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2024-06-07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通用12篇)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篇1

在当前社会道德事件频出、整个社会大环境道德水准呈明显滑坡之态时, 做好德性传承是本地优秀传统文化传递的需要, 更是时代精神发展的需要。善美之城的德性传承, 作为未来社会公民培育场所的学校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就目前来说, 做好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在德育文化的传递和创新中发挥着尤其重要的作用。

一、德育课程理念的改革

德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 德育甚至教育的终极目的在于使人过有德性的生活。德性是“内得于己, 外得于人”的人性之“善”, 是从“品德”锻造“美德”的历程, 直至能够“具有理解、内化与践履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秉性、气质和能力”[1]。这种秉性和能力的内在统一形成个体的一种自觉的道德意识, 使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内化于个体的本性之中, 成为一种真正属于自己的稳定的特性, 从而使外在的规范成为内心的准则, 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和方式。

对于德性的培养, 传统的德育课程沿袭普通知识教育的模式, 属于“传递—接受”式的知性德育。它把德育课程简单化为德育知识的教育, 因而把道德知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和伦理观的知识作为外在的客体知识单向地灌输给学生, 使学生经历接受知识、巩固知识再到考试答题再现知识的过程, 其习得、评价的过程全部以书本知识的形式在课堂教学内部进行, 基本等同于智育课程的一般模式。

知性德育的效果如何?从品德的心理结构看, 个体的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种成分构成, 其中, 道德认知是人们形成和发展个体品德的基础, 但个体品德的真正形成一定是在相应道德情感的推动下、在道德意志的调控下, 最终在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知性德育的优势就在于, 通过课堂教学对道德知识的系统传授, 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比较系统地掌握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和伦理规范, 并能在纸质考试中获取高分。然而, 道德认知的提高仅仅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局部目标, 学生通过灌输、牢记德育教条并不会必然地增强其道德情感, 进而表现出非同寻常的道德行为。更有甚者, 一些学生出于对纯粹知识灌输的知性德育形式的反感, 表现出不道德或反道德的行为。所以, 知性德育已经不适应当前形势的需要。

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 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 丰富其情感体验, 增强其道德意志, 渗透其道德行为, 从他律到自律, 最后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有效的德育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 回归实践层面, 实行“生活德育”。生活德育是“让学生在热爱生活、了解生活、亲自在生活的过程中培养德性, 学会过一种道德的生活, 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个世界里去培养人的道德”[2]。道德本来就是与生活一体的, 无论从其产生还是现实的存在来看, 所有的道德规范都是为了更好地调节人们的利益关系和社会生活的, 可以说, 道德本身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 学生生活的过程其实就是道德规范的习得过程, 反之, 德育的过程就应该落实在学生的“有道德的”生活中。生活德育的理念, 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观点是契合的, 陶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 用生活来教育, 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 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 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现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3]因此, 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 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 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理念的转变, 关涉德育目标的转变:从高高在上、深不可测的“伦理学家”转变为有德行的人, 过有德性的生活。

二、德育课程内容的改革

教育部在2005年4月制定发行的《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中提出“根据不同教育阶段学生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理解接受能力, 准确规范德育目标和内容, 科学设置德育课程, 积极开展德育活动”, 整合、深化了90年代制定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及《中国普通高校德育大纲》的内容, 成为新世纪中小学德育的行动指南。教育部的《意见》明确了“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心理健康教育”, 规定了德育作为政治、思想、道德、法制和心理五项内容的教育, 在小学阶段, 德育的总目标是:“帮助小学生初步培养起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基本的是非观念、法律意识和集体意识;初步养成孝敬父母、团结同学、讲究卫生、勤俭节约、遵守纪律、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 逐步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乐观向上的性格。”在德育的五项内容及目标中,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的内容应该按照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依次为:心理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

心理教育的内容:涉及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内容和活动, 例如诚实、守信、勇敢、坚韧、自尊、自信;涉及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内容和活动, 诸如生活自理、自觉学习和作业、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 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

道德教育的内容:1.中华传统美德部分, 包括孝敬长辈、诚实守信、宽容待人、团结友爱等;2.良好的日常生活品德部分, 指讲究文明礼貌、讲究个人卫生、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合理消费等;3.制度生活品德部分, 含勤奋学习、乐于探究、勇于创新、专心踏实的学习态度, 形成社会公德的意识和习惯, 等等。

法制教育的内容:这是归属制度生活德育的内容, 主要是了解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法律和规范, 如《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生守则》等, 逐步树立遵纪守法观念, 自觉遵守学校纪律、公共场所秩序和交通规则等。

思想教育的内容:“五爱”———热爱集体、关心集体, 热爱劳动、艰苦奋斗, 热爱科学、勇于创新;集体生活的规范和技能, 团结、谦让、互助、合作的品质;理解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正确看待周围的人和事, 合理地处理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

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公民教育, 具体内容包含国旗、国徽、国歌、国家版图等常识;认识祖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尊重民族习惯和不同国家文化, 形成开放的国际意识[4]。

三、德育课程教学形式的改革

生活德育的教学形式是生动的、多样化的。我们应该看到, 生活德育不仅局限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之内, 更应贯穿于人的所有生活之中。人们是通过有道德的生活学习道德的, 德育的场所在于学校, 也在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德育过程是实践活动,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 实践的观点是德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5]。生活德育是实践性的德育, 贯穿生活实践的全过程。在学校特定时间的德育课程教学中, 是以综合的活动课程为主要形式的。生活德育不同于知性德育, 它不强调道德知识的系统学习, 而是要将知识融合在具体的活动中, 让学生一边经历一边学习。

生活德育的教学是具有丰富情感体验的。知性德育仅注重道德知识的灌输和掌握, 是孤立的、情感无涉的, 也是枯燥的, 干巴巴的;生活德育的教学强调个体在“有道德的生活中, 认识社会道德, 体验道德生活, 发展道德理性与道德感悟能力”[6], 德育过程中的这些认识、体验、感受、感悟是真实可感的, 可以抵达人的心灵的, 因而也是富有生命力的能够促进个体内在精神成长的。道德教育只有以人的情感体验为中介, 才能与个体的生活经验及其感受结合起来, 才会有心灵的震撼, 在思想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从而不仅理解价值, 而且体验价值, 力行价值, 最终贯彻落实到人的行为。

除了宏大的生活场景, 创设特定情境在生活德育中显得很有意义。所谓道德情境就是包含一定道德寓意的情景, 学生置身于这种情景中, 就如同自己亲身经历了一次道德的洗礼, 激发了强烈的情感体验。以下几种道德情境[7]对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作用更突出。

1. 体验情境。

这种情境较为隐蔽, 学生能获得一种情感体验, 它们通常是日常生活、游戏、学习中学生之间真实的互动情境, 或者是一些与“做”有关的情境性课外活动。例如在学习中创设了动物学校开学的情境,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亲身体验到不同说话方式给人的不同感受。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学生对比、讨论, 明确了怎样才算是说真话, 会说话。然后在具体情境中再应用、再感受, 这样学生的认识和行为能力都得到了迅速提高。

2. 道德两难情境。

这种情境中含有两条或多条发生了不可避免的冲突的道德规范。道德心理学研究表明, 冲突的交往及包含冲突的生活情境最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例如发现好朋友考试舞弊或者做错事, 该不该揭发?这些困惑正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话题, 让学生参与思考讨论, 内化情感体验, 从而做出明智的选择。

3. 体谅情境。

这种情境最早在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的研究中提及。这种情境通常包含家庭、学校或社区生活中发生的种种人际互动事件, 最适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敏感性。让学生学会体谅, 则先让其感受被体谅的温暖, 懂得由己及人, 进而主动地体谅同学、朋友、老师和父母。

四、结语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 个体品德的发展在15岁左右已经基本定型, 中小学阶段的品德发展正是为个体一生的品德奠基的时期, 此阶段的德育实效性不仅显著影响个体的品德发展, 而且将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道德发展水平产生重大影响。金华作为有着优厚道德传统和资源的善美之城, 更应该重视新形势下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和创新, 树立生活德育的理念, 改革德育的内容和形式, 为社会培养众多有道德的接班人, 使得地区美德一脉相承、源远流长, 为建设最美的金华提供强大的精神屏障。

摘要: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教育层面, 而应该在获得道德知识的基础上,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增强其道德意志, 渗透其道德行为, 从他律到自律, 最后内化为自然的德性。有效的德育应该回归实践层面, 实行“生活德育”。生活才是德育的基础和源泉, 德育只有植根于生活世界, 才具有深厚的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变, 要进行德育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 强调创设多种情境, 唤起和积累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生活德育,中小学课程改革,情感体验

参考文献

[1]蔻东亮.德性概念的三重内涵[J].理论与现代化, 2006, (6) .

[2]唐汉卫.试论生活道德教育基本原则[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4) :56.

[3]林宁.从知性德育到生活德育的转化[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 (教科版) , 2011, (4) :28.

[4]詹万生.中小学德育的行动指南———《教育部关于整体规划大中小学德育体系的意见》解读[J].中国德育 (第三卷) , 2008, (8) .

[5]詹万生.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J].教育研究, 2003, (1) , 50.

[6]高德胜.论现代知性道德与生活的割裂[J].思想.理论.教育, 2003, (4) .

[7]檀传宝.学校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篇2

[论文关键词] 德育课程创新 道德文化 综合性 实践性 回归生活

[论文摘要] 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主导要素是对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培育与发展;其二是增强综合性与实践性,整体构建德育的目标内容和实践活动体系;其三是德育课程形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发展。

一、道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主导要素

课程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聚集点。中小学德育课程在德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中小学德育课程仍面临如何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如何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如何整合中西方文化,以发展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德育文化的历史性课题。对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以对两种文化主导要素的把握为前提。这种主导要素以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为标志。

1、民族思维方式和民族精神的体认。

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一个民族在其历史演进和文化行为中积淀形成的长久地起作用的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对待事物的审视趋向和众所公认的观点,就是这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类文化现象的深层本质,是对人类文化行为起支配作用的稳定因素。了解了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就把握了该民族文化演进的纲要。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是整体和谐、辩证综合。中国古代哲人观察宇宙、人生运用整体思维,把人放在与天地社会的动态联系中认识。中国古代哲学是本体论、认识论、道德论的统一,化伦理道德、人生价值的探究为中心。正如张岱年先生所言:“中国哲学家所思所议三分之二都是关于人生问题的。世界上关于人生哲学的思想,实以中国为最富,其所接触的问题既多,其所达到的境界亦深。”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及其主导思想,就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家庭和睦。所有传统美德都与这种整体精神相联系。传统价值观总是置国家、民族的利益于第一位,要求个人服从整体,强调国家统一、社会太平。自秦汉以来,中国就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尽管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局面,但很快又获得了统一,这与民族精神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这些内容完全可以成为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思想材料。这种思维方式及其传统道德对维护国家统一,幸民族团结,调解人际关系,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不仅重视整体和谐,而且强调辩证综合。例如:儒家追求“仁爱”,崇尚道德,但并不否定刑罚;主张“德政”,但不否定法治,从而形成了“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这里边蕴含着辩证综合的思想。儒家还特别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在人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正己修身的人生修养也具有辩证法的合理因素,这种修养方法对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中西方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中国传统道德是一定时代的产物,同任何事物一样,中国传统道德也具有两重性,既有进步性,又有局限性;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建立在小家生产基础和封建宗法制度之上的传统道德,必然有封闭性和保守性的一面。因此,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应当批判地继承,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趋势不可逆转。我们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要有世界眼光,实现中西文化的整合与互补。

在对待西方文化问题上,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现在可以清醒地认识到,采取闭关自守、全盘否定,或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两种极端的态度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当是分析、鉴别、学习、借鉴、吸收、利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实现中西文化的互补与整合。首先,在思维方式上,西方学者注重归纳和实证,沿着从具体到抽象的思维逻辑,从道德现象、具体事例、个案分析入手,总结归纳各自的教育理论,实用性、可操作性强;中国学者则注重演绎,沿着从抽象到具体的思维逻辑,从概念出发,说明或指导实践。这两种思维方式恰好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其次,在教育方法上,西方主张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自由选择,师生平等对话;而我们则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理论讲授和教育导向。这方面同样可以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再次,在教育内容上,特别是西方文化中那些适用于市场经济的价值观念,如改革开放观念、民主法制观念、权利义务观念、公平竞争观念、效率效益观念、互利互惠观念、公关信息观念、商品市场观念、文明消费观念等,更需要借鉴和吸收,使其与中国传统美德相融合。江泽民同志指出:“发燕尾服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一切优秀的文化,必须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必须具有世界眼光,增强感召力。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党和人民从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我们都要积极继承和发扬。”这是中小学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指导思想。

二、综合性与实践性应成为德育课程改革与创新的主要特点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整体性的德育内容,通过教育才各受教育者双主体互动的实践活动,培养受教育者完整德性的教育过程。德育课程是实现这种教育过程的最重要的活动载体。要培养学生完整的德性,必须加强德育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全国教育科学“九五”“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的研究与实验”,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验初步构建出德育的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活动体系,为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决策依据。

1、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体系

整体构建德育目标体系的做法是:总体目标,一以贯之;学段目标,各有侧生;年级目标,具体明确;情意兼顾,知行统一。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总目标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总目标内在包含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中小学德育目标要根据学生年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将总目标转化为小学、初中、高中不同阶段、具有年级梯度的具体目标,并体现知、情、意、行的协调统一。

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依据总目标,从广义上认识德育,确定德育内容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项要素构成。政治教育主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使他们确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政治方向。思想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教育及“五爱”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观点。道德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教育,进行传统美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环境道德、刚强道德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道德认识、高尚的道德情感、坚强的道德意志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法纪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和纪律教育,培养他们具有法律观念和遵纪守法的品质。心理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性格、气质、兴趣和能力的教育,培养他们具有适应环境、承受挫折、自我调控的心理素质。德育内容五项要素各有自己的特定内涵,但又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构成了德育统一体。其中思想教育是灵魂,政治教育是方向,道德教育是核心,法纪教育是保障,心理教育是基础。要分别研究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教育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以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五者不可割裂,更不能互相取代。如果在理论上仅仅把德育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同义语”或“道德教育的简称”,那么在德育实践上就会失之偏颇。整体构建德育内容体系就是以五项要素为纬,以各项要素质的不同层次为经,依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水平和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横向贯通、纵向衔接、分层递进、螺旋上升,从而解决不同学段、不同年级德育内容的倒挂、脱节、简单的重复、脱离实际的问题。中小学德育内容的整体性,不仅指五要素横向结构的整体性,还包括五要素在年级与学段纵向衔接中体现出来的整体性。经过德育实践活动的“内化”与“外化”的过程,五要素促进着学生德性的整体化发展。

2、整体构建德育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德育课程不仅是德育目标内容的知识体系,同时还是德育实践活动体系,这是由道德的本质属性决定的。道德来源于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实践的,因而实践是道德的发展基础,也是道德的存在形态。实践体现着道德的本质,反映着德育的基本规律。

首先,德育目标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德育目标是对德育结果的预期规定,因而其制定的依据和标准是品德的整体形成状态。德育目标既包括对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培养,也包括对学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的锻炼,归根到底是道德信念(知、情、意)和道德行为的统一,落脚点在学生的道德行为上。只有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实践中践行、践言了,才标志德育目标实现了。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篇3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新发展;探讨

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渐推进的浪潮中,多元化是我国社会结构的显著特征。在多元化环境中,我国中小学德育极易产生各种新的问题,阻碍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而这已成为新时期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尤其是怎样把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必然会引进新的德育政策。为此,在新课标背景下,需要转变已有的教学理念,使中小学德育走上全新的发展道路。

一、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在新时代下,课程改革犹如一把双刃剑,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课程背景下,充分突显出德育的重要性,学校要对德育的发展引起高度的重视,培养更多新时期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过程中,学校需要不断优化创新教学方法,寻找新的途径不断增强教育的时效性,从传授知识转变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不同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的优秀品质,强化他们已有的道德观、价值观。为此,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要灵活应用教学方法,充分展现不同学科在实现道德教育方面的不同价值,改变教学现状,更加注重在一种真实、客观的生命体中去感受自身道德成长的经验。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道德与生活分离的问题,逐渐由教学向教育转变,教学工作者必须站在全新的角度,重新定位、思考传统教育,要更加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中小学德育已步入崭新的阶段。在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德育一直是其关键所在,特别是中小学德育,已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但随着时代的不断演变,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突显,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保证教学工作顺利开展,促进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小学;德育;新发展;探讨展,塑造健全的人格。

二、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发展措施

1.构建完善的道德教育体系

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要从中小学生具有的思想特点、心理特征等出发,制订可行的教育方案,构建完善科学、合理的道德教育体系。由于当下大部分中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学校要从不同角度出发,不断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需要不断创建新的途径,使教育理念深入学生内心,并应用到实践中,为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埋下伏笔。比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科内容为媒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情境教学方法、模拟教学方法,不断转变中小学生思想方法,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社会调查,引导学生不断转变已有的思想道德观念。

2.高度重视教学行为、教学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教学实践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独立人格的形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相关的教育机构要意识到教师教学行为、教学实践发展的重要性,对教师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使其更加规范,比如,教师导入形式、需要具备的工作态度,具备为人师表应该具有的道德观念,做好表率,成为学生学习的好榜样。在日常工作中,教师要注重自身的完善,具备各方面优秀的品质,比如,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能够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思想观念,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多关心、多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兼顾班级中不同层次的学生,充分展现新课标提出的客观要求。

3.中小学教育工作回归生活

学校是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展现自我才能的重要场所,也是不断强化德育不可或缺的组成元素,更是中小学生具备成熟的思想道德观念的重要基地。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回归生活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实践中,不断开阔德育课程研究视野,从理论体系逐渐转向生活体系。而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新的德育课程类型。德育隐性课程得到高度的重视,比如,校园文化、精神环境,为促进中小学生德育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在此基础上,需要从不同层面出发,比如,家庭生活、个人精神生活,客观、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内容,使其更加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的实际思想情感紧密相连。以此,使中小学生能够在无形中更好地受到德育。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下,新课程改革冲击着传统教学中很多落后的理念,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改变课堂教学现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转变师生角色,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充分突显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同时,在教授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学会做人,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新时期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这个大集体中,树立正确的“三观”,更好地展现自身的价值。从长远来说,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德育,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作用,不断促进新时期中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张海珍,卞逢祥.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德育教育的新发展[J].学周刊,2015(12):110.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篇4

一、小学德育教师的期待角色

1. 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 小学德育教师总是以“道德灌输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他们往往将道德教育工具化, 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灌输给学生一些僵死的、固化的道德知识。毋庸置疑, 传统的道德教育手段对学生获得固有的道德常识知识是高效率的, 但对于抽象思维与理解能力尚欠缺的小学生而言, 要达到课程的目标却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特别是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 传统的德育教师角色暴露出了很大的弊端, 已无法满足德育新课程的需要, 小学德育教师作为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者成为了新时期的期待角色。

对思想道德水平尚处于较浅层状况的小学生而言, 他们的道德成长需要德育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德育教师要根据小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身心发展特点, 通过创设符合小学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 来教授学生基本的道德知识和各种道德规范, 逐步提高他们识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 引导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然后教师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不断深化, 直至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 最后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和克服坏习惯, 最终达到形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目的。

2. 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发者

传统的德育过程中, 大多数教师是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 即德育教师只是把专家或学者预先制定的德育课程方案或课程材料付诸实施。然而, 随着时代的发展, 传统的德育手段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求, 德育教师的角色被赋予了新的涵义。小学德育的对象是小学生, 是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儿童, 因此德育课程的实施不应是一个固定过程, 而应是一个动态实施的过程。作为德育过程中的教师也不应仅是一个课程的忠实执行者, 更应是德育课程的主动挖掘者或开发者。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对于以感性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而言, 小学德育课程内容应尽可能选择贴近小学生生活的内容, 小学德育教师应以课程开发者的身份来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德育素材或内容。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决定了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和灵活多样性, 因此德育教材只是教师的参考资料, 教师应该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根据所在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师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充分挖掘并利用学校及其周边课程资源, 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情境来开展德育课程教学。

3. 学生道德活动的合作者

传统的道德教育课程主要是由课程专家以及学校制定和安排的, 德育教师没有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自由处置德育这门课程的权利, 在整个的德育过程中教师只是扮演传声器的角色, 学生往往被置于被动的境地。实际上, 在长期的传统教育模式下, 大多数教师已习惯了充当道德知识灌输者的角色, 即使学校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教师也无法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实施, 从而使得道德实践活动流于形式, 最终导致德育课程形同虚设。课程标准对小学德育教师提出了新要求, 教师成为学生道德实践活动中的合作者成为了新的期待。

道德教育课程开设的目的不仅是纯粹单向度的道德知识传递, 更在于发展学生的德性, 满足学生道德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看, 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 因此小学德育课程主要应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进行, 德育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道德教育情境, 扭转学生的被动地位, 在道德实践活动中建立对话型师生关系, 鼓励每个学生主动参与道德实践活动。教师通过以学生道德实践活动的合作者身份置身于活动中, 和学生一同探究, 共同成长, 最终达到师生同益的效果。

二、影响小学德育教师期待角色难以实现的因素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小学德育教师新的角色期待, 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使得小学德育教师的期待角色难以实现。

1. 外界因素

外界因素限制了小学德育教师期待角色的实现。首先, 对德育课程的“重视度”不够。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语文、数学、英语科目的教师培训成了每个学校关注的焦点, 且国家的教研部门及相关机构也提供了较为广泛的、全方位的支持, 而唯独对小学德育课程的任课教师没有较为正式的、成规模的培训, 至多是区、县的研究所举行几节“公开课”罢了。又由于小学德育课的教师大多是语文、数学或英语课的教师“兼职”的, 在这少得可怜的“公开课”研讨中, 也不是每个教师都可以“腾”出时间、放弃“主科”的教学来参加作为“副科”之一的德育课程的研讨活动。在教师培训的“繁华”与“热闹”中, 大多数的小学德育教师却没有对新德育课程理念系统学习的机会。[1]其次, 对小学德育教师的期望过高。新课程改革提出小学德育教师要以学生道德成长的引导者、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发者、学生道德活动的合作者等期待身份出现。殊不知, 根据目前教育发展现状, 这些新的角色要求对德育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众所周知, 我国如今仍处在一个以升学率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的教育环境中, 小学德育课程并没有列入小学升初中的考试范围。在家长、学校等多方要升学率的巨大压力下, 许多时候作为“副科”的德育课程只能退居其次成为主科教师的自习课或作业课。

2. 教师自身因素

小学德育教师的期待角色之所以难以实现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教师自身的德育专业素质。新课程对教师的德育专业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教学能力及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许多教师感到自身的素质与要求相距甚远。

首先, 教师德育观念较为陈旧。受传统德育观念的影响, 小学德育教师习惯了对学生进行单向度的道德知识灌输。教师只是德育课程的忠实执行者, 学生也只好被动地接受, 所有课程内容都是预设而成, 殊不知道德源于生活, 一切生活皆德育课程资源。其次, 教师普遍德育专业素养较低。一般而言, 小学德育教师主要是由班主任或其他主科教师“兼职”担任, 他们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培训, 缺乏敏感的德育资源意识和德育育人意识。因此, 这样的德育教师上课也只是照搬书上的死知识, 不会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挖掘课堂上的德育资源。再次, 德育教师缺乏进行教学反思的意识, 大多数教师没有进行教学反思的习惯。其实, 教师每一次上课的反思都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 反思不但能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而且还能很好地促进教学相长, 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正因为教师自身素质的缺失, 即便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抱有再大的期望, 也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三、促进小学德育教师期待角色实现的途径

1. 提升教师自身的素养

(1) 转变小学教师的德育观念。要真正达到德育目标, 德育教师首先必须拥有正确的德育观念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教师只有在正确德育观念的基础上, 通过激发德育主体 (即学生) 内在的自我道德修养和德育素养的动机, 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在传统的道德教育过程中, 教师只是充当道德知识传递者的角色, 他们极度依赖教材, 上课照本宣科, 脱离了学生的生活世界, 将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接收器, 完全不顾学生可否接收, 只是一味地往容器里倒空洞、无趣的道德知识, 如此的道德教育是无法发展学生的德性、达到德育的目的的。

新课程改革强调德育教师首先应该树立以生活为基础的现代德育观念。众所周知, 道德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之中得以体现。因此德育教师要率先转变传统的脱离学生生活的德育观念, 做到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出发, 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认识社会与道德, 体验社会, 将学生自己的道德认识与感悟融合在德育课程之中, 通过真实案例展示道德知识,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 达到培养学生的品行和发展学生德性的目的。

(2) 提升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教师的德育素质直接决定了德育活动的实施效果。虽然德育在我国一直以来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但事实上专门的德育师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德育课程作为一门在升学时无须考核的“副科”, 其地位在学校受到冷落。小学德育课程一般由主科 (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教师“兼职”担任, 实际上德育课程常被其他学科的教师占用, 就算要上, 大多也只是“照本宣科”, 德育课程成为了形式上的摆设而已。

而作为一名好的小学德育教师, 应该具有良好的德育专业素养。那么, 该如何提升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呢?第一步应当是在制度上建立职前教师教育、职后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的德育专业标准, 给德育教师设置一定的资格门槛, 提高德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不达到起码标准者, 就不能进入教师行业。一些国家, 例如日本, 在其教师资格获取的必要条件中明确规定, 中小学教师资格申请人必须获得道德教育、教育伦理等方面课程的学分。[2]政府应通过培训、培养等方式为各学校培养专门的德育师资队伍, 如在各师范院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等, 对德育教师进行专门的德育专业知识训练, 提升教师的德育专业素养。

(3) 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提高德育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对提升教师自身以及学生的道德水平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 德育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将自觉的反思意识、能力和习惯贯穿到各项道德教育活动中, 以便更好地促进新时代小学德育教师期待角色的实现。

新课程改革中德育教师新期待角色的实现要求德育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反思能力。德育教师要学会反思整个道德教育过程, 不能认为课上完了, 教学工作也跟着结束了。因为每一次的上课经验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 教师通过每次课后的思考发展自身的教学“问题意识”,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最优的教学方法, 提高自身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总结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 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在提高自身反思能力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素质。

2. 外部环境或条件的支持

除了教师自身素质方面的提升, 小学德育教师期待角色的实现还需要外部提供相应的支持条件。首先, 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应为德育教师创设一个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所谓宽松的发展空间, 最主要的还是教师课程权利问题, 教育部门或学校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较为充分的课程资源, 而且还有必要将课程权利合理下放, 给予德育教师足够的课程实施自主权, 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德育培训和研讨课等, 让教师能真正以主人翁的心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决策中来。其次, 学校应建立科学、规范的德育评价体系。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和评价主体等方式来鼓励每位学生展示自我, 促进学生的发展, 提高德育课程的教学实效。

【注:本文系湖南省2012年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 (项目编号:CX2012B397) 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徐生梅.小学德育新课程实施中的教师适应性探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10) .

小学德育课程工作计划 篇5

指导思想

继续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二期课改精神和新基础教育理念结合本校德育工作的体系加强课程之间的整合加强少先队德育活动与德育课程的整合使本校的德育课程工作开放化流通化切实提高我校德育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品德与社会学科

1、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树立课程新理念。

(1)积极参加市、区各级学科培训提高德育课程的认识提升教研水平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充分利用品社学科的特殊性将品社学科与其它学科的整合结合少先队、德育活动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从而发挥显性德育课程作用。

2、以点带面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1)发挥区品社学科中心组成员郭芳老师的引领作用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及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2)发挥品社学科骨干教师的辐射作用以滚雪球的方式以点带面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常规加强管理学科建设求实效。

(1)加强学科教研活动层层把关进行教学动态管理及分层指导保证教学质量促进各年级品社教学工作的提高。发挥学科德育的优势使思想品德教育体现于各科教学中真正做到德育渗透。

(2)加强随堂课的研究与反馈课后及时交流反馈提出亮点指出不足提供建议并把听课与备课紧密结合通过听课发现备课及课堂中的成功与不足通过听课真正帮助教师把握理念与实践的统一帮助教师改变教学行为提高教学质量。

(3)注重对新教师和首次执教教师的学科教学指导发现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为优秀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

(4)拓展视野加强与兄弟学校的密切联系相互学习加强交流使明强的品德与社会教育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

4、立足校本分工合作强化教研组建设。

(1抓好年级组长队伍组长要充分认识的自身责任发挥召集、组织作用引领各自的教研组落实好教学任务。

(2给与教研组长一定权限发挥各教研组长的能力找到适切的工作方法提高组内教师教研积极性落实教研活动。

(3各年级组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分工协作做好各项资料的积累归档管理落实资料完整化、规范化的“两化”工作。

5、积极挖掘丰富资源课堂教学有保障。

(1充分用好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和上海远程教育集团下属上海市电化教育馆合作开发《品德与社会》教学资源素材包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实施有效教学。

(2将历届品社学科的成熟教材、教案及相应的课件放在校园教学网上为教师教学提供参考资源共享。

(二).班级主题队会

1、结合“新基础教育”班队主题教育设计要求及学校一至五年级主题系列教育活动要求各年级组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年级特色制定规划本学期班级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切实有效地开展班级主题队会。

2、加强学习与交流强化班主任的三种意识。学习意识认真学习各类有关班队建设的理论及报刊杂志中有关班级特色 班级构建、班队主题活动等文章、德育案例提高认识理论指导实践。研究意识能够结合班级特色、学生年龄特点制定班级主题教育系列活 动切实有效地开展班级主题队会利用好这一德育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各方面道德品质教育。反思意识结合年级、校级交流、展示进行研讨相互学习提升班级主 题队会的实效性。

3、加强管理德育工作小组进行随堂听课、随机检查课后及时与教师交流反馈发现亮点、解决困惑、推广经验。

4、加强护导管理制度发现挤占现象及时提醒妥善处理确保德育课程规范化。(三)晨会

1、晨会课程形成系列专时专用提升实效。

2、结合单周周一晨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时事教育让学生了解国内外发生的时事新闻从小到大由近及远关心班级、关心学校、关心家乡、关心祖国、关心世界。

3、结合双周周一晨会课时间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整合少先队工作明要求、抓训练、有检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4、结合周二晨会课时间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优化学校心理环境营造师生情感沟通的和谐氛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落实健康专题教育关注学生生理、心理健康确保学生的健康学习、健康生活。

5、结合周三晨会课时间各班举行十分钟队会为学生搭建展示的舞台丰富学生生活鼓励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6、结合周四晨会课时间进行红领巾广播利用好这一教育阵地为学生搭建平台展示自我、交流学习。

7、结合周五晨会课时间利用小学拓展型课程教材中德育活动及专题教育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安全、环保、青春期等专题教育。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篇6

德育课程改革之难,莫过于课程评价改革。

说德育课程改革难,是因为德育关涉价值,而价值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传统文化、社会政治、商业文明、公民理论等诸多价值体系的博弈与整合中,准确的课程定位注定是异常艰难的。

说课程评价难,是因为个体的道德水平不同于学业成绩,虽时有赋形(道德知识、道德行为),却内在于心(道德情感、道德观念)。这正是虽经八次课改,课程评价仍举步维艰的内在原因。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德育课程评价进行了全新的定位:服务于人的发展。

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在服务发展的大旗下,教室里的孩子不再纠结,该如何口是心非地完成品德试卷了。

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

缺少了“分数”这把尚方宝剑压阵,小学德育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状况之惨淡,成了德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最好注解。课程评价,成了新课程改革的“绊脚石”。

作为一份长期关注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德育期刊,在创刊30周年的特别日子里,以专题的形式,深度思考小学德育课程评价问题,既是应尽之责,也是因为对小学德育课程的那份浓浓情怀。

面对难题,我们以情相约,寻求解决问题的良方。于是,和我们有着同样情怀的一群人,向我们道出了自己的求解之策。

基于标准的学业评价研究、针对方法与能力的评价研究、评价工具的构建、活动作业作品的评价……这些基础性、原创性的探讨,虽算不上“高、大、上”,且或多或少地存有瑕疵,却直面问题,让人解渴。

让我们跟随他们,用心体味,与情共鸣;

让我们一同前行,开山辟路,共破难题。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篇7

一、研究现状

从收集到的资料来看,对德育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学校德育模式的探索,如体验性德育模式、主体性德育模式、德育环境三维模式等;二是围绕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展开的探讨,已有研究一般在分析其低效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三是在对德育课程标准解读的基础上讨论我国德育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以及基本理念;四是从比较教育的角度进行的研究,如《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日本德育课程改革》,《多元文化背景下美国德育课程改革研究》,这类研究以期借鉴别国德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提出对我国德育课程改革的启示。在研究的方法上,以逻辑论证和比较法居多,很少看到实证性的研究。陈回花比较了1980年来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揭示了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及其特点。她通过对比发现,在课程基本指导思想、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性化、生活化的德育课程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德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改革的基础

随着学校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对人的主体性的呼唤,知性德育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逐渐显示出其脆弱性,从理论上来说,知性德育虽然是对神性德育的超越,但它割裂了教育与德育的一体性,割裂了德行的内容结构与形式结构、割裂了认知和情感、割裂了知德和行德,进而割裂了与生活的血肉联系。知性德育这种割裂的、知性的运行逻辑,使现代德育走向抽象、虚假的困境而不能自拔,德育研究、德育实践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却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2]实践上,学校德育正在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冲突,“5+2=0”已经非常形象地说明了社会不良影响与学校教育力量之间正处于一场激烈的对峙战中。《学会生存》一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现代学校教育中,儿童的人格被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3]这正反映了我国德育的困境。张华在《论道德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中指出,道德教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过程是融为一体的,“一个人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教育自己,而不是被别人所教育的”。[4]他进而分析了从原始社会德育是以非主体的形态附庸于或隐含于生活世界之中的。制度化教育产生后,德育从生活世界孤立出来,成为封闭的体系。直至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道德教育的工具价值和制度体系也被强化到极端的程度,但同时信息化时代也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的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为道德教育重返生活世界提供了机遇和条件,但这不是简单地对原始社会道德教育生活的复演,而是对生活世界主体参与式的回归,要求以“交互主体观”统摄整个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德育生活化已经成为帮助知性德育走出困境的必然武器。它的提出源自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人是完整的道德存在。德性结构具有统一性,“各种不同的美德与道德的各个不同方面相互联系,同时,它们自身也相互联系,道德不能像水密舱那样分隔开来,各有自己的特殊美德。忠诚显然必须以正直和勇气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勇气和坚韧精神是密切相关的”。[5]正如马克思所言,人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人的全面的本质,同样,人也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人的全部德性,任何将人的德性分解或剥离的德育都是不可取的。“美德袋”作为传统德育模式,视学生为一个容器将经过筛选的特定社会中公认的美德条目装入学生的脑袋,这种德育模式偏颇于学生的道德认知,但正是忽视了学生是一个完整的道德存在这一基本前提,所以造成学生道德判断、情感、意志等的发展不一,形成了一面硕大无比、一面低微渺小的“怪人”现象。第二,社会生活是道德发展的起点,学生的道德发展只有通过社会生活才能实现。生活是人的生活,人是在生活中存在的,道德寓于生活之中。“道德既不是神授的天条,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抽象理念,而是人对自身生活规则的总结,是生活的智慧和艺术”。[6]从发生学的意义上讲,正是有共同的人类生活,才需要有协调共同生活的道德准则。“道德同存在的事实性密切相关,而不是同脱离实际的理想、目的和责任相关。作为道德基础的事实,来源于人们相互之间的密切合作,来源于人们在愿望、信仰、满足和不满的生活中相互关联的活动结果”。[7]社会生活是学生最初的道德源泉,同时也是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唯一途径,如果一个人有高尚的道德,但他只生活在自己的孤立环境里,而不进行社会活动,他的高尚的道德也就无从谈起。同样,只有通过对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问题、困惑、冲突和挑战的认识、体验、感悟与决策,学生的道德知识才能充分内化,道德观念才能切实确立,道德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三、改革的趋势

(一)课程目标上,由培养美德转向人的综合、整体发展。

传统德育热衷于采用“美德袋”模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美德的灌输,但不利于品德能力的养成,最终失去了德育的意义。如92年品德教材中《我们爱领袖》、《赖宁专心听讲》、《做勇敢的孩子》都是以光辉榜样的形式展示领袖、英雄等的高尚品格,对学生心灵触动程度不深,缺乏从学生身边的榜样中来使学生获得道德体验和道德力量。新教材的培养目标体现时代要求,也体现了学生的现实要求,同时也体现了德育生活化的基本理念。其总体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分目标分为四个方面:情感与态度上,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自信、诚实、求上进。行为习惯方面,初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劳动习惯;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遵守纪律、爱护环境等;知识与技能方面,掌握自己生活需要的基本知识和劳动技能;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了解有关祖国的初步知识。过程与方法上,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可见,新课程在目标上体现了“人是完整的道德存在”这一基本命题,教材在编写上也由培养美德转向人的综合、整体发展。

(二)课程取向上,由唯知识化转向知、情、意并重。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除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之外,还明确提出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求教学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和相应学科能力的发展,又要重视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获得相应的发展,而且,在“教学建议”和“评价标准中”进一步明确了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具体要求。这表明新课程在取向上由唯知识化转向知、情、意并重。新教材在安排上,注重学生的体验道德冲突和主动探索,如《品德与生活》第二册《我的家人与我的伙伴》版块,妈妈过节,我拿什么礼物送给妈妈呢?引导学生设计不同的节日礼物,自己制作贺卡、考试的成绩单、给妈妈做一道菜等表达对妈妈的爱。在与小伙伴一起玩耍时,大家意见不一怎么办?叔叔送给我小飞机,送给表弟小汽车,我也想要小汽车怎么办?教材设计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探索中体验道德冲突,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

(三)课程结构上,从静态分离向动态建构转变。

从整体上来看,92年的品德教材各部分内容缺乏彼此之间的内在联系,难以适应学生的成长需要和学习规律。从纵向上来说,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生活范围不断扩大,其道德认知能力和道德判断能力不断提高,但传统德育的教材并没有很好反映这一点。新教材在内容设计上则以儿童生活为轴心,从儿童的实际生活出发,选择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来选编教材,并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用三条轴线和四个方面来构建课程的基本框架。三条轴线是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四个方面是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在教材编排上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按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从“我在成长”、“我与家庭”、“我与学校”、“我的家乡(社区)”、“我是中国人”、“走进世界”这六大主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同时,新教材注重知识的整体性和联系性,每册都是按一定顺序分为不同版块的主题,如《健康生活每一天》主题下面又根据学生正在遭遇的生活事件分为“我换牙了”、“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小心,别伤着”、“夏天,我们注意什么”。层层递进,动态建构,形成一个螺旋上升的体系,其内容较好地体现了德育课程的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

(四)课程内容上,由知识本位转向生活本位。

新课程的教材编写,所遵循的内在逻辑是个体生活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或道德规范的逻辑,内容组织上,中低年级以个体的生活内容为轴心,按照健康生活、学习生活、交往生活、团体生活、闲暇生活等侧面展开;中高年级以人的社会活动为轴心,按照健康生活、学习活动、公民活动、职业、经济活动、闲暇活动等侧面展开。生活逻辑的依据是具有正确取向的“生活事件”,“生活事件”的选择标准要求:(1)以日常生活而不是非日常生活事件为主。日常生活事件是个体每天都可能发生的事件,如丢失东西、与同学争吵、和教师的矛盾等。非日常生活事件指节日、纪念日、春游、秋游等。(2)以普通的生活事件而非崇高的生活事件为主,即以生活的普通个体经常遇到的事件为主。(3)以今天的生活事件而非可能的生活事件为主,即指个体正在生活的事件而非未来生活的事件。[8]课程内容取向上的转换既是生活德育的要求,也体现了德育生活化的国际背景。

(五)课程实施上,由道德说教转向自主探索。

传统德育十分重视设置专门的德育课程和进行直接的道德训导。新课程在编写教材时,把学生当作主体,以学生的视角来呈现教材的教育话题和案例,十分重视个体通过感知价值、判断价值、比较价值、选择价值来促进道德学习,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教学活动在内容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或与儿童合作选择内容,或利用儿童自己的选择来组织活动,重视儿童的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形式也更加五彩缤纷,增加了讨论、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等新颖的形式。如《春天来了》一课,安排在第二册第二版块,时值春暖花开之际,教师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找春天,“你认真观察春天到了吗?”“如何留住春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融合了爱护环境的主题。

(六)课程评价上,由终结性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

以往的德育课程评价,注重结果,侧重甄别和评优,恪守课程标准自上而下进行,评价表述多为训导式、结论式评,难以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而新课程评价,在目的上是为了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强调评价的过程化、评价主体、角度、尺度的多样化,内容上注重全面性,方式上多采用温馨式评价,评价的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如儿童作品分析、成长资料袋评价等,更加人性化,具有发展性。使得评价成为师生、生生间平等、自由、鼓励、帮助、民主、尊重等理解与对话的交互过程,评价本身成了一种独特的德育过程。

由此可见,德育新课程体现了德育生活化的要求,旨在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基本实现了时代转型。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

[2]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9.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4.

[4]同上,28.

[5][英]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M].转引自高德胜.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境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69.

[6]同上,174.

[7]孙中有等译.新旧个人主义——杜威文选[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105.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篇8

1 自我创立开端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广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学校体育和青少年的健康问题作了重要指示。1950年6月毛泽东主席给教育部长马叙伦写信,针对当时学生营养不足,学习、社会活动过重,健康状况不良的实际提出了“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方针。1950年8月教育部颁发了《小学体育课程暂行标准(草案)》。明确了体育教学目标中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儿童国民公德和活泼、敏捷、勇敢、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品质,以加强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是根据中国的实际具体情况提出的课程标准,这为以后的中国体育课程标准自我创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学习和借鉴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6年3月和5月以苏联体育教学大纲为蓝本先后颁布了全国统一通用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从此,《体育课程标准》改称为《体育教学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这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成为新中国体育教育中德育发展的基础。以这部大纲为起点,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发展步入学习和借鉴的“起步阶段”。

1956年《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是:“促进少年儿童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为将来参加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和保卫祖国做好准备”。《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中的德育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保卫者”。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奠定了新中国体育教育中德育的基础,但是,这部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表现出高度政治化和成人化的特点。1953——1957年是比较教条地全面学习苏联的阶段,由于受政治背景的影响,伴随着社会的阶级斗争和思想改造运动,体育课程的德育目标也变成了纯粹的政治目标,所要达到的要求也比较高。

3 初步发展时期

1961—1987年,我国共颁布了三部体育教学大纲:1961年由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78年《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1987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新修订的十二年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20世纪60年代,我国是处于一个十分困难和混乱的时期,三年自然灾害造成了中小学体育课程与教学几乎处于严重停滞的状态。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初步发展阶段”。这里着重介绍后两部大纲中的德育目标。

(1)1978年《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规定:“结合教育特点,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不断地提高他们为革命锻炼身体的自觉性,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他们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朝气蓬勃,勇敢顽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1978年的教学大纲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制订的首部体育教学大纲,其德育目标纠正了“文革”时期体育教育德育目标混乱的现象,体现出浓重的时代色彩,是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课程德育目标的形成时期。

这部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总体来说仍然比较笼统、概括,另外由于受政治环境的影响,也难免留下时代烙印,体现出较浓重的时代色彩。

(2)1987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了新修订的十二年制《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学生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培养学生为祖国自觉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创造性;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合作和生动活泼的思想作风与良好的道德。”

20世纪80年代后期,体育课程中的德育目标一改过去空洞、笼统、拔高、脱离实际的现象,体现了实事求是、切合实际的原则,德育目标得到丰富和发展,这为德育目标的实施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1987年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明显地体现出新思想,与之前相比,它的德育目标变化较大,尤其开始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另外德育目标也分了不同层次。在这部教学大纲中,对各个年级的体育教学都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即大纲将总的德育目标进行了分解,使德育目标分了层次,根据不同年级,分阶段提出了一些比较具体的德育目标,这比从前笼统、泛泛的德育目标确实“降调”了许多,使德育目标在教学中也容易达成。一方面,德育目标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逐步提高。

4 深化阶段

1992—2000年,我国共颁布了两部体育教学大纲: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与《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本文将这一时期的德育目标划分为“深化阶段”。

4.1 1992年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及其特点

1992年的大纲中提出的德育目标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养成积极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求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在体育活动中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团结合作的意识,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成功与失败,具有组织纪律性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胜不骄、败不馁,锲而不舍的意志和作风。

4.1.1 增加和修改了部分内容

在德育目标中除了培养学生“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发展联系起来,提高体育的兴趣和体育比赛的欣赏能力”外,第一次提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把创新精神的培养纳入到体育课程的德育目标中,这也说明在体育课程中,德育内容也在逐渐丰富,即,它的德育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原来的政治思想要求,而且也开始逐步重视科学观点、社会责任感等的培养。

4.1.2 德育目标具体化

这部教学大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是:在教学大纲的每部分内容中都提出了具体的“思想教育要求”。这使德育目标非常具体,为紧密结合知识实施德育目标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比起较宏观的德育目标“分解”得更加细致,进一步加强了可操作性。

4.2 2000年初中、高中体育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及特点

2000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的德育目标是:“以育人为宗旨,与德育、智育和美育相配合,促进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这部修订的教学大纲已经为最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做了准备,其德育目标的主要特点如下。

4.2.1 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学生的个人发展

在这两部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中,开始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个人发展,这说明我国的体育课程在关注学生发展方面迈出了长足的一步,这一点也是这两部教学大纲的一个突出的“闪光点”。

4.2.2 德育目标在不同学习阶段增加了新内容

2000年的大纲中,从原来的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改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在这一任务中,仍然强调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教育。此外,充实了许多新的内容,比如,小学大纲提出:培养学生对游戏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主动、活泼愉快、团结协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以及不怕挫折等健康的心理素质;初中大纲提出:树立现代体育意识,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及自身发展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泼愉快、积极向上、勇于探求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等;高中大纲提出:使学生明确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能够把健康与生存、学习、生活和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造性,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表现才能的机会等等。这为体育课程的德育目标内涵的扩展提供了课程标准上的依据,也为中学体育教师开展德育教学提供了开阔的思路,同时也体现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内容的要求,循序渐进地设定德育目标的原则。

5 升华阶段

2001年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的课程5个目标中有4个涉及到德育目标:(1)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2)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3)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4)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与以往教学大纲中的“思想教育要求”或“德育要求”相比,这次体育课程标准所界定的目标分为“课程目标与学习领域目标”,所涵盖的内容更加广泛,比以往更充实、丰富和全面。这次的课程改革倡导的“健康第一”的理念,深化了德育的内涵。这次课程标准的德育目标有以下几个“亮点”。

5.1 突出强调了体育促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作用

本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它更强调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发展,它们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5.2 目标层次逐步提高

在这两部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的阐述中,德育要求在逐步提高。例如在“心理健康”领域在中学阶段,要注重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在义务教育阶段,应侧重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体育活动对心理状态的影响;高中阶段,应侧重使学生运用体育活动方法改善心理状态。

5.3 德育目标的主体转变为学生

这两部课程标准的德育目标的对象是唯一的,即学生,而不包括教师或者教科书的编者,而且德育目标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某一任务或是否达到了某一目标。因此,德育目标不再采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语句陈述,而是把目标主体由教师转变为学生,“提高……”、“培养……”等语句陈述。这样做使德育目标的表达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合理性。

6 小结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的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的变迁中,折射出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制订时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记载了体育课程改革曲折的发展历程。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德育目标也从纯“政治”、难操作的“过高”目标逐步转化为注重学生个人发展、可操作性强的目标。

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由20世纪50年代的“纯政治目标”到60、70年代突出社会价值取向;且在教学大纲中把德育目标进行了“降解”──按照年级分了不同层次;90年代以及2000年的教学大纲中增加了个性发展和创造性的内容,并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也列入德育目标之中;21世纪的体育课程标准中将德育目标进一步丰富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将其归为体育课程的“终极目标”,突出了德育在体育课程中的地位,丰富了体育教育中的德育内容,德育的主体也由教师转为学生,使德育目标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的德育目标是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的方向。建国后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中德育目标经过数次修改,由比较单一的政治目标到现在多元的情感目标,反映了我国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体育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德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华倬.论我国近现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演变及其历史经验[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7):937-941.

[2]刘晓莉,肖焕禹.建国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目标体系的回顾和展望[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26(1):74-78.

[3]耿培新.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的新变化[J].课程.教材.教法,2002,(3):14-18.

[4]陈立国.在体育教育中进行德育的探索[J].体育文化导刊,2005,(9),52-53.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中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7]于贵身,陈利英.回顾与展望[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61-62.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篇9

深入研究并积极探索校本德育课程管理, 不仅能体现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前瞻性、创新性, 亦能充分彰显学校德育工作的乡土性、校本性和实效性。

近年来, 我们以“管理求精细、科研强教师、教育讲高效、特色兴学校”为抓手, 以培育“合格加特长”学生为宗旨, 务实性、创造性地开展了以下一系列校本德育活动, 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以和为贵, 创设和谐的德育工作新机制

要提升学校学生的德育成效, 首先必须关注教师的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要出成效, 换言之, 就是要求广大教工时时铸高尚师德、处处塑诚信人格。

1. 文化立校, 理念先行

学校始终倡导全体教工进一步坚定“办学理念”, 进一步培育“师生誓词”, 进一步唱响“一首甜歌”, 进一步铭记“十句警言”, 进一步恪守“十个严禁”。通过“一个理念、一段誓词、一首甜歌、十句警言、十个严禁”的校园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广大教工的育人理念明显提升。教工的育人理念提升了, 学校德育工作自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2. 管理创新, 力求精致

近年来, 我们一直在创造性地践行以下三种校本德育课程管理的新模式:一是坚持目标管理。所谓目标管理, 是指多年来我校校本德育课程管理一直很好地坚持了统一性、循序性原则, 以《南通市永兴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规划》为总纲, 每学期的校本德育活动更为系统与细化。二是坚持民主管理。所谓民主管理, 是指在校本德育课程管理过程中, 学校十分注重群策群力, 讲究团队合作, 注重建言献策、畅所欲言。三是坚持精细管理。所谓精细管理, 主要体现为学校推行了“领导定期例会制、周周教工学习制、月末党员集会制、期末全员考核制”;学校出台了《南通市永兴小学德育工作五年规划》《南通市永兴小学校本德育课程开发规划》《南通市永兴小学教工十严禁》《南通市永兴小学教师心目中的十句警言》等。每学年年初, 在学校校长向区教育局局长呈送责任书的同时, 全体老师与校长签订责任书。

二、以人为本, 打造优秀的德育工作新队伍

为强化广大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提升广大教师的校本德育科研水平, 我们的主要举措是:

1. 注重调查研究, 人人参与科研

在我校,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80%, 为此, 学校成功申报了十二五江苏省重点科研课题《基于“融入教育”的小学生“律——觉——行”学习行为探究》, 围绕这一课题, 我们组织广大教师对学生的品德修养、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各教师结合本班学生特点及所教学科特点, 全员确立子课题, 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学校每年有计划地开展德育工作研讨会, 举办德育科研研修班, 坚持一月一次班主任例会制, 定期对班主任进行业务培训;学校每年订购数十种报刊, 添加教育教学书籍, 要求广大教师每周在图书室学习不得少于三小时, 对教师深入图书阅览室翻阅报刊、学习德育理论、做好学习笔录等由专人考核;学校鼓励广大教师通过网上学习提升对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科研水平与实践能力, 解决德育过程中的疑难困惑。

2. 注重榜样引领, 个个爱心至上

近年来, 学校大力弘扬“以爱育爱、以学论教”的办学理念, 广泛开展了“关爱低保特困学生、关爱父母离异学生、关爱伤残重病学生、关爱外来务工者子女”的“四关爱”活动。江苏银行“爱心小队”走进了校园, 江苏综艺频道“震撼一条龙——爱心车队”驶入了校园, 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管家琪女士在校园里与千名孩子智慧碰撞, 永兴派出所及交巡警三大队的法制副校长们更是时常深入校园……2010年8月底, 住在学校附近的一家长携一智残并有明显多动症的孩子来校一年级入学报名, 是接纳还是拒绝?是奉献爱心还是麻木不仁?我们的老师选择了前者!这也意味着我们的老师将在接下来六年的时间里对其加倍地付出!我们的老师已经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与良好表现!

3. 注重绩效考核, 时时激趣鼓励

为确保我校校本德育活动的规范性、乡土性、高效性, 学校出台了《南通市永兴小学校本德育绩效考核细则》, 学校定期开展“德育沙龙”“聚焦个案”“我的金点子”等研讨活动, 大家常常在笑声中激发工作热情, 在宁静中深刻反思总结。2012年4月, 学校青年教师团体因成绩突出, 被共青团南通市委授予“南通市青年文明号”称号, 较多教师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或奖励。

三、以爱育爱, 争创更多的德育工作新成效

如何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我校以最快的速度融入校本文化、融入校本生活, 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小市民”, 这是我校校本德育课程探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 我们的工作重心确定在以下四个方面:

1. 强化品德教育

为完善育人机制, 学校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 以班主任为主要成员, 兼有退休老教师、家长代表的德育管理网络, 实行班主任工作月例会制, 定期专题研究校本德育工作、班级常规管理等, 并开展一系列评比活动, 为此学校多次被表彰为南通市模范家长学校、江苏省模范家长学校等。为拓宽德育渠道, 学校加强了品德与生活、班队会、晨会课的管理, 在各科教学中注意到把教书与育人有机整合, 同时让特色活动、兴趣组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少先队活动等作为学校校本德育活动的延伸。此外, 我们还很重视校园的显性和隐性人文环境的建设, 力求“绿化、净化、美化、人文化”, 力求让每一个景点, 每一处墙壁, 每一块草地都能“说话”, 学校“五大活动阵地、十大特色长廊”对学生品行修养的潜移默化作用更为明显。

2. 突出养成教育

针对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人数比较多这一特点, 学校出台了极具个性化细腻化的“南通市永兴小学学生一日常规”“南通市永兴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核细则”等;红领巾监督岗始终坚持“日日检查、周周公布、月月评比”;“文明班集体考核条例”“文明学生评比条例”“红旗中队评比细则”等正在不断推进与完善中, 积极向上的校园舆论氛围正在形成。这些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3. 推进联手教育

社区是少年儿童的居住地和活动地,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拓展, 用好社区教育资源, 必将对少年儿童的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养的提升发挥巨大作用。为强化校本德育工作, 我们的思路是:在时空上要由校内向校外拓展。为此, 学校关工委“五老成员”等走遍了学校周边的九个社区, 在各个社区创造性地建立了充满温馨又具活力的“小主人之家”。双休日、寒暑假, “小主人之家”成了孩子们的学园、乐园。孩子们在社区里开展“学写对联、贴对联、正月正、猜灯谜”、“温馨母亲节”亲子厨艺大比拼、“粽叶飘香、品味端午”、“学雷锋——红领巾在行动”、“道德大讲堂”等活动。学校关工委老领导、老教师围绕党史教育, 收集了大量“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的故事, 他们把这些感人的历史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并展开讨论;学校离休老干部撰写《共产党是我们的大救星》等辅助读物, 他们用翔实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 对少年儿童进行爱党、爱国及革命传统教育。目前, 学校与社区已联手启动将南通地方特色 (蓝印花布、剪纸、腰鼓、花木盆景) 及“建设社区少先队活动阵地”作为校本德育课程的再研究与再开发。

4. 注重品学兼优

近年来, 学校十分注重学生品学兼优的培养, 十分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体育艺术2+1活动的蓬勃开展, 足球、羽毛球、乒乓球、五子棋、电脑绘画、陶艺、歌舞的广泛普及。同时, 这些与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有机相融, 使得学校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较多学生受到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表彰与奖励, 不少学生获得南通市“学法小童星”、“绿色小卫士”、“故事大王”、“三好标兵”等殊荣;2010年, 近三百名学生在港闸区承办的南通市素质教育现场会上展示才艺, 受到各县市区领导的充分肯定;2011年, 近百名学生参加了“道德大讲坛”活动, 他们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市、区领导一致好评;2012年, 学生在国家、省级五子棋比赛中频频获奖;学校连续多年在区少儿艺术节、区六一文艺汇演活动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学校亦先后荣获“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模范家长学校、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南通市文明单位、南通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港闸区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管理规范》优秀学校”等称号。

小学德育课程改革管理 篇10

一、德育和德育实效性的概念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者施教传教和受教育者受教修养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将一定社会或阶级的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法纪、道德品质的活动。德育实效性, 顾名思义就是德育的实际效果, 也就是学校在进行德育时所要求达到的预期效果与学生对学校德育教育的接纳程度之间的问题。

二、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现状

尽管小学德育一直在受到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但是德育实效性偏低, 德育并没有发挥到它应有的作用, 甚至在许多小学中道德方面的问题还很突出, 旧问题得不到解决, 复杂的新问题层出不穷。

1、重智育轻德育。

这一点是很多小学的共性, 虽然素质教育一直在被提倡和重视, 但是德育跟智育比起来仍然是受忽视的一方。很多教师、家长所关心的不是学生的德、智、体“三好”, 而仅仅是学生的考试分数这“一好”, 他们对学生从小的思想品德培养给予淡化的态度。于是, 教育的完整性及渗透性也都流于表面形式, 很少落到实处。

2、德育中缺乏师生互动。

很多小学的德育仅仅以灌输为主, 虽然强调了德育问题, 但是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忽视了, 德育方法过于单一, 说教仍是一个主导方法, 这样假大空的口号式德育内容只会将理想与现实割裂开来, 德育倍显无力空洞, 自然而然实效性就无从谈起。

3、德育缺乏家庭、社会的参与。

如果小学德育工作仅仅是学校单方面努力, 没有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参与, 那么即使小学生在学校德育中受到了正面教育, 知道真善美的东西, 但是一旦他们长大一些, 社会生活领域迅速扩展以后, 他们在家庭与社会中将会目睹很多纷繁复杂的现象, 那是他们的年龄还暂时接受不过来的, 于是通常就会自然的产生怀疑学校老师思想观念以及道德情操的想法。

4、德育教育评价过于简单。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 还没有比较完善的德育教育评价体系, 对学生的评价没有指标、对教师的德育教学工作也是如此, 常常以“智”代“德”。

三、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

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问题亟待解决, 小学德育要想摆脱现在所处的德育困境, 重新找到发展的动力, 必须要探索出现今小学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内在以及根本的原因, 这样才能够在正确的德育方向上取得良好的德育实效。下面将对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几点原因做一阐述:

1、德育目标缺乏实际性。

德育实效性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德育目标的恰当与否。比如说有些小学的德育目标制定的过于虚高空洞, 不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那么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就无从谈起;也有不少小学在德育方面仅仅限于理想、超越、方向性能, 却很多时候忽视了现实与可能性。

2、德育内容缺乏清晰性。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纪教育都属于德育教育内容的范畴, 但是它们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重视度是很不同的, 甚至出现了不合理的偏差。

3、德育方法缺乏多样性。

很多时候在小学德育中, 教师仅仅是将道德条目当成是象征性的知识来灌输, 检验学生德育如何也只能是借助背诵、考试以及其他的强制性学习方式。

四、如何增强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当前小学德育实效性偏低的状况促使我们需要面临这一挑战, 需要带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去切实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程度。下面提出几点建议:

1、正确分析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的制定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小学生德育我们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 将目标由低到高慢慢调整, 主要对小学生进行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德育的目标还要多层次化, 避免单一性, 切合实际, 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这样才能提高小学生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2、德育方法要适当

德育可以言传身教, 但是教师应该更注重要孩子们参与到实际活动中来, 调动小学生们的积极主动性, 启发小学生们去自主感受思考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

3、教师德育水平有待提高

德育不是一个谁都可以去从事的工作, 它需要教师懂得德育, 而现今很多小学教师虽然学科专业知识能力很到位, 但是它们的德育水平达不到要求, 因此这就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德育培训, 提高他们在德育上的专业化水平, 以及对于这项牵涉面广、有一定复杂度工作的深刻认识与重视。

4、德育的要求要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 不管是他们的生理还是心理特点都具有一定年龄阶段的特殊性, 因为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普遍性, 同时也会具有一定的可变性和特殊性。

总之, 小学德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育人工程, 小学时期是小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小学应当把德育放在教育的核心地位, 只有不断努力扩展和加深德育的广度与深度, 才能形成符合要求的学校德育体系, 提高小学德育的实效性, 最终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吕强.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教育初探[J].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2 (18)

[2]刘玉珍.教之道, 德为先[J].现代阅读 (教育版) .2012 (20)

[3]席永红.《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如何组织合作学习[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 (S4)

[4]黄惠琴.对小学品德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成功 (教育) .2012 (24)

新课程下的德育管理与创新 篇11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国大部分学校都开始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成为有助于我国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优秀人才。基于此,我国各中小学校必须要高度重视在教育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创新德育管理手段,从学科教学中发掘可以提高学生德行的内容,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利用,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本文就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进行德育管理和创新做相关的阐述。

关键词:新课程 德育 管理 创新

【分类号】G641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交流日益密切,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外的思想理念、道德标准等也对我国的社会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大背景下,如果不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就极有可能收到西方糟粕思想的影响,使社会道德朝着病态方向发展。基于此,我国各中小学校必须高度重视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进行德育管理和创新呢?

一、利用心理学理论和方法进行德育管理

在传统的德育管理中,管理者只是按照传统的方法与学生进行沟通,或者通过平时对学生的观察来发现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在与学生的沟通中,学生并不会主动的将自己的问题表露出来,甚至会刻意去隐藏自己存在的德育问题。同时,教师也很难通过远距离的观察得到学生真实的情况,很难根据自身的判断来确定德育管理的有效措施。因此,传统的德育管理通常失去可操作性,也没有足够的针对性,导致其所取得的成效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新课程下,教师要对德育管理的方法进行创新,应该充分利用心理学理论去判断与分析,并利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德育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

通过心理学理论,教师就可以逐步成为学生的朋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愿意主动积极的与教师进行交流,进而吐露出自己隐藏的问题。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心理学理论对学生进行观察,学生的言行、神态等等都会暴露出一定的问题,教师就能够敏感的抓住这些细节去判断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德育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

在德育管理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心理学理论制定相应的对策,根据学生的心理和意识制定更有效的计划,进而达到提高德育管理效率的目的。

二、实施人性化教育

人性化是个很大的课题,而“爱”就是他的核心元素,因为情感是心理的动力因素,无论对个人和集体都有着强烈的驱动力和凝聚力。所以,对于小学生一定要用爱心去浇灌他们的心灵,受爱是每个孩子的本能需求,孩子比成年人更需要得到爱,得到平等、尊重和鼓励,所以,中小学校的德育教育更要把“爱生”作为教育操作的先导,实行情感渗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这就要求我们把爱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用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了解他们的心身,以高尚、炽热的情感真心实意去关心、感化、激励、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启迪自尊,恢复自信,进而引导他们从理智上生化情感,信念,确立人生追求。

实现人性化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最要紧的一条是师生之间,必须坚持相互尊重,双向交流,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这一点,往往因为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位置所误而被忽视。我们应当摒弃那种“劳教式”教育方法,在师生交流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以平等的关系对待学生,教师要以理服人,情通理顺,着重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求得思想情感上的共振、共识,着重启迪学生的主体意识并尊重其个性发展,使其能够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品的规范指导自己的行为,鼓励他们发展开放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和谐发展。

三、创设优秀的校园文化

创造丰富、活跃的校园文化,是中小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德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他对学校来说十分重要。学校要加强德育管理就必须从大的环境入手,创设优秀的校园环境,通过大的环境去影响学生,让学生受到正面的引导。充分发掘整合学校文化资源,设计全方位的学校文化,开展百态纷呈,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生活,例如:认真办好校园广播,橱窗、校刊等教育阵地,创建各种各类的学生自我管理的组织、团队、兴趣小组等,建立展示学生各种成果、作品、荣誉的窗口,适时举办各种主题读书会、交流会、运动会和文化节等。

丰富活跃的学校文化,能给学生的知识智慧才能创造丰厚的滋生土壤,提供展示才能和风貌的空间平台,使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受到正面积极的影响,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张扬自己的个性,使心灵得到洗涤,唤起进去精神,激发使命感,引导学生不断反思和进步,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和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校园中营造正能量,树立优秀学生典范,逐步创设优秀的校园文化,通过校园文化的角度提高德育管理的效率。

四、逐步实现自我管理

从本质上说,德育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引导学生更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管理应该逐步从教师的管理转变为学生自我的管理。只有当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时,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质。

因此,在德育管理中,教师应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和自觉性。首先,教师要加强宣传教育,必须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德育素质,要让学生明确提高自身德育素质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约束与管理,要逐步规范学生的行为、意识和思维,帮助学生抵御负面意识的侵蚀。基于此,学生才会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意识的去约束自己,逐步养成自我管理的意识和习惯,达到德育管理的深层境界。

古语有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课程改革是一个育人的系统工程,它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甚至家长作出长期的艰辛的努力。只有秉承“深化课改,德育优先”的理念,以“把平常的事做好就不平常,把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作为管理育人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关注细节,追求平实高效的教育,推动课改的进一步深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社会的文明进步育人。

参考文献:

[1]、吕迎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校长道德领导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史新强.新课改下中学德育工作的创新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35

浅谈农村小学德育管理 篇12

1.社会环境影响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

(1) 社会公德的淡化影响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如今社会, 公交车上主动让位的少了, 车站里横冲直撞不排队的多了, 马路上主动助残的人少了, 假装残疾乞讨要饭的多了, 在这样的社会公德淡化的情况下, 少年儿童所见所闻, 所知所感也变得没有了公德道义的约束。

(2) 社会上的不良之风影响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复杂混乱的网络环境、淫秽色情的娱乐场所、封建腐朽的迷信活动、不法分子的暴力行径等不良行为, 对于是非鉴别能力较弱、自制力较弱的少年儿童而言, 都有极深程度的影响与危害, 使他们误入歧途。

2.家庭环境影响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

受到个人家庭情况或社会风气的影响, 很多家长对于少年儿童的教育准则并非是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 而是一切向钱看齐, 从小教育孩子如何赚钱成为富翁, 甚至是贪图便宜, 谋取不义之财。还有一些家庭的教育观念是“读书无用”或“读书做官”, 这样的指导思想必然导致家长的教育重心只倾向于成绩, 而忽略了道德教育。家庭教育在极大程度上忽视道德教育, 必将使少年儿童处于极端状态, 扭曲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校教育影响少年儿童的道德观念

由于学校教育占据了少年儿童教育的绝大部分, 但很多学校、教师将德育视为空话、教条, 没有真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 单纯凭借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优差生的分类情况仍然存在, 或将德育进行大小分类以进行不同程度的表扬等状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少年儿童形成积极健康的道德观念。

二、德育的必要性

1.国内形势的不断发展要求德育要不断普及到少年儿童的日常教育

根据国内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小学的德育工作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使小学德育工作在充满挑战的同时也将拥有更广阔的空间, 我校在矫正少年儿童的消极落后思想和引导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从娃娃抓起, 不留死角, 全员参与, 召开主题会议。如, “孝敬父母”“感恩”等方面, 使少年儿童受到了教育, 懂得了人生的价值, 如何做人, 怎样做人。

近年来, 我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精神面貌, 不正之风隐退, 一个生机勃勃的学校日益崛起。

2.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使小学德育有极大的必要性

根据教育改革的要求和实施方案, 素质教育取得显著成果, 确立基础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新的任务, 要求小学德育工作端正教育思想, 着眼于素质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体现时代要求, 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主动适应新形势, 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 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 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接受新的挑战, 与时俱进, 切实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

三、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实施办法

1.提高师德, 整顿师风

由于农村教师多为本地教师, 与学生方面会存在各方面的亲戚或血缘关系, 所以在学生面前的自我约束也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 衣着语言随意, 更有甚者喝上几盅白酒走上讲台, 对学生非打即骂, 严重伤害了少年儿童的心灵, 损害了教师威严形象的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少年的成长。所以, 提高农村小学德育管理的有效办法首先就是要从教师队伍抓起, 提高师德, 整顿师风, 全方位、多角度去塑造教师为人师表的高尚形象, 为学生的学习树立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楷模。教师应该以理服人、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兢兢业业, 将自己的学识传递给学生, 更将良好的道德观念根植在少年儿童的心中。

2.针对德育进行有目的性的课程设置

真正认识到少年儿童未来主人翁的地位, 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课程设置是农村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社会公德的认知与学习, 不是通过一节课、一个单元就可以完全学习并掌握的, 要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程标准明确掌握, 扎实推进, 同时针对教材内容, 联系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进行授课学习。并且在学习过程中避免空洞、枯燥的泛泛而谈, 将德育切实落实到少年儿童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3.将德育与学生活动有效结合

少年儿童的天性是形象思维较强、活泼好动、模仿能力较强等, 利用这一特点, 将德育与学生活动有效结合, 所产生的效果势必事半功倍。利用农村小学的地理优势, 在节假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活动, 例如, 春播秋收等简单的农务,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渗透德育。组织学生关怀残障人士或孤寡老人、进行村舍的文盲扫除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都极大地拓展了德育空间。

小学德育管理将素质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 优化教育结构, 将农村小学教育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分配与管理, 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通力合作, 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对于少年儿童的品德教育及管理被更加重视起来, 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德育管理被更多的教育学者和社会所重视, 针对目前农村小学德育状况及发展变化, 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几个方面来进行品德教育及管理, 势在必行。

关键词:教育,道德,改革

参考文献

[1]赵建明.刍议农村小学教育中的德育管理[J].成功:教育, 2010 (02) :147.

[2]张秋云.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教师版, 2010 (04) .

上一篇:VPN技术应用下一篇:非恶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