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生产力

2024-10-02

制度和生产力(共12篇)

制度和生产力 篇1

尖山农场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高寒旱作农业区, 耕地总面积2.3万hm2。几年来, 农场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不断坚持和完善轮作、耕作、施肥、种子、植保、灌溉“六项”基本制度, 实现了“提质、增产、增效”目标。2010年五大作物全面丰收, 粮豆总产13万t, 种植业总产值3.2亿元, 公顷效益4851元, 人均纯收入1.44万元。

1 创新经营体制是实施农业“六项”基本制度的前提

尖山农场始终坚持农业集约化规模经营, 创新经营体制, 实行土地准股份制经营, 提高了农业组织化程度。强化“统”的功能, 坚持“六统一”管理, 保证了“六项”基本制度的实施。

1.1 合理调整种植业结构, 稳定“三区”轮作制

尖山农场以“提质、增产、增效”为重点, 按照稳麦、压豆、扩玉、增加马铃薯、增加甜菜种植面积的思路和方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建立了“玉米、大豆、麦杂经”三区轮作体系, 完善了轮作制度。玉米面积由2006年的0.5%提高到2010年的22.5%;大豆由2006年的59.6%降低到2010年的51.2%;小麦杂粮经饲作物由2006年的33.9%降低到2010年的20.5%, 作物种植结构逐渐趋于合理。粮豆总产由2006年的7.1万t达到2010年的13万t, 增长了83.1%。2010年玉米比2009年增加面积1893hm2, 增加总产约2万t。

1.2 实施以抗旱为中心、低碳农业为方向、间隔深松为基础、耙茬少耕为核心的耕作制度

全面推广免耕或少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实现了铧式犁翻耕作业向间隔深松、耙茬少耕的耕作方式转变, 打破犁底层, 增加了土壤通透能力, 增大了土壤库容, 提高了雨水利用率。由于地表秸秆腐烂后形成大量有机肥料, 明显提高了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试验表明, 保护性耕作地表径流比传统耕作的减少81.8%, 土壤贮水量平均增加15%, 水分利用率提高23%, 土壤有机质平均增加0.06%。增加了粮食产量, 保护了生态环境, 降低了作业成本。

1.3 实施以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为基础、提高种子质量为核心、统繁统供为手段的统一供种制度

为了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要求, 尖山农场建立健全了良种繁育体系, 按照生态区域适应、结构布局合理、推介主导品种、农户自主选择、农场标准化统一供种的方式, 实现种子机械加工率、包衣率、良种覆盖率和统一供种率100%。2010年全场统供玉米种子144t、青贮玉米种子19t、甜菜种子417个单位、马铃薯种薯1865t、小麦种子850t、大豆种子1800t, 节本增效180余万元。

1.4 以土壤养分测定为基础, 以农作物产量需肥为目标, 全面实施测土配方的施肥制度

测土配方施肥是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职工增收的重要措施, 测土配方施肥的开展, 一是在施肥方法上, 由上清下混一次施入的浅施肥向深施和因土、因作物的需要施肥转变。二是科学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比例, 即使N、P、K比例更加合理, 并依据产量目标调整施肥量级。公顷施肥纯量小麦由120kg 增加到150kg, 玉米由225kg增加到300kg, 大豆由120kg增加到142kg;公顷产量分别由4500、8250、2625kg提高到5250、10500、3075kg。优化肥料施用结构, 协调作物生殖生长和营养生长的平衡, 增强抗病、抗逆能力, 减轻农作物病害, 减少农药的使用, 从而提升和改善农产品质量。减少盲目性, 提高科学性, 降低成本, 提高效益。

1.5 遵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 按照统防、统治的原则, 实施以减少用药、提高防效、降低成本、保障生产为目标的植物保护制度

尖山农场进行长期控制长残效和高残留农药使用, 规范植保制度, 确保农业生产、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农药准入上, 严格控制农药进货渠道, 坚持农场统一供药;在农药使用上, 严格控制农药品种和用量, 坚持统一配方;在农药管理上, 落实责任人制度, 坚持目标考核管理;在农药质量追溯上, 认真落实原始记录和档案管理, 坚持电子档案和书面备案制度。

1.6 实施以节水灌溉为重点, 以发展滴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灌溉制度

发展节水灌溉, 不仅是节水需要, 也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需要。结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进行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初步转变。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实施农业“六项”基本制度的基础

尖山农场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保障农业“六项”基本制度落实到位, 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 仅2010年就投资4115万元, 用于更新现代农机装备。

2.1 引进配套机械, 为优化种植业结构提供保障

农场为确保种植业结构调整, 实现科学合理轮作, 新增进口精密播种机15台, 新购进玉米掰棒机13台、玉米秸秆打捆机4台、玉米秸秆还田机5台、凯斯6088/7088等大型收获机14台, 新购置了甜菜育苗蹲土机和移栽机各7台, 新购荷马T3收获机1台、甜菜打顶机和牵引式收获机1套, 马铃薯播种机4台、收获机5台, 自走式青贮收获机1台, 背负式青贮收获机6台, 实现了玉米、甜菜、马铃薯、青贮等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栽培。

2.2 更新现代农机具, 实现耕作方式的转变

耕作制度的改变, 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机械做保证。尖山农场新购进凯斯435联合整地机1台, 迪尔7830大型轮式拖拉机18台, 并配套安装GPS自动导航驾驶系统, 新购大豆大垄整型器50台、联合整地机18台, 提高了作业标准和效率, 降低了作业成本。

2.3 引进先进种子加工机械, 保证种子精选质量

尖山农场多年来, 始终坚持统一供种制度。为提高种子质量和标准, 新购置5XDG型大豆种子精选机, 对原有小麦种子加工生产线进行改造, 每年可精选小麦良种1200t、大豆良种2000t;投资97万元新增水泥晒面7500m2, 新建种子仓储库2000m2, 增强了种子仓储能力, 为全场统一供种提供了保障。

2.4 建立测土配方施肥中心, 保证科学合理施肥

尖山农场新建200m2的土壤检验检测中心, 几年来累计完成土壤样品检测4569个, 2010年秋季已经采集土壤样品2000个, 2011年1月完成了样品化验检测, 为全作物、全面积科学施肥提供了依据;新建测土配方施肥配肥中心, 全场统供配方肥7566t, 配方肥使用面积达到100%。

2.5 加大机械投入, 保证用药安全

尖山农场加大施药机械的更新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确保植保措施的改进, 实现了统一机械标准、专业的配药队伍。农场现有悬挂式喷药机50台, 全部采用进口喷药泵和喷头;自走式喷药机1台。全场共有经过培训的配药技术人员50余人, 确保每台喷药机都有专人配药, 每块地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配方施药, 杜绝了药害、草荒及长残留问题。

2.6 发展节水灌溉, 为粮食高产创造条件

尖山农场现有抗旱机井30眼、各类喷灌机械26台套, 可控灌溉面积2000hm2, 重点对马铃薯、甜菜、玉米等高产、高效、经济作物实施节水灌溉。每年投资20万元左右用于人工增雨防雹指挥防御体系建设, 在防雹增雨上, 全面积实施人工增雨防雹作业。2010年实施增雨防雹31次, 发射炮弹427发, 全场范围内在干旱时期得到了有效降雨。

3 加大科技支撑力度是实施农业“六项”基本制度的手段

3.1 推广新技术, 科学组装“六项”基本制度

多年来, 农场坚持应用优质品种选用及种子精选处理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氮肥后移施肥技术、作物健身防病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精准农业示范技术、麦类深施肥等技术, 实现农业新技术与“六项”基本制度建设科学组装。

3.2 创建园区和示范带, 带动“六项”基本制度建设

全场新建占地面积30hm2的高标准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64km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带, 每个管理区都有高产攻关示范田。在创建过程中, 突出示范意识, 加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 全场共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20项, 集中展示大豆新品种110个。为农业生产新技术和新成果集成与转化, 种植业结构调整和优良品种推广, 良种良法栽培模式示范, 搭建科技平台。

3.3 开展培训, 提高素质, 促进“六项”基本制度建设

农场以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为目标, 全面开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指导与服务。每年组织“科技之冬”培训活动和其它各类培训, 培训干部、职工及技术人员3000余人次, 全面提高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 通过提高素质促进“六项”基本制度建设。

4 强化管理是实施农业“六项”基本制度的根本保障

4.1 提高认识, 加强领导, 为农业“六项”基本制度落实提供组织保障

农场始终把落实“六项”基本制度建设, 列入农场工作的重要议程, 加大考核力度, 实行工作成效问责制, 层层签订责任状, 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到位、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原则, 建立健全“六项制度”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和奖惩制度, 为“六项”基本制度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4.2整章建制, 强化管理, 为农业“六项”基本制度落实提供制度保障

a.完善了土地承包制度。全面落实国家惠农政策, 无滥涨价现象和上访事件发生;同时, 建立土地公开流转制度, 有效推进了农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集约化和标准化。

b.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通过建立实施农业投入品使用制度, 农场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要求进行农业投入品的购买使用, 并严格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来组织生产, 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合理施肥、安全用药、科学发展。

c.建立了生产档案登记制度。农场的农产品在种植、贮藏、加工和销售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由专人负责进行记录存档, 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可追溯。

d.建立了农艺措施标准和农机作业标准管理制度。为保证各项标准落实到位, 农场全面落实了农艺农机2个“六统一”管理制度。围绕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 建立了严格的检查验收制度, 制定了质量检查验收方案, 在重要的农时时段对各项农事作业质量进行统一检查验收, 并有具体奖罚措施, 确保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

制度和生产力 篇2

一、目的: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及时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因素和隐患,确保及时、准确掌握各部门安全生产情况,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订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公司各部门

三、责任者:各级生产人员

四、正文

1.检查方式和内容 1.1综合性安全大检查

1.1.1公司级安全生产大检查,由主管安全的公司领导负责,召集安环部、生产部、设备部、车间等分管安全负责人共同参加检查,每月不少于一次;

1.1.2车间级安全生产检查由车间主任负责,召集有关人员参加,每周不少于一次,并做好检查记录

1.1.3上级主管部门来公司检查,必须由公司级领导组织和参加; 1.2专业性、季节性安全检查

1.2.1对于防暑降温、防雨防洪、防雷、防触电、防寒防冻、防火等季节性安全生产检查,由安全科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和各车间负责人共同参加,并发动员工做好预防工作;

1.2.2专业性安全检查由各职能科室根据专业性质组织进行,并将检查结果和整改情况报送安全科。1.3经常性安全检查

1.3.1生产前、生产中、生产结束,每个员工要对自己所处的操作环境、所管设备设施、交接班情况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应及时向相关人员沟通处理,同时向班组长或安全员报告;

1.3.2生产过程中班组长、安全员、跟班维修人员要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坚持经常性巡回检查,并将结果及时报告车间;

1.3.3各级领导干部和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每天都必须根据各自的工作业务深入生产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1.3.4各种形式的安全检查都必须做好详细记录,对每个问题必须提出处理意见。

2.报告形式内容及要求

2.1 各部门应严格按本制度开展安全生产汇报工作及相关工作。各部门安全生产信息汇报必须遵循实事求是、全面及时、专人负责、严肃认真的原则。

2.2 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的形式和内容

安全生产信息按即时信息、作业完毕信息和定期信息三种形式进行汇报。

2.2.1即时信息汇报是指当各部门发生如下事件时的请示和汇报:

A、人身、设备等事故的报告; B、设备异常情况报告; C、设备检修即时报告; D、生产事故即时上报的有关事项; E、其它重要事件的请示和报告。

2.2.2 作业完毕信息汇报是指各部门跟班队长和班长接班时汇报当班安全生产情况和生产安排;作业中当班安全生产情况和有无各类事故影响;交班前汇报当班安全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和下班需处理的问题。

2.2.3 定期信息汇报是指各部门按每日、每周、每月等定期向部门负责人和安全领导小组汇报本部门的安全生产信息。

主要包括:安全、技术监控、设备可靠性和生产情况等汇报。其中安全、技术监控、设备可靠性的汇报按照相应的管理规定的汇报程序及要求进行汇报。

2.3 安全生产汇报工作要求:

2.3.1 对于人身、设备等事故的报告可直接反映给部门负责人,由部门负责人视事故情节严重程度进行逐一上报;设备运行异常情况报告是指当设备发生非计划运行、停运,存在重大缺陷、隐患,存在其它异常情况时的报告;

2.3.2 即时信息汇报是指当设备开始(完成)大修、小修(扩大性小修)、节日检修、事故抢修时的汇报;

2.3.3 各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汇报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汇报工作负责人。

制度和生产力 篇3

【关键词】农产品;生产制度;销售制度;质量安全

1 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

农产品生产者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和兽药等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农业投入品使用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的规定,禁止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业投入品,以防止危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禁止在有毒有害物质超过规定标准的区域生产、捕捞、采集食用农产品和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

2 实行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农产品生产档案,如实记载下列事项:

(1)使用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和使用、停用的日期;

(2)动物疫病、植物病虫草害的发生和防治情况;

(3)收获、屠宰或捕捞的日期;

(4)出售农产品的品种、数量、时间、流向。

农产品生产记录应当保存2年,禁止伪造和涂改农产品生产记录。

3 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要求生产农产品

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和当地制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要求与操作规程生产农产品,农业生产用水和用作肥料的固体废物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单位和个人从事农业转基因生物生产的,应当由国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按照批准的品种、范围、安全管理要求和相应的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并定期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生产安全管理情况和产品流向的报告。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配备符合国家规定的检测设备、检验人员或委托具备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其生产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检测。检测合格的,应当附具检测合格证明并标注农产品的名称、产地、生产单位和生产日期;未经检测或者检测不合格的,不得销售。

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证书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的生产单位,应当配备质量安全检查员,以对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4 严格按照国家及省、市要求包装标识农产品

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的规定实行包装标识制度,用于销售的下列农产品必须包装:(1)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认证的农产品,但鲜活畜、禽、水产品除外。(2)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需要包装销售的农产品。

农产品包装应当符合农产品储藏、运输、销售和保障安全的要求,要便于拆卸和搬运;包装农产品的材料和使用的保鲜剂、防腐剂、添加剂等物质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包装农产品应当防止机械损伤和二次污染。

对于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从事农产品收购的单位或个人包装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在包装物上标注或附加标识标明品名、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生产日期;有分级标准或使用添加剂的,还应当标明产品质量等级或添加剂名称;对于未包装的农产品,应当采取附加标签、标识牌、标识带、说明书等形式标明农产品的品名、生产地、生产者或销售者名称等内容。

销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应当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禁止冒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志;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应当载明农产品中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主要原料名称;有特殊销售范围要求的还应当载明销售范围,并在指定范围内销售;畜禽及其产品也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标识。

农产品生产者必须向农产品销售企业提供农产品检测合格证明或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等有关证明;列入农产品产地准出名录的农产品生产者、收购者,应当在列入产地准出名录的农产品上附具产地证明、质量认证标识或者产地检测合格证明,然后方可将其运出产地;依法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还应当附具检疫合格标志或者检疫合格证明。

5 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

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当设立或委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对进场销售的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状况进行抽查检测,发现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应当要求销售者立即停止销售,并向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农产品销售企业对其销售的农产品应当建立健全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经查验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不得销售。

6 实行索证、索票制度

质量安全证明即生产者出具的用于证明其产品的质量安全、符合相应要求的标志、证书或报告,包括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和产地质量检测合格报告。农产品经销企业在进货时,首先应当索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证明,有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证明方可进货销售,否则,必须经现场检测合格后才可进货销售。入境农产品应当报市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出具有效的出入境手续和检疫检验证明,经现场检测符合我国强制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方可进货销售。

7 验明包装标识

农产品经销企业在对购进农产品进行查验时,应当验明包装标识,对于包装标识不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农产品,不得进货销售。

8 建立购销台账

农产品经销企业必须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审验供货商的经营资格,并建立农产品进货台账,对进入本单位销售的农产品如实记录农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商及其联系方式、进货时间等内容;对取得经具有认证资质机构认证的农产品,还应记录其商标名称、产品标志、批准产量、认证证书编号、认证日期和发证机构,然后将所登记的内容与进货票据、认证证书复印件和农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一并备案。从事农产品批发业务的销售企业还应当建立产品销售台账,如实记录批发产品品种、规格、数量等内容,并详细记录销售去向,主要包括经销公司、超市、加工企业和饭店、食堂等单位名称、地址、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以及进货产品名称、数量和来源。农产品批发商批发给农贸市场经销农产品的个体户,应记录其所在的农贸市场名称、地址、摊位号和市场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进货台账和销售台账的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9 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及时向所在地市级和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收到报告的机关应当及时处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时,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通报同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制度和生产力 篇4

分析图书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除近几年出书量激增,原稿质量不高;编辑队伍急剧扩大,编辑能力不足等客观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图书市场,既能保证图书质量,又要保证出版效率的图书质量管理制度探索不够、创新不够。本文结合当前出版业实际和个人工作实践,基于提高图书质量和出版效率从质量责任落实、图书生产运行机制、质量激励约束、岗位管理等方面,探讨图书生产过程管理制度创新。

一、质量责任制度创新

根据《出版管理条例》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图书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均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合格;四项中有一项不合格的图书,其质量属不合格。由于编辑出版环节多,主客观原因多,如果图书质量不合格,往往出现出版社分不清责任或各环节不愿意分清责任的情况,责任追究最终不了了之。为此,必须细化和落实图书质量责任,将四项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建立图书各项质量第一责任人制度。图书的内容质量第一责任人是终审,相关责任人是责任编辑和复审;编校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责任编辑,相关责任人是复审和校对;设计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责任设计编辑,相关责任人是被委托设计人;印制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是责任监制,相关责任人是承印单位。哪项质量不合格,出版社就只针对其第一责任人追究责任,由第一责任人细化责任追究。

二、生产运行机制创新

在图书生产过程中,首先是实行策划编辑项目(图书)负责制,其次是在上述明确各项质量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实行上下环节责任人的双向选择制度。

1. 实行策划编辑项目(图书)负责制。

图书的选题策划、组稿等工作由策划编辑完成,出版社一般要求策划编辑对图书两个效益负直接责任,因此,策划编辑应对图书质量和出版效率负有整体规划和出版过程的监督管理责任,出版社应建立以策划编辑为主导的项目(图书)负责制,策划编辑承担项目(图书)的质量、效率、效益的直接责任。在建立和实行策划编辑项目(图书)负责制时,核心是要真正做到责权利统一。

2. 策划编辑确定各项质量和各个生产环节的第一责任人。

策划编辑可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有终审权的内容质量第一责任人(终审)、图书编校质量和编校环节第一责任人(责任编辑)、设计质量和设计环节第一责任人(责任设计编辑)、印制质量和印制环节第一责任人(责任监制),策划编辑对各项质量的第一责任人提出质量和进度要求,并对质量进度进行过程监管。

3. 出版过程中各分项质量第一责任人确定相关责任人。

编辑出版上下环节也引入市场竞争选择机制,各分项质量第一责任人和后续环节可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后续编辑出版环节责任人(即相关责任人),下环节对上环节负责,上环节对下环节进行过程评价、监管和事后考核奖惩。

三、质量检查和奖惩制度创新

1. 建立和完善印前质检、批样检查和成书质检制度。

对付印前清样由出版社质检监督部门进行全品种各项质量检查,对于达不到质量要求的,退回相应质量第一责任人重新编校(改正),然后再进行质检,直至合格后,再行付印。对印厂提供的成批装订前的样书由图书各项质量第一责任人(重点是选题策划人、设计和印装第一责任人)进行检查审核,如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成书后,出版社质检监督部门定期对图书质量按比例抽查,检查结果作为奖优罚劣的依据。

2. 建立和完善图书质量奖优罚劣制度。

国家《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将图书编校质量分为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为鼓励、引导图书编校质量责任人编辑出版质量更优的图书,可按图书编校差错率细分为三个质量等级,如把编校差错率不超过万分之0.25的图书确定为优质品图书,差错率超过万分之025、不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确定为合格品图书,差错率超过万分之一的图书确定为不合格品图书。对成书后质检结果为优质品图书的责任人进行奖励,对成书后质检不合格的图书责任人进行处罚。

四、组织机构和岗位管理创新

目前,多数出版社在编校岗位设置上,把编辑分为策划编辑和文稿编辑,策划编辑的考核指标主要是图书利润,文稿编辑(即责任编辑)和校对的考核指标主要是文字加工数量和质量;图书的设计和排版印刷工作通常外包,对责任设计编辑主要考核设计数量和质量。为落实上述质量责任、运行机制、质量检查和激励约束等管理制度,应在机构设置和岗位管理上进行优化和创新。

1. 图书编校在一个部门完成。

当前,多数出版社按学科或图书类别设置编辑室(事业部、分社),编辑室(事业部、分社)是利润中心,在其内部岗位设置上,有的仅设置策划编辑岗位,把文字编辑和校对岗位设置在编校部门。但由于各岗位考核目标不一致,管理层次多,在质量、效率及统筹安排上往往出现矛盾。为此,编辑室(事业部、分社)内应根据能力、专长和有关要求设置策划、文字加工、校对等岗位,制定基于图书质量和效益相结合的岗位考核管理办法,这样既有利于落实策划编辑的图书质量整体规划和监管责任,又便于部门内统筹协调,保证图书质量和出版效率。

2. 校对岗位管理制度创新。

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必要延续,是编校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对编辑工作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在编校流程管理上,坚持编校分离,为避免编辑一人完成编校的所有工作,在图书编校过程中,出版社须加强对书稿编校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应随时抽查图书校样,发现编辑一人完成图书编校工作的情况,及时纠正和处理。在校对岗位管理上,明确校对只是图书出版流程的一个环节,编辑和校对只是分工不同,除未取得编辑资格的人员只能作为专职校对外,所有取得编辑资格(包括取得注册编辑资格和具有副编审、编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都可以从事校对工作。在图书责任署名上,责任校对与责任编辑同时署名,以强化校对责任。

3. 成立质量监督检查部门。

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出版社须成立图书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包括稿件三审责任制度、责任编辑制度、责任校对制度在内的内部质量检查监督制度和质量激励约束制度等,检查落实图书质量管理制度,保证图书质量合格。

结语

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篇5

一、对安全技术规程执行的好,安全生产、文明生产有显著成 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精神和物资奖励。

二、对在安全专项活动及安全宣传教育中成绩显著的单位或个 人进行奖励。

三、安全生产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发生一人死亡事故或事故 损失严重的,安监室取消事故单位及主要领导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并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责任追究。

四、凡被各级安监部门查出存在有一般安全隐患的单位,经核 实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整改的,第一次安监室通报批评,第二次检 查未整改的主要领导罚款 500—1000 元,第三次检查仍未整改的责 令停产整顿。

五、凡被各级安监部门查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单位,责令立 即停产整顿,媒体曝光上报有关部门,主要领导罚款 5000—10000 元。

制度和生产力 篇6

从内容上看,《条例》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规定主要着眼并力求达到以下三个方面:

1、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确立为安全生产的基本制度。在安全生产工作的制度体系中,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处于整个制度体系的核心地位,它是其它各种具体制度得到确立和运行的基础,决定并影响着其他各种具体制度的内容、形式、地位及其效果,这是因为其他各项具体制度都必须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总体要求来设计,《条例》对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作了较为具体明确的规定,从而为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最基本的“规矩”和内容框架。

2、以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推动安全生产工作机制的建立。从安全生产工作运行各环节及相互关联情况看,责任到位,工作才能有效到位,也就是说,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实施与落实到位是围绕着责任这一核心来展开的,并由责任的设定、分解、传导、检查与落实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无论是一级政府或政府的一个部门,还是一个生产经营单位,首先必须对安全生产工作相关参与者所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进行明确,都必须将自己承担的安全生产整体责任一层一层、一个方面一个方面地进行分解,使安全生产工作的各相关参与主体都承担相应、明确、具体的责任,并对责任的落实情况进行必要的监督检查,对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的部门单位或有关人员则要明确其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条例》第二十七、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条的内容就是按照这一要求进行规定的,目的在于建立起确保安全生产工作有效落实的机制。

3、由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确立在于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落实到位,因此,这一制度确立的首要目的在于建立起安全生产工作正常运行的保证体系。从工作保证体系的构成要素看,主要包括了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由责任内容、责任目标、责任形式、责任要求、监督检查、保障措施方面所构成的责任运行与责任保障体系;第二层面是由以层层负责为主要内容的责任落实保障体系。即以下一级比上一级更具体、下一级的落实来保证上一级落实、上一级对下一级的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由此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保证体系。

《条例》确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总体上包括了责任主体、责任内容、责任约束与责任追究等方面内容。

1、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条例》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责任主体,最为主要的主体包括政府、政府的监管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三类。(1]政府。政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主体,《条例》中所明确的“政府”主要是指省人民政府、社区的市人民政府、县(市、区)人民政府及乡镇人民政府(或相当于各乡镇人民政府一级的街道办事处)。第五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实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明确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确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2)部门。是指政府的有关部门或机构,这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管责任主体,《条例》明确了作为监管主体的两类部门即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如第六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即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依法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也就是,政府的监管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具体代表着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研究部署、组织实施、检查督促和抓好落实,并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3)生产经营单位。《条例》第四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应当…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这一规定实际上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第一位的主体,也是最主要、最直接、最基本的责任主体,而在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相关负责人、各部门以及从业人员等实际上又是一个个具体的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严格依照《条例》规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加强内部管理,改善工作基础,切实搞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切实负起安全生产工作最主要、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责任。

2、安全生产责任内容。《条例》作为我省安全生产工作方面的地方性法规,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政府的有关部门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具体职责及责任,对于有关主体来说,是必须全面履行的法定义务,是强制性的,而不是选择性的,不履行法定的义务、不落实法律法规规章所要求的工作必须负相应的责任。《条例》第二十七条、第三十条对政府的安全生产职责作出规定,第二十七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1)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安全生产中长期规划;(2)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安全生产重大政策及措施;(3)组织、督促、支持各有关部门、单位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对公共安全设施、应急救援装备、事故隐患治理的投入;(5)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和安全生产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6)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和完善应急救援预案;(7)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安全生产意识;(8)法律、法规和上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第三十条规定乡(镇)人民政府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2)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或者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责令限期改正,并及时向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3)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条例》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则对政府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作出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指导、协调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组织安全生产综合检查和专项检查,具体实施安全生产

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工作,综合监督安全生产应急救援工作;(3)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安全生产形势综合分析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作,定期通报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发布安全生产信息;(4)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5)经同级政府授权,组织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i(6)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本行政区域重大危险源数据库信息系统和监管制度;(7)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查询系统,及时记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中介服务机构的违法行为和处理情况,供社会公众查询;(8)组织、指导、协调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工作;(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第二十九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1)宣传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2)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涉及安全生产的事项实施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3)依法对本行业、本领域生产经营单位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和重大危险源监管制度,督促、指导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健全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4)定期分析本行业、本领域的安全生产形势,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并向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定期报送安全生产工作计划和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工伤统计等相关信息;(5)参加生产安全事故调查,配合做好事故善后工作,落实事故处理的有关决定;(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3、安全生产责任约束。《条例》所确立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约束的内容,特别是责任的内容及落实结果对于相关主体来说具有约束性,具有较强的压力,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各级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情况考评监督,对工作落实、责任落实、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的政府、部门、单位给予相关的奖励,对责任不落实或落实不到位,或由此而造成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有关政府、部门、生产经营单位及有关人员要进行相关的责任追究。第十一条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改善安全生产条件、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参加抢险救援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五条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实行安全生产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第二十七条则具体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度”;第二十八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管理和考核工作”。第六章则按照“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要求,对安全生产各主体不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必须承担的法律责任进行了具体的规定。

制度和生产力 篇7

3XXX铝合金是由锰元素为主要成分 (质量分数在1.0%~1.5%之间) , 是一款防锈功能较好的系列。常规应用在空调、冰箱、车底等潮湿环境中, 是一款较为常用的铝合金系列。目前, 3XXX合金大部分将由2100 mm1+1热轧机组生产, 2100 mm1+1热轧机组生产的铸锭规格及各项工艺参数与以往方式生产有很大差别, 本文通过控制热轧终了温度、利用不同热轧开口度铸块, 目的是研究成品退火温度对不同厚度铸锭生产的冷轧成品卷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并确定2100 mm1+1热轧机组供热轧开口度420 mm 3003合金的生产工艺。

1 试验方案

1) 化学成分。本试验所选合金化学成分完全满足GB/T3190-2008中要求, 合金化学成分见表1。

%

2) 规格、状态。

a.铸锭规格。选择半连续铸造的铝合金铸锭, 铸锭规格为420 mm×1120 mm×3500 mm。

b.成品状态、规格。成品状态为H24;热轧规格为7.8mm×1120 mm;冷轧规格为0.8 mm×1080 mm。

3) 试验目标值。成品板材的力学性能满足GB/T3880-2006中要求, 力学性能值见表2。

2 试验内容

将铸锭按3003加热制度进行加热后热轧至7.8 mm, 热轧终了温度控制在300~350℃之间, 冷轧轧至1.2 mm进行切边后轧制至成品厚度0.8 mm。

将冷轧轧至成品厚度的卷材取样, 并进行220℃、230℃、240℃、250℃、260℃、280℃、300℃、320℃、340℃温度下退火, 本次试验在实验室退火炉进行退火, 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保温1 h。本文重点研究退火温度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确定可行的退火温度。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结果

1) 图1为3003开口度420 mm退火软化曲线。

2) 3003开口度420 mm不同温度下退火100倍偏光组织照片如图2。

3.2 试验结果分析

本次试验采用开口度420 mm3003铸锭由7.8 mm厚热轧坯料, 经冷轧机轧制成品厚度0.8 mm, 冷轧总加功率约为90%, 分析认为在此冷轧变形下, 材料内部晶粒已完全破碎, 材料默认达到完全加工硬化状态。

由图1力学性能变化情况可以看出, 当退火温度为220~250℃时, 材料的各项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由图2 (a) 可以看出, 材料内部组织仍然是细长的纤维状冷轧变形组织, 此时为材料组织变化的回复阶段。随着晶内位错的逐渐迁移、调整和排布, 形成规则排列, 有序排列完成后形成亚晶织构, 为形核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其内部还存在大量的位错,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略有下降, 延伸率变化不大。当退火温度为250~300℃时, 细长的纤维状冷轧变形织构晶粒逐渐被新的晶粒所替代, 形成了均匀细小的再结晶组织, 随着退火温度的逐渐升高, 晶粒逐渐增多。此时, 随着退火温度的逐渐升高,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逐渐降低, 延伸率逐渐升高, 并且在退火温度为260℃时, 曲线斜率发生明显变化,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迅速降低, 延伸率迅速提高, 当温度在280℃左右时, 基本完成了再结晶。如图2 (c) 为完全再结晶组织。当退火温度在300℃以上时, 曲线趋于平缓。同时由图1的软化曲线及表2中的性能目标值可以确定金属温度在250~260℃时, 能满足预期的力学性能指标。

由以上分析可以确定, 2100 mm1+1热轧机组生产热轧开口度420 mm 3003H24合金, 冷轧成品厚度为0.8 mm, H24状态退火制度:金属温度控制在260℃, 保温1 h, 出炉空冷。

4 结论

1) 确定热轧开口度420 mm 3003H24合金状态退火制度:炉气定温280℃, 金属到温260℃, 保温1h, 出炉空冷。

论制度的生产力性质 篇8

关键词:制度,生产力,多样性

生产力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它反映的是人类的进步和文明的水平。在生产力活动中, 人们的创造力总是在一定的规制和社会环境下发挥出来的。换言之, 一定的社会制度环境规定了人类的行为及其创造力的发挥, 并且影响着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科学、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经济社会关系, 决定着一定时期各种生产要素发挥的范围和程度。

一、制度与最优化行为

人类的活动或行为可分为两大关系:一是人与物的关系, 这是一种“生产”行为, 它表示一种技术关系, 即人与物的关系是由人类的技术水平所决定并反映技术水平变化及人对物的占有、支配和使用能力, 经济学家可以用生产函数来度量这种关系。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交易”行为, 它包括三个层面, 即市场上的交换关系、上下级之间的管理关系和非货币化的服务关系。人类的两种行为是相互交错、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的。人类在其行为过程中总是以一定的目标为导向的, 我们将这些目标归结为最优化, 有时亦称最大化。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 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政府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

但是人类在追求最大化的行为中并不是一个无约束的行为, 人类的第一个约束便是资源的稀缺性问题, 可以说推动人类进步的基本矛盾就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满足这种欲望的资源的稀缺性 (或有限性) 矛盾, 我们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克服这一矛盾对我们最大化选择的影响。由此, 最优化行为便演变为如何最充分地使用我们所拥有的资源, 所以, 人类的行为活动总是以既定的资源为条件, 并努力地改变这些资源的使用而取得更多的效用。资源的总量可以是既定的, 但对它的改变却是可以不断进步的, 这种进步的程度取决于我们的知识。知识是人类行为的第二个约束条件, 尽管我们已经掌握了很多的知识, 但与我们的最大化要求相比, 知识总是有限的。它是我们永恒的苦恼, 也是我们改进的中心, 因为我们的知识越多, 我们就越能用物质资源更好地满足我们的需要。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 理论模型的分析是建立在“经济人”的假设基础之上的, 经济人完全了解可用的手段和将要实现的目标, 因而信息是充分的, 他可以在现在和未来作出使其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这是一种理想主义的分析, 这种分析的结论不能使商务活动者信服, 因为他们在市场上面对众多的选择时往往无法决定其行为, 而问题的关键是苦于有限的认知能力。哈耶克将人类的无知和克服无知的问题纳入了经济学, 他认为, 经济学家用有限的知识冒险去设计的各种不恰当的建议, 往往对未来的行为产生错误的作用, 因为这种模型是一个抽象的、简化的而又似乎完备的, 但它与现实的要求即知识的容量产生了冲突。

知识的有限性使单个的行为者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及分工与专业化的协调来克服这种困境, 因此, 个人的行为都必须依赖与他人的合作。这种合作使人们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并用它们来解决其自身知识局限而产生的问题。合作实质上是一种秩序, 没有一种秩序, 人们就不可能信任他人, 也无法对其行为产生预期。而要维护这种行为秩序, 就要依靠各种禁止不可预见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的规则, 我们称这些规则为“制度”。我们发现, 有效的制度安排不仅可以缓解知识的不足, 而且可以保证合作的秩序, 从而使个人乃至社会能在既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最大化。

制度可以是习俗、道德、意识形态等非正式规则, 也可以是人类设计的法规、准则等正式规则。我们对制度的分析较多地侧重于后者, 如法制、产权、契约等。一般来讲, 非正式制度是一种“软约束”, 而正式制度是一种“硬约束”, 但正式制度往往必须以非正式制度为基础, 即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溶的条件下, 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其作用, 并且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化程度越高, 通过正式制度安排所形成的收益率也就越大。

舒尔茨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不断提高》 (1968) 一文中, 按照制度的服务性质, 将制度进行了经典性的划分:用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 如货币、日历、度量衡等;用于影响要素所有者之间配置风险的制度, 如合约、合作社、股份制度等;用于提供职能性组织与个人收入流之间联系的制度, 如产权、市场制度等;用于确立公共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分配框架的制度, 如国防、教育制度等。制度可归结为两大类:一是影响行为活动的制度, 二是影响收入流的制度。但这两者又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行为活动必然改变收入流的流向, 而收入流的变动又引发人们调整其行为活动。

西方制度学派对制度的定义非常地广泛, 从法规设定到货币媒介都称为制度, 这种制度含义不仅过宽, 而且其分析的框架过于泛滥。虽然他们 (尤其是科斯) 较多地侧重于法律, 但很容易形成“制度决定一切”, 即制度泛滥。实质上, 人类在其最大化行为活动过程中对制度的需求并因此而产生的制度供给, 往往在乎的是人为设计的可实施的规则, 因为制度的存在是人们为了利益激励而展开的博弈均衡。如果人们不进行利益最大化选择, 制度也就失去了意义。例如禁止和尚吃肉的制度, 对和尚的行为没有一点意义, 因为它并不是约束一个最大化选择的行为准则。

一项好的或有效的制度安排, 可以降低人们行为的交易费用, 因为制度保证了人们在有限的知识约束下去最大化地签订一个完备的合约, 从而使人们对未来能产生合理的预期, 减少了人类行为活动中的环境风险。这样, 即使市场是不完善的或不完全竞争的, 人们也可以找到一个“有约束的最大化”效率的区域, 在这个区域内, 制度提供了创新的空间, 机会主义行为被严格地加以控制。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一项有效的制度就一定产生出最大化的效率, 而是意味着如果没有一项有效的制度安排, 最大化的行为就不可能发生, 至少对一个集体区域的单个元素而言, 这种制度保证是不可缺少的。

二、市场竞争的制度基础

人类早期的竞争主要是争夺生存的环境, 集中表现在部落之间和人类自身对大自然适应性定居点的竞争。在种植业出现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成为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 竞争主要表现为安全、财产的保护, 在上层建筑中, 权力的竞争开始激烈, 并因此带动了世袭制度的演化。但是具有经济意义的竞争是在市场制度产生之后才形成的,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产品的竞争一直是主流形态。这种以买卖为核心的产品竞争表现为对市场份额的争夺。市场供求双方自身内部的竞争过程与市场中买卖双方之间的交易密切相关, 在此过程中, 人们基于多样性的偏好, 用货币对市场的产品进行投票。投票的核心是个人基于其知识在交易中对产品进行定价 (柯武刚, 2000) 。价格向人们传递着市场的信号, 使市场博弈的参与者对其进行评价, 并最终形成决策, 所以, 在产品竞争中, 价格是最为重要的制度。

厂商的市场竞争从现象上看是争夺产品在市场上的份额, 但实质上, 竞争的核心却是“制度竞争”, 制度竞争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 企业之间, 乃至个人之间竞争的重要内容, 可以说, 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 市场竞争形态已从资源禀赋转入了制度优势。

1. 国家的制度竞争

国家是一种在某个特定地区内对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 它的主要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诺思认为, “国家可视为在暴力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的组织”, “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诺思, 1981) 。但是由于文化价值、历史条件和政治制度的差异, 世界各国在制度安排及其绩效上存在明显的区别。一般来讲, 国家主要是通过强制性制度安排来降低意识形态推行、市场化交易和微观行为方面的交易费用。从市场竞争上看, 国家通过其有效的制度安排为厂商的竞争创造一个独特的环境优势, 集中表现为:维持公平竞争的政策, 保证创新的激励, 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 降低市场风险, 克服宏观经济的波动, 努力消除经济的外部性, 以及为本国产品打开国际市场通道等。西方发达国家从17世纪开始就适应市场竞争的制度环境,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 国家在推进厂商的竞争上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完善的制度体系, 这也使西方国家的企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具有制度优势。相反, 发展中国家由于市场化推进时间较晚, 商务文明还没有成为一种主流文化, 再加上面对西方的制度竞争, 使发展中国家难以迅速地在国际市场取得比较优势, 较多的态势是“边干边学”, 即结合本国的实际, 在开发本国的经济优势的过程中, 学习西方先进的制度理念。纵观亚、非、拉各国的制度建设的实际, 还没有哪一国在封闭条件下产生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当然, 发展中国家本身也具有较大的潜在的制度优势, 只是这一潜在要素如何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充分表现出来。国别竞争, 核心是经济竞争, 而经济竞争重点是市场的竞争, 但谁能占领市场, 并不是他的历史有多悠久、资源有多丰富, 而是它的制度环境是否有利或促进企业的竞争。因此, 国家并不是通过直接干预企业的行为而是努力造就有利于企业竞争的制度来增强一国的竞争力。

现代新制度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国家在竞争制度设计方面的功能进行了较为具体的分析。一方面, 由于国内的政治竞争, 国家的统治者必须将经济发展作为其首要目标, 只有经济的高效发展, 统治者的垄断权力才能得以维护, 这一点无论是在多党制的三权分立政体中, 还是在一党执政的政体中都是如此, 因为即使一党执政, 它也考虑民众对执政党的信任程度, 因此, 国家必须以经济发展而使民众的收入最大化为目标, 否则, 国家也就失去了“主权基础”。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国家必须从宏观上推行一系列有利于保护和促进企业发展的制度安排。所以, 国家是保护个人权利的最有效工具, 它具有强大的规模效应。对于企业, 国家的重点是保护产权, 即通过界定形成产权结构的竞争和合作规则, 没有国家权力及其代理人的介入, 财产权力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界定、保护和实施。因此, 没有国家也就没有产权。另一方面, 从对外关系上看, 国家又是保护其主权的最强力量。国家不仅要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提高其国际地位、发言权, 乃至对国际秩序的直接决定权, 而且要保护其“经济主权”, 使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保持优势, 或至少取得“双赢”。但要达到这一目标, 国家在自由贸易政策、市场准入的条件和规则、法律的统一性及其执行程度以及在解决国际经济纠纷中的缓解能力都是厂商进行国际合作与竞争的制度前提。

2. 市场化的程度和秩序

竞争离不开市场, 无论是价格机制的灵敏程度, 还是企业的竞争能力, 都与市场的发达和完善程度有关。市场化程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市场体系的健全程度及其统一性;二是市场的竞争与垄断的比例。我们可以将这两者统称为“市场的治理结构”。在市场的治理结构中, 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或技术性发达程度是最重要的, 它直接决定竞争的参与者在市场上的博弈能力。在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 市场的结构被分类为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 前者是理论中的极端市场形式, 而后两个市场结构是现实中大多数产品所面临的市场形态。在一个经济区域内, 也许四种形态都可能混合地存在, 但从市场化的程度上讲, 一个企业越是具有“替代性”, 其面临的竞争就越强。影响企业“替代性”的重要因素包括两大类, 一是制度性替代, 如公有制, 特别是国有制企业, 其制度垄断性很强, 市场竞争中往往受到各种制度保护而使其在“长期亏损”的条件下也难以从产业中退出。在这里, 企业的存在不再以利润的多少而决定。问题的根源在于这种制度保护性企业所面临的市场不是竞争性的, 不仅要素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的竞争, 而且其产品也不是完全竞争市场。一般来讲, 处于这种产权保护的企业随着市场化的推广而越来越少, 但它的示范效应却很大, 这也是在很多计划经济很深的国家在国有制体制内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艰难性很大的重要原因。所以构建一个竞争的市场, 首先企业之间必须是一个可以在制度上进行替代的, 即产权的交易市场首先必须建立, 这是完善市场治理结构的前提条件。二是产品性替代。它包括企业尽最大力量推行其“特色产品”, 以保证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很强的“产品差别”, 差别越大, 企业对市场的影响就越大。而要做到这一点, 有两个方面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比较优势是很重要的, 一是创新, 包括管理、服务和品牌;二是规模经济, 即在市场上产生一种“自然垄断”。由政府设计的市场制度安排与微观科层组织之间所形成的市场制度, 虽然在很多地方是混合存在的, 但这两种制度设计都必须保证其效应的一致性, 即推动企业的竞争力和生产力的发展, 否则, 冲突的市场秩序将会导致竞争的丧失。

3. 人力资本的制度激励

一国生产力的整体强度集中地表现为该国产品的竞争强度, 但在形成产品竞争强度的过程中, 第一核心要素便是人力资本。文明程度、技术水平是人们谈论最多的决定一国生产力水平和方向的力量, 但它们的背后却是人力资本在起决定性的因素, 所以人是最重要的。但这决不意味着“人多力量大”, 而是如何使用人的问题。很多小国能战胜大国, 很多后来者能赶而超之, 重要的是有着一个充分培育人力资源的制度机制。市场竞争的推动力在于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作用, 并且这种激励使人力资本产生“合力”作用。所谓“三个臭皮匠, 能顶一个诸葛亮”, 但如果没有合力, 无论多少个臭皮匠, 仍然是臭皮匠。对人力资本的有效激励, 首先是对人的创造力的激励, 人类的进步就在于有创造力, 但人的创造力要转变成生产力, 必须有一整套的制度机制。这里的核心是尊重人权, 只有人权有了保障, 创造力才能发挥, 尊重人权重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尊重人格, 即人身的自由和平等;二是尊重人的思想, 尤其是创造力的思想, 在法律的框架内, 要充分体现思想的自由, 没有思想的自由就没有创造力, 人类的进步首先是思想的进步;三是对人的劳动成果的尊重, 即个人合法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市场经济实质上正是对“所有权”的尊重和保护才形成了激励, 个人的思想、人身乃至其成果都是个人的“财产”, 在市场制度下, 只有这些财产得到保护, 个人提高其人力资本才有一个理性预期。衡量一国乃至一个企业的竞争力, 尤其是这种竞争力是否具有长期性, 关键就看它对个人的人力资本是否有制度激励。诺思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 通过对西方经济革命的考察, 分析了为什么在西方能建立有效的组织来促进文明的进步, “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 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没有所有权, 便没有人会为社会利益而拿私人财产冒险” (诺思, 200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取决于多种因素, 如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口数量、资本积累等,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这些要素的数量多少, 也不是单个要素的质量高低, 重要的是如何用制度来整合这些要素。在整合过程中, 人的要素的整合是根本, 所以技术发明本身也是一种增长, 而原因则是对这种增长的激励。

三、生产力与制度的多样性

好的制度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而坏的制度只能阻碍进步, 并且不同的文化会形成不同的制度, 这便是制度的多样性。也就是说, 即使面对相同的技术知识和被相同的市场所联结, 制度安排也会因国家而异 (青木昌彦, 2001) 。理解制度的多样性对于研究当今世界复杂的政治、经济、组织和社会诸领域的存在及其变迁关系是重要的。因为制度不是一个单一的局部均衡现象, 而是多重均衡的结果。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 我们常常分析的制度是作为一个规则或组织来确定的, 但这种规则涉及三个层次的内涵。青木昌彦在其名著《比较制度分析》一书中, 按博弈论的视野对其进行了归纳, 即从博弈的过程看, 制度可分层为博弈的参与人、博弈规则和博弈过程中参与人的均衡策略。制度的形成首先在于博弈的参与人、参与人的数量、水平及其行为是制度是否需要的前提。如在一个人的世界 (鲁滨逊的孤岛) , 制度无关紧要, 行为本身就是制度, 他可以随时更新而没有任何处罚。但只有参与人>2, 博弈的规则就是需要的, 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 它是人类设计的制约参与人行为的约束条件。约束条件可以是正式的, 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正式的约束来自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合同, 政治规则就是宪法秩序、法律和政府管制, 经济规则是指使用和处置经济资源并从中获益的权利束, 核心是界定产权, 而合同主要是指交易的协议。但是同样的规则对于不同的社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这是由于制度的实施机制、实施方式、行为规范和行为者的主观模式的差别, 由此造成激励结构和政策后果的不同。

赫尔维茨从实施和设计角度进一步考察了制度的差异性, 他认为, 制度必须是可实施的, 并且在参与人达到“纳什均衡”时, 制度的效率最大, 但要保证这种均衡的产生, 首先必须是制度的环境 (偏好、技术、资源禀赋) 与参与人的目标是兼容的, 而制度就是在这种兼容下来实现社会目标, 社会目标可以表示为在每一种经济环境下预期实现的一组结果。制度的差异是由环境的差异和目标的不同而产生的, 因此, 一组目标对应一组制度, 或者说在环境既定条件下, 目标决定了制度的性质。从外部环境来看, 无论是区域性制度还是整体性制度, 制度之间并不是独立作用的, 制度模式的构建受到技术水平和市场的连接而形成互补 (青木昌彦, 2001) , 因此, 制度是复杂的, 即使是同为市场制度, 也会因其文化价值和历史路径不同而呈现多种模式。制度一方面在一定时期是稳定的, 但另一方面它又是演化的, 即使在初始时期的“原制度”是相同的, 但演变的轨迹却差异很大。如前苏联和中国, 其初始制度都是集权型计划经济, 但经过30多年改革后, 制度的差异已十分明显, 西方甚至将中国的制度变迁之路称之为“中国的示范模式”。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现象是, 虽然经济的全球化制度从1948年开始就由GATT的成员国加以实施, 而且伴随着经济和市场的全球化, 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乃至文化价值均不断地向“趋同”方向发展, 但人类并没有完全按“一体化”进行线性式制度演变, 而是地方性或本土化制度与“跨国制度”一起演进、混合、渗透和共生。特色的制度性安排依然在全球存在, 并由此而产生了很多具有制度活力的经济增长带。制度之间的交易与市场规则是一致的, 即竞争与合作共存。

参考文献

[1]柯武刚, 史曼飞.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2]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3]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1.

生产与经济制度 篇9

【真题回顾】

1. (2013·浙江文综卷·25) 2010年5月, 国务院公布“新非公36条”,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2012年9月, 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这表明

(1) 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 (2) 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3) 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4)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扫清了

A. (1) (3) B. (1) (4)

C. (2) (3) D. (2) (4)

解析:由“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可知, (1) (3) 正确;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错误;进一步扫除障碍, 并不能表明障碍已扫清, (4) 错误。故答案选A。

2. (2013·江苏政治卷·7) 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 他们会告诉我‘要一匹更快的马!’”。有人说, 如果真这样, 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解析:抓住题干如果按照消费者“要一匹更快的马”, 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 不难选择A;产品开发必须面向市场, 才能实现其价值, B错误;材料反映的不是求异心理, C排除;材料强调生产, 而不是消费的反作用, D排除。答案为A。

3. (2013·江苏政治卷·9) 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 在GDP中的比重约为60%, 提供了约70%的城镇就业岗位。自2011年以来, 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为此, 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这有利于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

C.解决消费不足问题

D.发挥中小企业的主导作用

解析: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 中小企业不符合这一前提, A排除;国家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 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积极力量, 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 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生产, 不是消费, C排除;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D错误。故答案选B。

4.[2013·广东文综卷·37 (2) ]材料二:当前, 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 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 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 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结合材料二, 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相关知识, 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解析:本题以汽车消费者新的消费观念为背景, 意在引导考生密切关注社会现实问题。解答时, 一要明确知识范围: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二要把握答题角度, 围绕“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展开。

参考答案: (1) 促进生产的发展, 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供给, 推动产业扩张。 (2) 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 推动技术创新,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 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的产业发展。 (4) 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考点精讲】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 原因:只有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 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 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2) 措施: (1) 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2) 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 (3) 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4) 必须通过改革, 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3.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 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它包含着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占主体, 二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者缺一不可。

(2) 为什么?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 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证明, 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3) 怎么办?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要制定和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不应把二者对立起来。

4.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

【应试策略】

本专题依然是2014年高考备考的重点。这首先是由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决定的。当前, 我国中小企业发展困境、内需不足等问题突出。因此, 生产与经济制度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专题阐述了生产与消费、社会再生产、大力发展生产力、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和意义等知识。复习本专题, 一要运用生产与消费的有关知识, 分析我国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依据;二要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 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三要把握易混知识点, 搞清公有制与非公有制、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国有经济主导与公有制主体等关系。

从命题形式看, 在近三年的高考中, 本专题考查形式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因此, 本专题的复习重点应该夯实基础知识, 着力在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上下功夫。

【创新演练】

1.当前, 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的背景下, 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从经济生活角度看, 这主要是基于

(1) 生产决定消费 (2) 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更具有持续性 (3)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中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4) 消费有利于刺激生产, 拉动投资和出口

A. (1) (2) B. (1) (3)

C. (2) (3) D. (2) (4)

2.随着网购的日渐流行, 全国每天都有上万件网购的快递包裹被送至各地, 物流业80多万人为此忙碌着。由此可见

(1) 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2) 消费引导产业成长 (3)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4) 消费创造就业机会

A. (1) (2) B. (1) (3)

C. (3) (4) D. (2) (4)

3.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 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 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 这是基于它

(1)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壮大了集体经济, 实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3) 促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农村进一步发展 (4) 既发挥家庭经营优势, 又有利于实现规模效益

A. (1) (2) B. (1) (3)

C. (2) (3) D. (2) (4)

4.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是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的一条基本原则。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

(1) 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2) 推进集体企业改革 (3) 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4) 保证各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A. (1) (2) B. (1) (3)

C. (2) (3) D. (2) (4)

5.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下列对股份制的认识, 正确的是

A.搞股份制就是搞私有化

B.搞股份制, 有利于转换经营机制, 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

C.搞股份制, 就能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D.搞股份制, 就是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6.2013年5月18日, 国务院批转的国家发改委《关于2013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 抓紧清理有碍公平竞争的政策法规, 推动民间资本有效进入金融、能源、铁路、电信等领域。这表明

(1) 非公有制经济经营范围已完全放开 (2) 各种所有制在市场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3) 我国在金融领域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4)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A. (1) (2) B. (1) (3)

C. (2) (3) D. (2) (4)

7.2012、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投资、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注:发达国家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 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简要说明材料显示的经济信息, 并结合经济生活知识, 说明如何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8.小微企业数量占新疆企业总数的99.6%, 承担了72.3%的就业, 税收占地方公共预算收入的70%, 但是融资困难、原材料价格上涨、生产要素瓶颈、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重重难题, 却让小微企业“倍感寒冷”。2013年5月28日, 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信委了解到, 自治区人民政府专门下发《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该《实施意见》有35条, 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服务平台建设、缓解融资困难、产品市场开拓、人才培训等方面给予小微企业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

(1) 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的有关知识, 说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的依据。

(2) 运用“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有关知识, 评析“只要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就行了, 对于小微企业让它们自生自灭吧”的观点。

参考答案:

1.A内需包括投资需求、消费需求, (1) (2) 正确;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 (3) 错误;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刺激生产, 能够带动投资但不会拉动出口增长, (4) 错误。

2.D题目强调的是网购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 (2) 正确;由“物流业80多万人为此忙碌着”可知, (4) 正确; (1) (3) 与题意主旨不符, 排除。

3.D (2) (4) 是家庭农场的优势, 符合题意;家庭农场并未涉及以工促农、以城带乡, (1) 排除;家庭农场属于集体经济, (3) 错误。

4.C要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并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1) 错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 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4) 错误。

5.B搞股份制, 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 它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 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A、D错误;C的说法过于绝对。

6.C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2) (3) 正确; (1) 说法不符合实际, 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4) 错误。

7. (1) 经济信息:在2012年、2013年第一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 消费最大, 投资次之, 净出口最小。与2012年相比, 2013年第一季度, 我国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下降, 消费、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上升, 说明消费对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和我国外贸形势有所好转。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 我国消费的贡献率仍偏低, 投资、消费、出口的结构不协调。

措施: (1) 就内需而言, 一方面, 必须发挥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作用, 保持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另一方面,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 消费促进生产发展, 拉动经济增长, 必须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 (2) 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还必须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采取措施鼓励外贸出口, 坚持“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的战略, 努力开拓国际市场。

8. (1) (1) 生产决定消费。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 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3) 这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要求, 也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

(2) (1) 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 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从而增强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 以小微企业为主体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小微企业有利于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 有利于增加就业, 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有利于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 有利于增加国家税收, 提高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 国家也要鼓励、支持和引导小微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而不是让其自生自灭。 (3)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坚持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中, 从而也坚持、完善和发展了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研究 篇10

(一) 清洁生产的含义

清洁生产是指我国将综合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地应用于工业企业原材料的选择、产品的设计、各种资源的利用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等, 并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生产率, 最后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排放并且降低其危害社会环境的作用, 从而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性。

(二) 清洁生产的有关特点

(1) 可持续性

我国的清洁生产是一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循环最佳经济生产形式, 是一种实现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良好途径。在一定程度上清洁生产体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内在要求规则, 这是一种良好的最佳可持续选择。

(2) 综合性

实施清洁生产还需要一种综合的战略技术, 这包括科技的综合效应、管理的综合效应以及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技术的进步不仅仅是指清洁生产制度的一个方面, 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环境管理系统的完善健全才是清洁生产制度的最终目标。

2我国清洁生产立法中的相关缺陷与不足

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自从实行开始, 在一定程度上对推行我国清洁生产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积极作用。但是其本身也凸显出许多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 该法可操作性不强

清洁生产制度, 既涉及到企业的义务, 又涉及到政府的责任, 同时一定程度上关涉到公众的参与。其法律条文的规定大部分是原则性及政策性的规定, 却很少涉及到对于具体的权利义务关系制定。法律的立法制定太过于原则、抽象和简略, 从而使得该法的实际操作性并不强, 只是起到宏观层面的指导作用。

(二) 对清洁生产的管理权限配置不当

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中第五条有关的条列规定, 由于清洁生产的主要规制对象是企业这一群体, 而经济贸易行政相关的主管部门是主管全国的经济生产和发展, 同时其针对的主要对象是该领域内的企业组织等。这种状况对清洁生产的管理有一定程度上的便利性。但是这样的权限设置并没有突显出清洁生产环境保护的具体要求, 也没有考虑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存在着相应的冲突。

3对于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完善建议

(一) 完善健全《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

首先应该完善细化其法规的制定, 并且增强其操作性。一定程度上注重立法的与时俱进或者适当超前性原则, 同时协调好制度的衔接作用。对于现今来说做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相关建设, 着重应该协调好当前突出的主要矛盾:首先是集中治理与分散治理之间的冲突矛盾。其次是总量控制与浓度控制之间的冲突矛盾。

(二) 建立绿色消费的法律制度

我国目前未能全面建立绿色消费这一法律制度, 并且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 对于消费者的回收利用的义务规定以及责任的规定比较少。其中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对绿色消费内容虽然有一部分的涉及规定, 但是大多为原则性的规定。在今后立法规范中我国法律法规应当加强消费者的义务以及责任的相关认定, 并且同时引导消费者购买相应的清洁产品等, 并对于其中的产品产生的废弃物要回收利用, 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 细化《清洁生产促进法》相关条款规定

加快制定与该立法规范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针对我国清洁生产法律制度的主要方面等, 在这其中包括政府的管理职责, 企业的权利与义务等予以相应的具体规定, 以增强该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各地方权力机关以及各地方政府等应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实际情况, 制定相应的一系列规范性法律措施规定。

摘要:清洁生产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现今清洁生产逐步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新趋势, 众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对清洁生产进行立法确定, 并将其作为防治污染的环保工作中主要内容。目前对于我国针来说, 对污染的防治大多侧重于末端处理思想和达标排放等相关的政策, 未能把清洁生产技术真正地应用到企业的生产之中。所以要加强实现环境的良好可持续发展必定要转变我国的环保观念, 将其通过不断的完善逐步转变成重视污染预防的态势, 因此需要完善健全我国的清洁生产法律制度, 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来源等。因此要对清洁生产制度做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清洁生产,环境资源污染防治,法律制度

参考文献

[1]王明远.清洁生产法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杨作精.我国推行清洁生产的现状及若干问题的探讨[J].环境保护, 1995 (9)

[3]方莎.试评我国首部《清洁生产促进法》[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1) .

[4]吴珊, 王先平.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出台的若干问题浅析[J].内蒙古环境保护, 2003 (12) .

制度和生产力 篇11

(一)清洁生产的概念

我国对清洁生产进行了定义: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二)清洁生产的内容要求

1、高效的能源和原材料利用

清洁利用矿物燃料,提高能源和原材料的利用效率。采用各种方法对常规的能源、再生能源的利用;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各种节能技术的开发利用。

2、生产过程清洁

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选用少废、无废工艺和高效设备;采用可靠和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方法;完善生产管理,不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3、清洁的产品

产品设计应考虑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少用昂贵和稀缺的原料;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以及使用后不含危害人体健康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产品使用后易于回收、重复使用和再生;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合理。

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是指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

(二)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关系

清洁生产是循环经济的基础,是循环经济在微观组织的具体体现形式;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最高实现形式。它们既有本质上相通之处,又有实施范围、实施层次、实施重点、实现手段、再利用方式的不同,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和促进。清洁生产不仅为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而且在体制、机制、立法、构建方法学等方面提供借鉴,同时清洁生产的产品生态设计是推行循环经济最基本的前提。循环经济是清洁生产的最高实现形式。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清洁生产的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的推进需要循环经济宏观层面的指导,互为依赖和促进。 三、国内关于清洁生产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法规原则笼统,可操作性差。我国立法“宜粗不宜细”、“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使我国的环境法律原则笼统、难以操作。

(二)环境执法不力及地方保护主义。在环境执法中,违法不究、以权代法的现象十分普遍。执法主体林立,各环保部门间职责不清,互相推诿,从而在实际环境执法中形成执法空档和执法交叉冲突现象,严重弱化了环境执法的效力。

(三)对企业推行清洁生产的激励机制尚不健全。由于受到现有的经济技术的限制,推行清洁生产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减少企业利润时,企业的积极性就会降低。

四、我国清洁生产制度的完善

(一)完善清洁生产法律法规

1、完善《清洁生产促进法》的法律空白,将其更名为《清洁生产法》。增加其中的强制性规定,增强法律的强制性。

2、加快制定与之配套的专项法律法规,增强《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可操作性。抓紧制定法规、规章和政策,使《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原则、规定落到实处,增强可操作性。鼓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清洁生产地方法规,并应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责任,把推行清洁生产纳入各级政府考核目标。

(二)强化清洁生产执法环节

改革现行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明确执法主体,强化环境执法的权威。在各地环境执法过程中,执法机构主体,由上一机构垂直管辖、监督,不隶属政府,各级政府与各部门应密切配合。

(三)依法健全清洁生产的经济激励机制,激励企业实施清洁生产

第一,建立清洁生产专项资金制度。用于对清洁生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对科研单位和企业在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等领域的研究开发活动给予资金倾斜。第二,推行环境产品标志制度。企业可以根据自愿原则,经认证合格后取得清洁生产产品环境标志证书,并允许其在产品或者包装上使用认证标志。第三,健全环境资源税费制度。科学地,较大幅度地提高收费标准,使排污收费切实起到预防和控制污染的作用。开征环境税,在总税负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调整税收结构。

农业生产的飞跃与制度创新 篇12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内生性变量, 经济发展是制度起源、变迁和创新的推动力量, 而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作为内生变量, 制度对经济活动或者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着无所不在的影响, 就像诺斯说:“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 更规范地说, 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制约。”“制度制约即包括人们对所从事的某些活动予以禁止的方面, 有时也包括允许人们在怎样的情况下可以从事某些活动的方面”[1]。诺斯认为, 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在于制度, 一种能够提供个人刺激的有效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在诸多因素中, 产权最重要, 有效率的组织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 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在诺斯看来,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虽然起重要作用, 但不起决定作用,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制度, 包括所有制、分配、机构、管理、法律政策等。他认为, 制度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创造更多财富的保证, 若社会群体发现现有的制度不能促进发展, 就应该酝酿建立新制度。

农业的第一次飞跃就是制度创新的成果。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 中国在农业制度上选择了集体化, 经过短暂的互助组形式之后, 历经初级社、高级社, 直至建立人民公社, 从效率上来说, 每一次集体化形式的变革。 (1) 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在生产资料的归属问题上, 禁止任何形式的私人占有, 彻底消除了农民按照自己的意志或愿望追求个人福利的可能性, 农民变成了单纯挣工分的劳动者, 成为公社集体的“雇佣劳动者”, 丧失了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 生产效率无从提高; (2) 决策不自主。人民公社是政社合一的, 各级管理者并非由社会选举产生, 管理者只对上级行政部门负责, 而不对人民群众负责, 虽有权力但责任不明, 因此常常忽视经济效率, 管理经济运用更多的是行政手段。生产如何管理、商品如何购销、收入如何分配都由国家指令性计划调节与安排, 整个公社的三级集体实际上也缺乏农业生产经营决策的自主权, 这必然会抑制农业集体的积极性。 (3) 排斥市场的功能。人民公社时期的所有农产品全部由国家统购统销, 排斥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调节功能, 堵塞了社员、管理者改善个人福利的正常渠道, 既造成了资源浪费, 也造成了效率低下, 农村的劳动力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4) 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收入分配的平均化, 使广大农民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 因此出工不出力, 消极怠工的现象非常普遍, 劳动与分配脱节造成农民劳动热情丧失, 劳动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5) 农民的生产生活被限制在有限的土地上, 剥夺了他们自由选择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除了留在人民公社体制内别无选择。

198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业生产上的正当地位, 这种制度安排适应了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和经济规律, 后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到家庭承包经营制, 更符合农业生产的要求, 更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农业的家庭经营制度是制度创新的成果, 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和自然规律决定了家庭经营是最适宜、最有效的经营模式, 是赋予农业生产最大自由度的农业制度, 家庭经营具备农业生产领域中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以及避免外部性损失的优势。这种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避免外部损失的优势, 是农业家庭经营内在本质规定, 因而这种优势是一种自在的优势, 是一种成本最低的优势, 这种优势是农业生产领域中其他一切经营方式所不可能具备的。农业的家庭经营作为制度创新, 是一种需求诱导型的制度变迁, 随着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其制度的缺陷也逐渐地暴露出来, 这些缺陷集中表现为制度供给不足或者是制度需求超过制度供给的情况越来越多, 面对微观经济基础和宏观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 家庭承包经营制正在失去它当初的活力。

现行家庭承包经营制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地的产权不清。农村土地的产权主体不清, 农地虽为集体所有, 但空间集体是谁, 在现实中很难分清, 这种状况导致农地的使用权具有非排他的性质, 上级机关可以随意将耕地转为他用, 农地被蛮横侵权, 而无维权的依据。产权不清也导致土地的流转机制不完善, 土地的转入和转出都不能如愿, 既制约了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其他非农产业, 也制约了土地集中实现规模经营。 (2) 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不牢, 农地承包有一定的期限, 虽然这个期限很长, 但毕竟仍有期限, 这影响了农民对土地未来的预期, 影响了农业生产和农业追加投资的积极性, 而且土地的定期分包, 使农业的经营规模越来越小, 并会随人口的增长不断细小下去, 致使农业的收益越来越小, 难以继续积累财富, 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小而全”的生产和生活, 土地不但承载着生产的职能, 而且承担着农民的社会保障职能, 这进一步制约了土地的专业化生产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3) 集体经济缺乏有效形式。集体经济在家庭承包经营制中形同虚设, 并没有起到组织与服务作用, 集体经济的效用没有实现, 既无力引导农民进行生产经营和进入市场, 也没有当农民的利益受到侵害, 或者面临经营风险与市场风险时, 代表农民维护农民的利益, 而且在实际生活中, 中国目前的村级组织仍然是党政不分, 村集体与农民之间缺乏充分的双向选择, 农民的利益反而经常受到村集体的侵害。

家庭承包经营的上述制度缺陷, 都直接或间接根源于土地问题, 损害农业家庭经营的各种不良行为, 如政府行为、集体行为和个人行为, 都是由制度的缺陷引起的。完善家庭承包经营, 必须从土地承包问题入手寻求突破口, 才能改革和完善农业制度, 通过农业制度的再创新, 促使农业生产由第一次飞跃走向第二次飞跃。

农业生产从第一次飞跃进入第二次飞跃, 面临着许多理论支持问题, 需要大量的制度创新开拓新的农业格局。第二次飞跃的实现, 从宏观上说, 就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 借鉴西方国家农业经营模式, 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从微观上说, 就是通过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增产, 保证农民走向富裕。无论是农业的现代化还是使农民富裕起来, 都是以规模经营为前提的, 没有规模经营就不可能有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没有规模经营也就不可能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创造条件, 如果大量农业人口无法转移就不可能在现有农业生产力的状况下实现农民的富裕。

实现农业的第二次飞跃, 也就是实现规模经营, 使土地相对集中。土地的集中经营跟现有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定期平均分配土地的农地制度存在着深刻的矛盾, 消除这种矛盾需要在制度上予以转变。首先, 土地的集中涉及到土地的流转问题, 土地的流转需要现有农地制度创新, 建立农地流转的合理渠道;其次, 土地集中涉及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问题, 劳动力的转移涉及到户籍问题、城市化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等, 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只有通过社会结构的再调整, 才能为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创造条件, 这是最需要制度创新的方面, 也是最难进行、遇到阻力最多的方面;最后, 土地集中规模经营, 需要建立健全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配套服务的专业化组织。就农地的流转来说, 农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地的产权问题, 理顺了产权, 理顺了土地制度, 土地的流转和集中才有可能, 要形成富有成效的土地流转和集中制度, 需要厘清两个重大问题:第一, 重新认识土地的所有权问题, 把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统一于经营主体个人, 既与社会公众大生产的要求相一致, 也有利于消除家庭承包经营的制度缺陷。第二, 建立和完善农业资源流动的要素市场。目前由于农业资源要素市场发育迟缓, 农业生产家庭经营的“小而全”的局面尚无根本性转变, 农民只能在原有结构的边际增量上调整投入结构, 因而其调整的幅度小且调整的成本高。这种调整由于缺乏要素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 包括土地在内的农业资源难以流向发挥其最大优势的市场主体, 造成农业资源利用率的低下和浪费, 土地资源流动受阻。就农业人口来说, 农业的规模经营和农地流转必须要求把大量的农业人口转移出去, 而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要打破现行的城乡二元结构, 给农民同等的国民待遇权, 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使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向非农产业转移, 为此要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 推动劳动力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合理流动。

当前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飞跃虽涉及到一系列的制度变迁和创新, 这次飞跃都无可避免, 而且越来越具有迫切性, 因为农业生产的家庭经营制度虽然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在走向富裕的道路上却步履维艰, 陷入相对贫困的境地, 城乡之间差距的越拉越大, 使三农问题突破了经济层面, 演变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严重动摇了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因此党的十六大以后, 解决好三农问题成为新的领导集体面临的一个严峻的课题, 解决三农问题成为全国上下的共识, 实现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飞跃势在必行, 但如何破题, 如何在理论层面、制度层面、政策层面予以推进, 是各方面探讨的重点, 而制度层面的创新尤为重要, 它是理论探讨的成果, 又是制定政策的依据, 没有制度的创新, 没有宏观的布局, 仅就三农论三农, 仍然不能跳出原有制度的窠臼, 寻找不到恰当而合适的突破口。因此, 农业的第二次飞跃所需要的制度创新是一个全局性的制度变迁, 需要社会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如果这次飞跃能够顺利完成, 那么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中国城市化水平和进程、国民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我的综合国力都将得到全面的提高, 中国整体现代化水平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中国的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历史进程需要两个飞跃:一是家庭承包制;二是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第一个飞跃, 农业生产跃上了新的台阶, 改变了中国及至世界的粮食生产格局, 但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的依赖性, 在越来越零散的土地上创造财富的能力已经被最大程度地挖掘, 农业的第二次飞跃即农业的规模经营, 显得越来越迫切, 但农业的第二次飞跃迟迟没有到来, 究其原因, 第二次农业的飞跃缺乏理论支持和实际的制度创新。

关键词:农业,飞跃,制度创新

参考文献

上一篇:脊柱功能评价下一篇:修改债务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