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教学内科学

2024-09-03

实训教学内科学(通用10篇)

实训教学内科学 篇1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一门科学性、技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如何充分利用课时, 培养学生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的正确诊治为目标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提高实训课教学效果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结合当代教学理念和先进的科技手段, 在2006~2007年度对我校三年制专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 采用“三结合”教学法进行口腔内科学实训课教学, 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三结合”教学法的内容

在口腔内科学实训课教学中,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讲解和讨论相结合、讲评和测试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法, 让学生在课堂时间内最大程度地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动手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三结合”教学法的实施

课前经过充分讨论, 安排实训课的具体内容:简单复习理论课讲授的内容后, 重点讲解临床操作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然后观看临床操作录像, 教师分组示教, 同时讲解要点、注意事项和个人体会;学生在石膏牙、离体牙或仿头模上进行操作, 教师对学生的操作进行针对性评估, 并指出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随机提问测试, 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1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学生经过系统而全面的学习, 最终要面对患者进行疾病的正确诊治。因此,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提高其操作水平是口腔内科学实训课教学的原则。在口腔内科学系统的理论课学习后, 一方面, 重视基本操作, 在传统的石膏牙、离体牙上进行洞形制备、充填、根管治疗术、牙髓塑化治疗等[1]实践操作的基础上, 将离体牙根据相应牙位置, 置于标准的全口模型中, 然后再放置于仿真模型中, 学生在此模型上进行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等治疗操作。这样, 最大可能地模拟了临床情景, 其中支点的运用、体位调节、牙位与颌位的变换、口镜的使用等均与临床操作相同, 使理论更加接近实际。另一方面, 在实训课中, 加大临床前综合训练, 通过病历书写、病例讨论、模拟诊疗等临床前综合训练, 使学生不仅能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 而且可以尽快完成从理论到临床、从面对书本到患者的过渡, 有利于临床思维的建立[2]。

2.2 讲解和讨论相结合

在教学中, 学生的积极性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因此, 学生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 对于一堂课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学生参与程度越高, 积极性越高, 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就越高。在课堂讲解中, 我们不再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 而是教他们如何理解、如何运用。例如, 在“开髓”一章中, 针对学生理解髓室困难, 往届学生多发生髓室顶没有完全去除、侧穿、底穿等错误, 让学生去想象, 有学生将髓室比喻为房间, 开髓就是“揭房顶”, 形象易懂。这样, 类似错误的发生率大为降低。另外, 还采用了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如, 在充填材料一节实训课中, 让学生在充分了解银汞合金、复合树脂充填材料性能的基础上, 与口腔修复材料学学习的材料进行比较, 这些材料在龋病充填和牙列缺损的修复中有何异同, 其要点是什么?经过资料查询和充分讨论, 教师适当引导, 学生都能较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2.3 讲评和测试相结合

由于课程多, 学生课余时间有限, 如何最大效率地利用课堂时间是教师在教学中非常重视的问题。实践表明:随堂讲评和测试相结合可以加强记忆、巩固学习效果。针对学生在操作以及各种“作品” (如石膏牙洞形制备、离体牙洞形制备、开髓等) 中的问题进行讲评, 个性的问题单独讲解, 共性的问题集中讲解, 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 并进行正确操作或寻找改正办法, 这样记忆更深刻。相应地, 在教学中还进行随堂测试并记入总成绩。在每节实训课中, 我们随机设计了多种情况, 进行随堂测试, 既检验了教学效果, 又起到了促进作用。

3 讨论

我们在2006级80名三年制专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和2007级80名三年制专科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中采用“三结合”教学法进行口腔内科学实训课教学。通过问卷调查、理论考试和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反映, 我们发现, 与传统的实训教学方法相比, 在教学总课时数相同的情况下, “三结合”教学法取得了更好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 96.2%的学生认为, 该教学法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明显提高, 多数学生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 对口腔内科学常见病的理解更深刻, 临床诊治及实践操作技能有了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史久成.口腔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王捍国, 赵守亮, 范继红, 等.模拟诊疗在牙体牙髓病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 2005, 25 (3) :87~89.

实训教学内科学 篇2

关键词:高师;学前科学领域;实训模块

在高师学前师资培养方面,科学领域教法课程是学前师资培训的短板,在日常教学中缺乏模拟性、体验性、探讨性的具体教学实践,迫切需要“做中学,做中求进步”的实训课程与教学体系。本研究从科学教育的发展趋势出发,结合学前师资人才市场的需求,抓住洛阳师范学院“科学发现室”建设机遇,初步架构了高师学前科学领域实训模块体系。

一、懂科学、会教学的目标定位

学前科学领域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只有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以职业岗位对课程需求的分析为基础,才能培养出懂科学、会教学的学前应用师资。近三十年问,教师的PCK(PedagogicalContent Knowledge,即学科教学知识)理论研究日渐成为教师教育研究的焦点。不少专家指出PCK是教师专业知识领域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教师所拥有的一项独特知识与技能,“是学科内容知识与一般教育学知识的特殊混合物,是教师自身专业理解的特殊形式”。它包括内容知识、儿童知识、教法知识三个维度,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必要条件。PCK理论启示我们,教师与学科专家最根本的不同是教师拥有独特的学科教学知识,能够把学科内容知识通过一般性教育学知识的转化,使学生理解学科知识所蕴含的丰富内容,提升其学科知识掌握能力。而教师PCK的发展应该植根于真实的教育现场,唯有这样,师范生才能形成并发展出能够胜任教学工作所需的PCK,才不会成为理论上头头是道,教学实践中不知所措的“纸上谈兵”型教师。因此,基于理论研究自觉,结合《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和《3-6岁学前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学院学前科学领域实训课程的核心目标,定位于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领域教育教学能力方面,旨在夯实学前师资的科学基础,培养具有实际教育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评价、反思能力的学前师资。

二、全面覆盖、层次清晰的内容模块

根据课程目标,通过行业专家论证、与幼儿园教师座谈、院系内部研讨等途径,构建由“单一技能一专项实践技能一教育教学综合能力”分层递进的实训内容模块,包括幼儿科学实验和科学小制作模块、集体教学活动实训模块、科学区域活动实训模块、一日生活活动实训模块。

(一)幼儿科学实验和科学小制作模块

幼儿科学实验和科学小制作模块主要是完成万物之理(水、空气、光彩世界、磁、电)、生命奥秘(植物、动物、人体)、科技生活(天体、人与自然、中国科技文化传承)等实验实训,重点在于达成学前科学领域师资培养的科学素养目标。学前师资科学素养从此模块形成,因此,该模块是学前科学领域实训课程的根基。在内容安排方面,要尽可能涉及面广,涵盖幼儿科学内容的全貌,拓宽学生的接触面,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学做合一”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专业兴趣。

(二)集体教学活动实训模块

集体教学活动实训模块包括设计文稿(教案设计、说课稿设计)、文稿挑错(教案挑错、说课稿挑错)、组织教研(上课、说课、评课)等实训项目。该模块着重体现与科学领域集体教学能力相适应的专业训练要求。从不同类型的科学活动出发,理清科学实验、科学制作、观察活动、测量活动的核心目标和具体教學流程,通过教案和说课稿挑错项目厘清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和误区,在幼儿科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同课异构和反思评价中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总之,集体教学活动实训模块,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教学设计能力、专业反思能力和组织实施能力。

(三)科学区域活动实训模块

科学区域活动实训模块包括班级科学区角(科学区、益智区、数学区)、科学园地创建(饲养区、种植区、特色课程区)、科学墙面环境创设(科普知识画廊、操作性科学游戏墙面)等实训项目。科学区域活动是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能够充分体现环境的隐性教育功能,又能够满足幼儿自主学习的需要。该实训模块与当今学前教育的前沿发展接轨,重点突出科学环境创设能力方面的要求,而且在此模块的实训中,与玩教具制作课程相结合,通过与实习基地幼教机构的共建合作,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感受、设计、操作、实践,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一日生活活动实训模块

一日生活活动实训模块包括晨检、盥洗、喝水、来园、离园、散步、采集、春游、秋游等实训项目。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处处隐含着科学教育的内容,教师应突破以系统知识为主线的设计方式,强调将科学回归生活,将科学渗透于真实的生活活动中和问题解决过程中。基于该理念,本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教育意识、教学能力的宗旨,把教学设计理论与随机教育活动结合在一起,规范一日生活流程,提升科学教育意识,创新一日生活环节的教育引导,切实提高学生的教学胜任力。

三、“实践取向”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实践取向”是世界范围内教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引导学生进入专业领域发展的重要环节。在四大内容模块的教学实施中,应注重“实践取向”。有计划的实训模块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强化和提高科学素养与科学领域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专业能力的养成与专业意识的形成有效互动和有机结合。

(一)幼儿科学实验和科学小制作模块

幼儿科学实验和科学小制作模块主要通过教师介绍科学知识线索、学生动手亲历实验过程、师生共同创新科学教育资源。比如,《万物之理一一光彩世界》中“光的反射”科学小实验,通过PBL教学形式先抛出问题:两个平面镜夹角呈90°时,镜子中会出现几个实物?两个平面镜夹角呈120°时,镜子中会出现几个实物?两个平面镜夹角呈多少度时,镜子中会出现4个实物?当两个平面镜夹角呈多少度时,镜子中会出现无数个实物?之后,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现规律,并提升关于光的反射等科学知识。最后,教师让学生创新摆法,以照片的形式提交作业,升华镜中谜实验,创新教育资源。

(二)集体教学活动实训模块

集体教学活动实训模块采用“一学四练”教学法。

“一学”指教师讲授不同类型的集体科学教育活动(观察活动、实验活动、测量活动、科技制作活动)。“四练”指教案挑错、同课异构教案设计、实训室仿真教学、幼儿园实战教学等相结合。

教案(说课稿)挑错以寻找问题为导向,使理论知识不再教条化,变记忆要点为深化认识,使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案设计要采取合作学习、同课异构的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成立教研组集体备课,通过组间竞赛评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使学生亲历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实训室仿真教学即利用学院科学发现室的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同课异构、微格教学,在备课、上课、研课、评课、磨课的过程中,提升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实施、反思能力,并且每次仿真教学都有详细的教研活动记录,以便整理、分析。

幼儿园实战教学环节是实训课程的亮点,是一种基于现场的实训教学。每班从同课异构示范课中精选2个或3个小组,进入到地方幼儿园或者校外实践基地进行现场授课。这种方式能有效连通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等各种实训空问,使学生的教学能力在真实的教学环境中切实成长。

(三)科学区域活动实训模块

科学区域活动实训模块与玩教具制作课程相结合,通过实地参访幼儿园,与学院美工社团合作等活动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环境以及具体工作任务中感受、设计、维护科学区角环境创设,在拓展其视野的同时提升科学区域活动设计、指导能力。

(四)一日生活活动实训模块

一日生活活动实训模块通过参访幼儿园、实地调研、項目汇报、教师总结提升等形式,把蕴含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科学教育契机挖掘出来,提升学生的科学教育意识,创新一日生活环节的教育引导,在提高学生教学胜任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基于学习方式变革的“五三一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与创新的立足点之一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尊重,大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成熟的心智、精准的思维,因此,大学生更应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基于此,从“以学定教”的角度,设计学前科学领域实训课程的“五三一教学模式”,即课前5分钟学生自主展示科学小活动、实训过程中至少掌握3类科学探究材料的内容体系和教学操作方案、实训成果(1个教学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示范观摩教研。课前5分钟的自选科学活动(游戏、实验、科技小制作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间隐性的课程资源,使科学实训课程与时俱进、常练常新;3类科学探究内容体系和操作方案,包括集体科学教育活动、选择性科学教育活动、渗透性科学教育活动。这三大类科学教育活动在教学中运用了教师指导、真实情景练习、PBL式学习、同课异构练习等实训方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1个实训成果通过研究性学习小组、集体备课、合作学习等形式,将研课、磨课、评课等内容贯穿其中,从而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五、融合式的“三三制”课程评价

实训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实训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学生科学素养和教学设计、组织、反思、实践能力培养成效的重要途径,必须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科学的、符合课程目标的实训课程评价方案:考勤(10分)+科学小实验与创新课程资源作业(30分)+科学区角作业与一日生活中的科学教育调研(30分)十集体教学设计与实施(30分)。这种方式不仅考核学生基本科学素养和知识,还考核学生科学领域教学法的实践能力。这是一种过程性评价方案,全面展现学生的学习进度、经验水平,教师的教学成效,为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改进科学领域实训课程提供依据。考评方案有明确的评分标准,体现教育评价的科学性、标准性、客观性。

实训教学内科学 篇3

关键词: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外科学,实训教学

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是国家医疗行业规范管理的重要举措, 对提高医疗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其包括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笔试两部分。只有实践技能考试合格才能参加综合笔试, 笔试成绩合格即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充分说明了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国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是我国执业医师的准入门槛, 在每年的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 考生最担心的是实践技能考试。据有关资料介绍, 实践技能考试失分率最高的项目是基本技能和体格检查, 而基本技能里大部分是外科技能操作。因此, 如何开展外科学实训教学改革, 强化医学生外科基本操作技能, 提高其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 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1 更新教学理念, 提高对外科学实训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在外科学学习过程中, 一些学生认为只要理论考试及格就行, 对实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认真、主动的态度。因此, 笔者在每一个班的第一次课上都会先向学生介绍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重要性和考试流程等相关知识, 让学生明确要成为一名临床医师必须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综合笔试, 实践技能考试是第一道门槛, 必须通过后才有资格参加综合笔试。加深学生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认知, 使其明白实训教学的重要性, 从而有效提高学习外科学基本操作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

2 根据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修订外科学实训大纲和指导手册

以前外科学实训大纲和指导手册没有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相挂钩, 且要求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不同。因此, 应根据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制定实训大纲和实训指导手册, 使外科学实训教学最大限度地涵盖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内容, 操作要求尽可能与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相同, 便于学生更好地适应执业医师考试体系, 培养出符合医师资格考试要求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规范基本操作

教学的主要执行者是教师, 其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决定了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 必须重视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 强化其能力, 完善其培养机制。制定实训指导教师岗位相关政策和机制, 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加强实训教师培训与培养, 提高实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3]。同时, 教师操作的规范程度对学生影响很大, 因此, 实训指导教师必须根据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统一操作标准, 做到对每个动作示教准确、规范。每次实验前均进行集体备课, 统一教师的操作手法和动作, 让每位教师均能以规范的操作手法进行教学。

4 开放实训室, 开展技能竞赛

在保证合理实训课时比例的基础上开放实训室,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训室进行外科基本操作练习。开放实训室不但为学生提供了技能操作训练机会, 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 弥补了实训课的不足;同时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 从中选择感兴趣的项目或随时反复强化练习较为薄弱的项目, 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发挥,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我院将每年的5 月份定为技能大赛月, 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踊跃参加竞赛, 在竞赛中提升实践能力, 做到“以赛促学”,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在校期间扎实掌握外科基本操作技能, 为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和通过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5 规范实训教学考评

考核是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标准。我们模拟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要求, 从医德医风、职业操守、无菌观念、技术要求、操作规范、技术要领、熟练程度等方面制定了客观、全面、严格的评分标准, 对每位参评者进行单独考核[4]。采取以口述结合操作的形式考评学生对于实践技能的理解及掌握情况, 并将技能考核成绩按20%的比例计入外科学总成绩。这样在制度上提高了学生对于外科基本技能学习的认知程度, 从考评和竞赛等方面督促学生提高临床实践技能操作水平。

总之, 外科学实训教学是临床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 其过程决定了学生是否能适应临床工作和顺利通过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因此, 在外科学实践教学过程中, 我们以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为导向制定外科学实训大纲, 按照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标准开展实训教学, 为学生今后从事临床工作和通过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许冬武, 吕建新, 杜友爱, 等.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与学校临床医学教育[J].中国医师能力评价, 2007, 1 (2) :13-14, 19.

[2]吴均林, 郝平.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走向思考[J].医学与社会, 2000, 13 (4) :50-51.

[3]杨炳英.外科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1, 7 (2) :36-37.

实训教学内科学 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实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51-0167-01

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相结合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具体体现,也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使其具备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职业能力,而实训教学是培养基本技能、职业能力、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和重要途径,实训基地建设又是实现实训教学是必要前提。因此,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教育重要的内涵核心,并最能体现人才培养的应用型特色。实训基地建设问题、实训教学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本文就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问题谈几点看法:

1强化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坚持产学结合之路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有长远发展眼光,加大硬件建设投入,不能仅仅依赖政府的投入,按科学发展观,依据学校所设专业,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走产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紧密结合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式,建立模块式实训平台,形成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推动一个模块一个实体,使实训基地按社会实体化运行。实训基地既成为学生在真实职业环境中锻炼实际动手能力,提高职业岗位技能的场所,又成为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了解行业发展动向及前沿技术,提供了深入生产实际、调研、科研的阵地,还可以根据行业和社会的需求,担负起职业教育、职业培、职业岗位技能鉴定的职能,开展职业培训的有偿服务。

2建立稳定校外实训基地,力求校企双赢互惠

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的一种补充它可以弥补校内实训基地不足、专业设置不全以及指导教师短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根据行业及社会的需求,选择与专业相适应并具有一定办学基础的企业作为合作对象在优势互补、双赢互惠的基础上,学校与企业签订长期合作合同。根据实训环节教学计划,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共同遵守,以保证教学实训环节顺利的进行。通过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可以加强校企联系,了解行业生产发展信息,掌握行业前沿技术,利用高职院校科研技术优势,进一步推动产学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盘活教育资源,搞好增收创收的有效途径,也是各院校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省资金的有效措施,是构建节约社会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信息的交流,促进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有利于改革人才培养固有模式,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使教育资源得到互享。

3加强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保证培养人才质量

高水平的实训基地、高质量的实训教学,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指导教师。实训基地的建设,指导教师的素质能力是关键。要建设一支教学水平高、技术能力强、生产管理知识面广的“双师型”指导教师队伍。实训教师队伍建设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安排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和科研单位,了解教师本身所从事的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将其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也可以带着教学中的问题在实践中学习,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训教学环节或聘请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专家及技术人员利用假期对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2)积极引进行业生产和科研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教学带来行业生产的发展动向以及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信息,还可以带来行业和社会对从业人员要求的信息,对本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也会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把“双师型”师资建设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建立起“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考虑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建立起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评审标准和办法,加速“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4加强实训教学软件建设,严格实训考核程序

实训基地建好了,硬件齐备了,要想使硬件充分发挥作用,就要为其安装丰富实用的软件—对实训教学进行严格、科学的管理。实训基地要根据专业需要建立实训教学的管理制度、实训教学文件和相应的质量管理、评价规范与考核体系。指导教师实习前要安排好实习任务,提出具体要求。要严格实训教学的考核确保实训教学质量。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反馈评价、实践教学质量检查小组评价、学校实践教学检查组反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指导教师的实训教学质量进行量化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教师职称晋升、年终考核、评先、课时津贴发放依据,提高教师的重视程度。学生实训成绩评定办法主要是对学生的实训效果进行考核,实训结束时,各实训基地要成立实训考核小组,负责评定学生实训成绩。考核人员应严格公正,认真履行责任。凡被评为实训成绩不及格者,一定要补考,补考仍不及格者,按学籍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总之,搞好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和实训教学,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目标的重要途径。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不断创新,跟上发展的步伐,适应发展的形式,建立起自我发展的机制。实训基地建设才能具有活力,实训教学质量才能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

实训教学内科学 篇5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参考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的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护理实训教材 (内科护理分册) 实训内容制作调查表, 对临沧市医院、临沧两个妇幼保健院、8个县医院、两个乡镇医院共100名在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发放100份调查表, 收回有效92份, 有效回收率为92%。

2 分析

2.1 调查结果

调查内容为内科护理实训项目 (共33项) , 非常实用、必须开展项目的选择率达50%以上的8项, 占项目总数的24.2%;少用、量力开展项目的选择率达50%以上的两项, 占6.1%;几乎不用、不必开展项目选择率达50%以上的为0 (见表1) 。

2.2 调查分析

首先, 临床需要的非常实用、必须开展占前8位的实训项目, 我校均未开展。其次, 不是所有教学大纲列出的实训项目都适应临床需要, 如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及治疗护理项目, 39.3%的被调查护士认为几乎不用、不必开展、因云南临沧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医院根本无法开展此项技术, 学校不必开展该项实训。再次, 体格检查项目已在健康评估中重点教学, 内科护理不必再重复开展。

3 讨论

3.1 优选内科护理学实训项目的意义

现代职业教育高度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综合实训和技能的培养, 体现“以就业为导向, 以能力为本位, 以发展技能为核心”, 强调“宽口径、重实用”。“重实用”指教学内容要实际、实用, 紧密联系工作岗位实际需要和相关职业考试大纲的要求, 避免出现学非所用, 用非所学, 学校教学与临床应用脱节的现象。各类职业学校有必要根据教学大纲、学校条件、医院工作实际需要, 优选内科护理学实训项目, 切实开展内科护理实训, 培养学生较强的操作能力, 便于就业后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目前, 内科护理学教材中所列的实训项目较多, 不一定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加上教学时间有限, 有必要根据这次调查的结果优选实训项目, 做到学校教学与医院工作紧密结合, 突出能力本位, 符合护理专业特色。

3.2 建议

3.2.1 内科护理学实训项目开展原则

(1) 结合实训教学培养目标, 有的放矢。实用型人才是当前培养学生的目标[3]。职业学校实训培养目标是以学生就业为导向, 以专业岗位需求为依据, 培养实际岗位群所需的职业技能。通过实训, 既使学生获得知识、活跃思维, 又强化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使其具备从事护理工作的职业素质和能力。

(2) 结合临床需求培养人才。随着社会发展, 科技进步,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 人们对自身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护理对象的需要, 医学护理的内容必须丰富多彩, 护理的程序必须系统化、规范化、全面化。这无疑对医学护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临床需要的内科护理技能就是我们内科护理学实训的重点。

(3) 结合临沧经济发展及我校实际, 因地制宜。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 境内山高坡陡, 沟壑纵横, 土地贫瘠, 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临沧市有89个乡 (镇) , 其中民族乡18个, 每1 000人拥有护士0.4人。我校自20世纪50年代创办以来, 为社会培养了上万名中级卫生技术人才。在临沧市, 60%以上的医务人员和98%以上的护士均出自我校。由于学校教学条件局限, 特别是基本实训设施滞后, 实训项目的开展受到限制。

(4)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人才知识结构的确定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适应社会的发展, 使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职业行为能力、自我完善与发展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3.2.2 建议开展的内科护理学实训项目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 非常实用、必须开展的项目选择率在50%以上的有心电监护、血糖监测仪的操作、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管道氧的操作使用、穿脱保护性隔离衣、管道负压吸引的操作使用、胸腔穿刺术病人护理、输液泵的应用及微量泵的应用, 应全部开展。有时用到、应开展的项目选择率在50%以上的有心电图描记、测量与分析和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应开展。非常实用、必须开展的项目选择率在30%~50%实训项目应结合学校实际开展的是腰椎穿刺术护理、骨髓穿刺术护理、血粪尿标本采集用自动分析仪检测、便携式监护仪的使用等。非常实用、必须开展的项目选择率在30%以下的项目, 建议编入临床见习和实习手册进行教学, 这样既克服了学校师资不足和实训设备不全的困难, 也让见习和实习临床带教教师有了侧重点。

总之, 优选实训项目是提高内科护理实训效率的前提, 增加学校实验设备的投入, 进行师资培训, 改革教学模式等是其保障, 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李军华.浅谈护理技能培训的原则性和灵活性[J].卫生职业教育, 2007, 25 (23) :93.

[2]于艳枫.更新教学观念构建职业教育新机制[J].承德职业技术学院院报, 2001, 10 (2) :47.

浅谈如何上好内科护理实训课 篇6

一、加强教师的培养, 发展“双师型”师资队伍

1998年国家教委提出“双师型”教师的概念, 目前各个中职卫校已把“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对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 安排专业教师经常到临床进行专业实践。加强与医院的联系, 积极引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医疗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 与专业教师取长补短, 共同提高。

二、优化实验实训内容

实验实训内容是教师示范指导和学生操作训练的重要依托, 是专业技能形成的载体。优化实验实训内容,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优化整合实验实训课内容要以临床工作对护士素质要求为导向, 以实验实训大纲为依据, 遵循专业技能形成是一个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单一技能到综合技能的循序渐进过程, 按照基础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创新性原则、现实性原则和科学性原则, 删减和重组实验实训内容, 建立具有模块化、综合型、完整的实验实训内容体系。

三、改进实训课教学方法

实训课除了要有教学大纲、教材等外, 还应有科学有效、符合课程特点的教学方法, 确保实验实训课的教学质量, 以达到培养学生操作技能的目的。

1. 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

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开的状况, 将课堂移至实验实训中心, 理论与实践教学合二为一, 教学做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2. 采用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项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给学生完成, 从资料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与修正, 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利用项目教学开展综合实训, 能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护理操作技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整体护理的能力, 为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运用模拟教学

模拟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合作与交流, 其意义在于创设一种和谐的、身临其境的教学环境, 拓宽教学渠道, 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构架起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桥梁, 促进教学相长。

4. 运用多媒体教学

根据不同的实习实训内容, 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创设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充分利用图片、资料、画面和视频等手段, 展示操作过程, 化抽象为形象, 化静为动, 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以内科护理专业为主, 阐述了实验实训课的内容优化及教学方法, 因各校专业不同, 实验实训课内容不同, 操作难易程度也不同。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具体专业的教学内容, 创造性地灵活运用, 充分体现“做中学, 做中教”的教学理念, 真正提高实验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亚玲.中国学生应用PBL学习方法可行性论证[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 2007 (1) :3-4.

[2]徐旭眷.内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护理学杂志, 2005, 20 (24) :54-55.

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的改革 篇7

刑事科学技术是公安、检察等部门在刑事执法过程中,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相关成果及其原理、方法, 收集、检验 (鉴定) 、研究和管理与犯罪活动有关的物证和相关现象, 为侦查、起诉、审判提供线索和证据的知识体系和方法手段。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刑事犯罪手段也在不断地智能化, 这就要求公安院校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系统掌握刑事科学技术工作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 还需要学生具备从事刑事科学技术实际工作所需要的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能够使学生达到这样的要求, 它是在模拟的犯罪现场, 依照法定程序, 对各种刑事科学技术操作技能的综合演练。

1 现阶段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面临的问题

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在我院刑事科学技术专业的本科学生中已开设多年, 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1) 案例设计数量不多, 涉及的犯罪现场较少。案例是整个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的关键, 设计巧妙的案例应该涉及刑事科学技术各门课程的重点内容, 有效检测学生对痕迹检验、刑事照相、文件检验、法医和理化检验等刑事技术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情况。另外, 案例涉及的犯罪现场应该全面, 可以涉及杀人、抢劫、盗窃、强奸、爆炸以及交通事故等。但是, 由于搜集案件的渠道较少以及受场地和仪器设备限制等原因, 致使我院开设的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所用的案例数量不多, 多年来所用的案例都是重复的, 更新较慢, 无法适应现阶段不断变化的刑事犯罪形势。另外, 案例涉及的犯罪现场较少, 例如对爆炸现场、放火现场以及交通事故现场还不能涉及。

(2) 缺少细致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细致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能够真正全面评价学生的素质、知识和职业能力。目前综合模拟实训成绩的考核主要由犯罪现场勘验、物证检验以及实训汇报组成。犯罪现场勘验和物证检验的考核主要依靠教师通过肉眼观察学生的操作规范性进行考核评定。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对考核评定影响较大。对实训汇报而言, 通常是一位学生代表小组成员对案情进行汇报, 汇报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对整个案件的掌控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提高, 而其他学生只是在台下听, 参与汇报的积极性不足, 对他们的考核可能因为台上汇报的学生汇报得好而分值高, 汇报得不好而分值低, 并不能代表自身真实水平, 因此该考核环节并不能真正全面评价所有学生的素质、知识和职业能力。我们急切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 积极有效地调动学生办案的积极性, 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

(3) 教师自身条件不足。目前参与综合模拟实训的教师主要是由普通高校毕业的非公安专业的研究生和公安实战部门调入的民警组成。非公安专业的研究生到我院工作后虽然到公安实战部门进行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但由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 短期锻炼和长期在实战部门从事一线工作的经验积累相比, 还是有差异的, 教师要积累丰富的实战经验还比较困难。相反, 从基层实战部门调入的民警虽然办案经验丰富, 但其系统的理论知识还有待加强。目前参与刑事科学技术综合实训的教师中真正具备一流专家水平的还为数不多。

(4) 实训器材和场地有限。虽然学院对实训器材和场地投入了一定资金, 但就现阶段而言每个实训小组只能配备基本的实训器材。部分法医和理化检验设备陈旧或缺乏, 导致不能进行深入的法医和理化检验。除此之外, 实训场地不足, 特别缺少室外的场地, 严重影响了综合实训的顺利开展。

2 教学改革的探索

刑事科学技术是一门快速发展的实践性非常强的多学科交叉的应用学科。开展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是本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综合考核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了提高实训的质量, 结合近年来教学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可以进行以下一些改革与尝试。

2.1 建立案例库

教师可以从公安实战部门搜集和精选实际案例, 认真研究案情, 结合刑事科学技术各学科的教学重点, 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设计多样化的案情, 建立经典案例库。另外, 针对每一个案例还可以设计多媒体动画, 在学生实训结束后将整个案发过程形象地展现出来, 有利于学生对整个案件的重新理解和掌控。

2.2 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

综合模拟实训成绩的考核主要由犯罪现场勘验、物证检验以及实训汇报三个环节组成。为公平公正地对学生进行考核和评价, 激发学生参与实训的热情, 以实训小组为基本单位, 根据各自环节的难度和重要性的不同, 对考核进行量化, 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 即犯罪现场勘查、物证检验以及实训汇报三个环节各自的分值分别为40分、30分和30分, 每个环节由三位教师给各个小组打分, 取平均值作为该组学生的最终成绩。三个环节的要求如下: (1) 犯罪现场勘查。犯罪现场勘查主要包括现场指挥、现场保护、现场调查、现场勘验、现场记录等。 (2) 对该内容的考核要求勘验人员内部组织协调与分工做到科学、合理;勘验过程和方法要科学有序。 (2) 物证检验与鉴定。在物证检验过程中, 学生应严格遵守各种检验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保管好送检的物品和材料。对痕迹、文检、法医等物证, 应分别进行检验鉴定并制作种类、格式、内容规范的鉴定文书。 (3) 实训汇报。实训汇报包括PPT制作和分析汇报两部分。PPT的内容应包括现场勘验检查、物证检验、调查访问、现场分析等情况。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汇报讲解可以随机抽取学生进行, 并不定时地对小组成员进行提问, 或由指挥员对案情进行整体汇报后小组其他学生按照分工不同分别进行汇报, 整个过程要求学生表达简洁流畅, 逻辑性强。

2.3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在模拟综合实训中, 教师不仅需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熟悉犯罪现场勘验和物证检验鉴定程序和操作技能, 还需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这就需要鼓励教师参加研修班, 了解最新的刑事科学技术进展, 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同时还需要教师到公安基层学习锻炼, 积累犯罪现场勘验和物证检验鉴定的工作经验。另外, 还应多开展教学活动, 促进教师间的沟通交流, 特别是理论型教师与实战型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这样才能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 更好地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模拟实训。

2.4 改善实训条件

改善综合模拟实训条件应包括更新实训器材, 安装视频监控设备以及增加实训场地等。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的器材应随着实战部门使用相关设备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这样才能使学生参加工作后能顺利使用各种仪器设备, 应对各种刑事案件。其次, 还应投入资金安装视频监控设备, 加强教师对学生操作环节考核的判断力, 以及对实训场地特别是室外场地的必要建设, 使之能充分满足实训的需求。

最后, 系统有效的实训前准备以及实训后的经验总结对有效开展综合模拟实训也很重要。教师和学生都应该做好系统有效的实训前准备。教师应该熟悉整个案件的过程细节并认真布置现场, 而学生应该了解考核的各个环节并观看实战教学录像, 使学生对模拟综合实训有较充分的感性认识, 对有条不紊地参与接下来的实训充满信心。实训结束后, 教师应播放整个案发过程的多媒体动画, 对整个综合模拟实训进行点评, 指出学生在实训中值得肯定的地方和存在的不足, 组织学生对可能采取的改进措施进行讨论, 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刑事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摘要: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是刑事科学技术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是巩固学生刑事科学技术理论知识并提高实际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际情况, 对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对综合模拟实训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关键词:刑事科学技术,综合模拟实训,案例库

注释

11 刘光明.刑事科学技术[M].北京:群众出版社, 2007:4.

高职院校实训室科学化管理探究 篇8

1 高职院校实训室科学化管理的必要性

近年来高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展,尤其是国家在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作出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决定后,我国高职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学生人数与日俱增。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0年9月8日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年度报告(2009年)》统计:到2009年全国独立设置高职院校1215所;招生数达313.4万人,与本科招生规模大体相当;在校生964.8万人。

此外,高职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人才作为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教学的良好开展。教育部2008年发布的《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中明确规定高职院校要把实践教学作为专业教学的核心环节,纳入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中,理论教学应与实训、实习密切联系,实践类课时占总教学时间的50%以上。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在高职教学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在整个高职教学体系中具有战略性的地位。而开展实践教学,就需要有教学场地作为保障,实训室便是其中之一。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面对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以及实训室在高职实践教学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如何科学化管理已有的实训室资源,保障实践教学的开展,达到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显得非常重要。

2 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院校已经普遍意识到实训室对于高职办学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从实训室的建设到日常运行管理等一系列系统化的措施。但在有效实施实训室管理的过程中,依然有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存在。

2.1 实训室的管理模式不合理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取将实训室划归某个系、部进行管理的一级分散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由于实训室归属于系、部之后,系、部之间在使用实训室方面的合作较少,容易造成实训室设备的使用分布不均,甚至会出现某个班级的人数较多,而归属本单位的实训室容纳不下但却又不能使用归属其他系、部实训室的局面。(2)实训室的归属系、部认为他们绝对拥有和使用归属于他们的实训室的权力,实训室的使用具有排他性,归属不同系、部的实训室之间资源共享难度大,容易导致某些使用功能相同的实训室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3)对于功能类似但归属于不同系、部的实训室,不同系、部都有自己的管理要求,管理标准难以统一,容易造成管理混乱,而且会给跨系、部使用实训室的任课教师带来不便。所以,采用一级分散管理模式管理实训室不切合高职院校办学实际。

2.2 实训室使用信息缺乏共享

现阶段实训室日常运作主要是由教务管理人员安排实训室的授课计划、师生使用实训室以及实训室管理人员负责管理与维护实训室等环节构成。在这一过程中,安排者、使用者与管理者之间缺乏充分交流的信息平台,实训室使用信息共享不足,因此他们所掌握的信息会有不一致的情况,可能导致实训室的使用产生冲突,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如教务管理人员安排了某个实训室在某个时间段给某位任课教师上课,但却疏忽了把信息传递给实训室管理人员,导致实训室管理人员未能及时提供实训室的维护工作;又或者实训室管理人员掌握了某些实训室能开设某些课程的信息,但教务管理人员却不了解这方面的信息,导致不能合理安排实训室的授课计划;再比如师生不能实时了解实训室的使用情况,不能确定实训室的空闲时段,不利于实训室资源的充分利用。由此可见,实训室使用信息缺乏共享会给实训室管理带来诸多不便,限制了实训室的有效使用。

2.3 实训室使用对学生开放程度不足

实训室使用对学生开放程度不足是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实训室除了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落实必不可少的授课计划之外,极少对学生开放,学生在课余时间难有机会进入实训室开展实践。仅仅依靠上课时间使用实训室进行实践,难以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这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分析产生这种局面的原因大致包括:(1)可执行性强的实训室开放规程匮乏,实训室管理人员和学生没有可以遵循的操作规程,不知从何着手去充分利用实训室。(2)经费不足,实训室对学生开放以后,将难以避免造成设备损耗增加,加大了设备维护成本,而且必须安排实训指导教师在业余时间去指导学生,由此产生教师额外工作量计算问题。(3)实训指导力量不足,实训室开放后,学生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实训,不局限于上课内容,在实训过程中会提出各种问题,势必要求实训指导教师有开阔的知识面、兼具扎实的理论知识与娴熟的实践技能,这对当前高职院校实训指导教师而言无疑是个极大的挑战。

2.4 实训室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实训室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是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软肋之一,学历、职称偏低是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所学专业与实训室管理脱节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不利于实训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制约了高职实践教学质量的提升。目前,有些高职院校对实训室管理人员队伍建设重视不足,主要体现在实训室管理人员个人进修、薪酬福利等方面得不到足够的关心,实训室管理人员在实践教学中所发挥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肯定,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由此导致高素质管理人才的流失,实训室管理人员学历层次偏低、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难以适应高职实训室管理的需要,对高职实现培养高素质职业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未能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 高职院校实施实训室科学化管理的措施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从以下4个方面着手,实施实训室科学化管理。

3.1 完善实训室管理模式

面对当前高职办学规模发展迅猛但教学资源增长缓慢乃至保持不变的实际情况,为了提高实训室资源的共享程度和使用率,对于实训室必须实行由学校实训室管理部门和系、部共同管理的二级管理模式,这两个部门共同发挥效用、通力合作,切实做好实训室的管理工作。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训室管理部门从大局出发、全盘考虑各方面因素之后,统一管理,调配各系、部的实训室管理人员和设备,实现实训室人力和物力的最合理分布;而各系、部根据各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所要开展的实践教学进行分析、评估,提出专业实训室的改造、建设方案,与学校实训室管理部门共同协商,选择最合适的实训室开设场地、相关设备以及管理人员,组建有特色的专业实训室,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并负责实训室的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3.2 构建智能化实训室管理系统

借助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构建智能化实训室管理系统,实现实训室管理信息化,为实训室安排者、管理者与使用者提供信息交流平台,提高实训室使用信息的共享度和管理工作的准确性。智能化管理系统可采用基于Web的B/S结构,用户只要通过上网提交相应的请求,便能得到结果,方便快捷。用户需使用实训室时可通过Web浏览器访问实训室资源管理界面,提交包括使用时间、需容纳人数等查询条件到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收到客户请求后,检索数据库,并将符合条件的数据返回用户,用户确定使用实训室后由系统生成使用记录返回给用户和实训室管理人员;管理人员通过登录系统即可查询实训室使用情况,及时提供技术服务;而负责安排实训室授课计划的教务管理人员也可通过系统查询由实训室管理人员录入系统的各实训室可承担课程的详细情况,做出更合理的安排。

3.3 加强实训室开放式管理

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实训室面向学生开放,加强实训室开放式管理,是高职院校实训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促进学生就业具有积极意义。因此,必须尽可能在确保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方便、实效的服务,做好实训室开放式管理工作。可根据各个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可执行性强的实训室开放式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强调开放实训室登记制度,学生使用实训室必须登记,确保实训室有效开放;制作详细的实训设备操作规程,以便学生据此进行实践;充分考虑实训室开放后所带来的经费问题,多途径筹措资金,保障实训室开放式管理的实施;建立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责任制,为学生实训提供指导服务。

3.4 提高实训室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

实训室管理人员不仅要做好实训室的管理工作,而且还要辅助任课教师做好实践教学的指导工作,所以没有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实训室管理人员队伍是万万不行的,它是保障实训室正常运行以及实践教学良好开展的重要前提。可通过两个途径来提高实训室管理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一是通过引进学历和职称较高的高层次人才充实实训室管理人员队伍;二是通过提高现有实训室管理人员素质,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在职培训,如鼓励他们在职参加各种业务知识学习和企业的生产实践,使他们不仅能掌握跟他们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也能了解一定的教育技巧和现代教育设备的运用,努力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综合素质,成为优秀的实训室管理人员。

实训室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必须严格遵循教学管理规律,科学化管理实训室,使其充分发挥效益,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摘要:实训室是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基本保障之一,是高职院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分析了高职院校实训室科学化管理的必要性及当前高职院校在实训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有效实施实训室科学化管理的措施。

关键词:高职,实训室,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郭玉梅.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

[2]周思思,隆丹宁.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J].广西轻工业,2009,7

[3]李静.高职院校多专业共享型实验室综合管理方法探讨[J].广东化工,2010,4

[4]谢俊.浅谈民办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时代教育,2010,6

数控实训教学的探讨 篇9

关键词 数控实训;因材施教;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67-02

Research on CNC Training Teaching//Chai Caiguo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in NC training,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instructors should try to provide comprehensible explanation on basic principle. The instructors should vary their teaching method with the change of training content, and have had good effects in CNC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CNC training; teach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teaching method

Author’s address Xingtai Technician College, Xingtai, Hebei, China 054000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凭借其高效率、高稳定性和灵活性,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企业对数控机床的操作和编程人员的需求也日趋增长,各个学校也相继开设了数控加工专业。而近几年来,技工学校招生的质量逐年走低,学生个体的差异尤为明显,这就对教学带来很多问题。因此,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数控机床操作人员,并通过鉴定考试,就成了教学中需要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改进和尝试,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当前各学校数控实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综合运用数控编程和工艺知识,编写中等复杂工件程序进行加工,不知从何人手。2)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校采取的是分组教学,几个学生共用一台数控机床,轮流操作,这样无法有效保证每个学生的操作时间。通常是,熟练的学生兴趣更高,更多地占用机台;不熟练的学生反而更少上机操作,进一步造成其技术无法有效提高和学习兴趣下降。3)重视教法,忽视学法。一些教师千方百计改进教法,学生却因学不得法而兴趣不大。

2 对数控实训教学改进的建议

2.1 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

在进行数控编程的教学时,首先介绍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及其建立方法,并着重对两者之间建立联系的手段——对刀的原理、实质和刀具偏置补偿的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这样可以使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操作其他不同型号、规格的数控机床时,只要通过查阅机床说明书,了解该设备的机械坐标系和对刀步骤,就能利用编程知识进行编程加工了。

由于目前的数控系统种类多种多样,G代码也可能属于不同的系列,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麻烦。而学生到了企业中后,可能会碰到各种不同的系统。因此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G代码进行分类,把它们分成通用代码和专用代码及固定循环两大类。并在教学中实施三步走的策略。

第一步,详细讲解通用的G代碼,如G00、GO1、G02、G03、G32、G40、G41、G42等,以及M、S、T代码,包括其指令格式和使用方法,并编写实例程序。一方面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通用代码的用法,另一方面使学生知道利用通用代码能编写出绝大多数控制系统都能执行的程序。并且对于每个指令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学生对指令基本功能的理解,不仅要清楚每个指令的功能是什么,更应理解该指令是如何实现该功能的。这样学生对指令的掌握就不是仅停留在记忆的表层,而是自己会思考我该怎么用这个指令。

例如车床圆弧加工指令G02/G03,大家都知道在CAD里要画出一段圆弧有很多办法,其中一种就是已知起点、终点和半径,这三者确定了,计算机就可以自动画出唯一的圆弧。数控系统也是一台微型计算机,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所以G02后面的参数正是按照这个原理设计的,为圆弧终点坐标和半径值。如果学生理解G02的原理,在编程时就不会只知道套公式。虽然这个指令很简单,但对初学者来说,有时也会犯错误。再比如车床螺纹加工的简单循环指令G82,这个指令是一个循环指令,在分析这个指令时要注意两点:循环过程包括什么?要循环多少次?

第二步,在保证学生能完全掌握通用代码的基础上,针对培训所使用的控制系统,介绍一些专用代码,如一些设置代码和简化编程用的固定循环等。

第三步,在学生能够独立编程、自己调试直至加工出合格零件的时候(此时,他们已经熟练掌握通用代码和该系统的专用代码及固定循环),教学时再补充一些其他不同系列的专用指令和固定循环,通过比较法,如FANUC系统的G32、G98、G99代码对应于SIMENS系统的G33、G94、G95代码等,更利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在指导学生对具体零件进行编程时,主要帮助学生养成清晰的编程思路和简洁的编程风格。在进行实例讲解时,往往把整个零件的加工程序按工序划分成几个模块,确定每个模块的工艺参数(F、S、T);再把每一模块根据走刀轨迹划分成一段段的程序行。这样编程,可以把一个复杂的程序简单化,从而使编程思路清晰。同时,在编程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程序段以及多指令共段现象,尽量使程序简洁明了,给学生灌输“简为佳”的理念。

2.2 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设置适合他们自己的教学目标。以数控车削螺纹指令为例(FANUKOIMATE系统),针对3个不同层次学生设立各自的教学目标:对优等生不但要求熟练掌握指令G32、G76、G92在实际螺纹加工中的应用,还要求能利用宏程序来加工梯形螺纹,这就基本达到高级技工的要求;对中等生要求能熟练掌握这3个指令,在实际螺纹加工中可以正确应用就够了;而对学困生只要求掌握3个指令中的G92就够了。通过同一课题的这3个教学目标,基本实现优等生不但完全掌握,还能有所提高;中等生遇到螺纹加工可以有3个指令进行选择,而且3个指令还是有所区别的;学困生基本达到会加工三角螺纹,在操作的时候会用G92。通过这个例子也说明要实施分层教学,教师自身对教学大纲和基本教学内容更要吃透吃熟,这样在分层设立教学目标时才会心中有数,层次清晰。

评价分层,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自信。任何一种评价方式都应该是学生人生旅途上的一次“加油”,都应该为学生前行提供动力。所以在数控实训教学中要注重分层评价:对于学困生在评价时应以鼓励为主,哪怕最微小进步,比如工件尽管尺寸错但粗糙度提高了,也要给予鼓励,说明他刀磨得好了;对于中等生评价时主要也是鼓励,但要指出不足的地方,并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对于优等生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指出存在的问题,注重培养他们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授之以渔,学生为本

实践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实践教学要改变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学合一》一文中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要转变教师和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认识和态度。学生应由被动变主动,教师由教学过程的主宰者变成教学过程的引路人,从而激活师生双方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运用教材和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难度不大,教材中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教师可以提示或引导学生在教材中寻找相关内容,边学边做和边做边学,带着疑问去寻找答案,带着猜想去验证结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向学生传授学法,让学生学会读书,学会运用资料,带着目标去解决问题,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

2.4 培养学生良好的工艺分析能力

无论常规加工还是数控加工,首先必须要分析工件图纸,进行工艺分析与工艺规划。因此,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工艺能力。学生均已学过机械制造方面的专业基础课,掌握了工艺方面的一些理论基础知识,但缺乏实践经验,实际的工艺分析能力较差。因此,在工艺方面的教学中较多采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对从工厂中收集的典型零件进行工艺分析,并由教师对工厂中实际采用的工艺方案进行点评,解释该方案是符合具体的哪一条工艺原则或工艺方法。辅导的重点在于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工艺分析和工艺规划的良好习惯,即结合工艺的理论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5 保证操作安全,提高零件质量

操作机床进行零件加工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操作错误,归纳起来大致包括5大类:程序不符合工艺规划;指令使用不当;录入错误;对刀错误;工件和刀具的装夹不牢靠。同时,学生刚开始练习操作机床时,或多或少会有点儿恐惧心理,在发生撞刀等故障后,恐惧心理会变得很严重,甚至影响到培训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指导学生操作时,一方面鼓励学生,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手把手地教会他们掌握调试程序的3个关键点来避免故障的发生,即检查工件和刀具安装得是否可靠的方法、查看图形模拟的技巧、刀具进入切削前暂停的技巧。掌握了第二个技巧,可以排除除了对刀错误以外的所有错误;而掌握了第三个技巧,可以排除对刀错误。学生掌握这些方法后,基本不会出现大的事故。在保证零件加工质量方面,主要教会学生对刀试切法、程序调节法、刀具磨损的补偿方法及让刀量的变化等内容。学生通过使用上述方法,大都能加工出合格的零件。

3 小结

通过工艺、编程、操作3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施,在数控实训中取得较好的效果,使教学充分体现教法为主导、学法为主体,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的关系,与学生在交流互动中共同体验、感受成功,帮助学生获得知识,体验过程,掌握方法,使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当然,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进一步探索,力争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韩鸿鸾.数控加工工艺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顾力平.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数控车床分册[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外科学实训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篇10

1 改革的必要性

目前, 在国内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中, 仍以课堂讲授为主, 重视理论灌输, 忽视能力培养与素质熏陶。实训课依附于理论课, 且无专门的教研室和专任教师, 缺乏统一编写的外科学实训教材;实训教学手段单一、设备落后, 外科技能训练缺乏完整性与系统性, 缺少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而导致学生临床技能水平下降。

国务院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均明确指出: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为全面推进面向学生,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形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这一要求使得实训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2 改革思路

为适应我校面向基层、社区、农村的人才培养目标, 以及按照卫生部《关于加强为农村培养高素质医疗人才》的要求, 以《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为依据, 经过深入调查和反复论证, 对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训课程体系进行改革。改革目的:以突出能力为核心, 以培养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初步的外科思维能力、扎实的外科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学习能力为目标, 以科学设置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充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先进可行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合理匹配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保障, 建立科学、合理的外科学实训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 将原外科学总论与各论的实训内容重新优化整合, 除进一步加强外科基本技能实训项目外, 增加《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中的外科实训内容, 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师需掌握的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实训项目, 强调外科技能培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并编写《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训指导大纲》《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训指导教材》。同时, 成立外科实训教学中心, 在原外科学实验室的基础上, 扩建动物实训室、仿真手术实训中心、电化教学中心。

3 改革措施

3.1 实训内容

广泛征求乡 (镇) 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专科医学生外科技能的基本要求, 结合《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大纲》, 重新调整外科学总论与各论的实训内容, 将外科学总论的手术学基础和各论的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诊治技术归入外科学实训课程体系中。例如, 将原本不属于外科学实训内容的导尿术、胸膜腔穿刺闭式引流术、腹腔诊断性穿刺与灌洗、静脉切开术等内容编入《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训指导大纲》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外科学实训指导教材》。实训课由原来的14学时增加到30学时, 实训项目由原来的7项增加到15项, 每个实训项目2学时。随理论课同时开课, 每周完成一个实训项目。

3.2 实训方法

与理论课内容和进度相对应。例如, 理论课讲到“外科感染”章节时, 实训课讲述“脓肿的切开引流术”, 理论课不再讲述“脓肿”一节内容, 而是由教师在外科实训教学中心进行小课堂的讲解和示教。教师讲解、示教结合视频教学, 时间限定在30~40分钟, 剩余时间让学生进行训练, 教师分组辅导。另外, 将外科实训教学中心由封闭式变为开放式, 需要反复练习的学生只需提前预约时间与实训内容, 即可在实训中心进行练习, 直至熟练掌握。此外, 还合理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日, 分批安排学生到附属医院、各教学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30学时的临床实践, 使之获得真实体验;顶岗实习时, 则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每一个实训项目。

3.3 考试方式

采用与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一致的三站式考试方式, 学生通过抽签决定需考试的实训项目, 成绩与理论成绩并列, 满分为100分。

4 结果

在我校2005级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专业的560名学生中实施新的实训课程体系, 自编教材。通过调查发现, 95.8%的学生认为实施新的实训课程体系, 能增强动手能力, 96.5%的学生认为能促进理论联系实际。实习医院反馈的信息也肯定了实施新实训课程体系的教学效果。

实训课程体系改革突破了外科学实验课附属于理论课的传统模式, 创造性地将外科学实训内容与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接轨、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对专科医学生外科学技能的基本要求衔接, 真正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模式[2]。新实训课程体系既有利于学生对实训内容的学习、提高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也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通过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 独立开展工作, 为基层和社区培养出真正能够“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琴.外科实验教学改革尝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04, (4) :49~51.

上一篇:互联网精神下一篇:室外照明电气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