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脑外伤手术

2024-09-17

急诊脑外伤手术(精选10篇)

急诊脑外伤手术 篇1

外伤急诊手术患者都是突发事件造成的创伤, 使机体组织结构完整性破坏或功能障碍, 患者临床具有病情危重和病情进展快的特点, 对患者术前的准备时间较短, 而且抢救时间十分紧急, 也就增加了手术护理风险[1]。为有效减少急诊手术护理风险, 改善手术护理质量, 本次研究中, 我院经过加强手术护理风险管理, 明显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现将本次研究的内容, 作出如下陈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外伤急诊手术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设定为对照组, 分析外伤急诊手术的护理风险后, 2015年我院加强外伤急诊手术护理风险管理, 再选择100例外伤急诊手术患者应用风险护理防范措施设定为观察组。对照组男性患者55例, 女性患者45例;年龄为20~70岁, 平均 (45.2±4.1) 岁;观察组男性患者53例, 女性患者47例;年龄为21~70岁, 平均 (44.8±4.5)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分析, 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分析对照组外伤急诊手术的护理风险, 主要护理风险如以下几个方面:外伤急诊手术抢救时间十分紧迫, 护理人员不能及时详尽的了解患者病情, 会加大手术护理风险, 尤其是重症外伤患者, 失血量较大, 多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注不足, 短时间内引起微循环障碍和代谢改变, 病情进展迅速。而且外伤重创会加大患者心理应激反应, 导致手术风险性加大。外伤急诊手术术前如果没有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不规范的操作等因素, 都会使开放性创口受到影响, 发生手术感染。而且, 创伤患者还容易发生异常炎性反应, 当患者出血量过大时, 会导致防御力下降, 加大感染概率。手术过程中, 参与手术人员在手术间的频繁进出, 增加了术间门的开闭次数, 削弱洁净手术室的净化效果。外伤急诊患者多存在开放性伤口, 会加大护士与血液接触概率, 护士一旦被锐器刺伤, 就会使护士受到医源性感染。如护士能级、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不足, 也会使手术配合秩序被打乱, 护士无法及时有效的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抢救工作。外伤手术患者多为突然受伤, 受到疼痛、出血和伤口等刺激, 这时护士如果缺乏热情的态度或专业的技术, 就会引起患者误会, 引起医疗纠纷[2]。

分析外伤急诊手术的护理风险后, 2015年根据我院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细化外伤急诊手术护理风险管理内容, 风险防范措施如下:建立急诊手术护理风险管理质控小组, 护士长为总负责人, 确定质控组组长和各成员的工作职责, 对手术护理风险管理工作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控和落实, 针对隐患问题给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意见, 降低手术护理风险隐患的发生率。对于突发事件, 要加强对护士各项应急预案内容的培训, 制定并按时演练各项应急预案流程, 使每位护士了解自身职责, 提高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 将患者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从而能及时有效的做出护理应对措施。对于重症外伤患者抢救时, 要确保患者循环血量的有效性, 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使患者大量快速补液、输血、抢救用药等得到保证。如有必要, 及时给予患者进行加压输液和输血, 配合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建立中心静脉穿刺插管, 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严重外伤的患者, 由于病情进展较快, 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和表情、皮肤色泽及温度、生命体征和尿量的观察等, 一旦发现异常, 要及时上报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处理。根据手术室管理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制定科室感染管理制度, 做好全面的术前护理评估, 做好必须的术前准备, 避免患者伤口感染, 接触患者污染创口后要及时更换手套, 在手术间壁柜内固定存放一次性常用物品, 对特殊物品也要充分准备, 手术过程中, 尽可能减少巡回护士的出入。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 为患者输血、输液和清创包扎过程中, 要戴好医用灭菌橡胶手套, 在执行各项操作时, 要避免被缝合针等锐器刺伤。定期组织护士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参加培训, 使护士及时掌握抢救预案和流程, 学会使用各种仪器设备, 在为患者输液、输血时要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调节输注的速度, 避免发生急性左心衰。同时注意观察输液、输血后的反应, 重点在输血开始15 min、1 h的观察。护士还要以亲切耐心的服务态度及时为患者做创伤救治, 增强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感[3]。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情况, 计算并比较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以卡方检验计数资料, 以P<0.05检验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8.0%, 观察组为1.0%。观察组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保证急诊患者护理安全, 保护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提高护理风险管理通过制定风险管理预案和操作流程管理, 提高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4]。有研究证实, 于外伤急诊手术中合理应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可有效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 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应用价值颇高。对此, 我们可将护理风险管理法积极用于外伤急诊手术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本次研究中, 对照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8%, 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1%, 经过护理风险管理, 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χ2=5.7010, P=0.016,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 , 与相关报道一致[5]。可见, 防范护理风险可以通过优化护理服务, 提高急诊手术护理质量, 减少差错事故发生率。

总之, 外伤急诊手术临床护理加强风险管理, 可以明显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 保障急诊患者手术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分析外伤急诊手术的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12月我院外伤急诊手术患者1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设定为对照组, 分析外伤急诊手术的护理风险后, 2015年我院加强外伤急诊手术护理风险管理, 应用风险护理防范措施设定为观察组, 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8%, 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1%, 经过风险管理, 观察组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外伤急诊手术临床护理加强风险管理, 可以明显降低差错事故发生率, 保障急诊患者手术安全,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外伤,急诊手术,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汪玲燕.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现状分析和防范[J].医学信息, 2011, 24 (5) :2905-2906.

[2]李玉凤.急诊护理风险分析与防范[J].临床医学工程, 2010, 17 (3) :106.

[3]戈丽丽.泌尿外科老年手术患者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安全防范[J].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 (36) :107-108.

[4]曹福媛.分期护理在急诊患者风险承担意识建立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护理, 2011, 3 (4) :337-338.

[5]袁振英.急诊急救工作中护理风险的调查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32) :349-350.

腹部外伤合并休克的急诊救治 篇2

【关键词】 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急救;治疗;闭合性损伤;开放性损伤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本组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58例,均来自我院2008年8月~2011年6月门诊急诊收入院,其中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16例,最小年龄15岁,最大年龄68岁。致伤原因:因车祸造成腹部外伤32例,因斗殴致伤患者16例,因高空坠落致伤患者4例,其余6例患者因机械所致。本组58例患者中开放性损伤为17例,闭合性损伤为41例。

1.2 临床表现 本组58例患者因外伤所致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和腰背部及全身多处伤损,所有患者都表现一致表现腹部有疼痛感,35例患者表现为腹腔膜刺激征,有12例患者表现有颅脑部的损伤,7例合并血气胸,昏迷患者7例。其中43例患者的脉搏监测显示其细速超过100次/分,而33例表现有四肢厥冷,24例患者的收缩压小于85mmHg。按照1982年全国急性“三衰”会议提出的休克的诊断标准,符合其休克范围的患者49例。

1.3 救治方法 急救之初如果能够准确判断患者已是腹部外伤合并休克。首先,要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同时并行进行止血治疗,紧密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结合临床经验评估患者的病情变化与严重性,必要的合理情况下采取相关的检查措施,在情况允许的情况下进行剖腹手术。本组58例患者中采用的腹部手术包括脾切除,肝脏的修补手术,肾的切除,小肠的修补手术,小肠的部分切除,结肠的修补手术。

2 结果

经过抢救与合理治疗,本组患者中完全治愈者55例(94.83%);1例因为伤情严重腹腔出血合并严重的颅脑损伤导致脑疝而死亡,1例合并肺部损伤而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刀刺伤而腹腔大出血未经手术即死亡。

3 讨论

快速的急救抢治方案:通常一般的严重外伤均是外来的、突发的、严重的事件所致。大多数患者均采用120急救进行抢救治疗。而对于严重外伤而言,及时的抢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急救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时,施救的工作人员要在有条理的组织下有序开展。本组患者除3例因病情严重,致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全部经过急时的抢救而治愈。

急诊处理:患者从事故现场被运转到急诊室后,各项抢救器材和材料已满足。医生需要果断诊断病灶所在,根据患者的受伤部位,伤势的严重情况进行判断,采用一边抢救一边检查的抢救原则,及时给予患者治疗。因为本组患者均为腹部外伤合并休克,吸氧是首要的第一步骤,通过开放两路静脉,进行抽血与配血,进而达到控制出血的目的。其次,保持患者通畅的呼吸道,改善患者呼吸道的方法包括:人工呼吸或气管插管或是胸腔宯式引流;再次,完善各项检查,对怀疑可能存在空腔内各脏器损伤的进行摄片或B超、CT等检查。本组患者中有52胸腔穿刺为阳性,约90%。其余6例表现为阴性,但并不代表就没有腹内损伤,对其进行了多部位的多次穿刺。

抗休克治疗:本组患者中40例患者发生实质性脏器损伤,导致失血过多而休克。针对休克的患者早期利用二期静脉给予快速補液;其次进行输血,对于那些在必要及时输血的患者,却又没来得及配好血的,我们采用先血浆代替,对于血压小于80mmHg时,加用多巴胺加用葡萄糖,同时要保留导尿。

手术治疗:在结合上述积极的抗休克和急治时,如果发现患者有如下手术体征,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者。②肠鸣音逐渐减少、消失或出现明显腹胀者。③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如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上升者。④膈下有游离气体表现者。⑤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⑥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者。⑦腹腔穿刺吸出气体、不凝血液、胆汁或胃肠内容物者。⑧胃肠道出血者。⑨积极救治休克而情况不见好转或继续恶化者。

4 小结

结合上述腹部外伤合并休克患者的急救方案,对于已确诊或高度怀疑腹内脏器损伤者,处理原则是做好紧急手术前准备,力争早期手术;如合并其他损伤,应权衡轻重缓急,首先处理对生命威胁最大的损伤。紧急处理威胁生命的窒息、开放性气胸、大出血等;抗休克是治疗的重要措施,如已发生休克,应积极采取抗休克治疗,力争在收缩压升至>90mmHg后进行手术,对严重出血性休克应在抗休克同时,迅速手术;对怀疑腹内脏器损伤者,应绝对卧床休息、禁饮食、输液、禁用吗啡类止痛剂。对于已确诊者应尽早手术,必要时在抗休克的同时进行手术。

参考文献

[1] 何双梧,刘廷杰;外伤性十二指肠破裂(文献综述)[J];重庆医学;2009年06期

[2] 李荫山.日本一般外科诊断和治疗上的新进展[J].日本医学介绍.2011年07期

[3] 周长霖.韩敬.连智海;董振寰.先天性孤立肾合并巨大肾盂积水[J].山西医药杂志;2009年01期

[4] 祝寿河.方鹤松.山莨菪硷治疗感染性休克[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急诊脑外伤手术 篇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本组共173例, 其中男性118例、女性55例, 男女比例为2∶1;年龄8~75岁, 平均年龄为43.4岁。

1.2 致伤原因

车祸伤149例, 高处坠落伤5例, 机械挤压伤6例, 刀刺伤8例, 腹部枪伤1例, 骑自行车撞伤4例。

1.3 合并伤

本组173例脾破裂中合并其他外伤者71例, 占41%。其中合并脑外伤15例、四肢骨折47例、血气胸6例、肾挫裂伤3例。

1.4 手术方法

173例外伤性脾破裂中全部行脾切除术。

1.5 并发症

切口感染3例, 切口裂开5例, 肠梗阻再次手术1例, 腹腔脓肿1例, 均经积极治疗与护理痊愈。

2 护理与体会

2.1 外伤评估

外伤性脾破裂当有合并伤时, 多因损伤严重而广泛出血部位多, 病情凶险休克发生率高, 且休克发展迅猛[1], 本组合并外伤发生率为41%。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护士既分工又密切配合, 并根据医师手术方案积极配合手术进行急救。

2.2 快速救治

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当并存其他伤时其伤死率较高, 稍有延误即可导致死亡, 应迅速全力组织抢救, 切不可贻误救治时机。

2.2.1 建立静脉通路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我们快速建立2条以上静脉通路并固定牢靠, 选择上肢较粗血管, 用16#或18#静脉留置针穿刺以保证液体迅速输入。若穿刺困难, 积极配合医师行深静脉穿刺或静脉切开术, 快速扩容并维持有效血容量。立即抽取血液标本做有关检查, 并根据出血量调配血源。

2.2.2 配合麻醉医师施行全麻

备好吸引器, 及时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有效的呼吸支持, 配合麻醉医师施行气管插管;用监测仪持续监测心电图、呼吸、血压、血饱和度及外周血循环情况;留置导尿管, 监测尿量, 详细记录一切数据。

2.2.3 配合手术医师做好手术

当接到手术通知后器械护士立即备好所需手术器械, 手术中准确传递手术所需器械, 并装好血液回收过滤装置, 及时用吸引器吸出腹腔内积血, 协助医师尽快找到出血点, 积极配合医师止血结扎, 做到动作敏捷, 协作默契。在关腹前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认真清点器械, 防止器械遗入腹腔。本组173例中155例失血量>1000mL, 手术“从简、从快”, 避免了手术时间过长[2]。

2.2.4 准备好抢救物品

在手术过程中, 巡回护士积极协助麻醉医师观察病情, 保持静脉通路达到快速补液要求, 必要时采取加压输血法, 快速输入佳乐施或贺斯补充血容量, 以林格氏液为主保证足够液体量。根据术中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及各种治疗药物, 控制给药速度和药量, 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

2.3 心理护理

针对意外伤患者及家属情绪紧张、恐惧的情况, 我们用温和通俗的语言, 向他们进行解说和安慰, 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和不良情绪。同时以沉着的心态和娴熟的操作投入抢救工作, 积极配合医师手术。

2.4 术后护理

手术后视患者病情送入ICU继续治疗。同时告知病房护士除严密观察面色及末梢循环、生命体征外, 要注意观察胃液、尿液、腹腔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 每日更换无菌引流袋, 并详细记录, 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当有合并伤时, 病情危急, 需要立即手术治疗, 因此, 相关医护人员除争分夺秒、密切配合外, 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是急腹症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也是降低其病死率的根本措施。

关键词:外伤性脾破裂,急诊手术,护理体会

参考文献

[1]岳茂兴, 李学彪, 张圭显.129例外伤性腹腔脏器破裂救治成功的经验体会[J].急诊医学, 1997, 6 (2) :104

浅谈鼻外伤的急诊处理与整形 篇4

【关键词】鼻外伤;急诊处理;整形美容

【中图分类号】R76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2-55-02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交通意外事故频发,来自生活或工作上的压力是社会暴力事件接边发生的重要根源,鼻外伤占耳鼻咽喉科急诊患者比例也日渐上升。对鼻外伤患者进行急诊处理中,重建和恢复鼻腔功能,结合应用整形美容技术和原则,能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治疗效果,反之则会损害患者鼻腔功能,甚至造成五官畸形。以下是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我科接诊的58例各类鼻外伤患者,具体情况如下。

1基本资料与处理方法

1.1资料:

本组58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15个月-59岁,平均年龄31.8岁。患者中利器致伤者21例,切割伤者19例,车祸、摔落、爆炸等意外伤15例,人咬伤3例。其中属单纯裂伤及未伤及软硬骨的少量缺损患者25例;器官组织损伤比较大,无法直接进行拉拢缝合需后期修整者17例;贯穿软骨者8例;合并鼻骨折5例;鼻小叶缺损患者3例。

1.2临床处理方法:

遵循急救原则,保障患者呼吸通畅、伤口止血,控制生命体征是治疗鼻外伤患者的首要前提。进而根据情况对伤口进行初步清理:如有颅颌综合性损伤,需对患者做颅底外科治疗、颌面部骨折复位并固定,及眼眶外科治疗,而这些应在鼻重建之前进行。同时,根据条什决定是否需要做鼻部CT,以便准确掌屋异常部位和损坏程度;对伤口及出血情况不严重,短时间内可完成清创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不需全身麻醉;若患者伤口面积大,且出血量多,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清创,则应进行全身麻醉,以保证安全。清创应在充分麻醉后进行,这样可使清创比较彻底,患者的疼痛也会减轻。清创前应用肥皂水清洗伤口周边,再用生理盐水或氧化氢液冲洗伤口和周边皮肤,然后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再彻底清除伤口内外的血块和异物。如伤口有活动性出血状况还要进行结扎、缝扎、热凝或者电凝,以使伤口最大清洁化,降低感染风险。同时,需用适量丁卡因纱条或者棉片填塞鼻腔,达到表面麻醉,防止血液、血块经鼻咽进入咽喉部位引起不适,严重的还会导致窒息。

1.2.1对单纯的裂伤及少量缺损患者的救治: 治疗此类患者先要把发黑的伤口或破碎处剪修整齐,在不留有死腔的情况下按解剖层次对位缝合。深层缝合需用较常规稍粗一些的丝线,或用3.0可吸收线,进行皮下和稍分离后皮下的缝合则用5.0可吸收线缝合,必须保证的是真皮层内要缝合一层。皮外缝合用6.0尼龙线即可,可视边缘伤情结合使用胶水粘和,保证边缘处密切对合,无张力。

1.2.2对裂伤致局部损伤较大的,或部分伤口修整后仍无法拉拢以及拉拢后会使面部其他器官变形的患者的处理: 最佳的方法是用局部皮瓣或游离植皮进行修复,后者需打压2周时间。依据局部情况选择局部皮瓣,旋转瓣、推进瓣都可,游离植皮时一般选择患者耳后、大腿、腹部的外皮。当然,医生的习惯和技术水平对手术效果也会有影响。

1.2.3鼻腔贯通伤、中隔软骨鼻外伤患者的处理:

从鼻腔到软骨再到皮肤逐一缝合,或中隔两层黏膜及中隔软骨。为防止软骨被伤,提高对位愈合效果,进行软骨缝合时可用横向褥式法进行。手术后,此类患者伤侧的鼻腔全部接受加压填塞,而中隔损伤患者要双侧鼻腔加压填塞,利于固定重建后中隔结构,使中隔血肿发生机率降到最低。鼻翼软骨损伤患者,或伤及鼻前庭周径二分之一以上者,手术后进行了3到6个月鼻腔扩张训练,有效防止鼻腔狭窄的发生。

1.2.4对鼻骨骨折半开放性伤口患者的处理:

第一步是依照整形美容外科原则对伤口进行清创及缝合,等伤口初步稳定,应立即实施鼻骨复位手术,同时,鼻腔内需填塞以便固定,鼻外侧需用鼻夹或胶带固定。病情前期的治疗,可大大降低中隔和鼻锥体畸形发生机率,也减少了后期整修手术的必要性。

1.2.5鼻小柱缺損患者处理方法:

从内到外是鼻小柱重建手术的基本原则,缝合鼻前庭皮肤时选用可吸收线,小柱软骨缝合应选吸收较慢的丝线,再是结缔组织层仍选可吸收线缝合,皮肤缝合用稍细的尼龙线,最后一步是填塞鼻前庭。若存有离体组织,将之原位缝合,同时需打包加压2周,以便固定。这样一方面尽可能地保留了残余组织,也为可能要进行的整复手术打好基础。

1.3手术后的处理措施:

由于早期伤口渗液量多而易结血痂,加上创伤处疼痛和病人恐慌的心理,往往会导致痂下愈合不佳或留有明显瘢痕。因此,在处理创口时应加倍细心,让每根缝线明显地外露出来,尽量不引发痂下愈合。并根据创口张力程度选择拆线时间。注意术后创口一定要保持清洁干净,以便提早拆线,这样可减少瘢痕增生和感染的机率。

2治疗结果

58例患者中3例鼻小叶缺损者,在治疗一期达到愈合,鼻腔功能完全恢复,只需待二期整形手术对外形进行修复。其余患者创口也在一期治疗中全部愈合,无明显瘢痕、挛缩和凹陷,伤口周边器官也未受影响。

3分析讨论

鼻外伤切不可小视,病情严重者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鼻外受伤后面部器官官结构常会不同程度受到破坏,也有引发生理功能障碍和心理创伤的可能。所以,对鼻外伤患者保证早期救治生命是首要前提,其次是努力帮助患者恢复局部器官功能,以确保鼻面部畸形的零发生。

在鼻外伤急诊处理中,全面妥善地运用整形美容外科基本原则和相关技术正是为了保证患者全面康复。作为一门专业修复和重健人体外形及功能,治疗各种畸形与缺损的外科医学,其原则与技术是完全可以融合到对患者的急诊处理过程中。整形美容外科是一种无创伤操作,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创伤,操作手法轻盈,每一个运作都要做到迅速且准确,熟练且到位,对伤口和组织的缝合、拆线都要严格地尊守整形外科原则和人体器官结构,以保证无论应对任何类型的创口都可使之在术后达到完好,同时,也可较好地避免对局部器官组织的拉扯或摩擦、挤压等二次伤害。因为鼻面部的点点损伤都有可能产生疤痕。

4结语

简而言之,在对鼻外伤患者实施急诊清创缝合处理时,不能只简单地追求创口一期愈合的层面上,必须切身地为患者考量,以患者容颜和心理为出发点,积极妥善地结合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进行治疗,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身体和心理的痛苦,努力提高手术效果。临床实践证明,将整形美容外科原则与技术运用于对鼻外伤患者的急诊处理中,手术效果得到显著改善,患者局部器官功能退化以及面部发生畸形的机率大大降低,有利于患者身心更好地康复。

参考文献

[1]吴晴伟,王珮华.鼻外伤急诊处理中相关整形问题的探讨[L].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文汇编(下),2007年.

[2]李伟,张科,急诊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面部软组织创伤[L].重庆医学,2009年12期.

急诊脑外伤手术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3月收治的120例本院急诊脑外伤的患者, 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 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 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60例。对照组中男40例, 女20例;年龄21~78岁, 平均年龄 (51.9±2.5) 岁;实验组中男35例, 女25例;年龄20~79岁, 平均年龄 (50.1±2.1) 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 (国药准字H20030199,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进行麻醉, 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 (国药准字H20040048, 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进行麻醉, 两组患者总用药量<1μg/ (kg·h) , 药物到达峰时为20 min, 使药物在机体内进行广泛分布, 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给药, 并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稀释到一定浓度给药。两组患者采用其他麻醉药物方式以及剂量均相同。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 以及气管拔管时间, 其中对于患者进行拔管的标准为[3]:①患者有自主呼吸, 且功能正常。②患者吞咽反射, 咽喉反射恢复正常。③患者握手有力, 肌力有所恢复。针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评价判定, 显效:患者无疼痛感。有效:患者感觉轻度疼痛。无效:患者感觉疼痛无法忍受。其中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形式表示, 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形式表示, 实施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麻醉方式比较, 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的方式对急性脑外伤患者的麻醉的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2.2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比较

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进行麻醉, 发现实验组采用的舒芬太尼在术后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且对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两组比较, P<0.05

3 讨论

脑外伤是指由于外物造成的, 肉眼可见的头部创伤, 主要表现为脑震荡综合征, 以及脑外伤所致的昏迷和谵妄, 以及遗忘综合征、硬膜下血肿等一系列严重症状, 若无及时抢救, 患者部分脑部功能可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 或是永久性遗忘, 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都有一定的威胁, 因此, 急诊脑外伤的治疗尤为重要[4,5]。在对于患有急诊脑外伤患者的麻醉中, 要尽可能使患者术后恢复清醒时间较快, 这样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以及术后有一定的促进作用[6], 在本次实验中, 针对患有急诊脑外伤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麻醉, 其中对照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治疗, 实验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治疗。舒芬太尼属于芬太尼的一种, 在临床实际操作中, 针对患者使用的是枸橼酸舒芬太尼, 其属于阿片类受体激动药, 亲脂性强, 药物容易通过患者的血脑屏障, 与患者体内的血浆蛋白进行结合时, 效果明显高于芬太尼, 且舒芬太尼分布体积较小[7,8]。而瑞芬太尼属于短效镇痛药物, 患者易出现呼吸抑制以及骨骼肌强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较多, 而实验组采用的舒芬太尼亲和力强, 镇痛效果较好, 患者作用时间长, 且通过肝脏进行代谢, 因此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较少, 在本次研究中, 针对急诊脑外伤的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麻醉, 发现实验组采用的舒芬太尼在针对患者进行术中麻醉效果较好, 总有效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的瑞芬太尼的68.33%。且在术后患者的术后清醒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 气管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对于急诊脑外伤的患者, 采用舒芬太尼麻醉的方式对患者在手术中的麻醉效果较好, 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在术中的生命安全。对于临床医疗工作者来说, 提高了患者对临床医护人员的满意度, 改善了护患关系, 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9,10]。故采用舒芬太尼对于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影响较大, 且临床效果较好, 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并研究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120例急诊脑外伤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60例。对照组采用瑞芬太尼进行麻醉, 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在进行麻醉时, 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气管拔管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舒芬太尼在对于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 麻醉效果持续时间较长, 镇痛时间较好, 患者麻醉清醒状态较好, 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较为满意, 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急诊脑外伤

参考文献

[1]谢永红.脑外科急诊手术麻醉药物的对比研究.中国卫生产业, 2011, 8 (7) :34-35.

[2]吴捷, 陈启宏.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颅脑手术中的对比观察.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5 (5) :561-564.

[3]Freye E, Levey JV.No hyperalgesia following opioid withdrawal after the oripavine derivative etorphine compared to remifentanil and sufentanil.Eur J Anaesthesiol, 2010, 27 (2) :174-180.

[4]曹艳, 王小艳, 杨海宁.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用于脑外科手术的临床研究.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 (2) :212-214.

[5]焦晶华, 陈晓光, 马虹.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于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的比较研究.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0, 10 (4) :436-441.

[6]王勇.舒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2 (3) :36-37.

[7]陈锴, 薛鹏, 张兆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应用于颅脑外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比较.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 16 (17) :30-32.

[8]吴皆男, 凤旭东, 钟成跃.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对颅脑手术麻醉乳酸水平的影响研究.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1 (26) :455-456.

[9]谢海玉, 占丽芳, 邓云菱, 等.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在老年脑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2) :281-282.

急诊脑外伤手术 篇6

心电监护仪被广泛配置于医院的各ICU病房、手术室、抢救室及一些需要密切监测人生理指标的场所[1]。在急诊科、手术室经常碰到这样的问题, 即为患者接好心电监护仪后启动测量血压键, 机器提示错误、机器的气泵放气时不稳定、瞬间放气完毕、不停充气等导致血压测量异常或者参数异常。送修设备科解决问题后不久又出现同样的问题。针对此情况, 设备科工程师解释为主机血压板有氧化物腐蚀电路导致血压测量异常, 至于氧化物形成的原因工程师也未找到。

1 心电监护仪故障产生原因

在医院临床科室中, 由于急诊科、手术室经常需要抢救突发性外伤的患者, 如车祸、打架等意外伤, 这些患者一般都会伴随有肢体的伤害, 当他们被送往医院, 医生接诊后就需要给患者接上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等监测、检查设备, 以便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参数。在这个过程中, 医护人员要将血压袖带套在患者的手臂上, 由于患者的外伤, 手臂上会有血渍和污物, 所以在测量过程中, 血渍和污物就会直接渗透在袖带上。当检查完这个患者后, 这个被污染的袖带是不能直接给下一个患者使用的。医护人员为消毒安全考虑, 将监护仪的血压袖带放入溶液中浸泡, 造成袖带进水, 由于监护仪内部是相当精密的电子元器件, 袖带进水后在血压检测中很容易因放气而导致水分进入血压检测电路, 损坏后排除水分相当困难[2]。

2 心电监护仪故障产生过程

由于这个棉质的袖带内层里面的皮囊并不是一个全封闭的, 而是有接口的, 在清洗过程中, 难免会有水进入皮囊。水一旦进入皮囊, 机器开机后, 只要启动血压测量模式, 在机器测量充气时, 袖袋就会把皮囊和气管中的水分都吸入到皮囊中, 当放气时, 这些水分就会随着气压被吸排到机器主板上、血压板的放气电磁阀和周围电路上。由于心电监护仪的电路板比较精密, 经过这样反复地进入水汽, 就会形成氧化物锈蚀主板上的铜箔, 时间长了就会导致电路板上的线路异常, 引起电路短路或者断路, 轻则导致无法进行血压测量, 重则导致整个机器工作异常。

3 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 如果每次抢救1名患者就更换1个袖带, 价格太贵, 成本高, 既给患者增加了负担, 可操作性又不强。如果不更换, 只是清洗、消毒, 这样会损坏仪器电路板, 维修更换电路板成本更高。基于以上原因最后决定自己研究试验、改进, 经过多次的试验改装, 发明了一种塑料袋 (没有底) 样的袖带, 每次在抢救患者时先将这个塑料袖带套在患者手臂上, 再将仪器的袖带套在塑料袋上, 抢救患者后只需将污染的塑料袖带清洗、消毒, 或者直接更换, 快速、卫生、简便易行, 且成本低廉, 解决了清洗原装袖带带来的不便, 又防止了机器隐患。

4 塑料袖带的基本参数及应用效果

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 将塑料袖带确定为圆柱形, 如图1所示。

实际尺寸为:直径16cm, 高25 cm, 经过试验, 此尺寸胖瘦患者均能使用。此塑料袖带在临床的反复试验, 使用已经2 a有余, 效果明显, 心电监护仪未再发生因清洗袖带而损坏的故障。

5 注意事项

(1) 血压测量不正常:除高血压、严重低血压、心率过缓和过速的患者, 以及测血压不可靠或测不出血压以外, 如仪器测血压启动后测不出血压参数, 经反复多次充气, 显示测量超时及袖带漏气, 或有的仪器显示出错代码, 则首先要检查绕肌体袖带尺寸、松紧是否合适、平整, 袖带有无漏气, 导气管有无漏气和扭曲, 是否有脏污堵塞, 要将脏污清除或更换。在清除脏污和日常保养时, 不要将液体直接倾倒在仪器上, 清洗液不能残留在机器外表面的任何部位, 要及时擦拭仪器, 机壳内部不得进入任何液体, 不得浸泡监护仪的任何部分[3]。只有操作和维护人员做好相应的工作, 落实好三级保养制度, 仪器设备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张乔治.关于心电监护仪的应用及故障维修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11 (19) :128, 130.

[2]潘学军.心电监护仪的使用与维修浅谈[J].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 (22) :374-375.

急诊脑外伤手术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的面部外伤急诊患者86例, 随机分为两组, 其中试验组43例, 男性32例, 女性11例, 年龄为22~47g, 平均年龄为 (38.6±4.7) g, 其外伤原因有车祸27例, 打架斗殴11例, 其他5例;对照组43例, 男性33例, 女性10例, 年龄为23~48g, 平均年龄为 (39.5±4.3) g, 外伤原因有车祸28例, 打架斗殴12例, 其他3例。两组患者的年龄, 性别, 车祸原因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的治疗对照组的43例患者采用普通外科的治疗方法, 用普通急诊的清创手术进行缝合, 对伤口进行简单的止血和简单的缝合。

1.2.2试验组的治疗试验组的43例患者则进行美容缝合术。首先将患处的凝血块清除, 处理干净组织碎片和异物, 切除失活组织[2]。采用局部麻醉。同时对患者的真皮一起做切除保证患者创口的边缘整齐。并且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和过氧化氢溶液冲洗伤口, 达到止血的目的防止出现血肿, 减少感染的可能和术后疤痕的产生。缝合采用3-0可吸收线缝合皮下深层, 采用5-0丝线缝合表皮。在伤口涂抹金霉素眼膏, 均匀加压包扎, 防止出现术后血肿, 并且减轻术后肿胀。术后2d后进行常规换药, 5~7d拆线。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分析统计数据通过SPSS 17.0 For Windows进行, 采用x2检验, 参数通过均数±标准差表述, 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本组86例患者进行急诊清创缝合手术, 术后效果理想, 疤痕较小, 平坦并且无畸形, 患者及其家属均较为满意, 随访2年内未出现异常。试验组的满意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为48.83%, 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x2=14.067, P<0.05) 。见表1。

3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精神生活的水平也逐渐升高。人们对于自身的外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如今面部外伤的治疗不仅仅局限于治愈而是要求到达美观的标准。目前一般的外伤处理只进行简单的止血和清创, 缝合使用的为粗针粗线, 缝合之后的疤痕较为明显。基于这种现状, 医生不仅要进行常规的抢救患者和伤口的简单缝合, 还要注重患者的美观和心理健康问题。而如今的美容缝合术, 能够使患者的面部外伤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美容缝合术因其其操作精细、机械精巧, 给患者带来了更好的疗效, 为患者的面部及心理创伤都有一定良好影响[3]。美容缝合术要求在操作中止血彻底, 皮肤层次对位准确无误。在手术过程中尽量避免对患者的创口皮肤进行钳夹, 摩擦挤压。缝合时, 采用细小的可吸收线, 并且在创口表面涂抹金霉素眼膏等表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制剂或抗生素, 可对皮肤擦伤皮肤外敷带有凡士林的纱布, 并用无菌纱布适压包扎[4]。对患者的皮肤进行缝合时应尽可能的进行内缝, 遵循医学美学的基本原理, 尽可能的让组织脱离正常部位的组织复位, 尽可能保持面部组织和器官的自然特征。若伤口为皮肤无皮下层则进行外缝。选择小针细线, 要求针距和间距尽可能小。对于出血的伤口, 则采用在酒精灯下烧红的折弯7号注射针头进行止血, 避免使用电刀而导致对皮肤的损伤。若皮肤出现缺损, 应以中心对称原则, 对组织缺损区进行局部皮瓣修复。若缺损较大, 不可进行缝合, 否则会导致五官移位和皮肤缺血等一系列后遗症。

本研究中, 选取了86例面部外伤急诊患者, 对试验组进行急诊后的美容缝合术, 而对照组则只进行一般的急诊手术。本组86例患者进行急诊清创缝合手术, 术后效果理想, 疤痕较小, 平坦并且无畸形, 患者及其家属均较为满意, 随访2年内未出现异常。试验组的满意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率为48.83%。进行美容缝合术后1~2天, 需要在创面进行换药, 并且清除附在伤口的血痂, 避免血痂压迫伤口形成溃疡伤疤。在拆线后, 需要按时使用祛疤药膏或者遵医嘱进行配合治疗。美容缝合术是一种能够使皮肤外伤, 面部组织伤口愈合并且能到达最佳疗效的极佳的手段。此术不但能够到达解剖复位的效果, 还能够到达美观的面部的修复, 减少患者因生理创伤而导致的心理创伤。

总之对于患者的面部创伤, 我们不能只仅仅进行对患者创面的简单修复, 还要根据美学角度尽可能做到美容效果, 以到达对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的最好修复。根据现如今的一些临床实践, 发现美容缝合术在面部外伤急诊患者手术中具有明显的作用, 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满意程度,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罗洪.面部外伤行急诊美容缝合术40例手术体会[J].医学信息, 2011, 24 (7) :4574-4575.

[2]张连生.观察面部外伤后行急诊美容缝合术后的临床效果[J].求医问药, 2013, 11 (2) :581-582.

[3]杨君彦.整形外科技术在面部软组织损伤修复中的探讨[J].医药论坛杂志, 2010, 31 (9) :54-55.

急诊脑外伤手术 篇8

并且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如周围神经系统、脊髓以及大脑等进行研究,稍不注意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影响,故对麻醉药物的安全性要求极高[1]。急诊中脑外伤患者通常需要尽早接受手术治疗,以降低颅脑损伤,手术与麻醉密不可分。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属于芬太尼的衍生物,是临床常用的麻醉药物,对肾上腺素的分泌、代谢以及应激反应等产生抑制作用,有效降低心血管的反应;麻醉药物可对机体产生刺激,加强应激反应,对患者的机体功能产生较大的影响[2]。为寻求安全有效的麻醉药物,该研究在2013年1月一2014年10月对40例急诊脑外伤患者采用舒芬太尼麻醉,并与40例瑞芬太尼麻醉的患者进行对比,形成如下分析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1月一2014年10月急诊科收入治疗的8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进行ASA分级[3],研究组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1.7±9.3)岁;ASA分Ⅰ级17例、Ⅱ级23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20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0.8±8.6)岁;ASA分Ⅰ级19例、Ⅱ级21例。排除伴有严重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疾病史、药物过敏史、麻醉禁忌证等患者。基本资料比较,两组组患者在上述指标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可比。

1.2 麻醉方式

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监测心率(HR)、心电图(ECG)、无创血压(BP)、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给予10~15 min的氧气吸入,桡动脉穿刺,对动脉血压进行监测,采用1.5~2.0 mg·kg-1的异丙酚以及0.07~0.15 mg·kg-1维库溴铵进行迅速诱导插管。研究组患者接受舒芬太尼麻醉,导0.3~0.6μg·kg-1,麻醉维持0.003~0.006μg·kg·min-1,直至硬膜关闭手术完成后拔除导管。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1μg·kg诱导,0.1~0.2μg·kg·min-1进行麻醉维持。术后两组患者均送入ICU以便对病情进行监测。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颅脑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等)、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对组间数据进行分析比较[4]。

1.4 统计方法

通过专业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该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初步录入数据保证其真实准确性,计量时以均数±标准差形式展示,实施t检验;计数时以(%)形式展示,实施χ2检验,以α=0.05进行校正,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麻醉前两组患者的颅脑功能无明显差异,麻醉后脑氧气代谢率(CM-RO2)、脑血液流量(CBF)、颅内压(ICP)等指标均下降;术后恢复各项指标中研究组较对照组恢复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见表1。

②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寒战等,研究组患者共发生3例,对照组共发生5例;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分析见表2。

注:同一患者可合并发生多种不良反应。

3 讨论

颅脑内部蕴含丰富血流,血流量高达全身血流的约15.0%~20.0%[5]。

颅脑一旦发生损伤会导致极高的出血量,救治不及时会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急诊科收治的脑外伤患者大部分需行手术治疗,手术操作通常较复杂精准,且耗时久,故此项手术对麻醉医师的要求高,对整个麻醉过程的控制极其严格。为保证手术安全实施及顺利完成,既要保证充足的麻醉时间亦要保证麻醉的效果,有助于暴露术野,对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控制,降低出血量。

急诊脑外伤手术过程中麻醉是关键步骤,麻醉的效果需以血压的稳定及呼吸道的畅通为前提,同时保证麻醉的管道和器械远离手术区域,不会对手术操作造成影响,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清醒[6-7]。

因此配套、完善的麻醉方案有助于急诊脑外伤患者手术的实施,提高麻醉效果,减短睁眼时间,保证将麻醉风险降至最低。本文研究中采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进行麻醉对比研究,实验得出:研究组(舒芬太尼麻醉)患者麻醉后在颅脑各项功能指标的恢复、心率、平均动脉压、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睁眼时间等均优于对照组(瑞芬太尼麻醉)(P<0.05),组间具有明显的差异;且研究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与对照组的12.5%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急诊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中,舒芬太尼麻醉效果优于瑞芬太尼,同时可有效改善患者颅脑功能,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保证患者麻醉后及时恢复清醒。舒芬太尼是阿片类新型药物制剂,主要对μ阿片受体产生作用。其具有的亲脂性、血浆蛋白结合率、μ受体亲和力等均比芬太尼效果显著,故其具有强效的镇痛作用,且作用时间较长[8]。芬太尼则具有见效快、作用时间短、恢复快、无蓄积作用、麻醉深度容易控制等优点,因此其在无痛肠镜、胃镜以及人流等手术中应用较广[9]。通过该研究发现在急诊脑外伤等操作复杂、时间久、麻醉要求高的大型手术中,舒芬太尼能够更好的对血流动力学产生作用,使其稳定,有利于手术的实施;同时其作用时间久,通过对剂量的调整可有效缩短患者清醒时间,保证患者术后恢复。与何顺厚等[10]学者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但临床使用中应注意对不良反应的避免,保证患者生命健康安全。

综合上述分析,舒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外科手术的麻醉使用中,可有效保证血流动力学稳定,确保手术安全性;同时患者清醒快速,不良反应法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

摘要:目的 研究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在急诊脑外伤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以麻醉方式为背景,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0月急诊科收入治疗的80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行舒芬太尼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行瑞芬太尼麻醉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归纳分析两种麻醉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CNR02、CBF、ICP、心率、平均动脉压、恢复自主呼吸时间以及睁眼时间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在临床急诊脑外伤手术患者的麻醉中效果优于瑞芬太尼,血流动力学指标及颅脑功能稳定,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可作为安全可靠的麻醉方式在外科手术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舒芬太尼,瑞芬太尼,急诊脑外伤,麻醉效果,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迎春.老年患者瑞芬太尼麻醉后应用舒芬太尼阵痛的剂量探讨[J].中外医疗,2011,30(32):13.

[2]何万友,王汉兵,杨承祥,等.TCI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人麻醉恢复质量的比较[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4):447-450.

[3]李肇端,周汾,闫雨苗,等.心脏手术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与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复合麻醉效果的比较:Meta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7):860-862.

[4]胡利国,潘建辉,李娟,等.瑞芬太尼联合舒芬太尼在老年患者全麻中的镇痛作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2):133-136.

[5]李雪兰,江伟航,黄焕森,等.帕瑞昔布钠复合舒芬太尼预镇痛对瑞芬太尼快通道麻醉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4,18(17):2765-2767.

[6]杜建阳.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小儿咽喉部手术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1,30(29):100.

[7]孙海云,柴云飞,张建军,等.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血管手术麻醉的效果比较[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6):635-636.

[8]赵玲,盛旭东,明婷,等.帕瑞昔布和舒芬太尼抑制瑞芬太尼痛觉过敏的临床观察[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19(10):629-630,633.

[9]尉迟海琴,丁亚飞,朱海蓉,等.舒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对老年患者恢复期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74-75.

皮内美容缝合在急诊外伤中的应用 篇9

【关键词】急诊外伤;美容缝合;清创缝合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087-01

前言:面部是反应人自身容貌与气质的特殊部位,故人们对面部皮肤质量以及瘢痕处理等要求较高。一般面部受伤患者在就诊过程中于急诊室处理伤口,但急诊外科一般不配备美容外科器械,同时急诊科医生对于整形外科的伤口处理方式并不了解,会造成患者在治疗后在面部形成较大瘢痕或结疤,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这就需要急诊科医生重视患者对美的追求,结合疾病治疗技术和美容技术,降低患者伤口瘢痕的明显度[1]。

一急诊外伤的治疗现状

一般急诊外伤都是在患者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造成的,这会对患者一些外露部位造成较严重的伤害,而目前我国医疗机构的编制对于急诊科医生的要求仅为治病救人,且患者送往医院之后情况一般较为紧急,在此情况下急诊科医生很难考虑到患者后期瘢痕的大小问题,仅采用紧急措施,在急诊室进行消毒、清创和缝合处理。基于此种治疗措施,通常会造成患者畸形愈合,形成增生性瘢痕,严重影响患者的面部美观和生活质量,给患者日常生活、工作及社交等方面带来诸多不良影响[2]。特别是由于面部位于人体暴露较大的头部位置,受损的几率极大提高,伤后处理时机以及修复程度等均会对患者后期面容恢复产生加到的影响。二导致患者后期恢复较差的原因

在急诊中采取有效措施能够极大的提高患者后期面容恢复的效果,但由于现阶段我国医疗机构自身的原因,在急诊过程中通常不会采取相关的美容方案,这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无专业美容知识培训

急诊科的医生在医疗机能的掌握上一般以治病救人为主,在美容方面的专业知识则相对欠缺,不了解美容的基本原则。另外由于其知识的盲区导致医生对于伤口愈合之后瘢痕的生长规律没有准确的了解,故在治疗中对于伤口的封闭和愈合缝合能够采取一定的手段,而不重视伤口愈合之后的发展状况[3]。

(二)缝合措施较粗糙

在急诊科中进行缝合时,急诊医生一般选取粗针粗线进行缝合,同时对于皮肤的复位相对不够重视,另外由于面部损伤会导致皮肤及皮下组织缺损较多,在对于皮下未分层缝合会导致缝合之后其伤口张力过大,易导致增生瘢痕,在拆线时机以及缝线打结上也会导致瘢痕加重。

(三)后续用药不足

在患者伤口愈合之后,传统治疗措施会停止用药,这样会导致瘢痕加重。在美容治疗上则需要持续用药,以限制瘢痕增生性生长,为后期的美容手术打下基础。

三美容缝合的操作方法

(一)术前准备

1.清创及精确对合

首先以肥皂水清洗伤口周围,之后以生理盐水和2%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复清洗伤口,清除伤口内异物以及坏死组织。同时以碘伏对伤口四周进行消毒,在此过程中应保留有活性的组织。在组织对合过程中应保证各层组织在原位对合,且创伤边缘精确对齐。

2.针线选取

皮下真皮层选用5-0无损伤缝合线,伤口外层则选择6-0~8-0的无损伤线进行缝合,缝合边距为2mm,斗距为3mm;选择孔径为0.1~0.6mm,孔深1.6~2.5mm的无损伤针。

(二)缝合过程

缝合中首先保证各层组织精确对合,皮下真皮层选择三角针,三角针具有针尖锋利,能够有效减少表皮张力的特点。在皮下真皮层缝合中应将线结打在深面,这样能够减少其局部反应,维持表皮张力更加持久,避免因张力变化导致伤口扩大。在缝合之后应再次将创伤边缘对合,包扎过程应注意缝合的松紧度。

(三)术后处理

1.包扎

采用良好的包扎固定措施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伤口疼痛感,同时采用加压包扎能够降低患者伤口组织发生运动时的牵引张力,降低其发生组织水肿的可能性,对于患者伤口的愈合有一定的促进功能。患者伤口瘢痕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伤口组织在局部受到刺激之后形成纤维细胞并过量合成胶原蛋白导致的,这就需要在包扎过程中降低未来可能对伤口造成刺激的因素,以减少其胶原蛋白的合成。

2.换药及拆線

术后应按时换药,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发生伤口感染,若发生感染应及时处理,避免对伤口愈合产生影响。根据患者伤口的位置以及其他情况确定其拆线时间,拆线时间的选择上应在避免伤口崩裂的情况下及早进行,越晚拆线则会导致瘢痕增生越严重。拆线及痂皮脱落后可以通过中药制剂降低瘢痕程度,在缝合之后也可以局部注射曲安奈德,以预防瘢痕的形成。

总之,在患者的一期缝合中采取以上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瘢痕增生强度,为患者后续美容手术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降低后续美容手术的难度,部分创伤较轻的患者甚至无需后续手术即能满足其基本的美容需求。在此过程中需要急诊科医生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美学修养,适当学习美容医学知识和美容外科的基础机能,通过强化培训使之能够在急诊外伤的处理中应用美容医学的技巧,避免患者二次手术的发生。故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的多方面专业素质的培训。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患者对美容要求的逐渐提高,医生应在急诊清创缝合术中充分考虑患者的美容需求,以改善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质量。外科医生应提高其美容专业知识素养,并积极的将其应用到所参与的每一例手术中,以满足患者对于美的要求。本文所提到的美容缝合方案尚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浩,张纲,郑维银,等.美容缝合技术在颌面部创伤中应用的疗效观察[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3,02(03):1169-1171.

[2]徐洲,王珮华,吴晴伟.皮肤粘合剂爱必肤在耳鼻喉科急诊外伤中的应用[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1,05(01):1355-1357.

急诊脑外伤手术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09年4月~2012年6月收治的114例接受急诊手术的开放性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2010年12月前未开展根因分析法时收治的5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0年12月~2012年6月开展根因分析法后收治的57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48 h内接受外科手术。实验组男32例,女25例,平均年龄(64.5±7.2)岁,其中脾破裂29例,肝脏破裂15例,小肠破裂7例,胰腺损伤6例;对照组男34例,女23例,平均年龄(63.9±7.6)岁,其中脾破裂33例,肝脏破裂18例,小肠破裂3例,胰腺损伤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中,所有患者或其家属均签署过知情同意书,且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于2010年12月起在科室内建立根因分析小组,组长由科室内的护士长担任。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家属发放一本记录册以记录由入院到完成手术这一阶段患者所认为的不足之处。在日常工作中,及时与病房内的患者进行沟通,用温暖的语言使其感到放松,并引导其讲出日常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的不足之处以及自己内心的建议与意见。医护人员在交班之前将患者的想法记录在本子上,传递给下一班的工作人员。每一班工作人员在开始上班后,根据本子上新出现的内容,对自己的工作方法及时进行调整。每周选定一个时间进行整个科室的集体讨论,讨论前收集本周患者及医务人员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与不足。讨论过程中,采用分组的形式先由各个小组对患者所提出的各项问题的原因进行寻找。在每个小组得出自己的结论后,再进行组间的交流与汇总,确定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提出应对的策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将根因分析法应用于患者的护理中,针对所发现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做出改进。患者入院后,通过各项辅助检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并对患者做出相应的解释,同时对患者进行鼓励,打消其恐惧心理。对于接受脏器摘除如脾脏切除术的患者,向其普及基本的医学常识,如脾脏在机体所扮演的功能,脾脏被切除后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术后对于担心手术切口影响外形的患者,请整形外科会诊,制订治疗方案,给予患者足够的自信。若患者在术中或术后发生并发症,此时除必要的治疗与抢救措施外,医护人员应设身处地考虑患者的想法,并通过心理辅导与患者沟通,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1.2.2 对照组

对照组入院后接受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包括入院后与家属谈话,安抚患者紧张、焦虑的心情,术中配合手术医师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发生意外情况的患者实施抢救措施,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切口护理与心理护理。

1.3 评价标准

于患者出院半年后发放SCL-90量表与SF-36量表对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SCL-90量表共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及人际关系等9项内容,每项的分数为1~5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自觉症状越重[3];SF-36量表共包括躯体功能、躯体健康、精神健康等8项内容,每项的分数为1~5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自觉症状越重[4]。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独立样本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实验组与对照组SCL-90量表评分比较

实验组抑郁、焦虑及恐怖及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14、4.622、5.307,P<0.05)。见表1。

2.2 实验组与对照组SF-36量表评分对比

实验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角色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7、2.078、2.987,P<0.05)。见表2。

3 讨论

在以往的研究中,对于接受手术的腹部外伤患者的心理干预往往从术后才开始[5],但在本次研究中,通过使用根因分析法对以往患者在手术室中的表现进行分析,发现患者的负面情绪往往从入院接受外科手术前就存在。从患者入院到进入手术室,直至手术开始前,这段心理干预的真空期,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常无法进行干预[6,7]。由于患者入院后直至进入手术室,护士将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建立静脉通道,观察患者的各类生命体征[8],但此段时间同时也是心理障碍的高发阶段,首先造成外伤的原因如车祸、斗殴等,都使得患者的生理与心发生应激反应,其次疼痛、血腥的场景更加重了患者的恐惧、焦虑[9]。以往常认为负面情绪在术后才会出现,但通过一段时间根因分析,笔者所在的根因分析小组总结出在手术室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状况。开放性腹部外伤患者主要存在以下几点心理问题:(1)开放性腹部外伤患者入院时由于出血较多,患者的恐惧心理较强,若合并有轻度的休克,患者常表现为烦躁不安,甚至不配合医护人员的救治工作。(2)由于脾脏破裂在腹部外伤中的发生率较高,大部分患者需要接受脾切除手术[10]。而许多患者对脾脏的功能了解不多,认为自己比他人少了一个器官,在内心深处无法接受。(3)外伤及手术在患者体表所留下的伤疤让患者觉得影响了美观,这一点在女性患者身上尤为明显。(4)腹腔手术的有创操作使得患者在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无法正常饮食及排泄,这一点也让部分患者感到困扰[11]。但在施行根因分析并总结出存在的问题与原因之后,开始在手术室对患者进行超早期的心理干预。通过组织学习基本的心理学知识,科室内的护士掌握了部分基本的心理学知识与方法。在建立好医患关系的前提下,通过手术室内温和的语言、良好的态度、专业的护理操作及自身的人格特点,护理人员尽可能地在手术前就稳住患者的不安与焦躁的心理,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

研究显示腹部外伤患者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关系密切,积极的心态常能够促进机体的康复,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12,13,14]。本次研究中,在患者出院时发放SCL-90量表与SF-36量表对患者的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SCL-90量表中,实验组抑郁、焦虑及恐怖等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SF-36量表中,实验组精神健康、社会功能及情感角色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通过实施根因分析法在手术室对患者的心理进行早期的干预,有效地改善了术后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了其生活的质量。

上一篇:代谢产物下一篇:英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