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意识

2024-10-11

机遇意识(精选4篇)

机遇意识 篇1

一、强化机遇意识

近年来, 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基本建设投资增幅大大提高, 已成为我国基本建设投资的主要方向之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要求, 各级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使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向“三农”倾斜。主要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机、乡镇企业等行业项目, 以及农业部管理的科研教育、生态环保、农村能源、社会化服务、市场、信息、质量安全等项目。这是国家给予广大农户发展经济的助动力, 也是最好的契机。

如何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 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呢?首先, 要解放思想、克服困难, 享用好“惠农”的各项政策, 包括科技下乡、技能培训、农资补贴、农机配置、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市场引导、风险保障等方方面面。其次, 要有较强的使命感, 配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 一定要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科技教育发达、生活环境优美、配套设施完善、社会秩序好、物质文化生活充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进入农业产业化为中心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探索新的思路

我国是农业大国, 近年来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但由于经济起步较晚, 农业发展相对落后, 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 在从事家庭生产经营中还是难以运用科学的经济管理方式。面对十分繁重、艰巨、复杂的发展任务, 我们不能畏缩不前。为确保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 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农村要稳粮增收调结构, 大力发展加工业。

以建立优质农产品为基础, 全面发展多种经营, 突出发展畜牧业、林果业和水产业, 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按照市场要求, 加快以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农业区域性支柱产业建设。规模经营是市场农业的重要特征, 也是促进农村、农业向产业化发展、加快农民进入市场经济步伐的重要措施。搞好结构调整, 抓好龙头企业, 实现农业的四个突破:一是, 在结构上突破。按照“增粮、扩经 (经济作物) 、上果、兴畜牧”的思路;二是, 在果品生产上突破。三是, 在畜牧养殖业上突破, 抓好规模养殖。四是, 在产品加工增值上突破。围绕粮食、蔬菜、果品、畜牧产品四大主要产品, 通过兴办龙头企业, 搞好系列开发和综合利用, 提高农业产品商品生产率, 更多地增加农民收入。

2. 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集体、股份合作、城乡联办、中

外合资、外资独资等不同经济成分的乡镇企业竞争发展, 促进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

3. 构筑适应市场要求的新的农业运行机制。

发展市场农业, 实现农业与市场的接轨, 重要的是必须构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新的农业运行机制;立足资源找优势, 加快资源优势的转化;按照“资源优势与产品开发相结合、加工企业与农业发展相结合、深度开发与系列开发相结合、有什么资源办什么企业”的原则发展。只有面向市场, 农业和加工业蓬勃发展, 为农民提供资本增值的机遇, 昔日优势不优的资源才能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释放出耀眼的能量。

三、确立两个检验标准

强化机遇意识, 加快经济发展, 这是我们的共识, 又是我们的实践行动。衡量我们各级组织抓改革、抓发展的标准有两个:一个是看是否有利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二是看是否有利于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检验我们的各项工作的成效, 也是两个标准, 看经济是否发展了, 看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提高了。 (下转69页) (上接60页)

四、民营企业改革和发展规划

要积极成为养殖专业大户, 加快规模化进程, 成为国家标准化示范场。通过政策扶持、宣传培训、技术引导、示范带动, 提高畜禽养殖标准化水平。

1. 两个提升:一个是养殖业科技含量;一个是畜产品效益水平。

2. 推进畜产品工业提档升级。

通过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 推进企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提高产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促进企业满负荷生产, 尽快实现达产达效。争取畜牧产业化建设中重大扶持项目的支持。

3. 加快发展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

得到有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安排相关培训的服务。做到运行规范、生产标准、组织健全、富有活力。以专业合作社为平台, 为其社农提供优良品种、疫病控制、投入品供应、技术指导、技术培训、产品销售服务, 通过有效的利益对接, 协调好基地与企业的一体化关系, 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增强抵御各种经营风险能力。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发展纲要的开局之年, “十二五”的指导思想是科学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关注民生, 巩固取得的成果, 全面建设小康。在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产业已初步实现转型升级过程中, 我们要认真研究民营企业改革及发展, 做好配套管理服务, 贯彻落实省大力发展畜牧业精神, 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申报、监督、验收,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抓好项目检查, 对项目单位跟踪管理, 杜绝资金挤占、挪用。利用好支农项目资金, 顺应行业发展规律, 以公司品牌建设为核心, 以经营效益、人才培养为抓手, 努力建设一个科学发展、规范经营、深具竞争实力、客户信赖、员工满意、社会形象良好的畜牧企业。

机遇意识 篇2

(一) 全球化弱化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性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日益加快, 民主化随之成为一种政治浪潮, 对全球政治的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西方意识形态伴随着全球化进行持续的和全方位的渗透, 日益明显地冲击、淡化甚至重构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 使我党的合法执政地位和我国现有政治制度受到了影响甚至动摇。由于世界范围内没有能够借鉴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 我国的民主化道路还处于初级阶段的探索过程。

冷战结束后, 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遭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入侵。为实现其所谓的“和平演变”, 西方发达国家借机利用各种手段, 大肆宣扬西方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美国政治理论家亨廷顿认为:“对一个传统社会的稳定来说, 构成主要威胁的并非来自外国军队的侵略, 而是来自外国观念的侵入, 印刷品比军队和坦克推进得更快、更深入。”[1]西方发达国家利用卫星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 而且更多地利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兴媒体, 不断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文化输出, 大肆宣传西方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 整个世界范围内都在广泛传播具有西方价值观的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 给所在国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以毁灭性的打击。

(二) 网络文化威胁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在当代, 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会依靠网络优势来直接威胁中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在传统媒体时代,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始终占据着我国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而新媒体的出现挣脱了以往传播条件的约束, 带来了多种多样的意识形态, 同时带来了多元的文化。再加上受到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冲击, 利益分化明显的市场经济使得人们之间的差异性增强, 逐步形成了价值取向多元和利益分层多元的格局。网络化瓦解了传统意义上的整体主义, 使我国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受到挑战和威胁。同时, 网络带来的虚拟社会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模式和传统文化的生存环境。网络化正在深深地影响着传统社会的精神价值和生活世界, 伴随而来的便是对传统意识形态生存环境的更有力的冲击和改变。

在新媒体时代, 人们已经无法想象网络信息在全球传播和发展的速度,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量内容繁杂、受众面广的信息, 打破了过去传统的国家界限。因为拥有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的优势, 在信息全球化过程中, 西方国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民主、法治、人权等观念。网络在全球的迅速传播, 使得一国想要控制自己国内的社会思想越来越不现实;一国想要通过“组织权威”来维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这种方式已不复存在。在新媒体时代, 统一的舆论控制难度越来越大。

(三) 新媒体增加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威胁因素

在新媒体技术支持下, 不同意识形态之间传播的畅通无阻, 增加了意识形态传播的隐蔽性和渗透性。当前, 资本主义国家正利用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传播其意识形态, 新媒体空间也逐渐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一个新的场地。而在意识形态斗争中, 西方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优势掌握着主动权。西方国家通过新媒体技术, 把他们的价值观念强制性地传播并输出到其他国家, 威胁着这些输入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除此之外, 国内一些人的错误思潮也不停地涌现出来, 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观念此起彼伏。这些思想观念通过网络、手机等新媒体迅速传播, 对国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影响日益增加。由此可见, 新媒体环境下,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着许多威胁因素。

(四) 新媒体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创新和防御能力遭到挑战

在新媒体时代, 各国之间进行意识形态的竞争, 既有价值观念的竞争, 也有科技创新的较量。传统观点认为, 提高竞争力就相当于拥有了先进的技术。而在当今时代, 各国之间的竞争则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传统媒体由于具有强大控制力和较高的权威性, 其意识形态的传播使得受众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趋于相同。然而, 新媒体的传播却和传统媒体恰恰相反, 新媒体的开放性给意识形态的传播带来了挑战。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为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海量的信息, 所以, 意识形态的宣传者则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传播的信息进行整合加工。传播者完全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来充实我国意识形态传播的内容, 净化意识形态传播的环境, 不断创新, 推动意识形态建设。

新媒体信息的多元化带来了多元海量的信息, 也削弱了一个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功能,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信息, 无法对其进行适当的筛选, 这就更加便利了各种边缘力量和不法组织, 他们利用网络大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观念, 这种非主流意识形态迷惑着一些辨别能力差和有不法企图的人。如今, 手机、互联网的信息良莠不齐, 网民的素质也各有高低, 对于那些学历低和思想还不成熟的网民来说, 容易相信各种骗局, 也更容易被西方不良思想误导。同时, 新媒体所特有的大众性和个性化使得个人的选择更自由, 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集体的力量, 导致一些自以为个性的网民在面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时带有一定的偏激情绪。因此, 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防御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二、当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

(一) 新媒体拓展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方式

在传统媒体时代, 传播技术还没有那么先进,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主要依靠广播、报纸、电视等大众媒体。这种传统的媒体传播形式有着覆盖范围广、内容丰富等特点, 成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方式, 但这种传播具有单向性和灌输信息特点, 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受众只能作为传播的接受方, 无法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分析。伴随着新媒体的深入发展, 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契机。例如, 互联网的出现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进行广泛的传播。新媒体的交互性、即时性、包容性等特点, 使人们可以不受时空、国家、民族等限制, 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 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动态、获取信息, 极大地拓宽了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范围。同时, 人们既可以作为信息的接受者, 也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建设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新媒体的互动性, 促进意识形态的发展, 强化思想渗透和感染。

(二) 新媒体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

传统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宣传是十分单一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简单的灌输, 无法调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缺少吸引力与感染力。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互联网作为新媒体最有影响力的代表, 为我们提供了多种教育形式。教育形式的丰富使教育者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教育和宣传更加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效率。新媒体的大众性、平等性、包容性等特点, 使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丰富且有趣。人们可以利用网络查找自己想要的积极向上的内容, 也可以利用新媒体交互性的特点, 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信息, 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一切的一切对于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都是非常有利的。同时, 加强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亲和力与渗透力, 变被动为主动, 加快了信息的传输速度。

(三) 新媒体使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受众面极速扩大

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从其本质上来说是人民大众的理论。在过去的传统媒体时代, 我国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时带有浓厚的灌输意味, 因为它主要依靠的是强制的行政手段, 自上而下地单向宣传, 受众只能作为信息的接受者。在那个时代, 更多时候的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等必须先在单位领导层或党员干部中宣传, 之后再逐步传播到其他群体中。这种带有传播等级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受众面, 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化传播。以手机、电脑等为主的新媒体依托于网络等技术, 使传播变得更加及时迅速, 更加具有互动性。每个人都可关注政治生活, 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 广大人民群众都有可能成为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受众, 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受众面极速扩大。

参考文献

[1]张悦.浅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J].考试周刊, 2013 (6) :24-25.

机遇意识 篇3

既然跨媒体资源的共享与整合已经实现,那么,新闻人才的融合要如何实现?正如现在各大媒体都存在的一个问题:要成立新媒体中心,传统媒体部门在一处工作,新媒体中心却在另一处工作,还需要专门培养一批新媒体工作人员。1事实上,新媒体中心虽然在形式上是存在的,但在理念与机制上仍旧没有与传统媒体部门割裂开来。

对此,英国广播公司(BBC)的做法值得称道。在其新闻中心没有新旧媒体的分别,只有“全媒体从业人员”的概念,也就是说,BBC所有的记者都既可以做广播,又可以做电视,还可以做新媒体。与此同时,其新闻中心也将各媒体平台打通,构建了全媒体新闻中心,下辖六个部门:News Gathering Room(总编室)、UGC HUB(用户生成内容部)、SUB HUB(素材加工部)、Global Video Unit(全球视频资源部)、Visual Journalism(视觉工作室)和Future Media(未来媒体中心)。

通过Media General和BBC的案例可以看出,新闻人才的融合是媒体进入融合时代的必然需求。随着新闻机构和媒体集团逐步建立融合关系,各所大学的传播学科和新闻学院也都增设了相关课程,为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融合时代的需求做出了必要的转变。本文以新闻人才的融合为例,探究媒体融合对新闻实践和教育的影响。为此,笔者对22位2广电、报刊和网络记者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和电话采访,通过他们的回答来考察这样三个问题:

第一,中国的记者、编辑是如何定义媒体融合的,他们对此的态度是怎样的?

第二,媒体融合会对从业者的媒体实践带来哪些改变?

第三,如今的记者、编辑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技能才能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中更好地工作?

1从业者对于媒体融合的态度

对于媒体融合的定义,受访者的观点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第一类从多媒体和全媒体的角度关照媒体融合,这类定义大多将关注点置于不同形态的媒体各取优势的合作上,目的是资源共享、优化传播效果。一方面,媒体融合能够实现多种媒体方式的自由切换,在内容上各取所需。有受访者认为,媒体融合打造了一种全方位的媒体氛围,即“无时无处不媒体”。在新技术的推动下,不同媒体打破了彼此之间的传统界限,形成了集多种媒介特质于一身的新型媒体。另一方面,在界定媒体融合时,受访者们还考虑到了资源共享这一点。媒体融合就是把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与网络、手机等传播通道结合起来,资源共享、有效传播。

第二类是从受众的角度来界定媒体融合。这类定义更为关注受众的需求和使用体验,认为受众需求的变化是融合发生的充要条件。媒体融合可以看作是整合内容再生产的过程,即媒体根据受众的不同需求,将内容产品通过不同的媒体介质再次分配给观众。与此同时,媒体融合也使用户的体验更加便捷和畅通,花费时间更短,接收的信息更丰富,尤其是视网融合,能让受众拥有更多的选择权,而且,还可以与媒体进行交流互动。

第三类是从媒体融合产生新形态和新变化的角度来作出界定,这类定义将关注点置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嫁接和转换上。受访者普遍认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除了双方内容上互相输出之外,还能产生出新的介质,如电子杂志、网络自制剧、微电影等,但两者在功能属性、传播途径、受众群上存在不可逾越的差别。此外,媒体融合一方面能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嫁接,突破传统的采编播(写)模式,另一方面也使媒体运作的模式呈现高度同质化竞争的特点,传播信息高度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这种信息密集势必会加剧大媒体之间的竞争。

2媒体融合对从业者新闻实践的影响

大多数媒体机构都将融合人才看作是未来选拔从业者的重要标准,而参与调研的绝大多数媒体也都开始在其他平台寻求相互合作和融合。那么,媒体融合到底会使从业者的媒体实践带来哪些改变?

受访者普遍认为,媒体融合扩宽了媒体从业者的业务范围,并提升了他们的业务层次,使得记者、编辑(编导)需要广泛接触各种媒介,学习不同类别媒体的传播规律,不断适应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随着媒体融合的逐步发展,从业者的工作环境由单一的媒体形式转变为全媒体和多媒体,因此,要掌握适应多媒体的采编技能,针对不同媒体的传播特点,对素材进行不同方式的提炼加工与整合。在统筹素材、报道时效以及深度与广度上,媒体融合也对如今的媒体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与此同时,媒体融合还对管理者的工作内容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作为媒体管理者,要尽可能考虑不同介质的需要,统筹各种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媒体管理者要有全媒体意识,打破过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观念。对于媒体从业者而言,正确理解受众使用习惯的变化,对于更好地实践媒体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媒体要适应思维上的变化,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其次,要对受众真正关心和需要的内容有所侧重,同时,也要对融合内容的把关机制及呈现形式有所改善。

此外,还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受访者认为,受众的媒介使用习惯取决于媒体从业人员的呈现手段,因此,并不是受众在引领媒介,而是技术进步以及媒介发展的需求使媒体融合更加紧密。还有受访者认为,不论媒体融合到什么程度,受众还是会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方便的方式接触媒介,“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是时下年轻人最热衷、最快捷的获取信息的方式。在媒体融合之后,受众将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在各种媒体平台之间自由转换。

3从业者需要具备的技能

在受访者眼中,媒体采编的基本素质是最重要的;其次,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利用新媒体特性挖掘素材、传播内容;再次,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新事物总会遇到,总有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拥有良好的学习精神和习惯,就会从容面对各种新事物,并在短时间内攻克它;第四,语言技能,不仅是指外语技能,更要掌握网络语言和简单的计算机语言,同时,根据网络媒体环境调整自己的新闻语言。

面对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融合大潮的迅速涌现,传统媒体的记者编辑认为,除了要具备自身的媒体素质和业务技能外,还应当了解网络媒体的采编技能。从业者要将传统的新闻技能(采写编/采编播)与新兴的传播媒介进行嫁接,并熟悉新媒体的传播规律,扬长避短。比如,现在很多刊发在报纸上的新闻,经过微博的二次传播,原有新闻的影响力可以得到进一步放大,而微博的写作方式则与传统新闻大不相同。如果能熟悉掌握并利用新媒体传播原创的新闻内容,可以使新闻作品的价值得到进一步体现。同时,网络也是许多新闻线索的第一发布现场,无论对于记者还是编辑,都需要通过对网络信息的搜集和监控,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好新闻。

全媒体意识是每一位记者、编辑都应当具备的。作为纸媒记者,采写新闻不仅是一支笔加一个本子,还要会摄影,会拍视频,能够为网络媒体供稿,然后根据新闻事实的新闻价值决定要不要深度采访。总之,新时代的全媒体记者要配置全面的装备,具备文字撰写、图片及视频拍摄等多项职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与此同时,几位参与访谈的编辑记者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媒体融合并没有给媒体从业者带来什么实质变化。如受访者说:“我认为和过去没有不同,钻研业务、提高专业素养即可,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记者编辑都需要这样做。媒体融合只是传播方式的整合,根基还是内容。”“我为电视媒体服务,但同时我的节目也在网络平台上有很大的收视需求。仅仅从媒体从业者的技能方面看,我真的没觉得需要做过多调整。因为媒体融合是现实,对于从业者来说,他总有一个最终为之服务的媒体,所以他的工作会紧紧贴近自己第一负责的媒体。”

即便有不同的声音,纵观整个媒体行业,对于融合人才的呼声依旧很高。在美国,新闻教育者往往比电视台新闻总监和报社主编更加重视媒体融合的影响力。在这些任教于各大新闻学院和传媒学院的学者看来,如何培养新闻融合人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多数新闻毕业生最初的职业体验都是从小平台开始的。

4结语

尽管受访者的背景不同、所在媒体的类型不同、各类别媒体的管理和经营模式也不相同,但他们达成了以下一致的几个观点。

第一,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媒体从业者使用媒介的方式以及获取信息的途径。

第二,在表述“媒体融合”的定义以及态度时,22人全都表示赞同,认为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是机遇更是挑战,介质的融合能够满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使用群体对不同内容和平台的需求,是一种良性的互动与合作。

第三,媒体融合会对当今的媒体实践带来很大改变,一方面扩宽了媒体从业者的业务范围,并提升了他们的业务层次,另一方面对媒体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统筹各种媒介的传播特点和传播规律。

第四,在媒体融合环境中,融合记者应当具备多种能力:能够写作适合跨媒体平台使用的各种题材;能够熟练掌握各种新闻稿件的写作要求;能够借助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寻找信息源和新闻线索;熟知与行业和新闻领域有关的法律法规;能够掌握摄影、摄像技术并能熟练使用相关软件;能够在现场直播中出境并独立完成报道;具有快速学习的能力,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注释

11李岚:《广电转型全媒体的生态式改革》,载《中国广播影视》2014年第8期。

机遇意识 篇4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明确指出:“培养学生一种认真的责任心, 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教书先育人”的理论更说明了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高尚道德品质的重要性。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中要求:“逐渐了解中国国情, 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 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 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 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在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巨大物质进步的基础上, 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 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从中可见, 公民意识的培养, 已成为初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之一。

聂幼犁教授指出:历史课程除了一般意义的公民素质之外, 它的优势还在于能够培养鉴证识史、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辩证分析、移情神入的历史意识;社会进步、各族共创的发展意识;热爱祖国、服务世界的全球意识;求同存异, 海纳百川的多元意识, 等等。初中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有其广阔的视野、丰富的人文素材,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挖掘相关素材, 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 以发挥历史教育在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本文以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机遇与挑战》一课为例做初步探讨。

1. 鉴证识史、论从史出的证据意识。

在讲述“走向全球化”这一子目时, 先展示情境《一桩国际贸易》, 引导学生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原因:高新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力量;国际经济组织的建立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条件;冷战的结束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市场经济体制的广泛建立为经济全球化开辟了道路。

接着出示以下四则材料。

材料一:美国波音公司的777型客机由13.25万个主要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由全世界的545家供应商生产。其中, 8家日本供应商制造飞机机身、机门和机翼, 1家新加坡供应商制造机头起落架的舱门, 3家意大利供应商制造机翼阻力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波音777型飞机是一款国际工厂生产出来的国际产品。

材料二:漫画:资本的跨国运动

材料三:目前, 世界贸易总额约占世界年GDP总额的1/4。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国际贸易增长率大大高于世界经济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 世界贸易额平均每年增长6%;2000年, 增长速度达到12.5%。

材料四: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 1980年全球已有15000家跨国公司, 35000家分支机构;2000年全球有63000家跨国公司, 分支机构达70万家。跨国公司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工业世界总产值的30%。目前, 全球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约占全球直接投资的90%。跨国公司的贸易量已占全球贸易总额的40%。

阅读以上材料, 以问题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

(1) 读材料一, 分析为什么波音公司要如此多的国家为其生产飞机零部件?

(2) 读材料二, 假如你是一位投资家, 你在进行投资时, 你将考虑哪些投资条件?

(3) 读材料三, 你如何看待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

(4) 综合以上四则材料, 说明了世界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有哪些主要表现?

引导学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得出结论: (1) 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客观使生产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国际分工也使得各国的技术和生产具有比较优势, 充分利用这些优势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 获取更高的生产利润。 (2) 投资地的政策因素、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生产与技术的比较优势等, 总的原则就是追求“风险的最小化, 利润的最大化”。 (3) 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载体。材料一反映生产的全球化。材料二反映资本的全球化。材料三反映贸易的全球化。材料四反映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通过对材料的阅读和问题的回答, 既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唯物态度, 又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

2. 辩证分析、移情神入的历史意识。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给我们带来机遇和有利条件的同时, 也带来了风险和挑战。面对经济全球化, 有人表示反对, 有人表示支持。对经济全球化的利弊可以采用辩论会的形式, 辩论结束后教师要总结其利弊表现, 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利弊的分析,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的能力, 并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 培养学生辩证客观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问题的能力, 初步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全面看问题的辩证观点。

3. 开放意识及热爱祖国, 服务世界的全球意识。

现代公民必须具备开放的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 教学中要利用新课程的素材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意识到闭关自守的危害, 以及开放的必要。

通过经济全球化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 对外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使中国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更好地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步伐, 综合国力稳步提升。认识到开放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是必然的, 开放意味着发展进步, 封闭导致保守落后, 从而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 增强了国际意识, 发展创新能力, 认识到振兴祖国大业是与每一个公民的发展休戚相关的, 从而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民族复兴意识, 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意识。顺应全球化趋势的潮流, 加强同国际的协调, 应对共同挑战, 树立合作意识, 为学生在长大后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热爱和平、珍惜生命, 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

在全球化的同时, 人类面临着许多挑战。有战争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毒品问题;艾滋病问题;恐怖主义, 等等。

讲到“9.11”恐怖袭击, 强调安全意识;把重点放在理解、思考和实践上, 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使学生认识到恐怖主义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从而坚定反对恐怖主义, 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讲到战争与环境保护时要引发学生思考战争给环境带来的破坏是巨大的。尤其是生化武器、核武器发明后, 对环境的威胁日益严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最近发表的一份战争与环境关系的评估报告指出, 自然和资源是战争不可避免的牺牲品, 水源危机、物种消失、森林减少、土地沙化是战争的必然结果。越战期间, 越南40%以上的森林受到破坏, 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至今还一片荒芜;因多年战争, 阿富汗森林面积的40%—70%已毁坏殆尽。通过这些战争危害的分析, 使学生意识到战争是最大的环境污染者, 培养学生热爱和平, 珍惜生命, 反对战争, 保护环境, 保护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的意识, 尽一个社会公民应尽的义务。

5. 社会进步, 各族共创的发展意识。

人类文明的进步是世界各族人民在求生存、求发展的过程中, 交融冲突、创新进步和不断解放自己的过程。面对全球性问题, 全世界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共同奉献其智慧, 以建立一个公正、合理、公平的国际社会, 在网络安全问题、毒品问题、反对恐怖主义、艾滋病的防治、走私问题等方面世界各国需要通力合作, 共同解决, 从而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合作意识。

总之,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体会感悟, 深刻挖掘相关素材, 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 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如通过中国古代史的学习, 使学生感受我国有辉煌灿烂的古代文明, 增强民族自尊心;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使学生体会落后挨打、抗争探索的艰难历程, 增强民族责任心;通过世界史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贡献, 尊重各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 树立求同存异、和谐发展的世界意识。总之, 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国际视野, 开放胸襟的现代公民, 是历史的育人功能所在, 也是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的职责所在。

摘要:在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时代, 人类的文明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必须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如何挖掘教材, 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是历史教师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育,新课程改革,公民意识培养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上一篇:控制及修补方法下一篇:温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