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治理制度管理

2024-12-03

环境治理制度管理(精选12篇)

环境治理制度管理 篇1

摘要:近年来我国各个行业发展迅速,并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其中不乏一些高污染、高环境风险的行业,其发展会给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威胁。所以相关责任部门还应当积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活,并对环境风险制度进行完善,进而有效避免企业环境污染的产生,最终实现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环境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完善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水平,对于企业的安全有序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技术支撑层面的建议

(1)提升化学品环境管理基础研究水平企业风险识别核心是贮存、使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有毒化学品,根据不同管理目的,国内外相关部门已经提出重大危险源辨识、管理物质、危险物质、极危险物质等清单。所以危险化学品环境危险程度和环境危险性评估亟待进行,根据相关安全管理条例评估和鉴定使用量较大化学品和常用化学品,并开展环境风险物质和重点化学品控制名录,进而实现重点化学品工业检核标准和准入标准的构建。

(2)进一步研究重点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方法我国以制造业为主并存在大量石化化工企业,相关部门对风险企业的监管活动需要分级进行,这样才能够优化环境风险管理效益和成本。由于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理是建立在风险分级和识别的基础之上,所以应当深入研究重点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方法,进行企业风险等级评估标准的分类分行业构建,最终实现对重点企业风险源动态管理的规范。

2管理层面的建议

(1)完善立法,充分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根据《意见》中“充分落实环境安全的责任主体”的要求,相关部门应当通过修改环境保护法的契机,进行安全主体责任意见的制定,并对环境安全责任主体内涵进行明确,通过一整套防范环境风险制度措施的构建,为企业进行环境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企业环境安全责任主体指的是在环境风险隐患治理和排查的定期开展中主动进行环境风险状况的申报,通过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和制度的完善实现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的评审和制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当建立应急救援队伍。

在应急状态下责任部门应当开展预先处置活动并将事故源头切断,进而达到对事故最初态势的控制,避免次生环境事件的发生。同时还应当将事故情况主动上报相关部门,通过处置和救援活动的积极参与,为调查事件责任和原因提供有效配合,并支付因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和产生的费用。

(2)通过风险申报登记制度实现对风险现状的掌握企业获得经营生产收益也就意味着承担申报企业风险防范措施和环境风险状况的义务。相关部门应当在环境保护法修改的过程中,对环境风险申报登记的法律依据进行明确,通过环境风险申报管理制度的制定实现企业申报贮存、使用、生产化学物质数量、种类、风险单元、防范措施的明确。申报制度建立后,企业主动申报就会代替传统责任部门上门检查,在常态化管理中纳入环境风险和化学品管理,进而为公众监督和环境部门监督提供便利。

(3)建立环境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企业落实环境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对环境风险隐患的定期排查治理,相关部门应当对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规定进行构建,进而实现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内容、分级、概念的明确。企业则应当对环境风险隐患的定期排查制度进行完善,在全过程管理中评估、治理、报告、等级环境风险隐患。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则应当监督检查企业环境隐患的排查情况,在企业检查或企业上报中出现的较大隐患应当进行公示。同时责任部门还应当对风险隐患移交报告制度进行建立健全,对于涉及其他部门责权的隐患、非法行为应当通过书面形式进行告知。

(4)构建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还应当积极推动环境风险评估活动的开展,通过环境风险分级管理措施的制定,实现环境风险的分级管理制度的构建。相关部门还应当对企业周边环境敏感区、风险防范措施、内部化学品进行了解,并根据了解情况进行企业环境风险级别的调整。相关部门还应当根部企业环境风险等级的不同,开展管理要求和模式的针对化实施,进而区别管理绿色信贷、上市环保核查、应急物资储备、环境风险申报、清洁生产、污染责任保险、应急演练、隐患排查。

3保证机制层面的建议

(1)强化合作,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根据权威部门统计,六成到七成环境事件是由于化学品运输、安全生产直接事故造成或处置不当造成。所以,相关部门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方法中应当进行有效配合,尤其是在安全事故处置和运输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当保证责任主体充分履行防范和避免环境风险的义务,对于次生环境污染也应当进行有效处置。在受到安全事故报告后,相关部门应当将事故情况及时告知环保部门,并充分考虑专家意见处置事故,避免进一步引发环境污染。(2)建立应急救援物资评估制度相关企业应当依据自身性质进行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但关于应急物资数量、种类的规范还没有建立。相关部门应当进行环境应急救援评估制度的构建,并和安全生产部门、监管部门根据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情况进行应急物资配备标准的分等级分行业制定,进而实现企业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能力的提升。

4结语

当前环境风险管理制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相关部门应当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而推动环境风险评估活动的有序开展,最终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本文对环境风险制度完善进行了分析,但仍存在一定局限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强化重视,进而实现环境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志敏.强化环境风险管理落实环境安全主体责任[J].环境保护,2012,13:14-17.

环境治理制度管理 篇2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使公司在生产与经营活动中,遵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要求,使公司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持续改进,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管理要求。

第三条 本办法采用如下定义:

清洁生产:是指通过不断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第二章 管理组织与职责分工

第四条 管理组织

(一)各单位党政一把手是本单位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二)应设置公司和部门、车间二级环保管理体系,公司层面设置环保管理机构,车间层面须设置专职环保管理人员。各级管理机构应有明确的环保职能、岗位说明书和工作流程。

(三)各协作单位,应对应公司管理制度建立自己的环保管理办法。第五条 职责分工

(一)环境保护部

1.负责编制公司环保管理制度、环保规划,并监督实施; 2.负责总量污染统计、减排与核算;

3.负责对各类环保统计报表的审核、建档工作;

4.负责制定环保专业宣传、培训计划并实施,污染治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 5.负责对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重点环措项目实施情况、危废处置等方面的合规性监督检查和环保审计,并考核;

6.负责推进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及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7.负责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8.负责指导各单位环保管理工作。

(二)车间环保管理部门

1.负责办理本部门、车间的环境影响识别评价和环保;

3.负责审查本车间环保费用预算、环措项目实施、对所辖部门、车间管理与考核;

4.参加公司级环保培训教育、组织车间内部环保培训教育;

5.负责监督管理各自的污染防治设施、监督管理各自的排污口及在线监测管理,在线监测仪器的比对监测、环保局季度考核监测;

6.负责一般环境污染责任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7.配合政府管理部门到本车间的执法检查及调研、处理本车间相关的政府事务。

(三)其他相关环保管理部门

参照公司管理部门职责执行,管理好本单位的各项环保事务。

第三章 排污申报登记

第六条 各单位应按照国家法规要求实施排污申报登记工作。须按照表格要求如实填报,不得瞒报或谎报,并在规定时间内上交,必要时提供有关监测报告和技术资料。

第七条 各单位排污申报登记内容须经环境保护部审核,确认无误后,方可上报上级环境主管部门。

第八条 各单位在排污申报登记后,如排污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填报《排放污染物月变更申请表》上报区环保局,同时在环境保护部备案。具体要求按《排污申报管理办法》执行。

第四章 排污许可证管理

第九条 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废水、废气、产生环境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的单位,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申领排污许可证。

第十条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者,不得排放污染物。取得排污许可证的排污者,必须按照排污许可证核定的污染物种类指标和规定的方法排放污染物。

第十一条 排污许可证由正本和副本构成,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五年。各单位排污证的申办、管理按《排污许可证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章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

第十二条 公司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

第十三条 环境保护部对各单位新、扩、改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及污染治理措施“三同时”执行情况实施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一)启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前,需要向审批项目的环保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建议书、备案证或核准登记表,确定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文件的类型。

(二)项目单位必须委托有相应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环评单位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或报告表,报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三)被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或报告表中所规定的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应作为建设项目中环境保护管理依据,要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逐一落实并做到“三同时”。

(四)建设项目投产前要向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机关(省、市、县环保局)提出试生产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投入试生产。

(五)建设项目试运行3个月内,要向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机关提出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申请,由环保主管部门组织现场验收。

第十五条 建设项目的产品性质、规模、建设地点或采用的生产工艺等发生重大变化时,项目建设单位应按规定的程序修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重新报批。

第十六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自批准之日起满5年,建设项目方开工建设的,其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当报原审批机关重新审核。

第十七条

各单位建设项目所有涉及的环评文本、环评批复、试运行及批复、竣工验收报告、竣工验收监测报告等相关资料,都应报环境保护部备案。

第十八条 新建项目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备案、在线监控设备联网与验收、工程环境监理报告已列入“三同时”验收必备条件。

第六章 环境监测管理

第十九条 各单位要制定排污监测计划,包括内部常规监测和委外监测两部分。监测计划要明确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监测时间、负责人。监测计划经公司环境保护部审核后实施。

第二十条 各单位的污染物排放口及污染治理设施的出口,应进行内部常规监测。一般情况下车间的污染物排放口要求每月至少监测一次,污染治理设施出口及公司总排口每天至少监测一次。并建立环保监测台帐;没有监测能力的单位可委托市环保监测站监测。

第二十一条 环境监测的内容和方法

(一)环境监测的内容一是按照《环评报告书》中监测计划及所列监测项目制定,二是按照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对各企业进行监测的各项常规指标及其他特征污染物。

(二)环境监测的方法采用国家规定的《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和《大气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中规定的方法。

(三)对某些不具备监测手段和条件的污染物,也可采用物料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

第二十二条 凡建有污染治理设施的单位,必须配套建有能够监测本单位特征污染物的监测设备,配备具有相应资质的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第二十三条 各项监测必须做好记录,数据准确、可靠。环境保护部对各单位监测计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

第二十四条 排污口在线监控设备及环境监测设备要定期进行校验并保存校验记录,在线设备每季度自行比对工作按照公司《水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运行管理办法》执行。

第二十五条 对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监督监测或公司环境保护部的抽测,各单位要积极予以配合,并对照取样分析,将监测结果存档。

第二十六条 国控企业自行监测方案及监测结果信息公开要求,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第七章 污染治理设施的管理

第二十七条 各单位的污染治理设施必须保证设备完好,并维持正常运行。第二十八条 一般情况下污染治理设施要随生产停产检修而检修,不得擅自停止使用,若出现设备损坏不得已必须停用检修时,需要上报当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必须说明设施停止使用的原因、天数及停止使用期间采取的其他达标应急措施等。

第二十九条 公司环境保护部将不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对污染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进行抽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单位提出批评或处罚。

第八章 突发环境事件管理

第三十条 识别环境风险,编制应急预案

(一)存在污染物排放、产生或处置危险废物、使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编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对生产运行过程中因突发性事件或自然灾害导致的环境污染事件及其它潜在环境风险进行识别评价,制定相应处置和预防措施。

(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包括总则、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预防与预警机制、应急处置、后期处置、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附则、附件等基本内容,还包括本单位的概况、周边环境状况、环境敏感点介绍,本单位的环境危险源情况分析、应急物资储备情况等内容。

(三)各单位编制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经应急专家评估后报上级环保主管部门备案,应急预案备案表复印件报公司环境保护部归档。

(四)各单位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每年不少于一次,并保存相关演练记录,包括演练计划、演练预案、过程照片和影像资料、演练过程记录、演练效果评估及改进、文件修订记录。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后应立即启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防止二次污染和污染面的继续扩大。

第三十二条 发生重大或较大突发环境事件的信息报送工作,按照《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突发环境事件的报告分为初报、续报和处理结果报告三类。初报从发现事件起一小时内上报;续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随时上报;处理结果报告在事件处理完毕后立即上报。报告应采用适当方式,避免在当地群众中造成不利影响。

第三十四条 事件调查与分析

(一)事件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完成后,责任单位应向环境保护部提交详细的书面报告,说明事件发生原因、过程、危害、采取的补救措施、处理结果以及遗留的问题和防范措施等情况,并附有关的证明文件。

(二)必要时环境保护部组织相关单位和专家召开分析会,对突发环境事件产生的原因进行认真分析,督促有关单位制定防止事件再发生的措施或管理办法。

第三十五条 突发环境事件的责任追究除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外,按照公司《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管理办法》对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突发环境事件发布信息或媒体采访需按照《突发环境事件公共关系应急处置管理办法》执行。

第九章 环保现场检查

第三十六条 环境保护部有权随时对各单位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第三十七条 各单位有义务接受现场检查,并应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必要的资料。

第三十八条 现场检查内容

(一)环保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

(二)建设项目环保合法手续、排污许可证持证及按证排污情况;

(三)污染治理设施、在线监控设备运行情况,监测人员持证上岗;

(四)危废申报、转移、暂存与处置情况;

(五)应急演练、人员培训情况;

(六)环境污染事件处理情况;

(七)清洁生产中高费方案实施情况;

(八)环境体系认证情况,对相关方施加影响、适用法律法规的合规性评价。第三十九条 环境保护部对检查中发现的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噪声等污染物的治理措施操作不当,致使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违法处置等行为,依据其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程度,对直接操作者按照公司《环境保护责任追究管理办法》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章 清洁生产审核与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第四十条 公司鼓励清洁生产,并将清洁生产纳入企业发展规划,由技术部门牵头组织清洁生产推进工作,各单位环保管理部门、研发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予以配合。

第四十一条 各生产单位应开展有关清洁生产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推广,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逐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产生。

第四十二条 各生产单位应当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资源消耗以及废物的产生情况进行监督和控制,并根据需要对生产过程实施清洁生产审核。

第四十三条 提倡各单位根据各自情况,按照国家有关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规定,积极推进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建立和认证工作,提高企业环保管理水平。

第四十四条 各单位应将清洁生产审核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费用纳入全面预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企业用于清洁生产审核和培训的费用,可以列入企业经营成本。

第四十五条 清洁生产审核每五年一轮,新建项目在“三同时”验收满五年时启动清洁生产审核。

第十一章 “三废”综合利用和处置的管理

第四十六条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污染防治责任制度,积极开展工业三废综合利用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第四十七条 各单位应当在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对生产和服务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自行回收利用,如有必要转让给其他单位的,要仔细审核处置方的资质,并确保废物的最终处置符合环境保护要求,防止污染物的转移。

第四十八条 对于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收集、贮存、运输,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在此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具体操作执行公司《固体废物管理办法》。

第十二章 排污费的缴纳和环保专项资金的申请与使用管理 第四十九条 公司要按时足额缴纳排污费,并将排污费数额核定表、缴费收据的复印件存档备查。

第五十条 环境保护部对公司环保专项资金的申请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第五十一条 环保专项资金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三种,各单位可根据各级环保专项资金的申请要求,组织申报材料。

项目申报材料包括:

(一)项目单位申请资金的正式文件;

(二)填写《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申报项目基本信息表》;

(三)项目单位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包括:项目目的、治理方案或者技术路线、总投资概算、申请补助金额、资金使用方向、实施保障措施、预期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等;

(五)项目备案、规划、土地及环评批复文件。

第五十二条 环境保护部根据有关单位的申报情况进行汇总,统一上报,如项目过多,则召集有关专家进行筛选,根据实际需要,决定项目和申请资金的数量。

第五十三条 获得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必须按照政府部门的有关规定,保证专款专用,配套资金及时到位,确保实施效果,通过验收。

第十三章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资料档案

第五十四条 为进一步加强各单位的现场监管,规范环境管理,根据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要求,各单位应建立规范的环保资料档案,有效期四年内资料。档案资料包括以下内容:

(一)生产工艺技术资料;

(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料(永久);

(三)各排污申报、排污许可证、监测报告、现场监督检查记录单及排污费缴费单据;

(四)危险废物材料(危废转移联单留存五年);

(五)污染处理设施技术资料;

(六)COD、氨氮在线监控资料;

(七)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资料;

(八)清洁生产资料。

第十四章 附 则

环境治理制度管理 篇3

摘 要 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的财务管理的管理环境以及管理理念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发展扩展了企业财务管理的范畴和内容,从而影响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带来了新的挑战。企业的内部管理在信息时代环境下越来越重要,由此,企业应通过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中的问题分析,逐步完善和建立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关键词 信息时代 企业 财务管理 内部控制 制度

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应对自身财务管理状况进行改善和有效调整,从而使企业的财务发展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切实需要。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应对财务管理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信息环境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企业还应通过对内部控制中的问题分析建立了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一、信息时代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

1.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活力

当前企业的组织机构中普遍存在机构臃肿、管理层次较多、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企业盈利少或出现亏损现象,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不完善不全面,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执行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致使企业的财务控制难以建立规范而科学的管理体系,实际上企业管理的传统机制并未得到改变,企业也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治理结构。

2.内部财务控制人员素质低下,财务与会计体制不独立

企业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的影响。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现状致使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在内部控制人员素质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状况下,即使建立了完善的财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也将由于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力问题而难以达到有效的财务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效果。企业财务与会计体制的不独立也将造成财务管理的复杂局面。企业财务管理与会计体制具有不同的职责和功能,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财务人员和会计人员很难兼顾财务以及会计工作的不同的发展要求,致使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难以得到有效的规范发展。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会计人员权责不清

当前企业的财产权与经营权相互分离,企业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由于目标取向的不同造成了利益冲突,要使企业的经营者按照所有者的目标和要求对企业的资源进行分配,则必须建立起对企业的控制和约束的机制。受到我国传统经济模式的制约,企业的经营实际上在缺乏监督的状况下经营发展,从而导致了企业财务会计人员权责划分不清。

4.内部审计机构不健全,内控机制弱化

经济发达的地区,部分小型企业并未建立内部审计机构,而已经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企业,内审机制也仅仅对厂长或是经理负责,按照厂长的授权,建立对下级的严格审计体制,而对同级或是上级的监督没有作用和意义。难以对同级的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审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并未独立,从而也难以发挥审计制度应有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企业审计制度的定位不清将导致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强。具体而言,内部审计组织由于存在利益关系,从而对其权威性以及工作人员的独立性产生了影响,致使内部审计人员难以客观深入开展工作,致使审计处理难以得到有效的贯彻和实施。

二、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体制措施

1.理顺体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以企业完善的治理机构为基础,企业应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组织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结构。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有效竞争力,从而在实际市场上占据有利的地位。建立健全以及行之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保证财务管理系统的畅通,从而实现企业最大化的价值。

2.提高财务人员素质,设立独立的财务和会计体制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关键因素在于财务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企业内部控制措施是通过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落实实施的,同时财务人员也承担着监督经营者以及其他经营活动人员财务控制规范的责任,由此,财务人员的素质和水平影响了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实施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发展,企业应全面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建立独立的企业财务和会计体制,从而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实力。

3.完善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明确财会人员的权责

企业的管理结构的设置应体现内部财务控制的要求,可设置财务总监、总会计师等岗位,实现对企业财务和会计的双向管理和控制等。企业还应建立健全经营计划制度、财务预算制度、指标考核的制度等。财务的控制应包括对计划的制定以及相应指标的分解到计划目标实现的全过程。从企业的机构设置、职责明确、企业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制度等方面实施严格的控制措施,从而保证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管理的有效性。通过对企业财务的编制、执行和监督预算建立了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同时明确了企业财会人员的权责,建立相互独立相互制约的企业内部控制体制。

参考文献:

[1] 葛玉银,黄磊,熊艳.企业管理信息化下我国国企内部财务控制研究——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现代商贸工业.2009.22.

[2] 徐哲.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与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建设.财会通讯(理财版).2008.3.

[3] 王静.浅谈企业管理信息化对内部控制的影响.经营管理者.2009.8.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的构建探究 篇4

1 现阶段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是助力产业结构调整, 也是新时期深化经济改革的必然需求。企业环境管理的全面开展、有力落实, 是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我国环境保护基础面不足、企业环境管理的现状让人堪忧。当前, 企业参与环境保护管理的主动性不够, 参与的意愿不强烈。一方面, 企业经济效益的创收与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等形成了矛盾冲突, 在利益的驱使之下, 企业主动环境保护管理的积极性依据欠缺;另一方面, 企业作为被管理者, 行为上的被动性,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其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因此, 企业环境管理表现出“管理意愿迫于政府要求, 管理行为流于形式”的现实窘境, 造成企业环境管理不到位, 缺乏管理的实效性, 与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相违背。

为了更好地强化环境保护管理, 国家在法律、经济及行政等层面, 制定并实行了诸多的管理措施, 以更好的规范和引导企业环境管理行为。就实际来看, 环保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通过强化行政命令的强制性关停、整改等措施, 提高了政府层面的环保目标。企业也为了适应政策的导向、紧跟经当前济发展要求, 通过先进设备、技术的购进, 降低企业在生产等环节中的资源消耗, 提高环境保护的实效性。因此, 从现阶段企业的环境管理行为来看, 其管理行为的发生来自于社会、政府等外部压力的促使, 环境保护虽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创收形成了直接影响, 但环境管理不到位所带来的关停、罚款, 对企业的发展影响更大。但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视角, 企业环境管理的常态化、有效性构建, 不仅仅强调法律、行政等层面的强制性措施, 更关键的是积极引导企业, 在提高企业环境保护责任意识的同时, 逐步建立健全内部环境管理制度, 依托内部管理制度对自我行为的规范, 形成更加良性的、常态化的环境保护行为。

2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的构建策略

2.1 建立健全环保管理机制, 强化内部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在新的历史时期, 环境保护上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 新《环保法》的出台与实施, 强调企业在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过程中, 应着力于环保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形成完善的内部环境管理体系。首先, 建立“经理、车间、班组”三级环境管理机构, 形成自上而下, 全面管理落实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层重视、一线职工积极参与, 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创造良好的内在基础;其次, 强化管理计划、目标及工作实施的全面落实, 做到“三者统一”, 突出内部环境管理目标的导向下, 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 将内部环境管理作为企业内控管理的重点来抓, 作为实现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重要基础来管理, 确保内部环境管理的有效性。

2.2 建立健全内部环境管理考核体系, 强化约束激励机制的构建

管理的有效性, 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行为的积极主动性, 各方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开展。建立健全考核体系, 一是基于内部环境管理的内在要求, 是激励管理行为的重要基础;二是考核体系的建立, 有助于促进管理目标的更好实现, 确保管理计划的实施契合当前环境保护管理的要求。因此, 企业在深化内部环境管理的过程中, 应转变过去“松散”、“流于形式”的管理现状, 转而以完善的考核体系, 强化约束激励机制的构建, 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

2.3 建立健全内部环境监管制度, 提升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管理计划的实施、管理措施的开展, 都强调监管工作的及时跟进, 确保各方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因此, 为更好地构建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 应强化内部环境监管制度的建立, 确保环保管控指标的有效落实、管理计划的有序推进, 这才是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急需强化的重点领域。首先, 实行多样化的检查方式, 强调重点领域重点监控。责任到人、到部门;其次, 建立健全监控管理制度, 依托现代管理系统, 实现对生产环节的环境实时监控;再次,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推进企业环保文化建设, 为企业内部环境监管工作的全面开展, 创造良好的群众基础。

结束语

企业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的构建, 是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改革发展的内在需求, 也是契合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集中体现。企业在内部环境管理制度的构建中, 一是要强化管理机制的建立, 强化管理的有效性;二是着力于管理体系、监管制度的建立, 依托完善的考核体系, 形成良性的约束激励, 提升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肖秦敏, 陈怡娟.构建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策略研究[J].企业研究, 2010 (24) .

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篇5

第1条 为了给生产员工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对生产作业环境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 工厂中所有涉及生产作业环境方面的相关工作均按本制度的规定执行。

第3条 本制度中的生产作业环境不仅包括生产的主要现场,也包括进行检验的辅助生产现常

第2章 设备布局要求

第4条 生产设备的布置首先要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其次要满足安全与卫生的要求。

第5条 在布置各种大、中、小型生产设备时要综合考虑便于操作、安全、作业流动等因素,同时确保各设备之间留有足够的空间,具体要求如下。

1.生产设备的间距以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其中小型设备与中型设备的间距不小于一米,大型设备的间距不小于两米。

2.生产设备与生产现场的墙、柱之间的距离同样按活动机件达到最大范围计算,小型或中型生产设备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与墙柱的间距不小于0.9米。

3.小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6米,中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0.8米,大型生产设备的操作空间不小于1.1米。

第6条 在布置大型机械设备时,应考虑操作设备时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废料如何摆放,同时确保操作者的动作不干扰别人,所以,必须留有宽敞的通道和充足的出料空间。

第7条 对于产生强烈噪声的设备,如不能采取减噪措施降低其噪音,则应将其布置在离生产现场较远的地方,同时需要注意不得影响其他部门的办公环境。

第8条 对生产现场中高于两米的运输线,必须设置防护网或防护罩进行保护。若使用防护网,则其网格的大小应以能阻止所运输的物件坠落于地面为标准,运输线的两端应设置防护栏,其高度不得低于一米。

第3章 工位器具、工件、材料的摆放管理

第9条 生产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必须按照操作顺序,整齐地放入指定的区域,并采取安全可靠的措施加以固定,禁止乱摆、乱放。

第10条 生产所用的工位器具、模具、夹具、量具等必须放到指定的地方,以防止混乱或坠落伤人。

第11条 生产用原材料必须限量放入生产现场,以免造成生产现场的拥挤或导致发生其他事故。存放量的.具体标准如下。

1.白班不超过加工额的1.5倍,夜班不超过加工额的两倍。

2.大件原材料必须按照额度领取,禁止超过当班的生产额度。

第12条 在生产现场码放各种物料时不得超高,一般码放高度不允许超过2.5米(物品单位超高除外),高度与宽度的比例不超过2∶1;易滚动的物品要有垫块进行固定;堆垛的底部要牢靠,垛与垛之间的间距要合理,以便于吊装和搬运。

第4章 地面状态管理

第13条 合理地规划生产现场的地面,用不同的颜色将生产现场的地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安全通道必须以绿色、醒目的标志标示出来。

第14条 生产现场所划定的各区域间距要合理,其中人行通道不得小于一米,车行道

上一篇:美国的工伤保险制度  下一篇:儿童福利制度转型

财务重述的制度环境 篇6

【关键词】 财务重述; 制度环境; 财务报告

财务重述是指对前期财务报告差错进行更正的行为。财务重述通常会表明公司的财务报告信息可能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研究表明,进行财务重述的公司有可能会面临公司形象受损、企业和股东价值遭受损失、未来融资成本提高、法律诉讼风险加大等不良后果。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要求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并在附注中披露前期差错更正的相关信息。这属于一种事后补救的规定,主要是为了给投资者等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信息,从而帮助他们做出经济决策。然而,这一目标似乎并未能很好的实现。近年来,上市公司的财务重述行为比较严重,投资者因此而遭受损失的现象并不少见。无论这些差错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过多的财务重述势必会使财务报告的可信度降低,进而对资本市场产生不利影响。社会中的制度是相互关联的,一种制度安排是否有效,不仅取决于该制度本身设计的合理性,还取决于与其相关的其他制度安排。因此,有必要分析财务重述的制度环境,从而为财务重述行为的规范提供些许建议。

财务重述的制度环境具体来说主要包括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府监管、社会监督和内部控制环境等,其中,法律环境、经济环境和政府监管对财务重述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具有重要影响。

一、法律环境

法律环境是财务重述的重要制度环境之一。《企业会计准则》、证监会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9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和《上市公司披露管理办法》等都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对前期的财务报告差错进行更正并披露。然而,一项纠错机制的有效实施还必须依赖于对错误行为的惩罚机制,如果没有对错误行为进行惩罚的严厉法律环境,就有可能会出现“屡错屡改”的现象。不对错误行为进行惩罚或惩罚力度过轻,就相当于给上市公司犯错形成一个较为宽松的法律环境,这就可能会使得上市公司控制错误的意识不强,从而使得财务报告经常出现错误,财务重述也就不断发生。有些上市公司管理层还可能会借助这宽松的法律环境进行利润操纵等有助于管理层自身利益的行为。但是,如果有一个比较严格的错误行为惩罚机制,上市公司犯错成本或违规成本就会提高,控制错误的意识也就相对会加强,从而能减少错误和财务重述的发生。我国现行《刑法》、《会计法》等法律法规对于上市公司虚假性陈述、误导性陈述等信息披露行为的惩罚力度较轻,执法也不够严格。相关的处罚以经济处罚为主,而且是以单位处罚为主,对于进行违规信息披露的责任人的处罚力度较轻。对于因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而遭受损失的投资者,相关法律法规对其利益的保护程度则比较低,诉讼难、索赔难是投资者面临的普遍难题。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规成本低,控制错误的意识不高,财务报告出现错误的可能性相应就会有所提高,财务重述频繁发生也就难以避免。

二、经济环境

资本市场是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场所,资本市场的运行和发展都会影响到上市公司的行为。无论是在上市公司有融资需求时还是成功融资后,投资者和分析师等都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着较高的预期,而企业的发展除了受自身因素影响外还受制于行业、国家乃至全球经济的影响,其盈利有可能会达不到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预期。因此,为了迎合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预期并保持持续盈余增长,上市公司可能会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而财务重述则可能是其盈余管理的手段之一。周晓苏等(2011)研究发现,先前高报盈余而导致财务重述的公司有着明显的盈余管理动机,其重述期的业绩要显著低于重述前期。由于我国的投资者、分析师等比较关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信息,而对临时公告、补充公告等关注度不够,这就使得一些上市公司可能会将一些重大的不利信息故意在年报中隐去或出错,然后再选择合适的时机或被监管部门询问后以更正公告或补充公告的方式来反映或纠正,从而使得这些不利信息对上市公司的负面影响程度降到最低。尽管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建立了二十一年,但是与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市场总体结构失衡、市场运作规范性不够、市场有效性不足、市场约束机制较弱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财务报告的错报行为被发现和被惩罚的概率相对较低,市场对财务重述行为反映也不够有效,这一系列的问题使得不少上市公司产生了一定的投机心态,财务报告因而不断出现有意或无意的错误,进而引发了频繁的财务重述行为。此外,资本市场的不成熟也体现在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上,不少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是为了短期获利,只要股票价格能上涨,企业的真实业绩如何并不在意,因此即使是ST公司也能获得众多投资者的追捧,这就可能会进一步促使公司降低对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视程度,财务重述也就难以避免。

三、政府监管

市场力量和政府监管是公司信息披露的主要动力,也是信息披露质量的决定性因素。当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行为的约束和监督作用不大时,政府监管就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由于政府具有权威性,因此政府的监管措施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具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现有研究表明,我国政府部门对信息披露的一系列监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发挥相应的作用,达到保证信息披露质量、完善市场机制的目的。但是,我国的政府监管还存在着监管不足的问题。作为资本市场的监管者,中国证监会理应严格制定和执行监管措施,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多为国有企业,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的中国证监会在进行监管时还要顾及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发展以及国有企业本身的改革与发展,而上市公司通常又是当地的重要经济支柱,其上市指标与地方政府的业绩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公司进行IPO或被摘牌时,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在上市公司的虚假信息披露行为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包庇或支持行为,在涉及多方利益的情况下,证监会的监管措施可能就相对会比较保守。此外,由于政府监管是需要成本的,而政府的精力和成本是有限的,因此,政府通常只对那些影响特别严重的财务重述行为进行调查和处罚,而对于大多数的财务重述行为则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当上市公司预见到诸如输入错误等一些常见的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行为不会受到处罚时,无论是从节约成本考虑还是从内部控制设计考虑,上市公司很可能会忽视这些错误,从而频繁出现将“元”录入为“万元”等类似的低级错误。而对小错误的忽视有可能会使相关人员麻痹大意,从而出现性质严重的错误。

四、社会监督

注册会计师、媒体等社会监督是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不可忽视的制度环境。作为上市公司年度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把关者,注册会计师通过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能对财务报告本身的重大错误或遗漏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财务重述行为的发生,避免投资者被低质量的会计信息所误导。但是,如果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同流合污或不严格执行审计程序,那么就很难起到相应的监督作用。现有研究表明,新审计准则实施以来,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有所提高,这说明当前注册会计师还是能对财务重述行为发挥一定的监督作用。当然,一些进行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其经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财务报告本身并没有重大的错误或遗漏,而只是在披露过程中发生有意或无意的错误,例如输入错误、漏登某些信息等,这种类型的财务重述,注册会计师是难以进行监督的。媒体对上市公司的监督是法律约束、市场和政府监管这三种制度安排的重要补充。虽然媒体没有法律和政府的权威,但是媒体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报道能引起投资者等众多信息使用者的关注,一方面提醒投资者注意投资这些上市公司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能促动监管者对那些涉嫌违规的上市公司进行相关调查,从而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起到有效的监督。

五、内部控制环境

如果说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府监管和社会监督是财务重述行为存在的宏观制度环境,那么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环境就是其财务重述行为的微观制度环境。内部控制是企业保护自身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等目的的一项制度安排。而内部控制环境不仅影响内部控制的建立,还会直接影响内部控制实施的效果。诚实守信的管理层,胜任能力和责任心强的会计人员,尽职尽责的审计委员会等都能大大提高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相反,如果管理层本身就存在弄虚作假、投机取巧的心理,就有可能会产生虚假信息披露的动机;会计人员工作能力较低、责任心不强则会提高会计信息出错的概率;审计委员会的疏忽则降低发现错报、漏报和财务舞弊的可能性,从而导致财务报告出现错误,进而引发财务重述行为。实际上,进行财务重述的上市公司在对其行为解释时,所引用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工作人员疏忽”。这说明上市公司本身也认为内部控制环境会直接影响其财务重述行为。

无论是基于盈余操纵等目的的财务重述行为,还是频繁的低级错误引发的财务重述行为,都会损害投资者的利益,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由于财务重述行为还受到法律环境、经济环境、政府监管等制度安排的影响,因此,应结合相关制度环境对财务重述行为进行规范管理。首先,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高管等相关人员进行虚假陈述和误导性陈述的惩罚力度,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的惩罚,建立完善的民事赔偿机制,从而增加上市公司进行财务重述的成本,保障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其次,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结构和运行机制,加强政府对财务重述行为的监管。基于成本效益的考虑,政府可以对性质严重的财务重述行为进行重点监管,对其他财务重述行为则采用适当监管的方式进行管理,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在网站等平台发布上市公司财务重述情况汇总表,将财务重述的次数等统计数据进行公布,通过结合社会监督来约束低级错误的频繁发生,对于财务重述过于频繁的上市公司可以在相应范围内通报。最后,推动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环境进行改善,加强相关人员的工作胜任能力和责任心,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和权利,通过工资奖惩、职位晋升等合理的人力资源政策来鼓励认真工作、惩罚工作失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财务报告的错误或遗漏尤其是低级的错误和遗漏,进而减少财务重述行为发生的频率。

【主要参考文献】

[1] 姜英兵,崔刚,汪要文.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的趋势与特征:2004-2008[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10(2):17-27.

[2] 王毅辉,魏志华.财务重述研究述评[J].证券市场导报,2008(3):55-60.

[3] 杨国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政府监管[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8):52-56.

[4] 周晓苏,周琦.基于盈余管理动机的财务重述研究[J].当代财经,2011(2):109-117.

[5] 周洋,李若山.年报“补丁”与审计责任[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1):68-69.

探索中国环境保护管理制度新模式 篇7

关键词:环境管理,制度,排污许可“一证式”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环境保护的严峻现状和民众的巨大需求,决定了必须对其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地方各级政府对辖区环境质量负责,企业是污染治理的责任主体,公众也有权利和义务共同参与环境保护,要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可见,环境管理对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但是如何管理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落实这一要求需要梳理当前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识别其存在的问题,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至关重要,同时,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环境管理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探索新的环境管理模式有利于适应“十三五”新的形势变化,确保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如期实现,助推生态文明建设,对实现美丽中国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1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发展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保护工作至今,我国的环境保护制度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1 起步阶段(1972-1978年)

改革开放前,国家实行计划经济,采取的是优先发展经济政策,全力推进经济建设,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国家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1973年8月5日-20日,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在北京召开。1974年10月25日,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正式成立,中国环保事业开始发展。这一阶段,环境管理缺乏法律依据,同时机构不独立,管理职能和范围受限。

1.2 创建阶段(1979-198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国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环境法制建设蓬勃发展,大量环境法律法规出台,环境保护真正纳入法制轨道。1979年第一部环境保护基本法《环境保护法(试行)》标志着环境法体系的建立,并规定了环境保护机构和职责。这一阶段环境管理从单纯的污染治理转变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环境管理职能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管理手段单一,还没有理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1.3 发展阶段(1989-2015年)

这一阶段,国家的经济政治发生了巨大变化,开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国家修订和发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环境管理的地位日益提升;环保部门机构设置逐渐完善,管理职能逐步强化。环境管理从“末端治理”走向“源头治理”“全过程控制”,治理方式由点源控制转变为点、面结合,环境管理手段由命令—控制型政府主导阶段逐步转向政府引导、市场参与、自愿合作。

2 我国现行环境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环境保护工作至今,伴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变革的时代,经过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管理制度,形成了以环境法治制度、环境管控制度、环境经济制度等为主体的制度体系。其中一些制度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控制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2.1 环境违法成本低的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

环境立法缺位、现行环境法处罚偏轻。环境保护的体制、职能和部分管理制度在环境法律中并没有得到明确和细化,一些重要的环保领域立法缺失,行政处罚普遍偏轻。例如,《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违反环评规定擅自开工建设的,只能给予20万元以下的罚款,由于处罚太轻,一些企业根本不重视环评,采取边开工建设、边做环评报告;一些企业先上车后补票、先建设后环评;甚至一些企业以交罚款代替环评。运用司法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制度尚未建立,环境民事赔偿法律制度不健全,司法诉讼渠道不畅,生态环境损害难获赔偿,生态环境破坏者并未得到应有处罚。基层行政执法缺乏强制手段,现行法律规定执行不到位,缺乏有效性。

2.2 环境管控制度执行效率不高且效果不佳的问题依然存在

针对决策者的制度不健全,当前环境保护制度并没有解决指挥棒问题,唯GDP的政绩考核机制还普遍存在,不少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生态责任感;环境保护领域利用市场手段不足,能够体现生态服务和自然资源价值的市场机制和制度尚待构建,资源低价、环境廉价甚至无价的状况始终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政府、企业与社会公众的有效沟通和协商机制仍未形成,公众和舆论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制度有待加强。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总量控制等部分现行制度设计不合理、执行不到位,难以适应当前环境管理和监管的需求,亟待围绕环境管理转型进行调整。

2.3 环境经济制度未能充分发挥市场在环保领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环境经济制度的探索刚刚起步,在基层执行和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能够充分发挥市场在环保领域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亟待建立。环境损害成本的合理负担机制,如环境资源产品定价机制、收费机制和税收机制等尚未形成;现有经济制度政策之间协调不够、配套措施不足、技术保障不力。

3 探索适于中国国情的环境管理制度新模式

2015年,中国政府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清晰规划了未来一个时期生态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和基本路径。2015年12月4日-5日,排污许可制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出席开幕式。他首次提出要实行排污许可“一证式”管理。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国际上通行的一项环境管理基本制度,在发达国家已得到很好的运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制”作为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2014年4月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也明确规定“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管理制度”,标志着排污许可制度被正式纳入国家改革实施阶段,关于排污许可证的制度设计和立法进入关键时期。

目前,环评、三同时、总量控制、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收费、排污权交易、限期治理等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各行其道,衔接不够,功能单一,缺乏核心和系统整合,导致整个环保管理体系庞大繁重,且不能形成有效管理。“一证式”管理将排污许可证作污染源综合管理的载体,将现行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对污染源的环境管理具体要求,集中通过排污许可证加以明确,实现对污染源综合系统、全面、长效的统一管理。

3.1 排污许可证是管理执法依据

所谓排污许可证,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对排污单位颁发的环境行政许可证明。基于“一证式”管理的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环境管理制度体系的核心,具有法律强制性、持续有效性和运用多样性的特点。它可以融合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管理、总量控制、排污申报和收费、排污权交易等各项制度的管理要求。政府可根据污染源的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来进行核查其环境行为,为执法部门的监管提供依据。

3.2 排污许可证是公众参与监督的平台

环境保护的公益性使环境信息具有共性,公众有权利知晓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并对其进行监督。排污许可证可以集中排污单位全环境要素、全生产过程信息,并系统地提供给公众,为公众参与提供了一个有效、透明的监督平台。

3.3 排污许可证是经济调节的基石

排污许可证是排污单位总量控制的体现,同时也是记载排污权的载体。建立基于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基础上的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通过实现环境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促进技术改造和工艺改良,提高环境质量,实现总量控制,同时变被动为主动,依靠排污企业自身的力量来充实环境治理资金,降低总量控制成本,形成企业与社会双赢、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一证式”的环境管理就是要通过排污许可规范污染源的环境行为,实现多种污染物达标排放;以排污许可为核心,整合环境影响评价、总量控制、排污收费等环境管理制度,按照环境要素对企业提出环境管理要求,建立统一且唯一的环境管理平台,实现排污企业在建设、生产、关闭等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全过程管理;施行一企一证,综合管理;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实现“一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从而提高政府环境管理效能;明确各方责任,强化监管。

参考文献

环境治理制度管理 篇8

叶陈刚:博士后,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教授, 博导, 现为国务院学位办审计专业硕士指导委员会委员, 美国与英国多所大学访问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12项, 发表中英文论文200多篇, 多项成果获得奖励。

导师点评:熊裕霞同学的论文以2006年到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管理层质量越高, 在投资活动中越谨慎, 资本投资规模越小。相对于国有企业, 在民营企业中, 管理层质量与资本支出正相关, 且相关性显著。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资本支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研究还发现制度环境能够提高管理层质量———资本支出敏感度。所以, 该文是一篇较高质量水平的学术论文。

一、样本数据选择

本文选取2006年到2008年期间沪深两市全部上市公司为初选样本。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对初选样本进行了如下处理:1、剔除掉了金融保险行业的上市公司, 因为金融保险行业的负债不同于非金融行业的公司;2、剔除掉全部ST和*ST上市公司。3、剔除掉了控制人性质不明朗的企业, 因为本文研究了控制人性质不同对公司资本投资的影响。经过上述处理, 我们共获得3 133家样本公司, 其中2006年1 055家, 2007年963家, 2008年1 112家。为了避免异常值的影响, 本文对回归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资本投资上下1%的样本都进行了缩尾调整 (winsorize处理) 。

二、变量定义

(一) 被解释变量———投资的衡量

企业的投资有多种类型, 例如金融投资, 研发投资, 实物投资, 本文只考虑实物投资, 因为这是企业最重要的投资行为, 也是企业运转的基础, 当然这也是根据数据来源的考虑。从前人的研究成果来看, 周杰 (2005) 采用固定资产的投资支出来作为企业的投资水平, 其计算方法是本年固定资产净值增加额与该年的固定资产折旧之和;程钟鸣, 夏新平等人 (2008) 用新增投资支出来作为企业的投资水平, 具体是用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购买和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支付的现金、权益性投资和债券型投资支出所支付现金之和与年初资产总额的比值。陈运森、朱松 (2009) 用现金流量表中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相关资产的现金、权益性投资、债券型投资支出所支付的现金之和减去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回的现金, 除以期初总资产。以上对投资的计量都是从增量视角进行的, 只不过对投资的表征略有差异。本文采用:

(二) 解释变量

本文是研究制度环境, 管理层质量与公司投资水平的关系, 在前文中已经提到, 管理者质量可以用是否获得MBA学位、CPA资格, 曾在其他公司担任过管理层, 在其他公司担任董事来衡量。那么整个管理层的质量用比例来衡量则具有可比较性。

1. PMBA。

管理层中获得MBA的比例, 用公司管理层中获得MBA的人数除以公司管理层的总人数来表示。我们认为管理层中获得MBA的比例越高, 代表其接受教育的水平越高, 对公司治理更加擅长, 管理层质量越高。

2. PCPA。

管理层中获得CPA的比例, 是公司管理层中获得CPA的人数占管理层总人数的比例。公司管理层中获得CPA的比例越高, 代表公司管理层中有更多的人员受过专业培训, 有更系统的财务知识, 管理层质量越高。

3. PManager。

管理层中以前曾在其他公司担任副总裁以上级别职位的比例。用公司管理层中曾在其他公司担任副总裁以上级别职位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来表示。我们认为以前曾在其他公司担任副总裁以上级别职位的管理者, 拥有更多的经验, 有更多的人脉, 该比例越高, 管理层质量越高。

4. PDirector。

管理层担任其他公司董事的公司数量。如一个公司有两个高级管理者在其他公司担任董事, 每个人分别在3家公司担任董事, 则PDirector为6。我们认为在其他公司担任董事的管理者在社会中拥有更高的声誉, 获得更多人的认可, 有更丰富的经验, 掌握更多的资源。因此, 该数值越大, 管理层质量越高。

5. Average。

尽管前面4个变量可以衡量管理层的质量, 但是单个变量在衡量管理层的质量时, 可能存在缺陷。例如, 某公司的管理层可能都获得了MBA学位, 但是却没有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这个学位的含金量并不高, 只是单纯的获得了学位而已, 这并不能说明他们比其他公司管理层质量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构建了一个单独的变量Average来作为前面4个变量的综合替代变量。其构建方法如下:把前面4个变量分别按大小排序, 分成10等份, 每一份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赋值为1到10, 然后对每一个公司的4个变量的数值求平均数, 得出的值就是Average。

6. Private。

虚拟变量, 代表终极产权, 如果是民营企业赋值为1, 国有企业赋值为0。

7. Marketindex。

市场化总指数, 选自樊纲、王小鲁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

(三) 控制变量

管理层规模对公司投资水平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我们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加以约束。管理层任期的长短对于投资水平也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任期太长一方面可能会造成独裁主义, 使高级管理者对自己盲目乐观, 另一方面, 长期在本公司工作, 也可能会让管理层对公司更了解, 对公司会持更加负责的态度, 因此在投资决策上可能会有不同的效果。为了控制公司规模, i公司上市时间对投资水平的影响, 我们也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加以考虑。当公司有不同的成长机会时, 他们的投资水平也会出现差异, 在本文中对其进行了控制。同时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 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合一的情况也会对公司资本投资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本文的模型回归中将这些可能会影响公司投资水平但与公司高级管理层质量又无关的变量均作为控制变量加以制约, 以保证结论的严谨性。

1. TSize。管理层规模。代表管理层中副总裁级别以上管理者的人数。

2. Tenure。管理层任期。代表管理层中管理者的任职时间长度。

3. Size。公司规模。用公司账面价值的自然对数来表示。

4. TobinQ。衡量公司的投资机会。

5. Lnfirmage。公司年龄。用1加上公司存在年限的自然对数来表示。

6. Industryi为行业类型哑变量, 用以控制行业因素对公司价值的影响。根据中国证监会2001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 我们将样本公司的行业类型分为21类 (制造业由于公司数量特别多, 取两位代码分类, 其他行业取一位代码分类) , 并以农业类上市公司为参照系, 设置20个行业控制变量, 即Industry1~Industry20。由于篇幅关系, 我们在检验结果中未报告这些行业控制变量的回归系数及显著性1。

7. Indep。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用独立董事人数比上董事会中董事人数得到。

8. Duality。虚拟变量。描述了总经理和董事长两职合一的情况, 若存在这种情况, 赋值为1, 否则赋值为0。

三、模型设计

本文采用国内外实证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模型来度量公司的投资水平:

模型一:

模型二:

稳健性检验:

为了全面的考察管理层质量对公司投资水平的影响, 本文用Average来作为综合变量来衡量管理层的质量, 将其带入模型: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首先对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可知:

投资的均值为0.053, 最大值0.26, 最小值为0, 标准差是0.057。在所有的样本公司中, 平均有17.1%的管理者获得MBA, 14.2%的管理者获得CPA, 最大值均为55.7%, 最小值为0, 标准差分别为0.2和0.217, 说明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 获得专业资格的管理者并不多见。在统计的上市公司中, 有39.2%的管理者曾在其他公司担任过副总经理以上级别的职位, 最大值为62.3%, 最小值为0。管理层在其他公司担任董事的公司数的平均值为0.645, 最大值为6, 最小值为0, 标准差是1.319, 是均值的两倍, 说明在不同的公司中, 管理者担任其他公司董事的公司数量差异很大。为了保证结构的稳健性, 我们制作了上述4个变量的综合替代变量Average, 其均值为5.438, 均值为2.876, 最大值是10, 最小值为1。

虽然获得MBA, CPA, 曾在其他公司担任过管理者, 在其他公司担任董事都可以度量管理层的质量高低, 但是每一个单独的变量在度量管理层质量时, 可能会存在一些缺陷, 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 仅凭一个变量不能说明管理层质量的高低。为了预防这种情况, 保证结果的稳健性, 笔者单独设计了一个能够把这4个变量都考虑进去的综合变量———Average。其构建方法如下:把前面4个变量分别按大小排序, 分成10等份, 每一份按由小到大的顺序赋值为1到10, 然后对每一个公司的4个变量的数值求平均数, 得出的值就是Average。为了考察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及Average与其他4个变量的关系, 笔者对这5个变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通过计算可知, 各变量之间相关性显著, 用他们来描述同一个问题即管理层质量是可行的。Average与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均在0.5以上, 说明Average可以很好的代表各个变量, 用Average来进行线性回归是可行的。

为了区分管理层质量和其他变量对公司投资水平的影响, 本文设置了一系列变量来对影响公司投资水平的其他因素进行控制。主要选取的控制变量有成长性指标, 公司规模、公司年龄、管理层任期、管理层规模、独立董事的比例等。通过计算可知, 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不大, 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二) 实证分析及结果

1. 管理层质量与公司的资本投资

本文首先对管理层质量与投资水平进行了实证检验, 实证结果说明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 管理层质量越高, 在投资的问题上越谨慎, 管理层在面对投资机会时更加保守, 投资支出越低。在所有模型的回归结果中, 虚拟变量duality与投资支出负相关, 且显著, 可能是因为只有管理层质量很高, 获得了公司的普遍认可, 才能够同时担任董事长和总经理, 即两职合一就表明管理层质量很高, 他们的能力和在资本市场的经验使他们在公司的投资问题上更趋于谨慎, 投资支出更低。公司规模、TobinQ均与公司投资支出显著正相关, 说明公司规模越大, 未来成长机会越多, 投资支出越高。公司年龄、独立董事的比例与公司投资支出呈负相关, 但只有公司年龄与投资支出显著负相关, 可能是上市公司的存续期越久, 在资本市场上经历过的事件越多, 在面对投资机会时出现盲目乐观的情况更少, 会更加谨慎, 投资支出更低。更多的独立董事, 能加强对大股东、内部董事和管理层的制约, 可以抑制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 使公司的投资支出更少, 说明在我国上市公司中, 独立董事发挥了一定效用。但是独立董事有效履行职责的先决条件是独立董事能获得足够的信息和更辛勤的工作, 但这在目前独立董事领取固定报酬, 没有奖金, 缺乏激励机制的情况还很难做到, 所以相关性并不显著。管理层规模与公司投资支出呈显著正相关, 可能是管理层规模越大, 人数越多, 不但没有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 还演变成相互妥协, 共同攫取公司利益的情况, 这样一旦有某位管理者想要建立“企业帝国”, 就会得到更多人的拥护, 导致公司投资支出更多。管理层任期与公司投资支出负相关, 但不显著, 即管理层的任期越长, 公司投资支出更低。这可能是因为管理层的任期越长, 他对公司的了解越深入, 在该领域的经验越丰富。而且长期在本公司工作, 对公司会有更深的情感, 更加把公司当做自己的公司, 这样就不愿意拿公司去冒险。当管理者在公司任期比较长时, 可能更不希望出现什么纰漏, 希望能够功成身退, 这样在面对投资时会更加谨慎, 只有在投资比较保险时, 才会进行投资, 所以投资支出更低。

2. 管理层质量、终极产权与资本投资

根据终极产权的不同, 把样本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在此基础上所做的管理层质量与公司投资支出的回归结果。由模型可知, 在引入终极产权变量, 形成民营企业和管理层质量的交叉变量以后, 各交叉变量均与资本投资显著正相关, 可以得出相对于国有企业, 在民营企业中, 管理层质量与公司资本投资水平正相关, 且相关性显著。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可能一方面与中国的现实状况有一定的关系:国有企业从建立开始, 就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 无论是从资金来源上还是各项优惠政策上, 都使得这类企业的规模一般相对于民营企业而言要大很多, 有许多企业已经成为了行业的龙头老大。企业即使不扩张, 保持目前状态平稳发展, 也会盈利。这样企业的管理层就没有动机进行投资, 维持现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国企的管理层一般都有政治诉求, 在担任一段时间的国有企业领导以后, 只要没有出现什么纰漏, 往政界发展是有可能的, 因此国有企业的管理层们一般不会冒着风险进行不确定的投资, 这些因素的存在就抑制了他们进行资本投资。另一方面, 在国有企业中, 企业通常肩负着更多的使命, 企业的目标呈现多元化, 管理层的行为会受到较多的约束。管理层在进行投资时有时候并不是根据企业的需要或者项目的好坏来作出抉择, 可能是迫于政府的和社会使命的压力。在这种企业中, 管理层质量发挥的作用比较小。而且在很多国企中, 管理层是由政府来任命的, 而不是从外部人力资源市场中选拔, 管理层更多的听从政府的安排, 因此管理层质量与公司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不显著。但在民营企业中, 目标比较单一, 就是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而投资, 企业倘若不发展, 就会被其他企业所取代, 管理层的个人声誉会受到影响, 在经理人市场的价值也会降低。管理层一般会珍惜每一个能使企业得到发展的投资机会, 争取战胜其他的竞争者。在民营企业中, 管理层质量越高, 一方面越能识别好的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在遇到投资机会时, 更容易进入资本市场筹得资金, 也受到大家的认可, 比质量一般的管理层更容易获得投资机会, 因此, 在民营企业中, 管理层质量越高, 资本支出越大。

3. 制度环境、管理层质量与资本投资

中国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殊国情, 为了了解中国上市公司的投资情况, 必须结合中国的制度背景来考虑。在本文中, 用王小鲁和樊纲所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中的市场化总指数来综合反映各省区的制度环境好坏, 市场化总指数值越大, 代表该地方的制度环境越好, 政府干预越少, 金融机构越独立, 法制化水平越高。

在描述了加入市场化总指数以后, 分析管理层质量与公司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可知:考虑制度环境, 得到管理层质量与市场化总指数的交叉变量以后, 该交叉变量与公司资本投资正相关, 且相关性显著。这表明好的制度环境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投资。这可能是因为在制度环境比较好的地方, 企业受到来自政府的干预比较小, 企业管理层能根据公司的需要和项目盈利能力来决定是否进行投资, 当企业面临资金困难时, 独立的金融机构可以根据公司未来状况和项目盈利能力来给予支持, 而且在法制水平比较高的地方, 金融机构也放心把资金借贷给有需要的企业, 能够按时收回贷款, 即使收不回贷款, 也有好的法制环境为它排忧解难。这样当企业的管理层质量较高时, 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和过去所积累的经验, 识别投资机会, 评价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和公司的实际执行能力, 并能较容易的从金融机构获取资金, 以获得投资项目, 进行资本投资, 这样管理层质量越高, 资本支出越多。

五、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6年到2008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 考察了制度环境、管理层质量与资本投资之间的关系。在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 管理层在商场中发挥的作用日渐显著, 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本文通过实证研究, 得出如下3个结论:

(一) 管理层质量越高, 资本投资越小。

(二) 相对于国有企业, 在民营企业中, 管理层质量越高, 资本投资越多, 而且管理层质量与资本投资之间有显著的关系。

(三) 在制度环境越好的地方, 管理层质量越高, 资本投资越多。

我们得出的结论与西方学者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 这说明对于具有特殊国情的中国, 在考虑问题时, 要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从本国的实际情况出发, 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对于各企业的领导人, 应该从外部人力资源市场去选拔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者来构建领导班子, 共同带领企业的发展。对于国有企业, 不仅需要扭转领导们的思想观念, 还要进一步的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 杜绝政府把社会性负担转嫁给其控制的上市公司, 放开对他们的政策性保护, 让他们积极参与市场竞争, 真正成为具有实力的企业。对于各省市的政府, 应该完善本地区的治理环境, 提供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市场环境, 引入企业前来投资建厂, 拉动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注:本文部分内容因篇幅原因做相应省略)

摘要:本文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管理层质量越高, 在投资活动中越谨慎, 资本投资规模越小。同时, 本文延续徐莉萍 (2006年) 的研究, 将上市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 进一步考察终极控制人对企业资本支出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 相对于国有企业, 在民营企业中, 管理层质量与资本支出正相关, 且相关性显著。作为外部治理机制的制度环境对企业的资本支出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王小鲁、樊纲编制的《中国市场化指数——各省区市场化相对进程2009年报告》中的市场化指数来反映各省区的制度环境, 研究发现制度环境能够提高管理层质量——资本支出敏感度。

关键词:管理层质量,制度环境,资本支出,终极控制人类型

参考文献

[1]陈运森, 朱松.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上市公司资本投资[J].财经研究, 2009 (12) .

[2]陈晓明, 周伟贤.股权结构、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投资水平的实证研究[J].金融与经济, 2008 (3) .

[3]Gedajlovic, Eric R, Motomi Haihimoto.Ownership structure, Investment Behaviour and Firm Performent in Japaneses Manu-facturing Industrial.ERIM Report Ieriel Relearch in Manage-ment, 2010.

环境治理制度管理 篇9

公司财务是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的一种经济管理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变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财务管理的内容和职能也在不断扩展, 从而作为公司管理体系基石的财务管理, 对一个工商公司、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状况都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 经济结构和管理方式己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在新形势下如何使我国的财务管理同国际接轨, 如何通过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 还没有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拟从财务管理制度分析入手提出治理资本流失的几点基本对策。

一、现行财务管理制度不利于资本管理

没有监督的权利会产生腐败, 企业的监督作用也一样, 没有监督的财务制度会产生漏洞, 如投资失误、企业的资产被侵吞、骗取、偷窃、浪费、丢失、耗损、闲置、偷逃国家税收等一系列资产流失现象。

大部分公司的上层对于财务监督的认识有一种误区, 认为财务监督是单位内部的一种业务监督, 应该由单位负责人或财务人员去执行, 这是违背代理人理论的。因为单位负责人或财务人员只能履行其委托下属人员进行相关财务活动的财务监督职能, 他们作为代理人的下属, 根本无权、也不可能对自己的上司进行监督, 那么代理人只有自己对自己进行财务监督。如果没有良好的财务监督机制, 代理人从利己的一面出发, 去侵占委托人的经济利益是完全可能的, 也是必然的。

由于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着董事会对于经理层缺乏有效约束、监事会未能充分发挥监督作用, 尤其是存在着严重的一股独大的不合理的股权结构, 这些现象致使公司机构间无法形成制约关系。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 内部人控制现象难以抑制。

以上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缺陷严重地制约了财务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 因此, 重塑并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己经越来越成为公司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从财务管理制度入手治理资本流失的对策

如何从财务管理制度角度防止资本流失, 从而实现资本保值增值目标?笔者认为应该从现行财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原因入手, 采取相应对策。

(一) 建立出资者财务机制

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 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区分国家社会管理职能和资本所有者职能, 建立起出资者财务机制。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企业对出资者投入的资本金、企业内部积累和债权人借给的资金拥有法人财产权, 并以法人财产承担民事责任。以前财务的微观运行效益不佳, 市场资源配置人为色彩较重。改革开放以后, 我们又走向另一个极端, 即明确了企业的财务主体地位, 但是未能确立所有者财务主体地位。所有者财务主体缺位, 使得对经营者的财务监督无法到位, 经营者侵犯所有者利益就在所难免了。经营者有法人资本日常运营权, 所有者不得干预。所有者与经营者在合理划分责权利的前提下, 各司其职, 共同把资本的运营效益搞上去。

近年来, 财政部为适应改革的要求, 对内部机构进行了较大调整, 将分散在各业务司的财务职能和资产管理职能集中起来, 专门设置了企业司, 实行对企业资产与财务的统一管理, 从而改变了过去以行业财务司为主体的机构设置格局, 突出了出资者职能。合理界定财政部门在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规范企业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行为, 逐步建立以出资人管理制度为中心的企业资产与财务管理新体系。

至于出资人管理制度的框架体系, 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资本营运的管理, 包括企业合并分立, 对外投资、转让、质押担保、关闭破产等资本的变动管理, 注重资本的优化配置。 (2) 影响资本权益的重大财务事项的监管, 并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办法。 (3) 资产收益的管理, 包括税后可供分配利润、产权转让收入的收缴, 收益分配使用的原则和办法, 以及资本经营风险和责任。

(二) 建立新型资本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资本产权管理、营运与监督三个系统。在资本管理委员会下, 按资本保值增值总体目标要求, 分设资本产权管理、资本营运和资本监督三个职能部门, 形成资本产权管理、营运与监督三个系统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的新机制。而在三个系统的排列上, 改变原有的有资本管理、监督与营运为资本管理、营运与监督, 这样做, 第一既强调了资本管理与营运的紧密联系, 第二突出了资本营运的地位, 第三将监督的范围扩大到资本管理与营运两个系统。

(三) 实行规范化财务管理

要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必须加强财务管理体系的建设, 用法规来规范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明确责任, 使资产管理的各项工作和改革措施都纳入法制轨道, 做到依法治产, 规范管理, 以防止资本的流失。某些属于行业共性的要求和方法, 由行业主管部门制定示范办法对企业进行指导。企业在遵守国家制定的成本管理法规的前提下, 依据行业要求, 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 确定成本管理制度。

三、结语

文章从财务管理制度入手分析了治理资本流失的相关对策, 可以丰富和发展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理论, 缩小同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研究的差距, 可以为避免资产流失的制度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可以为我国企业集团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财务管理体制和树立现代成本观念提供参考, 也为我国企业财务控制策略的创新给予一定的建议。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形成和不断完善, 经济结构和管理方式己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也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 文章基于此分析了如何从财务管理制度入手, 构建治理资产流失的约束机制。基本的思路是建立出资者财务机制, 建立新型资本管理机制, 实行规范化管理等。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本流失,财务制度

参考文献

[1]、吴秀峰, 张春兰.试析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分析[J]. 中国集体经济.2007, (8) :10

[2]。罗明喜.集团企业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07,   (517) : 372-373

[3]、李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刍议[J].商业研究. 2007,   (365) :150-152

环境治理制度管理 篇10

关键词:盈余稳健性,管理层权利,代理冲突,制度环境

盈余稳健性是指会计盈余对损失反应的时效性比盈利反应的时效性高,也就是损失与盈利存在时效不对称。目前,关于盈余稳健性与管理层权力的关系尚未有定论,通常认为由于企业未来获利存在不确定性,管理者因拥有关于企业经营状况与资产价值的私有信息,而形成了相对于所有者的信息优势。稳健盈余可以缓解企业与利害关系人之间 的代理问 题, 进而提高 契约效率( La Fond和Watts,2008) 。因此,当管理层权力越大,企业代理冲突越严重时,对稳健的财务报告需求越强烈,盈余稳健性越强 ( Watts,2003) 。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运营模式的革新,管理者的经济优势不断增强,人力资本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通过控制企业的关键资源、积累专有人力资本等方式,权力较大的高管层不断强化自身的不可替代性,进而降低董事会的治理效率( Arrow,1962) 。鉴于高管权力与审计委员会效率负相关 ( Cohen等,2012) ,尽管形式上符合规定( Lisic等,2012) ,但管理层权力增大会降低董事会监督效率。管理层具有超越股东的权力,并不意味着管理层可以为所欲为,管理层权力与稳健盈余的关系会受到法制环境、市场竞争等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 Ball等,2000; La Porta等,1999;Fan等,2009) 。本文采用1年期与3年期的Basu模型与C_ Score模型来衡量盈余稳健性,旨在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稳健性的作用,并探讨制度环境对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稳健性间关系的影响。

一、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

从Basu ( 1997) 提出稳健性模型之后,Watts( 2003) 提出盈余稳健性可以解决契约当事人之间因为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代理问题,当股东认为管理层存在操纵盈余以图己利的动机时,就会要求更高的稳健性以降低代理冲突; 为了获取较佳的契约条件,管理层也有动机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

在理论上,股东对盈余稳健性的需求愈高,管理层愈会提供愈稳健的盈余信息,以得到较佳的薪酬条款。但事实上未必会如此,随着职业经理层的产生以及运营模式的不断变化,管理层权力逐渐增大,他们能够利用权力干扰企业财务行为、影响董事会决 策,以实现自 利目的 ( Bebchuk和Fried,2003) ; 董事会易在管理层权力的影响下被“俘获”,致使薪酬合同不仅未能解决问题,自身也成为代理问题 ( Rajan和Wulf,2006; Cohen等,2012; Lisic等,2012) 。由于股东与职业经理人市场关心的是管理层以往的经营业绩,企业的业绩低劣会增加管理者非正常变更的概率 ( 刘星等,2012) 。为了能够持续享受“私利”,管理层有动机隐藏“坏”消息,致使盈余稳健性不高。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1:

H1: 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稳健性负相关。

除了受到代理冲突的影响,盈余稳健性还会受到审计师、法规制度,以及所有权结构的影响( Ball等,2003; Basu等,2005; Ball和Shivakumar,2005) 。通过比较各国盈余稳健程度,Ball等( 2003) 发现制度性因素会影响盈余稳健性。相比较于上市公司,Ball和Shivakumar ( 2005) 发现非上市企业确认经济损失比较不及时,原因在于公开透明的市场要求高品质的财务信息,这会提高盈余稳健性。相对主板上市公司,陈策和吕长江( 2011) 发现深交所的中小板企业稳健性更高,这说明深交所的外部监管措施对会计稳健性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2:

H2: 外部制度环境越完善,管理者权力对盈余稳健性的负面影响越小。

( 一)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01 - 201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剔除银行、保险等金融业上市公司,剔除样本期间财务数据不全的公司。为了控制异常值对模型结果的影响,模型中所有变量均进行了1% - 99% 的Winsorize处理,样本中相关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

( 二) 变量的衡量

Adams等 ( 2005 ) 将管理层权力划分为正式权力 ( 两职兼任和管理层持股) 和非正式权力( 任职时间) ,两职兼任和管理层持股体现了董事会的独立性和管理层对企业的空间控制力,任期时间体现了管理层对企业的长期控制力。本文采用两职兼任 ( Dual) 、管理层持股 ( Share) 和管理层任期 ( Ten) ,以便衡量管理层的权力; 盈余稳健性采用Basu ( 1997) 模型进行衡量,具体模型如下:

其中X/P为公司在第t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每股基本收益除以第t年年初股价,R为公司第t年5月到t + 1年4月累计股票报酬率。DR为虚拟变量,当R为负值时,其值为1,反之则为0。

Khan和Watts ( 2009 ) 在Basu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用于衡量盈余稳健性的C_Score,具体模型如下:

当Basu模型估计期为1年时,得到的回归系数会低估稳健性程度 ( Pae等,2005) ; 当估计期拉长至3年或以上,则可解决上述问 题 ( Roychowdhury和Watts,2007) 。

本文分别采用1年期与3年期的Basu模型与C_ Score模型,来衡量盈余稳健性。制度环境变量 ( Index) 采用樊纲等 ( 2011) 市场化指数来计量,该变量数值越大代表市场化程度越高,制度环境越好。本文还控制了上市公司规模 ( Size) 、成长性 ( MB) 、债务风险 ( Lev) 等控制变量,也控制了行业和年度的影响,变量具体情况见表1。

( 三) 研究模型

为了检验假设1而建立如下模型,以检验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稳健性的关系,其中Power分别表示Dual、Share和Ten。

为了检验假设2,本文在上述模型基础上加入制度环境变量,模型如下:

二、实证结果分析

( 一) 描述性统计结果

全样本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X/P均值为0. 017,方差为0. 062; C_ Score均值为0. 137,方差为0. 158; Dual均值为0. 255,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说明样本中两职兼任比例差异较大;Share均值为0. 079,说明管理层持股比例不高;Ten均值为3. 895,最大值为19,说明管理层任职时间较长,掌握长期控制权; Index均值为7. 522,最小值为1. 503,最大值为18. 817,说明我国各地区制度环境差异较大。

注:*、**、***分别表示 10% 、5% 、1% 的显著性水平。下同。

根据Index各年中值,本文将制度环境划分为发达 ( Index大于当年中值) 和不发达 ( Index小于当年中值) 两类。相对于制度环境不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股票年度报酬率更高、C_ Score更高、总经理持股比例更高、任期更短、公司规模更大、负债更多、成长性更大 ( 见表3) 。根据最终控制人类型,本文将样本划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股票年度报酬率较低、两职兼任更多、总经理持股更少、任期更长、公司规模更大、负债更多、成长性不高,而二者对于C_ Score差异不大 ( 见表4) 。

( 二) 相关性分析

各变量间Pearson相关系数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变量间的相关系数符号与预期基本一致,各变量间相关系数大多小于0. 3,且未有大于0. 7的情形,说明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问题。

注:*、**、***分别表示 10% 、5% 、1% 的显著性水平( 双尾) 。下同。

( 三) 多元回归结果

表6列示了模型 ( 1) 的回归结果,R的回归系数体现了对好消息的反应; R* DR的回归系数体现了对好消息与坏消息的反应差异,若该系数大于0,则表明企业盈余稳健。表6中列示了1年期和3年期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盈余稳健; 比较系数可以发现3年期累计盈余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 ( R的回归系数为0. 045) ,高于1年期盈余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 ( R的回归系数为0. 029) ,且3年期回归结果的拟合度也较高( 0. 170 > 0. 147) 。3年期累计盈余对好、坏消息反应程度差异 ( R* DR的回归系数为0. 113) ,低于1年期盈余对好、坏消息反应程度的差异 ( R* DR的回归系数为0. 151) 。长期 ( 3年) 的盈余稳健性小于短期 ( 1年) ,主要原因是验证好消息的要求相对坏消息高,使得好消息相对坏消息较具有持续性。当延长估计期间时,R的回归系数相对短期估计值高,且延长估计期间后,盈余对于好、坏消息的反应程度差异 ( R* DR的系数) 缩小。总之,在延长估计期间之后,好消息对盈余的解释力增加了,好消息与坏消息间的差距也缩小了,这与Roychowdhury和Watts ( 2007) 的观点一致。

表7中第1和第5列是考虑了管理层权力影响后的1年期和3年期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Dual*R* DR的回归系数为负 ( 1年期显著,3年期不显著) ,表明管理层权力在两职兼任的公司较大,盈余稳健性不高。Share* R* DR的系数为负 ( 1年期显著,3年期显著) ,表明管理层持股越多,盈余稳健性越低。Ten* R* DR的系数为负 ( 1年期显著,3年期显著) ,表明总经理任期越长,盈余稳健性越差。总之,结果支持假设1,表明管理层权力越大,管理层越有动机隐藏盈余的“坏”消息,稳健性越差。

表7中第3和7列分别是考虑了制度环境影响后的1年期和3年期回归结果,可以看出Index*DR* R系数显著为正,支持假设2,表明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引发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需求。Index* Dual* DR* R系数为正 ( 1年期显著,3年期不显著) ,表明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抑制两职兼任的管理层隐藏“坏”信息的动机。Index* Share* DR* R的系数显著为正 ( 1年期显著,3年期不显著) ,表明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限制由于管理层持股所导致的提供低质量盈余信息的动机。Index*Ten* DR* R的系数限制为正 ( 1年期显著,3年期显著) ,表明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限制由于长期任职所导致的提供低质量盈余信息的动机。总之,结果支持假设2,表明制度环境良好能够限制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稳健性负相关的程度。

表8为模型 ( 4) 和模型 ( 6) 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第1列中Dual、Share和Ten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说明管理层权力与C_ Score反向相关,管理层权力越大,盈余信息越不稳健,支持假设1。第3列为考虑制度变量 ( Index ) 后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Index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制度环境良好有助于提升盈余稳健性。Index* Dual和Index* Ten的系数显著为正,Index* Share的系数为正但不显著,说明制度环境良好能够限制两职兼任和长期任职的管理层夸大盈余质量的动机,支持假设2。

表8第5列为考虑企业最终控制人类型 ( Soe)的回归结果,Soe为虚拟变量,最终控制人是国有性质为1,否则为0。从结果可以看出Soe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国有企业盈余稳健性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的最大代理冲突不是经理人与所有人之间,而是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间的利益冲突( Claessens等,2000) 。作为国有企业的最终控制人,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人员任免干涉企业管理,也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企业盈余信息,致使盈余稳健性在提升契约效率方面的作用受限。Soe* Ten和Soe* Dual的系数显著为负,Soe* Share的系数不显著,表明国企管理层长期任职和两职兼任会降低盈余质量。

由于我国企业的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尤其是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对盈余稳健性作用不明显。表8第7列为考虑制度环境和最终控制人类型后的回归结果,其中Soe* Index* Dual和Soe* Index* Ten的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在制度环境良好的情况下,国有企业由于两职兼任或长期任职所导致的盈余稳健性降低可得到抑制,但制度环境对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的影响不显著,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在于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较低。

( 四) 敏感性分析

首先,对管理层权力设置综合变量 ( Power)进行分析,其中Power = Dual + Comshare + Tenure,Dual为虚拟变量,两职兼任为1,否则为0;Comshare为虚拟变量,若总经理持股比例大于当年行业持股比例中值为1,否则为0; Tenure为虚拟变量,若总经理任期大于当年行业中值为1,否则为0。将Power带入模型 ( 4) 和 ( 6) 中进行回归检验,结果与前面一致 ( 表9) ; 同时,也将Power放入Basu模型中回归检验,由于版面有限,未予列示。

其次,本文采用应计———现金流模型衡量盈余质量稳健性,结果与前述一致。

三、结论

本文以2001 - 2010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管理层权力对盈余稳健性的作用,并探讨制度环境对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稳健性间关系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权力过大会显著降低盈余稳健性,良好的制度环境会缓解管理层权力与盈余稳健性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国有企业盈余稳健性不高,良好的制度环境能够有效地提升盈余质量。这说明管理层掌握过大的权力会诱发隐藏“坏”信息的动机,致使盈余质量降低,但制度环境有利于盈余稳健性的提升。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研究 篇11

·含义

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当事人之请求,依法对当事人之间的环境纠纷进行处理的程序。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必要性

可以充分发挥行政机关在环境管理中的专业优势。环境行政机关具有环境管理的权能和职责,拥有相应的监测技术和手段,积累有基本资料,对环境状况及污染、破坏环境的情况了解得最为及时和清楚,便于较快地查明事实,作出妥善处理,维护国家和受害者的合法权益。

由环境行政机关处理环境纠纷,有利于纠纷的及时、公正的解决。由于环境侵害的复杂性、广泛性等特点,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加以解决,会对人的财产乃至健康等造成严重的损害。然而司法程序程序繁琐、取证困难、费时费力,这些问题都可能使当事人望而却步。与诉讼程序相比,行政机关处理相对简便灵活,通常行政机关能及时掌握证据, 较快确定环境纠纷的成因,计算损害后果,确定责任承担,高效、及时地解决纠纷。

对未来环境管理和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协调产生重大影响。“以个别的纠纷处理为起点,通过自己的管理权限进一步发掘问题和谋求更具一般性的根本解决,正是行政性纠纷处理机关的最大优势”。行政机关在解决个别的环境纠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些普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漏洞,从而结合相关信息和资料,总结经验教训,反映到环境方针政策中去,为制定和协调未来的环境和经济政策提供了一定的根据。

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现状及其缺陷

·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现状

我国目前尚未制定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专门立法,仅仅存在一些较为原则的零散规定。

我国《环境保护法》第 41 条第 2款规定:“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 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 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它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 当事人对处理决定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该条款是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法律依据。《环境保护法》中的“处理”一词由于立法用语模糊,曾引起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不同理解和争议。1992年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关于正确理解和执行 < 环境保护法 > 第 41 条第 2 款的答复》中明确指出“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当事人不服的, 可以向人民法院民事起诉,不能以作出处理决定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由此明确了此处“处理”仅为行政机关居间的“调解”。

另外,《水污染防治法》第 86 条,《大气污染防治法》第 62 条,《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 61 条,《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 84 条等单行法中均有相关条款对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作了规定。此外,许多地方性立法也作出了更为具体的规定,如《湖北省环境污染纠纷调解处理办法》、《河南省环境污染纠纷处理暂行办法》、《山东省环境污染纠纷调解处理办法》等等。

·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缺陷

我国缺乏解决环境纠纷的专门立法,仅仅存在一些较为原则的零散规定。相比较发达国家,如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法》,美国的《行政解决纠纷法》和韩国《环境纠纷解决法》等,均对环境纠纷的行政处理作出专门规定。而我国而没有专门立法对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构、形式、程序等问题予以明确,不同法律规范之间也存在交叉和矛盾,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常常引发许多分歧与争议。

缺乏专门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构。我国目前没有设立专门的环境纠纷处理机构,一般是由享有环境监督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处理。然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既要执行环境法律法规和环境政策,又要追究违法责任,使得环境执法机关和环境司法机关合二为一,不符合公平的要求。另一方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为政府的一个行政部门,没有专门的环境纠纷处理机构和人员编制,也没有专门的经费来源,无论在人事任命上还是在财政上都受其制约。这些因素决定了在解决环境纠纷时难以保证其独立性与中立性。

没有专门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程序。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及其他单行法中的相关条款中对于环境行政机关处理纠纷的范围、程序、期限等程序性问题都没有加以明确地规定,没有一套完整的、严格的程序规则以保障其处理环境纠纷的过程和结果的正当性和公正性,导致行政机关在处理过程中无法可依,操作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各地的实践不统一,影响处理结果的正当性。

环境行政机关之间缺乏协作。环境纠纷的复杂性决定了在很多情况下对其进行行政处理时需要多部门联动。然而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一方面缺乏专门程序和规则体系,另一方面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环境管理权之间的关系没有明确、详尽的规定,以致于经常出现各个部门之间争夺权力,推诿责任的现象。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和配合,加大了环境管理的难度和执法成本。

缺乏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救济机制。为充分保障纠纷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各国在制定行政处理程序的各个环节时,非常重视行政调解和行政裁决与诉讼的对接,以留下环境纠纷诉讼救济的最后通道,防止行政权对私权的过度干预。而在我国《环境保护法》第 41 条第 2款规定的“处理”指的是“调解”,目前实体法上未明确规定行政调解的法律效力,对调解协议在司法系统中的作用也缺乏规制。这种行政处理结果极易导致行政救济机制失效,当事人一旦反悔,调解协议将形同虚设。

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

·整合法律资源,进行环境纠纷处理方面的专门立法

制度的建设应与立法同步进行,否则就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损害,甚至灾难。一项制度或一种程序如果得到了法律的确认,它就具有合法性和权威性,它的操作和实施便成为可能。否则,制度或程序游离于法律之外,不仅使当事人无所适从,影响该制度或程序的效力的发挥,而且使整个社会离“法治社会”日渐遥远。任何行之有效的制度或程序都离不开法律的保驾护航。因此,我国应该完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立法。一方面,整合现有的法律资源,对我国环境保护法与单行法之间、各个单行法之间中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相冲突的规定进行修改。另一方面,制定我国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专门立法,具体规定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原则、专门机构、处理方式、管辖范围、处理程序和行政处理的救济方式等内容,形成一套完整的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程序和规则体系。

·设立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专门机构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构理应具有独立性与专业性,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及权威性。我国可设置独立的环境纠纷处理机构,并将其从行政机关体系中分离出来,使之在人事、财务上不受政府约束而具有相对独立性。另外,组成环境纠纷处理机构的人员应当多样化,除环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之外,还应当包括有环境保护、法学、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环保团体的人士,此外还可以吸收有关企事业单位和群众代表。

·应当详细规定行政处理之程序

程序公正才能保证实体公正,进而保证处理结果的公正。而我国环境立法向来重实体轻程序,在环境纠纷行政处理上更是没有规定程序规则。在此,可以借鉴国外立法并结合我国的实践,将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程序纳入法制轨道,具体详尽程序规则,增强可操作性和可实践性,以保证能够依照法定程序来救济实体权益,进而保障处理结果的公正性和可信度,实现解决环境纠纷的目的。

·建立健全与环境纠纷行政处理机制相关配套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良好运行,还需要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如信访制度、环境标准制度和环境损害责任保险制度等等的协调与配合,同时也离不开国家政策如财政政策、经济政策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各项制度的优势,使环境纠纷行政处理制度的实施产生良好的效果。

·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环境纠纷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的特点,要求公众参与其中。因此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提高其参与环境保护的能力和自觉性。同时,还应当完善公众参与形式,规定具体的参与程序,建立公众参与的法律保障机制,增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通过这些措施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增强环境保护的社会力量,更有效地支持环境污染民事纠纷的行政处理。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论述 篇12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工作, 环境监测在如实反映环境质量现状, 判断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是否达标, 污染纠纷仲裁和污染事故调查处理等过程中, 起着关键作用[1]。环境监测服务于环境管理。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 环境保护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对污染物监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 环境监测必须科学、规范、及时、全面, 才能适应新形势下环境管理的需要。

完成环境监测的机构是环境监测实验室。为使环境监测科学、及时、规范、全面, 环境监测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并给予执行和遵循。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比无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制度获取环境监测数据要更容易、更精确和更快捷。因而环境监测实验室需要建立规范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环境监测实验室主要从事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测定工作, 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声环境、辐射等质量因素。环境监测, 即是测定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的过程, 由测定人员根据特定的测定方法通过使用某些化学试剂和特定的实验设备仪器测定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由环境监测过程分析, 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要从测定人员、测定方法、测定所用设备仪器、测定所用的药品四方面进行控制管理, 详细构架如图1所示。

2 测定人员

制定测定人员的工作制度, 使测定人员日常工作规范化。另外, 对新进测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安全教育;为提高测定人员监测技能, 还需定期进行培训、交流;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还需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以防患于未然。

2.1 工作制度

(1) 要求测定人员熟悉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 (2) 要求测定人员具备监测工作能力; (3) 要求测定人员确认来样信息, 负责来样检测, 填写实验原始记录; (4) 要求测定人员出具监测报告, 检测结果及时反馈; (5) 测定人员为来样测定结果负责; (6) 要求测定人员对样品管理及记录管理; (7) 要求测定人员熟悉设备仪器操作规程, 按照实验仪器设备操作规范进行操作; (8) 要求测定人员使用设备仪器, 填写设备仪器使用记录, 使用完毕并清洁, 回复原样; (9) 要求测定人员定期对实验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管理; (10) 要求测定人员完成当天工作后, 清洁实验室, 恢复原样; (11) 完成各类记录; (12) 严禁在化验室抽烟、进食、进行娱乐活动。

2.2 安全制度

(1) 操作前, 测定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用品, 以防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2) 开启检测仪器和设备时, 应先检查水、电、气是否正常, 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3) 操作各种检测仪器和设备时, 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及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 (4) 配制挥发性溶液, 必须在通风橱内操作; (5) 进行一切具有有害气体的实验时, 必须开启门窗, 或在通风良好的状态下进行; (6) 实验过程中, 有明火产生的地方要配置必要的消防设备, 以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7) 实验完毕后, 检查水、电、气是否关闭;熟悉化学品泄漏、或粘到皮肤后的应急处理; (8) 保证实验室内洗眼器正常使用; (9) 下班前, 检查门窗是否关好,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10) 贵重和危险物品要专人保管, 做好防盗工作。

2.3 人员培训

(1) 新进人员上岗前必须接受安全教育、上岗培训; (2) 对新进人员进行实验室内仪器设备性能工作原理、相关排放标准、测定标准、采样方法标准等相关知识的培训, 使新进人员尽快熟悉工作, 培养监测工作能力; (3) 定期对所有人员培训教育, 交流工作经验, 鼓励发展; (4) 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2]。 (5) 定期总结分析数据, 获得区域环境质量状况, 并向相关部门通告。

3 测定方法

3.1 标准

建立本实验室完善的环境标准体系档案, 备齐本实验室所承担的检测项目的标准方法, 令环境监测均有标准可依。

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而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标准, 为环境监测测定方法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法律依据, 令环境监测有规可循。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环境执法和环境管理工作的技术依据[3]。我国的环境标准分为国家环境标准、地方环境标准和国家环境保护部标准[4]。环境标准细分为五类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保护基础标准、环境保护方法标准、环境保护标准样品标准。与环境监测最为密切的是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环境方法标准。

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指用来标定仪器、验证测定方法、进行量值传递或质量控制的标准材料或物质成为环保标准样品;环境标准样品标准是对环境保护标准样品必须达到的要求所做的统一技术规定。

环境方法标准是指对环境保护领域内涉及的试验、检查、采样、分析、测定、统计和其他作业的方法所作的统一技术规定。主要是分析方法和测定方法标准。在实际工作中, 实验室操作技术方法要跟随国家标准信息更新。

3.2 采样、监测

(1) 按照标准方法要求进行采样、保存样品; (2) 按照标准方法测定环境质量因素代表值。

3.3 原始记录

(1) 规范化制定各类环境质量代表值的测定原始记录、设备仪器使用记录、设备仪器保养维修记录、化学品使用记录等; (2) 按实际填写完成各监测要素的原始记录, 填好测定人员、日期、样品等信息, 不得篡改监测数据, 不弄虚作假。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构成违法的,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理。 (3) 按实际工作填写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写明日期、使用人、记录人; (4) 按实际工作填写保养维修记录, 写明日期、保养维修人员、保养维修情况、记录人等信息; (5) 按实际工作填写化学品使用登记记录; (6) 物品损坏要及时登记。

3.4 监测报告

(1) 按监测结果完成监测报告, 不得弄虚作假; (2) 及时向相关部门或领导反馈监测结果。

4 测定仪器设备

(1) 建立实验室仪器设备档案, 列明仪器设备的制造厂家、出厂日期、使用寿命、型号、设备编号、测定范围、购置日期等信息; (2) 根据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制定操作规程, 严禁违规操作; (3) 建立设备仪器使用台帐、设备仪器保养维修台帐。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维护保养好仪器设备可以保证仪器设备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和事故发生、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寿命、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经济效益; (4) 为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我国境内使用计量器具必须遵守计量法。计量可实现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建立计量台帐, 对相关设备制定计量校正计划, 定期校正计量; (5) 设备仪器借出要登记。

5 测定药品药剂

环境监测实验室所用药品有浓硫酸、盐酸、碘化汞、重铬酸钾、酒石酸钾钠、氢氧化钠等化学药品, 其中不乏公安局管制的危险化学品药品浓硫酸、盐酸等, 因此一定要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 合理利用。

(1) 化学品入库要登记, 放在专门的存储柜中, 并由专人保管; (2) 按照化学品的危险性质不同归置存放, 并做好防盗措施; (3) 配制好的试剂根据其性质、用量, 盛装在相应的器皿中, 并贴好标签, 标明试剂名称、用途、配制时间、配制人、有效期; (4) 试剂一旦离开试剂瓶, 不允许再倒回试剂瓶; (5) 废液根据其性质, 作相应的化学处理, 达到无害排放标准后排放; (6) 过期或失效的药品与试剂应倒掉并及时更换; (7) 定期盘点, 及时补充药品, 以免影响日常测定工作。

6 结语

按照全过程管理控制的思路, 从测定人员、测定方法、测定所用实验仪器设备、测定所用化学药品全过程制定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要求, 但由于经验尚浅, 建立的制度仍不够完善。将环境监测实验室作为一个组织, 参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其进行管理, 并不断改进。

摘要:达到科学、规范、及时、全面的环境监测要求, 需要环境监测实验室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并给予执行和遵循。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比无完善环境监测实验室制度获取环境监测数据要更容易、更精确和更快捷一些。因此, 建立规范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管理制度非常重要。

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管理制度

参考文献

[1]吴惠琴.浅谈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华东科技:学术版, 2012:490-490.

上一篇:青少年科技素质教育下一篇:中考古诗词鉴赏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