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精选12篇)
组织学 篇1
非洲鸵鸟(Africaostrich),属鸟纲,鸵形目,鸵鸟科,是世界上现存个体最大的鸟类,原产于非洲草原和阿拉伯沙漠。非洲鸵鸟生长快,耐粗饲;非洲鸵鸟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其肉质细嫩,口感鲜美。非洲鸵鸟皮革轻质、柔软、耐用,有良好的通透性,品质胜过鳄鱼皮,国内外纷纷看好非洲鸵鸟养殖业。由于非洲鸵鸟及其产品具有以上特点和价值,从1992年起,国内引进非洲鸵鸟人工养殖获得成功[1]。有关非洲鸵鸟的生态学和养殖的文献较多[2,3],形态学资料虽有报道[4,5],但至今尚未见有关于非洲鸵鸟小肠组织学的研究资料。作者对非洲鸵鸟的小肠进行了组织学观察,旨为研究非洲鸵鸟的饲养管理、生理机能和疾病诊治提供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实验动物:非洲鸵鸟3只,30日龄,体重2.5~3.0kg,由郑州金鹭鸵鸟园提供。固始鸡3只,30日龄,体重0.25~0.3kg,由河南农业大学农场提供。
1.2 方法
1.2.1 取材
非洲鸵鸟颈静脉放血致死后取出肠管,切成0.5cm×0.5cm×1.0cm大小组织块,置于4%甲醛溶液固定48h,常规切片,HE染色。
1.2.2 组织观察
切片制好后放置于Nikon—E 200显微镜下观察,选取适当的视野拍照。
2 结果与比较
非洲鸵鸟的肠管从内到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四层结构。
2.1 黏膜层
黏膜层有黏膜上皮、固有膜和黏膜肌层三层组成。
2.1.1 黏膜上皮
为单层柱状上皮,由排列整齐的柱状细胞与分布于其间的杯状细胞组成。杯状细胞在空肠黏膜上皮层中,越往后段,数目越多,呈高脚杯状,位于柱状细胞之间,球形核位于细胞基底部,其上半部由于充满黏原颗粒而膨胀。
2.1.2 固有膜
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有较多的细胞成分,同时含有血管、神经及淋巴组织。固有膜与粘膜上皮向肠腔突出形成绒毛,其中有中央乳糜管。
非洲鸵鸟十二指肠绒毛的结构很特殊,都起始于固有膜的基部,呈枝状分布。在十二指肠的横切面,肠绒毛呈整齐连续的波浪形排列,从而在纵向上形成了较大并且整齐的扇形皱襞(图1)。而固始鸡的十二指肠绒毛却是相互独立地呈束状排列(图2)。
非洲鸵鸟空肠(图3)和回肠(图5)的绒毛分支较多,且顶端彼此相连形成无数的桥梁。而固始鸡此二段肠绒毛(图4和图6)分支却很少。
2.1.3 黏膜肌层
由一层较厚的纵形肌构成,肌纤维伸入肠绒毛内部,
2.2 黏膜下层
黏膜下层不明显,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在十二指肠,没有十二指肠腺,只有少量的由黏膜上皮与固有膜下陷所形成的大量的单管状腺,开口于绒毛的基部。
2.3 肌层
非洲鸵鸟小肠肌层发达,由内环肌和外纵肌构成,内环肌较厚。肌间结缔组织分布有血管,神经等。
非洲鸵鸟十二指肠段肌层的内环肌不同于一般的平滑肌(图7),这层肌肉较厚,呈环行排列,并且形成十分明显的肌小节。虽然固始鸡的十二指肠内环肌(图8)也很发达,但与普通的平滑肌并无肉眼可见的区别[6,7,8,9,10]。
2.4 外膜
由一层较薄的结缔组织及间皮组成。
3 讨论
根据上述观察,分析结果表明:非洲鸵鸟小肠与其他家禽的相似[6,7,8,9,10],主要由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组成。
但是,非洲鸵鸟的小肠有许多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结构。
在十二指肠段,扇行排列的绒毛褶整齐地纵向分布,这种肠绒毛褶与食糜接触面积更大。纵行排列的绒毛褶不但减慢了食糜在小肠处的运动速度,使其在小肠中的停留时间更长,而且也有利于肠道的往返运动,从而更有利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空肠和回肠的肠绒毛都呈枝状分布,且顶端彼此相联,这种结构好象形成了无数的桥梁,进一步保证了对营养物质吸收的通畅。这些结构的特殊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肌层特别发达,可分为内环肌和外纵肌,肌间有丰富的血管、神经等。并且,不同于任何动物的肌层,非洲鸵鸟十二指肠肌层的内环肌形成许多明显的小节。这种分节的肌层可能有很大的伸展性,在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下,能够适应实际的需要而伸展,使小肠的长度延伸至本身的数倍,从而能够容纳更多的食物,有利于食物的储存。同时,这种结构可使平滑肌的自动节律性和紧张性更大。非洲鸵鸟十二指肠肌层的这种特殊结构,有利于在十分干旱的非洲草原及沙漠地区中储存更多的食物,增强了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空肠和回肠的平滑肌却没有这种结构。这些特殊结构的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肖传斌,刘忠虎,梁宏德,等.非洲鸵鸟食管组织学观察.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39(1):102—105
[2]韩刚,陈锦浓.介绍巨型特种珍禽.养禽与禽病防治,1994;86(5):36
[3]郭芳彬.鸵鸟的生活习性与饲养技术.养禽与禽病防治,1995;87(2):39—40
[4]彭克美,邱德新,周和清,等.鸵鸟骨骼的解剖学观察.野生动物,1997;(2):44—46
[5]彭克美,张维民,冯悦平.非洲鸵鸟脑的解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8;17(4):373—377
[6]罗克.家禽解剖学与组织学.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63—68
[7]李德雪,伊昕.动物组织学彩色图谱.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96—223
[8]张德禄,俞诗源,张育康.3只红腹锦鸡小肠的显微结构观察.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36(3):63—66
[9]贾东平.东方白鹳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研究.野生动物,1991;64(6):46—48
[10]贾东平,彭克美.东方白鹳消化器官的组织学结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90;(1):27—32
组织学 篇2
答:行政组织文化的结构内在地包括思想性的行政组织文化、制度性的行政组织文化和心理性的行政组织文化三个层次。
行政组织文化结构中的三个层次,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有其必然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表现为同一性联系和差异性联系两个方面。同一性联系就是思想性的行政组织文化、制度性的行政组织文化和心理性的行政组织文化三层次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构成了一个无穷无尽的相互作用的网络
(1)思想性的行政组织文化是制高点:(2)心理性的行政组织文化是基础:(3)制度性的行政组织文化是中介:
差异性联系根源于三层次运动的不同步性。这种不同步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各层次自身特征和功能的差异造成的。
行政思想层次是行政组织文化结构中变动性最大、活跃性最强的层次,任何行政组织文化的变革都是从这一层次开始的。行政心理层次恰恰相反,变动的过程最为缓慢,一旦形成,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它代表着行政组织文化的保守性与惰性,不一定随行政思想和行政制度同步运行,是行政组织文化发展变化的阻碍因素。行政制度层次的运动既受到行政思想和行政心理两层次的制约,又从与行政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直接交往中获得自身的规定性,产生与行政思想、行政心理两层次不同步的运动。
2、面对不确定的环境,行政组织该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答:组织应对不确定性的内部策略主要包括:
1、资源的储备;2.平衡策略;
3、预测和计划策略;
4、平抑以及定量配给的策略
5、结构的调整和改革
组织应对不确定性的外部策略:
1、竞争策略;
2、合作策略;
3、参与管理;
4、公共关系
3、行政组织执行试点的作用及步骤有哪些?
答:⑴是为了保证行政组织执行的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而先对部分执行客体实施行政组织决策方案,获得全面推广的初步经验和评估资料;通过试点以获得检验决策方案是否有效以及进一步了解实情况的真实性与可行性,便于行政组织决策方案的有力执行或修正与改善。
⑵科学有效的试点安排有利于减少行政组织执行风险,使决策执行失败带来的损失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有利于降低组织执行成本;
步骤:⑴选取典型部门、典型地区或典型单位作为试点对象,⑵制定合理的试点方案,并进行各方面试点的情况摸底与测试分析。⑶根据试点情况进行科学总结,试点结果要求实事求是、综合调查、深层发掘和系统思考。
4、合理的行政组织结构的标准是什么?
答:(1)任务与组织平衡。每个职位、单位、部门,一级行政组织的设置,刚好与所要行使的职能、任务相平衡。既能充分满足工作的需要,又能使每个组织和个人工作量饱满,使事有人做,人有事做,人与事得到最佳配置。(2)各个组织、人员之间按比例配置。按照各个单位之间、各人员之间的工作衔接关系及其工作量的比例关系来设置单位和人员,使整个行政系统工作的流程能够畅通地、按比例地协调发展,没有因工作量设置不佳而使工作流程中断的现象。(3)明确分工,合作良好。分工的目的,一是使各个具体职能能够得到最好的执行,使各个工作人员能在专的基础上精深;二是为了更好地合作,使整个行政组织的职能因分工而又得到更好的、密切配合的执行。因此,如在相关业务隶属关系上,就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合作。对非隶属关系而又需要相互配合的平级单位,则要考虑建立一个协调委员会或者由某行政组织首脑来负责协调。(4)适应环境,具有弹性。现代行政组织是一个适应环境的开放系统,组织系统能否适应环境,并且具有弹性,这是衡量组织结构是否合理的又一标准。任何组织都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适时地加以调整,使结构具有适
应性、伸缩性和应变性,以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的需要。
5、行政组织决策的法制化如何保证?
答:决策法制化是指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规定和约束决策主体的行为、决策体制和决策过程,特别是通过法律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组织决策的民主权利,并使组织领导者的决策权利受到法律和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决策法制化是我国实现“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要实现决策法制化:
1、理顺决策主体关系,完善决策规则;
2、决策程序法制化;充分发挥决策监控子系统的作用。
6、矩阵组织结构有何特点?
答:矩阵组织结构的特点是:联系紧密,配合默契,专业化,效率高,灵活性应变性强。
7、行政组织管理未来有何趋势?
答:
1、行政组织的环境将更为动荡和复杂;
2、知识管理的兴起与发展;
3、战略性管理的重要。
4、利用信息科技,创新服务形态与治理形态;
5、更为弹性、有机式的组织机构。
1、行政文化对行政组织有何影响?
答:⑴行政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行政组织。⑵行政文化对行政组织产生聚合力量。⑶政文化对行政组织运作产生影响。
2、完善我国的行政组织监督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答:(1)健全监督独立机制,提高监督主体的法律地位。(2)建立监督协调沟通机制,提高监督主体的信息沟通和监督聚合力量。(3)强化权力制约机制,提高监督机关的权威性。要以权力制约权力,就必然要求制权力的监督权应大于或至少应独立地平行于被制约的权力,(4)完善行政组织监督的法律条例,加强行政组织监督和廉政建设的法律地位。(5)落实监督教育机制,提高监督人员素质。(6)完善社会监督机制,提高群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行政组织激励有何特点?
答:(1)激励以公务员的心理作为出发点。(2)同一激励产生的行为表现在某一个公务员身上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受多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表现也有所不同。(3)同一激励导致的行为表现在不同的公务员上有不同的反映,在不同的公务员身上诱出的行为表现则可能需要不同的激励。(4)激励的目的是调动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公务员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但这种调动和发挥不是无限的,它受公务员的主客观条件如知识能力、体力、年龄等的限制。(5)激励是要计算投人产出比率的。激励归根到底是为组织实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它不能凌驾于目标之上,当激励需要支付的代价大于它所能产生的效益时,它就是不切实
际的。
4、在行政组织结构中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的关系如何?
答: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的关系:研究表明,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在某一特定规模的行政组织内呈反比关系。管理层次多,则每一层行政机构的管理幅度就窄;反之,管理层次少,则每一行政机构的管理幅度就宽。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结构。管理层次多、管理幅度窄的行政组织结构呈高金字塔型,是“尖型结构”;而管理层次少,管理幅度宽的组织结构则呈扁金字塔型,是“扁平结构”。不同形态的组织结构具有不同的功能特点。
1、行政组织结构发展的趋势有()A:扁平化B:弹性化C:网格化D:虚拟化
12、行政组织发展的内部动力因素包括()A:行政组织目标和价值取向B:行政组织文化C:行政组织管理D:行政组织技术E:行政组织结构
11、行政组织变革的主要内容是()B:职能变革C:结构变革D:权力关系变革
10、行政组织文化按作用的领域来分,可分为()。C:总体行政组织文化D:区域行政组织文化
9、马斯洛按照需要的重要性和发生的前后顺序,将人的需要分为()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社交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
8、行政组织沟通按信息流向可划分为()A:上行沟通B:平行沟通C:斜行沟通D:下行沟通
7、行政组织外部监督主要包括()A:国家权力机关监督B:政党监督C:司法监督D:社会监督
6、行政组织监督的内容包括()A:行政组织B:行政职责C:行政程序D:行政措施E:行政行为
5、行政组织监督的主体有()B:法定监督主体C:法律、政策的授权主体D:委托监督主体
4、冲突的类型主要有()A:利益冲突B:目标冲突C:制度冲突D:道德冲突
3、决策方案设计的类型主要有()A:例行设计B:类比设计C:渐进设计
2、按照行政组织决策主体的人数和决策权力分配的情况,可以把行政组决策分为()A:群体决策B:集体决策C:个人决策
10、按纵向层次的多少,可以把行政组织分为()A:金字塔型B,扁平型C综合型
5、提出"在等级组织中,每一个成员都趋向于晋升到他所不能胜任的层次”这一观点的是
()。A:彼得
6、生态行政组织理论的基础是()。C:环境理论
7、新公共行政学派的行政组织理论主张()。B:公平优先
8、马克斯・韦伯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应是()。C:官僚制
9、在下列行政组织理论流派中,特别重视研究行政组织中人的因素的是()。B:行为科学
10、英国学者帕金森在《官场病》中指出一个机关趋于腐败时的征兆是()。D:豪华的办公大楼和考究的办公环境
11、根据雷格斯的生态行政组织理论,工业社会的行政组织模式是()。C:.衍射型
12、以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的人性假设是()C:社会人
1、社会组织中规模最大、管理范围最广的是()。C:行政组织
2、下列组织中属于狭义的行政组织是()D:.国务院
3、行政组织在依法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过程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被称为()。C:行政组织功能
4、行政组织高效运转的关键是()。D:权责体系
1、行政组织纵向分工的基础是()。B:层级制
2、我国各级政府的统计局属于()D:信息机关
3、按管理程序对行政组织进行分工易于造成()。C:割裂管理对象间的相互联系
4、行政组织结构的灵魂和核心是行政组织的()B:权力分配关系
5、在行政组织结构中,人、目标与权责的最初结合,构成了()A:.职位
6、行政组织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深层环境是()C:经济环境
4、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主要侧重于研究()A:组织结构C:组织体制D:组织类型
6、秦汉时期实行的三公九卿制中,三公是指()A:.丞相C:太尉D:御史大夫
5、西方行政组织理论发展阶段有()A:统治行政时期C:管理行政时期D:服务行政时期
7、西蒙的组织影响论中认为组织的外部影响包括()A:命令B:建议C:信息D:培训
7、决定行政组织的具体形式和地位的是()D:政体
8、影响行政组织生存与发展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构成了行政组织的()A:.环境
9、行政组织在创建良好宗教环境的措施中,其核心是()C:政教分离
10、期望理论是由()提出的。B:弗鲁姆
11、行政组织变革最大的阻力来自()。B:行政组织自身 “ 经济人 ” 特征12、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A:政务院
13、行政组织规模过度膨胀的主要原因是()B:官员自身利益追求
1、行政组织和特征是()A:权威性B:法制性C:系统性D:发展性
2、下列属于当代各国行政组织的社会功能的有()A:提供社会保障B: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D:环境保护
3、行政组织的无形要素包括()A:目标B:权责结构D:团体意识
8、巴纳德认为:组织作为一个协作系统,必须具备的要素有()。A:共同的目标B:协作的意愿C:信息交流
组织学 篇3
关键词 宫颈 微偏腺癌 免疫组织化学法
资料与方法
1980~2006年妇科手术切除的宫颈微偏腺癌20例,年龄28~50岁,均为已婚妇女,其中1例为Peutz-Jeghers综合征,20例均以阴道不规则出血而就诊,组织学涂片大致正常,其中3例为ASCUS,1例为未明原因的细胞。
方法:对全部微偏腺癌切片进行复阅并做免疫组化CEA+KI-67。
结果
对宫颈微偏腺癌,HE切片镜下观察组织学特点:有向宫颈壁深部浸润的腺体超过8mm,并有乳头状突起突入管腔,宫颈大血管周围或神經周围及近浆膜面可见深陷的非典型增生的腺体、扭曲、畸形,有的腺腔螺旋盘错,有的引发间质纤维组织反应性增生,偶见核分裂,大多细胞核位于基底,核仁不显,异型性很小,有的细胞形态完全正常。免疫组化染色,统计学处理结果提示:微偏性腺癌组与宫颈腺上皮轻度增生组,微偏腺癌组与对照组的CEA、KI-67相差非常显著(P<0.01);不典型增生组与对照组CEA、KI-67相差显著(P<0.05);而微偏腺癌与不典型增生组,轻度增生组与对照组相差不显著(P>0.05)。
讨论
肿瘤中心部位出现大血管常是诊断宫颈微偏腺癌的线索,尤其是冰冻切片时。但也要注意特殊情况,我院20例宫颈微偏腺癌,其中有1例在冰冻切片时肿瘤中心部位未找到大血管,患者28岁,后根据浸润深度超过8mm,术中又做了髂内1枚淋巴结直径2.5mm,见到转移灶,确诊为微偏腺癌,做了全子宫+双附件及盆腔淋巴结清扫。从瘤细胞的异常程度看:宫颈内膜的腺体外形多样,大小也不一致,小而规则形状,大而不整形者均可见到,细胞形态看上去可完全正常,也可呈腺癌者。从瘤细胞成分看:腺体大都被覆有单层柱状黏液生成细胞,除了大小形状外,它们与正常的宫颈腺上皮无异,即便在转移灶,瘤细胞形态看上去也正常。
鉴别诊断:①弥漫性宫颈内膜的腺体层状增生:该病偶见于子宫切除标本,大小中等,分布均匀分化极好的宫颈内膜腺体分布于宫颈壁的内1/3,与其深层间质之间分界清楚。②良性宫颈腺肌瘤:分化极好的宫颈内膜腺体间分布有大量的平滑肌细胞。
微偏腺癌的病变形态虽然温和,但在病变早期即可出现深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对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患者,绝不放过,一定及时找到出血的原因,使微偏腺癌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以防漏诊。
参考文献
猪跟腱的组织学研究 篇4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组织工程研究的深入,异体跟腱的移植修复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同时,采用组织工程跟腱/韧带修复技术重建其断裂或损伤,也成为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1 - 2]。而构建上述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必需具有完整的形态组织以及良好的组织显微结构[3],因此,对跟腱进行组织学研究也成为其在组织工程应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研究以猪跟腱为原料,综合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等先进手段,采用组织学方法对猪跟腱的组织学结构和纤维的精细结构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为其医学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1 试验部分
1.1试验主要材料与仪器
猪蹄,外购;
氯化钠,AR,成都金山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甲醛、戊二醛、苏木素、三氯化铁,AR,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
伊红,AR,北京市化学试剂研究所;
间苯二酚,AR,湘中地质实验研究所;
苏丹Ⅳ,AR,上海试剂三厂;
碱性品红,AR,沈阳试剂三厂。
冷冻切片机Leica CM1950,德国Leica公司;
光学显微镜COVER - 015,日本Olympus公司;
原子力显微镜SPM9600,日本Shimadzu公司;
扫描电子显微镜JSM - 5900LV,日本电子公司。
1. 2 试验方法
1. 2. 1 原料的处理
用解剖刀将猪跟腱小心地从新鲜猪蹄中解剖取出,再用手术刀仔细剔除软骨和肉质血管,机械手工除去其表面筋膜等附着组织,用PBS溶液反复清洗后将其剪成3cm左右的小段备用。然后用生理盐水再次对其进行浸泡清洗以清除表面组织,最后用超纯水反复漂洗,洗净为止[4]。
1. 2. 2 组织染色[5 - 6]
将上述洗净得到的跟腱小段,用10% 的中性甲醛固定24h以上。取出固定后跟腱,自来水冲洗1 ~ 2min后用剪刀剪取合适大小固定在底座上,采用冷冻切片法,按照平切( 顺着跟腱长度方向垂直于圆柱面) 和纵切( 平行于圆柱面) 以不同染色法所需要的厚度进行切片,按照不同染色法对所观察的不同组织进行染色。
1. 2. 2. 1苏木素/ 伊红染色法( H. E染色法)
将附贴好的冰冻切片( 厚度为12μm) 在苏木素溶液中进行染色,约20min后用自来水洗涤至切片变深蓝色; 然后用0. 1% 的酸酒精将其分化至淡蓝色,再放入1% 的伊红溶液中进行染色,酒精梯度洗脱后用中性树胶固封,风干切片后在不同倍数( ×40、× 100 )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
1. 2. 2. 2 威氏染色法
将附贴好的冰冻切片( 厚度为12μm) 在威氏弹性纤维染液中进行染色,约40min后用自来水洗涤,再用0. 1% 的酸酒精适度分化,酒精梯度洗脱后用中性树胶固封,风干切片后在不同倍数( × 40、× 100)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
1. 2. 2. 3 苏丹IV染色法
将附贴好的冰冻切片( 厚度为18μm) 先浸泡在70% 酒精中,然后用苏丹IV染液染色至切片成红色,再用70% 酒精浸泡清洗,最后用甘油明胶固封,风干切片后在固定倍数( × 40)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结果。
1. 2. 3 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 观察
将洗净的猪跟腱,用2. 5% 的戊二醛固定24h以上,PBS清洗后将其切成3mm × 3mm的小段,采用常规梯度酒精脱水后临界点干燥,表面喷金镀膜,扫描电镜下进行平切面和纵切面扫描,观察跟腱的形态学特征[3,7]。
1. 2. 4 原子力显微镜( AFM) 观察
将附贴好的冰冻切片( 厚度为40μm) 用500、800、900、1 000m L / L的梯度乙醇逐级脱水,每次2min。风干后,取跟腱的平切切片进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工作参数为17. 5N/m力常数、210k Hz共振频率,扫描范围为2μm × 2μm[8]。
2 试验结果与讨论
2. 1 光学显微镜
经过不同染色法染色后的切片,运用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到染色后相对应的组织结构及其分布,包括胶原纤维、跟腱细胞、弹性纤维和脂肪。
2. 1. 1 胶原纤维及跟腱细胞
跟腱是一类致密性的结缔组织,其80% 的成分都是胶原纤维[9]。运用H. E染色法,可以对跟腱内的胶原纤维、细胞等组织进行染色。有文献[10]记载,染色后,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细胞被苏木精染成蓝褐色,胶原纤维会被伊红染成红色。
图1 为跟腱组织切片的H. E染色图。由图1 可以看到: 染色后跟腱组织中红色的胶原纤维( 图1A) 和蓝褐色的跟腱细胞( 图1B) 。同时,胶原纤维束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疏松结缔组织。从图1 - a、1 - b中可以看到,纵切的断面呈现网格状,胶原纤维的一端较紧密地连接呈束状,周围有疏松的结缔组织环绕; 从图1 - c、1 - d可以看到猪跟腱中的胶原纤维束数量多、结构清晰,沿纵轴呈平行排列; 梭形跟腱细胞呈串珠状,较为规则地分布在胶原纤维束之间,排列整齐,这与相关文献研究结果一致[7,11]。大量胶原纤维的存在使得跟腱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也从侧面提示猪跟腱可以作为一种优良的组织工程研究的原料。
2. 1. 2 弹性纤维
跟腱作为一种致密、规则的胶原组织,除了含有大量的胶原纤维之外,也还有其他的组成材料,其中主要包括弹性纤维,且其较胶原纤维要纤细,呈丝状,排列较散乱[12]。
图2 为跟腱组织切片的威氏染色图。从图2 可以看出: 经过威氏染色法染色后跟腱中的胶原纤维( 图2A)呈浅兰色,分布和形状跟图1 中的结果一样; 图2 - a、2 - b的网格状结构和图1 - a、1 - b描述类似。而弹性纤维( 图2B) 呈丝状,相比胶原纤维明显要小,无规则地分布在疏松的结缔组织中,与上述文献[12]记载相似。弹性纤维主要成分为弹性蛋白,对跟腱在牵拉作用过程中有更大的耐受力,弹性纤维的存在也使跟腱在负荷的条件下具有延伸的能力[13]。因此,使得跟腱在组织工程中相关的生物力学特性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本文的组织学观察研究也给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2. 1. 3 脂肪
在跟腱的这种致密的结缔组织中,脂肪的含量相对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要少很多。通过运用苏丹IV染色法,可以将跟腱组织中的脂肪细胞染成红色[14]。
图3 为跟腱组织切片的苏丹IV染色图,由于要全范围地观察脂肪细胞的分布情况,所以只在40 倍下进行光学显微镜的观察。从图3 中可以看到: 被染液染成红色的脂肪细胞; 图3- a、3 - b分别为跟腱的纵切面和平切面,从2 图中可以看出脂肪细胞主要分布在跟腱的表层,可能是由于在原材料处理过程中脂肪除去不尽所导致。同时,其染色结果也从侧面证实了跟腱中脂肪含量较低,降低了在应用过程中的前处理的难度,这是跟腱作为组织工程材料在制备原料过程中的主要优势之一。
2. 2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由于光学显微镜在观察深度上的局限性,扫描电子显微镜成为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电子光学仪器,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有关样品微观结构的观察。图4 - a、图4 - b分别为猪跟腱纵切面和平切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图。
从图4 - a纵切的断面可以看出:跟腱是由很多大小不一、断面形状不规则的大型胶原纤维束( 图中箭头所示) 组成,纤维束之间也存在大小不一的空隙,这些胶原纤维束通过缠绕编织,形成了跟腱的纤维结构; 从图4 -b平切的断面可以看出: 跟腱的胶原纤维束( 图中箭头所示) 平行排列,不同的纤维束也存在一定的穿插交织,结构非常致密; 形貌上呈现出波浪状,有可能是纤维伸展不充分所致。这与文献[15]中报道的跟腱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一致。同时,由胶原纤维束交织形成的纤维结构,使跟腱结构既牢固又具有一定的抗拉伸作用,使得跟腱具备有应用于组织工程的生物力学特性。
2. 3 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原子力显微镜作为一种直接的表面观测技术,大多用于观察组织及样品内胶原纤维的精细结构,它的多通道成像方式能够给在原纤维水平上呈现更为直观的结构[8]。用形貌像和相位像2 种成像方式,对猪跟腱纤维的精细结构进行了观测( 见图5) 。
图5 - a、图5 - b分别为猪跟腱原子力显微镜的形貌像和相位像的成像图,扫描范围为2. 00μm × 2. 00μm。从2 个成像图中都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同时跟腱中的胶原纤维存在缠绕编织的现象( 同图4) 。由形貌像图可以看出每一根胶原纤维都是由串珠状的结构紧密链接而成,而根据相关报道[16]在原子力显微镜下胶原纤维所具有的周期横纹结构即该串珠状结构。由图5 - a的标识可知: 胶原纤维的8 个胶原横纹结构的长度约为523nm,平均每个横纹结构宽大约为65. 4nm; 由图5 - b中的标识可知,胶原纤维的8 个胶原横纹结构的长度约511nm,平均每个横纹结构宽大约为63. 9nm。这与相关研究[17]中报道的胶原纤维横纹结构的长度为67nm是基本相符的。跟腱胶原纤维在图5 中所表现出的交错编织情况,也给跟腱具有较强生物力学性能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3 结论
综合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猪跟腱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观察分析,证明了跟腱是一种致密的胶原组织结构,胶原纤维在跟腱内平行交错编织成束,梭性的跟腱细胞规则地分布在胶原纤维束之间。脂肪含量低,降低了原料处理难度,致密牢固的纤维结构使其具有组织工程材料所需的生物力学性能。因此,猪跟腱是一种优良的组织工程材料的宝贵原料。
摘要:以猪跟腱为原料,通过光学显微镜对其组织学结构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相结合,对其胶原纤维的精细结构进行研究。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威氏染色法和苏丹IV染色法发现,猪跟腱主要组成成分为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脂肪组织含量低;通过SEM和AFM观察发现猪跟腱组织中的胶原纤维交错编织,形成致密牢固的显微结构,提供了其优良的生物力学性能。综合结果表明:猪跟腱是一种致密的胶原纤维组织,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力学特性,为研究修复医学和再生医学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原料。
组织学 篇5
消化系统
第十四章 消化管
〔目的要求〕
1.掌握消化管的基本结构。2.了解口腔粘膜的结构。3.了解舌的结构和牙的结构。
4.掌握消化管各段的结构特点及功能。5.了解消化管免疫功能。6.了解消化管内分泌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未角化复层扁平上皮分布在下列哪种器官 A A.食管 B.气管 C.输卵管 D.输精管 E.输尿管.2.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胃底腺的细胞成分:A A.潘氏细胞 B.主细胞 C.壁细胞 D.颈粘液细胞 E.内分泌细胞 3.回肠与空肠相比,不同之处在于 E A.具有环行皱襞 B.具有绒毛 C.上皮内具有杯状细胞 D.固有层内多有孤立淋巴小结 E.固有层内多有集合淋巴小结 4.下列哪项不属于空肠的结构 E A.环行皱襞 B.绒毛 C.小肠腺 D.中央乳糜管 E.集合淋巴小结 5.十二指肠腺属于 A A.粘液性腺 B.浆液性腺 C.混合性腺 D.小肠腺 E.内分泌腺
6.食管腺属于 A A.粘液性腺 B.浆液性腺 C.混合性腺 D.浆液性腺和混合性腺 E.粘液性腺和混合性腺 7.中央乳糜管是 D A.毛细血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B.毛细血管,与氨基酸吸收有关 C.毛细淋巴管,与单糖吸收有关 D.毛细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E.小淋巴管,与脂肪吸收有关 8.胃底腺主细胞能分泌 D A.盐酸 B.胃泌素 C.内因子 D.胃蛋白酶原 E.胃动素 9.肠腺潘氏细胞的嗜酸性分泌颗粒常含有 C A.蛋白酶 B.脂酶 C.溶菌酶 D.凝乳酶 E.羟氨酸 10.小肠绒毛是 D A.粘膜上皮向肠腔伸出的指状突起 B.粘膜及粘膜下层向肠腔伸出的突起 C.上皮细胞表面的小突起 D.上皮与固有层共同向肠腔突出而形成 E.上皮,固有层及粘膜肌层共同向肠腔突出而形成。
11.吸收维生素B12所需要的内因子来自胃的 E A.主细胞 B.颈粘液细胞 C.胃小凹上皮细胞 D.内分泌细胞 E.壁细胞 12.单层柱状上皮分布于 A A.小肠粘膜上皮 B.气管粘膜上皮 C.肾远曲小管上皮 D.阴道粘膜上皮 E.食管粘膜上皮 13.下列何器官或组织中无血窦: E A.肝脏 B.红骨髓 C.脾脏 D.肾上腺 E.平滑肌 14.小肠绒毛内的中央乳糜管是 A A.毛细淋巴管 B.有孔毛细血管 C.连续毛细血管.D.窦样毛细血管 E.小淋巴管 15.具有杯状细胞的器官是D A.胃 B.食管 C.口腔 D.小肠 E.输尿管
16.下列叙述哪项不是中央乳糜管的结构特点C A.管壁由一层内皮组成 B.内皮细胞间隙较大 C.基膜明显 D.通透性强 E.乳糜微粒容易进入管内
17.能分化为小肠上皮杯状细胞的细胞是 D A.柱状细胞 B.颈黏液细胞 C.潘氏细胞 D.干细胞 E.以上都不是 18.具有分泌粘液功能的细胞是D A.柱状细胞 B.潘氏细胞 C.干细胞 D.杯状细胞 E.内皮细胞 19.参与分泌胃上皮表面粘液的细胞是E A.主细胞 B.壁细胞 C.颈粘液细胞 D.内分泌细胞 E.表面粘液细胞 20.含有壁细胞的腺体是C A.贲门腺 B.幽门腺 C.胃底腺 D.食管腺 E.小肠腺
21.含有潘氏壁细胞的腺体是C A.贲门腺 B.幽门腺 C.小肠腺 D.食管腺 E.胃底腺 22.下列哪项对主细胞的描述似错误的
A.位于腺体的体部和底部 B.核圆形位于细胞的基部 C.胞质嗜酸性 D.胞质内有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 E.能分泌胃蛋白酶原
二、填空题
1.消化管壁由内向外一般分为(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四层。
2.消化管粘膜是由(上皮)、(固有层)和(粘膜肌层)组成。(粘膜)是消化管各段结构差异最大、功能最重要部分。
3.小肠腔面有(环行皱壁)、(肠绒毛)和(微绒毛)三种特殊结构,其作用为扩大小肠消化吸收表面积。
4.构成小肠腺的细胞有(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干细胞)、(潘氏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5.胃底腺由(壁细胞)、(主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干细胞)组成。6.胃底腺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经(盐酸)激活后,转变为(胃蛋白酶)。该细胞电镜下见有典型的(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
7.在分泌期,壁细胞内(分泌小管)开放,(微绒毛)增长,(微管泡)数量锐减。
8.胃底腺的内分泌细胞主要有(ECL细胞)和(D 细胞)。前者分泌(组胺)后者分泌(生长抑素)。
9.舌乳头包括(丝状乳头)、(菌状乳头)、(轮廓乳头)。10.味蕾由(暗细胞)、(明细胞)和(基细胞)构成。
11.牙由(牙本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构成。
三、判断正误 1.胃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夹有杯状细胞,分泌特殊粘液样物质,故又称表面粘液细胞。×
2.盐酸是在胃底腺壁细胞的细胞内小管合成的。√
3.小肠壁上的环行皱壁是粘膜和粘膜下层共同向肠腔突出所形成。√ 4.肠绒毛是上皮、固有层及粘膜肌共同向肠腔突出而形成。×
5.小肠绒毛表面是单层柱状上皮,大部分是吸收细胞,少数是杯状细胞。√ 6.食管腔面有大量的环行皱襞,食物通过时皱襞消失。× 7.食管的粘膜上皮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8.食管的粘膜下层含有较多的浆液性食管腺。× 9.食管的粘膜肌层为内环、外纵的两层平滑肌。× 10.每个胃小凹底部与一条腺体通连。× 11.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和内因子。× 12.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13.主细胞内含有迂曲分支的细胞内小管。×
14.壁细胞内的微管泡系统为细胞内小管的储备形式。√
15.主细胞和壁细胞的寿命为一周,颈粘液细胞寿命为200天。× 16.贲门腺中含有很多G细胞能产生胃泌素。
17.小肠腔面的环行皱襞从距幽门约5厘米处开始出现,在十二指肠末段和空场头段最发达。√
18.吸收细胞游离面的纹状缘电镜下由密集而规则排列的微绒毛构成。√ 19.潘氏细胞分泌防御素、溶菌酶,对肠道微生物有杀灭作用。√
20.中央乳糜管科将吸收细胞释出的乳糜微粒经其后的各级淋巴管输入血液。√
四、名词解释
1.壁细胞 2.胃底腺 3.幽门腺 4.主细胞 5.小肠腺 6.吸收细胞 7.小肠绒毛 8.潘氏细胞(Paneth细胞)9.中央乳糜管
五、回答问题
1.试述胃壁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2.试述胃主细胞的光、电镜结构及功能。3.简述胃底腺的微细结构。
无组织的组织力 篇6
8月6日,伦敦北部发生大规模骚乱事件。伦敦警察怀疑一名男子非法持有枪械,双方产生冲突并爆发枪战,后者当街死亡。很快,死者家属组织的示威活动就发展成骚乱,众多年轻人走上街头,骚乱迅速蔓延到伦敦的多个街区,以及伦敦以外其他众多城市。媒体报道称,骚乱人员通过Twitter、Facebook和RIM黑莓Messenger等服务来组织和协调骚乱活动。
事后人们发现,社交媒体和手机在这起事件中也表现出强大的自净能力——人们通过网络,自发组织并清理骚乱过后的现场。“我认为我们不应责怪技术,技术只是工具。”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在被问及这一事件时曾坦承:“事实上,我是黑莓手机的粉丝。”
在一些群体性行动中,技术的善恶论似乎已经失去效力。在人人都可能参与记录、协调行动的时代,该如何看待手机对于人们群体行动的效力?实际上,即使人们动机与角色各异,无须长期的、组织化的契约关系,经由统一的目标协调,也可以导向正面的结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主持的救助乞讨儿童公益微博账号,已经引起全国网友、公安部门和媒体的密切关注与积极介入,至今仍在不断推进中。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还把拐卖犯罪在逃人员吴正莲的通缉令放在微博上,被网友大量转发。
手机人的行为与关系正在被重塑。没有组织,却能爆发出超越组织形式的社会力量;无须长期契约,却能在短时间内迅速聚散;手机加剧信息扩散,个体或群体的社会资本将速生速灭。因为手机的随身性与伴随性,无组织的组织力量不止是在大事件时在场,它将越来越日常与生活化。
正如互联网专家、《未来是湿的》作者克莱·舍基所言,Here Comes Everybody,人人时代已经到来,无组织的组织力量将发挥巨大效力。手机人的出现将这一趋势导向极致——因为人人皆可参与,手机对于人类行为的重塑将是多元的、动态的,由人人共同生成与定义,它将表现为一个过程而非结果。我们无法尽言其中的所有变化与趋势,不过,我们可以试图从几个中国特有的实例出发,看看可能爆发的“爱的力量。”
这主要与如下两类典型人群密切相关:一是熟练使用手机与互联网的人,无论动机利他还是利己,都能基本积聚帮助他人的巨大力量;另一种则相反,他们社会资本缺乏,但并不妨碍他们在此中受益。
分布式共同创造
2011年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以下简称“随手拍”)账号,这个账号目前拥有20多万粉丝。“随手拍”的流程通常是,网友见到疑似乞讨儿童者,便用手机拍照,写明信息,在自己的微博上发送这一消息并“@”到“随手拍”账号,“随手拍”的微博转发内容多为手机发送。
“随手拍”的分布式共同创造增加了社会可见度(social visibility),与维基百科不同,“随手拍”的结果不局限于文本,它直接对相关个体的命运施加影响。
“随手拍”由社交媒体、包括企业家和学者等在内的意见领袖、普通微博手机用户、政府相关部门及官员、政协与人大代表及媒体等共同参与。一些公安部门的官微会视情况出警摸排,参与解救,并发布拐卖犯罪在逃人员信息请网友留意协助追捕。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在积极参与“随手拍”活动之后,其转发的一条疑似福建被拐儿童的微博就曾被当地警方注意到并出警确认。一些公司则开始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到“随手拍”中,帮助孩子父母识别被拐儿童。
孩子被拐走三年之久的父亲彭高峰,通过网友在微博上转发的孩子图片,认出了儿子彭文乐。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凤凰周刊》记者部主任邓飞前往陪同解救。经深圳公安确认之后,彭高峰领回了儿子。邓飞通过手机在微博上全程直播了这一过程,从此时开始至彭文乐回家之后一系列的后续问题,网友不断给彭高峰及家人出谋划策。
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也经常发布或转发“随手拍”微博,同时知会当地公安部门。陈士渠近日透露,2009年4月至今,全国公安部门通过全国打拐DNA信息库比对,已解救1400余名来历不明儿童。
以上结果很难归因于哪个组织,但各类人群都在动用其力量,将各个阶段性问题分解开来,共同创造这一结果,手机则贯穿“随手拍”的全过程。不过,对于这一新力量,人们还难以做到收放自如。
一些“随手拍”的微博被转发上万次,但并无确切地点,或未及时报告警方。多地媒体发现,街头的弃儿被“集体消失,一些人开始担心之后乞讨儿童遭到报复。为了避免打草惊蛇,需要建立不对公众开放的数据库。这意味着“随手拍”有可能转入“地下”。
这是人人时代对人性的深刻考验——如何将个性化动机与统一目标协调起来?“随手拍”的参与者动机各异,一些人目标明确,一些人只是一时兴起凑热闹之举;一些人是为了解救儿童,也不排除一些人只为“骗转发”的动机;还有一些是为了收获社会声望,然而随着“随手拍”参与人数的增加与数据库的积累,单个参与者每次行动所能收获的声望也呈递减态势,降低该类参与者的热情。
为此,“随手拍”拟定了一些判断、拍照以及报警的建议。实际上,无组织的力量更需要规则导引。可信的承诺(比如各地公安的摸排与流浪人员专项基金的建立)、适用于该项任务的工具(比如可随时拍照上网的手机、专属数据库、警力配置、政策协调、法规修订)和易于接受的协议(比如拍照和发微博的原则、警方摸排方式、遣返规定等)被生产出来并不断完善。
弹性社会资本:速生速灭
手机和社交网络一起,成为创造社会资本的新工具。因为降低了使用门槛,基于手机等手持终端的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更多赋权功能。这在中国尤其典型,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在信息社会呈现的一大特点,就是城乡社会资本差距的扩大,而人人时代的手机使用将有可能缩小并弥合这一沟壑。
社会资本的概念至今仍众说纷纭,这里所谓的社会资本,是指个人在社会组织结构中,利用自己的位置而获取利益的能力。比如个人的亲戚(血缘)、老乡(地缘)、同事(业缘)、同学(学缘)等关系,个体能从这些关系中获取的利益越高,他/她的社会资本就越高。
手机和社交网络共同拓展了人们的社会资本,帮助人们超越了既有的血缘和地缘和之后的学缘、业缘等社会资本生成要素。对于那些社会资本十分有限的人来说,尤其是农村居民,手机可能使其社会资本骤然增加。
“……5000吨土豆还埋在土里,保证土豆无公害,市场一般6毛,我们5毛左右就卖,求大家帮忙转发。”8月18日上午,“马栏村村委会”在新浪开通微博后,发布的第一条微博就被迅速传播,截至9月26日,已被转发58317次。
“马栏村村委会”是陕西旬邑县马栏镇马栏村村委会官方微博,不过维护这一官微的是之前报道过该地土豆滞销的一位网站编辑,目的就是帮助村里卖土豆。上条微博中留有杨福礼的联系电话,他是马栏村村委会副主任,之前他不清楚微博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只是知道“微博传播得快。”
这位农民很快就见识了微博的效力,包括著名主持人谢娜和创新工场CEO李开复等知名人士在内的微博用户纷纷转发支援,第二天杨福礼的电话就被打到没电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超市和土豆加工厂纷纷要求订购,在他手机上,保存了北京、上海、青岛、武汉、郑州等地的销售资讯,以及一些网民发来的鼓励。杨福礼的手机成为社会资本记录器,也成为一个专属于他的微型社交平台——他自己无需接入公用社交网络,甚至无须使用手机上更复杂的联网功能。`
按照过往的逻辑,帮助滞销农产品宣传与销售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农民或村委会向传统媒体反映,之后可能经过社交网络扩散(也可能不会),然后有相关部门或商家订购。期间的过程相对漫长,如果产量没有达到一定级别,传播范围也可可能仅限于地方媒体或论坛,无法在短期内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收益。
在以上的案例中,某地农民或村委会的社会资本骤然增加,参与扩散式传播的全国网友、迅速报道的地方及全国性媒体、要求订购的全国商家等,都在瞬间构成该村的社会资本,使其获得收益(滞销土豆的销路和收入)。
然而速生速灭也是这类弹性社会资本的特征。一家公司发微博表示不限量购买该村土豆,并表示转发越多购买越多。是否一场营销活动且不说,但这条微博被转发2万多次以后就再无进展。一位内蒙古乌兰察布的种植户发出的同类求助信息便被淹没其中。(卖土豆这事,跟手机远了点,跟微博近)概念不错,但是案例需要调整。
这是一次典型的借力。实际上大部分农村人的手机依然还主要用于联络,与城市人纷繁的手机应用相比,双方的社会资本不可能在短期内达到均衡状态。
组织学 篇7
1 材料
1.1 试验动物
试验选用年龄为1~2岁、体重约为5 kg的健康处于休情期的小型杂种母犬4只,引进后分别隔离饲养2周,经B超检查生殖系统无异常,且经过临床检查均显示健康。
1.2 主要药品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批准文号为兽药字(2007)110044564]、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批准文号为兽药字(2007)110041284]、苏木素、伊红及Schiff试剂等,均由宁波三生制药厂生产。
2 方法
2.1 母犬的诱导发情
试验1~8 d每天重复给母犬肌肉注射PMSG200 IU,休息3 d;第11天肌肉注射h CG 2 000 IU,休息10 d;第21天采用外科手术法摘取生殖器官。
2.2 石蜡组织切片的制备及染色
采用外科手术法摘取生殖器官,去除多余脂肪和结缔组织,分别切取卵巢、输卵管(壶腹部)和子宫角的组织块,迅速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24 h,按常规石蜡组织切片技术,制作5μm厚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PAS反应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照相。
3 结果与分析
3.1 诱导发情犬的卵巢
诱导发情后犬卵巢呈葡萄串状,4只犬外观可见52个黄体,平均达13个黄体。光学显微镜下,卵巢表面被覆由单层立方上皮、单层柱状上皮或扁平细胞构成的生殖上皮,其内为发达的白膜,白膜内是卵巢实质,实质包括中央的髓质和外周的皮质,皮质部占据卵巢大部分,主要由发达的黄体构成,也可见1~2个红体和少量的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未见白体、次级卵泡和成熟卵泡,黄体细胞数量增多且排列规则,境界清楚(见285页彩图1A、B、C)。
3.2 诱导发情犬的输卵管
诱导发情犬输卵管壁由黏膜层、肌层、浆膜层组成,黏膜层由黏膜上皮、固有层构成,而黏膜上皮主要由相间排列的柱状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的单层柱状上皮。纤毛细胞的核呈圆形或卵圆形,位于细胞的中部或近表面,胞质染色浅,细胞游离面可见纤毛;分泌细胞无纤毛,核呈扁卵圆形,位于细胞的中心,大部分细胞游离面可见少量PAS反应阳性物质。黏膜层、固有层内可见管状腺,管状腺上皮也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构成,且分泌细胞顶端可见极少量的PAS反应阳性物质。肌层主要由内环外纵肌构成,外膜为浆膜(见285页彩图1D、E、F)。
3.3 诱导发情犬的子宫
子宫壁由外膜、肌层和内膜组成。内膜由表面的黏膜上皮和其下固有层构成。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其核位于细胞的中下部,核上胞浆内含有少量PAS阳性物质,且上皮的游离面被覆一层PAS阳性物质。固有层厚,含有丰富的子宫腺,大部分腺体呈分枝状弯曲,腺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下部,核上含有PAS强阳性物质,且大部分子宫腺腔内可见PAS阳性物质。肌层发达,由厚的内环肌和薄的外纵肌构成,两层间富有发达的血管。外膜为浆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间皮组成(见285页彩图1 G、H、I)。
4 讨论
4.1 诱导发情犬卵巢的组织结构
哺乳动物卵巢兼有排出卵子和分泌激素的双重功能,以促进其生殖器官及乳腺的发育,大多数哺乳动物的卵巢中心部为髓质,外周部为皮质,外覆一层生殖上皮。研究观察到诱导发情犬卵巢呈葡萄串状,黄体突出于卵巢表面,黄体是哺乳动物妊娠期调节基本繁殖活动的卵巢结构,在妊娠或排卵后的动物这一结构的生命周期决定哺乳动物的妊娠维持,它分泌孕酮,并抑制垂体促卵泡激素的释放[5],停药后由于其抑制作用消失,血浆中促黄体生成素(LH)的浓度水平逐渐升高,从而导致形成LH排卵峰的出现。据报道,犬一般在LH峰后的1~2 d排卵,排卵前卵泡已经黄体化,而大多数哺乳动物排卵后才形成黄体且排出的卵母细胞已经成熟[6]。本试验结果表明,卵巢表面可见多个界限清楚的以粒黄体细胞构成的黄体,而血体非常少见,未见白体,且输卵管冲卵每只犬可获得11.75个,说明采用的诱导发情方法确实可行。
4.2 诱导发情犬输卵管的组织结构
哺乳动物输卵管是运送卵子和受精的管道,输卵管壁是由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构成,黏膜层包括黏膜上皮和固有层。Beck和Boots等人认为,哺乳动物输卵管黏膜上皮由无纤毛细胞(分泌细胞、栓细胞和基细胞)和纤毛细胞组成。研究观察到犬输卵管黏膜上皮和腺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主要由纤毛细胞和分泌细胞组成,与哺乳动物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卵母细胞在输卵管内存活的时间有种属特异性,犬卵母细胞在输卵管内长时间存活,经历成熟、受精、受精卵发育至胚泡期,因此在输卵管内滞留8.5~9.0 d,而其他哺乳动物为3~4 d,卵子在输卵管成熟需要营养。H.G.Verhage等[7]研究表明,输卵管分泌细胞可以合成并分泌输卵管特异性糖蛋白(OGP),OGP定位于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中[8],因此PAS反应呈阳性。研究表明,分泌细胞内的PAS反应阳性物质非常少,且管腔内也仅存极少量PAS阳性物质,由此可以从形态学角度论证犬卵母细胞主要从分泌细胞获得其发育所需的物质。
4.3 诱导发情犬子宫的组织结构
哺乳动物子宫是受精卵着床和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壁是由内膜、中间层和外膜三层组成。诱导发情犬子宫黏膜上皮及子宫腺上皮均为单层柱状上皮,这与刘了等[9]对发情后期犬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和子宫腺细胞成立方状的结果不同,可能是由于犬的发情周期较长,取材的时间段不同,导致结果可能不同。虽然都处于发情期,其黏膜上皮的形态因所处的阶段不同,而呈现不同形态,即由立方上皮转变为柱状上皮。子宫内膜腺是子宫内膜的一种重要结构,它所分泌的物质对精子的获能、胚胎的发育和着床等均有重要作用。研究观察诱导发情后犬子宫壁固有层可见大量子宫腺,且腺腔和子宫黏膜上皮表面存有大量的PAS阳性物质,认为这可能是由于超数排卵引起较多卵泡发育而排卵,使雌激素和孕酮水平相对较高所造成的,同时这也是为超数排卵后可能形成较多胚胎着床所做的一种适应性准备。
摘要:为了进一步探讨犬的生殖生理学,试验以诱导发情后母犬生殖器官为试验材料,采用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诱导发情后母犬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的形态学特点。结果表明:诱导发情后犬卵巢外观呈葡萄串状,镜下可见大量黄体、少量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诱导发情后母犬输卵管壁由黏膜层、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主要是由纤毛上皮细胞、分泌细胞构成的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固有层可见由纤毛上皮和分泌细胞围绕形成的管状腺,PAS反应可见分泌细胞的游离面和管状腺内有少量的阳性物质;诱导发情后母犬子宫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构成,黏膜上皮是单层柱状上皮,黏膜固有层内可见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发达的管状腺,子宫黏膜上皮细胞内含有少量PAS阳性物质,表面覆盖一层PAS阳性物质,而腺腔内含大量PAS阳性物质。
关键词:犬,超数排卵,生殖器官,组织学,组织化学
参考文献
[1]张家骅.犬的生殖生理[J].中国兽医科技,1994,24(10):41-43.
[2]CONCANNON P W,LEI D H.Hormonal and clinical correlates of ovarian cycles,ovulation,pseudopregnancy and prehnancy in dogs[J].Curr Vet Therapy Small Anim Prac,1989(4):1269-1282.
[3]马文芝.母犬的发情周期及排卵时间的确定[J].中国兽医杂志,2003,39(8):44.
[4]VERMEIRSCH H,SIMOENS P,LAUWERS H,et al.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of estrogen receptors in the canine uterusand relation to sex steroid hormone levels[J].Theriogenology,1999,51(4):729-743.
[5]高建明,吴学清,高立云,等.牛卵巢黄体类型与卵泡生长发育关系的组织学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16(2):45-49.
[6]任守海,夏学强,王燕唯,等.犬繁殖生物技术概述[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7(10):15-16.
[7]VERHAGE H G,MAVROGIANIS P A,O’DAY-BOWMAN M B,et al.Characteristics of an oviductal glycoprotein and its potential role in the fertilization process[J].Biol Reprod,1998,58(5):1098-1101.
[8]ABE H,NUMAZAWA C,ABE M,et al.Immunocy tochemical localization of oviduct specific glycoproteins in the Oviductal epithelium from cows at follicular and luteal phases[J].Cell Tissue Res,1993,274(1):41-47.
组织学 篇8
从1967年开始, 日本学者进行了平鲷的人工孵化和育苗试验, 并利用其生长速度快的特点, 在养殖鲷科鱼类品种的改良方面进行了杂交试验。在国内, 江世贵等[2]进行了平鲷与真鲷的杂交研究, 区又君等[3]进行了平鲷与黑鲷、真鲷和黄鳍鲷的属间远缘杂交及其发育和生长研究。李加儿等[4]就环境因子变化对平鲷精子活力的影响以及温度对平鲷胚胎发育的影响进行了研究[5]。周宏团等[6]研究了平鲷胚胎发育及仔、稚、幼鱼的形态变化。丁彦文和李加儿[7]对平鲷幼鱼耗氧率进行了初步研究。李军等[8]对香港地区养殖平鲷的病原菌进行了研究。此文研究平鲷消化系统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特点, 以期为其营养学、疾病学以及消化与吸收机理等方面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试验用平鲷采自水产市场。体长26~27 cm, 体重625~660 g。
试验鱼暂养24 h, 待其消化道中食物及粪便排空后解剖。取出消化道, 从舌、食道、胃 (贲门部、盲囊部、幽门部) 、幽门盲囊和肠等部位切取组织块。所有组织材料均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经酒精系列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处理, 以5 μm连续切片, 常规HE染色。组织化学方法采用AB-PAS反应显示粘液细胞。以上切片均在Nikon显微镜下观察和拍照。使用显微测微尺随机取15个样本进行测量, 测得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平鲷消化系统形态学
平鲷消化系统分消化管和消化腺2部分, 消化管包括口咽腔、食道、胃和肠等器官, 各器官分界较明显。平鲷口咽腔宽大, 分布有颌齿、咽骨齿和咽鳃骨齿等 (图1) 。上颌齿5~6行, 最前端有6颗较大且尖利的门齿, 其余齿为臼齿, 扁平, 圆钝, 越靠中心越大。下颌齿3~4行, 最前端有5~6颗较大尖利的门齿, 较上颌同类型齿略小。其余大小及排列同上颌齿。每一鳃弓上有2行鳃耙, 鳃耙数为5~6+8~9, 每个鳃耙上还分布有成簇棘状细齿。舌宽厚, 不游离。
A.背侧;B. 腹侧;1. 门齿;2. 臼齿;3. 舌;4. 鳃耙; 5. 鳃弓;6. 上咽骨齿;7. 下咽骨齿 A. dorsal part;B. ventral part;1. incisor;2. molar; 3. tongue;4. gill paker;5. branchial arch; 6. upper pharyngeal tooth;7. lower pharyngeal tooth
食道短粗, 内有纵行的褶皱, 当吞咽食物时可以扩展。胃卜形, 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3部分。在幽门部与肠连接处有幽门盲囊8~10条, 环状围绕于肠道周围。肠道在体腔内迂回, 有2个回折, 按折点分布将肠道分成前、中、后3部分, 肠长/体长为0.48。肠道外部覆盖有较多脂肪。
消化腺为肝胰脏, 未发现独立的胰脏。肝胰脏黄褐色, 分左、右2叶, 右叶较左叶大, 将胃部大部分覆盖住。胆囊细长管状, 末端膨大, 紫黑色 (图2) 。
1.食道;2.贲门;3.胃盲囊;4.幽门;5.前肠;6.中肠;7.后肠;8.肝;9.幽门盲囊;10.胆囊
2.2 平鲷消化系统组织学
2.2.1 食道
平鲷的食道位于口咽之后, 贲门之前。由内向外分为4层, 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构成。食道内表面分布有宽大且矮平的粘膜褶, 约17个, 无分支, 平均高度为237.54 μm, 平均宽度为452.15 μm。食道的组织结构与贲门极其相似。粘膜上皮处有类似胃小凹状结构。固有膜与粘膜下层之间分界不明显, 不易分辨, 采用刘飞[9]的方法将固有膜和粘膜下层合并到一起进行测量。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其间有丰富血管、神经细胞和淋巴分布, 偶尔可见到平滑肌。肌肉层较厚, 为横纹肌, 结缔组织深入到肌肉层中, 将其分成断续的团状结构 (图版I-1) 。浆膜层较薄, 由间皮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 易脱落。
2.2.2 胃
胃大体可分为贲门部, 胃体部和幽门部3部分。胃组织同样由4层组成。贲门部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上皮细胞排列紧密, 纹状缘明显, 细胞核多位于下部, 染色较深, 凹陷形成胃小凹。未见杯状细胞。贲门部胃小凹最多, 胃腺非常发达, 为管状腺体, 开口于胃小凹, 走向与胃粘膜表面垂直, 有的弯曲或具有分支。从横切面来看, 每个腺管管壁由40个左右排列规整的腺细胞围成管腔, 腺细胞明显大于周围细胞, 方形, 细胞核多为圆形, 位于基部。细胞饱满, 细胞质染色较浅 (图版I-2) 。粘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较厚。肌肉层为平滑肌, 内环行, 外纵行。
胃盲囊各层厚度均大于贲门部, 胃腺十分丰富, 其结构同贲门部 (图版I-3) 。幽门粘膜层明显变薄, 粘膜褶窄且较短, 有少量胃小凹和胃腺分布, 此处胃腺结构跟贲门部不同, 腺体走向不与粘膜表面垂直, 内腔较大, 腺细胞长柱状, 细胞排列紧密 (图版I-4) 。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 可见大型静脉。肌层以内层环肌为主, 外纵肌较薄, 且厚度不均匀。食道及胃各部分组织结构比较见图3。
2.2.3 前肠
前肠粘膜层向内腔伸出许多长条形皱襞。从底端向上延伸过程中又有分叉。肠皱襞较食道和胃的细长, 主要由上皮和固有层构成。粘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 排列紧密, 细胞核位于中部, 细胞质染色较深, 表明含有较多的酶类物质。杯状细胞丰富, 其中大部分着色较浅, 空泡状, 细胞核较其周围上皮细胞更靠近基底面。在固有膜内分布有小肠腺, 结构为团状, 开口于相邻的绒毛之间的基底部, 数量较少。粘膜下层为疏松结缔组织, 可见大量血管、神经和淋巴管等。在肌肉层内环肌与外纵肌之间偶尔可观察到密集的神经细胞丛。浆膜层为单层细胞, 细胞核密集于浆膜层内侧 (图版I-5) 。
2.2.4 中肠
中肠组织结构与前肠相似, 向腔面伸出20~30个皱襞, 分支多, 排列密集。粘膜层为单层柱状上皮, 由柱状细胞和杯状细胞组成, 柱状细胞细胞核长条状, 空泡状杯状细胞夹杂于柱状细胞中, 数量明显少于前肠。粘膜下层薄, 可见大静脉分布。肌肉层内环肌与外纵肌厚度相当。浆膜层由一层细胞构成 (图版I-6) 。
2.2.5 后肠
长条皱襞较前肠和中肠的更细长, 25~30个, 上皮细胞长且细排列紧密, 染色较浅。杯状细胞较中肠增多 (图版I-7) 。肌层内环外纵, 内环肌发达, 外纵肌较薄。环肌与纵肌之间有较多肌神经丛神经细胞。浆膜层由一极薄层间皮构成。
2.2.6 幽门盲囊
在幽门与前肠交界处衍生有幽门盲囊8~10个, 粘膜褶数量极多, 几乎充满整个内腔, 粘膜褶之间的界限分辨不清。粘膜下层极薄, 肌肉层内环外纵, 环肌厚度均匀, 纵肌厚度变化较大, 浆膜层薄 (图版I-8) 。幽门盲囊结构与前肠相似, 说明它的作用可能用于扩大肠的表面积。前、中、后肠, 幽门盲囊粘膜褶高度与宽度及各层厚度见图4。
2.2.7 消化腺
肝胰脏。未发现平鲷有独立的胰脏, 具有典型的肝胰脏结构。较大空洞结构, 肝脏最外层是由一层扁平浆膜上皮和浆膜下结缔组织构成的浆膜层。浆膜下结缔组织在有的部位伸入到肝脏内与肝脏汇管区的结缔组织相连。肝小叶间的结缔组织不发达, 因此肝小叶的轮廓不清晰。偶尔可见静脉、小动脉和胆管聚在一起的肝门管结构。肝脏结缔组织分支之间为肝实质部分, 主要由肝细胞和窦状隙构成。肝细胞彼此相连, 呈多角形排列成细胞索, 以中央静脉为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索之间互相连接形成网状结构, 其间隙即为窦状隙又称肝血窦, 窦状隙壁由内皮细胞和星形的枯否氏细胞组成 (图版I-9) 。胰腺腺泡和胰岛分布于肝脏内大静脉周围, 胰岛呈团状分布, 胰岛细胞不规则排列, 细胞染色非常浅, 细胞核圆形, 细胞界限分辨不清, 外围腺泡细胞染成深蓝色。胰岛细胞团外缘有极薄的结缔组织围绕 (图版I-10) 。
2.3 消化系统组织化学
2.3.1 粘液细胞类型及其在消化道中的分布
根据AB-PAS染色结果, 参考袁金铎等[10]的分类方法, 将平鲷消化道粘液细胞分为4型。Ⅰ型, AB-PAS染色呈红色, 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Ⅱ型, AB-PAS染色呈蓝色, 含有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Ⅲ型, AB-PAS染色呈紫红色, 主要含有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 同时含有少量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Ⅳ型, AB-PAS染色呈蓝紫色, 主要含有AB阳性的酸性粘多糖, 同时含有少量PAS阳性的中性粘多糖。粘液细胞在消化道的不同部位数量有较大差异, 同时不同部位的粘液细胞的种类也不相同。食道、胃中的粘膜上皮层形成连续的浅红色边缘, 细胞界限不清导致无法计数。胃部偶尔可见极少量Ⅱ型及Ⅲ型粘液细胞。其余部位均以Ⅱ型粘液细胞为主 (图版II) 。经过细胞数量统计, 其中中肠粘液细胞密度最大 (表1) 。
3 讨论
3.1 平鲷食性及其消化系统的特点
平鲷上、下颌具门齿和多排臼齿, 利于摄取礁岩上的附着物, 以及嚼碎螺类和蚌类等坚硬的食物。颌齿、咽骨齿和咽鳃骨齿发达, 鳃耙上也具细齿。其食道粗短, 胃部分化明显, 胃发达, 卜型, 贲门部、幽门部和胃盲囊分界明显, 贲门部长于胃盲囊, 胃盲囊囊状, 肠长/体长为0.48, 幽门盲囊8~10个, 这些都是肉食性鱼类的特征, 这与其它肉食性鱼类驼背鲈 (Cromileptes altivelis) 、鲈鱼 (Lateolabrax japonicus) 、真鲷 (Pagrosomus major) 、鳜 (Siniperca chuatsi) 、海鳗 (Muraenesox cinereius) 等的研究结果相似[11,12,13,14,15]。与肉食性鱼类不同的是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一般无颌齿, 胃部不明显或不发达, 有研究表明, 一些杂食性或草食性鱼类的肠长/体长都大于1[9,16], 更有研究发现白鲢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 的比肠长能达到8以上[17]。肠的形状和长短实际上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食物消化的难易[18]。植食性的草鱼 (Ctenopharyngodon idella) 肠长为体长的2~5倍, 鲢的肠长为体长的6倍以上[19]。食硅藻等植物性饵料的斑鰶 (Clupanodon punctatus) 、鲥鱼 (Alosa reevesii) 和金色小沙丁鱼 (Sardinella aurita) 齿小或退化, 肠长而盘曲多, 肠长与体长比为1.2~1.8倍[20], 无胃鲤科鱼类[21]肠长与体长比为1.64~7.77, 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泰山樆霖鱼 (Varicorhinus macrolepi) [22]肠长/体长平均为3.04。区又君等[22]研究了驼背鲈的消化道形态, 发现其消化道分界明显, 肠长为体长的0.8~1.5倍, 肠有10余个小曲, 幽门盲囊10~13个, 胰脏为弥散状分散于胃体表面。王迎春等[23]通过对牙鲆 (Paralichthys olivaceus) 等8种肉食性海产硬骨鱼类消化系统的比较解剖研究, 发现这8种鱼类胃肠分化均较明显, 肠长与体长比在0.34~1.23之间, 幽门盲囊数最多的达到600多条。幽门盲囊数量越多, 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越有保证。BUDDINGTON和DIAMOND[24]指出盲囊的存在是通过直接不增加肠本身的长度或厚度而达到增加肠表面积的一种适应性表现。
平鲷食道处有较多且大的粘膜褶, 这些褶状结构增加了消化道的容量, 或扩大了消化吸收面积[25], 也具有支持粘液和酶类、使食物顺利地通过食道、减少食物对消化道表面的损伤的作用[26]。胃部组织分化明显, 胃腺多且发达, 使其粘膜层明显厚于消化道其它部分。胃腺既分泌胃蛋白酶原, 同时也产生盐酸。胃的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发达的胃及其胃腺和幽门括约肌使鱼能适当地容纳食物并延长其停留时间, 充分地消化肉食性食物[12]。平鲷肠道尤其是前肠上皮反复折叠, 形成丰富其分支的褶皱, 可使已分解和部分消化的食物在小肠内的停留时间尽量延长, 进行小肠内的进一步消化并被充分吸收。再加上8~10个发达的幽门盲囊使长度不长的小肠其吸收面积大大增加。这也是其消化系统明显的分化结构同摄食习性、生理功能的适应。相比之下, 草鱼肠壁的粘膜下层很薄, 有利于肠壁的扩大, 当食物充足时, 肠壁能够扩张成一层透明的薄皮, 又加上肠道较长, 有利于尽量多储存食物[27]。
3.2 杯状细胞与粘液细胞分布
最初粘液细胞被称为杯状细胞, 由细胞有核的基底部较细而接近分泌物的贮留部从边缘部分膨大, 形状犹如酒杯而得此名。人们常通过形态来辨别粘液细胞[28]。杯状细胞能分泌粘液和消化酶, 一方面起润滑作用, 另一方面与消化酶共同作用帮助消化, 故杯状细胞的多少可间接反应鱼类的消化能力。随着研究的深入, 学者们发现它的分泌物含有多种有机物质, 如粘多糖、水解酶和免疫球蛋白等, 不仅起到消化作用, 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方面也起很大作用[29]。
在粘液细胞的识别和定位上国内外研究人员采用了许多不同的方法。最初KITZAN和SWEENY[30]根据PAS反应的着色类型和细胞形态将非洲肺鱼 (Protopterus annectens) 的粘液细胞分成亮红色、淡红色和深红色。SIBBING和URIBE[31]在HID和AB-PAS染色的基础上将粘液细胞分成囊状粘液细胞、梨状粘液细胞和杯状粘液细胞。但后者的分类方式被认为是在不同发育时期的粘液细胞表现出来的形状, 又由于细胞具有立体性, 在切片上观察到的形状具有片面性。袁金铎等[10]在前人的基础上, 根据AB-PAS染色结果将粘液细胞分成了4种类型, 即此文采用的分类方式—根据显示的颜色较准确地反映黏液细胞中酸性粘多糖和中性粘多糖的含量变化, 从而达到区别不同类型黏液细胞的目的。
国外的研究表明, 鱼类消化道粘液细胞的分布密度与鱼类的食物颗粒大小和摄食方式、食性、生活环境和生理功能都有密切关系[32]。不同种鱼食道中的粘液细胞不仅数量有差异, 而且粘液的化学组成也有很大区别, 这种区别主要是同食性和饲养习惯有关, 肉食性鱼类粘液细胞的数量最少, 草食性鱼类粘液细胞的数量最大, 杂食性鱼类粘液细胞的数量居中[29]。
组织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探索 篇9
1 传统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法
传统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法是教师先示教需要重点掌握的切片, 教师示教2张切片, 甚至示教完本次实验课所有的切片, 然后由学生自己进行观察, 学生遇到问题时由教师指导解答。每次实验课要求重要的切片要绘制出显微镜下的图像, 必须在实验课上完成。每次实验课4学时 (180 min) , 教师每次利用80 min左右时间进行示教讲解, 其余时间留给学生观察切片、作图。
传统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传统的组织学实验教学方法的优点是上课时间容易把握, 即教师讲解每张切片的时间是10~15 min, 每次实验课是4~5张切片, 其余的时间留给学生观察切片、作图, 时间上容易控制。但传统教学过程中有两点不足:一是教师一次性示教讲解完切片, 然而大多数学生对强调需要掌握的内容和需要注意的细节印象不深, 自己观察时还是不明确每张切片要观察什么内容以及观察方法, 教师讲了等于没讲[1];二是有大部分学生自己仅观察要求绘图的1~2张切片, 其余的切片只听教师示教讲解一遍, 自己不再去认真观察, 学习效果较差。部分学生完成绘图后剩余时间学习效率较低, 课堂纪律较差, 影响其他认真学习的学生。结果在实验考试时, 部分学生认不出切片上是何器官、组织或细胞;在理论考试前做突击式的死记硬背, 失去了组织学实验课的意义。
2 学生观察与教师示教同步教学法
近两年来对教学班级进行实验教学时, 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该张切片所涉及到的主要理论内容, 如学习神经元时, 首先要求学生思考并提问学生如神经组织的组成、在光镜下神经元的特征性结构、神经胶质细胞的种类、如何在镜下区别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4种神经胶质细胞如何区别及各有什么功能等问题, 针对问题学生可以单独回答或集体回答。教师带领学生回忆理论课讲过的内容之后, 再将相应的知识点逐一在切片上得到验证。采用学生观察与教师示教同步教学法, 即教师示教讲解切片的某个结构, 学生在显微镜上可以同步观察到该张切片的这个结构。由于形态学实验室采用的是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 教师在计算机上或学生在大屏幕上都能很清楚地看到学生们看到的组织结构。如果学生看的不是这个器官或者不是这个结构, 教师很容易发现, 可以随时指导学生, 在讲台上就能及时解释学生看不懂的结构。教师将切片示教讲解完毕时, 学生也都在自己观察的切片上找到相应结构, 最后给学生留下2~3 min的时间, 整体把握本张切片, 以深刻体会、领悟相应的结构及理论知识。组织学是一门形态学科, 主要内容就是对器官组织形态的观察, 包括肉眼的形态和显微镜下的形态, 即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之间的联系 (与大体解剖学的关系) ;此外要结合功能来学习结构 (与生理学的关系) , 也可以结合异常结构来学习正常结构 (与病理学的关系) , 还可以结合临床知识更具体地理解结构 (与临床学科的关系) 。所以组织学是医学课程学习中的纽带[2]。因为在组织学的教学中, 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就是观察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 还要与功能联系起来, 为今后学习其它医学基础课程打好基础。
2.1 同步教学法的优点
使用同步教学法需对每次实验课的切片进行分类, 按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分为重点掌握切片和自学切片。重点掌握切片教学使用同步教学法, 需要在10~15 min内绘出切片的镜下图像, 即讲解、观察一张切片的时间约30 min, 加上画图15 min, 完成一张重点切片的教学约45 min的时间, 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所学的重点内容, 巩固所学理论。
对于需要学生自学的切片, 教师先给学生提出相应的理论问题并布置好应该找的组织结构, 学生自行观察和学习, 然后教师再给予指导。这样能够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采用同步教学法和学生自学结合的方式, 在实验课结束时学生几乎都能很熟练地辨认出本次课要求的切片镜下组织结构。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减少传统教学法时学生的依赖心理, 即学生依赖实验课上教师带领着复习理论及教师演示重要结构, 大部分学生不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复习相关理论知识;而同步教学法特别强调要求学生在上实验课之前一定要把相关理论课的内容复习好, 这样不必要实验课上匆忙且片面地复习理论知识, 缺乏形态与功能以及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学生提前复习好相关理论内容, 课上只需要观察切片来深刻体会和领悟这些知识, 避免了占用大量实验课时间来复习理论, 在实验课上观察切片的时间就会比较充裕。此种实验教学方法能带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即使有的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 但实验课是小班授课, 教师能及时地发现并能带着他们学习。当然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并有强烈的责任感, 保证学生将每次实验课需要观察和掌握的组织结构均亲自观察并最大程度地理解和掌握。
组织学实验考核方式是要求学生在显微镜下辨认切片上的4个器官, 写出分别是哪个器官并写出判断依据, 每个器官满分是5分, 考试时间为1 h。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尝试, 采用同步教学法班级的学生, 实验考试成绩在总体上优于传统实验教学法的班级。
2.2 不足之处
该方法的实施难度在于实验时间不易精确地控制, 因为实验教师要带领学生同步学习2~3张重点切片, 还要留出自学切片和给予指导的时间, 需要在今后的组织学实验教学中摸索、改进、完善该种教学方法, 以进一步提高实验课的课上效率和学生的兴趣。
3 小结
学生观察与教师示教同步教学法更加强调、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上效率明显提高, 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也能促使学生重视实验课。总之, 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设备等必须适应现代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对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3], 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 学校应建立数字化的网络教学平台, 方便学生的学习, 使得同步教学法更容易开展。
参考文献
[1]赵英侠.组织学实验学习观察与教师示教同步教学法体会[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2008, 17 (4) :388.
[2]何国珍.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探讨[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 7 (2) :103-105.
罗曼蛋鸡纤维肉瘤病理组织学研究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的采集
2只死亡鸡分别编为1号、2号, 进行病理解剖;并将卵巢系膜及胰脏、胃、小肠、大肠连同系膜一同取材, 用10%中性甲醛溶液固定。
1.2 病理切片的制作与观察
将固定好的组织按常规方法脱水、透明、包埋、切片、H.E.染色、封固[1], 并应用DigilabⅡ-C显微摄影系统观察并摄影。
2 结果
2.1 肉眼观察结果
胰脏、胃、小肠、大肠变小, 各器官的系膜均出现肿瘤;瘤体呈不规则的结节状 (见图1) , 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楚, 质地坚硬, 切面呈灰白色, 均质、似鱼肉样;胃、肠道被挤压形成螺旋状卷曲;卵泡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萎缩、坏死 (见图2) 。
2.2 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H.E.染色后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可见胃、肠、卵巢系膜瘤体细胞呈嗜碱性的团块旋涡状, 细胞异常增多 (见图3) ;细胞大小、形态不一;细胞比例增大, 有的呈梭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 异形性显著;大多核膜较厚, 染色质颗粒粗大, 细胞核深染, 有异常核分裂相, 胶原纤维少 (见图4) 。
3 分析与讨论
结合病理解剖与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2只鸡的病变均为纤维肉瘤。纤维肉瘤是由纤维结缔组织转化而来的, 凡有结缔组织的部位均可发生, 多见于皮下、黏膜下、肌肉间隙等[1]。本研究中2只鸡的胃、肠、卵巢系膜上肿瘤细胞大小、形态不一, 多形性显著, 有的呈梭形、圆形或椭圆形;细胞核深染, 有异常核分裂相;胶原纤维少, 与原组织形态差异大。说明该组织细胞分化程度低, 异形性大, 完全符合纤维肉瘤的特征, 为恶性肿瘤[2]。
恶性肿瘤组织将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的过程较强, 可使氨基酸重新合成肿瘤蛋白, 有利于肿瘤生长。肿瘤组织合成DNA和RNA的能力较强, 所以肿瘤细胞的生长速度快, 分裂能力强, 并呈异常分裂相。
肿瘤是一种特殊的增生组织, 在动物体内的生长过程中以特有的代谢方式掠夺动物机体的营养, 消耗机体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 并产生一些酶类, 使组织形成完全不同的恶性增生物;同时产生毒性代谢产物损伤机体, 即依靠宿主机体提供营养物质, 而产生的代谢产物又毒害宿主。在毒素的作用下, 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发生自身中毒, 导致机体呈恶异质变化, 最后消瘦死亡。
鸡群在纤维肉瘤发生前后均有内脏型马立克病零星出现;因此怀疑本病由马立克病毒所引起。
参考文献
[1]董常生.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6.
组织学 篇11
关键词:兔;卵泡发育;组织学;直径
中图分类号: S829.1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7-0204-03
收稿日期:2014-02-24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编号:11ZA146)。
作者简介:张谊(1976—),男,四川仁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工作。E-mail:zhangyis707@163.com。随着现代繁殖技术的发展,一些先进的繁殖技术,如人工授精技术[1]、同期发情技术[2]、兔卵母细胞体外受精[3-4]及其胚胎移植技术[5]等逐步应用于兔的繁殖过程,使其能够进行快速改良以提高生产性能,极大推动了养兔业的发展。为了进一步发展兔的繁殖生物技术,有必要对兔卵巢中卵泡的生长发育和卵母细胞发育进行组织学研究,探讨兔卵泡发育和闭锁规律,为最大限度地利用兔卵巢上卵泡的潜能奠定基础。
目前,正常生理条件下兔卵巢组织学定量研究较少,虞斌等用组织学方法对兔卵巢组织移植后进行了研究[6];毛冠平等研究了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对兔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后的卵巢组织学结构[7];张金友等在研究兔超数排卵效果时,也对各种不同剂量单位PMS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处理的兔卵巢进行了组织学研究[8];常兰等对高原兔的卵巢进行了组织结构观察[9]。
天府黑兔是四川农业大学历时十余年培育的中型肉兔新品种。该兔全身毛色乌黑发亮、头短粗、眼黑色、耳直立、体躯宽深、后躯发达;成年体质量4~5 kg,窝产仔数8~12只,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自然生理状态下,天府黑兔卵巢卵泡发育方面的组织学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组织切片与组织定量分析技术对其卵巢中卵泡和卵母细胞发育进行组织学测量,并分析卵泡发育和卵母细胞形态之间的关系,这对天府黑兔卵巢组织定量的深入研究以及充分利用其卵巢上卵母细胞的相关繁殖生物技术的应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4~5月龄天府黑兔4只,取自四川农业大学教学科研兔场,采用单笼饲养、自由饮水、自然光照。
1.2卵巢收集
兔麻醉后颈动脉放血处死,剖开腹腔取出卵巢,用0.9%生理盐水冲洗后放入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48 h,将卵巢皮质修剪成15 mm×15 mm×5 mm的薄块后,再次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48~72 h。
1.3石蜡切片的制作
卵巢在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后,用全自动组织脱水机(Lecia,TP-8,German)在乙醇梯度溶液(70%、80%、90%、95%、99%、100%)中脱水,透蜡,石蜡包埋后用切片机(Lecia RM235,German)进行连续切片,切片厚度6 μm[10],然后经展片、脱蜡后,进行HE染色、脱水,二甲苯透明,树脂(C7901,Sigma,USA)封片。
1.4卵泡的分类
根据Hafes[11]对卵泡分类标准,将卵泡依直径大小、透明带的形成、卵泡腔的出现分为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次级卵泡、三级卵泡和成熟卵泡。成熟卵泡通常发生排卵,在卵巢组织切片中呈空泡状。
1.5组织切片观察与测定
切到卵母细胞核的切片称为中纬切片。用显微镜(Nikon,90i,Japan)获取图像,用ACT-2U生物图像分析软件(Nikon Laboratory Imaging Inc.,Japan)测量中纬切片上的卵泡、卵母细胞直径和透明带厚度。
1.6统计分析
测量的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用SAS8.1e统计分析软件采用Pearson分析卵泡直径、卵母细胞直径和透明带厚度之间的相关性,建立卵泡直径与卵母细胞直径、透明带厚度之间的回归关系。
2结果与分析
2.1卵巢的组织学结构
兔的卵巢组织结构包括生殖上皮、白膜(Al)、皮质(Co)和髓质(Me)。卵巢表面被覆扁平或立方的生殖上皮细胞,生殖上皮下为致密的结缔组织构成的白膜(图1-A)。皮质部在卵巢的外周,染色较深,含有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闭锁卵泡、基质和血管。皮质中原始卵泡(PrF)、初级卵泡(PF)分布于皮质浅层。原始卵泡分布于皮质的外周,单个或三五成群聚集存在,数量较多。初级卵泡分布于皮质的外围,单个散在或2~3个集中分布,数量较多;次级卵泡(SF)多分布于皮质深层,数量少;三级卵泡突出于皮质表层,数量极少。髓质位于皮质深层,髓质含较多的弹性纤维,其中有许多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图1-B)。
2.2卵泡形态特征
原始卵泡呈圆形或卵圆形,由1个大而圆的卵母细胞和外包的1层扁平卵泡细胞构成,分布在卵母细胞周围。卵母细胞呈球形,HE染色胞质呈粉红色,胞核大而圆,位于卵母细胞中央,核仁明显(图1-C)。初级卵泡的体积比原始卵泡大,卵泡细胞发育为柱状或立方状细胞,并增至多层;当卵母细胞被2~3层立方卵母细胞包围时,卵泡细胞和卵母细胞之间出现薄层透明带,HE染色呈淡红色(图1-D);初级卵泡因卵泡细胞的层数变化较大以及卵母细胞的增长,其直径大小差异较大。次级卵泡卵母细胞增大,颗粒细胞层数增多,透明带增厚,卵泡膜增厚且内外层清晰;当颗粒细胞增至4~5层时,颗粒细胞排列疏松,靠近卵母细胞的颗粒细胞紧密地包围着卵母细胞,卵母细胞与颗粒细胞间形成完整的透明带,同时颗粒细胞间出现大小不等的卵泡腔,卵泡腔里充满卵泡液(图1-E)。三级卵泡的卵母细胞进一步增大,随着卵泡腔的融合增大和卵泡液的增多,卵泡的直径急剧增大,卵母细胞位于卵泡的一侧,与周围紧密排列的颗粒细胞一起形成卵丘,靠近透明带的颗粒细胞形成典型的放射冠结构,卵泡膜分化为内外2层(图1-F)。试验中未观察到完整结构的成熟卵泡,只见排卵后的巨大卵泡腔,泡腔直徑在1 000 μm以上。
nlc202309012231
2.3卵泡直径、卵母细胞直径和透明带厚度
不同发育阶段卵泡直径、卵母细胞直径、透明带厚度见表1。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直径(原始卵泡28.97~55.26 μm,初级卵泡45.69~87.56 μm)、卵母细胞直径(原始卵泡1523~37.16 μm,初级卵泡25.17~49.08 μm)、透明带厚度(次级卵泡3.07~6.16 μm,三级卵泡5.29~9.13 μm)在卵泡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明显的重叠,这说明卵泡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连续过程。
3讨论与结论
3.1兔卵泡发育的组织学特征
兔的原始卵泡是由1个初级卵母细胞和单层扁平的卵泡细胞组成,在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中没有观察看到2个或2个以上卵母细胞的现象,这与猪等多胎家畜和大熊猫[12]、双峰驼[13]、羊驼[14]有很大的差异,而与白唇鹿、东北梅花鹿[15]相似。在大熊猫、双峰驼中能看到1个卵泡中有多个初级卵母细胞的现象,在对羊驼卵巢卵泡系统进行研究时,观察到1个卵泡中有4个卵母细胞的现象。单卵泡多卵母细胞的现象可能存在种属特异性。
3.2透明带的形成
透明带是由卵母细胞及颗粒细胞共同分泌某些物质形成的,其主要成分是黏多糖。兔的透明带是在卵母细胞外包围2~3层卵泡细胞的初级卵泡中开始出现,出现时间较早,这与牦牛[16]、水牛[17]相似,与川金丝猴[18]、大熊猫[12]、小熊猫[19]、东北梅花鹿[15]等不同(表3)。兔透明带出现的时期晚于川金丝猴、大熊猫、小熊猫,早于东北梅花鹿,因此,透明带出现早晚有种属特异性。
表3部分动物透明带形成时期
动物透明带形成时期兔卵母细胞外包有2~3层卵泡细胞的初级卵泡形成透明带川金丝猴卵母细胞外包有1层矮柱状卵泡细胞时出现透明带[18]大熊猫卵母细胞外包有1层矮柱状卵泡细胞时出现透明带[12]小熊猫卵母细胞外包有1层矮柱状卵泡细胞时出现透明带[19]东北梅花鹿卵母细胞外包有3~4层卵母细胞时出现透明带[15]牦牛卵母细胞外包有2~3 层卵泡细胞时出现透明带[16]水牛卵母细胞外包有2~3层卵泡细胞时出现透明带[17]
3.3卵母细胞发育和卵泡生长的关系
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卵泡直徑与卵母细胞直径之间呈显著相关,其研究结果与高立云等在牛卵泡发育中的研究结果类似[20],表明在活体或收集的卵巢采卵过程中,可以通过卵泡直径来获得发育形态正常的卵母细胞。卵泡生长(x)与卵母细胞(y)的生长呈幂指数关系,可用方程y=2.296 5x0.642 9(r2=0.884 0)表示,这个结果与Lintern-Moore等[21]所得到的卵泡生长(x)与卵母细胞(y)的生长呈直线关系(y=a+bx)和Kaur等[22]所得到的卵泡生长(x)与卵母细胞(y)的生长呈对数关系(lgy=a+blgx)不同,这说明卵泡生长与卵母细胞的生长的回归关系有着种属特异性。
参考文献:
[1]杨玉荣,李艳玲. 家兔的人工授精技术[J]. 畜禽业,2007,11(11):68-69.
[2]张雅琼,秦应和,阎英凯,等. 不同剂量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母兔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2010,46(23):23-26.
[3]范必勤,勃拉吉特B G,杜克洛W R,等. 家兔体外授精研究[J]. 江苏农业学报,1987,3(1):11-18.
[4]唐修君,陈丽,邹海军,等. 家兔卵母细胞体外授精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5):15-17.
[5]叶联顺,万凌,刘冬芝,等. 探讨家兔超排卵后胚胎获取移植方法的实验研究[J].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4,12(11):665-667.
[6]虞斌,许培箴,王秋伟,等. 兔卵巢组织移植后组织学研究[J]. 陕西医学杂志,2008,37(12):1571-1573.
[7]毛冠平,张金友,刘云波,等. PMSG对兔超数排卵的影响及卵巢组织学观察[J]. 中国养兔,2004(6):17-22.
[8]张金友,田亚光,黄贺,等. 兔超数排卵效果及早期胚胎体外发育的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2007,43(1):17-19.
[9]常兰,李金英,李万财. 高原兔部分脏器的组织结构观察[J]. 中国兽医科技,2003,33(11):73-75.
[10]芮菊生. 组织切片技术[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11]Hafes E. Reproduction in farm animals[M]. 5th ed. Philadelphia:Lea & Febiger Press,1987:143.
[12]冯文和,肖蕾,赵涛,等. 大熊猫卵泡及卵母细胞发育的研究[J]. 兽类学报,1996,16(3):161-165,235.
[13]陈秋生,刘宗平,陈北亨,等. 双峰驼卵巢的组织结构[J]. 中国兽医学报,2002,22(4):381-383.
[14]徐立仁,曹文广. 羊驼卵巢卵泡系统的观察[J]. 动物医学进展,1997,18(4):34-37.
[15]马泽芳,田长勇,张林媛,等. 东北梅花鹿卵泡发育的显微结构[J]. 经济动物学报,2007,11(2):70-75.
[16]蒙学莲,崔燕,余四九,等. 牦牛发情周期中卵巢卵泡发育状况的组织学观察[J]. 中国兽医科学,2006,36(1):57-61.
[17]冯贵雪,杨素芳,石德顺,等. 水牛腔前卵泡的分布及形态学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7(4):11-13.
[18]俞诗源,杨晓军,杨晓辉. 川金丝猴卵巢的组织学研究[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3):154-157.
[19]修云芳. 成体雌性小熊猫卵巢组织学观察[J]. 兽类学报,2010,30(3):310-316.
[20]高立云,高建明,吴学清,等. 牛卵巢内卵泡及卵母细胞生长发育的组织学研究[J]. 黑龙江畜牧兽医,2002(6):5-6.
[21]Lintern-Moore S,Peters H,Moore G P M,et al. Follicular development in the infant human ovary[J]. J Reprod Fertil,1974,39:53-64.
[22]Kaur P,Kaur B,Guraya S S. Follicular growth and kinetics in the Indian gerbil(Tatera indica) ovary during oestrous cycle[J]. Journal of Biosciences,1997,22(4):489-495.
解剖学及组织学教学心得 篇12
1 要重视实验教学
1.1 通过上实验课可以具体辨认重要的骨性和肌性结构
人体上有些骨性结构是摸得着看得见的。如枕外隆凸、下颌角、喉结、胸骨角等结构, 我们可以在体表直接进行触摸辨认。但有些骨性结构是摸不着的, 如肩胛骨上的关节盂、椎骨之间的椎间盘、股骨上的股骨头和股骨颈等结构。我们就要利用实验标本来观察, 从而使这些结构在脑海中留下印象, 也就较容易地把它们记住了。有些肌肉结构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如胸锁乳突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斜方肌、股四头肌等。我们也可以在体表直接进行触摸辨认。但有些肌性结构是摸不着看不到的, 如膈肌、髂腰肌、腰方肌、梨状肌等, 我们可以在实验课利用实验标本来观察讲解, 帮助学生记忆。
1.2 通过上实验课可以仔细地观察一些器官的位置形态及血管神经的走行
人体有些器官是直接可以看到的。如眼、耳、鼻等, 由于非常直观, 所以它们的形态特点也就很容易掌握。但有一些器官位于体腔内,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学生们学起来很吃力, 如果在实验课上逐个把这些器官 (心、肝、脾、肺、肾、胆囊、胰、胃等) 的位置、形态演示给学生们, 学生们也就有了较深刻的印象, 就能较好地掌握了。还有些神经走行, 如坐骨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等;血管走行, 如颈总动脉、肱动脉、股动脉、下腔静脉等。也是在体表无法看到的, 我们也可以在标本上去触摸、辨认, 从而达到加深记忆的效果。
1.3 通过上实验课可以直观看到一些细胞的具体形态
一些肉眼无法看到的细胞, 它们的形态结构是非常抽象的, 且不好记忆的。我们也可以在实验课上用显微镜观察。如:我们在课本中得知中性粒细胞的形态特点是, 细胞呈球形, 直径∮=10~12μm, 细胞核常为2~5个叶, 核叶之间有细丝相连, 细胞质内有较小且分布均匀的特殊颗粒;神经元的结构特点是, 细胞核大而圆且核仁明显, 细胞质内有尼氏体和神经源纤维等两种特殊的细胞器。我们无法想象它的具体形态, 但利用显微镜我们就能在组织切片中观察到它们。从而把书本上的知识有实验中得到验证。
2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1 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有利增强记忆
兴趣分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 如同我们饥饿时对食物有兴趣一样。间接兴趣中是对事物或活动的将来结果感到需要, 对事物本身并无兴趣。有些学生对解剖学中的枯燥内容不感兴趣, 教师要善于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懂得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在讲授中适当穿插一些临床知识、科普数据。如讲血液淋巴细胞就与艾滋病联系起来;讲骨的化学成分可联系青枝骨折与老年人骨折;讲脑点一下脑有140亿约个细胞, 储存信息量超过全世界图书馆信息量。这样把知识性、科学性与趣味性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从中悟到学习的乐趣, 学习中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 使记忆产生良好的效果。
2.2 用概括归纳的方法化繁琐为简要, 变深奥为浅显, 可收到记忆效果。
概括就是用图表等形式, 把所学内容提纲挈领, 予以演列。如神经传导通路、体循环静脉等均可采用此法, 这样会使学生思路清晰、记忆深刻。归纳, 就是引导学生把学过的内容横向联系, 从不同侧面加深理解与记忆。如把人体内的屏障、三角及器官的门类进行归纳, 对其位置、结构、功能加以整理。通过这种横向归纳使大脑神经元之间形成另一种联络通路, 记忆痕迹更深, 保持时间更长。
2.3 编写口诀让学生背诵, 对增进记忆大有脾益。
口诀以诗歌形式出现, 简洁明快, 顺口押韵, 有利于记忆。如常用的12对脑神经口诀, 八块腕骨的口诀等, 毕业多年的学生仍可随口背诵, 可见口诀对增强记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