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合作计划

2024-05-11

电子商务合作计划(共9篇)

电子商务合作计划 篇1

摘要:当前高职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建设项目。通过对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商务管理”合作项目的总结和分析, 从教研室层面探讨一套适应高职的中英联合教研室合作计划的构想。本文从中英联合教研室建设的指导原则入手, 着重分析了中英联合教研室业务层面的交流, 并预想未来发展的成效。

关键词:高职,联合教研室,商务管理

0前言

在当前教育国际化成为一种潮流的大背景下, 日益茁壮发展起来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在为我国培养各类新型、复合型的国际化人才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因此, 高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不仅有利于国际性人才的培养, 更重要的是能够借鉴国外有益的教学与管理经验, 能够充分引进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 也顺应了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教委积极倡导和鼓励高校开展对外合作办学。

巴斯思帕大学是英国当今最优秀的大学之一, 在全英的教育评估中名列前茅, 与欧洲、东南亚、美国和非洲的50多所教育机构都建立了联系, 有着丰富的国际交流经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系的中英“商务管理”合作项目自2004年启动以来, 已经组建了7届“中英班”, 共计224名学生, 组织了多个夏令营、冬令营赴英国短期考察, 双方互派项目管理人员、专家和教师进行了多次访问, 合作方式、合作内容、合作范围也在不断丰富和拓展, 但其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 目前实行的“3+1”培养模式尚没有任何教学方面的实质性合作, 既无法借鉴经验, 也无法引进资源, 学校充当的只是巴斯思帕大学生源的后备基地和留学生预备班的角色, 或者只相当于留学中介机构, 难以开展任何高职特色的合作。

因此, 笔者对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的“商务管理”合作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跟踪调研和认真的思考研究, 对如何搞好中外合作办学, 作了初步的探讨, 从中也受到了一些启示。笔者认为以“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 进一步加深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的交流合作, 积极探索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中外合作办学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因此提出中英联合教研室计划的构想。由中英双方共同建立联合教研室, 并设一名教研室主任, 定期开展学术和教育教学经验交流, 共同研究制定合作培养教学计划等。

1 中英联合教研室建设的指导原则

1.1 促进学科建设

通过中英合作交流项目直接引进英国先进的学科规划、专业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大纲、教材、教法和手段, 并在实践中直接应用, 节约了大量的精力、物力, 避免了不少在实践中摸索可能要走的弯路。通过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派来工作的专业专家一起研讨专业的发展和建设, 使之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社会需求。

1.2 加强师资建设

中英合作交流项目为我院的教师提供了到巴斯思帕大学进修、合作科研的机会, 也为巴斯思帕大学的教师到我院进行讲学、学术交流架起了桥梁。在教师来来往往的交流过程中, 锻炼了师资队伍, 加强了学校的师资建设。

1.3 提升科研水平

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加强我院师资建设的同时, 也提高了学院的师资层次, 自然地就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从而提升了我院的科研水平。再者, 在中英合作交流项目的带动下, 越来越多的教师参加中外合作科研项目。

1.4 改进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进主要体现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技术的应用上。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将国外优秀的多媒体课件教学、网上教学 (网上教学平台、教学资料共享、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应用, 增加了授课内容的趣味性, 丰富了内容并使之具有时代气息,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充分鼓励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5 扩大学生学习机会

中英合作交流项目使学生能收到更高质量的教育。我系的中英班学费和其他专业的学费相同, 而中英班的学生不但等获得专业课程的学习, 同时让学生能不出国就能有一段非凡的文化体验,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

2 中英联合教研室业务层面交流

2.1 建立完善的合作课程管理制度

1) 师资融合。中外合作办学的师资由外方教师和中方教师两部分组成, 他们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准和国际交往能力。希望英方选派来自巴斯思帕大学优秀专职教师, 以保证教学质量。对我院的教师学历学位、职称、外语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合作交往能力不但有要求, 而且对主讲教师进行能力评估。

要求任教教师不仅要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通晓专业领域的国际规则, 应具备两种能力:一是合作能力, 如教学合作、教研合作、教材编写合作、教学方法合作等;二是学习能力, 在与外国教师、专家、学者一起工作和生活中, 虚心学习他人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管理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 双方教师经常沟通, 中方教师应主动向外方教师学习;另外, 选派中方的骨干教师到英国进行学习, 身临其境地感受巴斯思帕大学教育环境、教学理念、方法、手段等。

2) 采用助教制度, 并且最好是三分之一的课程由外方教师讲授。在教学管理上, 保证课程都有中方助教与外方教师一起配合上课。安排助教的做法, 一方面, 是为外方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支持, 保证教学质量;另一方面, 助理教师可以利用上课了解外方教师实施专业课程教学的情况, 学习其先进的教学方法, 借鉴其成功的教学经验。助教可以利用课上和课下的时间与外方教师进行教学交流, 就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外方教师探讨。这样的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办学项目在教师培养方面的作用。

3) 采取定期研讨会制度。为了使在合作课程教学和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 建议我系的教师每年组织两次研讨会, 总结经验、研究对策、沟通课程信息、共享教学成果。另外, 中方应邀请英方专业教师也参加研讨会, 在研讨会中英方教师可以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 对专业课程的安排和设置提出他们的意见, 促进了双方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定期研讨会制度提高了教师对合作办学教学的信心.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分享。对搞好中英合作办学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4) 建立与中英班学生和外方任课教师的沟通反馈制度。在学院基本沟通反馈制度的基础上, 我系应加强与中英班学生的沟通反馈力度:系主任每学期与中英班学生座谈一次, 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如果学生对某门课程的教学有意见, 就临时开展课程效果问卷调查, 对反映比较大的课程制定整改方案, 及时与外方任课教师沟通, 协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另外, 还应针对性地制定并实施教学整改方案, 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 定期及时地与学生和外方教师进行沟通反馈, 有效保证了合作办学的顺利进行, 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

2.2 课程融合, 设计完成了完善的合作课程授课计划

课程设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关键, 需要把国外培养标准同中国教育政策、方向等要求结合起来。一方面要引进外方相关专业课程体系;另一方面, 要结合中方实际, 融进中方专业特色课程、取长补短,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中方和英方的专业负责人的讨论, 中英方根据巴斯思帕大学商学院合作专业的课程, 协商制定出对应的课程进行替换。但是, 因为中英班的大部分学生在毕业后将选择国内就业, 因此可以在英方要求的专业课程的基础上, 有序地增加中方的课程, 以保证学生在国内的顺利就业。

2.3 根据外方提供的大纲, 编制统一的课程标准

当前,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 (行动导向) 的课程改革。为了配合这项改革, 专业教师团队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将巴斯思帕大学的教学大纲转化为我院的课程标准。在转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行动导向, 考虑工作过程。

2.4 探讨合作课程课堂组织、考核方法和教学应对方法

1) 探讨双语课堂教学实施的方法。在双语课程实施初期, 学生英语水平有限, 对以英语为介质的课堂教学不太熟悉, 这时候教师采用的方法通常是板书和PPT (采用英文版本) , 教师开始用汉语讲解, 让学生逐步适应专业术语, 然后再使用英语;在双语课程教学的中期, 教师在课堂上英语和汉语使用的比例各占50%;到双语课堂教学的后期, 教师在课堂上就主要以英语讲授为主。随着专业课程的讲授, 学生专业英语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而且也逐步适应了英语专业课程教学。这时候, 教师就可以在授课初期就用英语讲授, 学生听不明白的地方用汉语解释, 这样, 合作课程的教学就逐步走上了正轨。

2) 多种考核方法并用。注重学生参与和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教学目标, 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考试 (Test) 可以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是考试在职业教育中应该占较小的比例, 一般在20%以下;作业 (Assignment) 应该是课程考核的主要手段, 占总成绩的50%~60%, 通过完成作业, 学生能够培养和锻炼自己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小组完成作业, 学生的时间安排、团队合作、编制计划、与人交流等各项通用能力也可以得到培养;辅导课 (Tutorial) 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左右, 教师在上课时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后, 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由其他小组对其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教师最后对每个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作综合评价, 给出最终评价成绩;总成绩中还可以包括学生课堂展示 (Class Presentation) 等成绩。

3 中英联合教研室预期成效

3.1 大力开展双语甚至是全英语的教学

中英合作项目大量引进巴斯思帕大学有特色的优质专业课程, 搜集整理完备的教学资料, 包括英文教材、讲义、作业、试题库等, 派遣我院英语能力比较强的专业课教师去国内外培训, 或招聘优秀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进行双语授课。在大学一年级就开设双语课程, 除了讲授专业知识外, 另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接触专业课外教全英文讲授专业课程之前, 对全英文专业课教材、国外的专业课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评估方式有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时, 双语课教师也是专业课外教老师的助教, 可以帮助外教和学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3.2 在系部建设全英文纸质与电子图书资料库, 特别是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电子图书馆对接, 给中英合作交流项目师生相关密码, 使师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登录巴斯思帕大学电子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国外的教学方法与国内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 国外的课时安排中, 教师的讲授时间少, 而学生的自学时间与小组讨论的时间比较多。为了培养学生多动脑、勤参与的学习习惯, 应从国内外各种渠道购进大量的全英文专业课书籍, 供师生查阅。

3.3 引进国际交流与实践的机会

通过中英“商务管理”合作交流项目, 中英双方建立了紧密的课程衔接体系, 中方的学生都可以通过学分互认的方式在完成我院的学习后转入巴斯思帕大学继续学习。这样, 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学到了国际商务专业的理论知识, 还可以通过自身的亲身实践去感受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学习工作环境, 为他们将来从事国际商务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尤其是在“中英班”的部分学生未来并不去英国进修, 但通过中英“商务管理”合作交流项目可以使他们掌握系统的国际经济和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 了解各地区特别是西方国家的社会文化, 熟练掌握外语, 为他们在国内找到合适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4 通过国外优秀的教学理念, 创新学习方式

我国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形成了寻找标准答案式的解题型思维方式, 学生习惯于接受教师传授的书本知识, 而教师也以是否熟练掌握课本知识为评判标准。学生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 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 很少对老师的观点产生异议。而国外比较流行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掌握课本上的基本知识后, 必须结合实际的案例思考、研究和讨论, 然后尽可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诱导、启发、引导学生去思考, 去针对问题展开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 寻找创新型的解决方案, 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种教学理念是将学生被动接受书本知识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思考的学习方式。中外合作办学引进国外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 改变国内课堂教学上大班授课“满堂灌”的方式, 而采用国外灵活多样、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

4 结论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加强与英国巴斯思帕大学在经济管理专业领域的合作, 以中英联合教研室为业务交流的有效途径, 进行中英教师交流、学生互换、课程教学研讨等多种形式, 引进英方相对成熟的经管类专业系列教学资料、先进的教学组织形式和过程管理手段, 将优质的国际教学资源本土化, 探讨设置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经管类课程, 改革完善教育考核评估机制, 完善课程体系和优化教学过程设计, 合理确定和调整经管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的规模和结构, 研究确立主体多元、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具有时代特征、符合我院人才培养目标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使课程设置、质量标准与用人市场、就业岗位需求达到统一, 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具有国际标准的商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家蓉.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问题: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05) .

[2]蔡中华.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体系的实践与思考[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08 (02) .

[3]王骏, 张伟杰.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管理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09 (20) .

[4]刘彦文.高等职业教育原理与教学研究[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9.

电子商务合作计划 篇2

资新活力;加强生猪定点屠宰、酒类流通等商贸行业的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启动家电下乡推广和销售备案管理、废旧金属回收经营管理工作。努力开创商务(招商)工作新局面。

一、主要工作目标:

(一)招商引资工作:

1、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县的内联引资及合同外资,到位外资、信息联络等各项目标任务。

2、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一至两个规模大、有影响的竹木加工或农副产品加工项目。

3、完善并组织实施好《XX县鼓励投资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实施细则》。

(二)商贸工作及商贸行业管理工作:

1、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好生猪定点屠宰场,搞好生猪定点屠宰的投产经营工作,成立生猪定点屠宰管理联合执法大队,加强生猪定点屠宰的监督管理,力争城区定点屠宰率达100%。

2、抓好全县酒类零售备案登记换证工作,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全县市场无酒类安全事故。

3、抓好商业贸易发展,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做好家电下乡推广和销售备案管理。

4、搞好市场调查,启动废旧金属回收经营管理工作。

5、完成好市局下达的外经外贸工作任务。

(三)综合环境指标:

1、加大系统内各市场、商场和加油站的安全隐患排查力度,争创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2、推进依法行政,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形成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全局党风、政风不断得到好转,树立廉洁高效务实的机关形象。

4、建设一个团结务实的领导班子。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继续抓好干部作风转变和内部管理。

1、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使全局党风、政风不断改善。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做好商务工作的第一抓手,转变工作作风,树立清正廉洁的服务意识。进一步加强政治思想教育,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努力建设一支廉政、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树立廉洁高效务实的机关形象。要加强各项政治理论的学习,建立学习制度,创新学习方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学习理论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

2、进一步加强班子团结协作,增强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领头燕”作用,加强班子成员之间及班子成员与全体干部职工之间的团结协作。达到全局上下拧成一股绳,集中民智、民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开拓创新,努力开创商务(招商)工作新局面。

3、进一步规范内部管理,大力抓好增收节支。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制度管人,从控制公务接待标准、数量、档次陪同人员入手,扎实抓好节约、节支工作。减少行政支出,严格执行审核审批制度,办公用品及公务招待全部归口到办公室统一管理,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力行节约,尽快摆脱经济困境。

4、进一步加强办公室管理,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及时上报各项政务信息,做好上传下达,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搞好后勤服务,为大家营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

(二)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和利用外资工作力度,激活招商引资新活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发展加工贸易。

1、做好基础工作,夯实招商载体。一是要策划好项目。以106国道沿线为重心,以大塘、沙田工业园区为主导。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依托XX的优势产业,在一二三产业齐抓的同时,突出抓工业项目;在大中小项目齐抓的同时,突出抓大项目,尤其是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在一般项目和高附加值项目齐抓的同时,突出抓附加值高、财税贡献率高的项目,追求更大收益,策划一批能吸引境内外战略投资者的项目。要瞄准国内外大型企业尤其是从事矿产品加工和竹木加工的知名企业,认真研究其战略意图和投资意向,精心策划一批优质项目。二是包装好项目。要强化项目前期包装、论证工作,特别是要提高属于重点领域、主攻方向的重大项目的包装质量,以增强项目的竞争力。三是发布好项目。将2008编印好的《XX投资指南》,在各种招商会上发布,使其成为我县招商引资工作一张闪亮的名片,并在招商网及商务之窗等网站发布相关招商引资项目,以吸引更多投资商前来洽谈。

2、创新招商方式,拓宽引资渠道

。一是要转变招商思路。要把单纯引入资金向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转变,在引“资”的同时,加大引“智”力度,增强自身“造血”功能。二是“筑巢引凤”。争取县委、政府的支持,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大塘、沙田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高标准建设好厂房,为投资商提供良好的环境。

3、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以加工项目及加工贸易项目为重点。以承接矿

产品、农副产品、竹木加工项目为突破口,改善我县目前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的局面,优化项目投资结构,把招商引资触角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充分利用我县水、电资源极度丰富的优势,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年内引进一至两家来料或进料加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项目,扩大进出口额,加快资源整合和利用外资的力度。

4、落实过硬措施,优化投资环境。一是争取县委、县政府继续兑现桂发〔2004〕10号文件《关于县直单位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和奖励的暂行规定(试行)》中有关对联系引进来我县投资兴业的引资人的奖励,充分调动全县引进资金和投资项目的积极性。二是对目前起草正在征求意见的《XX县鼓励投资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促进加工贸易发展实施细则》中的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协调好有关部门在政策规定最低收费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调低、调优。要树立“你发财我发展”的理念,着眼长远,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打造XX招商引资工作在优惠政策上的亮点。三是建立健全招商项目县级领导联系责任制和部门全程服务制,真正做到在发展上最大限度支持,服务上最大限度优质,环境上最大限度宽松,权益上最大限度保护,让广大客商在XX投资放心、办事顺心、工作安心、生活舒心,切实营造良好亲商、稳商、富商的发展环境。四是继续实行招商引资目标管理考核。制定科学的招商引资工作考核方案和考核细则,加大对全县各乡(镇、场)及相关责任单位的招商引资考核,加强全民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

(三)突出商务工作重点,加强生猪定点屠宰、酒类流通、成品油、废旧金属回收经营管理等商贸行业的监管,整顿和规范市场流通秩序。

1、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好生猪定点屠宰场,规范生猪定点屠宰秩序和县城肉品管理。在督促投资商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要迎难而上,争取屠宰场在2009年3月份以前完工并投产使用,将生猪屠宰全部归集到定点屠宰场。成立生猪定点屠宰联合执法大队,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私屠滥宰不法行为,维护市场肉品经营秩序,强化定点屠宰场肉品检验工作,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严把检疫检验关;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

2、依法行政,强化酒类流通管理。一是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完成酒类流通备案登记换证工作,对全县酒类批发商进行跟踪管理。二是强化日常监督管理,严格市场准入制,加大执法惩治力度,杜绝无证经营和酒类恶性事故的发生,对有质量安全隐患的,坚决予以取缔,净化全县酒类市场,让广大群众真正喝上“放心酒”。

3、加强成品油市场监管力度,确保成品油经营规范有序。一是严格按照“成品油市场安全目标管理”的标准,认真做好县域成品油市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二是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日常检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打击成品油市场违法经营行为。三是积极探索企业成品油储备工作,建立成品油储备制度,增强抵御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能力。

4、再激再励抓好商务(招商)信息工作。商务信息工作一直是我县商务工作的亮点,也是商务系统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要继续强化全局干部职工对信息工作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抓好信息总量和质量,进一步加强信息报送的采用率及点击率。

5、力争外经外贸工作有新突破。充分发挥我县矿产、农业资源和成本比较优势,做大做强氯酸钾的生产量和出口额。在做好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同时,至少引进一至两家大型加工企业,发展加工贸易,扩大进出口额,加快资源整合力度。

6、搞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做好家电下乡推广和销售备案管理工作。按照《财政部商务部关于印发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方案的通知》(财建[2008]680号)、《商务部财政部关于做好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商综发[2008]426号)及相关政策:一是做好家电下乡的前期准备工作,认真研究制定我县实施家电下乡的工作方案。二是做好本地销售网点核查备案准备工作。三是做好与财政部门的协商沟通,争取同级财政部门安排必要的工作经费保证家电下乡工作顺利进。

7、搞好市场调研,启动废旧金属回收经营工作。为规范废旧金属回收经营行为,提高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的综合效益,对全县的废旧金属种类进行摸底调查和市场调研,制定好实施方案,起好步。

(四)统筹县委、政府中心工作,力促其他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1、要继续抓好建设扶贫工作。要将建设扶贫工作做为全局的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做到目标明确,真心实意地为驻点的扶贫村解决实际困难,谋划发展。要经常深入基层走访群众,调查了解情况,找出扶贫工作的切入口,为驻点村早日脱贫致富做出应有的贡献。

浅析两岸电子商务产业合作历程 篇3

本世纪初, 台湾信息产业遭遇了互联网泡沫破灭带来的产业冲击, 导致出口大幅萎缩, 造成经济衰退、企业裁员、大量失业等社会问题。这使台当局意识到, 岛内原有的以代工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存在一定弊端, 产业结构亟待转型。

此后, 台当局与岛内产业界始终致力于探索新的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和升级路径, 从制造向服务转型, 向以品牌、营销为核心的信息产业下游发展, 并逐渐向其他传统产业应用领域渗透, 形成新的产业类型, 如电子信息与商业结合而形成的电子商务产业等。与以往只重视信息制造业相比, 这些新的服务性产业能够在全球信息产品价值链中创造更高的附加值。

台湾发展电子商务迄今已有10余年历史, 不但在各种电子商务模式, 包括企业对消费者 (B2C) 、企业对企业 (B2B) 、企业对企业对消费者 (B2B2C) , 以及消费者对消费者 (C2C) 等都有发展成功典范, 在与物流快递业者的合作模式、信息系统与金流体系、风险控管等都已积累丰富经验。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还制定了“电子商务法制及基础环境建构计划”, 实施各项配套措施, 以促进岛内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

此外, 台湾科技管理部门还制定了“新世代网络创新服务发展计划”, 委托资策会创新应用服务研究所对100多家岛内著名创新电子商务服务业者展开系统性培育辅导, 从技术验证到服务验证, 包括服务设计、服务测试、服务推广, 再到商业验证, 包括跨产业领域中介、跨市场发展以及与岛内大型电信业者进行跨平台的合作, 针对在不同阶段提供新创服务发展所需关键发展资源, 所培育的部分网站, 如爱评网、爱合购、网劲科技、湛天科技Pubu书城、杀价王、Vpon有的放矢行动行销、Fitto飞图科技、盈科泛利以及Fashion Guide等, 也逐渐在岛内电子商务业界打开知名度。

根据资策会产业支援处统计, 2007年台湾B2C及C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约达65.13亿美元, 但由于岛内市场小, 已日趋饱和。反观中国大陆近年来, 信息服务产业市场发展快速, 2007年B2C及C2C电子商务市场规模高达67.1亿美元。根据世界信息技术服务联盟 (WITSA) 调查, 2008年大陆信息服务市场已占全球信息服务市场的3.73%, 达392亿美元, 预计未来6年大陆信息服务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1.74%, 达852亿美元的规模, 市场增长潜力相当大。

2008年台湾新一届领导人上任后, 注重改善两岸关系, 希望借信息服务产业开拓大陆市场, 扩大两岸产品贸易, 培育岛内企业成长壮大, 同时与大陆企业携手进军国际市场, 因此对两岸信息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持支持态度。

对于多数尚未前往大陆发展的台湾中小规模信息服务业者来说, 大陆毕竟是陌生市场, 贸然前往会有难以控制的风险, 因此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希望通过“搭桥专案”, 让两岸间的合作由以往业者单打独斗模式, 转而建立一个持续、稳定的交流平台, 使更多拥有优秀技术与开发能力的台湾信息服务业者, 能通过这座互通桥梁, 用最少的成本找到合适的伙伴, 更容易地将自身产业经验、产品及专业领域解决方案推广到大陆。

与此同时, 大陆也在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产业, 并希望两岸携手并进。在2008年11月福州举办的“第五届中国海峡电子商务博览会”期间, 双方共同主办了“2008中国海峡两岸电子商务论坛”、“2008电子商务创新产品推荐会”、“2008中国海峡两岸电子商务网站站长论坛”等, 通过协商, 决定共同推动两岸电子商务领域的交流合作。

2009年7月初, 在北京召开了“2009年两岸互联网发展论坛”会议, 来自海峡两岸的代表通过不同角度对两岸产业现状、各自特点及未来发展与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 旨在为海峡两岸互联网界搭建沟通平台, 增进彼此了解, 探讨两岸互联网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促进两岸互联网事业的共同繁荣。本次论坛达成4点共识, 其中包括:两岸业界应在互联网技术标准规范、资源分配、电子商务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 推动制定公平合理、有利于互联网发展的行业规范, 使两岸网络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推动两岸网络发展迈向新格局。

同年7月27日, 作为台湾经济主管部门背后支持的“搭桥专案”活动之一, 由资策会、中华资讯软体协会、台北市电脑公会与大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及南京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共同主办的首次“两岸信息服务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台北召开。

大陆方面很重视这次“搭桥”活动, 派出历来规模最庞大的出席阵容, 分别由隶属工信部的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洪京一及南京市副市长赵晓江担任团长, 率领来自北京、南京、沈阳、山东、苏州、无锡等地共计111名产官学研人士及厂商代表, 分别从北京和南京赴台参会, 其中包括大陆工信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郭建兵 (以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的身份出席) 、中创软件董事长景新海、昆山中创软件董事长程建平、软通动力董事长刘天文、东软集团副总裁张霞、中电网副总裁季晓东、苏州物流中心副总裁潘建钢及来自沈阳、山东、北京、上海、苏州、南京、无锡等地信息服务业与软件企业负责人;报名参加会议的台湾业者近600人, 包括宏碁、鼎新、神通电脑、凌群、新鼎、资通、纬创软体、中冠、凌网、精诚资讯、前进国际、明基等重量级信息服务业者, 加上大陆近百人交流团, 使这次会议成为“搭桥专案”举办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两岸产业交流活动。

此次会议成果丰硕, 成功促成大陆东软集团、软通动力、中创软件等公司与台湾神通、精诚资讯公司等40余家信息服务业者签署71份产业合作意向书。签约双方均约定将至双方公司互访, 进一步落实双方信息服务与产品的合作, 以整合双方优势, 共同开创商机。

同年10月, 作为“搭桥专案”的另一波活动, 由台湾中国生产力中心主办的“两岸流通服务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会议的主题为“交流两岸流通业的现况与未来发展趋势, 研究两岸批发零售、电子商务、货代物流的合作模式, 商讨携手打造两岸大中华经济圈, 提升国际竞争力, 共创未来”。

此次会议吸引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电子商务、批发零售、货代物流业界精英及行业协会和专业机构的代表共400余人参加。大陆方面派出以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学德为首的代表团出席参加, 团员包括中国大田集团董事长王树生和副董事长姜红霞、上海货代协会会长王林、中钢货运公司总经理蒋寒松、中钢货运山东公司总经理王文斌、通用技术集团副总经理姜斌、上海中外运化工物流公司总经理王笃鹏等。台湾代表包括海揽公会理事长陈木枝、空揽公会理事长鲍学超、报关公会理事长魏庆利等。

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是电子商务与物流业, 专门举办了专题研讨分场会议, 两岸参会代表针对这些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前景、两岸产业政策与解决对策及同领域的产业合作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与会代表充分感受到,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持续的大背景下, 由于两岸有着同文同宗和长期积聚的互惠互利的共同抵御危机的良好基础。同时有着两岸在国际产业链中形成共同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宝贵经验, 对两岸经贸合作发展愿景寄予极大的期许。

会议期间, 两岸代表共签署了18项会议纪要和合作协议, 其中包括台北市消费者电子商务协会与北京国富泰企业征信、中华无店面零售协会与天极传媒集团、资策会与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及中国互联网协会等12家企业或组织总计签署了7份合作意向书。商定双方建立合作机制, 协助台湾业者拓展大陆市场。

会后,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与资策会首度规划建构两岸网络服务培育平台机制, 办理两岸电子商务论坛与交流会, 协助台湾电子商务业者进入大陆, 让台湾优势的创意、技术与经营经验能够在大陆扩散, 为岛内电子商务产业创造更高产值。

除了“搭桥”活动外, 台湾电子商务企业也陆续到厦门、昆山、苏州、上海、福州、泉州等地参与当地大型论坛活动与重要商展, 在当地广大的信息服务市场中寻求商机。

而大陆方面, 包括“淘宝网”、“妈妈说”、“摩尔庄园”、“天涯论坛”以及IDG创投、北极光创投、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清科创投等业者也在积极寻找进入台湾网络服务行业的商业机会。

两岸电子商务产业合作步入佳境

2008—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促使台当局加快解决产业结构集中的弊端, 陆续推出多项包括扶持电子商务在内的新兴产业政策。如2009年10月, 台湾“总统府财经咨询小组”提出发展“十大重点服务业”, 包括华文电子商务、数字内容、WiMAX和云计算等, 作为未来台湾新兴产业发展重心。

其中, “华文电子商务发展计划”主要分为四大举措, 一是以大陆地区为试点建立市场营销支持服务中心;二是辅导台湾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跨境营销;三是培养电子商务国际化的中高级人才, 并建立两岸相互承认的认证机制;四是推动商品和企业信用认证制度。预期至2015年, 台湾电子商务营业额提升至新台币1万亿元, 形成新的“兆元产业”, 催生年营业额新台币100亿元以上的电子商务企业8家以上, 增加8.2万就业机会。

根据台湾资策会的调查, 2009年台湾经常上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46%, 约1050万人。B2C市场规模相当于1000亿元新台币, C2C市场规模为600亿元新台币。台湾地区的许多电子商店是从纯电子商店虚拟经营方式开始的, 随着传统企业对互联网渠道的愈加重视, 越来越多的企业, 甚至是大型制造企业, 都纷纷开始增设网络商店。在台湾网店最常贩卖的商品包括居家生活、美容保养以及各种食品特产、女性服饰等, 与大陆网友的消费习惯十分相像。在物流方面, 台湾地区的许多便利商店都可以作为取货地点, 这对于网购消费者来说相当便捷。

当时中国大陆经常上网普及率虽仅约26%, 但总人数却约3.38亿人, 是台湾上网人口的30倍。特别是近两年, 大陆网购消费者人数年增长达到30%以上。网购消费者逐渐从东部沿海向东西部地区加速渗透, 中西部地区的网购消费者的增长比东部快。2009年大陆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8万亿元人民币, 大中型工业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57万亿元人民币,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1.99万亿元人民币, 网络购物交易额达2586亿元人民币, 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06%。截至2009年6月, 大陆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有5320家, B2C、C2C等企业达6962家, 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已突破1000万家, 其中也包括了很多台资企业。作为商贸流通领域的新方式, 电子商务已广泛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 在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根据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统计, 2010年大陆整体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达到人民币15万亿元, 且持续快速成长。其中, 仅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C2C网站“淘宝网”在2010年的总交易额便高达人民币4000多亿元。

庞大的市场规模固然诱人, 但大陆政府对于经营网络购物等电子商务行业制定了很多监管法规与条例限制, 台湾电子商务业者若没有具代表性的沟通交流平台, 很难靠一己之力就把营业触角伸向对岸。也因此, 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在后续的两岸产业“搭桥专案”中, 将电子商务从原来的信息服务业中剥离出来, 单独列为重点合作领域。

负责主管两岸电子商务产业“搭桥”的台湾资策会副执行长龚仁文指出:“搭桥专案”对于电子商务产业之所以特别重要, 主因在于电子商务产业合作必须仰赖两岸政府在政策、法规上建立能够互通的制度或平台, 并让产业公协会、业者进一步在此基础上, 进行金流、物流与信赖机制的建立, 换言之, 若没有政策在前领头, 则两岸在电子商务产业将不易打造出双赢的商机。

举例来说, 电子商务最重要的跨区金流机制, 虽然在技术与实务上不成问题, 但却需要两岸双边法规的明确支持, 才能定义清楚权责划分, 避免纠纷、争议, 而金融法规势必得要政府投入才可能建立起双边合作规范。过去在金流上虽然有业者通过绕道第三地的方式建立合作, 但毕竟方便性不足, 且会垫高成本。他认为, 在《两岸金融监理备忘录》的签订与实施下, 两岸电子商务金流互通规范的建立, 将较过去有更好的法规基础。

随着两岸交流与交往的日益密切, 尤其是《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更是将两岸经济各领域合作发展推向更深层次。

2010年10月,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与台湾资策会共同主办的“2010两岸电子商务产业合作与交流会议”在上海召开。本次大会的主题是“携手拓展电子商务市场, 推动两岸传统产业升级”。这是首次在大陆举办的两岸高规格电子商务会议, 大陆方面出席会议的有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商务部信息化司副司长蔡裕东、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新民和秘书长马宁、上海市嘉定区副区长费小妹, 以及淘宝网、京东商城、快乐购、禾唐科技、李宁电子商务、上海盛付通电子商务、宁波合和杰斯卡、德赛电子等100多家有代表性的电子商务企业和传统企业的电子商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台湾方面出席的有中华无店面零售业协会理事长赵怡、台湾经济主管部门“商业司”副司长李镁 (以访问团荣誉顾问的身份) 、资策会产业支援处副处长萧美丽及东森国际、PChome网络家庭、飞翔骆驼、珂兰钻石市场、网劲科技等30余家台湾电子商务企业负责人组成的访问团参会。

会上, 代表们就两岸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和趋势、政策导向、市场定位、商业模式、渠道以及相关支付与物流配送等两岸业者共同关心的话题展开深入探讨和经验交流。

此外, 台湾中华电子商务产业协会一行受邀访问四川省电子商务协会, 双方就电子商务培训和两岸企业交流合作等事宜达成共识, 并签署双方战略合作协议。

在“第14届台交会”期间, 举办了“第三届中国 (厦门) 海峡两岸电子商务发展论坛”和“2010全球搜索引擎营销大会”, 台湾中华电子商务产业协会带领近30家台湾电子商务企业代表参加, 两岸代表就如何借鉴台湾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模式, 以及如何加强两岸之间电子商务合作、快速打造产业集群等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十二五规划”推动两岸电子商务产业合作向纵深发展

2011年是大陆“十二五规划”正式实施的第一年。规划将促进产业创新、技术升级转型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及产业列入重点扶植项目, 这为扩大两岸电子商务产业深度合作创造了新的契机。

2011年9月, 作为“搭桥专案”第三年的活动之一, 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与台湾资策会、中国生产力中心、台湾工研院、台北市电脑商业同业公会联合举办的“2011年两岸流通服务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在台中举行, 大陆方面派出包括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副司长董宝青、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司长张佩东、福建省外经贸厅信息化处处长林谋平以及中国互联网协会牵头的电子商务等行业及企业代表共60余人与会。台湾方面包括电子商务、连锁加盟、物流领域的企业及产、官、学代表共约300人与会。

此次会议讨论的重点议题之一是“促进双赢, 两岸电子商务未来合作方式”, 两岸专家学者就此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工信部副司长董宝青以“大陆电子商务发展的形势与展望”主题作演讲, 提出两岸未来在电子商务领域上的合作策略与方向。商务部副司长张佩东表示, 大陆电子商务发展迅速, 而且模式不断创新, 上网民众人数也提升。电子商务正成为大陆经济成长的新动力, 也是大陆扩大消费的途径之一。希望两岸电子商务、物流产业能藉由交流会议的召开, 彼此分享经验, 共创双赢。

会议结束时, 大陆新东网、拉手网、福州华昆电子科技等企业代表分别上台与台方合作伙伴签署6项电子商务方面的合作协议。

随着近年平板热潮与智能手机逐渐普及, 再加上云计算技术的发展, 两岸电子商务领域汇聚更大的爆发力, 带动更多钱潮以及创新在网络上奔流, 也吸引来更多人潮。据台湾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统计, 2011年台湾电子商务规模达到4300亿元新台币, 其中B2C电子商务市场达2500亿元, 较上年增长25%, 已占台湾整体零售市场营收的6.4%左右。到2012年, 台湾的B2C市场仍有20%增长率, 除了实体业者布局网购服务外, 有24%的网络商店在未来3年内有布局两岸的计划。

电子商务的持续增长, 带动越来越多网络服务与支付相关的创新, 例如提供比价服务、开发虚拟货币等。许多新创公司立即得到市场支持。如台湾网购比价平台Save Bar与点数交换平台Richi在2011年12月分别举办记者会, 现场挤进了上百位创投业者, 热度丝毫不输给任何一家上市柜公司。市场热切的反应, 也让更多台湾网络业者计划上市。

同年5月, 福建省外经贸厅、福州市台江区政府和台湾中华电子商务产业协会共同建设的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在福州台江正式开园。这是两岸合作建设的首个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开园仪式上, 福建省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代表福建省外经贸厅, 与台湾资策会签署了《闽台电子商务合作备忘录》。目前, 台湾正品网、台湾声世纪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台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来自两岸的电子商务企业已入驻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

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是福建省政府确定的闽台合作重点项目之一, 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 建设投资1.8亿元。基地开园后, 将围绕支柱产业和新兴服务业, 以电子商务重大科技成果研发为载体, 加大对电子商务模式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的研发力度, 完善吸引电子商务研发机构和实施创新的优惠政策, 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电子商务产业中心。

未来海峡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将进一步发挥福建与台湾地缘和资源优势, 着力将其建设成为一个集采购、物流、在线支付、专业配送为一体的两岸电子商务产业中心。基地将重点创建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和创新研究等九大中心以及电子商务“云计算”与“云服务”、海峡商通电子商务交易等三大平台。同时, 基地还将探索创建海峡电子商务创业投资基金。

校企合作总结电子商务 篇4

——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专业方向

2011年已经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有进步也有很多没有做到了地方。

校企合作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的重要举措。

做好校企合作工作已经成为评价各个专业建设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如何做好电子商务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一直是我们积极思考的话题,结合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自身的特点,和丹东企业的特点,我们也一直做着各种工作。

先后与丹东东泊传媒有限公司,盘古网络有限公司,丹东安隆商务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艾迪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多个丹东及外地的企业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做着各种合作的探索。

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与以下企业的合作一直在进行中,并不断探索中,现总结如下:

1.艾迪凯(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艾迪凯公司积极参与到本专业的的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大纲的拟定工作,对于本专业的一些核心课程如:电子商务网站策划管理、网页制作与网站开发、网络营销、网络信息编辑、网络客户服务等的评价标准制定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与本专业贾晓丹老师共同完成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统一定序的实训系列教材之《电子商务运营和综合实践》(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贾晓丹老师并聘任为电子商务研究员,任期两年。基于评价标准,结合EDUCA电子商务综合实训系统(商城),集中命题(情景式技能试题)。

2.丹东东泊传媒有限公司的合作 该公司先后开发了好喜利网上商城,和爱在0415两个网上商城,结合企业的特点我们在企业建立了教师工作室,经常与

公司专业人士进行沟通交流,组织老师和学生共同规划网站功能,为网站定位,老师及学生们积极参与到“爱在0415”网站的运营活动,具体工作包括联系客户,网站商品图片处理等。老师带着学生担当了部分网站上商品的图片处理工作。

公司派专业人士到学校做专题讲座。

3.与丹东盘古网络有限公司的合作

合作期间,盘古网络有限公司派专业的网络营销部门的高级顾问到学校做专题讲座,学校与盘古网络公司合作,对2周的市场营销课程做了改革尝试,共同完成了实训的方案制作及具体实施的全部过程,实训过程中,学生的任务由企业下达,公司派专门的营销部门张经理到学校给学生做技能培训。(培训中主要介绍了公司背景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介绍了如何拜访客户,初次见到客户的一些技巧及表达方式,完全从实际角度给学生介绍了一下实际营销过程中的技巧)。实训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按照企业的要求,分组完成公司交给的具体任务。

电子商务类型的公司本身就没有地域的界限,有名气的大公司数量有限,接受我们实习的可能性很低,而丹东又是小城市,所以要想在丹东形成整班实习的模式有一定困难,结合自身及地域的特点,我们也做了各种努力、思考和尝试。工作会继续下去,直到找到更多更好的合作方式,这些方式能够满足我们学生实习锻炼的需要。

电子商务合作计划 篇5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概述

所谓的校企合作模式, 就是将学校和企业结合起来, 使其形成合作的关系, 整合学校和企业的资源, 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模式。校企合作的模式, 能够让企业也参与到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 将企业和学校的优势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及时的运用到实践的工作中,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学生将课堂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进而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校企合作的模式, 能够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加的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而且校企合作的模式, 还将人才的能力和企业的需要进行了完美衔接, 不仅帮助学生解决了就业困难的问题, 还使企业获得了大量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 不仅推进了高职院校的发展, 还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的意义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校企合作的模式逐渐兴起, 这将是高职院校和企业共同发展的最佳选择, 其主要内容是通过学校和企业共同对学生进行培养。它不同于传统的人才培养, 这是一条能给企业和学校带来利益的新路径。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了全新的平台,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同时, 还能到企业进行实习, 不仅能学到专业知识, 还能掌握专业的技能, 使学生向正式员工进行了转变。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实行校企合作模式的意义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 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校企合作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都是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帮助企业节省了很多招聘的成本。另外, 企业还可以通过学校对员工进行培训, 进而也降低了员工培训的成本; 第二, 提高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 减少了学生成长的周期,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非常有帮助。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能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还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三, 高职院校的培养方式直接与企业联系, 防止盲目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能够更加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及时的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与企业完美的衔接; 第四, 解决了教学软件不完善、教育资金不充足等问题, 使高职院校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的教育, 并且做到具有针对性。

三、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注意事项

1. 如何选择企业。高职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是适应中小企业中的一线岗位, 并且是具有高素质、创新思维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所以, 高职院校在选择校企合作的合作企业时, 大多数都是寻找电子商务服务商或者是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等中小型的企业, 比如淘宝、阿里巴巴等。目前,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大多是利用其他的服务平台来进行电子商务的业务工作, 而且对于人才方面比较欠缺。因此, 他们为了避免客户流失, 会帮助大型的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 使他们的电子商务业务能够顺利的开展。

2. 如何进行校企合作。所谓的校企合作, 就是能够使学校和企业双方都得到利益的模式。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为企业培养出企业所需的专业型人才, 企业从中选择适合自身需要的学生作为本企业的员工。要想使高职院校与企业实现共赢, 首先, 学校要建立灵活的教学体制, 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教学改革中; 其次, 企业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以及学生的自身能力, 制定出适合的教学计划和方案; 最后, 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进行整合, 使企业参与到学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并且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培养, 使学生成为企业要的电子商务人才。

四、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 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高职院校开设电子商务专业, 目的是要适应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 为企业培养出既懂经济管理、计算机科学技术, 又懂电子商务的实践性的高素质人才。目前, 高职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只是注重其中的某一部分, 因此, 培养出的人才往往知识面比较狭窄, 难以适应市场的要求, 不能成为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这种模式的课程设置, 不符合电子商务行业的实际要求, 不仅满足不了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也导致学生不能顺利的就业。因此, 不仅企业缺少了高素质的人才, 也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2. 校企合作模式不明显。一些高职院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就业率, 主动和企业进行合作, 初步形成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在学校引进企业的模式、工学结合的模式、校企互动以及订单式合作的模式。这些模式在表面上看都是校企合作的模式, 但是, 其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不是制度不完善, 就使合作不合理, 导致校企合作的模式只停留在表面, 并没有深入的进行合作, 也就是说企业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到校企合作当中, 致使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能力得不到提升。

3. 教学体制不够完善。教学体制是校企合作的关键, 如果教学体制过于死板, 校企合作的模式就很难进行。而且, 高职院校所制定的教学计划并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 所以, 高职院校所培养出的人才也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另外, 一旦给学生制定好教学计划, 就十分不容易调整, 进行修改就更不用提了, 因此, 高职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教学就跟不上企业需求的改变, 导致在校企合作中, 企业不能按照要求对人才进行培养, 更不能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4. 缺乏技能训练。目前,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情况是: 以教师讲为中心, 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听, 但是, 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商务学科, 不管是商务策划、计算机与网络。还是项目实施, 都必须要通过专业的训练, 才能掌握其中的技能。虽然, 一些高职院校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也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实验室, 让学生进行训练。但是, 其中的软件与企业当中实际的软件并不相同, 甚至有一些都是已经淘汰的软件。商务本来就是复杂多变的, 如果没有实际的软件供学生训练, 那么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得不到提升, 实训也就失去原有的意义。

五、校企合作的可行性分析

1. 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弥补实训基地的欠缺。上面已经分析过,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没有健全的实训基地, 所以, 在进行电子商务专业的教育时, 只是在班级上进行理论课的讲解, 缺乏实训的锻炼, 甚至有的学生大学学了三年却一直不知道电子商务是干什么的, 更不用说毕业后该找什么样的工作。所以, 学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经常面临毕业即失业的状况。校企合作的模式能够将企业带进校园, 为学生提供实训的基地, 为学生创建完整的学习平台, 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技能。

2. 满足企业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目前, 我国有很多的企业因为缺少电子商务专业的专业型人才, 进而导致企业的电子商务活动没有办法进行实施。有很多电子商务行业的在职员工, 通常都不是学电子商务专业的, 只不过是懂一些市场营销方面的知识, 对于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知识根本不了解。因此, 电子商务行业的商务活动不能很好的进行下去。就导致一些企业在进行招聘时, 对求职者的要求是必须要有电子商务方面的工作经验。这对于刚刚毕业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 无疑是一个打击, 因为他们在学校的时候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实训, 实践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差, 所以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不仅可以为企业引进大量的专业型的电子商务人才, 还能节省企业用在招聘上的经费。校企合作的模式在为企业获得人才的同时, 也帮助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解决了就业困难的问题, 实现了共赢。

3. 校企合作的发展空间很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电子商务的市场也逐渐扩大, 各式各样的电子商务网站不断涌现出来, 例如微博、团购, 等等。电子商务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一些中小型企业如果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建立一个平台来销售自己的产品, 那几乎是很困难的, 所以, 他们要想使电子商务活动创办的更好, 就要加入到电子商务的市场当中, 利用第三方的商务平台进行自己产品的销售。据调查, 目前注册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没有多少, 也就是说, 高职院校会有很多与企业实现校企合作的机会, 校企合作的市场空间也很大。

六、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实践

1. 建立完善的教学体制。高职院校要想实现校企合作的模式, 学校的领导必须要引起重视, 首先, 高职院校的领导要经常到企业进行参观, 并且进行调研, 与企业的领导多进行交流, 充分的掌握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企业自身的需求, 为高职院校实现校企合作打下基础。其次, 在进行电子商务教学时, 一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学体制。当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 就要与企业进行合作, 让企业按照自身的需求来选择员工, 在给学生制定教学计划时, 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可以将企业的一些基本课程以及设计的方案加入到教学计划中, 让学生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学习; 转变人才培养的模式, 按照企业当中工作岗位的需要对人才进行培养; 在进行实践教学时, 可以将企业的真实项目当作实践的内容, 并且根据企业的要求进行实训, 如果在实训时, 企业有什么要求也要及时的调整, 使人才的培养随着企业的需求而变化, 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专业型人才。最后, 高职院校还要建立一套健全的政策体制, 鼓励院校当中的专业都进行校企合作, 并且在资金上给予支持。

2. 为学生构建实习平台。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校企合作为学生构建一个实习平台, 给学生提供一个实习的机会, 让学生能够提前体会到工作的感觉, 并且能够对企业的整个工作流程有一个熟悉的了解。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 不仅能够充分掌握企业的文化, 还能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锻炼, 使学生更加迅速的适应工作的环境, 由学生向正式的员工进行转变。一些学生会在实习结束后选择继续留在企业, 这样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在招聘中要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还使学生避免遭受找工作的压力。业务能力强的学生留在企业, 会给企业带来许多正能量。

3. 利用企业为学生创建实训基地。高职院校虽然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训的实验室, 但是在软件方面可能不能让学生得到满足, 使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利用企业的优势为学生创建实训基地, 会给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

首先,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要对社会上的最新动态进行掌握, 由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相关知识与软件在更新方面比较快, 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为学生建立实训基地, 做到企业与学校的资源共享。学生在实训时, 不仅对理论知识进行了巩固, 还充分的掌握了电子商务的操作过程。

其次, 也可以将企业引入校园, 在校园中建造一个真实的实训基地。建立实训基地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业务, 大胆的对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创建。在平台中, 学生能够将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 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

七、结束语

对于企业和学校来说, 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专业型电子商务人才, 企业为学生创建实训平台, 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提高, 这样不仅保障了企业用人的质量, 还提高了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率, 使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能够一毕业就拥有满意的工作。所以, 学校和企业一定要在科学合理的模式下进行校企合作, 充分发挥校企合作模式的作用, 使学校和企业实现真正的互惠互利。

参考文献

[1]廖卫.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电子商务, 2014, (04) :61+73.

[2]贾丽飞.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新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4, (36) :144-145.

电子商务合作计划 篇6

嵊州市诚信茶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嵊州市北漳镇张婆坞村所属的嵊州市诚信茶果专业合作社于2005年12月2日经嵊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成立, 经营项目为茶叶、水果、花木、蔬菜、高山西瓜等, 现有社员150家, 各类农产品基地5800亩。2009年底实有资产总额107万元。在150家社员中, 90%以上是农民, 同时还吸收了绍兴、上虞、宁海、萧山等水果市场经纪人和北漳供销社参股。合作社已有茶叶和桃子被农业部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基地被认定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500亩高位嫁接杂交杏李基地和100亩无刺枸骨基地项目通过了市科协“金桥工程”合格验收。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合作社还申请注册了“山笑”商标。

目前, 合作社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基于农产品的加工业和副业没有形成, 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由于地域分散、交通运输不便、农业生产信息化程度不高、农业生产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限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使得合作社实现由传统小型个体经营到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难度加大。随着世界新技术的发展, 技术含量在农产品中的比例越来越大, 而以嵊州市诚信茶果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经营模式, 并没有产生规模经济效应。

(2) 农产品价格过低, 农户之间相互竞争激烈。该合作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农民为主体、基地为依托、销售队伍为骨干, 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运作格局。但是, 随着农产品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农产品数量逐年增多, 农产品销路问题成为制约合作社发展的一个瓶颈。合作社广大农户由于生产规模小而不能直接进入市场, 不会运用市场定位、产品品牌包装、服务与促销等多种手段, 因此, 在交易过程中对信息的获取与掌握往往处于劣势, 自身利益容易遭受损失。此外, 由于农户之间相互竞争的关系, 传统的依靠成本低廉带来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步减弱。过低的农产品价格, 已经严重影响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尽管该合作社目前已有多人经过培训, 获得农业经纪人资格, 但这些经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很有限, 常年奔波在外, 为农产品拓展销路寻求商机, 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金, 且时常会发生经济纠纷, 赊账的风险也比较高。

(3) 农村信息化基础较强, 但开展电子商务的农户不多。嵊州市北漳镇张婆坞村地处嵊州、奉化和新昌三县市交界的大山深处, 虽然交通不是十分便利, 但全村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强, 互联网应用水平较高。但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缺乏农业电子商务观念, 加上平时接触电脑机会较少, 缺乏培训, 农民的上网行为更多地表现为娱乐, 利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不多。

农业电子商务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优势, 克服农产品流通链中的信息瓶颈, 改善农产品流通效率, 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为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等农业生产环节提供全程服务。

嵊州市诚信茶果专业合作社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分析

结合电子商务的三种传统模式——B2B、B2C、C2C模式, 笔者认为, 传统C2C模式不适合该合作社的农业电子商务发展。C2C模式中, 销售方与购买方均是个人, 这种模式在我国城市居民中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且对个人销售者有比较高的要求, 如熟悉网络操作、掌握一定的销售技巧和谈判技巧、熟悉一定的法律知识、有大量时间待在网上等, 这些要求都是大多数农民无法达到的。但是, C2C模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节约了大量市场沟通成本, 投资少, 风险小, 自由度和灵活性都比较高。因此, 设计一种基于现有第三方C2C平台的B (农社) to C (个人消费者) 的农业电子商务新模式应该是可行的。

基于第三方C2C平台的B2C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该模式的主导思想是:基于第三方C2C平台, 合作社农产品经纪人在高校教师或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培训与指导下, 以合作社而非农户个人为单位开设农产品网上商店, 通过网上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工具完成网上支付与结算, 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完成农产品物流配送。该模式的具体构想如图1所示:

这种基于第三方C2C平台的B2C模式的优点是:可选择淘宝、拍拍等免费第三方C2C平台, 投资少, 占用资金少, 风险小, 进入门槛低, 操作相对简便, 较容易实现。因此, 这种模式对于像嵊州市茶果专业合作社这样处于农业电子商务起步阶段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 是比较合适的。但选择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必须注意做好以下工作:

(1) 高校师生对农村经纪人的培训与指导。第三次土地改制后, 农村经纪人的角色从一个农业生产者转变为农业生产管理者, 他们的精力将主要被分配到与市场结合、寻求订单和指导生产中。相对农户而言农村经纪人的数量有了精简, 目标也更具市场化。但由于农村经纪人来自农民, 文化程度较低, 加之农村信息化水平有限, 因此他们的电子商务技能和理念严重匮乏。培训农村经纪人的电子商务技能十分必要。而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和在校学生具有这方面的知识特长, 通过对农村经纪人在第三方C2C平台的选择、网上商店开设流程、网上店铺的经营管理、网上支付与结算、物流配送等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指导, 一方面能使农村经纪人更顺利地开拓互联网市场, 增加贸易机会, 提升农产品交易业绩。另一方面, 对在校学生而言, 通过农业合作社实训基地项目操作, 能充分调动他们理论联系实践的积极性, 巩固书本所学知识;对高校教师而言, 通过与农村经纪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有较深入的接触, 这能很好地解决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实状况。同时, 有助于他们及时获得电子商务的最新动态信息, 适时更新专业教学内容, 提炼并开展相关科研课题、教学项目研究。

(2) 网上店铺的推广工作。当网上商店建好之后, 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更多的顾客浏览并购买, 但这种建立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的网上商店与一般企业网站的推广有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 网上商店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网站, 对于整个电子商务平台来说, 可能排列着数以千计的专卖店, 一个网上专卖店只是其中很小的组成部分, 通常被隐藏在二级甚至三级目录之后, 用户可以直接发现的可能性比较小, 更何况同一个网站上还有很多农产品竞争者的专卖店在争夺有限的潜在顾客资源。因此, 必须在高校师生的指导下, 有效借助站内关键字搜索、论坛、搜索引擎、平台促销活动、人脉关系、页面广告位、同类店铺、微博、微信等手段进行店铺推广, 尽可能多地向目标客户传递农产品信息。

(3) 做好农产品物流工作。水果、茶叶、蔬菜、花木等农产品是种类繁多的实体商品, 数量大、品种多、季节性强、易腐烂、易变化、生产区域分散、物流技术难度高。农产品B2C电子商务的物流交易量较少, 但交易次数多、运输距离短, 对物流时间要求严格, 这对物流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具备广泛的物流网络、庞大的储运量和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的大中型物流企业才有能力承担农产品网上交易的物流业务。因此, 必须选择实力强、信誉好、服务优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农产品物流合作伙伴。

B2B模式的农业电子商务

基于第三方C2C平台的B2C农业电子商务模式, 比较适合以零售为主的多批次、小批量交易。但从目前交易情况来看, 嵊州市茶果诚信合作社农产品交易主要以大批量、少批次、订单式生产为主, 销售对象主要是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随着农产品品种和销量的不断增加, 基于第三方C2C平台的B2C农业电子商务模式显然不能满足合作社长期生产经营的需要。为了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销售成功率, 必须由相关政府部门牵头搭建一个农产品高技术商贸服务平台。平台应具备以下功能:

(1) 会员登陆与注册。农产品买卖双方只要注册或者交纳一定费用成为会员后, 就可以在网上发布自己的采购信息或销售信息, 并根据发布信息来选取潜在的供应商或者客户。

(2) 咨询洽谈。农产品买卖双方能够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询价、报价、价格谈判、协商等网上沟通和交流。

(3) 网上订单与合同签订。客户能够在线订购农产品, 经过咨询洽谈, 基于电子商务CA证书和数字签名, 能够与供应商在线签订合同。

(4) 网上支付与结算。买卖双方能够利用网上银行或第三方支付工具, 完成网上帐务往来、划转等。

(5) 物流企业选择。农产品供应商或客户可以在平台上选择自己信赖的物流企业完成物流配送任务和运费结算, 并与之签约成为合作伙伴。

(6) 综合评价。农产品供应商、客户和物流企业能够相互评价交易方的产品、信用、服务等情况, 系统应根据这个评价形成评分 (级) , 供买卖双方在交易时参考。

(7) 客户管理。提供客户签约、客户基本信息管理、信用评级等。

该模式交易流程如图2所示:

在这种模式下, 农产品供应方和农产品需求方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虚拟市场中注册信息, 而后登录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从中寻求合作伙伴, 通过双向选择进行网络交易或业务洽谈, 完成网上支付与结算及物流企业选择、综合评价、客户管理等工作。通过网络把农产品供应方和农产品需求方聚集到一个虚拟市场中, 使不同企业或组织间相互合作、实现交易互动, 这既节省了时间, 又降低了交易成本, 使整个产业链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结语

本文结合嵊州市诚信茶果专业合作社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农业合作社发展电子商务的两种途径。这两种途径各自有自己适用范围, 可以同时展开, 互为补充。两种途径没有优劣之分, 只是不同阶段电子商务的应用模式。在当前起步阶段, 嵊州市诚信茶果专业合作社可选择第一种模式切入;但从长远考虑, 必须建立一个统一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整合农产品资源, 以实现农产品生产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益。在将来, 还可考虑让农机、农资、种子等供应商加入到平台中来, 实现农业产业链各个节点上不同企业的连接。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必须由政府牵头, 统一搭建。

电子商务合作计划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阿里小邮局,新模式

阿里巴巴在高校新建“校园小邮局”, 提供快件收发、自提等服务, 方便学生取件、寄件, 这再度引发外界对校园快递的关注。而阿里巴巴“小邮局”也已经跟合作高校进一步合作, 突破校园市场这最后“100米”。

一、高校校园快递的现状

(一) 高校曾是快递公司的“禁区”

有些高校对于快递索性“一刀切”, 禁止快递进入学校大门。北京大学曾禁止快递员骑电瓶车入内, 校方表示“禁令”旨在维护校园安全。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全国各地很多高校, 都曾将快递拒在门外。快递员只能在校门口人行道边“摆摊”。这显然不是市场的良性发展方向。在很多高校门口, 经常会看到顺丰、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的快递员将大小包裹一溜儿排开, 好几辆三轮车横七竖八停在高校门口。由于快递摆摊会影响学校形象, 多半高校拒绝快递进门, 但对于学生收寄件来说, 确实带来了不便。

(二) 快递公司开始加强与高校合作

为了解决校园快件收派难的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不再一刀切强行禁止入内。北京某些高校也曾进行过尝试, 比如和“城市100”进行合作。顺丰和中国邮政EMS获准进入某些高校校园送快递。“城市100”物流公司采用的是发达国家盛行的“共同配送”模式, 即“城市100”向学校有偿租用场地, 与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达成协议, 这些公司的包裹集中派到“城市100”的大学站点。随后学生可以来自取, 也可以让“城市100”的工作人员配送, 都不产生额外费用。顺丰也跟某些高校合作, 开设一个站点, 提供收发服务, 场地费用由顺丰来承担。EMS快递依托邮政背景, 在很多学校一直以来可以直接寄到学校收发室或者学生宿舍楼下, 一方面快递员可以不受学生上课等因素限制随时送货, 一方面学生也可根据自己时间灵活取件。

(三) 校园快递秩序混乱, 缺乏管理。

网购消费者中很大一部分是高校学生, 随着快递件数的增多, 特别是节假日, 双11电商狂欢节等, 在快递点现场, 工作人员随意乱丢乱摆快件, 有的还踩在满地的快件上工作。师生领快件时只需要报电话号码就可以领取, 很容易造成快件冒领, 快件丢失等情况。校园内的快递秩序也越来越混乱。有高校曾被爆出学校广场竟成为一些快递公司分拣快件的“中转站”, 大量的快件胡乱散落在地上, 各家快递员不停给学生打着电话提醒他们前来取件, 扰乱学生课堂秩序。

(四) 代理点多

以我校为例, 我校有圆通, 中通, 韵达, EMS.圆通暂时租用我校武商量贩实训超市二楼开展业务, 中通利用超市对面的水果摊位来经营业务, 韵达租用校园店铺开展业务, EMS固定代理点在学校大门门房, 这些代理点大都办公条件简陋。还有的代理点没固定的位置, 靠快递员骑电动车不定时在大学校园内派送快件, 给广大师生收发快件带来不便, 更不能给师生带来安全感和信任感。

(五) 服务质量差

这些代理点服务意识淡薄, 服务态度差, 效率不高。找不到快件或查件时爱理不理, 有些还态度恶劣, 师生的体验不佳。快递公司对代理点的实质性约束不大, 投诉的意义不大。

(六) 宣传力度不够

有的代理点设在校园偏僻位置, 又不做宣传, 有的师生接到电话后都不知代理点在哪里。代理点严重缺乏工作主动性。

二、校企合作, 成立“阿里小邮局”

(一) 校企合作“阿里小邮局”的意义

针对国内部分高校“快递摊”难进校园、学生取件需到校门口的现状, 将开展校园快递系统解决方案试点, 以校园小邮局形式设立服务站, 提供快件收发等服务。阿里巴巴方面认为, 高校小邮局方案有望解决快递进校无序的管理难题,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 也解决了快件在高校“最后一公里”的收发效率。旨在向广大师生提供优质的校园快递服务提升物流在校园配送端的服务质量, 高校, 淘宝网, 快递公司共同合作, 建立学校快递服务中心“阿里小邮局’。

(二) 与11家高校合作, 在高校试点“阿里小邮局”

阿里巴巴旗下淘宝、天猫事业群宣布, 将在全国11所学校试点, 开设“校园小邮局”, 统一解决学生们收寄快递的难题。首批合作选取的高校都不大, 如河南科技大学、西安欧亚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浙江树人大学, 武汉商业服务学院等, 阿里巴巴先在这些学校试点待模式成熟后, 在全国高校推广。目前11家大学的“校园小邮局”已开始装修, 我校天猫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阿里小邮局已于2012年1月装修完毕, 后期将投入使用。

(三) 小邮局的工作内容及管理流程

1. 代收快件流程。

小邮局代收快件后必须检查是否完好。小邮局收货后, 通过小邮局系统录入快件信息, 系统将以短信形式通知小邮局师生取件。

2. 师生取件流程。

收件人须提供短信发送的取货密码或身份证件才能取件收件人需签字确认, 客户签收凭证小邮局会保存。

3. 代发快件流程。

小邮局接收师生代发快件时必须检查确认, 遵循相关法律规定, 并要求寄件人填写详细信息, 并签字确认。

4. 小邮局主要由固定的学生负责日常运营和管理, 由学校专业教师指导学生, 由学校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以公司化形式进行运营, 可以盈利并且可以传承发展的组织形式。

我校天猫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和阿里小邮局共有17多平米, 年前装修完毕, 主要包括网络客服区, 拍摄区, 天猫小邮局, 会议室等功能区。小邮局有前台接待处, 后台仓库, 代收代发, 取件区等。

三、“阿里小邮局”体现校企合作新模式

(一) 合作协议的签署

阿里巴巴新推出的“校园小邮局”, 也是类似“共同配送”的模式, 快递到小邮局然后学生自取。阿里巴巴并不盈利, 快递公司与学校直接签署合作协议, 按件支付学校费用, 议价能力取决于学校的快递数量。

阿里巴巴牵头与数家大型快递公司总部签署合同, 由快递公司总部协调下属分公司与学校签订合作协议。合作院校也将对快递公司进校时间段、路径做规定, 并佩戴进校证件, 确保学校安全和管理秩序。校小邮局方案有望解决快递进校无序的管理难题, 对于快递公司来说, 也解决了快件在高校“最后一公里”的收发效率。

(二) 采用企业智能化系统

这些小邮局采取智能化运作, 快快递到货后, 系统将会即时以手机短信的形式通知收件人领件, 领取人到小邮局报上短信密码即可取件, 且取件免费;同时, 小邮局也提供揽件服务, 学生可以在这里提供寄件服务。这些小邮局可以收寄各大快递公司的快件, 同时除了淘宝、天猫的快件之外, 包括当当、京东等其他电商的快递包裹, 也可以通过该小邮局进行收寄。阿里巴巴服务站仍秉持开放平台运营理念提供服务。

(三) 新的合作模式

在合作模式上, 天猫并不直接做小邮局, 而是提供符合学校应用场景的小邮局操作系统, 比如校园物流所需的硬件设备如监控设备、货架、称重器、扫描设备、打印机等, 并且软件系统可单独提取不同快递公司收件和派件的信息同时天猫还将为学校老师及学生提供小邮局操作培训以及运营指导。

(四) 强化学生专业实践, 帮助学生创业就业

小邮局主要由固定的学生负责日常运营和管理, 由学校专业教师指导学生, 由学校提供相关政策支持, 以公司化形式进行运营, 可以盈利并且可以传承发展的组织形式。可以和社团结合起来, 如电子商务协会, 淘宝社, 大学生创业协会等结合起来, 为学生提供实训和创业空间和更好的环境。

(五) 给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带来新思路

阿里巴巴服务站的推出, 给解决高校快递收发难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淘宝建校园邮局将获得的优势体现在:首先校园用户是淘宝的主要用户群, 淘宝抓住校园物流就为未来的发展抢占了先机。其次“阿里小邮局”可以补充四通一达等第三方物流的末端运作短板。最后, 支付宝接入校园邮局后, 可顺利将阿里巴巴的支付体系渗透进交易末端, 成功控制资金流。阿里小邮局的推出给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如电子商务实务, 电子商务物流基础, 电子商务实训等课程提供了新思路, 必须走校企合作之路, 才能培养适合企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天猫物流建校内“阿里巴巴服务站”[N].杭州日报, 2012.

[2]张咏.天猫物流瞄上校园快递阿里小邮局补充末端运作短板[N].北京日报, 2012.

[3]淘宝进军校园快递校内建智能邮局.阿里研究中心, 2012.

电子商务合作计划 篇8

关键词:电子商务,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 整体市场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不足, 处于买方市场状态。世界银行预测中国2015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为7.1%, 低于2014 年的7.4%, 与此同时2014 年我国全社会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6.39 万亿元, 同比增长59.4%, 交易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总额的10%。电子商务因其较低的成本, 更准确的掌握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得益于高效的物流配送适应了整个市场需求个性化、讲求经济性同时变化速度快的整体形势。国家也于2015 年提出了“互联网+”行动计划, 大力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面对高速增长的市场, 对电子商务以及营销类人才需求大幅增加。同时不得不面对一些现实问题:一是行业高速增长, 人才缺口大;二是行业现存熟练人力资源稀缺, 招聘难度大, 存在企业之间相互挖角现象;三是电商企业人力成本高, 薪酬压力大, 招聘成本高;四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压力大, 80、90 后等新新人类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主流员工。企业文化缺失, 工作压力大、节奏快、加班频繁造成人力资源流失严重。

校企合作既能够解决学校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生涯发展问题, 又能够一定程度的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阿里巴巴公司以及黑龙江省俄速通等公司就表现出了与各地地方院校合作的强烈愿望。因此有必要对校企合作相关培养模式问题进行分析。

二、校企合作的内涵及模式选择

(一) 校企合作的内涵

校企合作是院校与企业组织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两者通过配置资源, 共同进行人才培养的行为与过程。是一种组织间共生式依赖的关系, 关键资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 各自诉求都能得到实现。这种资源优化配置与互换使双方深度合作成为可能, 能够改变合作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现状。

通过企业和院校的合作, 企业希望获得院校提供的人才资源、技术资源、交易成本的降低、得到政府政策支持以及人力资源培养、使用方面的合法性资源。企业可以向院校提供的资源支持主要有:资金支持, 奖助学金、项目资助等;平台、设备资源, 主要有电商企业的交易平台以及交易的相关设备等;信息资源, 企业可以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 以利于院校调整专业、优化课程体系设置;师资资源, 企业中骨干员工可以作为兼职教师, 提供具体问题解决的技能的培训与提高;文化资源, 学生接受真正企业文化的熏陶, 有利于学生缩短职业生涯初期的适应时间。[1]

(二) 校企合作的模式选择

1.共同制定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机制

院校与企业处于不同的系统, 组织结构、目标、运行机制各不相同。院校以学科知识体系为内容, 班级授课为基本形式, 属于结构性知识构建;企业采用的是具体的项目驱动下, 由技术人员指导, 直接参与具体的开发与营销项目, 通过工作来进行锻炼,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属于非结构性知识。所以需要建立合作模式下的整合机制, 有效整合资源, 预防与解决一些不适合因素。可以设立校企合作项目组, 企业提供信息与相应的实践项目, 共同制定院校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方案。[2]

2.校企共建培训基地

院校应当对现有的教学资源以及企业资源进行积极的整合,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建立校外、内实训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实训环境, 合作项目组中电商企业人员负责, 帮助学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校内实训基地要注意体现出营销以及电子商务教学的实践操作以及体验等功能, 既可以满足校内实习实训任务, 又可以承担企业员工以及针对企业客户的培训任务。

3.订单式培养

从事电商的企业在人力资源成本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可以根据自身的人力资源规划, 与学院采用较为深入的合作办学。校企设定专门的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在培养的过程中, 将企业的文化与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融入到课程内容中, 实现学生毕业与就业的无缝对接。这种模式对于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经营规模、管理上的长远眼光有要求。

4.项目“嵌入”式合作

在学生进入企业参观、认识实习过程中, 对电商企业文化和运作流程有一定的认识, 可以从事一些易上手的基本业务;同时可以将一些项目引入校园, 嵌入课程教学, 例如网页设计、营销策划、产品设计与包装等课程。项目管理运作, 在全真的实践实训环境中经营, 实现“学中做, 做中学”。这样学生毕业后入职适应期短, 对于企业也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同时, 也为教学改革和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素材, 凸显了设备水平高, 资源共享的培训基地的作用。

5.企业与院校的“双师型”队伍建设

对于电商企业来讲, 派出一线技术骨干进入校园课堂与实验室, 讲解工作心得, 传授技能。能获得经济与社会两方面的利益。既宣传了企业, 也可以在培训中发现一些有潜力的人力资源。提供良好的激励机制, 员工也可以获得心理与经济方面的补偿。院校教师进入电商企业, 通过挂职锻炼、短期培训获得直接实践经验。就可以将本企业的经验带入课堂, 指导校内实训基地进行实践。企业和院校通过合作, 建立起综合性的双师队伍, 为学生提供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指导。

三、需注意的问题

(一) 基于利益机制的合作动力

企业是经济组织, 利益是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院校更多地追求社会效益, 两者的利益结合点是人力资源的培养与社会形象的塑造。两者都要在人才培养中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双方合作时首先要构建责任和利益相一致的利益机制, 这也是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保证。有的企业在合作过程中由于市场原因而中断了和院校的合作, 说明了企业与院校目标的区别, 也说明确立双方长期利益共同点, 确保合作动力的重要性。

(二) 教学管理体制问题

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在长期的人才培养实践中固化, 并在不断的以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名义完善。基本的教学组织形态围绕着班级授课制构建, 教学日历、教学进度也相对固化。难以适应企业运营灵活性的需要, 而且电商企业除了个别提供服包后台服务的劳动密集化企业, 很少能够提供规模相当的技术岗位。企业因此需要在合作模式上进行分层次设计。

(三) 师资队伍的问题

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师资队伍主要是处理好自身业务与指导实习, 校内、外培训的时间分配问题, 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激励不足的问题。双方在合作的必要性认识上没有问题, 主要是院校师资队伍在制度上没有保障, 选聘、工作量、薪酬设计、职称评定等方面依然还是按照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教师, 且还有加强的趋势。而与企业开展合作, 需要院校能有实际项目工程特性的师资队伍。由于师资队伍是目标实现的主体, 所以关系到校企合作能否实现的现实问题。[3]

(四) 学生的认识问题

根据建构理论, 学生能力知识结构的搭建不取决于培养方案的设计实施, 也不取决于从事电商企业的实践, 而是依靠学生自身对所接受的知识进行筛选和过滤之后的固化。学生不是生产加工的“产品”, 视之为物是不正确的。作为电商企业和院校利益的结合点, 学生的认知非常关键。没有对电子商务实践的兴趣, 自主意识的主动学习与思考, 合作培养人力资源队伍难以实现。但作为90 后的新新人类和家庭的核心, 家长和学生很多都没有把生产与服务的一线作为择业的优选, 对于加班、高压力的工作也不愿意接受。[4]所以, 学生对电商企业与院校合作的认知程度、合作程度都是需要加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四、结论与展望

企业电子商务人力资源需求增加, 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院校营销、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学生存在知识能力方面的与企业要求的差距, 毕业就业压力大, 企业和院校的合作前景广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企业与学院的合作符合社会分工的要求, 能够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的目标, 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刘国强.共生式依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新视角[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2015 (2) :47-50.

[2]张蓓.校企合作模式在经济管理教学中的路径选择分析[J].品牌, 2014 (12) :136.

[3]王凡.理念与现实的差距:制约新建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教育的问题梳理[J].湖北社会科学, 2015 (2) :163-167.

电子商务合作计划 篇9

1.1 单个企业用人少与学校批量培养的矛盾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就业的企业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电子商务企业,这类企业是为传统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服务。另一种是应用电子商务的传统企业。电子商务企业属于服务业,尽管企业的影响很大,但其人员规模往往非常小。

1.2 企业用人不定性与学校人才统一输送的矛盾

根据我校与企业多年合作过程中发现:企业接收人员的时间和数量只有一条标准——根据其业务发展的需要。而企业的业务发展一是具有不定时性;二是根据发展程度对人员的需求具有不定量性。而目前,高职院校比较流行的有“5+1”模式(前5个学期在学校,最后1个学期在企业)和“2+1”模式(前2年在学校,最后1年在企业)①。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两个共同问题:一是学校提供人才具有定时性和定量性(规定的时间,统一提供多少学生);二是造成人才供应空档期,如第4学期,学校将无学生可派。显然上述两种学校主导的模式与企业需求是不相符的。

1.3 企业用人技能需求与学校培养的矛盾

2006年6月份教育部高教司财经政法管理处处长吴燕在第五届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联席会议上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市场需要量大,另一方面每年上万名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吴处长这句话很好的道出了目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技能要求上的矛盾。正是这样的矛盾更加促使了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正是这些矛盾,使学校和企业很难找到共赢,这也就失去了校企融合的基础。

2 以实验班为载体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介绍

针对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融合的难题,我院电子商务专业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近年来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以校企实验班为切入点,分别与阿里巴巴集团、全球五金网、中国建材网、收藏艺术品行业电子商务龙头企业——中国收藏网及钱江购物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建立了“阿里实验班”、“宏创实验班”、“商易实验班”、“中联实验班”及“建华实验班”。这里以“阿里实验班”为例介绍这种校企融合的模式。

“阿里实验班”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2.1 学校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2.2 成立校企共同培养的阿里实验班

每一届招收人数,以班为单位由学校和阿里巴巴集团共同决定。不足一班,则以班为单位进行招收,例如2010年阿里巴巴集团根据公司发展趋势估计需要招收60人。则2008年纳入阿里实验班培养的学生数为两班(一般为70~90人)。

2.3定制培养

首先由阿里巴巴人力资源部门筛选出的相关岗位群及岗位任职要求,对这些岗位任职要求进行分析研究,开发相应的企业课程体系。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实施培养计划。

2.4按企业需求输送学生

根据阿里巴巴公司需要,逐步向阿里巴巴输送学生。首先满足阿里巴巴公司自身的需求。其余部分,根据阿里巴巴需求,由阿里巴巴向其客户企业进行推荐,帮助其客户企业做好网上贸易。

2.5反馈并改进培养模式

一方面阿里巴巴根据实际用人情况向学校进行反馈;另一方面学校向顶岗生跟踪了解。通过两方面结合的方法,不断改进培养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既包含了直接订单模式,也包含了中介订单模式,我们统一称之为扩展性订单模式。

3 以实验班为载体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创新

3.1 校企理念融合,创新合作模式

校企融合的障碍,首先是校企双方的理念问题。其合作过程由浅到深,基本可以归纳三个发展阶段,同时也折射出学校、企业双方办学理念的变化过程。

(1)第一个发展阶段,以学校为中心,由学校单方面决定人才培养模式。合作企业数量低,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少。校企合作的程度比较松散。

(2)第二个发展阶段,学校与企业共同参与,学校一般依靠由众多企业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主要培养行业普适性的人才为主。

(3)第三个发展阶段,以服务企业为中心,在行业普适性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与行业龙头企业融合,进入完全个性化订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生产基地与学校实训基地互融。校企合作达到真正的融合阶段。

3.2 校企目标融合,创新订单式培养输送模式

根据电子商务人才需求企业多,单个企业数量少的特点,我们扩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模式。每个班与龙头电子商务企业融合,按其要求进行订制。这样一方面直接满足电子商务企业本身的需求,另一方面以“中介订单”的模式由电子商务企业向其会员企业进行推荐,从而帮助会员企业能够用好网上交易平台,开展电子商务。

扩展性订单式人才培养输送模式,不仅有力的支撑了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也直接帮助电子商务企业对传统企业从信息、技术服务上升到了人才服务。

3.3 校企资源融合,创新系列化实践教学条件

根据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建立起校内一般性实训基地、校企共建生产实训基地、企业实习基地“三基地”系列化实践教学条件。其描述如表1所示。

通过校企共建“三基地”系列化实践教学条件,全面的支撑了“实验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需要。

3.4 校企管理融合,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校企融合进行人才培养的保障。其成败的关键是每一个环节的管理能否配套跟上。我院实验班的整体管理思想在学院标准化管理思想基础上,根据实验班的实施需求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拓展和创新。如,过渡期顶岗生的管理:

3.4.1 教学管理

在岗学生实行免修不免考,企业设课堂,企业设考场,企业学校共同考核评定成绩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创新,校企结合共同确保学生顶岗的稳定性和学习性。

3.4.2 学生管理

成立企业班,选举正副班长,设置正副班主任(正班主任为我校教师,副班主任为企业相关主管),定期上企业召开班会等。通过企业和学校的配合管理,从而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和安心。

4 结语

在校企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学校、学生都尝到了“甜头”。充分发挥学校人才培养优势,直接把企业对员工的培训提前拿到学校。这种模式既为企业提供最佳的人才资源支持,降低企业人力成本。同时也为学校解决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师资等问题。对学生而言,通过在龙头企业的培养和实习,既掌握了有效的职业技能,又取得了龙头企业的就业机会和经历,敲开了良好的就业大门。从而最终形成了公司、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的融合模式。

摘要:校企深度融合是有效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高职办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校企融合模式的实践探索为例,就校企融合的矛盾、切入点、理念、方式、教学体系及管理机制进行论述和创新。

关键词:校企融合,实验班,扩展性订单,电子商务,3+2+1模式

参考文献

[1]徐秋儿.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5(26).

[2]王林.“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21).

[3]陈国方.创新高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3).

上一篇:闭式回收下一篇:房地产价格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