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2024-10-03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共12篇)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篇1

相对于资产评估行业的快速发展, 我国对资产评估基础理论的研究尚未完善, 资产评估的理论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争议。由于财务理论与资产评估理论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本文利用相对成熟完善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 尝试梳理和构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

一、建立资产评估理论框架的重要性

随着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日益接轨, 资产评估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例如牵涉我国宏观经济调控重要措施之一的房产税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合理评估房产的涉税价值, 又如导致2008年金融危机的次级贷款价值评估问题, 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不良资产的甄别、价值评估问题, 以及在国际经济交流中越来越重要的知识产权应如何评估价值问题。

但与资产评估行业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对资产评估理论体系还没有达成统一和成熟的共识。有些学者如余海宗 (2001) 是按照评估步骤来组织评估理论, 汪海粟 (2010) 按照经济学视角将资产评估理论分为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 余炳文等 (2012) 从资产评估内涵和哲学角度, 将资产评估理论框架分为质、内核、外核、环境四个嵌套的层次来进行构建, 但理论结构又过于复杂化。

资产评估学与财务学相比较, 同属于工商管理类下面的二级专业, 在很多高校是将资产评估作为财务管理方向来进行设置和管理的。资产评估学最早也脱胎于财务会计学,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 资产评估理论的专业性越来越突出, 如何合理、清晰地界定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由于资产评估理论与财务理论有着天然的联系, 而财务理论框架体系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相对成熟, 本文试图借鉴财务理论, 思考和总结资产评估的理论框架体系。

二、基于财务理论构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 (FASB) 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义为“财务会计理论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理论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 这些目标和理论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财务理论框架是一套目标和理论相互联系的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我们可以将财务理论框架看成包含各项财务要素, 以财务目标为逻辑起点, 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 以会计假设为基础, 以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为主体的框架体系。而资产评估要素包括评估主体、评估客体、评估目的、评估假设、价值类型、评估方法、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时点、评估结论十部分。笔者的思路是借鉴财务理论框架脉络, 通过界定评估要素的内涵和相互间的逻辑关系, 构建和组织资产评估理论框架。

1. 以评估目的为逻辑起点。

资产评估实质上是一项专业的价值分析与判断工作, 评估目的是由资产评估性质及其基本功能所决定的, 所以评估目的就天然成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的逻辑起点。这一层次包含了评估主体、客体和评估目的三要素。本文所指的评估目的特指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而非特殊目的 (暂不考虑资产交易或引起资产评估的特殊要求, 资产评估的一般目的是确定资产在评估时间的公允价值) 。

资产评估目的可归纳为价值发现, 是一项动态的行为特征, 表现为评估主体对评估客体的价值分析、判断和估算过程。资产评估理论体系的实质是如何发现与确认价值, 其价值发现的前提、价值的内涵和类型、价值发现方法都是价值发现实质的逻辑层次表现, 这也构成了资产评估理论框架的起点。

而财务理论的逻辑起点财务会计目标, 归纳起来可分为两大流派——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受托责任观认为, 会计应以适当的方式反映受托人责任及其履行情况, 其强调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决策有用观认为, 会计的目标就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其决策有用的信息, 更强调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在某种意义上, 资产评估的价值发现也是为资产转让、企业兼并、纳税评估等产权转让或非产权转让行为提供价值决策依据, 资产评估的价值发现目的也适用于财务理论的“决策相关”目标范畴。

在这一部分我们还要强调, 价值发现仅仅是一项专业性的咨询服务, 而不具备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公正性的作用, 区别于财务理论具有公证属性, 所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强制性和法律效力。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某些品牌评估价值百亿, 而侵权赔偿仅百万”的特殊案例事项, 并能引导解释“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转型过程中不同阶段资产价值发现的不同行为特征”问题, 对资产评估理论的外部环境有更深刻的理解。

2. 以资产评估假设为理论前提。

资产评估假设是对评估行为作出的符合逻辑的假定说明, 主要表现为外部环境假设、技术性假设等。资产评估假设的目的是价值判断, 而财务会计假设的目的是会计计量, 所以资产评估理论与财务理论的假设体系有着本质的区别。

资产评估的假设能够使得评估委托方更清楚价值发现的前提、应用范围以及风险, 在评估中需要关注假设的变动性、限制性。在资产评估假设中, 有两个假设是重中之重:其一为交易假设, 是指资产价值评估是在假设交易基础上完成的, 因而导致其产生两种不同行为——产权变动下的价值评估和非产权变动下价值评估。真实产权价值评估代表产权变动下资产价值评估, 而非真实产权价值评估代表如纳税价值、抵押价值评估等, 两者都要求按照假定交易前提判断其价值水平。其二为市场环境假设, 按照市场特征是否满足信息对称、买卖双方平等、双方理性等限制条件, 分为公开市场和非公开市场。公开市场和非公开市场都可以评估资产的公允价值, 只不过体现的具体价值类型不同。

而财务会计理论假设体系中四大基本假设为——会计主体假设、会计分期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以及货币计量假设。除持续经营假设与评估假设中的资产使用状态假设有关联外, 其他三项假设与评估前提体系基本无关。对于资产或企业状态的假设, 财务理论与资产评估理论有联系, 但两者在更大的程度上体现为对资产价值计量行为、环境的假定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与资产评估理论的计量或评估方法的选择。

3. 以资产评估价值类型为理论基础。

FASB推荐公允价值广泛应用是近些年推动资产评估行业快速发展的直接因素, 因而价值内涵及价值类型的确定构成了资产评估理论的框架基础。

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可以看成是在特定资产评估用途和目的下如何选择评估客体价值的具体计量属性。由于“公允价值”概念广泛地应用于资产评估理论和财务理论, 所以这一层理论框架的讨论就围绕着财务与资产评估对于“公允价值”的争论展开。

公允价值是资产评估和财务理论联系的最重要的结合点, 但两者对于公允价值内涵的表述并不一致。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认为, “公允价值是在公开公平交易中, 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其基本要素是公平交易, 交易信息获取无障碍、交易双方自愿理性。从上述表述可知, 财务理论中的公允价值实际上相当于公开市场条件下资产评估理论所确认的评估价值。

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中的公允价值是指独立专业评估师认为自愿买方和自愿卖方最可能达成的交易价格, 其价值是在交易假设和市场环境假设基础上确认的, 因而结合评估假设中的市场环境假设, 可以衍生出公开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 (公开市场价值) 和非公开市场条件下的公允价值 (包括投资价值、在用价值、清算价值、重置价值等) 。

对上述两种理论环境下的公允价值进行比较可知, 资产评估理论中的公开市场价值等同于财务理论中的公允价值, 而非公开市场价值是在不满足公开市场特征的其他类型市场环境中所实现的买卖双方之间的公允价值。因而, 资产评估理论中的公允价值概念更加宽泛, 所采用的资产计量属性更灵活。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呢?这是因为财务理论中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在更重视客观性、可靠性的同时, 兼顾相关性, 所以财务理论计量属性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以及公允价值, 而公允价值是要求满足特定市场上能够客观、可靠取得的交易价格, 而这个市场环境只能是公开市场条件。资产评估理论中的价值类型是价值发现的表现形式, 体现为特定评估目的下不同的评估结果属性, 是一定外部环境和假设限制下的价值内容, 可以有相对更多、更灵活的表现形式:如从市场环境假设角度, 按照国际资产评估准则可将价值类型分为市场价值、非市场价值;按照价值观分析, 从卖方视角来看价值应由成本内容构成, 从买方视角来看价值应由未来收益的效用构成, 从买卖均衡视角来看, 价值应由市场价格构成。所以, 价值类型包括重置成本、收益现值、现行市价等多种。不论如何分类, 资产评估的价值类型都是为了更好地体现评估价值内涵, 更好地发现价值, 这也是资产评估方法体系的哲学基础。

4. 以资产评估方法体系为理论框架主体。

资产评估方法体系绝对是资产评估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 包含评估方法、评估原则、评估程序、评估结果等评估要素。评估方法体系的核心是评估方法, 但还包含评估方法的行为依据与准则、评估方法实施程序以及评估方法对评估结论的解释说明, 因而评估方法、原则、程序、结果共同构成了评估方法体系。这一层次围绕着评估方法计量属性展开。

资产评估方法是评估理论体系的内核, 是指获得资产价值的技术手段, 主要包括成本法、收益法、市场法。收益法最科学, 但对未来收益、折现率等参数的估计也最主观和困难;市场法最简单, 但要求的公开市场环境最严格;成本法在我国评估实务中使用频率最高, 但也是三种方法中涉及参数最多、实践应用最不规范的一种。

评估方法体系的重点不是各种复杂的计算公式、计算程序, 而是以评估价值类型为基础, 联系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 深入比较三种评估方法的应用前提和视角差异。 (1) 市场法的重点在于如何量化待评估资产与参照物之间的差异因素, 并借助参照物的市场价格估算被评估资产价值, 代表买卖双方均衡交易时市场价格的评估思路。 (2) 收益法的核心是三个参数, 是通过对资产未来收益的折现来反映待评估资产的投资现值水平, 代表从资产卖方角度评估的资产未来效用满足程度的思路。 (3) 成本法完全区别于财务理论中的成本概念, 其涵盖重置成本、实体性贬值、技术性贬值、经济性贬值四个参数指标。其中, 实体性贬值类似于财务理论中的折旧概念, 技术性贬值和经济性贬值是由于技术进步和经济环境变化导致的未来收益减少所折现的贬值额, 是基于买方角度所衡量的重新购置资产所付出的成本费用水平的一种评估思路。

而财务理论中的计量属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资产评估方法的选择。计量是指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财务报表确定其金额的过程, 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FASB列举了企业财务报表确认与计量的五种可能的计量属性, 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这些财务计量属性在一定程度上与评估方法的价值计量属性相似, 其中, 市场法类似于公允价值, 收益法类似于现值, 成本法中包含重置成本同时还需减去各项贬值。

可以看出, 资产评估方法理论与财务计量属性理论有很多相通和共同之处, 但评估方法体系的理论更加综合, 是在一定评估原则的基础上, 依照资产评估程序和环节, 依据外部环境所作出的价值发现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相对于财务计量属性理论, 资产评估方法体系选择的价值计量属性更加综合与灵活。

三、结论

本文认为, 资产评估理论框架可分为四个层次, 以评估目的为逻辑起点, 以评估假设为理论前提, 以价值类型为理论基础, 以评估方法体系为理论主体, 将资产评估要素包含在这四个理论层次框架中。这一理论框架体系可以用来规范资产评估行业的行为, 解释资产评估准则体系, 指导资产评估实务操作, 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构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思路和视角。

但毕竟资产评估理论与财务理论有着本质的差异, 借鉴财务理论来构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肯定会有不足和缺陷, 在现在的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中缺乏对评估环境、评估道德风险理论层次的探讨, 这也是下一步我们完善资产评估理论框架的工作思路。

摘要:资产评估行业近些年得到快速发展, 但对评估理论框架体系还没有统一结论。本文借鉴相对成熟的财务理论框架体系, 认为资产评估理论框架可分为四个层次, 以评估目的为逻辑起点, 以评估假设为理论前提, 以价值类型为理论基础, 以评估方法体系为理论主体, 并将十大评估要素包含其中,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下一步评估理论框架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理论框架,评估目的,评估方法,公允价值

参考文献

[1] .余炳文, 姜云鹏.资产评估理论框架体系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3;2

[2] .朱义令.现行会计准则下完善资产评估教学的思考.财会月刊, 2010;1

[3] .姜英兵.财务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会计研究, 2007;8

[4] .戴蓬军.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分析.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4;1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篇2

马文·明斯基(Marvin Lee Minsky,1927)是“人工智能之父”和框架理论的创立者。框架的概念源自贝特森(Bateson , 1955),由戈夫曼(Goffman , 1974)将这个概念引入文化社会学。后来再被引入到大众传播研究中,成为了定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观点。高夫曼认为对一个人来说,真实的东西就是其对情景的定义。这种定义可分为条和框架。条是指活动的顺序,框架是指用来界定条的组织类型。他同时认为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关于框架如何而来戈夫曼认为一方面是源自过去的经验,另一方面经常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框架理论的简介

框架理论的来源有两方面的取向,一方面是心理学,一方面是社会学。心理学方面的学者主要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来研究框架,他们认为框架是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称基模,schema),“为人们据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心智代表,若经启用可影响其后续诠释或判断”(黄惠萍,2003)。另有一种心理学研究取向认为,框架是在一个特殊的语境中安排信息,以至于一个议题的某些东西在个人的认知资源中占有更大的部分。随之而来的结果是,这一部分东西在影响个人的判断和推断上变得很重要[1] 。

实际上,这两种研究中的“框架”一词的含义已经有了一些差别,前者指的是已经形成的框架(frame),后者指的框架形成的过程(framing)。虽然frame和framing两个英文单词对应的中文都是“框架”,但显然是两层意思,而这两层意思在框架理论的相关叙述中也时常交替出现。

加姆桑(Gammson)在戈夫曼的基础上进一步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也就包含了取舍的意思,代表了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是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这里可以把框架概念理解为一个名词和动词的复合体。作为动词,是界限外部事实,并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就是形成了的框架[3] 。对于作为动词的框架,学者们对于它的具体机制作了许多的研究,并且有不同的说法,如基特林(Gitlin , 1980)认为是选择、强调和排除,恩特曼(Entman)指出是选择与凸选,而台湾的钟蔚文与藏国仁认为是选择与重组等。中国学者潘忠党认为,框架的分析,“是一个关于人们如何建构社会现实的研究领域”。 对于新闻媒体的框架研究,学者们基本上是源自戈夫曼的思想。坦克德(Tankard ,1991)认为框架是新闻的中心思想。恩特曼认为框架包含了选择和凸显两个作用,框架一件事,就是把认为需要的部分挑选出来,在报道中特别处理,以体现意义解释、归因推论,道德评估,及处理方式的建议。在对新闻框架的形成因素的研究中,伍(Woo, 1994)等认为,框架是新闻工作人员、消息来源、受众、社会情境之间的互动的结果。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

框架理论的理论假设来自两方面的研究,宏观层面的社会学和微观层面的认知心理学的研究。

社会学家戈夫曼认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特定的诠释框架来理解日常生活[4] 。通过对于社会角色、社会情境的诠释,使人们能够了解特定行动场景中自己应有的交往行为和表现,从而协调与他人的行为,使日程生活井然有序。框架就是指在某个特定时间用来理解社会境遇的一套特定期望。这是所谓的象征互动视角。

心理层面的研究认为框架是个体处理信息和建构信息的方法。人们倾向于按照自己的认知框架去体验现实,并根据这种框架采取行动,从而建构现实。这就是预期理论。

框架理论并不是一个发育完全的理论范式,可以说,它从属于话语分析的范畴。新闻媒介框架是在戈夫曼的象征互动视角和心理学层面的预期理论视角的基础上得来的。新闻媒介框架由瑟尔斯提出,他认为新闻媒介倾向于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构造议题。

框架理论的理论特点

黄旦(2005,231-233)总结了框架理论的基本特点,他认为:

框架理论的中心问题是媒介的生产,即媒介怎样反映现实并规范了人们对之的理解。框架理论开启了一个重要的分析领域:即议题、话语和意义是如何被准确建构、组织并得以展开的;

怎样反映现实,如何构建意义并规范人们的认识,最终是通过文本或话语——媒介的产品得以体现。因而,本文建构、诠释或话语生产分析是框架理论的重点;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构建的分析 篇3

摘 要 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初,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对高质量会计准则的需求,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备受关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本文主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探讨构建一套与世界会计准则趋同的并且具有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

关键词 财务会计 理论框架 构建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构建会计理论体系和指导会计实践的基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问题长期以来是国内外会计学者研究的课题,学者们提出了各种理论框架的设想。而由于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成要素过多过细,相互关系纷繁复杂,要素关系层次难以分清。所以,构建一个与现代会计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结构严谨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非常必要的。

FASB将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义为: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由互相关联的目标和基本理论所组成的逻辑一致的体系,这些目标和基本理论可用来引导首尾一致的准则,并对财务会计和报告的性质、作用和局限性作出规定。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一个章程,是一套目标和基本理论相互关联的有内在逻辑性的关系。

一、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要素

会计理论要素和逻辑关系的构造体系都包含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之内,它是由财务会计基础理论、财务会计应用理论和财务会计环境理论相互结合、有机构成的一个理论系统。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目标、会计原则、会计假设、会计方法、会计要素、会计检验等理论,是构成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要素;财务会计应用理论是将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应用于会计实践、指导会计实践的理论,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会计政策、会计基本准则等理论;财务会计环境理论,主要探讨对理论产生影响作用的外部条件,包括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二、以财务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构建一套理论体系的出发点,认清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对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具有决定性作用,而且,逻辑起点联系和贯穿整个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该尽量明确和单一,以期可以更好的指导整个理论框架的构建以及利于准则的指导与选择。目前,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应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因为财务会计目标与其他理论范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财务会计目标应该体现会计环境的要求,决定会计对象,反映会计本质。在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过程中,应根据我国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根据我国的会计环境等制定具有我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当前,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应该是为管理型投资者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会计信息。我国的财务会计目标具有特殊性:财务会计目标介于受托责任和决策有用之间,可以称之为“双目标论”,即,中国特色的财务会计目标:强调受托责任,兼顾决策有用。

三、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

根据财务会计目标的不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也是存在区别和侧重点的。当以决策有用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报表有用,即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侧重于相关性,其能够很好的揭示企业当前和未来的信息;当以受托责任作为财务会计目标时,会计信息的着眼点是整体有效,即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侧重于可靠性,如历史成本,能够反映企业过去的情况。对于会计信息精准性的要求,前者允许偏差,而后者则要求精准可靠,即模糊的精确和精确的模糊。对于我国特色的信息质量特征:可靠性重于相关性。基于我国财务会计的目标主要是强调财务报告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其次才是决策有用性。因此,相应的我国的信息质量特征应强调客观、真实,即:可靠性是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最重要的信息质量特征,其次才是相关性。我国目前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相应的法规和政策还未健全,会计造假十分普遍,信息失真也很严重。面对这种情况,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要求也就更为强烈。

四、以会计假设为基础

建立财务会计的四项基本假设,为财务会计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条件。财务报表的基本假设与财务会计目标是相互制约、互为条件的。会计主体假设设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是将不同会计主体发生的经济业务区分开来,同时将会计主体与其所有者区分开来;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两项假设为会计主体及时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其所需的信息創造了条件,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而货币计量假设则是限定了会计核算的对象,即只能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同时也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进行综合评价成为了可能。由此可见,应当把会计假设作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基础。虽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正受着来自电子商务、虚拟企业等交易方式的不同程度的挑战,但是其发展尚未成熟,传统交易仍占主流。在以四项会计假设为基础的同时,对于特殊的会计环境因素,在界定会计的基本假定时应当适当考虑。

五、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的主体——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

在会计理论中,确认是一个广泛的理论,广义的确认包括了计量。而从狭义上讲,财务报表的确认是指根据相应的基础和标准来判断某一项目属于哪个会计要素,应何时列入财务报表。而计量包括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在传统的会计理论和实务中,可选择的确认基础一般有两个: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关于确认的标准,FASB提出了四条基本确认标准:

①可定义性——所确认的项目必须符合会计要素的定义;

②可计量性——所确认的项目能以货币量化;

③相关性——所确认的项目生成的信息对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是有影响的;

④可靠性——所确认的项目真实、客观并且是可以验证的。

这四条确认标准基本上已被实践所证实,因此考虑到我国成本效益原则,我国完全可以借鉴。在计量方面,本文主要探讨我国应不应该采用公允价值。由于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财务报告更多的是强调受托责任,信息质量则是侧重于可靠性,公允价值应用范围受到限制,以及运用公允价值的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因此,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中对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

①结合我国目前的会计环境,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结构应该在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中体现出来。

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以历史成本为主,针对特殊经济事项可以选择能够更好的体现财务报告目标的计量属性,形成多种计量属性交叉并存的结构,适当时候可以选用公允价值。

财务会计理论框架用以指导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应用,可以作为会计准则制定的指南和判断现行准则的依据。财务会计理论框架是由一系列具有内在联系的理论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的理论体系,因而这些理论之间是相互关联且具有极强的逻辑性。笔者认为,应把财务会计理论框架定位为我国会计法规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以财务会计目标作为逻辑起点,以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为前提,以会计假设作为基础来构建,其主体包括财务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等内容。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实质重于形式欲速则不达-分两步制定中国的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会计研究.2008(06).

[2]钟宜彬,王庭华.如何构建我国财务会计理论框架.财会月刊.2008(3).

[3]孙芳城,王海兵.略谈我国财务会计的构建起点.财会月刊.2008(1).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篇4

关键词:定位,市场营销,品牌战略

一、定位理论的发展与内涵

定位 (positioning) 一词最早是由广告公司经理杰克·特劳特于1969年6月在美国营销杂志《工业营销 (Industrial Marketing) 》上发表的《定位是人们在如今的仿效市场上所玩的游戏》一文中提出来的。特劳特认为, 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的心智所下的功夫, 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1972年, 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为《广告时代 (Advertising Age) 》撰写题为“定位时代”的系列文章时, 宣称定位时代的来临。在随后的研究中, 他们对定位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其观点集中反映在《定位》一书中。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一书中指出:“定位要从一个产品开始。该产品可能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 也许就是你自己。……但是, 定位不是你对产品要做的事, 定位是你对预期客户要做的事。换句话说, 你要在预期客户的头脑里给产品定位。”《新定位》再次强调, 定位是对大脑的定位, 不是对产品的定位, 市场营销的最终战场是大脑。邓德隆 (2005) 将其概括为:定位就是让品牌在顾客的心智阶梯中占据最有利位置, 使品牌围成某个类别或者某种特性的代表品牌, 当顾客产生相关需求时, 便会将该品牌作为首选。

定位理论发展到今天, 已经突破广告领域, 由广告定位发展到营销策略定位再到企业战略定位, 形成一种新的营销理论, 对企业的营销战略和品牌规划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文首先回顾了定位理论的提出与内涵, 然后总结了定位的理论框架。在定位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 本文对定位理论和传统营销理论进行深入比较, 指出定位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在五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对定位理论框架的总结和定位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的差异比较有利于理清国内理论界和实践者对定位理论的认识, 以推动定位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

二、定位理论的基本框架

定位理论从我们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出发, 里斯和特劳特指出, 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以及新型媒体计算机网络和手机的出现, 使得人们每天接触到的信息量在不断增加, 而且技术的发展使得传播速度更快。但由于生理上的局限性, 大脑不能处理全部的信息。人们会对所接收的信息进行筛选, 并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抵制, 大脑的自我防御机制就会发生作用, 越来越多的信息被排除在大脑之外, 即大脑是有限的。在进行信息选择的过程中, 大脑会摒弃那些与大脑里原有观念想抵触的信息, 大脑是不易改变的, 我们将大脑的这种特性称为“大脑的不变性”。承认大脑的有限性就是承认顾客的大脑是最重要、最稀缺的资源。在这种信息爆炸的环境中, 营销者要使传播的信息不被淹没, 只有用定位概念打入顾客大脑, 与市场上的噪音区隔开来, 才能充分利用好与顾客有限的接触机会。承认大脑的不变性就是说顾客的大脑是难以改变, 不要试图去改变消费者的观念, 一个产品或品牌必须在大脑里寻找新的定位, 即所谓心智阶梯才能获得成功。大脑的有限性和不变性说明了为什么要定位, 是定位理论的理论基础, 这是定位区别并超越传统营销理论的根本所在。

因为大脑的有限性, 大脑具有喜欢简单、厌恶复杂的特性。所以, 有效的营销方法就是传播尽可能简单的信息, 即简化传播;因为大脑的不变性, 企图去说服消费者你的产品和服务比竞争对手更好往往会招致失败, 所以, 打造品牌的最佳方法不是为现有市场提供比竞争对手更优质、更便宜的产品或服务来满足顾客需求, 而是开创一个新的产品类别, 使你的品牌成为新品类的第一品牌, 在潜在顾客心智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从战术角度讲, 简化传播就是用最能表达产品或品牌特性的一个“字眼”在潜在顾客心智阶梯中占据品类中第一品牌的位置。只有在消费者的大脑里进行定位, 品牌才能建立更好的认知, 才能取得领先优势, 这就是领先原理。当企业不是第一个进入某一产品类别的市场时, 就需要通过原有品类的分化来创建新的产品类别, 使你的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占据新的心智阶梯。一般而言, 交换是营销的基础, 但选择早于交换发生, 交换是选择的结果。顾客的选择过程就是发生在顾客大脑里品牌竞争的过程。因此, 里斯和特劳特认为, 先有心智地位, 然后市场跟随心智而动, 分化就是通过开创一个新品类, 占据一个有利的心智位置, 进而开创一个新的市场, 在分化中寻找竞争观念, 取得竞争优势, 这就是分化原理。最后, 一个有好的战术为打造品牌取得成功后, 企业必须以该战术为中心, 将其转化为战略, 聚焦经营以保持竞争优势, 获得持续成功。

三、定位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的比较

1、在传统营销理论中, 消费者是营销的客体;在定位理论中, 消费者成为主体

在传统营销理论中, 营销者是主体, 消费者是客体, 主体通过中介即营销活动来影响客体, 是一种单向的信息传播过程。虽然传统营销理论以“顾客至上”、“顾客是上帝”为宗旨, 但整个营销过程中, 消费者被作为被接受者和被改造者的角度来看待的, 营销者和消费者之间是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博弈。而在定位理论中, 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处于主体地位。营销者和消费者都是营销的主体, 两者处于平等的主体地位, 营销活动的发起者为营销者, 消费者则为营销活动的参与者, 定位最终在消费者的大脑里完成。

2、传统营销理论以顾客为导向, 定位理论以竞争为导向

传统营销理论以顾客需求出发, 科特勒指出, 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是市场营销思想的出发点。他在《营销管理》中对营销的定义表述为:市场营销是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 提供出售, 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 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个社会过程。可以看出, 传统营销理论只是将营销看成是“推销产品的艺术”。

里斯和特劳特认为, 营销实质上是经营者对竞争对手争夺消费者心智资源的战争, 市场营销是认知之战, 不是产品之战。因此, 企业的营销策略仅从消费者的需求出发是不够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竞争对手的行为所决定的。定位理论指出, 营销的本质是战争, 企业应以竞争导向的思维来运筹制胜, 争得生存和发展。消费者的大脑既是战场, 也是消费需求和购买决策的发源地, 市场竞争的现状和未来都集中在此体现。定位以消费者的大脑为中心, 竞争导向和顾客导向是统一的, 它既是营销的起点, 也是营销的终点。

3、传统的营销工具和方法多样化, 定位的方法简单一致

传统的营销理论相信“好产品总有出头之日”, “努力终有回报”的信念,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战略趋于同质化, 战术被重视, 也就是希望通过控制过程达到想要的结果, 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营销的工具和方法。但是这些工具和方法竞争对手也可以利用, 企业采用先进的工具和方法也只能获得极其微小的优势, 并且优势短暂, 无法与竞争对手形成绝对优势。

从研究顾客大脑的特性出发, 定位理论指出, 由于大脑的有限性和不变性, 企业要让品牌进入消费者心智阶梯, 就要传递给消费者能反映品类特性的简单信息, 而不是对产品功能和价值做全面的介绍, 全面即意味着复杂。定位就是删繁就简, 用一个“有力的字眼”, 而不是很多个, 首先进入消费者的大脑, 并始终保持心智阶梯上这个简单的特性。

4、传统营销理论主张品牌延伸, 定位理论提倡聚焦经营

传统营销理论极力推崇品牌延伸, 认为品牌延伸至少具有以下好处:第一, 减少顾客的购买风险知觉;第二, 降低新产品导入市场的成本;第三, 满足顾客多样化的需求。

里斯和特劳特认为, 品牌延伸一个致命的弱点是侵蚀了品牌在顾客和潜在顾客心智中的根本特性或地位。品牌是产品独特性的代表, 只有能充分体现产品独特性的品牌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占据有利的位置。如果一个品牌名称同时被用在两种或多种商品上, 品牌在顾客心智中的位置, 即大脑的焦点就会越分散, 品牌在消费者大脑中就会逐渐失去意义, 这一品牌就很难再成为产品类别的代名词了。如果视目标市场的差异于不顾, 在各个细分市场上进行品牌延伸, 不但会造成目标市场的混乱, 而且会使原具有独特属性的产品在目标市场上的品牌形象受到极大伤害。由此, 定位理论极力推崇聚焦经营。企业通过让自身业务更加集中, 可以赢利更多更具有优势。品牌延伸获得了短期利润, 但损失了长期效益;聚焦经营损失了短期收益, 但获得了长期增长。从长远考虑, 传统营销理论所认为通过品牌延伸获得的短期好处在长期都将消失。

5、传统营销理论是自上而下的营销思维, 定位理论是自下而上的营销思维

在传统营销理论中, 战略与战术的关系是战略处于主导地位, 战略支配战术。其思维方式是自上而下的,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先制订战略, 然后去寻找可以实现战略的战术。战略是企业的经营目标, 一旦制定了就不会改变, 企业只会对战术进行调整, 因此就会普遍出现以下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会导致营销的失败。 (1) 用多个战术去实现一个战略, 使战略开始变得抽象; (2) 战略会使企业扩张到多个不同的市场, 而多元化模式消耗企业大量的资源; (3) 试图去改变市场, 使市场来适应战略; (4) 在竞争激烈的营销环境下, 因不能及时地应付竞争变化, 从而使得战略没有可行性。企业期望市场依自己的意愿发展, 以达成战略目标, 而不是充分利用市场机会。

里斯和特劳特把战略定义为具有一致性的市场营销方向, 而不是目标。战术是企业的竞争观念, 一个战术就是存在于顾客心智中的某个观念, 这个观念就是你的产品或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独特的定位。当企业从单一的战术出发将其转变为战略时, 就把自己限定于单一的营销活动之中, 这一过程形成了一个一致性的营销方向。因此, 所谓一致性, 是指以选定的战术为中心, 从这个中心去发展和确定战略。换句话说, 战术是企业的某种竞争优势, 战略是设计来保持这种竞争优势的。企业实施战略的目的就是整合企业所有的资源去扩大这个优势。因此, 定位理论认为, 战略应该是自下而上产生的, 而不是自上而下, 战略应该来自于对实际营销战术的深入理解。深入市场前线去寻找竞争观念, 然后回到总部实施有利于该方向的必要变革, 就是自下而上营销的本质。里斯和特劳特指出, 战略源于战术, 战略应该来自底层, 而不是顶层。战术支配战略, 战略然后驱动战术。战术好比钉子, 战略好比锤子。两者的密切关系是决定营销成功的关键。

四、结语

定位的概念从提出至今已近40年, 里斯和特劳特对定位理论不断拓展和深化, 使定位论逐渐形成了严谨、系统、前瞻的理论体系。从定位的理论框架以及定位理论与传统营销理论的比较分析中, 我们认为, 定位理论突破了传统营销理论的缺陷, 超越传统营销理论并成为一种新的营销理论, 成为打造强势品牌的核心技术。中国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定位的重要性, 并利用定位理论来打造品牌并建立竞争优势, 提升中国企业的品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 王恩冕, 于少尉译.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2]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 李正栓, 贾纪芳译.营销战[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3]艾.里斯, 杰克.特劳特著, 左占平, 黄玉杰, 李守民译.营销革命[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4]杰克.特劳特, 斯蒂夫.瑞维金著, 李正拴, 贾纪芳译.新定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5]阿尔.里斯著, 王笑歌, 许茜, 夏菁译.聚焦法则:企业经营的终极策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6]阿尔.里斯, 劳拉.里斯著, 火华强译.品牌之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7]邓德隆.2小时品牌素养:面向企业家的《中国品牌竞争力报告》[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8]菲利普.科特勒著, 梅清豪译.营销管理 (第11版)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9]付勇.定位的本质分析[J].商业研究, 2004 (10) :16-20.

[10]侯惪夫.重新认识定位——不同于科特勒的竞争营销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11]贾艳瑞, 曾路.定位理论研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商业研究, 2002, (1) :15-17.

艺术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论文 篇5

艺术管理作为一个庞杂的体系包含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等诸多分支,而这些分支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又是如何排列组合、交叉布局从而共同构成艺术管理体系的,这一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问题。弄清这些管理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更全面地建构艺术管理的大体系,也是文化艺术产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随着文化产业兴盛时代的即将到来,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的成败得失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显得迫在眉睫。同时,因为艺术是文化的杰出代表,所以我们能否做好艺术管理的研究对文化管理和文化产业管理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前瞻作用和开拓意义。当然,要想清晰地搞懂和弄透艺术管理并非易事,艺术管理是一个庞杂的系统,能否准确地构建出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是我们探究艺术管理之谜的第一步。

一、有关艺术的诸种管理

艺术管理作为一个庞杂的体系包含很多种管理,其中艺术行政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的概念是掌握和理解艺术管理所必须定义和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深入和全面探讨艺术管理之前,我们先来对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经济管理、艺术中介管理的概念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艺术行政管理。要理解艺术行政管理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文化行政或文化行政管理的概念。文化行政或文化行政管理就是文化行政机构(在我国当前,有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广播影视部等)依据所属国家和地方的方针政策、法律规章,对各项文化事业(广义的事业)实行规划、组织、调控等行政职能。如果把艺术作为广义文化的一部分,艺术行政管理当然可以并入文化行政管理,如果艺术有必要从广义文化中独立出来,那么艺术行政管理借用文化行政管理来帮助理解基本还是可靠的,即把上面定义中的“文化”字样换成“艺术”字样就可以了。艺术行政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政府的代表,客体是发生在本政府管辖范围内的一切艺术性活动,管理的依据就是法律规章。事实上,西方对艺术演出团体已形成非常严密、科学的管理机制,对这些艺术演出团体的管理推动了一门新兴学科——“艺术行政管理学”的蒸蒸日上。

2、艺术经济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一样,艺术经济管理也是一个交叉理论:艺术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的交叉组合。早先,已有人提出建立艺术经济学,他们认为艺术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是艺术经济和市场的问题,为的是寻求出艺术商品经济活动的一般规律,从而做出哲学上的思考和认识。艺术经济管理虽然与艺术经济无论在称谓还是实践上都有一定区别,但艺术经济管理无疑也应该是以艺术市场为中心阵地来研究一切艺术经济活动的管理行为。艺术经济管理是一种多主体管理行为(后面详论),艺术经济管理的`客体是一切艺术经济活动(包括经济政策、艺术生产、广告宣传、艺术商业、艺术消费、工商税收等)。

3、艺术产业管理。何为艺术产业,这里我们可以借用赵玉忠先生对文化产业所做的表述:所谓文化产业,是指以企业组织方式从事文化商品生产和文化服务经营活动的行业。文化产业在本质上属于非物质生产部门,因而它隶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至此,我们可以认为艺术产业即指以企业组织方式从事艺术商品生产和艺术服务经营活动的行业,首先它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文化娱乐生产业,其次它还应该属于商业,是一种从事艺术精神生产品买卖和流通的密集式商业经营活动,这里的“密集式”表示活动之多、参与者之众、方式之繁荣。单体与单个之行为不能称之为产业。对这种密集式生产和商业经营活动的管理就是艺术产业管理,它与艺术经济管理的区别就在于它强调对群体性产业活动的管理,而艺术经济管理的客体既包括群体经济活动也包括个体经济活动。

艺术中介管理。从经济角度来讲,艺术中介就是居于艺术生产方和艺术消费方之间的艺术介绍和传播者,即在艺术市场上专门从事艺术流通和买卖的中间机构。艺术中介应该包括艺术经纪人(art broker)、艺术代理人(art dealer)和艺术信托人(art trustee)。简而言之,艺术中介就是艺术商人,包括个人和组织。艺术中介作为商业企业对自身的经营行为进行的管理活动就称为艺术中介管理,其管理主体特指艺术中介本身的管理层,其管理客体是指中介企业本身的经营活动。准确地讲,艺术中介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相去甚远,因为管理主体截然不同,管理客体也差别较大;艺术中介管理从属于艺术经济管理,并且是其中一小部分的微型化;虽然艺术中介管理是艺术产业管理中最重要的一支,但又与艺术产业管理在层次上分道扬镳,因为艺术中介管理强调单个企业的微观管理,艺术产业管理强调企业群的行业性管理活动。艺术管理。包括上述四种管理的复合式管理,是由上述四种管理建构的庞杂的管理体系,是一切涉及艺术活动的管理的总称。

二、艺术经济管理的深入释疑

对于艺术管理的分类问题,孙仪先曾有这样的描述:“艺术管理可分为艺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行政管理两大类,都属于研究社会精神文化的管理学范畴。”这一认识在目前的学术界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实这个结论颇有令人生疑的地方。问题的关键就出在对艺术经济管理的定位研究上。

上面已经谈到,艺术经济管理是以艺术市场为中心阵地来研究一切艺术经济行为的管理活动。笔者认为,在艺术市场中,艺术经济管理可以有三种分类:宏观艺术经济管理、中观艺术经济管理、微观艺术经济管理。即政府对艺术市场和艺术经济活动的管理就是宏观艺术经济管理(主体最大,范围最广,是产业与事业的结合,等级最高);艺术行业协会、艺术产业机构、民间艺术组织、艺术企业群对艺术市场和艺术经济活动的管理活动就是中观艺术经济管理(主体庞杂但位居中游,比政府小又比单个企业大,范围的中心主要放在产业性操作上,等级其次);艺术企业即艺术中介对自身的市场和经济活动进行的企业化管理就是微观艺术经济管理(主体最小,为单个的艺术企业,管理范围最窄,局限于单个艺术企业的生产运营活动,等级也最低)。艺术经济管理的分类情况用下图表示就是:

从上面的图示可以看出宏观艺术经济管理同时又属于艺术行政管理(政府性管理),中观艺术经济管理同时又属于艺术产业管理(行业性管理),微观艺术经济管理属于同时又艺术中介管理(企业管理),这就是说艺术经济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的关系息息相关,根本无法截然分开,而把它们作为艺术管理截然分开的两个类别看来是不合适也不客观的。

三、艺术产业管理的重新建模

在第四届中国艺术产业论坛上,文化部文化产业司明确提出文化产业包括七个部分: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和艺术品业,这一划

分已写进了十五期间文化部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文化产业司还指出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门类之一,其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这种文化产业的分类法现在也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笔者却有不同的看法。艺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门类在文化产业规划中已经缩减至艺术培训业、艺术品业了,这样的界定值得重新商讨。事实上,艺术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诸多形式,这样的认识是建立在人类几千年艺术史和艺术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才流传至今的,艺术产业也应该遵循这样的共识而谨慎确立。综上所述,艺术产业应该是包括美术品业、文艺演出业、影视业、文学出版业的复合型产业,而不应该是它们中的平等一员,否则就会犯“鸟和麻雀”对等的语义混乱的错误。我们可以用下图来表示艺术产业的内容:

由此可知,艺术产业管理实际有两种理解:①政府对美术品业、音像业、影视业、文学出版业、舞台表演业的政策性管理;②艺术产业内部企业化的管理。由政府担当管理主体从事的管理行为实际上是一种行政管理或政策行为,我们大可以称之为艺术产业政策管理,因为政府对产业进行的管理行为在国外早就有比较合理的称谓:产业政策。日本经济学家贝冢启明在上个世纪的70年代出版一本书叫《经济政策之课题》,在该书中,他把产业政策定义为:“产业政策为通产省执行的政策。”其实就是通产省的政府部门对该区各种经济产业从事的行政干预与调控。后来美国学者布莱昂·辛特利说得比较明确:“产业政策是装有政府直接影响产业结构的措施的皮包。”美国社会经济学家埃利斯·霍利的说法更为犀利:“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而发展或抑制某些产业的政策。”这一认识基本已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同。当然,这里的艺术产业政策同样属于艺术行政管理,毕竟它是一种政府行为。而各类艺术产业自身自为的管理就像经济管理、企业管理、工业管理一样更容易确定为经济组织自身的经济行为管理、企业内部的产销行为管理、工业化组织机构的经济、生产性活动管理,类似于艺术企业管理或艺术中介管理的集束性组合。事实上,艺术企业管理或艺术中介管理已越来越成为艺术产业管理的重头戏,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风光一时的文化艺术产业政策管理如今已风光难再,其在产业管理中实质性、操作性的干预地位也越来越为淡化。虽然艺术产业政策管理尚不能完全退出艺术产业管理的历史舞台,但它只能在文化艺术行政管理领域更能大显身手,在艺术产业管理领域已属强弩之末,这是政府放权后、市场高度自由发展的必然结果。就像如今人们观看电影、电视、阅读文学作品可以跟随市场宣传、社会名声、自己的欣赏口味而趋之若鹜,对政府为弘扬革命精神、宣扬政治主旋律、倡导同一价值观的做法不再兴趣昂然甚至有些反感一样。在艺术生产、艺术消费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大发展的现实背景下,艺术产业管理的理论模式应该如下图所示:

艺术中介管理在艺术产业管理中的定位在上面的艺术产业管理模式图中其实已经大致明晓了。艺术产业管理通过对艺术产业内不同行业运营活动的管理(包括行业协会、行业组织、企业群系对内对外的企业化管理)继而传达至具体的、单个的艺术中介机构、艺术企业的管理,再进而总结为艺术中介管理。艺术产业管理像大类管理,艺术中介管理颇似个体管理;艺术产业管理是宏观认知,艺术中介管理即微观分析;艺术产业管理是上位概念,艺术中介管理自然就是下位概念。但艺术产业管理的主体部分和艺术中介管理都是对艺术产业经济、艺术商业行为进行的企业化管理,这一点是确定的。所以两者有时才有了互换重叠的可能。如中国在清代时,艺术产业化的管理就比较普遍了,其中名叫“老郎庙”的戏曲艺人组织就是这样一个行业组织——“老郎庙”是一种艺人行业组织,其基本职能是:对内管理艺人的日常事务,调和各个戏班之间的关系,维护当地演出秩序;对外则作为艺人的代言人参加社会事务,维护艺人的共同利益。老郎庙与明清时期的商人行业组织——公所、会馆相似,具有垄断和调节演出市场的权力。显然,老郎庙的管理就是对某地区戏曲行业的管理,我们称之为戏曲产业管理;而该地区每一个戏班自己对自己的管理就属于个体行为的艺术中介管理。

当然,艺术产业管理与艺术中介管理虽然都重企业化的管理,但艺术产业管理是对整个企业界的管理做出的宏观性研究,包含政府的产业政策指导,也重视某类艺术产业界自身自为的管理;艺术中介管理却是追寻艺术产业界中单个艺术企业实体的企业化管理,它并不具体考虑政府的任何宏观干预,它就是狭义上的、纯净的企业管理。如画廊是美术品业中的一支,唱片公司是音像业的具类,电影制片厂是影视业的个例,美术馆是艺术展馆业的单体等等,艺术中介管理就是这种“一支”、“具类”、“个例”、“单体”自身自为的企业化管理。艺术中介管理之于艺术产业管理就像独木与丛林、水滴与大海、石块与高山、星粒与星空,而恰恰是这样的独木、水滴、石块、星粒却构成了艺术产业管理最为重要的部分。五、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

本文的第一幅图向我们揭示了艺术经济管理宏观上属于艺术行政管理,中观上属于艺术产业管理,微观上属于艺术中介管理,这对传统认为的艺术管理分为艺术行政管理、艺术经济管理的结论产生了强大的冲击,而艺术经济管理的这种分类与消解把艺术管理实际分成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中介管理。因为艺术中介管理实际上是艺术产业管理中具类、单体的管理,所以,笔者认为艺术管理分为艺术行政管理和艺术产业管理更加合适。这样,艺术管理的理论框架也就形成了,我们可以称之为“风铃式”理论框架:

通过风铃式框架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虽然艺术经济管理被分解消融了,但这种分解消融并不是要把它排除出艺术管理,而恰恰是还复了它应该具备的较高的理论地位,也就是说艺术经济管理实际贯穿着整个的艺术管理。艺术行政管理、艺术产业管理、艺术中介管理最直接的目标都是要推进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文化艺术市场的繁荣、拉动文化艺术经济甚至整个国民经济的腾飞,可能推进产业、促进市场、拉动经济不是唯一目标,但绝对是整个艺术管理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因此,艺术经济管理应该是艺术管理中散布最广的管理内容之一,它融入到了艺术管理所有的领域,已经不可能与其他艺术管理类型割裂分离了。传统的艺术经济管理与艺术行政管理并列分类的观点,实际上人为割裂了经济与行政脉脉相通的学理关系,而主观、想象性地让艺术经济与艺术行政产生了对立意识。

四、结语

试从框架理论分析口译及口译学习 篇6

【关 键 词】认知语言学 框架理论 口译

“框架理论”,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理论,被广泛地运用于翻译特别是笔译的研究,很少设计口译研究。口笔译都属于翻译的范畴,但是两者不尽相同。在使用框架理论分析翻译时,有必要把两者分开分析。本文将从框架理论出发,结合口译的特征来探讨该理论对口译及口译学习有何指导作用;它在指导时是否存在不足等。

一、文献综述

Fillmore把框架理论引入语言学研究并定义框架为“认知结构,知识是预先由字词编码的概念”[1]。沈家煊认为框架是“人根据经验建立的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模式,对人来说,各种认知框架是自然的经验类型”[2]。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的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仅是对概念和经验的表述。人在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概念,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对固定的关联构成了框架。框架的基本特点是1、同一个认知框架下含有不同视角,因此表达方式会有所不同;2、认知框架有固定成分;3、框架内各个角色相联系,某个角色激活,整个认知框架可能被激活;4、认知框架有鲜明的文化特色。目前,语言学家对于框架理论下的翻译已经作出了许多的研究,如《从框架理论看翻译》、《框架理论与等值翻译》、《框架理论视角下的广告语隐喻翻译研究》等。大部分文献笼统地从翻译角度来分析;或者更多的文章则是注重框架理论指导下的笔译翻译。而本文则把口译单独提出,作文研究主体,探讨在口译的独特环境和要求下,框架理论的指导作用。

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往来交流历来是人类发展史中重要的活动。交流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翻译的到位与否。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来看,“翻译从表面看是两种不同语言体系之间进行的转换,而在形式的背后,却存在着极其复杂的认知活动。这项活动是通过认知主体即译者完成的”[3]。“用框架理论来看翻译,就是译者在目的语中所采用的语言表达式能否启动与原语相同或相似的框架”[2]。认知主体在接受源语后,获取认知信息,启动认知框架,把源语转化成目标语。口译属于翻译范畴,通过认知主体接收原语,然后寻找相似的认知框架,选择最相近的认知框架或者通过调整框架结构来进行翻译。不同于其它翻译形式,口译具有以下几点特定:1、口译是一种具有不可预测性的即席双语传言活动;2、现场气氛压力大;3、交流的信息内容包罗万象等[4]。而根据口译的特点,评判口译的优劣有两条基本标准:一是准确,二是流利[4]。口译具有及时性、即习性、限时性、交互性、不可逆性等,因此对于口译的要求并不能像笔译翻译非信达雅不可,当然若能在准确和流利的基础上做到雅至好。

二、框架理论指导下的口译研究

1.口译认知框架的建立

语言是对经验框架的反映,不同的文化影响下,不同认知框架体现不同语言表达。口译员首先应该熟悉或是建立相似的认知框架。英汉属于不同的语系,表达有很大的不同。汉语多无主语结构,多并列句;英语很少。口译句式框架则以短句、主动句为主。英语口译人员翻译时,最先应该启动目标语的口译句式框架,避免中式英语或是美式汉语的出现。以温总理2011年记者会上的现场口译资料为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十分艰巨,国内外形势也非常复杂,做好各项工作,完成预期目标,需要付出极大努力。——We face extremely daunting tasks and complex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ituations.We must work very hard if we are to achieve successes in our work on all fronts and meet the goals we have set.”这段翻译充分体现两种语言框架特性。译员若没有语言框架的认知,很难地道翻译,目标听众也不能很好理解意思。

框架的建立不仅指句式框架的建立,其他框架能否很好地建立也直接影响口译的质量。“实际上,在译员对源语进行理解并译出的过程中,有两条轴线的认知机制在同时发挥作用:一条是共时的认知轴;另一条是历时的认知轴”[2]。共时认知轴是指译员在口译现场迅速建立起的认知框架。译员通过对现场主题、参会人员、活动的正式程度等元素整合,建立框架。历时的认知轴是早已建立的认知框架,译员通过历时认知轴把共时认知轴信息联系在一起,激活相关认知框架。框架激活越多,现场口译成功可能性越高。

2.认知框架指导作用

框架的特点之一是框架成分中的一个角色的激活可能激活整个框架。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译前准备的作用。共时认知轴建立让译员预测口译现场,这种预测跟口译内容正相关,促成成功传译。“人往往采取的是整体认知的方式,这种方式意味着听的一方不一定要听到听清说的一方的每个词语才能理解其意义,采用类比、比较和联系的方法,人往往可以通过意义的一个部分推测全部意义。”[2]根据凸显原则,口译中译员听取源语,更加注重重要的信息。凸显信息是主要框架成分,凸显信息的激活让译员激活整个框架,推测出整体意。口译活动具有时限,无论是源语的传达还是短时记忆都是转瞬即逝的。译员无法做到一字不漏地记录下源语,只能根据认知框架寻找逻辑顺序,还原意义,再通过目标语表达框架输出。框架成功激活让翻译意义完整连贯。

相同框架存在不同的视角,不同视角造成表达相异。译员在进行翻译工作时要尽量遵循话语人的视角,避免使用自身的观点对源语进行转译。翻译的立场视角问题十分复杂,特别是政治翻译,这里笔者把视角立场看作为客观的无明显争议的视角。温总理记者会上,韩国记者针对中国软实力提出问题,总理的回答有两个视角:中国政府和个人。“一个国家的实力不仅表现在经济上,而且表现在国民素质、文化发展和道德情操上。—I believe a country should not only be economically strong but also and more importantly be culturally strong and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 educational level of its population, its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moral and ethical standards.”;“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扬祖国的文化传统。同时我们也懂得,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文明。—We must bring into full play the strength of China’s cultural heritage and at the same time learn from and draw upon the fine achievements of other civilizations.”兩句中不同视角要求译员快速转换至说话人角度,作出翻译。在口译中,输入语视角问题值得译员注意。

框架具有文化性。几千年的历史造就灿烂的中华文化,诗歌成语更是瑰宝。中国人时常使用成语诗歌表达意思。汉英口译中不可避免地要将他们翻译成英语。口译的时限性,决定译员通常没有太多时间寻找对工整的翻译,地道翻译需要译员丰富文化框架储备。温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就经常使用诗词。“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For the ideal that I hold near to my heart,I'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译员前半句是按照直译的方式来处理,后半句在直译的基础上同时也激活了文化认知。中文用就九来表示多,英文用千百表示多。英汉两种语言也有相似的框架,“一石二鸟”在英语中就有对应的表达。在口译过程中遇到诗词不用慌张,翻译时注意文化特性,选择接近框架。若无接近框架,则直接翻译意义,不必太过推敲句式句型,做到准确和流利即可。

三、框架理论指导缺陷

框架理论似乎可以指导口译不同环节。译员建立完备的认知框架,适时激活,便可以完成很好的翻译。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在温总理的记者会上,一个德国记者问道:about the constitution,I see that how little Chinese people concern about the changes of the constitution……作为译员,肯定知道little表示否定,但是译员却译为我看到这次中国群众对于修订宪法表示了极大的关注。这样的情况,框架理论的知识很难做出解释。时限性强、现场压力大,口译人员难免出错,在外界和心理因素干扰下,框架的指导意义便不再凸显。

四、结论

框架理论在口译前期准备和在译中阶段对于翻译有一些指导作用。框架理论的建立积累和口译的成功成正相关。口译的不可预测性,内容繁杂等特点可以在框架理论指导下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但是现场口译的压力大,译员的心理因素等其他方面的干扰则会让框架理论失去指导作用。总体来说,在框架理论指导下,译员在译前应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在译中积极激活相近框架,成功传译。本文仅尝试从框架理论上对口译做出了一个大概的分析,具有局限性。笔者希望可以通过这篇文章来丰富框架理论,并为口译分析提供一个新方向。

参考文献:

[1]Fillmore,Charles J.and Beryl T.Atkins.1992.Toward a frame-based lexicon:The semantics of RISK and its neighbors.Hillsdale,New Jersey:Lawrence Erlbaum Assoc.

[2]仲伟合.巴比斜塔隐蔽的一面—通过同声传译揭开认知、智力和感知的面纱[J].中国翻译,2009(3).

[3]谢之君.翻译中的隐喻性知识研究[J].上海科技翻译,2001(3).

[4]梅德明,高级口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5]汪立荣.从框架理论看翻译[J].中国翻译,2005(3).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篇7

1 《针灸甲乙经》对针灸理论框架体系的影响

《针灸甲乙经》中关于针灸理论框架基本构成内容包括腧穴、针法、经络、配穴和针灸治疗等, 《针灸甲乙经》尚未出现时, 主要根据《皇帝内经》及《素问》中部分针灸学内容进行针灸, 而《针灸甲乙经》的出现, 结合了《皇帝内经》《素问》 等前人著作中关于针灸理论的内容, 也结合了作者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关于针灸的经验, 从而形成了《针灸甲乙经》, 使 《针灸甲乙经》成为以后针灸学的理论体系框架。而且《针灸甲乙经》的应用, 全面整理、编排了魏晋以前关于针灸的原始资料, 将理论与临床应用相结合, 使针灸学具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参考。

2 《针灸甲乙经》中腧穴分析

《针灸甲乙经》阐述了关于腧穴的知识, 包括各种穴位名称、定位方法、针刺深度及累及经脉等内容, 其关于穴位理论知识较为完善, 对腧穴理论体系框架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1) 郄穴。《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16个郄穴名称, 并确定了各个郄穴位置及临床治病内容。《针灸甲乙经》详细阐述了郄穴的针灸方法、针刺深度及施灸数目, 还详细记述了郄穴的治病规律及主治病症[2]。《针灸甲乙经》的出现, 为后世关于阳经郄穴、阴经郄穴主治病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即为阳经郄穴主治病症、急症, 阴经郄穴主治血证。

(2) 募穴。《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11个募穴, 均在人体胸腹部, 在人体脏腑附近位置, 是脏腑之气聚集部位。在 《针灸甲乙经》卷三中记载了11个募穴分别为:中府、巨阙、 中脘、石门、关元、中极、天枢、期门、日月、章门及京门等穴, 各募穴所对应的脏腑也各不相同。

(3) 背俞穴。《内经》《脉经》及《难经》等著作的出现, 提出了大多数背俞穴的名称、位置及主治病证, 《针灸甲乙经》 的出现, 不仅具有关于上述著作中的大多数背俞穴的知识, 也补充了三焦俞的知识。同时《针灸甲乙经》系统论述了背俞穴的位置、针刺方法、主治规律[3], 并为其他穴位配合治疗, 如原穴、募穴, 提供了必要参考依据, 促使背俞穴理论框架得以形成。

3经络位置理论框架的形成

《针灸甲乙经》中对经络知识的记载较为独特, 经络是针灸理论中关键内容,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经络知识不包括以前使用的十二经脉部穴内容, 其记载的经络内容则为独特的分布划线部穴法, 该法的出现, 为后世经络位置提供了独特路径, 便于以后临床穴位的确定以及选择, 促进了经络部穴理论的发展。《针灸甲乙经》中创建的分布划线部穴法, 主要是将人体体表部位划分为35条线路[4], 且每条线路中所经过的穴位都注明了名称、位置、与经脉关系, 通过任一穴位, 可覆盖到整个脏腑, 与整体联系密切。

4针刺手法

《针灸甲乙经》中记载了较多且各具特色的针刺手法, 不仅具有《皇帝内经》中针刺手法, 也发展了自身独特的针刺手法。

(1) 以月死生。《针灸甲乙经》中关于针刺手法内容的记载, 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 其中以月死生的针刺手法最为明显。以月死生主要是根据月亮盈缺天数确定针刺次数[5], 通常月生至月满时, 人体气血由微至盛, 此时可逐渐增加针刺次数。月满至月空时, 人体气血由盛至微, 此时可逐渐减少针刺次数。通过以月死生的针刺手法, 人体气血与月亮圆缺相结合, 具有因时制宜的理论。

(2) 缪刺与巨刺。《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缪刺与巨刺在临床中使用广泛, 缪刺多是调整人体气血, 促使脏腑经络气血恢复正常, 对痿证类疾病及偏枯类疾病起到显著效果。 巨刺对治疗疼痛性疾病及中风病起到显著效果。《针灸甲乙经》还阐述了在应用缪刺与巨刺时, 需区分经病与络病, 确保临床应用准确性。

(3) 四时刺法。四时刺法是根据四时之气的位置和深浅, 而确定针刺的深度和次数, 且特别提出了春秋两季针刺深度类似, 但需注意甚者深取之, 间者浅取之。

5处方配穴

(1) 单方取穴。《针灸甲乙经》中单方取穴占据大部分, 即为一病一穴、一症一穴[6], 同时单穴处方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根据效果, 需根据临床情况确定穴位。

(2) 具体穴位。《针灸甲乙经》中针灸处方明确了具体腧穴, 但对于穴位使用针刺还是灸法, 是补法或泻法依然存在较大争议性, 需进一步加以研究。

(3) 复方配穴。《针灸甲乙经》中关于复方配穴的记载则是最早的, 复方配穴中穴位处方多在两穴以上, 多数是特定穴相配合。

6脉诊

《针灸甲乙经》中关于脉诊的记载不仅继承了前人理论, 也融入了新的针灸理论, 是针灸理论体系形成中重要组成部分。《针灸甲乙经》中提出脉诊与针灸相结合, 通过脉诊确定针灸手法;同时也记载了脉理诊断与针灸关系, 人迎寸口脉象确定人体经脉脏腑病变, 以此确定疾病针灸方法。

7体质与针刺

《针灸甲乙经》中详细阐述了人体体质与针刺的关系, 肥胖者针刺较深, 常人勿失其常数, 婴儿者以毫针留针, 深度浅且疾发。同时《针灸甲乙经》结合了阴阳五行学说, 通过患者年龄、性别、肤色、胖瘦等方面以此确定针灸次数和深度。

8针刺禁忌

《针灸甲乙经》中详细阐述了针刺禁忌与灸法禁忌, 明确指出了禁针穴位, 同时提出穴位与人体体质相结合, 应注意与人体合为一体, 综合考量。对正气方虚、气机逆乱者, 不宜针刺。针刺者需情志安定、饮食适宜。《针灸甲乙经》 中记载了24个禁灸穴, 通常禁穴的解剖学构造较为特殊, 不宜施针。在禁刺穴位中, 包括绝对禁刺穴, 如神庭、五里、 三阳络等;禁深刺穴, 包括上关、人迎、云门等穴;禁多出血穴, 如颅息、然谷等穴。

9结语

《针灸甲乙经》的问世, 作为针灸专著, 为后世针灸的临床实际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灸甲乙经》不仅具有前人的理论知识, 也根据自身实践经验, 开辟了新的途径, 为后世针灸及各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宝贵而又丰富的经验, 对我国针灸学及其临床产生了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淑贤, 姜丽莉.《针灸甲乙经》论治遗溺经验[J].河北中医, 2014, 36 (4) :596-597.

[2]范郁山, 况彦德.《针灸甲乙经》有关浅刺针法理论的研究探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10, 6 (1) :10-11.

[3]康婧青, 张赛, 郭义, 等.《针灸甲乙经》之刺血疗法研究[J].西部中医药, 2015, 28 (4) :42-44.

[4]范郁山, 况彦德.《针灸甲乙经》浅刺针法理论研究棵析[J].江苏中医药, 2010, 42 (5) :54-55.

[5]常小荣, 赵钊, 潘思安, 等.论《针灸甲乙经》特定穴的学术价值[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 34 (7) :1-4.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篇8

笔者认为, 决策有用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告目标, 并被外部使用者用以支持投资、信贷和其他经济决策的属性特征, 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质量特征。

一、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可靠性概述

1. 相关性。

相关性是决策有用性的两个重要特征之一。SFAC 2对相关性的定义是:会计信息通过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结果进行预测时做出不同的反应, 或者进一步确定或纠正先前预期的能力。

相关性包含三个次级的质量特征:①反馈价值: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进一步确认或纠正先前预期的质量特征。②预测价值: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提高正确预测企业过去或现在事项结果的可能性的质量特征。③及时性:会计信息在丧失对决策的影响力之前为决策者所能得到。

反馈价值和预测价值是相关性的两个基本次级质量特征, 及时性则是前两者在时间上能为使用者所用的限制性次级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与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的决策相关, 与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对企业事项的未来结果的预期相关。这个预期就是对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的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的预期, 这个预期也正是进行投资、信贷和其他经济决策的基础。所以,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解决的是确定企业会计信息或财务报告“报什么”和“何时报”的问题, 其中前者显然是核心的实体内容, 后者是时间限制条件。

2. 可靠性。

可靠性是决策有用性的另一个重要特征。SFAC 2对可靠性的定义是:保证会计信息合理消除错误和偏见, 进而忠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事项的信息质量特征。

可靠性包含三个次级的质量特征:①反映的忠实性或忠实反映性:指 (会计) 计量或描述与其意欲反映的 (经济) 现象相符。这是会计信息外部使用者进行投资、信贷和其他经济决策的基础。②可验证性:通过计量者之间的共识来保证会计信息能够 (忠实) 反映其意欲反映的经济事项, 或选择的计量方法在应用中消除了错误和偏见。③中立性:在所报告的信息中没有偏见, 这些偏见试图得到一个既定的结果或诱导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

显然, 忠实反映性和可验证性是可靠性的两个基本次级质量特征, 中立性是渗透或贯穿于前两者的限制性次级质量特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解决的是“如何报”的问题, 包括选择计量结果最接近经济事项“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的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 以求会计信息尽可能忠实地反映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对计量过程的控制, 即消除计量者在会计计量时可能出现的偏见和错误。这两方面的要求都一定程度地反映在了会计信息的中立性上, 即计量属性、计量方法和具体的会计计量都要避免导致既定的结果或诱导特定的行为。

二、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

基于上文对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分析和阐述, 可以构建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分析框架, 作为本文论述的理论基础 (见下图) 。

1. 经济关系。

经济现象是框架的起点。从经济现象到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 再到公司股票市价, 由实线箭头表示的是经济关系的实质, 包括两层关系。

第一层关系:企业的经济现象从实质上决定了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这一决策者进行投资、信贷和其他经济决策的基础。从决策有用性的观点来看, 只要企业的经济现象能够影响或改变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风险, 它就能为决策带来反馈价值或预测价值, 就是相关的。这一阶段是解决相关性的实质阶段, 要求从企业众多的经济现象选择能够影响或改变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及其风险的事项进行反映和披露。这显然不属于会计信息所能解决问题的范畴。另外, 选择中还要遵循重要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

第二层关系: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是决定公司价值或公司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在股票市场有效且其他影响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越乐观股票市价越高, 反之则相反。决策者基于对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的判断进行投资、信贷和其他经济决策, 推动股票市场价格的形成。但实际上, 股票市场的有效性并没有被充分论证, 还存在一些诸如宏观经济状况、行业竞争状况和其他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

在理想环境下, 即公司的未来现金流量和经济环境中的利率是众所周知的, 且在确定的情况下, 经济关系是公司价值的唯一决定因素, 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高度统一。这种信息完全对称的情况下, 会计系统不能向市场提供任何有关公司价值的额外信息, 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由于事实上的信息不对称, 管理层比投资者掌握更多的优势信息, 投资者就需要借助会计系统传递管理层掌握的这些信息来帮助自己判断这种经济关系, 进而做出投资、信贷和其他经济决策。这就产生了我们要探讨的另一种关系——会计关系。

2. 会计关系。

经济现象同样是会计关系的起点。从经济现象到会计信息, 再到公司股票市价, 由虚线箭头表示的是会计关系, 共分为三层。

第一层关系:从经济现象到会计信息, 会计系统的任务就是要以会计信息的形式忠实反映企业经济现象这个实质。会计系统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一种主要手段。这里的会计信息是人们主观反映的意识形态, 企业的经济现象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意识形态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它所反映的信息与客观物质世界无限接近, 会计信息也不例外。由于人们对经济规律存在认识上的不足, 在会计准则的制定、会计计量属性和计量方法的选择、计量过程、披露过程的控制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偏见和错误。显然, 从企业的经济现象到会计信息主要解决的是可靠性的问题, 这一阶段要求对会计信息生产和披露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保持客观的中立性, 并以可验证性来保证会计信息能够忠实反映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

第二层关系:从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到会计信息, 体现了在相关性的前提下, 可靠性对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贡献。从上页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并不能解决相关性问题。从决策有用性的观点来看, 会计信息并不需要反映企业所有的经济现象, 应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从这些众多的经济现象中进行选择性的反映, 这些选择应在相关性的指导下, 在上述经济关系的第一阶段完成。这样, 从企业的经济现象到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再到会计信息, 这个过程就成为保证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关键, 即会计信息要能够可靠地反映经济现象的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

第三层关系:从会计信息到公司股票市价, 体现的是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上文已述及, 在非理想环境下, 投资者很难直接观察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 需要借助管理层披露的会计信息对这个决策基础进行估计, 并进行决策。决策有用性要求这些会计信息首先必须是相关的。显然, 单纯的可靠性并不必然带来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只有具备了相关性, 可靠性才能在决策有用性中起作用。在相关性问题得到解决的前提下, 可靠性就成了一个程度问题, 会计计量或披露的结果越接近经济现象的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 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就越强, 就越能够增强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除相关性和可靠性以外, 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发挥还受到可比性和决策者自身素质 (包括知识、判断、乐观倾向等) 的制约。会计信息的横向可比性是其决策有用性发挥的一个重要限制条件, 具有横向可比性, 决策者才能在不同项目、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从而优化投资、信贷和其他类似的经济决策, 促进资本的有效流动, 最终提高资本市场优化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效率。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性 (一贯性) 能够帮助决策者从过去中预知未来, 从历史的比较中客观评判企业的经营业绩并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点也至关重要, 因为投资者投资的是企业的未来 (发展前景或未来价值增长的机会) 而不是现在 (企业净资产的价值) 。由于不同投资者的素质存在差异, 相同会计信息对于不同的投资者而言其决策有用性是不一样的, 因而各投资者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在市场存在足够多的决策者的情况下, 这种对会计信息判断上的差异的平均化就形成了市场的共同判断和预期, 形成了企业价值的市场判断和企业股票的市场价格。

当然, 会计信息从来就不是经济决策的唯一信息来源, 决策者在投资决策中会使用其他来源的信息, 公司股票市价还受到其他来源的信息和市场随机因素的影响。但是, 这并不影响会计信息始终是投资、信贷和其他经济决策基本的和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

三、相关性与可靠性的观念融合

相关性决定于经济现象与未来现金流量之间的关联关系, 反映的是经济关系的实质, 会计系统并不能改变或左右这种关系。历史成本和现时价值会计信息在相关性上并无实质性冲突, 可靠性才是争论的实质, 其核心问题是两种会计计量的忠实代表性问题。在理清了经济关系和会计关系, 进而明确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各自的含义后就会发现:将可靠性和历史成本、现时成本和相关性分别进行概念上“捆绑”的错误观念导致了争论存在模糊性, 对可靠性概念理解上的偏差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结果存在的分歧, 使得两种观点各自都说服不了对方。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发展和应用为平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争论带来了转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公告第157号——公允价值计量》 (SFAS 157) 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计量日, 市场参与者在一项正常交易中销售资产将会收到的或转让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这个定义强调:公允价值是一个市场基础的计量, 而不是特殊主体计量;公允价值是一个脱手价格而不是接手价格, 是从持有资产或欠有负债的市场参与者角度, 在该项资产或负债的主要交易市场或最有利的交易市场上, 销售资产将会收到的或转让负债将会支付的价格;这里的销售资产或转让负债的交易是在计量日的一项假设的交易。FASB对公允价值的这一定义很好地体现了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首先, 从脱手价格的角度来看, 公允价值是基于市场平均预期的定价, 而市场参与者定价的基础就是资产或负债的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 直接体现了相关性的要求。

其次, 其他计量属性都没有明确会计信息可靠性的核心特征——“代表性”的确切含义, 没有说明会计信息与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企业的经济现象有多种表现形式或多方面的特征, 会计信息到底要反映经济现象的哪些方面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从SFAS 157的定义不难推知, 会计上的公允价值反映的就是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的市场预期的价值特征, 这个市场预期就是市场对计量对象未来现金流量及其风险的共同预期, 就量的规定性来看, 计量越接近定义中的脱手价格, 就越具有忠实反映性, 就越可靠。从而, 为会计信息的忠实反映提供了明确的判定标准, 也便于对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四、小结

结合上述决策有用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看, 就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本身而言, 相关性和可靠性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不再是两个模糊不清且相互对立的概念, 完全实现了两者在观念上的融合。相关性是会计信息内含的与决策相关的属性特征, 由会计信息以外的经济关系的实质决定, 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前提;可靠性是为保证这种相关性能够在决策有用性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而对计量过程进行控制的质量要求, 在相关性问题已经解决的情况下, 可靠性就表现为从计量属性和计量金额两方面判断会计信息忠实代表其意欲反映的经济现象的程度, 是保证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操作性技术规范。

摘要: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包括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质量特征。相关性决定于会计信息以外的经济关系的实质, 是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的前提;可靠性是相关的会计信息能更好地为决策所用的质量保证, 两者不存在非此即彼的竞争关系。

关键词:会计信息,有用性,相关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中生, 王惠芳.对历史成本计量的重新认识.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4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篇9

关键词:批评性话语分析,意识形态,及物性,情态,互文性

1 引言

批评性话语分析来源于批评性语言学。由Roger Fowler等于1979年在他们的专著《语言和控制》中首次提出。近年来, 批评性话语分析处在不断的发展阶段, 目前已经建立了作为新的话语分析方法的国际声誉。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研究如何重新连接被作者改变或隐藏的话语、意识形态和权力之间的关系, 使相互之间晦涩的关系明朗化。它关注的话题除了性别歧视、种族歧视、教育上的不平等、法庭等等外, 已经越来越多的被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运用于他们各自的研究中。

2 Fairclough的三维度模式

Fairclough的三维度模式为特定文本的批评性话语分析提供了研究框架。他通过三个层面描述了他对于“什么是话语”和文本分析的观点:首先, 社会生产的状况及其阐释。其次, 生成的过程和阐释。最后, 前两个阶段的产品, 文本。

Figure 3-1: Discourse as text, interaction and context

上图清楚地说明了文本是话语时间的产物, 它包括文本的生产、分配和消费。而所有的这些最终都是由特定的社会实践决定的。对于Fairclough来说, 单独文本分析对于话语分析来说是不够的, 因为它不能表达文本和社会以及文化过程和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用多学科的视野来综合文本和社会分析。

根据话语分析的三维度, Fairclough发展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三个阶段:描述、阐释和解释。描述阶段主要关注文本的正式属性。包括词汇、语法和文本结构等。它是分析的第一层, 分析的目标是文本。阐释阶段主要关注的文本和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 或将文本作为生产过程的产物, 或作为阐释的来源。解释阶段关注的是相互作用和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决定生成和阐释的过程和它们的社会影响。Fairclough把这三个阶段看成彼此相互联系, 每一个阶段完成一个特定的目的, 并以此来揭示隐藏在话语中的意识形态。

3 系统功能语法

系统功能语法由著名语言学家Halliday创立, 以使用中的语言为研究对象, 通过描述语言功能来说明语言的系统性。

首先, 强调对功能的分析。系统功能学派认为, 语言是社会活动的产物。作为人类交际的工具, 它承担着各种各样的功能。Halliday的功能语法从语言的功能出发总结出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其次, 系统功能语言学以语义而不是句法为基础, 即从语义出发, 考察语篇中各种语言成分的表义功能。Hal11day把言语行为分为行为、意义和语法三个层次, 每一层次都由一组选择构成。行为层包括人类的各种行为, 言语行为构成其中的一类;意义层包括人类能够表达的所有意思;语法层包括一种语言用于表达意思的各种手段。人们说话就是从行为层到意义层再到语法层的一次次选择。再次, Hal11day指出语言的系统功能理论本质上具有社会符号学的性质。他将语言定义为一种意义潜势, 即语言使用者可以运用的一组组意义选择。“我把语言基本上看作一个语义潜势系统。而一旦走出语言, 我们就会看到这个语义系统本身又是更高层次的某种东西的现实化, 这就是发话人能够做的事情, 即我所说的'行为潜势”。语言使用者作出的意义选择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们具有语言学意义, 因为从语言系统中所做的选择可以被解释为意义选择的一种现实化;另一方面又具有社会学意义, 因为它们能够帮助人们洞察既是社会结构的表达形式又为社会结构所决定的那些行为模式。

3.1 及物性

及物系统把发生的各种经验, 如发生, 行动, 感知, 意思, 存在, 成为等分成多种不同的过程, 并指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和“环境成分”。每一个过程常常由三个语义成分构成, 即过程本身、过程的参与者和相关的环境成分。及物系统包括六种不同的过程, 不同的过程和不同的参与者就构成了不同的选择。但是我们总是压抑一些可能性, 所以我们的选择优于语篇的选择, 它能反映我们自己的观点, 具有意识形态意义。

及物系统包括的六种过程是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事的过程, 其参与者包括逻辑主语“动作者”和逻辑直接宾语动作的“目标”。 物质过程中必须有动作者, 而动作的目标是任意的。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情感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所有的心理过程都潜含着两个参与者, 即“感觉者”和被感知的“现象”。 关系过程是反映两个不同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行为过程是指“人类典型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过程, 如呼吸、咳嗽、微笑、做梦和瞪眼等”。行为过程一般只有一个参与者, 即“行为者”, 并且行为者一般是人。言语过程是通过说话交流信息的过程。言语过程的参与者包括“讲话者”, “受话者”, “讲话内容”和“目标”。 存在过程是指某物存在和发生的过程。每一个存在过程都必须有一个参与者, 即存在物。

3.2 情态

情态, 人际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讲话人对自己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所作的判断, 或是在命题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 或是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Hal1iday认为情态是指讲话者在讲话内容中体现的参与形式。讲话者对他讲话所涉及的概率或频率, 以及义务或意愿所作出的判断。Simpson指出情态广义是指讲话者对由句子表达的命题真实性的观点或态度。Jesperson认为情态表达了说话者对句子内容的某些态度。下表中表明了对情态操作词的的描述:

3.3 主位选择

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中, 语境功能关注的是信息位如何被前景化和背景化的, 这些通常是通过“主题”或“主位” 的挑选来实现的。它同样还关注文本的一部分是如何同它的前趋部分和后继部分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功能可以通过主位选择来实现。主位——述位的结构中, 一条信息总是包含了一个主位和一个述位。主位成分是信息的起点, 它表明语要说的是什么或文本的生成者想要突出的信息。文本的生成者可以使用语句不同的部分作为主位。剩余的部分, 也就是主位拓展出来的部分被成为述语。文本的生成者则指出他们关于使用哪一部分做主位的潜在的假定。对文本比较和主位分析将突出文本中不是很明确的假定。把不同的部分做主位将传递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含义。

主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标记型和非标记型。在陈述句中, 源头和起因通常被看作无标记的, 然而目标则被作为有标记性的主位。所有的被动的形式都是标记性的。在话语中, 主位的选择可以传递“文本所表述的”通过这种方式承载作者的意识形态。

Tompson确定了四种主要的主位的相关功能:

(1) 标志在那一点“文本所表述的”的维持和发展。这主要是通过选择非标记性主位做主语来实现的。

(2) 指明或改变阐释后继小句的构架。通常是通过选择标识性主位来实现, 特别是附加语或谓语主位。

(3) 标明文本中区域边界。通常是通过从一种类型的选择到另外一种的更替来实现。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篇10

1 文本世界理论介绍

Werth将文本世界理论划分为三个层次, 其中包括:话语世界, 文本世界和亚世界。话语世界是指人类话语发生的当前语境, 包含至少两个话语参与者及一个自然发生的话语事件。[1]话语世界的要素包括话语事件参与者的信仰、知识、记忆、希望、意愿以及想象。当话语事件为面对面的交流, 话语参与者指说话者和听话者。当话语事件并非是面对面的交流, 而是文学文本一类, 话语参与者指作者和读者。话语参与者在进行话语活动时, 为了确保会话顺利进行, 会选择与之相关的语境信息进行分析, 这就是Werth提出的共同场概念。文本世界理论的第二层次文本世界是由时间、地点、人物等文本要素和叙述事件行进过程的功能推进命题构成的。[2]它指的是参与者在话语活动的发展过程中, 不断构建心里表征的过程, 已达到对话语事件的处理与理解。第三的层级亚世界是依托当前文本世界产生的, 但它是当前文本世界的偏离。Werth将亚世界划分为指示亚世界、态度亚世界及认识亚世界。Gavins则有不同观点。她认为Werth的划分方法并不全面, 将文本世界的偏离划分为世界变换和情态世界。

2 运用文本世界理论分析唐诗

中华民族的唐诗以篇幅短小精悍, 寓意丰富深刻闻名世界。它对仗工整, 朗朗上口, 诗人可表达思乡之情, 哀叹命运仕途不顺, 赞美祖国大好河山风光秀丽, 也可以抒发洒脱豁然的英雄豪气。唐诗的特点为语篇分析提供了素材, 同时也是诗学分析不可或缺的一项。该文试图结合文本世界理论, 分析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 犹自音书滞一乡。

这首诗是柳宗元在元和十年被贬柳州, 夏日登楼时所作。为了感叹作者及其四位好友被贬的惨淡命运, 人事变迁, 诗中言语哀怨悲凉。历朝历代都会出现官员遭受贬谪的现象, 参与者有为官经历, 并经历了谪贬, 通过对之前感性认识的递增深化, 他的知识结构转变成文化知识留存于大脑之中, 构建了话语世界。参与者的个人背景也在话语世界的构建中发挥作用。柳宗元此时已经被贬谪到柳州, “由于他收到政治迫害离开洛阳, 迫使他更能体会到针砭时弊百姓疾苦, 成为现实主义诗人, 这些属于参与者个人的文化知识。”[3]如图所示该语篇共有八个文本世界。

第一个世界的文本构建元素是时间、地点、人物。全诗从登柳州城楼开始, 地点则是柳州城楼, 人物就是参与者本身柳宗元。人物通过关系过程进一步推进语言发展, 实现一个关系过程便是完成一个功能推进命题, 这个功能推进命题描述了施动者和受体的关系。作者长途跋涉来到柳州登上高处, 看到与城楼相连接的无限荒地是一个命题, 它引发了另一个命题, 辽阔荒凉的景致, 海天相连使作者联想到自己与四位好友的惨淡命运, 不禁“愁思无限”。全诗二三联作者由近景写到远景, 空间的转换划分了世界和世界的界限, 从而构建出偏离原有世界的另一个新的世界, 实现了世界转换。作者在构建新世界的过程中掺杂了个人感情, 这是一个情态世界。近景中描写到出水的芙蓉花何碍于风, 可狂风偏要席卷它们。薜荔本来覆盖在城墙上不易遭受宝玉的侵袭, 可是密集的雨仍要斜侵摧毁。空间在一次转换为远景, 而这种空间的转换乃是近景出发的联想。作者自己深陷于这样的情景, 其他四位好友的处境如何。于是作者心驰远方, 目光转向其他四州。层层叠嶂遮挡了作者远眺的视线, 弯弯曲曲的柳江恰似作者的愁思无限。这些说明作者是不满并且无奈的, 由于“永贞改革”政治风波作者和他的好友被发配到远离洛阳的五州, 现实中这远离洛阳的五州是否正如作者描述的这般凄凉, 五州是客观存在的地方, 并不会带有个人感情。“人物通过自身情感的投如构建出和现实世界有距离的世界, 其目的在于缩短本体世界和情态世界的距离, 从而很大程度获取参与者对于说话者创造内容的认同。”[4]

作者跨越时空回忆到自己和四位好友因政治风波遭到贬谪, 共同被发配到大荒之地, 一句“共来”与首联中的“大荒”相照应, 并且统摄本诗题目中提到的“漳、汀、封、连四州”, 从而与第一个文本世界相呼应。由于彼此相距甚远, 连书信都无法传送, 更加令人通信。此刻题目中的“寄”字余味无穷, 相互呼应。

文本世界理论着重研究语篇, 隐喻的构建和发展也要依托于语篇进行, 在诗歌中隐喻也是十分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分析诗歌必然离不开对隐喻特征的研究。Gavins提出隐喻的整合世界是两个不同文本世界在语篇中概念合成的结果, 它不是单独的语篇, 属于独立的心里表征, 虽然细化但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文本世界。[5]第二和第三世界是整合过程的输入世界。世界2中作者的真实情况是遭受贬谪, 被发配到大荒之地柳州, 饱受流离之苦。世界3中的芙蓉出自于屈原《离骚》中的典故。芙蓉代表着诗人高尚的人品与纯正美好的道德修养, 柳宗元以芙蓉自比, 正直之士却遭到迫害, 仕途艰辛, 翻身无望。在“狂风”的洗礼下顽强不屈的挣扎, 表现出诗人的胆量与傲骨。经过整合的输入世界形成了一个区别于世界2和世界3的整合世界, 这个整合世界拥有自己的结构, 通过整合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人物形象是:本是将相之才, 遭受政治风波, 一代英雄不得志, 归于平静, 孤独终老。可见整合世界构建出新特征。世界2和世界4同样通过整合构建出新的整合世界, 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参与者穿梭于真实世界和整合世界之间, 通过双视角连接真实世界与整合世界, 从而展现两种不同的心理表征。需要注意的是, 整合世界同其他世界属于同一层次, 其目的在于增添现实世界的内容, 不仅仅使语篇更加丰富, 层级更加突出, 还给参与者带来多角度体验。

3 语篇的参与者

唐诗均于数百年前创作, 因此读者不可能与诗人面对面交流诗歌的创作过程。读者在现实中通过读取唐诗的文本信息, 将自身的经验投射到语篇中取, 从而创造出类似与诗人面对面交流的场景, 因此, 读者属于话语活动的参与者。“读者是特殊的语篇参与者, 其对于语篇的心里表征与真实情景有一定的差距, 这是由于文本中描述的世界发生在距离现今遥远的时空。”[6]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读者更容易理解现代小说和诗歌。现代小说和诗歌描述的内容和刻画的场景, 亦或是构建的虚构世界, 这些语篇的文本内容、语言风格、语法结构及词汇的选择均出自于读者熟悉的内容, 是读者在平时的话语活动中经常接触到的, 因此容易获得共鸣。反观唐诗, 由于其创作年代距离现今遥远, 从文本内容到语言结构都是读者不熟悉的, 故不同的读者掌握的唐代的背景知识、文化知识及认知水平均有差异, 这直接导致读者构建文本世界的心里表征有差别, 在话语活动中获取的信息量参差不齐, 交际效率也有高低。

4 结束语

“Gavins通过不同题材文章的分析阐述文本世界理论, 这种方法给出了明确的理论框架是对语篇材料的细致分析, 给以后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参考。”[7]唐诗篇幅精炼短小, 选词精准, 以最简短的篇幅涵盖了最为丰富的内涵, 可作为文本世界理论实践的素材, 同时该理论也为唐诗的分析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摘要:文本世界理论吸收了哲学、认知心理学、认知语言学等学科的知识, 是认知诗学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对文本进行解读, 该理论通过分析不同层级的世界, 将认知学理论应用于语篇分析, 研究参与者在头脑中构建的心里表征。唐诗篇幅短小精炼寓意丰富, 是中国代表性语篇形式。该论文将唐诗作为分析题材, 探求参与者在世界之间的跨越, 从文本世界理论的角度探寻诗人如何构建唐诗的意境, 以及读者对唐诗的理解。

关键词:文本世界理论,唐诗,心里表征,语篇

参考文献

[1]Werth P.Text Worlds:Representing Conceptual Space in Dis-course[M].London:Longman, 1999.

[2]Fauconnier Gillers.Mapping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3]扬蔚.唐宋诗词点评[M].广州:华南理工出版社, 2002.

[4]黄国文.语篇分析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建构[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0 (5) :1-3.

[5]马菊玲.认知语篇研究新探索——《文本世界理论导论》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 (1) :72-74.

[6]魏本力, 霍玉秀.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认知方法[J].外语学刊, 2008 (3) :76-78.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篇11

关键词:思辨能力;教材分析;任务分析

大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对思辨能力的关注和培养应成为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和任务。但是学界就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状况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学者认为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不及其他学科的学生,有的研究者通过调查指出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其他文科专业学生并无显著的差异,但是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发展作用不及其他学科,认为英语专业现有学习内容与学习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思辨能力的构成

(一)思辨能力的概念

在现有的研究中,对批判思维到底是什么存在不同的认识。有的研究者把批判思维当作一种思维能力,认为批判思维是对做什么和相信什么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有的观点则认为批判思维是一种思维,认为是运用恰当的评价标准,进行有意识的思考,最终做出有依据的判断。我国学者通常将critical thinking翻译为“批判性思维能力”,但是,有的学者认为这样翻译曲解了原意,因此本文采用“思辨能力”的译法。

(二)思辨能力的构成

在对思辨能力的研究中,研究者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出发点对思辨能力的构成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比较有影响的有以下观点。

Kneedler提出批判思维能力包括三个方面12种技能:1. 定义和明确问题。包括识别中心论题或问题、比较异同、确定哪些问题是相关的、形成适当的疑问四种技能。2.判断相关信息。包括区别实施、观点和做出合理判断、检查一致性、识别行文中的假设、识别原型和套话、识别偏见等语义倾向性、识别不同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等六种技能。3.解决问题与做出结论。包括识别材料的适当性、预测可能的结果两种技能。

Paul & Elder从教学需求出发构建了思辨能力的三元结构模型。即思维元素、标准和智力特征。该模型中心是8个思维元素(the elements),即目的、问题、信息、基本概念、假设、特定视角、推理、启示,形成思维的循环链。每个思维元素都由10项标准去衡量或者检验。

国内的学者也对思辨能力的构成展开了深入的研究,有的学者提出思维三棱结构模型,包括思维目的、思维过程、思维材料、思维自我监控、思维品种、思维中的认知与非认知因素。有的学者在此基础上提出思辨能力的层级模型,认为思辨能力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为元思辨能力,是对思维计划、检查、调控与评估的能力;第二层为思辨能力,包括认知相关的技能和标准,以及与思辨能力相关的情感品质。其中,第二层的思辨能力受到元思辨能力的管理与监控,体现了人在思辨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该模型提出的核心技能是:分析、推理、评价技能。如表1所示。

尽管以上研究对思辨能力的基本能构看法存在差异,却也具有一致的成分,例如,都认为思辨能力的形成应该包括思辨精神和思辨技能两个方面,因为作为认知的过程,发现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心理标准与批判思维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过程必然涉及计划、调控;都认为思辨能力建立在理性思维能力之上,包括分析、综合和评估等。

根据以上分析,在本研究中将重点把分析、推理、评价等思辨技能在教材中的体现作为关注的重点,进一步判断教材内容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教材分析框架与工具

现有的英语教材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教材分析框架和模型,对教材评估的过程、方法提出指导。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教材分析框架有Cunningsworth提出的整体印象评价和深入评价,以及教材评估清单等。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的出发点展开了英语教材评估的研究。有的研究者对国外的教材评估理论和方法做了介绍,也有的研究者在总结国外教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评估表。

以上国内和国外的教材评价模型分别关注教材的某些重要方面,对教材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由于各个模型研究出发点不同,并不适用于所有教材的分析。根据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试图对教材内容本身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揭示教材内容与学生思维发展之间的关系,需要确定教材分析的具体内容,以及具体的分析方法。因此,特别受到以下研究的启示和指导。

Breen & Candlin认为教材评估应该关注三个方面,目的(purpose)、方法(methodology)和评价(evaluation)。目的分析包括对教材短期目标和长期目的进行评价;对方法的评价是对教材为了实现以上目的而采用的具体做法。评价是对教材为实现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有效性以及目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其中对教材方法的分析包括内容(content)和过程(process)两个方面。内容包括教材语言样本以及教材对语言规则和语言运用的解释或说明。过程指实际的过程以及教材使用者在学习内容时的角色。这一模式分析范围不仅限于分析语言本身,而且涵盖根据教材体现出的课堂教学方法建议以及具体任务中包含的对学生的要求进行分析。

Littlejohn认为理想的教材分析框架应该能够确定教材分析应包括的范围,也能够指导具体的分析过程,而教材分析范围的确定,应当以教材作为课堂教学主要辅助的视角出发,从而排除教材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却并不与课堂教学直接发生作用的领域。他认为教材分析应该包括三个层次:1.教材有哪些内容(what is there);2.教材要求学生做什么(what are learners expected to do);3.根据以上两方面推理教材编写的原则与性质(what is implied)。其中以第二个层次的客观分析为主要内容,其核心是教材活动或任务的划分与分析,因为教材的任务或活动是教材的根本组成部分,因此,对任务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是揭示教材深层次价值的有效手段。为此,Littlejohn设计了教材任务分析表(Task Analysis Sheet),从任务的过程(What is the leaner expected to do?)、参与模式(Who with?)和内容(With what content?)三个方面对教材中的任务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Littlejohn不仅提出了教材分析包含的范围,并且具体提出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的具体方法。其教材任务分析表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其中对学习者学习行为的分析包括思维过程(mental operation),并提供了可能的思维活动分类与举例,这与本研究的出发点相契合。因此,本研究将采用Littlejohn的教材分析模型为框架,重点对教材任务中学生思辨基本技能的参与进行分析。

三、结语

通过对以上主要的教材评价框架和模型进行分析、综合,我确定了以任务分析为切入点的教材分析模型,并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对教材任务中学生思维参与过程进行分析,揭示教材内容与学生思辨能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资助项目编码:18902080301)

参考文献:

1.Breen,M. P. & Candlin, C.N. 1987. Which Materials:A Consumer and Designer''s Guide[A]. London: Modern English Publications and The British Council

2.Kneedler, P. 1985. California assesses critical thinking [A].Virginia: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3.Littlejohn, A. 2011. The analysis of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s: inside the Trojan Horse[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文秋芳,《论外语专业研究生高层次思维能力的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

诚信理论的分析框架 篇12

关键词:公共组织审计,民间审计需求,审计业务外包,交易成本,审计成本

一、引言

从世界各国立法及惯例来看,公共组织的外部审计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一些公共组织还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本组织的内部审计。然而,不少的国家也以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聘任民间审计机构对公共机构进行外部审计或履行内部审计功能,也就是说,公共组织也存在民间审计需求,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现有文献从审计业务外包及审计资源整合的视角涉及到公共组织的民间审计需求,然而,还是缺乏一个系统化的关于公共组织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框架,本文拟致力于此。

二、文献综述

一些文献从审计业务外包的视角涉及到公共组织的民间审计需求。国外鲜有相关研究(贾云洁,2014)。国内的相关研究不多,徐向真(2014)分析了我国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必要性、政府审计外包的主要形式及其优缺点,并指出了政府审计外包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贾云洁(2014)介绍了澳大利亚政府审计外包的经验,并提出我国审计机关应整合利用外部审计资源;郑石桥(2015)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基础,分析政府审计业务外包,认为政府审计业务是自制还是外包的选择,其本质就是选择审计交易的治理结构,不同审计主题具有不同的交易特征,需要不同的交易治理结构,从而对于自制或外包有不同的适宜性;李成蕾、孙媛(2015)分析了医院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必要性及监督管理问题。上述这些文献都是研究公共组织审计业务外包,而外部承接这种审计业务的机构都是民间审计组织,所以,这些文献讨论的审计业务外包必要性,事实上就是公共组织的民间审计需求。

此外,还有些文献从审计资源整合的角度研究政府审计如何利用民间审计资源(张小秋,2005;车嘉丽,2008;刘玉波、桑海林,2010;张倩,2013),这事实上也是讨论公共组织对民间审计的需求。当然,解释企业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信息含量理论、保险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对公共组织的民间审计需求也有一定的解释力(刘明辉、薛清梅,2000;陈汉文,2012)。

上述文献综述显示,现有文献一定程度上涉及到公共组织对民间审计的需求,但是,总体来说,还是缺乏一个系统化的关于公共组织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框架。本文拟致力于此。

三、理论框架

作为公共组织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框架,要系统地回答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公共组织为什么需要审计?第二,为什么需要民间审计机构对公共组织进行审计?第三,公共组织的什么审计业务需要民间审计机构来审计?上述三个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已经有不少的研究,本文只做简要概括,重点是回答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这也就是本文的研究框架。

(一)公共组织为什么需要审计

关于公共组织的审计需求,有不少的研究,一些研究还很深入,也形成了一些主流观点(刘家义,2008;刘家义,2012;刘家义,2015;杨肃昌,2012;钟超诚,2012;王羚,2012;郑石桥、杨婧,2013;郑石桥,2015)。本文无意重新构建一个公共组织的审计需求理论,而对主流观点做一个简要的概括,以作为本文后续研究的基础。

一般认为,公共组织存在多个层级的委托代理关系。首先是广义政府(指立法、行政、司法机构在内的政府)设立公共组织,然后,由公共资源管理部门为公共组织提供资源,并且,还有广义政府设立的行业规制部门对公共组织者规制,如此一来,广义政府、公共资源管理部门、行业规制部门作为委托人,与公共组织形成委托代理关系,公共组织是代理人,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委托人在公共组织外部,所以,称为外部委托代理关系。其次,对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共组织来说,其内部要实行分级管理,形成不同的管理层级,这些不同的管理层级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上一层级是委托人,下一层级是代理人,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的双方都在公共组织内部,称为内部委托代理关系。无论是外部委托代理关系,还是内部委托代理关系,都存在一些共同特点,第一,信息不对称,代理人具有信息优势;二是激励不相容,一般来说,代理人目标与委托人目标不可能一致,总会存在一些差异;三是环境不确定性,一般来说,代理人所管理的组织,其产出是代理人努力程度与组织环境的共同产物,无法分离出代理人努力的份额。由于上述三方面的特征,再加上人性自利和有限理性,一些对经管责任履行有负面影响的风险因素就会出现,一方面,由于人性自利,代理人可能损害委托人的利益来谋取自己的福利,从而出现代理问题;另一方面,由于有限理性,代理人可能会犯错误,并且,在委托代理关系下,代理人犯错误的概念可能会被放大,从而出现次优问题。为了应对代理问题和次优问题,委托人会推动建立应对机制,审计是其中之一,在外部委托代理关系治理中出现了外部审计需求,在内部委托代理关系治理中出现了内部审计需求(见图1)。

无论是外部审计需求,还是内部审计需求,都可以概括为委托人的审计需求和代理人的审计需求。就委托人来说,担心代理人发生有损委托人福利的行为,通过审计,可以检查代理人是否存在这种行为,并且,这种审计还能发挥威胁作用,抑制代理人的这类行为,这种审计需求属于经济行为主题,解释这种审计需求的理论是代理理论。同时,委托人还会担心,代理人是否会最大善意履行经管责任,其建立的内部控制、业务流程等是否存在缺陷,通过审计,可以及时发现这类缺陷,并且,还可以发挥威胁作用,促使代理人更加精心建立和执行有效的内部控制及业务流程等,这种审计需求属于经济制度主题,解释这种审计需求的理论是代理理论。另外,委托人还担心代理人提供的信息可能存在舞弊或错误,通过审计,可以检查这些信息是否存在舞弊或错误,并且,这种审计还可以发挥威胁作用,抑制代理人的信息舞弊动机或促进其更加小心以避免信息错误,这类审计需求发生信息主题,包括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解释这种审计需求的理论是信息含量理论。此外,通过审计,对代理人履行经管责任的相关行为、制度及信息进行审计,如果审计师发表了错误的审计意见,委托人可以追究审计师的责任,以一定程度上弥补自己的损失。这种审计需求的类型,视审计师发表意见的审计主题而言,可能包括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经济行为、经济制度四类审计主题,解释这种审计需求的理论是信号传递理论。

(二)为什么需要民间审计机构对公共组织进行审计

以上简要分析了公共组织的审计需求,接下来的问题是,从世界各国立法及惯例来看,公共组织的外部审计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为什么需要民间审计机构对公共组织进行审计?

前面分析知道,公共组织审计需求分为外部审计需求和内部审计需求,我们先来分析外部审计需求。大家知道,公共组织是广义政府设立的,也就是广义政府机构,广义政府作为公共组织的委托人,其对公共组织的审计需求有三种路径来供给,一是自己设立专门的审计机关,二是聘任民间审计机构,三是二者结合,部分审计业务由专门设立的审计机关来做(简称政府审计机关),部分业务聘任民间审计机构来完成。问题的关键是,在上述三种路径中,广义政府会如何选择?一般来说,委托人选择审计师有两个原则,一是独立性原则,二是成本效益原则。对于外部审计需求来说,独立性原则是指审计师要独立于所审计的公共组织,对于这个原则,无论是政府审计机关,还是聘任的民间审计机构,都独立于所审计的公共组织,二者都符合独立性的要求。对于外部审计需求来说,成本效益原则是对于同样的审计业务,政府审计机关与民间审计机构相比,何者实施成本低?成本低者,就具有优势,就成为公共组织审计需求首选供给者。所以,概括来说,外部审计需求的供给者,由于政府审计机关和民间审计机构都具有独立性,所以,选择何者来供给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成本效益原则。既然如此,从理论逻辑上来说,公共组织的外部审计需求之供给,就出现下页表1所示的三种情形,其中,情形3是最为普通的情形。

就公共组织的内部审计需求由谁来供给,公共组织同样有三种可选择的路径,一是建立自己的内部审计机构,二是聘任民间审计组织,三是二者的结合,一些审计业务由内部审计机构实施,一些审计业务聘任民间审计机构来实施。究竟选择何种路径,同样要根据独立性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来考虑。就独立性来说,民间审计是公共组织之外的机构,当然具有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一般要根据独立性的要求来设立,同样会具有独立性,所以,独立性原则难以做选择何种路径的主要原则。就成本效益原则来说,民间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机构可能有区别,对于同样的审计业务,可能在审计成本上出现差异,此时,何者成本低,谁来成为这种审计业务的首选供给者。所以,根据成本效益原则,从理论逻辑上来说,公共组织的内部审计需求之供给者可能出现表2所示的三种情形。

说明:由于公共组织外部审计一般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所以,由民间审计机构实施的公共组织审计,一般称为政府审计业务外包

说明:由于公共组织内部审计一般应该由其内部审计机构负责,所以,由民间审计机构实施的公共组织内部审计,一般称为公共组织内部审计业务外包

(三)公共组织的什么审计业务需要民间审计机构来审计?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民间审计机构在某些审计业务上具有成本优势时,公共组织的外部审计业务和内部审计业务都可能出现外包,由民间审计机构来供给。然而,民间审计机构在哪些审计业务上具有成本优势呢?

对于公共组织来说,无论是外部审计业务,还是内部审计业务,都可以视同一种交易。Coase(1937、1960)指出,科层组织和市场都是交易的运行方式,一种交易是由市场来运行还是由科层组织来运行,是由这两种方式的交易成本所决定的。然而,交易成本是由什么决定的呢?Williamson(1981、1984、1991)的研究表明,交易治理结构影响交易成本,而影响交易治理结构的是交易特征,主要包括资产专用性原则和外部性原则,正是交易特征和交易治理结构的正确匹配决定交易成本。所以,归根到底,审计业务作为一种交易,其资产专用性和外部性会决定其审计成本,并且,不同的主题在上述特征方面具有差异,从而不同的审计师在不同的审计方面上具有不同的审计成本,不同审计主体的成本优势得以显现。下面,我们借鉴郑石桥(2015)的方法,分析不同审计主题的交易特征及成本影响。

1. 经济信息主题。

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共同构建经济信息主题,根据这些信息在不同公共组织的常用性(也就是资产专用性),再区分为通用信息和非通用信息,不同的信息,具有不同的特征,从而具有不同的成本效益性。

(1)通用信息。一般来说,按统一规则生产的通用信息,需要根据特定公共组织特征来进行职业判断的成分不多,此时,这种审计业务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较低,并且,对于通用信息的审计一般是以有合理保证方式发表审计意见,可以明确审计主体的法律责任,从而为审计质量奠定基础,此时,通用信息审计的外部性不高。当资产专用化程度和外部性都不高时,适宜采用市场方式来运行这种审计交易,政府审计机关应该优先会选择外包,公共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是如此。换言之,也就是说,公共组织的通用信息审计,如果聘任民间审计机构来完成,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非通用信息。非通用信息是特定公共组织所特有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较高。同时,非通用信息审计难以制定相关的审计准则,也难以确定审计质量,所以,这种审计业务的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外部性较高。正是由于非通用信息的资产专用性和外部性都较高,所以,这种审计业务适宜采用科层组织,政府审计机关应该优先会选择自制,公共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是如此。换言之,也就是说,公共组织的通用信息审计,公共组织的非通用信息审计,如果由政府审计机关或内部审计机构自行完成,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2. 经济制度主题。

经济制度的内容很多,根据不同公共组织的通常性(也就是经济制度的资产专用性),经济制度可以区分为共性制度和个性制度,不同的制度具有不同的成本效益性。

(1)共性制度。共性制度与通用信息的交易特征较为相似,资产专用性较低,外部性较低。所以,适宜采用市场来运行这种审计业务,政府审计机关应该优先会选择外包,公共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是如此。

(2)非共性制度。非共性制度与非通用信息的交易特征较为相似,资产专用性和外部性都较高,所以,这种审计业务适宜采用科层组织,政府审计机关应该优先会选择自制,公共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是如此。

3. 经济行为主题。

不同的公共组织具有不同的业务活动,所以,不同公共组织的经济行为呈现较大的差异,针对这些经济行为的审计就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另一方面,对于经济行为的审计,难以确定相关的审计准则,同时,由于其审计命题的不可穷尽,难以采用合理保证的方式发表审计意见,所以,难以确定审计人的法律责任,因为这些原因,经济行为的审计质量难以保障,这种审计业务的外部性较高。正是由于经济行为审计业务的资产专用性和外部性都较高,所以,这种审计业务适宜采用科层组织,政府审计机关应该优先会选择自制,公共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是如此。

以上所述的审计主题、审计业务特征和运行方式之间的关系,归纳起来,如表3所示。

注:√表示有这种情形

四、例证分析

本文以上提出了一个关于公共组织对民间审计需求的理论框架,下面,我们用这个框架来分析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公共组织对民间审计需求差异,以一定程度上验证这个理论框架。

(一)两国公共组织对民间审计的需求差异

目前,澳大利亚审计署有一半左右的财务审计和少量的绩效审计项目外包给私人会计公司、咨询公司,财务审计外包合同占到总合同量的60%以上,而绩效审计外包的情况较少,占合同总量的12%(贾云洁,2014)。

中国政府审计业务外包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劳务雇佣,主要是聘用民间审计机构的人员参与政府审计的项目组,在政府审计人员的领导下,参与具体的审计工作;二是审计业务项目整体外包,这主要是工程结算价款审计(徐向真,2014;郑石桥,2015;张琳、叶超、于洛,2015)。劳务雇佣事实上不是外包。

根据上述信息,两国公共组织对民间审计的需求有显著差异,表现在:第一,澳大利亚审计署审计业务外包主要是财务审计,而不是绩效审计;第二,中国政府审计业务外包主要是工程结算价款审计。那么,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二)两国公共组织对民间审计需求差异的原因分析

澳大利亚审计署,财务审计外包合同占到总合同量的60%以上,而绩效审计外包的情况较少,占合同总量的12%。这其中的原因是,财务审计主要是财务信息审计,公共组织的财务信息按统一的会计准则生产,属于通用信息,资产专用性低、外部性低,并且,财务信息审计是民间审计机构的传统业务,其在这类审计业务上具有竞争优势,所以,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外包,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绩效审计则不同,公共组织的绩效信息属于非通常信息,资产专有性较高,且难以发表合理保证审计意见从而具有较高的外部性,所以,公共组织的绩效信息审计则不宜外包。

中国政府审计倡导集各类审计主题于一体的综合性审计,但是,目前起主导作用的审计主题仍然是经济行为,审计的重点仍然是经济行为是否合规(郑石桥,2015)。由于不同的公共组织具有不同的业务活动,其经济行为具有较大的差异,从而这种审计业务具有较高的资产专用性,另外,经济行为合规性审计难以发表合理保证审计意见,所以,其外部性较高,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经济行为合规性审计不宜外包。但是,工程结算价款则不同,这类信息属于非财务信息,同类工程具有较高的共性,并不因不同的建设单位而出现差异,所以,工程结算价款信息具有通常信息的属性,其审计适宜于业务外包。

上述分析显示,本文提出的理论框架,能解释澳大利亚和中国的公共组织对民间审计的需求差异。

五、结论和启示

从世界各国立法及惯例来看,公共组织的外部审计由政府审计机关负责,内部审计由本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负责。然而,不少的国家也以审计业务外包的方式,聘任民间审计机构对公共机构进行外部审计或履行内部审计功能。本文以审计主题为骨架,以交易成本理论为工具,提出一个关于公共组织的民间审计需求理论框架。公共组织的外部审计需求有三种路径来供给,一是自己设立专门的政府审计机关,二是聘任民间审计机构,三是二者结合。最终选择何种路径是由审计成本决定的,何者实施成本低,就成为公共组织审计需求首选供给者,公共组织的内审计需求之供给也是如此。决定交易成本的是交易的资产专用性和外部性,不同的审计主题具有不同的资产专用性和外部性,这些交易特点决定了其外部或自制的成本高低,进而决定了这些不同主题的审计业务的对民间审计的需求程度。根据交易特征进而交易成本,公共组织对民间审计需求较高的审计业务是财务信息审计、通用的内部控制审计,需求程度较低的是绩效信息审计、经济行为合规审计。

上一篇:路基沉降预测下一篇:基于状态的维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