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基础论

2024-05-30

资源基础论(共12篇)

资源基础论 篇1

摘要: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异质资源。为了快速获得其他企业的异质资源, 企业往往采用并购战略。并购后, 企业必然面临资源重整, 其中市场资源整合是企业并购后资源整合的重要内容。本文以资源基础论为基础, 分析企业该如何从市场资源的四个方面:品牌资源、分销渠道资源、客户关系资源、销售人员资源进行并购后整合。

关键词:资源基础论,并购,市场资源,并购后整合

自19世纪末期以来,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在全球掀起了企业并购浪潮, 并购活动从行业内向跨行业发展, 从国内向国际发展。但并购能为公司创造价值吗?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并购的成功率不高, 并购很难为主并公司创造价值 (Bruner, 2002;张新, 2003) 。对于并购成功率低的原因, 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大量分析, 原因包括并购前并购目的不正确、目标企业选择不当以及并购后整合不到位等等。目前, 学术界对并购后资源整合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等方面, 而对市场资源整合的研究较少。下面本文将以资源基础论为基础对企业并购后市场资源整合进行研究。

一、资源基础论研究综述

资源基础论最早可以追溯到Penrose (1959) 的《企业成长论》一书。她指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 企业的成长除了受到市场竞争状况等外在要素制约, 还受到经营资源以及组织能力制约。Barney (1991) 认为, 给企业带来持续竞争力的资源应具有以下特征: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因此资源基础论的核心思想是企业拥有异质的资源, 这种异质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源泉。

资源基础理论的提出把人们对并购原因研究的重心转移到培育具有超额获利能力的异质资源。为了获得异质资源, 企业经常整合资源。企业整合资源可以通过两种途经实现, 一是内部发展, 二是外部交换。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管理创新等提高自身竞争力, 实现资源的异质性的做法受到诸多因素限制, 所以企业通常会向外部市场获取优质资源或把自身的优质资源在外部市场进行延伸。向外部获取资源最常用的方法是并购。通过并购, 并购方可以获取被并购方优质资源, 或将本企业的优质资源进行延伸, 增强企业的市场优势。因此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并购后, 必然面临对并购双方资源的重整。

二、基于资源基础理论的企业并购后市场资源整合框架

从前面的资源基础论中我们可知, 企业在并购后必须对并购双方的资源进行整合, 使并购重组后的企业拥有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异质资源。目前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并购后资源整合进行了大量研究, 研究表明并购后资源的整合严重影响企业并购成败 (Haspeslagh&Jemison, 1991) 。但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并购后的文化和人力资源整合进行, 而对企业并购后市场资源的整合研究较少, 但H o m b u r g&Bucerius (2005) 用实证研究表明并购后市场资源的整合将影响并购价值的创造。

那么, 什么是并购后的市场资源整合?目前国内外学者对市场资源内容没有具体诠释, 其中Amit和Schoemaker (1993) 认为市场营销资源包括品牌管理、分销渠道、交易双方关系、用户基础、顾客服务、商誉等;刘振伟和殷莉茹 (2006) 指出企业并购后的市场资源整合包括:供应链的整合、经销商的整合、顾客的整合、竞争对手的整合。在此基础上, 本文认为市场资源主要包括:品牌、分销渠道、客户关系、销售人员四个方面。因此本文接下来将以资源基础论为基础, 分析企业如何从市场资源的四个方面进行并购后整合, 从而获得有竞争力的异质资源, 达到并购后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

(一) 品牌资源整合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是企业市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稀缺性、难完全模仿等特点。企业通过并购获得了被并购企业的品牌资源, 但如何使用这些品牌资源, 就面临不同的整合方式。

目前企业并购后品牌资源整合主要有三种方式:

1、使用并购企业原品牌。

如果并购企业品牌的知名度、顾客忠诚度较高, 市场影响力大于被并购企业品牌, 并购企业双方品牌定位基本相同, 往往使用并购企业品牌;

2、使用被并购企业品牌。

如果被并购企业有良好的品牌形象、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被并购企业品牌与并购企业处于不同的细分市场, 并购企业一般保留被并购企业品牌, 通过品牌整合, 加强该品牌的市场渗透力, 比如:世界最大的化妆品公司欧莱雅并购“羽西”之后, 仍然保留该品牌。

3、整合打造新品牌。

并购企业双方品牌影响力都很强, 均处于同一市场细分, 并购企业往往进行品牌整合, 使用联合品牌。如:欧莱雅并购“小护士”后, 不仅通过注入“小护士”新的技术、力量, 赋予“小护士”品牌新的生命力, 引导其以崭新的形象进入市场, 同时欧莱雅还借此契机把自身的低端市场品牌“卡尼尔”带入中国市场

根据资源基础理论, 整合后的品牌应具有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等特征, 才能保证企业具有持续竞争力, 所以企业在并购后进行品牌资源整合时, 首先要对被并购企业品牌进行评估, 分析宏观经济影响、行业发展状况, 分析品牌在行业中地位、竞争力,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忠诚度等, 全面评估品牌的生存发展状况;其次要分析并购企业的资源状况、经济实力, 分析与被并购企业产品的相关程度、市场细分状况, 综合评估并购后品牌的市场反映, 品牌价值的增值, 品牌不可模仿、不可替代的程度等。最后是品牌资源整合要以企业发展战略为纲, 从并购企业、被并购企业的整体性、全面性出发, 综合考虑品牌形象、品牌定位、受众群体、产品相关联程度等因素, 结合企业发展战略, 进行品牌资源整合, 形成品牌资源的异质性。

(二) 分销渠道整合

分销渠道是企业重要的市场资源, 分销渠道的设计、管理能力具有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比如:宝洁公司就凭借其较完善的分销渠道系统, 较强的渠道管理能力, 在中国日化市场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分销渠道成为宝洁公司持续竞争力资源之一。众多日化行业企业模仿宝洁的分销渠道组建自己的分销渠道, 但都无法撼动宝洁在中国日化市场的龙头地位。

并购前, 并购企业双方有各自的细分市场、分销渠道。并购后企业要发挥分销渠道的协同作用, 必须整合分销渠道, 形成分销渠道异质资源。企业并购后分销渠道整合一般有三种方式:

1、被并购企业分销渠道仍然独立运行。

如果企业并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被并购企业品牌、专利、研发、销售能力等特殊的产权优势, 并购企业双方细分市场差别较大, 被并购企业原有的分销渠道布局合理, 运行顺畅, 并购企业为了充分利用被并购企业的资源, 通常采用分立的分销渠道;如果并购企业资源有限, 虽然被并购企业分销渠道不理想, 发展潜力不大, 但目前尚可使用, 急于对分销渠道整合, 可能会影响并购整合绩效, 并购企业通常也会采用分立的分销渠道, 待整合时机成熟时再进行分销渠道整合。

2、合并分销渠道。

如果并购企业拥有知名品牌, 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与被并购企业有相似的细分市场, 并购的目的是为了吞并同行业的弱势企业, 提高市场占有率, 企业通常采取合并分销渠道, 将被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纳入到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 执行统一的销售政策。

3、将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纳入到被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中。

如果并购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 急需扩张, 但缺乏市场资源, 通过并购是想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品牌、市场占有率、分销渠道等资源, 并购企业通常将自己的分销渠道纳入到被并购企业中, 实现并购目标, 获得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并购后整合分销渠道, 使企业拥有更具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的分销渠道资源。在进行分销渠道整合过程中, 首先要分析并购企业双方特点、优劣势, 分析企业发展战略, 产品定位、目标消费群体, 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分销渠道, 在实际运行中要根据市场变化随时调整分销渠道设计;其次要加强对经销商整合, 通过有效沟通、激励, 管理经销商, 保证资金流、商品流、信息流在分销渠道中顺畅运行。

(三) 客户关系整合

忠实的客户群体, 稳定的客户关系, 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的基础。企业进行产品研发、品牌宣传、渠道建设等营销活动, 最终要赢得客户满意, 建立与客户的长期良好关系。企业与客户的良好关系是企业重要的市场资源, 不可完全模仿, 不可替代。

并购后, 客户可能失去对被并购企业的信任和忠诚, 企业与客户关系紧张、恶化, 因此, 并购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 采取有效策略, 加强对客户关系整合。并购企业首先要搜集客户信息, 按不同属性和特点对客户进行分类, 针对不同类别的客户采取不同的措施, 稳定现有客户, 发展潜在客户。通过对客户研究, 优化企业组织系统和业务流程, 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提高客户重复购买率和单个客户的价值;其次要有畅通的沟通渠道, 实现企业与客户互动交流。企业应建立必要的沟通流程, 回答客户问题、提供企业、产品相关信息、定期与客户面访、电话访问等, 与客户保持联系, 制定对客户表示感谢和处理客户抱怨的策略, 构建企业与客户的良好关系, 优化企业客户关系资源。

(四) 销售人员整合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 市场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销售人员是公司形象的代表, 是企业与客户实现购买的联系桥梁。企业市场营销活动需要销售人员完成, 销售人员是企业市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并购后, 随着组织变革, 分销渠道整合, 必然要对销售员工进行整合。并购对被并购方销售人员来说是进入新的群体, 容易产生焦虑、压抑、紧张和陌生等的心理感受, 容易造成沟通受阻、协作困难、效率降低、员工流失等。同时, 被并购方公司的销售人员也有不同于并购企业的异质资源, 比如有全新的客户关系, 因此企业并购后对销售人员特别是被并购方的销售人员的整合关系到企业优势异质资源的建立, 关系到公司持续竞争力的构建。

企业并购后对销售人员整合首先要加强沟通, 通过顺畅的沟通渠道, 企业了解销售人员想法, 销售人员正确理解企业信息, 缓解销售人员压力, 减弱销售人员的各种心理压力和焦虑。其次要全力留住优秀销售人员。优秀人才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或竞争获胜的法宝。谁拥有优秀人才, 谁就拥有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企业并购后竞争对手会想办法挖走被并购企业的优秀人才, 所以主动放弃工作的往往是企业的优秀人才, 因此企业应该审时度势, 多与优秀的销售人员, 尤其是核心人员沟通, 采取措施留住或稳定那些对企业销售至关重要的销售人员。第三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并购后企业要调动起并购双方销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营造公开、公正、竞争和择优的用人环境, 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竞争格局, 建立一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和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企业还要建立吸引、培养和留住优秀销售人才的报酬福利机制, 形成以情感留住人才、以报酬稳定人才、以事业造就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结论

企业通过并购谋求快速发展, 使企业拥有更多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企业并购后的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 市场资源的整合对企业并购绩效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以资源基础论为基础, 分析研究了品牌、分销渠道、客户关系、销售人员等市场资源整合, 通过对市场资源整合, 企业获得有价值、稀缺、不可完全模仿、不可替代的资源, 提升企业长期竞争力。

并购浪潮快速席卷中国市场, 众多企业由于缺乏对市场资源的有效整合, 使得企业并购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研究希望能给企业市场资源整合起到有一定指导作用, 希望企业通过并购整合能获得更多有优势的异质性市场资源。市场资源内容很多, 本文仅从品牌、分销渠道、客户关系、销售人员四方面进行研究, 存在一定片面性, 我们可以从其它市场资源方面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Amit&Schoemarke.Strategic Assetsand Organizational R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J], 1993, (14) :33-46

[2]、Wernerfelt, B.From the critical resourcesto corporate strategy[J].Strategy Man-agement Journal, 1984, 5 (2) :171-180,

[3]、Barney, J.-C..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 Journal ofManagement[J], 1991, 17 (1) :99-120

[4]、Homburg Christian and Bucerius Matthias, A Marketing Perspective on Mergers andAcquisitions:How Marketing Integration Af-fects Postmerger Performance, Journal ofMarketing, 2005, (69) :95-113.

[5]、杨洁.企业并购整合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1.

[6]、刘振伟, 殷莉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市场资源整合[J], 经济师.2006, 2

资源基础论 篇2

文化是企业内生资源的基础。如果把企业比做一棵树,文化则是树之根基。根的健康与强壮,决定了树的繁荣和常青。我们的企业从哪里来?我们的企业到哪里去?我们为了什么而奋斗?我们如何去奋斗?对于这些关乎企业生存根本的问题,企业文化以理想、信仰和价值准则的名义,作出了回答。中国南车股份公司既承载着振兴民族工业的无上荣光,又肩负着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的重大使命,迫切需要凝聚力量,集中才智。只有形成共同的价值体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共同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业务流程,才能成就共同的事业。因沟通而理解,因认同而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在此,价值也在此。企业文化内核与品牌内核的一致性:南车企业文化的内核是“责任”。对国家、对社会、对股东、对用户、对员工,南车都持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份责任体现在对国家负有振兴民族工业的责任,对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运输方式,对股东创造优厚的回报,对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和产品,对员工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南车品牌的内核也是“责任”。对用户提供舒适(comfort)、安全(safety)、可靠(Reliability)的产品就是中国南车的庄严承诺。中国南车(CSR)、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南车品牌的“内核”(CSR)不仅是字面上完全的巧合重叠,更是公司从形式到内核的一致性。理想境界、核心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理想境界:振兴装备制造业,赶超行业世界一流。核心价值观:饮水思源,股东利益至高无上;用户第一,客户需求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以人为本,每位员工与中国南车共享成功。价值取向: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我们的企业能够创造高质量的产品,更能够创造高素质的人才。社会的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企业的最高境界是她存在的社会价值,而不单纯是利润。用户的价值高于生产的价值——企业一切运作的活力均来源于用户的需求。团队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公司的成功就是员工个人事业的成功。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积极倡导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诚信:老老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待人,不说假话,不做虚事,实实在在。敬业:已经入了这个行,就把它做到极致,分分秒秒不得怠慢,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创新:不要把过去积累的经验当成包袱,不断挑战自己,善于接受新事物。超越:不断树立新的标杆,然后去超越,要记住新的标杆永远是自己设定的。积极倡导求新、求快、求实、求优的工作作风。求新: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标新立异,求新就是与时俱进,从小改小革、产品研发到管理创新,要造就一种求新的氛围,对“失败者”要宽容。求快:不是浮躁,更不是快而不好。先人一步,以快致胜,首先思想上要敏捷,然后行动上才能快捷。求实:不是做文章,更不是金玉其外,自己做的事自己要满意,同事要满意,上级要满意。求优:就是与自己的过去比,与优秀的员工比,与企业的过去比,与行业的先锋比,都要力求做得更好。企业的经营理念:南车是一个年青的企业,在二十一世纪初经重组整合而设立,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朝气。南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100多年前诞生于大江南北,是中国工业文明摇篮,百年的经营积淀了丰富的内涵。总结、提炼、充实百年的经营理念,既传承优良的传统,又与时俱进。经营理念,引导企业走正确的路,干正确的事。

服务产品

本文由

资源基础论 篇3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检索过滤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8-182-02

传统自动化图书馆是数字化图书馆的发展基础,伴随着数字图书馆所用的手段的变化,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图书馆开始产生,也就是说,当数字图书馆的研究进入到网络资源开发利用时,它便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变化。

1网络信息资源来源

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获取渠道出现了由传统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到网络信息资源主的转变,伴随着采集信息资源的方式也出现了向网络信息资源的变化。表现在:

(1)数字图书馆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不同于传统的出版发行模式,它具有着自身的广泛性与多样性,能够让人们了解到到全球各地区的分布式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是开放公开的,任何在在能够进入网络的前提下都可以创建与发布信息资源,这都是数量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的组成部分,可见这具有着特有的分布式特点,由于它的种类形态多样,其组织与处理方式与传统图书馆有着很大的不同,是数字图书馆资源的重要内容。

(2)各个国家地区的数字图书馆在建立自我特色的网络资’源,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数字人体项目就是在创建数字人体信息资源的基础上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传统的图书馆开发原则相比,由于信息来源的改变使得动态数字图书馆有了一些新的原则:1)数字图书馆对资源的选择、确定不受传统的时空、文献类别等的制约,而是仅仅依靠一些如学科分类等的标准就可以对资源本身的内容加以区别使用;2)在查询质量上,数字图书馆在查询路径选择、预处理与后处理等资源寻找上更具有优势:3)图书馆的收藏服务与分布式的元数据库很类似,对与分布式收藏对象有关的数据进行存储、传播与处理,收藏服务是数字图书馆组件基础上多种服务的一种,除此,还有索引服务、命名服务与存储服务。

2描述与组织网络信息资源

伴随着互联网信息在数量与种类上的增多,使用用户也在不断扩大且多集中于科技、专业与商业用户。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出现了以下特点:用户有权访问的各种信息资源逐步增加:网络信息资源通过超媒体技术最大程度地影响到用户的使用;用户在简单直观的界面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网络资源信息。正是有了这些特点,网络使用的范围才迅速的增加。同时,互联网在可靠性与使用效率上也存在这问题,当下不少用户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寻找正确的信息,却常常事与愿违。因此,目前互联网还缺少满足用户的类似于传统图书馆的高价值的信息管理服务:目录与分类、订阅管理可靠的信息产品广告等。如雅虎、百度等搜索引擎一直在寻求通过大量非结构化与未被规范的互联网信息的索引提供一些服务项目。但是,这些服务有时也缺少些正确的信息,在应对快速变化的信息技术与政策适应上表现的很欠缺。

在这种现状下,当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主体是网络信息资源时,它便面临着众多的技术挑战,尤其是资源的描述组织、信息的发现检索、数据存储管理等关键技术。要对数字图书馆进行成功有效的研究开发首先要对网络信息资源的的描述与组织问题加以解决。其中网络信息资源描述是所有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前提与基础。但网络信息资源本身具有着极大的广泛性和多样性:不同的资源有不同的组织、机构或者个人等,这就为网络资源的开发共享带来了障碍。当下对网络信息资源所采取的基本手段是元数据描述,但现有元数据标准在描述内容与主题上相对较少,揭示的也不够全面准确和深入,在有效的控制手段表现的明显不足等,这些都给网络信息资源的发现、组织与描述带来了困难,使得网络信息资源在开发程度上较低。因此,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在元数据拓展、人工智能等方面的进行尝试便具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努力改变目前网络信息资源杂乱无章的状态,对各种网络信息资源描述与组织,使它们变得有序合理,以便为用户利用这些信息资源提供方便。

在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描述方面影响比较广泛的研究与实践模式是:(1)创建通用元数据标准,这个标准由15个元素组成,目的是用于改善电子信息资源发现的,这可以为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提供一个统一正式的描述;(2)基于包括自动创建和简单的文本翻译和转换的SGML文本处理:(3)已经在多个研究项目中被用于提供资源采集和元数据抽取的资源采集工具,此工具包括全文数据库和元数据库;(4)研究开发应用于分类系统、控制词典和其它主题访问系统的有效的信息组织技术;(5)开发组织与访问电子资源系统,此系统集成了RDF、XML、MARC等;(6)为在互联网上运动的资源提供有效的持续和统一的命名管理并可应用于目录和普通的HTML文档;(7)开发一个详细的通讯流程协议和环境来支撑图书馆用户和参考图书馆员,同时对电子信息资源和印刷载体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8)探索电子信息资源的索引和编目并构建一种有力而灵活的结构;(9)对Web信息资源的特性进行识别与评价;(10)开发一些有效的识别与组织揭示文档内容的重要线索,以达到改善用户对电子文本资源的访问和利用:(11)研究在目录组织体系中浏览和导航的方法。

虽然目前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与组织的研究比较突出,但是与增长迅速、数量巨大、质量差异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相比,研究开发力度表现的明显欠缺,因此,利用人工智能来对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与组织进行开发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前景。此研究开发可以从以下问题出发:能够帮助改善数字信息访问和管理的技术、信息发现和检索、用户接口设计、分类和索引、结构设计和问题等。

3检索与过滤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的查询与检索以网络信息资源的描述与组织为基础,这是数字图书馆重要信息服务模式之一。面向增长迅速、数量巨大、质量差异大的网络信息资源,目前较为普遍使用的搜索引擎在功能上表现出不足,正如上文中所说当下搜索引擎在结果的质量上难以满足用户的要求,且此缺点随着网络的发展表现的逾突出。因此开发研究出先进的索引检索系统与质量控制方案对于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便显得尤为突出。研究开发活动可以集中于以下两点:

(1)由于网络上的资源与用户具有广泛的差异性,因此在互操作性要注重开发。一方面,由不同机构组织或个人建立的网络信息资源是分布式的,这很容易导致各类资源之间有着自我的资源组织与描述、检索系统等,因此这些资源无论在现实操作中还是未来的发展趋势,都是不相兼容的;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图书馆查询网络信息资源的用户有着不同的系统、工具与运行环境。因此,要实现数字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首先就是要解决不同系统或资源之间的互操作性,这是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的关键。研究数据表明,在资源与用户之间、资源之间的必要转换对解决互操作问题来说是个有效的方法,这是数字图书馆研究开发的重要前提。

(2)索引系统的覆盖范围与质量是决定数字图书馆查询服务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索引系统与价值过滤进行考虑。事实上对索引系统和检索技术的开发研究在数字图书馆产生之前就在研究,只是随着网络系统与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而使这一任务显得更加迫切而已。目前,数字图书馆的索引系统也在从处理单一的资源转变为统一接口的各类资源类型,由传统的以词语为核心的索引系统转变为向内容与概念索引系统的转换。此外,在技术上基础网络资源信息系统的数字图书馆面临着数量巨大、形态多样的动态分布式信息资源,需要本身拥有一个强大专有的、人工智能的搜索引擎,因此在搜索引擎技術上也要加大开发研究力度。同时,数字图书馆是网络中的一个信息系统,必须在要通过先进的接口设计,提高用户在网络系统中的核心地位,改善所控制的检索过程以便提高信息资源的查询质量。

资源基础论 篇4

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与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均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5]82号)正式提出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浙江湖州市、湖南娄底市、贵州赤水市、陕西延安市开展探索编制土地、林木与水资源实物量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在当前试点工作中,对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应遵循会计核算基础还是统计核算基础,尚无定论。

张航燕(2014)认为,当前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有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两种途径,前者遵循“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后者遵循“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负债+自然资源净资产”的统计恒等式。杨睿宁、杨世忠(2015)指出我国学术界对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依据联合国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SEEA 2012)的逻辑框架,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是“期初数+本期增加数=本期减少数+期末数”,即“四柱平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关系是企业资产负债表平衡关系的逻辑延伸,它的基本平衡关系是“自然资源资产=自然资源负债+自然资源净资产”,即“同体二分”。

基于此,本文拟通过梳理、辨析与比较两种不同的编制基础,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属性视角出发,对其编制基础的现实选择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自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有益参考。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会计核算基础

1. 基本原理。

遵循会计核算基础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侧重于从价值量角度核算一国(地区)在某一时点所拥有的经济资产的规模和构成情况,并对资源的时点特征进行相关反映。

2. 框架体系。

遵循会计核算原理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其借鉴框架体系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SNA2008)。在SNA 2008提供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的一般格式中,自然资源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单独列示于非金融性资产之下。在该表中,自然资源的核算是按照纵向“资源总和=各项资源之和”与横向“资源总和=分布总和”的双重平衡关系,构建二维表格来进行披露的。具体来说:纵向上自然资源按类别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储备、非培育性生物资源、水资源、其他自然资源、无线电频谱及其他七项资源;横向上自然资源按分布分为国内部门(包括非金融公司、金融公司、政府、住户、为住户服务的非营利机构五个部门)与国外两大部门。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国家资产负债表中存在“资产=负债+净资产”的平衡关系,但SNA 2008并不承认非金融性资产(包括自然资源)存在负债项(甘泓等,2014)。因此,基于会计核算基础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只能借鉴SNA2008的框架体系,而不能完全照搬。

3. 实践探索。

当前,澳大利亚、日本、英国和加拿大等,已基本实现定期编制和公布国家资产负债表。从已公布的结果来看,自然资源被确认为国家资产负债表中重要资产,并占有相当的比例。如澳大利亚提供的2009~2013年国家资产负债表中,自然资源的价值始终占据该国总资产的五分之二以上,其中2009年最高为44.69%(耿建新等,2015)。

在我国,国家统计局于1997年出版了《中国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再版,但并未提及自然资源。2003年国家统计局试编了《全国自然资源实物量表》,并在此试编报表的基础上,对我国土地、矿产、森林和水四类资源分别进行了价值量的核算(丁丁、周囧,2007)。

4. 优劣评价。

基于会计核算基础编制的自然资源负债表,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国(地区)在某一时点自然资源资产与负债的价值量,能够实现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有效衔接。鉴于SNA在我国的探索与实践基础,基于会计核算基础和SNA概念框架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在操作实践与推广运用方面,可能更具有可行性。

但是,由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层级多元性和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的割裂性,我国自然资源所有者权益往往难以界定,另外,现有资源计量技术的缺陷以及自然资源本身的多样性,导致自然资源价值尤其是自然资源负债项目的价值难以衡量。因此,除非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能够很好地解决自然资源负债的确认与计量问题,否则当前不具备基于会计核算基础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的现实条件。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统计核算基础

1. 基本原理。

遵循统计核算基础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侧重于从实物量角度核算一国(地区)在某一时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数量的增减变化,并对自然资源期间变化的原因进行分类反映。

2. 框架体系。

遵循统计核算基础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其借鉴框架是《环境经济核算体系2012:中心框架》(SEEA2012)。SEEA 2012对自然资源的分类、计量与列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列报的相关规定中,SEEA 2012按“资产来源(类别)=资产运用(占用)”的平衡关系,分别设置了实物量和价值量两种不同类别的列报方式。同时,为了便于操作,SEEA 2012在考虑资源与国别差异的情况下,提供了不同资源的专项核算体系,以供成员国选择。

3. 实践探索。

鉴于SEEA 2012便于操作的优点,一些国家在其指导下,结合各自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别进行了具有本国特色的自然资源核算。如澳大利亚通过发布AEEA 2014(澳大利亚环境经济账户),成功地将该国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及其他环境资产纳入国家环境经济核算统计制度(甘泓等,2014)。日本也已初步建立了一个包括实物量和价值量在内的国民环境经济核算矩阵。美国的实践则走得更远,通过在SEEA框架下建立自然资源流量账户体系,开展了环境负债项目(资源耗减成本、环境保护支出、环境退化成本)的实际核算工作。

相较于SNA,我国在SEEA核算体系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与国外较同步。2004年,国家统计局以附属账户的形式将“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引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核算方案;试编了全国的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的实物量报表;在黑龙江省、重庆市和海南省分别进行了森林资源、水资源、工业污染、环境保护支出等项目的核算试点工作(李春瑜,2014)。耿建新等(2015)通过借鉴SEEA和澳大利亚水资源会计准则的成功经验,编制了反映北京市丰台区水资源利用情况的七张实物量报表。韩德军(2015)则以土地资源为例,结合土地估价方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和生态服务价值模型等多领域的技术方法,通过核算土地资源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最终建立起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土地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方法体系。

4. 优劣评价。

基于统计核算基础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可以很好地反映一国(地区)在某一时期自然资源的规模与结构,实现与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有效衔接。基于统计核算基础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中数据来源于不同管理部门,不需要计算自然资源的价值量,不仅搜集方便、加工容易,而且来源也相对更权威、可靠。这些数据和报表,为自然资源的日常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具有现实意义。

以实物计量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也存在着使用不便的缺点。由于不同种类资源的数量度量单位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实物计量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既无法实现不同种类自然资源的加总,又无法刻画账户间的关联和平衡关系。因此使得资源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无法从宏观层面进行成本效益核算,进而限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四、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属性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使用目的决定了报表的具体内容,而报表的编制基础又从属于报表提供的具体内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是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基于此目的,当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定位应该是“管理报表”(李春瑜,2014)。而从管理属性的视角来看,本文认为,当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的现实选择取决于对实现报表目的的迫切性、可行性与经济性的综合考虑。

1. 迫切性:当前急需还是未来可待。

对于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的离任审计”是当前急需,而“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则是未来可待,原因是前者是后者的前提与基础。对于“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的离任审计”来说,以实物量反映的自然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显得更为重要,这要求以统计核算为基础编制实物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而对于“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来说,以价值量反映的自然资源资产与负债的价值量显得更为重要,这要求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编制价值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据此,从迫切性来说,应先采用统计核算基础编制实物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也是我国当前的试点方向。

2. 可行性:理论可期还是现实可行。

李清彬(2015)认为,编制自然资产负债表涉及的问题系统而复杂,这不仅需要超前的理论储备和实践中长时序数据的积累,更需要自然资源价值评估方法上的突破。这也真实反映了当前编制自然资产负债表的方法落后于理论,且又受制于现实实践环境的双重困境。前文的分析也表明,基于会计核算基础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存在资源权益难以界定、价值难以计量和负债项目难以确认等系列技术难题,导致其出现理论上论证可行,现实中难以实现的窘境。而基于统计核算基础编制的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存在编制相对容易、使用广泛的特点。

3. 经济性:复杂完备还是简洁易懂。

报表的经济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表的编制成本;二是报表的使用成本。数据的获取成本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成本的绝大部分。复杂完备的报表对数据的数量与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这势必增加报表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成本。同时,报表编制人员的数量与素质,同样影响报表的编制成本。报表在使用过程中,同样会产生成本,简洁易懂的报表使用成本较低。从经济性的角度而言,基于统计核算基础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成本与使用成本更低。

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的选择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应结合现实环境,以最小的编制成本与使用成本实现管理需要这一核心目标。据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对于结果——两种基础并存,但有先后之别。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应同时遵循会计核算基础与统计核算基础,这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一是我国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目的。前文指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是我国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前者要求以统计核算为基础编制实物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后者要求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编制实物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二是国家核算体系SNA与SEEA的相互关系。就SEEA与SNA的相互关系来说,SEEA是SNA的卫星账户体系,是对SNA账户体系的补充。就自然资源而言,基于会计核算基础的SNA虽有自然资源价值量的核算,但缺少自然资源实物量和质量的相关信息;而基于统计核算基础的SEEA虽有自然资源实物量与价值量两大类数据信息,但缺乏负债类与权益类的相关项目。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应同时具备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两种基础,定位于以SEEA为基础,以SNA为补充。

虽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要求同时具有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数据,但在现阶段相关理论不够完善和技术手段不够成熟情况下,两者之间又存在轻重缓急之别。封志明、杨艳昭、李鹏(2014)认为应遵循“先实物再价值、先存量再流量、先分类再综合”的三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先以统计核算为基础,优先编制反映不同种类自然资源存量的数量报表,再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编制反映所有自然资源流量的价值量报表。黄溶冰、赵谦(2015)认为,自然资产负债表编制分三个步骤。首先,采用统计核算基础,遵循“期初存量+本期增加量=本期减少量+期末存量”等式,重点反映自然资源资产的时点存量与期间变化,侧重于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数量状况;其次,引入适当的自然资源估值技术,重点反映自然资源资产质量上的状况与变化,侧重于摸清自然资源资产的质量状况;最后,采用会计核算基础,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式,侧重反映某一时点自然资源的资产与负债状况。

2. 对于过程——既有先后之别,也有轻重之分。

对应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采用的先后之别,其也存在轻重之分。具体来说,在前期,应轻会计核算、重统计核算;而在后期,应轻统计核算、重会计核算。黄溶冰、赵谦(2015)认为,自然资源核算应分为以统计核算为基础的实物量核算和以会计核算为基础的价值量核算两个层次。对于第一层次而言,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的登记是基本目标;对于第二层次而言,实现自然资源价值量的核算是基本目标。第二层次价值量的核算是建立在第一层次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通过对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的综合核算,进而实现对自然资源存量状况和使用绩效的综合性评价。

在具体实践中,前期可以以编制实物量资产负债表为主,价值量资产负债表为辅。而在相关基础数据充分积累与价值评估手段逐步成熟之后,则可以将实物量数据作为价值量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附表的形式予以反映。这样不仅可以体现实物量数据与价值量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还可以为资源的管理决策提供更为全面相关的信息。

摘要:《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已获中央审议通过,并提出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等五城市开展探索编制土地、林木与水资源实物量资产负债表试点工作。在实践探索中,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应遵循会计核算基础还是统计核算基础,目前尚无定论。本文通过梳理、辨析与比较两种不同的编制基础,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管理属性视角出发,提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时应采取会计核算与统计核算并存、统计核算优先于会计核算的现实策略。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基础,管理属性,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耿建新,胡天雨,刘祝君.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与运用初探--以SNA 2008和SEEA2012为线索的分析[J].会计研究,2015(1).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篇5

A.职位分析的目的 B.确定职位分析的执行者C.编写职位说明书和职位规范书D.职位分析信息的搜集2人力资本理论

(B)

本的核

心。

A.培训 B.教育 C.素质 D.投资

3.作为一种常规性工具,(D)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整个组织管理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A.人员招聘与录用 B.员工培训与开发 C.员工激励 D.工作分析 4.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ABC)。A.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B.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C.劳动力的参与率D.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5.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ABCD)。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体力

6.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ABCD)。

A.知识和技能的水平B.智力C.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体质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7.职位评价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AB)。

8.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A.公共服务性 B、绩效明确性 C、受委托性 D、绩效模糊性 10.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ABC)。

A.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B.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

C.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 D.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二、判断题

1.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

2.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

3.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组织管理的基础。(√)

4.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职位评价是展开职位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而职位评价则可被看作是职位分析活动的进一步延伸。(×)

5.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

6.品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

7.职位分类首创于法国,是以法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人事管理方式和人事分类制度。(×)

8.对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是各个国家的通例,美国主要采取的是品位分类方法。(×)9.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兼具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之长。(√)

10.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发展表明,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一些刚性约束正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上级与下级,或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双向沟通,即柔性约束。(√)

三、问答题

1、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人力资源,也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点主要有(ACD)。人力资源的含义一般包括以下三层内涵:

其一:指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二: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其三: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人力资源总量表现为人力资源数量与平均质量的乘积,即: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平均质量。

2、品位分类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1)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人事机构调整公务员的职务,所采用的级别随人走,免除了因职务变动和另有任命所带来的不安全感,能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2)它是建立在公务员应该是具有多面的知识的通才,而不需要很专门的知识这一认识基础上的,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3)注重按行政首长和上级主管的意图行事,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工作任务特别是临时性的任务指派也容易。

品位分类制度的缺点是:(1)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现有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查分析,因人设岗,容易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浮于事局面;(2)在人事管理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3)过分重视学历、资历、身份等静态因素,不利于学历低、资历强但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近年来英国对品位制度作了较大改进,表现了向专业分工和职业分类方向发展的趋势。英国现行的分类管理制度是在品位分类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职位分类的精神建立起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相结合的分类制度。

一、选择题(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可能是一个选项也可能是多个选项)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工作只有在(B)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公共职位空缺的数量、结构、任职资格条件、具体的招募途径以及甄选方法等。A.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经济环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B)开始施行。

A.2007年7月1日B.B.2006年1月1日 C.2006年7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3.对于公共部门人才所要测评的要素来说,(A)仍然是最基本的测评方式,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

A.笔试B.资质测试C.评价中心技术D.心理测验

4.(B)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A.技能培训 B.初任培训 C.专业培训 D.知识更新培训 A.讲授式培训法 B.研讨式培训法 C.案例分析培训法 D.合作研究培训法 6.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BCD)。A.权威原则 B.地域原则 C.面广原则 D.及时原则 5.(C)是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7.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ABD)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A.无领导小组讨论 B.公文筐 C.心理测验 D.角色扮演 8. 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招募计划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AC)。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C.工作分析 D.薪酬管理

9.内部招募的人员来源渠道主要有(BCD)。

A. 广告招募 B.工作轮换 C.工作调换 D.内部晋升

10.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B.讨论中的问题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给出

C.主要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测试者能够更准确地确认自己报考的岗位是否适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及兴趣、意愿和理想

二、判断题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

2.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效果模型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有影响力,并被广泛采用的培训评估模型,它从受训者的反应、学习成果、工作行为和结果等四个方面来评估培训的效果。(√)

3.从人才测评的发展史上看,笔试的产生远早于面试,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加上其主观性较大,一直没能成为公共部门人才测评的主体方法。(×)

4.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

5.我国担任科级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招募与录用应采取社会公开招考和平等竞争的方式获取高素质的任职人选。(√)

6.心理测试作为公共部门人才测评的一种测评方式,是现代公共部门的新创。(×)

7.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8.一般来讲,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9.《公务员法》要求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的重点是工作胜任能力。(×)

10.在我国,公共部门人员的内部甄选与录用主要采用“砌砖墙”法。(×)

三、问答题

1、目前较具代表性和较为通用的培训方法有哪几种?

答:1)讲授式培训法,2)研讨式培训法,3)案例分析培训法,4)角色扮演培训法,5)讨论法,6)人格拓展训练培训法。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培训还包括自学法、领导成就训练法等,还可采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视听技术培训法和计算机培训法等。

2.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能岗匹配原则,2)因事择人原则,3)德才兼备原则,4)公平竞争原则,5)信息公开原则,6)合法原则。

一、选择题(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可能是一个选项也可能是多个选项)1.(C)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A.人力资源考核 B.人力资源招募 C.人力资源培训 D.人力资源流动

3.(B)是指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

A.记录考核法 B.360度绩效评估 C.行为观察量表法 D.评级量表法

4.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ACD)。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5.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ABCD)。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6.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ABC)。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群众公认、领导确认原则 7.关于我国公务员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B.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C.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D.它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D)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8.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ABC)。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是(ABCD)。

A.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B.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C.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D.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BCD)。

A.用人所长的原则 B.人事相宜的原则 C.依法流动的原则 D.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二、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可以领取适当的兼职报酬。(√)

2.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是一种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3.委任制的优点在于体现了治事与用人相统一,权力集中,指挥统一。(×)4.调任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

5.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它不改变单位的编制,但需要办理公务员的调动手续,只在一定时间内改变挂职锻炼公务员的工作关系。(√)6.身份的改变是调任与转任共同的特点。(×)

7.公务员降职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使用国家公务员,充分发挥公务员的作用,为行政机关的各个职位选择配备适宜的人才。降低公务员的职务,一般一次只降低一级。(√)

8.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一种正常的人事调动,不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9.选任制的优点在于体现了治事与用人相统一,权力集中,指挥统一。(×)

10.我国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三、问答题:

1、转任具有哪些特点?

答:1)转任是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转任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公务员无论跨地区、跨部门还是跨职业,都可通过转任途径得到交流。

2)转任不涉及公务员身份问题。转任中只是改变公务员隶属关系和服务机构,而不会改变公务员身份。3)转任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一般也不会降低转任者的级别和工资待遇。

2、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答:1)不同等级的公务员一起考核;

2)重视考核,忽视平时考核;

3)考核过程中出现论资排辈评优秀的现象。

4)按比例分配名额。

3、如何引入绩效评估,改进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

答:1)绩效考核是一个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过程。管理者与工作者双方在计划实施的全年随时保持联系,就工作者的绩效进行评定、协商,全程追踪目标的进展情况,及时排除遇到的障碍,甚至在必要时修订目标,从而提高了考核的针对性。另外,通过不断的绩效沟通面谈,管理者可以以“帮助者”和“伙伴”的角色,增进与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得部门内部更易建立起工作团队,减少磨擦和由此引发的低效率,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引入绩效评估,可以在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顾客”即公务员服务对象对该公务员的评价,并影响考核的结果,从而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公众负责的精神,提高公众对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

3)纳入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则可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原因有二,一是在充分参与绩效计划和绩效沟通的基础上,工作者能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绩效管理不是和他们作对,而是为了齐心协力提高绩效,他们因此会少些戒备,多些坦率;二是考核不会出乎意料,因为在平时动态、持续的沟通中,工作者已就自己的业绩情况和管理者基本达成共识,此次绩效考核只是对平时讨论的一个复核和总结,不会引起工作者的抵触情绪,从而在另一方面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

一、选择题(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可能是一个选项也可能是多个选项)

1. 从1993年10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结合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建立了适合公务员职业特点的(B)。A.结构工资制B.职务级别工资制C.职务等级工资制D.绩效工资制

2.法定休假日安排公职人员工作的,需给付不低于正常工资(D)的报酬。A.150% B.200% C.400% D.300% 3.薪酬,就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包括(ABCD)。

A.工资 B.奖金 C.津贴 D.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4.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公务员制度,尽管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一般来说都遵循(ABD)。

A.依法分配原则 B.平衡比较原则 C.公开透明原则 D.平等原则 5.固定薪酬的特点主要有:(ABD)。

A.常规性 B.固定性 C.激励性 D.基准性 6.薪酬管理的目标是:(ACD)。

A.公平性 B.补偿性 C.合法性 D.有效性

二、判断题

1.薪酬主要由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这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直接薪酬是薪酬的核心部分。(√)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最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不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3.公务员的薪酬结构应以工资收入为主体,而以津贴为补充。(√)

4.我国现行的公务员福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福利项目的设置都带有“供给制”的色彩,社会属性体现较多,劳动属性和分配属性则体现较少。(√)

5.福利往往采取实物或延期支付的形式,因为与劳动能力、绩效和工作时间的变动无直接关系,所以有固定成本的特征。(√)

6.一般而言,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往往处在社会平均工资的中等偏下水平。(×)

7.公共部门人才资源福利一般是通过发放各种补贴等方式满足员工的某些消费需求(×)8.职位薪酬体系是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9.我国事业单位自2006年以来实行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10.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

三、问答题

1.我国公共部门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答:1)福利项目设置不合理,制度老化;

2)福利待遇差距大,标准悬殊; 3)福利形式过于社会化;

4)福利资金提取和使用混乱,“小金库”盛行,滥发补贴和实物的现象突出,缺乏有效监督。2.构建公务员薪酬制度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按劳分配;(2)平衡比较;(3)定期加薪;(4)物价补偿;(5)法律保障 3.我国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答:现状:现收现付制,没有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没有基金积累。

费用完全由财政和单位统包;

实行待遇确定型养老金计发办法;

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与在职人员调整工资同步进行; 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原单位负责。问题:平均水平高于企业;

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人员流动时保险关系难以转移。

养老保险制度相对滞后,制约着相关改革的顺利进行。

动态能力:企业如何更新资源基础 篇6

Ambrosini、Brwman 和Collier在前人对动态能力构成及能力层级问题的研究的基础上,发展了动态能力这一概念,提出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动态能力。管理者根据对企业内外部动态环境的认识,将不同层级的动态能力运用到企业管理的实践中。

动态能力

动态能力是通过开发获得的。它们是组织的一系列过程和惯例,这些过程和惯例已经深深扎根于企业、被用于重组资源基础。重组资源既可以通过去除腐朽资源,也可以通过将原有资源重新组合。

动态能力被看做是“路径依赖”的,因为它们是基于企业历史上所有决策和企业现有资产的基础上形成的。“路径依赖”不仅限定了企业选择的范围,同时也限定了它的内部资源在未来的发展潜力。

“路径依赖”暗示了学习在动态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学习是动态能力形成的基础,并对动态能力的发展起导向作用。学习并不仅仅被作为动态能力的基础,它本身也被看做是一项动态能力。有学者尝试着将对学习的这两种定位综合起来,指出“动态能力是在它与学习机制的协同发展中形成的”。

动态能力由四个主要过程组成:重组、杠杆化、学习、整合。重组是指转变和重新组合资产和资源,例如生产资源通常需要通过收购得到完善和巩固。杠杆化是指通过将企业一个领域或者业务单元的过程或者系统复制到企业的其他部分,或者将一项资源运用到新的领域,例如品牌延伸。学习,会使任务完成得更快更好,并对失败和成功进行反思和总结。最后,整合意味着整合和协调各项资产和资源,最终的结果是一个新的资源基础的诞生。

动态能力的层级

发展动态能力的概念是出于资源基础观主要适用于在稳定环境中的企业。在“路径依赖”的基础上,长时间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只有在未经历显著变化的环境中才能给企业带来持久的利润。稳定的环境中也会有外部的变化发生,但是这些变化多是可预测的,而且是渐进的,相对于其他企业在其他环境中所经历的变化来说是缓慢的。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可以认为资源基础也是基本稳定的。相反,当企业面对动态环境快速的改变、意外事件的发生,资源优势可能会被迅速削弱。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动态能力尤为重要。企业需要更新它的资源基础以获得竞争优势。基于以往研究,目前的动态能力的概念能够被分解为两种类型:渐进的动态能力和更新的动态能力。在更新一系列动态能力的时候需要第三种动态能力,那就是再生的动态能力。

对于稳定环境和动态环境这两个概念,可以从认知的角度来理解。大量事实表明,已被企业实践的战略反映了管理者对环境的主观认知,并非客观的环境。在分析动态环境的问题时,应考虑是否管理者认识到了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是否他们认识到了企业需要改变。有两种类型的变化:内部环境变化和外部环境变化。外部环境变化包括竞争者推出新产品,政府政策法规的变化,或者顾客需求的变化。管理者也可以在外部环境未发生变化的时候进行内部变革。这些变化可能由于不满意目前企业的表现,预算的限制,或者新的管理者想要有所作为。动态能力是被管理者有目的的使用的,所以管理者所认识到的改变的必要性是引发动态能力发生作用的重要因素。同时,管理者也可能对是否要进行改变或者改变的程度产生错误的认识和判断,从而运用了不合适的动态能力。

渐进的动态能力

在稳定的环境中,尽管变化的速度是缓慢的,程度是有限的,仍然需要对资源基础进行渐进的调整和改进,但是它并没有由于这些过程而改变,持续的改变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足以能够维持资源基础的价值。持续的改变是针对于其产品和运营的不断的、微小的调整。比如,E2V公司运用渐进的动态能力持续地改进它的废物管理和能源利用。他们一方面致力于重组生产流程和系统,一方面增加可回收的废物。通过这一案例可以看出动态能力并不只是运用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在稳定的市场环境中,动态能力依赖于对现有资源的渐进的、持续的改进。而且,渐进的动态能力是可重复的、深植于企业的。因此,这种持续改进的过程是企业的一种稳定的模式。这种动态能力只是对资源基础的适应性的改变,然而引发改变的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更新的动态能力

更新的动态能力被用于在动态的环境中为企业维持利润,这种动态能力更新了资源基础的性质,而不是渐进地去改变它。更新的动态能力在动态环境将原有的资源优势削弱了的情况下得到运用。维珍集团的品牌扩展战略和索尼的过程复制战略都是在运用更新的动态能力。维珍集团通过将它的品牌价值传播到其他新的产品和服务上,如航空、手机、化妆品等,来创造新的资源。索尼将它的微型化技术和精细化技术运用到所有的产品,如收音机、电脑等。

随着环境的变化,如果不更新资源基础,资源优势就会成为资源劣势,核心能力会成为核心僵化。更新的动态能力与渐进的动态能力属于两个层级。更新的动态能力并不只是渐进的、持续的改变,它们涉及对资源基础的调整,从而使资源基础的作用发生改变,使利润得到维持。以KitKat为例,可以说明渐进的动态能力与更新的动态能力的区别。有七十年历史的KitKat巧克力棒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产品改进,但是KitKat巧克力棒这个品牌一直保持稳定,这是对渐进的动态能力的运用。KitKat将品牌扩展到午餐盒饭领域,就是对更新的动态能力的运用。

在动态的环境中维持动态能力的成本是不可避免的,一些试图避免产生这些成本的企业,都面临着不能更新资源基础的危险。

再生的动态能力

当目前的动态能力不能对资源基础产生有效的影响和改变,动态能力本身需要被更新,即企业需要改变它影响资源基础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一系列新的动态能力作用于现有的动态能力,才能以一种新的方式改变资源基础。这些再生的动态能力使企业脱离从前的模式,去创造新的资源基础。再生的动态能力可以用来解释在混乱的外部环境中,为什么有的企业成功而它的竞争对手却失败了。很多企业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能克服组织惰性,不能从内部改变自己,不能改变它们使用资源的模式。当管理者使用的动态能力已经不适合新环境的时候,会导致企业的失败。

再生的动态能力将新的动态能力纳入现有的体系,或者改进现有的动态能力。再生的动态能力涉及重组、学习、杠杆化等过程。它与更新的再生能力的区别在于更新的再生能力直接作用于资源基础,而再生的动态能力影响更新的动态能力和渐进的动态能力,所以它对资源基础只是间接的影响。此图展现了三个层级动态能力的相互关系以及与资源基础的关系。

假如一个企业只通过杠杆化的方式更新它的资源基础,再生的动态能力将会帮助企业发展其他方式来更新资源,如重组,即识别市场中的机会进行适当的收购。或者,企业也可以发展整合能力,创造倡导合作和实验的企业文化,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再生的动态能力既可以通过改变动态能力的形式的改变动态能力,如从杠杆化到学习,又可以通过改变动态能力的组合来实现对动态能力的改变,如将杠杆化添加到现有的动态能力系统。例如,在一个战略业务单元内,拥有杠杆化的能力,再生的动态能力能够将这种能力扩展到集团内其他的业务单元。

IGR(International Greeting)是世界顶级的礼品制造公司。在初期,IGR通过学习更新资源基础,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如新的贺卡、礼品包装、爆竹等。而后,IGR收购了一些卡通形象的版权,如史莱克、辛普森、哈利波特等。近来,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IGR将生产转移到了东欧和中国。为了实现增长,IGR在美国、荷兰、德国展开了一系列的收购行动。这一过程表明,在20世纪80到90年代,IGR通过杠杆化和学习来更新它的资源基础实现公司增长。然而自从2000年起,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下,这些动态能力不足以实现利润的增长。在没有放弃杠杆化和学习的前提下,通过两种形式的重组补充了动态能力:将生产转移到低成本国家,收购其他公司。在这一案例中,没有减少动态能力,引进了新的动态能力。

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GSK)公司也为动态能力的运用提供了例证。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经过药品注册审批的专利药成为了大型制药企业的资源基础。资源基础一直通过研发活动来更新,即测试各种化学成分临床上的有效性。通过建立研究团队,GSK发展了学习能力。20世纪80到90年代,一系列的收购和兼并巩固了GSK在制药行业中的地位。然而在20世纪中期,GSK收购了大批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中很多没有销售过产品,但是它们拥有不同的科技基础,如生物制药。近来,GSK开始进行剥离,外包一些原来由企业内部承担的活动。

GSK在原有学习过程的基础上,加入了三个阶段的重组。第一阶段强强联合,即相同企业之间的合并;第二阶段涉及不同企业的收购,如拥有不同技术的小企业;最近一阶段涉及重组及外包活动。由于现存资源的价值下降导致企业表现的下降,企业表现的下降需要再生的动态能力。

从IGR和GSK这两个实例可以看出,动态能力随时间发展,动态能力并不直接的创造或者重组资源。他们间接地将新的动态能力植入企业。

再生的动态能力比动态能力更具有一般性。动态能力直接作用于企业的资源基础,所以和企业的背景以及现有的资源基础相关。由前文所述,动态能力是“路径依赖”的,因此是被某一企业所特有的。而再生的动态能力改变企业更新资源基础的方式,并没有直接涉及到资源基础本身,因此对于不同背景的企业都是有效的。

再进一步,当通过学习获得的动态能力通过重复使用被深植于企业,在职的管理者很难发展新的动态能力,因为打破企业的“路径”和文化是很困难的。大多数企业的学习都与从前的学习内容是相似的,管理者发现不能依赖于现有的动态能力和现有的思维。管理者需要寻求新的方式、打破旧的思路去更新动态能力。再生的动态资源的一般性以及内部发展的困难性,让我们思考是否动态资源需要被植入企业,如果不需要,那它们是否属于动态能力的范畴?

再生的动态能力与植入性

当企业没有时间通过学习发展和使用动态能力的时候,是否这些再生的动态能力能够从企业外部引进?如果可以从外部引进,再生的动态能力将不会被深植入企业。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 “进口的”再生动态能力是否符合动态能力的一些要素,如可重复性。

在一个有多个战略业务单元的公司内,当某个具体的业务单元需要再生的动态能力的时候,公司的总部可以帮助其获得再生的动态能力。这些再生的动态能力也可以从公司的外部获得。一个新继任的CEO,或者战略改变顾问,都可以从外部为企业提供再生的动态能力。尽管使用这些动态能力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但是对引进他们的公司来说是全新的,会影响公司现有的动态能力。例如,新的CEO在识别收购对象、成功的收购、顺利的整合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将这种能力带到新任职的企业,该企业便可重复性地利用这种经验和能力。

即使“进口的”动态能力也满足可重复性的标准,因为它们是稳定的、常规的过程。一个组织的惯常程序可以被分解为两个部分:抽象和实际表现。以企业的招聘过程为例,从抽象的层面看这项活动是重复的、常规的,然而从表现的层面看,每次招聘的过程又是不尽相同的。从这一观点分析再生的动态能力具有可重复性,因为尽管再生的动态能力在每次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不同,但是它的结构是相同的。

由于管理者所认识到的环境和真实的环境之间可能存在差异,就导致了对于再生的动态能力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

管理者低估了环境的动态性的时候,存在着“战略观望”的风险,企业并没有以一个合适的节奏和合适的程度去更新资源基础。在过度反应的情况下,企业可能会有获得竞争优势,重新定义了竞争的基础,为企业带来良好的业绩;也有可能破坏有价值的资源和动态能力。

高层管理团队需要参与对动态能力的使用和发展的决策制定中。管理者应该交流彼此对于所观察到的动态环境的看法,在出现分歧的时候可以互相协商,或者进一步搜集信息解决分歧。管理者也可以试着识别现有的动态能力的本质,然后再判断现有的动态能力在当前的环境背景中是否合适。如果有调整动态能力的需要,管理者应该考虑怎样去调整。

资源基础论 篇7

英国早在1998年就建成了全国的教育门户网站——国家学习信息系统,目前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与各学科配套的软件资源丰富,英国的目标是在国家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网络资源。网站学术性强,覆盖面广,而且具备强大的搜索功能,查阅方便,服务一流。

英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学校电子邮件计划。Excite公司宣布向每一个英国小学生免费提供电子邮件账户的计划,利用4年时间使英国所有中小学与国际互联网联网。同时,英国还构建了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由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学校购买企业产品,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产品,产品的使用最终由市场(包括学校和教师)决定。由于政府调控的双向性,学校在购置产品中既受政府的引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使得学校的ICT设备(软硬件)有序而规范地发展。

根据英国教育供应商协会(British Educational Suppliers Association,简称BESA)介绍,英国中小学近一半的中小学没有无线网,存在网络带宽不足的问题,给基于网络环境的移动学习带来诸多不便。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网络建设对教育信息化推动的关键作用。2016年1月,英国教育大臣Nicky Morgan在英国教育培训与技术展览会(British Educational Training and Technology Show,简称BETT)上宣布,英国将投入13亿英镑改造、升级当前的网络,以支持学习者在学校、家庭、城市、乡村等随时随地的学习。

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英国的教育资源大多由专业公司或教育机构开发,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源是免费的。此外,英国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电子化学习专项基金”(e-Learning Credits),由中央财政通过地方教育部门分配到所有学校,鼓励学校购买教育资源。

2simple公司专门从事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制作的公司,他们制作了大量的游戏化学习的资源,可以应用在英语、数学、科学、计算机、绘画、历史、艺术与音乐等学科,满足5~11岁学生学习的资源(http://www.2simple.com/purple-mash)。

与2simple公司交流

据了解70%左右的小学和95%以上中学已经拥有了学习平台,主要体现在教师备课、给学生发送课程和资源,并且学校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积累教学资源。

10月7日,课题组一行同英国教育出版社—Hodder Education交流了英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及英语教学测评方面的问题。

英国计算机课程的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以下4项内容。

(1)理解并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抽象、逻辑、算法、数据呈现等。

(2)用计算语言来分析问题,具有编写计算机程序来解决相关问题的重复实践经验。

(3)能评价并运用信息技术,包括新的或不熟悉的技术,分析式的解决问题。

(4)成为有责任感、能力、自信、创造性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使用者。

英国的计算机教材每年更新一次,而且学生用书、教师用书、课程资源(包含网站提供的资源)非常完备,紧跟信息技术趋势的发展。

例如,曲面可弯折的手机问世不到半年,教材中就有相关的介绍。HodderEducation出版社做的英语学习与测评类产品对我们这些学习英语语言的国家非常值得借鉴。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的网站提供教与学、电子教材等方面的服务。

2simple公司网站

2simple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课程

与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交流

课题组一行在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楼顶合影

英国的计算机教材:教师手册及资源

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网站截图

在教师培训与发展方面英国政府非常重视,通过资金支持、项目立项、标准制定、资源平台、教师培训等多种途径与方式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于“新手”教师,英国政府颁布了相关标准,确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并提供相关培训。

英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主要由各个培训机构和大学承担,培训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上,培训在必要的地方将与整体信息通信技术技能相整合,培训侧重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实践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培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学习和书本资料相结合、面对面的培训等。

Teacher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就是专门从事国家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服务机构,拥有大量的教师培训课程,他们为英国、南非、埃及等国家制作国家教师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

与Teacher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交流

Teacher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网站

英国基础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提供商是Groupcall公司。英国75%的学校在用Groupcall公司做的系统平台,该平台包括:groupcallemerge,groupcall messenger,groupcallalert,groupcallxporter,groupcall IDaa S五大套件,实现MIS管理、E-mail功能、家校互动、学生定位、线上学习等功能,且可以免费使用微软的Office 365和Google。

与Groupcall公司交流

Groupcall公司的产品

Groupcall公司的业绩展示板

2014年10月,英国出台了《云(教育应用)软件服务和数据保护法案》(Cloud educational apps software services and the Data Protection Act)。使得教育数据的安全保护以及数据共享在英国有了法律保护。

自2000年开始,我国大规模地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几年的硬件建设发现: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改革、教育技术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学校自建资源不能够共享,企业的资源不能够满足多个版本教材的需求,缺乏资源建设有效激励机制。同时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些地方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费保障,“重硬轻软”的观念依然存在,使得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尤其在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有效机制的构建为引领,引导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应用模式创新、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发挥好师生的主体地位,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资源基础论 篇8

一、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和资源基础

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秩序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状态。所谓制度是一个从观念到行动的约束系统。制度是实现一定社会秩序的工具。政治制度是这个约束系统的其中一项内容。由于制度是社会关系的表现, 制度的变迁就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变化。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制度变迁的第一动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根据马克思观点, 制度变迁是从两个层面上展开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第一个层次制度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第二个层次制度的变化:即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规范等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政治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是经济制度的变迁, 而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变化。马克思指明了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给理解政治制度变迁提供了基本方向。生产力的变化推动经济领域内各种资源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第一层次制度变迁, 这种力量传达到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内引起这些领域内各种资源关系的调整, 产生第二层次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变迁是两个层次各种社会资源关系调整的总结果。换句话说, 每一个层次资源运动的结果都会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进程。由于第二层次社会资源的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政治制度的具体面貌便会各具特色的呈现。政治制度不具普适意义的原因也在于此。两个层次各种社会资源的运动通过其代表 (利益主体) 的斗争实现最终的社会秩序状态, 即各层次制度的实现。一种政治制度代表着一种社会整体资源关系的实现状态。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实质上就是第二层次社会资源总和。我们把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具体环境称为政治制度环境。所谓政治制度环境由建立政治制度基础的权力、文化、思想和习俗等资源构成。政治制度环境虽然也是可以改变的, 但与政治制度安排相比, 政治制度环境的变迁要相对缓慢的多。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力量来自内外两方面:内部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经济制度变迁进而导致的政治制度安排的调整变动;外部由于政治制度环境变化对政治制度变迁的作用。因而政治制度变迁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作用结果。内生变量是指政治制度具体安排, 外生变量是政治制度环境。这是从整体上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环境和过程简明描述。为了清晰地了解具体政治制度变迁中的影响因素, 有必要具体地分析一个政治制度变迁是如何发生的。

制度也是一种资源, 而且是社会的基础资源。制度变迁可以运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构架来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政治制度的均衡来具体考察政治制度调整变化的规律。政治制度需求是基于秩序的需要产生的。由于人能力的有限性和社会生活特性, 社会需要政治制度提供足够的服务以满足秩序的需要。借鉴诺思关于制度供需的分析思路, 制度需求是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的。而制度供给是由主体及社会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构成资源体系提供的。而这个资源体系是政治制度存在、变迁的基础。所谓政治制度均衡是指政治制度供给满足政治制度需求的状态。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制度非均衡主要是: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因为政治制度均衡状态理论上由政治制度需求和政治制度供给共同决定的, 但是政治制度需求具有一定的相对的稳定性, 因而政治制度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供给不足或过剩。具体地说, 政治制度需求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的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最终导致的对政治制度安排调整的要求。政治制度需求的力量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但政治制度需求本身未必能够带来政治制度的进步变化, 它仅仅是对政治制度变迁的潜在要求, 这种要求能否真正实现还取决于政治制度供给状态及外在的政治制度环境。如果政治制度供给主体没有足够知识、能力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需要的新的政治制度设计, 那么在一个阶段上, 政治制度变迁也就不能实现。而政治制度环境也对政治制度变迁主体提供的新政治制度起到相当大影响作用, 它能延缓甚至阻止新政治制度的实现。由于政治制度供给主体的知识、能力和利益的影响, 及政治制度环境的阻碍,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政治制度可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无法进入实践, 尽管这并不影响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政治稳定。总体来说, 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都是通过影响政治制度供给发挥作用的。包括对政治制度供给主体和制度内容的影响。借鉴诺思的观点, 政治制度供给包括三个部分:即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实施机制, 其中正式制度是指由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 包括宪法、成文法与行为规范;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来源于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 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与意识形态等因素。而实施机制则是监督规则和保证规则实现的一套方法。由于这些内容影响政治制度供给, 这也构成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政治制度非均衡状态下, 政治依然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原因在于政治供给主体、政治制度环境仍有待制度需求力量继续推动。但制度供给的进程需要供给主体来推动。制度供给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对影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的认知决定了制度供给的实际状况。诺思把制度供给主体分为“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根据充任“第一行动集团”的差异, 可以把制度变迁分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 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 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第三, 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 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 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从制度变迁的步骤看, 推动制度变迁主体的“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的共同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创造政治制度需求, 政治制度需求决定了政治制度供给的运动方向和目标, 但这并不决定政治制度供给的实际状态。政治制度供给主体、政治制度 (供给) 环境决定政治制度供给的实际状态。

可以把影响和推动政治制度变迁方向的因素称为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把影响政治制度变迁实现及路径的因素称为资源因素。政治制度变迁是在经济动力推动下, 在本土资源基础之上实现的政治制度安排的变化。西方理论和制度的引入是通过对本土资源的补充和改变来为政治制度变迁提供新资源基础的。这种制度引进能否通过改变原有资源基础达成满足制度变迁新的资源基础决定政治制度变迁能否真正实现。尽管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创造了政治制度需求, 政治制度实现的基础却是本土资源。本土的资源基础决定政治制度变迁的实现及路径。正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载体——本土资源的存在使得具体政治制度安排显得尤为复杂。制度变迁的本土资源涵盖制度变迁主体状况、文化环境、现存制度等等。制度需求未必能直接带来相应的制度供给, 政治制度在实现关键取决与它的基础本土资源。只有通过理论补充、制度引进改变制度的资源基础适应新制度的需要, 政治制度变迁才可能实现。资源基础的变化势必带动制度的变化, 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前提。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从经济资源关系变化开始逐层改变着社会资源, 创造制度需求, 这种制度需求只有在制度变迁动力改变到制度的资源基础时——为新制度奠定相应资源基础时, 制度变迁才现实发生。

二、西方政治理论、本土资源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影响

晚清中国的颓废局面迫使传统政治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进入了有识之士的理论审视范围, 这就为西方政治理论的涌入提供了契机。近代中国本土资源状态的变化打破原有的政治制度均衡, 在政治制度需求推动下19世纪国人开始对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充满赞扬和期待, 把西方政治制度引入中国实践成为不少人的理想寄托和奋斗目标。西方理论的输入是对政治制度供给产生了影响, 政治制度供给根本上来自于本土资源及其改变。西方理论是通过改变本土资源状态发挥政治制度供给方面的影响作用。西方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登陆中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传播到19世纪末, 终于登上中国政治实践的大舞台, 但清末的维新变法、预备立宪没有能够把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实现于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清朝政权瓦解之后, 随着巨大实践空间的打开, 自西方的总统制、议会制与政党政治等均在中国社会进行过实践尝试, 然而结果无一例外地都归于失败。形成了光怪陆离的清末民初政治现象。西方理论和制度终归没有完成政治制度供给任务, 新的政治制度均衡没有实现。这是由于虽然在正式制度方面可以通过移植西方政治制度一夕之间实现变化, 但是形成政治制度供给基础的本土资源, 尤其是非正式制度没有像正式制度变化那样同步变化, 新的政治制度供给没有完成。由于制度是构结各种资源的框架, 制度是在各种资源关系变化中应运而生的, 因而本土资源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变化的前提。制度表现的是一种社会资源的秩序状态, 总体资源的变化打破秩序时意味着制度供需失衡, 要用新的制度来规范变化了的总体资源秩序。而且, 作为社会基础资源, 制度与社会总体资源结构的和谐适应, 是秩序的内在要求。

20世纪初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古德诺曾亲历了西方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古德诺 (1859~1939) Goodnow, Frank Johnson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著作有《比较行政法》、《政治与行政》、《美国的市政府》、《美国行政法原则》等。古德诺1913 年曾到北京任袁世凯政府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对中国实行西方政治制度前景忧虑, 认为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及其原则对于中国实践并无太大意义, 在中国建立真正的西方民主共和制只不过是一场梦, 他发表于1915年《共和与君主论》总结出西方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宜中国的结论。这种结论一直贯穿在古德诺返美后作的《中国新约法论》和《中国的变革》等演说及1926年出版的《解析中国》一书中。这说明尽管客观上古德诺的结论对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起到了辩护作用, 这些结论实质上也代表了古德诺当时对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命运真实理解。从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分析理路上来看, 要弄清从一种政治制度向另一种政治制度的变迁, 关键还是在于理解制度变迁机制的动力源。政治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尽管正式制度可能会在一夕之间发生变化, 但融入在习俗、传统和行为准则中的非正式制度却是难以同步改变的。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中, 人的行为受到正规规则和非正规规则的约束, 后者就是由习俗、道德、文化等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对政治制度供给发挥着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古德诺对中国实行西方政治制度前景忧虑的原因在于他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古德诺1926年出版的《解析中国》一书。分析了中国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社会经济及政治生活等各方面情况, 并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变革及前景作了保守的评论。坚持其关于中国国情特殊性的见解, 并根据当时的物质主义现代化观点, 把中西发展差距归结为中国科技落后, 批评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时更多注重于西方的哲学而非科学, 结果是太相信哲学思想上的变革对于中国复兴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人应首先致力于学西方的科技以发展经济, 不必抛弃传统的儒家思想而接受西方的哲学观念。书中将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失败与挫折归罪于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激进, 而对晚清预备立宪因辛亥革命而中断则深觉惋惜, 称若非革命, 中国到1917年就可能建成具有一定的有限君主制性质的代议政体。对于民国政治前景, 古德诺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一方面认为需要政治强人出面建立权威以稳定社会秩序, 但同时对于政治强人统治下建立起来的是现代宪政制度还是建立旧式专制制度, 他也无法预测。最后他寄希望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整体性进步, 包括经济发展、科学普及、家族观念的淡化等, 由此将可逐步走向宪政, 逐步实现真正的共和制度。古德诺返美后作的《中国新约法论》和《中国的变革》等演说中认为:在中国人尚未培养出纪律性、个人权利观念、社会协作能力之前, 某种具有专制色彩的政府是可以存在的。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应当强调的是权威而非自由, 培养人民对权威的服从重于对个人权利的关心, 注重行政效能而非由民众参与的代议制。应该建立强大巩固的政府, 以大力发展工业, 改革教育, 普及科学等。古德诺一方面认识到新政治制度对本土资源的尖锐矛盾, 认识到了制度构建与本土资源关系问题。另一方面他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却不可取。他的主张是试图往回走, 为适应本土资源状态和变化以后退来妥协。他主张建立强大政府、要总统集权、甚至回到帝制上去。实际上, 继续往前走固然要遭遇本土资源压力, 但就此往回走更会遭到本土资源的阻挡, 因为本土资源中已经有些因素发生了某些变化, 西方理论的某些观念和制度设计已经渐入人心, 回头的路已经不可能了。可是继续推行西方政治制度, 本土资源的其它因素又不能接受。难为的是本土资源中各因素对西方理论的“态度”并不一致, 导致进退两难。而古德诺显然对后退更有信心。他主张建立专制色彩的政府。期望通过后退来等待本土资源的变化。20世纪初随着清政权的瓦解, 尽管随着传统政治制度的退出在政治制度上留下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而由于本土资源的关系, 西方政治制度又不能直接解决新的制度供给, 制度供需大面积失衡就表现出来。政治制度变迁是适应本土资源变化基础上创造制度动态均衡, 制度均衡与本土资源是结合在一起的。制度供需打破制度均衡, 实质是本土资源变化所致。制度均衡有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打破制度均衡还不等于能创造新的制度均衡。这正是制度均衡对本土资源状态和变化的复杂要求。本土资源是一个整体, 内部的变化并不一致, 单一资源因素的变化不是本土资源总体变化的标志, 制度均衡对应的是本土资源整体的变化。西方政治理论的传播导致了本土资源内政治思想的变化, 但仅椐此变化就期望能通过引进西方制度重建制度均衡是不可行的。因为制度均衡要求的本土资源的整体变化并没有真实地实现。本土资源的整体变化并不是绝对的, 往往是主要资源的变化和彼此结合状态的变化。古德诺面临的是中国本土资源中单因素变化难题:如果继续推行西方民主共和制度, 试图增加制度供给以构建新的制度均衡, 则本土资源由于大部分不具有单因素的变化速度而滞后, 新的制度无法建立, 也就不可能重建制度均衡;如果回到本土资源原有状态上构建制度则遭遇已经变化了的单因素 (如政治思想) 的阻挡。民国初年, 君主专制解体之后, 向前:西方民主共和制无法真正建立, 向后:重回专制已不可能。进退两难的原因在于制度均衡和本土资源的复杂关系。作为社会基础资源的制度必须适应社会整体资源结构要求, 才能够从整体上规范各种资源关系, 这种基础资源的变化取决于各种社会资源关系的变化要求。考察政治制度变迁必须立足于本土资源的变化, 这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规律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2卷

[2].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

[4].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5].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6].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载古德诺:《解析中国》,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年版

[7].古德诺.解析中国[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资源基础论 篇9

随着SG186工程不断推进,信息系统陆续投入运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等快速扩充,信息系统复杂度大幅增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设备开始老旧,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加大,软硬件资源利用率低,服务器负载率有待提升,采购的软硬件资源之间不能有效共享、综合利用,硬件重复投资,软件许可、机房建设和人员成本快速增长,造成投资浪费。对此,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电力)在2008年开展了主机、存储基础架构整合。

对辽宁电力的IT基础架构进行统一的规划,明确了采用虚拟化软件、小型机硬件分区的主要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构建一个中间件、数据库统一的IT支撑平台,最终与应用系统形成合力,对业务进行“强而优”的支持。

1 整合目标及原则

1.1 整合目标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SG186各系统部署模式以业务应用在网省集中的主要特点,“IT软硬件资源优化整合的典型设计”重点针对IT基础服务以及硬件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硬件投资,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2)通过对软硬件资源的优化整合,降低设备故障对持续运行的影响,从整体层面提高系统抗风险的能力。

3)转变原来按业务应用购置软硬件设备方式为根据数据中心应具有的服务能力进行设备购置,实现信息化软硬件资源集中投资,实现不同业务应用对软硬件资源的统筹分配;提高数据中心自动化手段,通过统一IT基础服务、应用部署环境等方式,标准化IT服务;简化IT日常管理,使运维人员的精力真正转变到提高IT服务能力上来。

1.2 整合原则

提高资源利用率是硬件平台整合的直接目标。随着辽宁电力业务的急剧发展,业务量和数据量都将继续跳跃式增长,粗放式的建设思路将会给辽宁电网的IT建设带来投资浪费,造成较大的投资负担。因此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是IT整合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系统可靠性是硬件平台整合的重要保障。IT系统整合后,原先承载单一业务系统的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资源,将会承载多个业务系统,硬件故障的影响面将加大。

随着网省IT系统对业务的支撑作用逐渐加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也日益迫切。在IT系统整合后,将会节省出更多的IT资源,这也为提高系统高可靠性提供了空间。

由于辽宁电力的IT业务系统有数十个之多,本次IT系统软硬件优化整合要求对现有的业务影响降到最低,即在整合前首先进行风险评估。如果优化整合的风险达到或超过业务系统最低要求,就需要降低整合要求,如从完全整合改为混合整合或独立整合等。

2 整合实施

辽宁电力按照核心业务、骨干业务及综合业务三大分类(见图1)对营销、ERP、PMS、协同办公、投资计划、审计等业务系统进行了基础架构整合,对硬件设备进行统一综合利用。

2.1 信息内外网PC服务器层面资源整合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辽宁电力本部建设了由1台HP EVA8100磁盘存储阵列与8台HP DL580 PC服务器组成的信息内网VMware虚拟化服务器平台(见图2),以及由1台HP EVA6400磁盘存储阵列与3台HP DL580 PC服务器组成的信息外网VMware虚拟化服务器平台。

在14个地市基层供电公司建设了由1台HP EVA6100磁盘存储阵列与5台HP DL580 PC服务器组成的信息内网VMware虚拟化服务器平台。

2.2 信息内网小型机服务器层面资源整合

1)信息内网中间件小型机集群建设。在辽宁电力资源整合项目规划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整合要求,应用系统的中间件平台采用2台rx8640服务器,每台服务器2个硬件分区均采用Weblogic系统。

随着人资管控、财务管控和基建管控等国家电网公司推广的重要应用系统纷纷上线运行,需要采用SAP的中间件平台Netwaver。因此,辽宁电力在2009年调整了原资源整合方案,在中间件平台采用2台rx8640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一个硬件分区运行Weblogic,另外一个硬件分区运行Netwaver(见图3)。

中间件Weblogic平台目前已在SG186工程中的可靠性、农电、二维对标等重要应用系统中运行。中间件Netwaver平台目前已在财务管控、基建管控、人资管控等重要应用系统。在中间件小型机集群的建设中,主机CPU、内存利用率等主要性能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

2)信息内网数据库小型机集群建设。根据辽宁电力资源整合项目规划,建设了由2台HP rx8640服务器(每台服务器2个硬件分区)组成的内网Oracle 10g数据库小型机集群,已承载网络监管平台、财务管控、基建管控及人资管控等重要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在数据库小型机集群的建设中,主机CPU、内存利用率等主要性能指标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3 整合应用及成效

1)迅速适应业务要求,快速进行调整。在基建、财务管控系统硬件设计和实施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整合平台的作用,快速调整现有的中间件平台小型机集群,从Weblogic转换到Netwaver,实现了对应用系统的灵活适应,省去了硬件设备选型、招标、采购等环节,节省了资金与时间。

2)实现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存储和服务器设备,采用虚拟化技术对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支撑企业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应用服务的集成,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3)提高应用系统运行支撑环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硬件整合建设工作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依托网络传输平台,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硬件投资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全省IT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确保硬件资源满足全网全时段各应用系统的峰值负载要求。

4)形成统一的VMware虚拟技术应用部署平台,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辽宁电力本部及14个地市供电公司信息内网建成了统一的VMware虚拟技术应用部署平台,同一应用系统可在相同的物理环境上部署运行,规范了应用系统运行环境,缩短了部署时间,降低了运行维护难度。

4 结语

辽宁电力信息系统基础架构资源整合项目在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推广的典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电力信息系统的实际,按照“分区、分域、分级”的原则,对公司本部及所属各单位等830多台不同类型的服务器进行系统资源优化整合,对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公司业务应用系统“二级中心”架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采用虚拟化技术和集群技术建立了基于虚拟服务器和集群服务器的支撑架构,形成了中央计算环境,有效地支撑了核心业务、骨干业务和综合业务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各应用系统的可在线迁移和应用系统服务的连续性。设备平均利用率提高了30%,节省了因新应用系统的投入需要增加的软、硬件资源,节约了大量资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信息机房的电能损耗和空调热量排放。

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展,将进一步开展集群系统与负载均衡方面的研究。

摘要:在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典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的实际,按照“分区、分域、分级”的原则,对公司本部及所属各单位等830多台不同类型的服务器进行系统资源优化整合。采用虚拟化技术和集群技术建立了基于虚拟服务器和集群服务器的支撑架构,形成了中央计算环境,有效地支撑了核心业务、骨干业务和综合业务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各应用系统的可在线迁移和应用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资源基础论 篇10

关键词:企业政治,战略理论,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对企业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由此也诞生了相关利益群体, 企业政治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怎么样通过对政治环境的管理, 促使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得以保持或者持续提升, 从而更进一步的让企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内企业以及政府、购买方或其他社会机构十分关注的问题。

对企业而言, 政治环境意义重大, 不过研究人员自开始便没有将企业的政治环境因素融入到战略中去分析其框架结构。在1980年, 研究学者Porter先生在他所构建出的"五力竞争理论模型"中, 尚未提及政治环境对企业竞争水平以及相关情况所产生的任何影响, 哪怕是在非常典型的PEST (Political、Economic、Social、Technological) 环境分析中, 研究人员也仅仅将政治环境看做是同社会与技术等众多环境完全相同的一种静态外生变量。所以, 政治环境也仅仅作为选择与制定市场战略的基础内容。然而, 伴随着近年来政府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越发广泛, 各大企业对于政治环境波动所制定的反应机制也开始随之变得越发多元化起来, 这些变化均已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深度重视, 在发达国家研究人员探索企业组织战略与政治环境关系的分析报告中, 研究人员在一方面深刻研究了市场因素 (Bain, 1959;Porter, 1979、1980、1985) 对此所产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研究了非市场因素 (Greenwood et al., 1996;Abrahamson et al., 1994;Di Maggio et al., 1983) 产生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 不少研究人员发现企业组织在某一种程度上能够很好的借助主观战略行为来对外界环境的改变积极做出响应, 甚至是借助环境的改变从而让自身的利益得以保障。这意味着学术界已经意识到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里, 环境其实具备一定的内生性, 认识到企业制定相关的政治战略决策一方面受制度环境的制约。除此之外, 在某种程度上来看, 这也同样会对制度环境产生相同的作用力。

而后, 翻阅以往的相关调查研究报告可以看出, 大多是将企业努力改变政治环境所产生的费用支出, 看做是企业的运营成本 (Pfeffer et al., 1978;Scott, 2001) , 而并没有意识到政治活动同时可以为企业带来价值。随着政治环境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研究人员渐渐体会到政治活动就如同市场活动一样会对企业产生正面影响, 是完全可以将价值作为其导向的 (Oliver, 1991, 1996, 1997;Baron, 1997;Shaffer et al., 2000) 。在1997年, 相关研究学者Baron的研究则表明企业非市场行为是能够促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部分研究人员也同样持有类似观点, 然而与Baron的观点所不同的是, Shaffer与Oliver、Mahon的理论, 他们认为政治环境可以是一种内生变量。在1992年, Mahon在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 企业进行政治决策的意图实则便是通过对公司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某种手段来应对企业所处政治环境的波动, 以此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 Oliver (1991, 1996, 1997) 研究发现企业能够借助对外部环境的管理来获得竞争优势, Shaffer等 (2000) 研究发现企业能够借助政治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实力、也获得了和消费者与供应商的较强谈判能力, 因此直接创造竞争优势。这些研究意味着研究人员已经十分关注政治环境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政治战略与市场战略同样重要, 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企业提升自我的有效手段, 政治策略同样可以为公司创造有利价值, 这一观点是由学者Baron在1997年提出的。所以, 由此可见, 研究人员已经超越了以往单纯将企业政治活动看做是一种公关过程亦或者是增加成本的传统看法, 从战略高度, 努力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来对企业的政治活动重新加以认识。

虽然当前依旧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政治战略性理论, 不过对于企业参与政治决策的研究却很早就开始了,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随着国家行政力量对企业的干扰越来越大, 企业政治活动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一个多角度的研究领域, 企业政治活动引起多个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展开了大量的相关内容研究, 企业的政治理论也在此时得以迅猛发展。许多学科都是基于不同的视角下对企业的政治活动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了阐释, 研究手段也越来越成熟。其中, 基于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的研究, 通常是从本领域与集团层面着手对具体政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不过管理学角度相对研究较多的是针对企业个体进行的, 对企业个体和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关注 (Shaffer, 1995) 。

如今, 管理学领域针对企业政治战略管理的探索通常都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展开的,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内部资源", 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内部资源, 该理论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成长壮大的动态能力理论在最近十年里取得较快发展 (Wernerfelt, 1984Barney, 1991;Eisenhardt et al., 2000, Teece, 2007) , 其为战略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让企业越来越重视寻找、培育与获取可以让自己保持较强竞争力的资源。不过只是强调"企业内部资源", 轻视企业政治战略选择的背景, 是难以做出合理选择的,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更重视"向外看"的理念, 为企业政治战略研究提供新思路。近二十年来, 制度理论已经不断完善并取得巨大进展 (Williamson, 1975, 1985;North, 1990;Scott, 1987, 2008) , 战略管理相关领域的学者渐渐开始体会到制度已经不仅仅是控制变量或者外生变量 (Oliver, 1997;Peng et al., 1996) , 而是可以直接解释企业战略实施与设计的变量 (Peng et al., 2008) 。

这两种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已经被普遍运用于企业竞争战略以及市场战略管理的研究里面, 同样也运用于企业政治战略管理的研究 (Acemoglu et al., 2007;Ullmann, 1985;Rehbin et al., 1995;Dahon, 1995;Grier et al., 1994;Hay et al., 1998;Hansen et al., 2000;Morck et al., 2005) 。建立在资源基础观 (Resource-based View) 上的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能够非常完美地就个体特征对企业政治战略的影响做出解释, 然而却不能诠释企业在同一个场域内战略决策的趋同性。引入制度基础观 (Institution-based View) 能够就企业对制度环境的同构化以及服从情况进行解释, 然而一旦把研究对象集中在单个企业的战略选择上, 就显示出其不足之处, 所以要全方位对企业政治战略的内在运作机理进行揭示, 就有必要努力从多个层面、通过多种手段把两种理论视角进行整合。

尽管企业的政治战略问题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 可是依然吸引了诸多管理学相关学者的关注, 这些学者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及制度理论的研究模式对这一情况展开的实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战略性管理研究的重要研究议题。

由此可见, 企业政治战略问题的提出, 一方面是企业实践活动变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 也是理论研究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DiMaggio P J, Powell W W.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 48:147-160.

[2]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105-1121.

[3]Greenwood R, Hinings C R.Understanding radical organizational change:Bringing together 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 (4) :1022-1054

[4]Mahon J F, Waddock S A.Strategic issues management:an integration of issue life-cycle perspectives.Business and Society, 1992, 31 (1) :19-32.

[5]Masters M, Keim G.Determinants of PAC participation among large corporations.The Journal of Politics, 1985, 47:1158-1173.

[6]Peng M W.and Heath P S.The growth of the firm in planned economies in Transition: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s and strategic choi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 (2) :492-528.

[7]Shaffer B.Firm-level responses to government regulation:Theoretical and research approaches.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5, 21:495-514.

资源基础论 篇11

【关键词】夯实基础;利用资源;纵横发展;开拓创新;英语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各国领导层之间频繁互访,国与国之前展开了更广泛、更紧密的合作。结合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川渝两地从以前较为闭塞的内陆城市逐渐发展成为面向世界开放的重要中心城市,其经济总量及经济水平也得到了质的提升。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川渝两地的国际化人才需求,尤其是能够熟练使用一到两门外语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状。但是,“目前我国外语院校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如课程的横向宽度不够,纵向深度不够,课程的可选择性上远远不够,……”。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外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也应适时适度地做出一定的调整,利用各学科及互联网资源,注重开拓创新,以达到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纵横两方面培养国际化英语人才之目的。

英语技能是指学生英语的基本功,包括听说读写译五大能力,这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除此之外,英语类专业的教育还应从“纵”与“横”两方面着手。“纵”主要指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度,涉及各个英语类课程的深入学习;“横”大体指通识教育,涉及学生知识面的广度。只有保证学生纵横两方面的全面发展,才能使英语类专业的毕业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真正的国际化人才。

1 现状

英语专业人才培养首先应结合自身所在院校的实际情况和层次要求,明确自身的人才培养定位。英语作为国际间交流的基本工具,需要加强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曹德明先生在“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中提到,外语院校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应“至少精通两门外语,听、说、读、写、译本领过硬”。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要实现这一目标难度很大。我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是一所独立二级学院,属于第三批本科层次。从近年外国语学院招生的生源质量看,学生在基础知识和能力上普遍低于其他一本或二本学院同类专业的学生。整体表现为英语基本功较差,自主学习能力较弱,知识面较窄。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我们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宽阔的国际视野和比较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的英语高级复合型人才”。我们把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贯穿始终,一、二年级的教学安排仍然以传统的教学计划“听、说、读、写”等课程进行,三四年级在外语学科方面进一步深化,学习“英美文学”、“语言学”、“口、笔译”等课程。选择教材方面,我们遵循“取法于上,仅得为中”的观念,选择难度略高于学生实际水平的教材。如一二年级 “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我们选取出版社为二本院校编写的教材,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进行适当取舍,同时敦促学生课余时间自修高中程度的教学材料,如“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三册,高中三年级英语教材等,以弥补自身在英语知识及能力方面的欠缺,扎扎实实地做好“补课”工作。这样,学生通过平常课堂的学习,能够清楚了解他们的英语应该达到的程度,同时,又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夯实语言基础,推进语言的进一步学习。除了综合英语课程的学习,我们还加大了泛读、听力的力度,并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教材中的材料进行适当取舍,并增加难度相当的材料,以保证学生接触到最新的语言材料。在学生的口语训练方面,我们充分发挥外籍教师的作用,除课堂教学外,增加不计入教学计划课时的“口语活动”,且分别由不同的外教进行授课和指导。

但是,面对现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复合性英语人才的需求是重中之重,仅仅注重英语技能训练所培养出的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过去传统英语教育是一种“单科的‘经院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注重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重新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之后,才能较好的适应工作岗位,这拉长了英语类专业学生适应社会的过渡期,降低了英语类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的竞争力。除此之外,2014年6月16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支持定位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高等学校实行综合改革,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这也促使我们这类院校要立足于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从各个角度多方位思考,大力培养社会经济和行业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2 夯实基础、利用资源,注重学生纵横两方面的培养

大学教育应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即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之外,还要重视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包括人际交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政治及经济因素的敏感性,以及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们将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作为专业发展的方向,将学生横向发展、拓宽知识领域作为学生就业的重要依托。

在力求夯实学生语言基础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纵向发展的同时,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学科资源,多学科、跨学科培养学生。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是一所以财经、管理类专业为主干学科,会计、金融、工商管理三个专业群相互支撑,文学、工学等专业相互交替的学院。外国语学院充分依托学校的学科资源,以及跨学科、跨专业的知识结构,为学生横向发展、拓宽学科领域建立平台。在保证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开设的基础上,进行多样化的课程设置,同时加大通识课程教育的力度。比如,增加全院学生可选择的课程门数,加强院系间的课程交流,引进其他院系,甚至是其他院校开设的课程等等。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加国际化课程模块,通过校际交流或合作办学等方式,引入国内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处于学科领域前沿的课程或研究成果,通过引介的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到国际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3 利用资源、开拓创新:实现互联网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运用

在开拓创新意识的引领下,夯实学生基础,保证学生能力纵横发展,除了利用学校其他学科资源外,还可以最大化地利用互联网资源。互联网以其信息量巨大、信息传播速度快速、形式多样化的特点,在短短几十年间得到了飞速发展。各种教育方式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也应运而生,如网络公开课、慕课、微课等新型授课方式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追捧,甚至给传统的大学教育带来了挑战。我院力求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互联网中分散的碎片性知识进行系统化地组织和整理,以帮助学生进行系统地学习。

在高校推广互联网教育平台具有极大的可行性。首先,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当代大学生不仅具有熟练使用互联网的能力,还有自觉、自主利用互联网的意识,可以实现其在互联网教育平台的主体地位。其次,各个高校近年来加强了校园网的建设与完善、计算机实验室的建立以及电子阅览室的全面开放,这些基础设施的投入与建设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上网途径,同时也为互联网教育平台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持。“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运而生及稳定运行正是在利用互联网的基础上,为学校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教育平台。该平台优势主要在于,可以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校及网络协作教研四大应用模式,实现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究性学习,同时帮助教师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教研效率和效果。在可预见的将来,相信这一平台若能推出相应的手机APP客户端,将会突破时间与空间的束缚,极大地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在这一平台上进行交流、互动和学习。从某种角度来说,互联网资源的利用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课业学习,也能够推动其多方面素质发展,也将在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时,成为其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大助力。

4 结论

总而言之,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外语专业人才,需要夯实基础、横向发展,敢于创新;而这类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这需要各界学者坚持开拓创新的理念,集思广益,从而探寻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办法,丰富传统的教育方式,促进学生纵横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德明.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03):3.

[2]何其莘,殷桐生,黄源深,刘海平.关于外语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24.

[3]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J].职业技术教育,2014(18):55.

作者简介

王蓓(1982-),女,硕士学位。现为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语言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作者单位

资源基础论 篇12

●资源整合顺应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客观需求

龙岗区自建区以来, 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然而, 发展中沉淀的遗留问题也不断显现并日益突出: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很不均衡;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过程和评价等方面还不够和谐均衡;学校管理还存在越位、缺位现象, 学校活力不足, 离人本化、科学化管理还有一定差距;一些群众对教育质量还不太满意。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构建具有内在发展动力和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的新型发展模式, 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协调并激发教育内部各要素的活力,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化发展。为此, 龙岗区特别强调以资源整合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而实现全区教育和谐发展的思路。

●和谐教育指导资源整合推进

教育资源整合是为了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解决区域 (校际) 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教育资源整合是一种创新, 它不是各资源简单的叠加, 而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优化问题, 是一个系统工程。整合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新性质、新功能、新效果和新效益。整合是为了和谐, 和谐需要整合。因此, 以教育资源整合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要以和谐教育作为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龙岗区提出“一个目标──建设龙岗和谐教育, 两个战略──均衡发展全面赶超战略和优质发展重点领先战略, 三项举措──制度创新、资源整合、科学管理”的“一二三”教育发展思路, 努力建设龙岗和谐教育。以“人本”为思想内核, 以“和谐”为价值取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实现教育的普及、公平、优质和高效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

●三维度整合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实践模式

1. 教育资源的要素维度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中一切可以动用起来, 为教育目的服务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从构成形态上说, 概括为下面几个要素。

(1) 物质资源要素。指如优良资产、资本、设施、设备及其配置方式。

(2) 人力资源要素。是指优质师资、生源、校长和管理队伍等。优质的教师资源是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是最根本的优质教育资源。

(3) 制度资源要素。指宏观教育制度资源、教育理论资源;中观教育体制、机制资源等;微观学校教育教学模式、课程等。

(4) 精神资源要素。指学校的文化资源, 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本身的价值观念、教职工的认同感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学校优秀思想、文化、风气、传统等。

(5) 复合资源要素。指如区域教育办学特色, 并进而形成学校品牌。主要包括特色经验、思路、方式、形式、做法, 以及对学校多种优质教育资源的优质组合。

2. 教育资源的方式维度

(1) 投入、移植、共享──教育物质资源整合方式。教育物质资源的整合就是要在原有的教育优良资产、资本、设施、设备等的基础上, 在学校内部及全区的重新组合,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 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大对教育物质资源的不断投入。政府的投入是基础教育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移植整合是通过调配、置换、交流、引入、扩散、推广等方式, 发挥对弱势教育资源的改善、提升效用。共享整合是通过建立教育物质资源库和教育资源交流中心以便有效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 最大程度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

(2) 挂职、交流、培养──教育人力资源整合方式。教育人力资源整合就是要合理调整区域内师资、校长和管理队伍等, 形成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挂职是要求名校长或名师定期到区域内比较偏僻和教育发展滞后的地区及学校进行兼职, 提高欠发达地区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水平。交流是教师工作岗位的交替变动, 要求一些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到区内教育相对滞后的地方进行教育教学。培养是充分利用区内外教育资源, 通过区内教育资源整合, 形成新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的梯度培养体系。

(3) 交流、融合、创制──教育制度资源整合方式。教育制度资源整合就是要在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 结合区域内教育教学实际, 借鉴区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制度, 形成本区域内及本学校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交流就是要与区内外教育教学管理者进行互相交谈, 与区外教育专家及优秀教育工作者交流, 吸取别人的先进制度, 探讨制度创新的缘由、背景及思维方式, 制度执行的效果及改进过程等。融合就是要在了解区内外先进的教育制度后, 总结各种制度的优劣, 取长补短, 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 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体系。创制就是要在融合各种教育制度的基础上, 根据本区域或本学校的实际情况, 建构出一套既有一定的理论逻辑体系, 融合最新教育教学制度, 又针对现实情况, 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育制度。

(4) 引领、启迪、认同──教育精神资源整合方式。教育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教育精神来自教育哲学、人生观、价值观。引领整合教育精神资源的方式就是要请教育哲学家、思想家来影响本区域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启迪就是展示区内外教育教学案例和成功教育典型, 让区域内教育工作者自己在观察、体验中思索, 启发出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认同就是通过引领、启迪而展现的教育教学精神要得到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认同, 这种认同是通过学习、体验逐步从内心领悟出来的, 不是靠行政力量强迫的。

(5) 考察、研讨、实践──教育复合资源整合方式。教育复合资源的整合是教育资源整合的综合体。形成教育特色或品牌是教育复合资源整合的重要目标。首先要考察已形成教育品牌或特色的成熟做法, 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其次要通过研讨, 修正方案, 以便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实践要在经过多方论证的科学方案指导下进行, 以免事倍功半。在教育实践中要依据实践情况, 不断反思总结, 提炼教育经验, 逐步形成教育特色或品牌。

3. 教育资源的组织维度

(1) 区级组织推动。区级组织推动是指在区教育局及其业务部门的领导下, 依据本区教育实际, 采取科学的方式, 灵活的策略推动区级层面的教育资源整合, 通过全区教育资源的高水平发展, 实现全区教育优质发展。区级组织推动层面主要包括全区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创生以及区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区内资源整合主要是要利用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区内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 实现区内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区外教育资源整合主要是要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区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进一步提高我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 片区组织推动。龙岗区所辖学校较多, 点多线长面广, 区级层面难以对所有学校进行指导监督。按照各学校所属街道划分为11个教育片区, 成立教育办和教育管理中心, 加强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指导。片区组织推动主要是对片区内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协助区级整合措施, 同时加强对各个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指导。

上一篇:电气工程施工技术下一篇:高中音乐特长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