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与改革方向

2024-11-07

生存与改革方向(精选12篇)

生存与改革方向 篇1

摘要:曾经火爆一时的真人秀节目开始让观众感到厌倦, 在现实的十字路口, 怎样创新与变革, 重新获取观众的好感与信任, 是真人秀节目亟待解决的问题。《幸存者》的成功有节目形式创新方面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却在于它的改革与创新准确地把握了传播策略以及社会背景。

关键词:真人秀,《幸存者》,电视节目,改革,创新

全世界爱好真人秀节目的观众对《幸存者》这档老牌真人秀节目绝对不会感到陌生。从2000年第1季的《幸存者:婆罗洲》开播以来, 《幸存者》节目已经走过了整整16个年头, 进行了31季节目的拍摄与放映。这档节目的经久不衰源自每一个赛季录制中蕴含的一次次的努力改革与创新。

一、专设女性豁免权, 吸纳女观众

作为电视节目的一种娱乐形式, 生存游戏类真人秀节目的受众群体仍以家庭主妇和女性居多。要提高收视率就必须获取女性的青睐, 此类真人秀节目正是大下功夫以求赢得女性观众的喜爱。

《幸存者》中的个人豁免神像可以说是参赛选手的一道免死金牌, 人人争之。在第8季《幸存者:全明星赛》中, 这一豁免神像被一分为二, 男选手和女选手各自分开争夺, 在挑战者只剩下六七人的时候, 豁免神像又合二为一, 由所有参赛者来争夺。虽然这一规则的改变并不会对节目的最终走向以及百万大奖花落谁家造成很大的影响, 但是却展现了节目组对女性的极大尊重。女性在生理方面弱于男性, 尤其在这样一档野外生存与挑战的真人秀节目中, 女性的弱势地位尤为明显。真人秀节目中的这种规则转变可以说是节目组为女性观众精心策划的, 也是西方近代女权主义发展的一项细节体现。

二、叙事上由纪实到精心设计下的“真实”

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 是指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 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 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记录和加工。“真实”与“虚拟”这一对通常在电视节目中对立的概念, 在电视真人秀中似乎实现了某种融合。真人秀节目在悬念的设置上体现了结果的非确定性与目标的确定性的融合。通常, 节目会给一个清晰的游戏目标, 或是通过竞争获得胜利, 或是在特定时期内赢得其他参与者或者观众的喜爱, 最后的获胜者就可以得到事先预定的奖励。因此, 真人秀的目标始终是确定的。但是, 究竟谁是成功者, 谁是失败者, 由于什么原因胜利或者失败, 如何胜利和失败, 则都是未确定的, 是不能被观众控制甚至也不能被节目制作者所控制的。[1]

《幸存者》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电视机上的精彩“暗杀”行动, 都是在节目组的精心策划下完成的。首先, 几乎每一次暗杀前夕, 部落的两拨小团体都会进行各种拉拢活动, 以期淘汰各自想淘汰的选手。其次, 在部落会议上, 总有几位选手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与突出。最后, 在所有的选手投票完成后, 节目组会清理选手们的投票并将其排序, 基本按一人一票的顺序由主持人进行唱票, 并且总是尽可能地将投票结果留到最后一票来揭晓。当最终的投票结果出现时, 电视机前的观众会大跌眼镜。

三、专选亚裔选手参与节目, 拓宽亚洲市场

现如今, 亚裔在美国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大种族群体, 而亚洲市场也成为各大电视公司想要分的一杯羹。想要拉动这些人群的收视欲望与收视率, 没有什么比在节目中加入黄皮肤更有效了。

第13季《幸存者:库克岛》中, 参赛选手被分为黑人、亚裔、拉美裔和白人4组, 他们在南太平洋的库克岛上开展野外生存竞赛。这应该是CBS在《幸存者》历史上最大胆的一次尝试了, 这项举动甚至遭到了纽约市议员的强烈反对。该议员认为, 这样的电视节目会造成种族分裂。并且联络纽约的黑人、拉美裔和亚裔官员在纽约市政厅前集会, 敦促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改弦更张。然而这项举动却并没有影响节目组对于部落划分的决议, 更没有影响这季节目的巨大成功。节目第26季在腾讯视频上的独家播放, 标志着《幸存者》对中国市场的正式入侵, 而这一季的节目在中国获取的极高收视率也要感谢Branda这名选手。这位选手具有一半的中国血统, 她在节目中的真诚表现反映出了中国五千年的传统美德, 也为中国市场播放次数的飙升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四、打造真人秀明星, 获取名人效应

真人秀往往要从普通参与者中发现明星, 塑造明星。真人秀必须要通过游戏过程建构几个可爱的人、几个可恨的人、几个想排斥的人、几个想亲近的人, 使游戏在观众的期待之中进行。节目的吸引力不在于游戏本身, 而在于谁参加这个游戏。真人秀的目的就是建构观看对象, 让观众想去看他, 这点做到了, 节目的基点才会建构起来。[2]《幸存者》就是通过几个人物越来越鲜明的形象让观众牵肠挂肚, 总去判断谁应该获胜, 谁不应该获胜;观众还会为某一个人的获胜感到愤怒, 会不断地跟节目中的人交换自己的情感, 形成一个良性的观看过程。此外, 《幸存者》这档真人秀节目也打造了一批真正的明星。尽管许多参赛选手在比赛中陆续被淘汰, 没有得到百万美金的奖励, 但是节目的高收视率却让他们成为全美的知名人物。他们一跃成为广告商心目中的最佳代言人, 多位参赛选手先后踏入演艺圈。《幸存者》更是利用名人效应打造了许多季的明星赛, 如第8季和第20季的全明星赛, 第16季与第26季的明星与粉丝之争。节目组利用这群真人秀明星积攒起来的人气将收视率再次推高。

《幸存者》将虚拟、真实、部落、原始、海岛风情、比基尼这些颇具收视率的元素完美地融合进了一个电视节目里面, 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然而, 对于优秀电视节目的借鉴不应仅仅停留在表层上, 更重要的是要保证节目传达的观念与我国电视观众的文化背景、社会心态相契合, 保证节目的娱乐因素符合我国观众的欣赏标准与趣味。

参考文献

[1]尹鸿.解读电视真人秀[J].今传媒, 2005 (7) :14-18.

[2]尹鸿, 冉儒学, 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广播电视, 2006.

生存与改革方向 篇2

小学教育是多元教育中最基础的教育之一,它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教育的阶段。传统上,人们都把教育只视为学校的问题,而现实中,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情,它既是一个教育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实体。因此,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立体化的问题。

当前,全国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适应21世纪发展的需要。教育家们应立足于“未来就是现在的行动”这一信念之上,更新教育观念,从各种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构建21世纪的教育改革模式,使受教育者能够适应新世纪人类的生活方式。近十年来,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在全社会引起了相当强烈的反响。什么样的教育才算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究竟应该怎么办?十年之后,这一问题依然不断引起争论。李岚清同志指出:“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内涵。素质个性化教育就是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目的的教育,通常称为“三发展”教育:“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性发展”。素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成为爱学习、会学习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人。它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一、师资队伍的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培养具有较高学历的小学教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对培养较高学历小学教师工作进行了长时间的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成绩,并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

开展小学教师培养工作,课程教材建设是关键。当务之急是组织教育科研机构、高等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和广大师专院校的教师联合编写出一套高水平、规范化的、专为培养较高学历小学教师使用的教材。邓小平同志1984年题词:“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信息技术课程既是一门知识性、应用性的学科,更是一门在提高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着特殊作用的学科。其重点应放在提高学生信息意识和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提出问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要达到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的习惯。这就要求小学教育的信息化,因此,首先要求建设一支能熟练操作电脑,掌握一定信息技术的教师队伍。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世界性发展趋势,是当前我国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自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中第一次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人们一直沿用至今。小班化教学仍然是区别于个别化教育的以班级为单位的集体教育。小班是教育组织形式的概念。小班教育是教育活动方式的概念。压缩了班额后教育活动获得了新的时间和空间;参与者进行活动的密度、强度和相互之间的交往程度得到了增强;也引发了教育内容、教学程序、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技术等方面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就我省的教育水平及财力物力条件,要全面实现小班化教育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对我们来说,这是我们教育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三、教与学的密切结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近几年来,我国小学教育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切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便是小学教育改革的要求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力求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发展”。学生是认识和发展的主体,教育的本质就是唤起学生主体内在的需要、动力,发挥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不断地创造新的自我。

首先要激发学习兴趣,开创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成功。爱学习首先要对学习有兴趣,要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要在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研究与实践中,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人人爱学习的良好局面。“兴趣激发热爱,热爱促进钻研,”,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黄河象》一文时,老师这样介绍投影片展示的画面:“北京自然的古生物大厅里陈列着这样一具大象的骨架。这就是今天要学的黄河象的骨架,但为什么称它是黄河象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课文。”教师的导言设计了一个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教《桂林山水》一课时学生对背诵第三段容易漏句畏难,老师把书一合声情并茂地背诵给学生听,令学生由衷佩服:啊!原来老师不是光说不练的“天桥把式”。教师又传授了如何速背的“秘诀”,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挖掘教材魅力,利用游戏、表演,设计图文并茂的板书,应用电教媒体„„老师们在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种激趣方法,大大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与兴趣。拓展学习的内容,挖掘知识自身的吸引力。

其次要尊重差异,分层指导,使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针对不同学生、不同学科将学生动态地分为“学有余力生”、“学习顺利生”、“学习困难生”,教学过程中将目标、提问、训练、作业、测试分层,对不同学生分别进行指导。这样缩小了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悦和尊重的氛围中愉快学习。针对课堂发言时学生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教师们采取了恰当的对策。营造和谐民主氛围引发发言。尊重学生,做学生知心朋友,学生发言时当好听众,活动时当好参谋,学生遇到困难热心帮助。课堂上没有挖苦、抱怨,有的是谆谆诱导,民主和谐气氛充满课堂。

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环就是发展学生思维,引导合作探究,让学生大胆实践会学习。在学习的各个环节,教师都把方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成为会学习的人。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培养学生乐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扩大了学生参与的广度,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了尊重、互助。从小就培养了互助与合作精神,让他们知道好多事情不是一个人就能解决的,懂得合作的重要性,促进同学间的人际交往能力。课外的实践活动更能有效的加强学生的思维与动手习惯,例如让他们使用放大镜等一些工具以做一些观察记录,以及记录数据的处理,加强小学生的开阔性思维。

罗杰斯曾经说过:“自主程度越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这要求教学要努力实现因材施教,积极鼓励学生自己选择教学方法,培养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并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独立地获取知识,个性发展,不断走向成功!

四、教学与科研课题的促进。

教学离不开科研,科学素养的培养更不能没有科研,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亲身经历典型活动,要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课程改革给我们的老师的选择余地和学生自主探究的余地大了,这就需要教师深刻领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精神,改革以知识为本的旧观念。了解学生的学习经验,并根据学生和实验学校实际情况恰当选择典型活动进行与课题有关的研究。比如实验研究,小学科学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研究等。

五、现阶段小学教育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小学教育受升学主义的社会传统影响过深,过分重视知识传播,忽视儿童人格的全面发展。2.小学教育阶段,城乡差距突出,地域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靖远纺织希望小学 欧阳丽

2005.10.10

参考文献

1.王成,赵正元,农村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现代教育报。2.教育部教育司,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总序。

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对信息环境下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思考。4.李顺松,论小学教育改革的趋势。

生存与改革方向 篇3

【关键词】教育改革 地方生存 地方生产

一、教育改革运作中出现的问题

(一)改革节奏上的中庸

我国的教育具体改革,第一步通常是动员工作,第二步是上级逐层下达给下级,最后一步才是具体的政策制定和意见汇总。这种改革模式导致了在改革中,中央改革和地方改革形成了时间和空间上的差距,导致地方在改革中有了审时度势、把握节奏的机遇。

地方改革中往往把握改革的节奏:“快”和“慢”,并审时度势地进行教育改革。改革的节奏不仅是指时间上的意义,而且具有深层含义,即地方能够把握好自然时间和教育改革之间的节奏关系,实现“适中”。在这种改革的模式下,教育改革的时间会变得张弛有致、收放自如。把握改革中节奏快慢的变化其质上是权衡集体时间与实际利益以及信任心理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通过把握和调节节奏的快慢来达到,从而在影响改革速度的前提下实现影响改革进程的最终目的。

(二)改革行动上的中庸

地方的教育改革中,中庸还体现在具体行动上。 中国针对城市改革与农村改革的政策是大相径庭的,地方就借此机会充分利用中庸之道推脱责任,从而改变了改革的初衷。在地方的教育改革中,往往会出现推脱之词。如在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改革问题上,地方就运用这一行为变相改革的过程以及政策。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民工子女弃公立学校而选择私立学校,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学费虽然被免除了,但是学校收取的其他费用之高却让农民工难以承受;第二,农民工子女处于一个尴尬的双重身份,离开了农村却又不被城市孩子所接受,这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第三,对未来的信心程度不高,受到实际条件的限制,对现实感到失望无助。

二、我国教育改革的情感建构

(一)教育改革在情面上的表现

在改革中,地方的改革情结往往是让上级领导满意;学校的改革情结则是在向领导反映问题时,不敢直接暴露问题的实质;这种改革情面环环相扣,看似合情合理,其实则不然。之所以发出类似教育改革中改革情面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处置问题,也是国家和地方以及学校三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处置的整体性问题。

(二)寻找集体集结式的归属感

在教育改革中,地方改革并不是一味地迎合上级,也不是为了保持不落后的状态,它表现为一种“中和”的状态,即进退自如。这种主体表现与以下几个方面密切相关:首先,从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来说,中国人一向坚守“枪打出头鸟”的改革信条,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出现需要承担相应责任时,地方则必须采取主动拓展自身区位活动的空间措施,此为“进”,从而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获取相应利益;“退”,即地方能够采取措施进行保护自我,不会导致地方的利益受到损害。其次,从地方和地方之间的关系而言,容易出现地方之间为了利害关系相互博弈。最后,从地方和学校之间的关系来看,地方处于一种尴尬的角色,要综合考虑学校和地方的双重因素,离开了地方,国家的教育改革政策就无法下达到学校,而离开了学校,教育改革变成为了可望而不可即。问题的关键在于,当集体归属感在教育改革中被过度的重视发展,并且在地方的教育改革中演变成为某种惰性时,它就会从其合理性转变为它的反面性。

三、并存集体性的获得和放逐

地方各种改革的实施必须建立在确定的集体性响应的基础上,所以改革常出现表面上和国家政策趋于一致,实质上却能够从中谋取相应的利益。这是整个改革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象,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特色。因此,改革中地方的生存和生产本身才意味着获得和放逐并存,正是因为这种并存的特殊性,地方一方面可能获得中央或是学校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也会遭遇到中央或者是学校的漠不关心或坚决抵制。

教育能够摆脱贫困、改变身份地位、缩小阶层差距等,它是关乎每个人的人生命运。我国经常出现的特殊现象是:贫困程度和教育受重视的程度呈正比,即越贫困,教育越受重视。于是导致升学率也就越高,贫困度越高,这表明地区的贫困并没有因为高升学率而发生改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即地区的输血量大于地区的供血量。但实质上很少有人会选择回到家乡建设家园,这就形成了教育富有与地区依然贫困的悖论性现象。

教育改革中的地方生存与生产问题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国家和地方、地方和学校之间的问题,国家、地方以及学校三者之间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分配资源与享用资源、利益重组与利益获取等方面有着多重较量。在这期间地方教育改革中地方生存和生产过程都包含着智慧、艰辛、无奈,这也正是解读中国教育改革复杂性和复杂原因。

【参考文献】

[1]何毛堂, 蒙神. 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实习指导委员会课题组. 师专教育实习改革与学科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 广西高教研究, 2001(01):87-88.

[2]蒙神. 教育实习改革的探索和实践[J]. 广西高教研究, 2003(02):123-124.

[3]李崇爱,王昌善. 欧美发达国家教育实习的模式与理念[J]. 教育评论, 2005(04):134-135.

[4]陈梓云. 三阶段教育实习模式的构建[J]. 中国校外教育, 2009(S5):99-100.

资源税改革方向与效应分析 篇4

关键词:资源税,改革方向,效应

一、前言

社会经济的发展迅速的同时,人们对资源税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如今,资源税改革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解决,因此,我们要不断进行资源税改革方向与效应的探讨,使资源税的改革更加适用。

二、资源税改革的意义

去年底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将“加快资源税改革”,且提出 “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逐步将资源税扩展到占用各种自然生态空间”。这引起了业内关于资源税改革的新一轮热议。 2011年,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率先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实施,税率5%。 不过,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更高,涉及面更大的煤炭资源税改却进展不大。推进资源税改革将直接影响到矿业企业的利益。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的相关调研,2012年,20家煤炭企业税负占全部营业收入的6.54%,煤炭生产税负却占煤炭销售收入的21.23%,比煤炭企业税负高出14.69个百分点。加上煤炭生产行政性收费占煤炭销售收入的14.0%,煤炭生产税费负担占煤炭销售收入的比率达到35.23%。

在西方各国经济受金融危机严重影响的同时,我国的经济形势仍然一直以平稳速度持续增长。然而,旧的经济的增长模式已经跟不上现在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必须要对目前的经济发展方进行改革。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方法之一是财税政策的改变,谢部长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文章中确切传达了这一思想。

政府在今年的财政工作会议与工作报告中做出了要开始对资源税进行改革。资源税的改革,可以推动工厂积极进行节能增效与技术优化,同时也能激发资源富裕地区的发展潜力。改革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可以缓解目前资源与环境以及发展三者间的矛盾, 保障中国在后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同时,能够继续保持可持续发展。

三、现行资源税的问题

(一)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合

目前我国实行的资源税制度是调节级差和普遍征收互补执行,但在实施过程中一般都是以调节级差为主导,资源税是级差型的。这种单纯的级差性质对资源税发挥作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点是它不能体现政府在资源方面的权利,比如所有权、管理权等,不能很好地保护国家资源。第二个局限性表现是单一的级差性质体现不出资源说具有的价值,包括资源自身存在的内在价值与各类资源在经济中发挥的不同作用。因此,目前的资源税不可以对开采资源的成本进行内在化,不利于企业改变目前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能够改善资源的掠夺、浪费现象。自然资源在现行的资源税下,并不能够得到科学的开发利用,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符。而局限性第三点表现是纳税者的税额通过资源的开采条件来确定,不考虑资源开采对环境的危害。因此,目前资源税的核心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理念不够统一。

(二)资源税课税范围狭窄

我国资源税的收取只针对矿藏资源,法律上非矿藏资源没有义务纳税。这样,造成资源税能够保护的资源类型小,范围狭窄,许多珍贵的资源都被钻了法律空子的开采者掠夺和破坏了,也使资源产品的定价不够合理。

(三)计税的依据不科学

现行资源税实行的是从量定额的计征方式,不能够很好的对资源级差收入进行合理的自动调节。这种不合理的计征方式,不但削弱了资源税和应税产品价格的关联性,也使后续资源产品的价格变动失去弹性。当国家对企业通过价格变动谋取利益的手段失去调控措施时, 国家公共收益被少部分人握在手里,社会不公平将产生许多不安定因素。

(四)单位税额偏低

目前我国缴纳资源税的矿产资源税额最高的是60元每吨,而最低的仅有税额0.3元每吨。单位税额的平均水平比较低,而在物价数次上涨后仍然没有怎么进行适当的调整。这种低水平的税额造成开采矿产的公司赋税压力小,应缴纳的资源税与公司收入相比九牛一毛,资源税起不到保护矿产资源的作用。

(五)资源税不能对级差收入进行平衡

资源税有平衡级差收入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的不同资源单位税额将没有明显差距,起不到很好的调节级差收入作用。

(六)征收资源税费不规范

目前我国的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之间没有很好的区分开,致使两者的性质相近,关系不清。资源税与费同时存在,但又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各地的管理规范也不相同,没有统一约定。这种混乱的局面导致不同地区资源税费水平不同,不利于各地资源企业进行平等的竞争。

(七)征管体制存在漏洞

分析最近的税收征管状况,我们可以发现税务部门优化了征管的手段,使资源税持续上升。然而,在资源税实际执行中征管的漏洞还是大量存在,企业漏税屡禁不止。这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第一点是纳税人素质不高,纳税的意识不强;第二是资源分布不集中;第三电视征管部门素质不高,手段落伍。

四、资源税的改革方向、效应分析

(一)加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

我国资源税的税目制定可以借鉴西方国家发达国家的税法,将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非矿产资源也纳入纳税范围内。目前实行的资源税包含资源类型还不全面,只有7种矿产品和盐。因此,在进行资源税改革时,可以扩大征收对象范围,不在局限于矿产,像土地、水等环境资源也可以纳入其中,尤其是一些不可再生的资源、储量较小的再生资源、不能过量使用的“绿色”资源。

(二)计征方式的改革

我国资源税现在是遵循从量征收原则进行征收的,以开采量或自用量来计税,进行征收。改革后的资源税征收原则,将改为从价征收, 即确定资源税的税率,征收比例税。如果仅仅以比例税率为收税标准, 当资源产品的市场价格上下波动时,资源税的税率虽然不变,但具体的税额还是会与销售价格同步发生变动,将资源税与经济市场联系在了一起。但这种按市场售价确定资源税额的征税方式也有一定问题,比如不能区分不同产地矿产的开采成本。在对资源税进行改革后,实行从价征收与从量征收相结合的计税方式是最佳的。这样,可以在价格产生较大变动时,依据从价征收进行计税;而当资源市场价格平稳时, 实行从量征收会更合理。笔者认为,从价征收和从量征收这两种资源税定价原则各有优缺点,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税收能够更合理,两者缺一不可。两种的结合使用,有利于强化资源税调节级差收入的作用,对资源进行更合理的使用,解决开采地区的赔偿问题。

(三)优化资源税收的分配方式

资源税在税收归属问题,关系着中央、地方还有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处理不当将威胁到社会稳定。从现在的政府财政收入支出形势,我们可以看出提高资源的税率、实行从价计征的资源税改革措施, 并不能够使资源税的收入达到可以平衡资源大省的财政支出需求的程度。而在这一次的资源税改革方案中,也不会对资源受入进行明确的归属划分。笔者决定,资源税可以按一定的分配比例分配给由中央与地方政府,而这个比例需要依据地方情况来固定具体值,方不容易引起纠纷。

(四)相关的配套措施

除了扩展纳税资源的品种、改变资源征收的原则以及建立合理的税收分配机制外,在本次的资源税改革中,还有一些相关措施值得我们关注。主要有以下几点:规范税收的监督机制;建立完善的资源税体系;明确区分税费;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等。除了以上几点,还应该保护生态环境,可以通过征收一定的环境税的方式发挥作用。

五、结束语

只有对新时期下资源税的改革方向与效应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 明确资源税的改革方向,才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税的征收体制,增加财政上的资源税收入,同时也有助于资源税改革发挥出更大的效应。

参考文献

[1]蔡亮.纠结的资源税改[J].首席财务官,2009

[2]张景华.中国资源税问题研究与改革取向[J].经济与管理,2009

农业税制度改革的方向与思路 篇5

目前农村税费制度改革仍然属于试验性质,这项改革仍然是在旧的城乡利益格局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的背景下进行的。税费改革后的农业税是按土地的常年总产量计征,既不是对农民从事农业的净所得征收所得税,也不是按商品流转额征收商品税,税制不科学。与其他产业和社会阶层承担的税负相比,对农民按土地常年总产量征收8.4%的农业税,税率偏高。农业税并没有起征点和免征额,在税收制度上对农民明显不公。因此我们要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逐步统一城乡税制,以税惠农。我国农业税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和现代税制的要求,逐步减少、以至完全取消专门对农民设置的税制体系,使农民作为纳税人取得与其他社会成员平等的纳税地位,逐步统一城乡税制。城乡统一税制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考虑到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建立城乡统一的税收体系,可采取分步到位的方式。绝大部分地区已经完全具备了取消农业特产税的条件,要及早取消农业特产税。下一步农业税的改革,可采取逐步降低农业税税率的方式,在一定期限内实现取消农业税的目标。取消对农民单独征税的税种后,把农民的税收负担纳入相应的税收系统。我国农民收入水平低,长期以来农民负担重,农村需要休养生息,不应把从农业中征税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来源。在税收政策上对农民应该有所倾斜。这种“以税惠农”的办法最能保证农民直接受益、管理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建国以后,我国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农业税制度,它对我国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现有农业税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经济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说,它已经构成了农村经济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障碍。改革农业税制度已经成为目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本文从农业税的目的及性质出发,分析我国农业税制运行中的问题,指出我国的农业税制度改革涉及到整个农村的税费改革,并根据我国的客观经济情况分析我国农业税制发展的方向。

一、我国现行农业税制度存在的问题

1.农业税制度的目的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我国农业税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并有利于巩固农业合作化制度,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显然,这些词句是特定时代的产物,也说明农业税制度的目的已经严重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通常来说,税收的目的在于规范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分配关系、筹集财政收入进而为社会公众提供适度的公共产品及服务。而农业税制度的目的则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规范政府与农村居民的分配关系,规范政府与农民在农业收入上的利益关系;二是保护农村居民的土地使用权益,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三是为基层政权的运转提供一定的财力基础,但不是其全部财力基础。总的说来,现有农业税制度的目的已经不适应现代经济的发展,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2.农业税制度的性质不清晰

根据农业税的性质,可以将农业税分为三种类型,即收益型农业税、流转型农业税和土地(财产)税。第一,收益型农业税是对农业生产的收益进行课税,它有总收入与纯收入课税之分。第二,农产品流转税是指将农产品流通纳入税收分配体系,欧共体实行的增值税将课税范围扩大到农业,就是这种性质的农业税。第三,土地(财产)税是指对土地本身进行课税,可以分为土地财产税(狭义)、土地使用税、土地转让税等。狭义的土地财产税是对土地所有者的课税;土地使用税是对土地使用者的课税;土地转让税包括土地所有权转让税和土地使用权转让税。

农业税制度的改革方向取决于农业税制度的性质,而目前我国农业税制度性质则相对比较模糊,无法确认现行农业税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按照现行农业税法,我国的农业税根据农业生产总收入进行课税,属于总收益型的农业课税。但是,由于受到征管水平的制约,农业税的征管不可能按照每年的实际产量进行课征,而是确定了一个常年产量;且现行税制不是根据每一块地分别确定常年产量,而是对某个地区实行一个相同的常年产量。这样,将农业总收入作为计税依据就名存实亡了,也就模糊了其总收益课税的性质。以统一的常年产量为基础,按照土地使用面积来征税,与其说是总收益课税,不如说是土地使用税。上地使用税是以调节级差收益、保护土地使用权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税种。我国按照比较大的行政区划来确定常

年产量,具有调节级差收益的性质:它不以农业收入为直接课税对象,因而在中国更具有保护上地使用权的性质。但是,现有的农业税制正好忽视了其最本质的特点,因而造成无法有效地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规范农村分配关系的目的。

3.农业税的管理混乱

按照税法,现行农业税应当依照农村实际耕地来征收。但是由于垦荒、筑路、城市化等原因,农村实际耕地与早年确定的计税面积存在很大的差别。“有地无税”与“有税无地”现象普遍存在,降低了农业税的公平性

现有农业税很大程度上是委托当地财政部门和粮食收购部门来征管的,征实与折征代金并存,征管效率低下。由于征管难度大,基层政府及村组干部大量涉入农税及相关负担的征收,增加了农业税征收中的非规范性操作。而基层政府及村组干部在征管过程中的某些非合规性行为则在不同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负担,使政府与农民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更加复杂,从而降低了农业税的权威性。农业税收管理的无序性增加了税收征管成本和农民的纳税奉行成本,极大地降低了税收效率,构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4.农村税费负担比较重

目前,农村税费主要包括四项内容,即农业四税、村提留、乡镇统筹及其他收入。据对四川某县的调查,2001年农村税费收入合计数为14043万元,人均负担为117.101元(含两工)。其中农业四税为2436万元,占17.35%:村提留为2006万元,占14.28%:乡镇统筹收入为2242万元,占15.97%:其他收入为7359万元,占52.40%。而其他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入237万元,各种集资112万元,以劳折资3377万元,其他社会负担3633万元。由此可见,农业税在整个农村税费中的比重不大,真正影响农民负担的是各种提留、统筹、集资及乱收费。农业税制度的改革,不能只从农业税本身出发,必须通盘考虑农业税费的全部问题。

二、农村税费改革与农业税制的调整

我国的农业税制度改革不仅是农业税制本身的改革与完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整个农村的税费改革。

1.农村税费改革的目标 目前税费改革的目标主要是减轻农民负担。笔者认为,减轻农民负担只是税费改革的个方面,而且是一个很初级的目标。农村税费改革要与农业税制的调整同步进行,否则农业税制的调整将很难实现。因此,农村税费改革不仅要减轻农民负担,而且要保证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保护农民土地的自由流动;不仅要提高农业税收的征管效率,而且要为今后农业税制的高级化创造条件:不仅要改革农村税费体制,而且要调整和界定政府职能。从终极目标来说,农村税费改革与农业税制调整必须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最终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一体化。

2.农村税费改革与农业税制调整的内容

税费改革的主要内容归纳起来说就是“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一项改革”。具体为:(1)三个取消:取消乡统等费用,取消农村教育集资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项目,取消屠宰税。

(2)一个逐步取消:在3年内逐步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3)两个调整:一是调整农业税政策,二是调整农业特产税政策(1)一项改革:将村提留改为农业税、农业特产税附加,与两税合并征收,分别入库。农业税制调整的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农业税的调整,主要是统一各地常年产量、税率及计税价格,并核实了计税面积。第二是农业特产税的调整,按照税不重征的原则确定特产税的征管环节。第三是征收主体和方式的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及其附加由地方税务机构征收,征收方式以折征代金为主。

3.农业税制调整的误区

从目前来看,尽管这次税费改革和农业税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但是由于它没有涉及到现行农业税制度的根本性问题,存在不少误区。

第一,农业税制调整没有从观念上实现总收益型收入课税向土地使用税的转变。因此它没有将土地使用权的保护作为农业税法的主要内容,而仍然将上地使用权的保护交由各级党政部门的政策及文件来执行。实践证明,各级党政部门的政策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而且很容易在基层走样,因而很难有效保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益。

第二,农业税制调整没有完成对计税而积的准确计量。为了减轻工作量和减少改革阻力,这次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制调整要求不重新丈量土地,而以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作为计税面积,因而无法完成对计税面积的准确计量。上地使用税要求对农村耕地进行准确的计量,而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与农村实际耕地面积存在较大的差异;不重新丈量土地尽管回避了很多矛盾,但是却为进一步推行土地使用税制造了障碍。第三,农业税制调整没有解决农村基层政权的运转经费问题和基层政权的职能转变。在现有的农业税费制度下,农业税及相关规费构成了农村基层政权的主要收入来源,而乡镇政权的不断膨胀及村级事务的不断扩张使其财力日益紧张,这是农业税费不断攀升的内在原因。农业税为基层政权提供一定的财力,但不是全部的财力。这次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制调整后,农村基层政权的运转更是受到经费的强烈约束,制约了农村基层政权功能的发挥。在现有体制下,基层政权还不是农村居民的自治权力机构,而是我国五级政治架构中的基础环节,因此基层政权的运转不应主要由当地居民来承担,而应主要由中央政府或高层次政府来负责。因此,架构农业税制度必须清楚地界定基层政权的职责,界定农业税在提供基层政权财力中的作用。

三、我国农业税制度改革的方向 今后农业税制度改革将朝什么方向发展,是我国近期学术界及实务界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它也将影响到农民及基层政权的切身利益和农村发展的后劲。根据我国农业税的目的及性质,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笔者作了一个初步的判断,提出一个三阶段式的农业税制度改革方案。

第一阶段,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建立以土地使用税为王要内容的农业税制度。由于我国农村税收征管力量有限,农村居民的收益核算体系不健全,目前尚无力建立以纯收益为课税对象的收益型农业税。由于我国大部分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在一定区域内的常年产量是统一的,因此要调节土地的级差收益存在困难,而以常年产量为依托保护土地使用权更有说服力。实际上,现行农业税与其说是总收入型的收益课税,不如说是土地使用权课税。要转型的主要是我们现有的观念,不能再从收益课税的角度去理解现有的农业税制,而应当从保护土地使用权的角度去理解它。建构土地使用税实现对土地使用权的保护,不能单纯从利益交换说去理解,不可能完全按照村民从土地使用权保护中获得的利益,来分摊政府保护土地使用权而付出的服务成本。同时要切实解决农业税的计税面积问题,对现有农业用地进行一次普查,核实计税面积。建立土地使用税的目的在于维护农村居民的土地使用权益,保障农民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从严格意义上讲,如果能够实现土地所有权的私有化或土地所有权向农民回归,那么农村土地的自由流转会自动实现。但在现实条件下,农民只拥有部分土地使用权,因此目前开征土地财产税不太现实。建立土地使用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确认农民的土地使用权,进而促进其自由流转。笔者希望通过这种土地使用权的自由流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

第二阶段、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条件下,建立以增值税为核心的现代流转型农业税制。增值税式农业税制度的构建主要目的不是从农村经济中筹集财政收入,不是增加农民负担,其主要目的在于建构现代流转税制,促进农产品的进一步商品化,使增值税制更加合理有效,准确控制农村税源,防止工业产品税收负担向农产品转移。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不是简单的农业税制的建构,而是更大意义上的流转税制度改革。由于在增值税式的农业税制度下,农产品税负不仅可以得到相关优惠,而且可以通过价格机制转嫁出去,因此它与当前我们正在构建的土地使用税不是一个层次上的税收,不存在要替代土地使用税的问题。目前,可以在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的粮食主产区进行试点,将粮食及其他特殊农产品(即农业特产税课税范围内的产品)纳入增值税体系。

第三阶段,在土地使用税和农产品流转税的基础上增加纯收入型的收益课税及土地使用权转让税。建构纯收入型收益课税,其前提是农村土地集约化经营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农村经济核算比较健全,成本收益界定清楚。而其中,土地财产权或使用权的自由流通则是关键前提。实际上,建立现代流转型农业税也要求有上述前提,只不过纯收入型收益税是在原有的农业税负上增加税收负担,而增值税式农业税不增加农业负担,因而后者可以先行推广。由于我国土地私有化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建立狭义的土地财产税及其转让税不大可能,但是在农村土地使用权自由流动的情况下则可以考虑开征土地使用权转让税,以规范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动,同时也保护这种流动。

在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和农业税制调整的同时,必须准确界定基层政府的职能合理界分各层次政府间的职能。

生存与改革方向 篇6

二战后世界范围内的国有化浪潮

综合各种研究资料,虽然有国家就有国有企业,但各国国有经济的规模、比重和配置结构受各个国家实行的社会制度、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民间资本的发展能力和发展水平、政府对国民经济的调节能力和调节方式、国家资源条件以及民族文化传统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并随之而变化,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其中变化最为显著的就是二战后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国有化浪潮与私有化浪潮。

从世界史角度看,国有化作为一种浪潮首先发生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的苏联。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以及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在世界幅员最大国家的统治地位的确立,对整个世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二战以后世界范围内的国有化浪潮,也不能不受到它的重大影响。其中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一批社会主义国家的先后诞生及其采取的大规模国有化政策,相继建立起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从此,世界出现了东方和西方两大阵营。

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初期,国有企业只存在于一些私人资本所不能承受的公共部门,规模较小。西方国家的第一次国有化浪潮源于1929年经济大危机激发的“凯恩斯革命”。为克服市场失灵造成的重大困扰,摆脱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经济困境,在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各国进行了国有化运动。但国有企业的普遍出现则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一般垄断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干预和调节。同时,在新科技革命浪潮的推动下,企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纯粹靠自由竞争维系的市场经济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承担起对生产的领导,以缓解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的矛盾对生产力发展的严重束缚。

如英国战后经历了两次国有化浪潮。二战前英国国有企业的比重很低。从1945年开始至20世纪50年代初,英国将一系列基础工业和英格兰银行收归国有。工党政府以27亿英镑的代价向私人企业主赎买了钢铁、煤炭、航空、通信、电力、运输、煤气等部门以及英格兰银行,国有化部门占国民经济部门的比重为20%,形成第一次国有化浪潮。1974年工党再度执政,又掀起第二次国有化浪潮,国有部门发展到部分制造业(如造船、汽车与飞机制造)和建筑业,还对25家大型私营企业参股,并采用国家和私人合资的形式开发北海油田。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占全国固定资产的20%以上。

法国先后有过三次国有化浪潮。第一次发生于1936年,社会党政府对航空、铁路、军火等企业实行国有化。二战后,为恢复和重建被战争破坏了的经济,政府颁布法令,将能源部门、保险部门、金融部门和一系列加工工业及大公司改为国家接管。第三次国有化浪潮开始于1981年,社会党的密特朗政府颁布了国有化法律,将全部存款在10亿法郎以上的大银行和拥有2 000名以上职工的大企业收归国有,国家所有和国家控股的企业达4 300多家,1987年国有企业职工达237万多人。经过1981年~1982年第三次国有化浪潮之后,法国国有工业企业的营业额占工业企业总营业额的40%,出口额占工业出口总额的34.6%,投资额占工业投资总额的30%,职工人数占工业企业的23%。到1990年时,法国国有企业产值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投资额占全国投资总额的27.5%,出口额占其总额的25%。

意大利的国有企业有着悠久的历史,19世纪40年代即成立了国营铁路公司。1861年全国统一后,在邮政、电话、烟草专卖等行业也开始实行国有化;1933年出于拯救处于萧条中的国民经济的需要,组建了工业复兴公司即伊里公司;1953年成立了国家碳化氢公司即埃尼公司,控制石油化工部门;1957年在政府中设立国家参与部,专门协调管理国家控股企业;1971年成立了国家工业股份公司,这是一家由国家控股、专门对危机企业进行改造的“企业病医院”。上世纪70年代初,非金融国家企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高达19.4%,是西欧国家中最高的;到80年代,这一比重降到了15%左右。1981年意大利国有企业雇员总数达130万人,占20人以上企业就业总人口的27%,产值占25%,固定资本投资则占了近一半。1991年意大利国营经济在全国总销售额中占23%,在全国总投资额中占33.4%,在全国总就业人口中占20.8%。国有企业几乎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政府借助国有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和薄弱部门,平抑经济的周期波动,与进入意大利的国外跨国公司竞争,因而历届意大利政府都十分重视国有企业的发展。意大利的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战后的德国,公共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相对较稳定。虽然没有出现国有化的浪潮,但联邦及地方政府拥有或参股的公共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公共企业的名义资产约占整个经济的18.6%,固定资本投资占14.8%,总产值占11.1%,就业约占10.1%。公共企业分为国家独资的纯公共企业和国家参股的混合企业,在基础设施行业中举足轻重,如,在供电行业中占98.7%,煤气业占97.7%,供水业占99.2%,运输业占90%。此外,其公共信贷机构和保险业占整个行业的比重也达到74.2%。

瑞典国有企业的比重较高,其中以赢利为目标的竞争型企业占国有企业的70%以上,总数约1 000家,都实行股份制,国家一般控股达51%以上。1990年瑞典国民生产总值为2 035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3 660美元,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有国有企业1 300多家,主要分布在一些基础工业,在这些基础工业中,国有股份占25%~85%不等。

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中存在国有企业最早的国家之一。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例最小,大部分国有企业隶属国防部,如原子能、宇航,还有邮政、铁路、电力等部门以及一些非赢利性的公共服务行业。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政府创办的一些国有企业,主要集中于能源部门、基础设施部门、提供公共产品部门和科技开发部门。美国的国有企业分别为联邦、州和市镇所有,国有企业国民收入仅占整个国民收入的1.2%左右,国有企业资产和就业人数仅占全国的1%左右。据统计,到1979年,美国的国有企业固定资产净值为1 794亿美元,仅占全国国有固定资本净值的23%。美国的国家所有制经济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一是包括土地和各种建筑物在内的政府不动产;二是由各级政府投资兴建的交通、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三是政府投资建立的国有企业和官私合营企业;四是国家对科学研究的投资。这四类国有财产占美国国家财富的近1/4。其中邮政、公路全部属于国有,但铁路和电力行业国有部分仅为1/4。

日本国有企业的比重高于美国而低于西欧,日本政府设立的国有企业从战争结束时的7个迅速增加到70年代中期的114个,国有企业大约占全部企业数的10%。其中,邮政、水电、运输等公用事业由政府管理,其他竞争性国有企业称之为特殊公法人企业,即一方面以经济法人的身份和私营企业一样参加市场竞争,受民商法支配,另一方面又要按照国家特别公法的要求,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

从20世纪3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加强了政府干预和国有企业的发展,极大地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使西方世界出现了经济增长和社会分配改善的“黄金时期”。各国的国有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走向成熟,成为西方社会经济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了促进经济和社会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积极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引导投资实行计划化的重要作用。从内因来看,西方国家一次次的国有化浪潮大都直接与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克服经济社会危机有关。从外因来看,西方国家的国有化浪潮又受到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影响。

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二战以后也掀起了两次国有化高潮。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为了振兴民族经济,推动本国工业化,广大发展中国家将殖民企业和殖民地的经济管理企业,包括海关、银行、税务机构,以及原殖民者拥有的足以垄断或操纵国计民生的大企业实行国有化。因此,这次国有化高潮实际上是民族解放运动在经济领域的继续。第二次在20世纪70年代,在中东产油国收回石油资源主权的斗争取得胜利的鼓舞下,广大发展中国家又掀起了收回自然资源主权的高潮。一些国家把实际操纵本国经济关键部门的外资企业收归国有,并使一些矿山资源和农渔业资源回到本国人手中。发展中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对于维护国家主权、争取经济独立、奠定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建立较完整的市场机制、维护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以及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带动其他经济成分发展、推动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都起了巨大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私有化浪潮

也许是应了“风水轮流转”的那句老话,随着国有化浪潮的演进及其积极作用的日益发挥,其消极影响也日积月累起来。历史进入80年代以后,国有企业面临着需要调整和改进的客观要求。

从西方国家来看,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国有企业管理不善,经营效益差,财政负担重。比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等西欧国家对亏损国有企业的财政补贴,有时高达国家财政支出的一半,是造成预算赤字、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国家财政投入高于国有企业产出的现象比较普遍,有的企业甚至在一倍以上。如英国的煤矿、钢铁、铁路的国有企业1973年~1975年需国家补贴6亿英镑,1984年~1985年猛增到40亿英磅。1984年世界500家大企业中,国有企业利润率平均不超过2%,而民间企业的同一指标则在4%左右。二是国民经济主导产业的变化要求对国有企业进行调整。在发达国家中,最早实现国有化的都是那些耗资多、回收慢的基础性产业,这类企业在国家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由国家兴办和经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国民经济的关键和主导部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曾在国家经济起飞初中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重化工业企业多数已变成“夕阳企业”。电子、原子能、航天、海洋开发、信息高速公路等高新科技产业又成了各国国有经济重点发展的新领域。三是1973年~1975年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陷入停滞状态,通货膨胀加剧,失业人数增加,财政连年赤字,国家不得不减少对国有企业的投资,并出售部分国有资产来弥补财政亏空,以缓和通货膨胀。这些因素导致70年代末开始出现国有企业私有化,并由西欧推向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80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国有企业私有化的浪潮。

世界范围私有化浪潮的出现,也与社会主义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日益严重的弊端逐步暴露密切相关。如果说全球国有化浪潮在某种程度上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优势的影响或启示,是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行国有化的外因的话,那么计划经济体制排斥市场机制、追求纯粹公有制经济所日益积累并暴露的突出弊端,则无疑是西方国家私有化浪潮的重要外因、苏联东欧国家推进私有化改革的重要内因。应当承认,社会主义国家最初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不容置疑的重大优势和巨大历史作用,其能集中力量办大事、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巨大制度优势仍然需要坚持。但是其对社会主义就是纯粹公有制一统天下的片面理解与不当追求,对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的否认并排斥,其党企不分、政企不分、政资不分、政事不分,以及以党代企、以政代企、以言代法等体制机制的严重弊端,逐渐成为国有企业活力的束缚甚至于桎梏。对这种弊端进行改革所激发出来的巨大活力,如果不能科学认识、正确引导并把握好量度,就不仅可能会扭曲传递出私有化的改革导向信息,而且会最终导致私有化改革后果。

由于受西方国家私有化浪潮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国有企业的双重影响,加上国有经济在实践中也逐渐暴露出高度垄断、权责不清、政企不分、管理混乱等多种弊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也针对本国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各样的措施,对国有经济进行整顿和改造。

发达国家的私有化浪潮发端于英国。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后对英国国有企业进行了改革,1981年掀起私有化浪潮,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英国共出售国家股份达262.5亿美元,包括英国长途通信公司、英国航空公司、英国钢铁公司、英国煤气公司、希思罗机场、海军造船厂和皇家兵工厂等,仅出售煤气公司股票政府就净收回56亿英磅。国有企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由1979年的11%下降到1988年的6.5%。

英国的私有化浪潮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主要出售了那些虽为国有、但已按照市场经济模式进行商业运作的企业,如英国石油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爱默森国际公司和皇家军工厂。在政府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审查之后,这些公司基本上以现有形式被直接出售给私人部门。从1984年起进入第二阶段,私有化的范围扩展到具有自然垄断性质的公共事业部门,如英国电信、英国天然气公司、苏格兰电力公司以及自来水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等。由于这类公司一般都规模庞大,私有化主要采取了公开上市方式。这一阶段也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重组以培育竞争性的市场,并且设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对私有化之后企业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价格进行管理,以保护消费者利益。从1995年起进入第三阶段,私有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将包括公共运输系统和邮政系统等在内的那些必须依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经营的企业纳入其中。由于在私有化之后政府还要继续提供补贴,这类企业的私有化主要采取了特许经营的形式。

英国国有企业私有化主要采取三种方式:一是整体企业出售或部分出售给某一个私营公司,如英国造船公司、国家公共汽车公司就采取这种方式出售。二是在股票市场上公开出售。为了分散股权,政府还限制大公司过多购买股票,对小额投资者采取一些鼓励措施。三是将股票出售给本企业职工。政府制定优惠价格,以低于市场价出售、分期付款、奖励职工持股等方式优惠本企业的职工和管理人员,有的还向本公司职工赠送一些股票或以股票作为奖励手段,吸引职工成为本公司的股东,将他们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责任心。为了改善国有垄断企业因竞争力弱化而造成的低效率,英国政府在私有化过程中注意引入竞争机制,或将垄断企业分为几个主体,促其竞争,或在垄断企业之外另立竞争主体,扶植其竞争能力,以打破垄断局面。

撒切尔夫人由于铁腕推进英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并取得了较大成效,因而一时名声大振,获得了“铁娘子”美誉。

原联邦德国国有企业改革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其理论依据主要来自当时的联邦政府经济部长艾哈德。艾哈德主张通过民营化来改造国有企业,他认为,民营化是手段,其目的在于改变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并使两者分离,从而使国有企业能够真正进入市场参与竞争。与此相应,企业的管理体制发生变革,形成独立于政府的经理集团,并置于众多股东的有效监督之下,由此可以在市场竞争中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率,而企业效率的提高有助于扩大企业的资本、增加社会就业。西德大约经历了3次私有化活动,每次都有不同的重点:(1)1959年~1965年主要对联邦企业进行局部私有化。其方式是向所在企业和全社会出售“大众股票”,筹集所需的资金。(2)70年代私有化的重点是将部分生产公共产品的任务转给私人和地方,减少国家在公共产品生产中所占的比重,目的是减少公共企业的亏损,减轻国家财政负担。(3)1982年以来,德国西部私有化进程力度明显加大,进入高潮,到1987年,联邦政府已全部售出所持有的大众汽车公司、煤炭电力股份联合公司和普鲁士矿冶股份公司等主要国有企业的股份,并用出售款项建立了科研基金和环保基金。德国政府视私有化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手段,即以私人股东的参与增强企业提高效率的动力,以国家股权的存在来维护公共利益。根据行业性质,有的公司股份全部出售;有的保留25.1%的国家股,按德国法律可享有否决权;有的保留50.1%的国家股,依法可享有决策权。也就是说,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国有资产全部转为私有财产。企业的部分私有化和完全私有化同时并举,联邦参股的公共企业所占经济比重逐渐减少。从1982年~1990年,联邦参股的企业由808个减少到132个。在这些联邦仍持股的公共企业中,联邦的股份明显下降。

两德统一后,德国政府致力于改造原东德地区的国有企业,主要措施是成立“托管局”,利用“托管”形式进行“注资改造”。为筹集改造的资金,托管局先后在国内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特种债券,获得巨额资金后注入国有企业。注资后再采用新的管理措施,如实行股份制加以改造。由此使大多数原东德国有企业扭亏为盈,并成为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此外,对负债十分严重的企业不是简单地加以出售,而是从职工队伍、企业环境等方面加以包装后再出售,从而使出售比较顺利地进行,相应地也获得一定的出售收入,有助于降低国企改革的成本。民营化并不等于简单地将国有资产全部变为私有财产,而是调整、改变国家对企业的控制方式,由直接控制改为间接控制。这个过程从1990年7月1日开始,至1994年12月31日完成。私有化的执行机构是成立于1990年2月的托管部,其总部设在柏林,并在前东德主要工业城镇建立了15个分支机构和若干子公司。托管部虽然是一个公共机构,但其独立于联邦政府,根据商业准则而不是政治准则行事;独立预算,不由国会直接控制;独立融资(由联邦政府提供担保)。托管部成立之初,主要托管原东德的国有企业并加以股份制改造,作为持股单位并代表全体公众利益行使国有股权;以独特的国有企业民营化的办法完成了重组原东德国有企业和银行的历史任务。到1994年托管部被撤销时,13 800家企业的绝大部分完成了私有化,只剩下约200家国有公司。

生存与改革方向 篇7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程, 随着学校体育工作的不断深化和大众对体育的热情越来越高, 每到一个新的阶段, 学校体育就会适时的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新的调整和改革, 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对体育的需求。高校学校体育作为高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校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 认清高校学校体育的发展现状, 找出今后高校学校体育的改革方向势在必行。

2. 学校体育改革历程回顾

1979年5月召开的“扬州会议”, 是我国学校体育的第一次改革。本次会议产生的两个《暂行规定》, 使学校体育形成了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为主、以普及体育锻炼为主、以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为主的指导思想。为后来兴办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学校和高水平运动队提供了保障。

学校体育改革的第二次浪潮, 出现在80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期《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正式颁布实施之后。《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如同宪法的作用一样, 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总章程、最高法规, 也是开展体育工作的基本依据, 从此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形式转变为了选修制。

学校体育改革的第三次浪潮是在1995年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之后, 健身的浪潮便在全国掀起来了。随后在1999年教育部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 终身体育的教育模式开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广为流传。

学校体育的第四次改革于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颁发施行之后, 本纲要在课程指导思想上发生了重大改变, 在原来旧纲要中的体质教学思想、技能教学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的课程指导思想基础之上提出了“健康第一”思想。

2004年8月29日, 教育部长周济在复旦大学召开了建国以来首次“全国高校体育工作座谈会”, 在该会议上提出了要积极推行以学生为本的自主选择运动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和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的“三自主”教学形式, 也可以算得上是学校体育的第五次改革。

3. 高校学校体育改革现状

3.1 体育教学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学校体育改革的历程表明, 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不再是以往单一的形式, 而是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有专家认为:“现阶段中国学校体育仍然以增强全体学生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为主要目标。”在促进学生发展身体, 掌握特色体育的技术、技能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兴趣、能力和习惯, 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 陶冶情操, 发展个性, 提高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

3.2 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多维性

目前, 大多数高校采用的是分组可轮换的教学组织形式, 以及俱乐部组织形式, 搭配式、分级式等组织形式。它们的共性在于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因而高校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更趋于学生能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更重视师生的互动作用。

3.3 体育教学评价的双向性

这里谈到的双向性是指:教学评价应从学生的身体和心里两个方面进行。高校课堂里, 学生对这门课的基础不同, 因此, 不能只凭借结果评价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要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换句话说要结合学生身体和心里的两个方面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4. 高校学校体育改革方向展望

4.1 确立正确的体育教育思想

随着人们对学校体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教学思想中的“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广泛认同和确立。体育的核心目的在于让学生养成主动锻炼的习惯和拥有健康的体魄, 而思想则是引领学生达到体育的教育目的的灵魂和航向灯。学校体育今后的发展改革中要更重视对体育教学思想的确立。

4.2 设立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目标

在高校教学实践中, 往往对培养目标的设立会出现两种情况:第一, 设立的目标过于单一;第二, 设立的目标不切合实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 在制定和设立培养目标时, 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脱离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培养目标应按照学生的成长趋势来制定, 制定出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相适应的具备一定特色的培养目标, 使学生真正通过课程能学有所得。

4.3 构建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体育课程结构

学科课程主要侧重于传授体育文化, 即体育学科的系统知识、技术原理, 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性课程主要使学生在活动的主体意识、行为能力、情感态度方面得到发展, 课程内容主要以学生的心理水平、学习兴趣、体育特色和个性社会生活为基础而设计的内容。隐性课程是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 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运动技能, 独立从事体育运动和锻炼身体,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自我学习和自我锻炼的能力。

4.4 优化体育教学环境, 形成良好学风

就体育教学环境而言, 可着手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大方面, 在硬环境方面, 重在将封闭式教学转化为开放式的教学, 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空间、教学时间, 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更灵活;在软环境方面, 重在形成一种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氛围, 注重隐性课程的潜在影响, 建立、健全校内各体育协会和俱乐部以及兴趣小组, 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有系统的组织一些丰富多彩的健身竞赛活动。

摘要:学校体育是组成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 高校学校体育在高校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回顾高校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历程, 分析高校学校体育发展的现状, 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了高校学校体育今后的发展和改革的方向, 希望能对高校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学校体育,现状,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曲艳玲.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及其改革理论分析[J].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0, 4 (23) :15-16.

生存与改革方向 篇8

关键词:国际教育改革,中国教育改革,改革方向

1. 由只重教育质量到兼顾教育公平

教育质量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都将这一问题列为首要问题来处理。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代对教育质量的理解和认识有所不同,尤其是进入到上世纪末期,世界各国对教育质量的内涵赋予新的内容,不再是简单强调教育质量如何提高,而是在对教育质量进行高度关注的同时,开始重视教育普及问题和教育公平问题。

关于提高教育质量的手段和方法,世界各国不尽相同,普遍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师资管理、教学方法、“高考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虽然各有特色,各不相同,但差距并不太大。而在对待教育公平的问题上,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明确指出:“每一个儿童、青少年和成人,都应能获得教育机会以满足其基本的学习需要。”世界各国在此问题上是持一致的态度,美国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日本是“教育机会均等”,中国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由此可见,世界各国在实现教育公平的目标上完全一致,但应对方法则因国情不同而有所不同。美国对教育的公平追求主要表现在要不同种族、肤色和不同家庭出身、不同国籍的人都受到同等的教育机会,日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主要表现在教育的普及和教育机会的均等,而我国的国情与日本和美国不同,决定了我们对教育公平的追求也有所不同,我国主要表现在义务教育的普及、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

中央政治局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的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促进城乡、区域教育协调发展。政府、教育有关部门和家长都希望通过避免儿童在入学起步阶段遭教育不公和避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这两项工作的落实来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教育部为了应对教育不公问题已经明确了解决方案,比如针对择校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加快、加强薄弱校建设,校长及老师流动制度,让优秀的城镇教师志愿到农村学校去任教,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等等。

2. 教育权力“下放”

早在中国的孔子时代,西方的柏拉图时期和亚里士多德的岁月,教育都是通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来实现的,可以说,世界各国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从私学开始的。

就中国而言,从清末到民国,从未出现过以“国家”的名义来垄断教育的现象,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私立学校仍然占有很大的比例,仅私立高校数便“占高校总数的29.8%”。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开始全面介入教育管理,尤其是高等教育。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国家将所有大学收为国有,私立高校无一例外地全部被改为公立,所有的民办高校从此绝迹。而从教材的编写与发放来看,也有一个演变史,“从编审合一、一纲一本统编通用的国定制发展到编审分离、多纲多本竞编选用的审定制,大陆教科书制度体现了国家政治、经济由动荡到稳定与开放的变革历程,反映了国家教育由集中、计划、统一、单一的管理模式向多元化与多样化转变的轨迹。虽然国定制因其不能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实际而被否定,但一纲一本统编通用的做法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国家统一管理人才培养规格以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发挥了作用,并且也为后来的教材建设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审定制的确立正是国家正常发展中对人才多样化需求的必然结果,尽管它还存在制度本身的完善和制度操作的规范等一些困难和问题,但沿着多元化与多样化、标准化与规范化彼此结合的思路,审定制教科书制度的改革将不断开展下去”。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的“权力下放”均略占上风。而随着“权力下放”到省、到地方,教育的“私有化”和“市场化”越来越显化。这两种改革潮流相互促进,便加速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进程。

事实上,不只是中国,世界各国在教育的权力上,也大同小异地走“中国式”的道路。比如在西班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央政府的教育财政投入是地方政府教育财政投入7倍,到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这个比例就变成了2比1,而到了上世纪末期,西班牙的教育地方分权化已经全部完成。而墨西哥教育部采取的方式是循序渐进式的“放权”,最后将初级教育的管理权全部转交地方政府。

总之,到了上世纪末期,教育“权力下放”已是全球性的,而且就目前的趋势看,将会进一步加速该权力“下放”的进程。

3. 由单元化到多元化

“权力下放”和教育的“市场化”和“私有化”加速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由“单元化”向“多元化”转变的进程。

在这方面,美国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最突出的就是将公立学校变成“特许学校”,并且完全由私营教育管理公司自主经营,转瞬间这一改革变得到认可,到了九十年代末,有32个州的公立学校全面实施了这一改革。

美国自九十年代以来推行“私有化”的教育改革,主要目的一方面是在教育领域为选民提供更多的选择自由,另一方面也是向选民宣示促使学校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的决心。这种教育改革背后的动力,与发展中国家通过“市场化”引入民间资本补充教育投资的动机有明显的不同。

新加坡政府在1987年首先实施了“独立学校计划”,在1993年又出台了“自治学校项目”,教育的改革结果也是将公立学校变为私立,但不同的是改为私立后政府还继续给予资助。

我国在进入九十年代后,教育上也同样鼓励民间投资办学,此间,相继涌现了相当数量的民办学校及民办公助学校,使过去的全部“国有”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尤其是近几年来,又相继出现由公立转私营的转制学校。

总之,教育改革后,由单元化变为多元化,在竞争中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更便于求学者的选择。

4. 由民族化到国际化

艺术界有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是指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才能在世界文化宝库里占据一席之地。而教育则不同,教育是科学,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尤其是在如今的“地球村”的年代,全球为一家,教育的国际化势在必行。

早在九十年代,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一教育改革是世界经济发展大潮的需要,更是世界各国发展的需要。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意识到人才战略意味着什么,都希望通过教育服务获得更多的、更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希望以此来吸引其他国家的优秀人才,更希望在国际上扩大自身的影响。教育的国际化绝对是国家发展的需要,是国家融入国际大家庭的需要。

到目前为止,美国及英国的教育国际化都做得相当出色,但是相比之下,从上个世纪末以来,英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国际化,尤其是在英语学习及高等教育范畴,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抓住了有利时机,在悄无声息间把可观的教育市场从美国手里夺了过去。近年来,英国的教育获得相当可观,每年逾100亿英镑,占英国GDP总量的1%。

澳大利亚在教育的国际化上也做足了文章,尤其是市场的开拓上做得相当出色,如今排名第三,仅次于美英。新西兰在这方面也很有成绩,从1990年起步的,到2000年止就有了3.9万国际学生在新西兰学习。2004年统计数据证实,新西兰仅教育出口的总税收就高达363万新西兰元。

由此可见,教育由民族化向国际化的转变不仅能培养更全面的人才,而且能为其国家创出很高的经济收益,更能扩大其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

目前看,我国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地提高,中国的教育国际化,尤其是国际教育服务水平亟待提高。我们应该看到自己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服务市场的市场优势,看到我们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逐步扩大,汉语,中医药,中国历史、哲学,以及中国的戏曲等专业,甚至是中国法律、财经等都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另外,来我国高等学校读书成本比较低,这些都是我们将国际教育服务提升一个层次的优势。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我国许多大学的学历和学位在国际上的认同度还比较低。

综上所述,我国的教育改革方向一定要跟上国际教育发展的步伐,多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还要兼顾教育的公平化,并努力使教育多元化,权力下放尺度再放大一些,并在教育国际化上做好文章,推出自己的品牌,展示本国的风采,为国家创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文俊.农村教育改革应采取的对策[N].甘肃日报, 2010-04-06.

[2]谈松花.体制创新:教育改革的关键[N].光明日报, 2009-02-11.

[3]张立勤.中国民办高校生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

生存与改革方向 篇9

学校在抓好学生基本素养培育的基础上, 结合毕业生的就业趋向和去向, 不但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法进行了大胆的改革, 更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角色和功能进行了大胆的改变,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使得我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仅站稳, 而且有了长远发展的基础。

教师角色转变是课改促发展的关键

首先, 学校着重优化现有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的总体质量, 使我校教师完成了从知识型教师向技能型教师的转变。学校规定专业教师除了具备教师资格外还必须具有相应职业资格从业证书。学校鼓励专业教师利用假期课余时间学习或参加职业培训班, 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对于没有企业实践经历的教师, 分期、分批派遣他们到工厂、企业进行实习, 定岗锻炼, 参与工厂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设备安装、调试、项目论证、技术改造、产品营销和职工培训等, 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校“双师型”教师比例逐年提高, 其中, 具有“双师证”的教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已达70%。

其次, 我校改变师资来源, 大力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要求。过去教师基本上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 教师的基础理论比较强, 但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为了强化实践教学成效, 除了培训已有教师外, 学校还注重从工厂企业聘请有专长的技术骨干来我校任教。目前, 我校外聘教师45人, 涉及机电一体化、化学工艺、化工仪表、电子商务、经济贸易等各专业, 来自企业、行业的专家参与课程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以企业、行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理念真正得以实施, 企业、行业需求通过专家们亲自授课得以突出, 这也从根本上加强了实践性教学环节, 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接近实际应用。

通过教师角色和来源的改变, 改变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 更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了职业学校毕业生的质量。过去课堂的主体是教师, 基本上是教师的“一言堂”, 学习工具是单一的书本;现在学生成为主体, 教师为指导者, 真正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在真正的或模拟的实践操作环境中进行学习, 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目前, 我校具有大型的金工实习车间多个, 面积达26000m2的实训大楼, 仿真实训实验室5间, 还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红外分光光度计等大型化工分析实验仪器, 改变了过去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的传统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企业需要学生掌握什么样的专门技术, 教师就教什么, 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教师成为指导者。学生从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 到主动地根据实际需求探索掌握知识, 学习效率大大提高。通过几年来的教学改革实践, 我校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毕业生受到企业的热烈欢迎。

转变学生学习场所, 革新教学方法是课改促发展的必要条件

针对职业院校的学生特点, 我校注重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针对专业特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充分发挥人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培养, 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 改变过去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课学习的传统做法。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场所是专业实训车间或实验室, 在实训教师指导下, 学生亲自动脑、动手完成一次课程。一次课程包括课程具体的既定目标、实施步骤、可能出现的问题及问题解决预案等, 随堂进行答辩比赛, 突出了“做中教, 做中学”的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校内各类大型实训室、实训操作车间均面向学生免费开放, 学生随时可以在接近生产实际的环境条件下对自己的技术技能进行训练。

除了注重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外, 我校还大力发展产学结合, 与校外37家企业进行合作, 组成了职教集团。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到这些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与未来可能从事的行业、职业“零距离”接触。学生真正置身于现代化工业生产的环境中, 亲身体验现代大型化工企业的文化氛围, 感受生产管理、劳动纪律、安全环保等方面对从业者整体素质的要求, 促使他们形成职业所要求的综合素质, 具备适应未来岗位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职业能力。在顶岗实习期间还引导学生自觉以“准员工”身份了解企业文化, 自觉地按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塑造自己,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顺利完成由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过渡。几年来, 我校顶岗实习的学生90%都被企业留用。有的拿到毕业证后, 就被企业聘为组长或技术骨干。这样, 一方面, 学校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所需要的大量应用型人才, 为企业节省了培训新员工的经费和时间;另一方面, 学校又可以利用生产企业的条件和设备, 加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产学结合不仅实现了校企“互惠双赢”, 而且也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职业人”培养的落脚点。

转变传统的考核模式是课改促发展的最终保障

不管实施什么样的课程改革, 最终目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如果不改变传统的“一卷定成绩”的应试考核模式, 都无法实现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具有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传统的学科知识指导下的职业教育, 存在着明显的“从理论到实践”的倾向, 导致考试模式注重理论考核。从目前客观情况来看, 就读职业院校的大多是中考落选者或高考成绩差者, 他们文化基础薄弱, 厌倦学习, 这是不争的现实。对理论课考核比重过大, 学习成绩偏低, 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宗旨。几年来, 我校积极开展考核模式的转变, 从重视理论考核到重视动手能力考核, 采用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实训教学考评模式, 建立了科学可行的实训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明确了职业能力要求。

例如, 对于化学化工分析专业的学生, 引入加拿大的CBE教学模式, 根据定量分析化学实验教学大纲编制了实训任务书、实训指导书、国家标准等一系列实训教学文件。在明确实训目的和内容的基础上, 重点明确了实训教学必须达到的职业能力要求: (1) 利用一个具体的实训题目, 培养和规范学生对分析仪器使用的操作能力; (2) 通过实训过程,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通过分组活动,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管理能力; (5) 通过实训报告的书写,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最后, 学生必须通过化学检验工中级资格考试并取得中级工任职资格证。表1是分析专业一次具体的实验操作项目明细单。

从表1可以看出, 每一小项目都是具体的、可操作的, 标准明确, 考核详细, 学生可以对照要求逐项反复练习, 直到自己认为满意, 可向教师提出申请参与考核。

对于化工设备维修专业实施项目教学法, 将抽象的设备维修课程分解为不同的项目任务, 每一项任务都设定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素质目标, 详细构建项目完成评价指标, 制定考核内容和方法,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效果极佳。表2是我校化工设备维修专业资深教师王勇老师设计的《化工泵的拆装学案》中教学活动实施流程。

从表2可以看出, 化工泵的拆装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辅助者,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模式新颖, 考核方法灵活,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 知识传递快速高效。学生就业质量优秀, 我校连续多年荣获河南省职业教育就业指导先进单位。

参考文献

[1]王资, 李庆芹, 郑建萍, 赵发宾.高职生专业核心技能的确定和培养[J].职业技术教育 (教科版) , 2006, 27 (22) :43-45.

[2]张家璐, 袁雪.论高校教师的职业素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19) :229-230.

[3]郝利敏.增强积极体验提高90后中职生认知内驱力[J].职教论坛, 20l1, (12) :67-69.

[4]张少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与教学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0, 23 (11) :91-93.

[5]包华林.构建高职学生核心能力观, 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1-2.

[6]艾春.浅谈教育技术实验教师的职业素养[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9, (36) .

[7]杨黎明.关于职业院校的招生[J].职教论坛, 2011, (12) :1.

[8]马骥, 周淑珍.价值观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 2011, (12) :62-66.

[9]蔡美茹.高职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动因及效果浅析[J].职业教育研究, 2011, (7) :16-17.

生存与改革方向 篇10

关键词:空中交通管制,空域管制范围,控制空中交通流量

在广阔的天空里, 在我们的故土上, 我们的飞机似乎是不是可以没有规律, 没有轨迹, 肆意飞行那?答案是否定的。就如同汽车在地面行驶也要遵守交通规则一样, 要接受交通警察和交通信号灯的指挥一样, 飞机在天上飞行同样要遵守交通规则, 那就要受到专业部门的指挥与调度,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空中交通机构 (Air Traffic Control) 。

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是保证航空运输系统高效、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 我国航空产业的日见发展壮大, 大批量建设的国内二线机场, 部分繁忙机场扩建了第二条、第三条跑道, 大量购入先进的飞机, 国产客机也下了订单, 国际国内航班的不断增加, 使得机场和航路的飞行活动成倍的增加, 因此管制造成的飞机延误和流量控制现象时有发生, 飞行事故和事故征候的发生率也较高, 所以在现代航空运输业发展中空中交通管制 (Air Traffic Control)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国外一些先进的民航强国, 对于空中交通管制他们有一套切实可行的执行方法。别国的先进方法我们可以借鉴过来加以整改变成适合我国实情的空中交通管制系统。这样不但更加有力的保证飞行安全, 提高飞机效率;精简了繁杂的协调工作, 提高空中交通管制效益;充分利用宝贵的时间和空间资源, 而且也便于统一管理, 减少浪费我们宝贵的空域资源。

1目前我国空管系统的概况

我国空中交通管制现状是“空军一手管天下”, 我国目前的空中交通管理系统, 无法满足民航快速发展的需求。目前, 全国有14个机场空域饱和, 北京、广州、上海、深圳、重庆、西安、昆明等地区, 高峰时都出现了空中堵塞。更为致命的是, 我国空管系统技术装备大多采购于国外, 长期受制于人, 已成为国家主权和安全的隐患。而且现在我国这些大中型机场及其航路, 都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出新一些不良的现象, 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流量控制会给我国的民航带来不好的影响, 空域、气象、流量等客观因素引起的流量控制。我国的空中交通管制确实还存在一定的弱势, 比如空域、气象、流量等客观因素引起的流量控制都必须要引起重视, 任何原因引起的流量控制都必须要解决, 有了问题都要解决, 而解决问题最原始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大禹治水的疏通方法, 无论多少问题, 无论问题有多复杂, 都必须一个一个解决, 而值得注意的是人为因素引起的流量控制。目前有些地方的流量控制类型不做讨论, 人为因素引起的流量控制势必会像有些个飞行员所说的那样, 会产生一系列问题比如航班延误;所有民航一线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加大;旅客行程耽误等, 民航业有一片混乱气象。在民航业内, 每一个政策的变动都会产生一些问题, 问题的好坏取决于政策的好坏, 问题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当局者对政策效果的反馈速度, 人为流量控制只是一种表象, 飞行事故也是一种表象, 如果说要在这中间做取舍, 我想不管是当局者还是民众还是我们的管制员都愿意看到前者, 那么当发生人为流量控制的时候我们应该庆幸不是飞行事故, 在庆幸的时候我们应该谨慎的处理这个问题, 有些问题存在了就要客观的去对待。

2民航强国的一体化国家管制体系概况及实施体制一体化的好处

欧美一些国家航空事业发达, 空管手段先进, 是世界公认的航空大国, 航空强国。他们空中交通管制历史经验丰富, 拥有的飞机数量大, 管制的飞行流量多, 在这种环境下有些国家提出一体化国家管制系统。

实施体制一体化有着诸多的好处, 有利于提高和加强各级人员的责任心。现行的管理体制是管理局除直接管理空管局、空管中心站的人、财外, 其它一概不管, 实际上是想管也不懂如何管。总局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有很强的空管专业管理人员, 但没有行政、人事、财务、计划权, 在总局空管局对地区空管局和地区空管局对空管中心站业务管理方面没有力度, 有时想管也不一定听从。这种管理模式严重地挫伤了上级空管单位对下级空管单位业务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空管系统内部的业务管理工作不是在加强而是在逐渐销弱。管理局不懂如何管理空管中心站, 除定期发放资金, 审批进人指标外, 对资金和进人指标的使用是否合理缺乏监督。有利于空域的调整。现行空域是很早以前, 按照行政区划设的, 是历史的产物。随着民用机场的大量建设和飞行流量的高速增长, 现有空域的结构和管理模式显现出不合理, 如:本来必须是一家指挥的飞机由于空域属两家行政单位管理, 被人为地分割为两家指挥, 增加了繁琐的交接手续, 不利于飞行安全。有些管制单位的设备覆盖范围远远超出了其区域管辖区, 而另一管制单位的设备覆盖范围却不能达到自己所管辖的区域, 不能根据设备覆盖范围调整空域, 只有再投资建设备, 造成极大的浪费。空域根据机场建设和飞行流量进行调整是飞行安全必然要求, 现行的管理体制使得空域无法合理调整。有利于军民航协调。当前军民航协调除了能增加军民航管制员熟悉外, 解决不了多少问题, 尤其根本问题无法解决。由于民航空管各自为政, 在协调时步调不一致, 没有上级单位为管制员做主, 面对军方的无理做法, 束手无策, 步步退让, 导致管制指挥难度大大加强。空管一体化可以集中空管单位的所有资源, 以民航空管整体为背景, 统一协调。现行的经费管理方式使得空管局、空管中心站分别向管理局申请经费, 购买设备, 使得设备多种多样, 难以做到统一标准、降低维护成本。实行空管体制一体化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设备的统一, 降低购买成本和维修成本。空管各单位、各专业都开发出许多工作软件, 涵盖各业务部门的各专业, 解决了工作中的许多问题, 符合专业需要。但是由于人、财不属空管局管, 在一个地区空管局范围推广和开发软件很难以实现。各空管单位向社会单位购买或联合开发软件, 由于各软件标准不一, 很难做到信息共享。实践证明, 依靠社会软件开发单位开发的软件成功率很低。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软件编制, 等编写完程序, 用户的需求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也随即变化。软件开发成功之时也是软件退役之时。由空管局集中空管各单位的技术人员, 开发各类软件, 在全空管局统一使用相同软件, 既可以做到信息共享, 又可以根据空管的需求变化, 不断开发、修改、完善应用软件, 使之与空管的需求相一致。

空管一体化对民航事业的正常发展非常有利, 真正公正、公平、有利于空管长期发展的改革方案定能够提出和上报。任何规定和改革方案要可行、完备、一致, 出台前要经专家的充分研究, 广泛征求各界的意见, 不能等到出台后才发现有缺陷。空管一体化是民航发展的必然规律, 任何想改变规律的行为只会推迟一体化的时间, 不能改变规律。但违犯规律的行为一定必将带来沉重的代价。空管的改革, 关系每个空管人员的切身利益和前途, 不能不令大家关注, 创造良好的工作大环境是空管人员的迫切要求和强烈愿望。综合借鉴先进国家一体化管制体系, 加强我国空中交通管制基础建设投资与人员素质的提高, 为把我国建设成跻居世界前列的民航强国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飞行基本规则》.

[2]《中国民航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探讨》.

[3]《美国军民航协作的空中交通管制服务》.

[4]《空中交通管制概况与改革的建议》.

生存与改革方向 篇11

【关键词】农村信用社;改革;对策

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市场定位在农村,要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发展农业,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就是要围绕这一市场定位,建立能够促进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产权制度和管理体制,增强其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能力,发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主力军的作用。

1.农村信用社要把握好自身的定位及服务方向

1.1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应定位在立足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村信用社在县域和农村与其他金融机构相比具有明显地缘和人源优势和信息成本低的特点。农村信用社一般是按照行政区划来设置机构和网点,服务对象的社区特点十分突出,同时,农村信用社的员工十分熟悉和了解社区的情况,从而决定了农村信用社信息收集、加工的成本远远低于其他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信息成本低的特点也决定了农村信用社在服务“三农”、县域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农村信用社作为社区性的金融机构,在服务城镇居民、个体工商户、中小民营企业,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上优势明显,而县域则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和重要载体,其实力和活力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因此,农村信用社立足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不仅是农村信用社市场定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当前,党中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的发展无疑给定位于服务“三农”和县域经济的农村信用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农村信用社必须依据自身的市场定位,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壮大农村信用社的实力。为此,我们提出了农村信用社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切实增强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破除农村信贷收益低,无作为;管理难,不可为;风险大,难作为的观念,从战略的高度紧紧把握这一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支农服务,不斷提高支农贷款的质量和效益。把握五个重点是指重点抓好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建设、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县域经济发展,完善小额信用贷款,以培植农民持续增收能力。

1.2改革产权制度,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能力

在明确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的基础上,重点就是要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金融服务能力。此外,农村信用社还存在产权不明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经营机制和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差,经营困难,潜在风险仍然很大等问题,从而影响了服务三农、县域经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方向,国务院已经明确要按照“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支持、地方政府负责”的要求,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和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支持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帮助农民实现增收,促进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重要金融纽带的作用。改革产权制度,增强农村信用社的服务能力,建设现代金融企业。改革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推进新一轮改革、建立现代银行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和前提。逐步把农村信用社办成产权明晰、经营有特色的社区性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改革产权制度的同时,要求农村信用社完善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建立新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强化省联社职能作用的发挥,提升农村信用社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能力。把信用社的管理交给地方政府负责的新的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跑出了成功的第一棒。

2.信用社应加快发展中间业务

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中间业务收入已成为发达国家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收入的主要来源,而我国的大部分信用社仍然还停留在传统的存贷款业务当中。实践证明,拓展中间业务是信用社增强综合竞争能力的必要选择。面对银行业激烈的竞争,信用社需要创新经营理念,转变业务增长方式,调整经营战略,在加快发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拓和发展中间业务,增加业务收入,降低经营风险,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2.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一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概念模糊的问题;二是解决对中间业务效益低下、不值得开办的狭隘认识问题;三是解决贫困地区不存在中间业务的谬误认识问题;四是解决搞中间业务是不务正业,会影响主营业务的片面认识问题。要将发展中间业务作为与存款、贷款业务并列的支柱业务,实施拓展中间业务战略,在经营管理机制上营造有利于中间业务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机制,在工作措施上推动和保障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2.2深入调查、研发产品

鉴于目前信用社系统发展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实际情况,当前信用社拓展中间业务应遵循“全面规划,一行一策,优势互补,整体推进”的措施。中间业务属中介性业务,其前提是接受客户委托。只有及时了解客户不断增长的需求,结合信用社自身的客户群体和经营特点,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出和提供优质、高效、全方位的系列化金融服务,才能促进中间业务健康、快速、稳步地发展。

2.3改进设施、培养人才

中间业务是金融业的“高技术”产业,具有集人才、技术、网络、资金和信用于一体的特征,信用社正处于中间业务发展初期,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业务发展。鉴于信用社目前的人员结构和知识水平远远不能适应中间业务发展的实情,省市管理机构应成立专门的中间业务部门,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建立起定期的培训机制,采取专业化培训和交流培训相结合,理论研讨和实务操作相结合等培训方式,加大对一线员工中间业务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继续面向社会高起点、严格要求公开引进一批既具有计算机系统知识,又具有丰富银行业务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为中间业务的研发提供智力支持,从而保证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2.4强化营销、加大宣传

信用社应系统地开展中间业务的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荐信用社金融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在公众中树立(下转第235页)(上接第186页)全新的整体形象。

协调关系、强化内控。完善的监督和管理措施是中间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机制,信用社应特别注重对中间业务的规范化管理。一是要建立和完善中间业务的运作方案,真正把中间业务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做到有章可循,执章必严,违章必纠,合法经营;二是要建立一整套中间业务运作的管理制度,如业务发展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内部管理制度、业务考核制度等;三是要加强对中间业务的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对中间业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四是要加大稽核监督力度,适时对中间业务进行常规检查、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把监督机制贯穿到中间业务的始终,确保中间业务的合规性、合法性、安全性、效益性。■

【参考文献】

[1]罗继东.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改革方向的思考,广东省农村信用社,2006-10-12.

[2]田贵生.对推进当前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的思考,《中国金融界网》,2008-01-09.

CBA的市场开发与改革方向探讨 篇12

关键词:市场开发,CBA,改革

中国篮球协会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篮球协会、各行业篮球协会等为团体会员组成的全国性的篮球联合组织,在国内篮球领域拥有近似“垄断”的影响力。当前的CBA篮球联赛中各俱乐部进行市场化运作,市场化运作必然要求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而在目前政府体制下,篮管中心对CBA联赛保持着控制力;另一方面,中国篮协还未形成独立的市场开发和推广公司,缺乏对CBA篮球市场自主开发和经营能力。

当前的CBA联赛涵盖篮协、运营商、俱乐部、赞助商、开发商等互相支持的利益主体,提高了中国职业篮球水平。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市场开和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市场开发的方向和职业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篮球职业联赛的改革。

1 CBA市场开发分析

1995年中国男篮职业联赛(CBA)正式诞生,CBA正式步入职业化发展道路。从中国男篮职业联赛诞生的时刻起,职业联赛就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困扰,随之而来的是愈来愈高的改革呼声。

我国CBA改革的思路总体是走NBA成功典范之路,中国篮球的发展近年来一直以职业篮球成功的典范NBA为依据和参考。但是,中国的国情有其独特之处:中国的政府干预比较明显,同时存在中国篮协和中国篮管中心两个组织。

中国篮协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全国性群众体育社会团体,是代表中国参加国际篮球联合会相应的国际篮球运动的唯一合法组织。它的任务是根据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统一组织、协调全国篮球运动的开展,推动群众普及活动和运动水平的提动高,促进亚洲和世界篮球运动的进步;但是管理国内各级篮球联赛的则是篮球运动中心,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中国篮协在国内的职能作用,同时也存在领导者在两个组织同时任职的情况,篮管中心也是全权负责CBA联赛的运作和推广,作为球队投资人的俱乐部却没有多少权利。在这种复杂的背景下,改革道路必然曲折而漫长。

最先承担男篮职业联赛赛事运作的是国际管理集团,1995年,男篮甲A职业联赛推出,IMG(国际管理集团)成为这项赛事的商业运作方。IMG与篮管中心的合作采取了由IMG承包联赛的冠名、广告等招商权的模式,当时的运作模式应该属于合作发展模式。

到2001-2002赛季,中国篮协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开发和经营部门,CBA的商业开发改由篮管中心下属的中篮体育开发中心运作。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的市场开发和运作经验,该阶段的运作效果不好。

2005年,篮管中心与瑞士盈方公司签署协议,双方成立合资公司中篮盈方,中方控股51%。盈方每年提供650万美元作为篮管中心和各俱乐部的联赛运营经费,包括各俱乐部场馆广告在内的CBA经营权则被统一收归中篮盈方所有。整体收入的85%作为篮管中心和俱乐部的联赛收入,其余15%由盈方保留。虽然中方拥有中篮盈方的控股权,但是从实际结果来看,应该属于经营权的转租形式,中方仍然没有形成自身的市场开发能力。

2 CBA市场开发方向分析

篮管中心是篮球职业市场的实际控制者,涉及到我国职业篮球和各个年龄段的训练和比赛的管理工作,是中国篮球职业化的主导者。

CBA招商方案将赞助商分为四类,3个主要合作伙伴,4个市场合作伙伴,一个指定鞋类和服装合作伙伴,数量不限的指定供应商。在最主要的”主要赞助伙伴”领域,CBA将其分解为常规赛、季后赛和全明星赛三大块,允许各赞助商相互交叉,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CBA的开发和承办逐渐意识到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中国篮管中心成立了联赛委员会和联赛办公室。篮管中心对CBA宏观调控,实际运作是由联赛委员会和办公室负责,包括所有的规则、条例、市场推广、球员管理等所有内容都从篮管中心划分出去了。这一变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将CBA联赛变成完全独立自主经营的企业模式,完全的职业化。这种弱化行政管理,强调市场调控的改变需要很大勇气。篮管中心决心将新联赛当作产业运作,是质的变化。

2.1 市场开发过程的矛盾分析

联赛的电视转播不能满足职业联赛发展的需求,“由于C BA联赛自身的竞技水平、观赏性、市场宣传、电视转播技术等方面的不足,导致了其电视转播机构数量较少,覆盖率较低,电视转播收益相对不足等问题。”[1]CBA联赛的电视转播经营还有很多急需改进之处。

“实际上CBA各俱乐部的预算并不多,俱乐部的费用主要还是花在联赛竞赛费用,如主客场比赛来回的差旅费、主场招待费用,平均每年500万左右,另外就是外援的工资。篮管中心对俱乐部球队的回报大概是冠军球队在350万-400万元之间,一般球队在200万元左右。”[2]如何合理进行各个环节的利益分配仍是联赛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篮协改革方向

有鉴于此,中国篮协在遵循市场化、职业化运作的规律下,在赛制、赛区、外援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培养篮球人才的北极星计划;在中国篮球迈向职业化的过程中,除了有南北分区、增加联赛队伍,放宽外援使用限制等政策外,在赛场内将进攻时间由30秒改为24秒、比赛时间由40分钟增加到48分钟、场上裁判由两名变为三名,六犯离场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中国篮球职业化的进程。

职业体育的内涵是:“商品经济充分发展和体育市场不断扩大的条件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利用高水平竞技运动商品价值,参与社会商品活动和文化活动,使竞技运动员获得丰厚的报酬,并为社会提供体育和文化服务的一种活动”,职业体育的发展实际上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和层次的产物,因为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职业化本身也有很大的不同。

从总体上讲,如何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吸引更多球迷的关注,培育完善的篮球市场体系,解决好俱乐部、篮管中心、中介机构以及球员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是CBA改革的关键所在。

3 结论与建议

3.1 提高比赛的精彩程度,增强吸引力

体育竞赛的观赏性至关重要,只有比赛的精彩程度提高了,才能吸引更多的球迷和观众来观看比赛,比赛受众增加,篮球市场自然就有很好发展。

3.2 完善联赛的管理制度

目前的中国篮球职业联赛发展已经相对稳定,比之足球联赛赛场中记者多于观众的场面要好上很多,但是与大洋彼岸的NBA相比仍然有诸多差距。万物皆规律,有法天下行,如何明确球员引进制度,球员薪酬与奖惩制度,球队准入制度,俱乐部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完善的职业裁判制度,球员的训练培养制度等等都是至关重要的。

3.3 完善市场开发体系

当前的中国篮球职业联赛的市场开发水平较低,主要以转租和合作的方式进行。把联赛各环节纳入统一的体制和范畴之下,成立一个联盟或者公司,合理划分部门的职责有一定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家宏,魏磊.CBA联赛电视转播经营问题研究.成都体育学院学报[J],2009,39(2)

[2]文龙.CBA球队东施效颦盈利难收支平衡只有广东一家[EB/OL].新浪网.2009.12.30

[3]王建国.CBA联赛权力分配的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J],2009,26(4)

上一篇:民营酒店下一篇:歌剧表演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