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现象(精选11篇)
农村现象 篇1
彩礼作为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土壤之中,存活于乡村社会之中,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男方在婚姻约定初步达成时向女方赠送聘金、聘礼的习俗,这种聘金、聘礼俗称“彩礼”。在我国,彩礼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周代,周代礼记中有记载,仪礼之中有六礼,也就是指人们从议婚到完婚有六种礼节,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而其中纳征是尤为重要的的一步,因为只要女方收下了彩礼,也就意味着双方父母同意婚事,男女双方的婚约就生效。这种婚俗一直延续至今。而目前,这种婚俗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不良社会风气,尤其在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地区,彩礼更成为一种金钱的象征,高额彩礼普遍存在,不仅造成了农村青年严重的身体和心理负担,而且也严重地影响到了社会的持续发展,并且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对天价彩礼这种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的解析与解读,揭露其存在的原因,剖析其引发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的建议。
1 天价彩礼现象解读
近年来,农村青年结婚中彩礼持续高升已是不争的事实,天价彩礼这一现象也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焦点。魏国学、熊启泉(2008)等从经济学视角对农村青年彩礼高昂、择偶困难等问题进行了研究;靳小怡(2009)等从人口统计学角度对性别失衡导致的各种风险进行了研究。其中,着重对性别失衡造成农村青年娶妻难、娶妻贵的现象进行了探析与解读;邓会敏(2014)则是从社会学角度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冀南H村进行了调研来论证天价娶妻现象的存在。学者们之所以对天价彩礼现象进行分析与探讨,是因为天价彩礼这一现象确实逐渐愈演愈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彩礼虽然表面上是一种男女双方婚约的订立,实际上则演变成为一种金钱交易的产物。在一些地区,出现用秤称足三斤三两百元大钞作彩礼的现象。还有的讲究“万紫千红一片绿”,即1万张5元钞票,共5万元,1000张百元大钞,共10万元,50元钞票看着给,彩礼15万元起价。更有的地区按女子学历标价,本科15万元,大专12万元,中专10万元……。这些例子都证实了天价彩礼在欠发达农村地区的变本加厉。他们原本以为通过给予对方丰厚的彩礼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恰恰相反,天价的彩礼只会让贫穷的地方更贫穷,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是因婚致贫,彩礼的高昂加重了人们的生活负担。例如,甘肃镇原县交通闭塞,是甘肃省58个连片特困县之一,该县塬(高原上的平地)区彩礼一般为15万元左右,山区还要高出两三万元,彩礼加上“三金”、服装、婚礼花费等约需要25万元,一户农民每年种地的收入仅有2万多元。可想而知,这样高昂的婚姻支付成本并不是一个农村家庭能够支撑的,所以,许多农村青年为此四处借钱,举债生活,导致他们现在的生活水平还远远不如结婚之前,整个家庭陷入穷困潦倒之中。
二是乡村民风恶化。例如,在农村里,有男娃的家庭对飞涨的彩礼已经习以为常,谁家娶了媳妇,都会问一句,多少钱买的?彩礼的多少成为衡量女方身价高低的标准,这不仅对女方是一种名誉上的践踏,更是对村规民风的一种诋毁,淳朴的民风不再。同时,从这句话还可以看出,村民内心的攀比,你家媳妇值钱而我家媳妇不值钱,自然而然就会演变成一种不好的社会风气,只会让彩礼持续居高不下。
三是造成社会不稳定。农村婚事行情的持续走好,总会催生一些人借机敛财、骗婚等。当前,我国的法律不健全,对于婚礼婚俗中彩礼财物的纠葛方面的法律还有所欠缺,即使有人在婚姻方面出现上述问题,也没有办法找到合理的法律途径进行解决,这就会引发一部人进行暴力解决问题,从而会引发社会的不稳定。
2 天价彩礼背后的原因探讨
彩礼作为婚姻支付的一种形式,学术界的相关研究很多。刁统菊(2007)曾总结出六种主要的理论成果,即继承说、福利说、劳动价值说、竞争说、家庭意图说、财产转移说。邓会敏(2014)将婚姻支付的问题归结为婚姻偿付理论、婚姻资助理论和婚姻市场要价理论。本文主要借鉴后者的理论进行高额彩礼背后原因的探析。
婚姻偿付理论的核心是补偿,男方家向女方家提供财物的补偿,即男方家庭以劳役、实物或金钱的形式向女方家庭支付“新娘价格”。婚姻资助理论认为,所有的聘礼,除了送给女方亲属的一部分之外,这些聘礼都将作为女儿的嫁妆还给男家,而其中还由女方父母增添了一份相当于聘礼的财物。强调的是代与代之间的财产转移关系。婚姻市场要价理论建立的前提是大量农村未婚女性外出打工,导致地方婚姻资源流失,只能留在本地完婚的男青年出现了“男性剩余”和“娶妻难”问题。当适婚农村男女青年出现结构性失衡时,必然产生婚姻市场的波动。“男性剩余”、“娶妻难”现象的示范效应,导致男方在婚姻市场上处于被动地位,女方在婚姻市场上占据了主动地位,其谈判能力、要价能力越来越高,男方为此要承担更高的婚姻支出。针对上述三种理论,可见,无论哪一种婚姻支付理论,哪一方都要为彩礼付出成本,但是究竟天价彩礼为何存在,都与这些理论多多少少会有些联系。
根据涂尔干(1895)社会学的方法论原则,“社会事实”应该用别的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现象产生的原因就应该存在于社会层面。归纳起来,天价彩礼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男女比例失调的社会结构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4年末,中国大陆男女人口比例为51.248.8,男性人口70079万人,比女性多3376万人。尤其在部分农村地区,男性适婚人口明显过剩。结合数据分析,我国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其实,我国男女比例失调也是与我国传统的重男轻女的观念分不开的,自古以来,中国就有着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导致许多人产生错误的认知,拼命地生男孩,从而产生这样的男女比例失调的社会结构。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之下,男多女少,女方在婚姻市场上就有更多的选择,而男方则处于被动地位,为了结婚,他们不得不支付高昂的结婚成本,由此也就产生了高额的彩礼,实际上这一原因是与婚姻要价理论有着某些契合点的。
2.2 城乡社会流动
曹锦清(2000)认为,城市消费文化向乡村传播所激起的新的需求是无法在土地上得到满足的,这成为促使乡村劳动力向外流动的一个强大动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快,毫无疑问,城市对于农村的年轻人来说存在着无限的吸引力。在上述的婚姻要价理论之中,由于农村女性大量外出务工,而导致婚姻资源流失,由此我们可知,城市吸引着农村未婚女性的大量涌入,他们会为了追求过上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会有大多女性选择继续留在城市,这就导致农村的适婚女性严重短缺,从而出现婚姻市场上的一种不平衡。除此之外,即使许多女性愿意回到农村,但她们由于受到现代城市生活观念的冲击,再加上自身的攀比和好奇心理,也会借机索要大量的聘金和聘礼,以获取和城市人们一样的生活待遇。所以,城乡社会流动是造成天价彩礼的第二大原因。
2.3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的缺失
有学者指出,男方通过支付彩礼证明自己家族的实力,一定意义上是对女方家庭的一种象征性补偿,让出嫁的女子安心。根据婚姻偿付理论,男方会通过实物或者财物给予女方补偿,男方之所以会给女方补偿也是出于对女方父母的一种补偿,是一种给予女方父母的保障金。在我国农村地区,婚姻是缔结一种财产继承和经济合作关系,其中包括生儿育女,也包括养老。而女方一旦嫁出去,就会成为男方家庭中的一份子,男方父母养老的责任就在男女双方身上,而女方父母的养老责任则会通过索要巨额彩礼的形式转移给女方父母,实际上这是对于女方父母的一种金钱上的补偿来保障他们未来的生活。同时,这也折射出中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也正是由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才会引发出天价彩礼的不良社会现象。
3 遏制天价彩礼现象的几点建议
靳小怡(2009)等认为,社会风险的不确定性不在于风险是否会发生,而在于风险将于何时、何地、何种形式和规模发生,将带来多大的损失。而在婚姻成本高昂的社会背景下,欠发达地区的农村高额彩礼将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其衍生的一系列社会风险也将威胁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很显然,几千年来,彩礼作为婚姻习俗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要想将它从习俗之中剔除出去显然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也不可能任凭天价彩礼的现象频繁发生。鉴于天价彩礼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不良影响,因此如何解决天价彩礼带来的社会问题将成为一大难题。
对此,根据天价彩礼产生的原因,就如何遏制天价彩礼现象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在农村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创建精神文明。根据靳小怡(2010)等的观点,要想在短时期内解决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就必须在对村民的观念上进行引导,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文化教育,逐渐改变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通过大力的文化宣传活动,树立农村青年正确的择偶观,这不仅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宣传,更需要村民的切身参与,只有村民积极参与,才能从根本上逐渐转变一些错误的观念和不良社会风气。
二是加强农村的经济建设,让村民富起来。经济原因是天价彩礼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由于天价婚礼,出现“婚不起”、“举债结婚”、“结婚致贫”等问题,实际上最根本的是由于其自身的经济原因造成的。因此,政府就应通过多种渠道对农村青年进行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提高他们的能力,从而摆脱经济上的贫困。只有他们在经济上有所改善,才能保证他们在生活上的改善,才能让他们在婚姻市场不处于劣势地位。
三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天价彩礼的背后折射出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缺失。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中“养儿防老”、“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实际上就显示出来肩负在子女身上的养老负担。随着老龄化带来的养老负担越来越严重,我国政府就必须要考虑到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一方面要考虑老人的需求,建设一些养老养生机构;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减轻年轻人负担的问题,给予资金支持,从经济上给予老人养老的补偿。
农村天价彩礼表面上是一种不良的社会风气,而实质上更显示出社会治理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因此,本人认为,彩礼作为缔结男女婚约的一种习俗,是一种美好的象征,不应该演变成为金钱交易的产物,真正的婚姻是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若不想让这种婚礼习俗再变质,就必须要对天价彩礼这一现象进行合理的规范和引导,让彩礼逐渐走出天价的怪圈。
参考文献
[1]魏国学,熊启泉,谢玲红.转型期中国农村人口高彩礼婚姻-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2008(04):30.
[2]靳小怡,刘利鸽.性别失衡下社会风险与行为失范的识别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41.
[3]田先红.打工潮背景下农村青年婚姻流动的变迁-以鄂西南山区坪村[J].青年研究,2009(02):56.
[4]桂华,余练.婚姻市场要价:理解农村婚姻交换现象的一个框架[J].青年研究,2010(03):35
[5]侯均生.西方社会学教程[M].3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164.
[6]栗志强.性别比失衡背景下的男方婚姻支付-对豫北H镇的调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88-90
[7]靳小怡,郭秋菊,刘利鸽,等.中国的性别失衡与公共安全-百村调查及主要发现[J].青年研究,2010(05):21
[8]刁统菊.嫁妆与聘礼:一个学术史的简单回顾[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155-160
[9]邓会敏.农村“天价娶妻”现象解读-基于冀南H村的田野调查[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04):46-51.
[10]韩玲.论当代赣中南农村婚姻习俗中的彩礼和嫁[J].农业考古,2010(03):360-362.
农村现象 篇2
几年不怎么回老家,农村的变化越来越大,蜿蜒的公路上几乎再也看不见农畜的粪便;公路两边参差不齐的房屋像一张张乐谱,演绎着家家户户的和声;过去昏暗的毛坯老房如果不是特意寻找还真看不到多少,代替它的是锃明瓦亮的砖房,在不同的地基上伫立着;农家小院的`袅袅炊烟几乎成了回忆,那种呼哒风弦声也是父母辈份的人在使用,实数已不多。曾经认识的人似乎也一下子变了样,碰到之后仔细端详才能辨认一二,大街上的小媳妇如果不介绍到父母辈确实也分不出谁是谁,奔跑的小孩们就算介绍也记不起是谁家的孩子…这都是时间惹的变化。
难得一周假期,顺理成章的回老家住几天,在村上的见闻也新鲜。现在父辈人都朝着古来稀的岁数奔,早已被岁月这把杀猪刀逼的退居二线,健壮的小青年虽然上有老下有小,到也折腾的欢儿,有的外出打工,出国也好在大城市也好,为了多挣点钱奔波着,有的留下也不闲着,搞创业,搞创收,包地养猪养鸡养鸭子…,总之能挣钱的活都敢想敢干,早已经不像老一辈人那样守着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这一代人思想上活泛,能挣也能花,大多不想太亏待自己。
只是现在村里出现一现象:老人们依旧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不服老的还在为孩子们忙活,小青年们则是吃的穿的用的都巴不得像城里人一样,只可惜农村多少还是有些局限,有些东西有钱在村里还是买不到,所以年轻人更多的想摆脱农村生活,大姑娘一心想嫁到城里,小伙子城市混不下回家又不好找媳妇,因此村里的光棍越来越多,这可愁坏了尚未完成任务的父母们,他们不曾想到十几年前没房都能娶媳妇,而现在走到了盖上“土豪房”都难找媳妇的地步。
随着这一现象的出现,又引出了另一怪事:话说村上小伙子找媳妇越来越多难,所以媳妇的“身价”越来越贵,从相亲定亲娶媳妇,没有小二十万都不行,难怪有的穷爹妈为了被骗的十万彩礼双双喝药身亡。了不起的父母想方设法给儿子娶上媳妇,算是功德圆满了吧,呵,还不算完,哪是娶回了媳妇啊,直接就是请回来个娘娘,每天供着不说,还要看人家脸色才能有希望见着孙子,由此流行了一个顺口溜:娶了个媳妇娶了个qie(客人的意思)生了个孩子生了个爹,要是不让qie愿意,你就甭想见你爹…
农村学校数学偏科现象剖析 篇3
一、学前教育比较落后
近几年来虽然学前三年入园率有所提高,但与全国的平均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学前教育的差距导致了中小学教育的先天不足。加之学前教育没有专业的师资配套,都是一些年龄老化或者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代课教师。农村很多学校的学前教育,至创办以来,从未有过一位专业的幼儿教师,都是学校的老教师,这从根本上就注定学生今后或多或少会出现偏科现象。
二、小学教育基础不实
农村学校与城镇地区学校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小学教学合格率、优秀率不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础知识运用的灵活性、创新性尚待进一步提高;基础教育的基础薄弱,村完小尤为突出。全县村完小布点分散、教师年龄老化成为两个突出的问题。在一般农村学校,数学教学都是一些年长的老教师担任,其中大部分都是以前的民办教师,他们没有学过专业的教材教法,没有學过教育学、心理学,只是照本宣科的按照课本上讲,有的甚至连一般的应用题还不会做。学生有了创新,他们也不敢肯定,只要答案正确,他们就不再过问。这样的教学,肯定会阻碍学生的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肯定会受到影响。
三、初中教育相当薄弱
1、教育教学观念难以更新,在新课改中,部分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新课程又引入了“应试教育”的老路。课堂教学虽有变化,但步伐不大,教学指导思想没有根本转变。不少教师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还不到位,影响新课程改革的进程。
2、教师的基本素质难以适应,农村中小学执行新课程的教师虽然已接受培训,但要全面适应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在素质能力上远有明显的差距。教师的业务能力不够强,教学方法不够重视,只注重知识上的传授,忽视了对学生能力、情感的培养的教育。教师的功课重,平均每星期18、19节或者是更多,很少有机会也没有时间与其他学校进行交流,也很少机会外出培训,很难得到较高层次的教学指导。
3、学生的爱好、兴趣不广、全面素质和谐发展不尽人意,学生偏科现象较为普遍,大部分学生除了喜欢音乐、体育、美术,对其它科学知识的了解,审美能力的培养,与劳动技能的培养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良。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待提高。
4、学校教学经费紧张,农村中小学财政投入不到位,教师的待遇福利与城镇学校差距日益增大,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落后,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少,能够使用的更少。
5、学科结构欠合理。农村学校初中数学的专任教师极少,专业不对口,大部分教师都是兼任。我们学校初中一共有六个班,而数学专任教师只有2人,其他全是非数学专业的教师兼任,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另一方面,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前几年几乎全是师范生。
6、教师流失严重。由于待遇不高、交通不便等多种原因,一些有经验的骨干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在近三四年中,我们学校教师流失了一半,其中大部分是骨干教师。骨干教师的大量流失,动摇了其他教师的人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
四、教育外部环境不够理想
1、社会“重教兴教”氛围不浓。由于农村学校面临的几乎都是农民,他们根本不知到教育,认为他把子女送到学校,就是老师的责任,而关心的也是孩子的分数。如果孩子分数低了,就认为老师不中用,相反,一旦孩子考的分数很高,就认为是他子女聪明,根本不重视教育,不把老师当成一回事,这样就使得老师觉得没有什么可突的,打消了老师的积极性。
2、齐抓共管机制尚未形成。一是文化市场治理整顿不彻底,书报、音像及网吧、游戏室、歌舞厅等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难度加大;二是校园周边环境不理想,嘈杂、拥挤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安全隐患尚未杜绝,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三是少数乡镇对学校管理职能弱化,对教育的关心不够,“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办学体制难以落实到位。
3、优秀生源流失逐年增多。 当群众对教育质量问题议论颇多时,不少学校倍感压力,校长、教师的压力大,又进一步导致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的怪圈,造成生源(尤其是优秀生源)流失逐年增多,流失趋势日趋恶化。从农村中小学流向县城学校的趋势也不容忽视。学生流失已经成为农村学校教学秩序失控、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4、教育内部认识有失偏颇。教育内部对教育质量滑坡的分析,一是寻找外部原因,讲得最多的是生源问题,教师、学生外流问题,学生父母外出打工、隔代教养问题,顾及本身原因的不多;二是互相埋怨,全县中小学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互相埋怨的状况。一些学校对教学质量倍感压力的同时又缺少必要的信心,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畏难情绪,精神状态不佳,信心不足,这种情绪在农村中学更明显一些。
5、学生留守情况日趋严重,学生父母外出打工、隔代教养。许多家庭学生父母外出打工,自己跟随爷爷婆婆或是外公外婆,他们对学生的教育是放任自流,不管学生的成绩,再加上他们不识字,不知到辅导,至于偏不偏科他们也不懂。这样的情形在农村学校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难免不出现偏科现象。
浅谈农村的早婚现象 篇4
关键词:农村青年早婚危害,对策
所谓早婚, 是指在没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没有进行结婚登记的情况下, 按照当地风俗习惯举办婚礼, 并且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行为。针对早婚, 学者对国内和国外都展开了研究。不少学者已经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研究了中国农村早婚现象, 例如:魏立学在《婚礼初探》一文中梳理了我国结婚年龄的历史变化, 认为我国历来有婚姻低龄化现象, 历代统治者都倾向于压低结婚年龄;唐贵忠在《中国农村早婚原因透视》一文中较为全面的地列举了我国农村地区早婚现象发生的九大主要原因:一是受历史遗留下来婚俗的影响、将婚姻当作任务完成、婚姻中的攀比、农村精神文化的单调、高昂的婚嫁费刺激着早婚、自由恋爱的男女为抵抗父母反对仓促结婚、农村青年教育状况为早婚创造了条件、法治观念的淡薄、婚姻管理工作不严这九大原因的分析;聂建亮《早婚不早育:传统与现代博弈中的农村青年婚姻》中, 分析传统与现代的博弈在农村婚姻中的表现, 认为当代农村青年婚姻中, 早婚早育逐渐瓦解, 而新的形势逐渐形成;梁雪萍专门就新生代农民工的早婚早育现象的分析等。学者也对国外的早婚现象作出了研究, 刘巧巧在《试论印度早婚制盛行的原因》中, 从宗教、经济负担、种姓制度、大家庭观念以及封建制度这几个方面来说明印度早婚制盛行的原因, 表现了早婚制对印度女性的伤害。黎海波在《印度通婚为何禁而不止》中提出, 印度要禁止童婚光靠法律是不够的, 必须提高妇女地位以及加快整个社会的经济的发展,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落后的婚姻习俗。
1 造成农村青年早婚现象的原因
1.1 农村思想观念的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村民素质低下, 观念左右着思想。传统落后的婚恋观根深蒂固, 存在“早结婚早享福”的思想, 结婚为了传宗接代;攀比之风严重, 父母认为孩子结婚早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父母将子女婚姻当作任务来完成, 认为孩子结婚早, 可以完成老一辈人的心愿, 并且觉得孩子结婚以后才会有了一份责任, 帮助家里分担。此外还受中国婚姻挤压问题, 男女比例失调的影响, 导致婚姻市场供需矛盾, 女性供不应求。因此当农村男性青年高中毕业甚至是初中小学毕业后就在父母的安排下被迫完成自己的终身大事。
1.2 农村青年婚姻费用上涨
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结婚需要一笔巨大的开支, 在农村流行这么一种说法:“结婚越早, 花费越少”。农村原本经济水平就很低下, 再加上农村青年因高额彩礼带来的沉重负担, 这一系列现实原因使得农村青年被迫早婚。彩礼是农村婚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农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庭事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 不论是彩礼的数额、类型、支付形式、性质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是变化。农村彩礼不断上涨, 是因为在近些年中国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导致农村的男女比例矛盾激增。正因为这一矛盾男性想要娶媳妇那必须就得用高额的彩礼才能赢得对方父母的同意, 才有可能娶到新娘, 否则终身大事就很难得到解决。甚至农村还流行“彩礼越高, 新娘质量越高”这一说法。一项农村彩礼变化研究得出:1986 年对中国农村的一项调查表明, 1980-1986 年间, 农村收入增长了1.1 倍, 而彩礼花费却长了10 倍。我国一些学者在山东一些农村的调查发现, 80年代早期, 流行“百里挑一”的说法, 即彩礼费用为101 元, 20年后, 一般都要“万里挑一”, 20 年的时间, 彩礼上涨了近百倍。而如今农村的彩礼已经从几万上涨到几十万。农村彩礼居高不下的态势给农村青年的压力很难让早婚现象得到解决。
1.3 农村青少年性成熟提前和性知识的缺乏
青少年处于性发展的快速时期, 性成熟提前、性意识开放、以及心智不成熟与性需求之间的冲突等原因, 导致青年男女之间过早发生性行为。再者由于对性安全知识的缺乏, 女孩子因不懂得保护自己最终出现未婚先孕这一后果。农村思想保守, 父母对待女儿未婚先孕这一现象, 认为是道德败坏, 所以被迫过早举办婚礼, 免得流言蜚语传遍整个村落, 影响女儿的婚姻生活。正因为农村隔代抚养, 父母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性安全教育在他们眼中认为是十分避讳的话题, 也在孩子面前开不了口;学校老师在性教育方面也未引起高度重视。以上这些原因让孩子在性教育方面的知识严重缺乏, 尤其是农村的留守儿童。通过之前亲身经历的一个关于农村留守女童性安全教育的公益项目可以看出, 农村留守女童对性教育方面的知识完全是空白的, 例如基本的生理发育、男女身体构造差异、青春期的变化以及如何保护自己等方面都是一无所知的, 正是这些原因让农村女孩遭受性侵的案例也是不少, 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 父母又出于脸面以及对女儿未来生活的考虑, 只能趁早解决孩子的婚事。
1.4 农村青年进城务工高潮的出现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与速度远远超过农村, 城市的就业机会也多于农村。20 世纪90 年代出现了农村青年进城务工潮。农村大部分青壮年进城务工, 在外面接触的人群增多, 当然接触的女性群体也自然增多。一遇到情投意合的伴侣, 就很有可能出现“闪婚”。由于农村男性青年受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的影响, 受经济能力和城市户口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农村男性青年很难在大城市立足;再加上农村男性青年缺乏足够的安全感, 遇到一个合适的姑娘就可能出现带回老家通过办理酒席确立婚姻关系的现象。而相比之下, 女性立足大城市相比男性较为容易, 大部分女性会选择留在大城市, 因此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婚姻资源的紧缺, 以往“就近寻求配偶”的原则难以实施, 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农村男性青年早婚现象的发生。
1.5 农村婚姻监管的缺失与文化观念的落后
广大偏远农村地区都是合法婚姻监管的盲区。农村结婚登记工作不到位, 监管不严, 存在许多漏网之鱼。导致许多青年男女未达到法定结婚年龄, 根本不是合法夫妻, 最终通过虚报年龄或是所谓的“走后门”等成功办理了结婚证。农村青年由于教育水平受限, 使得法律意识淡薄以及缺乏法律知识, 尽管我国《婚姻法》已经明确规定了男女结婚的最低年龄, 但是仍然收效甚微。费孝通在乡土社会中说到, 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广大农村地区青年通过“结婚请客”来确定婚姻关系, 使得自己的婚姻合法化, 这种传统习俗正是礼治社会的体现。父母及当事人仍然认为, 只要在村里办了酒席, 邻居亲朋好友知道我们结婚, 那就能证明我们是夫妻, 等达到法定结婚年龄后再去民政局办理结婚证。
2 农村早婚现象带来的后果及危害
近年来报道因早婚而带来诸多问题的新闻也是屡见不鲜, 云南西南边陲地区“早婚村”一对16 岁“少年夫妻”的婚姻生活写照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村地区早婚所带来的危害:家庭暴力、堕胎、留守儿童、离婚低龄化、家庭危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农村早婚现象所带来的危害可以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从个人层面
由于双方思想不够成熟, 各方面还处在发育阶段, 早婚早育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女性的意外怀孕及人工流产会对其身体造成巨大的伤害。两人的婚姻根基不牢, 无论是他们的审美观、恋爱观还是婚姻观都有待提高。当结婚后, 如果发现对方不是自己所青睐的对象, 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落差感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 最后因早婚而带来一系列的后遗症。由于两人未达到结婚的法定年龄, 不受国家法律的保护。如果二人婚后生活不和谐, 一方权益受到损害时, 是无法去维护婚姻中自己的合法权益。例如:婆媳之间的矛盾、女性遭受家庭暴力、生育自主权受到威胁或是如果男方因意外失去生命时, 对孩子抚养权的丧失等等。当这些情况发生时, 女性就会成为最大的受害者。而且早婚还限制了青少年自身的发展, 影响了工作和学习, 不利于自身潜能的发挥。结婚过早, 由于“少年夫妻”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经济较为拮据, 婚后的家庭生活更会给自己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倘若这一经济问题不处理好, 早婚夫妻很容易选择终止夫妻关系。
2.2 从家庭层面
早婚不仅会对由夫妻、孩子构成的小家庭造成影响, 并且还会对两个大家庭带来较大的影响。青年夫妻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条件差, 很大程度上会为经济问题争吵不休, 会严重影响到夫妻之间的感情。如果处理不好夫妻之间的矛盾, 会造成精神上的负担。很多研究表明, 倘若“少年夫妻”婚姻经营不当, 在婚姻出现问题时又有了孩子, 可能会对孩子的社会化、情感和认知发展、性别角色模型的塑造等都会带来较大的影响。孩子可能从小就会被别人贴上单亲家庭的标签, 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如果不处理好情绪, 有可能会走极端,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经验说明, 父母离婚的孩子更有可能早婚, 自己也会离婚。由于年轻夫妻收入有限, 再加上生的小孩, 很可能成为“啃老族”。这样父母不得不抚养两代人, 加重了家庭的负担。家庭社会工作认为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情, 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如果“少年夫妻”因为种种原因导致最后离婚, 会给两个家庭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父母认为孩子离婚不光彩, 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也会影响到两个家庭之间的和谐。
2.3 从社会层面
因农村婚姻低龄化所带来的家庭问题、孩子问题等, 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社会的负担, 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婚姻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做是社会的“安全阀”, 如果夫妻婚姻不稳定, 就很有可能会带来一定的社会问题。首先, 夫妻为了减轻父母经济压力进城务工, 甚至是早婚夫妻婚姻关系破裂后, 将生的孩子留给父母监管, 使得我国留守儿童的增多。其次, 早婚会提高人口的增长速度, 如果今后每对夫妇平均生育小孩在2 个以上, 则生育小孩越多, 早婚早育会带来更猛的人口增长。例如:生育3 个孩子, 到2080 年早婚早育要比晚婚晚育多增加11913 人, 生育2.3 孩, 只增加2906 万人。由此类推, 若生育4 个小孩, 则早婚早育所增加的人口数将更多。再则, 早婚还会使得代际时间间隔缩短, 代际关系不平衡。费孝通曾把中国这种父母抚育子女, 子女赡养父母的代际关系模式称为“反馈模式”, 当这种运行模式良好的时候, 代际之间的关系是平衡的。但是早婚夫妻由于经济水平有限, 没有经济能力去赡养父母, 导致代际关系不平衡。代际关系平衡是家庭养老的基础, 因此代际关系不平衡会导致农村养老危机。最后, 由于农村重男轻女的思想仍然存在, 结婚后都希望生儿子, 如果发现生的是女儿就会存在弃婴现象, 一方面这是对儿童生命权的不尊重;另一方面就是在原本男女比例失调的今天, 还如此的重男轻女会进一步加剧男女比例失调。
2.4 从法律层面
落后思想观念的影响远远超过国家法律的规定。国家婚姻法明确规定了男女的结婚年龄, 然而广大的农村青年却与我国的国策背道而驰, 针对那些虚报年龄, 办理假结婚证的现象, 国家相关部门必须严加惩治, 否则极不利于国家法律的监管和婚姻法的实施与研究。早婚也不利于国家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保护, 假如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威胁时向相关部门求助, 但由于婚姻得不到法律保护, 很难去追究相关责任, 难以给当事人维权。
3 解决农村早婚现象的对策
3.1 个人层面
作为个人应该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延长受教育的时间, 避免辍学现象的发生。农村青年不应该安于现状, 要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应该受祖祖辈辈留下来的落后思想的影响, “早结婚早享福”、结婚就是为了传宗接代等是没有科学依据的。要敢于反对父母的婚姻观, 形成新时代年轻人应有的、正确的审美观、恋爱观以及婚姻观。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 农村青年男女应该对自己负责, 在足够成熟、有经济能力的条件下结婚, 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和性爱的诱惑而失去理智, 不能因外界因素选择被迫结婚。女孩子更应该好好的保护自己, 学会自重、自爱。在感情、经济、心智等各方面都趋于稳定, 选择一个合适的伴侣结婚, 这样自己的美满婚姻才能够得到保障。
3.2 家庭层面
父母应该摈弃传统落后的婚姻观。不要给后辈太大的压力, 婚姻是两个家庭的事情, 婚姻是孩子一辈子的终身大事, 要选择正确的伴侣。不应该把孩子婚姻大事当作任务来完成, 婚姻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为了孩子的幸福, 应该让孩子掌握其婚姻权。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 不要操纵孩子的婚姻。因为孩子现在的婚姻观已经与上个世纪的婚姻观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尊重孩子婚姻自主权, 虽说可以适当的给孩子参考, 但不宜过多干涉。父母不应太在乎别人对自己孩子婚姻的看法, 也没必要过多的去与别人攀比彩礼。
3.3 社会和法律层面
农村当地婚姻登记所应该加强监管力度, 严惩未达到国家法定结婚年龄结婚的状况, 以及虚报年龄办理假结婚证的人。对那些心存侥幸心理的少年夫妻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对农村婚姻缔结低龄化这一现象专门立法进行管理, 弥补以前法律上存在的漏洞, 加强对未成年的保护。加强对婚姻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提高农村居民的法律意识, 借助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让他们了解未达到国家法定结婚年龄而结婚所带来的危害。维护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提高农村青年的文化素质, 减少农村青年辍学现象的产生。对“早婚”实行有效的社会控制和社会管理, 政府婚姻管理部门加大监管力度, 认真执行婚姻法, 做好指导婚姻习俗的改革, 以及保护妇女权益的工作。提高婚姻登记管理人员的素质, 严格依法做好婚姻登记管理工作, 使早婚早育行为得到有效的控制。
4 结语
农村婚姻低龄化不管是对农村青年个人、家庭、还是社会都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情况让人堪忧。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善, 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婚姻逐渐走向自由, 农村男女逐渐对婚姻享有自主权;女性地位的变化;农村法律意识的提高与婚姻监管力度的加强等因素, 我们坚信, 早婚现象也必然越来越少, 并逐渐消失。
参考文献
[1]唐贵忠.中国农村早婚原因透视[J].社会, 1990 (11) .
[2]聂建亮.早婚不早育:传统与现代博弈中的农村青年婚姻[J].中国青年研究, 2009 (04) .
[3]刘巧巧.试论印度早婚制盛行的原因[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 (06) .
[4]黎海波.印度童婚为何禁而不止[J].重庆与世界, 2005 (02) .
[5]王敏, 任园园.现有经济条件下以法律视角看“农村低龄事实婚姻”[J].商, 2013 (12) .
[6]白莉.陇东农村彩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5.
[7]阎云翔:礼物的流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0.
[8]谢芬芳.打工潮下农村青年婚恋观的变革[J].传承, 2008 (14) .
[9]彭华民, 徐愫.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
[10]朱云成, 何丁海.“晚婚、晚育”与“早婚、早育”对今后人口增长影响的比较——据广东省未来100年人口发展趋势预测[J].人口与经济, 1981 (02) .
[11]贺雪峰.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J].社会科学研究, 2009 (05) .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分析 篇5
【关键词】农村地区 幼儿教育 “小学化”现象
幼儿教育是孩子打好基础的重要阶段,普及农村幼儿教育成了我国发展农村教育的重点内容。在普及农村幼儿教育过程中,发现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教学质量,现在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成为我国推广幼儿教育的重要工作。
1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体现
幼儿教育“小学化”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有显性的“小学化”现象和隐性的“小学化”现象。显性的“小学化”现象就是教师在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在表现上是一样的,学生的表现也一样,教师站着讲知识,学生坐着学知识;隐形的“小学化”现象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按照幼儿阶段孩子身心发展特点,导致孩子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失去学习兴趣。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小学化”
幼教工作者对幼儿教育阶段预期的学习效果是幼儿教育的课程目标。据相关调查,在农村的大多是幼儿教育机构都没有明确的、适用性强的教学计划,幼教工作者缺乏明确的幼儿教育概念和目标,只是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为孩子上小学打好基础,这样的错误观念使教师在潜意识里将小学的课程目标加入到了幼儿教育中。
1.2幼儿教育的课程体系倾向于“小学化”
在农村的幼儿教育中,幼儿教师没有制定明确的文本化课程体系,一般课程都是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体育等,体育课也是学生进行各类游戏,课表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实际意义,幼儿教师可以根据教材或实际的教学情况随意调整课程。根据相关规定,幼儿教育已经被详细划分,幼儿教育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教育内容,幼教机构要根据这些教育内容制定详细的课程表,并按照课程表实施教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因为要为孩子的小学教育打下良好基础而随意改动教学内容。
1.3幼儿教育成绩评定倾向于“小学化”
在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机构中,对幼儿的教学都开始于孩子的描红,通过对数字描红、拼音描红开始学生的学习,而且这些描红作业也是幼儿园评定孩子学生成绩的重要标准;在幼儿教育中,孩子也要通过各科考试取得学习成绩,而且孩子的成绩也是评价幼教工作者和幼教机构的重要依据。
2产生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原因
2.1应试教育的弊端
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已经深入渗透到了幼儿教育理念中,这是引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使幼儿教育就是为了孩子接受小学教育打基础的。
2.2基础设备不齐全,缺乏相关部门的监管
幼儿教育并不在我国的义务教育范围内,政府投入的资金相对较少,再加上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有限,导致农村的幼儿教育机构基础设施不齐全,条件简陋,缺乏相关的娱乐设施,限制了对幼儿智力与能力的开发和培养;另外,相关的政府部门缺乏监管力度,没有严格的审批、考评和奖惩标准,部分民办的幼儿园随意更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导致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
2.3家长的教育观念
农村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为了脱贫致富,家长往往把所有希望寄托到孩子身上,认为考上大学是农村孩子脱贫致富的唯一途径,这种过高的期望会使家长不断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家长要求幼儿园加强对孩子文化知识的教育,文化课成绩的高低成为家长衡量幼儿园教育水平的唯一标准,这就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更加倾向于“小学化”。
2.4幼儿园不端正的办学宗旨
在农村的幼儿机构很多都是民办的,自负盈亏的因素导致很多幼儿教育机构把生存和利益放在工作的重点。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就努力提高学生的认字、计算、背诗能力,让家长肯定该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增长幼儿园的利益,但是这种“小学化”教育模式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
3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建议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产生严重影响了农村幼儿教育的质量,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所以解决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是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的关键。具体建议有:(1)幼教工作者和家长一定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2)政府要加强对农村幼儿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农村幼儿教育的基础设施;(3)提高农村幼教工作者的教育水平;(4)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幼儿机构的监管力度,制定严格的审批、考核制度,规范幼儿教育机构,端正农村幼儿园的办学宗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4结语
幼儿教育是孩子受教育的开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和传统教育理念因素的影响,导致农村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严重,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幼儿教育的质量,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政府和相关工作人员要采取多种措施,解决这一不良现象,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促进农区地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淑贞. 农村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探析[J]. 教育探索,2013(12):151-152.
农村交通违法现象面面观 篇6
亲朋好友相聚, 在别人的劝说下, 迫不得已喝点酒助兴, 就在这种推杯换盏之间, 酒不自觉得就喝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驾驶机动车, 严重危及了自身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2010年3月7日晚9时多, 莒县夏庄镇夏庄二村的董某酒后驾驶轿车, 在莒县城郊与在其前方顺行的两辆摩托车和一辆自行车相撞, 造成三位驾乘人员不同程度受伤、车辆受损。
二、无牌无证。
随着经济发展, 大量的农用车、摩托车进入“寻常”百姓家。但一些人认为挂牌办证手续太麻烦, 且要花费一部分钱, 于是就造成了大量“两无”车辆的存在, 并想方设法躲避交通管理部门检查。殊不知, 这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存在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
三、超速超载。
“多拉快跑”是很多农民朋友的“致富经”, 然而, 就在这“致富经”的背后却潜藏着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2010年5月25日11时, 莒县桑元乡王某驾驶变型拖拉机前往乡驻地拉货, 当车辆由西向东行驶至桑元乡驻地与骑自行车的同乡解某发生碰撞, 造成解某当场死亡。在这起交通事故中, 王某驾驶机动车超速行驶, 遇到险情采取措施不当, 导致事故发生。
四、病车上路。
“病车”上路, 祸患无穷。而报废车上路, 则被称为是“滚动的炸弹”。农村地区为报废车、病车提供了生存的“温床”。一部分农民朋友为了图便宜, 购买二手车、报废车, 简单装饰一下, 就走马上路了。病车的出现是由于驾驶人不对车辆进行检查, 不懂得保养维修, 有的则是掉以轻心, 认为小毛病, 不值得去修, 先凑合着用, 结果是“蝼蚁之穴, 溃千里之堤”。在现实中, 这种因为小毛病而引发的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中国农村治理中“三化”现象评述 篇7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基层政治,公共文化
一、农村集体经济弱化
农村集体经济弱化主要表现在, 农村集体资源减少, 集体经济组织名存实亡, 乡村集体财政极为困难。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大包干责任制, 对解放生产力, 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无疑是正确的, 但是在“分”的强大冲击下, 没有按“统分”结合, 双层经营以户为基础的新体制建立, 而是偏重于家庭经营的力度, 统一经营职能没有及时转换, 所以几年来, 集体的实力耗尽, 丧失了集体统一经营职能作用, 集体观念淡漠, 使集体经济组织名存实亡。
农村集体资源减少, 集体资源发挥集体经济效应弱化。包干到户经营模式使得农村分散化明显, 农村集体经济缺乏组织力和动员力。在集体经济模式下, 农村土地、农具、耕牛甚至包括每个农民都属于集体资源, 集体组织和动员能力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村上财政困难等原因, 原属集体所有的堰塘和土地等生产资料已经租赁承包给私人经营, 虽然所有权人属于集体, 并交纳一定的承包费用, 但它已不能生产集体经济效应, 而是转变成农村能人即承包户主导型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弱化带来乡村财政困难。农村集体资源发挥经济效应的减弱, 农村生产经营的分散化, 农村组织力和动员力的下降, 乡村财务管理制度不规范, 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导致集体财产资金流失严重, 加之农村税费改革农业税的废除, 使得乡村基层财政极为困难。当代中国的乡村债务是社会转型效应与制度失范的产物。据估算, 目前全国乡村债务总额不会低于6000亿元, 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不良债务。
二、农村基层政治僵化
农村基层政治僵化主要表现在, 农村基层选举过程问题突出, 农村公共决策体制不完善, 农村组织力下降, 官民矛盾累积性发展。
农村公共决策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村干部选举, 二是农村重大涉农公共问题决策。村干部选举过程中常常出现贿选、拉票、打压、报复, 有些乡镇干部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常常违背农民意志, 通过内部制定方式任命村干部, 这些选举过程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大大挫伤了农民参与选举的积极性。农村村民居住和生产生活活动呈现分散化, 每个行政村包含数个甚至数十个村民小组, 每个村民小组具有各自的生产生活方式, 本体性意识明显。村的实际覆盖地域较大, 农村信息宣传力度和相关基础设施不够, 使得村民组织程度不高, 很多人不愿意放下手中的农活跑很远的路程和花费时间精力成本来参加一次村民代表会议, 从而影响民主集体决策的正常实现, 而民主决策搞不好又加速减弱村民对集体事务的关心程度, 进一步加剧分散化, 如此循环造成村民干部缺乏互动, 一方面是村民政治参与素质和民主意识较低, 对村中公共事务并不关心, 另一方面是村干部“自己代表村民”作出决策, 在这种环境下做出的决策往往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
在农村基层政治僵化过程中,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村两委会的政治效能低下。作为乡村自治管理组织, 村两委会与国家机构一样也面临着政治效能低下的问题。村两委会政治效能低下主要表现在:基层组织涣散, 领导干部素质较低。村干部又自己从事农业生产, 难以做到专心于整个农村公共事务的发展。农村基层干部存在较为明显的老化现象, 大多数干部都是中老年, 他们的思维难以更新, 对新事物的适应性差, 带富致富能力较差。二是乡村治理过程中存在政治寻租。政治寻租主要体现在农村的一些公共工程建设上。施工方迫于农民的反对常常通过贿赂村干部, 让村干部来协调农民。表面上看, 这样做提高了施工进度, 但是, 这实际上包含了小利益的交易, 长期来看会滋长基层腐败, 导致基层目标置换, 降低基层政治效率。2014年3月21日发生在山东省平度市凤台街道杜家疃村由承建方和村干部指使的纵火案就充分暴露了相当一部分农村基层的政治寻租现象。三是乡村财政缺乏带来的农村组织力下降。村上缺钱则是造成乡村政治效能低下的重要因素。一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 农村集体成分不断弱化, 以分户经营的乡村生产管理模式的强化, 使得以前建立在集体土地之上的公共资源减少, 村上的财政资金变得紧张, 由于分户经营容易产生分散性和自利性, 现在村上想要再从农民那里集中资金和组织劳动力就变得十分困难。特别是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 作为乡村公共收入一大来源的农业税被取消, 使得乡村财政十分困难, 仅靠上级拨款不能解决农村建设资金的巨大缺口。四是农村公共政策失效导致官民矛盾激化。农村公共决策机制不完善带来的缺乏科学性的公共政策, 无论在程序正义还是在实体正义上都没有真正反映农民的具体利益需要, 有的甚至违背农民的利益, 在实施过程中, 自然会受到村民的反对和抵制, 加剧官民矛盾。
三、农村公共文化退化
长期以来, 我国城乡之间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存在很大差距。农村公共文化软化主要表现在, 农村公共文化的缺失, 使得公共文化在稳定农村意识形态的作用退化。农村传统意识形态的逐渐崩解, 邪教、宗教势力等不良文化因素的抬头, 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争夺战越来越激烈。
农村公共文化的不足, 农民精神生活缺失。根据2008年发布的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 到2006年末, 全国30.1%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 10.7%的村有体育健身场所, 13.4%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 15.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而且公共文化在全国分布不平衡, 东西部地域差距较大。这表明, 中国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存在严重不足, 难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农村公共文化不仅具有文化意义, 也具有意识形态控制的意义, 农村公共文化和农民科学素质的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
农村传统意识形态的逐渐崩解造成农民对政府的认同性发生变化。农村传统意识形态领域实质就是建立在革命时期和新中国对于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等领导人崇拜的基础上。农民的信仰是什么?农民的信仰不是个人崇拜, 不是体制崇拜, 不是道路崇拜, 而是对谁能满足农民利益的崇拜, 谁能更好地代表和实现农民的利益, 农民就拥护谁, 就信仰谁。党必须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新时期, 国家对农村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视力度不够, 加上市场经济体制冲谈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意识形态, 新生的一代中国人更追求自我价值, 自我权力意识更高, 自我本体意识更加明显。乡村政治过程中的一些官僚主义和官员腐败使得农民办事和利益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 形成累积性矛盾, 降低了党和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期望值。长期以来, 国家对农村的公共文化重视得不够, 农民精神生活严重缺乏, 农民普遍的科学素质的低下, 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放松, 主流意识形态的淡化使得宗教、邪教势力趁机而入, 演变成为一场意识形态领域的激烈争夺战。改革开放以来, 建立在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个人崇拜基础上的农村传统意识形态被不断稀释。邪教、宗教对农村地区思想的渗透, 已经损害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农村中的合法性。由于农村地域的广泛性, 宗教、邪教传播的隐秘性和流离性, 使得宗教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得以迅速传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外国宗教团体的介入使得中国农村宗教状况更加复杂。一些外国人利用游历、提供捐助等幌子在农村中传播基督教。一些邪教组织和人员利用小恩小惠对农民进行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加强政府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作用和功能显得十分必要。
综上所述,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存在着诸多矛盾。只有正确认识这些问题, 并采取措施加以规避, 中国新农村建设才会更加理性和健康地推进。
参考文献
[1]佘文洲.浅议农村集体经济弱化与发展对策[J].农村经济.1997 (02) .
[2]杨发祥, 赵文远.近年来中国乡村债务问题研究综述[J].中州学刊 (农村经济) , 2006 (01) .
对农村初中学生厌学现象的思考 篇8
1. 从付出到收获, 学生的期望值落差太大
很多学生, 甚至可以说绝大部分学生, 在小学阶段因为学习科目少, 学习任务较为轻松, 所以每科的成绩大多都在90分以上 (优秀) , 非常有成就感。因此, 他们对读好初中也是信心百信, 对自己期望很高, 认为自己在中学一定也能出人头地, 鹤立鸡群。但实际上, 由于课程增加、学习任务重等原因, 经过一两次期考后, 许多学生发现自己付出了很多, 成绩却在班上毫不突出, 便开始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自卑的心理不断增强, 对学习也变得灰心起来。这是付出与收获的落差太大, 让学生产生了自卑感受, 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
2. 从家庭到学校, 学生的自我意识未能得到满足
现在的农村家庭, 以一两个孩子的居多, 因此, 大多学生得到的是“小公主”“小王子”的待遇, 极少有吃苦耐劳和挫折的经历。再加上现在教育系统、全社会都在强调学生的安全, 学生外出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就更少了, 很多学生仅有一些简单的自理劳动能力而已。进入初中后, 一个班大都五六十人, 班主任一个人不但要正常去上课, 还要教学生如何食、宿、与室友相处等, 可以说, 初中的班主任既当爹又当妈, 在这样高负荷的工作状态下, 要把学生照顾得很周到, 简直比上天还难。如此一来, 学生心理较为强烈的受重视的渴求得不到满足、受关注的期望也得不到满足, 可想而知, 他们的“自我”没能受到应有的关注, 时间长了, 自然会产生厌学心理。
3. 家长期望值的落差, 殃及无辜的学生
有一些家长, 开头对自己的孩子还是有点希望, 经几次考试后, 了解到自己孩子的成绩差, 又不时违反校纪校规, 便认定自己的小孩努力也无用, 于是开始放任自流, 只希望小孩读完初中三年混个毕业证就OK, 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另有一些家长, 看到自己的孩子成绩较好, 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 对自己的子女寄予高期望与高要求, 回家不准玩儿, 假期送到县城参加辅导班, 千万百计为小孩创造条件学习文化, 提高成绩, 其他活动免谈, 这样的“溺爱”给自己的孩子增加了压力。可以说, 家长因没能对自己的孩子有一个正确的定位, 期望值过高, 最终产生一些不当的做法, 而这些做法, 让他们不能接受, 从而产生逆反心理, 厌学情绪也就滋生了。
4. 学校期望值太高, 让学生感到目标遥不可及, 从而厌学
有的教师素质较差, 急于求成, 恨铁不成纲, 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讽刺、挖苦, 体罚或变相体罚, 甚至把他们当成累赘、多余, 弄得师生关系冷淡;学生则讨厌老师、恨老师, 进而厌恶学习。学校作为学生的“家”, 拼命追求升学率 (这也是上级逼的) 而增加上课时间, 天天如此, 学生不厌烦才怪呢!换位一下, 假如教师也像学生这样, 哪受得了?不疯了才怪!难怪学生把学校说成了“少管所”, 他们是“小犯人”。学生在教室的时间过长, 因忍耐力不够而厌学, 这是其一;其二是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 过多地奖励教学教得好的教师, 成绩越好, 福利越多, 并向教师传达“一俊遮百丑”“不管白猫黑猫, 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的观念, 于是教师们十分想教出好成绩, 便靠惩罚、使硬招、超出时间、留过量作业等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这样千军万马挤独木桥, 于是乎, 受苦的是可怜的学生!既然苦, 必生厌, 从而导致不少学生由此而选择辍学!他们中有的因过早走上社会, 有的成了少年犯, 有的成了社会上有问题的少年……此类事例常见于媒体、报纸上, 可谓触目惊心。可以说, 辍学、流失少年犯罪这类问题, 学校难脱干系。
以上原因, 关键还是在学校。
那么如何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学校自身转变观念
由于评价制度、体制、社会等问题, 以升学率为主的观念还根深蒂固, 但国务院《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中规定:“不可以升学率作为指标确定教师的绩效工资。”因此, 学校的决策者们应大胆地、理直气壮地进行素质教育, 并有这样的观念:我要对所有学生负责, 不是只对上级负责。同时, 应切实减轻学生的压力, 为营造学生轻松学习的大氛围,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2.标准因人而异, 因人施教
(1) 对基础扎实、成绩好但也厌学的学生, 班主任、科任教师要了解具体原因和他们内心的想法, 并进行心理疏导, 坚定他们的信念, 帮助他们化被动为主动, 把大困难化为小困难, 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 做好计划, 一步一步地实现大目标。
(2) 对缺乏学习方法导致成绩落后而厌学的学生, 要多引导, 多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帮助他们逐步树立信心, 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3) 对娇生惯养、“公主”“王子”一类的厌学的学生, 要多发现他们的亮点, 以鼓励表扬为主, 多接近他们, 多引导安排参加一些活动, 使他们对班级, 对老师、同学重新产生亲近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4) 对家长处理不当而厌学的学生, 教师应多与家长沟通, 多做家长的工作, 学生一有进步, 及时地反映给家长, 甚至可以夸大优点、亮点, 让家长、学生重新树立起自信。
(5) 对学习成绩不好而厌学的学生, 要促膝谈心, 理解他们, 适当降低要求, 更多地关心他们的思想、生活, 掌握他们的心理动态, 及时引导, 多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 让他们在学习以外找到成功, 有成就感, 重新树立自信心。
3.教师要增强责任心、宽容心和爱生之心
要树立“不求个个成才, 但求人人成长”的观念, 关爱每一个学生, 成为学生都喜爱的教师。
综上所述, 学生的厌学现象成因是多方面的, 但只要学校、教师、家长共同关注, 给学生松松绑, 把对学生过多的期望变为更多的对孩子的爱心, 那么学生的厌学心理一定能得到消除。笔者也期待着这样的一幕:校园里迎面走来的是一张张充满朝气、自信的笑脸, 教室里传来的是一阵阵快乐、爽朗的笑声……
浅谈农村低电压现象及治理 篇9
关键词:农村,低电压,原因,特点,治理
0 引言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发展和深入,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这就使农村用电的性质发生了改变。因为电器的剧增,使得农村用电量激增,从而加剧了农村电力供应和使用之间的矛盾,导致了农村低电压现象进一步恶化。鉴于此,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以提升电压质量刻不容缓。
1 农村低电压原因分析
1.1 管理层面
(1)农村电网建设管理难度大,改造滞后。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都存在电网结构复杂,线路架设困难,管理人员少等问题,这就使得农村电网成为电网体系中管理与改造的难点。加之电网体系对于农村电网管理以及农村低电压现象的关注不够,这就使农村用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功率的电器也不断增多,从而使农村用电与供电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2)对于低电压现象的治理制度不完善。首先,在我国农村,对于低电压现象的检测和管理体系未能及时完善,因而未能建立有效的应对低电压的分析、管理和治理制度。其次,电网数据的检测、统计以及分析在农村并没有实现常态化,因而农村低电压现象的检测和管理就相对滞后,从而妨碍了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1.2 技术层面
相比城镇而言,我国农村电网结构较薄弱,变电容量也不足。随着农村的快速发展,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的电器不断增加,这使得现有的变电站无法满足农村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1.3 配电相关问题
(1)容量不足。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高功率的家用电器在农村的普遍使用使得农村配变超负荷运行,进而造成农村电压过低。(2)部分地区三相不平衡。农村地区供电所在装电表的时候大多没有对三相负荷进行分析,居民的两相表大多随便接,加上单相农机的使用也会导致电压降低和三相不平衡,这也是引起农村低电压的重要原因。(3)电路老化严重。在我国农村,电网建立时间比较早,再加上供电所工作人员较少,维护不力,所以电路老化严重,各种损耗造成农网电压过低。(4)配电变压器容量过小。我国农村的配电变压器容量相对城市较小,这就导致其配电变压能力不足,每当用电高峰期就会导致电压过低。
2 农村低电压的特点
我国农村电压呈现出随季节而变化的特点,农网低电压的情况主要发生在春、夏2季,春季用电量大是因为春节期间的集中用电高峰导致变压器损耗严重,线路电压偏低;夏季则是因为高温,各类降温电器的使用率加大导致用电负荷大而集中,从而造成电压过低。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用电高峰都有时段性的特点,在农村,低电压现象的出现也有时段性的特点。我国农村低电压出现的时间是10:00—15:00以及18:00—22:00,因为这2个时段是家用电器使用最多的时段,因而负荷较大,容易引起低电压现象。
我国农村的低电压现象还呈现出区域性的特点,其出现较多的区域是城乡结合部、山区以及小作坊集中的地区。
3 我国农村低电压现象的治理原则及措施
3.1 农村低电压的治理原则
(1)以农村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为重点,对电网布局进行优化,同时提升电网的调压能力。(2)加强电网的运行管理,提高营销和管理的协同性,完善电压监控制度。(3)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建立起新的远程抄表系统,调节三相平衡,同时增强电网对农村的适应性。
3.2 农村低电压的治理措施
(1)增设无功补偿装置来改善电压。在农村治理低电压应该以改善农村低压客户端用电质量作为重点,并根据每个地区的差异加以区别对待,采取中低压协调的方式补偿电网电压。为此,应在部分农村地区安装无功优化补偿装置,以解决我国农村电压低和不稳定的问题。(2)提升10 kV线路的供电能力。对于一些山区供电半径大于15 km的10 kV重载和过载线路应该及时进行改造,改造方式为将超负荷过载的部分转移到其他10 kV线路。与此同时,应加强变电站的建设,重新分配线路负荷,优化线路结构,缩短供电半径。(3)提升农村低压线路的供电能力。对农村线路中超过500 m且长期出现低电压现象的用户增大界面改造力度,或者采用增设变电器的方式来进行改造。(4)加强配网运行维护,及时检修配变、调配分接头。针对农村低电压问题,应加强中低电压的配网管理,完善配变的检查以及数据管理制度。根据季节变化对设备进行检修,安排配电变压器的检修和分接头的调整工作。(5)加强低压用户负荷需求管理工作。在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的过程中,应加强对低压用户负荷需求的管理,对数据进行分析,确定装接容量的合理性,并通过及时调整单相用户所接的容量级别来控制三相平衡。同时,研究和制定错开居民用电高峰的计划和方法,鼓励工商业用电错开高峰期。(6)加强对低压用户的管理。实行联系和回访制度,通过实时联系和回访来了解农民用电情况,并及时解决和处理低电压问题;健全投诉制度,以加强对农村电网工作的监督。(7)建立健全监控网络。应建立健全农村的电压监控网络,以便相关部门及时掌握农村电压的动态变化情况,及时发现电网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维护。应健全农村电网监测和管理制度,对农村低电压现象进行调查和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以完善农村电网。(8)增强电压质量管理意识。当地电力部门应该增强电压质量管理意识,提前考虑可能出现的电压问题。同时,转变管理理念,变居民投诉为主动预警,利用科学的监管手段对电网进行优化和管理,从而实现农村电网电压水平的有效提高。
4 结语
电力工程关系民心,因而需要加大投资和改造力度。对于农村出现的低电压问题,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进行治理,如装设无功补偿装置、调整和更新升级电气设备等。与此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农村电网的监测和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机制,从而有效改善我国农村地区的低电压现象,实现农村电网的优化和供电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晓宇,邵跃平.浅谈农村电网低电压治理[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1(2)
[2]于晓牧,李立鹏,徐建范.农村“低电压”问题分析与解决办法[J].陕西电力,2011(4)
[3]王勇.“低电压”治理首选无功优化补偿[J].农村电气化,2012(S1)
[4]黄芷定,邹玲玲.如何解决农村配电网低电压问题的探讨[J].中国西部科技,2010(24)
[5]张高峰,黄芳.荆门供电公司农村配网低电压问题的解决措施[J].农村电工,2011(3)
[6]毛维杰.农村电网低电压现象探析[J].硅谷,2010(17)
农村现象 篇10
关键词 农村 小学教师 语言暴力 预防
随着社会道德约束力的增强、教育法规和学校制度的不断完善,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已然少见,但教师语言暴力现象依然时有发生,常见于农村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处于发展中的小学生,性格尚未形成,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能力也不断增长,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使他们有强烈的获得他人尊重的希望等等,心理发展的特殊性使得小学生更容易受到教师语言暴力的影响。鉴于此,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进行探究,旨在帮助农村小学教师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语言行为,营造纯净的校园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当提到“暴力”一词时,人们往往会想到身体上的暴力,如拳打脚踢、拧掐捆绑等,而忽视暴力的另一种形式——心理上的暴力。有学者对暴力作出如下界定:暴力是攻击行为的一种形态,专指对他人从身体上、语言上、姿势等几方面进行的不友好、恶意伤害身体(包括心理伤害)的行为。[1]而语言暴力作为暴力行为的一种,是指采取不合法的或者非道德的、不文明的言语攻击方式,致使他人精神上和心理上感受到痛苦或伤害的言语行为,具有隐蔽性和延迟性等特点,相对于身体上的暴力对人造成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2]
当前,语言暴力现象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且相对于城市学校教师而言,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更甚。从张雪梅《教师语言暴力调研报告》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到:针对小学生的语言暴力比初、高中生的比例要高很多,并且随着年级的逐渐增高,学生对教师语言暴力的认识也随之提高,教师语言暴力行为有减少的趋势。调查结果显示,教师语言暴力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尤其是4~6年级的高年级小学阶段,因此,小学阶段成为教师语言暴力的“重灾区”。通过调察发现,教师语言暴力作为一种常态化的教学手段,在农村小学中相当普遍。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中拥有绝对的权威,牢牢控制着课堂教学和师生之间的对话内容和形式,如教师在课堂上会因为各种原因突然打断学生的发言,教育学生时冷言冷语甚至用带有讽刺、挖苦、揭短、恐吓等性质的语言诋毁小学生;办公室中,当一位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使用语言暴力时,其他老师多持视而不见的态度,更有甚者从旁添油加醋等等。这都是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常态表现,教师对此乐此不疲,根本没有意识到在这些情况下,教师的语言已经超出了批评教育的界限,发展成为语言暴力,对学生的自尊和情感造成了伤害。诚然,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并非刻意使用语言暴力,只是在教育方法穷尽、教师权威受到侵犯或在责任心的驱使下抑或是在“恨铁不成钢”的心理作用下,将个人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小学生身上,通过冷漠的态度或用带有讽刺挖苦、恐吓轰赶等性质的语言,激起小学生的羞耻心或羞愧感,从而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教师教育学生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但语言暴力手段的运用却违背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伤害了小学生的自尊和感情,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伤害。
二、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状
本文选取济南市历城区的四所农村中心小学作为调研学校,主要采用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辅之以非结构式访谈法进行调研。问卷设计参考了2005年7月至12月“北京市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的教师语言暴力调查问卷。[3]鉴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对问卷涉及的问题理解欠佳,故本次调查主要面向四至六年级的450名(四年级122人,五年级167人,六年级161人)学生展开。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439份,回收率97.6%,有效问卷425份,有效率94.4%。
1.教师使用语言暴力的情况
当自己或同学违反课堂纪律时,教师使用过如:“就你有能耐!”“不学习就给我滚!”“你有没有脑子!”“你属破车子的,非得让人敲着吗?”“你是不是有病啊?”等类似不文明语言,统计情况见表1。
从表1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农村小学教师的语言暴力问题还是普遍存在的。总体来说,班级中的大部分学生受到过教师的语言暴力,且10%以上的学生经常受到教师不文明语言的批评。这说明教师语言暴力的对象并非是全体学生,而是针对部分学生进行的。
2.小学生是否能接受教师语言暴力的统计情况
教师语言暴力行为不仅侮辱了学生的人格,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还影响学生正常人格的养成。对小学生能否接受教师语言暴力行为进行统计,情况见表2。
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50%以上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在批评学生时使用不文明语言是可以接受和理解的,10%左右的小学生不能接受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并认为老师的行为对学生造成了伤害。多数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暴力行为是认可的,这与小学生向师性的特点密切相关,教师在小学生心中是权威的代表。
3.教师语言暴力给小学生带来的伤害程度
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正处于发展阶段,还不成熟。教师对小学生使用语言暴力,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小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自卑感,给其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对“当你受到教师不文明语言批评时,你觉得对你的伤害大么?”这个问题进行统计,情况见表3。
从表3统计的数据可知,三个年级中70%以上的小学生认为教师语言暴力的伤害非常小,甚至持无所谓的态度。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时期,对是非善恶还不能做出清晰的判断,对教师语言暴力还没有清楚的认识和感知,教师语言暴力给自身带来的伤害全然不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三、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产生的原因
1.“严师”观念的影响和家长的默许
从调研学校了解到,农村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严重失衡,青年教师比例偏低,中老年教师比例较高,且很多是民转公教师,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受传统教育“严师出高徒”思想的影响,他们在教学中秉持着“严师”的教学理念,用威严来震慑学生,支配着教育教学的主动权,教师的权威性得到充分体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学习,但多数孩子的家长长期外出务工,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业,他们将孩子全权托付给教师,希望教师在学校中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教育。经常听到有些家长对老师说:“孩子交给老师您了,您不用顾虑别的,管严点就行。”“师道尊严”思想的影响和家长的默许使得不少农村小学教师承袭了这种“严”,在学生面前拥有绝对的权威。调研发现,多数农村小学教师并没有对“严师”形象进行良好把握,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克制不好自己的情绪,忽视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破坏了师生之间人格上的平等和尊重,引起学生的反感和叛逆,严重背离教育教学的基本目的,造成教学上的肆意妄为和权力滥用,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就是其突出表现。
2.农村小学教师语言素养的缺失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教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始终是最重要的工具,相对于一般人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能给学生带来多方面的影响。教师语言暴力本不应该成为一种教育手段,却在农村小学被视为理所当然,这反映出农村小学教师语言修养存在很大的缺陷。调研中发现,有些农村小学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敷衍塞责,没有爱心和耐心,个人情绪化非常严重,并且在批评教育学生时常常伴有不文明的“口头禅”或污秽性质的语言,教师语言素养严重缺失。造成农村小学教师语言素养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受农村宽松环境的影响,农村人性格爽朗,日常生活中不太重视交际语言的规范和文明,这虽然有助于维护邻里之间的融洽关系,但长此以往,会对儿童的交际语言产生负面影响。农村小学教师多出身于农村,他们深受农村环境的影响,在交际中常常伴有污秽性质的“口头禅”,并习以为常,在教学中教学用语的随意性较大,经常无意识地将“口头禅”带入教学中。另一方面,农村小学民转公教师占有一定的比例,他们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师范教育,在教学中也没有修炼自己语言的意识,忽视了语言素养的提升。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职业的基本诉求,教师语言素养的缺失会致使学生产生厌师、厌学等消极心理,影响小学生正常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3.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过大
调研中发现,由于师资的缺乏导致农村小学教师担任多门学科教学工作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完成正常教学工作的前提下,行政安排、应付工作和学校开展的各种教学活动、考试和评比等事务性工作挤占了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时间,教师日常教学任务繁重。加之,学生成绩是学校评价教师的重要指标,教师的评优晋级、效绩工资、奖金等都与学生的成绩挂钩,教师想要学生取得优秀的成绩,只能霸占班会、副科时间以及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地补课。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校创建校本课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推行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无形中加重了农村教师的教学负担。超负荷的教学工作、激烈的教学竞争、生活和家庭中的琐事使教师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长此以往,农村小学教师难免产生职业倦怠,对学生失去爱心和耐心,将个人情绪带入教学中,处理学生问题时情绪波动大,甚至丧失教学理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导致心理失衡。巨大的心理压力使得教师在教学上出现攻击性行为,而教师语言暴力正是教师内心心理压力的一种释放。
4.农村小学教师法律意识淡薄
教师语言不当从表面上看对学生产生的影响似乎无关紧要,其背后却反映了教师这一群体法律意识的淡薄。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农村小学教师能够认识到批评教育学生既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力,同时是他们的职责所在,但他们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所应受到的法律保护。《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其人格权、名誉权等都受到法律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侵犯。农村小学教师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且多数教师对语言暴力行为没有明确的认识,意识不到自己的某些语言已经超出了学生能够承受的范围,发展成为语言暴力,侵犯了小学生的合法权利。教育法中关于教师语言行为的规定存在着漏洞和农村教师对语言暴力行为认识的肤浅,导致教师权力的滥用,对学生的人格和尊严造成了伤害,侵害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应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利。
四、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预防
1.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重视师风师德建设
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具有主观性和随意性的成分,缺乏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综合素质不高,尤其是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给小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对此,学校应重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提高教师专业化知识的同时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教学中,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这要求农村小学教师要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主动性、差异性和潜在性,在教学中切实关心照顾到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教师,不愿与教师坦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终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当学生扰乱课堂纪律或犯错误时,教师不能急于下结论进行批评教育,而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倾听学生的心声,积极引导,禁用教师语言暴力,以表扬、鼓励代替惩罚,保护学生的自尊。农村小学教师只有增强其责任意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健全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才能逐渐减少语言暴力行为的发生,维护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2.关注教师心理健康,缓解教师心理压力
超负荷的教学任务、工作竞争的压力、生活中的繁杂琐事等等,使得农村小学教师在工作中疲惫不堪,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普遍存在更是说明了教师存在着严重的职业倦怠,他们背负着严重的心理压力,处于一种不健康或亚健康的状态。有学者提到:“学校缺乏一种良好的组织氛围被证明与教师的语言暴力有着直接关系。”[4]因此,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当引起学校的重视,帮助教师寻找释放压力的途径。首先,学校要建立健全面对全校师生开放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定期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心理状况和心理素质的测试,及时发现存在的心理问题,制定缓解心理压力的策略,为教师舒缓心理压力提供一个切实可能的平台。其次,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尤其是教师文化的建设,为教师创设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校园环境对教师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观看和讨论教育名家纪录片,增强教师的核心价值观念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道德情操。第三,学校应对教师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从源头上给教师“减负”,改变学生成绩决定一切的考核现状,加入一些人文性的教学评价,真正减少学生成绩在教师考评标准中所占的比重,减缓教师的心理压力。
3.善用教学机智,回归教师语言之善
由于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的发生具有偶然性、随意性和情境性,在多数情况下,农村小学教师意识不到会对学生造成影响,而且对自己的言行也缺乏敏锐的洞察力和反思,缺乏教学机智。在教学中,“我们把机智说成是瞬间知道该怎么做,一种与他人相处的临场智慧和才艺。展现机智的人似乎都具有在复杂而微妙的情境中迅速地、十分有把握地和恰当行动的能力。”[5]教学机智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日积月累的教学反思中形成的。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行为的预防,关键在于教师要认识到语言暴力的危害,具备对教师语言的反思意识和能力。面对“恨铁不成钢”的学生时,教师难免会生气。教师应将这个尴尬的时刻转变成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良好的时机,处理问题时用“理智”来说话,就事论事,真实无伪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正确地表达愤怒,而非用刻薄、尖酸的话语侮辱学生的品行和人格。农村小学教师只有学会从学生的角度体验教育生活,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恰当,批判性地审视自己的言行,才能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实践中不断修炼教育机智。
4.加强法律法规约束,完善学校监督体系
预防农村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象,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在对教师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也要加强教师对于法律法规的学习,严禁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使用语言暴力,规范教师语言文明。不少学校为杜绝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发生,制定了规范教师语言的“教师禁语”,但收效甚微。学校要从制度上杜绝教师语言暴力,就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达到预防教师语言暴力的目的。首先,学校要针对教师存在的语言暴力问题,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教师禁语,并将其纳入到教师的师德考核范围,作为评价教师的手段之一;其次,要专门建立学生和家长对教师的投诉部门,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自己的合法权利不容侵犯,积极参与到学校的监督体系中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共同对教师进行监督;最后,学校相关部门也要加强对教师的监督,对违法乱纪的教师严格处罚,对情节严重的情况还要向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
参考文献
[1] 牛峰,高存友.攻击和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6(3).
[2] 王爱苗.语言伤害:不容忽视的软暴力[J].教学与管理,2006(6).
[3] 张雪梅.教师语言暴力调查报告[J].中国教师,2006(6).
[4] 曹虹青.教师的语言暴力现象及根源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7(12).
[5] [加]马克思·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秦雯(1989-),女,山东潍坊人,山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在读硕士研究生;窦田田(1987-),女,山东潍坊人,山东省潍坊市安家庄小学教师。]
农村土地抛荒现象剖析及对策研究 篇11
1 农村土地抛荒相关概述
对于农村土地抛荒现象,王春艳认为土地抛荒是一种将适宜耕种的土地不予耕种,主观任其闲置、荒废的现象;[2]徐莉从经济学的角度将土地抛荒形式分为显性和隐性共两种,前者是我们所熟知的非自然因素造成的土地闲置状态,而后者是指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3]所以,笔者认为,农村土地抛荒是指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土地拥有者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影响,处于自主的意愿或者迫于无奈,直接或者间接地废弃或闲置可用土地的过程。
据调查统计,农村抛荒现象较为严重,2009—2014年期间,虽然江西省耕地和有效使用耕地总面积逐年递增,分别增加了26.70、16.16万公顷,但是土地抛荒现象更为严峻,土地抛荒面积在6年间增长了10.54公顷,并且以2009—2010年增幅最大(见图1)。由于土地抛荒问题的存在,导致主要农作物的产量也有所下降,2010年粮食总产量比2009年减少了47.86万吨,棉花、芝麻增幅分别减少了7.31%、2.04%,随着国家惠农力度加大,2010年后各类农作物的产量逐年回升,但是增幅不大(见图2)。由此可见,土地抛荒会使可用耕地和播种面积减少,最终导致农产品产量的下降,给农民收入水平和农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同时农村土地抛荒也是一种粗放使用土地资源现象,是对土地资源的不恰当处理。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2 农村土地抛荒原因
2.1 城市基础设施齐备,人力资源外流
较之于农村,中国城市在生活环境、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更为优越,加之城市与农村的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导致目前城市对农村有较强的拉力作用。基于此,农村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城市务工,家中仅留下老人和小孩打理农田,受体力和精力的限制,只能完成部分农活,而无力耕作的田地便会被闲置,从而进一步演变为荒地。
2.2 自然条件不利,农业受限
中国地大物博,但是优质耕地并不多,现成的优质耕地大多分布在北方地区。北方以平原地形为主,土壤也是优质的高肥力黑土,适宜大规模的机械作业,但是缺水及水利设施不完善,导致大量优质田因为缺水而被荒弃。南方水热条件很好,但是多山地而且耕地较为分散,大多数山区靠把山地改为梯田来耕作,受地形限制,加之连续耕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多种多样的条件限制为农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导致农民迫于无奈只能将部分土地抛荒。
2.3 组织管理不完善,土地利用率低
农村部分地区的政府对于土地的管理与组织不够严格,农田分散至每家每户,但是每户所拥有的面积并不大,使农业生产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小片土地收益不大,拥有者便有可能将它弃置。由于管理不到位,农民弃置或闲置土地的现象受不到制约,导致土地闲置不用或者是滥用于他处的现象存在,良好的农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发生隐性抛荒。
2.4 务农收益低,轻视农业
在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下,较大地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但是受到金融危机以及结构性、阶段性的低水平的影响,务农的成本仍在逐步提高;加之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价格稳定、需求稳定、净利润额不高,导致农民的收入并没有很大的提升,生产积极性因收入影响而受限,只能放弃农业去从事其他职业谋求生路,最终导致了土地的抛荒。国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但大多数人都希望通过读书走出农村,而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地务农,年轻人潜意识不愿意从事农业活动,大学生毕业后只有较少的人愿意回到农村来务农,导致农业发展的有生力量逐渐减少,目前甚至出现有田无人种的局面。
3 惠农政策下农村土地抛荒解决途径
3.1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连最基本的道路硬化都还未完成,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没有一条平坦的道路,其他设施的配套必然流于空谈;其次,教育设施的建设也极其重要,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条件普遍较为简陋,改善教学环境,配套与城市相近的教学条件,让农村的儿童享受与城市同等的教育权利,有助于减少农村人口的外流。最后,由于部分基础设施的缺乏,在灾害时期,基础设施的影响是最直接、最明显的。所以要防止农村人力的外流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强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障体制体系的建设。
3.2 科学合理且有针对性地平整土地
中国南方的地形以山地为主,田地分布支离破碎,人们通常垦山为田,但是盲目性地修建梯田只能解决短期的田地和作物需求问题,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而且土地的肥力也会逐年下降,最后变成无法种植的荒地。所以在扩大种植面积时,要根据当地的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置,统一、规范地平整和扩大,通过扩大土地面积来提升农民的积极性,从而避免小片土地弃置的现象出现。
3.3 加强组织管理,提高土地利用率
由于农村部分地区土地管理的不合理,土地闲置或转为其他用途的情况屡见不鲜,所以要加强宣传和组织管理,严格制定相关土地管理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及集体经济组织要充分发挥在土地管理中的作用,积极探索管理土地的有效途径。通过与群众协商和下村宣传,将已抛荒的土地或者正在逐渐转化为荒地的土地统一整治平整后进行招租或者统一管理,亦可以将土地承包给农民。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策略,促使农民合理地利用耕地资源,从而将土地的浪费减小到最低。
3.4 提升农民收入,纠正轻农观念
农业生产的成本过高会导致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下降,可以通过缩小农业成本以及农业的机械现代化保障农民的收入,首先,加强类似“杂交水稻”的高产作物的培育,通过集约化、机械化和现代化手段降低农业的成本;其次,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理、气候、水文条件进行研究,找出最适合当地的作物,利用适宜的自然条件种植如“南丰蜜桔”“蒙自石榴”等品牌级的农作物,避免“南柑北枳”的情况出现和错误的决断带来经济方面的损失。中国的农业目前还处于基础阶段,机械化程度低,大量的工作需要靠人力来完成。美国一个农民的产出粮食总量可以养活72个美国人,但一个中国农民一年所产出的粮食总量只能养活1.5个中国人,基本只能满足自己的温饱。中国农民辛苦的工作换来的低收益导致大量的中国人并不喜欢这个职业。所以在制定惠农政策的同时,我们还要加大宣传力度,改善在人们思想中对于农业生产的印象。
4 结论
国家的根本是农业,农业的根本是土地,我国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惠农政策来鼓励农业生产,但是抛荒问题依然存在,所以通过政策鼓励农业来治理土地抛荒是不够的,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各个地区的固有自然条件量身定制合理的种植方案,并且积极推进机械化的发展,提升人们对于农业的认同感,进而逐步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减少抛荒现象的产生。
摘要:文章在国家惠农政策的背景下,首先阐述了我国农村土地抛荒的现状;其次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原因为农村基础设施配套的薄弱、自然条件的限制、组织管理的不完善、务农收益低而轻视农业;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四点具体解决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国家惠农政策的制定。
关键词:惠农政策,土地抛荒,“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涛,王雅鹏.农村耕地抛荒与土地流转问题的理论探析[J].调研世界,2003(2):15-19.
[2]王春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32):270-271.
[3]徐莉.我国农地抛荒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10(8):60-64.
[4]许丁.新形势下对我国惠农政策的再思考[J].理论与改革,2009(3):80-82.
[5]回良玉.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好势头[J].求是,201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