱因文创产业大利》和江绍雄的《“艳遇中国”的创意承载》理论文章。第4期更是刊发了中国九洲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王杰的《台湾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启示》一文, 从以下八个方面归纳了台湾文创产业发展的经验:1.正确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2.做好文化资源整理和文化环境建设工作;3.企业家与艺术家跨界合作;4.立足本地、民众参与;5.培养文化创意人才;6.保护知识产权;7.建立投融资机制;8.全力打造国际化的文化创意品牌。而第5期中则刊发了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向勇对大陆文创产业自我反省的文章———《大陆文化产业园区欠缺人文味》, 告诫政府:“要坚决警惕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充斥三种异味:挂羊头、卖狗肉地产化的血腥味、低端机械复制化的机油味、过度文化金融化的铜臭味, 逐步恢复文化产业园区‘人文’味道, 真正实现文化产业园区存在‘文化聚落’、‘创意集聚’、‘产业集群’之间的循环再生。”第6期则开设“青春文创力”栏目, 着力介绍两岸设计院系学生的毕业作品, 以见证青春文创力, 展望大中华文创美丽愿景。这样, 让读者的目光凝聚到文创人才培养方面, 毕竟人才培养是文创事业发展的基础和灵魂。

如此, 我们不难发现, 2014年切切实实成为了《两岸传媒》的“两岸文创年”, 良好的开端成功了一半, 用创意思维来办《两岸传媒》, 这个平台的路当能越走越宽阔!

六、关注新媒体, 探讨新媒体时代新旧媒体的生存之道

当下是新媒体时代, 无庸置疑。传媒人要做的是如何因应时代变化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两岸传媒》杂志自然不会无视这个“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积极传达两岸传媒人有关新媒体的精锐思想。2013年第12期刊发了郭全中博士的《移动互联时代下的并购潮》, 文章认为“传统媒体业的并购将更为活跃, 而且互联网媒体也必将会开始对传统媒体业的并购!”同期谭天教授在《传统广电转型之误区》中呼吁面对新媒体的挑战, “新型广电面对的不只是受众而是用户, 我们不仅要做新闻, 而且还要做产品;我们不仅要做内容, 还要做服务。”2014年第5期 (总第25期) 也刊载新华社港台澳部副主任陈斌华的《新时代的新媒体依赖》一文, 他以台湾反服贸学运为例, 认为“新媒体真的‘狼来了’, 而且其影响已超出新闻传播范畴, 涉及社会运动、公共政策、政府管理等更广泛的领域。”

综上所述, 笔者以为《两岸传媒》无形中正着力打造为实现两岸传媒资讯一体化提供真知灼见的平台。杂志基于其自身鲜明定位, 集聚了一大批两岸业界和学界的精英成为其顾问和特约撰稿人, 他们凭借其长期从事两岸传媒业务和理论的探索, 可以说是推动两岸传媒继续深入交流合作的“意见领袖”。他们常以两岸传媒交往的亲历者的身份来畅谈两岸传媒交流合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例如大陆首批赴台驻点采访记者陈斌华撰文《有“点”不正“常”》回顾了两岸新闻交流的历程, 表达了两岸新闻交流理当从“易”的常驻先破局, 而后循序渐进寻求破解媒体落地等“难”题, 高瞻远瞩。台湾交通大学的郭良文教授则在《智慧城市的追求与瓶颈》一文中分享了大陆学者对“智慧城市”这一新理念的见解, 同时也提出他的观点:“当视听文化的创意能结合科技与文化、人性与环境, 才能真正有智慧。”如此持续下去, 必定能让两岸传媒业能够更加相互了解, 相互理解, 相互沟通, 相互促进, 形成一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双赢”局面。

纵观三年来, 《两岸传媒》的办刊历程, 已经实现和正在继续实践其在发刊词中的期望:“《两岸传媒》要做的就是, 和您一起, 站在特定的时空高度, 用客观立场, 遴选与报道能入您法眼的两岸信息、观点和意见, 旨在为忙碌的您, 搭建一个纵览两岸传媒风去的瞭望台, 为您读懂两岸传媒、研究两岸传媒提供真知灼见。”并实现着由“媒体的思想乐园”向“媒体创意人的思想乐园”这一办刊主旨的深化。

我们深知两岸传媒交流合作是两岸继“三通”之后的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第四通”———“信息通”, 唯有“信息通”, 两岸人民的心才会“通”, 两岸间的“政治互信”也才可能水到渠成。而在这个过程中, 两岸传媒业者应当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来探索类似于创办《两岸传媒》杂志这样“两岸共同媒介”的好方式, 先行先试, 开拓两岸传媒更广阔更深入更持续地交流合作的新境界, 为此, 我们甚至可以以此为基础来建构“闽台传媒特区”, 从而将两岸传媒互设办事处这样的具体事务以新的高度来化解横亘在两岸传媒业间的障碍, 让两岸传媒业者手拉手, 心连心, 共谱两岸传媒业的崭新篇章。

摘要:两岸传媒业的发展, 需要有对话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背景下, 《两岸传媒》应运而生。《两岸传媒》创刊三年来, 切实地承担起沟通两岸传媒的业界、学界以及民间与政府的独特作用, 有助于为两岸传媒业发展建言献策, 一定程度上充当了两岸共同媒介的角色。

两岸课程 篇5

如何保持两岸关系正确发展方向和开创两岸关系新局面

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和各项政策;增进两岸政治互信,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共同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

两岸同胞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经站在新起点,但也面临新形势、新任务,需要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两岸双方要进一步巩固共同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步骤,扎实稳步地推进两岸关系发展,以保持和强化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的势头。要积极推进两会协商,着力解决两岸关系发展迫切需要、两岸同胞最为关心的经济议题,如开通两岸空中定期航班、推动两岸金融合作、投资保障、避免双重征税、知识产权保护、渔业劳务合作、农产品检验检疫等,达成并签订一批新协议。要大力加强两岸经济合作,重点推动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和经济合作制度化,进而探讨建立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共同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实现两岸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要继续推动实现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进一步发挥大“三通”的积极效应,切实让更多的两岸同胞从中受益。要大力推动扩大和深化两岸全方位交流,尤其是文化教育交流,进一步密切两岸同胞感情,增进相互了解,共享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通过推动开展两岸大交流、大合作,促进两岸关系大发展。要本着积极务实、面向未来的态度,探讨解决两岸关系中长期存在的固有矛盾和分歧的思路、办法。两岸关系历经风雨坎坷,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相信,只要两岸同胞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携手同心,共同努力,就一定能够继续强化两岸关系改善与发展的好势头,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两岸课程 篇6

影展征稿历时近3个月,共收到来自各地作者投稿作品19659幅。为了更好地突出大展主题,体现两岸艺术家不同的摄影视角,本次大展在拍摄题材方面要求,大陆作者只限投稿拍摄题材取材于台湾的摄影作品,台湾作者只限投稿拍摄题材取材于大陆的摄影作品,这也是本次大展的亮点之一。

5月28日,大展评选工作在北京圆满结束。评委由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成员、秘书长高琴,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李舸,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工人日报》摄影部主任于文国,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副会长管华鞍,厦门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景初,《中国摄影》杂志主编陈仲元担任。

两岸课程 篇7

一、两岸关系发展中的新闻交流:现状、功能与问题

就两岸新闻交流发展来说, 1987年是一个重要的年份。这一年, 台湾《自立晚报》徐璐与李永得辗转来到祖国大陆采访, 开启了两岸新闻交流的大幕。两个月之后, 台湾当局开放了台湾民众赴大陆探亲, 两岸交流由此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轨道。伴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曲折与发展, 两岸新闻的交流与合作虽也历经波折, 但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其演变的轨迹是由非正式转为正式、由单向转为双向、由民间及于官方、由交流进展到合作且领域不断拓展。

截至2007年5月, 台湾记者来大陆采访的人数累计已突破1.4万人次, 而大陆记者赴台采访的只有700多人次。 (1) 虽然两岸记者采访呈现严重的不对称、不平衡的状态, 但两岸新闻界的交流、互访、合作越来越频繁, 两岸新闻交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

两岸关系的发展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方向, 而两岸新闻交流对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当然也有着其独特的作用与功能。

1、传达两岸信息, 见证两岸发展

两岸民众目前虽然来往日益频密, 但两岸之间还未实现全面、直接的“三通”, 加之多年来彼此的隔绝、敌意也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化解的, 两岸官方、政党、人民之间的误解依然还很多, 于是, 就需要更多、更真实、更直接的信息传达, 以备双方的了解, 而新闻交流当然是最为重要的渠道。

国台办网站在描述两岸新闻交流的概况时说:“新闻交流是两岸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现在两岸人员往来已比较频繁, 但绝大多数的台湾同胞和大陆同胞还是通过新闻媒体来了解对方、了解两岸关系发展现状。因此, 新闻交流对于沟通两岸同胞的感情, 对于增进相互了解, 消除歧见, 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

2、消除两岸误解, 沟通两岸民意

因两岸分隔甚久, 在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制度上都存在许多不同, 因为这些不同, 两岸存在误解、时有争论。新闻交流的深入, 可以最大程度地提供两岸双方真实的信息、直接的意见和多元的思想, 双方借此应可掌握彼此的意图, 消除彼此的误解。误解的消除必然带来两岸双方良性的互动。台湾新闻业界人士罗森栋和董益庆认为:“两岸新闻交流是拉近双方思想观念最有效的途径。透过新闻交流, 可以了解双方的生活方式、思想模式以及价值体系;同时, 藉由资讯的社会学习过程, 双方可培养共识、学习适应差异生活”。 (3)

再者, 两岸民意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基础与动力, 民意走向决定两岸未来的前途, 因此, 反映、表达与沟通两岸民意当是两岸媒体最为重要的一个任务。两岸新闻交流的过程, “必然是‘和而不同’ (容忍双方的差异) , 然后才进一步‘异中求同’ (寻找双方的共同点) , 最后才有可能达到先‘和’后‘合’的制度层面的新闻交流。” (4)

3、表达两岸善意, 营造两岸和解

在严重对峙时代, 两岸媒体发挥信息告知、意见表达、思想呈现和沟通民意的功能有限, “如果把1949年以来的两岸电波战也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新闻交流的话 (战争是历史上人类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 , 其实两岸的新闻界早就相识, 但只是相互知道对方的广播电台以及电台的领导机构, 而两岸民众收听对岸广播都被视为一种通敌罪。” (5)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 两岸关系缓和, 两岸媒体借由不断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报道两岸关系的范围逐渐扩大并趋向于常态化, 促进了两岸双方在官方、民间各个层面的广泛了解, 使两岸双方逐渐去除了因为数十年隔绝所造成的许多误解, 越来越明晰对方的想法。

如今,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两岸双方的共识, 两岸新闻交流更有机会、更有责任去如实地表达双方的意见, 传达双方善意, 营造两岸和解的氛围和共创双赢的努力。

可以说, 在两岸关系曲曲折折发展过程中, 两岸传媒确已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扮演着相当独特的角色:为两岸关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力、两岸关系的稳定器、推动力与支撑点。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 两岸传媒的这种作用与角色只会更加加强与深化。 (6)

但是, 我们也不可否认, 除了两岸关系之外, 两岸存有的“泛政治化”倾向、制度性差异、价值观差异以及不同的新闻体制、媒体环境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两岸新闻交流, 使得两岸新闻交流面临着一些需要解决问题:

1、交流失衡目前两岸新闻交流的状态是“来多去少”, 台湾新闻记者到大陆采访比大陆记者到台湾采访人数多得多, 呈现20:1的严重不平衡状态。同时, 以驻点采访为例, 大陆目前已批准台湾13家新闻媒体驻点大陆, 而台湾方面仅批准了5家。

2、采访受限两岸都存在着对记者采访范围、内容、采访对象、地域、官方单位、民间团体等方面的限制, 相信在未来两岸双方充分协商之后, 会有一个良好的解决之道。

3、立场决定价值两岸的媒体都有各自的立场和价值观, 难免会导致在报道两岸新闻时的各说各话。两岸媒体在塑造两岸形象方面都存在不全面、不完整甚至不真实的、片面的问题。于是, 当只能从媒体上了解两岸、两岸关系的受众或阅听人置身于这种媒体形象中时, 他们几乎也不能得到准确、真实和完整的两岸形象, 如此, 对于两岸人民的了解、理解、互信将产生偏离。

4、市场决定方向两岸媒体都进入了市场导向, 虽然进入的时间不同、程度不等, 但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两岸媒体的两岸报道中是显而易见的。两岸媒体在报道对方时, 这种倾向也逐渐地显露出来, 造成负面的新闻增多, 于是, 在媒体上的对岸形象可能就是落后、不健康, 时时都是灾难、处处都是不安定。如此追求眼球效应, 其实是把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和操守丧失殆尽, 也无形中增加了两岸人民的更多不解和误解。

二、互构两岸真实形象:两岸新闻交流责任与使命

事实上, 多年来, 两岸媒体经由各自不同的价值观、立场和媒体特点, 对两岸关系进行了不间断的报道, 在这个过程中, 通过两岸媒体的塑造, 在两岸人民心中形成了各自的“大陆形象”、“台湾形象”, 当然其中也有许多与真实情况是不尽相符的。这方面两岸学界都有不少研究和讨论。比如:

台湾学者刘幼俐、林美惠对台湾民众收看大陆卫星电视节目行为与其对大陆相关议题态度关联的分析, 其中一项是, 台湾民众是否同意大陆目前具有良好的国际形象, 同意的仅14.2%, 不同意者高达56.7%。调查也发现曾看过大陆卫星电视节目的受访者, 对“前往大陆旅游”、“大陆具良好国际形象”等议题持正向看法者均高过未看过大陆节目的受访者。 (7)

复旦大学陈东旭博士对两岸大学生接触对方新闻的现况与实效曾做过深入的调查与研究, 他发现:其一, 在对岸形象方面的判断上, 台湾学生表示非常好 (1.11%) 及还算好 (15.35%) 约一成七, 普通 (43.15%) , 认为不太好 (30.43%) 或非常不好 (9.96%) 的比例则有四成。大陆学生方面, 对台湾印象表示非常好 (2.53%) 及还算好 (23.14%) 共约二成六, 普通 (37.29%) , 认为不太好 (30.43%) 或非常不好 (9.%%) 的比例则有三成七。若将两岸学生进行T检定, 发现大陆学生认为台湾印象较佳, 且其平均分数明显高于台湾学生。其二, 在对岸最需要改进的方面, 台湾学生认为大陆最需要改善的是在于人权及民主部分 (40.94%) 的比例最高, 约占四成一, 其次是政府形象 (29.60%) 的三成。在大陆学生方面, 有四成八认为台湾最需要改善的是政府形象 (47.91%) , 其次是民主发展 (35.02%) , 占三成五。两岸学生对于对岸应改善的方面并不相同。 (8)

综合来讲, 两岸媒体分处于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中, 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都有着相当大的不同。两岸新闻交流也应本着“建立互信、求同存异、搁置争议、共创双赢”的精神进一步深入展开。

台湾有学者说:“新闻交流也带给了两岸人民一种‘期待’, 希望经由它的‘扩散效果’ (spill-over effect) 与‘连锁效果’ (linkage effect) , 能够增进两岸了解, 消除误会, 建立情谊, 最终有助于两岸关系的和平稳定发展。文化交流也是两岸人民在分离四十年之后, 一个重新相互认识、相互学习过程的开始, 了解彼此的价值观、生活方式、意识形态, 提供两岸接触对话的机会。两岸的文化互动也提供了两岸人民在心理上开始建构一种民族主义的‘社群意识’, 寻求彼此的认同与好感的建立, 并为日后两岸的经济、政治的可能整合奠下基础。” (9)

三、互构两岸真实形象的三个层面

笔者认为, 透过两岸新闻交流, 建构两岸真实的形象以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当从三个层面着手:

1、在制度面上, 尽快协商建立两岸新闻交流的互信机制

过去 (也包括现在) 两岸的确有许多差异存在, 也有许多对彼此的戒心, “因此两岸的信息传播存在着想要加强沟通、又害怕受伤害的矛盾情形。”在这种情况下, 两岸双方首先要做的便是建立互信机制。

建立互信机制可以消除彼此的歧见、相互包容彼此的价值观、理解彼此的制度性要求、接受彼此的行为处事方式、最大程度地化解彼此意识形态等政治因素的纠缠, 从而有效地建立起两岸新闻交流的正常化、制度化秩序, 促成两岸新闻交流善意与诚意的互动与合作。

2、在政策面上, 摒弃泛政治化的思维和做法, 采取务实而坚定的两岸新闻交流政策

两岸双方应抛弃“泛政治化”的思维和做法, 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采取务实而坚定的政策, 推动两岸新闻交流的全面发展, 让两岸新闻交流发挥其真实、完整互构两岸形象的积极作用, 促进两岸民众的真切沟通与理解。

具体地说, 两岸应更加开放地允许各自媒体在对方落地, 扩大驻点采访的媒体范围、采访范围, 同时, 在媒体合作、采访报道、媒体内容输出等方面提供政策上的支持。

3、在实务面上, 两岸媒体理当秉承新闻专业主义的理念与规则, 自觉担负起建构两岸真实、完整形象的责任

首先, 要理解对方既有的、既定的新闻制度和新闻政策, 对对方的报道背景加以充分的体谅。

其次, 两岸媒体应建立起一套行为规则, 以此来指导和规范两岸媒体对两岸新闻的报道。同时, 加强两岸媒体的联动, 通过合作采访、共同制作媒体产品、共同举办媒体活动等, 来扩大彼此的受众或阅听人范围, 最大程度地获取媒体运作的利润。加强两岸新闻专业人士的互访, 通过互访增加了解和共识, 以良性互动促成两岸媒体的共同发展。

再次, 两岸媒体应真实地反映两岸关系的现状, 真实地报道两岸关系、台湾和大陆的新闻事件, 在报道中保持相互平等的心态。

最后, 两岸媒体应透过学习和实践, 不断地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素养。从事两岸报道的人员如果连最基本的两岸关系知识都不懂, 又如何做好沟通两岸的工作?如果这些人员的新闻专业知识与技巧不足, 不能适应两岸关系的特殊与复杂的发展进程, 当然就无法很好地完成任务并对媒体整体的形象产生负面的影响。

摘要:两岸关系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两岸新闻交流的发展方向, 而两岸新闻交流在两岸关系中扮演着“润滑剂”的功能, 提供了可以让两岸进行正常交流互动的机制。未来两岸如何通过新闻交流、通过媒体对两岸形象 (台湾形象、大陆形象) 的完整、真实和准确的塑造与呈现来沟通两岸、寻求两岸彼此认同、建立彼此好感, 发挥媒体良性作用、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是两岸新闻交流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历史使命。本文就此从制度层面、政策层面和实务层面提出了互构两岸真实形象的建议。

关键词:两岸新闻交流,台湾形象,大陆形象,互构真实形象

参考文献

①王连伟:《新闻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11.6, 第3版①王连伟:《新闻交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7.11.6, 第3版

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岸新闻交流概况 (1989-2005) 》, 国台办网站, 2006年8月21日, 网址:http://ww w.chinareviewnews.com②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两岸新闻交流概况 (1989-2005) 》, 国台办网站, 2006年8月21日, 网址:http://ww w.chinareviewnews.com

③罗森栋、董益庆:《两岸新闻交流》, 台湾:《新闻年鉴》, 1996年版, 第319页③罗森栋、董益庆:《两岸新闻交流》, 台湾:《新闻年鉴》, 1996年版, 第319页

④杨志弘:《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之探讨》, 台湾:《报学》, 1993年8卷7期, 第78页④杨志弘:《海峡两岸新闻交流之探讨》, 台湾:《报学》, 1993年8卷7期, 第78页

⑤陈力丹:《中国海峡两岸新闻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引自网站: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519⑤陈力丹:《中国海峡两岸新闻交流的回顾与展望》, 引自网站: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4519

⑥郭伟峰:《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第六届两岸传媒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11月, 武汉:第2~4页⑥郭伟峰:《两岸新闻交流对两岸关系的影响》, 《第六届两岸传媒迈入二十一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5年11月, 武汉:第2~4页

⑦转引自陈东旭:《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 《新闻与传播研究》, 第11卷第2期⑦转引自陈东旭:《台湾大学生接触大陆新闻的情形与对大陆事务的认知初探》, 《新闻与传播研究》, 第11卷第2期

⑧陈东旭:《两岸大学生接触对方新闻的现况与实效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 2005年4月, 第84~96页⑧陈东旭:《两岸大学生接触对方新闻的现况与实效研究》,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博士论文, 2005年4月, 第84~96页

两岸课程 篇8

笔者参与了全程的拍摄, 由此总结出关于与台湾媒体合作的三个要点:维护双赢, 寻求互通;取长补短, 互为支撑;规范流程, 分工协作。

一、维护双赢, 寻求互通

两岸合作拍摄最重要的是双方的配合、磨合, 最难的也是双方的配合、磨合。经过这次合作拍摄, 我们的一个体会就是要寻找双方的利益点, 放大双方的共同点。

市场运作, 维护双赢。台湾人来大陆拍摄电视片, 目的很简单也很直接, 就是要市场, 要营利, 要有利可图。合作拍摄要顺利进行, 最高效的办法就是风险同担、利益共享, 也就是充分考虑双方利益, 真正实施市场化运作。因此, 拍摄前, 合作双方共同拟写了双赢协议, 请了地方政府、台办领导、合作方法人代表, 在杭州举行了《京杭运河·两岸行》签约仪式, 用双赢为合作铺路, 用法律为合作护航。事实证明, 这是双方能够精诚合作、同甘共苦的润滑剂, 是双方能排除一切干扰和“杂音”的利器。

寻求互通, 主导拍摄。台湾电视节目以收视率为主要目标, 追求“短、平、快”, 如果没有沟通, 合作方很可能会完全按照台湾电视节目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方式去做策划、做选题, 《京杭运河·两岸行》很容易成为台湾相关旅游节目的完全翻版、复制, 市场吸引力将大为减弱。

节目如何定位?节目如何做出新意?在与合作方的前期沟通中, 我们提出站在两岸电视节目理念的高点、前沿, 尝试做出比台湾同类节目更知性、更理性, 比大陆同类节目更生动、更生活化的纪录片, 也就是在寻找运河名片、把握运河精髓、张扬运河魅力、宣扬运河文明的基础上, 讲述运河历史文化, 重点是传承;讲述运河城市的故事、人的故事, 重点是生存状态, 以两岸主持人的亲历、体验和感悟, 讲述今天中国大陆的发展变化。

我们把电视片定位为纪录片, 我方1名男主持和对方1名女主持共同行走运河, 贯穿全片。两岸主持人以文化旅行者的身份, 以各自的视角和感悟, 面对镜头, 向两岸观众传递自己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的所见、所闻、所感, 尤其是侧重于主持人的文化体验与旅行感悟。在内容上侧重于历史文化在今天的遗存以及运河两岸百姓今天的生活状态, 也就是依托今天的运河文化遗存, 回望和重现昨日的运河名片;依托今天运河的民风民俗, 探寻和追忆一座座运河城市中, 运河曾经强健或依然强健的脉动;依托今天运河两岸民众的生活, 追溯城市性格形成的源头。做到古今结合, 以“今”为主, 用“古”来呈现运河文化的深厚积淀, 以“今”来说明运河文化的“现代化”。

这个着眼市场的拍摄构想得到了台湾合作方的强烈认同。有了这个共识, 双方在具体实施中沟通多、理解多、尊重多、支持多、配合多也就顺成章了。

二、取长补短, 互为支撑

在《京杭运河·两岸行》中, 片子的核心人物是主持人。编导、撰稿、摄像的幕后工作大多是为了主持人镜头前的出彩。所以, 在前期拍摄中, 合作拍摄的难点, 更多地体现在双方主持人理念及思维方式的磨合、配合和互补。双方主持人在思维方式、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以及个人的形象、身高、经验、年龄、风格上, 各有千秋。这个“不同”是最难处理的, 也是最容易出彩的。在拍摄的时候, 我们用“三个互补”, 利用好了两岸主持人的“不同”, 创作出了很多精彩的看点。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知的互补。由于成长环境的不同, 相对而言, 大陆主持人深沉有余但活泼不够, 而台湾主持人娱乐有余但知性不足。台湾主持人在生活、为人处事等方面随意性很大, 有着极大的思维跳越性, 而种跳越性思维正是电视节目所需的。就拿介绍一个运河历史遗存来说, 大陆主持人的思维习惯多半是将它的基本情况逐一介绍, 条理明晰但兴趣点不够, 而台湾主持人能在第一时间找出亮点, 找出贴近生活的一面, 并用自然、生动的词语进行阐述。比如在嘉兴盐官镇, 有一座海神庙, 建筑用材采用的是北京的大理石, 所以庙里冬暖夏凉。进了海神庙后, 台湾主持人的第一表述“走进这座庙里, 感觉进了冰库, 抱着这大理石柱, 就像是抱着大冰棍一样, 在这么热的天里, 感觉非常地凉爽, 为什么这房间子这么凉快呢?”这样的表述语言生动形象, 富有生活气息。很多问话跟着出来:“大理石产于北京一带, 为什么北方的建材会出现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南方呢?大理石在古代一般是皇家建筑用材, 为什么会出现在这座民间庙宇中呢?这么多、这么重的石材, 在没有大型起重设备的清代, 又是怎样运到这里的呢?”带有悬念的问话, 自然地把运河引了出来, 也让节目可视性更强。当然, 不可忽视的是, 台湾主持人感性有余, 理性不足, 总结能力偏弱, 很容易造成拍摄内容的一盘散沙。所以在拍摄中, 注重发挥双方主持人的所长, 在题材分配、人员分工上给予互补, 就显得很重要了。

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的互补。在介绍一个事物、一件事情时, 我们的惯性思维是由抽象到具体, 感觉这样逻辑性强、条理清楚。而台湾主持人的语言表达大多由具体到抽象, 这种思维, 是电视人应该有的思维, 能快速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在拍摄中, 我们非常注重抓拍台湾主持人在现场的第一表情、第一感受、第一语言和第一表述。

关注“新奇特”与关注“平常”的互补。台湾主持人不喜欢接触正襟危坐的政府官员, 不喜欢陈述过于深沉理性的道理, 不喜欢采访故作高深的专家学者, 她们追求感性, 喜好人性平实的一面。在热衷于大陆“新、奇、特”的人物、事物、事件时, 她们对普通百姓、寻常事物、生产细节也情有独钟。

台湾有很多非常流行的大陆题材的旅游节目, 如《台湾脚逛大陆》、《大陆寻奇》等, 这些节目由于时间、设备、人员、政策等各种因素, 摄制组在大陆拍片时, 很难走进当地人的鲜活故事中, 不能很好地和大陆人有深层交流, 他们的这一缺失, 恰恰是我们的优势。所以, 每一集都选取一位贯穿全片的人物, 讲他们的喜怒哀乐、柴米油盐。在人物的选取上, 就运河记忆、城市历史, 我们采访有真才实学的高端学者, 以提升本片品位、品质。在片中主体拍摄人物的选取上, 关注平常, 注重寻常百姓的不寻常事。比如在杭州, 选取了生活在京杭大运河南端标志———拱宸桥边上的一家四口, 通过这祖孙三代来讲述运河的变化和人物命运的变迁, 并在后期制作中, 用了近十分钟的容量进行深度呈现。在我们看来, 把中国普通百姓幸福、自由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节展示出来, 其实就是最好的对外传播。因此, 我们也把镜头对准了农民书画家和生产制造钢琴的农民企业家。在传统观念中, 农民缺少文化, 然而, 今天中国大陆不仅有农民在造钢琴, 而且造出来的钢琴可以与世界名牌比肩;不仅如此, 有的农民的画作不仅风靡当地, 还出口到了欧洲等发达国家, 这些说明了什么?引用一位农民书画家的话说:“现在我把画画当作工作, 把种地当成锻炼身体了”。今天, 谁能想到一个中国农民把种地当作锻炼身体了呢?这样朴实的话语, 胜过千言万语。

三、规范流程, 分工协作

这一次前期拍摄, 历时5个多月, 采访近了300名专家学者和“运河之子”, 与我们接洽通联的工作人员有近千人, 协调环节多、难度大。而台湾媒体又特别注重市场、注重效率、注重成本, 所以在创作的时候, 我们围绕主题天马行空, 但是在实施中却脚踏实地, 用“两个规范”来节约时间、压缩成本。

规范拍摄制度。在拍摄的时候, 我们与台湾合作方一天一次碰头会, 一项重大拍摄选材一次论证会, 一个拍摄阶段一次小结会, 一个城市一次专家座谈会, 一个月一次总结会, 随时随地“晒创意”、“晾想法”, 在沟通中及时调整方案, 协调步调。

规范具体操作步骤。在前期拍摄中, 双方的人员组成比较复杂, 而且有些人是身兼数职的,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行为规范, 容易出现忙乱和乱忙的现象。所以, 我们与台湾合作方“约法八章”, 共同遵守“八个一、八个看”的操作步骤。也就是, 每天出发前, 核对一次需携带的拍摄设备种类和数量, 看是否有遗漏;编导再阐述一次拍摄意图, 看摄像和主持人是否领会清楚;再联系一次接待人员和受访对象, 看我们的到达时间、人员数量、拍摄时间、拍摄构想对方是否明确。到达现场拍摄时, 编导根据现场情况再进行一次简短的导演阐述, 看我们的现场调整、安排是否合理;正式采访拍摄时, 检查一次现场音源 (如手机、旁人谈话声) , 看有没有声音干扰。采访后, 核实一次受访对象的信息资料, 看对方的个人信息 (主要经历、受访时间、拍摄地点、个人职务、联系方式) 是否纪录完整;填写一次对方提出的合理要求 (如, 要播出光盘等) , 看我们能否给予解决。拍摄结束准备离场时, 再清点一次携行设备, 看物品有无丢失;和接待人员及受访对象道一声谢, 告一次别, 征求一次意见, 看其对我们的拍摄有什么感想、建议。返回住处后, 主创人员集体看一次回放, 进行一次小总结, 看全天的拍摄有什么亮点、缺失及遗漏。这些看起来都是小事、细事、杂事、琐事, 但规范起来了, 做事件就事半功倍, 工作忙而不乱, 忙而有序, 也因此得到了沿途大量良好的反馈, 更赢得了合作方的尊重。台湾合作方高度认可我们拍摄方案的细致、实施行动的周密。他们说:与这样的团队合作, 我们信心满满。

摘要:2009年5月26日至11月13日, 中国华艺广播公司电视中心与台湾庚云国际传播事业有限公司组织了联合摄制组, 共同拍摄18集大型人文旅行纪录片《京杭运河.两岸行》。笔者参与了全程的拍摄, 由此总结出关于与台湾媒体合作的三个要点:维护双赢, 寻求互通;取长补短, 互为支撑;规范流程, 分工协作。

两岸课程 篇9

在中国合唱协会的大力支持下,由山西省合唱协会、山西省海外交流协会、山西省投资集团、太原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相聚在龙年——海峡两岸合唱音乐会”于2012年8月15日晚在太原青年宫演艺中心举行。

据此行的领队,财团法人台北爱乐文教基金会秘书长刘葳莉女士介绍:她所带领的这支台北爱乐合唱团成立于1972年。在著名合唱艺术家、指挥杜黑教授的倾心打造下,为追求更精致的合唱艺术,于1993年从140人的合唱团中挑选40人成立了台北爱乐室内合唱团,成为台湾第一支以演唱无伴奏现代精致合唱音乐为特色的合唱团。是年起,他们每年均受邀参加国际重要音乐节演出,到过40多个国家演出。

今年7月,台北爱乐室内合唱团在第七届世界合唱大赛中获得金奖。8月初,应文化部之邀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2012台北爱乐室内合唱团大陆巡回音乐会”,太原即为此次巡回音乐会的一站。

不负众望,该团的精彩演出得到了热情掌声与交口称赞,他们演唱了拜尔德、巴赫的名作《欢欣歌唱》、《唱一首新曲》,台湾著名作曲家钱南章的《飞翔组曲》之《落日》、《我在飞翔》,流行歌曲《我只在乎你》、《欢乐今宵》等作品。

此次音乐会上,太原市职工“美丽时刻”女子合唱团和晋中学院合唱团合璧演出了山西民歌《桃花红杏花白》《杨柳青》等合唱作品。

两岸月览 篇10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9月10日在上海出席台胞社团论坛时表示, 应该进一步推动两岸大交流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加强两岸同胞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

贾庆林并就推进两岸大交流提出三点意见。第一, 应当进一步扩大交流领域。鼓励和支持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同胞投身两岸大交流、大合作。第二, 应当努力深化交流内涵。要深入互动、密切接触, 加强两岸同胞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流, 不断增进两岸人民思想感情的大融合。第三, 应当着力加强文化交流。要增进两岸同胞的思想沟通和情感交融, 促进两岸同胞共同汲取中华文化的精髓, 弘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 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贾庆林会见连战强调两岸应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9月9日下午在上海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以及出席台胞社团论坛的部分代表。

贾庆林强调, 两年多来, 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 给两岸同胞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两岸关系发展之所以能取得重要成果, 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首要的一条就是两岸双方建立了政治互信、保持了良性互动。互信的政治基础在于两岸双方都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

贾庆林指出, 两岸关系发展的另一条经验, 就是要遵循“先易后难、先经后政、把握节奏、循序渐进”这一基本思路。这个思路符合两岸关系的实际情况和发展规律, 也被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今后, 我们要继续遵循这一基本思路, 推动两岸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海峡两岸两会确认ECFA等两协议9月12日生效

9月11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互致函电, 通报双方已完成相关准备工作, 确认《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与《海峡两岸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协议》于9月12日生效。

蔡武率中华文化联谊会交流访问团赴台

应台湾财团法人沈春池文教基金会邀请, 中华文化联谊会名誉会长蔡武率中华文化联谊会交流访问团于9月2日抵达台湾进行交流访问。代表团成员包括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会长单霁翔和有关部门司局负责人, 以及30位大陆文化界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家访问团。专家访问团在访台期间将出席9月6日在台北举办的“两岸文化论坛”。

台湾:9月份和10月份出口订单有望继续增长

台湾“经济部”统计处统计长黄吉实9月20日称, 台湾9月份和10月份的出口订单额有望继续较上年同期出现增长, 因海外市场尤其是欧洲的消费需求正在稳步复苏。台湾“经济部”周一早些时候公布, 台湾8月份出口订单额较上年同期增长23.3%, 增幅高于7月份的18.2%, 主要得益于笔记本电脑和手机零配件等电子产品的订单额回升。出口订单是反映未来一两个月出口发货量的指标。黄吉实还称, 预计不会因强势日圆而面临来自日本的输入型通胀。

台湾9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为49.0, 8月份为49.2

汇丰控股有限公司10月1日表示, 由于新订单数量继续放缓, 9月份台湾制造业活动连续第二个月出现萎缩。

9月份汇丰台湾采购经理人指数 (HSBC Taiwan 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 从8月份的49.2小幅降至49.0。

该指数高于50.0表明制造业活动在扩张, 低于50表明制造业活动萎缩。

台核准76件陆资投资案

台“经济部”9月10日召开“促进投资扩大招商会议”透露, 大陆资本赴台投资自去年6月底开放至今有一年又两个月时间, 已经核准76件投资案, 投资金额约为1.1061亿美元。

截至8月底, 台湾新增投资计划计有1645件, 全程投资计划金额达新台币7293亿元, 已达成年度目标投资金额之69.64%, 将近七成。

中国银监会批准四家台湾银行在大陆建分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9月16日表示, 已经批准了四家台湾银行在中国大陆筹建分行的计划, 以推进两岸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银监会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称, 首批获得批准的四家台资银行分别是台湾土地银行、第一金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第一商业银行, 彰化银行和合作金库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银监会还表示, 已批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赴台湾设立代表处的申请。

台湾批准两家大陆银行赴台设立代表处

台湾“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9月2 3日称, 已批准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和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台湾开设办事处的申请。这两家银行将成为首批在台湾开设办事处的中国大陆银行。中国大陆和台湾于6月份签订了首个贸易协议, 即《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根据协议, 两岸将开放包括银行业在内的服务业, 以相互进行投资。

台湾投资审委会批准台积电的中国大陆芯片厂技术升级计划

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9月30日表示, 已批准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对其上海松江芯片厂进行生产技术升级的计划。投资审议委员会副执行秘书张铭斌表示, 委员会已经审核通过台积电拟将中国大陆上海松江厂制程技术由目前的0.18微米升级至0.13微米制程的申请。

芯片的制程以微米和纳米为单位。制程越小意味着晶体管元件的密集度越高, 则芯片的性能就越强大。

第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在厦门开幕

由两岸四地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海峡旅游博览会, 6日晚在与台湾一水之隔的福建厦门开幕。

第六届旅博会以“海峡旅游, 合作共赢”为主题, 与第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 (即“9·8”洽会) 整体联办、同期同馆举行, 主要活动包括旅游精品会展、旅游投资合作、海峡旅游“1+1” (旅行商对接) 洽谈会、参展单位旅游推介会、海峡旅游自行车嘉年华、第八届海峡客家旅游欢乐节以及考察金门、马祖、澎湖、福建及周边省市旅游精品线路等。

闽台签署推进闽台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宣言

9月7日, 福建、台湾两地旅游业界及各1 0个乡镇代表齐聚厦门, 就携手发展乡村旅游事宜进行探讨, 达成一定共识, 并共同签署《推进闽台乡村旅游发展合作宣言》 (简称《宣言》)

此份《宣言》指出, 乡村旅游是闽台旅游业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型业态。台湾旅游业界将福建作为台胞休闲度假的主要旅游目的地, 以组织更多台胞到福建并经福建赴大陆各省市乡村观光、旅游;福建旅游界将组织更多大陆居民通过福建口岸前往台湾乡村旅游。据悉, 自《宣言》签署之日起, 福建旅游业界将每年组织一万名福建乡亲到台湾开展乡村旅游。

首家大陆企业“登陆”台股

9月8日9时, 台北101大厦一楼, 随着热烈的开盘大鼓敲响, 扬子江船业台湾存托凭证 (T D R) 正式在台湾证交所上市挂牌, 这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ECFA) 签署之后, 首家大陆企业来台上市, 堪称两岸金融实质性合作的重要一步。

作为大陆企业来台上市的首位“吃螃蟹”者, 扬子江船业此次来台发行TDR受到了岛内业界和投资人的广泛关注和欢迎。开盘前, 上百嘉宾和媒体记者参加了扬子江船业上市挂牌典礼, 共同见证这历史性的一刻。

扬子江船业2007年4月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上市, 现为新加坡上市的中国大陆公司中市值最大、盈利最丰的公司。此次扬子江共在台发行2.4亿单位TDR (每2单位对应原股1股) , 募资超过45亿元。

富士康正式给大陆工人加薪30%

台湾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1 0月1日正式给大陆工人加薪, 履行了今年6月初宣布的新工资计划。

鸿海精密发言人丁祈安表示, 公司把深圳工厂85%工人的每月最低工资平均上调了30%, 至人民币2, 000元 (大约合293美元) 。公司也提高了大陆其他工厂员工的薪酬, 依据当地的情况涨幅也不同。鸿海精密在中国大陆的公司名称为富士康。丁祈安表示, 公司希望能成为业内薪资水平最高的公司。

非福建籍大陆居民在厦门暂住满半年可申请赴台游

9月6日, 中国公安部已正式批复厦门市出入境申请, 从即日起, 在厦门暂住满半年的非福建籍大陆居民, 可前往厦门市出入境管理处办理赴台游手续。

厦门市出入境管理处表示, 对同时申请《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和签注的, 会在1 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和证件、签注的制作、签发;对再次申请签注的, 会在1 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和签注的制作。

大陆动车票在台湾开卖

两岸课程 篇11

由200余名两岸教育界人士参加的“首届两岸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10日晚在北京闭幕。论坛发表共同倡议提出:要以举办此次论坛为基础,建立并逐步完善两岸教育界人士就青少年社会教育进行定期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扩大两岸教育交流的成果。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郭永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俞贵麟、副主席叱利群,台湾省教育会理事长郭添财,台湾淡江大学教育政策与领导研究所所长吴明清等出席了闭幕式。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董柏林说:“虽然两岸教育体制不同,但论坛促使两岸教育界首次就青少年社会教育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研讨,这是最大的丰收。”

台湾省教育会总干事王玲惠表示:“两岸虽然相隔台湾海峡,但是通过这次交流,我们对双方都关心的教育孩子的问题取得了共识。只要两岸教育界携起手来,把这个问题解决好,21世纪就是华人的世纪。”

9日开幕的论坛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联合中国教育学会、台湾省教育会共同主办,旨在落实第三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关于“加强两岸教育交流”的精神。两岸近百所中小学的校长、教师,两岸社会教育工作者及教育界专家学者等200余人参加了论坛。

2007年英国教育与技能部中国夏令营开营

海峡两岸资讯 篇12

泉州市组织申报的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试点工程, 日前获科技部和国务院台办相关司局批准, 成为全国首个大陆台企转型升级试点工程。

据了解, 该工程的实施有利于帮助台企依靠科技创新,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实现在泉州的第二次创业;有利于充分发挥闽台“五缘”优势, 发挥本地区的资源条件和产业优势, 增强台资企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实效, 为泉州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增长点;有利于两岸产业分工与对接, 推动两岸经济的大融合。

泉州市已着手组织实施该试点工程, 比如:在惠安绿谷和洛秀组团、南安光电信息产业基地等台商聚集地, 培育光伏与半导体照明等新兴产业, 每年引进创新能力强、带动效应明显、竞争力强的台资企业;建立台资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帮助台资企业建立科技研发机构, 实现专利申请, 力争制定行业标准等。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公安部新举措方便台胞来往大陆

在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首先发布了一系列便利台湾居民来往大陆的新的政策措施。

杨毅介绍说, 为进一步方便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及在大陆工作、生活, 公安部决定自5月25日起, 授权广东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为在大陆的台湾居民补发、换发5年有效台胞证。台湾居民在大陆期间因证件遗失、损毁或有效期届满、签注页即将用完等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的, 广东省公安机关可予受理、审批、签发5年有效台胞证。

杨毅说, 从5月25日起, 公安部授权天津市、浙江省、山东省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在天津、宁波、济南机场设立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 为事先未办妥入境证件或签注直抵口岸的台湾居民办理证件、签注。 (台海网)

大陆连锁业迅猛发展台湾品牌大有可为

继今年3月举办第一场“台商品牌策略论坛”之后, 2010台商品牌策略论坛第二场15日又在台北登场。与会台湾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人士指出, 市场广阔的大陆是台湾品牌发展的沃土, 台湾品牌登陆开疆拓土大有可为。

2010台商品牌策略论坛由台北经营管理研究院与中国台商投资经营协会共同主办, 旨在彰显台商在大陆市场打拼和运用自创品牌营销的努力, 鼓励更多产业以自创品牌开发大陆市场乃至国际市场。

目前, 台湾连锁品牌已进驻大陆300多个城市, 大陆许多城市从商业中心到社区街道随处可见台湾连锁品牌的身影。台湾连锁品牌已经成为服务大陆民众生活的主角, 进入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各个领域。

《同根的文明》吟诵真赏会

太庙演绎中华壮丽诗篇

(本刊讯) 夜幕下的北京紫禁城太庙灯光璀璨、群星闪耀, 《同根的文明》吟诵真赏会5月15日如期举办, 生动演绎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壮丽诗篇, 成为一个两岸情感交流的平台。珍藏在海峡两岸博物馆的《富春山居图》在演出中实现了精彩合璧。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袁行霈致辞, 并与馆员欧阳中石、程毅中、沈鹏、傅熹年、侯德昌、舒乙一起为高仿真的《富春山居图》题跋。

上一篇:储运工程下一篇:三维立体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