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高效(精选12篇)
生本高效 篇1
一、生本理念, 专业基础
生本教育是郭思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被不同地区的越来越多的学校尝试和认可, 它倡导“以生为本”理念, 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主张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自主学习, 从而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的发展。生本课堂首先是营造了浸润着民主、平等、激励和谐的人文课堂环境。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 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 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参与的深度与广度, 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转换角色, 从 “知识的神坛” 上走下来, 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组建起 “学习共同体”, 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讨, 允许学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奇特的想法, 暂缓批评, 激励善待学生, 创设一种 “心理自由和安全” 课堂教学环境, 让学生的心智和心灵能自由自在的放飞。
生本课堂不同于传统课堂, 它具有四个 “突出” 的特点:突出学生, 突出学习, 突出合作, 突出探究。既关注教师教的方式, 又强调学生学的过程。它倡导 “全面依靠学生”, 教师应是“无为而为”, 处于 “帮学”地位。先做后学, 先学后教, 少教多学, 以学定教。教学的出发点及归宿点都应是在学生的发展上。
二、探究提升, 生本生成
1. 合理利用教材, 创设导入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来源于生活, 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在课堂中要选取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辅助教学, 导入新课环节的情境创设就是能否调动起学习兴趣, 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一步。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提出 “发现法” 理论, 提出创设情境的教学方式, 经过数十年的实践与发展, 已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成功地运用于课堂。创设有效的导入情境能第一时间调动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让课堂教学成为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的关键环节。
2. 鼓励质疑和思考, 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式学习。 《课标》要求数学学习活动要采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大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对学” “群学”是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适用于学生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在 《执教分数的基本性质》 这一课中, 孩子们通过小组动手操作表示出分数, 学生们在自主观察、归纳总结出二分之一、四分之二、八分之四, 这几个分数有什么特点、你有哪些发现? 能用语言表述出来吗? 让学生小组研讨、学习、交流。最后全班汇报, 在全过程中充分体现出了合作探究的生本课堂的快乐。在整个过冲中展现了生本课堂的特点。生本课堂强调让学生自己主动的进行学习, 低入口、大感受、深探究。让每个学生都有话说、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老师在认真倾听学生讨论、发言的基础上进行 “点火”, 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发挥与拓展。教师应给学生提供交流与合作的机会、情境、条件, 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互动和沟通学会表达数学、交流数学、理解数学、掌握数学。生本理念的指引下, 只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真正地关注学生的需要,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机会, 努力营造动态生成的课堂氛围, 用心去感受学生身上的每一点变化, 就会不断地找到灵感, 课堂会不断地焕发出新的 “活”力。
3. 方法引领, 自主生本。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生本课堂教学每一分钟都在孕育着创造, 都将可能诞生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思想和新的创意, 已由完全地预设不断地走向动态生成, 时时在彰显着课改的多彩魅力, 演绎着课改的新理念。
生本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那么学生怎样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体, 怎样才能自主学习, 这需要数学教师在每一节数学课堂中给学生一个学习方法的引领, 让学生将学习方法运用到以后的数学学习中。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时候, 一般老师是开始做习题了, 而我却认为学生对性质的认识还是粗浅的, 在这里又体现了一种方法的引领。我让学生拿出笔和小组同学圈一圈、画一画性质中与哪些重点词语。你能举例说明吗? 孩子们抓住了 “同时” “相同的”“0 除外”这三个词语, 通过举例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为运用打下坚实基础。这时教师总结: 抓住重点词语的方法不仅是语文课中的方法, 在数学课中一样可用,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性质、概念、定义、法则等, 同学们在以后的数学学生中要广泛运用呦!
生本课堂的出发点及归宿点都应放在学生的学上, “教”只是实现 “学”的一种服务手段, 因而主张 “先做后学”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最后实现 “不教而教”的目标。
因此, 高效的生本课堂应该是我们的学生学习有热情, 上课有思考, 探究有方法, 参与有经验。
作为教师, 理性地看待生成, 有效地应对生成, 是我们的追求。面对课堂, 我们教师要有弹性地预设, 更要关注动态的生成, 要用我们的智慧引领生成, 开放地接纳生成, 科学、艺术、有效地应对生成, 我们课堂才能让人看到令人叫绝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才能让人聆听到生命成长的声音, 才能捕捉到生命绽放中最精彩的音符。
总之, 生本课堂的探索还在继续, 一线教师的实践还在进行, 相信在转变教育观念, 实施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成长的不仅仅是教师, 受益更多的将是学生。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
生本高效 篇2
2006年,山东省小语会依据语文学习以及语文教育的规律提出了“阅读中外经典,享受读书乐趣”这一课题进行研究,旨在推动校园读书,带动社会读书,促进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发展。课题一提出,立刻得到省内许多学校和语文教育教研专家的响应。研究工作开展以来,课题实验学校发生了很大变化。走进实验学校,处处弥漫书香,处处是师生读书的身影。但从面上来看,学生读书并不乐观。一次,跟教师座谈,他们很真诚地说,我们也知道让学生读书重要,可学习语文课本的时间都紧张,哪有时间让学生读其它书呀!老师的话触动了我。是呀,不改革课堂教学,怎么让所有学校的孩子都能多读书呢!为此,我深入课堂、召开学生及老师座谈会,研究梳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如下:
问题一,教师考虑自己如何教多,研究学生应该学什么,需要学什么,如何学的少。
问题二,教教材的多,用教材教的少。
问题三,研读教材不到位,只了解了课文的表层内容,没有深度和新意。确定的知识学习目标是一些无序的死的知识;方法、能力方面的目标不具体,表述模糊笼统,没有操作性;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概念化,不够准确。问题四,教学面面俱到,预设的浅层次问题多,能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少,不能引导学生学习语文规律,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以及习惯也得不到的培养。
问题五,忽视学生认知水平、年龄特点、学习需求、认知规律等学情方面的研究,致使教学目标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教学活动学生兴趣低,学习收获少。
问题六,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泛泛的预习活动多,研究学生预习,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的预习活动少,课内教学活动与预习紧密联系的更少。
问题七,教师教学走教案、关心自己预设的多,关注学情,积极利用生成性资源的少。
问题八,单调枯燥以教师为主的没有效益的教学活动多,丰富有兴趣的以学生为主的能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教学活动少。
以上这些问题,我在省教研室召开的“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展示研讨会”上和与会代表做了交流。为促进问题研究的深化,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请大家谈谈你对上述问题的认识及解决的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强调了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情境: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协作: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作用。
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计划;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就是要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存储形式就是前面提到的图式,也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二)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学说——非指导性 启发:教师相信、尊重学生。
(三)“生命教育”理论
为学生一生、生命质量负责
(四)莱宾斯坦X效率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体系建构。
2、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态。
3、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构成要素。
4、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教学策略。
5、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评价。
6、生本高效语文课堂教师素养的要求。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明确了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内涵。
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的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率最大化的语文课堂。
(二)形成了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若干理念。
1、全面了解学生:了解所有学生,了解学生的各个方面。
①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
②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
③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
④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
⑤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⑦了解学生的学习效率。
2、充分尊重学生。
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独特个性。
③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
④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
⑤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
⑥珍视学生个性的见解和独特的感受。
3、学课文是为了学语文。
教材是例子,把课文作为例子来教,以获得有价值的语文知识和语文经验。用心研读教材,做到与文本真正对话,与作者情感共鸣。明确语文学习内容和要求,并作出价值高低的区分。
4、教学内容=预设内容+生产资源
5、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
(三)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态已基本形成 ·生命、生长、生活、生态课堂
师生双主体和谐共存。·彼此分享精彩语文生活 ·学生的生命得到充分尊重 ·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激发 ·学生学习语文、自主实践
主动预习、读书、思考、表达、延伸 ·学生的学习享受优质的指导 ·学生能真切感受到语文的成长
(四)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的基本要素已经明确
1、尝试自学
2、合作交流
3、探究解疑
4、拓展补充
5、评价反馈
(五)总结出若干生本高效的策略。
(六)总结出若干生本高效的评价。
(七)总结出若干生本高效的教师素养。
生本高效 篇3
一、“五还”
“生本”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就如学生所说的:我的课堂我做主。要怎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呢?我们教师应看看我们教学时是否做到了“五还”。
1、把时间还给学生
一节"生本”课堂,老师只占10分钟的授课时间,点拨、总结、提升、真正做到浓缩就是精华。不要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而去采用满堂灌的老方法,我们要看结果上的比较。不要总担心没讲到位,我们应该用学生的成果展示和检测来看效果。通过检测的情况,发现学生没掌握的地方,老师这时还可以再来讲解再来强调。
2、把学习权还给学生
“生本”课堂,我们要讲学习权还给学生,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讲解点拨。我们要学着放手我们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提炼去概括、让学生自己去解读感悟。
3、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以前常听老师抱怨:“这个班真差,学生一点活力都没有,我让学生说可是他们就是不说,说不出来,怎么办?”我想,我们有可能是给学生的时间不够,给足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来小组合作讨论,最后小组内先整合答案。总之我们要把足够的时间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表达的机会,使学生的话语权真正得到尊重。
4、把探究权还给学生
教师要选择探究性学习的切入点,尽量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才是印象最深刻的。”我们不能让我们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思考和记忆过程,而要放手让学生去提问去思考。
5、把教学权送给学生
学生先自己思考学习,不会的小组讨论讲解,本组的人都不会可以由班上会的人来讲解。如果全班学生都不会,那么只能老师自己讲解了。“生本”课堂应以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为主,以学生互助教学为主,老师最后再来查漏补缺。
二、“七戒”
在“生本”课堂里,老师要适当的进行有效指导、有效提问。有效提问就要做到“七诫”。
一戒:专叫优生。提问专叫优生,可以省事省力省心,但这没有做到面向绝大部分,达不到好的学习效果,不能作为课堂效果的反馈。
二戒:专问差生。明知差生不会的还问,那叫哪壶不开提哪壶,这样会让差生越来越没兴趣和信心,而且也达不到真正的反馈。
三戒:不给时间,突然发问。不给时间的突然发问就等于为难学生,一定要有足够的时间留给学生思考探究。
四戒:模棱两可。老师提问,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清楚明白,不要问题模棱两可指向不明。这样学生抓不住重点,提问就失去了意义。
五戒:越俎代庖,自问自答。老师提问是让学生思考学生回答,学生不会老师可以适当引导,但不能为了省事为了节约时间而自问自答。
六戒:不置可否,不给评价。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后,老师应有相应的引导或评价,不然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老师应有恰当的评价性语言,比如:很好、不错、大部分都正确,就这个地方还不够全面……
七戒:问题多如林。老师提问应少而精,专注重点来切入,学生以此问题思考贯穿全篇全课堂。比如《秋天的怀念》这一课,老师只需抓住标题的关键字“怀念”来提问就可以构建全篇课文了。
初探生本高效的实验操作教学 篇4
一、困惑与设想
如何高效的进行物理的教学?这一问题困扰我多年,也让我不断的进行思考与尝试。在实验操作考试前的4月份,同学们因为学习压力大、时间紧、要求高,经过前期较长时间的物理复习,已经心生疲倦与麻木。那动手又动脑的物理实验也不能像平常时候那样能够吸引同学们足够的目光,即便用考试相逼,也仅有想考高中的同学能自觉的学习与训练。
二、环节与措施
(一)充分准备,面面俱到。教学的成功绝对离不开充分的准备。实验操作教学的准备可以由主体分成两个必定整合的方面:老师的教学准备和在老师指导下的学生进行的学习准备。
教师的教学准备是“生本高效”教学的基础与前提,是教师主导作用与指导作用的表现。要充分作好的准备有:1.研究实验操作试题,做好教学策划。2.收集资源,制作课件,制作实验学习资料等。3.小组分组,任务分配。结合“生本课堂”的学习小组建设,分工协作,共同学习。布置任务:在课前(指定时间)完成实验的研究讨论、实验器材的收集整理、实验的完整操作。4.进行一次“如何真正做好实验操作”的专题教育,引导同学们思想要重视,方法要把握,过程要认真,训练要积极,动手要动脑,细节要仔细,困难要克服,问题要搞定。
同学们的学习准备:1.根据老师提供的资料与安排,各小组同学进行实验研究与讨论:把握实验的目的、器材、猜想与假设、原理与步骤、需要的数据、可能得出的结论。2.各小组按要求准备好各自实验所需器材。特别是需要自己动手自制的器材,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也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机会。3.各小组及时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尝试完成试卷。并向老师汇报实验情况,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请教。经过老师检查考核后,做好课堂上实验操作展示的准备。
师生的准备应当适当分开,放手让同学们自己去思考、去讨论、去解决遇到的问题,有助于培养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更重要是能增强其自信及对科学实践的浓厚兴趣。可以说,同学们的学习准备是实验操作教学成败的关键。
(二)精心组织,小组展示。这一环节,是实验操作教学的核心,关乎全体同学对全部实验及操作的真正理解与掌握。是由点及面,由小到大,由小组到全班的过程。展示中要注意这几个关键点:
1.做好“节目”预告,各人准备。要提前通知大家做好实验的题目及准备要求。实验小组负责准备好实验展示的各项细节;全班同学要在展示前认真学习实验相关资料,思考“如何做好实验”。
2.做好课前组织:小组负责的实验器材课前检查、再次实验检验;小组长组织教室内桌球布置,便于同学们围观、交流,无观察死角;并提前了解课件操作。
3.小组内人员分工明确,并做好展示的细节功夫:(1)实验开始前,主持人要做到收同学们的心,引导每位同学的注意力到即将开始的实验上来;实验中,其讲解要引导好实验操作的进行,就是要同步;重点、难点、关键点,要引导操作者进行重复或慢动作展示;实验完,要组织全体同学进行交流讨论。(2)实验操作者要准备充分,做到动作迅速,少失误,要弄懂操作流程及理由,积极与同学们交流操作体验。(3)实验小结。要总结出该实验及操作的目的、步骤及设计理由、难点与克服办法、练习及应试建议等。
4.老师点评。小组实验展示完毕后,老师要言简意赅的肯定小组表现和全班同学的学习观摩表现,并及时指出实验操作中问题与不足、布置好训练安排。
(三)及时训练,形成技能。实验操作不光考“智”,还考“行”,就要遵循技能训练相关的规律。为了激励同学们的兴趣,可以开展比赛与评比:如每个实验操作的最佳选手、最先完成全部实验操作训练的最快选手或最快小组等,并给予表扬鼓励。
(四)模拟实战,强技健心。观摩与练习后,一些同学会一知半解的认为全会了,一上考场就懵了。这就体现出考前进行模拟实战的必要了,模拟实战可由各小组推荐或由训练比赛中的“最佳选手”担任“评分老师”,同学们人人参与,分批抽签去“应试”操作,评分完成,“评分老师”要给出“给分依据”和“扣分理由”,方便同学改进。模拟实战结束,再由“评分老师”进行实验操作中典型错误总结与建议。
三、理想与现实
经过近期的实验操作教学实践检验,以上设计比较符合教学实际,也获得了同学们的认可,取得初步的成果: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对乐山市规定的10个实验操作试题的掌握合格率达100%,优秀率达50%。反思这段时间的实验操作教学得失,还有几点观点,要与同行探讨:
1.在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生本实验操作教学,让其有机的融合,效果会更好。以前那种专门以应试为目标、为应试而生的专门的实验操作课,单调、机械、被动、无聊,没能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很低效。
2.在实践中,我们发现“生本”既是教学的一个目的,也是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与模式,更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坚持以“以学生为本”开展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主体地位得以真正展现,也在活动中把自主学习同合作学探究的新教学方式相结合,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最大化,让教师指导的正向作用最大化,也就让教学的效益得以最大化。
总之,关于“生本”和实验操作教学,我的理解还很肤浅,应用也很机械,所以希望能与诸位同行共同研究,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生本教育”的发展,让“生本教育”的花朵能处处开放、更加灿烂!
摘要:开展高效的实验操作教学需要在激发学习兴趣、改革学习方式等方面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充分发挥同学们学习的自觉主动性,开展自主与合作的学习与练习,结合教师的指导,实现“高效”的学习过程与效果。
生本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篇5
夏官营美丰实验学校
张菊芳
夏官营学区自2009年开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已有五个年头了。回顾课改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4年12月10日,按照学区的安排,我参加了五年级语文“生本高效课堂”成果展示评比活动,聆听了高雪花、魏长翠、范琼芳、李白芳四位老师的课,感触颇深,收获颇多。通过这次活动,我发现目前我们的课堂改革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生本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已有模有样,四位老师的课堂已比较充分地体现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思想,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教师从主宰课堂的地位中退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我们的老师们对生本高效课堂的理论层面的理解以及实际操作层面都还欠火候。总的来说,我觉得还存在以下不足。
一、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性不够。
“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生本教育”要求教师放弃讲解,抛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让孩子们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本教育合作学习的过程主要是以学生的讨论为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是让学生在讨论、合作、探究中解决的,学习的讨论是以小组的形式完成的,在讨论中不难发现,多数学生都显得非常活跃和积极,而少数学生似乎是一个旁观者、听众,参与意识差,他们极少发表个人见解,甚至不发表任何意见,在交流时不发言。如李白芳老师的《毛主席在花山》这节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时,总有一部分学生默默地坐在那里,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二、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实效性不够。
四位老师的课堂上都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并且都有小组合作学习的环节,但从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小组代表发言的次数等方面看来,小组的1号、2号同学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小组的4号同学,甚至是五号同学,仍然是被动的接受新的教学内容,比较起来,还有一定的差距。总体来看,小组合作学习时效性不够。
三、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评价策略性不够。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教学还是评价都应以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应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强调教学内容和科技发展建立联系;其次倡导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三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第四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应该是课堂上的评价语言不应只拘泥于一种形式,应该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因时而异、因发生的情况而异,教师要有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成功的满足,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四位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提出的与之不同或与之相近的答案给予肯定,而直接否定了学生错误的观点,没有让学生说明其中的理由,有的时候也没有问一些补充性的问题:如你为什么那么想等等。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会使学生兴奋不已、情绪高涨,同时课堂气氛也会异常活跃。即使学生的回答出现了错误,只要教师运用巧妙的评价语言加以引导、帮助,不但避免了学生的尴尬,还维护了他们的自尊,学生在纠正了学习中错误的同时,还会更有信心地投入学习。
四、在课文朗读上,教师指导方法性不够。
“语文教育是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课文的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永恒主题,它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读正确,到读通顺,再到美读,最后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读中融入情境,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产生独特的体验,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朗读的快乐,这是最终目的。四位老师所讲内容都是爱国教育的主题,让孩子感受语言文字中所反映的爱国情怀。但纵观四位老师的四节课的教学,她们虽然努力引导学生美美地读,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但因为缺乏方法上的指导,训练并未到位。有人说“语言是存在的家”、“情动而辞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感情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这是一个过程,课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是相互作用的,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由此可见,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学生阅读的一种高峰体验,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树立生本理念 打造高效课堂 篇6
关键词:先学后教;小组合作;生本教育
一、博采众长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打造高效课堂、改革教学方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渠道。那么,怎样改进我校的教学方式呢?光靠我们自己在实践中摸索,效率是不高的。所以我认为,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就是学习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和管理理念,但是要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因为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它的优势所在,同时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我们的宗旨是:不是“拿来主义”,而是博采众长、兼容并蓄;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有机融合、灵活运用。我们的原则是:贴近学生学的实际;贴近教师教的实际。这样更易于教师接受和操作。我们通过对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沈阳铁西区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以及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等经验材料的研读学习,我们认为这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突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这样一个教学理念,这是非常适合我校实际情况需要的。同时它们又是各有优势所在: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优势——“学”“练”结合
先学后教是江苏洋思中学独创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堂训练达标”是这种教学模式的精髓所在。在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方面,在突出以训练为主线方面,它的优势是毋庸置疑的,是符合布鲁纳的“知识获得论”的。
2.《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突出“合作”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整合提炼
综上所述,我们本次课改的思路和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以及“生本课堂”等先进理念的精髓部分,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博采众长、整合提炼、灵活运用。初步整合提炼出符合我校校情的“五步”教学模式即:
1.揭示课题(因课而异)、明确目标(灵活运用)。(约3分钟)
【操作】上课伊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导入新课,揭示课题,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黑板公布目标,让学生看。
【目的】让学生整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教学目标是师生在一堂课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如果一堂课没有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评价这节课效率的高低。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任务参与课堂学习。
2.学案引领(课前、课上、课后)、自主学习(突出生本)。(约7分钟)
【操作】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围绕学案有步骤地开始自学,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带着学案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自学相关的内容,通过看例题、读课文、看注释、做实验,发现疑难做记号等方式进行自主学习,并完成检测性的练习。
【目的】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动脑,认真自学,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自学也是一种竞赛,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因为教师自学指导的具体明确而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读书、看书就好比在做考前准备,会紧张、高效。这样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了自学能力。
3.合作探究(个体疑难)、交流展示(评价跟上)。(约5分钟)
【操作】学生个体自学后,把没有学会的问题提出来,同桌进行“兵教兵”活动,对于“兵教兵”仍没有解决的问题,就纳入小组合作学习中进行,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此时的合作学习就有了必要性,也有了合作的内容(自学当中出现的问题)、合作的目的(解决这些疑难问题)、合作的方式(更正、讨论、讲评)和合作的对象(同学、老师)。
【目的】学生在这一阶段根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小组合作讨论,充分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大胆提出问题,相互交流,加深自己对要解决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4.启发引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精讲点拨(择时而讲)。(约7分钟)
【操作】本环节是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对于全班存在的普遍问题、典型问题进行启发引导、精讲点拨。
【目的】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精讲点拨,解决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没有解决的问题。
5.系列训练(内容有层次)、当堂达标(验收及时)。(约15分钟)
【操作】(1)布置课堂作业;(2)督促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3)批改部分已完成的学生的作业。
【目的】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有针对性设计当堂达标检测题,进行系列训练拓展应用,一是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二是巩固学习效果,进而内化形成能力。
三、灵活运用
有道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让我们一道同行,切实用“得法”去履行我们为师者的职责。结合本校和班级学生的学情实际,灵活运用“五步教学法”,为实现高效课堂不懈努力。如果说课改是一条漫长的路,那么我们正是这条路上的起步者。最后,用美国著名人本教育家罗杰斯的一句话和各位同仁共勉。罗杰斯说:“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多半是死的、凝固的、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就让我们一起为学生能够获得更多活的、有用的知识而努力吧!
参考文献:
[1]李春梅.发展性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体会[J].西宁教研,2002(1).
践行生本理念,构建高效生物课堂 篇7
一、准备课
1. 设计高质量的导学案
准备课最为关键的是导学案的设计。高质量的导学案是实现高效教学的必要前提。导学案要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也就是既要紧扣知识点, 又要使学生感到不是很难, 大部分能在看过课本后独立完成, 只有少量难点, 促进学生思考, 产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在学习《环境影响生物的生活》一节中, 根据教材内容, 设计一个填诗的小游戏:收集一些与环境有关的诗句, 如: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天高任鸟飞, 海阔凭鱼跃;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等等。在导学案上写出上一句, 由学生填出下一句, 让学生从中体会生物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学习《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时, 运用“图案法”形象地引导学生理解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设计“自由扩散”时, 一个小球从山顶自由地滚到山脚下, “小球”代表物质, “从上到下”表明从高浓度到低浓度, “自由地滚下”表明不需要载体, 不需要能量;设计“主动运输”时, 一个货车载着一个小球从山坡脚下加足马力驶上山, “山下到山上”表示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货车”表示需要载体, “加足马力”表示需要能量。在介绍《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时, 在导学案的开头给学生设计一个短的情景剧: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 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的追求, 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 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你那样的聪明, 像我一样的漂亮。”然后由主持人提问:“如果他们真的结婚了, 她能梦想成真吗?”学生对此的兴趣肯定大于对豌豆的兴趣, 趁此由浅入深, 层层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点和结果,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 组长评价小组成员的导学案
学生完成导学案后, 由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给出适当的评价得分, 并计入平时成绩, 而平时成绩最终将折算为结业成绩的一部分, 直接关系到本模块学分的获得。因此学生对组长的评价很重视, 完成导学案时都很主动, 并积极思索, 力争提出一些有创新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去思索, 主动地去获取知识, 这就比以往的传统教学效率要高得多。
3. 小组内交流提问
学生根据自己的自学情况, 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先在小组中提出, 同组同学一起讨论或辩论来得出答案。在相互解答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获得帮助别人的愉悦感, 从而自我肯定, 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如果确有本组解决不了的问题, 可以记下来, 等到展示课时, 再向全班同学提出来, 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解决。疑难问题尽量由学生们自己去解决, 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自主获取知识的快乐,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展示课
在展示课中, 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前台走到了幕后, 而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空间, 让学生自主交流、展示成果、互相质疑, 在合作、交流、质疑中主动学习, 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自己的实践获得知识后, 他们特别有成就感, 自信心也增强了。当然, 学生的汇报交流, 绝不能成为天马行空, 漫无边际, 教师应在学生的汇报散漫时、观点不清乃至错误时进行必要的引导。
1. 小组合作学习
(1) 合理分配小组成员
合理地构建学习小组, 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又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应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智力状况、性别、心理素质、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然后按照“异质同组”的原则进行分组, 这样做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又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
(2) 明确小组成员责任
建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 要明确小组中每一个成员的责任, 使每一个人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 而且有帮助他人进步的义务, 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
(3) 展示课中小组功能的运用
在展示课的开始, 组长抽签拿到本组的任务后, 小组有十分钟的组织时间, 在这十分钟里, 组长分配任务:小组内声音洪亮的一名同学负责带领全班同学将有关本小组知识的课本内容朗读一遍;小组内粉笔字写得最好的一名同学负责将汇报内容核心知识点板书在小黑板上;剩下的四名同学负责汇报。如果抽到的问题涉及四个知识点, 则每人汇报一个;如果抽到的问题只涉及三个知识点, 则还有一名同学负责总结。简单点说, 生物展示课上小组一般按照“领读—展示小黑板—详细讲解—归纳总结”这四个环节给大家呈现。总之, 鼓励小组成员人人都要参与展示, 让学生在合作中懂得“一花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小组展示完后, 就进入答疑环节, 由组长负责收集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的疑问。教师在倾听的基础上引导点拨, 让学生的思维进行碰撞, 让智慧之火熊熊燃烧。大家都没有疑问了, 这个小组才算展示完毕。此时, 主持人要及时给参与的小组评分, 组长也要给发言的组员加分。
2. 正确进行评价
强化小组团队合作精神, 激励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教师和主持人应该及时对小组和个人进行评价。评价方式有多种, 除了上面提到的“加分制”, 还可以从语言、神态、动作上给予评价。比如:“你真不简单!”、“你的方法真好!”、“老师希望能够经常听到你的见解!”等等。这些富有激励性语言的评价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受到表扬, 尝到成功的喜悦, 而且使他们在教师给予的肯定赏识下, 受到了长期乃至终生的激励和启发, 让他们越来越优秀, 越来越有自信心。
三、点评课
在点评课中, 教师首先应充分肯定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并启发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 用所学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再由生活中的现象引出学生所忽略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完《三大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后, 让学生来解释“为什么牛吃的是草, 挤出的是奶”;在认识《酵母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时, 组织学生讲解黄酒的制作工序, 进而引导他们总结出酵母菌的代谢方式。
查漏补缺后, 还要给学生一定的识记时间, 然后出几道练习题让学生来做, 以求巩固本节知识点的目的。题量不能太大, 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用于检测本节学习的效果。练习题通常会附在导学案的后面, 叫做“当堂检测”。此环节采取“抢答式教学”的模式, 教师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
总之, 真正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在反复验证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快乐地成长, 使他们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特点, 它能大大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提高生物课堂有效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效率的关键。有效的课堂教学在某种意义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 融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教学情境, 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生物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教师应通过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带领和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合作交流, 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物课堂,生本理念,有效教学,构建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6) .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文件汇编.
[3]邱冈.新课程生物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
打造生本高效物理课堂之我见 篇8
一、建立生本“小教师”团队
杜威曾说过:“如果他不能筹划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己寻找出路, 他就学不到什么。”因此, 教师要改变观念, 大胆放手, 尽量让学生组织活动。让学生引导学生, 让学生教育学生, 让学生帮助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平台, 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教师, 这也正是生本教育的精髓。
我在班级里面选择团结同学、集体荣誉感强并且喜欢物理、善于钻研、口齿伶俐的同学, 组成物理“小教师”团队, 并在预习这一环节, 给他们比其他同学更深层次的问题。我在班上事先讲清楚, 谁预习得好, 这节课就由谁担任“教师”, 当上“教师”的同学可以在千分制考评中得到一定的分数, 组织得好还可以得到勋章。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为了体验这种当“小教师”的感觉, 更好地为本组服务, 他们预习的效果越来越好。我认为生本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 主要组织是小组, 主要内容要前置, 主形过程是预习, 是一种课内课外开放式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教育模式, 实现了教会学习, 学会学习, “教为不教”的教育主张, 阐释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因此, 学生“小教师”必须领先实践, 主动学习, 科学学习, 以自己榜样的力量, 带领和帮助全体同学学习。
二、不断学习, 增加个人魅力, 建立友好平等的师生关系
现在的学生中存在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逆反心理严重。学生开始在意教师对自己的伤害, 尤其是在自尊心方面。教师对学生的打击、冷漠、体罚或变相体罚等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 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 致使师生关系紧张, 课堂教学无法组织。反之, 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些许的鼓励, 必然会引起学生爱的反馈。当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怀和爱护, 他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对老师就会更热爱、更信赖, 从而对课堂产生兴趣。学生就会把老师当成知心朋友, 愿意向老师敞开心扉。正所谓是“亲其师, 信其道”。师生间只有心灵相通了, 彼此之间才能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思想的交流、知识的传递才会畅通无阻。
记得有这样的一些话:“教会孩子微笑, 微笑面对生活的一切, 微笑面对人生。”“效率高的场所是在十分钟内爆发一次笑声或掌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多一些微笑, 多几句鼓励的话语, 多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这样, 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 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必将会被激发出来。
三、保持好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保持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方面格外重要。课堂教学是日久天长的, 保持兴趣不是一节课的事。我们的目标是要学生天天想着上物理课, 盼着上物理课。这样才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强有力的动力。为了保持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 我是这样做的: (1) 多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让他们感觉每节课学到的知识都生动有趣。 (2) 让学生们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使他们觉得物理知识有用、好用, 是值得他们学习的。 (3) 适当调节每堂课所授知识的难易程度, 对于难度大的知识要讲解得深入浅出, 对于较容易的知识, 可补充难一些但仍可解决的题目, 吊起学生的胃口, 让他们喜欢学习、乐于学习。
四、注重课后反思
教学活动是由一组没有底片的照片组成的。及时的反思能让我们在失败中前进, 使我们的教学锦上添花。反思的内容包括:反思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 课题的引入是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概念形成过程的讲解与分析是否准确、透彻并方便学生理解, 定律、公式的讲解与推证是否能做到简明、严谨和具有启发性, 实验操作是否能做到清晰可信, 例题的选取对于本章的知识内容是否具有代表性、突出本课重点, 练习题的份量、难度是否能够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 课后总结是否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等。课后反思要综合学生理解和掌握的程度, 对原有的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审视和修改, 使之更科学、完善, 更加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
生本高效 篇9
一、生本教学法的简单分析
生本教学法简单说就是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方法。学生是教育教学的目标,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一切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活动的开展、教育计划的实施都要以学生为核心。生本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基础状况、认知水平、接受能力等进行有步骤、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 倾听学生的需求, 观察学生的学习习惯, 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学。生本教学法是践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学习的弊端, 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最终收获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生本教学实践
1.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反馈
初中英语生本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 因此, 学生的兴趣、想法和建议都应成为教师关注并参考的对象。在开展任何一项教学任务、任何一项教学活动前, 教师都应该以学生为核心, 首先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 再把学生的想法和意见集中归纳和总结, 最终得出一个覆盖多数学生的综合性教学方法, 这就是初中英语生本教学的宗旨。
例如, 在讲解“单词”这一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板块时, 教师首先应该抽出课前或课后的时间, 以面对面或无记名调查的方式听取学生对单词学习的看法,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单词学习与记忆方面的困难和忧虑以及适合自己的单词学习法。教师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谈或总结学生的调查反馈, 不仅能够明白学生在单词学习中的困难, 还能在单词教学法方面获得灵感。再结合自身多年的单词教学经验, 就能在单词教学方面做出一个合理的计划, 这一计划能够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想法, 从而得到学生的接受与认可, 学生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其他知识项目的生本教学同样也应该以学生的意见反馈为主, 充分照顾到学生的思想认知和内心感受, 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主体地位, 内心感受到来自于学科教师和整个教育教学领域的关怀, 从而产生主动努力学习的自信与冲动。
2.主动提问, 抛砖引玉
英语作为一门外国语言, 同中文的汉语言在单词构造、句型构造、表达习惯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这正是学生学习英语的难点、教师教学的重点所在, 也正是因为这些, 才使得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问题重重、困难不断, 因此, 学生的问题更显得弥足珍贵。教学活动应该围绕学生的问题开展, 这样才能体现生本教学的意义和内涵, 才能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 从而达成积极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新单元或新章节的阅读部分时, 例如, 在讲授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一课时, 教师应该在课前布置好预习作业, 让学生自行预习一般将来时的语法, 重点加强对阅读内容的预习, 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求每名学生都要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重点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知识讲解, 也可以鼓励学生和小组间相互讨论或与教师互动探讨, 最终得出结论。这样不仅能使英语教学有所侧重, 而且也能积极解决学生的问题, 从而使英语课堂更富活力, 最终赢得学生的支持和满意。
3.课后辅导, 不离不弃
生本教学的另一个引申含义就是教师要以全体学生为核心, 照顾到每一名学生, 无论是优等生、中等生还是学困生, 都应该获得同样的课堂主体地位, 获得教师同样的尊重与关怀。以少数优秀学生为核心的生本教学太片面, 因此, 教师要对所有学生实施同样的积极关注、关心与关怀。要想做到这一点, 教师一方面需要做好常规的面向全体学生的生本课堂教学, 另一方面也需要做好以少数“学困生“”后进生”为核心的课后辅导工作。
要想做好这项工作,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需要课后辅导的学生的范围, 然后, 逐渐细致到这些学生具体的薄弱环节, 再从全体到个体、从全局到部分进行逐一辅导、教育, 本着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 以生为本,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 这样才能使课后辅导更具生本特色, 更加有意义, 才能使师生的付出更加有收获。
例如, 在讲授Have You Ever Been to an Amusement Park这一课时, 一些英语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 对单词的理解与掌握有困难, 另一部分学生对语法、句型等含糊不清。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后辅导, 直到学生的难题和问题都得到解决, 学生满意为止。这样才能体现出课后辅导的积极意义, 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认可, 才能体现出生本教学的良好效果。
4.个性化作业设计
作业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必要组成部分, 因为课后训练是学生夯实、巩固与创新课堂所学知识的过程。然而, 很多初中英语教师却依然局限于传统的作业设计与布置方法, 为学生布置统一的作业, 忽略了生本教学理念的内涵。这样的作业设计无法发挥作业有效的功能与作用, 也不能切实照顾到多数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 在生本教学理念下, 教师必须改革初中英语课后作业的设计与布置形式, 一切围绕学生, 进行个性化作业设计, 打破作业千篇一律的弊端。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以及日常表现情况等进行个性化的作业设计, 将英语作业分成基础型作业、巩固型作业、探究型作业三大设计类型, 分别对应“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三大类学生, 并根据学生的学习进步、进展情况等进行灵活、适应性的调整。总之, 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对学生的进步要给予支持和鼓励, 从而改变他们的作业类别。
例如, 在讲授He Said I Was Hard-working这一课时, 对于“学困生”, 可以以本课单词的掌握与认知为核心布置课后作业。对于中等生, 则应重点以本课的语法项目、句式句型等布置课后习题, 使他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强。对于优等生, 则应该在巩固型作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探究性作业, 如长篇幅的阅读理解, 具有难度的写作项目等, 这样才能更快地提高优等生的英语水平。
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充分体现了初中英语生本教学的策略, 完全以学生为核心, 照顾到学生的利益, 必将发挥良好的作用。
三、总结
初中英语生本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策略, 教师必须以学生为核心开展这一教学活动, 注重生本教学法中正能量的发挥, 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俞立萍.苏州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研究[D].苏州大学, 2011.
[2]朱小燕.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J].文科爱好者 (教育教学版) , 2011 (3) .
[3]方宇绍.初中英语高效课堂模式初探[J].校园英语 (教研版) , 2011 (2) .
[4]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
生本高效 篇10
一更新观念, 转变师生角色
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活动, 需要用到学生的视觉感官、思维活动等。教师的“教”必须要配合学生的“学”才能起到作用。因此, 要以“生本教育思想”指导教学。教师要抛弃传统思想、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自身的角色, 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 而是成为学生的朋友, 成为其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首先, 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 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和见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想象, 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展示的大舞台。其次, 教师要改变课堂上一揽大局、专制独裁的局面, 学会在课堂留白, 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探究和创造。最后,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学习活动, 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学习状态、精神面貌、兴趣态度等, 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加以表扬和鼓励。这样, 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会被调动起来, 课堂气氛也会变得生机勃勃。
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 凡事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在美术教学时, 将课堂交给学生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例如, 在教学“外国肖像画赏析”时, 教师应少讲, 重点让学生去阅读教材, 琢磨肖像画的绘画技巧, 比较分析外国肖像画与中国肖像画的异同等。因为若教师一味地灌输和讲解, 只是将教师的观点和看法强加到学生的身上, 这样就等于扼杀了学生的思想。相反, 教师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去欣赏、体会这些外国肖像画的特征、绘画技巧、所表达的深意等;学生们就会大胆地发挥自我想象, 发表自我观点。一千个学生眼里, 有一千幅美术作品。到时候, 学生的见解一定会让教师大吃一惊。这样, 课堂模式从以前的“以教为主”转变成“以学为主”, 教师不再感到任务繁重, 学生也不会再觉得听课枯燥。
二创设情境, 引导学生自学
生本教育思想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提倡让学生们通过相互交流、合作与探讨进行自主学习。初中美术课堂也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初中美术教材中有着丰富的课题, 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些资源, 创设出有趣的教学情境,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例如, 教学“线的韵律与表情”时, 教师要结合一些情境去教学, 情境中有问题启发学生思考, 有悬疑扣人心弦、激发学生的好奇。为什么说美术中的线条是有生命力、有韵律、有表情的呢?小小问题情境的设置, 给本堂课增添了许多神秘感, 学生们都会好奇地思考。教师再通过多媒体展示出一些经典的、由线条组合而成的美术作品, 如城市中的雕塑、人物剪纸、国画、素描、写意风景图等, 让学生们欣赏并讨论分析。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探讨, 会惊奇地发现这些图画中的线条果然是有生命的, 它们有着各种韵律和表情, 有的在笑、有的在哭, 有的表现出庄严、有的表现出生趣。
这样, 小小的教学情境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思考和自主空间, 让学生可以自主思考、学习和探究。“以生为本”取代了“以师为主”的教学模式, 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取代了教师简单的灌输说教, 教学效果也会有质的突破。在此过程中, 教师只需适当点拨和指导, 就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发现, 促进学生探索。课堂氛围活跃了, 美术课堂变成了一个快乐的艺术殿堂。
三联系生活, 鼓励学生创作
美术是一门艺术, 美术作品主要是用线条、结构、色彩、造型等艺术语言来表现的。美术创作的源泉来自于我们熟知的生活, 生活中的人、物、景、事件都可能成为作品的原型。为此, 初中美术教学离不开与生活的连接, 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就可能会激起学生内心的潜能, 撞开学生智慧的大门, 带来无限的创作灵感。在生本教育理念下, 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观察生活、大胆发挥想象、勇敢尝试创作。只有这样, 我们的学生才不会受到教材或前辈作品创作思维的禁锢, 我们的美术作品才会不断推陈出新, 长江后浪推前浪。
如“最亲切的家具——座椅设计”一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设计兴趣、欲望和设计灵感, 就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座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学生们首先要结合生活经验了解不同类型座椅的外观、特点, 然后选择几款自己喜欢的座椅图片, 先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归纳其设计优点, 产生强烈的设计和创作愿望。教师再一边讲解座椅的发展历史, 一边了解座椅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 一边引导学生总结出座椅设计的基本原则, 即舒适、美观且实用。最后, 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大胆进行创作设计。此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多观察生活, 设计出有新意的日用品, 生本教育思想要求教学要联系生活, 鼓励学生善于利用生活中的美去创作更多、更新的艺术作品。
参考文献
[1]叶志宏.浅谈生本教育理念下中学美术教学观念的更新[J].现代教育论丛, 2012 (6)
借助充分预习,打造高效生本课堂 篇11
一、巧借多种形式,增强学生预习效果。
教育心理学指出,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的可塑性和模仿性极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因而对其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我认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首先就要从教会学生学会预习入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引导、评价和激励机制,一抓到底,使学生长期坚持并不断完善,巧借多种形式,增强学生预习效果,打造高效生本课堂。
(一)表格式:把表格作为预习的一项工具,能使所学内容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为学法迁移作充分准备。
1、化解难点的表格:
现用鲁教版教材中有许多具有强烈对比和内涵深刻的词句、段,它们既是学习重点,又是学习难点。运用表格预习把要突破的学习重点、难点设计成几个小问题,可以解决重点、分散难点,取得良好的预习效果。
2、学法迁移的表格:
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构段方式大致相同。运用表格自学可以使学生掌握这类课文的学习方法,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问题式:在一般课文的自主预习能力培养中,为使学生能独立、创造地进行学习活动,我将问题设计为:
1、 你理解了课文中生字新词了吗?你用上了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2、 你使用正确的读书方法来预习了吗?你试着给文章分段、了解主要内容了吗?
3、 你发现了哪些问题?通过探究解决了哪些问题?
二、借助充分预习,从“文本”走向生本。
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材是语文课本,这是学生系统学习语文知识,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最直接凭借,因此,在学生预习中,要高度重视教材的使用。但是语文又不拘泥于此,它的范围是广泛的,生活处处皆语文,因此说,生活就是最丰富最庞杂的语文教材;课外语文不仅是课内的补充,更是语文世界的拓展。只有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将书本和生活紧密联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立足教材研读,发挥教材优势。
现用的语文教材选取的文章,尤其是现代文,大多文辞优美,且字里行间蕴有极强的形象性,它往往通过比喻、拟人等修辞,通过色彩的对比、映衬等,形成一种期待的美。预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研读文本,促使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形成对事物以及情境等的主观印象,从而调动学生大脑中的关于生活与学习的相关影像,以形象化的手段感染学生,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二)学习贵在有疑,启发学生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使知识成为学生质疑思考的果实。在课前预习中,教师要找准自主探究的切入点进行预习设计,让学生学会提问。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在尝试从文本中发现、提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暂时的困难也是非常正常的,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不要想着去代替学生解决问题,而应注重“引、拨、疏”等方法的指导,用不同的方法引导和激励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越多,好奇心就越强,情趣就越浓,思维也就越活跃。这时,学生的角色便从一个接受者转变为一个探究者。
三、借助充分预习,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课前充分预习,使学生展示自我的意识和机会多了,成功的体验也随之增加,因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兴趣一旦被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
(一)充分预习是成功展示的前提。
充分预习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为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营造空间。民主、平等、包容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环境所具有的特点,没有一个民主的机制,没有一个平等支撑的氛围,就不可能有学生之间真正意义的互动,课堂教学就不可能有动态生成。因此教师应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掌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教学,进行自主、合作地探究,从而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真正的活起来、动起来,促进具有生命色彩的动态课堂更精彩、更充满青春活力。
(二)充分预习是成功写作的保证。
生本高效 篇12
关键词:生本课堂,高效课堂,课堂评价,晒教案
在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淘宝、微信等媒介工具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泛在学习时代,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的学习方式开始进入校园,这对于西夏区第二小学的全体老师来说,让他们开始面对教育信息化的困惑,面对教育生本化、高效化的困惑,加之教育教学对象90%为务工人员子女,他们该如何当好一个云时代的人民教师,如何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学习状态?从程岗校长这个思考诞生之始,银川市西夏区第二小学便开启了全新的课堂教学改革之路。
一、案例的主要内容
(一)“一晒”———教案作业晒评制度大大提升了教师的备课质量
西夏二小分别在2014年和2015年两次对教案备写和作业批改进行了制度创新,每学期举办一次“人人晒教案,人人晒作业,人人当评委”的晒评活动,评出一二等奖,在全校学生面前隆重表彰,此举迫使每一位教师都开始更加用心地备课,因为谁都不希望自己在学生面前“丢面”。2015年11月,在学校第二届教案作业晒评活动之后,学校重新修订了各项要求,提出了“488”备课模式,即整本教案要有4项主体内容,课时教案要有8个部分,教学设计要落实“八备”。在学生作业管理上,学校做了详细的要求,如对学生的书写用笔、对课堂作业的格式和教师批改的约束性和自由度都进行了严格规范。
(二)“二引”———“生本教育”和“高效课堂”的先进课改理念为教师日常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
校长和骨干教师赴广州参加了全国“生本教育”培训,全体教师都关注了“生本教育”和“高效课堂技术操作”的微信公众号,定期组织学习和论坛活动,老教师和中青年教师都从不同程度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实践着“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理念。目前,有三分之一的教师已经开始了“先学后教、小组合作学习、学生汇报展示”的教学实践研究,全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灵动、高效、快乐,语文课开始重视阅读推进和单元整体教学,数学课重视发展学生思维和错题学生讲解,英语课重视课堂活动与激趣。
(三)“三研”———研修网络教研、研修小组合作学习、研修单元整体备课,逼迫教师向教学专业纵深发展
一是学校特别重视网络教研管理工作,每一天,学校录播教室里都会有老师在里面上课,录好的课都会及时上传到学校教学云平台,供大家观课、议课和打分评价。每一次网络集体备课过程中,主备课人和其他教师都能在网络上互动交流,留下了思想碰撞的文字记载。每一次“网络教研专题点评会”上,都会播放出云平台上录像课的典型镜头,组织教师进行讨论交流,宣扬闪光点,告诫教学低效情节,现身说课,效果非常好。二是为解决“生本高效课堂”的难题,学校开展了“基于导学简案的小组合作学习专题研究”,分语、数、英三个学科组集体备课,共同商讨导学简案的制定,共同争论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操控、学生汇报发言培养和评价机制,有4名骨干教师的课堂效果显著,其他教师的课堂在学习方式上也有了较大的转变。三是为了让课堂“简单、高效、快乐”,学校开展了“单元整体备课专题研究”,引导各科教师找到单元教学的“根本”,整合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灵动、高效、快乐。
(四)“五评”———原创的“水墨丹青”课堂评价激励机制与《“3+X生态阅读”评价记录手册》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
一是西夏二小原创出一套学生评价体系,“若水、墨竹、丹鲲、青风”四个少年形象分别代表德、美、智、体四个方面表现最优秀的少年,学校给每名学生配发了《西夏二小“水墨丹青”美丽学生能量卡晋级评价手册》,给每一位老师配了“若水、墨竹、丹鲲、青风”四枚能量印章,其中的“丹鲲”印章主要用于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听课、思考、作业等进步表现,目前全校已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拿到了“丹鲲”铜卡的奖励,学生努力在每一堂课上有所进步的学习状态非常好。二是全校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原创的《西夏二小“3+X生态阅读”评价记录手册》也免费给每一名学生发放,手册中向学生推荐了1-6年级每学期的3本必读书目和X本推荐书目,保证了学生读书下有保底,上不封顶,全校学生的读书积极性显著增强,大语文的学习观已经建立。三是学校开发出“书法课”和“经典诵读课”的校本教材,坚持每学期对全校学生进行这两项评价测试,颁发书法和经典诵读的优胜班级和特色班级奖状。四是学校认真分析了近五年本校各科检测结果,给不同年级不同学科制定了合格率和优秀率的奖励标准,经教代会表决通过使用10%奖励性绩效工资兑现,对合格率为100%的教师进行重奖,引导教师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截至目前,合格率与优秀率突破奖励标准的教师人数已从寥寥无几变为全面开花。五是学校每学期对全体学生的跳绳、踢毽子、仰卧起坐体育技能进行统一测试。
(五)“一游戏”——“水墨丹青”学科知识对战游戏牌让学生在课间游戏中温习巩固学科教学知识
2013年开始,学校就倡导各科教师在课堂上设计教学游戏,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快乐感,尤其是低年级,必须在每堂课上实施游戏教学法。2015年,学校原创的“西夏二小‘水墨丹青’学科知识游戏牌”诞生,免费给中高年级各班配发,学生课间通过玩游戏牌,逐步强化了“问字牌”上的100个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且“问字牌”的内容还在不断更新,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让学科知识活跃在学生日常生活中。
二、案例的实践成效
从2013年初对生本理念的疑惑到《云环境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模式的实践和探究》课题的深入研究,再到“一晒二引三研五评一游戏”的课程改革推进模式,西夏二小老师的“生本高效课堂”教学思想历经先感知、边学习、边实践而感悟的洗礼过程,这一路走来,虽然跌跌撞撞,但生本实践的大道越走越宽阔。老师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发现无论是老师自己还是学生,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后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给了老师继续生本课堂研究的信心。
首先是最具说服力的成绩的变化。实验班在这几年的语文期末检测中,比平行班的成绩都要高,以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为例,二年级实验班比非实验班语文成绩的优秀率高出5.3%,四年级高出8.2%,六年级高出8.5%。成绩是最有说服力的。这让学校的老师看到“生本高效课堂”的优势所在,也纷纷行动起来,课题组老师也毫不吝啬,将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每个课题组成员带2-3个老师,带动所有老师,所有学科进行“生本高效课堂”的实践。这也促使程校长下定决心,在全校12个班级全面展开高效课堂的实践,研究的方式是以子课题的实践展开,老师人人有课题,人人有研究,这样,老师教研能力的提升就有了基础和发展平台。
其次是课堂变得更富有吸引力。我们现在的课堂遵循“个体先学—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上台展示—评价激励”这样的“生本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教少学多,让“教的课堂”变为“学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是积极、欢乐、开放、高效的。再加上多媒体新技术的助力,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牢牢吸引学生。课堂上,老师把学生看做一种资源,是被依靠的生命,话语权和评价权是属于学生的。老师的放手,让学生就拥有了展示空间,老师的信任,让学生就拥有了创造平台,老师深切感受到“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带来的惊喜。在老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学生敢说、会说,乐于去表达。尤其是和谐竞争让每一个小组的成员“相亲相爱”,自觉性、自我管理约束的能力大为增强。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火苗被点燃,变得乐学、会学。面对新的一课,先自己学习,自己去体验发现、探索、收获的快乐,体验自己思考、努力带来的成就感,体验自己在小组中的被认同感和责任感,每天都有新发现,每天都有收获,每天都有进步,这样学生把学习看做是一件快乐的事、简单的事,怎能不更加热爱学习呢?
进行“生本高效课堂”改革的三年来,西夏二小以“一晒二引三研五评一游戏”为主要工作思路,以《云环境下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为排头兵,逐步推进西夏二小教育教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每个人创新的热情,聚焦课堂,追求高效课堂,卯足劲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质量,让西夏二小师生面貌一新。尽管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但老师坚定信念,边实践边摸索边改进边完善,因为生本课堂不是急功近利的课堂,要有耐心,要静待花开。
李嘉诚说过一句话:“一个鸡蛋,从外部打破它是食物,从内部打破它是生命。”只有打破自己才能前进,才能破茧成蝶,虽然这个过程往往是痛苦的。“生本高效课堂”让西夏二小的课堂延续新生命、经历再成长,西夏二小的老师为了学生学得更轻松,学得更快乐,一定会坚持走在专业发展的大道上,而且越走越坚定,越走越有力!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生本高效】推荐阅读:
生本高效课堂10-14
打造生本高效课堂01-01
打造生本高效语文课堂06-06
生本高效课堂教学反思12-23
学习生本高效课堂心得体会01-06
高效课堂如何高效09-01
高效导学促进高效学习05-16
英语高效课堂下的高效练习07-28
培养高效工作方法和高效工作习惯01-13
高效药物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