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精选7篇)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篇1
h TERC (Human Telomerase RNA Component, 人端粒酶RNA组成基因) 位于人类3号染色体长臂, 其异常扩增可导致肿瘤的发生。目前研究证明, h TERC在子宫颈鳞癌或腺癌、食管鳞癌、肺鳞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扩增, 与肿瘤的发展密切相关。目前研究显示, h TERC在宫颈活检和宫颈脱落细胞中的表达与宫颈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HR-HPV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 Virus,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 这一点已达成共识, 但在15%~20%HPV持续感染病例中, 只有低于5%发生宫颈癌。因此, 如何从HPV感染者中分流出真正具有癌变风险的人群, 是当前所面临的难题。本研究通过检测HR-HPV阳性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中h TERC的表达,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其在HR-HPV阳性患者宫颈病变中诊断分流的意义。
1 资料来源
选择2013-07—2014-04就诊于山西省汾阳医院门诊HR-HPV阳性, 且均有宫颈活检结果的宫颈脱落细胞学标本84例。患者年龄27~62岁, 中位年龄37岁, 均为有性生活妇女, 其中宫颈活检结果为正常12例、CINⅠ20例、CINⅡ20例、CINⅢ20例、SCC12例。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组织中h TERC基因扩增情况。
2 实验方法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按照参考文献分别检测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中h TERC基因拷贝数, h TERC/CSP3DNA双色荧光探针 (购自广州安必平科技有限公司) 。h TERC DNA探针作为检测探针, 杂交到3号染色体长臂, 荧光信号为红色 (四甲基罗丹明) ;CSP3DNA作为对照探针, 杂交到3号染色体着丝粒, 荧光信号为绿。正常细胞为单个细胞核中红绿信号各2个, h TERC基因扩增异常细胞为单个细胞核中红信号>2个, 绿信号≥2个。每张片子随机计数100个细胞, 记录阳性信号细胞的个数和信号模式, 绘制ROC曲线, 确定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CINⅡ/Ⅲ/SCC) 的阳性界值。本实验宫颈脱落细胞中验临界值为6%, 宫颈活检中的临界值为11%, 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 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比较各级病变中h TERC基因的扩增的阳性率;采用卡方检验, 检验水准α=0.05;利用Spearman秩相关检验, 分析h TERC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
4 实验结果
4.1 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的检测结果
在84例患者中, 50例h TERC扩增阳性。在正常及慢性炎、CINⅠ、CINⅡ、CINⅢ、SCC组所对应的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8.33% (1/12) 、15.00% (3/20) 、80.00% (16/20) 、90.00% (18/20) 、100% (12/12) , 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x2=48.858, p<0.001) 。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的扩增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rs=0.713, p<0.001) 。
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的扩增在预测≥CINⅡ病变中的敏感度、特异度, 分别为92.00%和82.35%.
4.2 宫颈活检组织中h TERC基因的检测结果
在84例患者中, 54例h TERC扩增阳性。在正常及慢性炎、CINⅠ、CINⅡ、CINⅢ、SCC组所对应的的宫颈活检中h 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16.67% (2/12) 、25.00% (5/20) 、80.00% (16/20) 、95.00% (19/20) 、100% (12/12) , 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x2=42.332, p<0.001) 。Spearman秩相关检验显示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的扩增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rs=0.671, p<0.001) 。
宫颈活检组织中h TERC预测≥CINⅡ的敏感度、特异度, 分别为87.03%和83.33%.
5 讨论
h TERC与端粒酶逆转录酶、端粒酶结合蛋白等共同参与端粒的组成, 在人类端粒酶RNA基因中, 在长约450个碱基的人端粒酶RNA序列中, 有一段长11个核苷酸区域, 发生在该模板区域的h TERC突变, 将导致端粒酶功能改变, 从而出现染色体异常。h TERC基因由Feng等于1995年首次从肾癌293细胞系e DNA文库中筛选出, 定位于3q26区, 是合成端粒重复序列的模板。其模板序列为5’—CUAACCCUAAC—3’。虽然大量实验证明, 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甚至95%的癌前病变患者携带HPV癌基因;但在15%~20%HPV持续感染病例中, 只有低于5%发生宫颈癌。只有当病毒持续感染且整合入宿主细胞, 才会发展为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目前研究显示, h TERC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与宫颈病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课题较之前的研究不同, 主要集中在对HR-HPV感染的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组织中的表达, 通过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与宫颈活检中h TERC基因的表达, 发现二者的表达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h TERC的表达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预测宫颈高度上皮内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宫颈脱落细胞中h TERC的表达完全可以替代宫颈活检组织中h TERC的表达, 对宫颈病变的活检结果提供一定的预测价值。对于h TERC扩增阳性的宫颈低度病变应密切随访, 对于h TERC扩增阴性的宫颈低度病变可延长随访时间;而对于h TERC扩增阳性的宫颈高度上皮内病变, 要警惕宫颈浸润癌的可能, 并且及时治疗。
关于FISH检测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中h TERC最佳界值的确定, 目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均数加减3倍的标准差;另一种为以宫颈活检为≥CINⅡ为金标准, 绘制受试者特征曲线 (ROC曲线) , 我们在这里更推荐后者。该界值的范围国内外报道多在5%~20%, 本研究中应用ROC曲线确立宫颈脱落细胞中和宫颈活检中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界值, 分别为6%和11%, 二者的误差考虑为宫颈活检组织中FISH细胞杂交的成功率略高于宫颈脱落细胞。对于不同文献报道中界值的误差考虑, 与样本含量、是否合并HPV的感染及感染类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总之, 宫颈脱落细胞、宫颈活检组织中h TERC基因扩增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相关, 利用FISH技术检测h TERC的扩增, 可对HR-HPV阳性患者病理诊断和可能的进展进行预测, 避免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不足、宫颈低度病变的过度治疗, 对长期无价值的随访等具有一定的意义。
摘要:通过检测HR-HPV感染的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中hTERC的表达,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探讨其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对84例HR-HPV阳性 (宫颈活检结果为正常及慢性炎12例、CINⅠ20例、CINⅡ20例、CINⅢ20例、SCC 12例) 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检测) , 分别检测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组织中hTERC的表达;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曲线) , 分别确立细胞学和组织学中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最佳界值。实验结果为:①在正常及慢性炎、CINⅠ、CINⅡ、CINⅢ、SCC组所对应的宫颈脱落细胞中, 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8.33% (1/12) 、15.00% (3/20) 、80.00% (16/20) 、90.00% (18/20) 、100% (12/12) , 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rs=0.713, p<0.001) 。②在正常及慢性炎、CINⅠ、CINⅡ、CINⅢ、SCC组所对应的的宫颈活检中, 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16.67% (2/12) 、25.00% (5/20) 、80.00% (16/20) 、95.00% (19/20) 、100% (12/12) , 与宫颈病变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rs=0.671, p<0.001) 。③宫颈脱落细胞中hTERC的扩增在预测≥CINⅡ病变中的敏感度、特异度, 分别为92.00%和82.35%;宫颈活检组织中hTERC预测≥CINⅡ的敏感度、特异度, 分别为87.03%和83.33%.实验可以得出:hTERC在HR-HPV阳性宫颈病变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和宫颈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具有一致性, hTERC在预测HR-HPV阳性且宫颈细胞学检查为异常的宫颈病变的病理结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hTERC,宫颈,脱落细胞,活检
参考文献
[1]Heselmeyer·Haddad K, Sommerfeld K, White NM, et a1.Ge-nomic amplification of the human telomerase gene (TERC) in papsmears predicts the development of cervical cancer[J].Am J Pathol, 2005 (04) .
[2]Andersson S, Wallin KL, Hellstrom AC, et a1.Frequent gain of the human telomerase gene TERC at 3q26 in cervical adenocarcinomas[J].Br J cancer, 2006 (03) .
[3]Chen Q, Wang X, Ru Y, et a1.Amplification of the telomcrascRNA component gene in the process of human esophageal carcinogenesis[J].Tohoku J Exp Med, 2011 (02) .
[4]Bobadilla D, Enriquez EL, Alvarez G, et a1.An interphase fluorescenee in situ hybridization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3q26.2/EVI, rearrangements in myeloid malignancies[J].Br J Haema—tol, 2007 (06) .
[5]李静然, 魏丽惠, 刘宁, 等.应用双色间期FISH技术中宫颈脱落细胞取材及制片方法的探讨[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07 (06) .
[6]李素红, 刘玲玲, 马海霞, 等.宫颈上皮癌变过程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基因扩增与人乳头状瘤病毒的表达[J].中华病理学杂志, 2012 (02) .
[7]Feng J, Funk WD, Wang SS, et a1.The RNA componet of human telomerase[J].Science, 1995 (522a) .
宫颈细胞学检查 篇2
宫颈细胞学检查(TCT)为宫颈病变首选的初筛方法,也是对宫颈癌筛查最为有效的方法,如果大范围、规范地开展TCT,并随之科学规范地诊断、处理、随诊,可以显著地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如何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是用TCT配套的毛刷,取材的部位应在宫颈外口的移行带区域。取材后将毛刷置于TCT特殊的液体瓶里搅拌,尽量获得取材的脱落细胞。标本在实验室处理后由计算机阅片结合细胞学专家的鉴别,最后得出结论。
取材时要求患者24小时内无性交或清洗阴道;非月经期;停用阴道内抗生素或抗霉菌药1周后;在进行阴道双合诊检查前进行。对于绝经期前后或宫颈治疗等原因使鳞柱交界部上移,以及宫颈腺癌可能原发于宫颈管,可以同时加取宫颈管的涂片,以提高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
如何评价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
TCT的报告系统包括6个方面的内容,即:①标本量对诊断评价的意义,满意(>40%为满意)、不够满意或不满意。②诊断范围,正常、良性细胞改变或上皮细胞异常。③描述性诊断,包括伴有感染的良性细胞改变、反应性或修复性改变。④上皮细胞异常包括对诊断无决定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2001年Bethesda 系统在ASC中除了ASC-US,另增加了不能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H,high)。其高危性处于ASCUS与HSIL二者之间。⑤腺细胞异常,包括对诊断无决定意义的非典型腺细胞、子宫内膜细胞、宫颈内膜腺癌、子宫内膜腺癌和子宫外、非特异性腺癌。⑥激素评估(仅在阴道细胞涂片时使用)。
宫颈细胞涂片诊断的准确性,国外文献报道差异较大,为67%~929%。国内统计为843%~934%。总的说来,宫颈细胞学涂片诊断HSIL和浸润癌的特异性较高,但对于LSIL的特异性较低,目前虽无假阳性的具体统计,过度诊断的病例并不少见。宫颈细胞学涂片诊断的敏感性较低,国外统计其假阴性率可在20%左右,其发生主要与取材的技术和是否及时固定有关。
如何诊断、治疗及随诊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患者
鳞状细胞病变:①ASCUS:有关非典型鳞状细胞的处理。《指南》推荐的对于ASCUS处理包括三种方案:重复两次宫颈细胞学涂片,立即阴道镜检查,以及对高危亚型HPV的DNA检测。a如选择重复细胞学涂片的方法,应间隔4~6个月对患者进行重复的宫颈细胞学涂片。重复结果仍为ASCUS或更高等级的细胞异常,立即行阴道镜检查。连续2次重复结果均为正常,转入常规的细胞学筛查(见图1)。b.如选择立即阴道镜检查,未发现CIN者,随诊12个月时重复宫颈细胞学涂片。发现CIN则按相应原则处理(见图2)。c.如选择高危亚型HPV的DNA检测,对结果阴性者,随诊12个月时重复宫颈细胞学涂片。结果阳性者,则行阴道镜检查。如阴道镜下的活检未发现CIN,分别在随诊6个月和12个月时,重复宫颈细胞学涂片;或在12个月时重复高危亚型HPV的DNA检测。如重复出现ASCUS或更高等级的细胞异常,或HPV阳性,应重复阴道镜检查(见图3)。②ASCH:《指南》推荐的对于ASCH处理为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结果未发现病变,建议再次复习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检查的结果,如与前不同,按相应的原则处理。如仍为ASC-H,分别在随诊6个月和12个月时,重复宫颈细胞学涂片;或在12个月时重复高危亚型HPV的DNA检测。如重复出现ASC-H或更高等级的细胞异常,或HPV阳性,应重复阴道镜检查。为了避免过度治疗,诊断性的电切(LEEP)不应常规用于缺乏组织学CIN证据的ASC-H治疗(见图4)。③LSIL:推荐阴道镜检查下的宫颈活检。如检查操作满意,移行带清晰,还应行宫颈管活检,特别对无肉眼可见病变的病例。对于未暴露出移行带的不满意阴道镜检查术,应行宫颈管活检。上述检查未发现CIN,分别在随诊6个月和12个月时,重复宫颈细胞学涂片;或在12个月时重复高危亚型HPV的DNA检测。如重复出现ASC-US或更高等级的细胞异常,或HPV阳性,应重复阴道镜检查。诊断性的电切(LEEP)不应常规用于缺乏组织学CIN证据的LSIL治疗。a.阴道镜检满意:见图5。b.阴道镜检不满意:颈管活检(-)——细胞学及HPV。④HSIL:对于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处理为阴道镜检查下的宫颈活检和宫颈管活检。对于组织学证实CIN的HSIL,按宫颈组织学异常的2001临床处理指南治疗。如阴道镜结果满意,活检仅为CINⅠ,建议再次复习细胞学、阴道镜和组织学检查的结果。重复阅片的结果支持HSIL,或不能再次复习,对非孕期者建议行宫颈诊断性切除术。对于阴道镜检查也提示HSIL者,可首选宫颈诊断性切除。对这类患者可省略宫颈管活检。对于缺乏组织学CINⅡ和Ⅲ证据的年青生育期妇女的HSIL,可以选择间隔4~6个月复查细胞学和阴道镜的方法随诊1年,如疾病进展再按相应的原则处理。
HSIL——阴道镜检及颈管活检。
腺细胞病变:推荐所有类型的AGC和AIS都应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管活检。对于>35岁或不明原因阴道出血的年轻妇女,还应行子宫内膜活检。阴道镜检查未发现浸润癌,对于倾向恶性的AGC或AIS应采用冷刀锥切。阴道镜活检仍为非典型腺细胞,每4~6个月随诊宫颈细胞学涂片,连续4次阴性转入常规筛查。
AGC或AIS——阴道镜检,镜下活检及颈管内活检。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我院妇科门诊诊治的宫颈病变患者338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9~69岁,平均39.82岁,电子阴道镜诊断检查154例,行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88例,行二者联合检查96例。所有患者均行病理活检。
1.2 检查方法
1.2.1 电子阴道镜检查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清洁外阴,放置扩阴器,以消毒纱球拭去宫颈表面粘液。调节阴道镜(徐州派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目镜屈光度后再调节阴道镜焦距,常规行醋酸和碘试验。循序镜检宫颈部上皮、血管等变化。发现异常部位留取影像资料并取组织送病理检查。根据镜下所见做出诊断。
1.2.2 脱落细胞学检查
采用液基细胞学检查(LCT)。将宫颈取样毛刷的中央刷毛插入子宫颈管,周围刷毛覆盖子宫颈口,同一个时针方向转动5周后,取出毛刷,放入TCT专用标本收集瓶漂洗标本,应用Thinprep 2000系统处理后制成薄层细胞涂片镜检。
1.3 研究方法
以病理诊断为黄金标准,比较分析3组诊断符合率。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阴道镜、阴道脱落细胞学和联合检查对宫颈糜烂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符合率达81.82%,显著高于其他2 组(P<0.01);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息肉诊断(表1)。
注:与联合组比较,*P>0.05;#P<0.01
3 讨论
子宫颈是女性内生殖器的一部分,因其特殊的生理位置和组织结构,容易接触外界物理和生物因素刺激而产生病变。宫颈糜烂(慢性炎症)、子宫内膜异位、宫颈息肉等是其常见疾病,宫颈癌则是其最严重病变,可危及患者生命。据统计,我国每年约有5.3万人死于宫颈癌,居女性癌症死亡的第2位[1],目前,业内公认宫颈病变均为宫颈癌发生的基础,因此早期发现宫颈病变是筛查和阻断宫颈癌的关键环节。随着医学精密仪器和生物学研究不断进展,对宫颈病变的诊断方法和手段也日益精确,其中以阴道镜和LCT检查最具代表性。
阴道镜应用原理是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将子宫颈、阴道和外阴的粘膜放大一定的倍数,在光源的照射下,观察肉眼所看不到的上皮和血管的变化,早期主要用于下生殖道疾病的诊断,近年来,研究人员将阴道镜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研制的光电一体化阴道镜,使显像范围更广,图像更清晰,分辨率更高,为临床宫颈病变的诊治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杨冠英[2]等研究表明,阴道镜检查可定位活组织检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尤其是对临床上无症状并且宫颈上无肿瘤形态的子宫颈早期癌变更有意义。
LCT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脱落细胞的一种检查方法,与传统的巴士涂片比较,具有标本满意度高,技术稳定,可重复操作,脱落细胞分布均匀等优点,可有效提高异常细胞检出率。张春香[3]等应用LCT检查诊断宫颈病变,与常规巴氏涂片比较,宫颈癌检出率提高至72.86%,但费用较高,同时准确度受检验技师的经验和水平影响较大。
本组阴道镜、阴道脱落细胞学和联合检查对宫颈糜烂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符合率达81.82%,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提示阴道镜和LCT检查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阴道镜对未形成瘤体的子宫颈癌容易漏诊,而LTC对子宫颈息肉无诊断价值,二者联合检查科互相弥补缺陷,提高诊断准确性。
值得注意的是,本组有18例存在2种以上宫颈病变,病理检查有19例为其他病变,提示宫颈病变复杂,临床检查和诊断既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又要抓住重点,解决患者的主要疾病,重点要早期发现或排除宫颈癌性病变,以免造成严重后果[4]。
摘要:目的 探讨阴道镜与阴道脱落细胞学联合诊断宫颈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2008年3月至2009年4月我院妇科门诊诊治的宫颈病变患者338例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黄金标准,比较分析阴道镜检查组、脱落细胞学检查组以及二者联合检查组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阴道镜、阴道脱落细胞学和联合检查对宫颈糜烂和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高,三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检查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符合率达81.82%,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息肉诊断。结论 阴道镜和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对宫颈常见病变诊断价值较高,但对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诊断准确度较低,联合检查对宫颈病变的性质具有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阴道镜,阴道脱落细胞学,宫颈病变,联合,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朱镭,戴智莉,王晶,等.液基细胞学与阴道镜联合应用对宫颈癌前病变的临床意义[J].实用肿瘤学杂志,2007,21(5):437~440.
[2]杨冠英,周亚梅.电子阴道镜在子宫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大理学院学报,2003,38(1):37.
[3]张春香,刘欣,张居民.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8,19(1):32~33.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篇4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浆膜腔积液患者852例, 男517例, 女335例, 年龄20~89岁, 大多数在45~75岁。
标本采集与制备方法:在进行标本的采集之前, 先要在清洁的标本瓶内先加入一定量的106mol/L枸橼酸钠抗凝剂, 标本与抗凝剂的比例10:1, 送检标本100~200ml。对于送检标本, 通常先观察它的一般情况, 如性状和颜色等, 待标本自然沉淀20分钟后吸取沉淀物装于离心试管中, 安装玻片和离心滤纸至模具中, 使用珊顿cytospin3细胞离心机1500转/分离心5分钟, 然后弃去上清液, 细胞学玻片自动完成, 其上细胞均匀分布, 薄厚适宜, 涂片2~4张, 立即固定于95%酒精中15分钟行HE染色。
诊断标准:采用三级分类法[1]:Ⅰ级阴性:涂片中见数量不等的间皮细胞及炎性细胞;Ⅱ级可疑:涂片中有异型细胞;Ⅲ级阳性:涂片中有肯定的恶性肿瘤细胞。
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结果:852例浆膜腔积液标本中, 涂片检查肿瘤细胞阳性 (Ⅲ级) 173例 (20.31%) ;可疑 (Ⅱ级) 32例 (3.76%) ;阴性者 (Ⅰ级) 647例 (75.94%) 。对检测结果为Ⅲ、Ⅱ级的205例经临床有关资料 (X线、B超、CT、MRI、内窥镜、病理组织活检、肿瘤标记物) 确诊为恶性肿瘤198例, 检出率23.24%, 其中32例II级者有7例良性病变, 假阳性率21.88%。654例Ⅰ级中5例后经临床证实为恶性肿瘤, 重阅存片找到可疑肿瘤细胞, 假阴性率0.76%。
恶性积液分析:恶性浆膜腔积液中腺癌占绝大多数 (67.17%) , 鳞癌 (17.17%) 、恶性间皮瘤、未分化癌以及其他类型的恶性肿瘤则少见。恶性浆膜腔积液病理分型, 见表1。
恶性积液内肿瘤细胞的来源与肿瘤生长部位有关, 肿瘤来源及原发部位的确定对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34例胸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以肺癌比例最大, 共104例 (77.61%) ;其次是乳腺癌, 共7例 (5.22%) ;卵巢癌、食管癌各4例 (2.99%) , 胃癌3例 (2.24%) 。49例腹腔积液中卵巢癌16例 (32.65%) 、胃癌12例 (24.49%) 、肝癌7例 (14.29%) 、肠癌5例 (10.20%) 。恶性肿瘤原发灶分布情况, 见表2。
良性浆膜腔积液分析:649例良性积液中, 结核性积液占多数, 共238例 (36.67%) , 其次为肺感染、脓胸、胸膜炎、腹膜炎、肝硬化、肾病、心力衰竭等。
讨论
细胞学诊断是临床工作中常用的一种检查和诊断方法, 它从几百年前开始发展至今, 它主要是对细胞形态和性质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近年来, 有着许多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 它们相对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来说有着许多优势, 使得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有逐渐被取代的趋势。但是, 由于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形态学检查费用低廉, 设备采购费用也相对较低, 并且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等特点, 使得它在国内的一些基层医疗单位仍有着广泛的应用。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寻找肿瘤细胞, 对积液的性质进行鉴别, 此外, 浆膜腔积液中的肿瘤细胞可以由远处的肿瘤组织中随血运等途径转移而来, 也可以是由附近的肿瘤组织中脱落蔓延而来, 如果在积液中发现肿瘤细胞, 就可以根据它的特点来对原发部位的肿瘤的情况进行推断[2]。常见到低分化的恶性肿瘤细胞, 它们的胞浆通常分化都不明显, 所以在临床上造成我们对其分型的困难, 但它们一般都具备癌细胞的一些特点, 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对原发部位的肿瘤的情况进行推断, 如当我们在积液中看到有大量乳头状细胞球团, 并且这些细胞有砂粒体, 则可能是卵巢囊腺癌或甲状腺癌。如果发现有单个的小细胞癌, 则提示有淋巴瘤或小细胞癌的可能。大而单一, 有胞质角化现象提示鳞癌 (图1, 图2) 。腹水中具典型的印戎细胞 (图3, 图4) , 可能是胃癌[3]。
浆膜腔积液细胞学检查的最主要的目的是寻找肿瘤细胞, 对积液的性质进行鉴别, 它能够当作恶性肿瘤额诊断指标。本实验的阳性检出率23.24%, 在资料报道范围内 (9%~44%) 。如果我们在积液中找到了恶性肿瘤细胞, 但对该患者的病情尚不能明确诊断时, 对这些细胞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则可作为诊断的首要依据。因此, 无论患者处于疾病的早期或晚期, 只要能够在浆膜腔积液中寻找到脱落的肿瘤细胞, 都可以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从而对该患者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 并且脱落细胞学检查的诊断结果要显著比传统的诊断方法高, 如CT、MRI等[4]。特别是对于一些找不到原发病灶的恶性肿瘤患者, 我们通过脱落细胞学检查确认该肿瘤细胞的性质, 并逐步去推断它的原发部位, 这对我们为患者选择下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方案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进行浆膜腔积液检查时, 发现的恶性细胞中, 最多见的是上皮癌细胞, 这其中又以腺癌为最多见 (67.17%) , 与文献报道相符[5]。在对胸腔积液进行检查时, 如果我们发现了腺癌细胞, 那么首先应该怀疑的是肺癌, 其次是乳腺癌。而在对腹腔积液进行检查时, 如果我们发现了腺癌细胞, 则可能来自于腹卵巢癌、胃癌及肝癌;鳞癌、未分化癌和其他肿瘤较少见。这是由于原发性肺癌中鳞癌和未分化癌的类型大多数都是中央型, 而中央型的癌组织多位于肺门附近, 距离胸膜腔的位置较远, 所以它导致胸膜腔积液的可能性比较小, 我们在进行胸膜腔积液检查时找到癌细胞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小。此外由于肺鳞癌的起源部位多数是在主支气管, 这些部位的肿瘤组织随着发展会逐渐增大, 最后导致气管管腔的阻塞, 严重时会引起肺不张, 从而影响癌细胞的脱落。肺腺癌多是周围型, 它距离胸膜的位置较近, 当肿瘤不断发展时也容易侵及胸膜, 从而易造成胸膜腔积液, 脱落的肿瘤细胞也容易进入胸膜腔, 进行胸膜腔积液检查则容易发现肿瘤细胞。而腹腔积液多由卵巢癌、胃癌引起 (38.4%) , 与文献报道相符[6]。当患者发生肝癌时, 可引起血性腹水, 但此时在腹水中通常难以找到癌细胞。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癌组织多位于肝脏实质, 尚未发展到肝表面, 从而使癌细胞难以脱落进入腹腔所致[7]。
在浆膜腔积液的良性标本中, 我们见到的细胞多是淋巴细胞, 还可见到间皮细胞和组织细胞。我们对238例结核性积液进行脱落细胞学检查, 仅在1例样本中发现有上皮样细胞成分, 2例样本中找到多核巨细胞。这些患者中都没有发现有干酪样坏死和抗酸染色阳性, 多以渗出性改变的淋巴细胞反应为主。据此推断, 当我们进行浆膜腔脱落细胞学检查时, 如果发现有大量的淋巴细胞的存在, 则很有可能是结核性积液。此外, 在一些炎症性病变中, 较多见的细胞则是中性粒细胞和脓细胞。
在一些非肿瘤性的积液中, 我们可以看到增生间皮细胞。仔细检查还可能发现有多核间皮细胞, 这种细胞的细胞核一般有3~5个, 特殊情况下可达到20个, 甚至更多, 还可发现有多量的幼稚间皮细胞, 它的排列方式和腺癌相类似, 但细胞与癌细胞有着本质的不同, 如细胞较小, 核也非常小并且多位于细胞中央, 胞浆丰富, 核无恶性特征等。所以, 异常细胞的分布排列状况对诊断亦有一定帮助。总之, 当我们对浆膜腔积液细胞进行检查诊断时, 不能仅依据核的状况进行判断, 还需要把别的一些资料相结合起来一起观察, 如胞浆的特点, 细胞的排列方式等, 从而做出正确的临床诊断。
对于恶性积液中, 其不能判断原发病灶1.0%。即使在临床上很难发现原发病灶, 但可以依据积液中恶性细胞多而典型, 然后与该患者的临床资料相结合, 从而对患者做出明确的诊断。所以, 对于那些在临床上不能做出明确诊断的患者, 如果发现其有恶性浆膜腔积液, 则可以对其进行浆膜腔积液的脱落细胞学检查, 从而明确患者的病情, 这对采取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手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单次积液检查发现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不是特别高,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通常可以采取多次检查的方式来提高阳性率, 特别是对一些高度怀疑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要对其浆膜腔积液进行多次检查, 切不能因为一二次化验没发现阳性结果而造成误诊[8]。
852例标本中假阳性率21.88%, 假阴性率0.76%。有7例假阳性结果, 造成假阳性的原因是我们在检查时把间皮细胞错误当作了异型细胞。这是由于一些刺激因素的存在, 如肿瘤、炎症等, 可造成浆膜腔积液中的间皮细胞过度地增生活跃, 从而难与肿瘤细胞相鉴别, 尤其是一些腺癌细胞。此外, 由于一些新的病理医师的临床诊断经验欠缺, 从而导致了一些误诊的可能。5例假阴性结果, 2例把分化较好、胞质较丰富的腺癌细胞误为增生间皮细胞, 2例把小细胞肿瘤误认为退变的淋巴细胞, 1例制片不理想, 片中大量血细胞堆积重叠, 诊断者阅片不仔细漏掉了少量的肿瘤细胞。所以, 在临床工作中, 为了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就务必要对诊断者进行严格要求, 使他们对各种细胞的形态学特点熟练掌握, 只有这样, 才能在临床工作中做出更加细致和严谨的诊断, 才能保证细胞学诊断结果的正确性。
参考文献
[1] 张郭华, 胡福定.实用胸膜疾病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7:182.
[2] 马正中, 阚秀, 刘树范, 等.诊断细胞病理学[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0:249-250.
[3] 曹跃华, 杨敏军, 等.细胞病理学诊断图谱及实验技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117-118.
[4] 王颖, 王永才, 王忠利, 等.重新评价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病理学诊断价值及意义[J].医药世界, 2006, (7) :65-67.
[5] 李沛, 李娜, 章豫, 等.367例胸腹腔积液脱落细胞学检查诊断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2, (8) :942-943.
[6] 刘蕴霞, 刘玉侠, 钟政荣, 等.恶性浆膜腔积液200 例细胞学检验的临床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 2012, 1 (10) :112.
[7] 陈忠, 虞秀兰.74例腹膜腔积液恶性细胞教学标本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 1993, 11 (4) :207.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篇5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 L1蛋白,宫颈脱落细胞,宫颈病变
宫颈癌是常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在世界范围内居女性恶性肿瘤第2 位,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居于首位。 其发病率高,预后差,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 大样本量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研究数据已提示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都有HPV感染[1]。 但是,HPV感染并非均导致宫颈恶性病变, 大部分的HPV感染即使不经过治疗,8~10 个月后也能自行转阴[2]。 因此,寻找能够预测宫颈病变结局的方法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研究通过联合检测HPV DNA及HPV L1 蛋白来评估宫颈病变严重程度,旨在为宫颈病变筛查提供指导。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9 月~2015 年9 月在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并诊断为宫颈病变的596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6~57 岁,平均(35.3±2.1)岁。根据宫颈组织病理学结果将其分为宫颈炎(349 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Ⅰ级(CINⅠ级,78例)、CINⅡ级(59 例)、CINⅢ级(63 例)及宫颈癌(47 例);根据宫颈液基细胞学结果分为: 未见异常细胞(NILM,286 例)、 意义未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81 例)、 不能排除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94 例)、轻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LSIL,79例)及高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HSIL,56 例)。 不同组别患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标本采集
采样前确保患者不在月经期且近期无阴道用药史。 宫颈脱落细胞采集:用消毒棉签蘸无菌注射用水擦拭宫颈口后,采用新柏氏液基细胞专用刷,以宫颈口为中心旋转,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周,刷取宫颈鳞-柱状上皮交界处的宫颈脱落上皮细胞,刷头浸入新柏氏保存液中,反复洗涤使细胞尽可能多地浸入保存液中。 HPV DNA采样:宫颈刷插入宫颈口,顺时针逆时针各旋转3 周,将刷头折断放入保存瓶中,送检。
1.3 检测方法
宫颈细胞经自动制片机制片、染色、封片等步骤制成薄层细胞涂片,由我院病理科医生用TBS诊断系统阅片及诊断。 HPV DNA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法进行检测,利用对抗体捕获信号放大,产生光信号经微孔板分辨仪器测量,获得相对光强度,与设置的标准对照值进行比较,≥1 为阳性,<1 为阴性。 HPV L1 蛋白采用美国Advanced公司的HPV L1 蛋白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 不同宫颈组织间比较比较采用 χ2检验,P <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宫颈病理学分组HPV DNA与HPVL1蛋白比较
HPV DNA阳性者共410例,阳性率为68.8%,宫颈炎、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1.3%、69.2%、76.3%、84.1%及93.6%。 宫颈病变越严重,HPV DNA阳性率越高, 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HPV L1 蛋白阳性者共275 例,阳性率为46.1%,在宫颈炎、CINⅠ 级、CINⅡ级、CINⅢ 级及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7.9% 、43.6% 、33.9% 、20.6% 及12.8% 。 宫颈病变越严重,HPV L1 蛋白阳性率越低,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注:HPV:人乳头状瘤病毒;CIN:宫颈上皮内瘤变
2.2 宫颈液基细胞学分组HPV DNA与HPVL1 蛋白比较
在NILM、ASC-US、ASC-H、LSIL及HSIL组中的HPV DNA阳性率分别为57.7%、67.9%、75.5%、86.1%及91.1%。 宫颈病变程度越高,HPV DNA阳性率越高,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HPV L1 蛋白阳性率在NILM、ASC-US、ASC-H、LSIL及HSIL组中分别为60.1%、50.6%、35.1%、24.1%及17.9%。 宫颈病变程度越高,HPV L1 蛋白阳性率越低,组间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注:HPV:人乳头状瘤病毒;NILM:宫颈上皮内瘤变未见异常细胞;ASCUS:意义未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H:不能排除上皮内病变的非典型鳞状细胞;LSIL:轻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HSIL:高度鳞状细胞上皮内瘤变
3 讨论
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 据WHO统计,2012 年88%的宫颈癌新发病例来自发展中国家,其中95%的死亡病例来自发展中国家。 相关文献报道,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约75 000 例,死亡约34 000 例,分别占世界范围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的14%和12%[3,4]。 国内外均有研究显示,35 岁以下女性宫颈癌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轻女性患宫颈癌后的转移率亦逐渐增加[1,3]。 宫颈癌主要是由CIN转变而来, 但并不是所有的CIN都能转变为癌变,其病理生理学进展有两种转归,约75%患者可自然消退, 约25%可在5~15 年内进展为宫颈浸润癌[5]。 因此,早期诊断排查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传统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主要是靠体检发现宫颈病灶,或表现出接触性阴道出血等临床症状, 然后进行醋酸试验及液基薄层细胞、TBS等细胞学检查。 但该方法只能对疾病做出排除性诊断,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均很高,不能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6,7]。 目前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病例数占世界新发病例的1/5[3],但我国尚未形成成熟的筛查模式。 宫颈癌早期检出率尽管随着临床检测技术的发展逐步提高,但参差不齐的细胞学检测产品使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离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因此,寻找有效的宫颈病变预测指标在宫颈癌早期干预、降低宫颈癌发生率和死亡率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数据表明,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条件[8,9]。 HPV是已经得到肯定的少数DNA肿瘤病毒之一,有HPV感染的宫颈癌的相对危险性较正常人增加250 倍。 迄今已经鉴定的HPV有130 多种,根据不同的HPV亚型与肿瘤发生的概率高低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10]。 高危型的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强危险因素,与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已经明确有90%以上的宫颈癌与HPV感染密切相关,但仅有不到5%的宫颈HPV感染会进展为宫颈癌。 HPV感染宫颈上皮细胞后,通过E6、E7 促进病毒整合到染色体脆弱区,并抑制P53 抑癌基因的活性,从而启动肿瘤的发生发展[11]。Shen等[12]研究发现,HPV异倍体的出现是宫颈癌肿瘤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志,且HPV DNA的含量对判断细胞良恶性及癌前病变和肿瘤的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张敦兰等[13]在875 例宫颈病变的患者中检测出HPV DNA,结果显示宫颈病变程度越重,HPV DNA异倍体阳性细胞数越多。 同时宫颈癌变的恶性程度越高,核异质的细胞数越多,细胞增生也就越活跃。WHO认为,HPV检测是目前宫颈癌首选的初筛方法。 Ronco等[14]在一项大样本研究中对47 001例女性进行HPV初筛,47 396 例女性进行单独宫颈细胞学初筛,结果显示,两种筛查方法在第一轮筛查中宫颈癌的检出率相似,而第二轮筛查(间隔2~3 年)中HPV组未检出宫颈癌新发病例, 但细胞学组检出9例新发病例(P = 0.004)。 Cuzick等[15]通过以HPV检测为主的研究发现,若HPV初筛为阴性,6 年后宫颈病变的发生率仅为0.27%,低于细胞学的0.97%,说明HPV的检测效能优于细胞学检查。 若检测发现HPV持续感染,可行阴道镜检查,了解病变区域的毛细血管分布、移行带区域上皮及血管网缠绕的异型上皮,然后在病变区域行活组织检查, 通过组织病理学确诊。若肉眼未见明显病变区域,可选择在宫颈移行带区的3、6、9、12 点方向处行活检以提高确诊率。 2013 年美国癌症协会更新指南建议:小于21 岁的女性不需进行筛查,21~29 岁需每3 年行细胞学筛查,30~65 岁者每5 年行细胞学和HPV联合筛查, 大于65 岁者若连续2 次细胞学联合HPV筛查阴性,可以停止筛查[10]。用HPV DNA检测宫颈病变灵敏度较高, 且可避免反复宫颈活检引起损伤,逐渐为临床医生所接受。但人群中HPV感染率较高,且大多数HPV感染为自限性,可在一段时间后自行转阴。 因此,如果单用HPVDNA检测宫颈病变, 特异性不高, 容易造成过度治疗。
HPV L1 蛋白是参与HPV病毒形成的一种衣壳蛋白,当HPV整合到宿主基因后,HPV L1 蛋白表达降低[16]。 同时,HPV L1 蛋白还是免疫反应攻击HPV病毒感染细胞的主要靶点,能与T细胞及组织相容性抗原结合,激活免疫反应,阻断病毒感染的组织进一步发展为癌。 当其表达降低时,被HPV感染的细胞不能被人体的免疫系统及时清除, 导致局部病变不断恶化[17,18]。 HPV L1 蛋白是HPV感染复制早期的结构蛋白,能反映HPV的复制状态,当HPV整合到宿主基因后,HPV L1 蛋白的表达下降。另一方面,HPV L1 蛋白是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靶蛋白, 当其表达缺失时,被HPV感染的细胞就不能被机体免疫系统有效识别并清除,进而促进上皮细胞恶性转化[19]。 因此,HPV L1蛋白的表达情况与子宫颈病变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张金伟等[16]对宫颈病变患者行活组织检查,然后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种程度宫颈病变组织的HPV L1 蛋白, 结果显示随着宫颈组织病理学级别的升高,HPV L1 蛋白阳性表达率呈现下降趋势。 HPV L1 蛋白下降说明HPV病毒感染处于游离状态或短期感染, 而HPV L1 蛋白的缺失说明HPV病毒DNA整合到宿主基因,提示存在HPV的持续感染,机体无法识别与清除病毒,可能引发宫颈病变并向宫颈癌的方向发展[20,21]。 程绍云等[22]研究发现在HPV感染的患者中,HPV L1 蛋白阳性组的病变持续率和进展率都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 Lee等[23]研究表明,随着患者子宫颈病变程度加重,HPV L1 蛋白表达率呈下降趋势,同时该蛋白缺失的低级别宫颈病变容易进展为高级别宫颈病变。
然而,如果单凭HPV L1 蛋白来预测宫颈病变的进展,有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准确性,因为HPV L1 蛋白表达阴性既有可能预示宫颈病变向恶变的方向进展,还有可能表示患者无HPV感染。 HPV L1 蛋白是人体免疫细胞细胞杀伤HPV病毒的攻击位点。 当HPV感染人体后,体内表达正常的HPV L1 蛋白单体会与CD4+T细胞及CD8+T细胞上的MHC分子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体内的免疫级联反应,并在宫颈局部形成高浓度的免疫抗体, 杀伤并清除被HPV感染的细胞。 因此,在HPV阳性的患者中,HPV L1 蛋白高表达往往意味着HPV病毒以游离状态存在, 而不是已经大范围侵犯细胞。 这种情况属于非进展性的病变, 发生高级别宫颈病变的概率极低。 反之, 如果HPV阳性的患者伴有HPV L1 蛋白阴性,则有可能减少了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 表示HPV感染将呈进展趋势,发生CIN或宫颈癌的风险较高。 因此,HPV L1蛋白的检测要结合其他检查才能较准确地预测宫颈病变。 王家建等[2]筛选了386 例高危型HPV感染的妇女,对其进行宫颈病变分级并检测HPV L1 蛋白在不同组别的表达。 结果显示HPV L1 蛋白检测对宫颈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细胞学检查的不足, 特别是对HPV阳性妇女的分流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本研究联合检测HPV DNA与HPV L1 蛋白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的差异, 结果显示HPV DNA阳性率在宫颈癌中最高,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增加, 其阳性率呈上升趋势;而HPV L1 蛋白在NILM和宫颈炎中的阳性表达率最高,在宫颈癌中最低,随着子宫颈病变程度增加,其阳性率呈下降趋势。 二者联合检测,能大幅度提高宫颈恶性病变检测的敏感性与特异性。 与上述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符。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篇6
子宫颈癌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从CINⅠ、CINⅡ、CINⅢ、直至形成浸润癌, 这一渐变过程可能需要10年的时间。因此, 可以认为医师和患者都有大约10年的时间有能力发现、治疗CIN, 以阻止其发展为浸润癌, 这正是子宫颈病变防治的重要意义所在。
子宫颈病变诊断一般分为2个阶段:首先行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 可同时配合行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高危型检测, 当结果异常时可行第二阶段检查即阴道镜下定点及多点活检。
1 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测是子宫颈筛查的重要一步
目前仍作为首选检测项目。其敏感度可达80%~90%, 常用于妇女普查。
1.1子宫颈病变的细胞学检查报告
1.1.1巴氏分级报告
传统的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涂片报告为巴氏分级, 一般分为5级:巴氏Ⅰ级为正常、巴氏Ⅱ级为炎症、巴氏Ⅲ级为可疑癌、巴氏Ⅳ级为癌可疑、巴氏Ⅴ级为癌。
近年来巴氏涂片已逐渐被薄层液基方法所取代, 称之为子宫颈TCT检查, 因其制片技术的改进, 其结果报告较巴氏分级更为准确、漏诊率低。
1.1.2薄层液基法检测, TBS描述
薄层液基方法所作涂片已不再沿用巴氏分级报告, 而采用TBS描述。一般分正常、炎症、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 或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US) , 倾向于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ASC-H) , 低度鳞状细胞内病变 (CSiC) , 包括HPV感染 (或) 轻度非典型增生 (或) CINⅠ;高度鳞状细胞内病变 (HSiC) , 包括中、重度非典型增生, 原位癌 (或) CINⅡ和CINⅢ, 鳞癌。腺上皮异常分不典型腺细胞 (AGC) , 倾向于高度病变的AGC, 腺癌等。
细胞学筛查提示ASCUS的患者, 意寓为“增生活跃的良性改变或潜在恶性改变”。它代表了两种倾向:低估了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对反应性改变的过度诊断;是一种对存在病变危险的提示, 不是对病变的明确诊断。
2 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检测
应用HPV、DNA检测方法检测HPV已有很长历史, 目前国内外广为应用的方法是HPV、DNA二代杂交捕获实验法又称 (HCI) 。此法检测HPV高危型准确率可达90%以上。
近来公认子宫颈癌的发病与感染有密切关系。文献报告, 子宫颈衣原体感染者中, 42.6%可出现CINⅢ。国外研究证实, 子宫颈疱疹病毒感染 (HSVⅡ) 者与子宫颈癌的发病相关性增强。有人检测子宫颈癌患者中血清HSVⅡ抗体阳性 (+) 占80% (而对照组仅为14%~57%) 。也有报告子宫颈巨细胞病毒感染 (HMCV) 与子宫颈癌发病有很强的相关性。尤其强调的是子宫颈的人乳头状病毒感染问题。据报告子宫颈HPV感染体使子宫颈癌相对危险增加250倍, 的确应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
HPV病毒一般分低危型及高危型, 高危型的HPV感染对预示子宫颈CIN特别是子宫颈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可以检测的HPV高危型有:16、18、31、35、35、39、45、51、52、56、58、59、68等。
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HPV高危型又称HC2。其对子宫颈癌的预示有一定意义, 如HC2阴性 (-) , 可排除子宫颈癌的存在。
有资料分析子宫颈癌中99.7%, HC2 (+) ;子宫颈CINⅢ中, 65%HC2 (+) ;子宫颈CINⅡ中, 55%HCII (+) ;子宫颈CINⅠ中, 30%HC2 (+) ;正常者仅4%HC2 (+) 。进一步证明HC2检测在预示子宫颈癌发生中的意义。
因此有人提出可以用HC2检测作为子宫颈筛查的首选方法, 若HC2 (-) 即可排除子宫颈癌。但需指出的是:HC2 (+) 并不能肯定子宫颈病变的情况, 而仅仅表明子宫颈的感染 (或带菌) 状态。因此理想的子宫颈筛查手段模式应为: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TCT) +HPVDNA高危检测 (HC2) 如若二者均为阴性 (-) , 则子宫颈筛查的频率可适当减少。
尽管HPVDNA检测在子宫颈病变筛查中相当重要, 但必须指出, HPV感染后也仅有3%妇女会发展为子宫颈癌, 平均潜伏期 (从原发感染到发生肿瘤) 约20~50年。因此虽应重视子宫颈HPV感染问题, 但不必过于紧张。
3 阴道镜检查
阴道镜检查、镜下定点、多点活检及其病理报告应是诊断子宫颈病变的金标准。阴道镜检查仍需强调规范的检查步骤:即醋酸试验 (一般采用3%醋酸) , 碘试验 (卢革液) 及镜下活检3步。
阴道镜下, 镜检判断CIN目前采用Reid评分法。根据白色上皮、异常血管、镶嵌、仅镜嵌等以及碘不着色区进行Reid评分。
定点及多点活检病理作为子宫颈病变的最后诊断。
阴道镜检需要一定的检查技术及较丰富的经验。
4 子宫颈病变检查流程图
没有经验的医师常简略细胞学及HC2检查, 而直接选择阴道镜, 这样不仅会造成漏诊的可能, 也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规范的检查流程如下图:
可见当细胞学报告已为异常时均应及时行阴道镜检查, 警惕子宫颈病变的发生。
若筛查仅仅作了细胞学检查而未同时行HC2检测者应每年筛查1次。
可以这样理解:脱落细胞学检查反应即时子宫颈的现状, HC2检测反应子宫颈感染HPV的状况, 有持续HPV病毒存在者, 有发生子宫颈病变的可能。
5 子宫颈细胞学异常的管理
经子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CSiC)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HisC) 或倾向于高度病变的不典型鳞状 (ASC-H) 时, 均应行阴道镜下活检, 确定诊断后再予以相应处理。
若细胞学检查结果为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细胞, 又称ASCUS时, 不一定要立刻行阴道镜检查, 对其管理可分为三步进行 (如下图) :
如何选择处理方法, 要考虑诸多方面因素, 如临床症状 (如有否性交出血) , 患者年龄, 生育要求, 以及有否追随条件等来决定。
无论从目前对HPV的研究或者临床应用, HPV检测的作用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宫颈病变的筛查、ASCUS与轻度不正常的分流及治疗后随诊。
6 ASCUS和低度病变的分流 (Triage for ASCUS and low-grade lesions)
对细胞学结果不明确的病例无论对临床医师、细胞学技术人员和受检这都是一种困惑, 也是细胞学检查中数量较大的结果, 这其中有完全正常的宫颈, 也可以有高度的上皮内病变。因此要十分重视ASCUS的“去向”, 或者应该有可靠的方法加以“分流” (triage) 。
分流的方法先前主要有2种: (1) 直接作阴道镜检及活检, 显然不够适合, 无论从花费或创伤;除非新的TBS分类中的ASCUS-h。 (2) 重复细胞学检查, 按追踪方案, ASCUS诊断后6、12、18、24个月重复之, 如有阳性行阴道镜检。可见这种多次复查带来的诸多问题, 而且在复查过程中可能约有25%的患者失访。如果应用HPV检测, 可把追踪方案修改为ASCUS诊断后, 行HPV检测, 阳性者施行阴道镜检及活检, 阴性者12个月后复查。这样的方案的结果不仅可靠, 而且也节省了人力、物力和时间, 特别对解脱受检者的焦虑和精神负担尤堪称道。在其中, 失访的患者也降至10%。在ASCUS的处理中, HPV检测是优于重复细胞学和立即作阴道镜检的良好策略。
ASC不代表单一的生物学体, 它可以提示存在肿瘤型HPV感染、上皮内瘤变、甚至癌, 也可以与肿瘤型HPV感染无关而与炎症、涂片过度、萎缩伴有退变等有关。在许多病例, 产生ASC的原因还不能确定。通过光学显微镜消灭ASC, 对每个病例都明确确定是NILM或是SIL是不可能的。错误的分级既可以降低敏感性又可以降低阳性预测值。因此, 在2001年TBS维持分类中ASC, 真实反映细胞病理学工作者不能准确的、可重复的诊断这类标本。对ASC-US, 当HPV检测可以与细胞学同时进行时, 高危型HPV检测有助于管理。即HPV-DNA阳性者做阴道镜检查, HPV-DNA阴性者细胞学复查, 也可采取细胞学复查或立即做阴道镜检查的方法。对ASCH应做阴道镜检查。这其中大约只有10%~20%转变成CINⅢ, 大部分妇女在复查等待中承受着严重的焦虑及精神压力。美国一项涉及3488例ASCUS的多中心随机试验结果显示, 对于ASCUS的妇女, 杂交捕获试验HC2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关键词:脱落细胞,人乳头状瘤病毒,宫颈癌
参考文献
[1]王友芳.子宫颈病变的诊治概略[J].妇科学新进展, 2005, 64-66.
[2]廖秦平.现代宫颈细胞学在妇科的临床应用[J].2004:3-4.
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 篇7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受检者31292例中, 其中男20920, 女10372, 年龄18~92 (平均48) 岁, 经其它多种方法确诊为肺癌者1783例, 而癌痰细胞学检查阳性者为1655例, 痰细胞学阳性诊断率为92.8%。
1.2 检查方法
嘱患者嗽口并做深呼吸几次, 随后咯出积于喉及鼻腔的陈腐分泌物, 再用力从肺部深处咳出4~5口痰, 置于腊盒内, 立即送检。再用竹签挑取带有血丝的粘液、乳白色痰丝、或透明蛋清样有弹力状痰1mL左右, 置于玻片上, 然后用竹签将唾液或多余痰液刮去, 剩余痰约0.2mL (黄豆粒大小) , 用竹签拉成1.2cm×3cm, 厚约1~2mm的痰膜, 用等量酒精950ml与乙醚固定15~20min, 行HE染色, 少数病例做巴氏染色及Saccamanna浓集痰法。
2 结果 (表1)
在15150例中, 经他法确诊为肺癌者965例, 痰细胞学检查阳性者830例, 其发生部位与痰细胞检出例数的关系如表2。
3 讨论
本文检查阳性率为92.8%, 与国内外先进水平是一致的。我们认为如下几方面是提高痰病理细胞学诊断的关键[1~3]。 (1) 痰标本必须合格, 即切实是从肺内深处咳出来的。 (2) 痰标本必须新鲜, 否则因痰内酶较多, 使细胞自溶分解影响阳性率。 (3) 必须仔细准确挑取痰的有效部分, 至少制片3张。 (4) 血丝粘痰、乳白色痰丝、透明蛋清样有弹力痰, 癌细胞检出率最高;灰黑色痰、泡沫痰、口水很少检出癌细胞。鲜血痰如伴有淋巴增多, 多提示肺不张或肺结核出血的可能。早期肺癌, 肺泡细胞癌咳痰、咳血为本病初发症状。有1/3病例咳血为肺癌唯一初发症状, 而97%以上病例伴有血丝痰。 (5) 涂片厚薄适宜, 过厚影响观察, 过薄阳性低。 (6) 我们选用快速HE法, 对粘稠较厚痰标本, 具有很强染色能力, 细胞结构清晰, 癌细胞与非癌细胞经染色后有明显着色差异。 (7) 精心观察、反复查找、准确报告。例如癌细胞易引起出血和凝固坏死, 其间杂有零乱蓝色棕色碎片, 提示癌阳性背景。如涂片有大量炎症细胞及尘埃细胞、无中层、基底细胞、柱状上皮等深层细胞, 提示痰留取不合格所致。在辨认细胞时要抓住主要特征[4~6]。如鳞癌胞浆偏酸, 形态多形性, 有角化珠;腺癌, 成堆成团核偏位, 胞浆有空泡, 常成桑椹样、花瓣状、戒指样结构等特点;未分化癌细胞呈浆少、裸核、镶嵌结构[7~8]。
本文从表2看出肺癌右肺上叶者较下叶者癌细胞检出阳性率高;我们认为这主要是肺叶距支气管较近, 癌细胞易于咳出之故;但中心型肺癌已发展到晚期, 癌肿与周围组织有广范性粘连, 特别是癌肿周围有较厚纤维性假气膜, 堵塞支气管口, 此时痰细胞检出很困难。本文1例中心型肺癌, 癌肿距支气管只有3cm, 肿物大小为9.0cm×8.0cm, 但由于癌肿与心包明显粘连, 被较厚的结缔组织包裹, 压迫支气管出口, 虽经10次痰检都未得到阳性结果。
癌肿组织类型对痰细胞检出的影响, 从表1可见, 鳞癌较其它类型肺癌检出率高, 这可能是此类癌肿多起源于支气管, 癌细胞容易脱落加之这种癌细胞较为典型, 容易辨认而检出率高;其次为未分化癌 (特别小细胞未分化癌) ;腺癌检出率较低且易误诊。本文中有4例认为腺癌细胞, 经反复追访检查表明, 误诊原因系把异型增生之肺泡上皮误认为是腺癌细胞。肺泡细胞癌检出率一般较腺癌低, 本文有26例, 检出率低的原因, 我们认为与其组织特点有关;癌细胞立方形或矮柱状排列于肺泡壁上, 有的脱落到肺泡壁内, 当病人咳痰时癌细胞可随稀薄蛋清样痰咳出。
文献记载癌细胞的检查次数与癌细胞的检出阳性率成正比。我们认为连续2次检出率即可达到85%以上。痰的癌细胞有人错误的认为只有晚期才能查到。本文有1例曾经在全国各地经CT、气管镜检查, 均未明确诊断, 但经我们3次查痰都找到了典型的未分化癌细胞, 最后手术切除, 病理证实小细胞肺癌[4~8]。因此, 我们认为痰的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 对咳嗽、咳血为本病第一初发症状的病例, 虽然其它检查阴性, 而痰的脱落细胞检查却有可能明确诊断。而且对某些肺癌如肺泡细胞癌、鳞癌等是必不可少的早期诊断手段之一。
摘要:目的提高肺癌痰脱落细胞检出准确率。方法通过31292例痰标本脱落细胞检查, 以及多种影响因素观察研究。结果肺癌痰脱落细胞准确率, 与痰标本的留取、精选有效部分涂片、应用HE染色、认真仔细查找, 准确熟练辩认等环节密切相关, 对肺癌细胞病理学分型有一定帮助。结论痰脱落细胞检验诊断其方法简单易行, 准确可靠, 经济适用, 弥补CT、MRI、X线等其它方法不足, 对肺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有重要诊断价值。
关键词:肺癌,脱落细胞病理学,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1]王永才.最新脱落细胞病理学诊断多媒体图谱[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8:72~81.
[2]王永才.当代针吸脱落细胞诊断学多媒体图谱[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7, 688~693.
[3]王静懿, 彭丽萍, 左孟华.CT胸片、纤支镜和痰脱落细胞检查对诊断老年肺癌价值的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 1998, 18 (2) :74~76.
[4]王永才, 赵成艳, 朱杰.重新评估痰脱落细胞对肺癌的诊断意义[J].辽宁医学杂志, 2003, 2 (1) :53~55.
[5]宋晓明, 程立华, 王彩.肺部疾病涂片脱落细胞诊断[J].吉林医学院学报, 1995, 15 (4) :73~74.
[6]王永才.穿刺脱落细胞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3:398~417.
[7]马正中, 阚秀, 刘树范.诊断细胞病理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41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