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控制

2024-08-10

考核控制(共11篇)

考核控制 篇1

一、成本费用控制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为商品定价提供着重要参考。如果企业的生产成本相对于其他企业较低, 那么该企业产品的盈利空间就比其他企业大。与此同时, 也会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新产品的开发、人才的培养、社会影响力的打造等方面。所以, 成本控制在整个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 各个企业采取的成本控制措施大致相同。主要是从完善企业的成本控制管理系统、加强对企业成本的预算管理力度、提高企业内部人员成本管理的意识、从全方位角度加强成本控制等方面入手。在加强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中, 管理成本预算和管理成本控制作为管理成本重要的两个方面, 两者缺一不可。其中, 成本预算是依据上一年的企业所获得年度销售收益、付出的人工费用和向国家缴纳税费等对下一个年度的销售收益、成本进行预算和估计, 并根据第一年的预算结果对第二年的成本费用进行考核的过程。同时, 为确保整个预算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在详细了解上一年度实际收益的情况下, 还应调查这一年的市场价格变化波动, 消费者的需求变化等情况, 从而对企业应该做出的变化做出适时而及时的修订, 从而保障整个企业的年度预算管理能够落到实处, 有效地实施。所以, 考核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监督、保障作用。

二、考核对于成本费用控制保障意义

在对成本进行控制的管理过程中, 企业成本费用的考核已然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成本费用的考核过程, 能够正确的评价企业的各个部门、生产过程的各环节, 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责任分配、奖惩分明, 争取用最小的成本支出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那么, 如何将考核应用到成本费用控制的过程中, 能够辅助成本费用控制切实有效的实施下去?这是许多企业都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一) 制定合理的目标成本, 构建合理的、科学的指标体系

进行成本费用的考核之前, 必须先制定成本指标。合理而又科学的指标体系能够准确的体现成本指标完成的实际情况。对企业而言, 业绩考核指标往往包括营运类关键业绩指标和综合管理类业绩指标。其中前者用于衡量利用营运手段, 来实现公司价值增长以及公司生产经营目标能力的重要营运结果和控制变量, 后者则是指用于衡量公司生产经营过程管理水平、控制能力等的综合性管理指标。目标成本考核指标则是针对二者进行具体设计和实施。为考核人员评价单位人员的业绩提供一个精准的依据, 充分的发挥考核奖惩制度的作用。目标成本是企业在一定的期间内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最佳限量。

(二) 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责任制度

实施完善可行的责任制度, 将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经济责任划清, 从上而下, 依层次的划分, 在公司内形成若干的成本责任小单位。责任成本管理是指企业根据生产或经营的任务目标和内容、通过合理的预算定额将目标分解到具体的经营主体, 通过编制责任成本预算, 具体将责任成本目标分解到具体的人, 通过节奖超罚把员工的个人收入同企业责任成本的控制效果紧密联系起来, 以此调动各组织、各部门降低成本的积极性。将成本控制的责任落实到人头, 并依据“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 来确定每个责任单位的成本责任。这种成本管理的责任制度, 为考核人员考核各个部门这一年的成本费用水平提供了有效的依据。

(三) 加强对成本费用的日常监控力度

企业的发展过程中, 往往因为社会市场的种种原因, 造成实际支出成本费用的数额和预算成本费用的数额之间出现偏差。日常监控是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指导、监督和限制, 以保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能够按照原定的成本费用目标路线发展。实际支出的成本费用与预算成本费用之间的差别, 分为有利差别和不利差别。有力差别是指实际支出的成本费用小于预算成分费用, 反之则是不利差别。日常监控主要是对不利差别, 进行督导, 让企业的发展能够回归正轨。所以, 日常监控在公司发展过程中针对成本控制的考核有着积极作用。

(四) 加强成本费用控制的考核力度, 节奖超罚

成本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管理作为成本管理的两个方面,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其中, 成本预算是指根据上一年度销售收入, 原材料价格人工费用, 税费等对下年度的销售收入, 成本进行预估, 并根据该预算对次年成本费用进行考核的过程。为了确保预算的合理性, 在掌握上年实际收入的情况下, 还应分局市场产品价格波动, 需求变化等, 对企业的变化做出实时的修订, 以保障企业预算管理能够切实有效的实施。同时, 节约应当从个人做起, 企业应该加强对企业内部员工个人在公司成本费用控制方面的考核力度。

三、成本费用的控制与考核应该相辅相成

成本费用的控制和成本费用的考核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辅相成, 只有成本费用的控制策略和方法, 而无相应的考核制度来对成本费用的控制进行评估, 企业便不知道这个阶段对于成本费用的控制是否有效。同时, 只有考核制度而无相应的控制策略, 考核制度相当于空心蛋壳。企业只有将成本费用的控制和考核相结合, 才能让企业在成本费用管理方面做出有效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张立宁.浅谈质量成本控制方法[J].河北企业, 2012, (1) :18-19

[2]陈新, 韩国华.浅谈企业成本费用控制[J].经济师, 2007, (1) :220-221

考核控制 篇2

一、施工任务(计划、图纸)的接收:

准备中心外部施工联系事宜单、计划(包括施工单)等应由经营主管接收,并做《文件接收登记》。接收后应根据准备中心钢材库现有材料情况,由钢材库管理人员配合做好材料的缺料购买申请、代料申请事项。并在施工计划上标明工期后下达到技术室做技术准备。

二、施工计划的准备:

技术室在接收到施工任务后,按顺序编写内部施工编号,并根据施工任务的工期合理安排数控编程切割零件库的绘制和施工单制作。

1、切割零件库的绘制

所有需要施工零件的下料的尺寸必须要经过互审并做好互审记录,确认尺寸无误后方可下达车间。

2、计划图纸的整理

所有需施工的图纸背面应加盖首件检验单表格,数控板材图纸应按照材质规格装订成册;坡口切割图纸每张应附上《批量坡口加工质量控制及计件卡》及施工明细;管棒材下料图纸应付上《批量管棒材加工计件卡》及施工明细。

3、计划图纸的下达

施工单和图纸应下达给施工班组负责人;施工计划下达给收发。签字确认后并做好《文件发放登记》。

三、施工计划的实施

各生产班组在施工前应对所接收到的计划与生产图纸进行核对,确认后按准备中心所制定的生产工期进行生产安排施工。

1、数控火焰切割

编程切割:数控班在接到生产计划后,编程套料人员应按照生产计划钢板材质规格进行钢板数据的测量,并根据所测量数据进行数控编程套料,套料完成后,应亲自为切割人员指定所需要切割的钢板,并把已编制好的程序输入切割机内,同时附上填写完整的数控下料编程交接单。当切割花纹板时编程人员应当向切割人员说明花纹板放置要求。

操作人员在开始切割前应对数控切割机的枪嘴垂直度、割嘴型号进行调整;对钢板的材质和厚度、程序号与数控下料编程交接单进行核对,当切割花纹板时应按照套料人员要求切割,严禁对钢板镜像后切割,以上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切割。在每班开始切割第一个零件后,均需对补偿量进行校核,对连续切割上班程序的也应对补偿量进行校核,如果当班操作工发现上班确定的切割补偿有问题时,应及时向车间值班人员反应。如补偿量没有问题就检查图纸背面的首件检验单,如未填写时,应立即停止,配合当班检查员对此工件进行首检,如发现有问题应向当班值班人员汇报;如确认无误后由当班检查员填写图纸背面的首件检验单相关项。当班程序切割完毕后,应配合套料人员如实填写数控下料编程交接单后交当班检查员交检。

切割件打磨要求:⑴、主体结构件的主筋板类:主筋板与顶板纵向接触的非机加工表面的切割面的氧化皮应清除,允许残留部分难以清除的氧化皮,允许残留面积应在切割面面积的20%内,且残留部份在厚度方向不允许超过切割件厚度尺寸的三分之

一、长度方向上不允许超过切割件长度尺寸的1%;

主体结构件:顶梁、掩护梁、底座、前后连杆类、尾梁。

⑵、隔板类:切割面的氧化皮应清除,允许残留部分难以清除的氧化皮,允许残留面积应在切割面面积的20%内,且残留部份在厚度方向不允许超过切割件厚度尺寸的三分之

一、长度方向上不允许超过切割件长度尺寸的5%;

⑶、贴板类:有三角焊缝的切割面氧化皮需清除、与顶板接触切割面的氧化皮应清除,允许残留部分难以清除的氧化皮,允许残留部分面积应在切割面面积20%内,且残留部份在厚度方向不允许超过切割件厚度尺寸的三分之

一、长度方向上不允许超过切割件长度尺寸的5%;⑷、大耳板类:有三角焊缝的切割面和与顶板接触、非机加工表面的氧化皮需清除。

2、机械手火焰坡口切割

编程切割:坡口切割班在接到生产计划后,操作工应按照生产计划数量,并根据图纸要求进行编程切割,操作人员在开始切割前应对机械手枪嘴角度度、割嘴型号进行调整。在开始切割第一个零件后应检查图纸背面的首件检验单,如未填写时,应立即停止,配合当班检查员对此工件进行首检,如发现有问题应向当班值班人员汇报;如确认无误后由当班检查员填写图纸背面的首件检验单相关项。当班程序切割完毕后,应如实填写批量坡口加工质量控制及计件卡并交当班检查员交检。对切割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车间值班人员反应。

坡口件的打磨要求:⑴、主体结构件的封板类:坡口切割表面的氧化皮需清除;切割表面允许出现锯齿,但峰谷值应在0.1mm内;峰谷值上限为0.2mm内,但长度应在单个坡口加工面10%以内。⑵、贴板类:坡口切割表面的氧化皮应清除,允许残留部分难以清除的氧化皮,允许残留面积应在切割面面积的20%内,且残留部份在厚度方向不允许超过切割件厚度尺寸的四分之

一、长度方向上不允许超过切割件长度尺寸的1%;切割面允许出现锯齿,但峰谷值应在0.2mm内。

⑶、顶梁、掩护梁死侧和活侧的封板类:坡口切割表面的氧化皮应清除,允许残留部分难以清除的氧化皮,允许残留面积应在切割面面积的20%内,且残留部份在厚度方向不允许超过切割件厚度尺寸的四分之

一、长度方向上不允许超过切割件长度尺寸的1%;切割面允许出现锯齿,但峰谷值应在0.3mm内。

4、弓锯床锯断

综合班在接到生产计划后,操作工应按照生产计划数量,并根据管棒材库管所指材料与图纸核对无误后进行切割,操作人员在开始切割前应对弓锯条的齿条磨损进行检查;调整管棒材切割长度与锯条的垂直度。根据批量管棒材加工计件卡所示工件长度并逐步夹紧,在开始切割第一个零件后应检查图纸背面的首件检验单,如未填写时,应配合当班检查员对此工件进行首检,如发现有问题应向当班值班人员汇报;如确认无误后由当班检查员填写图纸背面的首件检验单相关项。当班切割完毕后,应如实填写批量管棒材加工计件卡并交当班检查员交检。对切割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向车间值班人员反应。

弓锯床下料要求:管棒材直径大于等于φ80mm下料尺寸公差不能超过标准下料尺寸±2mm。施工中如发现有超差尺寸应及时调整校核管棒材与锯条垂直度。

四、工件的检验检查

“三检制”是避免产生批量不合格品的必要质量控制程序。准备中心所生产加工的切割件属批量生产,生产过程中批量不合格品的概率非常大,为此,必须加强准备中心生产过程中的“三检制”(首检:即首件切割的自检,由操作工和技术人员负责;巡检:由操作工、质检员负责;完工检:可采取抽检的方式,由质检员负责)。

具体工作程序如下:

首检:主要目的是检验本道工序切割加工是否达到技术要求;首检内容如下:

⑴、每个批次的切割件,均需对此批首次切割的零件进行切割程序的确认。此项工作的责任人以当班检查人员为主,当班操作工为辅。并按要求填写“首检检验单”。

⑵、操作工每班在开始切割第一个零件后,均需对补偿量进行校核,对连续切割上班程序的也应对补偿量进行校核。此项工作的责任人以当班操作工为主,当班技术人员或套料工为辅。并按要求填写《数控下料编程交接单》。巡检:

⑴、主要目的是检查、发现因切割变形及首检失误造成的不合格项。

⑵、对每个程序巡检的检查数量,不低于该程序中每种零件总数的30%,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⑶、此项工作的责任人是当班质检员。并填写“数控切割检查记录”。完工检

⑴、主要目的是避免不合格品进入下道工序。

⑵、对每个程序巡检的检查数量,不低于该程序中每种零件总数的30%,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

⑶、此项工作的责任人是当班质检员。并按要求填写《数控下料编程交接单》。

五、工件的转运 所有需转运的工件,需由收发填写《准备中心转运单》,经质检员检查无误的情况下盖章确认,方可转入下道工序。

六、考核办法:

1、不合格品的分类

(1)废品: 不可再利用的不合格品;

(2)回用品: 可再利用的不合格品(大改小);(3)返修品: 即经过返修达到图纸要求可再利用的不合格品;

(4)降级使用品: 即达不到图纸要求,但可以降级使使用的不合格品。

2、考核

2.1 不可再利用的不合格品

对责任人按直接损失的50%在当月工资中扣除,最低限度为50元。

2.2回用品(大改小)

对责任人按直接损失的50%在当月工资中扣除,最低限度为50元。直接损失为:

一次加工费+材料费/一次利用率,最低限度为50元 2.3 返修品: 对责任人按返修费总额在当月工资中扣除,最低限度为50元

2.4 降级使用品:按该件(批)不合格品计件工资定额的50%在当月工资中扣除,最低限度为50元。

2.5 如同一品种发现同一批次5%以上的不合格品,质量检查员承担漏检责任,对责任质量检查员考核50~200元。2.6 样机的不合格品加倍考核。

3、质量事故 3.1 质量事故分类

直接损失在500~1000元以内的,为一般质量事故; 直接损失在大于1000~5000元的,为严重质量事故; 直接损失在大于5000元以上的,为重大质量事故。3.2质量事故考核

3.2.1 造成一般质量事故的,对责任人按直接损失的50%考核,并对责任人记内部警告一次,另对责任班长、质量检查员、质量主管分别按直接损失5%考核。

3.2.2造成严重质量事故的,对责任人按直接损失的40%考核,并对责任人记内部严重警告一次,另对责任班长、质量检查员、质量主管分别按直接损失10%考核。

3.2.3造成重大质量事故的,对责任人按直接损失的30%考核,并将责任人转交公司技术培训中心或劳务派遣公司。另对责任班长、质量检查员、质量主管分别按直接损失15%考核。造成重大损失的,将追究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解除劳动合同。

3.2.4 当年受到一次内部警告处分的减发一个月的年终奖; 当月受到一次内部严重警告处分或两次内部警告处分的减发三个月的年终奖;当月受到两次以上内部严重警告处分或三次以上内部警告处分的取消全年年终奖。

准备中心

浅析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 篇3

关键词:审计工作质量;控制;考核

审计工作质量是指审计工作的优劣程度,即审计工作体现合法性、准确性、客观性和有效性的程度。它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各个方面,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不但影响着审计的权威性,而且还直接关系到整个军事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行。笔者拟就有关审计工作质量的几个方面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审计工作质量控制与考核概述

当前对审计工作质量所持有的观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认为审计报告最终反映出审计质量,因此审计报告的质量既是审计工作质量,即审计产品质量观;第二点认为审计是一个涵盖计划、取证、判断和报告的一个整体过程,因此整个审计工作过程的完成质量决定了审计工作质量,即审计工作质量观。无论持哪种观点,本文都认为审计工作质量控制是审计机关为规范审计行为,实现审计目标, 确保审计质量符合国家审计准则要求,明确审计责任而建立和实施的控制程序和控制政策的总称。

审计机关的工作职能是监督职能,是通过审计被审计单位的财政和财务收支状况,专题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等多方面工作实现监督职能。我们通常是通过对各个审计项目工作的质量和控制方面的考核来反映审计机关是否履行其监督职能的本质工作。

二、审计工作质量控制与考核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审计工作质量控制与考核系统,可以进一步的规范审计工作的执业行为,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把审计工作过程迈向科学化、规范化。对促进审计事业的蓬勃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1.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是审计工作公开化、透明化的要求,满足社会公众的共同要求。审计工作质量直观体现在审计工作报告上,而审计报告牵扯到许多关系人的利害。如不能做到审计最总结果的公开化、透明化就会严重失信于社会公众,损失审计工作的监督形象。

2.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是对审计机关提出的内在的要求,规范其行为准则。公众和政府对审计部门的认可程度直接取决于审计部门的形象,只有树立良好的形象,才能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支持,才能够不断的完善我国的审计工作,因而就对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监督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是推行审计公告制度的必然要求。审计公告制度的推行不仅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也强化了审计执法行为被社会公众的监督力度,但也同时增加了审计风险。因此,我们必须把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方在首位,合理调配审计资源,科学地制定审计计划,树立良好的审计工作作风,完善审计工作手段。

三、如何完善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机制

1.一是以人为本,创造审计质量控制的环境基础。审计工作最终是靠人来完成的,因此,审计质量控制要做到首先就要以人為本,深入抓好审计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专业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的机关内部环境,奠定审计质量控制的环境基础。

2.完善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机制需要激活审计机关的人力资源。采取约束、激励机制是激活审计机关人力资源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结合当前的实践经验,我们要建立以下五个人力资源机制即:竞争机制、育才机制、留人机制、代谢机制和考评机制。要想完善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和考核机制就必须要建立起健全公开平等的竞争机制、健全精心培养的育才机制、环境宽松的留人机制、能上能下的代谢机制和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

3.健全科学规范的考评机制。要把人看准选好,关键在于建立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当前,对干部考核评价,虚的多,实的少;软评语多,硬指标少;凭印象的多,用事实说话的少。对审计干部科学准确地评判好坏优劣,一要考核标准科学化,要确立以能力、业绩而不是以学历、资历为主要依据的评价标准。要进一步从人们的潜意识里清除论资排辈的思想,从而彻底根除阻碍人才选用的清规戒律,要把能力放在首位。主要是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就是要大胆用那些肯干事、有本事、能干成事、能自律、善创新的人。二是考核方法现代化。要本着实事求是、简便易行的原则,制定量化考核指标, 完善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制度,形成平时考核、关键事件考核、年度考核等多种形式相统一的考核系统。三要考核范围合理化, 既有定性的,更要用定量的指标, 既考核德、能,还考核勤、绩, 既要有八小时之内的,还要有八小时以外的情况考核。

4.完善审计工作质量的控制与考核机制需要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进行强化。为了更好的施行审计的监督职能,全面提升审计质量,我们要认真学习审计法贯彻国家审计准则,建立、健全审计工作质量控制与考核体系,实现审计项目的全称控制与考核。我们要建立起审计质量控制与考核的组织体系,完善审计质量控制与考核的内容体系,队审计质量控制与考核的方法体系进行推行。

参考文献:

[1]徐政旦等:审计研究前沿[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14.

[2]孟 捷 张燚:浅析审计质量控制[J].现代商业, 2007(6): 78-79.

[3]刘力云:审计风险与控制[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1999: 50.

[4]陈宜男:浅谈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控制[J].会计之友,2007,(09).

考核控制 篇4

关键词:控制测量,课程考核,以考促教,高等职业教育

0 引言

《控制测量》是工程测量、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等测绘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掌握和理解工程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规方法,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建筑与测绘工程技术系围绕该教学目标, 对课程考核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尝试。

1《控制测量》课程考核现状

目前, 《控制测量》课程考核的基本做法是:谁授课谁出题, 一般采用闭卷笔试, 考试内容为专业理论知识, 试卷由四部分组成, 即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计算题。前面两个部分都是对测量基本概念的考查, 总分值占60%;简答题是对一些测量原理及方法进行考查, 分值占20%;计算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准测量数据处理或地面点坐标的计算能力, 分值占20%。对整个试卷分析可知, 前面80分的考核都停留在测量理论知识上, 只有后面20分考核了学生对测量数据的内业处理能力, 根本无法反映学生对测量仪器的掌握程度以及对测量仪器的应用能力。同时, 学院教务文件规定学生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40%, 平时成绩占60%, 教师对平时成绩的把握主要依靠考勤和作业情况, 缺乏具体而严格的标准。最终, 平时成绩演变为教师对学生的印象分和人情分。整个考评结果无法反映学生实际技能水平, 也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

2《控制测量》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2.1 教考结合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要求, 《控制测量》课程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强调学生对常规测量仪器的熟练操作及应用。因此, 课程考核方式也必须围绕这个目标进行。要真正达到公正、全面地考核学生实际水平这一目的, 不能把教学过程与效果的考核彼此孤立开来, 二者要有效结合, 以考保教。

2.2 讲练合一

结合实际工程的应用, 在课堂讲授完一部分知识后, 立即组织随堂实训课, 通过随堂实训巩固课堂讲授成果, 真正做到讲练融合。在课程考核上, 强调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及效果,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 并且考核学生的动手过程, 这也是一种导向, 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

3《控制测量》课程考核改革方案

结合工程实际应用情况以及教学经验, 制定改革方案, 并确定方案的试点。改革方案规定, 《控制测量》课程的总成绩分为三部分:课程考试、实务考核、平时成绩。

3.1 课程考试 (占40%)

课程考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 主要考查学生对工程测量原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能力。采取开卷考试形式, 考试时间为2~3个小时, 根据学生需要还可适当延长, 考试题目为六道综合性大题,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陈述问题的解决方案, 只有少数题目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并给出计算结果, 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从中选做四道。

六道综合性试题主要涵盖以下内容:应用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城市一级导线测量、二等水准测量、参考椭球面上的测量计算、高斯投影以及不同水准路线测量数据内业处理等;应用全站仪结合钢尺进行地面点坐标测算、建筑轴线测设以及建筑物平面放样等;应用全站仪结合建筑总平面图布置小区的施工测量控制网。

3.2 实务考核 (占30%)

实务考核一般选择在课程考核结束后进行, 主要考查学生对精密水准仪和全站仪的熟练操作程度, 根据操作的正确性以及熟练程度给出成绩, 其中精密水准仪操作为10分 (采用苏州一光的DSZ3精密水准仪) , 全站仪操作为20分 (采用苏州一光的DT100全站仪) 。

3.2.1 精密水准仪操作

要求: (1) 使三脚架高度大致与自己鼻子部位齐高 (得1分) 。 (2) 安置精密水准仪, 用力踩下三脚架, 使其稳定 (得1分) 。 (3) 精密水准仪整平 (得4分) 。精密水准仪整平得分根据其所耗时间评定, 即30秒内得4分, 30~60秒得3分, 1~2分钟得2分, 2分钟以上得1分, 不能整平得0分; (4) 瞄准目标, 望远镜调焦, 正确读数, 测出两点间高差 (得4分) 。

3.2.2 全站仪操作

要求: (1) 正确快速架设全站仪, 望远镜水平高度与鼻子高度相当 (得1分) 。 (2) 用力踩下三脚架, 使其稳定 (得1分) 。 (3) 全站仪整平 (得12分) 。全站仪整平应遵循以下程序:对中, 利用三脚架粗平, 利用脚螺栓精平, 松动仪器制动螺栓进行二次对中, 利用脚螺栓精平, 重复上面两步直至仪器在各个方向上都水平。全站仪的整平得分根据其所耗时间评定, 即1分钟内得12分, 1~2分钟得10分, 2~4分钟得6分, 4分钟以上得4分, 不能整平得0分。不遵循程序者应在时间得分基础上酌情再扣分。 (4) 瞄准目标一, 望远镜调焦, 初始角置零, 瞄准目标二, 正确读数, 测出两点间角度 (得6分) 。

3.2.3 平时成绩 (占30%)

为了使平时成绩更加合理和明确, 将其分为三个小块, 即平时表现15分, 小组考核5分, 平时作业10分。平时表现的考核, 主要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遵守纪律情况、课堂提问情况进行考核, 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风气。该项参考指标以及打分参考办法见表1。

小组成绩考核。主要根据理论课程中穿插的随堂实训表现情况评定。因为小组的成绩关系到组中每个成员, 因此各组员之间可以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同时教师应对各个小组给予积极的引导和协调, 避免同学间产生矛盾。

平时作业考核。根据改革要求, 教师必须结合具体的知识点, 编制出典型工程案例图集。在课程教学过程中, 从图集中选取部分作为学生的课后作业,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内容。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实行定期检查、批改, 并给出成绩。课程结束后按照多次的检查成绩, 取算术平均值给出平时作业的最终成绩。

4《控制测量》课程考核改革效果

考试改革在工程监理专业试点后, 总体效果较佳, 学生的对精密水准仪及全站仪的操作熟练程度大大高于其他专业, 对工程测量原理的灵活应用能力强于其他专业。由于实行教考一体化, 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得到融合, 在为《控制测量》课程配置的3周实训中, 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基本上只用1周多的时间就完成了3周的实训任务, 而其他专业的学生往往还需要花1~2天的时间熟悉仪器的基本操作, 3周的实训时间明显不够用。

手术室感染预防与控制理论考核 篇5

一、单选题:

1、特殊感染病人(如破伤风等)用过的器械预处理的含氯消毒剂浓度为(d)A:500mg/L

B:200mg/L

C:1000mg/L

D:2000mg/L

2、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手术间控制参观人数,一台手术不超过多少人,并距手术者距离为多少(d)

A:2人

20cm

B:3人

15-20cm

C:1-3人

20-30cm

D:2-3人

30cm以外

3、百级层流手术区周边级别为(d)

A:百万级

B:十万级

C:万级

D:千级

4、气性坏疽术后器械有明显污染时应采用浓度为(d)ml/L的含氯消毒剂 A:2000-3000

B:3000-4000

C:4000-5000

D:5000-10000

5、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手术室,Ⅰ类手术环境的空气细菌数应为(沉降法)?(b)

A:手术区0个/30min·90皿

B:手术区0.2个/30min·90皿

C:手术区0.3个/30min·90皿

D:手术区0.1个/30min·90皿

6以下不属于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的是(c)A:住院时间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B: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入院后48小时发生的感染 C:无明确潜伏期的疾病,入院后24小时发生的感染

D:新生儿在经过母体产道时获得的感染

7、动脉瘤切除术的手术切口属于(a)

A:清洁切口

B:污染切口

C:清洁-污染切口

D:污秽-感染切口

8、以下不属于清洁-污染切口的是(d)

A:胃大部分切除

B:食道癌根治术

C:无污染的阑尾切除术

D:甲状腺大部切除

9、手术室空气洁净程度衡量标准(c)

A:新风量

B:细菌含量

C:含尘浓度

D:回风量

10、浅表手术切口感染的诊断标准要求感染时间应在手术后(c)天内 A:10天

B:15天

C:30天

D:40天

二、多选题:

1、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颁布的《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准则》指出的以下正确的是(ace)

A:不涉及到的手术区,毛发可以不去除

B:术前无论如何都要去除毛发 C:去除的时间距离手术越近越好

D:去除的时间距离手术越久越好 E:最好使用剪刀的去毛方式

2、手术室每月必做的监测项目有(bcde)

A:清洁用具细菌培养

B:物体表面细菌培养

C:灭菌后无菌物品细菌培养 D:手术人员手培养

E:空气细菌培养

3、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有效措施(abcde)

A:手术区皮肤的准备

B:手术人员应进行刷手

C: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 D:术前加强营养

E:手术室空气消毒

4、浅表手术切口感染临床诊断标准包括(abe)

A:表浅切口有红肿,压痛或脓性分泌物

B: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C: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

D: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 E:医师有意打开手术部位,无论承认与否

5、洗手的指针包括(ade)A: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B:接触不同病人间或从病人身体的清洁部位移动到污染部位时 C:处理清洁或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之前 D: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考核控制 篇6

一、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概念

绩效(performance)是“结果”“过程”以及“未来目标”的总体策略,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组织目标或承担的职能;二是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过程和行为;三是实现目标或完成职能的结果、工作成绩和工作效果;四是提供的条件,尤其是在特定条件下的工作结果,即胜任能力。绩效评估是将上述四个方面的工作内容,通过可以度量的指标量化出来的过程,以客观表达组织职能完成状况。疾控工作绩效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从事疾控工作的机构和组织落实疾病预防控制7项职能(卫生部第40号令《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第二章第十一条)的过程、工作的成绩和效果。疾控绩效评估是建立并运用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将这些条件、职能落实过程、工作成绩和效果量化表达。

二、疾控工作绩效考核理论体系

1.疾控工作绩效考核内容疾控绩效

评估的对象主要包括5个层次:区域、机构、科室、项目和岗位。前2者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后3者是疾控机构内部管理的重点。区域指标评估反映某一特定区域内疾控工作的总体水平,代表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卫生主体、社会参与”这一机制下疾控工作的整体效果,以及为达成相关目标必须具备的能力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保障条件。考核机构指标反映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履行公共职能的条件、能力、过程、结果等。

2.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指标

区域指标体系区域指标按其职能归属分为6个类别17项指标,分别为①传染病预防控制能力;②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制能力;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④健康危害因素监测评价与干预能力;⑤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能力;⑥运行保障能力等。17个指标涵盖了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的不同方面,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社会环境和工作基础、工作过程、工作的直接结果(系统结果)和最终结果(健康结果)。体现了结构-过程-结果的系统论观念:“在特定工作条件下(结构),通过管理和工作过程(过程),产出了相应的结果(结果)”。考核重点放在了工作过程(6个指标)和工作结果(6个指标),而社会环境的重视程度和工作基础,分别只有1个和4个指标表达,体现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作为公共产品,其基础是政府的重视以及需要良好的工作条件,两者结合形成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运行保障能力。

3.考核流程分准备阶段(制定方案,落实组织,全员培训,指标分解)、考核阶段(收集资料,验证核实,综合分析,录入数据)、报告阶段(综合评判,报告反馈,后续指导)。

三、讨论

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是卫生部课题组经过长期摸索和反复论证逐渐建立起来的,从2011年起,各省、市、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将纳入常态管理。按照卫生部工作部署2010年底前要完成第一轮绩效考核工作。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实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组织工作

应形成绩效考核氛围 公共卫生服务既要追求效率,又要兼顾公平。同时,民众要求政府行政公开透明的呼声日益强烈。这些都迫使公共卫生政策制定必须从既往较大的随意性、“暗箱操作”向着循证实践的模式转变,以便改善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有效性等,这是一个时代发展的必然。现阶段我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正处于“开端”和“试行”状态。因此,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机构要充分认识国家实施“疾控工作绩效考核”的现实意义,积极调动各级人员的参与意识。

2.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工作机制制定

《实施方案》,并组建与《绩效考核领导小组》相对应的《绩效考核技术骨干小组》(协作小组),成员可以包括传染病控制,规划免疫,信息管理,财会,质量管理,人事管理等科室的业务骨干。《绩效考核技术骨干小组》(协作小组)成员根据“领导小组”指示,长期从事培训、指导、考核等工作。在绩效考核准备阶段还应建立协调会议制度和督办机制,把信息报告、材料核实、问题反馈等工作分阶段实施,并通过督办机制来监控每个阶段工作完成情况。在指标分解阶段应建立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分解指标时应把各项指标任务落实到科室和人,实现“人跟着业务走、业务跟着指标走”,并强调“平时工作留痕迹”。

3.技术工作

考核标准的制定要实际疾控工作绩效考核指标是具有前瞻性和引导性的,很多指标是短时期内无法达到或开展不了的。因此,“考核主体”在确定考核标准时应注意考虑下级疾控机构现有实际工作情况,避免忽略和削弱现有工作业绩。

实施分类目标考核法控制医疗费用 篇7

一、建立医院工作指标体系

将医院复杂的业务工作分解成量化指标, 建立医院工作指标体系。量化考核分十一大类 (47 个项目指标) 如下: (1) 医疗工作量:门 (急) 诊人次、出院人数。 (2) 工作效率和费用控制:平均住院日、病区 (或门诊)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 科室业务收入增长率, 职工人均收入, 门 (急) 诊均次费用, 出院病人均次费用, 住院病人欠费管理。 (3) 医疗质量:甲级病历率、单病种及临床路径、质量管理年度总评。 (4) 医疗安全:医疗纠纷数、门诊或住院病人赔款额。 (5) 科研与新技术开展:论文及著作、科研获奖、科题立项、重点学科、新技术开展。 (6) 院感管理:医疗用品规范处置合格率、感染病人标本送检率、手卫生依从率、院感培训率。 (7) 药事管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门诊或住院病人抗菌药物占比、临床药物合理使用。 (8) 输血管理:自体输血比例、异体输血增长率、输血记录规范完整情况。 (9) 门诊管理:门诊有效投诉、门诊处方合格率、按时出诊率、预约诊疗、双向转诊。 (10) 教学管理:研究生教育、科室教学实绩考核、教学课题和论文、教学评优及获奖、住院医师培训合格率、继教项目。 (11) 病人满意度、参加周会情况、科室职工满意度、健康教育考核达标率。

二、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与医院奖励性绩效工资相结合的指标 (见表1)

三、分类考核奖励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综合性改革, 除考虑医疗费用控制因素, 还需考虑医院工作的多方面因素。只有平衡好多方利益, 才能有利于医院发展同时将医疗费用控制在合理区间增长。为此, 仍需坚持以德医风、服务质量、技术水平及工作数量考核为基础, 并实施量化标准管理;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调动广大职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科学合理诊疗, 进一步减轻病人负担, 缓解看病难问题, 促进医院稳定持续发展。

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不与药品收入挂钩, 但向临床一线倾斜, 向业务科室和业务骨干倾斜, 向高技术、高风险及高责任的岗位和个人倾斜, 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多元化分配制度。病种绩效分析、病种和手术难度评价、诊治急位重症数量、社会满意度、患者满意度、费用控制、医疗护理质量、平均住院日等等指标每月考核、分析、通报并实施奖励。持续改进医院的管理, 确保公立医院的公益性。

四、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分类目标考核法”模式

1. 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相结合的模型

目标→指标→执行→奖励性绩效工资→目标

过程中间需要对各科室各项指标的执行情况反复分析与沟通以及反复循环, 并持续改进。

绩效管理处负责按月、季度、年度对各科室的医疗费用收入、成本支出、平均住院日、病区 (或门诊)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 科室业务收入增长率, 职工人均收入, 门 (急) 诊均次费用, 出院病人均次费用, 住院病人欠费管理等等指标的归集、分析, 供医院、科室领导决策参考。

2.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体系

其体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1) 每月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 (简称为奖金) 的精细化管理 (含医疗和行政后勤) 。

(2) 年度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 (简称为年终奖) 的精细化管理 (含医师、护士和职能部门) 。

(3) 单项奖励性绩效工资 (简称为单项奖及补贴) 的精细化管理 (含年度安全医疗奖、年度科研奖、年度其他奖及每月的各项补贴) 。

以上各部分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体系都有各自的具体考核内容和分级考核分配办法

3. 奖金分配的技术方案。

(1) 医疗部门奖金的分配管理。

在科室成本控制的基础上, 调整收入结构, 统筹考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同时考核医德医风、技术能力、服务质量及工作数量, 是院部对科室进行综合目标管理而设立的一项奖励性绩效工资, 每月考核, 按月发放, 实行院、科二级分配管理。

①年初制订考核指标及每月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实施细则。

②奖金的一级分配计算方法:

医疗科室奖金=成本控制指标奖金+医疗费用控制目标考核指标奖金+ 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奖金+ 工作数量指标奖金

成本控制指标奖金:控制科室成本, 减轻病人负担, 对各科室每月收入、支出及收支结余等指标进行核算, 根据各科室每月收支指标完成情况计算绩效工资。

医疗费用控制目标考核指标奖金: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考核要求, 年初对各科室下达平均住院日、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每门诊 (住院) 均次费用、手术材料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科室百元耗材、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自体或异体输血量等10 个指标的目标数, 每月根据各科室的指标实际完成情况来计算政府目标考核指标奖金。

医疗服务质量指标奖金:各相关职能科室每月、每季、每半年或每年对各科室病人满意度、医疗质量、护理质量等方面实行全面或部分项目单项考核。每月对各科室各指标考核结果来计算医疗服务质量效率指标奖金。

工作数量指标奖金:每月对各科室入院或转入病人数, 门急诊就诊人次等13个指标的数量进行计算奖励性绩效工资。

工作量指标的奖金= 入院或转入等病人数 × 每入院或转入人次补贴标准+ 门急诊就诊人次 × 每人次补贴标准

出院或转出病人数的奖励发放对象有:科室、个人 (写病历的医师、护士, 科主任、护士长) 都有规定的奖励。

科室一级奖金的内部分配:

根据各科室奖金总额按一定的考核规则, 将各科室奖金总额分配给科主任、护士长、医师和护士四个部分独立考核发放。对科主任、护士长考核内容是科室核定床位数、职务、职称、学历、平均住院日、药品比例 (指主任) 以及床位使用率等14 个考核指标来确定病区科主任与护士长奖金分配系数, 其个人奖金系数一般在本科室医师或护士人均奖的1.3 ~ 2.0之间浮动。医师和护士奖奖金分开发放的比例确定:本科室的护士实发人均奖一般医师实发人均数的70% 左右。

制定了一级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科室间的平衡举措:外科手术室收入分配的平衡措施:外科手术材料收入不作病区收入;手术费收入需减手术费支出后方能按比例分配到病区作提奖。确定人均奖超额累进递减额的基数、幅度和比率。

③医疗科室奖金的二级分配。

在科室一级分配的基础上, 科主任和护士长根据单位相关考核规定对本科室人员的职务、职称、学历、工龄、工作量、技术含量、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岗位风险等8 个指标进行考核发放。

(2) 行政后勤奖金的分配管理。

制订行政后勤综合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实施细则, 根据职工人数、人均奖、岗位系数及工作质量考核测评等考核指标计算各科室行政后勤人员奖金, 科内又根据职务、职称、学历、工龄、工作能力等指标进行考核发放。

4. 年终奖的分配技术方案。

年初院部与科主任或护士长签订目标责任制。明确各科室主任控制医疗费用的量化考核指标、各项指标的年度目标数及考核细则。量化考核分医生、护士和职能部门三大部门:①医生考核指标分个性和共性考核指标, 个性指标临床44 项考核指标、麻醉和医技各15 项考核指标, 共性30 项考核指标;②护士53 项考核指标;③职能部门24 项考核指标。年终考核每项指标达标得基础分、比目标数增减相应加或扣分, 科室管理工作的好坏决定着主任总得分率的高低, 科室的年终奖与其总得分率的情况来发放。这样进一步强化了主任科室指标管理意识, 同时也明确了科室全年的工作任务, 以及努力的方向。

5. 单项奖及补贴的技术方案。

制订年度医疗安全奖励制度、科研业绩及项目奖励办法、各项补贴的暂行规定及上报流程和管理办法。

(1) 年度医疗安全考核奖。

根据医疗安全风险程度高低对科室进行分级考核, 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分ABC三级, 根据不同等级给予不同的奖励。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年终依据全年各科室医疗安全指标完成的情况决定各科室奖励的额度。

(2) 年度科研业绩考核奖。

对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等根据所得奖项的级别及起的作用大小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

(3) 年度的其他奖。

对突出贡献人才、各级年度先进工作、竞赛和质控优秀案例、合理化建议等指标进行考核, 根据考核结果给予一定数额的奖励。

(4) 每月的各项补贴。

各项补贴的暂行规定及上报流程和管理办法, 对每月节假夜间来院抢救病人的加班费各项补贴进行考核计算并发放。

五、建立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分类目标考核法”与奖励性绩效工资相结合的监控机制

“分类目标考核法”与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管理制度的监控机制, 见流程图1。

为有效持续的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 必须建立监控机制, 同时也有利于奖励性绩效工资实施中的持续改进, 尽量减少因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不公引起的负面效应, 持续推进医院的收入结构调整、成本控制、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

六、“分类目标考核法”实施的效果

1. 医疗费用控制目标管理指标对比分析。

2015 年平均住院日同比缩短了0.72天;医疗费用增长逐步下降, 由2013 的21.82% 降到2015 年的10.4%;控制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为32.08%;每住院人次收入同比增长控制在5% 以内;每门诊人次收入同比增长0.1 % 以内;百元医疗收入卫生材料消耗控制在18 元以内;医保目录外费用比例控制在7% 以内;10 典型单病种例均费用维持在较低水平, 费用没有增长;住院的人次人头比控制在3.6% 以内;手术类型构成比Ⅲ、Ⅳ类手术占44%;管理费用率控制在7.5% 以内;检查和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控制在21.0% 以内;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控制在15% 以内;挂号、诊察、床位、治疗、手术和护理收入总和占医疗收入比重逐步提高, 2015 年达27.42%;抗菌药物使用比例和强度, 用血量等均符合相关规定;异体血用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4.0%, 有效地加强了医院临床用血的管理, 促进更加科学合理用血, 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遏制。

2. 成本控制考核对比分析。

2015 年医疗收入10.4%, 医疗成本支出增长10.0%, 收入增长速度大于支出增长速度, 收支结余增长8.0 %, 收支结余率10.0%, 净资产同比增加增长13.5%。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总额同比增长率为20.0%, 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总额增长率为10.0%。

3. 工作数量指标对比分析。

2015 年医院开放床位数增加到1579张;出院病人同比增长10.0 %;手术台次同比增长16.0%。门急诊人次同比增长7.0%。

利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建立的“分类目标考核法”实施, 有力助推了医院精细化管理的实施, 更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对优化医疗流程, 加强精细化管理, 控制医疗费用, 调整收入结构, 减少医疗成本, 以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及医疗质量, 进一步减轻病人负担, 缓解看病难问题, 都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总之, 我们所建立的“分类目标考核法”, 对医院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的增长、收入结构的调整、提高医疗成本的效益、业务人员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是医改深入推进的有效方法, 是医院实施管理会计的有益实践。

摘要:利用管理会计的方法, 以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为目的, 建立了“分类目标考核法”, 将医疗费用分类并确定考核目标, 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为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管理会计,目标考核,绩效工资,控制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高红海.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N].中国会计报, 2014-08-08 (01) .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Z].财会[2014]27号.

[3]方霞波.在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中实施管理会计[J].中国卫生经济, 2015, 34 (6) :92-94.

[4]李俊磊.深化管理会计制度完善医院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8) :129-130.

[5]方霞波, 韦铁民, 谢剑锋.丽水市中心医院绩效管理实践与体会[J].中国卫生经济, 2013, 32 (6) :82-84.

考核控制 篇8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框架,卫生系统宏观模型

如何将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工作绩效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来,有以下几个技术难题:(1)如何构建考核框架从而能够全面地反映疾控工作;(2)如何将考核框架中各模块逐步分解形成可评价的子模,并确保层次化的考核框架在各层级之间符合逻辑,在各子模间具有条理;(3)如何从诸多研究方法中选择公认的科学方法作为支撑,并做到与疾控工作的紧密结合。本文将重点介绍课题组构建疾控绩效考核框架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步骤。

1 初步构建绩效考核框架

1.1 文献查阅,总结可供借鉴的信息

系统查阅与绩效考核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包括学术期刊论文、研究报告、政府文件、网站、法律法规等,总结归纳国内外既往研究中用于绩效考核框架或维度确定的指导性理论与方法,明确疾控领域、卫生领域以及非卫生领域中可供借鉴的考核框架或维度。

1.2 初步形成绩效考核框架

将系统论的原理和卫生系统宏观模型思路具体应用于疾控体系,初步形成绩效考核框架。

疾控体系属于卫生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可以借助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中的一系列子模或模块来精确“勾勒”;另外,疾控体系同样遵循着“结构-过程-结果”的内部规律运作,同时也受系统外因素的影响。课题组从疾控工作的资源投入、服务过程、结果产出,以及影响工作开展的社会经济文化、人口需要、生物行为和环境因素等方面来考虑,构建出全面反映我国疾控体系绩效的框架,并将该框架有机、系统地模块化,具体包括:(1)社会环境。指疾控体系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结构、社会文化、人口需要、生物环境和行为习惯等卫生系统外在影响因素,是疾控体系行为的外在动力,突出表现为一个机构所在地区对于疾控工作的综合保障水平。(2)工作基础。对应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中的“结构”子模,包括资源、组织和行政。当相互比较的地区和机构均处在同一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下,并且具有同样行政组织结构时,区域和机构的人财物等资源在内的建设水平就成为工作基础考核的主要内容。(3)工作过程。对应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中的“过程”子模,具体表现为疾控各项工作是否落实,过程是否规范等。(4)系统结果。对应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中的“结果”子模,具体表现为疾控工作过程直接带来的结果,表达为在各项工作的结果指标。(5)健康结果。对应卫生系统宏观模型中的“结果”子模,具体表现为疾控体系所服务人群的健康指标变化,是工作效果在人群健康水平上的表现。

2 绩效考核框架的条理化和层次化

2.1 确定考核框架条理化和层次化的指导性方法和原则

通过系统查阅国内外文献,收集、归纳、整理可用于指导将考核框架层次化和条理化的思路和方法——层次结构分析理论。

层次结构分析理论指出,任何系统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既可以纵向分为若干等级或层次,同一等级层次又可横向分为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各自独立的平行部分,这为疾控体系绩效考核框架的条理化和层次化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学依据。它指导着本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来把握,即可将考核框架在横向上分解为若干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彼此独立的模块,纵向上又可将每一模块分解为若干层次,同时确保下级成为上级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同级内的所有模块对于上级层次的绩效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据此,课题组研制出了考核框架条理化和层次化的原则:(1)下级结构是上级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2)同级结构内的不同模块之间具有互质性;(3)同级结构之间具有平行性;(4)下级结构内的所有模块能够最大程度地综合反映上级结构的绩效,即具有代表性。

2.2 实现考核框架的条理化和层次化

层次结构分析理论仅仅提供了通用于各个领域、各个系统的指导性方法,如何具体实现疾控体系考核框架的条理化和层次化,需要借鉴卫生系统宏观模型对疾控的工作基础、服务过程、系统结果等方面进行分解,用一系列概念或指标来表达其内涵。例如“工作基础”模块可用资源、组织和行政3个方面来表达;而“资源”又可用人力、物力两方面,人力又可用人力之量、人力之质、人力之构成、人力之质保来表达,人力之量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人力绝对数量、人力相对数量等。

最终将疾控绩效考核框架(横向的考核模块)在纵向上分解成不同的组成要素——考核类别,并进一步分解成考核项目。同时,按照不同层次内各要素间的相互关联度及隶属关系,将要素聚集组合,从而形成一个“框架-类别-项目”逐层展开的考核结构系统,初步完成对于考核框架的条理化和层次化。

2.3 实现服务过程的条理化和层次化

课题组认为,在考核框架条理化和层次化过程中,“工作过程”模块要紧密结合疾控体系的特点。本研究在系统查阅文献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意见,明确“工作过程”。同时以《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若干规定》(卫生部长令40号)对于国家、省、市、县级疾控中心的职能界定为依据,以各级疾控中心的“职能-任务-内容-项目”的逐级细分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工作过程”的条理化和层次化。

2.4 论证完善考核框架

考核框架条理化和层次化的完善,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专家咨询来完成。

通过课题组专家。遵循先前制订的原则,在收集各地修改建议的基础上,通过头脑风暴法、焦点小组讨论等,总结提出指导性、方向性意见,经课题组专家6轮共123人次的反复咨询与论证,经过“修改-论证-完善”的过程,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区域和机构考核“框架-类别-项目”的结构系统。

通过实践专家。组织江苏省疾控中心的专家3轮共320人次,以及江西、辽宁、河北、陕西、山东5省疾控中心和上海嘉定疾控中心的专家2轮68人次的专家咨询与论证,从疾控工作的实践角度,进一步从科学、完整、代表、可行等方面,遵循既定的原则,针对框架层次化和条理化提出修改建议。

2.5 最终确定“框架-类别-项目”的考核结构系统

围绕初步形成的绩效考核类别和项目,通过对全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业务专家的意向调查,进一步了解考核框架、类别和项目的合理、全面以及代表性等。参加区域绩效考核相关内容调查的有:全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疾控处负责人31位、国家和省级疾控中心主任35位,共计66位;参加省级机构绩效考核框架、类别、项目相关内容调查的有:中国疾控中心、全国30省(自治区、直辖市)省级疾控中心主任35位、分管主任139位,以及办公室主任和质量管理科(或业务科)业务负责人和考核项目针对的不同专业业务分管科室负责人272位,共计446位。

调查人员对区域绩效考核类别和项目共提出了8项意见与建议,对机构绩效考核类别和项目共提出了43项意见与建议。在整理与分析这些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课题组对考核框架、类别、项目进行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了区域和机构绩效考核的结构框架,其中区域绩效考核包括5个维度6个类别,省级机构绩效考核包括5个维度8个类别34个项目,市级和县级机构绩效考核均包括5个维度8个类别35个项目。

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考核方案设计 篇9

由于该课程综合了微机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处理与火电厂检测技术等课程的一些知识,学习内容又跟火电厂热工控制结合紧密,根据大纲培养要求以及现有的实验条件,以课程学习后应达到的专业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为改革方向,改变以单纯的闭卷考试或者写课程总结方式考核的方式,对于促进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工程能力有一定价值。

为此,特结合大纲要求以及火电厂热工专业的相关能力的培养要求,拟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条件和图书馆的文献检索条件,对学生的专业能力进行相关考核具体内容如下。

1 文献检索和阅读分析能力考核(15%)

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学生可对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及应用前沿进行分析与综述,最后提交综述报告,具体如下。

①硬件接口技术与抗干扰技术,包括AI、AO、DI、DO以及共模干扰信号的抑制方法;②数字PID以及先进控制技术,包括PID参数整定及优化方法,串级及前馈,模糊控制;③网络通信技术,包括DCS以及FCS所用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存储方式,网络访问方式等国内外研究现状;④DCS及FCS技术,包括两种火电厂计算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方向以及研究进展。

2 热工控制系统实现方案设计能力(25%)

给定某一热工被控对象及其被控参数相关技术要求,对DCS或者FCS相关的硬件设备进行选型,包括采集模件、DPU、通信模块以及对执行器进行选型,主要对选型合理性进行评价,包括技术实现的可行性,性价比的合理性、可靠性以及维护的便捷性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若采用IPC+板卡的方式实现,则须选择相应的工控机,I/O板卡、端子板、信号调理等相关的硬件,最后提交文字方案。

3 热工软件设计能力考核(25%)

结合热电厂的某一被控对象参数控制要求,在DCS编程环境上利用图元进行操作画面组态,达到基本形象和直观的要求,并利用动态显示方式对被控对象参数进行模拟仪表功能的实现;控制功能的实现主要以利用DCS组态环境中的逻辑和控制模块来实现对被控参数的调节,以及PID参数的整定和优化功能,可以结合MATLAB软件进行参数优化。该内容具体考核的实施在DCS实验室软件平台上实现。

4 I/O接口实现及硬件抗干扰设计能力考核(25%)

I/O接口以以下三种方式进行评价。

(1)给出输入输出信号范围,自行设计信号调理电路和抗干扰电路,并利用电路仿真方式观察调理电路设计的合理性,提交仿真结果。

(2)给定不同类型的多路标准信号,自行设计多通道采集系统,包含多路开关,A/D总线接口,查询或中断方式下跟ISA总线或者单片机(ARM)之间的扩展电路,提交相关的原理图。

(3)利用实验室现有的亚当模块和信号发生器实现信号采集功能,并利用软件编程实现抗干扰功能。

5 创新设计能力考核(10%)

虽然结合现有的DCS在火电厂产生了海量数据,但海量数据却具有无法对火电厂工艺管理进行指导的特点,因此,应有针对性地设计一套能结合应用的数据提取方案。

在对某专业班级学生进行实际考核过程中,考核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强,能比较客观反映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等优点。

参考文献

[1]王付生.电厂热工自动控制与保护[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2]边立秀.热工控制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3]李正军.计算机控制系统[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4]袁任光.集散型控制系统应用技术与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考核控制 篇10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工业控制计算机, 现已成为了当今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三大支柱之一。为了实现可编程控制器技术课程教学与职业工作领域的无缝对接, 在课程教学中, 主要采用行动导向法为主的项目教学模式。行动导向法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为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该教学模式通常围绕某一课题、问题或项目开展教学活动, 以学习任务为载体,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整个教学过程为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行为模式。为适应项目教学模式, 我们对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

一、确立考核方式和内容

课程评定时, 为避免以往一卷评终身的评分方式, 分别从“动手能力”、“知识目标”、“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四个方面来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以重视个性为指导原则, 从重结果评价转向重过程评价, 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在“动手能力”方面, 主要考核学生工作计划制定、PLC控制程序设计、自动化设备电气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能力;对于“知识目标”, 着重考核学生对PLC工作原理、编程指令、编程方法、系统设计原理等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方法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工作和自我学习的能力;“社会能力”则注重学生的合作精神、责任心以及与同学的交流沟通能力。“动手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考查通过教师对学生项目的完成情况、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互评以及完成任务后递交的报告进行考核。“知识目标”方面则主要通过回答教师给出的与项目相关的问题进行考核。

在考试改革的基本思路指导下, 为了突出考试方式的多样性、针对性、生动性, 考试改革的具体措施体现在考核成绩的评定上。课程成绩的评定由三个项目构成:

第一项, 课程教学过程考核, 占总成绩的20%, 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提问、作业、案例分析、讨论发言、实验报告等评定成绩。

第二项, 项目过程考核, 占总成绩的30%, 由任课教师根据“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员”考核项目要求;平时实训时一项目一考核, 让全体学生达到“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员”考证考核要求。按照PLC在对一个控制对象实施控制的步骤进行:即[设计自动化任务解决方案]、完成[I/O连接]、[编制程序]、[下载程序并调试]、[分析故障]、[排除故障]、[满足控制要求调试成功]。下面以机械手控制为例, 进行说明。第一阶段, 学生首先要认真研究气动设备, 传感器, 行程开关的机械手的性能, 它的各个方向的运动受什么启动, 又受什么制约。分析气动机械手控制过程, 设计自动化任务解决方案。第二阶段, 将控制对象———机械手通过I/O设备与PLC端口连接好。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细心不能接错线, 一旦有一个I/O点搞错, 直接影响最后的调试。第三阶段, 程序编写, 在对机械手性能和PLC设备进行深入了解后, 学生可以自己确立控制方案, 让机械手按自己的意愿动作, 并着手编写控制程序。既然控制方案是自己确定的, 那编写程序也可以按照学生们对所学编程方法的理解程度和喜好方式来选择编程方法。在设计中学生彰显自己的独立个性, 展示自己灵活巧妙运用所学知识。第四阶段, 能够调试机械手动起来。一般来说让机械手完成它所能完成的动作, 即可以实现六个方向的运动和机械手抓持和放松物体的动作, 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这种水准。由于没有固定控制模式, 让机械手动起来便可, 这种既抽象又具体的控制任务, 可以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发挥的空间是很自由的, 由此激发了他们强烈的创造兴趣和欲望。第五阶段, 发现故障, 要求能够找出故障原因, 排除故障。有些同学让机械手动起来并不顺利, 总是出现这样或那样的故障, 不能满足控制要求, 对此, 要求学生反复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分析, 直至排除一切故障使机械手动起来。第六阶段, 调试成功后, 总结实训过程, 撰写任务报告书。项目过程考核, 极大地激发学生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竞争意识。使用这种考核方式教师会很辛苦, 但学生的实训效果非常明显。

第三项, 考证综合考核, 参加“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员”考证考核, 考核成绩占总成绩50%。职业资格考试与期末考试即毕业证关联。考证过程分应知和应会考核两方面, 应知部分主要是考核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采用闭卷形式进行。应会部分主要考核学生运用PLC的基本技能, 通过抽签选题, 由每位学生根据题目要求, 独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编程、实际接线和调试;学生根据考评员要求设计与编程, 并回答考评员问题。由于问题非常灵活, 需要全力以赴, 认真对待, 其准备考证的工作量大大超过应付期末考试的工作量, 而且要准备得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 因为整个任务涉及的知识面远远超过一般考试, 学生不仅要应知, 还要应会, 不仅是考核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及掌握深度和广度, 还要挖掘你的思维方式、大胆鼓励思维创新。

二、通过考核方式改革, 促进学生能力全面提升

1. 动手能力

以机械手为例, 整个机械手的控制项目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动手能力, 机械手能动起来, 包括软件和硬件两大方面, 硬件方面:学生们必须亲自动手将机械手与PLC做正确的连接, 并正确分配机械手与PLC相连的输入与输出接口, 动手进行正确的电路接线, 保证硬件设计合理。软件设计方面:必须在了解机械手的运动与动力装置的关系以及控制各个动力装置的起、停的信号之间的逻辑关系前提下, 结合所学的编程方法, 编制正确、实用的程序, 还要根据仿真和实际运行的情况随时修改、完善程序。通过项目考核提升了学生动手能力。

2. 知识能力

以行动导向项目式教学, 从项目实例入手, 让学生与实际工程项目零距离接触, 并亲身体会项目的实际运作情况;了解项目后, 对其涉及的学科及知识进行讨论, 及时发现现有知识体系的盲区, 引导学生学习并作补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下发任务书, 并让学生制定工作计划;指导督促学生学习的过程, 即探索、学习、发现、训练、调试、总结、巩固等一体化过程。项目式教学建立了师生间的良性互动, 学中做, 做中学, 学做一体, 培训学生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 实现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3. 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就是遇到问题如何解决的能力, 现在高职高专学生比较缺乏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总希望老师帮助解决问题, 不愿意自己去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平时项目训练和技能操作考核时, 为了提升学生的方法能力, 必须让学生自己面对, 自己解决问题。例如, 在交通灯控制项目中, 学生自己编好程序, 正确连好接线, 调试时发现, 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控制过程不对, 有的该红灯亮, 结果绿灯或黄灯亮。于是同组的同学就开始检查, 一个查硬件接线, 一个查软件编程, 当调试成功, 喜悦不言而喻。在各个项目训练过程中, 出现的问题, 有的是大家共同面临的, 有的是个别的, 解决这些问题要靠学生自己, 他们可以集体讨论, 发挥集体智慧, 可以查资料, 也可以请教其他组同学, 学生在不断遇到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促进了学生毕业后尽快融入与PLC相关工作岗位的有效途径

4.社会能力

在项目教学中, 在项目内容确定后, 接下来是如何具体实施这些项目, 平时实训时, 分组完成任务,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定实施项目活动计划, 学生通过口头、书面、讨论、研讨等多种方法进行交流, 在项目实施工程中, 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与讨论拟定工作方案,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有的同学擅长软件, 则负责编写程序;有同学喜欢动手, 则专门去熟悉硬件方面的各种问题, 遇到问题大家商量解决, 一起经历困难, 团结, 奋斗, 成功的过程。这个过程加强了彼此的合作, 增进了团结, 培养了团队意识。许多同学在报告中总结到, 在共同协作的过程中, 他们学到了别人的长处和优点, 看了自己的不足;懂得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也体会到团结一致, 努力奋斗去面对共同的困难, 就会焕发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采取项目化教学, 将考证内容融入到相应的工作任务中, 其中的部分项目直接对应到“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员”考核要求;采用过程评价、分项目考核方式, 其中各项目的核心知识考核与职业资格“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员”理论考核内容紧密结合, 各技能训练项目围绕职业资格“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员”的操作考核内容。这种考试不仅要动脑, 还要动手, 不但需要智慧, 也不乏技能和技巧。它对同学们智力和技能进行强化训练, 充满了挑战。不仅能启迪思维, 还能使同学们把所学知识, 技能与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切实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到知识、技能对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所发挥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1]钱立武.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EOP教学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0, (4) .

考核控制 篇11

近年来, 我国已经正视了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并加强了对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绩效考核是监督管理疾病预防工作的重要手段, 从2010年起已经将其运用在疾病预防的考核内容当中了。为了实现医疗体制的彻底改革, 绩效考核在疾控机构的应用势在必得。有效利用绩效考核的约束,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人员能够服从监管并受到评估, 通过对其进行的绩效考核来确定其工作的完成程度, 有效的为卫生部门进行评价, 促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质量得以提高。

1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概况

一直以来, 我国的基层城市在医疗方面的设施就比较落后, 专门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的机构更少。基层城市当中所拥有的医院数量有限, 专科治疗的机构也受到了限制, 具有专业医学知识的工作人员严重稀缺。根据大数据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县级城市, 关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方面的机构仅仅有几家, 其中在编的工作人员更加稀少。尽管近年来, 我国一直在改善国家的医疗环境, 但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以及医疗设施还没有完全跟进, 很多设施都比较落后, 一些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甚至没有专业的实验室。

2 疾病预防控制的绩效考核

2.1 绩效考核的发展

疾控机构一直都是社会公共职能部门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 发挥了稳定社会环境的作用。2003年期间, 非典型肺炎的病毒侵袭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 该病毒的出现导致了大量的人员伤亡, 严重危害了我国人们的健康。非典型肺炎的出现也促使我国的部分经济活动被迫停止, 一些地方的社会环境出现了严重的不稳定。非典型肺炎病毒的出现使我国政府看到了在疾病预防和控制方面的弊端。为了避免人们再次遭受到病毒的侵害, 我国致力于建设完善的疾病控制体系, 从基层城市做起, 完善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从而改善我国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现状。为了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达成卫生部门所制定的疾病预防目标, 卫生部门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中采用了绩效考核的形式, 以此来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行最科学合理的评估。如今, 绩效考核已经成为评定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 并对疾病预防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2 绩效考核的现状

2.2.1 缺乏对绩效考核的重视

疾控机构的领导者并没有完全重视绩效考核, 尽管也在工作的评定当中采用了绩效考核, 但却并没有将其作为主要的评定方法。尽管国家和卫生部门已经强调了绩效考核对于疾病预防和控制的影响, 但疾控机构的领导者认为自身机构的工作已经处理得很好, 机构当中原有的评定方式也具有一定的效益。除此之外, 在疾控机构当中, 早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工作评定习惯以及工作习惯, 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 工作人员都在忙碌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 无暇接受新的工作评定方法, 也不了解绩效考核对于工作评定的公平公正。疾控机构的不重视造成机构内部的工作状态没有发生改变, 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并没有受到绩效考核的约束。

2.2.2 工作人员不重视考核结果

由于疾控机构领导者对于绩效考核的不重视, 导致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理解错误, 也不重视绩效考核, 认为绩效考核的评定结果并不是评判工作的最终标准对自身的薪资没有直接的影响。疾控机构内部缺乏对绩效考核的宣传, 机构内部也没有指定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不仅考核的方面不够细致, 还有可能造成不公平的现象, 促使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的评定方法产生不满的心理。而绩效考核缺乏宣传的结果就是没有工作人员了解绩效考核是怎样的情形, 工作人员不了解考核的因素和考核的标准, 依然按照原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态度进行工作, 工作效率依然没有得到提升, 促使疾控机构做了很多无用功, 甚至造成了机构的经济损失。

3 关于基层开展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的几点思考

3.1 正视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制度是西方国家用以提升企业工作效率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我国的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当中也能够起到同样的效果。为了实现疾控机构的绩效管理, 需要机构的领导者重视绩效考核,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并不断的丰富其中的考核内容。考核的过程中应该按照疾控机构的实际情况来制定考核的标准, 确保考核的科学性、合理性。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正在发展阶段, 需要通过绩效考核的手段来提高工作效率并增强对疾控机构的管理。领导者正是绩效考核, 认同其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影响, 在疾控机构中大力推广绩效考核制度, 促使机构中的各个部门之间职能更加明确, 对于绩效考核的理解也更加透彻。

3.2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引导

对于疾控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讲, 绩效考核是一种新的评定工作的理念, 需要时间去理解和接受, 也需要对绩效考核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培训。疾控机构为了使绩效考核的理念更加深入工作人员的内心, 需要对其进行培训, 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不同的培训, 使其理解绩效考核, 了解绩效考核的手段。在政府以及国家的卫生部门双向推动下, 疾控机构受到了政策方面的支持, 也受到了领导层面的关注。利用该次机会, 疾控机构牢牢把握绩效考核的发展机会, 在工作当中转变自身的观念, 重视绩效考核的评定结果, 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 主动参与到绩效考核的推广当中。

3.3 绩效考核与工薪挂钩

疾控机构的工作人员应该意识到绩效考核的结果会为自己的工作带来的后果。从微观的层面上来说, 绩效考核所针对的只是个人, 针对疾控机构的个体工作人员所展开的工作评定, 在评定当中考核了工作人员在工作当中的态度以及完成工作的效率。从科学的角度按照一定的变量来对工作人员的个体贡献做出评价。疾控机构所建立的绩效考核制度应该与机构的薪资挂钩, 在不同的责任、不同的工作环境状态下, 绩效考核所得出的科学结果, 能够有效的评定出该员工的薪资所得。从宏观的层面上来讲, 我国一直都比较重视对医疗制度的改革, 绩效考核仅仅在疾病预防和控制工作中实施, 从其实施的结果上就能够看出我国的疾控机构存在着诸多问题。绩效考核与员工工薪之间的联系能够成为一种工作动力, 鼓励工作人员认真完成工作, 在绩效考核的标准范围内完成自身的工作, 承担该有的工作责任。该种行为有效的促进了疾控机构工作状态的改变, 也改变了现有的疾病预防及控制的外部环境, 成为了疾控机构的工作推力。

3.4 绩效考核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疾控机构所实施的绩效考核不仅提高了内部员工的工作效率, 还能够为群众创造更多的福利。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在绩效考核的约束下得到了完善, 其能够更好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如今, 相关机构所研发出来的预防药品已经得到了推广, 不仅为疾控机构带来了经济效益, 也使药品企业的发展获得了更大的空间。绩效考核能够有效的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人们处于安定的社会环境当中, 在保障自身身体健康的同时, 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作为我国重要的职能部门, 关乎到人们的身体健康。早在2003年, 我国的公共卫生部门就已经制定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的相关目标, 并建立了完善的控制体系。据此, 主要研究了在基层地区所开展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了解其进行的绩效考核工作现状。从基层方面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角度出发, 深入了解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绩效考核。期待通过对以上信息的了解, 能够找出促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释义,现状,思考

参考文献

[1]孙梅, 李程跃, 苌凤水等.我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结果规律探讨[J].中国卫生资源, 2012, 03 (01) :39-40.

[2]刘艳慧, 许信红, 陈思宇.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绩效考核工作情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08 (06) :753-754.

[3]黄雪雪, 刘杰.襄阳市2008-2010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区域绩效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2, 08 (06) :121-122.

[4]刘汉昭, 赵希畅, 郝莉鹏等.基于工作任务书的疾病预防控制绩效考核[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4, 04 (02) :123-124.

[5]王友军.白银市2012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4, 08 (06) :18-19.

上一篇:影响工艺流程的因素下一篇:语文课堂因激情而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