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资源(共12篇)
基础性资源 篇1
一、政府决策支持服务
(一) 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含义
决策支持服务是描述在组织中提供相关信息, 帮助决策者就某个特定问题或需求形成某种决定 , 从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的活动。而本文所探讨的政府决策支持服务是指为了满足政府有关部门宏观调控、战略决策、项目投资等需要而提供所需信息内容咨询服务, 以帮助政府作出最符合实际、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等的科学决策。
(二) 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特征
1. 政府决策的特质
第一, 从宏观层面问题出发。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用户多为政府领导或有关管理部门。这些用户的工作大多从事社会宏观层面的问题, 如宏观经济调控、整体规划制定、专项规划制定和某类社会现象问题研究等。因此, 政府决策支持信息服务多用来处理宏观问题, 支持完成某项宏观层面的任务。
第二, 影响范围广泛。政府决策处理的问题既然带有宏观性质, 且往往又涉及的具体问题较多, 决策结果会影响某一地区中社会个人或主体行为, 甚至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走向和整个地区人民的福祉。
第三, 追求多元化目标。由于所需决策的问题是宏观层面, 影响范围广泛, 因此政府中的决策者必将要求决策结果同时达到多个目标, 这些目标间往往彼此制约甚至是相悖的。
2. 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特征
第一, 处理信息量大。由于政府决策处理的是宏观层面问题, 涉及范围较广, 因此要搜集处理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源, 包括多种文献资源 (传统纸质文献资料、电子信息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 。
第二, 研究领域广。不论是宏观调控、战略决策或是项目投资, 其研究范围都涉及行业、经济、社会和民生等诸多领域, 且上文提到决策结果的影响面也不单单是一个领域。因此, 这就要求服务要事先对诸多领域进行调研和深入分析研究。
第三, 研究方法复杂。由于研究涉及了多个领域, 有的甚至是复合性的问题, 复杂程度往往较高。因此, 需要服务人员对所服务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并且采用多种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第四, 成果质量高。政府决策支持信息一般要求提供的研究成果准确、可靠、及时, 并且尽可能提供综述性的研究成果, 或者结论性的研究成果。服务用户会要求研究成果能够直接用于日常工作甚至是实际决策, 相较于其他信息服务, 政府决策支持信息服务提供的成果要求更具实际操作性。
(三) 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内容
1. 宏观调控支持服务
为了使政府能够更科学地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 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再分配及编制各项经济计划, 信息服务机构向政府提供关于社会经济形势等方面的情况。
2. 战略决策支持服务
为了使政府能够更科学地解决全局性、长远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问题, 信息服务机构向政府提供关于这些问题的支持性情况。
3. 项目投资支持服务
为了使政府能够更科学地选择大项目、好项目, 信息服务机构向政府提供关于选择项目的支持服务。
4. 政策制定支持服务
为了使政府能够更科学地制定各项政策, 包括经济政策、民生政策、外贸政策等, 信息服务机构向政府提供政策制定的支持服务。
二、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
1.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的含义
所谓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 是指人类对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一次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等活动, 使之形成可高效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的全过程。这一定义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所针对的是处于无序状态的各种媒介的一次信息;第二,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活动的内容是对一次信息进行选择、采集、组织和开发;第三,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是形成可利用的信息资源体系。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广泛使用的概念, 但对各类型信息机构来说, 信息资源建设并不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对信息资源的鉴别、选择、采集、组织、加工、管理, 一直是这些机构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的工作。信息资源建设的范畴和方法在不断的演变, 而这种演变, 也客观真实地反映了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资源建设内涵的深刻变化。
2.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意义
政府信息服务机构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 已经积淀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工作经验,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各级政府对决策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与此同时, 随着社会上决策服务机构数量的不断增加以及大专院校服务领域的拓展, 政府信息服务机构所面临的竞争压力也在继续加大。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成为主要课题。建立基础性信息资源系统, 通过系统设计、持续更新的方式, 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丰富系统内容, 将有助于我们充分开发、挖掘存量信息, 不断积累增量信息, 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挖掘, 不断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为政府提供高端的政府决策支持服务。
三、基于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
(一) 建设原则
1. 需求导向
基于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 必须坚持以政府领导和部门的信息需求为导向。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围绕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 必须以支持政府决策为中心开展信息资源的采集、组织等。
2. 立足实际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可以以信息资源建设的实际基础为出发点, 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 逐渐拓宽信息资源采集组织范围。
3. 面向服务
基于政府决策支持服务的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坚持以服务政府决策为中心, 以更好地服务政府领导战略决策、项目投资和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等为目标, 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4. 兼顾研究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必须以服务为目标, 同时更要做好对信息服务研究工作的支持。只有含有研究成分的信息服务工作, 才能更好地支持政府决策。
(二) 建设内容
1. 宏观经济信息
及时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的运行数据进行解读, 分析宏观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 对未来经济发展走势和国家宏观政策取向进行研判, 为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2. 政策规划信息
及时提供国家最新出台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发展规划等信息, 并阶段性地对政策趋势进行综述, 以经济工作重点为划分依据, 对国务院、各部委出台的财税、金融、价格、产业、投资、区域等10个类别的政策措施进行汇编, 为政府相关领导及有关部门制定地方性法规、政策、规划等提供参考信息。
3. 产业信息
提供高端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等多个重点产业的发展动态;提供高端制造和现代服务业领域中新兴产业的趋势研判;提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沿理论、各地发展经验;提供全国及有关地区投资及重大项目建设情况, 为政府相关领导及部门部署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提供参考信息。
4. 深化改革信息
围绕改革的重点领域, 根据十八届三全会中确定的改革方向, 提供国家出台的改革方针、政策措施信息, 提供著名学者、重要学术会议对改革战略的设想、评价等方面的信息, 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金融改革创新、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要素市场改革等领域。
5. 专题研究信息
围绕当前我国面临着的历史发展机遇, 即京津冀协同发展、自贸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等专题, 开展如何认识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重点专题研究, 为政府有关领导及部门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6. 经济舆情信息
运用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工具和技术, 对传统媒体网络版 (含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市场化媒体、部分海外媒体) 、网站新闻跟帖、网络社区 / 论坛 /BBS、微博、网络“意见领袖”的个人博客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24小时监测, 及时报送媒体、专家、网民对重大经济舆情事件的评论观点, 为政府有关领导及部门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诉求提供依据。
(三) 建设途径
1. 加强总体规划
组织制定并积极落实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制度和相应规划。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统筹协调、合理布局、科学建设、资源共享, 避免重复建设, 促进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价值。
2. 面向用户需求
基础性信息资源的价值是根据信息内容的利用情况而决定的, 用户的评价又是决定信息价值的主要因素。因此, 在进行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时, 应该经常进行用户需求和调查, 明确信息服务产品的实际需求。
3. 分阶段建设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按照总体建设规划和建设制度的要求, 分阶段、分步骤地开展建设实施。同时, 随时根据需要, 及时补充新的信息资源分类和专业的信息资源数据库。
4. 加大资金投入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需要不断积累, 采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源需要有充足的资金基础。应根据信息资源建设规划, 分阶段投入相应的资金, 保证信息资源的建设。
5. 多途径建设
基础性信息资源建设要采取多种途径积累信息资源。可以通过网络采集信息资源, 也可以通过实地采访获取第一手信息资源, 或可以通过购买信息服务机构的信息资源, 还可以通过研究形成新的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6. 应用信息技术工具
应用成熟的信息技术工具, 如信息监控、采集、存储工具等, 用于及时地获取、加工基础性信息资源, 并对基础性信息资源进行分累存储和有效标引,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基础性信息资源提供可能。
基础性资源 篇2
文化是企业内生资源的基础。如果把企业比做一棵树,文化则是树之根基。根的健康与强壮,决定了树的繁荣和常青。我们的企业从哪里来?我们的企业到哪里去?我们为了什么而奋斗?我们如何去奋斗?对于这些关乎企业生存根本的问题,企业文化以理想、信仰和价值准则的名义,作出了回答。中国南车股份公司既承载着振兴民族工业的无上荣光,又肩负着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的重大使命,迫切需要凝聚力量,集中才智。只有形成共同的价值体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共同的工作态度、工作方法和业务流程,才能成就共同的事业。因沟通而理解,因认同而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在此,价值也在此。企业文化内核与品牌内核的一致性:南车企业文化的内核是“责任”。对国家、对社会、对股东、对用户、对员工,南车都持有一份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份责任体现在对国家负有振兴民族工业的责任,对社会展现可持续发展的运输方式,对股东创造优厚的回报,对用户提供高附加值的服务和产品,对员工搭建事业发展的平台。南车品牌的内核也是“责任”。对用户提供舒适(comfort)、安全(safety)、可靠(Reliability)的产品就是中国南车的庄严承诺。中国南车(CSR)、企业社会责任(CSR)与南车品牌的“内核”(CSR)不仅是字面上完全的巧合重叠,更是公司从形式到内核的一致性。理想境界、核心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理想境界:振兴装备制造业,赶超行业世界一流。核心价值观:饮水思源,股东利益至高无上;用户第一,客户需求永远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以人为本,每位员工与中国南车共享成功。价值取向: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我们的企业能够创造高质量的产品,更能够创造高素质的人才。社会的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企业的最高境界是她存在的社会价值,而不单纯是利润。用户的价值高于生产的价值——企业一切运作的活力均来源于用户的需求。团队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公司的成功就是员工个人事业的成功。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积极倡导诚信、敬业、创新、超越的企业精神。诚信:老老实实做人,诚诚恳恳待人,不说假话,不做虚事,实实在在。敬业:已经入了这个行,就把它做到极致,分分秒秒不得怠慢,时时刻刻如履薄冰。创新:不要把过去积累的经验当成包袱,不断挑战自己,善于接受新事物。超越:不断树立新的标杆,然后去超越,要记住新的标杆永远是自己设定的。积极倡导求新、求快、求实、求优的工作作风。求新:不是哗众取宠,更不是标新立异,求新就是与时俱进,从小改小革、产品研发到管理创新,要造就一种求新的氛围,对“失败者”要宽容。求快:不是浮躁,更不是快而不好。先人一步,以快致胜,首先思想上要敏捷,然后行动上才能快捷。求实:不是做文章,更不是金玉其外,自己做的事自己要满意,同事要满意,上级要满意。求优:就是与自己的过去比,与优秀的员工比,与企业的过去比,与行业的先锋比,都要力求做得更好。企业的经营理念:南车是一个年青的企业,在二十一世纪初经重组整合而设立,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朝气。南车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企业,100多年前诞生于大江南北,是中国工业文明摇篮,百年的经营积淀了丰富的内涵。总结、提炼、充实百年的经营理念,既传承优良的传统,又与时俱进。经营理念,引导企业走正确的路,干正确的事。
服务产品
本文由
搞好基础建设 实现“资源科委” 篇3
思维方式正在改变
多年以来,政府部门可以在制定政策、批准项目、认定审批等方面拥有许多权力,而以上的权力久而久之就习惯地被机关许多工作人员自己以及社会认为是自然享有的职能,而其应该在社会中起到的对科技发展、经济增长、环境改善等促进作用被忽视了,因而在视野上限制了我们自己。“资源科委”的提出实际上是将科委放在了如何认清自己的本质定位上去考虑问题,这既是提醒,更是要求。事实证明,这一要求的提出是正确的和及时的,因为我们发现它在大家中间产生了振动、带来了压力,也正是存在着差距才会有压力,最终也会成为动力,工作有动力一定会得到提升。很显然,一种存在已久的惯性思维与处理问题的方式就必须要改变到满足新的要求,这就是大讨论给我们所带来的变化。
找到资源科委的着力点
从概念上理解,“资源科委”的提法开拓了我们的视野,改变了我们的思维,也为我们的正常工作带来了压力,在这种外延性很强的讨论与思考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思维空间很广阔,行为上往往不能达到要求。因此,科委的现实工作还要从空泛的讨论回到实际工作中来。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实现资源科委的着力点,具体实现“资源科委”才更有现实的意义。我认为北京市科委已经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北京市科委适时地提出了“八大主题计划”。这八个主题计划的提出,在整合社会资源、整合组织方式、强化市场主体作用、强调城市协调发展等方面都进行了科学、全面的考虑,彻底打破了单一的、静止的、封闭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意味着全委自觉地向新的工作高度迈进、向新的难度发起挑战。大家必然会面临压力,应尽快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尽早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这样才能全委一致,一条心去实现“八大主体计划”的工作目标,进而实现“资源科委”的战略思想。
基础工作是实现“资源科委”的保障条件
我个人认为,虽然大家接受了“资源科委”的概念,并且在工作中也要求从“资源科委”的高度去解决现实问题,但是这些并不是停留在要不要抓项目,而是对抓项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加强调项目与社会的统筹结合、强调项目的示范与带动作用、强调项目对行业及社会的共性贡献、强调区域经济中科技的作用、强调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作用等,以上这些绝对是对各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础性资源 篇4
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就业安置、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三大支柱, 对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 是反映事业发展的观象台、信息窗和晴雨表。当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这就要求统计既要反映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又要反映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既要反映科学发展的成果, 又要反映惠及人民的程度。随着统计调查对象的日趋复杂, 统计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要求统计数据更加客观真实、统计信息更加及时、统计服务更加优化, 要求统计数据更加公开、统计信息更加透明, 要求统计数据、统计分析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2. 提升改革创新的能力。
把改革创新精神贯穿到统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各个领域, 毫不动摇地推进统计体制的改革创新, 不断提高统计工作的服务水平, 建立统一规范的统计管理制度;通过科学管理、教育培训等手段, 提高统计工作者在统计设计、数据采集加工和统计分析服务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改进和创新统计手段;通过加强统计法制, 强化政策宣传, 不断优化统计环境。
3. 提高统计分析的前瞻性。
在准确反映事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研究, 把握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 形成对发展进程的理性认识, 以前瞻性统计分析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建议。牢固树立“第一时间”的观念, 统计产品满足用户的时效需要, 及时发布权威信息, 增强预见性、时效性。
4. 解决统计反映的滞后性。
通过完善统计报表制度、健全快速调查制度、提高统计信息化水平、提升统计人员素质等措施和手段, 不断提高统计快速反映能力, 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按照人社部的总体部署, 坚持两大领域覆盖、八大任务反映, 做到“无缝衔接”;坚持数据质量高于一切, 对内严格数据审核, 对外增强抗干扰能力, 保证统计数据客观反映事业发展的规律, 积极监测事业发展的进程, 不断拓宽统计领域, 为科学发展提供全面统计数据服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 统计制度改革方面存在的问题。
统计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管理机制运行不够顺畅, 统计分析方法不够科学, 统计调查方法有待改进, 统计数据质量有待提高。另外, 基层统计工作缺人、缺钱、缺设备的现象仍很普遍, 一些市县统计工作缺乏必要的经费和设备保障,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统计工作的开展。
2. 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部分统计指标概念不够明确、界定不够清楚, 填报过程中难以把握, 填报的数据也不够准确;有些指标的设置与实际脱节, 统计出来的数据过小, 反映的只是极个别现象, 不具有普遍代表性;参与统计工作的部门逐步增多, 各部门对指标的理解存在差异, 所采用的调查方法、软件等也不相同, 协调的难度加大。
3. 统计人员队伍素质存在的
问题。部分领导对统计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机构、人员配置及职责落实不到位且人员更换频繁, 统计业务培训跟不上, 临时抽调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素质跟不上, 给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较大影响。
4. 信息反馈缺乏时效。
在每年的统计年报布置会上, 都要部署一些新的工作任务, 有的地区和部门会后不能很好地落实, 只满足于一般的传达贯彻, 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信息流动不够畅通, 反馈时间较为滞后, 结果分析不够及时, 一些数据资料是通过别的渠道获得, 缺乏时效性和前瞻性。
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工作的基础性作用
随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统计制度改革的开展, 遇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认真加以总结, 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1. 完善统计管理体制。
健全“统一管理、分工负责”的管理体制, 实行综合统计和专业统计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建立统计综合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统计指标体系, 整合统计报表制度, 构建多元化的统计调查体系。开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基本情况调查, 实施相关数据快速调查制度, 加强统计监测分析, 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建立统计数据综合协调工作机制, 加强统计归口管理, 统一报表制度, 统一数据管理, 统一上报发布, 统一对外协调。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系统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 认真组织统计数据的采集, 加强对源头数据质量的控制, 保证数据的衔接。
2. 改革统计指标体系。随着行政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统计范围和对象的逐渐扩大, 传统的
单一普查统计方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要把统计范围逐步由公共部门领域拓展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 把统计对象由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扩展到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才。对统计指标体系适时进行结构性调整, 取消不能客观反映工作实际的指标, 减少静态指标, 增加动态指标。在统计调查的方式上, 采取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更灵活地获取管理工作急需的有关数据。
3. 提升统计分析能力。
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 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工作, 不断提高分析预测的前瞻性, 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科学化。要注意搞好统计成果的宣传和运用, 通过下发分析调研选题、召开座谈会和研讨会、深入基层指导等多种形式, 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同时还要重视其他部门统计成果的分析和应用, 充分发挥统计分析在决策中的参谋作用。抓好统计资料开发运用, 提高统计分析质量, 运用科学方法加强预测研究, 实现统计服务由以提供统计数据为主向提供数据咨询与政策建议并重转变。
4. 加快信息系统建设。
要有计划地进行统计信息处理、传输技术和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建设, 广泛运用现代、科学的信息管理手段, 全面提高统计质量和工作效率。充分利用数据库技术、网络通讯技术, 改进统计数据的采集、处理、加工手段, 逐步推广统计报表网上直报系统, 提高自动化水平;利用现有条件整合、优化统计软件, 建立各部门间统计信息的共享机制, 避免重复统计和浪费, 减轻工作负担;加强以统计信息库建设为重点的基础网络建设, 配备专用设备, 明确专人做好信息维护。逐步形成覆盖全部业务范围, 具有数据集中管理、统计分析、宏观监测功能的统计信息系统。
5. 健全统计法规制度。
随着机构改革的逐步推进, 各地应按照新《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要求, 加大统计法规宣传教育力度, 推进依法统计, 依法规范统计工作秩序, 依法保障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对统计法规执行情况的检查, 加大查处力度, 运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处罚, 从而抑制统计数据弄虚作假、虚报浮夸现象的发生。增强统计法制意识, 提高遵守统计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强化执法手段和执法措施, 做到统计执法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
6.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篇5
A.职位分析的目的 B.确定职位分析的执行者C.编写职位说明书和职位规范书D.职位分析信息的搜集2人力资本理论
认
为
(B)
是
人
力
资
本的核
心。
A.培训 B.教育 C.素质 D.投资
3.作为一种常规性工具,(D)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整个组织管理系统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A.人员招聘与录用 B.员工培训与开发 C.员工激励 D.工作分析 4.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主要因素有(ABC)。A.人口总量及其变动状况B.人口的年龄构成状况C.劳动力的参与率D.人口的受教育情况 5.根据人力资源理论,“人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包括(ABCD)。A.智力 B.技能 C.知识 D.体力
6.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ABCD)。
A.知识和技能的水平B.智力C.劳动者的劳动态度 D.体质 A.排序法 B.分类法 C.因素比较法 D.点数法 7.职位评价的非量化评估方法是(AB)。
8.下列关于职位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职位分类首创于美国 B.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 C.是实行功绩制的一种方法和人事现代化的标志 D.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A.公共服务性 B、绩效明确性 C、受委托性 D、绩效模糊性 10.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ABC)。
A.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 B.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
C.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 D.便于实行公平合理的工资待遇和制定工作人员的培训计划
二、判断题
1.人力资源开发是现代公共部门人事管理的重点和核心。(√)
2.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
3.职位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乃至整个组织管理的基础。(√)
4.职位分析与职位评价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职位评价是展开职位分析的前提和基础,而职位评价则可被看作是职位分析活动的进一步延伸。(×)
5.职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
6.品位分类的最大特点是“因事设人”,它强调的是公务员的职权和责任,而非担任该职位的公务员本人。(×)
7.职位分类首创于法国,是以法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科学人事管理方式和人事分类制度。(×)
8.对公共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分类管理是各个国家的通例,美国主要采取的是品位分类方法。(×)9.我国现行的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兼具品位分类和职位分类之长。(√)
10.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的发展表明,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一些刚性约束正在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上级与下级,或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双向沟通,即柔性约束。(√)
三、问答题
1、什么是人力资源?如何理解人力资源的含义?
答:人力资源,也称“劳动力资源”或“劳动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称。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特点主要有(ACD)。人力资源的含义一般包括以下三层内涵:
其一:指能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总和。其二: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其三:人力资源作为一个经济范畴,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人力资源总量表现为人力资源数量与平均质量的乘积,即:人力资源总量=人力资源数量×人力资源平均质量。
2、品位分类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答:品位分类制度的优点是:(1)结构富有弹性,适应性强,应用范围广,便于人事机构调整公务员的职务,所采用的级别随人走,免除了因职务变动和另有任命所带来的不安全感,能调动公务员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才流动;(2)它是建立在公务员应该是具有多面的知识的通才,而不需要很专门的知识这一认识基础上的,比较适用于担任领导责任的高级公务;(3)注重按行政首长和上级主管的意图行事,有利于集中统一地领导,树立行政权威,工作任务特别是临时性的任务指派也容易。
品位分类制度的缺点是:(1)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现有岗位设置是否合理进行调查分析,因人设岗,容易造成机构臃肿、职责不清,人浮于事局面;(2)在人事管理中主观随意性比较大,没有统一、规范的要求;(3)过分重视学历、资历、身份等静态因素,不利于学历低、资历强但能力强、水平高的人才脱颖而出。因此,近年来英国对品位制度作了较大改进,表现了向专业分工和职业分类方向发展的趋势。英国现行的分类管理制度是在品位分类的基础上,吸收了美国职位分类的精神建立起品位分类与职位分类相结合的分类制度。
一、选择题(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可能是一个选项也可能是多个选项)
1.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招募与选录工作只有在(B)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确定公共职位空缺的数量、结构、任职资格条件、具体的招募途径以及甄选方法等。A.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状况 B.内部环境 C.外部环境 D.经济环境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B)开始施行。
A.2007年7月1日B.B.2006年1月1日 C.2006年7月1日 D.2007年1月1日
3.对于公共部门人才所要测评的要素来说,(A)仍然是最基本的测评方式,具有重要的把关作用。
A.笔试B.资质测试C.评价中心技术D.心理测验
4.(B)是公职人员职业生涯开始时或任新职时所经历的第一种类型的培训。A.技能培训 B.初任培训 C.专业培训 D.知识更新培训 A.讲授式培训法 B.研讨式培训法 C.案例分析培训法 D.合作研究培训法 6.一般来讲,公共部门在发布人员甄选与录用信息时应遵循(BCD)。A.权威原则 B.地域原则 C.面广原则 D.及时原则 5.(C)是目前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中普遍采用的方法。
7.评价中心不同于我们传统的纸笔测验、面试等测试工具,它主要通过(ABD)情景模拟技术,加上一些传统的测试方法,对人的知识、能力、个性、动机进行测量。A.无领导小组讨论 B.公文筐 C.心理测验 D.角色扮演 8. 内部环境分析是制定招募计划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内容包括(AC)。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供求预测 C.工作分析 D.薪酬管理
9.内部招募的人员来源渠道主要有(BCD)。
A. 广告招募 B.工作轮换 C.工作调换 D.内部晋升
10.关于无领导小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 B.讨论中的问题通常是以书面形式给出
C.主要测应试者的组织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辩论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测试者能够更准确地确认自己报考的岗位是否适合自身的各项条件及兴趣、意愿和理想
二、判断题 1.人力资源需求预测是组织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制定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的基础。(√)
2.柯克帕特里克的培训效果模型是全球范围内最具有影响力,并被广泛采用的培训评估模型,它从受训者的反应、学习成果、工作行为和结果等四个方面来评估培训的效果。(√)
3.从人才测评的发展史上看,笔试的产生远早于面试,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支持,加上其主观性较大,一直没能成为公共部门人才测评的主体方法。(×)
4.相对而言,公共部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比较关注人力资源选取环节,而私人部门则更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环节。(√)
5.我国担任科级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的招募与录用应采取社会公开招考和平等竞争的方式获取高素质的任职人选。(√)
6.心理测试作为公共部门人才测评的一种测评方式,是现代公共部门的新创。(×)
7.无领导小组讨论,是公共部门人才测评中探索并使用的一种新的适用于集体测试的方法。(√)8.一般来讲,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的手段。(√)
9.《公务员法》要求对公务员的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考核的重点是工作胜任能力。(×)
10.在我国,公共部门人员的内部甄选与录用主要采用“砌砖墙”法。(×)
三、问答题
1、目前较具代表性和较为通用的培训方法有哪几种?
答:1)讲授式培训法,2)研讨式培训法,3)案例分析培训法,4)角色扮演培训法,5)讨论法,6)人格拓展训练培训法。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培训还包括自学法、领导成就训练法等,还可采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的视听技术培训法和计算机培训法等。
2.试述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在招募与选录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
答:1)能岗匹配原则,2)因事择人原则,3)德才兼备原则,4)公平竞争原则,5)信息公开原则,6)合法原则。
一、选择题(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可能是一个选项也可能是多个选项)1.(C)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A.人力资源考核 B.人力资源招募 C.人力资源培训 D.人力资源流动
3.(B)是指从员工自己、上司、直接部属、同事甚至客户等各个角度来了解员工个人的绩效沟通技巧、人际关系、领导能力、行政能力等。
A.记录考核法 B.360度绩效评估 C.行为观察量表法 D.评级量表法
4.我国现行的公务员流动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交流的方式包括(ACD)。
A.调任 B.聘任 C.转任 D.挂职锻炼
5.当今各国公职人员的任用形式各种各样,采用较多的是(ABCD)。A.选任制 B.委任制 C.考任制 D.聘任制 6.我国公务员职务晋升必须坚持(ABC)。
A.德才兼备、注重实绩 B.鼓励竞争原则 C.坚持公开、平等 D.群众公认、领导确认原则 7.关于我国公务员降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D)。
A.是指由原来的职务调整到另一个职责更轻的职务,是由高的职务向低的职务的调整 B.它意味着公务员所处地位的降低、职权和责任范围的缩小、待遇的减少
C.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D.它是让由于各种原因不胜任现职又不宜转任同级其他职务的公务员改任较低职务的任用行为 2.在市场经济条件下,(D)是实现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根本途径。8.根据流动的范围,可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分为(ABC)。
A.公共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流动 B.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C.公共组织与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D.非公共组织之间的人力资源流动 9.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流动的意义是(ABCD)。
A.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提高公职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B.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优化公共部门人才队伍结构 C.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促进用人与治事的统一 D.合理的人力资源流动有利于改善组织的人际关系
10.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必须遵循的原则是(ABCD)。
A.用人所长的原则 B.人事相宜的原则 C.依法流动的原则 D.个人自主与服从组织相结合的原则
二、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因工作需要在机关外兼职,应当经有关机关批准,并可以领取适当的兼职报酬。(√)
2.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是一种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3.委任制的优点在于体现了治事与用人相统一,权力集中,指挥统一。(×)4.调任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
5.挂职锻炼不涉及公务员行政隶属关系的改变,它不改变单位的编制,但需要办理公务员的调动手续,只在一定时间内改变挂职锻炼公务员的工作关系。(√)6.身份的改变是调任与转任共同的特点。(×)
7.公务员降职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使用国家公务员,充分发挥公务员的作用,为行政机关的各个职位选择配备适宜的人才。降低公务员的职务,一般一次只降低一级。(√)
8.我国公务员法所规定的降职是一种任用形式和任用行为,是一种正常的人事调动,不是对公务员的惩戒与处分。(√)
9.选任制的优点在于体现了治事与用人相统一,权力集中,指挥统一。(×)
10.我国公务员晋升职务,应当逐级晋升。特别优秀的或者工作特殊需要的,可以按照规定破格或者越一级晋升职务。(×)
三、问答题:
1、转任具有哪些特点?
答:1)转任是公务员在机关系统内部的流动活动。转任是公务员交流最为常见的方式,只要符合法定条件,公务员无论跨地区、跨部门还是跨职业,都可通过转任途径得到交流。
2)转任不涉及公务员身份问题。转任中只是改变公务员隶属关系和服务机构,而不会改变公务员身份。3)转任只能是平级调动,不涉及公务员职务的升降,一般也不会降低转任者的级别和工资待遇。
2、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答:1)不同等级的公务员一起考核;
2)重视考核,忽视平时考核;
3)考核过程中出现论资排辈评优秀的现象。
4)按比例分配名额。
3、如何引入绩效评估,改进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
答:1)绩效考核是一个动态、持续的绩效沟通过程。管理者与工作者双方在计划实施的全年随时保持联系,就工作者的绩效进行评定、协商,全程追踪目标的进展情况,及时排除遇到的障碍,甚至在必要时修订目标,从而提高了考核的针对性。另外,通过不断的绩效沟通面谈,管理者可以以“帮助者”和“伙伴”的角色,增进与工作者之间的相互了解,使得部门内部更易建立起工作团队,减少磨擦和由此引发的低效率,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引入绩效评估,可以在公务员考核中加入“顾客”即公务员服务对象对该公务员的评价,并影响考核的结果,从而增强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和对社会公众负责的精神,提高公众对公共部门公共服务的满意程度。
3)纳入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则可在融洽和谐的气氛中进行。原因有二,一是在充分参与绩效计划和绩效沟通的基础上,工作者能亲身感受和体验到绩效管理不是和他们作对,而是为了齐心协力提高绩效,他们因此会少些戒备,多些坦率;二是考核不会出乎意料,因为在平时动态、持续的沟通中,工作者已就自己的业绩情况和管理者基本达成共识,此次绩效考核只是对平时讨论的一个复核和总结,不会引起工作者的抵触情绪,从而在另一方面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
一、选择题(请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选项,可能是一个选项也可能是多个选项)
1. 从1993年10月1日起,国家行政机关结合公务员制度的推行,建立了适合公务员职业特点的(B)。A.结构工资制B.职务级别工资制C.职务等级工资制D.绩效工资制
2.法定休假日安排公职人员工作的,需给付不低于正常工资(D)的报酬。A.150% B.200% C.400% D.300% 3.薪酬,就是组织成员向其所在的组织或单位提供劳动而获得的所有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收入,包括(ABCD)。
A.工资 B.奖金 C.津贴 D.各种福利保健收入
4.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实行了公务员制度,尽管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公务员薪酬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但一般来说都遵循(ABD)。
A.依法分配原则 B.平衡比较原则 C.公开透明原则 D.平等原则 5.固定薪酬的特点主要有:(ABD)。
A.常规性 B.固定性 C.激励性 D.基准性 6.薪酬管理的目标是:(ACD)。
A.公平性 B.补偿性 C.合法性 D.有效性
二、判断题
1.薪酬主要由直接薪酬和间接薪酬这两大部分构成。其中,直接薪酬是薪酬的核心部分。(√)2.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最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不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
3.公务员的薪酬结构应以工资收入为主体,而以津贴为补充。(√)
4.我国现行的公务员福利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福利项目的设置都带有“供给制”的色彩,社会属性体现较多,劳动属性和分配属性则体现较少。(√)
5.福利往往采取实物或延期支付的形式,因为与劳动能力、绩效和工作时间的变动无直接关系,所以有固定成本的特征。(√)
6.一般而言,公务员的工资水平往往处在社会平均工资的中等偏下水平。(×)
7.公共部门人才资源福利一般是通过发放各种补贴等方式满足员工的某些消费需求(×)8.职位薪酬体系是以工作为基础的薪酬体系。(√)
9.我国事业单位自2006年以来实行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度。(√)10.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最长期限为12个月。(×)
三、问答题
1.我国公共部门福利制度面临的问题是什么? 答:1)福利项目设置不合理,制度老化;
2)福利待遇差距大,标准悬殊; 3)福利形式过于社会化;
4)福利资金提取和使用混乱,“小金库”盛行,滥发补贴和实物的现象突出,缺乏有效监督。2.构建公务员薪酬制度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答:(1)按劳分配;(2)平衡比较;(3)定期加薪;(4)物价补偿;(5)法律保障 3.我国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答:现状:现收现付制,没有独立的养老保险基金,没有基金积累。
费用完全由财政和单位统包;
实行待遇确定型养老金计发办法;
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与在职人员调整工资同步进行; 退休人员的管理工作主要由原单位负责。问题:平均水平高于企业;
与企业的养老保险制度不同,人员流动时保险关系难以转移。
养老保险制度相对滞后,制约着相关改革的顺利进行。
基础性资源 篇6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进行“语用”教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筛选资源是保证。小学语文这门学科应着力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教师悉心研读教材是为教学服务的,不能把自己的阅读所得全部作为教学的内容,面面俱到不可能,要“取舍”,做到“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保留其洁净之美、简约之美。那该选哪一瓢呢?
一、可以精选需要积累的词句
语文学习是范例学习。大量的心理语言学的实例证明,流利地使用语言的能力来自储存在人脑记忆中以往体验过的大量语言范例。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比如,(苏版三下)《槐乡五月》,课文的语言如诗般美妙动人。比如,课后第三题的六个叠词“白茫茫、白生生、喜盈盈、傻乎乎、甜丝丝、香喷喷”,这种ABB式的词语就值得归类梳理,让学生读读、品品、背背,可以丰富其语言积累,提高其认识事物的能力。再如,文中对称句式的妙用,“‘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甜的蜜。‘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这两句有声有色,有花有果,有滋有味,值得作为范例让学生背诵积累并仿写。
二、可以精选需要品味的语言
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而学生只有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到语言的魅力所在,从而在以后的阅读中关注语言,主动积极地去思考。为了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阅读教学不能一味抓情节,应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富有生命力的词语和生动的句式。比如,“……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槐乡五月》这一段文字直接写花香的词就有六个:“香喷喷”“清香”“醇香”“浓香”“香气”“香海”,足见其香。此外,文中的“省略号”和“浸”字同样让人感受槐花香味之浓烈。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把玩一番。其次为了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看似普通的语句、寻常词语的丰富内涵,让学生多品味语言。比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苏版五上)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人物平淡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品评林冲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应该说“让”是林冲的最本质的品格。林冲“躬身施礼”“起身让座”,是“礼让”;被洪教头奚落、羞辱了一顿,他不但不怒,反而连声说“不敢,不敢”是“忍让”;洪教头掂起棒来,“耍了一阵”,大喝一声:“来!来!”林冲说“请教了”,是“谦让”;一交手,洪教头举起棒“劈头打来”,三五回合后,林冲找了个破绽,却只是“一扫”,洪教头“扑”地倒地,而未受伤,是“宽让”。
三、可以精选需要诵读的内容
人民日报社副社长、著名作家梁衡这样介绍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大量阅读还不够,语文学习最基本最简便的方法就是背书。要背下来,才能将众多的资源转化成自身的营养。”语文学习要让学生学有所得,须诵读(朗读、背诵)。注重基础知识的有效积累,比如,学完杨万里的《小池》(苏版6册),可以设计:夏日,公园里鲜嫩的荷花在水面上刚露出尖端,便有蜻蜓欢悦地飞来立在上面。看着这情景,我不由吟诵道……仍以《槐乡五月》为例,这么美的课文教师可以用煽情的语言激发学生诵读:放眼望去——“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仔细观赏——“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用心聆听——“‘嗡嗡嗡……‘啪啪啪……”;用力深吸——“……清香、醇香、浓香……”;赶快品尝吧——“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四、可以精选需要研读的关键词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我们对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细节描写、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俗话说得好,字词有温度,文字知冷暖。以《谈礼貌》一课为例,朱师傅为周总理理发,一不小心在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朱师傅深感不安,可是周总理只一句话就打消了朱师傅的顾虑。这句话非常神奇,里面肯定有大学问。细读不难发现,从提示语中的一个“安慰”可以读出周总理的宽容;从“这不能怪您,怪我咳嗽没有向您打招呼,还幸亏您刀子躲得快哩!”可以读出周总理不光宽容,还把责任全转移到自己身上了;从一句话连用了三个“您”,可以读出周总理对朱师傅十分尊重。文章不是无情物,一言一句总关情。从简朴的一句话里读出了安慰,读出了尊重,读出了学识,文雅、和气、宽容的周总理的形象在我们心中立起来了。这就是研读文本的大学问,大智慧。
五、可以精选需要拓展的文本
新课标提出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缺乏这种能力的教师当然也不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因此,凡与文本有关的,教师都应通过看工具书或上网查询等方式积极查阅,解决心中的疑问,丰富教材的内容。比如,我们教材中有一种文体,叫科普小品文,像四年级的《雾凇》,六年级的《大自然的文字》,三年级的《石头书》等,这样的文章科学性较强,备课时你必须查阅相关资料,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让自己拥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面对学生的质疑,面对突发的状况,面对“异样的声音”,才不会惊慌失措,解决问题的手段才能灵活多变。
基础性资源 篇7
英国早在1998年就建成了全国的教育门户网站——国家学习信息系统,目前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与各学科配套的软件资源丰富,英国的目标是在国家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网络资源。网站学术性强,覆盖面广,而且具备强大的搜索功能,查阅方便,服务一流。
英国从1998年1月开始实施学校电子邮件计划。Excite公司宣布向每一个英国小学生免费提供电子邮件账户的计划,利用4年时间使英国所有中小学与国际互联网联网。同时,英国还构建了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运作机制,由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学校购买企业产品,企业和学校共同开发产品,产品的使用最终由市场(包括学校和教师)决定。由于政府调控的双向性,学校在购置产品中既受政府的引导,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使得学校的ICT设备(软硬件)有序而规范地发展。
根据英国教育供应商协会(British Educational Suppliers Association,简称BESA)介绍,英国中小学近一半的中小学没有无线网,存在网络带宽不足的问题,给基于网络环境的移动学习带来诸多不便。英国政府充分认识到网络建设对教育信息化推动的关键作用。2016年1月,英国教育大臣Nicky Morgan在英国教育培训与技术展览会(British Educational Training and Technology Show,简称BETT)上宣布,英国将投入13亿英镑改造、升级当前的网络,以支持学习者在学校、家庭、城市、乡村等随时随地的学习。
英国政府非常重视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英国的教育资源大多由专业公司或教育机构开发,而且相当一部分资源是免费的。此外,英国政府还设立了专门的“电子化学习专项基金”(e-Learning Credits),由中央财政通过地方教育部门分配到所有学校,鼓励学校购买教育资源。
2simple公司专门从事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制作的公司,他们制作了大量的游戏化学习的资源,可以应用在英语、数学、科学、计算机、绘画、历史、艺术与音乐等学科,满足5~11岁学生学习的资源(http://www.2simple.com/purple-mash)。
与2simple公司交流
据了解70%左右的小学和95%以上中学已经拥有了学习平台,主要体现在教师备课、给学生发送课程和资源,并且学校教师通过学习平台积累教学资源。
10月7日,课题组一行同英国教育出版社—Hodder Education交流了英国中小学计算机教学及英语教学测评方面的问题。
英国计算机课程的目标是确保学生能够完成以下4项内容。
(1)理解并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包括抽象、逻辑、算法、数据呈现等。
(2)用计算语言来分析问题,具有编写计算机程序来解决相关问题的重复实践经验。
(3)能评价并运用信息技术,包括新的或不熟悉的技术,分析式的解决问题。
(4)成为有责任感、能力、自信、创造性的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使用者。
英国的计算机教材每年更新一次,而且学生用书、教师用书、课程资源(包含网站提供的资源)非常完备,紧跟信息技术趋势的发展。
例如,曲面可弯折的手机问世不到半年,教材中就有相关的介绍。HodderEducation出版社做的英语学习与测评类产品对我们这些学习英语语言的国家非常值得借鉴。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的网站提供教与学、电子教材等方面的服务。
2simple公司网站
2simple公司开发的计算机课程
与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交流
课题组一行在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楼顶合影
英国的计算机教材:教师手册及资源
Hodder Education出版社网站截图
在教师培训与发展方面英国政府非常重视,通过资金支持、项目立项、标准制定、资源平台、教师培训等多种途径与方式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
对于“新手”教师,英国政府颁布了相关标准,确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并提供相关培训。
英国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主要由各个培训机构和大学承担,培训将重点放在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应用上,培训在必要的地方将与整体信息通信技术技能相整合,培训侧重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通信技术的实践能力。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包括在线培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远程学习和书本资料相结合、面对面的培训等。
Teacher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就是专门从事国家教师专业技能培训的服务机构,拥有大量的教师培训课程,他们为英国、南非、埃及等国家制作国家教师培训计划并予以实施。
与Teacher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交流
Teachers Media International公司网站
英国基础教育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提供商是Groupcall公司。英国75%的学校在用Groupcall公司做的系统平台,该平台包括:groupcallemerge,groupcall messenger,groupcallalert,groupcallxporter,groupcall IDaa S五大套件,实现MIS管理、E-mail功能、家校互动、学生定位、线上学习等功能,且可以免费使用微软的Office 365和Google。
与Groupcall公司交流
Groupcall公司的产品
Groupcall公司的业绩展示板
2014年10月,英国出台了《云(教育应用)软件服务和数据保护法案》(Cloud educational apps software services and the Data Protection Act)。使得教育数据的安全保护以及数据共享在英国有了法律保护。
自2000年开始,我国大规模地进行教育信息化建设,经过十几年的硬件建设发现:在网络环境下教育资源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程改革、教育技术发展和教师教学水平提升的需求,学校自建资源不能够共享,企业的资源不能够满足多个版本教材的需求,缺乏资源建设有效激励机制。同时由于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些地方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不顺,统筹协调不够,基础设施不完善,经费投入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经费保障,“重硬轻软”的观念依然存在,使得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发展的不均衡。
我国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尤其在2014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以有效机制的构建为引领,引导资源共建共享、促进应用模式创新、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注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发挥好师生的主体地位,使教育信息化在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取得明显成效。
基础性资源 篇8
一、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和资源基础
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秩序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状态。所谓制度是一个从观念到行动的约束系统。制度是实现一定社会秩序的工具。政治制度是这个约束系统的其中一项内容。由于制度是社会关系的表现, 制度的变迁就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变化。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制度变迁的第一动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根据马克思观点, 制度变迁是从两个层面上展开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第一个层次制度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第二个层次制度的变化:即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规范等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政治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是经济制度的变迁, 而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变化。马克思指明了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给理解政治制度变迁提供了基本方向。生产力的变化推动经济领域内各种资源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第一层次制度变迁, 这种力量传达到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内引起这些领域内各种资源关系的调整, 产生第二层次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变迁是两个层次各种社会资源关系调整的总结果。换句话说, 每一个层次资源运动的结果都会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进程。由于第二层次社会资源的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政治制度的具体面貌便会各具特色的呈现。政治制度不具普适意义的原因也在于此。两个层次各种社会资源的运动通过其代表 (利益主体) 的斗争实现最终的社会秩序状态, 即各层次制度的实现。一种政治制度代表着一种社会整体资源关系的实现状态。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实质上就是第二层次社会资源总和。我们把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具体环境称为政治制度环境。所谓政治制度环境由建立政治制度基础的权力、文化、思想和习俗等资源构成。政治制度环境虽然也是可以改变的, 但与政治制度安排相比, 政治制度环境的变迁要相对缓慢的多。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力量来自内外两方面:内部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经济制度变迁进而导致的政治制度安排的调整变动;外部由于政治制度环境变化对政治制度变迁的作用。因而政治制度变迁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作用结果。内生变量是指政治制度具体安排, 外生变量是政治制度环境。这是从整体上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环境和过程简明描述。为了清晰地了解具体政治制度变迁中的影响因素, 有必要具体地分析一个政治制度变迁是如何发生的。
制度也是一种资源, 而且是社会的基础资源。制度变迁可以运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构架来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政治制度的均衡来具体考察政治制度调整变化的规律。政治制度需求是基于秩序的需要产生的。由于人能力的有限性和社会生活特性, 社会需要政治制度提供足够的服务以满足秩序的需要。借鉴诺思关于制度供需的分析思路, 制度需求是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的。而制度供给是由主体及社会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构成资源体系提供的。而这个资源体系是政治制度存在、变迁的基础。所谓政治制度均衡是指政治制度供给满足政治制度需求的状态。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制度非均衡主要是: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因为政治制度均衡状态理论上由政治制度需求和政治制度供给共同决定的, 但是政治制度需求具有一定的相对的稳定性, 因而政治制度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供给不足或过剩。具体地说, 政治制度需求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的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最终导致的对政治制度安排调整的要求。政治制度需求的力量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但政治制度需求本身未必能够带来政治制度的进步变化, 它仅仅是对政治制度变迁的潜在要求, 这种要求能否真正实现还取决于政治制度供给状态及外在的政治制度环境。如果政治制度供给主体没有足够知识、能力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需要的新的政治制度设计, 那么在一个阶段上, 政治制度变迁也就不能实现。而政治制度环境也对政治制度变迁主体提供的新政治制度起到相当大影响作用, 它能延缓甚至阻止新政治制度的实现。由于政治制度供给主体的知识、能力和利益的影响, 及政治制度环境的阻碍,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政治制度可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无法进入实践, 尽管这并不影响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政治稳定。总体来说, 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都是通过影响政治制度供给发挥作用的。包括对政治制度供给主体和制度内容的影响。借鉴诺思的观点, 政治制度供给包括三个部分:即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实施机制, 其中正式制度是指由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 包括宪法、成文法与行为规范;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来源于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 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与意识形态等因素。而实施机制则是监督规则和保证规则实现的一套方法。由于这些内容影响政治制度供给, 这也构成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政治制度非均衡状态下, 政治依然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原因在于政治供给主体、政治制度环境仍有待制度需求力量继续推动。但制度供给的进程需要供给主体来推动。制度供给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对影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的认知决定了制度供给的实际状况。诺思把制度供给主体分为“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根据充任“第一行动集团”的差异, 可以把制度变迁分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 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 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第三, 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 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 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从制度变迁的步骤看, 推动制度变迁主体的“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的共同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创造政治制度需求, 政治制度需求决定了政治制度供给的运动方向和目标, 但这并不决定政治制度供给的实际状态。政治制度供给主体、政治制度 (供给) 环境决定政治制度供给的实际状态。
可以把影响和推动政治制度变迁方向的因素称为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把影响政治制度变迁实现及路径的因素称为资源因素。政治制度变迁是在经济动力推动下, 在本土资源基础之上实现的政治制度安排的变化。西方理论和制度的引入是通过对本土资源的补充和改变来为政治制度变迁提供新资源基础的。这种制度引进能否通过改变原有资源基础达成满足制度变迁新的资源基础决定政治制度变迁能否真正实现。尽管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创造了政治制度需求, 政治制度实现的基础却是本土资源。本土的资源基础决定政治制度变迁的实现及路径。正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载体——本土资源的存在使得具体政治制度安排显得尤为复杂。制度变迁的本土资源涵盖制度变迁主体状况、文化环境、现存制度等等。制度需求未必能直接带来相应的制度供给, 政治制度在实现关键取决与它的基础本土资源。只有通过理论补充、制度引进改变制度的资源基础适应新制度的需要, 政治制度变迁才可能实现。资源基础的变化势必带动制度的变化, 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前提。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从经济资源关系变化开始逐层改变着社会资源, 创造制度需求, 这种制度需求只有在制度变迁动力改变到制度的资源基础时——为新制度奠定相应资源基础时, 制度变迁才现实发生。
二、西方政治理论、本土资源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影响
晚清中国的颓废局面迫使传统政治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进入了有识之士的理论审视范围, 这就为西方政治理论的涌入提供了契机。近代中国本土资源状态的变化打破原有的政治制度均衡, 在政治制度需求推动下19世纪国人开始对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充满赞扬和期待, 把西方政治制度引入中国实践成为不少人的理想寄托和奋斗目标。西方理论的输入是对政治制度供给产生了影响, 政治制度供给根本上来自于本土资源及其改变。西方理论是通过改变本土资源状态发挥政治制度供给方面的影响作用。西方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登陆中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传播到19世纪末, 终于登上中国政治实践的大舞台, 但清末的维新变法、预备立宪没有能够把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实现于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清朝政权瓦解之后, 随着巨大实践空间的打开, 自西方的总统制、议会制与政党政治等均在中国社会进行过实践尝试, 然而结果无一例外地都归于失败。形成了光怪陆离的清末民初政治现象。西方理论和制度终归没有完成政治制度供给任务, 新的政治制度均衡没有实现。这是由于虽然在正式制度方面可以通过移植西方政治制度一夕之间实现变化, 但是形成政治制度供给基础的本土资源, 尤其是非正式制度没有像正式制度变化那样同步变化, 新的政治制度供给没有完成。由于制度是构结各种资源的框架, 制度是在各种资源关系变化中应运而生的, 因而本土资源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变化的前提。制度表现的是一种社会资源的秩序状态, 总体资源的变化打破秩序时意味着制度供需失衡, 要用新的制度来规范变化了的总体资源秩序。而且, 作为社会基础资源, 制度与社会总体资源结构的和谐适应, 是秩序的内在要求。
20世纪初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古德诺曾亲历了西方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古德诺 (1859~1939) Goodnow, Frank Johnson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著作有《比较行政法》、《政治与行政》、《美国的市政府》、《美国行政法原则》等。古德诺1913 年曾到北京任袁世凯政府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对中国实行西方政治制度前景忧虑, 认为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及其原则对于中国实践并无太大意义, 在中国建立真正的西方民主共和制只不过是一场梦, 他发表于1915年《共和与君主论》总结出西方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宜中国的结论。这种结论一直贯穿在古德诺返美后作的《中国新约法论》和《中国的变革》等演说及1926年出版的《解析中国》一书中。这说明尽管客观上古德诺的结论对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起到了辩护作用, 这些结论实质上也代表了古德诺当时对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命运真实理解。从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分析理路上来看, 要弄清从一种政治制度向另一种政治制度的变迁, 关键还是在于理解制度变迁机制的动力源。政治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尽管正式制度可能会在一夕之间发生变化, 但融入在习俗、传统和行为准则中的非正式制度却是难以同步改变的。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中, 人的行为受到正规规则和非正规规则的约束, 后者就是由习俗、道德、文化等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对政治制度供给发挥着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古德诺对中国实行西方政治制度前景忧虑的原因在于他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古德诺1926年出版的《解析中国》一书。分析了中国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社会经济及政治生活等各方面情况, 并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变革及前景作了保守的评论。坚持其关于中国国情特殊性的见解, 并根据当时的物质主义现代化观点, 把中西发展差距归结为中国科技落后, 批评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时更多注重于西方的哲学而非科学, 结果是太相信哲学思想上的变革对于中国复兴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人应首先致力于学西方的科技以发展经济, 不必抛弃传统的儒家思想而接受西方的哲学观念。书中将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失败与挫折归罪于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激进, 而对晚清预备立宪因辛亥革命而中断则深觉惋惜, 称若非革命, 中国到1917年就可能建成具有一定的有限君主制性质的代议政体。对于民国政治前景, 古德诺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一方面认为需要政治强人出面建立权威以稳定社会秩序, 但同时对于政治强人统治下建立起来的是现代宪政制度还是建立旧式专制制度, 他也无法预测。最后他寄希望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整体性进步, 包括经济发展、科学普及、家族观念的淡化等, 由此将可逐步走向宪政, 逐步实现真正的共和制度。古德诺返美后作的《中国新约法论》和《中国的变革》等演说中认为:在中国人尚未培养出纪律性、个人权利观念、社会协作能力之前, 某种具有专制色彩的政府是可以存在的。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应当强调的是权威而非自由, 培养人民对权威的服从重于对个人权利的关心, 注重行政效能而非由民众参与的代议制。应该建立强大巩固的政府, 以大力发展工业, 改革教育, 普及科学等。古德诺一方面认识到新政治制度对本土资源的尖锐矛盾, 认识到了制度构建与本土资源关系问题。另一方面他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却不可取。他的主张是试图往回走, 为适应本土资源状态和变化以后退来妥协。他主张建立强大政府、要总统集权、甚至回到帝制上去。实际上, 继续往前走固然要遭遇本土资源压力, 但就此往回走更会遭到本土资源的阻挡, 因为本土资源中已经有些因素发生了某些变化, 西方理论的某些观念和制度设计已经渐入人心, 回头的路已经不可能了。可是继续推行西方政治制度, 本土资源的其它因素又不能接受。难为的是本土资源中各因素对西方理论的“态度”并不一致, 导致进退两难。而古德诺显然对后退更有信心。他主张建立专制色彩的政府。期望通过后退来等待本土资源的变化。20世纪初随着清政权的瓦解, 尽管随着传统政治制度的退出在政治制度上留下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而由于本土资源的关系, 西方政治制度又不能直接解决新的制度供给, 制度供需大面积失衡就表现出来。政治制度变迁是适应本土资源变化基础上创造制度动态均衡, 制度均衡与本土资源是结合在一起的。制度供需打破制度均衡, 实质是本土资源变化所致。制度均衡有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打破制度均衡还不等于能创造新的制度均衡。这正是制度均衡对本土资源状态和变化的复杂要求。本土资源是一个整体, 内部的变化并不一致, 单一资源因素的变化不是本土资源总体变化的标志, 制度均衡对应的是本土资源整体的变化。西方政治理论的传播导致了本土资源内政治思想的变化, 但仅椐此变化就期望能通过引进西方制度重建制度均衡是不可行的。因为制度均衡要求的本土资源的整体变化并没有真实地实现。本土资源的整体变化并不是绝对的, 往往是主要资源的变化和彼此结合状态的变化。古德诺面临的是中国本土资源中单因素变化难题:如果继续推行西方民主共和制度, 试图增加制度供给以构建新的制度均衡, 则本土资源由于大部分不具有单因素的变化速度而滞后, 新的制度无法建立, 也就不可能重建制度均衡;如果回到本土资源原有状态上构建制度则遭遇已经变化了的单因素 (如政治思想) 的阻挡。民国初年, 君主专制解体之后, 向前:西方民主共和制无法真正建立, 向后:重回专制已不可能。进退两难的原因在于制度均衡和本土资源的复杂关系。作为社会基础资源的制度必须适应社会整体资源结构要求, 才能够从整体上规范各种资源关系, 这种基础资源的变化取决于各种社会资源关系的变化要求。考察政治制度变迁必须立足于本土资源的变化, 这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规律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2卷
[2].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
[4].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5].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6].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载古德诺:《解析中国》,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年版
[7].古德诺.解析中国[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基础性资源 篇9
随着SG186工程不断推进,信息系统陆续投入运行,信息化基础设施和软硬件等快速扩充,信息系统复杂度大幅增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设备开始老旧,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量加大,软硬件资源利用率低,服务器负载率有待提升,采购的软硬件资源之间不能有效共享、综合利用,硬件重复投资,软件许可、机房建设和人员成本快速增长,造成投资浪费。对此,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电力)在2008年开展了主机、存储基础架构整合。
对辽宁电力的IT基础架构进行统一的规划,明确了采用虚拟化软件、小型机硬件分区的主要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构建一个中间件、数据库统一的IT支撑平台,最终与应用系统形成合力,对业务进行“强而优”的支持。
1 整合目标及原则
1.1 整合目标
针对国家电网公司SG186各系统部署模式以业务应用在网省集中的主要特点,“IT软硬件资源优化整合的典型设计”重点针对IT基础服务以及硬件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实现以下目标。
1)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硬件投资,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2)通过对软硬件资源的优化整合,降低设备故障对持续运行的影响,从整体层面提高系统抗风险的能力。
3)转变原来按业务应用购置软硬件设备方式为根据数据中心应具有的服务能力进行设备购置,实现信息化软硬件资源集中投资,实现不同业务应用对软硬件资源的统筹分配;提高数据中心自动化手段,通过统一IT基础服务、应用部署环境等方式,标准化IT服务;简化IT日常管理,使运维人员的精力真正转变到提高IT服务能力上来。
1.2 整合原则
提高资源利用率是硬件平台整合的直接目标。随着辽宁电力业务的急剧发展,业务量和数据量都将继续跳跃式增长,粗放式的建设思路将会给辽宁电网的IT建设带来投资浪费,造成较大的投资负担。因此如何提高资源利用率,将是IT整合工作的重中之重。
提高系统可靠性是硬件平台整合的重要保障。IT系统整合后,原先承载单一业务系统的服务器、存储等硬件资源,将会承载多个业务系统,硬件故障的影响面将加大。
随着网省IT系统对业务的支撑作用逐渐加大,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需要也日益迫切。在IT系统整合后,将会节省出更多的IT资源,这也为提高系统高可靠性提供了空间。
由于辽宁电力的IT业务系统有数十个之多,本次IT系统软硬件优化整合要求对现有的业务影响降到最低,即在整合前首先进行风险评估。如果优化整合的风险达到或超过业务系统最低要求,就需要降低整合要求,如从完全整合改为混合整合或独立整合等。
2 整合实施
辽宁电力按照核心业务、骨干业务及综合业务三大分类(见图1)对营销、ERP、PMS、协同办公、投资计划、审计等业务系统进行了基础架构整合,对硬件设备进行统一综合利用。
2.1 信息内外网PC服务器层面资源整合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信息化资源整合方案,辽宁电力本部建设了由1台HP EVA8100磁盘存储阵列与8台HP DL580 PC服务器组成的信息内网VMware虚拟化服务器平台(见图2),以及由1台HP EVA6400磁盘存储阵列与3台HP DL580 PC服务器组成的信息外网VMware虚拟化服务器平台。
在14个地市基层供电公司建设了由1台HP EVA6100磁盘存储阵列与5台HP DL580 PC服务器组成的信息内网VMware虚拟化服务器平台。
2.2 信息内网小型机服务器层面资源整合
1)信息内网中间件小型机集群建设。在辽宁电力资源整合项目规划时,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整合要求,应用系统的中间件平台采用2台rx8640服务器,每台服务器2个硬件分区均采用Weblogic系统。
随着人资管控、财务管控和基建管控等国家电网公司推广的重要应用系统纷纷上线运行,需要采用SAP的中间件平台Netwaver。因此,辽宁电力在2009年调整了原资源整合方案,在中间件平台采用2台rx8640服务器,每台服务器一个硬件分区运行Weblogic,另外一个硬件分区运行Netwaver(见图3)。
中间件Weblogic平台目前已在SG186工程中的可靠性、农电、二维对标等重要应用系统中运行。中间件Netwaver平台目前已在财务管控、基建管控、人资管控等重要应用系统。在中间件小型机集群的建设中,主机CPU、内存利用率等主要性能指标保持在较高水平。
2)信息内网数据库小型机集群建设。根据辽宁电力资源整合项目规划,建设了由2台HP rx8640服务器(每台服务器2个硬件分区)组成的内网Oracle 10g数据库小型机集群,已承载网络监管平台、财务管控、基建管控及人资管控等重要应用系统的数据库。在数据库小型机集群的建设中,主机CPU、内存利用率等主要性能指标保持在非常高的水平。
3 整合应用及成效
1)迅速适应业务要求,快速进行调整。在基建、财务管控系统硬件设计和实施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整合平台的作用,快速调整现有的中间件平台小型机集群,从Weblogic转换到Netwaver,实现了对应用系统的灵活适应,省去了硬件设备选型、招标、采购等环节,节省了资金与时间。
2)实现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充分利用现有的存储和服务器设备,采用虚拟化技术对硬件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硬件资源的统一管理,支撑企业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应用服务的集成,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3)提高应用系统运行支撑环境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硬件整合建设工作主要是利用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依托网络传输平台,利用虚拟化技术,实现硬件投资的效益最大化,实现全省IT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确保硬件资源满足全网全时段各应用系统的峰值负载要求。
4)形成统一的VMware虚拟技术应用部署平台,规范信息化建设工作。辽宁电力本部及14个地市供电公司信息内网建成了统一的VMware虚拟技术应用部署平台,同一应用系统可在相同的物理环境上部署运行,规范了应用系统运行环境,缩短了部署时间,降低了运行维护难度。
4 结语
辽宁电力信息系统基础架构资源整合项目在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推广的典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电力信息系统的实际,按照“分区、分域、分级”的原则,对公司本部及所属各单位等830多台不同类型的服务器进行系统资源优化整合,对国家电网公司、辽宁省电力公司业务应用系统“二级中心”架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采用虚拟化技术和集群技术建立了基于虚拟服务器和集群服务器的支撑架构,形成了中央计算环境,有效地支撑了核心业务、骨干业务和综合业务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各应用系统的可在线迁移和应用系统服务的连续性。设备平均利用率提高了30%,节省了因新应用系统的投入需要增加的软、硬件资源,节约了大量资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降低了信息机房的电能损耗和空调热量排放。
随着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展,将进一步开展集群系统与负载均衡方面的研究。
摘要:在国家电网公司SG186工程典型设计要求的基础上,结合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系统的实际,按照“分区、分域、分级”的原则,对公司本部及所属各单位等830多台不同类型的服务器进行系统资源优化整合。采用虚拟化技术和集群技术建立了基于虚拟服务器和集群服务器的支撑架构,形成了中央计算环境,有效地支撑了核心业务、骨干业务和综合业务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各应用系统的可在线迁移和应用系统服务的连续性。
基础性资源 篇10
关键词:企业政治,战略理论,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政府对企业产生越来越明显的影响, 由此也诞生了相关利益群体, 企业政治环境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怎么样通过对政治环境的管理, 促使我国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得以保持或者持续提升, 从而更进一步的让企业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已经成为了当前国内企业以及政府、购买方或其他社会机构十分关注的问题。
对企业而言, 政治环境意义重大, 不过研究人员自开始便没有将企业的政治环境因素融入到战略中去分析其框架结构。在1980年, 研究学者Porter先生在他所构建出的"五力竞争理论模型"中, 尚未提及政治环境对企业竞争水平以及相关情况所产生的任何影响, 哪怕是在非常典型的PEST (Political、Economic、Social、Technological) 环境分析中, 研究人员也仅仅将政治环境看做是同社会与技术等众多环境完全相同的一种静态外生变量。所以, 政治环境也仅仅作为选择与制定市场战略的基础内容。然而, 伴随着近年来政府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越发广泛, 各大企业对于政治环境波动所制定的反应机制也开始随之变得越发多元化起来, 这些变化均已引起相关研究人员的深度重视, 在发达国家研究人员探索企业组织战略与政治环境关系的分析报告中, 研究人员在一方面深刻研究了市场因素 (Bain, 1959;Porter, 1979、1980、1985) 对此所产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研究了非市场因素 (Greenwood et al., 1996;Abrahamson et al., 1994;Di Maggio et al., 1983) 产生的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 不少研究人员发现企业组织在某一种程度上能够很好的借助主观战略行为来对外界环境的改变积极做出响应, 甚至是借助环境的改变从而让自身的利益得以保障。这意味着学术界已经意识到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里, 环境其实具备一定的内生性, 认识到企业制定相关的政治战略决策一方面受制度环境的制约。除此之外, 在某种程度上来看, 这也同样会对制度环境产生相同的作用力。
而后, 翻阅以往的相关调查研究报告可以看出, 大多是将企业努力改变政治环境所产生的费用支出, 看做是企业的运营成本 (Pfeffer et al., 1978;Scott, 2001) , 而并没有意识到政治活动同时可以为企业带来价值。随着政治环境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研究人员渐渐体会到政治活动就如同市场活动一样会对企业产生正面影响, 是完全可以将价值作为其导向的 (Oliver, 1991, 1996, 1997;Baron, 1997;Shaffer et al., 2000) 。在1997年, 相关研究学者Baron的研究则表明企业非市场行为是能够促使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部分研究人员也同样持有类似观点, 然而与Baron的观点所不同的是, Shaffer与Oliver、Mahon的理论, 他们认为政治环境可以是一种内生变量。在1992年, Mahon在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 企业进行政治决策的意图实则便是通过对公司资源的充分利用, 通过某种手段来应对企业所处政治环境的波动, 以此获得长远的竞争优势, Oliver (1991, 1996, 1997) 研究发现企业能够借助对外部环境的管理来获得竞争优势, Shaffer等 (2000) 研究发现企业能够借助政治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增强竞争实力、也获得了和消费者与供应商的较强谈判能力, 因此直接创造竞争优势。这些研究意味着研究人员已经十分关注政治环境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政治战略与市场战略同样重要, 也可以看做是一种企业提升自我的有效手段, 政治策略同样可以为公司创造有利价值, 这一观点是由学者Baron在1997年提出的。所以, 由此可见, 研究人员已经超越了以往单纯将企业政治活动看做是一种公关过程亦或者是增加成本的传统看法, 从战略高度, 努力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来对企业的政治活动重新加以认识。
虽然当前依旧尚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企业政治战略性理论, 不过对于企业参与政治决策的研究却很早就开始了, 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 随着国家行政力量对企业的干扰越来越大, 企业政治活动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作为一个多角度的研究领域, 企业政治活动引起多个学科背景的研究人员展开了大量的相关内容研究, 企业的政治理论也在此时得以迅猛发展。许多学科都是基于不同的视角下对企业的政治活动一些基本情况进行了阐释, 研究手段也越来越成熟。其中, 基于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的研究, 通常是从本领域与集团层面着手对具体政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 不过管理学角度相对研究较多的是针对企业个体进行的, 对企业个体和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关注 (Shaffer, 1995) 。
如今, 管理学领域针对企业政治战略管理的探索通常都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展开的,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内部资源", 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内部资源, 该理论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成长壮大的动态能力理论在最近十年里取得较快发展 (Wernerfelt, 1984Barney, 1991;Eisenhardt et al., 2000, Teece, 2007) , 其为战略管理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让企业越来越重视寻找、培育与获取可以让自己保持较强竞争力的资源。不过只是强调"企业内部资源", 轻视企业政治战略选择的背景, 是难以做出合理选择的, 基于社会学理论的研究更重视"向外看"的理念, 为企业政治战略研究提供新思路。近二十年来, 制度理论已经不断完善并取得巨大进展 (Williamson, 1975, 1985;North, 1990;Scott, 1987, 2008) , 战略管理相关领域的学者渐渐开始体会到制度已经不仅仅是控制变量或者外生变量 (Oliver, 1997;Peng et al., 1996) , 而是可以直接解释企业战略实施与设计的变量 (Peng et al., 2008) 。
这两种理论视角以及研究方法已经被普遍运用于企业竞争战略以及市场战略管理的研究里面, 同样也运用于企业政治战略管理的研究 (Acemoglu et al., 2007;Ullmann, 1985;Rehbin et al., 1995;Dahon, 1995;Grier et al., 1994;Hay et al., 1998;Hansen et al., 2000;Morck et al., 2005) 。建立在资源基础观 (Resource-based View) 上的动态能力理论、资源基础理论能够非常完美地就个体特征对企业政治战略的影响做出解释, 然而却不能诠释企业在同一个场域内战略决策的趋同性。引入制度基础观 (Institution-based View) 能够就企业对制度环境的同构化以及服从情况进行解释, 然而一旦把研究对象集中在单个企业的战略选择上, 就显示出其不足之处, 所以要全方位对企业政治战略的内在运作机理进行揭示, 就有必要努力从多个层面、通过多种手段把两种理论视角进行整合。
尽管企业的政治战略问题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话题, 可是依然吸引了诸多管理学相关学者的关注, 这些学者运用资源基础理论及制度理论的研究模式对这一情况展开的实验研究已经成为当前战略性管理研究的重要研究议题。
由此可见, 企业政治战略问题的提出, 一方面是企业实践活动变化的结果, 另一方面, 也是理论研究发展的必然。
参考文献
[1]DiMaggio P J, Powell W W.The Iron Cage Revisited:Institutional isomorphism and collective rationality in organization field.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1983, 48:147-160.
[2]Eisenhardt K M, Martin J A.Dynamic capabilities:What are they?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00, 21:1105-1121.
[3]Greenwood R, Hinings C R.Understanding radical organizational change:Bringing together the old and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 (4) :1022-1054
[4]Mahon J F, Waddock S A.Strategic issues management:an integration of issue life-cycle perspectives.Business and Society, 1992, 31 (1) :19-32.
[5]Masters M, Keim G.Determinants of PAC participation among large corporations.The Journal of Politics, 1985, 47:1158-1173.
[6]Peng M W.and Heath P S.The growth of the firm in planned economies in Transition:Institutions organizations and strategic choice.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96, 21 (2) :492-528.
[7]Shaffer B.Firm-level responses to government regulation:Theoretical and research approaches.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5, 21:495-514.
企业人力资源风险存在的理论基础 篇11
一、现代企业理论中关于人和环境的基本假设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实质就是人力资源交易过程(即企业购买人力资源的过程),从外部的交易向内部的交易转变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包括规划、招聘、人员考评、工资、晋升、福利等等,其中的各个环节都可能产生风险。在交易过程中,人力资源的报酬不仅仅指工资、福利等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收入,还包括职务的晋升、成就感等的获得。按照这一思想,根据现代企业理论关于人和环境两个方面基本假设,在这一交易中存在许多风险。
人的因素是指行为主体的两个有关行为的基本假定,即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环境因素是交易活动的两种基本状况,即不确定性和小数条件。信息压缩是介于人的因素与环境因素的一种因素,它不仅与人的因素有关,而且与环境因素也直接相关。
1、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一方面,人的行为存在有限理性。有限理性最早是由西蒙提出的,意指人的行为是“意欲合理,但只能有限地达到”。有限理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的认知能力是有限度的,如人们在管理过程中由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它们不可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二是表现在语言上的障碍,人们思想的交流,信息的传递,都是依靠语言来进行的,但这一过程中有许多障碍,其中包括主观方面的,也包括客观方面的。人的认知能力方面的限制是指个人在无误地接收、储存、恢复以及处理信息时是有限制的:有限理性的第二个表现是语言的限制,它指不管人们多么努力,人们在使用文字、数字、图表等来表达自己的知识或感情时是有限制的。另一方面,环境通常是不确定的或者复杂的。因为人力资本的交易是在不确定性或复杂性条件下进行的,要将一笔交易完美地完成,要花费昂贵代价,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说其中存在许多风险。
2、机会主义和小数条件。机会主义是关于经济活动中行为主体的一个基本假定,它是指行为主体在交易活动中不仅追逐自利的目标,而且在追逐自利目标的同时使用策略性行为,这些策略性行为包括隐瞒真实信息、交易意图的不实陈述和欺诈等。在人力资本的交易活动中,机会主义受到来自大数条件的约束。也就是说,机会主义倾向只有在小数条件下才表现得更为严重。大数条件是指交易双方面临的可供选择的交易对手很多,如在人力资源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在这样的条件下,一方如果有严重的机会主义行为,交易的另一方很快就会谋求与其他潜在的交易对手进行交易。在大数条件下,所有的交易方都清楚地意识到机会主义倾向的严重后果,所以,机会主义行为通常处于被抑制状态。小数条件则相反,如果交易一方面临的可供选择的交易对手不多,交易另一方就会表现出较为严重的机会主义倾向。
3、信息压缩。它是指交易活动中一方掌握了与交易有关的更多信息,而另一方要想获得这一信息通常是要花费一定代价的。一般认为,在交易活动中,如果信息在交易双方的分布是不对称的,则交易活动的风险就会出现。但是,在威谦姆森看来,与信息相关的交易中的风险问题必须考虑以下三个条件:①仅仅是信息的不对称还不构成风险产生的条件,还必须考虑与信息不对称相关的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是获得信息需花费较高的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机会主义倾向问题。②即使交易双方拥有相同的信息,信息所带来的机会主义行为仍然存在。这是因为相同的信息对于双方来说在运用时是有差异的,如理解上的差异等。③信息分布在小数条件下的缔约活动中尤其重要。
二、委托代理理论
现代企业理论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此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所有者将其在企业产权中的经营权委托给经营者行使。由于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及利益差异,使得经营者的行为有可能偏离所有者的要求。在委托代理关系里,对他方的行为承担一定风险而获得监督他方的权力的一方,被称为委托方。相应地,代理方则是指不一定非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一方,他不承担风险。
委托代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委托人掌握的信息不够,自己去亲自谋划某件事情所带来的收益,还不如委托给一个代理人去办能带来更多的收益。因此,委托人就找代理人为自己的目标服务。委托代理不只存在于股东和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之间,也存在于高层管理人员到基层人员之间。从高层到基层责、权、利的层层落实过程,实质上也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层层委托代理关系,只不过是更制度化了。所以委托代理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但是问题在于,代理人是否会一心一意地为委托人服务。
从经济学角度看,每个人都是具有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都有自己追求的个人效用目标。因此,代理人能否为委托人带来利益就存在风险。由于代理人掌握的信息较多,委托人掌握的信息较少,因此实际上就会出现委托人不如代理人主动的情况。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契约签订过程及签约后履行的过程中。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体现为招聘及随后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应聘者拥有自身的素质、能力、品德等方面的大量信息,而招聘只能通过对方提供的履历表和面谈、笔试等形式获得其部分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应聘者存在隐藏个人不利信息(如动手能力差、缺乏敬业精神等)的条件,从而造成不合格的人员流入企业。当人才市场不够规范,缺乏真实可靠的人才信息时,就给弄虚作假行为打开方便之门。进入企业后,还存在偷懒、虚报浮夸、截留、扭曲信息,甚至贪污、受贿、盗窃等行为。
委托代理问题主要有因信息不对称和有限理性引起的四个方面问题:
1、信号传递。这是指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特征,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不知道他的特征,代理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特征而选择某种信号,委托人在知道了代理人的特征以后,再与代理人签订契约。在信号的传递过程会产生人为的扭曲、失真、损失,所以在信号的传递过程中是不确定的,会产生风险。
2、信息甄别。这是指代理人知道自己的特征,由于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不知道特征,委托人提供多个契约供代理人进行选择,代理人根据自己的优势选择一个最有利于自己的契约,并根据契约选择行动,但这种选择不一定对委托人有利,有时甚至有害。
3、隐藏知识。这是指缔约双方在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缔约以后,一方当事人不知道在这种关系中另一方当事人的某些特征。委托人的行动是设计一个最优契约,促使代理人在给定的自然状态下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
4、隐藏行动。这是指缔约双方在签约时信息是对称的。缔约以后,代理人选择了行动,自然状态是变化的,代理人的行动是由自然状态及其努力水平所决定的;委托人只能观察到某些结果,而不能观察到代理人的行动和自然状态的本身。在这种条件下,信息是不完全的,委托人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机制,促使代理人的行动对自己最有利。
基础性资源 篇12
●资源整合顺应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客观需求
龙岗区自建区以来, 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然而, 发展中沉淀的遗留问题也不断显现并日益突出: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很不均衡;教育的观念、内容、方法、过程和评价等方面还不够和谐均衡;学校管理还存在越位、缺位现象, 学校活力不足, 离人本化、科学化管理还有一定差距;一些群众对教育质量还不太满意。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构建具有内在发展动力和自主创新发展能力的新型发展模式, 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 协调并激发教育内部各要素的活力, 促进教育和谐发展, 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化发展。为此, 龙岗区特别强调以资源整合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进而实现全区教育和谐发展的思路。
●和谐教育指导资源整合推进
教育资源整合是为了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解决区域 (校际) 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教育资源整合是一种创新, 它不是各资源简单的叠加, 而是一个结构复杂的系统优化问题, 是一个系统工程。整合可以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新性质、新功能、新效果和新效益。整合是为了和谐, 和谐需要整合。因此, 以教育资源整合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 要以和谐教育作为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理念。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龙岗区提出“一个目标──建设龙岗和谐教育, 两个战略──均衡发展全面赶超战略和优质发展重点领先战略, 三项举措──制度创新、资源整合、科学管理”的“一二三”教育发展思路, 努力建设龙岗和谐教育。以“人本”为思想内核, 以“和谐”为价值取向,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实现教育的普及、公平、优质和高效的教育过程和教育形态。
●三维度整合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发展的实践模式
1. 教育资源的要素维度
教育资源是教育活动中一切可以动用起来, 为教育目的服务所占用、使用和消耗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总和。从构成形态上说, 概括为下面几个要素。
(1) 物质资源要素。指如优良资产、资本、设施、设备及其配置方式。
(2) 人力资源要素。是指优质师资、生源、校长和管理队伍等。优质的教师资源是学校优质教育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是最根本的优质教育资源。
(3) 制度资源要素。指宏观教育制度资源、教育理论资源;中观教育体制、机制资源等;微观学校教育教学模式、课程等。
(4) 精神资源要素。指学校的文化资源, 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本身的价值观念、教职工的认同感以及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学校优秀思想、文化、风气、传统等。
(5) 复合资源要素。指如区域教育办学特色, 并进而形成学校品牌。主要包括特色经验、思路、方式、形式、做法, 以及对学校多种优质教育资源的优质组合。
2. 教育资源的方式维度
(1) 投入、移植、共享──教育物质资源整合方式。教育物质资源的整合就是要在原有的教育优良资产、资本、设施、设备等的基础上, 在学校内部及全区的重新组合, 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 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加大对教育物质资源的不断投入。政府的投入是基础教育物质资源的主要来源。移植整合是通过调配、置换、交流、引入、扩散、推广等方式, 发挥对弱势教育资源的改善、提升效用。共享整合是通过建立教育物质资源库和教育资源交流中心以便有效利用区域内的教育资源, 最大程度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现象。
(2) 挂职、交流、培养──教育人力资源整合方式。教育人力资源整合就是要合理调整区域内师资、校长和管理队伍等, 形成一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和教育管理队伍。挂职是要求名校长或名师定期到区域内比较偏僻和教育发展滞后的地区及学校进行兼职, 提高欠发达地区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水平。交流是教师工作岗位的交替变动, 要求一些优秀校长和优秀教师到区内教育相对滞后的地方进行教育教学。培养是充分利用区内外教育资源, 通过区内教育资源整合, 形成新教师→教坛新秀→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育名师的梯度培养体系。
(3) 交流、融合、创制──教育制度资源整合方式。教育制度资源整合就是要在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方针的前提下, 结合区域内教育教学实际, 借鉴区内外先进的教育教学制度, 形成本区域内及本学校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交流就是要与区内外教育教学管理者进行互相交谈, 与区外教育专家及优秀教育工作者交流, 吸取别人的先进制度, 探讨制度创新的缘由、背景及思维方式, 制度执行的效果及改进过程等。融合就是要在了解区内外先进的教育制度后, 总结各种制度的优劣, 取长补短, 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 形成一套规范的制度体系。创制就是要在融合各种教育制度的基础上, 根据本区域或本学校的实际情况, 建构出一套既有一定的理论逻辑体系, 融合最新教育教学制度, 又针对现实情况, 具有一定实效性的教育制度。
(4) 引领、启迪、认同──教育精神资源整合方式。教育是人与人之间进行的精神交流和对话。教育精神来自教育哲学、人生观、价值观。引领整合教育精神资源的方式就是要请教育哲学家、思想家来影响本区域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启迪就是展示区内外教育教学案例和成功教育典型, 让区域内教育工作者自己在观察、体验中思索, 启发出自身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认同就是通过引领、启迪而展现的教育教学精神要得到其他教育工作者的认同, 这种认同是通过学习、体验逐步从内心领悟出来的, 不是靠行政力量强迫的。
(5) 考察、研讨、实践──教育复合资源整合方式。教育复合资源的整合是教育资源整合的综合体。形成教育特色或品牌是教育复合资源整合的重要目标。首先要考察已形成教育品牌或特色的成熟做法, 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其次要通过研讨, 修正方案, 以便方案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实践要在经过多方论证的科学方案指导下进行, 以免事倍功半。在教育实践中要依据实践情况, 不断反思总结, 提炼教育经验, 逐步形成教育特色或品牌。
3. 教育资源的组织维度
(1) 区级组织推动。区级组织推动是指在区教育局及其业务部门的领导下, 依据本区教育实际, 采取科学的方式, 灵活的策略推动区级层面的教育资源整合, 通过全区教育资源的高水平发展, 实现全区教育优质发展。区级组织推动层面主要包括全区范围内的资源整合和创生以及区外教育资源的整合。区内资源整合主要是要利用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区内相对薄弱地区的教育发展, 实现区内教育的协调均衡发展。区外教育资源整合主要是要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我区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进一步提高我区优质教育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2) 片区组织推动。龙岗区所辖学校较多, 点多线长面广, 区级层面难以对所有学校进行指导监督。按照各学校所属街道划分为11个教育片区, 成立教育办和教育管理中心, 加强对学校教育资源的整合和指导。片区组织推动主要是对片区内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协助区级整合措施, 同时加强对各个学校教育资源整合的指导。
【基础性资源】推荐阅读:
非基础性自然资源10-09
资源基础论05-30
基础服务资源12-26
资源基础理论05-12
科技基础资源论文07-27
资源环境基础12-01
人力资源基础信息05-29
基础课程资源共享体系09-20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基础10-21
城市水资源基础设施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