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2024-09-24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精选11篇)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篇1

1 概述

本文就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进行具体剖析, 针对此过程中出现的不足, 进行解决, 采取具体的方法, 实现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提升。一般来说, 设计质量问题, 是建筑工程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为了确保建筑物整体设计建造满足群众需要, 我们要进行相关环节的综合研究。

2 关于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分析

一般来说, 建筑工程设计是分步骤, 循循渐进的。它的具体步骤分别是, 方案设计环节, 初步设计环节以及施工图设计环节, 这个三个环节只有实现了有效综合配合, 才能确保日常建筑工程的顺利展开。

3 影响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因素

建筑工程设计是由多人共同完成的, 其影响因素多种多样:

3.1 相关设计人员的素质问题

一项具体的建筑工程的设计是非常复杂的, 一个人往往不能单独完成, 需要不同领域的人才相互配合, 共同协作来完成。因此, 设计人员的素质对工程设计质量有直接的影响, 要保证和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必须筛选合格的设计人员, 只有各个方面配合良好, 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

3.2 建筑艺术与建筑结构

建筑工程的基础是土木工程的理论基础, 只有在建筑结构上的支撑, 各种完美的建筑设计才能实现, 任何完美的建筑都是由最基本的力学结构共同搭建成的。分析建筑结构之后, 才能谈建筑的艺术性。但也不能单纯的追求艺术性, 建筑要建立在设计的科学基础上, 因为如果施工条件受到限制导致工程无法实施, 一切完美的设计都是徒劳。

3.3 施工的技术配套

设计只是纸面上的活动, 在特定条件下, 需要通过建筑材料设备变成具体的工程, 避免出现对材料要求过高的情况, 从施工过程的角度考虑, 还要考虑技术配套的设计结构问题, 避免在当今的生产力条件下, 施工无法实现。

3.4 与业主关系的处理

业主是项目最初的发起人, 拥有某项建筑工程所具备的资金等条件, 是某项具体建筑工程的使用者、所有者。在工程实用的基础上, 业主的意见对承包商来说至关重要, 是设计人员的出发点, 两者之间的沟通极为重要, 避免出现设计方与业主不一致的情况。

4 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

4.1 提高设计人员职业素质

设计人员不仅要提高职业道德及政治素质, 还要提高参与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设计方法, 重视对设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深造, 对设计人员而言, 及时关注行业动态, 把握行业基本要领, 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设计水平, 设计单位要培训设计人员与建筑工程设计相关的内容, 力求设计人员达到专业知识水平, 提高团体总设计理念, 成为一支专业性强、执行力高、敬爱职业、吃苦耐劳、相互团结的设计大军, 这才是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的根本方法。

4.2 加强设计人员的相互配合

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非常重要, 在建筑设计中也不例外, 大多数情况, 在项目决策阶段, 建筑设计师注重技术与创新, 但忽视了经济上是否可行, 造成设计不合理。需要强调的是, 所有的建筑工程是以其可行性为前提的, 建筑工程要从实际出发, 尊重科学技术, 实事求是, 避免工程浪费。为避免这种现象, 在设计时, 设计人员在注重技术的同时也应注重品质, 注重经济可行性等方面。各部门人员要相互联系、密切配合, 加强各个层次上的设计人员的交流沟通, 发挥团队协作能力, 一个很小的错误也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因此必须加强设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设计质量。

4.3 建筑工程的可行性报告

一项工程的开始, 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决策阶段, 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后, 初步设计阶段的设计图纸要满足工程的建筑规模及各项技术指标、质量指标;施工设计图纸要在初步设计图纸的指导下完成, 保证满足使用者需求的功能, 施工时严格执行, 确保设计图纸按规定实施。这样每个阶段环环相扣, 按要求施工, 才能提高设计质量, 进而提高工程质量。一个建筑工程的成功与否, 不仅与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有关, 也取决于设计阶段的可行性报告方案是否有漏洞。

4.4 优化设计方案

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 是以设计为中心内容, 而设计的重点就是初步设计阶段, 应该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建筑设计单位, 力求设计单位综合竞争力最强。建筑工程可行性报告报经国家批准后, 大体上的投资规模也就确定下来了, 设计单位应在项目指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 认真研究可行性报告, 从经济技术上判断是否可行, 分析各个指标, 力求设计方案在创新的基础上, 符合使用者所要求的功能, 达到美观经济的效果, 同时还要尽量响应国家政策, 节能建设、绿色生态环境建设, 这就要求设计人员要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设计经验, 公平、公开、公正的选择最优设计方案, 可以开展设计单位内部技术研讨会来确定, 从业主关心的经济效益问题, 施工技术的创新问题来考虑, 建筑初步设计的越细化, 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越高。初步设计方案应从以下四方面提高:

4.4.1 提高总体设计质量。

建筑设计第一阶段是方案设计阶段, 初步设计阶段是在方案设计的前提下完成的, 与之的不同是设计者要设计多种初步方案, 通过多方案比选, 确定出优劣方案, 从而达到降低工程造价, 节约成本, 提高设计质量的效果。

4.4.2 提高初步设计方案质量。

初步设计方案应该具有施工流程明确, 责任分工清晰, 设计方案合理的要求, 满足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功能性、美观性等多方面要求。一旦发现问题就要及时修改, 密切合作。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 现在地震频发, 各工程建筑物的抗震性也要有所提高, 必须注重抗震性的设计, 让使用者放心。

4.4.3 重视施工图设计的质量。

建筑工程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阶段是重中之重, 一定要严格按照初步设计方案的内容进行, 尤其是详尽的尺寸设计, 尺寸之间应无矛盾, 保证后期施工进度, 避免后期不必要的浪费。

4.4.4 尽量减少施工变更。

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之初, 要尽量将各种可能面临的问题考虑周全, 确定应急预案, 防止不合理设计带来施工上的浪费, 当然, 人无完人, 设计方案无法达到完美, 多少都会产生设计变更, 但应将变更降到最低, 当提出变更时, 要知道变更是由设计师提出, 按照国家审批制度, 由国家负责人审核, 建筑工程单位负责人审批后才算变更完成。

结束语

可以看出, 建筑工程的核心内容是工程设计的质量, 只有做好了前期设计, 才能更好的提高工程质量, 保证工程的竣工。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的质量, 是建筑发挥其经济社会效益的前提, 建筑设计不只是一个技术问题, 也是一个管理问题, 只有从这两方面出发, 才能提高设计质量, 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在此过程中, 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环境需要, 需要进行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具体探求, 通过合理有效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确保建筑工程更加人性化。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工程质量,方案设计,具体措施

参考文献

[1]张野.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9) .[1]张野.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 (9) .

[2]黄红霞.浅析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18) .[2]黄红霞.浅析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的影响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09 (18) .

[3]钟友发.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1 (4) .[3]钟友发.建筑工程设计质量评价方法研究[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1 (4) .

[4]张桂华, 葛建淳.浅谈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J].甘肃科技, 2010 (2) .[4]张桂华, 葛建淳.浅谈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督[J].甘肃科技, 2010 (2) .

化工工程设计质量检查探讨 篇2

【关键词】化工设备管道安装;存在的问题;质量控制

化工管道安装作为化工工程的基本环节, 化工管道安装通常出现在化工生产装置项目上,化工生产装置通常处在高温高压、有毒害的环境下,因此,安装化工管道的安装需要认真进行核对。安装化工装置时,不同安装管道的质量及其稳定性能必须予以严格控制,需要完全杜绝有可能存在的泄漏情况。文中以化工设备管道安装中常见的问题展开研究,提出控制管道安装质量的有效措施。

1.简述化工设备管道安装中常见问题

管道安装的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化工工程的质量,可以有效保障后期整体工程。在对化工管道安装时因不同因素及安装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1.1管道图纸设计及选址常见的问题

化工管道设计必须依照实际的操作条件设计温度和压力,这是对化工管道设备设计最基本的条件,设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设计管道的图纸并未标明其温度及压力,缺少上述指标,施工标准无法准确实施,从而在一定程度降低管道安装的质量。同时,管道在选材和配件上也存在无法满足规范的情况,有些化工设备的紧固件选取普通的单头螺栓,强度无法达到生产操作要求,为管道的生产运行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1.2管道焊接施工中的问题

化工管道工程焊接工作的人员作为管道安装工程的重要角色,因施工人员的因素致使管道焊接并未严格按照焊接施工规定进行,没有严格检查焊接质量、焊缝处理不佳,没有清晰对各个焊口实施准确的位置标识,导致出现虚焊、漏焊等相关质量缺陷,从而导致管道强度及气密度不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有些焊工没有按照允许的范围内实施焊接工作,导致焊接完成与实际焊接范围不符,导致管道焊接质量存在较大缺陷。

1.3安装阀门施工中的问题

阀门的合理安装作为连接管道的关键点,因对施工要求没有全面考虑,所安装的阀门通常出现不能达到施工要求、安装特点等问题,从而致使工期不断延长、甚至存在蒙混过关遗留安全隐患的情况。因管道内部介质不同所选择的阀门也有所差异,如果未根据其介质选取合理的阀门,无法确保其安全性。

1.4防腐施工中的问题

安装化工管道工程中铺设地下管道占有重要部分,因土壤因素的变化施工单位必须对管道防腐问题给予重视。例如:土壤含有数量较多的有机酸、碱、盐污染,从而引起管道腐蚀的、管道泄漏等一系列安全情况。

2.控制管道安装质量的措施

化工工藝危险性高低是由化工产品自身的温度、腐蚀性、操作等因素决定的,因此,进行检查时必须考虑危险程度高的工艺设计情况。重点对安全防护设备如安全阀门、通风管等的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所安装设备的质量。

2.1创建工程监管系统

根据石化工管道安装前、中、后三个方面实施全面的监控,创建完善的工程监管体系,从设计图纸、安装检测防腐处理等各个环节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管。创建资料备案系统,针对选址的数据资料,设计图纸的各次改动,所选管段的型号、规格、生产品号等文件进行检验并填写在检测表中,对所选阀门、螺母焊接材料等标准材料取用记录及抽查数据进行资料备案,实现有据可查。

2.2合理控制管段质量

管段是进行管道安装工程的主要材料,所以必须对管道的质量展开合理控制。首先,要对管段质量实施严格检测,从多个角度全面考虑使用管段的条件,在明确管段质量之后,必须给予监理档案备案,把管段的制作过程及测试结果一一进行记录,认真填写管段质检单。把灌管段资料档案上交给监理部门,逐步实施审查。技术复核确认,从而保障管段各项都能满足安装要求。其次,施工单位实现组队完工后,必须全面细致的给予测试,检验所安装管段是否达到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有效排出出现的安全隐患。

2.3有效控制焊接质量

加强焊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焊接人员应该依照焊接工艺、焊接作业指导书、焊接顺序完成焊接工程。焊接人员必须严格控制焊接范围,确保焊接的质量达到规定标准。安装完工后再单线图中必须标明不同焊口编号及其位置。管段在完成安装焊接工程之后,管理人员必须对焊缝进行检查,那些需要检验的焊口则聘请专业工程师根据工程规范及有关质量要求给予相对应的气密性及强度试验。抽取样本检测合格比例,给予全面细致的评价,保障管道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做好资料的备案,认真填写检测结果、审查表、工序报验表,确保不存在问题之后签字,从而形成一体化的施工、检测管理体系。

2.4采取有效的防腐措施

埋入地下的管道必须给予相应的防腐措施,在很大程度加大管道使用年限。首先,在管道安装完工之后,管道防腐保温工程也步入正轨,施工单位必须实施自检、专项检验,确定检验合格之后,组织监理人员再次给予核查,确保把防腐保温工作的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有效解决。施工单位提交报验单之后,施工管理者和监理人员一同验收。其次,采用防腐材料对管道进行保护,可以在喷砂除锈的官道上刷下底漆、面漆。可以缠绕0.1mm的玻璃布,确保玻璃布表面的平整,随之进行下道面涂漆采用环氧煤沥青防腐层对管道进行保护,同时配备橡胶垫防止涂层受到损坏。

2.5科学安装阀门

化工管道上安装的阀门需要满足试压条件,阀门最好安装在便于操作与维修的地带,手轮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等于100mm阀门水平。实际安装时,阀杆不能面朝下方,遇到具有毒气、腐蚀性的设备,这之间相连接的管道阀门应采用链轮操纵,可以运用与设备谷口直接相连,重量大的阀门则使用起吊上具。

3.结束语

化工产业是提升工业化水平及能源产业发展的基础,合理控制化工管道安装质量对整个石化工程质量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对化工管道进行安装的时候,会出现设计不科学、管段质量差、焊接工艺不达标等问题,认真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质量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1]马铎芩.化工设备管道安装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河南化工,2013,30(6):36-37.

[2]宋亚强.压力管道安装监督检验的问题探讨[J].化工设备与管道,2012,49(1):49-50,66.

[3]李志华.化工设备管道安装中的几个问题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2,33(8):82.

[4]王晓娟.化工设备管道安装工程结算审计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现代经济信息,2012,(11):177.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篇3

关键词:公路建筑,工程设计,质量监控

公路事业的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近些年来, 国家对公路的修建工程越发重视, 政府财政部门的投资也在逐渐增多。同时, 新型科学技术以及施工技术在公路修建中使用将公路的质量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但是想要保证公路的使用质量就必须从设计规划的阶段抓起, 全面做好质量控制工作。那么, 下面本文主要介绍公路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具体包含的工作内容。

一、公路建筑设计规划的前期准备

公路建筑具有建设周期长、工程量大等特点, 为了确保公路建设的合理性, 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在确定最终的施工方案之前, 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项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收集路况建设的基本信息、制定并研讨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材料以及服务的准备工作等环节。

首先, 工程人员要明确本次建筑设计的基本工程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公路建设的具体规定以及建筑单位提出的基本建设理念、服务功能等的要求等作为设计公路方案的基本依据, 在完成基本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之后, 需要对公路建设地段的具体情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公路建设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材料等进行实现的估计和预算。

在基本的资料准备结束之后, 需要开始进行公路建设的设计准备工作, 这一部分工作是设计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在对工作设计有了基本的设计规划之后, 公路建设单位需要依照具体的工程要求以及公路建设的具体性质和工作的多寡组建建设工程人员队伍, 工程队伍的安排需要明确职责, 相互配合。工程队的安排情况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而定, 当工程量较大时, 可以同时以相同的人员配置安排多个施工队伍, 当工程量较小时也可以适当的减少施工队伍的编排。通常情况下, 在一个施工队伍内必须要配置工程技术指导人员、工程进度安排跟踪人员以及具体的施工人员。在进行设计施工之前, 工程人员需要按照施工合同中的内容到施工现场进行实际的施工勘察工作, 确保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实地考察结束之后, 工程方案的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工程内容和工程要求对工作的环节和流程进行具体的设定和安排。

二、公路建设方案的主要规划内容

公路施工方案的具体内容是施工规划阶段对于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管理的关键。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 工程人员要在前期准备的基础上对工程的整体建设规模进行全面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将公路施工划分为不同的工作阶段, 对公路建筑中所需要用到的工程材料、建设装备等进行全面地规划, 并与建筑单位进行协商和沟通, 保证基本的施工材料准备到位。此外, 工程建设规划的内容还包括对工程的总体建设量、建设面积、建设布局以及工程人员的相互配合等工作进行实现的分析和预计。

其次, 建筑施工方案在对工程进行了阶段性的划分之后, 需要对具体的工作流程进行设计和规划, 工作流程的规划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内容, 一方面是需要确定公路建筑的设计方案, 另一方面是需要确定具体的施工流程, 在施工流程确定的工作中一定要尤其注意公路施工的工作细节, 并安排相应的质量监控管理人员, 对施工流程的及进度的准确性进行全面的监控。在这一过程中, 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质量要求, 对公路建筑中所需要用到的工程产品的等级、数量、质量、规格等要求都进行明确的说明, 在进行产品购进的环节中, 工作人员以此为标准进行建设备品的采购。工程用料的材质、类型以及具体的材料配比都是公路建筑设计规划环节中的具体工作内容。

再次, 在进行施工方案设计的过程中, 为了实现对建筑质量的全面监控, 工程人员需要对建设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新型技术和新型施工材料进行初步的规划和分析, 在考察了实地施工情况之后, 工程设计人员对施工地区的基本条件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以此为基础对施工技术和新型材料进行安排和规划时科学合理的。随着现代化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 目前在进行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 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等的种类更加多样化, 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对复杂的工艺进行有效的选择和甄别。

需要注意的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目前人们对公路建筑设计理念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 公路建筑不仅要安全、可靠。同时还必须满足经济适用原则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进行公路建筑建设的过程中, 很可能会产生各种类型的建筑废物, 如果处理不得当不仅会对公路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也会严重的破坏自然生态环境, 比如在建设过程中挖掘的一些地下土层, 如果没有进行及时的修复、填平处理, 这些土层在风力作用的影响下就会形成砂土, 飘散在空气中, 对空气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 进行公路建筑设计的规划的过程中, 方案设计人员要提前设计好合理的废物处理方案, 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 实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三、公路建筑设计方案的后期审核工作

公路建筑方案最终能否被实施, 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审核, 如果确定设计方案与实际的公路建筑情况完全吻合, 就可以进行施工, 如果方案中的内容与具体的方案存在一定的出入, 就需要方案设计人员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重新制定。

方案审核人员需要按照建筑工程主体建筑部门的工作意见对整体方案中的工作环节和工作内容进行适当的调节, 对设计方案进行补充说明或者适当的删减。在工程设计方案与建筑单位给出的工程内容保持一致之后, 方案设计人员需要按照建筑设计研究部门的指示和要求, 对整体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规划和说明, 突出其中的重点和关键的建设内容。近些年来, 国家相关建设管理部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每一个工作环节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工程规范, 在确定最终方案之前, 一定要充分的贯穿并落实这些建设要求, 为工程的整体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最后, 在完成一系列的审核工作之后, 建筑设计人员需要形成完整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 方案的基本内容包括公路建筑的整体工程目录, 目录要尽量精确, 具体到每一个工作环节;公路建筑的设计说明, 其中包括各项技术、材料、安全规范等内容的详尽的说明;设计图纸, 包括公路建筑的基础及平面设计图、结构的布置图等, 此外备用的设计方案也需要形成专业的设计图。

结语:

总之, 公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监控工作是保证公路建筑整体质量的基础, 工程设计人员一定要在做好实地考察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建筑的设计方案进行反复的斟酌和审核, 并得出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

参考文献

[1]王士杰.公路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4 (01) .

[2]朱杰元, 施永坚.建筑结构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 2014 (11) .

[3]郑奕昀, 盛文珠.浅谈公路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5 (06) .

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管理 篇4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前期质量管理、设计过程质量管理、设计后期质量管理的阐述,分析了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简洁透明、便于掌握。有效地执行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是设计单位在同行业竞争中的关键因素。

【论文关键词】结构设计 ISO9001:2008 全面质量管理 表格 文本

在建筑工程领域中,建筑结构设计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同于其它专业设计,它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着工程周期、成本节约,可以说是一个工程中重要的生命线。对业主而言,在同行业中是视时间和成本为金钱的,有效地缩短工程周期和节约成本就意味着在市场中能取得先机,立于不败之地,获取更大的效益,业主对设计单位的要求就是如此。可以说能做到业主满意、以业主为服务中心就会增强设计单位的同行业竞争力。正因为如此,设计单位执行ISO9001:2008全面质量管理来保证设计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针对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设计单位可采取如下过程管理方法,其中设计单位结构总工程师是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总负责人,组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一、设计前期质量管理

1.根据业主要求设计单位组建设计项目组,安排结构设计各阶段的设计人员、校对人员、专业负责人、审核人员并安排相应的完成时间,形成设计进度计划表。

2.在签定设计合同时由设计人员了解业主对该项目的明确要求和隐含要求,向业主指定的业主代表收集设计资料,包括a.委托书、b.立项文件、c.地质勘察报告、d.环评报告、e.规划总平等等,同时对提供的资料要由业主代表签字确认。

3.针对建筑工程的不同类型,由专业负责人对设计和校对人员进行事先指导,形成事先指导表。同时专业负责人应起草本设计项目结构设计统一措施,经结构总工程师批准后,结构人员保证人手一份使用。设计项目结构设计统一措施可按以下选择a.工程地质勘察要求、b.结构设计制图标准、c.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统一措施、d.多层(砖混、框架等)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措施、e高层(框架、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等)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措施等。

二、设计过程质量管理

1.在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中设计人员应严格执行结构设计统一措施,如有异议应及时向专业负责人提出,由专业负责人和总工程师确定最终标准,而不能一意孤行,违反全面质量管理,影响设计进度。

2.建筑各专业在各阶段设计过程中应互提设计基础资料,形成配合资料互提单表,以此表来约束各专业人员的设计责任行为。结构设计人员应做到主动与建筑各专业沟通,做到设计严谨、不遗漏。

3.在初步设计结束后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可根据工作情况,由各级负责人进行设计中间工作检查,形成中间检查表。各级负责人应做到主动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以免设计校对、审核时改动过大,影响设计进度。

4.设计人员应严格执行设计进度,如遇特殊情况不能在安排时间内完成,应及时把情况向专业负责人说明,由专业负责人另行安排设计人员协助工作,保证工作按时完成。在各阶段设计结束后进行设计校对、审核,并形成校对记录表、审核记录表。对校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设计人员可以有自己的思路原则,说明理由经总工程师审核确认后,可以不修改,否则都应进行修改,而不能弄虚作假不修改。

5.最后设计图纸要进行图纸会签、加盖印章、晒图、打印、包装、交付、备份设计电子文件等工作,属于设计人员完成的要及时履行责任完成,不要影响下一步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进行。设计人员应按照本设计单位结构专业计算书的要求完成本专业计算书。

三、设计后期质量管理

1.根据建筑设计审图中心提出的意见及时进行修改,设计人员如遇不理解之处,要主动早与审图人员沟通修改,并按审图中心的要求提供修改后的设计文件,争取早日通过,交付业主使用。

2.按照业主的要求进行技术交底,形成工程设计会审记录表,做好业主与施工单位的沟通桥梁作用。

3.对施工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如果涉及设计变更,要及时做好设计变更,按照本设计单位的相关要求处理后形成设计变更通知书表交付施工单位使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般问题要及时处理,不拖沓,形成现场服务记录表。

4.在施工过程各部位验收中,设计人员要虚心向业主和施工单位收集设计质量信息反馈,并且从中要吸取教训,形成质量信息反馈单表。

5.主体工程验收后,设计人员要对整个设计过程文本、底图、表格、计算

书等资料存档保管并做好设计文件记录。

按照以上对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阐述,可以形成以下组织结构表进行归纳:

从上面组织结构表可以看出,用一些规范的表格和文本是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的关键,这种过程可以是一目了然的,在执行时会很有条理,容易让人接受并执行。同时我们看到建筑结构设计全面质量管理很好地把握了全面质量管理八项原则,即以顾客为中心、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互利的供方关系。

浅析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 篇5

建筑设计 优化管理 质量

建筑是凝结着人类文明历史与科学技术的智慧结晶。其本身也是个复杂综合体。一个城市建筑业的发展同时标志着它的综合实力和社会精神面貌。建筑学专业作为建筑行业的先行官,策划、设计贯穿每个建筑体的形成。它的作用可想而知。质量是产品的生命,没有好的质量,产品就没有市场,只有高质量的产品,在市场上才有竞争力,建筑设计也是同样如此。只有在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上做文章,才能产出高质量的建筑设计成品。建筑设计,在某种意义上讲可等同于建筑产品,它是艺术创作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体。它不能用工业化、工厂化、程序化的过程进行生产,对于不同使用功能、性质的建筑从内容到外表形态是不同的。

1、建筑设计优化管理的理念

建筑设计成果的质量评定不能用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即使达到建筑设计规范、标准和规程,也不能称该建筑设计就是优良品或精品。建筑设计是科学与艺术双重创作的结合,是创作构思加科学计算合成的结果。在运行过程中设计构思组合产生出全新的东西,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可套用,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劣,确切地说是一个目标范围的界定,建筑规范、规程和标准是建筑设计合格的下限。建筑设计精品是在设计运行过程中优化取舍,完善完美。因此,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是十分值得重视的。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在于强化、强调了设计的“全过程管理”,这是动态管理。它也打破了过去静止的简单化的“结果管理”淘汰制。从而避免浪费时间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建筑设计运行过程要自始至终,由部分到整体、由管理点到强化点,由方案到施工图,这些工作都要进行细化、优化和筛选。它是积极主动、极具挑战性的动态管理。

2、健全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基础——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建立法人挂帅的组织机构。成立监督机构,即法人亲自挂帅,专家起主导作用的全方位的有机结合体。设立质量检查小组,每个项目均设质检员。以专家为主导是为了掌握专业技术的高标准高质量,法人挂帅是保证质量管理体系顺利运行。主要目的是使这项工作经济化,制度化,责任化。健全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规章制度的制订要结合实际情况,一定要具体化、细化、量化,特别是要具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其运用的经常性和可检查性,以其达到预定目标。二是规章制度要量化,做到可以制成表格分门别类填写打分。三是设计人员行为要规范,原则性要强,只有我们自己有效地规范了行为,才能使我们的服务对象满意。四是跟踪服务、反馈信息及时更正与处理。五是事前计划要具体,事中控制有措施,事后总结有效果。搞好建筑设计优化的几点建议:1.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优化设计工作的监控。2.加快建筑设计优化工作的推广。3.建立必要的设计竞争机制,成立合法的建筑设计代理机构建立相应的规定,限制在建筑设计上的随意性。4.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3、建筑设计质量优化管理的运作

建筑设计质量优化,不仅是为了设计产品合格,满足设计规范的要求,而是为了高标准的追求。在设计优化管理运行的前后,从计划到分工、从人员到产品,从部分到整体等都是为了筛选出最优的方法和手段,产出最佳产品。(1)在定岗定位人员时即时挑选,既要进行优化思想教育,又要注重量才使用,使每一个设计人员都有进取精神,思想中时刻存在着争夺市场的竞争意识。这就是人员的优化组合。(2)确定每一个项目的优化管理。所谓管理点,就是项目中起决定作用的关键点。比如:项目设计的方案图、施工图、预算,这就是建筑设计项目宏观中既有影响又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点。(3)设计项目的优化统筹安排。设计项目的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的不同程序的交叉运行必须要进行周密地安排。只有这样才能使各个专业及专业内部密切联系,避免出现差错,大大地缩短设计时间,提高工作效率。(4)随时制订与研究项目的创新计划。凡是设计项目运行过程出现新情况新问题,都应该进行分析研究。只有不断地向较高的目标前进,优良产品才会不断产出。(5)提倡精品化、集成化、信息化。要创新要精品就必须掌握足够的信息,如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先进经验,做到这一点也就等于找到了捷径。(6)提高设计人员整体水平和素质,给设计对象创造更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使他们在设计运行中的各个环节都能独当一面。(7)制定优化的最佳目标,打出最低的要求线,尽量把一些定性的要求变成定量的标准,以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8)建筑设计方案的优化管理。建筑设计方案对于设计项目十分重要,建筑设计方案的确定不仅仅是为了评选好的方案,优化选取方案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在建筑设计方案运行中进行优化管理。当建筑设计方案选取后,按专业部分进行优化、细化、量化而后运行。建筑设计方案优化管理,旨在于打破旧的、固定不变的教条,采取积极地动态管理方法。

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首先在于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然后才是管理。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关键在于建筑设计思想目标的确立,建筑设计思想的优化。

4、建筑设计运行系统与过程的优化控制

设计运行系统指总体的各个部分运行一体化,而过程是进行设计的全过程。要对其进行优化控制。首先,要确定系统部分的控制点,也就是运行的各个部分,即管理点,使每一个部分都进行优化处理。然后,进行过程的优化控制。如果只提达到质量标准、满足规范、规则的要求,那么建筑设计这个特殊的产品并非是精品。因为建筑设计的创作意识包括科学与艺术的排列与组合。提倡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就是始终有一个较高的目标去奋斗。这里目标指的是一个范围,而不是具体的标准。方案有几个,而最好的只有一个。复杂的建筑设计周期短的几周、长的几年,施工的周期更长。

在建筑设计运行过程中,需要对建筑设计过程进行优化控制,以便取得最优方案、选取最短路径集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于一身、利用现代化工具去达到目的,而没有必要非得从零开始向上爬。这里技术、信息、情报是很重要的,仅提出设计质量合格的要求,只依据设计规范、条文的被动制约,显然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形势是极不相称的。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篇6

对此, 很多院校都在借助大力推行说课的方式, 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改良教学方式、反思教学过程。这对于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真正将课堂归还给学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很多教师都曾有过说课经验, 但是如何做到“新颖”、“层次分明而不冗长”, 达到预期效果却不容易。很多时候由于缺乏对说课策略的了解, 说课变成“念课”。在说课过程中, 说课者花大量精力准备好的精美多媒体, 却成为对照多媒体一字不落地念下来, 使得本应生动有趣的说课流于形式, 枯燥而乏味。笔者拟通过在校级说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建设法规》课程中“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说课设计, 并结合说课过程中一些感悟, 探讨说课的设计策略。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课程说课设计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说课设计从三方面进行, 分别是“为什么学”、“学什么”、“怎么学”, 笔者站在初学者也就是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这替代了以往“教什么”、“怎么教”的思考模式。

(一) 为什么学——“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在初学任何一门课程前首先要告诉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要解决什么问题, 结合授课班级学生专业 (如工程造价) 特点, 在第一堂课上课之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因为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自发学习, 应该是我们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例如, 许多工程造价专业学生都有今后考取注册造价工程师的想法, “建筑工程相关法规”正是必考内容, 或者即使没有考证想法, 但对于学习工程的学生而言, 树立基本工程方面的法律法规意识, 对今后的工作、生活都是有益的。

(二) 学什么——“以法条为依据, 考证为框架”

教材目前, 我们使用的是王立久主编的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系列教材, 该教材面向的是本科院校学生, 教材偏重理论介绍, 比较抽象, 全书基本没有相应案例引入, 学生如果直接照本宣科学习, 会比较枯燥, 学习效率不高。另外, 有些知识点高职学生不用涉及过深, 根据课时可以简化, 如第三章“基本立法与实施”涉及一些基本法律立法程序的内容讲解, 就可简化。最后, 部分教学内容重复可直接删掉。如第四章“基本建设程序”, 工程造价专业学生已在《监理概论》中系统学习过。但对一些工程中多发、常见的、应该着重掌握的法条与法规, 如“建筑法”, 教材却涉及不多, 或者基本都是纯理论介绍, 学习时难以把握, 教学内容难以完全满足教学改革需要, 因此, 必须结合其他教学资料进行授课, 方能满足需求,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正是需要补充的内容。

参考资料首先, 教师不可能面面俱到, 因此, 给学生一个在自学过程中自学的工具十分重要, 这就是法条。“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法条应该成为学生自学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依据, 引导学生学习查阅、思考再到合理运用的过程, 也培养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用人单位反馈意见有很多都指出我们的学生“好用但不经用”, 其“好用”得益于高职院校强调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其“不经用”则直接指向了我们的学生缺乏自学能力, 包括一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 如面对困难的勇气、解决问题的毅力等, 优点应继续发扬, 缺点则需尽快改正。课堂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意识成为我们课改的终极目标。其次, 注册造价工程师考证中有关建设法规考点成为我们另一个重要参考资料。实际上考证中的有关内容, 往往是学生今后工作中常常遇见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 有关考试内容也是重点、难点内容, 若教材中没有涉及相关内容, 则其中重要的、自学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就需要作为补充内容进行讲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正是本课程需要补充的重要内容。再次, 是来源于网络等媒体的资源。及时将有关最新典型案例介绍给学生, 可使建设法规的学习更具时效性, 课堂本身也更具趣味性。选择以上三种教学资料的过程, 实际就是课证双结合教育的过程, 我们称其为“以法条为依据, 考证为框架”, 这样的学习过程也直接与学生今后的就业岗位挂钩, 为真正实现“零距离上岗”做准备。

教学内容分析无论学习哪一种法律制度, 都应该理解该制度的立法宗旨。同样对于本节内容, 学生要学会站在一个较高起点, 俯瞰整个“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理解立法者规定责任承担的理由, 这有利于把握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的精髓。同时借助若干单元任务, 树立“质量与安全是工程第一生命线”的重要意识, 整个过程“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 从而也达到本次课程的教学目的。接下来就是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是我们教学目的的体现。

(三) 怎么学———“以学生为主, 以能力为中心”

学情分析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 可见我们在学生求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教师的重要引导作用在于面对不同学生因材施教。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较差, 但不代表他们本身素质差, 笔者认为实际上制约学生发展的最大一个障碍, 在于很大一部分人“学习心理不佳”, 他们往往从小学习成绩不好, 或者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高考中失利, 因此, 很多学生内心不够自信, 遇到困难容易怀疑自我。在教学过程中, 要格外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同时, 这些学生也有很多优点, 比如, 愿意接受新鲜事物、思维活跃, 在前面学习的3个案例教学模块中, 已经得到证实, 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很好调动起来, 参与教学积极性高, 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仍然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以及归纳法等方法, 这些方法统称为“行动导向法”。行动导向法强调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协调, 这种教学方法在德国职业教育中被发扬光大, 实际上无论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倡的“learning by doing”, 还是我国韦钰女士所提倡的“做中学”都是一个道理, 都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 以能力为中心”, 使得学生从有兴趣学到快乐学, 再到最终学有成效。对每一个学生而言, 学习成为一件令人倍感成就的事, 此过程中所获得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将令他们受益匪浅。本节课将遵循此种教学方法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1) 导入 (5分钟) 。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关注的是“质量”, 实际上无论“质量”抑或是“安全”, 背后所承载的都是“宝贵的生命”, 本节课将以“对生命的关注”为切入点。这个过程就需要借助多媒体, 利用一张张真实的现场图片 (如图1所示) 介绍案例。让学生假设自己就是案中人, 这样的设身处地, 使得学生很快融入到案例中, 将案例涉及的一些许可证 (如图2所示) 展示给学生, 借此形成直观认识。 (2) 热身 (8分钟) 。采用讨论法, 启发学生思维, 通过讨论形成解决思路。对一些疑难之处, 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但提示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 不给学生任何倾向性意见, 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质疑。之后学生归纳自己总结的思考方向, 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分别是主体是否适合、行为是否合法、过程是否妥当, 并将学生总结思路进行板书。 (3) 学生陈述观点 (20分钟) 。采用归纳法、归谬法, 学生向全班展示成果, 这个过程有可能会有分歧, 但正由于有不同声音, 学生才能在相互说服过程中达成一致意见。所谓真理越辩越明, 就是这个道理。整个过程教师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对于学生发言, 只要言之有理, 就应及时给予鼓励。最后, 引导学生总结正确答案。 (4) 归纳总结 (7分钟) 。教师将学生若干观点进行总结, 并以板书形式归纳、总结。这也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知识点的过程。 (5) 知识迁移运用 (5分钟) 。学生必须能够将所学灵活运用才能称之为“活”的知识。这实际上是知识迁移过程, 在课堂最后5分钟, 让学生总结本堂课内容, 教师布置类似单元任务, 并提出下一次单元任务, 让学生利用课后自行查阅相关资料, 以成果形式递交。最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发现行动导向教学法优点在于学生参与性强, 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发挥学生潜能, 但这个方法本身比较费时, 要求教师掌控课堂能力较强, 教师要不断提高驾驭课堂能力。

反思说课策略

(一) 调整心态

良好的心态是正常发挥的前提。由于听课者都是同行甚至还有专家, 所以, 说课者往往容易紧张, 这时要善于调整心态, 只要能完全展示自我就可以了。在心态放松的前提之下, 才谈得上将精心准备的说课内容自然展示, 呈现出精彩的课堂。

(二) 善用多媒体

如果说课可以借助多媒体, 当然可以起到画龙点睛作用。陈述中借助多媒体视觉冲击, 能给听课者很直观的印象, 并且可清楚了解说课者整体说课思路。多媒体制作过程中应注意表达要尽可能简洁、直观, 不能把讲稿完全罗列, 听课者既看不出说课者思路, 也容易在视觉上产生疲劳。但同时应该注意, 再精美的多媒体课件也只是配角, 真正主角仍然是说课者本人。有很多教师在说课时, 往往会局限于多媒体, 眼睛不离多媒体的画面, 生怕少说了重要的话, 却往往忽略了自我展示。在说课中特别要注意不能局限于多媒体, 而要做到有的放矢, 要与台下听课者之间做到眼神、语言、思想的交流与沟通。

(三) 善于交流

前面我们提到了交流与沟通, 说课同样如此。但语言要简单, 不要无谓重复, 在与台下听课者交流时, 主要是向他们阐述自己的教学思路, 明确教学指导思想;谈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目标制定依据;说教学重点、难点, 明确教学主攻方向;说教学程序, 明确教学结构;说教法、学法, 明确学生学习思路。说课活动实质上是同行间的高层次对话, 是教学思维的有效碰撞。

(四) 着重于教学策略的阐述

任何事情都有轻重缓急, 说课也如此。整个说课过程应该着重于阐述教学策略, 如前面提到的“学什么”、“怎么学”两部分, 这两部分实际是通过说“教材选择”到“教材整合”, 再到“如何引导学生学习”, 这些体现了说课者本人的教学安排过程, 也是说课者的教学思路精髓, 当然也是说课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吴飞.从高职教育对象现状谈高职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5, (2) .

[2]何明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的总体构想与实施[R].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2008.

[3]石伟平.当前世界高职发展的基本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R].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2008.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篇7

工程项目的设计, 需要充分结合建筑工程实际情况, 针对工程所需的后期施工技术、经济和资源投入、环境要求等因素, 进行深入分析与论证, 从而编制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开展。建筑工程中对于设计质量的掌控至关重要, 尤其是设计与现实的协调, 所采用工艺的先进性等, 均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

2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2.1 做好事前的控制工作

要想做好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质量控制工作就必须选择适合的方法, 通过事前控制以及设计阶段的成果优化来予以实现, 保证设计质量能够得到有效的掌控。一般来说, 在事前控制方面主要采取的措施, 就是进行项目的设计策划, 项目负责人和工程的主持人员应当对自身的职责和工作内容予以熟悉和明确, 诸如工程项目的概况、设计应依据的文件、采用的各种基础资料、设计时应当遵循的原则以及设计应当开展的主要内容和方案比较等等, 这些内容都需要项目负责人进行深入了解。

2.2 强化工程设计的标准化工作

在设计阶段, 如果能够强化工程设计标准化, 则该标准的制定应当综合考虑科学技术与先进经验, 综合作为基础和借鉴, 通过各方面的统一商讨后, 经由主管机构进行审核, 待审核通过后予以批准, 最后制定和发布, 为工程设计提供应有的技术准则和标准。该标准对推动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也能够为设计质量的控制提供有效保障。

2.3 设计输入控制要点

施工图的设计阶段, 设计输入主要是指将技术条件落实, 由项目负责人将落实的具体情况, 以书面的形式送至甲方进行确认, 然后作为施工图设计的重要依据。技术条件则指的是专业性的技术条件与措施, 包括室外条件、市政条件和建筑本身技术条件等。另外, 还需要确认建筑设计、规划、消防、人防等相关部门的意见, 从而进行设计费用的追加。

2.4 严格选择并审核设计方案

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后, 还应当对其进行合理考量、选择与审核。通常情况下, 设计方案选择与审核的重点内容, 在于相关设计参数、设计标准和结构的选型方面, 而主要的参考因素则包括工程的功能、外观和安全性能等, 是否符合工程标准。通过审核工作, 找出潜在的问题, 并就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5 内部设计控制要点

建筑工程设计涉及建筑、结构、机电以及各项专业设计, 在进行内部设计时, 应对各接口进行控制。

2.5.1 建筑专业提条件图

如果建筑专业能够为下道专业提供条件图, 则能够全面开展施工图的设计过程。建筑工程后期对于平、立、剖面图所做的任何调整, 均会影响到下道专业设计效果, 所以, 在提出建筑平、立、剖面图的设计与调整时, 必须预先进行审核, 避免由于建筑专业改动, 所导致的其他专业返工问题, 甚至导致工期难以按照计划完成。

2.5.2 建筑提大样图

所设计的建筑大样图中, 应当包括楼梯、电梯、卫生间、墙身节点等主要部位。墙身节点和结构应当紧密相关并紧密配合, 并且同步进行, 从而保证结构与建筑专业之间的统一性, 最终确保建筑立面能够达到要求的设计效果。

2.6 做好设计交底与图纸会审

设计交底的目的, 在于使相关施工、监理单位, 都能够正确贯彻设计者的设计意图, 从而掌握设计的重点问题、疑难问题, 进而能够明确工程设计的要点与质量要求, 确保在施工过程中, 设计意图不被更改, 使工程质量达到相应标准与规范。图纸会审工作的开展, 则可以促进施工单位尽快熟悉设计图纸, 了解设计特点和意图, 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技术冲突, 从而制定解决方案。所以, 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中, 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 以保证思想和认识上的契合。

2.7 设计输出控制要点

在施工图的设计输出环节, 主要的评审内容包括:设计输出是否满足设计输入要求;各专业的系统配置与设计是否合理;设计深度是否达到工程要求;工程设计的计算结构是否与设计图纸维持一致;设计所选择的材料设备, 是否可靠;设计专业的综合协调性等。设计输出控制在整个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 相应管理工作应当得到充分的重视。

3 建筑工程设计项目过程管理方法

3.1 过程识别

就体系的角度而言, 为了使组织能够有效运作, 应当注意识别并管理众多的相互关联活动。过程识别的步骤如下: (1) 识别并确定管理模式, 以及所需要的过程, 如客户导向过程、支持过程以及管理过程; (2) 确定以上过程的具体顺序与关联性, 并进行职能的合理分配; (3) 识别并明确过程的有效运行与控制准则; (4) 保证能够获得必要资源与信息, 从而支持过程运行与监视; (5) 实施相应的必要措施, 从而实现过程策划结果, 并对该过程进行持续的改进。

3.2 过程接口

在整个过程中, 各个环节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即为过程接口, 主要是指识别过程中的输出流向。首先应当将全部输人、输出进行彻底盘点和清理, 清除其中无效、无用、不合理或多余的输人、输出等部分, 将一些重复或者相似的输出内容进行高效整合。找出对实现目标有所影响的一些关键活动, 确定活动的要求、相关责任者和主要责任者, 以保证目标的实现。

3.3 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进行工程质量评价、分析与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绩效考核的结果, 在整个工程设计过程中形成的, 需要各部分进行高效协调、配合。绩效考核应当融人整个设计中, 将以往的“部门绩效”转变为科学、合理的“过程绩效”考核模式。过程绩效应当制定统一、科学的过程准则, 即是指过程原则、指标、目标及要求等。在制定过程准则时, 应当注意保证所有接口、输出活动的顺利进行, 并针对岗位设置、设备设置和输入信息等, 进行衡量准则的制定。

3.4 过程控制

以结果的过程控制为依据, 进行过程的简化。一般来说, 过程的控制可以分成四个层次, 即:过程方向、过程原则、过程要求和过程程序。而系统的活动则可以采用过程方向进行控制, 而对于具备灵活性特征的活动, 则可以采用过程原则进行控制, 若是简单的活动, 则仅以过程要求加以控制, 复杂活动则采用过程程序控制。

3.5 过程职责

所谓过程职责, 主要指的是利用过程, 决定工程设计管理的相应职责与职权, 确定人数和职能、职能以及部门之间比例关系的合理性。而在整理职责的过程中, 则应当以“二八原则”为准则, 决定其重要职责, 并针对重要的20%职责, 进行合理排序, 删除第二职责, 减少虚职责, 从而达到优化职权的目的。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建筑工程设计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工作, 其关键在于能否建立一套有效的控制流程, 并针对其中的控制关键点、方法与责任人进行明确规定。建筑工程设计同时也是客户能够参与进来的环节, 因此, 设计师需要具备充足的职业能力, 以引导客户参与其中, 最大限度上提升客户的满意程度。

摘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首先需要通过设计, 来加以具体化。工程项目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相关技术、工艺、经济成本以及设备、结构等各种因素, 从而避免对整体工程质量造成不良影响。本文探讨了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 对于质量的控制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郭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 (26) :45~46.

[2]张鹏.工程建设中对设计进行质量控制的研究[J].科技资讯, 2014, 12 (20) :118.

建筑设计过程与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篇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以及竞争性在建筑设计市场体现得较为明显, 建筑设计市场从稀缺逐渐走向饱和, 市场由占据主导地位的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 建筑设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日趋激烈市场竞争, 不少建筑设计单位由于过分追逐产值和进度, 而忽视了建筑设计质量, 将“质量是企业生命”抛掷脑后, 造成无计划书进行设计、无地质勘察资料进行设计等内部管理混乱的局面, 使建筑设计质量面临严峻的形势[1]。为了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本文从建筑设计化的确定、设计输入和评审控制、专业互提资料管理、设计评审管理流程、设计文件审校等几方面来构建建筑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1 建筑设计计划的制定

建筑设计计划是保证建筑设计质量的基础保障。在制定建筑设计计划时, 要确定设计的总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审定人、校对人以及相关专业负责人等, 之后要根据设计任务要求、范围以及基础资料, 对现场进行勘察, 将设计资料收集齐全。一个规范的设计规范一般有设计任务综述、设计进度、人员配置、技术标准等有效版本的配置和主要技术要点等诸多部分组成。在设计任务综述中, 要将概况、设计范围、设计阶段等进行阐述, 在设计进度中要将设计起止日期、评审时间、交图时间以及项目配合进度等进一步明确[2]。

2 加强对设计输入级评审控制

在设计输入内容方面, 由于设计输入内容一般分三个阶段, 即方案设计阶段、逐步计划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 因此要加强设计输入控制需从这三方面入手。首先在方案设计阶段, 要有项目建立批准文件、资金使用许可证、土地规划许可证、业主的设计任务、图样、专利产品、计算机应用软件、红线图以及相关的法律规范和技术标准等, 要对这些方面严格控制。其次, 在初步设计阶段, 要有确保规划方案批准文件、业主设计任务书、地质资料等资料齐全。再次, 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要确保初步设计批准文件、初步设计输出文件、详细的地质勘察资料等资料的齐全, 通过加强方案设计阶段、逐步计划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控制, 来保障设计输入质量。在设计输入评审中, 要对规划方案、初步设计评定书等文件的表述进行评审, 如果表述不明确, 则予以修正, 之后遵照执行, 对业主设计任务书、图样等进行评审, 如果有违规行为及时解决, 对勘察的地质资料要对其准确性以及完整性进行评定, 以满足基础设计要求。此外, 要对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计算机应用软件等进行评定, 确保其有效性[3]。

3 专业互提资料管理

在专业互提资料管理上, 其传递形式必须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传递, 提条件人要填写专业互提条件单, 所填写的专业互提条件单要经专业负责人审校之后并签字, 负责人签字之后还要经设计总负责人进行审核并签字, 然后由专业负责人开始组织实施。在专业互提中, 要使所提条件能明确表达各自专业的意图, 同时符合相关的规定。在初步设计阶段, 首先, 建筑专业向各相关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包括建筑物各层面图和剖面图, 其中各层平面图应标明轴线和柱网中心尺寸、墙体厚度、外围护结构热工参数等, 在剖面图中要将各层标高、屋面、楼面、地下室等构造标明, 并进行相关说明。其次, 水、暖等专业要向结构专业提出设备位置以及相应参数荷载。而结构专业应向建筑专业提供结构形式、柱梁的初步断面尺寸、剪力墙位置等, 水、暖等专业要向电气专业提出用电设备位置、电压等要求, 且相互提供用水、用热条件。暖通空调专业要向动力专业提出热媒性质、参数和热量条件。此外, 各专业要向建筑经济专业建筑项目平面、剖面、系统等图纸。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建筑专业要向各个专业提供的设计条件要包括建筑各层平面图、立体图和剖面图, 而各专业向结构专业提供设备位置荷载以及预埋件空洞尺寸和相关要求。结构专业应向有关专业提供结构形式、柱梁的初步断面尺寸、剪力墙位置等条件。在专业互提阶段, 要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和初步设计阶段没有变化时, 方可作为有关专业设计的基础资料和依据。在专业互提中, 要确保签字审核的力度, 对于没有签字的设计文件将不能作为基础资料, 对于互提条件的实施情况也要进行审查, 意识设计过程顺利推进[4]。

4 建筑设计评审管理流程

在设计评审管理中, 应根据策划的安排来进行评审, 评审要系统全面, 在评审过程中要对“设计评审记录单”进行填写, 在方案设计阶段, 专业设计评审人员要对设计人提出的方案草图进行评审, 对于复杂综合设计要进行综合评审。初步设计文件应由建筑工程师进行评审, 并对“初步设计文件评审记录单”予以填写。在施工图设计阶段, 当方案经过专业互提无需修改时, 则可进行评审, 对于修改的部分, 要由修改专业进行专业评审。当施工图设计文件在进行交付时, 要由各专业会审, 实现对施工图设计的综合评审, 同时要对“施工图设计会审、会签记录单”进行填写。

5 建筑设计文件审校

设计文件的审校是对设计成果的验证, 也是使设计输出与设计输入相符合得到有效保障的重要环节。在对设计文件进行审校的过程中要采取三级逐级审校的方式, 在审校的环节上主要有校对 (从图面上的差错和疏漏等方面入手) 、审核 (包括设计方案、标准、原则、使用需求等) 、审定 (方案原则和技术措施等) [5]。从校对上来说, 要对设计图图面上的差错和疏漏进行校对, 图面上的尺寸标注是否正确、画法是否有差错、图例是否准确、对应关系是否吻合、计算过程与结果是否有纰漏等, 从多方面来对图面进行严格校对, 在校对的过程中, 要对“设计文件校审记录单”进行填写;从审核上来说, 审核是设计文件校审的第二环节, 是校审环节中的重点, 在此环节中, 要加强对设计方案是否合理、设计标准是否规范、设计原则是否正确、使用需求是否能得到有效满足、规范是否执行到位等方面进行严格审校, 在对图面校对的基础上进一步找出设计文件的差错和漏洞, 并对相关的记录进行认真填写, 如若审核人员有修改意见, 应由设计人员予以修改, 修改完毕之后由审核人员签字确认之后, 方可交由审定人员进行审校;审定环节是设计文件审校中的最后环节, 在此过程中, 审定人员要从设计文件的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等几方面加强对设计文件的审校, 使设计文件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措施具有较强的功能性和适用性。在设计文件审校过程中, 要对三级审校人员的素质严格要求, 对其资历和设计经验要提出高要求, 这样才能使三级审校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同时提高建筑设计质量和设计水平。

6 结束语

实践证明, 通过从建筑设计计划的确定、设计输入和评审控制、专业互提资料管理、设计评审管理流程、设计文件审校等几方面来构建建筑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对优化建筑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今天的质量就是明天的市场, 只有加强对建筑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体系建设, 设计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设计成果, 才能使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为了提高建筑设计质量, 文章从建筑设计化的确定、设计输入和评审控制、专业互提资料管理、设计评审管理流程、设计文件审校等几方面来构建建筑设计过程和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关键词:建筑设计,设计质量,保证体系

参考文献

[1]尹成功, 王维芝.浅析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1) .[1]尹成功, 王维芝.浅析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 (11) .

[2]刘娟, 刘振云.建筑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09 (4) .[2]刘娟, 刘振云.建筑工程设计质量优化管理[J].经营管理者, 2009 (4) .

[3]宋洋, 黄辉.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品牌与标准化, 2011 (8) .[3]宋洋, 黄辉.建筑设计质量的优化管理[J].品牌与标准化, 2011 (8) .

[4]王伟杰, 杨琦.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运用的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 2007 (5) .[4]王伟杰, 杨琦.建筑设计项目管理运用的探讨[J].建筑设计管理, 2007 (5) .

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 篇9

一、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概念

结构是基础,设计是前提,在民居建筑行业中,需要根据住房用途来选择合理的结构,然后按照经济、安全、环保、审美等要求进行综合设计,最终确定整个设计方案。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住房结构设计的要求也呈现高质量和多样性的特点,因而对建筑设计也就更加重视了。

结构设计,也是建筑施工的前提条件。设计质量及方案的合理性决定着建筑质量,务必要予以高度重视。当前,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建筑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建筑结构的设计标准也更为复杂,因此,如何提高建筑结构设计质量显得无比重要。

建筑是一门古老的行业,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单就建筑结构而言,就包含了很多内容,划分的方法也有很多种。例如:从建筑结构的材料上划分,就有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结构等多种;从建筑用途上划分,主要分工业和民用两大类;从建筑结构形式上划分,有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几种。不论是建筑结构的材料,还是建筑结构的形式,都对住房的性质、安全和质量产生较大的影响。而所有建筑工程,都要经过建筑结构的设计阶段,在确定了建筑结构方案的前提下,才能顺利地开展下一步工作。

二、提升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途径

1.充分准备方面

建筑受诸多因素影响,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给予周全考虑,尤其是关键性因素,一旦忽略,极易威胁到建筑的整体质量。譬如地理位置、地基条件,这是建筑结构设计时必须考虑的条件,因为结构类型、房屋材质等选择都受此影响,如南方和北方的房屋结构就因此而明显不同。另外,各地的土壤、风压、地震烈度等情况的不同,导致选择的房屋结构也会存在差异,这就要求设计师能全面搜集有关资料,进行认真的梳理鉴别,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详尽的分析,初步确定好各项参数,然后经过实地勘察和二次分析,保证参数的科学合理性,以免在后续的具体施工中出现差错,造成不利影响。

2.科学建模方面

现代房屋建筑功能增加了很多,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增加了设计的难度。在建模计算之前,应处理好所有事项,不得遗漏,特别是涉及的荷载,必须保证其精确度,将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要按照专业流程进行建模,把各项参数准确输入,其中飘窗荷载、转换层荷载、地下室荷载等步骤容易出错,须严谨对待。所输参数是在大量资料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设置的,建模时切忌随意修改。如需调整,应经过探讨和严密计算。另外,参数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应当注意。要科学选择建模所用软件,提前了解该软件各项功能,以免出现操作上的失误。实践经验证明,计算机软件并非万能,单一的软件建模有其局限性,仍可能出错,所以设计人员必须进行多种计算软件的结果比对,并且作好关键节点上的人工计算复核。

3.加强沟通方面

建筑结构设计不单单涉及本专业知识,对设备、地理环境等其他专业也应了解掌握,因为,建筑设计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完成。设计人员只有本着谦虚学习的态度,在掌握专业知识之外,不断学习相关知识,才能逐渐提升设计水平。设计人员若产生骄傲心理,独自片面地开展工作,很少与其他专业人员作交流,就会事倍功半。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与其他专业人员加强沟通和交流,遇到分歧时,要协调商榷,统一标准,共同遵守。

4.重视概念设计方面

建筑结构设计是有其理念基础的,且应遵守相应的规范。所以,必须重视概念设计。概念设计是建筑结构工程师最基本的素质,正确的概念设计好比选对了设计大方向,是建筑结构设计合理、安全、经济的前提,它贯串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比如对于占很大比重的高层建筑,应清楚地认识到高层建筑和多层建筑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多层建筑主要受竖向荷载影响,而高层建筑主要考虑侧向风荷载、地震强度,设计时的重点有所不同。除了安全性、舒适性,建筑的经济性也备受关注,如增加构件截面和配筋量都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成本,还会影响建筑质量。因此,必须牢记“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弱拉、强节点弱构件”等要点,只有通过对建筑结构工程建设的经验积累,具备高水平的理念和素养,才可能完成高水平的设计。

5.综合思考方面

设计方案确定后,要成为最终可行的施工方案,往往还有进一步改进优化的空间。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风向风速等因素,对每个受力构件可能会承受的荷载进行详细分析。比如竖向承重件除了竖向荷载,还受风荷载、温度应力、地震强度等因素影响,必须综合考虑,找到最佳位置进行布置。水平方向的承重件同样要考虑所有相关因素,找到最短和最简洁的传力路径,使得上部荷载能够尽快转移至主梁,进而由柱传至地基。其他如地基、剪力墙等设计工作,除了运用专业理论知识,最好能够结合实践经验,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加以预防,提高设计方案的可靠性。

三、BIM技术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需要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相关参数。随着信息化水平提升,信息技术和数字模型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越来越多,这一方面能够提高数据处理速度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缩短工期、节约成本,对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都有很大益处。BIM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以三维模型技术为基础,解决了传统CAD软件不能解决的一些问题。设计人员可以从更直观的角度监测,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能够及时改进。

1.BIM和参数的设定

设计信息通常会保存在专门的数据库内,而数据库大多在信息模型中。这些数据数量庞大,且彼此间都有着一定的关系,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数据,初步构建建筑形体。数据库在不断变化,BIM技术同样能够保持数据库的及时更新。实践表明,利用该软件能够保证设计信息的精确性、可靠性,而且分析计算过程的安全程度高,更有利于结构设计今后迈向数字化发展的道路。

2.BIM和钢结构建模

现代建筑结构有着很多类型和划分方法,钢结构是其中应用较广的一种。高层建筑多会选择大跨度类型,因而要用到钢结构。设计师应注意几个关键点,如梁钢接、梁柱连接等,需结合钢梁的高度进行科学设计。采用以往的软件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而BIM系统具有参数共享功能,可借此控制螺栓数目,以及各个螺栓的间距。在制造新连接件时,只需调节参数即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应用过程中的难点

在运用BIM系统时,建筑结构设计工作需要将模型发送到结构分析软件,结构分析软件利用算法将建筑结构的设计信息反馈出来,并根据用户指令来形成动态的施工图与结构模型,所以设计人员在使用BIM技术时要考虑模型空间的整体真实性,并要对BIM系统的物理模型能否自动生成施工图纸等方面进行充分考虑。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的因素,由于建筑施工材料自身力学特征、荷载等多种因素会对结构性能产生影响,设计人员在使用BIM模型进行分析时往往需要面对各项复杂参数。再者,BIM模型在本质上是物理模型、建筑结构分析模型以及施工文档的完全数据模型,所以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只有采用完全符合标准或比较简单的结构构件,才能实现上述多种数据模型之间的双向无缝连接。如果建筑结构构件的整体设计未达到相关规范要求,或建筑结构构件高度复杂,都会导致在运行中丢失大量数据。

四、结语

浅析建筑装饰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 篇10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施工质量

所谓建筑装饰就是人们采用装饰材料、饰物,来对建筑物的内外表面与空间处理,来提高建筑物舒适性。建筑理念是决定装饰格调的前提,不同装饰理念,采用的表现手法、使用材料都不尽相同。所以,在建筑装饰过程中,首先应该具备成熟装饰理念,然后再进行建筑装饰设计、施工,并严格控制质量,确保装饰理念得到完整体现。

1.建筑装饰的理念

装饰理念对整个装饰设计与施工有着指导性作用,建筑的修建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或物质上的需求,由于建筑物自身具备的意义不同,其装饰效果要求也不相同。比如说,教堂作为宗教式建筑,所以在饰物选择上应该比较严谨,色彩搭配也要符合教堂特点,让人们在教堂中感受到浓厚的宗教氛围,得到精神洗礼。最合理的建筑装饰,是要通过建筑装饰让人们与建筑环境达到精神共鸣。

2.审核建筑装饰设计方案

建筑装饰设计方案是装饰理念的外在反映,在审核建筑装饰设计方案,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包括技术可操作性、实施可行性、经济合理性以及装饰理念是否新颖等。其中装饰理念决定了建筑装饰方案的优劣性。

2.1建筑装饰结构

任何建筑装饰都依附于建筑主体结构,在进行装饰设计时,应该进行建筑结构受力审查。第一,应该计算出建筑主体结构受力荷载范围,并确定装饰设计引起荷载是否在该范围内;第二,关系到装饰层稳定首要条件,应该确定结构层与装饰层受力连接部位可不可靠;第三,装饰层自身结构所能承载能力计算出范围,避免因为局部承受力不够出现变形,从而影响整体装饰美感。

2.2装饰技术可行性

在进行装饰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对现有建筑进行美化处理,还应该确保装饰采用材料与装饰施工工艺是成熟可行的,有一定的实施经验。很多装饰设计一味追求设计美感,缺乏现实可操作性,最终导致装饰效果较差。在制定设计方案过程中,应该从以往相关设计方案中施工技术、效果经验出发,了解当下装修设计施工技术发展情况,从而制定出可行性的装饰设计方案。

2.3装饰设计方案经济性

建筑装饰的主要目的是保护、美化建筑物,针对这个使用功能而言,装饰资金支出应该取决于装饰方案的效果。所以需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其一,明确投资范围;其二,希望装饰设计方案最终达到的效果;其三,核算规定金额范围内与设计效果的匹配程度。在综合考虑后,对装饰设计方案的材料选择、施工效果等作出调整,符合在规定资金范围内达到装饰效果最佳原则。

2.4装饰设计理念是否新颖

装饰理念是装饰设计方案确定的重要决定因素,是装饰设计方案的灵魂。装饰设计理念是否新颖,也决定了装饰设计方案是否新颖,最终装饰效果是否达到新颖独特。装饰设计理念应该首先考虑到建筑功能,最终明确与主体建筑功能协调、个性化的装饰设计。

装饰设计师还应该抓住时下创新的设计理念,并充分融入到自身作品中,比如说,由于人们生活环境日益遭受污染,绿色环保意识已经成为全球公民的关注话题。设计师在装饰设计中,可以充分运用绿色环保理念,为人们打造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活、工作环境,吸引更多客户。

3.选择合理的装饰设计方案

建筑装饰设计方案选择时,应该严格把关。从以下几方面综合考虑:

(1)建筑装饰设计企业是否具备相关装饰设计能力与经验。

(2)装饰设计方案是否符合国家相关建设规划、安全、环保以及节能等方面规定。

(3)装饰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是否会对建筑物结构安全与使用功能带来不利影响或是安全隐患。

(4)装饰设计方案中涉及到的材料品种、质量以及施工工艺是否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是否具备实际可操作性。

4.有效控制装饰施工质量

在建筑装饰设计方案确定后,装饰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仅关系到装饰质量,还关系到装饰效果、安全性等。

4.1施工材料选择严格把关

建筑装饰施工所需材料往往较多,在购买时应该严格根据设计方案规定,根据规格要求、数量要求等选择相应的材料。所有材料选择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含有害物质,如果设计方案中的材料无法购买,应该选择接近的替代材料,且进行设计方案变更处理,并在审核通过后方能实施。避免施工团队为了获取私利,采用劣质材料来替代。最终导致装饰效果达不到预期,还给人们带来了安全隐患,影响人身体健康。

4.2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施工团队

施工团队作为装饰设计方案的操作者,其综合素质决定了施工质量以及设计方案效果。装饰设计施工不同于主体建筑施工,除了要考虑施工进度、工程造价外,施工工艺、施工经验要求都相对较高。因为装饰施工过程中,如果施工工艺不够精湛,最终施工效果就达不到预期,加上装饰设计是在一定施工范围内,需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人员需要看懂施工图,具有清晰的施工条理,自身具备丰富经验。选择的施工团队应该组建时间较长,施工人员能够协调合作,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合作矛盾影响施工进度的现象。

4.3装饰工程变更控制

建筑装饰工程的质量控制,不仅要控制结构安全、防火、环境、室内装饰材料有害气体含量,装饰变更方面的控制也是不容忽视的,否则会形成安全隐患。涉及结构方面的变更,一定要经受力验算;材料替代方面的变更,一定要符合被替代的技术指标和装饰功效,并且要始终保持装饰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4.4选择合适的工程监理

建筑装饰由于施工要求较高,资金投入明确,所以施工过程中需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监理,对全程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确保装饰施工顺利。工程监理应该对所购装饰材料进行检查,确定是否符合设计规定与国家安全标准,保证材料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确定施工专业技术符合施工要求,工作态度认真、刻苦、自我施工工艺要求高;在施工现场,对材料、人员进行合理分配,确保施工进度;实时关注施工进度与效果、质量,如果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或是效果问题,应该及时给予指导,如果施工效果与设计方案预期存在偏差,应该及时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措施;在施工完成后,工程监理要进行验收,根据人们日常需求做好质量测试、安全测试,并根据设计方案确定设计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并做好记录,将相关文件递交到委托方,如果委托方提出改进方案,应该及时予以更正。

5.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建筑装饰要求提高,建筑装饰发展将会不断发展与完善,在装饰设计阶段,需要根据主体建筑功能,明确装饰设计理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装饰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所需材料、设备、工艺的合理性,设计方案经济可操作性等等,最终选择最合理核心的设计方案。在装饰施工阶段,应该严格把关,根据设计要求选择相应的材料与设备,避免出现随意变更现象,并对装饰现场进行管控,确保装饰设计达到预期效果。 [科]

【参考文献】

[1]韩戴男.绿色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产品认证示范项目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8.

[2]通讯员许艳萍,杜怀银.香河县建设局加强建筑装饰装修管理[N].廊坊日报,2007.

[3]记者吴国文.绿色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验证示范项目启动[N].中国建设报,2007.

建筑工程设计质量 篇11

合格的建筑设计应满足七个质量特性规定的要求,即功能性、安全性、经济性、可信性、可实施性、适应性及时间性。设计单位本应将通过了设计评审的合格的设计文件交付施工。而实际上不少交付施工的设计文件都存在缺少或偏离质量特性要求的缺陷。对电气工程质量造成影响的设计问题又主要表现在安全性、可信性(包括可用性、可靠性、维修性等)及可实施性的缺失或偏离。以下就几个最常见的方面进行探讨。

1 设计违背或偏离设计规范的规定,安全性、可信性方面不执行设计规范

例如某市政府大楼前花园广场(包括广场绿化庭院照明、草坪照明及广场中心声光喷泉)工程提交施工的电气施工图存在以下问题:未作电气保护接地及等电位联结设计;错误地采用TN—C低压配电系统;喷水池未按规定选用应有防护等级的电气设备及电缆。这样的设计完全违背了规范规定的安全性要求,按图施工必将留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某喷水池曾发生数人嬉水时被电击致死的伤亡事故,正是由于设计失误,水下灯具及潜水泵漏电而又未能及时断电所致。监理于施工前审图时及发现了上述问题,通过业主要求设计单位严格按设计规范要求修改了设计。正确的作法是:户外庭院及喷水池配电应采用局部TT系统或TN—S系统、并设置漏电保护(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 A),而不允许采用TN—C制;应设置完善的接地装置,喷水池应做等电位联结设计,而不能仅靠从大楼内引出的一根PE干线接地;潜水泵及水下灯具应采用潜水电缆配电;0区电器设备应采用1P×8防护等级,1区应为1P×5等等。

如民用建筑低压配电线路截面选择问题。由于民用建筑用电负荷绝大多数为单相负荷,三相负荷不平衡必然导致中线通过不平衡电流;随着电脑及各种家用电器设备的发展与普及,低压电网高次谐波污染日益加剧,3次及其奇倍数谐波均构成中性电流。中线过电流并由此引发电气火灾的现象也日渐增多。为此,相关设计规范已规定“三相四线或二相三线的配电线路中,当用电负荷大部分为单相负荷时,其N线或PEN线截面不宜小于相线截面;以气体放电灯为主要负荷的回路中,N线截面不应小于相线截面……”,可见,民用建筑配电系统的干线,支干线及支线的导线截面原则上均应选择N或PEN线截面与相线截面相同。然而监理审图发现当前仍有为数不少的民用建筑配电设计中仍沿用80年代前曾采用过的作法,选用的N或PEN线截面仍为相线的1/2甚至1/4~1/3。这是常见的电气设计安全问题之一。

再如,关于变配电所位置的选择,相关设计规范都明确提出应考虑“设备吊装及运输方便”,这是保证可用性及维修性的基本要求。近年来我们负责监理的不少高层建筑工程项目,其设置在地下层的变配电所及柴油发电机房的配置多违背了这个要求。比如某高层商住楼地下变配电所及发电机房,其运输通路完全被冷水机组及地下水箱阻挡。施工安装顺序只能是先将变、配电设备及发电组安装就位后再安装冷水机组及水箱,而根本未考虑运行之后发变电设备检修、更换的运输问题;又如某高层办公综合楼地下变配电所与发机房,设置在一层某会议厅底部,地下层既未考虑必要的运输检修通道,也未设足够宽度能运进设备的门框。当监理审图发现问题时,原设计意图是从一层会议厅处将变配电及发电设备吊装就位后再浇筑该厅地板。这种意图显然是错误的,即使不考虑土建施工可能对已就位的电气设备造成的损害,大楼投入运行后电气设备的维修更换运输是否只得撬开一层会议厅地板来解决。须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的合理使用寿命可达50年以上,而变配电设备的使用寿命仅为20年左右或更短,定期或故障维修周期就更短了。故电气设计必须妥善考虑其运输及维修吊装通道问题。

2 设计深度不够

目前施工图设计深度达不到建设部《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要求的现象相当普遍,主要是设计文件可实施性方面的缺陷,直接导致施工安装困难或错误。也可导致可用性的欠缺。由于不按规定的深度进行必要的计算与标注、也往往造成设计文件本身出现原则错误而难于及时发现,将影响项目建成的使用功能。

例如按深度规定电力及照明系统图及相应设备材料表中应详细标明选用的电气设备及材料的型号、名称、规格参数及数量。改革开改以来,我国电工产品市场异彩纷呈,国内外各种型号规格的产品琳琅满目,国家不可能对各类电气设备及材料规定统一的型号。设计标明各种设备材料的型号规格参数便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业主或施工单位进行设备订货及采购的依据。然而近年来电气设计文件中普遍习惯于只在系统图的设备符号旁标注该设备的型号或厂家产品编号,使设备订货无所适从,并往往造成错误。比如某项目电气照明设计,设计者在系统图断路器符号旁仅标注了“A063M20A”,设备表中亦然,而未注明名称及详细参数,施工单位理解为20A普通断路器,因找不到该编号的产品而另行采购了另一种断路器。后在设备材料报验时经监理人员查对,原来“A063M”乃是海格公司的一种电磁式漏电断路器的产品编号,额定电流20A,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30m A。可见原设计中这些回路是应设漏电保护的。但因设计标注不清而引起订货错误。只得重新采购更换;

许多电气施工图中对电缆沟只标注尺寸及走向,对电缆支架及盖板不作任何规定,或仅注明“参照××图集××页”,实际上国标图集中对任一种尺寸的电缆沟,其电缆支架及盖板的作法都提供了多个方案供设计时选择,设计不选定则施工方难于抉择,常按最低价方案施工。往往并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可能引起结算纠纷。

电气照明图中按规定主要房间及场所应标注照度标准值,当然也就要求设计者进行照度计算并按计算进行灯具配置。然而当前民用建筑电气照明设计中能标注照度标准值并进行照度计算的极为罕见,绝大多数是按房屋开间及功能凭经验布灯。大多偏离了国家规定的照度标准,影响使用功能。比如经监理审图的某学校电气施工图,经核算设计达到的照度值实验室和教室仅为50~70lx,不及国家标准的一半;某局综合办公大楼中办公室及会议室设计照度仅达70~80 lx,计算机房仅达约100 lx左右。也不及国家规定照度标准值的一半。

3 相关专业设计文件衔接不清,不按规定协调配合的问题普遍存在

例如目前普遍利用建筑物结构钢筋作为防雷接闪器、引下线及接地与等电位联结装置,按规定应在电气施工图中标出联接点、预埋件,说明敷设方式及技术措施(如焊接要求等);并在土建施工图中有相关的预埋件详图及相关的标注与说明。而实际上多数施工图仅在电气图中有防雷接地图,且标注与说明相当简略,土建施工图中则常无任何相关的说明与标注。这给工程监理及施工都带来很大困难,若施工单位经验不足则极易因工种(序)配合不当而造成施工错漏。最常见的是接地钢筋网的连接点的错、漏焊和作为外引接地联结点或检测点预埋件的漏设。尤其是建筑结构转换层,因柱(墙)内主钢筋调整、防雷引下线钢筋错接错焊的情况更易发生。

又如各专业管道、线路相互碰撞、相互矛盾的问题已成了施工图多发病,比比皆是,举不胜举。如地下层(含地下车库)施工图设计,审图时都发现:给排水管道及通、排风管道与照明灯具及电气管道多处相碰;多个火灾探测器被通风、排烟管道遮挡;只得修改设计后再行施工安装;再如某住宅小区由于原设计给排水与电气专业未能协调,工程竣工初验时才发现几乎每套居室内空调器安装处预留的排水管口及穿墙孔和空调电源插座分别设在外窗两侧的墙边上,即空调安装位置与插座不在同一处,插座无法使用,不得不返工重装。

4 结束语

上一篇:单片机软件抗干扰技术下一篇:展会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