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区划

2024-10-19

生产区划(共10篇)

生产区划 篇1

“中国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研究”基本上阐明了宏观的农业气候资源分布规律, 在区划发生学基础上, 着重于实践原则, 采用农业气候相似原理, 区域区划和类型区划相结合方法, 提出了符合国情、有创意的农业气候区划指标体系和区划等级系统, 评估了全国农业气候资源优劣, 探讨了农业气候生产潜力, 论证了农业发展布局中一些重大气候问题与对策。

遂川种植油茶的历史较长, 多年来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 但面积多、产量低, 制约了油茶产业的发展。油茶是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油料植物, 它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1]。影响油茶生产的因素很多, 尤以气候、土壤条件对油茶生长的影响最明显, 遂川县世银办和气象局历经1年多的时间, 对影响油茶生产的诸多因素进行了分析, 本着最优原则重点就全县油茶的种植区域进行了较为可行的、直观的划分, 供各地在发展油茶中参考。

1 油茶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1.1 温度

油茶是多年生的常绿木本科油料植物, 性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要求年平均气温在14~21℃之间[2]。遂川县油茶花芽分化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下旬, 适宜气温在24~26℃之间;中心幼果伸长在5月, 适宜气温在21~24℃之间;中心幼果横径增大期在7月上旬至9月上旬, 适宜温度27~29℃;油脂转化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适宜温度18~23℃;开花期在11月上、下旬, 适宜温度在14~16℃;日平均气温≤10℃时进入休眠;油茶生存的最低下限温度因品种差异不同, 为-10~-7℃。

1.2 水分

水是油茶生长的重要条件之一, 要求年降水量>1 000mm, 在花芽分化和幼果纵径增长期旬雨量>60mm, 幼果横径增长期降水的多少决定油茶产量的多少[3]。

1.3 光照

油茶有机体中90%~95%的干物质是靠光合作用合成的, 油茶花芽分化期要求平均日照时数5h以上[4]。花芽分化进行的是否顺利, 决定油茶开花数的多少, 开花期和育果期要求平均日照时数4h以上。

1.4 灾害性天气

干旱、霜冻、大风都会影响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雨淞、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也会影响油茶产量, 但不及干旱、霜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影响明显。

2 遂川县油茶生长气候条件利弊分析

遂川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丰沛、阳光充足, 冬夏长、春秋短、无霜期长、灾害少、境内气候差异大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8.5℃, 历年最高气温为41.1℃, 最低气温-6.6℃;年降水量为1 446.6mm, 除当年10月至翌年2月期间日平均降雨量少于100mm, 其余各月平均降雨量都在100mm以上;年日照时数为1 662.9h。

2.1 有利气候因素

5月下旬至6月中旬的旬平均气温在24.4~26.2℃之间, 旬雨量大于60mm, 日照在4~5h之间, 有利花芽分化;5月日平均气温在21~24℃之间, 旬雨量大于60mm, 日照4~5h, 有利于幼果纵径增长;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旬平均气温在20~23℃, 日照充足, 气温日较差明显, 有利于油茶的油脂转化;11月上、中旬日平均气温为14.1~16.8℃, 日夜温差为8.2℃, 日照充足, 降水量少, 天气晴朗, 十分有利油茶开花授粉。

2.2 不利气候因素

“7月干球, 8月干油”, 意思是7月 (农历) 干旱影响茶果的增大, 8月 (农历) 干旱将影响油脂转化。7、8月是遂川县夏、秋交替时期, 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 天气炎热少雨, 易出现伏秋干旱。历年以来, 遂川县出现严重的伏旱加秋旱3次, 尤其是1956年和1966年, 干旱时间长达66~93d, 严重地影响了茶油产量, 分别比前一年减产30%、25%。

霜冻主要影响油茶开花授粉和幼果着落 (终霜) 。初霜来的早、终霜来的晚、有霜期, 长不利于油茶产量的提高。遂川县平原、丘陵地区初霜一般在12月初, 终霜为2月中旬中, 有霜期80d左右。有的年份有霜期达100d, 如1962年初霜日为11月24日, 终霜日为1963年3月3日, 致使当年油茶大量落花、落果, 成为遂川县油茶产量最低年份 (仅30.5万kg) 。

大风会使油茶落果, 特别是7~9月, 此时正值果实横径增长末期, 果实大而重, 离层形成, 容易脱落, 若遇大风更容易脱落, 遂川县7~9月大风平均为2.4次, 若大于3次将严重影响油茶产量, 如1975、1976、1964年, 分别达6、5、3次, 致使这3年产量较前年减产34%~54%。

3 油茶生产关键气候指标

3.1 有利油茶生产气候指标

5~6月旬平均气温在21~26℃之间, 旬雨量大于60mm, 平均日照时数4~5h;9月上旬至10月中旬, 气温在20~23℃之间, 日照5h以上, 气温日较差5℃以上;11月上旬至中旬气温在14~16℃之间, 雨量小于30mm, 日照5h以上。

3.2 不利油茶生产的气候指标

伏、秋期间干旱时长≥50d;终霜出现在翌年2月下旬中以后, 初霜出现在12月以前;7~9月大风日数≥3d。

4 气候分区指标的确定

(1) 5月下旬至6月中旬 (指标A) :T1—旬平均气温;R1—旬降水量;S1—旬日照时数。

(2) 5月上、中旬 (指标B) :T2—旬平均气温;R2—旬降水量;S2—旬日照时数。

(3) 7月上旬至9月上旬 (指标C) :T35—大于35℃天数;R7~9—7~9月总雨量。

(4)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 (指标D) :T4—旬平均气温;T41—气温日较差。

(5) 11月上、中旬 (指标E) :T5—旬平均气温;S5—总日照时数;R5—总降水量。

5 气候分区及应用

以农业气候相似理论和小气候学原理为基础, 遂川县气象局对建站50多年以来的气象资料进行了检索、计算, 以100m为垂直格距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气候要素值进行推算。采用“3S”技术并运行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 (GIS) 工具软件Arc View对遂川县油茶种植区域进行区划和分区 (表1) , 同时结合遂川县当前生产实际对分区评述如下。

适宜区:该区由南北2区组成, 南区有南江、草林、西溪、大坑、大汾、左安、堆子前、禾源大部和于田、泉江、珠田、汤湖、巾石部分海拔低于300m的丘陵山区 (以下简称南区) 。北区有五斗江、新江、双桥、衙前大部海拔低于300m的丘陵山区 (以下简称北区) , 区域内土壤、气候条件优良。在实际运用中北区由于林业发展较好, 区内大部分地方乔、灌木占优, 受植被条件限制不适宜发展油茶生产;南区内有遂川县主要经济作物金桔主产区, 金桔主产区以外地方目前油茶生产已基本成型, 可以大力发展油茶产业。

注:垂直高度按0.65℃/100m确定。

次适宜区:该区分布在遂川县的东部冲击平原地区和北部山区, 主要有泉江、于田、枚江、碧洲、巾石、新江、双桥、五斗江、珠田、禾源大部及衙前、大坑、堆前、大汾、汤湖、左安、戴家埔、高坪海拔500m以下、300m以上丘陵山区和东部冲击平原地区, 该区内气候条件略差于适宜区, 但受小气候影响巾石、禾源大部分地方长期种植的优良品种“巾石籽”十分适合在该区内生长, 应大力发展, 可形成以遂桂公路为主带, 巾石、禾源为特色区的油茶生产格局。

不适宜区:一般为海拔大于500m的地区, 该区内气候条件较差, 不适宜油茶种植。

6 生产建议

油茶的主要产品是茶油, 茶油在所有食用植物油中品质最好, 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 超出欧洲人所青睐的橄榄油, 而且无化肥、农药残留, 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 发展油茶产业潜力巨大。

(1) 按照最优原则, 综合考虑遂川县各经济作物的生产布局和油茶生产的历史条件, 油茶生产的重点是对遂桂公路和巾石、禾源等茶区林进行垦复和发展新茶林, 逐步实现苗木良种化、经营集约化、管理科学化, 形成遂川县油茶生产的规模效益。

(2)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模式, 逐步建立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 注册自己的商标, 形成品牌效应, 由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这是老区农民增收的一条好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小石, 曾祥标.丰顺县油茶种植的气候适应性[J].广东气象, 2009, 31 (4) :31-32.

[2]袁鸿文.富宁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 2009, 34 (30) :76-79.

[3]黄蓉.上饶县油茶种植的气候条件及高产措施[J].农家之友, 2009 (20) :55-56.

[4]陈玉枝, 叶小华.提高无性油茶种植成活率的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9 (3) :47.

百年映像:北京区划变迁 篇2

历史上,北京的区划调整错综复杂,诸如名称更改、郡县置废、级别升降、治所迁移、隶属变化、边界调整等等,每个朝代都有发生。

到了近代,尤其是民国时期,区划也进行了多次调整。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时,北京仍为京师,辖20县,其中大兴、宛平、良乡、房山、通县、顺义、平谷、密云、怀柔、昌平等10县及三河县北部均在北京市境。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设北平特别市,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1930年,北平特别市降为北平市,改属河北省。在解放战争时期,北平地区出现了国民党政府统属的省、市、县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些人民民主政权并存的局面。

新中国成立前后,为了适应新生政权建设的需要,北京的行政区划多次调整。

1949年6月,经华北人民政府批准,调整为28个区,按序号分称第一区至第二十八区。7月,又进一步调整合并,东郊原十四区并入十三区,南郊原十五区和二十三区合并为十四区,西南郊原十六区南部和二十五区合并为十五区,西郊原十七区、十八区及十六区北部合并为十六区,北郊原十九区和二十区合并为十七区,南郊原二十四区划归大兴县,从而形成北平市领20个区的建制。

1950年4月,北京市辖区由20个区调整合并为16个区。1952年成为区划调整的一个标志,区名进行了更改,同时郊区的管辖范围开始扩大。如第一区更名东单区,第七区更名崇文区;同年7月,将河北宛平县及房山、良乡二县的部分行政区域划归北京市。

1956年3月9日,将河北省昌平县(高丽营除外)划归北京市,改设昌平区,又将河北省通县所属金盏、孙河、上新堡、崔各庄、长店、前苇沟、北皋7个乡划归北京市东郊区。

1957年9月30日和12月4日,将河北省大兴县的新建乡和河北省顺义县内中央机场区和进场公路,先后划归北京市。

1958年成为北京市区划调整的关键一年,基本上奠定了今北京市的行政区域范围和轮廓界线。

在郊区,1958年3月,将河北省通县、顺义、大兴、良乡、房山5县及通州市划归北京市。10月20日,将河北省平谷、密云、怀柔、延庆4县划归北京市。

在城区,撤销前门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崇文、宣武二区。撤销石景山区,其行政区域并入丰台区;撤销东单区、东四区,合并设立东城区;撤销西单区、西四区,合并设立西城区。

至此,北京市辖有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海淀、门头沟、通州、大兴、周口店、昌平、顺义等13个区和平谷、密云、怀柔、延庆四县。

改革开放以后,为适应新的形势需要,1980年 10月,设立燕山区,同时撤销石油化工区办事处,北京市又增加一个区,共辖10区9县。

1986年11月11日国务院批准,同时撤销房山县和燕山区,合并设立房山区,北京市辖9区8县。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通州、顺义、平谷等县先后升为区。

到2002年,北京市辖东城、西城、崇文、宣武、朝阳、丰台、海淀、石景山、门头沟、房山、通州、顺义、昌平、大兴、怀柔、平谷共16个区,另有密云、延庆两县。

随着首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行政区划对首都发展的制约越来越明显。上海、天津、重庆等许多地方都开展了行政区划调整。

生产区划 篇3

建立和谐农村社会和促进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农村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并与其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构成的产出能力[1],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科技投入水平、社会经济效益和气候资源潜力等方面的指标,体现了协调和持续发展的思想。研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促进农村社会生产与经济、人口、生态、环境、教育、卫生等之间的协调发展,促进农村生产的可持续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湖北省是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区域差异十分显著的地区,同时作为我国农业生产和粮食产出大省,研究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湖北省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指导作用。本文将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根据农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状况,以农村社会和农业经济指标为基础,揭示不同农业生产区的主要优势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和措施,克服片面追求产值的倾向,引导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经济协调。

2 指标体系的建立

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为准确评估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构建生产能力指标体系。在各个具体指标的设置上,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指标的全面性。不仅包括区域自然条件,也涵盖了社会和经济情况以及持续发展的能力。二是指标的可操作性:其指标应可以在政府权威资料中可查询到客观数据。三是指标的简洁性:所选指标尽量精炼、实用,具有较小相关关系和多重共线性。四是指标的可比性。经济指标一般带有很强的后效性和地区性,应尽量选取人均指标以反映真实情况。

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以上原则,参考国内外已有的文献和湖北省现有的资料情况,可以提出以下指标:国土总面积X 1(km2);人均耕地面积,X2(hm2/人);农业劳动力数量X3(万人);有效灌排耕地面积密度X4(%);当年机耕耕地密度X5(%);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X 6(kg/hm2);单位面积耕地水利投入X7(元/hm2);复种指数X8(%);每万农业劳动力中当年培训的农机人数X9(人);单位面积机械动力X10(k W/hm2);每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X11(元);农民人均收入X12(元);农村农业总产值X13(亿元);粮食作物单位产量X14(%);农业GDP密度X15(%)。

考虑到指标的权威性,本指标体系原始数据均来自《2004年湖北省统计年鉴》和《2004年湖北省农村统计年鉴》,并进行一定的综合整理,采用标准化后的数据进行分析。

3 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及说明

3.1 主成分分析过程和结果

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将众多具有错综复杂相关关系的指标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即主成分),既能使各主成分相互独立,又能更集中更典型地表明研究对象的特征,还能避免大量的重复工作[3]。本文运用SASv8.1统计软件对体系的15个指标进行处理,以累计贡献率达到85%为标准,有关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前5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84.83%,即保留了原始指标84.83%的信息,相对于15个指标具有显著代表性,因此选择前5个主成分代替15个指标。

主成分的载荷矩阵如表2所示,载荷系数代表个主成分解释指标变异方差的程度。在主成分分析中,一般认为载荷系数>0.3就是显著的[4],其对主成分解释度可到达10%。本文选取载荷系数>0.3的标量来解释主成分(标上*号的数值为选取的载荷系数)。

根据各主成分解释的方差占原始指标变量方差的比重,运用fa=ca/∑ca计算各主成分的权重。同时,结合Sa=∑Saj×fj可算出湖北省各地区的农业生产能力综合得分,从而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评价。其中,fa为各主成分的权重系数;ca代表主成分贡献率;Saj代表地区j在主成分fa上的得分;Sj代表地区j的综合得分。湖北省各地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分详见表2所示。

3.2 对主成分的说明评价

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34.54%,其权重占到主成分的40.72%。该主成分主要载荷在有效灌排耕地面积比重、当年机耕耕地比重、单位面积机械动力、每农业劳动力创造的农业总产值、农民人均收入和粮食作物单位产量上,主要反映了地区农业发展优势和潜力,可归纳为地区农业质量因子。

第二主成分权重为25.26%,主要载荷分布在农村农业总产值、农业GDP比重和农业劳动力数量,体现了地区农业经济总量的发展和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可以归纳该成分为农业规模因子。

第三主成分权重为18.30%,主要载荷在人均耕地面积、复种指数、每万农业劳动力中当年培训的农机人数。该成分主要体现指标体系的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反映地区科技进步发展对于农业发展的影响,可以归纳为农业技术因子。

第四主成分权重为9.33%,主要载荷在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单位面积耕地水利投入、每万农业劳动力中当年培训的农机人数。

第五主成分权重为6.39%,主要载荷在国土总面积、单位面积耕地水利投入、每万农业劳动力中当年培训的农机人数。两者在载荷指标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反映了地区当年农业物质投入,故综合称为农业物质投入因子。

4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现状、成因及对策

根据各地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综合得分,可将湖北省17个地州市分为4个等级:得分大于1的农业核心区—武汉市和鄂州市;得分在0~1之间的农业优势发展区—襄樊市、荆州市、荆门市、孝感市、仙桃市、黄冈市和潜江市;得分在-1~0之间的农业综合发展区—随州市、宜昌市、天门市、咸宁市和黄石市;得分小于-1的农业生态发展区—十堰市、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和神农架林区。

4.1 农业核心区

武汉市综合得分为1.6037,是湖北省农业发展实力最强的区域,说明农村社会协调性和农业发展持续性最好。武汉市在第一成分农业质量方面仅次于鄂州,在第三、第四成分上均居第一位,说明其农业质量、科技投入和物质投入都有较好的表现。武汉市地处江汉平原,农业生产条件好;作为特大城市,庞大的城市消费市场为其农业发展提供了依托,农业利用效率高。第二成分得分为-0.5176,处在平均水平之下,说明其农业规模偏小。其原因是武汉城市发展迅速,城市用地急剧扩张,造成农业用地大量减少,人均耕地降为0.0263hm2,仅为荆门市人均耕地0.0819hm2的31.97%。武汉应当继续保持并加强农业发展的核心地位,通过加大农业的科技投入和物质投入,提高农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同时也应当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耕地的保护,实现农业规模效益。

鄂州市综合得分为1.0202,仅次于武汉居第二。鄂州市地处武汉东南面,国土面积狭小,农业规模小,第二主成分得分居倒数第二位。农业质量因子得分为3.5921,高于武汉市0.9169,是其利用毗邻武汉消费市场的优势,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业质量,增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结果。鄂州市今后的发展应当在稳定农业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对农业的物质投入,增强农业效益,提高农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2 农业优势发展区

农业优势发展区有襄樊市、荆州市、荆门市、孝感市、仙桃市、黄冈市和潜江市,其综合得分分别为0.7668,0.7427,0.7264,0.5452,0.5008,0.4956,0.2977。该区均处在鄂东和鄂中的平原地区,自然条件良好,农业规模较大,农业实力相当,各有特色和优势。襄樊市农业规模居全省第二位,具有一定的农业科技投入,但农业物质投入欠缺。荆州市耕地资源丰富,农业规模居湖北省首位,规模因子得分为3.2131;物质投入巨大,仅次于武汉市。荆门市、仙桃市和潜江市地处鄂中平原,农业发展质量均处于较高水平,目前发展形势良好,但是农业科技因子得分低,需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孝感市和黄冈市地处鄂东北低山丘陵区,形成了一定的农业规模,其它指标无明显优势。

4.3 农业综合发展区

农业综合发展区有随州市、宜昌市、天门市、咸宁市和黄石市,其综合得分为-0.0349,-0.1011,-0.1208,-0.2139,-0.5406,各区均处于平均水平之下,都有一定程度的农业发展限制因素。随州市属于鄂北岗丘陵区,农业规模较大,有效灌溉率和机耕比重都居湖北省第四,但其它方面仍需要加强。宜昌市、咸宁市和黄石市均为低山丘陵地带,不利于农业发展,但由于农业科技投入较高,将在未来发挥明显效果,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天门市地处鄂中腹地,地势平坦,土地资源利用条件优越,有效灌溉率达到100%;人均耕地资源丰富,但国土面积狭小,农业科技投入和物质投入薄弱,今后需要不断加强财政支持,冲破农业发展的瓶颈,提高农业竞争力。

4.4 农业生态发展区

农业生态发展区有十堰市、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和神农架林区,综合得分为-1.1715,-1.8136,-2.7028,处于全省落后位置。该区位于鄂西北西南,地形复杂,主要为山地区,发展农业条件恶劣,农业质量因子为全省后3位;经济条件落后,没有形成对农业的财政支持制度,难以促进农业稳定发展。该区以山地为主,生态环境复杂多样,水土流失严重,农业土地利用效率低[5]。该区的发展应当主要突出林地的资源优势,一方面通过提高林地质量、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治山保水工程来强化其生态功能,同时发展林业特种产品促进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在退坡耕地还林的同时,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缓解人地矛盾。(下转第44页)(上接第40页)

摘要:从研究湖北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出发,建立涵盖5个方面15个指标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体系,运用统计软件SASv8.1对湖北省17个地州市的农业生产指标值进行主成分分析,最后得到各地州市的综合得分,据此将各地州市分为农业核心区、农业优势发展区、农业综合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发展区,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湖北省,主成分分析

参考文献

[1]门宝辉,梁川.TOPSIS法在农业综合生产力评价中的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3):159-161.

[2]崔世友.农业综合生产力系统论初探[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5,16(3):168-170.

[3]胡伟平.广东地级市中心城市聚类分析[J].热带地理,1994,14(4):305-314.

[4]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401-419.

省域主体功能区划方法初探 篇4

关键词:主体功能区 现有开发密度 资源环境承载力 发展潜力

一、引言

未来20年,是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由于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客观上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更有针对性、差别化的区域发展政策和绩效评价体系。所谓主体功能区界定为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状况,确定的具有特定主体功能定位類型的空间单元。省域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空间单元和行政组织单元,探讨其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方法,对于区域发展和空间规划都有重大的意义。

二、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指导原则

推进形成省域主体功能区,不仅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内涵,坚持集约利用资源、统筹区域发展,局部服从全局,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等基本原则,还需要从基本省情出发,确定合适的区划单元,适度突破行政区限制。

(一) 以县级单位为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基本单元

对于一个省份来讲,以市为基本单元进行划分,空间过大,无法体现划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目的。如果以乡镇为基本单元进行划分,由于乡镇政府拥有的权限、职能、手段相对较少,特别是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非常有限,制定主体功能区划及分类政策的实施难以保障。因此,从主体功能区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方面看,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应选择以县级单位为基本单元,对于自然条件差异较大的地区,则可以以乡镇作为基本划分单元。

市区由于其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较大,资源环境承压系数较高,不再按照区边界进行划分,可归类为优化开发地区。原则上基本农田、矿产资源丰富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地区确定为限制开发地区,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确定为禁止开发地区。

(二)适度突破行政区

我国地区经济是一个以行政区为主导的经济体系,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分割在短时期内很难消除。在实际操作中,跨行政区划分主体功能区存在如何实施和依靠谁来实施配套政策的问题。因此,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要依托现有的行政区划,照顾到现有的行政区边界。在一些局部区域,特别是重要交通线、联系紧密产业区域、大江大河流域等地区,可以适度打破行政区界限,构建跨行政区的主体功能区,从总体上保障主体功能区的顺利实施。

三、主体功能区划的指标体系设计

(一) 指标体系

确立主体功能区划的标准需要构建一套简明实用的指标体系作为支撑。指标的选择除遵循共同原则(如科学性、可操作性、层次性、完备性和动态性原则)外,还要充分考虑区域与受载体之间的互动反馈方式等因素。可以选择能够表示现有开发密度和强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潜力等方面的代表性指标,设计三类指标体系:1.现有开发密度指标。包括单位面积人口密度、单位国土面积生产总值、建设用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水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等。其值越高,表明该区域开发密度越大。2.资源环境承载力指标。反映资源环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程度,包括土地资源承载力、水资源承载力、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大气环境的净化能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森林覆盖率、生态环境敏感性、生物多样性指数等。3.发展潜力指标。主要包括产业结构状况、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研究开发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等。

(二)指标权重的处理方法

指标权重设定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和科学性。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评价属于多属性综合评价,各指标的权重应反映其在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指标权重的确定通常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头脑风暴法。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验,也可以利用SPSS软件的主成分分析功能获得显著的部分因子。采用头脑风暴法由政府、高校等各方面的专家赋值后进行相关处理得到各指标的权重。两种方法相互参照,所得的结果会更准确。

(三)理想值和参照值的处理方法

在计算方法上,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同理想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偏差值作为定量描述区域承载状况的基础,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评价模型也需要借助实际值和理想值(或者参照值)的比值来描述区域相对承载状况和发展潜力的大小。因此,确定不同时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理想状态值显得十分重要。通常采用问卷调查法征集有关专家、学者和政府决策者的意见,并转化为相关的定量化数据;或者利用现有的一些国际或国内标准来确定不同时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的理想状态,也可利用区域条件相近,但更接近可持续发展状态的区域作为参考标准。同时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各项理想值的确定,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参照国家确定的标准,结合本省的实际情况适度调整。

四、省域主体功能区划的评价方法

(一)现有开发密度评价

指标数量过多,层次过繁,必然会带来相互间交叉和准确性下降,所以仅选择最能反映现有开发密度的代表性指标,如人口、国土面积、生产总值等指标,计算单位国土生产总值和单位国土人口数量等指标,确定各空间单元现有的开发状况,借助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技术反映在空间上。如现有开发密度用单位国土人口数量来反映,依据数值分布特点确定一个临界值,将其划分为开发密度较高和不高两类地区,采用ArcGis软件的地图可视化功能,透视出单位国土人口数量在各空间单元的分布,以反映各空间单元现有开发程度。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自然生态环境不受危害并维系良好生态系统前提下,特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容量所能承载的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它反映了资源环境同人类的经济、社会活动相互匹配与适应的关系。资源环境承载力除受区域资源环境本身状况制约外,还受区域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特点、科技水平、人口数量与素质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在某一阶段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可作为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并可定量地揭示区域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尝试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研究,但这些研究的成果大多侧重于对某些单种重要资源的承载力研究。而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考虑的研究成果仍然比较少。主体功能区划是一项相对具体的工作,定量描述方法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借鉴毛汉英等提出的“状态空间法”和张正栋提出的“相对承载力” 方法的基础上,结合主体功能区划的特点,提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方法。

1.状态空间评价法

省域主体功能区划利用状态空间法来有效地对基本单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即利用状态空间中的原点同系统状态点所构成的矢量模数表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 并由此得出其数学达式为:

式中RCC为资源环境承载力值,|M|为代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有向矢量的模数,Xir为区域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处于理想状态时在状态空间中的坐标值(i=1,2,3)。如考虑到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各要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所起的作用不同,因而状态轴的权重也不一样,当考虑到状态轴的权时,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数学表达式为:

式中wi为各主成分因子对方差的解释率。

由于现实的区域承载状况同状态空间中理想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并不完全吻合,其偏差值可作为定量描述区域承载状况的依据。区域承载状况的计算公式为:

RCS=RCCⅹCOSθ

式中,RCS为现实区域承载状况,RCC为资源环境承载力,θ为现实区域承载状况矢量与该资源环境承载体组合状态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矢量之间的夹角。根据矢量夹角公式可得:

Xia和Xib分別代表顶点在状态空间中的坐标值,3为维数。

比较|RCS|与|RCC|的值,确定区域承载能力:如果|RCS|>|RCC|×150%,则承载能力很弱;如|RCS|>|RCC|,则承载能力较弱;如|RCS= RCC|,则承载能力减弱;如|RCS|<|RCC|,则承载能力较强。

2.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法

空间状态法虽然能够对主体功能区划基本单元的承载力进行定量描述,但是无法揭示该区域与其他区域相比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所以引进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概念。根据全国的标准,选择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区域或者认为资源环境承载量相对合理的省区作为参照区,根据参照区各种资源的人均拥有量或消费量、研究区域的资源存量,计算出研究区域的各类相对资源承载力,赋予权重后,得出空间单元的相对资源环境承载量。这种方法也可以直接选取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划的标准作为参照值,划分依据和全国标准保持一致,更加有利于贯彻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如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计算公式为:

Ic=Qp /Q1

Cy=Ic×Qy

其中: Cy 表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Ic表示土地资源承载指数,Qy表示研究区耕地面积,Qp表示参照区人口数量,Q1 表示参照区耕地面积。

以此计算水资源、矿产资源、环境容量、资源消耗量等各项承载力指标,按照指标赋值的方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在得出综合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通过与实际资源承载人口的比较,获取该地区相对于参照区域的承载状态,包括四种类型:①承载能力很弱:实际资源承载人口( P ) 大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150%,亦即:P-Cs×150%>0;②承载能力较弱: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 大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 ,亦即:P-Cs>0;③承载能力减弱: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 等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亦即:P-Cs=0;④承载能力较强状态:实际资源承载人口(P) 小于综合资源承载力(Cs),亦即P-Cs<0。

(三) 发展潜力评价

区域发展潜力是指区域复合系统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其支撑体系所具有的潜在能力。它的大小既受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基础设施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人文环境的影响,也与国家政策取向、战略选择密切相关。

发展潜力的评价需要考虑时间的因素,不同地区不同时点的发展状况可能差异很大,同一地区不同时点的发展

状况也存在差异。对某一空间单元进行发展潜力评价和估算,建立发展潜力评价模型如下:

其中,ri表示单项指标的实际值,Ri表示单项指标的标准值,Pi表示单项指标的权重系数;Z表示区域发展潜力的综合评价值,n为选定的单项指标总数。

如果Z>2,则发展潜力较大;Z>1,发展潜力很大;0.5

(四) 综合分析评价

在明确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对各基本单元的现有开发密度、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发展潜力进行分析评价,然后再综合三个维度的状况,对拟划分地区进行功能定位(下表)。

五、结语

推进形成和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划,可以优化区域空间结构,规范开发秩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划分主体功能区,不仅需要考虑水资源、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地质地貌、生态敏感、环境、历史文化遗迹等本地实际,充分考虑城镇、交通、经济、收入、公共设施等发展因素,而且还要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遥感、计量模型等技术方法和手段,才可能形成一套规范科学的划分主体功能区的方法和技术规范。

[参考文献]

[1]毛汉英,余丹林. 资源环境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探讨[J]. 地球科学进展, 2001,(4).

[2]张正栋. 珠江流域相对资源承载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经济地理, 2004,(6).

生产区划 篇5

旅游区划是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 它将所研究的区域中的旅游资源按照其空间相互关系、旅游资源类型组合等原则进行空间聚类划分, 按照规划空间尺度的差别选取的基本构成单元也不同, 例如, 国家级和省级的旅游资源区划一般以地级市为区划构成的基本单元, 即以行政区为基础进行区划, 而在旅游风景区的规划中一般按旅游风景点 (区) 的空间构成来区划。旅游资源丰富程度是判别一个地区是否为中心地域的根本标志, 一般来说, 旅游中心地在它所处的区域上往往是旅游资源最为丰富、最为独特的地方 (林刚, 1996) , 因此以研究区域内所有构成单元的旅游资源数量为根据, 计算其隶属度, 可评价出其是否为中心地。

二、旅游中心地域模糊识别的步骤

(一) 指标矩阵及其规格化

假设区域X内有i个待识别的行政区, 区域X内所有的旅游资源可分为类, Xij则表示第i个行政区内第j种旅游资源的拥有量, 由此可得出矩阵Xi*j, 采用胡继才《应用模糊数学》中的公式:

将矩阵Xi*j进行规格化, 可得到相对隶属度矩阵Ri*j。

(二) 不同类别的旅游资源权重的确定

旅游资源的权重可以有诸如层次分析法在内的多种方法进行求解, 但对于不同地区而言, 由于其旅游资源的总体结构不同, 每种旅游资源在当地的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性也有所差别。按下列公式:

可求出各种类型旅游资源的相对隶属度值Wi, 其中Wij=Rij, P为广义距离系数, 取值为2, 将Wi归一化以后可得到各旅游资源的权重向量:

(三) 标准隶属度矩阵的设立

假设上述待识别的所有区域中, 按其重要性可分为特别不重要、不重要、一般、重要、特别重要5个等等级, 其相对隶属度分别为0、0.25、0.5、0.75、1, 可得出标准隶属度矩阵:

(四) 模糊识别矩阵的建立

将矩阵1、 (1) 、 (2) 、 (3) 代入下式:

即可求出各待识别区相对隶属度矩阵Uih, 其中amin、amax为Ri*j中样本j的各指标落Sih最小、最大级别。

(五) 待识别区域特征值的求取

在矩阵Uih中, 满足下列约束条件:

可求出各待识别区的特征值hj, 根据hj大小排序后按照旅游规划的要求选取若干个地区最为旅游区划的中心地域。

三、湖北省旅游中心区域的模糊识别

(一) 湖北省主要旅游资源分布

湖北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可将其主要的旅游风景区 (点) 分为地文、水域、生物、人文、社会旅游资源5种, 如果分别以S1、S2、S3、S4、S5代替的话, 湖北省主要旅游资源按行政区分布如表1所示:

注:天仙潜指天门、仙桃、潜江3个在空间上相连的湖北省直属行政区, 为研究方便本文将其合并为一个地区 (下文同)

(二) 旅游景点 (区) 的加权

由于各旅游景点 (区) 在旅游资源质量、区位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别, 旅游景点 (区) 的吸引力的级别也存在差别, 其在旅游区划中存在的作用也不一样。本文以各级别旅游区基本旅游流量为计算标准, 设AA级旅游景点 (区) 为1, 其他各级景区的权重计算如表2所示:

注:各级别的景点 (区) 分别包含具有该级别潜力的景点 (区) 数

按照表2中的权重标准, 将表2修改为表3:

(三) 湖北省旅游中心区域的判别

将表3数据按、、求出权重向量Wi= (0.2277, 0.2662, 0.3348, 0.1742, 0.0872) 。归一化后Wi= (0.2089, 0.2442, 0.3071, 0.1598, 0.0899) , 按计算后各区的级别特征值排序结果为表4: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宜昌、黄冈、恩施、武汉4地的相对隶书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一个级别, 可作为旅游区划中的中心地域, 这与胡继才的《应用模糊数学》的区划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四、结束语

从感性规划向数字规划是旅游规划发展的必然方向 (吴承照, 2001) , 资源与市场是旅游规划的两个基本问题, 而资源的评价尤为重要。由于旅游资源在科学、历史、文化、审美、生态等方面的价值具有模糊性, 所以基于感性的规划者对其区划的结果往往因人而异。模糊数学中许多的识别功能已经应用到许多方面, 遗憾的是旅游区划中却少有运用。本文仅从旅游资源丰富程度的角度运用模糊识别模式进行中心区域的识别, 实践证明此方法是基本合理的。

参考文献

[1]、胡继才.应用模糊数学[M].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8.

[2]、陈守煜.系统模糊决策理论与应用[M].大连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4.

[3]、陈守煜.工程模糊集理论与应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 1998.

[4]、保继刚.湖北省旅游总体规划[M].科学出版社, 2003.

行政区划标准亟待更新 篇6

行政区划的标准

我国虽然在新中国成立后, 划定过行政区域界线, 但由于行政区域界线不明确或未经依法勘定, 边界争议不断。1996年, 国务院决定全面勘定省、县两级行政区域界线。截至2002年底, 全部勘定了省、县两级陆地行政区域界线, 成为法定行政区域界线。随着国务院《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公布实施, 中国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轨道。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规定了我国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适用于对行政区划的标识、信息处理和交换。该标准自1980年12月首次发布以来, 于1982年、1984年、1986年、1988年、1991年、1995年、1999年、2002年和2007年先后进行了9次修订而成。

该国家标准引用了GB/T 3304-19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 7407-1997《中国及世界主要海运贸易港口代码》、GB/T 15514-1998《中华人民共和国口岸及其有关地点代码》中的标准条款, 并严格遵从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制定。

行政区划代码的编制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标准是用6位数字代码按层次标识我国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市 (地区、自治州、盟) 、县 (自治县、市、市辖区、旗、自治旗) 的名称。行政区划从左至右的含义是:

第1、2位表示省 (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

第3、4位表示市 (地区、自治州、盟及国家直辖市所属市辖区和县的汇总码) 。

a) 01-20, 51-70表示省直辖市;

b) 21-50表示地区 (自治州、盟) 。

第5、6位表示县 (市辖区、县级市、旗) 。

a) 01-18表示市辖区或地区 (自治州、盟) 辖县级市;

b) 21-80表示县 (旗) ;

c) 81-99表示省直辖县级市。

例如:山西省太原市行政区划为:

行政区划标准的应用

GB/T 226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工商、质监、税务、统计、公安、经济普查、农业普查、社会保障、信息化、教育、人事管理等诸多领域。这些政府部门均以GB/T 2260中行政区划代码为主要载体来体现或履行本部门行政管理职能。例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工商注册号, 其结构为15位数字码, 数字码前6位为GB/T 2260标准中行政区划代码;国家税务系统的税务号, 同样数字码前6位是行政区划代码;质监部门颁发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登记号前6位也是行政区划代码;个人的身份证号前6位同样还是行政区划代码。

由此可见, 行政区划代码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 是我国各类政府机关及各个行业身份标识的唯一体现。

行政区划标准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应用实践证明, GB/T 2260标准是现代化管理中一项重要的基础标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项重要标准却逐渐显现出与现阶段区域发展的不协调。

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 行政区划的出发点也不尽相同。早期的行政区划比较注重政治、军事的需要, 经济因素只占极少成分。现代社会行政区划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务院及各级政府为带动本行政区划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划定了各类的开发区 (为促进经济发展, 由政府划定实行优先鼓励工业建设的特殊政策地区) 。开发区享有自己的行政级别, 但没有统一的行政区划标准, 这样就造成了开发区政府管理和各行业应用的诸多不便。

1.新旧码同用

行政区划是政权机关惟一性的标志, 也是识别经营机构或人员“户籍地”的惟一标志。为了保证行政区划的惟一性, 利于计算机准确存储数据信息, 行政区划变更, 原行政区划代码自行废止。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 事实并非如此, 公民身份证号码所用行政区划代码还为旧行政区划代码。例如:1427-******016、1426-******910、1424-******81X或1422-******098, 只有在熟知行政区划代码的情况下, 才能快速、轻易地确认户籍颁发机关。

2.机构设置不一

在我国开发区大部分都是政府参与型的。虽然开发区政府参与管理却没有统一的机构设置, 有的只设立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有的同时设立政府、法院、工商、税务、质监等国家行政机关和管理机构。设立政府行政机关的开发区就能对本辖区内的机构和民众服务, 而没有设立相应机构的, 就要由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来行使。也就是说, 管理委员会不仅负责招商引资, 而且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 行使着政府机构才能行使的权力。

3.区划代码不一

GB/T 2260没有针对开发区行政区划代码做规定, 使各行政管理部门在工作中没有统一的标准做参考, 只能采用自行拟定行政区划代码报上级备案。例如:山西省大同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在为企业登记营业执照是注册号为140291*********;山西省大同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在为企业登记颁发组织机构代码证时的登记号为140238-******。

县域生态农业区划研究 篇7

1 生态区划原则

1.1 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区划的目的是确定不同生态区域的生态功能, 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因此必须从地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出发, 保证发展中的统筹兼顾。其本质就是发展和保护的相结合。在农业布局上突出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在作物选择上突出特色化和关键性。

1.2 一致性原则

在划分区域的过程中要突出各区域的区间差异最大化、区内差异最小化原则。同时区域的一致性是个相对的概念, 在具体情况中, 要根据区划的目的, 区划的地域特点, 区划的分级特征来确定其一致性。

1.3 理论划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原则

在生态区化过程中应考虑当前实际, 为保持行政边界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在不破坏区划科学性的前提下可对区间进行适当调整, 这样才能将区划结果更好地结合到实际生产中。

2 研究区概况及区划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紫云县全名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位于贵州省西南部, 属于黔中安顺地区, 距省会贵阳161km。地理位置于东经105°55′至106°29′, 北纬25°21′至26°3′。全县总面积2284km2, 人均占有土地0.68hm2, 人口密度148人/km2;耕地面积53247hm2, 占全县面积的23.4%;辖5个镇, 7个乡, 223个行政村, 6个居委会, 1999个村民组, 常住人口32.34万人, 少数民族人口22.13万人, 占总人口68.43%。全县有18个少数民族, 主体民族为苗族、布依族、汉族。

2.2 区划方法

对全县3.6万多个样本点进行调查统计, 选取反映土壤理化性质、土地抗旱能力、自然地理条件3个方面的指标, 然后得到每一个评价单元的各项指标量化值, 并用模糊数学的方法确定评价因子的隶属度。同时运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确定各评价因子权重, 最后将隶属度和权重加权求和得出各评价单元农业适宜度得分, 最后对评价单元进行聚类分析将研究区分为四类。

3 评价过程

3.1 评价因子的选取

根据评价因子的选取的可操作性、全面性、针对性等原则, 经过反复筛选, 最终选取了9个评价因子。通过有机质、p H值、全氮、缓效钾、速效钾来反映评价单元的理化性质;通过坡度、土地厚度来反映自然地理条件;通过灌溉能力和排水强度来反映土地抗旱能力。将每一个乡镇的每个指标对应起来,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12×9的矩阵。

3.2 评价因子的隶属度确立

土壤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各评价因子的量纲不同, 无法直接进行比较, 而且反映质量优劣的各因子指标值的差异是渐变的。传统的方法是将不同范围的因子指标分等定级, 然后再判断待分析因子是在哪一个范围内。这种方法反映不了评价因子的渐变性。因此在这里运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先确立各评价因子的隶属度。

(1) 有机质、全氮、缓效钾、速效钾、灌溉强度、排水强度、土体厚度指标值与作物产量呈上升性“S”曲线, 即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其隶属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x表示指标含量, x0表示指标上临界值。

(2) 坡度指标与作物产量呈下降性“S”曲线, 即一定程度的负相关。一般坡度小于3°时对作物产量无明显影响。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G为实际坡度。

(3) p H值与作物产量呈抛物线关系, 即有一个最适范围, 越偏离此范围, 对作物生长越不利。其函数表达式如下:

其中A为实际p H值, A01、A02分别表示作物不能生长的p H值, A'01、A'02分别表示作物最适宜生长的p H值。

最终得出各评价单元各评价因子指标隶属度 (见表1) 。

3.3 指标权重的确立

多指标综合评价权重确立的方法有多种, 大致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类。本文采用主成分赋权法的原理得到权重。

主成分分析法确立权重的主要原理是通过求指标数据的相关矩阵R, 并求出矩阵的特征根λk (k=1, 2, ……, p) 和特征向量lk (k=1, 2, ……, p) , 选择m个主成分使其累计方差在85%以上, 即:

然后将m个主成分对总方差的贡献矩阵A= (λ1, λ2……λm) T与m个主成分的贡献率矩阵L= (l1, l2, l3……lm) 相乘得到的各指标对总方差的贡献率矩阵F可看作各指标的权重。

本文采用SPSS统计应用案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选取了4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5%以上, 接近89%。各指标权重由m个主成分的贡献率矩阵和总方差的贡献矩阵相乘得:F= (l1, l2, l3, l4) ×A, 并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最后得到权重:F= (0.086, 0.081, 0.04, 0.1, 0.173, 0.035, 0.195, 0.16, 0.13)

3.4 评价单元的得分计算

将评价单元的权重与评价指标隶属度加权求和即得到各评价单元农业适宜度得分。公式为:

其中Fi为i因素权重, Wi为i因素隶属度。得到各单元农业适宜度指数 (见表2) 。

3.5 聚类分析方案

聚类分析的实质是建立一种分类方法, 使其将一批样本数据按照它们在性质上的亲密程度在没有先验知识的情况下自动进行分类。本文运用SPSS软件选择平方欧氏距离系统聚类的方法, 将各乡镇初步聚成5类 (图1) 。

3.6 分区结果的分析调整

从图1可以看出软件将火花乡和达帮乡分为2类。实际上从表2可知, 达帮乡与火花乡农业适宜度指数较高, 完全可以为划为一类。而大营乡、宗地乡和板当镇农业适宜度较低。另外坝羊镇、四大寨乡、白石岩乡得分大于均值, 松山镇、水塘镇、猫营镇、猴场镇得分小于均值。因此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可以按以上情况将各评价单元重新调整为4类 (图2) 。

本文采用生态农业区划的方法, 通过确立多因子指标, 相对全面地对研究区进行评价, 并在此基础上将研究区划分成4个区域。对该区域的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本文采取模糊数学的方法, 利用了评价因子的模糊性, 更准确地确定评价因子指标的隶属度。层次分析法确定的因子权重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为因素带来的偏差。

本文研究的是县域的生态农业区划, 以乡镇为评价单元。各采样点的之间的渐变性联系没有能够充分体现出来。如何能充分利用样点信息, 突破地域限制, 更加细化分区研究,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另外, 影响农业适宜度的因素还有很多, 评价方法也有很多种, 进一步对指标和方法的探索和完善都是本文以后要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周玉亮.枣庄市生态农业区划与模式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36-37.

[2]王楠, 张甦, 梁成华, 李金霞.县域生态功能区划方法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 2011, 50 (14) , 3016-3020.

[3]王建国, 杨林章, 单艳红.模糊数学在土壤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土壤学报, 2001, 38 (2) :176-183.

[4]宋之杰, 高晓红.一种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J].燕山大学学报, 2002, 26 (1) :20-22, 26.

牧区道路自然区划的研究 篇8

针对不同的运用目的,对应着相应的区划原则,内蒙古自治区牧区道路自然区划是为建立牧区道路技术标准和典型路基、路面结构服务的,所以区划采用的原则如下:

(1)科学性原则。

以内蒙古牧区自然条件为基础、以牧区道路工程实践为依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发展揭示牧区自然条件的分异规律。

(2)综合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地域分异是自然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如地貌、构造、气候、岩土类型、水文及水文地质、植被、地质灾害等,充分考虑各种自然因素的作用,区划才可能客观而且反映实际情况。自然界各种自然因素作用的强度不同,导致分异的程度是不相同的,因此必须区分主次,所以综合性与主导性相结合就是指以综合因素为基础,主导因素为根据。牧区道路区划中主导因素为:地貌、气候和岩土类型,其他因素作用参考因素。

(3)实用性原则。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道路自然区划是为地方公路建设服务的专项自然区划,服务的目标很明确,涉及的自然因素相对更具体。从牧区道路建设的要求出发,考虑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使采用的具体方法、选取的分区指标更能与牧区道路工程紧密结合,以满足牧区道路设计、施工和养护等方面的需要。

2 区划的方法

自然区划的方法一般分为总体方法、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总体方法指区划的原则、依据、指标、等级单位系统(单因素还是多因素,局部还是整体、专题还是综合)、单位的命名等。它反映区划总的技术路径或技术思想。基本方法包括:从上到下(整体到部分)、从下到上(由部分到整体)、前两者的有机结合。不同的区划如综合自然区划,无论是全国性的,或者是地方性的、将采用不同的基本方法进行区划。具体方法一般指具体确定分区界线的方法如:主导标志法、叠置法、顺序划分法、历史检验法、聚类分析法等。

内蒙古牧区道路自然区划属公路自然区划,按照《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以下间称标准)第3.0.3条中三级区划的方法,即原则规定了省、区、市一级的总体区划方法,一种方法是按照地貌、文水和土质类型将二级区划进一步划分为若干类型单位的类型区别;另一种方法是继水热、地理和地貌等为标志将二级自然区进一步划分为若干更低级区域的区域划分。前一种方法是类型划方法,不满足共轭原则或连续性原则,后一种方法是一般区划方法满足共轭或连续性原则。并且规定省(区)一级只有一级单位系统,并规定了应选取的指标依据。根据“标准”的要求内蒙古牧区道路区划采用一级等单位系统,主导依据为地貌、气候和岩土类型。

内蒙古地域辽阔,总体沿东西向展布,气候条件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岩土类型各异,特别是地带性和非地带性特征比较明显,牧区道路分区基本方法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自上而下的方法是在牧区道路分区时依据“标准”中一级和二级区划划分界线,即在全国公路一、二级区划的基础上进行牧区道路区划分区,自下而上的方法是首先对内蒙古自然地理主要因素,如地貌、气象(水热等)、岩土、水文及水文地质、草地等进行分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全国一、二级公路区划进行牧区道路分区。

具体牧区道路分区划界线的确定方法采用主观模糊聚类法。

3 指标体系

建立和确定自然区划指标体系,是正确、合理、科学地进行区划划分的核心内容,“标准”中对一级区划以我国地理、地貌、气候为主导因素,具体的数值指标采用全年均温-2℃等值线,一月份均温0℃等值线和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的两条等高线即1 000 m等高线、3 000 m等高线将我国公路一级自然区划分为多年冻土、季冻土和不冻土7个一级区。二级区划在一级区划的基础上以潮湿系数K为主导数值指标,并考虑其他水热状态,地貌情况和土质类型将全国划分为33个二级区和19个二级副区。而各省(区)的公路自然区划虽然在“标准”中提出了区划的一般方法,但未指明省(区)一级公路自然区划或公路专项区划确定指标体系的原则和方法。

从各类自然区划研究的一般规律看,全国性的或大范围,高层次的区划容易寻找数值指标,而且考虑的影响因素不必过多,但对省(区)一级的或范围较小、层次较低的区划,反而需考虑较多的因素,并且很难寻找或确定数值指标。一般常采用多因素模糊聚类法来确定区划分区指标。

内蒙古牧区道路自然区划,实质上属于省(区)一级的专项公路自然区划,所以本区划在确定分区指标体系时,采用多因素即将指标体系分为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主要指标为:地貌、气候和岩土类型,因为地貌、气候、岩土类型对牧区道路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道路病害和道路的安全、经济、耐久起着主导和关键的作用;辅助指标为水文及水文地质条件和牧区草地类型,而辅助指标对牧区道路相对讲影响较小。在确定了牧区道路的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后,再采用模糊聚类方法进行区划分区,这里采用的模糊聚类方法不是数值模糊聚类法,而是从下向上的主观分析判断的叠置聚类法,即先对主要指标因素和辅助指标因素进行分区,如前面的地貌分区、气候分区、岩土分区、水文地质分区和草地分区图,然后再进行叠置,从而确定区划划分数目和分区界线。这样就能较好地解决目前省(区)一级公路自然区划或者公路自然专项区划中区划指标难以导找、难以确定的问题,从而推动省(区)级公路自然区划的研究。

4 牧区道路自然区划分区与描述

4.1 牧区道路自然区划分区

根据上述确定的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以及对应的分区图与表,依据本区划采用的原则和方法,将内蒙古自治区牧道路分为9个区,具体分区名称如下:

(1)大兴安岭北部山地、丘陵区;

(2)大兴安岭南部山地、丘陵区;

(3)嫩辽冲—洪积平原区;

(4)呼伦贝尔高平原区;

(5)锡林郭勒东部高平原区;

(6)锡林郭勒—乌兰察布高平原区;

(7)阴山山地、丘陵—河套冲积平原区;

(8)鄂尔多斯高平原、山地、丘陵区;

(9)阿拉善—巴彦淖尔高平原、孤山、丘陵区。

4.2 牧区道路自然区划说明及工程评价

内蒙古自治区牧区道路自然区划分区是在区内地貌分区、气候分区、岩土分区、水文地质分区和草地分区的基础进行划分的。区划中对每个分区的工程评价,主要是从引起路面病害的角度进行评估。

5 结语

公路作为一种人工建筑物与地球表面各部分一样无时无刻不受到自然营力的综合作用,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使这种作用变的非常复杂。自然区划的主要任务在于揭示历史上形成的各级自然综合体的地理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规律性,根本目的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可持续发展服务。自然区划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寻找符合实际情况的指标体系,对自然地域进行分区,并进行系统分析和命名。公路自然区划是一种以使用为目的行业区划。不同于一般的或综合的自然区划,注重服务对象的实用性,强调以自然条件为基础。内蒙古牧区道路自然区划应属公路自然区划中的一项专项区划,它研究的目的更明确,针对性更强,这就要求区划原则更具体,方法更实用。

参考文献

[1]周立三,主编.中国农业地理[M].科学出版社,2000.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编辑委员会,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图集[M].气象出版社,2002.

[3]中国地质图集编委会,编著.中国地质图集[M].地质出版社,2002.

[4]雷学东,沈毅,等.西部地区公路路域土壤肥力调控技术初探[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8,02:45-48.

[5]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公路自然区划标准[M].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安徽区划调整后的雄心 篇9

“这次改革,安徽又走在了全国的前面。”面对种种压力和质疑,安徽省政府参事、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课题组成员程必定依然坚定地向《小康》记者表示,拆分巢湖的区划改革,是值得肯定的。

在中国,安徽算不上是经济强省,但安徽人的敢于突破、敢于承担、知难而上是出了名的,大包干、税费改革等都是从安徽开始的,这一次,安徽又谨慎且低调地撤销了地级市。

8月22日,安徽省政府正式公布撤销巢湖市的消息,原地级巢湖市所辖的一区四县分别划归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管辖。

此前,坊间已经传出多种行政区划调整的版本,但安徽省一直对外界秘而不宣。关于安徽巢湖市“一分为三”的说法终于尘埃落定后,种种迹象表明,类似这样的城市撤并,在安徽仅仅是开始。按照学者的设计,到2020年,安徽将逐步将省辖市由目前的17个减至14个,县级市由5个增到22个,56个县减到31个。

尽管《小康》记者在安徽采访时,官员和学者都在刻意回避下一步行政区划调整的动向,称“这只是学者提出的设想与建议,不代表官方”,但拆分巢湖,已然彰显安徽寄望通过行政区划调整促进经济崛起的雄心。

三市分“巢”

“十年前,离开家乡的时候,这里是巢县,十年后,再回家乡,这里还是巢县。”一位身在外地的巢湖人,在网上留言,表达了对撤销巢湖的惋惜。

巢湖原为巢县,属巢湖地区管辖。1999年地改市,巢湖地区改为地级巢湖市,下辖庐江、无为、和县、含山四县和居巢区(原巢县)。

“当时地改市是一阵风,没有经过科学的论证和调研,缺乏合理性,对此争议很大。”程必定回忆说。

“拔苗助长”之后的巢湖市并不争气,设立12年来与周围的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相比,巢湖在四市中面积、人口均占第一位,但经济体量一直弱小,2010年四市GDP排名处于末位。

程必定分析说:“合肥、巢湖、马鞍山、芜湖四个板块,巢湖居于中间,按照地理学来讲,夹在中间的板块只有两种结果,一种是隆起,一种是塌陷,这是要素流动的必然安排。”

现实的情况是,巢湖已经塌陷。

“投资商更愿意到合肥、马鞍山、芜湖三市去发展,不愿意到巢湖来,但三市发展空间愈加不足,而巢湖有空间、有地,却没有企业愿意来,浪费了很多资源。”程必定说。

同样,巢湖市下辖四县也都是“胳膊肘向外拐”,悄悄地向其他市靠拢,和县向马鞍山靠拢、庐江向合肥靠拢……

“巢湖已经是空架子了,它也不是一个中心城市,理论上来讲巢湖是多余的。”程必定认为,拆分巢湖早已是必然,只是行政区划调整涉及很多问题,尤其是人事问题,非常敏感,因此一拖再拖。

据了解,巢湖市成立还不到三年时,就有人大代表在安徽省两会期间提案撤销巢湖市。

2004年,安徽省决定对撤销巢湖的可行性进行调研和多方面的课题研究。

2010年的全国两会,安徽省代表团的集体一号提案就是这个问题,全国人大非常重视。

此前,国务院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 这是安徽历史上首个进入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并赋予示范区先行先试特权。该规划明确了“一轴双核两翼”产业分布格局,“双核”即指合肥和芜湖。

但已经塌陷了的巢湖,横在合肥、芜湖、马鞍山之间,阻碍了三个城市间的市场要素流动。因此,《规划》中提到要“适时调整行政区划”。

“区域发展有需求,《规划》中有伏笔,人大代表已经提出议案,专家也研究了多年。拆分巢湖的条件成熟了,时机到了。”程必定说。

今年5月,安徽省政府成立了“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课题组”,程必定是课题组的成员,并正式向国务院递交了《关于撤销巢湖市及有关行政区划调整的请示》。7月1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

此次分拆后,居巢区和庐江县划归合肥,无为县划归芜湖,含山县、和县划归马鞍山。由此,合肥的发展空间大大拓展。而芜湖、马鞍山跨江而过,与合肥连成一个整体,形成集群效应。

程必定称,这次调整具备了合理性和必然性,有利于安徽发展,有利于合肥芜湖、马鞍山做强做大。

合肥受益

1958年,合肥正式成为安徽省会时,毛泽东就评价说:“合肥居皖之中,是有大希望的。”

但合肥的发展一直不如人意,原因很多,合肥不“肥”,受制于“小”,是比较一致的观点。

“合肥原来是一个小量级的省会城市,一边是南京,一边是武汉,合肥在中间。”程必定介绍,合肥最近五年发展速度很快,超过了南京和武汉的增速,差距缩小了,但经济总量相差还很大,大概只有南京的60%。

与中部省会城市相比,合肥也显得瘦小。中部六省省会平均辖区、县(市)10个,平均面积818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50万。

原来的合肥所辖区、县7个,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人口445万。合肥还没有达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平均数。

而经济总量更加不“肥”。在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2010年合肥GDP为2700亿,排名第四,只比排名最后的太原多600亿,与排名最靠前的武汉相差一倍还多。

此次拆分巢湖,受益最大的就是省会合肥,调整区划后,合肥市所辖区县达到9个,面积1140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08万,人口占全省比例上升到12%,新合肥一下成了“胖子”。

经济总量也跨越了一个新台阶。按照2010年的数据,并入庐江县后,合肥的GDP由原先的2700亿元增至3012亿元,一举跨过3000亿元大关。

“合肥今年可能达到3500亿。” 程必定表示,合肥将会成为一个特大型中心城市,地位与武汉、南京平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秀认为,依靠行政区划调整变大,虽然有利于合肥的扩展,但想由此塑造一个特大区域中心,恐怕是一厢情愿。

程必定介绍,毛泽东1958年指出合肥“有大希望”,主要是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

安徽有沿江城市群和沿淮城市群,合肥是中心,正好成为一个江淮城市群,江淮城市群空间距离分布很均匀,呈正六边形,这在地理上是最合理的架构,市场要素流动和交通都是最佳的。

天时、地利、人和,合肥成为特大型中心城市的梦想跃然而出。

重整中心城市“向心力”

“大市不强,强市不大”是安徽省区域经济的缺憾。这大大削弱了中心城市的向心力,使得一些资源向邻近省份靠拢。

比如,马鞍山与南京的关系更为亲近,乘飞机到马鞍山,最近的是到南京机场,马鞍山到南京的公路交通更便捷,车程只需45分钟。而原巢湖市下辖的和县,也已经融入了南京一小时经济圈,心理归属感更倾向于南京。

程必定分析认为,安徽省比较落后,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就是中心城市不发达,中心城市不大,多而不强。

区划调整前,安徽省有17个地级市,地级市数量全国排名第三,与安徽并列的是山东和河南,也是17个地级市,但河南和山东面积要比安徽大得多,人口更多,经济总量也比安徽强得多。

相对而言,安徽的区域被分割成了很小的单元,辐射带动作用较弱,且机关太多,官员太多,效率低下。

“中心城市缺乏向心力,区划调整是必然的。” 程必定称,整合的原则是,要按经济区的原则布局生产力,来发展城市,行政区也要随之调整。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者称,安徽第一轮区划调整的重点,是针对皖江示范区东部和合肥经济圈的整合。下一步,安徽有可能针对皖江示范区的中西部进行整合,实现铜陵、池州合并,还有对安庆的整合,实现安庆跨江发展。由此促进皖江的“中部”和“西部”崛起,并与“东部”融合,从而把整个皖江示范区打造为引领安徽爆发式发展的“集聚核”。

记者在池州采访时,已经得到铜陵、池州合并的消息,但政府相关部门均避而不谈。

这位学者称,如果按此方案,第三轮区划调整的重点应该是皖北地区,但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也有学者对这样的区划改革持审慎态度。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城市经济研究室主任刘治彦认为,对于不合理的行政区域规划,拆分之后可能会发展得更好,但也要考虑如何使原来的区域尽快融入新的行政单元,并非一合了之。

试水行政体制改革

“撤销巢湖市,除了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有另外一种意义。”程必定认为,这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一次探索。

从1982年至2008年,中国已经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小政府、大社会是改革的目标。但是,几次改革几乎无一例外地陷入“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怪圈。

程必定认为,只要一个行政构架存在,就很难从根本上去压缩人员,缩减成本。区划调整后,撤销了一个行政构架,自然就实现了精简的目的,而且,以后都不会再反弹。

对于行政区划调整,最敏感的还是人员安置问题。原巢湖市直机关干部如何进行安置,是各界关注焦点。据公开的方案显示:处级、科级及以下人员,分流至省直机关,合肥、芜湖、马鞍山和县级巢湖市,也可申请去省内其他地市,正处级原则上安排实职;50周岁以上或满30年工龄可自愿提前退休或离岗;市直属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机关工勤人员,全由合肥市接收。

程必定透露,人员安置的基本原则是,干部级别不变,安置到其他单位待遇还会提高。甚至聘用司机也都有安排,合肥拿出了足够的岗位,“城市变大了,也需要管理。”

“这种改革也是遏制三公消费的一个办法。”程必定认为,只要人在,三公消费是管不住的,机构撤了自然就没有了三公消费。“以前各种办法很难管住,体制一变,就彻底解决了。”

当地一位媒体人士透露:巢湖一位局长被安置到省里某部门当了处长,但他很失落。

“待遇提高了,局长还是不愿意,因为在市里当局长配有专车,权力消费不可避免,而撤销地级巢湖市之后,局长变成了省里的处长,就没有专车了,隐性消费和隐性收入也随之减少了。”这位媒体人说,原来巢湖市大酒店里,一半以上都是官员在吃饭,现在少了很多。

这次改革,新成立的县级巢湖市有被抛弃了的感觉,很多人对巢湖的未来感到迷茫。而程必定认为,这对新设立的县级巢湖市的发展是有益的。

“在中国区是虚的,县是实的。”程必定表示,原来居巢区只是巢湖市辖区,区不是独立主体,功能不全,权力在市里面,区是一个办事机构,现在变成县级市之后,巢湖市(原居巢区)是一个独立主体,权力更多了,土地、城市建设都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区划初探 篇10

在研究江南传统民居之前,首先要对研究地域即“江南”的范围做一个清晰的界定。“江南”的含义在历史文献中一直变化不定,或大或小,极富伸缩性;在现代学者中也存有争议,从未有定论。

历史上最早出现“江南”一词的是《史记·五帝本纪》,其中提到的江南意义实在太宽泛了,几无可考。较为明确的江南概念始于唐代。贞观元年(627年)定江南道为天下十道之一道;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将江南道细分为江南东西道和黔中道;唐中期,又将江南东道细分为浙西、浙东、宣歙、福建四个观察使辖区。从唐代的行政区划的不断细分中,已经暗合了后世人们对江南地域认识的从广义到狭义的三个层面。江南道的范围是包含长江以南、岭南以北的大片区域,是最广义的江南范围;江南东道涵盖浙江、福建两省以及江苏、安徽二省的南部地区,是中间层次的江南概念,历史上又称为江东或江左。而浙西包含苏州、湖州、常州、润州、杭州五州,这也是江南概念中的核心区域2。唐代以后各朝代对江南范围的界定也是时狭时广,但一般都包含在这三个层次之中。

本文对于江南民居范围的界定将参照自然地理、方言民系、历史文化多种要素得来,但更重要的仍是建筑本身。笔者认为如同经济史领域惯常把江南界定在太湖流域一带一样,在建筑史领域也有这种普遍的认同,即江南民居除以苏州为中心的苏南浙北环太湖民居以外,徽州、浙江其他地区民居也应纳入其中。在民系上属于越海民系,文化上属吴越文化,具体范围包括:苏南、浙江全部、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角的属古徽州六县区域。

二、江南传统民居建筑区划

传统建筑区划的标准是什么?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其形成特点往往与方言、历史移民、匠师活动情况以及山系水系等地缘关系等紧密相连;同时,建筑作为一种物质呈现,结构、构造、形制、作法等建筑本体要素是区域特征的最直接表现。因此,建筑区划应以建筑本体特征为主体,而以多种影响要素为理论背景。

方言地理学常使用“特征判断法”进行方言区划,即以语音、词汇、语法等方言特征的“同言线束”作为方言分区的界线。但同言线有时并不重合,而是十分离散,甚至犬牙交错3。以建筑本体特征为主体进行区划标准的民居区划也面临同样问题。建筑本体特征包括多种要素,如大木构架类型、平面布局方式、砖瓦石作等做法、装饰题材与手法、及众多其他建筑细部特征,如何对待和分析这些特征将是建筑区划的关键,在诸多要素中一定要找寻最能代表区域体系化差异的特征,才能从本质上找到区划的本质依据。

江南民居主要为木构,在民居营造中,大木作是最重要的营造内容,而大木匠师的首领“老司头”是整个营造中最关键的人物,因此笔者认为对江南民居进行区划要以木作特征为根本,而平面布局、立面形态、砖瓦石作等特征作为更细层次划分时的参考要素。对于木作特征的分析,也要分清孰轻孰重,最重要的是大木结构类型,其次是梁柱等大木构架特征,然后才是小木作、装饰等木作细部。大木结构类型有井干式、抬梁式和穿斗式三种。井干式特征非常明确,但对于抬梁和穿斗的认识却存在歧义。朱光亚教授认为,抬梁和穿斗结构最基本的差异体现在榫卯上,穿斗体系中的梁是穿过柱子的,檩条往往由柱子承托;而在抬梁结构中,作为受弯构件的梁都是搁置在柱顶,檩条往往是由梁头承托的4。这一观点非常清晰地厘清了抬梁与穿斗的本质差异。

本文尝试按以上原则对江南民居进行具体的区划。

首先,按照民居的大木结构类型可进行第一层次的区划。将江南民居划分为抬梁结构区、穿斗结构区以及混合区三大区域。抬梁区为通行于太湖流域的苏南和浙北,具体包括: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5。穿斗区包括皖南、赣北的徽州,以及浙江清代十一府中的其他六府,建德、金华、衢州、处州、台州、温州。结构类型混合区为浙东的宁波、绍兴和台州北部,浙北和浙中对这个区域都有影响,因此抬梁穿斗在这个区域都有。

在第一层次的区划基础上,按照具体的构架特征再做更细的区划。在所有构架特征中,相对于江南民居,笔者认为梁的形制是最为重要的。梁是最重要的结构构件,决定着建筑空间最根本的要求即跨度的深浅,同时梁也是民居建筑中最为重视的构件。在江南区域,民居多采用月梁,通行三种形态迥异的月梁,一是通行于苏南浙北的月梁,其特点是月梁较为扁高,宽高比甚至达到1:3的比例,常通过拼帮等办法达到超常的梁高效果。二是通行于皖南、浙西、浙中的冬瓜梁区域,梁的断面为近似圆形的冬瓜梁。三是通行于浙南温州区域的月梁,该区域月梁的特点是较为接近宋式法式月梁,断面比例接近2:3,保留有一定的宋风特点。另外绍兴地区的梁常为直梁,较其他地区特殊。

在冬瓜形月梁通行的徽州和浙西浙中地区,整个构架体系和形制非常相像,学界也存在争论,有的学者认为整个区域同出一源,由于东阳帮工匠的范围辐射,整个区域都是缘于东阳建筑6。但匠师活动只是建筑特征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况且徽州也存在与徽商同步发展的营造队伍,在建筑特征上徽州与金衢地区的确差异很大,因而不应划为一区。介于两者之间的建德与徽州由一条新安江水系相贯通,彼此交流便利,从建德方言和徽州方言较为接近这点也可得以验证7。在建筑形制上,两者虽有差异,但共同点更多一些,因此可将其与徽州民居划为一区。

由以上分析,可以试将江南民居区划为五个区域:环太湖流域建筑文化圈,新安江流域建筑文化圈,浙中盆地建筑文化圈,浙南瓯江流域建筑文化圈,浙东平原建筑文化圈。

1、环太湖流域建筑文化圈——苏南浙北抬梁系民居

该区域范围包括苏南的太湖流域和苏北杭嘉湖地区,这一区域位于吴越文化的核心区域,营造匠师以苏州的香山帮匠师最为著名。建筑木构架的特点是月梁的抬梁体系,梁枋的断面形制存古意,梁很高,高厚比甚至达到3:1,需拼帮做法。建筑厅堂主体构架简洁疏朗,雕饰主要集中在抱梁云,梁两头等部位,但月梁、瓜柱等构件制作精细。常做各种轩,如:一支香轩、船篷轩、鹤颈轩等。重要建筑在檐下及梁与顺梁枋之间有斗拱(《营造法原》中称牌科),斗拱多为一斗三升或一斗六升,檐下斗拱常有凤头昂等假昂。

2、新安江流域建筑文化圈——徽州建德穿斗系民居

该区域以古徽州的一府六县为核心,即现在的皖南和赣东北一角。浙西严州亦可划入该文化圈,包括今属杭州的建德、淳安、桐庐等地。另属杭州的临安、富阳等地也可划入该区。该文化圈由一条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的水系所贯通,历史从远古到东汉时期属于山越文化,位于吴越文化与楚文化的结合部,所以史称“吴头楚尾”。宋代到民国都是稳定的徽州,产生形态成型的徽州文化。此文化圈民居木构的基本特点是月梁为肥硕的冬瓜梁,穿斗体系,檐下斗拱常用插栱,装饰的重点在门楼和天井。民居规模一般不大、平面较为封闭、天井非常狭小是其共同特点。

3、浙中盆地建筑文化圈——金华衢州穿斗系民居

此文化圈包括浙中西的金华、衢州等地,以及处州的遂昌、松阳、缙云等地。该区域建筑营造匠师以东阳帮匠师为主。浙中民居与徽州民居同为冬瓜梁穿斗体系,渊源很深,但其差异性也是明显的。在建筑构架本身,金衢盆地建筑的月梁虽也是冬瓜梁,但没有徽派民居那样肥硕。各种拱背形卷草状剳牵大量使用。室内木构雕刻较之徽州民居更加华丽,特别是檐下的牛腿等部位。而徽州民居在砖雕上更加出色。在平面形制中,徽州以小家庭小住宅为主,天井狭小;浙中平面规模较大,天井较之徽州要大得多。

4、浙南瓯江流域建筑文化圈——温州处州穿斗系民居

该文化圈包括温州、丽水及台州南部山区,这一区域由一条瓯江贯通,属瓯越文化圈,乡土耕读文化滋养深厚,建筑形制古朴,结构简洁,没有金衢和徽州那样的繁复雕刻,只在一些轩廊处集中一些装饰。建筑结构属穿斗体系,梁也为月梁,但既不同于太湖流域的高月梁,也不似徽州与金衢的冬瓜形月梁,其梁断面和形制更加接近法式月梁的比例特点。该区建筑保存很多古制,如在外檐、内檐、藻井斗拱等处常使用斜撑式上昂,甚至双上昂的形制8。还有挑斡9、梭柱10、皿板、连珠斗等古制在此区也常有施用。

5、浙东平原建筑文化圈——宁绍抬梁系穿斗系并存区域民居

该范围包括宁波、绍兴以及台州的北部部分区域。宁绍地区的建筑特点融合了太湖流域和金衢地区的特点,同时自身又有许多独特之处。在梁架体系上以抬梁为主,但也有穿斗结构的。宁波地区的月梁没有太湖流域的月梁那么扁高,比较饱满,是介于金衢的高琴面月梁和太湖流域扁高月梁之间的一种月梁形式。同时,在宁波及台州北部民居木构架中出现的猫梁形剳牵也是太湖流域所不同的。而绍兴地区属于古越地,建筑朴素、简洁,以直梁体系为主,较少用斗栱,少有花哨的装饰,色彩多黑色,有上昂形丁头栱、鹰嘴形瓜柱等古制。

三、各文化圈内部的再划分

将江南民居划分成五个建筑文化圈,实际在每个文化圈内部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可以再划分出若干亚文化圈。

在太湖流域文化圈中,杭州形制较之湖州、嘉兴等地,更加简练。而嘉兴、湖州地区的民居与苏州地区民居相比,在主体相似之外,也有许多区别。如:湖州南浔的张氏旧宅中,鹰嘴瓜柱非常肥美,与苏州童柱形制迥异。檐下采用了雕刻复杂的牛腿装饰,这也是苏州民居所不采用的。在嘉兴的某民居中,在直梁两头刻出梁眉,可见徽州和金衢冬瓜梁眉的影响。在宁绍平原民居建筑文化圈中,宁波和绍兴差异也是非常明显的。绍兴属古越地,有些建筑非常古朴简洁,如上昂形丁头栱与鹰嘴形瓜柱的使用。而宁波民居则有些是非常简单的直抬梁做法,有些为穿斗体系,有肥大拱背剳牵、板状牛腿装饰板。

在瓯江流域建筑文化圈中,可以再细分为三个亚文化圈。一是台州南部区域民居,二是丽水及温州的永嘉、瑞安、乐清等地的民居,三是温州南部的泰顺、苍南等山区的民居。台州民居受到金衢、瓯越的影响,同时自身又有许多特点,保存许多古制,如梁架中的上昂做法等。丽水及温州中北部民居出现多层插栱、猫梁剳牵、长凤嘴下昂等做法。温州南部山区常出现长屋,构架更为简洁,悬山建筑为主。

总体来说,将整个江南区域作为一个大的文化区进行民居的区划和比较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既可以弥补以往以行政区划(如“浙江民居”)等分类方式的弊端,同时比起“苏式民居”、“徽州民居”等研究对象,在类型研究上关注的范围更大,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出一个大的区域之中民居建筑的特征和流变过程。但上述分类还很不成熟,一是对于建筑缺乏更广范围的大片普查,二是对影响民居建筑很深的匠师的研究没有深入结合。同时在彼此区域的关系问题上,即谱系研究中也还缺乏深入研究。

注释

11.注:本文来自2010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史实、史论、史鉴-从浙江传统民居谱系与匠艺研究的角度管窥中国建筑史教学模式的拓展》,编号SCG55

22.参见周振鹤:《释江南》,载《中华文史论丛》第49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33.参见游汝杰,周振鹤.方言地理和历史地理的密切关系-以浙江方言分区为例.复旦学报,1984(2)

44.参见朱光亚.中国古代建筑区划与谱系研究初探.陆元鼎、潘安主编,中国传统民居营造与技术.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55.在区划研究中,由于所研究的对象主体是明清民居,特别是以清代民居为绝大多数,因此,在区划研究中将以浙江清代的府这个二级行政区划为基础,有些有明显变化的细分到清代的县这一三级行政区划级别。可以这样成立的基础,是因为区域的行政区划在明清两代是非常稳定的,因现存江南民居大都为明清民居,建筑区域特征的形成亦在明清时期,江南区域的行政区划在明清两代非常稳定,而现代的行政区划变化较大,有些反而对于建筑区划较为按照清代的行政区划。而新中国的一些行政区划的改变(如在第二行政级别中取消了严州府),反而是逆文化分区的。因此,笔者认为还是以清代的府和县为地域研究基础比较妥当。

66.参见王仲奋《王仲奋.《东方住宅明珠:浙江东阳民居》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

77.这一区域方言是否能划入吴语区现在还没有定论。参见周振鹤、游汝杰.方言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88.如永嘉仓坡溪门。

99.挑斡的出现在金衢地区,如东阳、台州南部、龙游等地民居也有。

上一篇:高等临床医学下一篇:储藏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