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核方式(共11篇)
考核方式 篇1
每家公司内部一般分为两类处室, 一类是经营处室, 担负着完成公司收入、利润等指标的任务, 另一类是管理处室, 主要负责财务结算、后勤保障等工作。经营处室部门绩效考核和处室内部员工绩效考核都比较容易量化, 处室工资总额可以与处室经营业绩完成情况挂钩考核, 员工工资可以与本人收入、利润、成本完成计划情况挂钩考核, 考核结果很容易计算。而管理处室虽然有具体的工作任务, 但从事的工作琐碎繁杂, 临时性工作比较多, 很难准确及时进行业绩考核。这也是很多公司感到困惑的问题。
不管是经营处室还是管理处室, 最终目标是促使公司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公司只有在完成收入, 经济效益好的前提下, 才能提供充足资金计发员工工资, 同时, 为控制人工成本, 保证公司实际发放工资总额不超出年初预算工资总额, 多数公司往往采取两个步骤核算工资。首先根据处室经营指标完成情况, 核算出各处室工资总额;其次将处室工资总额分配到每位员工。下面具体介绍以下两个步骤操作方法。
1 处室工资总额核算
每年年初公司都会召开预算分析会, 根据公司上年度业务实际开展情况和次年市场变化情况, 预算次年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生产成本等经营指标, 同时还会预计次若干项年重点工作。当然, 必不可少的, 还会预算公司和各处室次年工资总额。为顺利完成经营任务, 公司往往会将年初预算经营业绩指标和各项重点工作按月度分解到各处室, 其中经营指标分解给生产处室, 重点工作分解给管理处室。
各处室有了工作任务目标和工资预算总额, 考核管理部门就具备了建立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的前提条件, 可以把处室每月预算工资总额划分为岗位工资、绩效工资两大部分, 岗位工资根据职级固定分配, 绩效工资按照绩效考核情况浮动分配, 至于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具体划分比例, 每个企业根据企业文化不同划分比例也不相同。
实际核算处室工资总额时, 经营处室和管理处室岗位工资总额按职级核算, 绩效工资部分, 经营处室可以与公司下达给本处室的经营指标挂钩考核, 管理处室可以与整个公司收入、利润、成本等经营指标挂钩考核。当公司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好时, 管理处室工资自然就高, 反之则低, 这样做, 一是, 可以提高管理处室工作积极性, 工作方向不偏离公司战略目标, 有利于提高公司经济效益;二是, 各处室绩效工资总额都直接或间接与公司经营指标挂钩考核, 有利于提高公司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高, 自然可以为发放工资提供资金保障;三是, 所有处室肩上都担负着经营任务, 增强了经营处室员工公平感。
当然, 为了提高经营处室员工工作积极性, 工资水平应向经营处室倾斜, 年初预算时, 对经营处室设定工资水平要比管理处室高, 至于高多少, 可根据每家公司实际情况, 具体设定。
2 处室内部工资分配
核算完毕处室工资总额, 接下来要将工资分配到每位员工, 岗位工资按照职级固定分配, 对于绩效工资, 经营处室可以按照每位员工实际完成绩效情况分配到个人, 此处不再赘述, 管理处室可以采取互相评分的方式, 计算每位员工量化得分, 按照得分情况分配工资。分配程序如下:
2.1 制定评分原则
1) 量化考核原则。依据处室工作性质, 制定考核指标, 确定评分标准, 对员工进行测评。
2)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以工作业绩为主导, 德、能、勤、廉为辅。
3) 强制分布原则。将员工绩效考核结果划分为优秀、中等、一般3个档次, 对每个档次的员工人数比例进行强制规定。
4) 上下结合原则。首先由员工进行互评, 其次由处室负责人对员工进行测评, 并进行综合平衡。
2.2 制定评分表, 量化评分, 分配工资
1) 为增强测评实效性, 以月度为周期, 每月测评一次。
2) 按照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三个维度, 采用百分制, 设定三个维度的评分区间, 制定评分表 (见附录表格) 。
3) 员工打分时, 打分区间96-100分为优秀、91-95分为中等、86-90分为一般, 强制分布, 优秀员工占处室总人数15%, 一般员工不低于处室总人数15%。
4) 处室负责人对员工打分与员工互相打分各占50%的权重, 计算员工绩效考核得分。
员工个人绩效考核得分=处室负责人对员工打分平均分×50%+员工互相打分平均得分×50%
5) 员工个人实得绩效工资= (处室绩效工资总额/∑员工工资系数) ×员工个人工资系数
注:
①员工个人工资系数=员工个人绩效考核得分/100×员工个人职级系数
②员工个人职级系数:以某一员工为基准, 按管理序列各职级的岗位工资标准计算。如以员工甲为基准, 则员工甲职级系数为1, 员工乙职级系数=员工乙岗位工资标准/员工甲岗位工资标准, 科长职级系数=科长岗位工资标准/员工甲岗位工资标准, 以此类推。
2.3 注意事项
1) 违反公司有关规定, 被公司责任追究的, 以及因工作出现差错被公司领导点名批评的, 要着重扣分, 且当月不能评为优秀员工。
2) 依据员工绩效情况实事求是进行测评, 务必排除感情因素对测评的影响, 不能得满分。
3) 员工实际出勤低于制度工作日的, 按法定计薪天数折算职级系数。
4) 考虑职级因素, 以科员为标准, 按管理序列各职级的岗位绩效工资标准计算职级系数。
3 取得效果
利用此方法, 既可以处室工资总额, 也可以将处室工资总额分配到员工, 同时兼顾了职级对分配工资影响, 方法简单易操作。激发了员工工作激情, 有利于公司顺利完成全年经营目标。
摘要:处室绩效考核尤其是管理处室绩效考核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公司绩效考核部门难题, 可以将公司年初预算经营任务和重点工作分解到不同处室, 经营处室绩效工资总额与本处室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挂钩考核, 管理处室绩效工资总额与本处室重点工作和公司销售收入、利润等指标挂钩考核。处室内部绩效量化方式, 一是, 考核员工本人承担的经营任务完成情况;二是, 考核员工承担的日常工作完成情况, 按照员工绩效考核得分进行工资分配。
关键词:处室绩效考核,员工绩效考核,员工工资分配
考核方式 篇2
【背景链接】
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在涉及“十二五”规划时,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并没有设定GDP指标和能耗下降指标,而是提出要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五次提及改善民生,告诫各级地方党委要树立科学政绩观和民生政绩观,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把民富程度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标尺。
这也意味着,各级政府要加快完成由传统型政府向现代型政府的转变,要加快完成从经济建设主体向公共服务主体的转变。更多的工作,要放在市场公平环境的维护上,放在职工收入的提高上,放在法制环境的改善上,放在社会安全的保障上,同时,也要放在各种基础性、制度性和保障性公共产品的提供上。
【标准表述】
[权威警句]
要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坚持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正确政绩导向、正确用人导向,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组织部门坚持什么样的用人导向,不仅事关领导干部的个人成长,更事关党和人民事业的长远发展。——胡锦涛
不是完全关注GDP目标,最为关心的是群众生活的指标——温家宝
[深度剖析]
GDP自身有许多缺陷,它既不关心经济活动的效率,也不考虑环境后果,同时也不在乎发展差距问题,只要总量上去了,有没有差距并不重要。
所以,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必须调整官员政绩的考核方式,事实上,考核方式的变化也关系到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推进———如果仍以GDP为经济工作的中心,那么大量的投资仍会投向生产性领域,而不是用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淡化G D P,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其实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在处理各种经济事务时,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指导思想,坚决把原属于市场的还给市场;在发展方向的把握上,要平衡环境保护、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全面考虑需求、投资与出口的整体拉动,统筹协调一、二、三产业的同步发展,并尽快改变过度倚赖资源消耗的不良嗜好。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进一步实践“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所有的经济性公共服务,也都要以市场主体是否便利、是否满意为惟一准则。
[基本原则]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品行,崇尚实干,突出考核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实绩,引导干部创造经得起实践、群众和历史检验的政绩,促进干部的工作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注重群众公认,充分落实人民群众对干部考核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
——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注重把握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干部的特点,增强干部考核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分析,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增强干部考核工作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力求简明实用、可操作性强。
[对策措施]
首先,完善考核内容。
在已有考核评价内容的基础上,围绕科学发展,进一步完善考核内容。既注重考核发展速度,更注重考核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考核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际成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既考核经济建设情况,又考核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热和谐相处情况,既考核显绩,又考核潜绩,注重考核打基础、管长远的工作实绩;坚持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注重综合分析局部与全局、效果与成本、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等各方面因素。
其次,改进考核方式。
坚持以平时考核、考核为基础,以换届考察、任职考察为重点,相互补充,相互印证,增强考核方式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加强平时考核,健全考核,完善换届(任期)考察,改进任职考察。
最后,扩大考核民主。
高职教育考试考核方式创新 篇3
关键词:高职教育 能力本位 考试考核方式
考试是教育的有机环节之一,考试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受传统高中及普通高等院校的影响,一直以来,许多高职院校也以标准化、规范化的试卷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以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和对教学内容掌握程度的高低。这种考核方式形式单一,命题简单标准化,在考试内容上重知识轻能力,考核结果苛求精量,考试过程重结果轻过程,加之考试时间集中,导致期末考试时数量安排不合理,根本无法真正衡量学生是否掌握了应有的技能与能力。
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升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下,高职院校应当转变观念,借鉴国外先进的考试模式,大胆改革,结合专业及课程特点在教学中积极引进各种创新型的考试考核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优势和功能作用。根据笔者及所在单位同事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些经验,结合国外先进的考核模式,我们认为,高职类院校可以试行采用如下几种新型的考试考核方式:
一、以课业代考试的考核方式
我国高职院校可以借鉴英国BTEC教学模式,采用以课业代考试的考核方式,即“以课业为形式、以证据为依据、以成果为标准”实施对于学生成绩与能力的评价。
(一)以课业代考试的基本思路与作用
课业是对一门课程的阶段性训练,以课业代考试的考核方式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每隔一个阶段即为学生布置一次课业,给学生提供一项有实际应用背景的任务,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任务,教师最终以学生完成课业的成果以及在完成课业和任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综合给定学生成绩。课业一般都有选题背景、课业目标、明确的任务和考核标准。学生需要使用多种手段(如社会调查、上网、图书馆查阅资料、走访、实验等)收集大量的信息并进行归纳、分析才能完成课业。以课业成绩对学生展开评价,能够去除原有期末考试评定成绩的诸多弊端,不仅可以有效考察、如实衡量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其他能力,还可以起到推动学生学习的作用,真正实现“以评促学”的目标。
(二)课业评定成绩的依据
学生在完成课业的过程中要做好记录,收集并保存证据,并用证据来申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证据有多种形式,如笔记、工作日志、查阅到的资料、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实验报告、工作总结记录等资料,也可以是声像资料、图表模型、计算机文本、设计方案、作品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逐步学会管理汇编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证据,建立汇编的意义在于为学生申报成果提供基础证据,为教师评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等级提供基础证据。此外,还可以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的成就及潜能。
(三)课业的具体形式
1.专业知识方面的资料收集与整理
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对于一些学生通过自行查阅资料即可轻松理解的理论内容,可以布置课业要求学生搜集相关的资料与信息,并且在课堂上互相交流,教师依据学生搜集到资料的丰硕程度及对于资料归纳整理的合理程度给定相应的成绩。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学习及考核,一方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考察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如果采用大课业的形式即以团队小组的方式完成课业,又可考量学生在搜集资料时的团队合作能力。
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饭店业概论》课程中布置的一次课业为例:该课业布置于“饭店集团”一章学习前,该门课程的任课教师为学生布置了课业,要求学生分组搜集一些世界知名饭店集团的相关资料,并汇总成比较精炼的课件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学习。通过完成该课业,不仅使学生学习掌握了一些知名饭店集团的基本概况及优秀的管理经验,还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合理分工协作的能力。
2.实践调查
有些课程知识的吸收不能仅仅依靠课堂讲授,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调查理解所学知识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为此,相关课程的教师可以布置实践调查课业。通过调查活动亦可考察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因此这类课业也具有一箭双雕的功效。
同样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职学院中的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在该专业中,《饭店市场营销》课程即采用了这种实践调查的课业《饭店市场营销》课程市场调查课业布置于课程即将结束时,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了分组,要求学生以小组单位走进饭店实地调查,了解不同类型饭店的目标客源、市场定位、产品结构、定价策略、销售渠道以及促销手段,并对其中的规律性常识加以总结。课业完成后,学生掌握了营销的知识体系,同时理解了各营销组合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而且这样的课业方式及评价标准能够考察出来自身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能力与不足,使他们明确地意识到日后应当提高自身在这方面的能力。
二、创造仿真环境,进行情景模拟、实际操作考试
对于一些实践性较强,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课程,可以剔除笔试,完全采用情景模拟及实际操作型的考试。情景模拟考试要求学院在教学环境、设施设备、所需用品方面给予较大的支持,通过实训场地及仿真环境的建设,为学生创建一个与未来工作环境相似的教学及考试环境,在教学中以实际工作中可能发生的实景为例,说明问题的解决办法,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未步入工作岗位前即对本专业未来可能面临的工作情境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在考核时,则以曾经模拟过的、现实中可能出现的情境为基础,适当变化,发散性地设定考题,以着重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能力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如酒店管理专业的前厅、客房、餐饮服务类课程均可采用这种情景模拟实操型的考试方式。当然个别专业的个别课程可以在现实中挑选真实的场地实施实践操作考试(前提条件是该环境具备可进入性,且成本不高),比如旅游类的导游专业,不必事先建设仿真环境,任课教师只要带领学生到有关景点实施现场考试即可,只是在组织考试时,需要事先经过精心的组织与策划,同时应当教育学生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学生将考试视为游戏。
nlc202309020101
三、实训课题式考试
不同于前述的情境模拟式实操课,有些实训课程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如饭店前厅服务课程,各实训课题(预订、接待、收银)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前后互相衔接形成若干个小的系统体系,这些小的系统相互连接又形成课程的整个体系,学生对前期课程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后期课程的理解能力,也就是说,学生如对前期课程不了解、不会操作,会直接影响到后期课程的理解与应用。鉴于课程体系特点及实验要求,此类课程可以采用实验课题任务式的考试。即任课教师可以将每一个实训作为一个课题,学生每学习完一个大课题,都要进行一次考核。然后,根据教学大纲中的规定和实训室的具体设备情况,将此大课题细分为若干个子课题,将大实训项目分解成几个小的实训项目,在实训验阶段采取分段考核的方式。
四、辩论会式考试
针对一些需要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课程,在进行平时考核时,可以引入辨论会式的教学与考试模式。在这种教学及考试方式下,教师需要事先根据不同章节的课程内容设定一些辩论主题,根据学生的观点及倾向将全班同学分为正反两方,并请学生在课下自行准备辩论稿,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对于准备充分、思维敏捷、口才优秀的辩论学员可以予以加分奖励。将这种方式应用于课堂教学及平时考核,融教于学,融学于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了以往“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讲授,学生一言不发闷头记笔记”的传统课堂授课方式,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学生被动式的学习习惯,同时使学生在各方面如资料搜寻、课堂演讲的能力都得到锻炼,可谓是一举多得。
不管是采取哪种方式考试,其基本出发点都是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改革考试方法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自我个性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五、结语
总之,高职教育的考试考核工作应紧紧围绕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探索建立符合时代特色和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高职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变考试是教学过程的“终结性环节”为教学过程的“促进环节”,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激励学生全面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实际问题,使考试过程真正成为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应用的过程,成为总结提高、综合学习的过程,使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福军.能力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职教论坛,2005,(3).
[2]汪洪斌.关于高职教育考试模式改革的思考[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孙激.浅谈高职教育考试制度改革[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
高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研究 篇4
一、目前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弊端
高校传统的“一纸定乾坤”的模式[4], 存在着种种弊端, 考试内容覆盖面窄, 考试题型固定, 考试形式单一, 重知识、轻能力, 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考试内容覆盖面窄, 局限于书本知识。
在目前的高校课程考核中, 一般比较侧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考核, 而忽视检查学生对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更别提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了。21世纪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 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 现如今的教材也已经无法完全适应专业培养的要求。教师上课以教材为中心授课, 考试以教材为中心命题, 现如今的学生变成了上课不认真听, 一味抄笔记。随着电脑的普及, 现在的学生上课上完后直接问老师拷贝课件, 上课连笔记都不用抄了, 上课玩手机、睡觉的现象很严重, 考前把老师的课件打印出来, 背一背, 考完就扔掉。另外, 考试前, 让学长学姐回忆前一年的题目, 因为考试的时候都是一些差不多的题目, 年复一年考核。现在的教学和考核已经发展成为教什么、考什么, 考什么、学什么。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得不到真正的培养和发挥。
2. 考试题型固定, 作弊现象严重。
目前大多课程考试试题大多分为单选、多选、填空、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客观题一般都有标准答案, 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考试的公平公正, 主观题往往就只有参考答案或者说答题要点, 主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现如今的考试中, 客观题占很大的比重, 主观题比重太小, 这样在保证了考试公平公正的前提下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学生没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客观题比重偏大, 客观上造成了学生考试期间交头接耳、相互抄袭、带小抄、手机作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平时上课不认真, 考前不好好复习的学生, 只要考场上努力, 照样考试通过, 这给监考老师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因为学生手册中规定考试一旦作弊, 就取消学士学位授予权, 对于仁慈的监考老师来说, 总不太忍心断送学生的前途, 老师可怜学生, 但是学生不体谅老师, 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作弊率越来越高。
3. 考试形式单一, 高分低能现象严重。
目前高校大多课程的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期末考试前, 学校外面的文印店生意总是格外地火爆, 考前复印笔记、考试重点和范围、历年试卷的现象很严重。闭卷考试导致学生把重点放在了死记硬背概念、理论知识上, 学生考试的时候永远都在回忆考前背熟的那些标准答案, 尽量保证一字不差地照搬, 而忽视了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这种形式考试评定出来的成绩, 无法体现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高分低能”的现象屡见不鲜。研究生的招生本应该是吸引对本专业具有研究能力的本科生报考, 但是由于这种考试形式, 造成了很多所谓的优等生考上了研究生, 而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对研究能力进行培养, 才开始关注专业的前沿问题, 这与人才培养的要求不相符合。
这些弊端说明了, 已经不适应当前高等教育的理念, 与现行的考核方式与教学目的、人才培养的要求相背离, 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二、考核方式改革的探索
高等学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目的在于构建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1. 考试内容覆盖面广,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考试内容改革的目标在于拓宽考试范围, 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在讲授完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适当与社会实践相联系, 提高学生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介绍和本课程相关的前沿问题, 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来, 从而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考试命题的时候可以考虑一些有创新性的问题, 而这些问题是从书本上找不到直接的答案的, 只有学生在平时认真上课的基础上, 通过对书本知识的消化吸收, 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才可以给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的机会, 从而更容易体现他们的创新能力。
2. 考试题型丰富, 考查学生综合素质。
考试题型改革的目标在于丰富考试题型, 调整客观题和主观题的比例, 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教师在命题过程中, 降低试卷中客观题的比例, 提高主观题的比例, 命题的主旨为开放性强、拓展性强、创新性强, 这样的题型没有标准答案, 只有一个评分标准, 让学生能够运用平时学习的基本理论指导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思考, 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1], 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样, 可以降低学生考前机械记忆的压力, 缓减学生的厌学情绪, 从一定程度上控制考场上作弊的行为, 也可以改变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局面。
3. 考试形式多样化, 增加考核结果的可信度。
考试形式的目标在于选择灵活多样的考试形式, 降低学生对考试的惧怕心理, 改善考试成绩和实际水平不相符合的现象, 增加考核结果的可信度。
考试形式除了闭卷考试以外, 还有开卷考试、半开卷考试、小论文、演讲等各种形式。
闭卷考试对理工科的必修课程最为适合, 因为理工科的课程一般都是有标准答案的, 并且要求答案的唯一性。
开卷考试考查知识面广, 角度比较新颖, 考前机械的记忆对于考试没有太大的作用, 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就要求学生对课程的知识体系全面理解, 对学生平时学习的主动性要求很高。
半开卷的考核方式一般是指考试的时候允许学生带一页纸进考场, 纸上的内容学生可以自由支配, 一般为课程的重点难点知识, 这就要求学生平时上课认真听讲, 清楚课程的重点难点部分, 但是一页纸的内容学生之间重合率太高, 学生直接相互参考, 所以说这种考试表面上解决了学生的考试压力, 但是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
小论文的考核方式一般适合文科类课程的选修课。题目灵活, 给学生很大的思考空间, 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但是现在信息化的时代, 往往一篇论文集很多人的思想于一体, 没有自己的观点。教师的能力毕竟有限, 很难判断学生的论文是否是独立写的, 这就对教师的选题内容要求很高, 因此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前沿问题, 这样学生很难在网络上找到现成的论文抄袭。
演讲一般适合文科类课程的选修课, 这种考核方式能够考查学生的灵活表达能力、应变能力, 等等, 学生一般考前比较重视, 需要查阅很多参考资料, 这样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但是这种考试对教师要求很高, 对教师在选题、成绩评定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要求教师投入很大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演讲过程时间耗费很长, 成绩评定也比较灵活, 因此一般只适合小班教学使用。
在实际课程考核中为了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综合素质, 可以将几种考核方式相结合, 比如说“小论文+闭卷/开卷考试”或者“演讲+闭卷/开卷考试”, 这样可以解决学生考试成绩和实际水平不相符合的矛盾, 控制“高分低能”的现象, 从而增加考核结果的可信度。
4. 考试成绩计算科学化, 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局面。
考试成绩计算的改革目标在于改变“一次考试定终生”的局面, 重视平时学习,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考试成绩大多为平时成绩占30%, 期末成绩占70%, 期末成绩所占比例过大, 造成了学生考试压力过大。可以适当地放宽比例, 将期末成绩调整为50%, 平时成绩占50%, 而平时成绩可以表现在课堂出勤率、课堂回答问题情况、课后完成作业情况、期中考试成绩, 等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也可以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5]。而平时迟到、旷课, 作业不认真的同学, 光靠考前突击很难取得很好的成绩。鼓励学生多参加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学术报告, 并把其表现计入平时成绩当中, 这样, 学生平时认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 还可以促进身边更多的同学加入到相关的活动中来, 这样整个教学过程就会形成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从而达到学习的真正目的。
高校通过对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进行研究,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独立思维和创新的能力, 让更多的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静.基于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研究[J].学理论, 2011, (11) .
[2]黄德智.关于高校车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15, (1) .
[3]苗秀玲.高校考试制度及考核方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 30, (12) .
[4]魏宝刚, 刘理.从公共选修课考试方式探索高校教学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5) .
人力绩效考核方式思路的变化 篇5
如果单看标题的话,专业的人力管理者几乎看不出检测法和标准法有什么不同,因为即使是检测法,也是在标准确立的前提下,围绕标准展开的检测。就本质而言,检测法和标准法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在编辑眼中,标准法的树立,是把员工管理中的监督模式,变成了激励模式;把任务未完成的惩罚变为工作能力的提升目标的确立。
赚明天的钱
美国的汽车行业正在不断地向市场传送着好消息。2012年第三季度底特律地区70%的汽车企业宣布自己实现财务的赤字状况。美国商务部也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2012年圣诞节之前,90%以上的底特律地区的汽车企业能够扭亏为盈。汽车行业的好消息无疑对目前低迷的市场是个巨大的刺激。但是人们更关心的是,如何将汽车产业的成功加以复制,变成各个行业的成功。
《人力资源管理杂志》将汽车行业的成功归纳为市场对后期美国交通业的信心。
消费者的信心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美国的交通客运将在2014年以后大幅度地让位于货运。早在2010年,美国国会为重振汽车行业,便通过《关于在今后三年中鼓励汽车产业发展的备忘录》。在这份文件中,国会承诺在未来的公共交通体系中,削减客运比率,增加货运比率。二是美国教育部门在中学阶段增加了汽车机械原理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课程。可以相信,十年后的美国青年人,会比现在的年轻人更加钟爱汽车,这都是潜在的消费力量。
整合的极端重要性
把市场、技术、培训分割开来会有什么恶果?在发达的西方国家也许还不会很明显,但是,在“金砖四国”这些发展中国家,这种割裂的企业运营模式的弊端就会非常明显了。从最近印度主流媒体传递的信息来看,在2012年前三个季度中破产或者是存在大量问题的公司中,90%都是将自己的市场营销、技术开发以及人员培训不同程度地割裂开来了。
为什么在发展中国家,企业经营要格外重视市场、技术、人员培训三者的整合呢?在东西方学者中的论点中,体现了非常明显的分歧。西方学者习惯用自己传统的观点来批评发展中国家企业中的这种不明智的做法。西方学者始终认为,之所以要把三者结合,就是因为市场在企业经营中的核心作用,而技术和人才培养往往重视理论,却忽视了市场对于理论的指导意义。
但是在东方学者,特别是印度、中国的经济学者看来,之所以要重视三者的结合,根本是因为他们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片面重视了市场、科技的作用,却忽视了市场、科技的纽带——人才。只有以人才为核心,把人的培养贯彻在市场开发核技术开发之中,才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玩转秘鲁
从19世纪20年代开始,美国便开始经营自己与拉丁美洲各国的关系。虽然古巴、委内瑞拉这些“坏孩子”老是给山姆大叔添乱,但总体来说拉丁美洲还算是美国“惬意的后院”。然而,就投资水平而言,拉丁美洲的美国融资水平要远远低于以墨西哥为代表的中美洲和以加拿大为代表的北美洲。面对金融危机的困境,不少美国企业界的人士提出了“开发拉美”的观点。但是,从已经迈向拉美的公司的经验来看,从2009年开始的资本转移遇到了大量的问题。虽然拉美国家各个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人力资源廉价,但是,到目前为止,四年来公司的利润却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对此,最早在拉美开发市场的美国净水公司体会最为深刻。最近,美国净水的前市场部副主任、拉美市场开发部主管帕尔梅拉斯·K·塔吉出版了名为《玩转秘鲁》的书。书中详述了帕尔梅拉斯在拉美经营五年的种种体会。归纳地讲,帕尔梅拉斯认为以下三点在企业抢占拉美市场时要特别注意。
1.注意文化冲突问题,切不可在市场开拓之处强行推销美国式的价值观。
2.尊重当地的消费习惯,对于赊销、挂账等当地传统消费习惯予以充分的认同。
3.减少推销,注重产品服务。
“寝事”不安
美国交通部门已经连续三个月对各运输公司的安全监管部门发出了黄色预警信息。根据交通部门方面反馈的信息来看,在过去的两个季度中,由于运输公司一味要求提高运输速率,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大量的职工超负荷工作的现象。这种超负荷工作的直接结果之一便是大量运输司机的睡眠严重不足。而睡眠不足在汽车驾驶工作中最大的恶果便是交通事故发生率的直线上升。
但是,来自交通部门的坏消息并不是唯一让人力部门烦恼的问题。如果交通部门的睡眠问题还是企业强制所致,那么其他生产部门员工所具有的睡眠不足问题则有相当部分是由员工自身引起的。
根据美世咨询的调查,IT企业中由于员工睡眠不足每年可以引发约212亿美元的损失,并且会直接导致27%的软件企业倒闭。而在美国各个产业中,由睡眠不足所引发的损失可以占这些企业年均收入的7%。因此,包括美世在内的许多管理咨询机构都在讨论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制定更加人性化的工作时间表,增加工作人手以及细化分工都是解决睡眠不足问题的可能途径。
走到尽头的年终总结
什么是最影响员工幸福指数的因素?收入、福利、就业保障等等这些传统的因素都曾经或多或少地影响过员工的心情。但是,根据旧金山雇员绩效与考评咨询中心的调查显示,影响员工幸福指数最大的因素在于一个貌似和幸福指数无关的名词:年终绩效考评。
该咨询中心的调查结果发布之后,马上引发了咨询调查行业的连锁反应。美世在第一时间也针对东海岸100多家有影响的企业展开了大规模的调查。这些后起的调查结果与旧金山中心的结果不谋而合。人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员工如此厌恶年终考评?
高职网页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篇6
1 网页课程考核内容
高职院校的网页课程主要以网页设计制作的软件操作为基础,在以项目案例为主的教学过程中,包含了需要学生掌握的软件操作的实践技能知识和网页设计制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所以对于这样以实用性、操作性、创新性为主的课程的考核,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能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教学内容,更要能及时了解行业岗位的需求。
课程考核既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体现课程的基本要求,涵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考核,又要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考核。
根据教学大纲,我们可以把课程的考核分为如下两方面:
第一方面,基本操作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含:创建站点并管理站点;页面中链接的创建和设置;素材的收集整理和制作;网页布局的设计和实现;交互功能的设计和实现;页面效果的设计和实现;站点的测试和发布;
第二方面,综合能力素质考核,考核内容包含:按照客户要求,利用所学技能完成站点项目的能力;适应团队合作的工作模式,有较好的团队意识;能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学习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能够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合理定位自己的精神;
2 网页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的方式和内容选择决定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难点,根据高职院校的教学需要和课程教学特点,课程考核形式要能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技能应用能力。在高职网页课程的考核过程中不再采用传统的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而是采用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的多样化考核方式,以检验学生的技能操作应用为重点,注重工作的过程。这种适合高职网页课程特点和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色的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平时表现考核,包含学生平时的课程出勤情况、实验作业完成情况、各种讨论情况。这部分的分数由任课教师的平时记录为准。
2)课程大作业考核,为了体现课程操作性、实用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动手、创新,在课程的开始就给每个学生布置了一项课程大作业,要求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前上交一个自己独立设计完成的站点,课程大作业跟随课程进度开展,要求学生在课程进展同步完成,并按完成阶段形成文档和成果交与任课教师检查评分,根据各个阶段的评分情况形成本部分的分数。
3)期末综合考核,期末考试的形式为开卷上机操作考试,在机房完成,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个主题站点,站点主题可由学生自己选定,任课教师可以给定相关的类别,站点的素材收集、整理制作,页面效果的设计制作均由学生自己发挥,极大的鼓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 网页课程考核评分标准
依据上述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学生的课程成绩由平时表现考核成绩、课程大作业考核成绩、期末综合考核成绩三部分组成,按照2:4:4的比例将三部分成绩进行合算出学生最终的课程成绩。这种方式无形中增加了考核的范围和考核的机会,将重点放在了平时的学习过程中,适当降低了期末测试成绩在学生课程成绩中所占的比重,更有利于客观、科学、全面作出成绩评估,大大的鼓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符合现阶段高职教育在基于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平台上,注重技能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当然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还需要科学的评分标准,才能够实现其作用,对于学生完成的作品评分标准见右表所示。
4 结束语
随着高职院校工学结合课程开发的进程,课程的考核也是急需改革的一个方面,课程考核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很重要,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能够很好的体现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能促动课程的教学改革,发挥教师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职网页课程的考核方式改革中,大大的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要求教师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将社会中行业岗位所需的技能引进课堂,进而引导学生学习。
摘要: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活动,其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同时也检验了教学效果,并促进教学的改革。在以技能应用为主要教学目标的高职教育中,传统的笔试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所以,设计一种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越来越重要。
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篇7
一、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考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课程按重要程度不同分为考试课和考查课两大类,其考核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和撰写课程论文的方式,并辅以出勤率和作业完成情况,最后按一定的分数比例的加和作为评定成绩。这种期末考试方式单一、题型标准化程度高、综合性题型少,且考前“划重点”问题严重,甚至透露试卷试题,学生往往通过期末突击复习甚至做“小抄”即可获得满意的成绩,丧失了考试的公平性和考试的目的,严重打击了学习认真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真实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存在严重的弊端。[1]
(二)实践考核存在的问题
在实践课程中,往往以实验报告质量的高低作为对学生评价的标准,而不能把整个试验过程纳入考核中,造成学生积极性的降低。即使进行实践考核,也仅以教师作为评价主体,未能引入企业人员的评价,使得到的评价结果主观性严重,更无法反映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对于职业技能鉴定多流于形式,缺乏规范性,因试卷库试卷数量过少,加之考试过程中考评员严重短缺,无法对学生的整个操作进行详细的评价,最终导致部分持证学生完全达不到职业岗位要求,使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及企业认可度逐年下降。[2]总之,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远滞后于现实需要,必须建立系统的、多元化的课程考核体系,才能实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二、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改革思路
(一)注重课程考核手段,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建立科学的课程考核体系,对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3]。课程考核具有指挥棒的作用,既引导着教师教学方式方法的改变,也决定着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标。如果仅用期末考试进行考核,那么学生必将更加注重理论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通过平时成绩、期末考试和实践操作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必将引导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更加认真刻苦,并注重理实结合,以便获得良好的考核成绩,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岗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多元化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目前很多学校课程考核存在“一试定终身”的现象,即仅通过期末考试加低比例平时成绩的方式评价学生课程学习的优劣。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难以全面评价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及实践能力的高低,无益于教学质量及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提高。因此,应提倡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比如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采用期末考试结合调查报告、课堂讨论、实验设计和实践操作等考核方式,将课程考核贯穿至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每个教学阶段始终处于紧张状态,避免考试中投机取巧,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能力。
(三)课程考核内容与职业情境相结合,突出岗位能力
高职院校学生的最终去向主要是企业的技术岗位,因此,在课程考核实施过程中,应将考核的内容和方式与职业岗位情境紧密结合起来,增加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关的综合性题目,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职业岗位能力。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突出职业性,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校内理论实践学习及企业岗位锻炼,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提高岗位发展能力,最终达到与岗位零对接的就业目标。
(四)注重考核指标的差异性,形成多方位考核评价
在课程考核中,单一的考核指标将会引导学生向某一方面素质和能力发展,不利于学生以就业为导向的全面发展,违背了高职教育的初衷。因此,必须建立课程考核的差异性指标,全面引导学生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岗位能力、心理素质能力和身体素质能力等职业能力的发展。在多方面考核过程中,应组建包括教师、企业人事、学生等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主体,从不同的评价角度,按照不同的考核指标,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三、高职院校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完善
(一)注重过程性考核,提高平时考核比重
课程考核是用来检查和评价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掌握程度的主要方式。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一般是以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按一定比例加和作为最终的评价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占30%,期末成绩占70%[4]。在实际操作中,平时成绩主要由出勤率和作业优劣作为评分标准,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与教师互动等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仅能对学生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做出简单的判断,无法从岗位工作能力的角度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因此,有必要加大平时成绩在课程最终评价中所占的比例,将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均计入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这样必将激励学生珍惜整个学习过程,避免一试定成绩的弊端。
(二)基于职业情境,加大综合性实验考核力度
在高职教育中,多数专业课程中均会包含比例不一的实验课,这些实验课对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其职业岗位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先由任课教师针对课程内容制定多个实验任务,然后将这些任务发布给学生,并给予其1~2周时间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考核时,由学生制订实验方案,应用所需的实验用品及设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任务并撰写实验报告。教师根据其实验方案、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按照一定的比例计入课程总成绩。通过实验考核,可大大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实现学生从校园到企业的无缝对接。
(三)推行职业资格鉴定,取代实践技能课程考试
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备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基本要求。目前高职院校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试主要包括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试[5]。理论考试主要通过书面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掌握程度,而实践考试通过实践操作,考查学生某一技能熟练程度。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满分均以百分计,只有两种考试成绩均满60分及以上方为合格。这种考核方式理论结合实际,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进行了有效的考查,避免了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而且,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在课程考核时应摒弃传统单一的理论考试,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实现课证融通,在促进学生对课程深入学习的同时,又为学生提供了职业资格证书,增加了学生毕业后求职的敲门砖。
(四)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企业本位的评价体系
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具有一定职业行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人才最终的去向主要是相应的企业技术岗位。因此,能否驾驭相应的技术岗位将是评价高职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标准。在课程考核过程中,除了教师、企业人士外,团队成员、学生本人等均应作为评价主体进行团队互评、学生自评,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便从不同的视角,就某一课程学生学习的情况做出公平的、客观的、全面的评价。
(五)推行题库式考试,实行教考适度分离
严格的教考分离,就是把教学和考试完全分开,任课教师除了不参与出卷外,也不参与监考、阅卷、评分及成绩分析等与考试相关的活动。教考分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但同时也存在诸多局限[6]。因此,在课程考核中,需要充分利用教考分离有利的一面,也要避免其带来的负面作用,实行教考适度分离。比如对平行班级比较多的课程,可召集所有任课教师按照教学大纲集中出题,组成试题库,然后从中随机抽取试题组成试卷库。在学期末,由教务处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试卷进行考试,考试结束后由各任课老师流水阅卷,然后统分并进行成绩分析。通过题库式教考适度分离,可以避免任课教师考前划重点、学生考前突击复习甚至做小抄等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课程考核是高职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科学、完善的课程考核方式是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理论及实践学习成绩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在高职教学方式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必须加强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建立面向就业岗位的课程考核体系,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素质,实现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对接。
参考文献
[1]张莉.浅析现行高校课程考试制度的改革[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6):152-153.
[2]徐蕊.高职院校开展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求知导刊,2015(9):44-45.
[3]马越,虞未章,谢梅英,等.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9):21-22.
[4]潘维琴,高丽娜.高职教育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11(6):64-66.
[5]蔡文芳.行动导向项目课程考核方法的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1-2.
护理技能仿真模拟考核方式探索 篇8
1 DF-XF-AT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及教学评估基础
1.1 DF-XF-AT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1.1.1 组成
仿真模拟教学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由计算机、胸腹部模拟器和模拟人组成, 通过局域网连接的医学仿真教学训练系统, 系统内有一组教师机基本单元和多组学生机基本单元, 每组基本单元都具备独立的操作训练功能, 通过仿真模拟器模拟的心肺腹临床体征经过模拟人再现, 使训练者完成临床仿真模拟实践实训。
1.1.2 功能
①理论教学功能:系统具备完整的理论教学功能, 教学内容除去系统附带的内容, 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自行编辑;②模拟操作教学功能:系统具备形象地模拟正常心肺腹听诊、触诊和异常心肺腹听诊、触诊的模拟教学实训功能;③考核功能:系统经过局域网不仅具备对多人进行理论考核的功能, 也可对多人同时进行模拟实践操作考核, 除去系统附带的考核试题外, 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对象自行组织试卷和自行编辑试卷;④多模式学习功能:该系统既可在老师的指令下, 在形成的一个局域教学系统内进行统一的教学实训, 也可调控至自由模式进行独立自主的实训训练。
1.2 DF-XF-AT系统的教学评估基础
DF-XF-AT系统是由计算机、胸部仿真模拟器、腹部仿真模拟器、胸部模拟人和腹部模拟人组成, 具有独立的操作功能, 通过计算机控制仿真模拟器, 通过仿真模拟器启动模拟人, 实现护理技能仿真模拟操作实训活动。在局域网下, 教师主机控制了全部学生机, 通过统一教学的模式, 实现统一教学、统一技能操作实训和统一技能操作实训评估, 具体控制见DF-XF-AT系统的局域网连接控制示意框图 (图1) 。
2 护理操作考核试题库建设与应用
2.1 护理操作试题库建设
在教师机基本单元的基础上, 进入试题编辑模块建设护理实践操作考试题库, 根据本科护理教学大纲要求和DF-XF-AT仿真模拟教学系统的实际功能建设护理技能评估考核试题库, 包括①内容:共建心肺技能操作考核试题484题;腹部技能操作考核题199题;心电图试题255题, 在试题库内每个试题都与相应的护理技能操作联动;②层次:题库包括了基础题 (主要选择常见、常用和比较简单的护理技能操作组成试题) 、提高题 (主要选择操作难度较大, 使用较少的护理操作技能组成试题) ;③形式:全部为单选题;④特点:同一技能试题在组题上均包含了一定量的不同选项或不同答案的同技能异选项的结果, 既加强了技能操作考核的保密性, 又方便了对同一年级, 不同批次的学生进行同一水平的技能考核作出公正、公平的评估。
2.2 护理仿真考核操作步骤
①试卷的组织:进入试卷编辑模块, 根据技能考核的对象和要求, 直接从已建的试题库随机抽取不同难度的技能操作试题, 组成试卷备用;②教师考试操作:首先进入技能操作模块, 然后通过统一教学模式进入网络考试, 再进入考核系统调取预备试卷, 设定考试时间并对在线学生发布统一内容的操作考核试卷;③学生考试操作:在考试页面, 首先输入姓名、学号和考试机号后进入考试系统接收考试信息, 然后根据试题要求在模拟人上进行仿真护理操作和答题, 并且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提示提交答案给教师机, 完成模拟操作考核;④技能考核评估:教师在收卷后即可退出考试模块, 由计算机自动评卷, 然后进入统计模块了解本次仿真护理模拟操作考核的整体信息, 也可进入查阅模块, 详细了解每名学生具体的答题情况, 评估学生对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
3 DF-XF-AT系统对护理操作考核意义
3.1 DF-XF-AT仿真模拟考核系统能很好的模拟临床护理技能
DF-XF-AT胸腹模拟系统不仅可以模拟正常心音、正常呼吸音和正常腹部体征外, 尚可模拟异常心音69种、病理呼吸音29种、心肺混合病理体征235种和异常腹部体征42种;几乎囊括了所有临床常见的护理操作技能, 因此, 试题的内容只要在系统能够模拟的范围内, 都能对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进行考核和评估, 只要评估达标, 就能从事规范的临床护理活动。
3.2 重复性好、自动评卷和集体测评功能
由于DF-XF-AT仿真模拟考核系统处于一个局域网内, 通过教师主机的指令可以同时给在线学生进行同一类型护理技能的评估考核, 也可以对不同批次的学生进行同一技能水平的不同考核试题的评估, 模拟功能良好的重复性保证了考核的集体性和评估水平的统一性;而且系统设有自动评分功能, 能进行自动评卷, 缩小了人工评卷可能产生的误差, 保证了评分的公正性, 有利于对全体学生的操作技能水平作出公正的评价。
3.3 减轻教师工作量
在DF-XF-AT仿真模拟考核系统内, 1台教师主机可佩戴24台学生机, 1台教师机配备1个胸部模拟人和1个腹部模拟人;1台学生机可以配备2个胸部模拟人和1个腹部模拟人, 也就是说如果全额配备的话, 就可以同时对24名学生同时进行操作考核评估, 和以往一对一的操作考核方式比较, 明显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
4 小结
DF-XF-AT胸腹模拟考核系统的应用, 改革了护生临床操作考核的方法, 拓宽了护生操作考核的途径, 弥补了护生临床实践考核对象不足的缺憾, 为学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临床模拟实践考核的素材和考核机会, 是护生临床实践考核必不可少的手段。
摘要:为寻找与临床接轨的实用型护理操作考核方式, 通过DF-XF-AT仿真模拟教学系统建立护理操作考核题库, 在实验室完成对学生护理评估技能的训练与测评。该考核方式很好地完成了临床护理技能考核的评估, 具有集体测评、重复性好、自动评卷的功能, 既减轻了教师工作量, 又有利于对全体学生的护理技能水平进行公正的评价。
关键词:护理技能评估,实验室,仿真
参考文献
[1]肖海鹏, 韩建民, 陈琼珠, 等.HPS仿真模拟人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医院, 2009 (1) :78-80.
[2]贾胜欣, 吴景梅, 李丽茹.应用仿真模拟教学与临床病例相结合培训基础技能的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 2010, 32 (13) :1814-1815.
[3]汪芝碧, 黄雪玲, 郭绘.仿真情景模拟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 2010, 39 (19) :2684-2685.
通信原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索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通信原理课程,综合评价体系
1 课程基本情况
“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电信领域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承“高频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基础课程, 启“移动通信”、“多媒体通信”等专业课程, 在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
“通信原理”课程总学时为64节, 讲课学时为50节, 实验为14学时。教学内容分为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传输三大部分。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以课堂教学为主, 适当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内容抽象、知识体系复杂, 对于数学基础薄弱、逻辑推导能力欠缺、自学能力差的高职学生来讲, 学习难度较大, 容易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课程参与度低。
2 传统的考核方式及其弊端
以往传统考核方式多采用期末闭卷理论考试的形式, 一考定结果。考试内容以基础概念及应用原理为主, 考试类型中客观题型的比例较大, 导致学生的学习方法呆板, 习惯死记硬背, 表现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比较欠缺。
高职高专通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为通信产品生产测试、技术支持、产品研发等岗位, 从职业能力的要求出发, 需要学生有基本的通信设备与系统的认知能力和熟练的通信信号测试技能。虽然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实验环节的设置, 但是在期末考试中并没有实践环节的测试, 导致同学对实践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 动手的积极性不高, 实践操作技能得不到很好的锻炼。同时, 任课教师通过期末成绩来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不能充分反映出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利用课程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失科学性和全面。
3 综合考核改革与措施
传统的单一、刻板的通信原理命题考试制度, 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改变以考试分数定优劣这种只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构建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的动态的、全方位的素质评价体系。应本着既考知识又考能力的原则, 点面结合的把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应用能力计入总分, 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1) 课程理论测试分成单元测试、阶段测试和期末测试三部分, 在综合评价体系占45%。通信原理课程教学目标是掌握通信的基本概念、两大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这决定了理论知识的掌握仍然是十分必要, 是实际应用能力提高的基础。单元测试安排在各章节学习之后, 考核对本章节内容的掌握情况, 在理论测试中占有的比例是5%。阶段测试安排在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和模拟 (下转第173页) (上接第181页) 信号的数字化传输这三大模块学习完成后, 考核对该通信系统原理的掌握情况, 在理论测试中占有的比例是5%。期末测试是全面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占理论测试的35%。
(2) 过程考核是基于过程的考核方式, 全面考核学生的日常表现, 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获奖情况四个部分内容, 占有比例分别为:3%、2%、3%、2%。对在专业竞赛中获奖、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和获得发明或专利的学生给予加分。这种新的评价机制激励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要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能, 提高专业水平。
(3) 实践应用能力考核从形式上分为实际应用操作和仿真软件设计, 从实验内容分为基础验证型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两个层次。基础实验注重原理验证、兼顾少量的设计内容, 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综合设计实验全部为设计内容, 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的, 重点在设计实现上。这种设计既兼顾了大多数同学, 也满足少数基础扎实的同学需求, 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实践课程考核中采用现场操作加答辩, 考核内容包括基本概念工作原理的掌握情况、设计思路过程分析, 设计报告撰写等方面, 该项在综合评价体系中占30%。
(4) 新技术论文的撰写主旨让学生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专业发展方向, 了解现代信技术, 了解实际应用系统。通过调研和学习, 结合目前通信技术发展的新特点、新技术、新理论, 完成2000-3000字的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在综合能力考核中占15%比例。
4 改革成效
在通信原理的校级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基础上, 通信原理课程考试改革实取得了明显成效。注重能力的考核体系的运用, 以“初步讲解理论, 简要介绍技术, 强化技能培养”为指导思想, 避免复杂的数学推导,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际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现了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的渐进培养。
参考文献
[1]张亚丽, 曲明贵, 杨庆祥, 等.高等学校课程考试改革之探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 24 (4) :58-59.
[2]束锋, 邱文教, 孙锦涛.通信原理课程教学改革[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3, 28 (1) :41-43.
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现状研究 篇10
关键词:民办高校 课程考核方式 现状
合理、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将从多方面认识学生,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同时,又能反映出民办高校教育课程现有的弊端,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推动民办高校教育事业的进步,对此,下文将以经管类专业的实验课程考核方式为例作进一步分析。
1 民办高校课程考核种类
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以教材理论知识为框架,结合社会用人单位对该专业学生应掌握技能的需求,实现学生完成从理论基础到实际操作的蜕变,兼具理论知识、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从而在就业中具有明显的优势,一般其主要分为以下三种:①知识检验型:当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后,将应当掌握的理论知识(包括基本原理、法则、规章制度等)通过实验的方式进行检验。②应用型:以理论知识为背景,面对列出的实验要求,学生主动(可几个同学合作完成)设计实验,从现象观察、结果分析到撰写报告等,均由学生自己完成,考察其知识的应用情况。③综合检验与应用型。经管类专业涉及众多科目,例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领导学等都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当一段时间的学习任务结束之后,教师可依据所学内容设置综合类实验要求,以检验学生的综合掌握能力。
2 民办高校考核方式现状
随着教育环境发生改变,民办高校的课程考核成绩由多部分构成,一般来讲,其包括平时成绩、其末考核成绩、实验成绩三部分。
2.1 平时成绩考核。其主要是考核学生平时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出勤率、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作业完成情况、上课纪律遵守情况等,其占最终成绩的20%左右。
2.2 期末考核成绩。这主要是以笔试的方式考核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试卷内容与往年考核内容并无太大差异,实验操作也是课堂教师重点讲解的部分,总体而言,难度较低,其占最终成绩的60%左右。
2.3 实验考核成绩。部分民办高校对实验性质较强的课程,多采用这种方式考核,其主要是平时作业的布置,即学完相应的理论知识,教师设置统一的题目,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发到教师邮箱,其成绩判定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与不及格四个标准,占最终成绩的20%左右。
3 考核方式弊端分析
①考核体制有待完善。目前民办高校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较为实际,围绕课程设置进行合理的评价,但其忽视了学生的能动作用,学生的水平存在一定差异,而在考核中,对不同的学生采用统一的考核方式,很难保证公平性;其所设置的考核要求过于简单,忽视了社会对此专业学生能力的要求,容易导致学生对考核不重视,“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②比试所占比重较大。无论是平时考核、期末考核还是实验考核,学生的笔试成绩均占成绩的比重过大,这使得学生对考核认识不科学,有的将复习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方面,忽视了对社会现象的深入分析,对自身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动手操作的培养。③考核标准过于笼统。民办学校所设置的考核方式均依据教育大纲逐步开展,因其民办性质,在考核方式上不敢过于创新,因而与公办学校如出一辙。但这使其丧失自身特色,及竞争优势逐步下降。经管类专业实验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分析问题,并提出合理建议的能力,但在考核中,其停留在实验操作的表层,实验操作内容多是以往教学案例,学生积极性不足,实验课变得“五花八门”,远离了其考核的初衷。
4 提升民办高校课程考核方式的措施
①坚持考核方式多样化,做到“因才考核”。不同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同,因而在考核方式中应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在经管类实验课程考核过程中。教师应逐步细化考核指标,从实验操作具体流程,学生理论知识运用,实验报告分析情况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降低笔试在考核中所占的比例,部分考试可采取开卷考试,通过观看相应的电影、围绕某一问题进行演讲等,实现考核内容更加灵活化,加大语言表达、实际操作、课堂表现等成绩比重,提升学生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依据考核指标全面提升自身素质。②坚持与时俱进,借助现代科技实现新型考核模式。网络的出现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其学生上网查询信息资料,与教师、学生进行沟通,及时获取本专业的社会就业信息,因此,学校在考核时,应以网络技术为平台,创新考核模式。例如,在考核实验操作过程时,对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包括上网查询与参考相关书籍)、实验创新的理论基础等进行考核,这将会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程度开发其潜能。③结合实际情况,实现考核内容具体化、丰富化。目前,各民办高校关于课程设置的考核内容过于笼统,在经管类专业课程考核中,平时考核、实验考核与期末考核内容多以理论知识考核,即对所学内容的“转述性”考核,如果学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答案较有条理,便可获得高分,这种考核方式与经管类专业培养的最终目标相背离,因此,民办高校应将考核内容更加具体化,除了对理论知识考核之外,加大学生自身素质的考核,包括知识应用,团结合作,思想道德等,可围绕某一知识开展相应的比赛,将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作为考核的内容,从而实现考核内容丰富化,从不同角度完成考核内容。
5 结束语
民办高校课程设置的考核方式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与社会用人单位的技能要求,贯穿素质教育的理念,创新考核方式,充实考核内容,借助网络技术等方式实现考核新模式,改变以往考核方式,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从而提升民办高校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琳.语言类课程考核模式探讨[J].语文学刊,2014(21).
[2]陈宪泽.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考核模式研究[J].学园,2014(31).
[3]孙雅娟,焦阳,潘颖.Photoshop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3).
[4]李冬梅,陈东彦,宋显华.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考核方法探析[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07).
课题项目:
考核方式 篇11
考试是考核学生的主要方式,是检查教与学的效果的重要方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考试的目的、内容、方法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 《机械基础 》是非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 是融工程制图、常用机构、机械零件与传动等多门学科于一体的课程[1]。 内容宽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多样性及实践性、 实用性。 目前《机械基础》课程考核有三种方式,分别为平时成绩10%、实验20%及期末闭卷考试70%。 可以看出目前的考核较传统单一的闭卷考核有很大改进, 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第一,评价学生很大程度上依靠期末闭卷考试,没有体现对学员学习过程的考核,学员为了应付考试,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怎样死记硬背课本和笔记内容上, 使得记忆力强弱成为考试成功与否的基本要素,造成学员中普遍存在平时松、考前紧、考后忘的现象。 第二,考试内容主要依附于教材,缺乏对学员知识、 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察。 学员应具备的能力不能在考试中反映出来。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并未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反而束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严重制约了《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考试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正值我校积极推进教育转型,大力推广教育教学改革之际,因此应结合课程教学实际,积极探索,对课程考核进行改革。
二、《机械基础》课程考核方案设计思想[2]
课程考核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不仅要重视知识要点的掌握,而且要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要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更多地关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检验与培育,使考试成为继续学习的过程。 考试作为教学过程中的“指挥棒”,是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尺子”,又是“鞭子”,科学的考试制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师的工作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有利于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 我们应从改革“应试教育,促进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出发,按照“以学员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提高素质、突出创新”的工作思 路[3],对考试方 式、考试内容和考试评价体系进行全面改革。 通过全面、丰富的考试内容,全程性、多形式的考试方式,达到对学员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考察,形成对学员客观公正的评价,引导学员自主学习。
1.考核方式多样化和全程化
根据《机械基础》课程的综合性、多样性及实践性、实用性强等特点, 采用多样化和全程化的考试考核方法。 所谓多样化,一方面考核不局限于闭卷一种形式,根据各部分内容自身特点采用开放灵活的多种考试考核方法,如大作业、小制作、 实验、调查实践、虚拟仿真、平时作业、期末考试等形式,另一方面考题类型多样化。 增强题型设计的灵活性,少出一些只用一种方法,只有一个答案的题目,多出一些综合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题目的设计应能使每一位学员在解每道题时都有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融会贯通的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 多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机会和可能性,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标新立异、强调智力开发。 所谓全程化,就是考核成绩不局限于期末考试的“一锤定音”,而是贯穿于整个学习期间的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完成情况、课堂问答的具体表现、各部分内容采用如大作业、小制作、调查实践、虚拟仿真等的考核。 学员最终考核成绩为全程化、多样化考核成绩的融合。
2.考试内容综合化和实用化
考试内容的改革从考原理、公式、基本知识转移到重点考核实际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上, 减少以再现书本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 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能力相统一拟定, 综合运用知识、联系实际生活或工程实例,联系专业出题,这样的考试内容, 要求学员应用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要求,避免学员考前突击、死记硬背、考时抄袭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从而使考试真正成为进一步深化学习的重要教学环节,不再被学员视为沉重的负担。
3.评分方式合理化
课程结业成绩由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作业、课堂表现等)、实验成绩、动手实践(大作业、小制作、调查实践)成绩、三维造型与虚拟仿真成绩、期末成绩(试卷)组成,为了使学员把注意力转移到日常学习中, 充分调动学员全程学习的参与积极性,增加动手实践、软件绘图动画仿真的比例。 另外,在平时考核中,改革记分方式,淡化分数,实行实质性评价,一些考核按照5分制或ABCD级制度评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课程考核总评成绩100%的组成比例,即由原来的平时成绩、 实验成绩与期终考试成绩10%、20%与70%的比例,变为平时成绩10%、实验12%、动手实践18%,三维造型与虚拟仿真20%与期终考试成绩40%。
三、全过程多样化考核的意义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全程化 、多样化的 考试形式 ,可以增进 师生交流 ,激发学员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全程化、多样化的考试形式需要学员平时用功,主动到图书馆、互联网查阅资料 ,综合运用 知识分析 问题 ,增强创新 意识 ,提高实践 动手能力。
2.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员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善于动脑,有的喜欢动手,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善于研究,有的善于记忆。 目前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最后阶段的临阵磨枪, 考试成绩不能正确反映学员的学习效果,高分低能现象大量存在。 在现行实验教学中发现,确实有一些理论知识较差而实践能力较强的学员,或反之,因而全过程多元化考核模式能更全面地考核学员,可以正确评价学员的学习效果。
3.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全过程多样化考核评价模式由于期末成绩比重大幅度减小, 没有了以往考试的压力, 促使他们轻轻松松掌握更多知识,特别是一些基础知识差,对理论课不感兴趣,惧怕传统考试的学生,在实践操作、小制作、答辩等考核中找到自信,个性特长得到发挥,反而会增强他们学习理论知识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信心。
4.对教师的要求更高
全程性的考试,不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要求教师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同时,在考试改革中教师对学员学习成绩的主观性评价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四、《机械基础》课程的考核改革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