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服务资源(精选12篇)
基础服务资源 篇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 知识经济是一个富有生机的经济生产形态, 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在于创新。在知识经济时代的条件下,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 只有善于利用知识经济中萌发的新科技和新思维, 才能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合理有效的管理档案信息资源。
一、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创新服务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社会成员之间异质性大, 社会流动速度快。在这样一个以“快”为特点的社会中,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创新就更加重要, 只有创新服务才能适应不断变化中的社会。现代社会的变化涉及领域极为广泛, 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等都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进行迅速变革。这就要求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创新必须是一种全面而且深刻的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为不断变化的社会服务, 才能为建设“五位一体”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现代社会人的异质性程度加深, 由此而来的就是对个人隐私的更加看重。档案信息资源是社会成员隐私的集中地域, 隐私保护的重要性要求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创新服务方式, 以便能够切实保护全体社会成员的隐私。而当前各种个人隐私的泄漏 (这种泄漏涉及的领域极为广泛, 不仅超出了传统的企业档案信息领域, 而且还有向高校和社会档案馆蔓延的趋势, 以至于某些政府部门的档案信息都能够被一些网民轻易获得) , 使得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服务方式更加迫切。
新科技和档案内容载体的变化需要创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服务。随着电子计算机以及各种网络媒介的普及, 传统的档案载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档案载体以纸为主要介质, 档案存储需要广阔的空间, 而且这种纸质档案容易受到存放环境的侵蚀, 纸质档案对存储环境要求严格, 通常是那些干燥背阳的房间, 并且要用档案袋包装密封, 档案保存的成本极为巨大。现代的电子媒介设备能够以极小的空间存储极大的内容, 对周边环境的要求极低, 并且管理方便, 更新快捷。这种新型的档案管理方式直接挑战了传统的档案服务, 在实际的档案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创新服务方法以适应这种新的高效的管理模式。
二、当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影响因素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严重的不平衡,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巨大。具体表现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 中西部经济落后;省会中心大城市经济发达, 偏远乡村经济落后。这种不平衡的发展结构直接制约着档案资源开发管理的创新水平。和东部发达省会中心城市的无纸化办公相比, 某些内地落后地区连购置一台电脑的资金都很匮乏, 利用新科技和新媒介进行档案管理开发更是不可得的事情。可见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档案资源管理开发的水平, 并且直接制约着档案信息管理服务方式的创新。
社会档案意识是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创新的关键力量。何谓社会档案意识?简单来说, 社会档案意识就是全体社会成员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以及对档案资源开发管理过程中自我利益保护等方面的诉求程度。档案工作的展开离不开社会成员的支持, 没有这种社会支持, 档案资源管理创新工作就没有持续开展的动力。全体社会成员如果有一个较强的社会档案意识, 就有利于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 反之, 就难以得到社会舆论的理解, 管理部门与社会成员的沟通障碍加大, 不利于整个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的展开。
档案信息管理者的自身素质对档案服务创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所有的创新都起源于人并由人付诸实践。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也是如此。缺乏足够数量高水平的专业档案资源管理人员是目前国内档案资源管理领域混乱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经济物质利益的冲击下, 档案管理开发这种“油水少”的部门在人们的职业选择中居于“轻微”的地位。年轻人通常认为这种和故纸堆打交道的职业不利于自身的长远发展, 久而久之, 档案部门的工作人员“老龄化现象”严重。一般而言, 人们随着年龄增长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也逐渐减弱, 在缺乏“文化反哺”的档案部门, 大龄化的工作人员计算机技能落后, 思维观念落后, 常常以一种抱残守缺的态度工作, 只求稳定踏实, 创新意识淡薄, 这些都不利于档案信息的资源开发, 更加不利于整个档案部门的创新。
三、创新服务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中的新思路
首先要有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思想是指导人行动的灯塔, 具有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能够为档案 (下转第50页) (上接第48页) 信息资源开发的工作者提供有益的指导。这种与时俱进体现在采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方式方法, 剔除陈旧落后的工作观念, 开阔工作的视野等。举一个例子, 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管理中强调信息的管理与保存, 那么, 在现代社会中这种日新月异的环境下, 单纯的保存档案信息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思路就应该从传统的管理和保存转向现代的“收集与利用”。可利用性是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的重要特性, 对于那些陈旧的, 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弃档案应该及时做好处理工作, 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营造一个整齐简洁的环境, 这样才会有助于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其次, 推进档案信息存储介质的多样化。虽然电子媒介与传统纸质媒介相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其本身亦受到现代科技的束缚。比如, 电子存储设备的存入和读取都依赖于特定的软件, 而这些软件大都依托于电子计算机。此外, 电子存储媒介在受到撞击与操作不当的情况时也容易损坏, 数据的还原同样需要高昂的经济成本。所以, 在这种情况下, 综合利用多种存储介质将有助于增强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可获取性。在具体的操作中, 可以对档案信息进行归类, 结合不同媒介载体的特点, 选择合适的存储媒介进行信息保存。
最后, 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到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对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档案管理部门予以一定程度的政策倾斜, 增加资金投入, 推进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和创新化。在经济尤其困难的地区, 也至少应该普及电脑办公。在硬件设施跟上的同时, 加大相关人才培养的力度, 提高档案信息管理单位的待遇, 引导青年在择业的过程中选择与之相关的职业。只有一个硬件设施和人员供给都跟上, 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创新工作才能够取得实际成绩。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社会新媒介的快速发展, 档案信息的管理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在新科技的影响之下, 能够在管理模式、利用模式等方面实现跨越式的创新发展。本文通过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进行分析, 讨论一种以创新服务为基础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新路径。新媒介和新科技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领域的介入, 必然能够引发当前档案管理的新改革。
关键词:档案信息,创新服务,社会档案意识
参考文献
[1]卜丽华.试论新时期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创新途径[J].科技导刊, 2011 (02) .
[2]柳艳民.影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因素浅析[J].黑龙江档案, 2012 (02) .
[3]秦美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创新信息服务方式[J].云南档案, 2008 (09) .
[4]王素香.企业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J].黑龙江史志, 2010 (04) .
基础服务资源 篇2
做大做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
经过20多年的探索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的产物,其在我国已初具规模和效应。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转变的方向,其理念和所创造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正获得越来越多企业认可和接纳,呈现出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良好趋势。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行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服务贸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以及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日渐明显的区位和政策优势,诸多供应商如人才中介机构、猎头公司等相继扎根重庆。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行业的规范化、秩序化,加快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行业是个新兴行业,服务商整体水平不高,服务相对单一,其中多以提供基础性服务为主,如劳务派遣、人事代理。同时,提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主要是一些人才中介机构、人才市场,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机构较少。
(二)重庆外商服务有限公司外包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重庆外商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专门为国内外企业、外商驻渝代表机构提供人力资源服务以及商务代理、人力资源咨询等延伸服务的综合人力资源服务商。目前公司拥有一批包括世界500强企业的优质客户,客户遍及市内各高档写字楼、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在北京、上海、广州等30多个城市和地区有了人力资源外包业务和服务网络,拥有雇员人数一万一千余人。
当然,公司也存在着具有行业普遍性的问题,如:服务产品类型单
一、服务内容缺乏核心竞争力等。同时,公司在服务流程整合以及服务流程执行不到位、品牌化战略建设相对滞后等方面存在自身管理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二、做大做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建议
2011年作为公司“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营业收入5亿、利润总额500万元的总经营目标开好局,进而为做大做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奠定坚实基础。可通过坚持“人才强企”战略,以人才制胜、坚持“创新强企”战略,以研发制胜和坚持“品牌强企”战略,以品牌制胜等措施促进公司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抢占市场先机和制高点,实现公司又好又快发展。
(一)坚持“人才强企”战略,以人才制胜
以我市建设人才高地为抓手,通过创新人才使用模式,构建人才建设新体制,积极引进、使用、留用创新人才和管理人才,同时注重公司内部员工“走出去”等措施帮助员工提升素质,培养一批懂得国际惯例和标准,并具有人力资源服务知识背景和技术的中高级人才,以保证从业人员的高度专业性和提供服务产品的高度专业性。
1.实施人才集聚工程
以贴近公司自身实际情况大胆引进优秀行业人才,放手使用优秀人才,倾情留用优秀人才,为优秀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良好平台。
2.构建人才竞争上岗机制
坚持优胜劣汰,真正做到让想干事者有平台,能干事者有舞台,在公司中建立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导向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
3.多措并举,构建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采取外培“换脑”,“请进来”讲学等措施,帮助公司员工开阔思维、增长经验、提升能力,进而在公司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坚持“创新强企”战略,以研发制胜
目前,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行业由于市场准入门槛较低,服务商参差不齐,服务产品单一,导致市场竞争更多直接反映在价格层面的竞争。为进一步提高市场议价能力,从低层次竞争中突围,强化信息化建设,优化和整合工作流程以及立足于专业化、差异化产品的自主研发成为公司提高市场竞争力的一条有效路径。
1.强化信息化建设,优化和整合工作流程
依托公司资源和结合客户需求,建设公司人力资源专业网站以及研发HR相关软件,发展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服务,为企业提供服务接口和相关服务咨询,进而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另外,简化、梳理工作流程,建立一套规范的外包服务管理体系,实现外包服务内容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
2.立足于专业化、差异化产品的自主研发
通过对市场及客户的需求分析,把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垂直产
业链做深做细,推出真正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产品。如:开发项目外包、岗位外包、培训外包、招聘外包等形式多样的服务产品,并结合公司实际以工业技术服务的合作为开端,逐步进入新的服务领域。
(三)坚持“品牌强企”战略,以品牌制胜
当今公司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一个企业要想取得良好发展必须充分挖掘和拓展自身品牌,实现品牌效应最大化和最优化。从而既要加大品牌的宣传广度、深度,更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1.彰显特色,放大品牌效应
作为中国对外服务工作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和十佳人力资源中介服务机构,长期以来重庆外商服务有限公司以良好的信誉和优质的服务,塑造了良好品牌形象和客户口碑,以优良的经营业绩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业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为进一步提升重庆外服品牌的质量和内涵,可采取更加灵活的宣传方式,形成网络、报媒、广播、客户宣传立体式宣传渠道,同时应用差异化的营销策略,确立公司品牌的市场认知度,形成特色,创造品牌价值。
2.人性化服务,赢得品牌核心竞争力
品牌竞争说到底还是产品的竞争、服务质量的竞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作为服务行业的有效组成部分,其产品更多体现在服务细节处理上。这要求我们更加注重践行“持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增强客户满意度”服务宗旨,以客户服务需求为向导,真正做到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高质量高标准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服
务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全体公司员工的积极参与,为此提高员工服务意识和增强品牌意识显得日益重要。
三、结束语
伴随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环境不断完善和企业观念的不断更新,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分支,其在协助客户企业提高内部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方面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这将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服务的市场需求。
基础服务资源 篇3
近年来,虽然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但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极大地阻碍了教育活动的进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怎样合理利用当前的教育资源是当今教育管理者着重考虑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外控管理”的管理模式。即用“校本管理”,就是指重视人的积极性和内部管理过程的改进,要求学校树立鲜明的办学思想,办出个性和特色,要求管理者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实施多元化评估体系。在发展单个学校的同时,优化利用整个基础教育资源,即“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就是指通过撤、并、联等多种方式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布和优化组合的过程。这样可以缓解教育经费紧张,避免教育资源浪费。教育基础资源利用率低下的表现
1.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学校资金的主要来源是靠国家和地方的财政拨款,社会捐助和自筹的经费微乎其微。学校要想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必须加大对学校建设的投入,以改善学校的教学设备,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改善职工待遇等等,但是目前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不足。所以学校发展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资金是靠银行贷款取得的。适度的贷款能促进学校的良性发展,但当学校为谋求发展而向银行贷款达到一定数额时,将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转。
2.基础教育硬件设施盲目建设,质量差。近些年来随着“普九”教育的展开,大多数学校为了达标,纷纷兴建教学楼、操场、微机房等,硬件设施的大量投入使得学校负债累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这使得基层财政根本无力支付,社会捐助难以求得,不是加重农民负担就是欠债。不能有效利用周围社区的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也是资源不能有效利用的表现。
3.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学人员庞杂。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第一学历普遍偏低,第二学历大多数是通过函授、夜大、远程教育等形式获得的;数学、物理、艺术、信息技术等专业教师缺编现象严重。更有个奇怪的现象,在原本就不缺教师的情况下,许多学校使用低素质的代课教师,在这些代课教师中,有些是师范类毕业生没有经过编制临时上岗的,有些是未受任何教师职业训练的初、高中毕业生或是肄业者,原因由于是国家的财政紧张、没钱发工资,用不起正规师范院校的毕业生;还有部分教师在接受工作时拈轻怕重,讨价还价,上课不写教案,批改作业不及时不认真。因此,教师素质低必然造成教学质量差;教学质量低,又必然造成学生流失,引起教育资源浪费。非教学人员增多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困扰,这些人或者有权力。或者工作轻松,既不搞教研也不搞教学,平时上班报个到就完事,但学校同样要养着这一帮闲人,因此,非教学人员过多不仅仅是提高办学成本、加重财政负担的问题。而且有的学校形成了不向学生收费学校就办不下去的局面。
4.资源管理机制不完善。教育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与资源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由于学校在“普九”过程中盲目地进行大面积的校舍建设,扩张性地购置教学设备,结果造成了很多的设施、设备处于闲置状态,教育设施的设置不合理,给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阻碍。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使农村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再加上大量农民迁居城镇,农村的学龄儿童逐年减少。中小学普遍存在规模萎缩、校舍空闲,又加上农村学校设点不均、不合理,给基础教育资源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5.学校领导认识的局限性。教学管理者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教学管理是把学校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实在在的工作搞好就万事大吉了。对于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常抓不懈,忙着建章立制,对上汇报工作,对下指手画脚,忽视对学校教职员工教学思想等工作的管理。领导者认识偏差,管理不力造成了有限资源的极大浪费。
优化资源整合,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措施
1.可以实施财务自主,对国拨经费与校内创收允许学校自主合理安排,经费包干,超支不补,结余留用,自求平衡。我国的国情是穷国办大教育,一方面,国家经费不能满足学校的需求和发展;另一方面,社会上蕴藏着部分可供吸纳和利用的资源,这部分资源不能由政府下达行政命令的方式去提取,而是要由学校以一定的合法手段去吸纳和利用。校本管理的实施将使学校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学校将释放更大的潜能,来补充政府某些能力的不足。可以利用联合办学、股份制办学自主筹集日常经费,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建立相关的法律制度和相关的监督体系,这样才能保证其良好的运行。优化学校的各种组织系统和非组织系统的结构,挖掘各种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潜力,营造学校自己发展的“生长圈”。
2.学校设施的建设应当合理化,避免教学设施浪费。在进行校舍建设之前,可通过非政府机构对现有的教育资源进行一次较全面的调查评估,弄清现有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分布情况和利用率,为适当地进行学校设施建设提供依据。应该充分认识到,学校是教育最真实也是最基本的场所,资源的稀缺性、有限性永远是绝对的。学校资源既包括校内资源,也包括校外资源,如兄弟学校资源、社区资源、专家队伍资源等等。在整个基础教育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可以积极主动地利用这些资源,减少教育经费的开支,来满足学校的发展。有的学校为主动争取社会资源,还建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和校友会,通过固定的组织形式加强资源的开发,学校在利用社会资源的同时还要服务社会,加强与社会的融合。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通过服务社会来获取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加快学校布局调整工程,坚持因地适宜地发展,实现物质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学校的规模建设。
3.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精简行政管理人员和学校非管理人员,取消因人而设的岗位,减少教育经费的支出,清理超编的和不合格的人员是当前教育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重点。当前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不合格教师、素质不高的教师占据着岗位,合格教师、好的教师进不来。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推进基础教育发展难以取得实质性进展。教师的质量就是教育的质量,学校间质量的差距归根到底是教师质量的差距,根据学校自身条件扎实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校本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资金短缺的问题。解决工学矛盾,更适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学校应该搭建平台使教师有交流沟通的机会,并使之常规化,使本校教师培训成为校本培训的主导。提高教师素质需要政府建立有效的机制,以教研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建立校际间教师支教和交流制度,加快地区间现代信息技术环境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优势对教师进行培训等等。引入竞争机制,竞争上岗,实行聘任制,进行师资轮换调
整,保证各校间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相对平衡,实行统一的教师福利待遇标准,促进师资流通顺畅。保证学校师资均衡发展。
4.整个基础教学设施管理亟需规范化。我国目前教育现状是整体教育资源供给不足,但个别学校教育资源却利用不充分,并存在教育资源严重浪费的现象。因此有关上级行政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益。从宏观上进行协调和指导,这是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搞好统筹规划,提高教育的结构效益。多个学校合用,提高学校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有些学校可将现有校舍和教学设施与农民文化技术夜校共用,使之成为农民学文化、学技术、开展扫盲活动的重要场所。合理利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5.校长要提高自己的资源开发意识,加强自己的能力建设,进行学校的组织建设和管理。校长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面对历史、面对未来,应该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高度负责,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义务感。应该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历史和未来的高度,确立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校长还应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教研能力,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全面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能够深入一线,了解教学,驾驭和指导教学。此外,还要坚持不断学习新知识,学习现代教育技术。掌握计算机和现代教育手段,做到知识面广、信息量大,使自己永远站在现代科学知识的前沿,还应具有知识处理和信息处理的能力。
基础服务资源 篇4
(一) 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含义
决策支持服务是描述在组织中提供相关信息, 帮助决策者就某个特定问题或需求形成某种决定 , 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活动。而本文所探讨的政府决策支持服务是指为了满足政府有关部门宏观调控、战略决策、项目投资等需要而提供所需信息内容咨询服务, 以帮助政府作出最符合实际、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等的科学决策。
(二) 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特征
1. 政府决策的特质
第一, 从宏观层面问题出发。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用户多为政府领导或有关管理部门。这些用户的工作大多从事社会宏观层面的问题, 如宏观经济调控、整体规划制定、专项规划制定和某类社会现象问题研究等。因此, 政府决策支持信息服务多用来处理宏观问题, 支持完成某项宏观层面的任务。
第二, 影响范围广泛。政府决策处理的问题既然带有宏观性质, 且往往又涉及的具体问题较多, 决策结果会影响某一地区中社会个人或主体行为, 甚至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走向和整个地区人民的福祉。
第三, 追求多元化目标。由于所需决策的问题是宏观层面, 影响范围广泛, 因此政府中的决策者必将要求决策结果同时达到多个目标, 这些目标间往往彼此制约甚至是相悖的。
2. 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特征
第一, 处理信息量大。由于政府决策处理的是宏观层面问题, 涉及范围较广, 因此要搜集处理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源, 包括多种文献资源 (传统纸质文献资料、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
第二, 研究领域广。不论是宏观调控、战略决策或是项目投资, 其研究范围都涉及行业、经济、社会和民生等诸多领域, 且上文提到决策结果的影响面也不单单是一个领域。因此, 这就要求服务要事先对诸多领域进行调研和深入分析研究。
第三, 研究方法复杂。由于研究涉及了多个领域, 有的甚至是复合性的问题, 复杂程度往往较高。因此, 需要服务人员对所服务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并且采用多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 成果质量高。政府决策支持信息一般要求提供的研究成果准确、可靠、及时, 并且尽可能提供综述性的研究成果, 或者结论性的研究成果。服务用户会要求研究成果能够直接用于日常工作甚至是实际决策, 相较于其他信息服务, 政府决策支持信息服务提供的成果要求更具实际操作性。
(三) 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内容
1. 宏观调控支持服务
为了使政府能够更科学地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 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及编制各项经济计划, 信息服务机构向政府提供关于社会经济形势等方面的情况。
2. 战略决策支持服务
为了使政府能够更科学地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问题, 信息服务机构向政府提供关于这些问题的支持性情况。
3. 项目投资支持服务
为了使政府能够更科学地选择大项目、好项目, 信息服务机构向政府提供关于选择项目的支持服务。
4. 政策制定支持服务
为了使政府能够更科学地制定各项政策, 包括经济政策、民生政策、外贸政策等, 信息服务机构向政府提供政策制定的支持服务。
二、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
1.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
所谓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 是指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一次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 使之形成可高效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这一定义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所针对的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一次信息;第二,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活动的内容是对一次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第三,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广泛使用的概念, 但对各类型信息机构来说, 信息资源建设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对信息资源的鉴别、选择、采集、组织、加工、管理, 一直是这些机构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信息资源建设的范畴和方法在不断的演变, 而这种演变, 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资源建设内涵的深刻变化。
2.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意义
政府信息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 已经积淀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工作经验,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各级政府对决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上决策服务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大专院校服务领域的拓展, 政府信息服务机构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继续加大。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主要课题。建立基础性信息资源系统, 通过系统设计、持续更新的方式, 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丰富系统内容, 将有助于我们充分开发、挖掘存量信息, 不断积累增量信息, 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挖掘, 不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为政府提供高端的政府决策支持服务。
三、基于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
(一) 建设原则
1. 需求导向
基于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 必须坚持以政府领导和部门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 必须以支持政府决策为中心开展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等。
2. 立足实际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可以以信息资源建设的实际基础为出发点, 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 逐渐拓宽信息资源采集组织范围。
3. 面向服务
基于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政府决策为中心, 以更好地服务政府领导战略决策、项目投资和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等为目标,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4. 兼顾研究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以服务为目标, 同时更要做好对信息服务研究工作的支持。只有含有研究成分的信息服务工作, 才能更好地支持政府决策。
(二) 建设内容
1. 宏观经济信息
及时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的运行数据进行解读, 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 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和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进行研判, 为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2. 政策规划信息
及时提供国家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发展规划等信息, 并阶段性地对政策趋势进行综述, 以经济工作重点为划分依据, 对国务院、各部委出台的财税、金融、价格、产业、投资、区域等10个类别的政策措施进行汇编, 为政府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制定地方性法规、政策、规划等提供参考信息。
3. 产业信息
提供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等多个重点产业的发展动态;提供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中新兴产业的趋势研判;提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沿理论、各地发展经验;提供全国及有关地区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为政府相关领导及部门部署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信息。
4. 深化改革信息
围绕改革的重点领域, 根据十八届三全会中确定的改革方向, 提供国家出台的改革方针、政策措施信息, 提供著名学者、重要学术会议对改革战略的设想、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创新、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要素市场改革等领域。
5. 专题研究信息
围绕当前我国面临着的历史发展机遇, 即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专题, 开展如何认识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重点专题研究, 为政府有关领导及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6. 经济舆情信息
运用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工具和技术, 对传统媒体网络版 (含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市场化媒体、部分海外媒体) 、网站新闻跟帖、网络社区 / 论坛 /BBS、微博、网络“意见领袖”的个人博客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24小时监测, 及时报送媒体、专家、网民对重大经济舆情事件的评论观点, 为政府有关领导及部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诉求提供依据。
(三) 建设途径
1. 加强总体规划
组织制定并积极落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制度和相应规划。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科学建设、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
2. 面向用户需求
基础性信息资源的价值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利用情况而决定的, 用户的评价又是决定信息价值的主要因素。因此, 在进行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时, 应该经常进行用户需求和调查, 明确信息服务产品的实际需求。
3. 分阶段建设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按照总体建设规划和建设制度的要求, 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建设实施。同时, 随时根据需要, 及时补充新的信息资源分类和专业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4. 加大资金投入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不断积累, 采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源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基础。应根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 分阶段投入相应的资金, 保证信息资源的建设。
5. 多途径建设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要采取多种途径积累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采集信息资源, 也可以通过实地采访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源, 或可以通过购买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资源, 还可以通过研究形成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6.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
基础服务资源 篇5
民乐县文化委党总支书记管涛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二日
同志们:
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四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县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加大文化改革发展力度,形成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全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工作部署,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点的管理,提高乡镇、各有关单位、中小学图书馆(室)、村农家书屋管理员、基层服务点文化专干的业务技能水平,做好设备、图书的使用管理工作。我们决定举办这次培训班。此次培训由县图书馆负责。在此向前来参加培训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地欢迎。
下面,我就搞好此次培训讲几点意见。
一、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建设和图书馆(室)、农家书屋建设基本情况
1、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基本情况
甘肃省文化共享工程启动于2003年,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省文化厅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先后成立了各级领-1-
导组织。截止目前,现已建成1个省分中心、14个市(州)支中心、86个县级支中心、1227个乡镇和125个街道(社区)基层服务点、16147个村基层服务点,完成“十一五”规划“村村通”目标。根据省市县统一部署,我县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目前,已全面完成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各项工作任务,成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民乐县支中心,并对全县172个行政村配备了投影仪、幕布、EVD、音响设备等,完成了基层服务点建设工作,实现了所有行政村覆盖城乡数字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
2、全县乡镇、各有关单位、村(社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农家书屋建设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积极争取村图书室建设、农家书屋建设等项目。至目前,全县已建成文化站10个,村文化室176个,农家书屋202家,机关图书室12个、爱心书屋4个、各中小学图书馆5个、图书室181个。其中全县农家书屋共计投放图书30多万册,价值450多万元。农家书屋全县覆盖率达到100%。并按照七有(有房子、有柜子、有制度、有人员、有消防设备、有氛围、有效益)的标准配套了阅览设施,并完成了图书分类、登记、造册、上架等工作。
二、全县乡镇、各有关单位、村(社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建设运行情况
近年来,我县采取县乡两级投资建场地,文化部门争取图书及基层服务点购置设备的形式,因地制宜,安排专人负责,建立了乡镇、各有关单位、村(社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场所。并将成功的经验、方式、方法进行推广,从而有力地形成了以点带面的良好势头。同时,为保障基层服务点和图书馆(室)建设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确保群众能够及时享受到优秀的文化资源。除了组织基层服务点、图书管理员进行集中培训外,还组织专业人员分赴乡镇、各有关单位、村(社区)中小学图书馆(室)、基层服务点、农家书屋进行现场培训。积极指导基层服务点、基层图书馆(室)、农家书屋建设工作。以此建成了多元化、多功能的文化教育阵地,有效地发挥和提高了基层服务点和图书馆(室)的良好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通过各项工作的开展。在面向基层服务大众,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提高公民鉴赏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实施共享工程,建设基层服务点和图书馆(室)、农家书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县把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文明素质,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文化强县的重点工作。抢抓机遇,以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为抓手,大力推进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通过不
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期逐步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传播先进文化,为人民群众提供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文化生活。目前,从我县情况看,一些地方文化设施较为落后、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状况还未得到彻底扭转。特别是一些偏远的山区,农民群众难以享受上文化生活。
二是实施文化共享工程和基层图书馆(室)建设工作,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县实现“三县”建设和打造文化大县的有力抓手,是政府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大文化项目,是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程,特别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共享工程将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和信息支撑,对于改善基层精神文化生活落后的状况,提高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目前存在的基层服务点管理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技术平台尚不完善、服务方式过于单调,大多数读者对文化共享工程的数字资源还仅仅停留在娱乐和消遣上;农民看书难,农民喜闻乐见的业余文化生活不够丰富;现有的文化服务体系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等问题。我县图书馆组织的这次培训,旨在帮助各基层服务点专干、图书馆(室)管理员提升业务技能水平,更好地发挥基层服务点、图书馆(室)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次培训班是非常及时的,也是必要的。
这次培训班虽只有一天时间,但学习的内容比较多,在讲授内容的安排上,着重是讲管理服务要求和技术操作知识,这些都是做好基层服务点和图书馆(室)管理工作的基础知识。因此,要求大家集中精力,排除干扰,认真学习,切实把该掌握的知识学到手,为各自工作的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集体森林资源产权的法理基础 篇6
关键词:集体林 产权 法理
1 集体森林资源产权的主体与客体
根据我国《宪法》、《森林法》及《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森林资源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或集体;林木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集体、个人;林地所有权的主体是国家或集体。也就是说,在我国,集体可以享有森林、林地、林木的所有权,但个人仅享有林木所有权,以及依法享有林地的使用权。我国根据在不同时期制定法律法规对于集体的称谓也不尽相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包括林地在内的国有土地和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可以由单位或者个人承包经营,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生产。这里确认的集体森林资源产权的主体为“农民集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条规定,包括林地在内的农村土地采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采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等农村土地,可以采取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这里确认的集体森林资源产权主体为“家庭”;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包括林地在的农村土地。这里确认的森林资源产权主体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第十五条规定,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这里确认的集体森林资源产权主体为“农户”。我国法律之所以对集体森林资源产权主体有多种称谓,是因为不同的法律颁布的时期不同,受当时历史条件的影响,导致多部法律对同一事项作出不同的规定。
根据法律的规定,分析得出我国对于“集体森林资源产权主体”法律性质具体界定为:
首先,指成员身份确定(一定地域范围内)但不固定(因出生、死亡、迁入、迁出等原因而获得或失去成员身份),以团体名义行使所有权的一种共同共有形式。应确定为:集体林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森林资源产权主体”中每一个成员,每个成员平等地拥有对集体林地的一份所有权,但任何成员不得以个人身份享有和行使集体所有权,只具有成员权。
其次,成员权在法律上应具体界定为几种权能:第一,参与对集体林民主管理的权利。由于其是一种依据章程或规则行使权利的组织形式,章程或规则由最高权力机关—全体成员大会制定,每人享有一票表决权,除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外,表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而对于社会资本发育程度不同的社区,应赋予不同程度的决策权。第二,根据章程选举集体林管理机构及成员的权利。依照现行法律规定,村委会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集体林享有的是经营管理权,在法律上它们与农民集体的关系应该是被代理人与代理人的法律关系。因此,法律应明确规定由全体成员大会选举集体林管理机构及其成员,并完善集体林管理机构代理责任制度。第三,享有收益权。产权利益是产权权能行使的目的,无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任何成员都应该获得应有的经济利益。第四,监督集体林管理机构及成员行为的权利。在集体森林资源产权权能和利益遭受侵害的情况下,有权推选代表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返还财产并获得赔偿。
任何一项民事权利都要指向一定的对象即客体,如果没有客体,民事权利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森林资源产权自然也如此[11]。在我国,森林资源产权的客体就是权利人的权利所指向的对象,即其所指向的具体物,包括森林、林木、林地,其具有有别于传统物权的客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森林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价值,它为人类带来的生态利益是长远的,而且这种利益及于人类共同体中的每个成员,而不限于占有或是利用森林资源的某个人类个体。另一方面,森林资源具有经济价值,森林资源的效用性和稀缺性是形成其经济价值的自然基础,只要森林资源进入市场交易,它的经济价值就是现实的和无法否定的。人们通过开发利用森林资源获得的经济利益可以直接并独占地享有,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具有“私人物品性”。
2 集体森林资源产权的内容及特点
森林资源产权的主要内容是指森林资源权利主体依法得以直接支配特定的森林资源并获得收益,他人不得妨碍的权能,是对森林、林木、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统称。“所有权”是指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森林、林木、林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的权利。“使用权”是指在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情况下,使用者依法对他人森林、林木、林地拥有的限制性的完全或部分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根据《森林法》的规定:林权主要有三个归属,一是国家林权,二是集体林权,三是个人林权。
根据集体森林资源产权的法律含义,其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首先,集体森林资源产权是财产权。它是以森林、林木和林地等财产为客体的权利,权利所体现的利益具有经济价值,是可以给予经济评价的,且可转让,而不是如人身权那样与权利人不可分离。其次,集体森林资源产权是绝对权。它以权利人以外不特定的一切人为其义务人,这些义务人负有对权利人林权的容忍、尊重和不干扰义务。再次,集体森林资源产权是支配权。它是对森林、林木和林地直接支配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其仅凭权利人单方的意思表示即可实现其所体现的利益,无须义务人一方的积极行为相配合,而且在同一森林、林木和林地上不能成立多个相互矛盾的林权,成立内容相容的多个林权时,其效力是有顺序的,即成立在先的林权优先于成立在后的林权,这些特点说明林权是支配权。
3 集体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法律依据
森林资源法制是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系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范畴,并始终与其赖以建立的林业生产关系现状保持一致。
基础服务资源 篇7
物流服务商选择的研究是在供应商的选择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Dickson (1966) 对273 名来自于美国和加拿大国家采购经理协会的采购经理进行问卷调查, 总结了供应商选择的23 个标准, 这些标准按照重要性排序分别为质量、递送、绩效历史、担保和索赔政策、生产设备和能力、价格、技术能力、财务状况、遵守程序、通信系统、声誉和在行业中的位置、拓展业务的欲望、管理和组织、作业控制、维修服务、态度、印象、包装能力、劳动关系记录、地理位置、过去业务量、培训支持和互惠协议[1]。
Dickson关于供应商选择的23 个标准构成了供应商选择标准的核心, 为之后所有供应商选择标准的发展提供了研究起点, 并对供应商选择的后续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Webber (1991) 通过分析问卷数据对Dickson的23 个标准排序进行统计后发现, 企业在供应商选择时, 价格、质量和交货期是最重要的3 个指标。
20 世纪90 年代, 物流的价值被充分体现出来, 被认为是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在该种思想下, 第三方物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其中关于物流服务商选择的研究也多了起来。总体而言, 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是在供应商选择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 具体结合物流服务的特点, 从不同角度提出相应的选择标准。
从现有文献来看, 早期关于研究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的研究侧重于物流服务商的自身资源或能力, 近些年的研究同时考虑物流服务商自身资源或能力以及物流服务商与企业的资源匹配。
2 早期物流服务商选择标准的研究
早期关于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集中于物流服务商自身拥有的一般资源或能力、物流资源或能力以及所提供物流服务的成本、价格等其他因素。
Mcginnis & Kohn (1990) 分析了物流战略的具体事项, 利用因素分析方法得出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需要考虑的9 个方面, 具体包括价格、增值服务、配送能力、完成任务的能力、错误率、计算机系统的性能、面对问题的反应能力、配送中心的数量和管理能力等。Mc Ginnis, Kochunny &Ackerman (1995) 提出了选择物流服务商的9 项标准, 具体包括: (1) 价格; (2) 出货和递送的准时性; (3) 差错率; (4) 财务稳定性; (5) 管理的创造性; (6) 满足或超越其承诺的能力; (7) 必要情况下高层管理的有效性; (8) 对未预见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反应性; (9) 满足绩效和质量要求的能力。通过实证研究显示, 价格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但仅仅是在绩效标准满足之后。并进一步分析了企业竞争战略和外部环境对物流服务商选择标准排序的影响。在企业对竞争对手采取的策略进行积极回应的情况下, 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更侧重于递送时间、递送能力以及高层管理的有效性。当企业在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的情况下, 企业在选择物流服务商时更看重递送时间、差错率和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性[2]。Stank & Maltz (1996) 认为在物流和运输领域中, 企业选择运输和仓储服务商时辨别了主要指标, 其中, 可靠性、反应性和物流能力等被认为是潜在服务提供商最重要的素质, 价格或成本被认为是其次的指标, 此外, 物流服务的灵活性也被认为是选择物流服务商的重要指标。Wilding & Juriado (2004) 从客户视角分析欧洲日用消费品行业的物流外包状况, 以递送及时性、成本、总体质量、缺损率、反应性、灵活性和实际与预期绩效的差异等指标作为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 经过对受访企业的调查, 发现服务、质量和成本被认为是选择和更换物流服务商的重要因素。
把上述选择标准按照资源基础理论视角进行分类和整理, 可以把早期关于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分为物流资源或能力 (配送能力、出货和递送的准时性、差错率、物流服务的灵活性等) 和一般资源或能力 (管理能力、财务稳定性、管理的创造性等) 。
3 近些年来物流服务商选择标准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深入, 关于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不仅关注物流服务商自身的因素, 还重视物流服务商与企业的相容性, 即资源匹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为了与物流服务商无缝连接以及有效监督和控制其物流活动更加重视物流服务商的IT能力。同时学者们的选择标准也增加了物流服务商的声誉等因素。
Sink & Langley (1997) 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标准包括质量、成本、产能、递送能力和财务稳定性。此外, 文化相容性、财务优势、运营和订价灵活性、IT能力都扮演着重要角色。Jenkins (1999) 认为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关键是成本和服务质量、配送能力、文化相容性、财务稳定性、管理团队的专业化、运作和价格的灵活性以及信息系统标准等。Sheen & Tai (2006) 以台湾直销行业为例研究了企业在物流外包过程中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 利用调查问卷数据分析发现, 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标准按重要性依次分为价格、服务态度和灵活性、服务质量、物流运作中的产品安全、时间控制的速度和稳定性、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提供增值服务的能力、产能的灵活性、管理能力、高层管理的承诺、自动化和信息系统的能力、财务稳定性、企业形象和文化相容性。Qureshi et al (2008) 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在动态环境下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和评价进行研究, 通过对印度生产电子开关的跨国公司的物流经理进行调查, 总结归纳出选择物流服务商的10项标准, 他们依次是IT能力、灵活性、管理质量、财务稳定性、相容性, 声誉、长期关系、产能波动、资产规模和质量以及地域范围和服务半径。数据分析显示, 企业选择物流服务商最看重的因素是IT能力、管理质量和财务稳定性, 最不看重的因素是地域范围和服务半径、产能波动和相容性[3]。
还有一些学者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企业选择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Go¨l & C, atay (2007) 构建了土耳其汽车公司在重新设计自己的物流运作时选择一个全球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指标体系。主要从总体企业考虑、能力、质量、客户关系和劳动关系这5 方面考虑, 这5 个一级指标又包括具体的27 个标准。Jharkhariaa & Shankarb (2007) 对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相关选择标准梳理, 总结概括了企业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需要考虑的因素, 具体包括与企业的相容性、服务成本、服务质量、声誉、长期关系、管理质量、信息分享和共同信任、信息技术能力、固定资产、运作和递送的灵活性等[4]。
根据资源理论视角, 可将上述选择标准分为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资源匹配、物流服务商的物流资源或能力、物流服务商的一般资源或能力等三类。
4 总结与评价
综上所述, 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选取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 应该从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资源匹配、物流服务商的物流资源或能力及一般资源或能力去考虑。在企业与物流服务商的资源匹配方面, 上述选择标准中包括物流资源的互补性和文化相容性;在一般资源或能力上, 上述文献中提及最多的是管理能力、IT能力、财务稳定性、固定资产。
此外, 基于资源视角的战略联盟合作伙伴的选择标准也可以为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Das & Teng (2003) 认为在跨境联盟中企业偏好合作伙伴企业的特定资源包括财务资本、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和其他无形资产, 例如企业声誉等[5]。Hitt et al (2000) 研究了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企业选择国际合作伙伴的异同, 借鉴国际联盟和伙伴选择的相关研究成果, 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辨别出选择国际联盟伙伴的几个重要因素, 它们是能力的互补性、财务资产、无形资产、提供高品质产品/服务的能力、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6]。
因此, 在借鉴资源基础理论视角下的联盟伙伴的选择标准的基础上, 结合上述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 本研究从资源基础理论的视角认为企业选择物流服务商的标准包括物流资源互补性、文化差距、有形资产、服务商声誉、管理能力、IT能力和物流能力。
摘要: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是企业实施物流外包的重要环节。本文从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开始, 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视角归纳出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标准, 以增加其理论基础。
关键词:物流服务商,选择标准,述评
参考文献
[1]Dickson G.W.An analysis of vendor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s[J].Journal of Purchasing, 1966 (2) :5-17.
[2]McGinnis M.A., Kochunny C.M., Ackerman K.B.Third Party Logistics Cho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1995, 6 (2) :93-102.
[3]Qureshi M.N., Kumar P., Kumar D.3PL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Under a Fuzzy Environment:A Case Study[J].The Icfai Journal of Supply, 2008, 29 (6) :38-53.
[4]Jharkhariaa S., Shankarb R.Selection of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An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 approach[J].Omega, 2007, 35 (3) :274-289.
[5]Das T.K., Teng B.S.A Resource-Based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Journal of Management, 2000, 26 (1) :31-61.
基础服务资源 篇8
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建设是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环节,也是建设基础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家各级教育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在资源的种类、内容、数量和质量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形成了海量的网络资源。用户能否快速、准确查找到所需的资源,对资源的利用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资源提供者应该对挖掘策略进行探讨。
云计算具有超大规模的存储和计算能力,资源和结构具有动态伸缩性,并且通过虚拟化技术和庞大的资源池按需提供服务,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在网络环境下存储和挖掘快速增长的网络资源。本研究在云服务支持的环境下,采用搜索引擎挖掘和缓存挖掘策略,实现对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挖掘,可以使用户从海量资源中快速获取所需的网络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问题的提出
广州市现有12个区,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超过2000所,在校学生近200万人,教职工约15万人。为满足广大师生学习和工作的需要,引领教育发展的方向,广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始终走在全国的前沿。从2002年开始建设广州教育科研网,铺设光纤总长度约25000公里,接入单位近2000家,联网电脑数在30万台以上,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成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光纤城域网。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广州注重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从2004年启动“教育e时代”工程开始,市教育信息中心先后购买或建设了多种类型的教育资源。各区也结合自身的优势,探索建设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库。详见表1。
到目前为止,广州市、区两级教育部门积累的教育网络资源超过100T。形成了共建共享、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信息资源体系。随着资源总量的增大和类型的增多,随之产生了非结构化、异构等问题,导致资源的查找、索引比较困难,优质资源淹没在海量资源中,造成网络资源使用率低。如何利用挖掘技术有效地提高资源的获取速度,从而提高资源使用率呢?
云服务支持的基础教育网络资源挖掘策略
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包括素材类教学资源,如文本、图形/图像、音视频等媒体素材,以及集成型教学资源,如课件、研究性学习专题、网络课程等。具有内容丰富、数量庞大、增长迅速、覆盖面广等特点。因格式和种类繁多,采用传统数据挖掘方法对此类资源进行挖掘的效果不佳。广州市基础教育网络资源挖掘策略是在云计算环境下,采用搜索引擎和Web缓存两种挖掘策略,来为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内部用户查找教育资源提供服务。
1.广州市教育搜索引擎
广州市教育搜索引擎是在参考国内外其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实践探索自主研发基于NUTCH实现的全网检索引擎。在教育网络资源挖掘检索方面,该引擎首次采用行业搜索引擎和“垂直”搜索引擎技术,依据自主用途排位的排序算法,通过爬虫和分词关键技术实现对网络资源的挖掘,并对中文分词做个性化处理。其机理图如图1所示。
2.缓存挖掘策略
缓存技术具有减少网络带宽消耗、降低服务器压力、减少网络延迟等特点。在广州教育科研网出口网关处部署代理缓存服务器,可以充分利用教科网内带宽充足、运行稳定的优势,针对基础教育网络资源采取缓存挖掘策略,以实现对资源的监控、重定向和缓存。缓存技术策略不仅作为教科网内部用户与网内资源服务器之间的桥梁,也是用户与外网资源服务器之间的桥梁。其部署结构图如图2所示。
云服务支持的基础教育网络资源挖掘的实现
1.教育网络资源搜索引擎挖掘策略的实现
研究采用云服务下的搜索引擎为工具,以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的网络学习资源为研究对象,依据以下八部分关键技术来实现,其实现过程分析如下。
(1)教育网络资源网络地址集合分析
广州市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地址集合由广州市年度教育信息化调查获取的网络地址、广佛同城化教育信息化专项建设时佛山市提交的网络资源地址、中山市教育网络资源地址三部分组成。搜集整理的网络地址集合如表2所示。搜索引擎机器人以搜集的这三部分网络资源网址为入口,理论上,通过超链接的方式,能链接到绝大部分网页。
(2)集合地址内容及状态更新操作
利用搜索引擎inject操作,调用搜索引擎的核心包crawl对上述教育网络资源地址集合库进行网络地址状态的检查、更新和分析,其主要的操作有:1对每个网址进行格式化和过滤,消除非法的网络地址,设定每个网址的状态,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初始化分值;2合并消除重复的网址;3将网址的状态、分值存入crawldb数据库,与原数据重复部分需更新。通过本步骤的操作,将上述教育网络资源网址整理出如表3所示。
(3)创建抓取列表并生成对应目录
本步骤实现创建抓取网址的列表,并以时间为名存放在segments目录下。其操作实现分为:1从上述crawldb数据库中取出网址并进行过滤;2对网址进行排序,通过网址、链接数和hash宣发综合进行降序排序;3将排列列表写入segments目录中。至此,教育搜索引擎基本完成了网址内容抓取的所有准备工作。
(4)页面内容抓取
页面内容抓取功能是将网址打开后的具体内容抓取出来,存放在对应的segment目录下。其过程分为:1按照segments目录下的抓取列表执行抓取动作;2抓取过程中页面中的其他网址可能改变,此时更新crawldb数据库中的网址;3为提高抓取速度,抓取程序启动多线程;4抓取操作过程中调用解析程序解释抓回来的数据。通过网络资源库网址页面的内容抓取,至此将所有目标资源库的内容已经抓取到广州市基础教育网络资源搜索引擎库中。
(5)解释抓取的文本和数据并存放
解释操作主要完成对抓取回来的页面进行文本和数据的解释分析并归档存放到segments对应的文件夹中。具体来说,其操作为:1整理由抓取程序反馈的数据,将页面内容分为数据和文本两部分;2数据主要是页面的题名、作者、日期、链接等内容;3文本主要指页面中的文本内容。
(6)更新网络资源地址集合
根据segments目录下面的解释分析出来的内容,对crawldb数据库进行更新,为下一轮抓取做准备工作。
(7)索引前的状态更新
更新link DB,为接下来建立文本内容和数据内容的索引工作提供准备。
(8)索引过程
为给网络资源学习使用者提供方便,本步骤主要是将抓取回来的数据转换成文本,分析文本,并将分析过的文本保存到数据库中。其实现过程为:1索引前,将数据转换成文本字符流;2对数据索引前,进行预处理,使之更加合适被索引;3将分析过的文本保存到数据库中。
搜索引擎挖掘策略通过上述八个步骤的操作,实现了广州市基础网络资源库搜索引擎的建立。
2.缓存技术挖掘策略的实现
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内的用户在访问教育网络资源时,首先判断是否符合资源描述数据库。如果符合,则实现访问路径重定向,把存放在发布系统或缓存中的文件路径返回给用户,用户可以直接从内网下载所需资源,否则再通过互联网获取。在减少网络出口带宽负担的同时,大大改善了用户的体验。其实现过程分为:1网络资源使用者向源外网服务器发起请求,请求被重定向子系统捕获;2重定向子系统针对所有用户的请求进行解析,统计当前的网络热点内容;3当该资源达到了设定的热点内容阈值,且没有被缓存系统缓存,将请求转发至缓存子系统的资源管理设备;4资源管理模块解析用户请求,如符合系统缓存策略,则将该下载任务分发至当前性能最优的缓存服务器;5缓存服务器没有保存该内容,向负载均衡模块请求用户下载信息;6资源管理设备返回相应的文件索引信息;7缓存服务器向外网的源服务器发出请求;8外网服务器返回该资源对应的下载地址给缓存服务器;9缓存服务器代理向外网服务器节点请求内容;10缓存服务器代理从外网服务器节点下载文件内容。
网络学习资源挖掘策略应用效果分析
广州市教育科研网内用户对教育网络资源的检索需求量比较大。通过实施教育网络资源挖掘策略前后的记录比照分析发现,利用搜索引擎和缓存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快速的网络资源精准定位服务,能极大改善用户访问或下载网络资源的体验,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有效减轻教育科研网出口的负担。
1.搜索引擎应用效果分析
广州市教育搜索引擎在2011年投入使用后,研究者对其检索的关键词做了技术统计发现:通过广州市教育科研网进行的信息搜索中,66%是搜索网络学习资源,平均每天超过1千次;搜索其他类型资源的比例为44%。此外,通过对检索分词的分析,用户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检索技能欠佳,主要表现在关键词的选择不恰当以及不会熟练使用高级检索功能,导致出现误检或漏检等现象,没有达到预期的检索效果。教育搜索引擎的精准检索,大大提高了网络学习资源的精准定位,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缓存应用效果分析
缓存系统动态搜集了12个区的教育网络资源,到目前为止共缓存的容量超过13T容量的资源。在此基础上,缓存系统平台利用缓存技术对被挖掘出来资源的路径、文件名等进行梳理,并分类整合,形成缓存文件推送和分享平台。基于本平台,广州市教育科研网用户可以快速地发现网内其他用户关注的热点教育资源,快速下载热点文件,也可以分享自己的网络学习资源。缓存系统从2011年12月到2014年7月,文件分享平台访问人数已达到563179人次,根据平台访问日志分析其使用情况如表4所示。
从以上缓存系统的日志分析结果来看,在异构环境下,缓存策略的实施能通过文件的索引重构、分类推送、热门分享等手段有效地解决学习者资源索引困难等问题,大大提高了网络学习资源使用率。
结论
研究在云服务的支持下,通过搜索引擎技术和缓存系统平台技术的挖掘策略,有效地解决了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在使用中存在的索引困难、查找困难等使用问题,从效果分析来看,云服务支持下的网络学习资源挖掘策略,能较好地解决广州市基础教育网络学习资源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提高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率。
随着人们对网络资源的日益依赖,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呈爆炸性增长的态势。本研究提出了在海量的教育网络资源中能快速、准确查找的两种方法,但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研究在如何保证资源的正确性、准确性、可用性等方面没有做相关研究,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网络学习资源的进一步利用,这是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下一步,研究者针对网络学习资源的利用和推广做进一步研究。
摘要: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存在着资源分散建设与管理、使用率不高等问题。本文研究分析了云服务对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管理优势,依托云服务,提出基础教育网络资源挖掘策略,进而实现搜索引擎和缓存系统,有效地解决了广州市基础教育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基础服务资源 篇9
关键词:资源基础论,并购,市场资源,并购后整合
自19世纪末期以来,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全球掀起了企业并购浪潮, 并购活动从行业内向跨行业发展, 从国内向国际发展。但并购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吗?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不高, 并购很难为主并公司创造价值 (Bruner, 2002;张新, 2003) 。对于并购成功率低的原因, 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分析, 原因包括并购前并购目的不正确、目标企业选择不当以及并购后整合不到位等等。目前, 学术界对并购后资源整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等方面, 而对市场资源整合的研究较少。下面本文将以资源基础论为基础对企业并购后市场资源整合进行研究。
一、资源基础论研究综述
资源基础论最早可以追溯到Penrose (1959) 的《企业成长论》一书。她指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 企业的成长除了受到市场竞争状况等外在要素制约, 还受到经营资源以及组织能力制约。Barney (1991) 认为, 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力的资源应具有以下特征: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资源基础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拥有异质的资源, 这种异质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
资源基础理论的提出把人们对并购原因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培育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异质资源。为了获得异质资源, 企业经常整合资源。企业整合资源可以通过两种途经实现, 一是内部发展, 二是外部交换。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管理创新等提高自身竞争力, 实现资源的异质性的做法受到诸多因素限制, 所以企业通常会向外部市场获取优质资源或把自身的优质资源在外部市场进行延伸。向外部获取资源最常用的方法是并购。通过并购, 并购方可以获取被并购方优质资源, 或将本企业的优质资源进行延伸, 增强企业的市场优势。因此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并购后, 必然面临对并购双方资源的重整。
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并购后市场资源整合框架
从前面的资源基础论中我们可知, 企业在并购后必须对并购双方的资源进行整合, 使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拥有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异质资源。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并购后资源整合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并购后资源的整合严重影响企业并购成败 (Haspeslagh&Jemison, 1991) 。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并购后的文化和人力资源整合进行, 而对企业并购后市场资源的整合研究较少, 但H o m b u r g&Bucerius (2005) 用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后市场资源的整合将影响并购价值的创造。
那么, 什么是并购后的市场资源整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市场资源内容没有具体诠释, 其中Amit和Schoemaker (1993) 认为市场营销资源包括品牌管理、分销渠道、交易双方关系、用户基础、顾客服务、商誉等;刘振伟和殷莉茹 (2006) 指出企业并购后的市场资源整合包括:供应链的整合、经销商的整合、顾客的整合、竞争对手的整合。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市场资源主要包括:品牌、分销渠道、客户关系、销售人员四个方面。因此本文接下来将以资源基础论为基础, 分析企业如何从市场资源的四个方面进行并购后整合, 从而获得有竞争力的异质资源, 达到并购后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
(一) 品牌资源整合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市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稀缺性、难完全模仿等特点。企业通过并购获得了被并购企业的品牌资源, 但如何使用这些品牌资源, 就面临不同的整合方式。
目前企业并购后品牌资源整合主要有三种方式:
1、使用并购企业原品牌。
如果并购企业品牌的知名度、顾客忠诚度较高, 市场影响力大于被并购企业品牌, 并购企业双方品牌定位基本相同, 往往使用并购企业品牌;
2、使用被并购企业品牌。
如果被并购企业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被并购企业品牌与并购企业处于不同的细分市场, 并购企业一般保留被并购企业品牌, 通过品牌整合, 加强该品牌的市场渗透力, 比如: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并购“羽西”之后, 仍然保留该品牌。
3、整合打造新品牌。
并购企业双方品牌影响力都很强, 均处于同一市场细分, 并购企业往往进行品牌整合, 使用联合品牌。如:欧莱雅并购“小护士”后, 不仅通过注入“小护士”新的技术、力量, 赋予“小护士”品牌新的生命力, 引导其以崭新的形象进入市场, 同时欧莱雅还借此契机把自身的低端市场品牌“卡尼尔”带入中国市场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 整合后的品牌应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 才能保证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 所以企业在并购后进行品牌资源整合时, 首先要对被并购企业品牌进行评估, 分析宏观经济影响、行业发展状况, 分析品牌在行业中地位、竞争力,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忠诚度等, 全面评估品牌的生存发展状况;其次要分析并购企业的资源状况、经济实力, 分析与被并购企业产品的相关程度、市场细分状况, 综合评估并购后品牌的市场反映, 品牌价值的增值, 品牌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程度等。最后是品牌资源整合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纲, 从并购企业、被并购企业的整体性、全面性出发, 综合考虑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受众群体、产品相关联程度等因素, 结合企业发展战略, 进行品牌资源整合, 形成品牌资源的异质性。
(二) 分销渠道整合
分销渠道是企业重要的市场资源, 分销渠道的设计、管理能力具有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比如:宝洁公司就凭借其较完善的分销渠道系统, 较强的渠道管理能力, 在中国日化市场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分销渠道成为宝洁公司持续竞争力资源之一。众多日化行业企业模仿宝洁的分销渠道组建自己的分销渠道, 但都无法撼动宝洁在中国日化市场的龙头地位。
并购前, 并购企业双方有各自的细分市场、分销渠道。并购后企业要发挥分销渠道的协同作用, 必须整合分销渠道, 形成分销渠道异质资源。企业并购后分销渠道整合一般有三种方式:
1、被并购企业分销渠道仍然独立运行。
如果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被并购企业品牌、专利、研发、销售能力等特殊的产权优势, 并购企业双方细分市场差别较大, 被并购企业原有的分销渠道布局合理, 运行顺畅, 并购企业为了充分利用被并购企业的资源, 通常采用分立的分销渠道;如果并购企业资源有限, 虽然被并购企业分销渠道不理想, 发展潜力不大, 但目前尚可使用, 急于对分销渠道整合, 可能会影响并购整合绩效, 并购企业通常也会采用分立的分销渠道, 待整合时机成熟时再进行分销渠道整合。
2、合并分销渠道。
如果并购企业拥有知名品牌, 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与被并购企业有相似的细分市场, 并购的目的是为了吞并同行业的弱势企业, 提高市场占有率, 企业通常采取合并分销渠道, 将被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纳入到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 执行统一的销售政策。
3、将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纳入到被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中。
如果并购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急需扩张, 但缺乏市场资源, 通过并购是想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分销渠道等资源, 并购企业通常将自己的分销渠道纳入到被并购企业中, 实现并购目标, 获得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并购后整合分销渠道, 使企业拥有更具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的分销渠道资源。在进行分销渠道整合过程中, 首先要分析并购企业双方特点、优劣势, 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产品定位、目标消费群体, 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分销渠道, 在实际运行中要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分销渠道设计;其次要加强对经销商整合, 通过有效沟通、激励, 管理经销商, 保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在分销渠道中顺畅运行。
(三) 客户关系整合
忠实的客户群体, 稳定的客户关系, 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的基础。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品牌宣传、渠道建设等营销活动, 最终要赢得客户满意, 建立与客户的长期良好关系。企业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是企业重要的市场资源, 不可完全模仿, 不可替代。
并购后, 客户可能失去对被并购企业的信任和忠诚, 企业与客户关系紧张、恶化, 因此, 并购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 采取有效策略, 加强对客户关系整合。并购企业首先要搜集客户信息, 按不同属性和特点对客户进行分类, 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措施, 稳定现有客户, 发展潜在客户。通过对客户研究, 优化企业组织系统和业务流程,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提高客户重复购买率和单个客户的价值;其次要有畅通的沟通渠道, 实现企业与客户互动交流。企业应建立必要的沟通流程, 回答客户问题、提供企业、产品相关信息、定期与客户面访、电话访问等, 与客户保持联系, 制定对客户表示感谢和处理客户抱怨的策略, 构建企业与客户的良好关系, 优化企业客户关系资源。
(四) 销售人员整合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销售人员是公司形象的代表, 是企业与客户实现购买的联系桥梁。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需要销售人员完成, 销售人员是企业市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并购后, 随着组织变革, 分销渠道整合, 必然要对销售员工进行整合。并购对被并购方销售人员来说是进入新的群体, 容易产生焦虑、压抑、紧张和陌生等的心理感受, 容易造成沟通受阻、协作困难、效率降低、员工流失等。同时, 被并购方公司的销售人员也有不同于并购企业的异质资源, 比如有全新的客户关系, 因此企业并购后对销售人员特别是被并购方的销售人员的整合关系到企业优势异质资源的建立, 关系到公司持续竞争力的构建。
企业并购后对销售人员整合首先要加强沟通, 通过顺畅的沟通渠道, 企业了解销售人员想法, 销售人员正确理解企业信息, 缓解销售人员压力, 减弱销售人员的各种心理压力和焦虑。其次要全力留住优秀销售人员。优秀人才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或竞争获胜的法宝。谁拥有优秀人才, 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企业并购后竞争对手会想办法挖走被并购企业的优秀人才, 所以主动放弃工作的往往是企业的优秀人才, 因此企业应该审时度势, 多与优秀的销售人员, 尤其是核心人员沟通, 采取措施留住或稳定那些对企业销售至关重要的销售人员。第三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并购后企业要调动起并购双方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公开、公正、竞争和择优的用人环境, 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格局, 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企业还要建立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销售人才的报酬福利机制, 形成以情感留住人才、以报酬稳定人才、以事业造就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结论
企业通过并购谋求快速发展, 使企业拥有更多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市场资源的整合对企业并购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资源基础论为基础, 分析研究了品牌、分销渠道、客户关系、销售人员等市场资源整合, 通过对市场资源整合, 企业获得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 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
并购浪潮快速席卷中国市场, 众多企业由于缺乏对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 使得企业并购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研究希望能给企业市场资源整合起到有一定指导作用, 希望企业通过并购整合能获得更多有优势的异质性市场资源。市场资源内容很多, 本文仅从品牌、分销渠道、客户关系、销售人员四方面进行研究, 存在一定片面性, 我们可以从其它市场资源方面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mit&Schoemarke.Strategic Assetsand Organizational R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J], 1993, (14) :33-46
[2]、Wernerfelt, B.From the critical resourcesto corporate strategy[J].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 1984, 5 (2) :171-180,
[3]、Barney, J.-C..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Management[J], 1991, 17 (1) :99-120
[4]、Homburg Christian and Bucerius Matthias, A Marketing Perspective on Mergers andAcquisitions:How Marketing Integration Af-fects Postmerger Performance, Journal ofMarketing, 2005, (69) :95-113.
[5]、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1.
夯实基础创新服务 篇10
一、加强领导, 完善机制, 健全网络
为了加强对社区教育工作的领导, 由中心牵头, 成立了一把手镇长任组长, 分管镇长任副组长, 学校、文化、人社、农服、司法、关工委等多部门参与的社区教育领导小组, 下设社区教育办公室, 成教校长任办公室主任, 建立并完善了社区教育章程和领导小组例会制度, 以保障社区教育的工作开展。
定期召开社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研究确定社区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推进工作落实的具体措施, 增进部门间的沟通, 互通培训信息, 为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
按照《江苏省居民学校建设标准》推进基层居民学校建设, 根据人事变动及时调整校务委员会, 有效运转。通过聘请大学生村官担任居民学校的常务副校长, 充实各村居民学校的新生力量, 逐步构成以镇社区教育中心为主体、居民学校为基础的社区教育培训网络。
二、强化建设, 完善制度, 夯实基础
我中心原址在集镇边缘, 场地又小, 不宜开展工作, 也不便群众参与学习教育活动。后通过我们出色的工作, 争取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 将社区教育中心、文体中心以及各部门的培训教育基地融合在一起建设, 实现资源共享, 新打造了一个具有现代化气息, 融教育、文化、体育、休闲为一体的全民学习中心。
新中心占地面积16 300 平方米, 建筑面积3 931.2平方米, 拥有培训室16 个, 活动室18 个, 办公用房11间, 物联智能化的报告厅、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舞蹈房、乐器室、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活动室一应俱全, 拥有适应专业培训、阅览的图书、音像资料一万余册, 教育教学设备先进, 活动器械丰富。
建立健全了社区教育工作岗位责任制度、例会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学员管理制度、各专用室管理使用制度等, 职责明确, 责任到人, 强化制度管理, 保障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贴近需求, 服务全民, 促进发展
在工作中, 我中心积极探索“贴近需求, 服务全民, 快乐学习”的社区教育理念, 并以“学园、家园、乐园”作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 结合区域实际, 组织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 满足社区各类成员的学习需求, 促进全体全面发展。
(一) 开展社区教育活动, 提升公民素养
1.定期举办百姓讲坛、道德讲堂活动,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以固定人群为主体, 向周边人群辐射、吸引, 定期举办“百姓讲坛”“道德讲堂”等活动。主要内容有家教、养身、保健、理财、普法、环保、防盗、防骗、防暴以及家乡发展、身边道德典型等,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健康文明的主流思想文化, 抢占阵地, 防止邪教、迷信等不良思想文化的侵入, 缓解社会矛盾, 构建和谐社会。
2.关注青少年校外教育, 举办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班
解决农村家长的渴望, 破解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 从城市、高校引进了专业师资, 为乡村的孩子们举办了乐器、舞蹈、绘画、书法、跆拳道等假日培训班, 开展各项素质教育, 为基层乡村孩子们的特长发展提供机会, 创造条件。
3.丰富老年教育课程, 引导成立社团, 提升生命质量
每年精心制订《老年学校教学计划》, 并依计划逐一落实, 举办了历史文化知识、防盗防骗防抢常识、老年运动常识、健康养生知识、网上课程学习方法指导等培训。中心牵头, 由本镇中老年居民自愿组成天韵社团, 组织师资为他们开展各类民乐演奏培训, 辐射带动周边群众开展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 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指数。
(二) 服务三农, 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围绕我镇有机农业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利用县域内农科院所的优势, 邀请农科专家, 依托各种专业合作社平台, 大面积组织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如:“执证农民有机水稻专业培训”“执证农民彩叶苗木专业培训”“执证农民有机蔬菜专业培训”“合作社组织培训”“农村经纪人培训”“网络销售培训”等。培训内容丰富, 方式灵活多样, 通俗、易懂、实用, 用实打实的案例, 让种养户学到真本领。
(三) 注重劳动力转移和企业职工培训, 服务企业发展
协同人社部门, 开展“劳动力转移培训”“外来务工人员培训”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如, 锻造工初级中级培训、钳工初级中级培训、金山村失地农民特色蔬菜腌制培训。对部分企业、窑厂中来自于外省市的职工进行岗前培训, 对他们进行相关法律、安全、生产技能、企业文化等培训, 为他们维护自身利益、自身安全送去了法律知识, 也为地方安全生产, 和谐生产, 维护了稳定。
(四) 深入探索创业培训, 为我镇居民创业提供智力支撑
为配合打造创业型城市, 密切与人社、工商、税务等部门合作, 在我镇大范围开展“创业意识”培训工作, 掀起我镇居民的创业热情。在激发创业学习需求的基础上, 又进一步举办“创办你的企业 (SYB) 培训班”, 让拟创业者深入学习创业初步知识, 掌握创业技能, 了解创业政策, 开拓“大众创业”新局面。
四、开拓创新, 彰显特色, 提升内涵
(一) 开展社区教育课题研究, 提升内涵建设
通过课题研究, 来加强工作内涵建设。我们申报的“十二五”规划课题《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成人教育转型的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效性途径的探索》, 被江苏省社会教育指导中心由普通立项课题转为重点立项课题, 在课题研究中, 团队在国家、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 篇, 在县、市、省各项评比中多篇论文、案例、征文获奖, 本课题已于2014 年12 月底顺利结题, 并于2015 年9 月被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评为“2010-2015 年江苏省社会教育研究优秀科研成果”。
(二) 探索社区教育课程建设, 打造培训特色
结合本地实际开发地方课程, 组织开展相关培训, 打造本土特色培训项目。2012 年我们编写的《天王镇居民手册》和《戴庄有机农业生产通俗读本》荣获省级三等奖;2013 年我们编写的 《发展休闲农业打造魅力乡村》的乡土课程荣获省级一等奖;2014 年我们编写的乡土课程《现代农业发展下的“戴庄模式”》, 荣获省级三等奖;2015 年在百姓讲坛“和谐生活系列课”中, 我们的《崇尚科学抵制邪教》视频课程, 参加江苏开放大学、江苏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主办的老年远程教育优秀音像教材和优秀课件评比, 荣获三等奖。
(三) 坚持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 不断推动学习型组织创建
每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期间, 我中心认真筹划、组织, 协同组织办、妇联、文体中心、人社中心、农服中心等多部门, 广泛开展了各类学习教育活动, 并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表彰“三项”学习型组织, 大力宣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 掀起了全镇学习热潮。
我中心在2014 年顺利通过了镇江市教育现代化先进社区教育中心和江苏省标准化社区教育中心的验收。今后我们将继续以阵地建设为基础, 以内涵建设为核心, 开展项目研究, 提升培训活动质量, 打造特色品牌, 推动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发展, 努力提升社区教育服务能力, 推动全民终身学习, 服务地方的“五个文明”建设, 服务和谐社区的治理创新。
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推进社区教育:首先,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工作机制, 健全社区教育网络, 推动健康发展;其次, 通过强化阵地建设, 完善工作制度, 夯实服务基础能力;然后, 贴近各类人群的需求, 服务终身学习, 促进全民的全面发展;最后, 通过特色创新, 提升内涵, 更好地服务地方发展。
关键词:健全网络,完善机制,夯实基础,贴近需求,服务全民,彰显特色
参考文献
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建设 篇11
从现实情况来看,这种作为资源“仓库”的单一属性来设计建设的教学资源平台,在课堂教学支持上存在着它的局限性。首先,一线老师使用这种平台不太方便,要想用里面的某个资源,都必须先下载,待下载到本机后才能使用,不能直接应用。其次,这种平台的设计,它对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要求比较高,要用里面的资源来上课的话,就必须先把下载下来的资源,通过其他的软件重新来制作合成,这对一部分老师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或者是农村的一些教师,就有点为难了。这样的平台,教师使用起来不太方便,自然而然就不愿意使用,平台的利用率比较低。笔者从近几年的调研情况来看,也证实了这点,有的平台一年下来,教师下载资源的次数总共也就几十次而已。
因此,对教学资源平台的设计,就必须从教师、学生的教与学角度来提供教学服务,而不仅仅是资源素材的存储,简简单单的一个资源库,要着眼于教师,着眼于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生。
平台的技术支持
数字资源平台采用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基于.NET框架开发,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采用先进的多层体系结构,代码封装性好,安全性能高,可扩展性好,客户端零维护。
采用分布网络部署。各网点与总服务器通过因特网实时互联,可通过下载来自总服务器的数据更新包进行数据升级,也可通过总服务器共享学校或地区优质资源。
符合国家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应用规范(CELTS-42)》,可与其他支持该规范的资源平台进行数据交换。
平台的栏目
根据平台定位及中小学教学特点,教学资源平台栏目主要设置有:在线教学、自主编辑、个人空间、专题教育、教师培训、区域管理等,其中核心是在线教学、自主编辑。
在线教学:在线运行平台教学资源,即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课文或知识点,直接应用其平台里的资源进行课堂教学。自主编辑:在平台预置资源的基础上教师自主编辑,即对预置的资源进行添加修改或重新设计,编制出教师个性化的资源,实现个性化的教学思想。个人空间:用于教师存储个人上传的资源、收藏的资源、制作的资源及留言、交流等。专题教育:提供有若干专题性教育的资源,如安全教育、环境教育等。教师培训:主要提供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关资源,如专家讲座、优质课件等。区域管理:包括统计查看、数据更新、共享审批等。
平台的特色
正因为教学资源平台从设计理念上与现有的平台不一样,自然有它的特色。
1.预置的教学资源独特新颖。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全面满足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需求,突破传统资源库的资源列表的简单呈现方式,预置资源是按照课文篇目或单元知识点,按照教学设计理念,有机地组织成非线性的教学资源,它不是一个简单的“死”课件。另外,具体到资源素材,都是依据教学知识点和学生年龄特征以及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设计使用不同的媒体类型及其表现形式,如动画、视频、音频、图片、图像和文本等,为教师提供丰富实用的资源。
2.满足多样化的个性教学需求。对于一个平台的好坏,使用率高不高,关键在于是否能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因为每一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思路,而且每一个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也是参差不齐的。因此,作为一个服务教师的资源平台,就必须满足教师不一样的需求。平台里面除了预置符合教学设计的资源外,还能让教师可以自主编辑,也就是说,平台除了可以满足教师直接应用平台里预置的资源进行课堂教学外,还可以在平台预置的资源基础上,教师自己可添加或修改资源,甚至在平台里全新制作一个个性化的资源,从而使不同信息化素养的教师能够自由的选择。
3.资源在线使用、一点就来。教师根据课堂教学需要,随心所欲、快捷方便地点击和使用平台内预置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节省课前查找和下载资源或者自己动手制作课件的大量时间。
4.师生教与学活动的多方位支持。以教学为中心构建资源的体系,为教师、学生这对学习共同体的课程学习、自主探究、评测反馈、讨论交流等活动提供多方位支持。
结束语
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平台不再是单纯的资源管理系统,而是资源组织、教学演示、协作交流、教学反馈、探究实践的工具,是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紧密结合,渗透到资源组织、应用到各个层面的系统。
在目前数字出版浪潮中,传统教育音像出版单位,经过多年优质资源的积淀,在传统磁带、光盘的基础上,建设教学资源平台是水到渠成,也是走出当前困境的一个有效举措,它必将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基础服务资源 篇12
一、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和资源基础
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秩序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状态。所谓制度是一个从观念到行动的约束系统。制度是实现一定社会秩序的工具。政治制度是这个约束系统的其中一项内容。由于制度是社会关系的表现, 制度的变迁就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变化。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制度变迁的第一动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根据马克思观点, 制度变迁是从两个层面上展开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第一个层次制度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第二个层次制度的变化:即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规范等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政治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是经济制度的变迁, 而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变化。马克思指明了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给理解政治制度变迁提供了基本方向。生产力的变化推动经济领域内各种资源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第一层次制度变迁, 这种力量传达到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内引起这些领域内各种资源关系的调整, 产生第二层次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变迁是两个层次各种社会资源关系调整的总结果。换句话说, 每一个层次资源运动的结果都会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进程。由于第二层次社会资源的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政治制度的具体面貌便会各具特色的呈现。政治制度不具普适意义的原因也在于此。两个层次各种社会资源的运动通过其代表 (利益主体) 的斗争实现最终的社会秩序状态, 即各层次制度的实现。一种政治制度代表着一种社会整体资源关系的实现状态。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实质上就是第二层次社会资源总和。我们把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具体环境称为政治制度环境。所谓政治制度环境由建立政治制度基础的权力、文化、思想和习俗等资源构成。政治制度环境虽然也是可以改变的, 但与政治制度安排相比, 政治制度环境的变迁要相对缓慢的多。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力量来自内外两方面:内部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经济制度变迁进而导致的政治制度安排的调整变动;外部由于政治制度环境变化对政治制度变迁的作用。因而政治制度变迁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作用结果。内生变量是指政治制度具体安排, 外生变量是政治制度环境。这是从整体上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环境和过程简明描述。为了清晰地了解具体政治制度变迁中的影响因素, 有必要具体地分析一个政治制度变迁是如何发生的。
制度也是一种资源, 而且是社会的基础资源。制度变迁可以运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构架来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政治制度的均衡来具体考察政治制度调整变化的规律。政治制度需求是基于秩序的需要产生的。由于人能力的有限性和社会生活特性, 社会需要政治制度提供足够的服务以满足秩序的需要。借鉴诺思关于制度供需的分析思路, 制度需求是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的。而制度供给是由主体及社会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构成资源体系提供的。而这个资源体系是政治制度存在、变迁的基础。所谓政治制度均衡是指政治制度供给满足政治制度需求的状态。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制度非均衡主要是: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因为政治制度均衡状态理论上由政治制度需求和政治制度供给共同决定的, 但是政治制度需求具有一定的相对的稳定性, 因而政治制度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供给不足或过剩。具体地说, 政治制度需求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的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最终导致的对政治制度安排调整的要求。政治制度需求的力量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但政治制度需求本身未必能够带来政治制度的进步变化, 它仅仅是对政治制度变迁的潜在要求, 这种要求能否真正实现还取决于政治制度供给状态及外在的政治制度环境。如果政治制度供给主体没有足够知识、能力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需要的新的政治制度设计, 那么在一个阶段上, 政治制度变迁也就不能实现。而政治制度环境也对政治制度变迁主体提供的新政治制度起到相当大影响作用, 它能延缓甚至阻止新政治制度的实现。由于政治制度供给主体的知识、能力和利益的影响, 及政治制度环境的阻碍,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政治制度可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无法进入实践, 尽管这并不影响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政治稳定。总体来说, 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都是通过影响政治制度供给发挥作用的。包括对政治制度供给主体和制度内容的影响。借鉴诺思的观点, 政治制度供给包括三个部分:即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实施机制, 其中正式制度是指由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 包括宪法、成文法与行为规范;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来源于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 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与意识形态等因素。而实施机制则是监督规则和保证规则实现的一套方法。由于这些内容影响政治制度供给, 这也构成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政治制度非均衡状态下, 政治依然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原因在于政治供给主体、政治制度环境仍有待制度需求力量继续推动。但制度供给的进程需要供给主体来推动。制度供给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对影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的认知决定了制度供给的实际状况。诺思把制度供给主体分为“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根据充任“第一行动集团”的差异, 可以把制度变迁分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 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 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第三, 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 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 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从制度变迁的步骤看, 推动制度变迁主体的“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的共同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创造政治制度需求, 政治制度需求决定了政治制度供给的运动方向和目标, 但这并不决定政治制度供给的实际状态。政治制度供给主体、政治制度 (供给) 环境决定政治制度供给的实际状态。
可以把影响和推动政治制度变迁方向的因素称为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把影响政治制度变迁实现及路径的因素称为资源因素。政治制度变迁是在经济动力推动下, 在本土资源基础之上实现的政治制度安排的变化。西方理论和制度的引入是通过对本土资源的补充和改变来为政治制度变迁提供新资源基础的。这种制度引进能否通过改变原有资源基础达成满足制度变迁新的资源基础决定政治制度变迁能否真正实现。尽管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创造了政治制度需求, 政治制度实现的基础却是本土资源。本土的资源基础决定政治制度变迁的实现及路径。正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载体——本土资源的存在使得具体政治制度安排显得尤为复杂。制度变迁的本土资源涵盖制度变迁主体状况、文化环境、现存制度等等。制度需求未必能直接带来相应的制度供给, 政治制度在实现关键取决与它的基础本土资源。只有通过理论补充、制度引进改变制度的资源基础适应新制度的需要, 政治制度变迁才可能实现。资源基础的变化势必带动制度的变化, 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前提。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从经济资源关系变化开始逐层改变着社会资源, 创造制度需求, 这种制度需求只有在制度变迁动力改变到制度的资源基础时——为新制度奠定相应资源基础时, 制度变迁才现实发生。
二、西方政治理论、本土资源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影响
晚清中国的颓废局面迫使传统政治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进入了有识之士的理论审视范围, 这就为西方政治理论的涌入提供了契机。近代中国本土资源状态的变化打破原有的政治制度均衡, 在政治制度需求推动下19世纪国人开始对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充满赞扬和期待, 把西方政治制度引入中国实践成为不少人的理想寄托和奋斗目标。西方理论的输入是对政治制度供给产生了影响, 政治制度供给根本上来自于本土资源及其改变。西方理论是通过改变本土资源状态发挥政治制度供给方面的影响作用。西方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登陆中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传播到19世纪末, 终于登上中国政治实践的大舞台, 但清末的维新变法、预备立宪没有能够把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实现于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清朝政权瓦解之后, 随着巨大实践空间的打开, 自西方的总统制、议会制与政党政治等均在中国社会进行过实践尝试, 然而结果无一例外地都归于失败。形成了光怪陆离的清末民初政治现象。西方理论和制度终归没有完成政治制度供给任务, 新的政治制度均衡没有实现。这是由于虽然在正式制度方面可以通过移植西方政治制度一夕之间实现变化, 但是形成政治制度供给基础的本土资源, 尤其是非正式制度没有像正式制度变化那样同步变化, 新的政治制度供给没有完成。由于制度是构结各种资源的框架, 制度是在各种资源关系变化中应运而生的, 因而本土资源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变化的前提。制度表现的是一种社会资源的秩序状态, 总体资源的变化打破秩序时意味着制度供需失衡, 要用新的制度来规范变化了的总体资源秩序。而且, 作为社会基础资源, 制度与社会总体资源结构的和谐适应, 是秩序的内在要求。
20世纪初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古德诺曾亲历了西方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古德诺 (1859~1939) Goodnow, Frank Johnson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著作有《比较行政法》、《政治与行政》、《美国的市政府》、《美国行政法原则》等。古德诺1913 年曾到北京任袁世凯政府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对中国实行西方政治制度前景忧虑, 认为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及其原则对于中国实践并无太大意义, 在中国建立真正的西方民主共和制只不过是一场梦, 他发表于1915年《共和与君主论》总结出西方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宜中国的结论。这种结论一直贯穿在古德诺返美后作的《中国新约法论》和《中国的变革》等演说及1926年出版的《解析中国》一书中。这说明尽管客观上古德诺的结论对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起到了辩护作用, 这些结论实质上也代表了古德诺当时对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命运真实理解。从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分析理路上来看, 要弄清从一种政治制度向另一种政治制度的变迁, 关键还是在于理解制度变迁机制的动力源。政治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尽管正式制度可能会在一夕之间发生变化, 但融入在习俗、传统和行为准则中的非正式制度却是难以同步改变的。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中, 人的行为受到正规规则和非正规规则的约束, 后者就是由习俗、道德、文化等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对政治制度供给发挥着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古德诺对中国实行西方政治制度前景忧虑的原因在于他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古德诺1926年出版的《解析中国》一书。分析了中国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社会经济及政治生活等各方面情况, 并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变革及前景作了保守的评论。坚持其关于中国国情特殊性的见解, 并根据当时的物质主义现代化观点, 把中西发展差距归结为中国科技落后, 批评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时更多注重于西方的哲学而非科学, 结果是太相信哲学思想上的变革对于中国复兴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人应首先致力于学西方的科技以发展经济, 不必抛弃传统的儒家思想而接受西方的哲学观念。书中将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失败与挫折归罪于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激进, 而对晚清预备立宪因辛亥革命而中断则深觉惋惜, 称若非革命, 中国到1917年就可能建成具有一定的有限君主制性质的代议政体。对于民国政治前景, 古德诺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一方面认为需要政治强人出面建立权威以稳定社会秩序, 但同时对于政治强人统治下建立起来的是现代宪政制度还是建立旧式专制制度, 他也无法预测。最后他寄希望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整体性进步, 包括经济发展、科学普及、家族观念的淡化等, 由此将可逐步走向宪政, 逐步实现真正的共和制度。古德诺返美后作的《中国新约法论》和《中国的变革》等演说中认为:在中国人尚未培养出纪律性、个人权利观念、社会协作能力之前, 某种具有专制色彩的政府是可以存在的。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应当强调的是权威而非自由, 培养人民对权威的服从重于对个人权利的关心, 注重行政效能而非由民众参与的代议制。应该建立强大巩固的政府, 以大力发展工业, 改革教育, 普及科学等。古德诺一方面认识到新政治制度对本土资源的尖锐矛盾, 认识到了制度构建与本土资源关系问题。另一方面他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却不可取。他的主张是试图往回走, 为适应本土资源状态和变化以后退来妥协。他主张建立强大政府、要总统集权、甚至回到帝制上去。实际上, 继续往前走固然要遭遇本土资源压力, 但就此往回走更会遭到本土资源的阻挡, 因为本土资源中已经有些因素发生了某些变化, 西方理论的某些观念和制度设计已经渐入人心, 回头的路已经不可能了。可是继续推行西方政治制度, 本土资源的其它因素又不能接受。难为的是本土资源中各因素对西方理论的“态度”并不一致, 导致进退两难。而古德诺显然对后退更有信心。他主张建立专制色彩的政府。期望通过后退来等待本土资源的变化。20世纪初随着清政权的瓦解, 尽管随着传统政治制度的退出在政治制度上留下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而由于本土资源的关系, 西方政治制度又不能直接解决新的制度供给, 制度供需大面积失衡就表现出来。政治制度变迁是适应本土资源变化基础上创造制度动态均衡, 制度均衡与本土资源是结合在一起的。制度供需打破制度均衡, 实质是本土资源变化所致。制度均衡有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打破制度均衡还不等于能创造新的制度均衡。这正是制度均衡对本土资源状态和变化的复杂要求。本土资源是一个整体, 内部的变化并不一致, 单一资源因素的变化不是本土资源总体变化的标志, 制度均衡对应的是本土资源整体的变化。西方政治理论的传播导致了本土资源内政治思想的变化, 但仅椐此变化就期望能通过引进西方制度重建制度均衡是不可行的。因为制度均衡要求的本土资源的整体变化并没有真实地实现。本土资源的整体变化并不是绝对的, 往往是主要资源的变化和彼此结合状态的变化。古德诺面临的是中国本土资源中单因素变化难题:如果继续推行西方民主共和制度, 试图增加制度供给以构建新的制度均衡, 则本土资源由于大部分不具有单因素的变化速度而滞后, 新的制度无法建立, 也就不可能重建制度均衡;如果回到本土资源原有状态上构建制度则遭遇已经变化了的单因素 (如政治思想) 的阻挡。民国初年, 君主专制解体之后, 向前:西方民主共和制无法真正建立, 向后:重回专制已不可能。进退两难的原因在于制度均衡和本土资源的复杂关系。作为社会基础资源的制度必须适应社会整体资源结构要求, 才能够从整体上规范各种资源关系, 这种基础资源的变化取决于各种社会资源关系的变化要求。考察政治制度变迁必须立足于本土资源的变化, 这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规律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2卷
[2].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
[4].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5].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6].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载古德诺:《解析中国》,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年版
[7].古德诺.解析中国[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基础服务资源】推荐阅读:
基础服务09-03
农村金融基础服务06-02
基础设施即服务11-24
银行基础服务整改报告07-15
服务地方基础教育论文01-07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05-30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12-20
服务器的基础知识06-09
夯实会计基础 服务经济建设07-31
旅游项目基础服务工作计划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