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信息宣传(精选12篇)
档案信息宣传 篇1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于档案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人们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在档案的宣传、服务工作等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的变革。这些变革恰好体现了信息技术的进步如何影响了档案工作的发展进程。它的发展与社会环境的变化是相互适应的。
一、档案宣传工作的变革
档案宣传工作就是向人们传播有关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相关信息的过程,是档案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广大人民群众联系档案部门、知晓档案行业动态、了解和认识档案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扩大档案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的必要手段。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新媒体的产生,直接促进了档案宣传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档案宣传方式的选取是档案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档案宣传的方式和以往相比在宣传形式、宣传内容、宣传载体等方面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不断产生并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传统的档案宣传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向更加网络化、便捷化的方向转变。在以往的档案宣传实践中,宣传的方式主要通过纸质的媒介如宣传展板、图书、专业期刊出版物、报纸等;少部分通过知识讲座、电视报道、网络等媒介达到宣传的目的。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普及,档案局(馆)网站的建设、微博官方账号、微信公众平台的出现成为了档案宣传的新渠道。
通过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有效地扩大了档案宣传的受众范围,宣传的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档案宣传形式仅有文字和图像两种,新媒体条件下宣传形式不仅包括文字、图像,还包括视频、数字出版物、音乐、档案部门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等。丰富的宣传形式使得档案宣传的内容多样化、宣传领域扩大化。影响力较高的社交媒体更使得档案宣传的受众增大。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档案部门可以有效地将本部门的馆藏状态、行业最新动态、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档案编研成果、学术研究成果、办事指南等信息方便快捷地发布给用户。人们可以不受时空和地域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要在连接数据网络的条件下均可查看相关宣传内容。档案宣传工作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应用新的宣传方式,不仅使宣传内容的时效性、直观性增强、覆盖领域得到扩展,同时也改变了以往的单向宣传的模式。这种宣传方式不只是传统的单向服务的过程,人们还可以通过评论、转发、分享等功能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档案部门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用户对相关问题的看法。在宣传档案工作的同时也提供了在线服务,由以往的单向服务转向了与用户的双向沟通,在与用户相互交流的同时也扩大了档案宣传的受众范围。
二、档案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
我国的档案宣传工作实践自产生以来便没有间断过。档案工作宣传的内容和方式也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和进步相互适应。新兴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通过新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工作需要计算机或移动客户终端对档案的文字、图像、视频、声音等相关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处理和传递,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这一崭新的档案宣传方式成为了可能。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发展,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去解决。如新媒体的应用对信息技术、互联网络存在着一定的依赖性;档案工作者对于计算机知识的匮乏;档案部门对于宣传工作的定位不够明确使得宣传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一)应用新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对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的依赖性较高。通过新媒体进行档案宣传工作的整个过程中,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都需要借助相关信息技术和连接数据网络的条件下才能有效传播。信息的有效发布需要借助成熟的信息技术,用户阅读相关信息则需要在连接移动数据或互联网的条件下才可以获取这些信息。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就对信息技术有着特定的要求。因为它贯穿于对档案信息的收集、处理、加工和最终利用的整个过程当中。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时,要牢牢把握住档案信息这一宣传内容。注重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开发与应用,研究出更加科学的方式与方法来提高档案宣传工作效果。
(二)档案工作者新知识的匮乏。基于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与发展,档案工作者原有的知识将很难满足新条件下档案宣传工作的新要求。档案工作者所掌握的原有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也将不再适用于新的工作条件。在运用新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工作的条件下,如何将档案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发布是档案工作者们面临的主要问题。除了对档案信息的处理外,档案网站的信息更新、微信公众号信息的发布也需要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档案信息进行编辑,这就对发布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储备有了一定的要求。档案工作者除具备基本的行业知识外也应该熟悉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来满足新形势下档案宣传工作的实际需要。
(三)宣传定位不准确。对档案宣传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是制约档案宣传工作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档案工作是一项经验性较强的工作,所以档案工作者们更习惯于沿用传统的工作模式。长期以来,由于受档案工作政治性的固有思想影响,使宣传工作大多局限于档案部门内部,造成了一定的封闭性。使其宣传对象更多的集中于档案部门和政府机关内部,过多地注重于本单位工作动态的报道和宣传,宣传工作也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并没有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宣传内容也大多局限于馆藏内容、档案部门工作动态、档案法律法规等相关内容,很难对社会公众形成一定的吸引力。长久以来,在档案部门重藏轻用的情况普遍存在,同时受保密思想存在的影响使得档案宣传工作很难有效地开展。严守机密的思想使得档案开放工作受到一定的限制,同时也影响了档案宣传工作的效果。宣传方式也过于单一和死板,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传统的档案宣传方式显然不能够满足时下的要求。对于宣传的定位不清使档案部门对档案宣传的目的没有明确的认识,以至于不能够发挥档案部门宣传主体的作用。档案部门与相关部门、社会媒体之间缺少良性的沟通,宣传工作没有明确的定位、缺少统一的安排和组织。档案部门工作人员没有明确的分工,不能形成一个通力合作的档案工作宣传机制。
(四)宣传力度不够、受众有一定的局限性。宣传的效果好坏与宣传的力度和宣传开展的时间长短有很大的关系。在档案宣传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档案部门大多以传统的实物展示、讲解或说明的方式向大众宣传档案工作相关内容。档案部门不能够准确地把握公众的信息需求。对于社会公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比较关注的信息宣传较少,更多地注重于档案的日常管理工作而疏于宣传。除此之外,以往传统的宣传方式很难扩大档案受众的范围。只有与档案行业相关的档案从业者才会定期地阅读专业期刊、图书和报刊出版物,普通民众很少接触到相关读物,这就大大地减少了档案宣传的范围。再加之宣传内容与公众需求无关,所以关注的人数少之又少。档案部门在进行宣传工作时不应该将受众仅仅局限于从事档案行业的工作者,应使社会各个领域的从业者,普通群众都了解到档案的重要性,详细地去了解与档案相关的信息。
三、改善档案宣传工作的几点建议
档案宣传工作是能够促进档案事业蓬勃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越来越受到档案部门和社会的关注。面对目前档案宣传工作所处的困境,档案部门应该勇于承担责任,明确地认识到档案宣传工作的目标。认真地履行好宣传主体的职责,明确用户的信息需求,拓宽档案宣传的途径和方式,加强档案部门与其他部门间开展的相互合作,开展相应的评估机制使档案部门认识到档案宣传工作的重要性。并保持档案宣传工作开展的长期性,使其成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打破一贯原有的工作模式,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扩大档案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档案意识。
(一)把握信息需求,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和创新档案宣传内容形式。档案部门在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时要明确宣传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由于档案意识的缺乏,公众们很少去了解与档案相关的信息。只有与个人利益相关的档案信息才会受到人们的关注,才会有了解档案信息的愿望和诉求。个人需求受本人意愿、社会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因此,档案部门要弄清楚宣传的对象,也就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信息有哪些,要考虑到受众的不同层次和区别,准确地把握不同人需求的差异性。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去开展宣传活动,这样才能够达到宣传工作应有的效果。以往的档案宣传工作宣传的内容和方式过于单一,很难吸引大众的眼球。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新媒体应用于档案宣传工作中,大大地丰富了档案宣传的传播方式。微博信息的发布,档案网站的实时更新,微信订阅号的档案信息发布,网上档案信息展览都成为了档案宣传的新方式。在线的互动交流更成为了档案部门了解群众需求和意愿的新渠道。档案工作者应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档案宣传形式,使宣传内容清晰、直观、理解性强。大力开发馆藏信息资源,牢牢把握公众信息需求的同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应的活动。在联系沟通群众的同时,将档案行业的相关思想、理念融入到社会中去促进档案宣传目标的实现。
(二)坚持宣传的长久性,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档案宣传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的、需要长期开展的一项工作。我国的档案宣传工作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就是因为档案部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其视为一个常规性的工作而更多地注重于档案的日常管理。档案宣传工作是提高人们社会档案意识,提高档案行业影响力的重要途径。要将档案宣传工作当成一项常规性的工作来开展,保持宣传的常规性和持久性。在丰富宣传手段、拓宽宣传渠道的同时,档案工作者们也要注意提取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一些信息发布的时效性。要保证宣传的科学性,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不同受众的差异性。由于新媒体有着阅读量大、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特点。因此在运用新媒体开展档案宣传工作时,就要极为注意传播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避免虚假错误的信息的传播,给社会和档案行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三)档案部门间互助合作,开展评估机制。档案部门是档案宣传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制定方针和策略的有效性与否是影响和制约档案宣传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档案宣传部门虽然是档案宣传工作的主体,但在实际开展宣传工作时,应更多地开展档案部门与社会媒体间的相互合作。要做到政府部门、档案部门和社会媒体通力合作,同时注意档案部门与档案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形成一个覆盖面积广的宣传网络。形成一套切合实际的档案宣传体制和机制,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具体、协调沟通,合力做好宣传工作。使宣传内容更加科学、有针对性,宣传方式和方法更加灵活,开发出更多人民群众感兴趣的档案信息,形成良好的宣传队伍。档案工作者也应该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不断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业务水平和行业知识,牢牢把握主体意识,充分调研和了解社会需求,发挥档案工作者的价值。开展相应的评估机制,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不同档案部门间取长补短,相互激励彼此学习。
摘要:档案宣传工作是档案部门联系群众,群众了解档案的重要窗口。同时也是扩大档案行业的社会影响力、提高社会档案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阐述了在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下档案宣传工作由传统的方式逐步转向网络化的发展过程。同时也论述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档案宣传工作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档案工作,档案宣传
参考文献
[1].傅祥.1976年以来我国档案宣传工作述评[J].档案学通讯,2015.2
[2] .倪永宁.马晴.如何做好档案宣传工作[J].北京档案,2010.9
档案信息宣传 篇2
一、宣传册和宣传挂图进街道进社区,扩大国际档案日宣传范围。
新民市档案局为吸引更多人关注档案、走近档案,帮助社会公众认识档案价值、增强档案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订阅《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宣传挂图4套、《寻找共同的记忆》宣传册20册、《家的档案家的`记忆》宣传海报5套。及时发放到街道、社区,并在档案局接待室张贴。
二、通过LED屏宣传“国际档案日”
为增加宣传效果,新民市档案局与宣传部取得联系,得到了宣传部的大力支持,帮助制作宣传图片,国际档案日期间,在新民最大、流动人口最多的两处LED屏:网通LED屏及大剧院LED屏进行循环播放。
三、积极开展主题征文活动
为落实国家档案局《20xx年国际档案日主题征文活动安排》、《辽宁省档案局关于开展纪念<档案法>颁布30周年征文活动的通知》要求,按照市档案局的具体要求,撰写3篇文章,并及时上报到市档案局。
四、积极组织参加有奖竞赛试卷答题活动。
为纪念《档案法》颁布30周年,普及档案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积极组织参加“宝葫芦杯”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竞赛答题活动。共征订竞赛试卷500份,档案局全员参加答题,并将试卷发放到市直各部门,试卷答案统一回收,邮寄到中国档案报社。
五、举办以“档案――我们共同的记忆”为主题的图片展。
档案信息宣传 篇3
档案宣传思想意识全民档案意识、社会档案意识、国民档案意识三者的意思比较相近,是指一个国家的全体公民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了解程度与认识水平的总和。全民档案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档案事业发展的兴衰,影响档案工作的成败。档案宣传是提高全民档案意识的基本途径。因此,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要重视和加强档案宣传工作,通过档案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档案,认识档案,“走进档案”,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档案意识水平。
一、档案宣传是档案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档案宣传工作,是指向社会成员说明、讲解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意义,传播档案法规和档案业务知识的有关信息,鼓动和吸引人们积极参与档案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过程和活动。档案宣传是档案工作的舆论先导,是扩大档案工作影响、提高档案工作地位、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档案宣传贯穿于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是档案整体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首先,档案的收集与档案宣传紧密相连。档案收集是整个档案工作的起点和基础,要做好档案的收集工作,离不开档案宣传的舆论引导,离不开对《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宣传。收集档案,不仅要靠档案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更要靠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如果职工群众不上交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档案收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档案收集工作就做不好。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外出开会回来,把会议文件材料往自己办公桌抽屉里一锁,以图自己以后使用方便,不上交秘书科或档案室,致使应归档的文件材料无法归档。消除这种现象,改变这种不良行为,要靠档案宣传,通过档案宣传,提高人们的档案观念,使大家自觉地将文件材料上交归档。其次,档案的管理和保护与档案宣传紧密相连。收集的文件材料如何整理、分类,如何归档、上架,管理制度如何制定、落实等,主要是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要做好这些檔案专业工作,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至关重要。档案管理人员娴熟的业务素质不是天生的,是经过后天的培训、教育,在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而培训、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档案宣传,是对《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的具体解读。再次,档案利用服务也与档案宣传紧密相连。广大利用者最关心的是馆(室)藏档案资源有哪些,哪些内容和信息可以利用,这就需要档案馆(室)及时对外公布档案目录及相关内容简介。档案馆(室)公布档案目录及相关内容简介,就是一种档案宣传。所以,档案宣传工作是整个档案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扩大档案影响、推进档案工作规范化、现代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国民档案意识有待提高
近年来,档案宣传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立足档案工作实际,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档案宣传活动,在服务经济社会、服务档案事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新形势下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相比,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相比,档案宣传工作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有些地方还没有宣传到位,档案和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还不那么广泛、不那么深入,公众的档案意识还比较淡薄。前一段时间,我们做了一个随机调查,深刻感受到国民档案意识确实有待于提高、有待于加强。比如,知道国际档案日是每年的6月9日的人、知道今年国际档案日的主题是“走进档案”的人,少之又少。除档案工作者外,很多人还不是十分了解档案,认识不到档案工作的意义和价值,他们对档案工作还比较漠然,对档案工作还不大关注。2014年6月12日,我国政府将有关南京大屠杀及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一些珍贵档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受理中方申报,并按有关相应程序进行评审;2014年7月3日起,中央档案馆在其官方网站上开始陆续公布45名受审日本侵华战犯的亲笔供词。这两件事都上了央视新闻和其他新闻媒体。据了解,国民对公布的侵华日军的暴行比较关注,也相信这些累累罪行都是真实的,但多数人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记载这些侵华日军暴行的档案,背后是历代档案工作者默默的奉献。如果说一般人对档案工作认识水平不高,还容易理解,那么一些领导同志的档案意识差就不应该了。由于档案宣传不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个别单位领导同志不大了解档案,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单位档案机构不健全,档案管理人员减少,业务经费紧张,致使档案工作不能够正常顺利开展。要改变上述被动局面,就必须加强和改进档案宣传工作,灵活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大力提高国民的档案意识。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体公民的档案意识
1.加强档案宣传力量
档案宣传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搞好档案宣传,必须有一支素质过硬的档案宣传队伍,有一批精通业务的档案宣传人才。从档案部门目前的情况来看,档案宣传力量还比较薄弱,一是没有专门的档案宣传机构,二是档案宣传人员太少,三是档案宣传人员素质不高,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教育培训。要改进档案宣传工作,必须克服档案宣传力量不足的缺点,从两方面入手,下大力气加强档案宣传力量。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档案宣传机构,成立相应的档案宣传部门(科室),配备专职档案宣传人员去抓宣传工作。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专门的档案宣传干部,把德才兼备、既有文字能力又熟悉档案业务工作的年轻干部选拔到宣传岗位上来,对他们加强培养和锻炼,使他们成为档案宣传的领军人物,成为档案宣传战线的行家里手。同时要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支持和鼓励档案宣传工作者争先创优,尽最大能力做好档案宣传工作。
2.丰富和完善档案宣传内容
要搞好档案宣传工作,必须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档案宣传内容,提高档案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首先,要突出主题宣传,即做好对档案政策法规、档案业务管理知识的宣传。要面向社会,贴近群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结合档案学基本知识,宣传档案里的故事、智慧、规律等,把枯燥的档案变成有趣的故事。其次,要做好典型宣传和成就宣传。要深入档案工作第一线,发现和宣传档案部门坚持科学发展、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构建和谐社会的新经验和好做法,宣传档案先进典型人物和职业精神,弘扬优秀档案文化,从而扩大档案在社会上的影响,提高档案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知名度。
3.创新档案宣传形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手段日益多样便捷,这为档案宣传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档案宣传要顺应新发展、新形势,在采取办报办刊、出版图书、举办展览、拍摄电视片、举办讲坛讲座、举办文艺汇演、举办诗歌比赛、开办夏令营、送档案下乡进社区等有效形式宣传的同时,要注重发挥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运用各种新的宣传形式,比如动漫的形式、网络视频的形式,手机短信的形式、户外电子屏信息的形式、电子书的形式、微博的形式等,进一步拓展和创新传播渠道,吸引更多的群众,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4.抓业务促宣传
档案信息宣传 篇4
档案宣传工作是党和国家整个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档案事业发展的必要条件。要不断开拓档案事业发展新局面, 更好地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服务, 就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档案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这种环境的形成, 一方面要靠档案工作者自身的努力, 另一方面要靠宣传、靠舆论支持和支撑。我认为, 档案部门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仅是完成了工作的一半。另一半任务是搞好宣传, 让领导和社会更加关注、重视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的发展, 以此来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全省档案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立足档案, 面向社会, 振奋档案人员精神, 增强社会档案意识, 为推动全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服务, 为党和政府工作的大局服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全省档案宣传工作的主要任务是:
一是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指导思想, 也是做好档案宣传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 档案宣传工作要紧密结合档案工作实际, 宣传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 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来武装档案工作人员, 并统一我们的思想。这是档案宣传工作的重要职责。2009年, 档案宣传工作要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 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 充分利用馆藏档案, 积极参与当地党委和政府开展的重点宣传活动, 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主动策划档案部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积极围绕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 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宣传工作。
二是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宣传。要树立大局意识, 抓住档案工作与党和政府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切入点, 大力宣传我省档案部门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与构建和谐辽宁服务的经验和成绩。当前, 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 大力开展档案宣传工作。宣传我省档案部门在服务民生、促进社会和谐中作出的贡献。还要注意通过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所发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来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三是档案法制宣传。要按照《辽宁省档案系统“五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的要求和部署, 深入开展《档案法》、《辽宁省档案条例》等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要将宣传《档案法》与宣传档案法制建设、《档案法》实施情况相结合, 宣传档案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和法定职责, 宣传执法中的先进经验及查处违反《档案法》、《辽宁省档案条例》的典型案例, 逐步提高社会的档案法制观念和档案意识, 在全社会形成依法行政、依法管档的良好法制环境, 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四是开展档案业务工作经验交流。要通过开展档案宣传, 及时反映本地区本部门档案工作动态和进展情况, 交流档案工作的经验、做法, 把档案工作中具有创新价值的新思路、新亮点、新成果、新技术介绍出去, 推广开来。同时要通过档案宣传, 把其他地区、其他领域先进的东西介绍过来、吸收进来, 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各地的档案工作都有自己的特色, 大家要注意围绕特色做文章, 突出特色出精品。
五是进行档案部门形象宣传。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要大力宣传全省档案部门创新服务机制、拓宽服务领域的精神, 在全省档案系统大力倡导开拓创新精神, 进一步形成推进档案工作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大力宣传档案工作者在服务于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于各行各业、服务于人民群众中, 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经验和做法, 宣传我省档案部门的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大力宣传我省档案工作者忠于党和人民的优秀品格、对历史负责的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顽强拼搏的优良作风及先进典型, 大力弘扬我省档案部门的良好形象。
二
档案宣传是一项长期任务, 做好档案宣传工作事关全省档案事业的发展。希望大家适应档案工作新形势的要求, 努力探索一条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档案宣传工作发展道路。大家要从现在做起, 从本部门做起, 真正将宣传工作纳入全体档案人的视野, 纳入领导重要议事日程。
一要加强领导, 健全档案宣传工作机制。要把档案宣传工作摆在本地区、本单位工作的重要位置, 要有一名主要领导分管档案宣传工作, 帮助协调和解决档案宣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要加强档案宣传工作的组织建设, 合理设置档案宣传工作的机构, 使之与所承担的重要任务相适应;加强省、市、县宣传工作网络建设, 上下左右相呼应, 方方面面相配合, 形成宣传工作的合力;要将宣传发行工作纳入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加强考核;加大对档案宣传工作的投入, 包括给宣传工作干部一定的采写机会和发行的时间, 切实解决他们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省档案局每年要对各市档案局及特约记者、通讯员进行考核, 对优秀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各市档案局内部也要建立起宣传工作的制度和机制, 使宣传工作的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二要加强队伍建设, 提高档案宣传工作者素质。各级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宣传工作组织机构, 确定专门人员, 完善工作程序。面对档案战线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和新挑战, 宣传干部要坚持学习, 不断强化自身知识和技能, 遵守宣传纪律, 努力提高“四个意识”, 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 打好“五个根基”, 即政治理论根基、政策法规根基、群众观点根基、新闻业务根基、优良作风根基。要努力成为党和国家方针、政策、法律在档案工作贯彻实施的宣传模范, 成为及时反映我省档案事业成就、探讨新时期档案工作理论与实践、弘扬档案史料中民族先进文化的写作模范, 成为积极参加各项活动、通过有效的工作提高档案专业报刊影响和覆盖面的组织模范, 成为在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做好宣传工作的模范。各级档案部门的领导要关心档案宣传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多给他们创造学习深造的机会, 鼓励、支持他们自学成才。
三要加强档案系统内宣传, 积极与主流媒体联系、合作。全省各级档案部门都要立足本地区、本单位搞好宣传工作, 并积极利用国家档案局的各种信息平台宣传我们的工作。面向社会的档案宣传, 必须借助主流媒体的力量。只有借助主流媒介, 档案宣传工作才能产生更强的社会效果。档案部门要十分重视加强与宣传、新闻、出版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取得他们对档案宣传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力争在主流媒体上多作宣传。要组织一批有分量并为主流媒介和社会关注的宣传素材, 供主流媒介采用。要与新闻单位合作, 在有影响的栏目中宣传档案工作。要定期请新闻单位的同志讲课, 传授宣传方面的知识和技巧, 提高宣传工作的准确性、时效性, 发挥宣传工作的作用。
四要积极订阅、充分发挥档案专业报刊的作用。《中国档案报》、《中国档案》杂志和《兰台世界》杂志是国家档案局和省档案局的专业报刊, 是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窗口, 多年来深受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的喜爱。各级档案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力措施, 建立和完善报刊征订发行工作考核激励机制, 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确保征订发行任务的全面完成。
档案工作宣传标语 篇5
1、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27周年
2、纪念《贵州省档案条例》施行13周年
3、档案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4、加快档案事业发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5、全社会都要重视和支持档案工作
6、守护历史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
7、立足档案,面向社会,服务公众
8、围绕经济建设,做好档案服务工作
9、深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全面发展档案事业
10、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11、建立健全“三农”档案,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发展
12、全面提高村级档案工作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3、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14、加快档案资源开放开发,为构筑和谐社会服务
15、公民有依法利用档案的权利
16、依法治档,服务社会
17、增强全民档案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利用档案信息
18、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依法查处档案违法行为
19、依法保护档案是一切组织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20、维护《档案法》的尊严和权威,惩治违反《档案法》的一切行为
21、学习《档案法》、宣传《档案法》、贯彻《档案法》、执行《档案法》
22、健全民生档案,维护民生利益
23、全面推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服务民营经济新飞跃
24、弘扬档案法制理念,加强档案行政执法和行政管理工作
25、坚持依法治档方针,打击档案违法行为
26、全面推进企业档案工作,服务经济发展新飞跃
27、推进已公开现行文件利用工作,保障公众知情权
28、档案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
29、档案是财富,人人要爱护 30、档案是资源,价值胜金钱
31、构建和谐社会,档案不能缺位
32、奔小康需要各种服务,建档案是个重要基础
33、档案已有法,损害要处罚!
34、依法管好用好档案,促进各项事业发展
档案信息宣传 篇6
经过多日精心筹备,由河南省档案局法规处主办的此次展览主题是“档案在你身边”,以通俗幽默的漫画、问答等形式解释《档案法》和展示“30号令”,并回答了关于档案保管、利用、法制等常见问题。
展板有关于档案的规章制度、政策法规,也有关于档案的诤言。比如“档案看似一张纸,但在人生某时,档案是保障是基石,是阶梯是幸福”。
“唉!证书丢了职称又评不上。”“我评上了,幸亏本人档案资料归得齐全提供及时。”这幅漫画提醒人们保存好个人档案很重要!
另一幅漫画里,一群下岗职工满脸焦虑,想查档案解决待遇,却被告知原单位未将档案存档保存,单位档案部门的不负责任给群众带来多大困扰!
“我们是城市小主人,要为地铁留档案。”一群孩子稚嫩的笑脸,告诉我们档案要从娃娃抓起。
从白发老人到天真孩童,人们认真观看,有的念念有词,有的拿纸笔记录,有的拿相机拍摄。有的直接来到咨询台,就自己遇见的档案问题寻求工作人员帮助。
一位神色焦虑的中年男子,诉说自己的烦恼:原来单位破产倒闭了到了现在单位,但招工关系没有转来,现在单位不承认以前的劳动时间,工资和办理退休受到很大影响。
工作人员告诉他单位破产的人事档案应该不会被销毁,一般转移到当时单位区域内的劳动部门,去查查看;还是找不回来的话,找当时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查询;再没人管的话,找劳动仲裁部门,告原来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就欲办理退休事情申诉。
一位三十多岁女性询问十年前在县里考有会计师证,不知道档案还会不会有。工作人员回答在哪儿考的,哪儿的县财政局就应该留着。二级机构考后交财政局,没有的话去查查当地档案局是否有。有些档案做得确实很不规范,时间长有可能丢失。但按照规定涉及个人利益的档案一定要保存好,如高考的底册绝对能查出来,并建议她回家乡再查询。
一位年轻人说父亲的身份证和实际年龄不一样,想改过来,工作人员提示她带齐与之相关的证件,到辖区派出所申请改动。
展板前面,来了一群郑州航院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兴致勃勃参观,叽叽喳喳讨论,并对展板有些字句提出中肯的建议和看法。工作人员主动上前询问他们身边存在什么有关档案方面的问题。一位大学生提起家里的宅基地被占不知怎么办。原来她所在的村还比较落后,没有档案室,也没有保存任何手续,祖传老宅也没有祖上传下的任何文字资料。
另一位大学生说自己在学校户籍科待过,很多毕业学生根本不知道档案是什么,没见过档案,认为档案和户口是一回事。好多大学生毕业后,四处奔波找工作,到了单位,档案还扔在人才中心很多年,等到结婚买房上户口时才发现档案没了成了黑户。她感慨地说,档案知识要全民普及啊,尤其在大学生中普及档案宣传十分重要!一位在旁聆听的老人点头称是,说看报纸现在的学生报名填表,不知道父母大名和具体年龄,填的是小名和猜测的年龄与户口不一致。
一位五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说他的结婚证丢失多年,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很多年都很少去外地旅行,生怕住宿拿不出结婚证被误解。他去民政局补,人家说几十年变迁,当年存底早就不在了。自己该怎么办?工作人员说重要档案资料丢失,当事人带来损失,属于工作失误,民政局应该承担责任。可携带户口本去民政厅开证明,争取补办证件,解除麻烦。并提醒今后重要个人资料一定要保存好。
咨询台边,一位五十多岁面有忧色的矮个男子,给在场工作人员诉说了一件年代久远的事情,其父亲“文革”期间被人伤害致死,当时军管会、公安局都有结论,材料都在,凶手也判刑了,但一直没有执行,还在家属院活动。找过律师,也起诉过,但公安局和法院各方都在相互推诿,这成为全家一个心结。工作人员告诉他,这种刑事案件应该过了20年诉讼时效。但据刑法规定,对于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可收集相关档案资料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依然可以继续追诉。
一位六十多岁的收藏爱好者,藏有很多“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粮票,足有十几斤,但家里保管条件不好,一些粮票开裂变形、颜色失真,不知道该怎么办。工作人员建议他去省馆参观保管利用处专门制作的粮票展,去看看馆里保存档案的库房,感受那里的保管条件——消毒、消防设施及合适的温湿度。看完后,再决定粮票最终在哪里存放。
展览结束前,观众与工作人员纷纷合影。此次档案展览实现了民众与档案的近距离接触,解答与民生有关的诸多问题,使民众了解档案的重要性,提高了社会档案意识。形成人人了解档案、爱护档案、重视档案的良好氛围。此次档案宣传达到效果,但档案宣传之路任重而道远。
档案信息宣传 篇7
一、档案和文学
(一) 档案与文学的关系。
档案和文学虽然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 实际上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中, 以文学创作对原始档案的利用为主。档案具有原始记录性这一本质特征, 最快捷地反映、还原历史。在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中, 对档案有直接的利用, 并对档案所记录的历史事件进行艺术加工。于是, 档案成为很多文学作品的基础和原点。
档案相对于文学, 其真实的成分远远多于其虚构的成分, 但是档案作为很多文学作品的创作基础和故事背景, 我们依然可以通过文学作品, 认识到与作品相对应的真实历史年代, 社会的各方面的情况。
(二) 我所谓的档案文学。
从我个人对档案和文学的一点粗浅认识来看, 档案文学是利用各类档案资源作为素材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的内容题材可以与档案历史直接相关, 或者通过其他创作手段曲折地反映档案所体现出的历史内容。从题材上说, 档案文学既可以是历史题材, 也可以是当代题材, 更可以用科幻的方式利用档案素材;从创作手法上, 可以是古典主义的, 也可以是现实主义的,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也在可以考虑的范围内。总而言之, 档案文学的核心在于对档案材料的利用和反映。
二、谈谈具体作品
接下来, 我们通过两个具体的作品, 简单分析下文学作品是如何利用档案材料进行创作的。
(一) 《蒋公的面子》与档案。
1.基本内容。话剧作品《蒋公的面子》, 历史题材现实主义作品。讲述了三位南京大学教授, 在1967年某个特殊的时期, 于纠结和挣扎之中, 回忆三人在1943年蒋介石出任该校 (时称“国立中央大学”) 校长时的一段模糊往事:其时, 蒋刚刚出任该校校长, 因需要拉拢诸位教授, 准备在大年夜请其中三位最著名者去其家中赴宴。三位教授各怀心事, 就到底给不给蒋公面子, 去吃这顿饭辩论不休。在1967年, 三人自始至终没有清晰地回忆出事实到底如何。
2. 作者谈创作。
这篇作品的最初缘起, 是编剧温方伊的一篇课堂作业。剧本所涉之事是南京大学校史上的一件轶事, “1943年, 蒋介石担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 请中文系的陈中凡、胡小石等三位教授吃年夜饭。去还是不去, 成了摆在教授们面前的问题。”这是编剧温方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转述的由其指导老师吕效平布置给她的年度作业题目。因这个逸闻的最初形态是口耳相传的传说, 故可视其为“口述档案”。
根据相关媒体对编剧就创作问题所作采访来看, 温方伊在创作该剧时, 首先查阅了由南京大学相关校史研究人员根据一手档案所编研的《南大轶闻》《南大》等书籍, 形成了对事件的最初映像。在梳理事件始末时产生的疑问, 作者查阅了1946年由历史亲历者所撰写的回忆文集《联大八年》和事件原型人物陈中凡、胡小石教授的论文集锦:《陈中凡论文集》《胡小石论文集》;并且采访了陈中凡的学生, 其时年近八旬的董健教授, 获取了一手的口述档案。
即便是在相关史料不够充分, 需要虚构部分细节时, 为了还原当年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作者查阅了大量名人日记及回忆文章, 诸如《吴宓日记》《胡适口述自传》等等。剧中一些引起观众强烈共鸣的台词, 比如“现在的人, 天天说政府不好, 似乎只要骂两句腐败, 便是个进步人士了”等, 亦来自历史文献的原本记录。
这些材料尽管有些并不直接出自档案部门, 但件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对档案的定义, 其一, 来自国家、机构或个人的收藏;其二, 是社会活动的产物;其三, 有参考利用的价值;其四, 是历史记录;其五, 形式多样。
(二) 《北平无战事》与档案。
1.基本内容。小说、电视剧作品《北平无战事》, 历史题材现实主义作品。讲述了1948年, 潜伏于国民党空军的中共地下党员方孟敖, 为和平解放北平, 在千钧一发的时刻, 为人民的幸福与安宁, 做出艰难抉择的故事。1948年, 国共两党的搏杀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国统区政经体制混乱失控, 物价飞涨, 贪官横行, 国民政府的统治早就危如累卵, 大厦将倾。与此同时, 另一头国民党空军笕桥航校上校教官方孟敖正因违抗军令接受审判。方出身于富庶世家, 他是中央银行北平分行经理方步亭的公子, 而另一个身份则是我党潜伏在国军中的地下党员。方经蒋经国干涉, 得以免罪转到国防部预备干部局, 随后参与“孔雀东南飞”行动, 调查北平分行的舞弊行为。
2. 作者谈创作。
作者自述这部剧搞了7年, “写完到最后修改是6年多的时间”,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刘和平曾说, 这部戏之所以难写, 是因为它的历史离我们很近, 特别清楚这段历史的人也很多, 写作时要在考据上就要下大功夫, 一不留神就会出现错误。据相关媒体报道, 作者创作这部80万字的作品时, 写下了多达3000万字的笔记。甚至作者为了写好始终没有露脸的角色“建丰同志” (蒋经国, 字建丰) , 作者通篇阅读了蒋经国的日记、讲话, 以求能够精良真实地展现历史人物。
三、对档案工作提出全新思路
文学作品的创作与传播在文化消费中所占比重的日渐增大, 对社会文化、思潮的推动作用日渐明显, 为档案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 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在档案的利用和编研工作中, 作为档案工作者, 必须抛弃安于管理员身份的惯性思维, 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档案推广与宣传的工作中去。
(一) 档案人员素质要求。
1.信息敏感。在新闻机构中, 有一个对新闻从业者的业务要求, 叫作“新闻敏感”, 是新闻工作者迅速而准确地捕捉客观世界的变动信息, 并衡量其新闻价值大小的职业反应能力。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将新闻职业意识内化而成的本能反应。
相对的, 相关档案从业人员, 尤其是有意以档案文学为利用、编研重点的相关工作者, 需要有相应的“信息敏感”, 就是在长期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形成的, 迅速、准确地判断某一件档案利用价值的大小、是否有潜力以此为基础, 创作一部成功文学作品的职业敏感。档案工作者必须在长期、艰苦并且枯燥的实际工作中, 将这种信息敏感内化为自己的职业本能。
一名档案工作者要具备相应的信息敏感,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其一, 要以极高的政治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研究党在各个领域的重要方针政策, 才能不断提升研判和创作能力。其二, 要认真深入生活、仔细观察生活, 并勤于思考, 及时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经验。其三, 要反复练习, 不断实践。第四, 最重要的是, 要做好档案积累和整编等基础性工作。
2. 文学能力。
要发挥档案文学在档案利用和编研的工作中的作用, 还必须从另一个方面发挥人的作用, 那就是不断提升档案人员的文学能力, 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入手:其一, 是直接的文学能力, 一方面是写作水平, 可以面向档案利用、编研工作者, 有针对性地举办一些文学方面的培训班与讲座, 提升其写作水平。也可以直接吸收一些文学人才到档案编研工作的队伍中来。另一方面是审美能力, 可以通过一定数量的阅读、艺术熏陶和创作实践实现稳步可见的能力提升。其二, 是对工作视野的拓宽。就是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寻求文学与档案利用、编研工作的结合。并努力克服在档案利用工作中惯常存在的重史轻文的现象, 从而不断提升档案文学作品的质量, 提升档案在各项工作中的影响力, 促进档案工作的开展, 使其紧跟信息时代对档案资源的大量需求, 适应当下中国的“新常态”。
(二) 利用文学作品, 增强档案利用与编研成果的可读性。
文学作品, 尤其是在广大读者、观众中有着广泛影响的经典作品, 无不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和对受众情绪、社会思潮和大众舆论有着很强的把控能力。要把文学创作引入到档案的利用、编研的工作中来, 就必须确保利用、编研成果具有可读性与话题性, 才能吸引受众的兴趣和社会的关注。
1. 可读性与受众兴趣。
在当下的档案管理机构与相关的档案工作中, 档案工作者普遍对文学在档案利用中的重要性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关产品大多缺少文采, 大有些“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的遗憾感。提升相关档案文学作品可读性的意义在于:一方面, 面对领导者与决策者, 相关作品若缺乏文采, 读之无味, 会削弱其资政作用。其二, 面对以广大社会读者为代表的普通受众, 没有文采的产品, 读之生厌, 会消减它的教化功能, 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这就对在档案利用、编研工作中引入文学创作, 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将海量的档案信息利用起来, 挑选其中能够利用的部分, 择其最能吸引受众兴趣的材料, 进行文学创作, 用文学、艺术的方式将“死档案”进行重新架构, 赋予其全新的灵魂和当下的意义。使领导者、决策者和普通受众一同遨游在文学的海洋中, 由作品所引发的“怜悯和恐惧”, 一方面, “舒缓和净化”由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和不快, 得到艺术的享受, 另一方面, 感受到前辈英雄的慷慨激昂, 受到教化和鼓舞。
2. 话题性与社会关注。
在传统的档案利用和编研的工作中, 尤其是文书档案的利用和编研, 其最终成果往往比较单一, 仅有大事记、制度汇编、组织发展史、组织沿革、重要项目工程、重大技术革新等不多的几个项目, 即便注重时效性, 每年在归档文件整编完毕后对上一个版本的成果进行更新, 每年的实际利用率并不大。原因在于, 一方面, 这类编研成果最容易执行, 就是传统的“剪刀加糨糊”模式即可很快完成。另一方面, 因为技术含量较低, 所以所受关注度并不高, 也因为技术含量较低, 编研成果所涉内容基本没有明显的话题性。例如, 单位大事记, 即便档案部门不进行编写, 很多单位的网站上, 都有一套完整的新闻;组织沿革, 就算档案部门不进行专门汇编, 很多组织人事部门手头也会有一套自己编写的类似成果。
这就对档案部门对档案的利用和编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引入档案文学概念之后, 在进行相关文学作品的创作时, 要特别注意作品的话题性和社会关注度, 即, 档案文学工作者不能只把目光放在故纸堆中, 而是在研究档案材料本身的同时, 把目光投射到身边的社会, 关注身边的人都在关注什么、讨论什么。正如意大利学者克罗齐1917年提出的命题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意即只有对现实抱有极高的热情, 才能真正理解前人所做出的卓越成就。所以, 即便是我们利用档案材料进行文学创作, 我们也不能放弃对话题性和社会关注的利用。这也是对档案工作者档案实践要求的题中之意。
(三) 加强相关专题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
近年创作了很有影响的《尘埃落定》的四川省马尔康县藏族作家阿来, 2008年在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的一次演讲中, 提出了一个极具建设性的命意, 即一个优秀的作家, 必须深入的研究本地历史。这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 用自己的优秀作品, 诠释了这个对年轻作家们的建议。
阿来的建议, 对有意从事档案文学创作的档案工作者, 提出了一项很繁琐但很必要的工作, 就是必须加强本单位、本地区专题、专门档案的搜集、整理工作。也只有做好了这些工作, 文学创作才不是无米之炊, 无源之水。
在进行专题专门档案归档时, 应注意:
其一, 专门档案、专题档案的归档须有灵活性, 切忌一刀切。以年度为限, 一般是文书档案的归档标准, 而专门档案、专题档案, 则记述和反映本单位、本地区, 某些业务方面的活动情况, 其形成的档案, 有各自的规律和特殊的本质, 所以, 这类档案的归档、整理工作不可以单一的标准要求之, 要掌握一定的灵活性, 切不可一刀切。
其二, 专门档案、专题档案的归档, 必须以档案材料的完整与成套为标准。由于该类档案形成的规律和特点具有特殊性, 在收集各类专门档案时, 要特别注意依据各自档案的特点, 制定归档计划, 确保档案内容的完整。
其三, 注重口述档案和回忆文章的及时采集。从《蒋公的面子》的创作过程来看, 口述档案和历史当事人的回忆文章对作品的创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所以, 在重大活动和重大事件的过程中、结束后, 有必要对活动、事件进行必要的采访, 或者邀请当事人及时撰写相关回忆性文章, 作为其他相关官方档案的补充。在搜集相关档案时, 要注意:一方面, 保护当事人的个人隐私;另一方面, 为了方便当事人回忆事实和合理表述, 采访者要做好事先的工作, 列好采访提纲、约稿提纲和背景资料, 最大限度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四) 处理好保密档案与非保密档案的关系。
在档案的实际利用的过程中, 要处理好公众对档案利用的需求和档案本身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公众的需求是无限的, 而档案本身的提供利用, 在一定时期内, 却是有限的。而档案的有限性, 主要体现在, 有相当比例的档案, 因为保密或是类似原因, 处于不对公众开放的状态。
于是, 档案的保密属性, 又对档案工作者提出了特殊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档案管理人员, 需有强烈的政治自觉, 在日常的工作中, 首先要注意的, 就是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 严格、模范地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 及各级各类保密制度、保密守则。对于非涉密敏感档案的借阅与利用, 也不能放松警惕, 也要依照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控制借阅和利用范围, 以免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比如某些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历史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各个类型的档案, 即便没有标注密级, 在借阅、利用的过程中, 也不能放松对审批的要求。尤其是在文学、影视作品, 有着高度社会影响, 各类媒体高度发展的今天, 在提供利用的过程中产生一点点纰漏, 都有可能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也要求档案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档案文学的编创过程中, 不但要加强档案法规、保密法规的学习, 还必须吃透相关新闻传播法规, 努力认真学习马克思文艺理论以及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 紧跟党的步伐, 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 才能创作出有力量的作品。
但与此同时, 档案人员这种一贯重视保密, 造成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重保密、轻利用”的现象, 也会带来一些利用上的不便——该利用的档案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 会使文学作品缺乏真实的历史依据, 因得不到足够的社会关注而降低其吸引力而最终失去读者、观众。由此, 相当数量的档案得不到充分利用, 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以“保密”为由, 长期被束之高阁, 造成资源浪费。
对于档案工作者来说, 在开放利用方面, 需要合理地利用相关保密法规, 对依据法律必须或者可以公开的档案, 及时办理解密、公开手续, 在模范地遵守法律的前提条件下, 尽可能地为档案利用者, 尤其是档案文学的创作者提供方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Z].
[2]话剧《蒋公的面子》走红:江苏宣传部长看后一言不发[DB/OL].http://news.ifeng.com/shendu/zgzk/detail_2013_05/07/25030308_0.shtml.
[3]刘和平谈《北平无战事》:人强不如货强, 我愿做手艺人[DB/OL].http://culture.ifeng.com/a/20141102/42359612_0.shtml.
档案信息宣传 篇8
重视程度高。市档案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 专门组织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制定活动方案, 并将局领导班子分成两组, 一组由周国彬副局长带队, 一组由王四友副局长带队, 分别到盘山县太平镇龙祥社区、大洼县田家镇昆仑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两县档案局的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分管领导都参予了宣传咨询活动, 形成市、县、乡联动, 共同开展“国际档案日”庆祝活动的良好局面。周国彬副局长还在盘锦日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纪念国际档案日, 推动我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活动范围广。在两县开展活动的同时, 双台子区档案局、兴隆台区档案局、辽东湾新区档案局、辽河口经济区以及市人大、市人社局、市国土局等市直部门和市邮储银行、市农行等企业单位也开展了庆祝活动, 乡镇、街道、社区也在档案日宣传期间悬挂“纪念6.9国际档案日”、宣传“档案在你身边”等标语。
宣传形式多样。此次宣传活动, 除在各单位、各部门悬挂醒目标语外, 还充分利用宣传单、咨询台、电子屏、网络、短信、报刊等形式,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国际档案日”宣传单3000余份, 接待市民咨询200余人次。在“盘锦市档案信息网站”专栏中刊登“国际档案日的由来”等系列档案知识, 同时举办“档案在你身边”主题征文活动。
高校档案馆宣传职能初探 篇9
关键词:高校,档案馆,宣传职能
关于档案馆的传统职能, 档案工作者似乎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 即根据《档案法》第九条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的主要职责是“收集和接收本馆管理范围内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资料;对所保存的档案进行科学的整理和保管;采取各种形式开发档案信息资源, 为社会提供服务”。在这里, 提及到档案馆的收集、整理、保管及利用职能,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 这三个职能可以概括为“存史”、“资政”两个职能, 因为当时的服务其实主要限于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和社会的发展及进步, 档案工作者提出了档案馆的研究职能, 要求档案工作者充分利用自身信息优势, 加强业务钻研, 使档案工作走出单纯的“收收发发、粘粘贴贴”的守摊模式。这一改变大大拓宽了档案馆的业务空间, 提升了档案馆的层次和品位。然而, 社会信息化大趋势及档案工作实践告诉我们, 在新的形势下, 除了上述职能外, 档案馆还应该注重其宣传功能。
一、注重档案馆宣传职能的原因
在信息社会条件下, 信息的利用与交流日益成为一个部门、行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此背景中, 档案馆必须顺应时代潮流, 大力开拓档案馆的宣传功能。具体来说, 档案馆宣传功能开拓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1. 开发档案馆的宣传功能, 是对外宣传档案工作、取得行政资源的需要。
“酒香也怕巷子深”, 长期以来档案工作一直以保存和管理各部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为主要任务, 因此一直处于一线工作的后台,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收收发发、粘粘贴贴”, 因而长期为社会各界所忽视, 也不被社会所认可和接受, 造成了“档案工作可有可无”的假象。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档案工作不被重视, 长期被社会边缘化, 也得不到相关部门给予的足够人力、财力、物力支持, 使档案馆缺乏长远发展的足够动力。因此, 应该充分发挥档案馆信息中心的优势, 开展适当的宣传, 使公众、相关领导部门对档案工作和档案馆的重要性重新认识, 是档案馆改变传统形象的重要举措。
2. 档案馆的宣传职能也是档案馆“资政”、研究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政”、研究功能只有借助宣传功能才能得以传播。
档案的实质是信息, 是沉睡着的信息, 信息的终极价值就在于利用——不论是及时利用还是尘封之后的利用。如果档案中蕴含的信息得不到开发利用并为外界所接收, 那么保存下来的档案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就会成为“死信息”而失去档案的本真价值。
随着档案研究化的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 可以预见的是将有越来越多的档案科研成果面世。如果这些编研成果仅仅束之高阁而不广为利用, 那它们和未经研究开发的档案一样, 只是“死信息”。如此, 所有研究工作的价值将无从发挥。只有通过宣传工作让研究广为接受和利用, 档案研究成果才能发挥其应有价值。
3. 档案馆角色转换提出了宣传职能的需要。
档案馆的传统角色是决策部门的“锦囊”, 除了按照要求被动提供决策部门所需信息外, 极少主动为社会提供服务, 尽管《档案法》中明确规定了档案馆的服务功能。随着行政制度改革, 档案馆逐渐淡化行政和管理色彩, 向公共部门角色转换, 且在社会信息化条件下, 档案馆逐渐被定位为“社会信息中心”。信息的主要价值在于满足社会各项工作所需, 因此, 档案工作必须打破常规, 通过宣传走出自我封闭的怪圈, 展示自身所拥有的信息资源, 让社会公众对档案工作的新变化有充分的了解, 唯有如此, “社会信息中心”的角色才可能被认可, 也只有在此基础上, 才能真正发挥档案馆社会信息中心的作用。
二、档案馆宣传职能的主要内容
档案馆的宣传职能不同于宣传机构、电视台、广播台、网络等宣传媒体的宣传职能, 因为档案馆的宣传职能是其基本职能的延伸而不是工作的主体部分, 因此在有限的工作资源条件下, 它有自己独特的内容。
1. 对档案馆工作及档案馆自身的宣传, 这是宣传的首要任务。
(1) 对档案工作和档案馆工作性质、地位、职能的宣传, 使大众对档案工作有一个基本的、轮廓的了解。 (2) 对档案馆归档、立卷、利用、查询工作中各项程序、规章制度、服务指南等的宣传, 使大众对档案具体流程所了解与熟悉, 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 对档案馆自身馆藏数量、质量、内容、特色馆藏的宣传以及对档案馆自身的文化底蕴、发展理念的宣传, 使档案馆得到社会各界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接受。通过不同层次、全方位立体的宣传, 使外界对档案工作和档案馆形成比较完整的形象和认知, 以此改变档案长期不为人知的困境。
2. 对公开行政信息的宣传, 这是档案宣传的特色内容。
尽管档案馆逐渐淡化行政和管理色彩, 但由于历史原因和自身地位, 其所保管的信息中有很大部分的行政信息, 在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信息公开化的背景下, 高校档案馆处于高校行政公开的“服务主体”位置。档案馆应该发挥自身功能, 配合各级管理部门或指导机关, 积极开展公开行政信息的宣传。最重要的宣传内容如下: (1) 学校重大改革与决策、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校重大建设项目如“211”、“985”工程及其他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情况等; (2) 各类学生的招生政策、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违规事件处理结果;考试规程、纪律;学籍管理规定;评优、评先、专升本、推荐免试研究生;学生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发放、学费减免、学生贷款、勤工助学等帮困助学情况;推荐优秀学生入党选拔条件及培养过程;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就业信息、就业去向及就业率; (3) 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等相关工作;定岗定编、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教职工录用、培训、考核、奖惩;工资、津贴、奖金、福利补贴方案;师德建设;离退休工作;研究生导师遴选;学科带头人和业务骨干的选拔、引进政策、实施情况等。
3. 对研究成果的宣传, 这是宣传的主题内容, 也是亟须突破的工作。
在档案馆向信息化、研究化, 扩大利用功能的发展趋势下, 对档案研究成果的利用就成为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主要来说, 有以下几点: (1) 名人档案。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杰出人才, 是学校宝贵的人才资源。建立人才档案, 宣传学校的先进人物, 宣扬他们的成就、成长经历、对社会的贡献, 有利于激发学校师生的爱校热情, 发扬学校的光荣传统。 (2) 校史。校史是学校底蕴之所在, 也是学校精神、文化精华所在。校史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信息, 不但充分发挥档案工作“存史”功能, 还为学校现今的工作服务, 凝聚全校师生的力量, 是促进学校发展的软文化支撑。 (3) 专题档案。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的教学、科研、基建等专题档案, 是学校经验教训的总结, 对专题档案的研究开发及其宣传, 是发挥档案“资政功能”的重要途径。
三、宣传功能中的注意事项
宣传功能是档案馆的延伸功能, 在档案实践过程中尚未得到全面的认可, 还必须处理好若干注意事项。
1. 档案宣传工作必须依赖于扎实的档案基础工作。归档、立卷和管理是档案工作的基础, 档案馆其他一切功能的发挥都必须依赖于此, 宣传功能也不例外。只有借助于全面、完善的档案资料, 宣传的内容才会真实、准确。在档案宣传功能的发挥中, 必须以档案资料为基础, 重实际、不浮夸。
2. 档案宣传必须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展开。档案馆是学校的教辅部门, 与其他行政、直属部门一样, 必须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自身的业务。而且, 一般学校都有独立的宣传部门, 因此档案宣传工作只能适度与宣传部门进行配合, 结合学校教学科研水平评估、校园文化建设、校友联系、学术交流等中心工作开展, 以提供支撑材料、开发信息等形式发挥宣传工作。
3. 档案宣传工作要结合档案研究化趋势, 大力宣传档案研究成果。档案是沉睡着的信息, 只有通过宣传、利用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宣传的内容载体一方面是珍贵的原始档案, 另一方面则是已经通过研究、挖掘的档案信息——即档案研究成果。两者价值虽各有千秋, 但在档案研究化的大趋势下, 档案研究成果大量涌现, 因此其宣传比例大大超过原始档案。档案宣传工作必须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抓住宣传的主题内容, 开展宣传工作。
档案信息宣传 篇10
重视程度高。市档案局领导高度重视此次活动, 专门组织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 制定活动方案, 并将局领导班子分成两组, 一组由周国彬副局长带队, 一组由王四友副局长带队, 分别到盘山县太平镇龙祥社区、大洼县田家镇昆仑社区开展宣传活动, 两县档案局的领导班子成员和乡镇分管领导都参予了宣传咨询活动, 形成市、县、乡联动, 共同开展“国际档案日”庆祝活动的良好局面。周国彬副局长还在盘锦日报上发表了署名文章《纪念国际档案日, 推动我市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活动范围广。在两县开展活动的同时, 双台子区档案局、兴隆台区档案局、辽东湾新区档案局、辽河口经济区以及市人大、市人社局、市国土局等市直部门和市邮储银行、市农行等企业单位也开展了庆祝活动, 乡镇、街道、社区也在档案日宣传期间悬挂“纪念6.9国际档案日”、宣传“档案在你身边”等标语。
宣传形式多样。此次宣传活动, 除在各单位、各部门悬挂醒目标语外, 还充分利用宣传单、咨询台、电子屏、网络、短信、报刊等形式, 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期间共发放“国际档案日”宣传单3000余份, 接待市民咨询200余人次。在“盘锦市档案信息网站”专栏中刊登“国际档案日的由来”等系列档案知识, 同时举办“档案在你身边”主题征文活动。
浅谈新形势下的档案宣传工作 篇11
痛定思痛,该找一找原因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是客观存在的。人家不了解,充分说明档案工作负有宣传不够的责任。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应敢于“自吹自擂”,敢于宣传自己、“推销”自己。埋头苦干固然重要,抬头巧干也不可或缺。既然要“推销”自己、“自吹自擂”,那么谁来宣传、如何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向各级领导宣传,争取他们的关心与重视。
领导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档案工作人、财、物等方面能否到位,对档案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实践表明。作为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系统、一个部门的领导重视了档案工作,这个地区、行业、系统、部门的档案工作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现代化管理就会得到加强。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某些领导干部心目中,档案工作是“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在各级领导者的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及日常讲话中也很少提及档案工作,使档案工作处于被遗忘的角落。在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中,有些人仅凭个人的一般印象,以为档案工作无足轻重,充其量也不过是保管那些已经过时的文书资料而已,没有什么大名堂,于是乎便不大关心和重视档案工作,也不乐意或赞成给档案馆(室)更多的投入,致使一些地方的档案工作条件长时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也使档案工作滞后于经济发展和其他方面的工作。原因何在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档案宣传工作做得不够。站在这些领导角度来说,产生这种思想看法上片面、行动上冷落档案工作的现象,似乎也情有可原,或者叫不知者不为过。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抱怨他们不关心、不重视呢?
要取得各级领导特别是党政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嘴勤、腿勤、脑勤,向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多请示、多汇报;经常把档案工作情况向领导汇报,让领导及时了解档案工作发展动态;以档案利用效果实例向领导宣传档案作为信息资源在领导决策中不可替代的资政作用;主动邀请领导参观档案利用出成果、出效益的展览会、现场会,让各级领导了解到档案在各方面特别是在经济建设工作中起到的重要作用,使领导从中得到启发,从而更加了解、关心、重视、支持档案工作,把它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将其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当作一桩实事来搞。在向领导做宣传时,一定要信心十足,理直气壮,不能有顾虑、有压力:更不能有怕吃“闭门羹”、怕“热脸贴冷面”、怕领导不给面子,是低着头去求人的思想包袱,理不直,气不壮。那样的话,宣传工作是难达良好效果的。
二是向同级部门及所属单位宣传,争取他们的协助与支持。
同级部门各所属单位既是各种档案的形成者和生产者,也是档案的利用者和受益者。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总是很配合档案馆(室)的工作,该移交档案的时候。是能拖就拖、一拖再拖。平时产生的档案,也不知道如何归档、整理、编目、保管,更不用说查找、使用了。即使有人前去作业务指导,也是“指导者干,受教者看,中午管顿饭”。
向同级的部门或所属单位宣传,让他们明白档案工作的重要性,档案管理工作不只是整理整理过期的文书资料,也不是成天没事干、“一杯茶水一张报”度一日的清闲活儿。另外,稍微翻阅各地报刊。不管是党报、党刊还是晨报、晚报、都市报等刊物,涉及“档案”的内容虽较前些年有所增多,但相比其他内容。仍属凤毛麟角。因此要向新闻媒体宣传,争取新闻部门对档案工作的支持与帮助,逐步扩大档案工作的社会影响。因为新闻宣传部门的工作重心都是放在经济建设上、当前重特大事件上,不可能将档案工作作为重点宣传内容来报道,只有当其在做回顾性报道时候才会觉得档案的重要性。
三是向档案从业者宣传,争取他们的自觉与自发。
在实际工作中,同行之间的交流才是经常的、大量的,但常有人讥讽或蔑视同行之间的宣传,甚至认为是一种“无能”的表现。理由是“有本事你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求是》、《光明日报》上宣传档案工作!”“在档案报刊上向同行宣传算什么本事!”且不说档案报刊本来也是向社会发行的。也是向社会广泛宣传档案工作的主要阵地,其实向同行宣传档案工作的经验、做法。档案工作的动态,档案学研究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宣传档案工作者的先进事迹,至少有两点好处:一是交流经验、传播信息,能促进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一是鼓舞士气,能激励档案人员奋发向上、敬业爱岗,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此外,对于很多基层档案工作者和兼职档案员来说,对于档案的很多基本问题并没有弄清楚、搞明白,而是把自己当作一般工作人员来看待,或者认为档案宣传费时费力,不像档案业务工作那样看得见、摸得着。在档案宣传工作上是上面喊一喊、讲一讲,下面就动一动,有的甚至一动也不动。通过培训向基层档案工作者宣传,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档案宣传工作的重要性,真正认识到档案宣传工作与做好档案业务工作、发展档案事业是紧紧相关、密切相连的,切实认识到档案宣传工作和档案业务工作,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四是向普通群众宣传,争得他们的理解与认可。
从目前情况看,有相当多的人还不知道档案信息资源与人们的生活等社会活动密切相关。他们认为“我从来没有查过什么档案,也工作、生活得很好。”“档案没什么用。”有这种思想的人又怎能去理解和支持档案事业。又如何去主动、自觉地利用档案信息资源呢?之所以有这种情况,说明我们的档案宣传工作远远没有到位。许多档案馆为配合档案馆的升级工作都办起了展室,但这些展室的参观人员却基本是档案人员和前来检查的领导。虽有的档案馆已开始走向社会举办展览,但无论是其频率还是观众面都十分狭小。
一些商家绞尽脑汁、挖空心思,频施对策、不惜重金,抢着在报刊、广播、电视及各种建筑物上大做广告,其目的无非都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赢得广大的消费者的理解与认可,最终就是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只有想尽办法向普通民众宣传,才能让整个社会都认识到档案的价值以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意义,才能创造出真正意义上的良好环境,才会把档案部门的主观愿望变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为,使人们感觉到档案并不只是档案部门的事,从而形成档案宣传工作为社会服务,社会支持档案工作,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档案信息宣传 篇12
档案宣传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时期会被赋予不同内容。在传统观念和条件下,档案宣传多定位于向档案工作者宣传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政策与法规,侧重于对国家档案事业进行宏观介绍,客观上具有舆论引导和监督的作用;同时,档案宣传工作也肩负着向社会普及档案知识的责任,以增强社会档案意识为出发点,面向公众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重要性。一般情况下,档案宣传工作多是为了配合某项活动或事件展开,宣传形式多集中于展览和报刊等。档案展览是指按照特定的专题范围以档案实物、照片、文字和图表的形式系统地向群众介绍档案和档案工作的一种宣传方式,其特点是主题明确,直观生动,真实感强,容易引起共鸣。利用档案专业报刊或者其他平面媒体报道档案工作的最新进展,介绍档案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交流专业知识,是档案宣传的另一种重要形式。
在社会转型时期,日渐多元化的价值观使注重文化传承的社会需求凸显。档案工作者已不满足于此前的宣传模式和宣传思维,开始突破以宣教为主要出发点、以档案展览和平面媒体为主要宣传方式的固有模式,研究探讨利用各种传播媒介和传播形式向公众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传播历史文化知识的新方式。这与目前受学界关注的传承历史、延续社会记忆的研究热点相契合。档案从业者在进行档案宣传工作时要充分研究各种媒体的特点,力求综合运用不同媒体的优势,才能更好地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多种媒体和传播方式日渐多样的环境下,档案界与电视台合作推出的多档以档案为信息来源和主题的档案类电视节目广受注目。
二、档案类电视节目发展现状及特点分析
近年来,国内一些电视台先后开办或制作了多种类型的档案类电视栏目或大型系列节目(下文统称为档案类电视节目),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并引发热议,档案学界也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对档案宣传工作带来的影响,探讨电视这一传媒方式在档案宣传工作中的优势。这类节目以北京卫视于2009年2月4日开播的《档案》栏目和中央电视台于2009年8月3日播出的《新中国档案》等为代表。
在众多档案类电视节目中,尽管有的栏目或节目名称中没有“档案”一词,但它们以追寻历史、传承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等为主要目的,运用大量的文字手稿、声像、照片等档案素材为依托,基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等特点制作节目,得到档案学界一致好评。这类节目除上文提到的《档案》和《新中国档案》外,还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和《国宝档案》,凤凰卫视的《中国记忆》[1]和《风范大国民》[2],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档案》和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解密档案》等。这类节目以档案为线索,充分利用电视这一主流的传播载体的特点,将遥远的历史拉回到现实,靠生动地再现历史场景将平时人们生疏并且望而却步的档案信息通过电视技术传播,得到观众和学界的认可。在这一过程中,档案部门主动配合或直接参与了很多节目的制作,电视台也收获了较高的收视率,这就越发加强了电视台与档案部门持续合作的愿望。
还有一些电视栏目名称中虽然有“档案”一词,但只是借用“档案”这一术语宽泛的、口语化的概念,往往以纪实、揭秘、考古、文物鉴定为切入点,节目定位于科教目的,不以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价值为依托。这类节目涉及的档案术语与学术层面的档案概念完全不同,节目定位与档案宣传工作的目的也相去甚远,如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发现档案》、安徽卫视的《记者档案》和香港TVB的《诡异档案》等。
三、档案类电视节目对档案宣传工作的作用
1.强化档案的文化传承和传播功能。档案是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是文化符号的载体,传承和积累着巨量的文化财富,具有文化传播功能。但档案自身的机密性、内向性等特点导致长期封闭,不在公众的视野范围内,限制了公众对其价值的认知。另外,长期历史因素的影响导致档案部门“重藏轻用”现象严重,客观上也限制了档案承载着的文化层面的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传播。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出现,有效改变了这些困境,为档案宣传工作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因为档案部门仅靠自身的力量宣传档案的价值和文化内涵,长期以来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电视节目的视频效果可以将观众置于历史时空中,使其真切感受到档案的魅力;另一方面档案馆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可以使节目中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得到保障。这些都有利于促进文化认同与传承,符合国家所倡导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2.密切档案部门与新闻媒体的合作。各级各类档案馆(室)保存的档案数量浩瀚、尘封多年。这些档案无论是对学术研究、实践工作,还是对传承文明、延续记忆,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档案部门只有通过与新闻媒体的合作,才能使社会公众真正意识到档案各方面的价值所在。在目前的媒体环境下,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介仍然有着极高的话语权,其传媒人才储备和信息把关能力仍然被公众所认可和接受。以电视节目为切入点宣传档案和档案工作,是迅速提升档案部门形象、推动档案事业发展的有效举措。档案类电视节目可以使公众触摸到历史跳动的脉搏,切实感受档案的魅力。在具体宣传策略上,档案部门还可以以电视为基点拓宽媒体的合作范围。
3.促进档案部门与多种媒体的互动。重视与多种媒体的互动,可以放大档案宣传工作的实效。一方面,档案部门通过与各种媒体的互动,可充分利用现有馆藏主动提供新闻素材;另一方面,还要研究各种媒体的不同特点,充分发挥其优势,探讨利用跨媒体进行档案宣传工作的新突破。目前,电视还是受众面最广、各年龄层次的群众最喜闻乐见的主流媒体形式之一,档案部门以电视为基础平台探讨跨媒体合作机制,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案。例如,北京卫视《档案》栏目与《中国档案报》达成战略合作,就是电视与平面媒体成功合作的案例,这可以使“一批批尘封已久的历史通过两家的跨界组合进行披露和解读”“,换一种方式讲故事,以全新的方法用档案”[3]。
4.提升档案部门的服务水平。利用电视媒体宣传档案工作,无论是电视栏目的策划者还是档案从业人员,都要树立档案文化分众传播的理念。在上述电视节目中,北京卫视《档案》栏目的高收视率不仅是因为其耳目一新的创意,更是因为它面向普通观众的准确定位,满足了一般受众追寻历史真相的文化需求[4]。相比而言,上海纪实频道的《档案》栏目“海派味道”浓郁,拥有更多的学者用户群。而凤凰卫视的《中国记忆》栏目更注重人本叙事的方式,更受偏重历史亲历者口述的电视观众的青睐。可见,不同的观众群体有不同的收视和文化需求,这就要求档案部门在与电视媒体策划栏目时要分析受众群体,从而客观上改善档案部门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水平,提升档案从业者的信息素养和服务水平。
另外,与媒体的合作可以拓宽档案编研人员的选题思路,编研成果的发行形式和渠道在新媒体环境下将更加宽泛。例如,编研产品可以作为大型文献纪录片的蓝本“,以档案为制作来源的电视栏目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文献纪录片的改版和延续,是连续性和有固定主题内容的电视栏目,相当于文献纪录片的‘期刊’。……所以文献纪录片更忠实于作为初级材料的档案,档案栏目虽有过多修饰却也是大量利用档案的成果。”[5]70
四、档案部门要主动调整两种不良倾向
1.要警惕电视栏目设置和内容表现误导公众。对档案宣传工作的效果而言,目前各电视台的档案类电视节目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有些节目基于档案元素进行栏目设计,选题遵从档案的原始记录性和凭证价值等特点,在宣传档案工作和传播档案文化方面既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又得到了档案界同仁的认可。但还有一些节目假借“档案”的概念,栏目名称虽然有“档案”一词,但其内容既不取材于档案,又不是档案利用的成果,与档案编研成果毫不沾边。更有一些节目将档案人为地神秘化,让业界无法接受。从学界的角度看,档案类电视节目的栏目设置和节目内容如果出现泛档案化趋势,就脱离了档案的凭证属性和文化属性,与档案宣传工作的目的背道而驰。这种现象对于电视观众来说,会使他们对档案这一事物的认识出现偏差,人为增加神秘感和距离感。档案部门在与电视媒体合作时要警惕这种片面追求高收视率而不遵循档案宣传客观规律的节目设计和栏目策划。
2.要避免档案类电视栏目设置和档案宣传方式的“同质化”问题。以往历史纪实类电视节目总给观众留下僵化呆板、因循守旧的固有印象。以客观记录历史的档案资料为切入点进行档案类电视栏目策划,可以克服栏目设计千篇一律的问题,在不失生动鲜活元素的同时,秉承人文精神,增加节目的可信度和说服力。在档案界,以往档案宣传多是为了配合某些事件和活动,以展览和利用平面媒体宣传为主要工作方式,形式相对单一。档案部门通过寻求与电视媒体合作,可以促使自己更快捷地了解受众需求,更主动地利用馆藏档案有效配合社会热点问题、大型事件和重要活动,更好地推出高水平的编研成果,盘活档案信息资源,从而提高全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认知度,增强社会公众的档案意识,起到传播文化知识的作用。
摘要:本文通过对新时期多种媒体环境下档案宣传工作的重新审视,分析了档案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及特点,探讨了这类节目对档案宣传的作用并给出了相关建议。
【档案信息宣传】推荐阅读:
档案信息:档案利用论文08-16
档案信息安全档案的分类06-10
信息化档案信息安全11-06
档案信息伦理07-16
公共档案信息05-25
档案信息安全06-03
人事档案信息07-10
档案信息素养07-26
档案信息公开08-22
档案信息检索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