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交易价格

2024-06-01

产权交易价格(共12篇)

产权交易价格 篇1

摘要:我国国有企业正处在一个不断并购和重组的过程中, 由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 在这个过程中, 国有资本的定价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国有产权价格的确定是在资本自身的特殊性、供求关系、信息的对称程度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确定的。

关键词:国有资本,产权交易价格,资产专用性

一、产权交易价格与评估价格的差异

目前, 在大量的国有产权转让中, 经常发生了交易价格低于或高于, 甚至大大低于或大大高于产权评估结果的情形。事实上, 评估结果与交易价格存在差异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如政府部门的干预、暗箱操作、资本自身的特殊性、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因素等, 但有三个根本性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

1、产权评估的指向与需求方目的之间的差异

资产评估的指向包括实现评估目的而涉及的全部资产, 评估结果报告各类资产和负债以及总资产、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产权需求方通常是投资人以承担债务为前提, 以整体收购或控股等方式有偿受让产权的经济行为。在产权交易时, 供给方提供的评估结果告知的是资产的构成和净资产的价值, 其出让的标的是企业总资产扣除负债后的所有者权益;而需求方对交易价格的判断依据则是产权的可利用价值、预期投资收益及折现率, 其收购的是承继负债后标的企业的投资收益权及其经营权。所以, 资产评估的指向与产权需求方的目的之间的差异, 在产权交易中就直接反映为评估结果与交易价格的差异。

2、产权的评估结果与产权的投资价值之间的差异

目前, 产权评估方法使用频率最高的是重置成本法。值得指出的是, 产权的评估结果不等于该产权的投资价值。产权的投资价值主要是其是否具有以及具有怎样的获利能力, 不同的产权, 各自的预期收益是不一样的;以重置成本法评估价值相同的产权, 各自的实际收益也是不一样的。评估结果转化为市场交易价格, 关键在于该标的产权是否含有稀缺性的要素和市场对该标的所处行业的投资价值的判断。

3、转让产权的构成与市场投资的需求之间的差异

以转让产权为经济目的产权评估, 其评估结果还只是整体产权评估后的净资本价值, 而标的产权的资产不仅包含实物资产, 也包含无形资产 (土地使用权、商标、商誉、市场占有率等) 。无形资产具有实物资产不可比拟的特殊性, 即不能简单地以原有成本来进行重置, 往往这就是需求方获取资源、挖掘投资增值空间的驱动力。转让产权的不同构成会引发市场投资的不同需求。成交价格在市场投资需求的作用下, 表现为对评估结果的上下浮动调整, 这既不是资产评估结果的无效, 也不是国有资产的流失, 而是产权交易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作用的合法合规的途径。

二、产权交易价格的影响因素

1、供求双方及其谈判能力

(1) 供给方的影响。一般商品或服务的交易是其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易, 而产权交易是企业的所有者与需求者之间的交易。国有产权的所有者是国家, 而企业领导人作为交易的实际操作者, 是经国资委授权的代理人。事实上, 涉及国有产权的交易是代理人与代理人之间, 或代理人与所有者之间的交易。这样就形成所有者缺位, 大部分利益相关者不能参与价格制定, 而且由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的存在, 交易过程就容易发生变形, 导致定价扭曲, 产权交易也就极易成为代理人寻租的手段。此外, 供给方的管理层和职工是具有资本最充分信息的主体, 同时其利益也与国有产权关系最为密切。公有制下, 控制权收益由在职经理和相关官员拥有, 失去了控制权就失去了一切。

(2) 需求方的影响。需求方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不可重复性。每一次的产权交易都是一个不同的交易对象, 这就不能通过试错法逐步接近正确的价格。正是国有产权转让的不可重复性, 使得价格没有参照。二是产权金额较大, 个体难以承受。大部分以拟转让产权为抵押, 到银行申请贷款, 这就增加了日后企业的经营风险。三是国有企业的职工安置问题, 是购买者不可忽视的问题。四是对拟转让产权的行业认知度不同。对拟转让产权的行业若不熟悉, 购买者一般不敢轻意涉足这一领域, 以防投资失败。这样会使得国有产权转让无人问津, 形成买方市场。在没有竞争或是竞争对手极少情况下, 容易内外勾结压价很厉害, 价格很难反映产权的真正价值。

(3) 双方的谈判能力的影响。影响双方谈判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两个, 一是双方的责任心不一样。对于供给方来说, 国有产权的代表在谈判过程中, 可能由于激励不足或约束不足, 从而可能产生道德风险, 损害所有者利益。而对于需求方来说, 由于谈判代表可能就是资本的所有者, 因此几乎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从而没有代理成本, 其责任心不需要激励与约束就会达到最佳。二是双方信息的不对称。买方作为市场主体, 可能对行业现状与前景、对具体资产的盈利能力了解得更深刻。而国有产权的代表可能是政府官员, 对市场行情和前景的了解, 没有市场主体的那种敏感与透彻。一旦信息不对称, 则信息较多的一方必定会取得较大的利益。

2、资产专用性

企业形态的国有资本产权毕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 它的主要功能是投入生产领域作为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得到相关产品。在进行转让时, 资产的专用性问题成了其退出一般性竞争领域的退出障碍。为了克服资产专用性的障碍, 在国有产权转让给购买方后, 购买方可能要付出一定的“转化成本”以使其生产效能可以完全地被使用者用于现有用途。即使购买方在支付了转让价款后还要为国有资本的专用性支付一定的成本, 这种转让仍然可能是帕累托意义上的改进。如果因为“转化成本”过高而使购买方感到得不偿失, 他可能会终止此交易或要求降低资产的转让价格, 以使资产转让在经济上是合算的。因此, 在进行国有资产的转让时, 不能只从卖方考虑, 应充分认识到资产专用性问题可能导致需求方“转化成本”的提高, 从而转让价格会体现出此种因素的影响。

3、评估机构及评估价格

产权转让底价的确定主要依据资产评估的结果, 同时要考虑产权交易市场的供求状况、同类产权的市场价格、职工安置、引进先进技术等因素。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价格在不低于每股净资产的基础上, 参考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表现合理定价。由于产权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的多样性, 评估人员会出现选择不当的可能, 也易形成一定的操作空间, 造成评估结果的失真。

4、信息不对称

买方作出决策之前, 必须深入了解目标产权的资产、管理、效率、社会负担等情况, 需要真实、充分、公开、公正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提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介机构。但中介机构在供给方的授意和操纵下, 往往会合谋用一些“橱窗技术”来粉饰资本状况的真相, 甚至高估产权资本价值, 以期得到高出价。在财务信息真实性受到普遍怀疑的现实环境中, 买方不但要了解产权的实情得到“一次信息”, 同时又要对中介机构提供的“二次信息”进行甄别、评价和利用, 信息成本高昂。

三、完善国有资本产权交易价格确定的建议

1、推动建立全国产权交易体系

我国产权市场人为分割的局面仍然较为严重, 近几年来虽然组织了一些区域性的产权市场共同体, 但仍然存在市场覆盖地域狭窄、规模小、力量薄弱、服务能力差、市场间互相封闭等问题。异地产权交易困难重重, 在以往多起国有产权转让的实践中, 地方政府都表现出强烈的地方保护意识, 外来的交易方往往会遭到当地政府强大的阻力, 甚至出现当地政府以价款优惠、转让后退款等方式支持赞助本地企业, 从而造成不公平竞争的情况。我国产权市场的建设必须摆脱这种各自为政的状态, 朝着建立全国统一的产权市场体系的方向发展, 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立健全产权交易的法律体系

产权交易市场的功能在于为控制权转让提供一种组织化、制度化、市场化的环境, 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保障交易各方利益。现行的法规依据多以地方法规或政府规章形式出现, 地区之间的差别很大, 同时其法规的权威性也不够, 应建立统一的包括控制权交易内容、交易方式、交易程序、保证金与交易费用、争议处理等相关内容的规程。

3、培育良好的市场中介机构

中介机构是活跃产权市场的必要组成部分, 在控制权转让的价值评估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权交易是专业性很强的业务, 中介机构可以运用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强大的数据库、广泛的社会联系促进产权交易的成功。当前, 有些中介机构为了自身利益与国有产权交易主体私下串通, 以各种手段扭曲国有产权价格, 从转让交易中谋取私利, 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因此, 有必要强化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严格中介机构的资质, 规范中介机构行为。

4、引入竞争, 强化信息披露制度

国有产权在市场上的公开交易, 通过大量竞争者的引入, 可以汇集所有竞争者对资产盈利能力的预测及产权价值评估的所有信息, 从而避免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对产权定价的买方垄断势力。这也是防止产权被低估的一个重要途径。而且我国产权交易市场对于市场主体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范围等缺乏严格的制度规范, 不利于形成合理公正的市场价格。因此, 要使国有产权交易更加规范化、合法化, 必须从细化信息披露角度加强监管。

5、健全产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

为了促进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规范产权交易行为, 保护交易各方的利益, 必须设计规范有效的监管, 才能减少和规避市场风险。产权交易市场的监管措施应包括政府监管和自律性监管。政府监管应借鉴国家监管证券市场的做法, 建立全国性的产权交易管理办公室。自律性监管主要体现在交易所章程对交易市场、交易行为、交易程序、交易方式等一系列规定上,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交易所会员的管理制度实行监管, 产权交易所设立的监事会应当成为自律性监管的主要机构。

参考文献

[1]杨丹.国有企业资产转让定价行为分析——兼评国有资产流失观[J].经济研究, 1999, (12) .

[2]郭世钊, 张建斌.我国企业并购定价缺陷及策略[J].企业经济, 2005, (03) .

[3]曾璐.浅议国有产权交易中的定价问题[J].经济与管理, 2007, (08) .

产权交易价格 篇2

[2009]2474号)2009年10月26日 16:29发改委网站【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

发改价格[2009]2474号 关于规范电能交易价格管理等 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经委)、物价局,各区域电监局、城市电监办,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内蒙古电力公司,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集团公司:

为进一步规范电能交易价格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交易秩序,促进电力资源优化配置,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关于发电企业与电网企业的交易价格

(一)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后,除跨省、跨区域电能交易及国家另有规定的以外,其上网电量一律执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制定的上网电价。

(二)发电机组进入商业运营前,其调试运行期上网电价按照当地燃煤发电机组脱硫标杆上网电价的一定比例执行。其中,水电按照50%执行,火电、核电按照80%执行;水电以外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机组自并网发电之日起执行价格主管部门批复的上网电价。电网企业据此支付购电费,并计入购电成本。

(三)发电企业启动调试阶段或由于自身原因停运向电网购买电量时,其价格执行当地目录电价表中的大工业类电度电价标准。

(四)燃煤发电机组安装脱硫设施、具备在线监测功能且运行正常的,已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的,自环保部门验收合格之日起执行脱硫加价;环保部门不能按时验收的,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商环保部门通知电网企业,自发电企业向环保部门递交验收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后执行脱硫加价;经环保部门验收不合格的,相应扣减已执行的脱硫加价。发电企业向环保部门递交验收申请时应抄送省级价格主管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并抄录电能表起始表示数。

(五)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替代发电或发电权交易中,发电企业按照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交易电量和价格进行结算。

二、关于跨省、跨区域电能交易价格

(一)跨省、跨区域电能交易的受电价格由送电价格、输电价格(费用)和输电损耗构成。

(二)跨省、跨区域电能交易国家已规定价格的,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执行。国家尚未规定价格的,在送电、受电地区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电力监管机构和电力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由送受双方参考送端电网平均上网电价和受端电网平均购电电价协商确定厂网间结算电价。其中,送电省(区、市)电网企业的输电价格(含损耗)原则上不得超过每千瓦时3分钱。

(三)跨省、跨区域电能临时交易的送电价格按照上述原则确定。紧急情况及事故支援交易,事先交易各方有约定的,按照约定价格进行结算;事先没有约定的,原则上按照购电方所在电网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上浮20%确定。紧急情况及事故交易免交输电费。

(四)除国家规定的跨省、跨区域电能交易外,电网企业之间不得以降低发电企业上网电价为目的,在同一时点相互进行没有电能物理流量的虚假交易和接力送电。

(五)受电省(区、市)电网企业购外省电量的电价与本省平均购电价有差异的,纳入本省销售电价方案进行平衡。

(六)省级电网企业每月汇总本省的跨省、跨区域电能交易情况,并于每月15日前将上一月度的交易情况报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电力管理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将季度、跨省、跨区域交易情况,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监会和国家能源局。各电网公司应当在每月20日前,向各利益相关方公布上一月度的交易电量、送电价格、输电费用、输电损耗、购电来源、售电去向等交易情况。

(七)电力企业要保留跨省、跨区域电能交易的详细调度、交易记录,包括交易电量、价格、输电费用、输电损耗、购电来源、售电去向、联络线关口计量数据等内容,接受政府有关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的监督检查。

三、关于电网企业与终端用户之间的交易价格

(一)电网企业对电力用户的销售电价,要严格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电价标准执行。各级政府和电网企业不得自行提高或降低电力用户销售电价,不得自行以大用户直购电(或直供电)等名义实行电价优惠。

(二)各地要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差别电价政策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77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电监会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差别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07]2655号)要求,继续加大差别电价贯彻落实力度。要加强对高耗能企业的动态监管,及时更新执行差别电价的企业名单,确保差别电价政策执行到位。

(三)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应在发电机端加装电能量计量表计,自用电量由政府有关部门和电力监管机构核定,并按照国发[2007]2号文件规定交纳国家规定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农网还贷资金、城市公用事业附加费、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等政府性基金及附加,并由当地电网企业负责代征并上缴。拥有自备电厂并与公用电网连接的企业,应按规定支付系统备用费。

四、其他事项

(一)现有办法和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规定执行。

(二)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电力监管机构依法对电能交易价格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电监会 国家能源局

期货交易与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篇3

关键词 粮食价格 期货交易 粮食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2.5 文献标识码:A

期货市场的诞生,其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减少风险。如种植谷物的农场主,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的特点,农业收成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气候,如果气候条件好,病虫害少,粮食获得丰收,那么进入市场交易的粮食将会大量增加,供给量的增加将会造成价格下降的压力,引发谷贱伤农的风险,给种粮者带来一定的损失。如果气候条件不好,当年天灾较多,农业受灾面积大,粮食减产,粮食供应不足,价格上涨,对于粮食需求者,尤其是那些需求量大,对灾害天气估计不足造成粮食储备不足的用粮大户来说,将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为,不管粮食的丰收与否,都可能给交易双方带来不确定性。为克服这一缺陷,期货市场应运而生。期货市场对粮食现货价格机制的有益作用:

1 期货市场为现货粮食市场降低交易成本

制度经济学认为交易是有成本的,交易过程需要交易者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支付信息费用和其他相关费用。由于市场环境变幻莫测,如果在交易的过程当中,信息越不充分,交易费用则会更高。而且在一般的交易过程中,价格的波动给交易双方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对等的。

在我国粮食市场上,信息并不是完全充分的。因此在交易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不公平的现象。如果粮食生产者的利益受损,那么可能会降低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减少生产。这样的话容易浪费生产资料。我们将这类费用可以看作是由于现货市场上信息不充分导致的交易成本。

而期货市场能通过其本身的机制,发挥其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的功能,能降低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引发的交易成本。在期货市场上,信息传输相对流畅,交易地点固定,交易对象也标准化了,有利于交易对象的流通。交易对手之间的买卖十分迅速便捷。由于有保证金制度和监管比较严格,使得在期货市场上交易能够减少违约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2 期货市场为现货粮食市场提供避险场所

在现货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充分,信息传输机制不畅通,对于市场上迅速转换的供求关系信息难以捕捉,对于市场中竞争情况难以把握,因此市场中充满了风险。对于生产者而言,他们将面对更多的不确定性,有价格风险、气候等自然因素的不确定性。而对于经营者,他们将面临违约风险,经营风险。对于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言,他们都有规避风险的要求,而期货市场,就给他们提供了一套很好的避险机制。

对于企业而言,合理的发挥期货市场的功能,也能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例如,当前各级政府都在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来降低农业生产的盲目性,降低风险,引导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但是,这种订单农业看似很有保障,实际上,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操作上的不规范,在实际运作过程当中,由于价格的剧烈波动,这些订单或者合同的违约风险都很大,在现实生活中,订单的突然取消或者不执行的现象屡见不鲜。但是,相对来说,在期货市场上,整个运作过程都非常规范,都是标准化的,通过期货市场,能克服订单农业等相关经营模式的不足,降低相关的风险。

3 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助于为政府干预提供依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能反映产品的供求关系,同时又能引导价格关系的转变,通过这种价格信号机制可以配置资源。如果这种价格机制是合理的,能充分反映信息的,通过它能合理的配置资源,但是,如果这种价格机制不合理,它将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例如在现货市场中,如果市场不充分竞争,市场交易不自由,政府干预背离了原有的市场规律都会使得价格不太合理。

而在期货市场上,市场参与者可以在固定的期货交易所内交易,期货交易所通过公开、公平、规(下转第90页)(上接第81页)范的期货交易运行机制,及时发布各种相关信息,能够比较好的反应真实的供求关系,还能比较合理的反应未来粮食价格走势。当交割日日益临近的时候,期货价格与现货实际价格将会越来越趋同,期货价格的真实性、连续性和权威性就越显著。而且期货市场,管理规范,合约都以标准化,监督机制也很健全。因此,总体而言,期货市场上形成的价格,比较充分的反应了市场的供求关系,而且是在一个公正而高效的体系中形成的,相对来说,这个价格是比较有效率的。

因此,政府在制定稻米最低收购价格的时候,期货市场形成的价格,可以为政府制定最低收购价格,提供一定的参考。其次,政府干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由于经济发展形势瞬息万变,而政府制定政策干预市场,是需要一个严格的程序的,整个的决策和政策的出台,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当这些政策出台以后,可能现实生活中的情况已经改变了,很可能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有害无益。而期货市场上信息传递机制很充分,可以通过期货市场来对未来走势作出预测,减少政府决策的盲目性。我们可以发现,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和引导功能,由于中央政府在干预的过程中,各地政府或者其他相关单位处于自己利益考虑,不认真执行中央的决议,可能造成中央相关政策的失效。因此在现货市场上,政府干预的实效会大打折扣,但是,相对来说,政府可以通过合理引导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然后通过期货市场对现货市场进行引导,从而从侧面促进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岩.中国粮食定价机制的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 2009.05.

[2] 王川.中国粮食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关系的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5(8).

[3] 何予平.国际三大粮食价格形成机制 [J].环球掠影,2008(18).

产权交易价格 篇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加深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在我国提出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下, 建设“创新型农村”成为了其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农业技术创新”又是建设“创新型农村”的基础。但是, 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并非一帆风顺,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滞后就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从信息经济学角度来看, “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是导致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滞后的重要原因。关于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 最具代表性的是G.Akerlof以二手车市场为范例, 证明了市场上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怎样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1]。Jeremy Clegg, Adam R.Cross则对技术产权交易过程中双方需要的交易成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提出了较高的成本也会导致信息不对称问题[2]。韦婧、张所地也指出由于大多数科技成果属于无形资产范畴, 且技术本身专业性较强, 所以交易市场存在非常显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3]。关于技术产权交易市场逆向选择防范问题的研究, 较早的有Debi Prasad Mishra和Choi J.P分别对技术产权交易行为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最优协议”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 以此解决在进行技术产权交易时发生信息不对称以及由此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4,5]。丁军、张耘也提出解决技术产权交易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个基本的前提是完善信用制度, 以此约束信息优势方可能发生的违信行为[6]。而关于技术产权交易价格契约理论的研究, 也有Horstman和Bhattacharyya讨论了“提成费用+固定费用”价格契约形式的最优化和稳定性问题”[7,8]。Antelo则指出对一个没有生产能力的技术所有者来说, 一次总付的固定费用价格契约要优于提成费用价格契约[9]。顾海英和岳贤平也对契约双方如何通过契约设计避免对自己不利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在逆向选择条件下, 要为不同类型的技术使用者设计不同的契约[10,11]。

从国外学者的研究看, 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产权交易及其定价、价格契约理论等方面, 缺乏对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逆向选择问题的系统研究, 提出的解决对策也较为零散。而对于国内来说,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 对产权问题研究的真正起步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而且我国农业技术市场起步较晚, 对农业技术产权问题的研究较少, 对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及其交易价格契约分析的研究更为鲜少。因此,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 对逆向选择条件下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价格契约进行分析, 对促进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推动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意义深远。

2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案例 (1)

鉴于我国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发展比较滞后, 关于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价格契约的研究甚为鲜少, 我们选取的方法是先从涉及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实例出发, 然后分析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主体间的价格契约。为了得到经得起推敲的事实, 本节选用的实例一般从已经公开报道的报纸网站中选取, 必要时加上我们自己的调查。

2.1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模式

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隆平高科) 是由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袁隆平院士等发起设立、以科研单位为依托的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其最新农业技术一般是通过与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或品种权转让协议而从科研机构处得到的, 如隆平高科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长期合作就是如此。在2002年11月10日,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定了品种权转让协议, 根据双方曾于1999年10月14日和2000年3月10日就科技成果使用签订的《协议书》和《补充协议书》的约定, 考虑到“先恢207”的市场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经双方协商, 该次品种权转让的转让费为叁佰万元人民币, 隆平高科成为该品种的唯一受让实施人。2011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隆平高科就科研合作事宜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书》, 协议内容显示, 双方互相向对方开放科研平台、共享科研资源信息, 水稻研究中心将其全部杂交水稻科技成果交由公司独家进行产业化测评、开发研究以及商业推广开发, 并由公司以双方名义共同申报成果、品种审定。同时规定隆平高科每年向水稻研究中心支付1 000万元科企合作资金, 届时上市公司将独享中心的基础研究成果。2012年7月31日,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隆平高科签署《植物新品种权转让合同》, 将水稻中心自主研发的杂交水稻恢复系HR1128及其配组的7个专业新组合以1 000万元的价格出让给隆平高科。此外, 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每年还会以折扣优惠价出让部分技术产权或以抽奖等形式返利给隆平高科, 以促进隆平高科购买采用其新技术的积极性。这是典型的“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模式, 隆平高科为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提供科研资金支持, 然后按照契约约定的相对固定价格收购科研机构研发的新技术产权。

2.2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企业+农户”模式

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 前身为湖南省植保公司, 成立于1985年5月, 是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的下属经济实体。公司通过20多年的发展, 目前已成为湖南省农药贸易的龙头企业, 市场份额逐年增长, 2010年农药年销售额已突破1.5亿元。公司与拜耳、先正达、陶氏、杜邦、龙灯、南通江山、新安化工、威远生化、钱江生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 公司不断探索农药经营新模式, 先后在湖南长沙、常德、益阳、澧县、安乡、涟源等地成立了控股子公司, 已建成覆盖湖南全省农资比较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近些年来, 农药销售人员直接下乡向农民推销农药越来越成为大方植保有限公司较为重要的推广方式, 在推销过程中, 考虑到农民对农业新品种质量的担忧及农业资金有限, 不愿意冒风险使用农业新品种, 大方植保有限公司向农户承诺产品的质量, 并允许农户先交一部分的购买定金, 然后根据使用农业新品种的效果再补交剩余购买款, 这也就等于给农户们吃了一颗定心丸, 大大提升了农户使用农业新品种的积极性。当然, 农户也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充分尊重农户的意愿, 农户根据自身实际生产情况对农业新品种进行评价, 最终决定是否接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为其提供的交易契约, 采用其推销的新型农药。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针对农户的这种营销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这也是“企业+农户”模式的代表。

3 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主体的行为逻辑

由两案例可引导出, 在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 主要存在农业技术所有者与农业技术使用者两个交易主体, 而交易主体之间之所以会发生交易行为, 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农业技术所有者交易技术产权, 目的在于通过产权交易回收创新成本, 并期望获得技术产权被广泛采用后所获得的预期利润。农业技术使用者愿意交易技术产权, 目的在于通过获得农业新技术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改善产品质量, 以提高其收入水平。此外, 从案例中也可看到, 农业技术所有者相对于农业技术使用者来说, 显然拥有更多关于农业新技术或新品种的信息, 交易双方存在明显的信息不对称。上述两案例的重点并不是单纯的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以及企业与农户的合作问题, 虽然这些交易都明明白白地记录了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的合作。分析这些案例的重点在于, 在农业技术产权交易过程中, 由于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逆向选择条件下, 农业技术所有者如何通过为不同类型使用者设计不同的价格契约来保障自身的利益, 而农业技术使用者则如何正确选择农业技术所有者为其提供的价格契约来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3.1 农业技术所有者的行为逻辑

对于单一类型的农业技术所有者来说, 为了分析的方便, 我们假设是纯粹的研究型科研机构或企业, 如上述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典型案例中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 在这两个案例中, 农业技术所有者为了通过产权交易回收创新成本, 并获得技术产权被广泛采用后所获得的预期利润, 从而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分别为不同类型的潜在农业技术使用者设计了不同的契约。在“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模式中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负责农业新技术的研发, 然后按照契约约定的相对固定价格把农业新技术出让给隆平高科, 也就是说湖南杂交水稻中心为典型的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隆平高科设计了一个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线性价格契约, 这个价格契约包括一个相对固定的价格F。在“企业+农户”模式中, 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为了提高农民使用农业新品种的积极性, 向农户承诺产品的质量, 并允许农户先交一部分的购买定金, 然后根据农业新品种的使用效果补交剩余购买款, 在这案例中, 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为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农户也提供一个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线性价格契约, 这个契约是包括一个固定价格F和一个可变价格VR (x) 的契约, 其中R (x) 表示农业技术使用者使用技术后的收益现值, 为了不失一般性, 我们假设农业技术使用后的收益函数R (x) 是单调递增、二阶可微而且严格下凹的, 也就是, R’ (x) >0、R’’ (x) <0, V是随着收益的变化而变化的比率, x是农业技术使用者在使用农业技术后生产所得, 为了方便分析, 我们假设农业技术所有者的相关成本为0。于是, 可以描述农业技术所有者的利润函数为:

3.2 农业技术使用者的行为逻辑

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 之所以同时购买同一农业技术, 可能的原因包括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产品结构、农业技术易懂性以及第二次的农业技术开发等, 但农业技术所有者除了关心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成本函数 (C (x) ) 以外, 还会关心农业技术使用者使用技术成功的概率 (P) ,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知道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中存在强与弱两种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 分别用下标S和W表示相应的参数。在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模式中, 隆平高科相对于农户来讲因具有较低成本函数及较高的农业技术使用成功率是属于较强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而在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企业+农户”模式中, 大多数农户受教育程度偏低、资金有限难以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进行指导且属于风险规避型, 对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接受周期较长, 属于典型的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无论是强类型的农业技术者还是弱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为了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改善产品质量, 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以提高其收入水平, 最终都会愿意交易技术产权, 以实现其利益的最大化。综上所述, 强的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的成本函数要比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的生产函数低而且农业技术使用成功的概率也要比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的高, 于是有:CS (x) PW;同时为了不失一般性, 假设成本函数C (x) 是单调递增、二阶可微而且严格上凸的, 也就是:C’ (x) >0, 对所有的x>0, C’’ (x) >0;同时, 0

于是, 可以描述农业技术使用者的利润函数为:

4 逆向选择条件下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价格契约分析

逆向选择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非效率的现象。在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中, 很明显, “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模式中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企业+农户”模式中的大方植保有限公司作为农业技术的所有者, 拥有较多的私人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技术产品的研发成本、质量情况以及技术产品在市场上的均衡价格等, 而隆平高科和农户作为农业技术使用者却只能通过市场信息了解一些基础的信息, 在农业技术交易中处于信息上的劣势。交易前的信息不对称一般表现为双方获取质量信息的能力不对称, 最终表现为价格信息的不对称而由此引发逆向选择问题, 此时, 无论是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 (隆平高科) 还是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 (农户) 在不具有私人信息优势的前提下为了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 都不会愿意支付高于市场平均价格的价格水平来获得农业技术的使用权, 但是这样一来那些高于中等价的高质量农业技术就有可能会退出市场, 从而导致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处于非效率的状态。

由于现实中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双方的复杂性, 农业技术所有者为了有效交易其技术要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进行区分, 因而使契约设计变得更为复杂, 对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潜在农业技术使用者的保留效应, 作为一种农业技术使用的机会成本, 可以认为是公有信息, 因而, 他们的保留效应是一样的, 均为u。对于上述案例中的农业技术所有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来说, 契约设计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 要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 怎样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所有者进行合理的区分, 可假设强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隆平高科出现的概率为q (0

通过分析, 农业技术所有者在各种约束下预期利润最大化问题可描述为:

在上述形式化问题的描述中, 式 (3) 、式 (4) 是自我选择约束, 用来确保隆平高科和农户两种不同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将选择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和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分别为他们设计的契约。在式 (3) 中前半部分是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隆平高科选择为自己设计的契约 (FS, VS) 时的收益, 后半部分是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农户选择为自己设计的契约 (FW, VW) 时的收益。而式 (6) 、式 (7) 是参与约束。

4.1 基于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的价格契约分析

在上述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模式中, 具有较多私人信息的农业技术所有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处于信息劣势的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隆平高科设计了一个具有相对固定价格的交易契约, 从而实现了交易的顺利推进, 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这样的交易方式, 对于科研机构来讲, 因为有了企业的资金支持及购买成果的价格契约保证, 它所承担的资金风险和市场风险大大下降, 而对于企业来讲, 因为有了科研机构的技术支持, 它所承担的研发风险大幅减小, 农业技术使用成功率也会有所提高, 这些对提高农业新技术的采用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进而能推进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的良性循环。此外, 在“科研机构+龙头企业”模式中,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除了按双方交易契约中规定的相对固定价格交易技术产权外, 每年还会以折扣优惠价出让部分技术产权或以抽奖等形式返利给隆平高科, 以促进隆平高科购买采用其新技术的积极性。由此可推导出以下命题:

在逆向选择条件下, 相对于完全且对称信息条件下最优价格契约, 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角度来看, 一个次优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价格契约对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隆平高科来说具有以下特征:

1) 一个相对次优的契约是包含一个固定费用的交易契约, 但相对于最优交易契约来说, 固定费用是降低的, 也就是说VS=0, FS

2) 假如参与约束与激励约束都得到了满足, 那么它的收益在两种不同类型的交易契约之间是没有差异的, 同时, 它的收益要大于其保留效应 (u) 。

命题中的特征表明:对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隆平高科的激励约束条件是有效的;在逆向选择条件下, 农业技术所有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潜在的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隆平高科设计一个具有较高效率的纯固定费用的价格契约, 能促进农业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在逆向选择条件下, 一个次优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价格契约对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隆平高科来说, 接受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它设计的交易契约所带来的收益是没有差异的, 但其收益相对于接受最优契约也就是完全对称信息条件下的收益却是增加的, 要大于其保留效应 (u)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解释其原因就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为了有效激励隆平高科努力实施农业技术产业化行为进而提高农业技术使用成功的概率 (PS) , 将最优交易契约条件下的一部分信息租进行了适当的转移, 使隆平高科的利益最大化, 这就是所谓的补偿激励。

4.2 基于弱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价格契约分析

在上述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企业+农户”模式中, 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作为农业新品种的所有者, 显然, 具有较多的私人信息, 同时, 为了减少由于交易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带来的损失, 考虑到农户属于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 制订一个包含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次优价格契约, 并通过与农户签订的这些次优价格契约, 实现了它的营销目标。此外, 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农民拥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根据自身实际生产情况对农业新品种进行评价, 最终决定是否接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为其提供的交易契约, 采用新技术, 这种营销策略也为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带来了不错的业绩。由此可推导出以下命题:

在逆向选择条件下, 相对于完全且对称信息条件下最优价格契约, 从农业技术所有者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的角度来看, 一个次优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价格契约对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农户来说具有以下特征:

1) 一个次优的交易契约时包含一个形如F (x) =FW+VWPWR (x) 的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交易契约, 同时, 固定费用相对于最优交易契约来讲没有明确的要求, 也就是:VW>0, FW∈ (-!, +!) 。

2) 假如参与约束得到满足, 那么它得到的收益只能是它的保留效应 (u) , 也就是说:

命题中的特点表明:相对于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隆平高科的自我选择和参与约束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 作为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的农户只有参与约束条件得到满足, 而自我约束条件则无效;一个次优的交易契约对于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农户来说是要求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契约, 但又对固定费用的多少、正负又没有明确的要求, 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性原因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农业技术使用者在技术使用效率上的不同;对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农户来说, 接受湖南大方植保有限公司为它设计的交易契约所带来的收益是有差异的, 因为他们在私人信息方面的劣势使他们获得了仅仅满足参与条件的保留效应 (u) 。

5 结论与政策启示

本文通过对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了如下结论: (1) 在现实生活中的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中, 无论是农业技术所有者还是使用者都不可能掌握完全的市场信息; (2) 不同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在技术使用效率上存在一定差异; (3) 当逆向选择问题存在于农业技术使用者时, 具有较多私人信息优势的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有可能会伪装成弱类型的技术使用者, 从而造成技术所有者信息租的损失; (4) 对于弱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来说, 一个次优价格契约应该是一个包含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交易契约, 而对于强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来说, 一个次优价格契约是一个包含固定费用的交易契约。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 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政策启示: (1) 完善交易信用制度, 拓宽农业技术产权交易的信息传播渠道, 加强农业技术产权出让方和受让方的联系, 以减少农业技术产权交易过程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逆向选择问题, 优化农业技术资源的配置。 (2) 加强对农民的科技教育与培训, 提高农民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 降低农民采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成本, 提高农民使用技术成功的概率。 (3)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政府在农业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减少农业技术产权交易主体的盲目性。 (4) 充分尊重不同类型农业技术使用者的意愿, 根据不同农业技术使用者自身生产的实际情况, 合理引导农业技术使用者接受农业技术所有者为其设计的价格契约, 保障农业技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阿克洛夫.柠檬市场:质量不确定性和市场机制[D].美国:哈佛大学, 1970.

[2]JEREMY CLEGG, ADAM R CROSS.Affiliate and Non-affiliate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nsaction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 Empirical Overview the UK and USA[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 2000 (9) :25-36.

[3]韦婧, 张所地.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技术产权交易博弈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2 (7) :111-113.

[4]DEBI PRASAD MISHRA, JAN B HEIDE, STANTON G CORT.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Level of Agency Relationships[J].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1988 (8) :277-295.

[5]CHOI J P.Technology Transfer with Moral Hazar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2001 (12) :249-266.

[6]丁军, 张耘.技术产权交易模型信用发生机理[J].中国科技投资, 2006 (12) :51-54.

[7]HORSTMAN IGNATIUS J, JAMES MARKUSEN.Licensing versus Direct Investment:A Model of Internalization by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1987, 20 (3) :464-481.

[8]BHATTACHARYYA SUGATO, FRANCINE LAFONTAINE.Double-sided Hazard and the Nature of Share Contracts[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5 (4) :761-781.

[9]ANTELO MANEL.Licensing A Non-drastic Innovation under Double Informational Asymmetry[J].Research Policy, 2003, 32 (3) :367-390.

[10]顾海英.技术许可中价格契约的经济学分析——一种线性组合价格条款设计[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6.

[11]岳贤平, 李廉水, 顾海英.逆向选择条件下技术许可中非排他性价格契约研究[J].财经研究, 2007 (3) :101-110.

产权交易价格 篇5

发布时间:2011年05月10日 访问次数: 2001

信息来源:江苏省徐州地税局

字 体:【大 中 小】

日前,江苏省徐州地税局聘请该市房地产行业专业人士成立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专家组,为地税部门确定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提供权威、公正、动态的参考信息,健全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系统,不断提高存量房信息管税水平。这是近年来徐州地税继推行个体餐饮行业电子定税、出台二手房交易计税价格新标准后,在完善计税价格评估机制、推进“阳光税务”制度建设方面推出的又一重要举措。

为减少纳税争议,减轻纳税人负担,降低税收风险,打造公正、公平、公开的纳税环境,徐州地税从2009年12月开始与市物价部门合作,引入价格认定体系,将房地产评税技术应用到计税价格的核定工作中,建立了二手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系统。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该系统已采集了徐州市区五百多个小区存量房的计税指导价格,堵塞了因计税价格不实造成的税收征管漏洞,最大限度避免了由计税价格偏差带来的纳税纠纷,同时极大减少了中介机构的介入,降低了纳税人转让存量房的纳税成本。今年省地税局在全省推广统一的存量房评估系统,徐州地税在实施系统本地化的基础上进行了二次开发,将契税征收系统、二手房征收系统与二手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系统整合为房地产一体化征收系统。该系统将存量房税收征管流程从过去的“税务部门受理、评估机构评估、物价部门审核”多环节征管模式,改变为纳税人“一次申报、一窗办理、一趟办结、当场领证”的新模式,实现了“政府增加财力、地税提高公信、纳税人办税便捷”的共赢局面。

此次成立的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专家组将定期集体审议徐州各区域各类型存量房的基准价格和土地交易计税价格,提出各类房产最低租金标准,帮助地税部门及时修正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评估系统的技术模型,确定存量房交易计税价格调整系数;研究存量房价格波动,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前景和税收贡献进行预测分析,促进徐州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 今年以来,为了达到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建立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机制”的统一要求,市政府牵头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地税、房管、国土、物价、财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和协调推进应用房地产评估技术、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宜兴地税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的“应用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系统推进房地产税收一体化管理工作实施小组”,运用“政府主导,地税牵头,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按照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具体的操作方案。

宜兴地税主动借助专业部门和专业机构的力量,根据本地区房地产市场交易规模、分布特点与规律、市场价格水平和价格影响因素、不同区域间价格差异性等情况,认真分析影响存量房交易价格构成要素,联合制定了适合本地实际的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系统技术标准。共采集了城区160多个住宅小区,500多个标准房价格信息,确保了宜兴市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系统样本信息的全面性、正确性、科学性。

存量房交易纳税评估系统的全面推广使用,实现了从存量房“最低计税价格控制”向“科学的纳税评估行为”的重大转变,大幅度提高了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为进一步规范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实现房地产税收的“一体化”、“一窗式”征收打下了坚实基础。(丁文东)

大河网讯 截止到8月17日,该局存量房评估系统平稳运行已达四个月,促进税收、服务地方发展效果明显。全市入库税款增长近五成,共核定交易案例1241例,纳税人申报价格21451万元,核定计税价格31665万元,增加10214万元,增幅47.62%。其中,已完税交易案例1118例,纳税人申报价格19608万元,核定计税价格28772万元,入库税款1371万元,增收436.69万元,增长46.74%。

国家税务总局财产与行为税司司长陈杰日前表示,存量房交易价格申报必须进行全面评估。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评税技术的完善,可为房产税改革提供技术支持,打击当前二手房交易中普遍存在的用“阴阳合同”。

8月份,国家税务总局财产与行为税司在辽宁举办全国存量房交易价格申报评估工作培训班,此次培训班的主要内容是如何应用房地产估价技术评估存量房交易价格申报工作、房地产估价方法,以及由部分

地区介绍先进经验。

陈杰在培训班上对应用房地产估价技术评估存量房交易价格申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必须对存量房交易价格申报进行全面评估;必须由税务部门确定或确认评估值;必须应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房地产估价技术原则,以批量估价为主生成评估值;必须由税务机关直接征收存量房交易环节税收。

分析人士指出,从陈杰的表态可以看出,税务部门就如何对房地产进行估价在技术上的准备已经相当充分,各地税务部门可以根据本地情况,对存量房屋进行批量评估,以评估值检验房产交易价格的公允性。房地产评税技术的完善,一方面可以打击当前二手房交易中普遍存在的用“阴阳合同”逃避交易税费的行为,另一方面可以为正在推进的房产税改革,以及住房保有环节征税等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为保证存量房计税价格的合法准确和公平公正,近期,市物价局根据我市地税局、住建局、物价局、国土局、财政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启动了存量房基准价格数据库建立工作,价格部门将在年底前将数据库建立完毕,交税务部门使用。

数据库计划录入市区296家住宅小区存量房的基准价格。基准价格原则上每半年修正一次,特殊情况随时修正。

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主任祁伟介绍说,建立存量房基准价格数据库有三个明显的好处:一是堵塞漏洞,增加税收。税务部门对存量房交易征税参考基准价格,交易价格高于基准价格的以交易价格征税,交易价格低于基准价格的以基准价格征税。二是简化程序,降低成本。建立存量房基准价格数据库后,存量房交易将省去价格评估环节,交易双方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评估费用。三是规范行为,统一标准。数据库运用后,存量房交易征税都将严格按照系统运行,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行为更加规范,标准更加客观、统一。

为保证存量房计税价格的合法准确和公平公正,近期,市物价局根据我市地税局、住建局、物价局、国土局、财政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启动了存量房基准价格数据库建立工作,价格部门将在年底前将数据库建立完毕,交税务部门使用。

数据库计划录入市区296家住宅小区存量房的基准价格。基准价格原则上每半年修正一次,特殊情况随时修正。

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主任祁伟介绍说,建立存量房基准价格数据库有三个明显的好处:一是堵塞漏洞,增加税收。税务部门对存量房交易征税参考基准价格,交易价格高于基准价格的以交易价格征税,交易价格低于基准价格的以基准价格征税。二是简化程序,降低成本。建立存量房基准价格数据库后,存量房交易将省去价格评估环节,交易双方既节省了时间又节省了评估费用。三是规范行为,统一标准。数据库运用后,存量房交易征税都将严格按照系统运行,避免了一些人为因素,行为更加规范,标准更加客观、统一。

为保证存量房计税价格的合法准确和公平公正,近期,市物价局根据我市地税局、住建局、物价局、国土局、财政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存量房交易税收征管工作的意见》,启动了存量房基准价格数据库建立工作,价格部门将在年底前将数据库建立完毕,交税务部门使用。

数据库计划录入市区296家住宅小区存量房的基准价格。基准价格原则上每半年修正一次,特殊情况随时修正。

产权交易价格 篇6

一些玉米良种经销商2015年年底就已经备货,但市场启动较晚,除部分零售商少量拿货外,整个市场处于一种有价无市状态,价格缺乏有力支撑。受商品玉米价格下滑以及大环境影响,玉米播种面积减少,这与国家减种玉米、减少库存压力政策相吻合。因此,玉米良种的销售会受到一定冲击,良种价格下降信号较强,年前备货的经销商压力不小。像“农大108”这类的畅销品种,2015年年底进货价格是40元/袋(2公斤),而近日下游经销商拿货价格大多为38元/袋,虽说降幅不大,但显示出降价迹象。其他一些单粒播品种,2015年零售价格大多为55元/袋(4200粒),2016年的开市价格直接降至50元/袋,经销商都谨慎要价,唯恐价高跑了客户。在这种情况下,下游商不敢断然拿货,大多持观望态度。

花生良种荚果2015年市场零售价格多为12~14元/公斤,而2016年市场零售价格为10~12元/公斤,较2015年下降20%左右。由于花生品种更新较慢,目前市场上基本还是前几年的一些老品种,比如“山花”“丰花”系列,目前尚没有在产量、抗病等方面有大突破的新品种。许多农民主要以自留种为主,十多年种植同一个花生品种的现象屡见不鲜,这也许是制约花生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产权交易价格 篇7

波动性是债券市场的中澳特征,过度波动很大程度上破坏证券市场的稳定性和健壮性,因此精准监督债券市场交易波动性成为市场监管的重要任务。债券价格波动预测通常采用单一模型,由于债券价格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单一模型对债券价格交易波动显示的信息不充分,因此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描述瞬息万变的债券交易市场交易行为,更加准确的预测市场交易价格。

2债券交易价格数学模型

2.1对数正态分布模型

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是指债券价格波动服从集合不浪运动为基本概念建立的一种模型。一般情况下,债券价格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可以描述期望漂移率,也可以设为债券的预测收益率。因此可以假设Pt的瞬态期望漂移率为μPt,一段时间△t之后,Pt的增长期望值为μ△t Pt。债券价格在段时间间隔△t内的百分比收益率的方差是不变的。假设债券价格比例变化的方差率为σ2,则σ2△t是△t时间发生后债券价格比例变化的方差,σ2△t P2t是债券价格的实际变化方差。因此,Pt的瞬态方差率为σ2P2t,则Pt可以使用瞬态期望漂移率μPt和瞬态方差率σ2P2t的维纳过程描述,如公式(1)所示。

其中,PT表示未来时间T的债券价格,N(0,1)表示正态分布。

2.2时间序列模型

目前,常见的时间序列模型包括很多,比如AR(P)模型、MA(q)模型、ARMA(p,q)模型、ARIMA模型、GARCH类模型。AR(P)模型能够有效刻画债券市场价格的变动趋势,可以利用模型预测值作为技术分析指标,提示债券交易价格的变动趋势。MA(q)模型可以创建一个债券市场指数偏离其移动平均线百分比的乖离率,能够判断债券价格在华东平均线附件是否存在较大的波动,并且能够预测波动的走向。ARMA(p,q)模型集成了AR(P)模型和MA(q)模型的优势,形成了一种自回归华东平均模型。ARIMA模型是由博克思和詹金斯与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其可以将预测的债券交易价格按照时间推移形成一个数据序列,并且这个数据序列是随机序列,使用数学模型描述近似的序列,这个模型一旦被识别之后,就可以从时间序列的过去值和现在值集成的结果预测未来值。

使用时间序列方法预测债券交易价格时,由于事物的发展十分复杂,变化多端,因此在运用时间序列分析的研究债券交易价格时,不能够一味的观察数据,同时也要从其他方面结合相关的信息动态分析债券交易价格,运用多种模型预测数据,同时能够证券未来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债券交易价格数学模型应用分析

利用债券交易价格数学模型可以预测波动性,主要应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复杂衍生品定价

利用对数正态分布模型可以实现期权定价,期权价格仅仅依赖于未来标的资产价格波动,在期权和嵌有期权的复杂金融衍生品定价过程中,波动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场价格变动的速度非常快,选择权的价值也就水涨船高,因此可以及时的确定期权价格,进一步稳定债券市场。

3.2度量债券市场风险

波动性主要用来度量合约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虽然波动性和风险不会完全一致,却反映了合约持有者面临的市场风险情况,某些资产价格的波动性越大,持有该资产的风险与潜在的回报就越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监管已经覆盖了很多个方面,随着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金融衍生品的多养护,金融市场资产的持有者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风险,这些风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并且都是非线性的、动态变化的,因此,债券交易价格数学模型可以利用其统计分析学、数理学等准确定位波动性,控制波动性,确保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较大偏离的可能性降低。

4结束语

债券的总体波动性主要分为个别波动性和市场波动性。市场波动性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较多,能够反映整个债券市场交易情况,也对整个金融市场带来了潜在的影响。使用债券交易数据的数理统计模型可以精准定位债券市场的波动规律性,能够进而确定债券交易市场的运行状况和风险,保证债券交易市场的稳定。

参考文献

[1]符号亮.基于风险溢价视角的违约公司债券定价数学解析[J].经济视野,2015,21(23):55-55.

[2]谭洋,李娜,程宗毛.债券交易价格波动研究的数学问题[J].时代经贸,2013,23(19):81-82.

[3]袁东.交易所债券市场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波动性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4,21(13):27-28.

第三方物流交易双方价格研究 篇8

第三方物流指的是生产企业为了将精力集中在它的主要业务上, 把原来需要自己处理的物流及物流相关活动, 以合同的方式委托给专业的物流服务企业, 同时企业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 以达到对物流全过程的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对于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三方物流企业是以与企业联盟作为纽带, 按商定的价格向物流需求方提供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企业。通过“第三方物流”方式, 物流服务需求方可以获得好处主要有集中主业、降低运营成本等等。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物流成本占了五分之一之多, 与物流相关的总支出约有2.2万亿人民币之多, 所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中国市场潜力是很大的。70%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年均业务增幅都高于30%。第三方物流企业如何吸引更多物流服务需求方, 提高自己的物流业务量, 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 不多做说明, 物流价格就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本文尝试从物流供需双方对物流价格的期望的角度来探索物流价格在第三方物流中的决定研究。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与物流价格

在实际交易过程中, 物流价格指的是供给价格和需求价格权衡之后的价格, 供需双方经过对多方因素的考虑最终协商出一个交易的价格区间。在物流供需双方交易中, 确定物流需求方的支付极限相比较供应方的受理极限是相对困难的, 所以在做出预测的过程中, 一般可以认为需求方做出的购买物流服务决策的依据是外购服务的花费是小于自己进行物流业务的花费, 所以其支付极限我们就可以认为是物流需求方的自营物流成本。物流供应方的受理极限是我们在直观上就可以清晰的比较的, 即物流供应方的物流成本。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不管是对物流需求方还是物流供应方, 成本都是其商定物流价格的内在的核心因素, 二者所不同的是, 对于物流需求方来讲物流成本是企业将物流部分自营所需要的成本。因此, 对物流需求方来讲, 明确企业自营物流所产生的成本是进行物流外包业务决策的关键依据;对物流供应方即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说, 物流成本即提供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所以, 明确物流成本对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和开拓其它市场以提高利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第三方物流价格权衡

(一) 第三方物流中供给价格的决定

这里, 我们引入影子价格的概念。影子价格的含义是利用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前提下, 当其它的生产要素、技术条件和劳动投入等条件不变时, 其中一个生产要素增加或降低一个单位是所增加的净效益。根据这一概念, 我们可以建立和求解物流优化配置模型, 来求得物流供给的影子价格。

假设某个第三方物流企业用自己提供的m中物流功能来完成n中产品的物流。假设bi=第i种功能物流量, i=1, 2, 3…, m

那么,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业务量b= (b1+b2+....bn) T, 它的最大收益的优化模型为;

由线性规划的对偶定理, 若为 (P) 的最优解, 则对偶问题 (D) 存在最优解, 并且满足;

对偶问题 (D) 的最优解表示的是, 当物流服务中的第i分分功能由bi增加到bi+1时, 除此之外的所有物流服务不变时, 物流服务的最大收益会增加ui, 我们定义此为第i种物流功能对最大收益的边际贡献。这时候就表表示物流交易中的影子价格。影子价格可以作为我们分析企业扩大物流业务量, 提高收益的一种经济分析方法。当ui大于第i种物流服务在市场中的平均价格时, 那么它就会扩大物流服务的业务量, 从而提高企业的收益;反之, 若ui小于第i种物流服务在市场中的平均价格时, 那么它就会减少物流服务的业务量。也就是, 随着物流业务量的减少和增加, 该物流服务的影子价格会随之变动, 这种波动会一直持续到物流服务的影子价格与物流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保持相等达到新的平衡状态为止。这时候, 最优的物流服务的供给价格水平就为:

, u为最优的物流供给价格向量。

为了方便分析, 我们假设单位物流量会经过该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所有的m个物流服务, 即单位物流量在物流服务中的供给价格水平为:

显然, ui的增加与减少都会导致Ps的波动, 而Ps值的高低会直接导致总物流业务的供给量Qs的变化, 在物流市场上, Qs与Ps呈正相关关系。

(二) 第三方物流中需求价格的决定

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很快, 在于它可以为物流需求方提供优质的物流服务, 从而获取越来越多的物流业务订单。其中, 物流价格是影响物流企业业务量的一个核心因素, 因而, 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去深入了解需求方是如何根据自身物流成本来决定自己合适的物流服务价格。

下面从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功能效用, 来探讨物流需求价格的决定。

物流需求者从各个物流功能中所获边际效用分别为;

物流需求者的价格均衡原则——等边际效用准则。这里的效用是指物流需求方等使自己的需求、欲望等得到的满足的一个度量, 边际效用指的是物流需求方在物流服务上每增加单位的资金所获得的物流服务满意度的增加量。如果物流需求方认为某一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能提供的边际效用更大, 那么物流需求方就会从其它的物流供给方那里转移到该第三方物流企业上来, 并且会增资金投入, 直到其边际效用逐渐变为零, 不增加为止, 此时, 物流需求昂获得最大的物流总效用;反之, 也会有其相反的作用。

物流需求方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是所花费的每一单位资金的一般边际效用称之为物流支出边际效用, 我们用如下公式表示;MU/P。其衡量物流需求方每增加单位资金的物流支出所得到的额外效用, 在数值上与货币的边际效用 (λ) 是相等的, 即;

所以, 物流需求者均衡的基本条件可以用物流服务功能的边际效用 (MUi) 和价格 (Pi) , 以简练的方式表达;

所以, 物流交易均衡的基本条件就可以用物流服务的边际效用 (MUi) 和价格 (Pi) , 用简单的公式表达;

在物流需求方实现了物流服务消费均衡时, 单位物流量在整个物流过程中所支付的价格就是由以上各个分功能的单位价格所决定。在实际中, 有些物流企业只能完成其中的部分功能, 那么物流需求方支付的实际价格就由其所完成的实际功能所决定。

那么, 单位物流量在整个物流过程中的需求价格水平为;

随着物流交易的深入, 导致其对物流业务需求增加与减少, 从而功能物流边际效用会减少与增加。

四、结论

由本文可知第三方物流服务中价格决定意义重大。是影响总个物流市场业务总量的核心因素, 同时也左右着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健康发展。而我国的物流市场现在尚在起步阶段, 有待社会群体和国家政策等的支持来建设适合中国的大物流市场, 这对于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于企业个体来说, 也是企业降低成本, 提高利润的一个福音。

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 市场环境影响分物流服务的影子价格, 决定物流企业的供给价格水平, 物流价格的决定必须考虑到物流供需双方的情况。在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下, 市场机制影响到分功能的影子价格, 并决定供应价格水平, 从而最终影响到物流业务的供应水平。而物流需求价格取决于物流服务需求方在各项物流功能效用中支付的价格水平。各项物流功能价格水平的变动直接影到物流需求价格, 从而影响到物流需求量。物流量供需的流动导致物流价格出现流动, 而物流量供需相等时所决定的价格水平为物流交易的均衡价格水平。任何偏离这一平衡状态的现象, 在市场机制的驱动下, 最终会趋向于均衡状态的价格水平。

参考文献

[1]郝玉柱.物流价格管理的范式研究[M]、流通经济, 2007 (4)

[2]朱意秋, 物流价值辨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2) ;31—34

石油价格下跌,碳交易商获益 篇9

一份最新分析指出,随着油价的下跌和希腊经济危机导致的一系列担忧,2011年6月,欧洲碳排放市场碳排放交易配额创有史以来新高。

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洲际交易所(ICE) 6月份碳交易总量高达公吨,约占欧洲碳交易市场91%的份额,超出先前3月份584公吨的高点。而6月23日单日碳交易量达78公吨,再次刷新3月16日53公吨的记录。

BNEF指出,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推动了此次碳交易量上涨,包括对温室气体排放津贴的供给过多,油价下跌,欧洲委员会提出的能源效率一揽子工程和希腊经济不稳定等。

BNEF碳和电力市场研究总监盖特纳表示,大规模的市场交易表明,目前的市场政策是行之有效的,市场运作良好。但同时,他也敦促委员会要进一步维持政策稳定,以防止出现市场波动。

如果在未来数周价格出现反弹,碳交易量会再次增加,7月的交易曲线预计会出现翘头现象,并在随后冲上一个高点。过度的波动是可能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如果发生碳交易量下滑,会因此把贸易商驱逐出市场,这反过来又会进一步减少流动性和市场效率。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欧盟委员会稳定的能源和气候政策是十分重要的。

汤森路透点碳公司分析师再次下调欧洲ETS第三阶段2013年至2020年碳交易的价格预期,这表明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会高于预期,进而带动碳交易价格下跌。

该公司预计,2013年至2120年的碳交易价格将从平均每吨30英镑下滑至每吨22英镑。

点碳公司的商业经理安妮·吉布雷维克说,欧盟很可能设定在2020年达到减排二氧化碳25%的目标,尽管不久前欧洲议会议员刚刚投票反对将计划目标从20%增加至30%。

她解释说,如果25%的目标获得通过,将意味着欧盟ETS的第三阶段需要额外减少10亿公吨的排放量,因此,第三阶段的碳交易价格可能为每吨22英镑左右。

汤森路透点碳公司分析师还表示,如果其他主要经济体同意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同时欧盟决定采用30%的减排目标,EUAs第三阶段的碳交易价格将提高至每吨22英镑到40英镑之间。

但是,如果欧盟不同意将其减排目标提高到20%以上,碳交易价格将会继续走低,第三阶段碳交易的则有可能保持在平均每吨10英镑到15英镑。点碳公司欧盟碳分析主任斯蒂格认为,当碳交易补贴和碳信用额两方面都充分考虑时,预计市场周期会随之延长。如果考虑上述因素,那么在第三阶段末期,2020年交易价格预计在每吨28英镑左右。

因此,如果能综合各方面因素事先对未来碳交易的走势做出预计,就能够对碳交易市场进行导向。这方面的工作显得很重要,斯蒂格也表示:“在这个阶段,关于第四阶段碳交易的预期和实际的决定将很重要,因为这样会增加第三阶段碳交易最后几年中价格的不确定性。”

相关链接:

据行业新闻机构Point Carbon报道,中国石油(Petro China)已聘请曾在花旗集团(Citigroup)任交易员的加斯·爱德华(Garth Edward),让他来带领一个刚刚成立、办公地点位于伦敦的碳排放交易室。《华尔街日报》称,进入欧洲,将有可能是中国石油实现最终回国开业的第一步。

此前中国石油已经显示出参与碳交易的决心。在中国国内碳交易市场缺乏立法支持的情况下,比如,尚未设定国内碳排放上限,中石油却已率先和其他几家公司在中国国内投资设立了一家碳交易所。中石油进入碳排放交易市场,从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国内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也将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产权交易价格 篇10

管制在经济学意义上实质是对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它是政府强制力对竞争的明显替代,或者说,它是政府依靠其特有的强制力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的一种形式。同时,政府管制与市场机制之间的相互替代不是静止不变的,也不是完全替代的,而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当市场本身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出现市场失灵时,政府就会通过其强制力来调节市场,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

土地是住宅开发和供给的基础。在我国目前的土地使用制度条件下,政府是土地的主要供给者,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是住宅数量及价格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政府制定的有关住宅土地交易政策对住宅市场的发展与运行有决定性影响。通过对土地市场的科学管制,政府可以协调整个住宅市场的发展。因此,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管制,是规范住宅市场,调控住宅价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二、现行土地交易管制政策回顾及归纳

目前,我国城市土地出让制度采取的是在不改变城市土地国有的条件下,采取招标、拍卖、挂牌以及协议等方式将土地使用权有偿、有限期地出让给土地使用者。根据我国2002年出台的《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规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必须以招标、拍卖或者挂牌方式出让。

(一)现行土地交易管制政策回顾。

从2003年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整顿土地市场开始,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严格管制土地的政策文件。主要有:

2004年3月31日,国土资源部、监察部等发布了《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察工作的通知》,明确从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土地一律公开竞价出让,禁止协议出让,即业内所称的“8·31”大限。

2004年4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入治理整顿土地市场,严格土地市场的管理,目的在于制止土地的乱占滥用,防止突击批地,抑制一些行业、地区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保证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统称为“28号文”,文件指出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土地,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严惩违法行为等,要高度重视土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不断完善土地法制,建立有效的土地管理制度,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确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06年5月30日,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对《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进行了重申和细化,并提出确保房地产宏观调控的土地政策落到实处;还要求严格执行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和出让合同补充协议示范文本。

2006年8月1日,国土资源部颁布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和《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范》,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国有土地出让制度,切实解决国有土地出让中存在的问题和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纪委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的重要内容。

2007年10月,国土资源部出台了《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简称39号令,其目的是为规范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行为,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土地使用制度,文件明确规定了土地出让中招拍挂的具体实施程序。

(二)现行土地交易管制政策归纳。

从这些出台的政策可以看出,政府管制城市土地的方式主要包括对土地产权的管制、对土地使用的管制以及对土地交易的管制。在这里,主要讨论对土地交易进行管制的方式。

土地出让方式的管制,是指政府对拟出让的土地决定采用何种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方式的选择不同,得到的出让价格往往也会有较大差异。目前,政府对商品住宅用地的出让大多数主要采用的是公开拍卖的方式。

土地出让总量的控制,是政府根据区域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对某一时期整个区域的土地供应总量做出增加或减少的决定,总量的调控主要通过科学、合理和有前瞻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来实现。

出让地块面积的管制,是指政府在决定出让某一土地时,出于对开发期限、用途、利用率等方面的考虑,一般会考虑是将地块整体出让还是分割出让。

三、土地交易管制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一)土地出让方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土地出让方式中的“招拍挂”制度在现实中具有两面性,它虽然是一种公开、公平竞争的市场型交易行为,出让价格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反映市场信息,但因为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土地招标和挂牌出让也会产生一些“暗箱操作”和“灰色交易”等违规方面的问题;而针对商品房使用的拍卖出让方式,基于利益的驱动,地方政府都希望其越高越好,这就造成了某些地块拍出“天价”的情景。土地价格增加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房地产成本增加,最终将会对房价产生影响。

(二)土地出让总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土地出让总量对住宅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土地出让总量的变动会影响土地的价格发生变化,土地价格作为房地产的成本,地价变化又会引起房价变化;二是当期土地出让总量的多少会引发未来住宅供给数量的变动,进而影响房价;三是土地出让总量的变动会影响市场上购房者对房价的未来预期,如果当期土地出让总量投放少,购房者预期未来房价可能会走高,进而影响当期的住宅需求,反之亦然。

(三)出让地块的面积对住宅价格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出让地块面积的大小会影响到地价的大小,对开发商的资金要求也不同,面积较大的地块往往会由资金实力雄厚的大开发商取得,这样容易形成房地产市场的垄断,不利于形成有效竞争。同时,当一个较大地块被开发商购得以后,出于经济上的考虑,开发商必然会实行分期开发,这样土地转化成住宅产品的速度就比较慢,转化率低,每年对市场的供给量就少,在市场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影响到住宅的市场价格;但是,如果将一个大地块拆分供应给多个开发商,转化率就能提高,能够很快形成住宅产品,形成有效供给。

四、小结

根据以上分析,建议政府在进行土地交易管制时,应继续加大土地市场的监管力度,在土地出让总量方面,政府应继续加强城市用地规模控制,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指导下,合理分析与预测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与价格水平,从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角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土地出让计划;在供应土地时,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土地出让方式以及出让用地面积,要科学、合理制定招、投标办法,防止出现地价以“天标”中标的现象;同时,要盘活存量土地,增加土地有效供给,制止市场上炒买炒卖土地行为,抑制土地价格的非理性上涨。最后,政府还应加强处理违法占用土地、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不规范行为。

参考文献

[1]钱昆润, 芦金锋主编.房地产经济.中国计划出版社.

[2]刘琳, 刘洪玉.地价与房价关系的经济学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7.

[3]况伟大.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模型及中国数据检验.财贸经济, 2005.11.

产权交易价格 篇11

行为犯还是结果犯?

在证券市场上,证券交易价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即使行为人实施了刑法禁止的操纵行为,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其操纵行为未能对证券交易价格产生影响,甚至由于种种原因,证券交易价格产生了逆向变化,使行为人惨遭损失。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认定呢?是犯罪未遂还是不构成犯罪?

这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但是笔者认为应当认定为不构成犯罪。国外的诸多立法例都认为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是行为犯,而我国刑法第182条规定,构成本罪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但是如何认定“情节严重”呢?法律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相应的司法解释。

为指导司法实践,最高检和公安部联合发文《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该《规定》的第32条规定:“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非法获利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2.致使交易价格和交易量异常波动的;3.以暴力、胁迫手段强迫他人操纵交易价格的;4.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的。”这其实就是“情节严重”在司法实践部门的认定标准。因而在我国,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是结果犯,以侵害行为产生相应的法定结果为构成要件。如果没有出现法定结果,由于欠缺构成要件而不构成犯罪。由于失败的操纵行为一般都达不到成立本罪所要求的“情节严重”的程度,容易据此认定行为人不构成犯罪。此外,我们也可以依据刑法总则的规定来判断,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未能对证券交易价格产生影响的操纵失败的行为因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而不认为是犯罪。

还有漏网之鱼吗?

证券市场犹如一架精密的仪器,它的正常运作需要无数个零部件严丝合缝地配合。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价格行为的实施也有其自己的“团队”。组成“团队”的各个主体就是共同犯罪人。就刑法共同犯罪的理论而言,这并不存在争议,然而实践中许多本该受到刑罚处罚的主体却没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张“疏而有漏”的法网使得本罪的刑法威慑作用大打折扣,也损害了法律铁面无私、公正不阿的公众形象。

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离不开三个关键的环节:融资、二级市场的运作和一级市场的配合。在每个环节中我们都会发现此罪的“漏网之鱼”。

首先,在融资阶段,作为融资的中介人(多为营业部扮演)深谙市场需求,有些中介人还提供一条龙服务,除寻找出资人外还积极帮助双方制定融资协议,商定协议细节,有些还提供优良的售后服务,肩负监管协议安全执行的重担。此般中介人,往往聪慧过人,司法人员难以推定其具有主观恶意。因此,融资中介人往往完全符合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主客观构成要件。对于出资人而言,判断其是否可能构成共犯的关键在于其是否明知融资中介人的操纵意图。如果出资人明知而仍将资金交由融资人操控,这就构成本罪,否则不宜认定其构成犯罪。

其次,在二级市场的运作阶段,发号施令的幕后操纵者和前台的操盘手轻车熟路地将股价玩弄于股掌之中。而事实上,营业部和媒体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营业部主要作用在于为庄家提供股东卡。这是庄家操纵手段分仓、倒仓和对敲的必备工具,没有不同的股东账户,这样的行为根本无法实施。营业部为了满足庄家需要大量股东账户的燃眉之急,为其提供大量股东账户,通过出售身份证和股东卡,以收取交易手续费,并牟取不义之财。权威媒体的股评对操纵行为客观上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是笔者认为,只有在股评人员持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意时才构成共同犯罪,否则不宜认定其犯罪。

最后,很多庄家会在一级市场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配合二级市场的运作。在公司安插的董事一般情况下是明知其有操纵行为而为其工作、卖力的,依法律规定,符合本罪的主客观方面,完全符合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罪的构成要件。■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证券交易价格形成机制的比较研究 篇12

关键词:证券,交易价格,机制

一、价格形成方式概述

证券市场的交易方式决定了证券价格的形成过程, 它关系着证券交易的顺利进行, 并且对稳定市场, 降低价格的波动性等方面都有不同的影响。一般在证券市场上常见的交易方式有集合竞价方式、连续竞价方式和做市商方式等三种。在集合竞价 (Call Market) 方式下, 一段时间内接受的买卖指令将进行一次性集中撮合, 产生一个统一的成交价格, 这个价格必须满足: (1) 是使集合竞价的成交量最大的价格; (2) 必须使高于成交价格的买进申报与低于成交价格的卖出申报全部成交; (3) 与成交价格相同的买方或卖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一般称这个统一的成交价格为市场出清价格 (Market Clearing Price) 。连续竞价 (Continuous Market) 是指对买卖指令逐笔连续撮合的竞价方式。一般情况下, 在连续竞价方式下, 投资者可以知道当前的市场交易情况和有关报价情况, 因此透明度较高, 但容易受到大规模指令的影响;而在集合竞价方式下进行交易时, 由于不能即时传达交易信息, 而被认为在市场透明度上存在不足, 但集合竞价下没有市场买卖价差, 并且可以降低大规模指令对于市场的冲击。做市商制度, 即所谓的报价驱动 (Quote-driven) 交易制度, 主要特点是存在拥有优先地位的做市商 (market maker) , 以做市商为中心, 由做市商在一定监管体系下, 持有股票或其他规定的证券, 并以此承诺维持这些股票和证券双向买卖的一种交易制度。

二、集合竞价市场

(一) 概述

从信息披露角度, 集合竞价可分为两种情况, 即开放式集合竞价和封闭式集合竞价。前者指在集合竞价过程中, 即时显示买卖盘信息和指示性集合竞价价格;后者指在集合竞价过程中不披露任何信息, 仅仅在集合竞价过程结束后披露价格和成交情况。

集合竞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价格发现机制, 这不仅因为在集合竞价市场, 不存在买卖价差, 而且也因为集合竞价通常用于开盘和收盘, 其产生的价格是投资者广泛关注的标志性价格。

集合竞价过程通畅包括集合过程和价格确定两个阶段。集合是市场收集订单的过程, 集合的时间各市场规定不同, 有些市场还规定, 在经历一段时间的集合过程后, 集合过程将随机结束。价格确定时段是系统根据既定的规则进行计算和撮合的过程, 价格确定过程将产生集合竞价价格。在有些市场 (如法兰克福交易所) , 对流动性较差的股票, 价格确定过程之后还有一个订单簿平衡过程, 即如果按照价格确定过程产生的价格, 符合该价格条件的订单有剩余, 则按照所确定的集合竞价价格延长交易一小段时间, 在这一阶段, 所有订单不得删除或修改, 投资者可以按照集合竞价价格与剩余的订单成交。订单簿平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首先是由指定保荐人接受剩余订单, 然后是其他市场参与者。

集合竞价过程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由此形成的价格可以使市场成交数量达到最大;二是结算手续在技术上也非常简便, 成本也较低, 因此交易不活跃的市场, 很多采取集合竞价交易方式;三是计算错误的可能性较小, 投资者能得到最佳保护。许多证券市场每日交易的开盘价和收盘价都是由集合竞价决定的, 此外, 一些市场交易不活跃的股票也采取集合竞价交易方式。

(二) 集合竞价市场的价格确定原则

三、做市商市场

做市商 (Market Maker) , 也称造市商, 《美国法典注释》中对其定义为“在有规律或持续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账户自愿买卖某特定证券的交易商。”在交易中, 做市商通常先垫入一笔资金建立某种证券的足够库存, 并承诺维持这些证券的买卖双向交易, 即证券商面对一个交易群体, 同时报出买入价格 (bid price) 与卖出价格 (ask price) , 投资者可以根据证券商的报价向他买入或卖出一定数量的证券。买入价格低于卖出价格, 其差额叫做价差 (spread) , 证券商主要通过买卖价差来赚取利润。证券商用自己的资金为卖而买和为买而卖的方式, 连接了证券买卖双方, 活跃了市场上的证券转手交易行为, 也就包含了某种“做市”的含义, 因此他们又被称为“做市商”, 这种交易制度则称为“做市商制度”。在纯粹的做市商交易制度下, 所有客户订单都必须由做市商用自己的账户买进卖出, 客户订单之间不直接进行交易。做市商必须在看到订单前报出买卖价格, 而投资人在看到报价后才下订单。

与竞价交易制度相比, 做市商制度的优点在于它能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促进市场的稳定性, 其缺点在于交易成本较高。

四、关于中国证券市场交易机制改革的思考

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国外的经验, 中国做市商制度应当规定做市商的以下权利: (1) 做市商可以享有承销便利。由于做市商的报价需要以对上市公司的全面了解为前提, 在公司上市时, 应当以做市商作为上市IPO的承销商, 这样有利于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前景分析。在上市之后, 做市商也应当对上市公司进行一定的辅导和监督, 负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督工作。因此, 做市商应当享有承销便利。 (2) 手续费减免和交易优先权。做市商的职责就是买卖证券, 因此应当在其交易手续费上进行减免。在同等价格条件下, 应当赋予其交易优先权, 以保证其做市的顺利进行。 (3) 做市商应当享有在相关市场上融资融券的权利。券商做市, 要有很好的资金调度能力和证券库存, 这就需要有便捷的、交易成本低廉的券商融资融券市场。 (4) 做市商应当享有一定的卖空权利。卖空机制是不可缺少的市场机制之一, 它对维持价格稳定十分有用, 因为卖空不仅可以抑制价格过度上涨, 在将来买回又可以制止价格过度下跌, 因而成为做市不可缺少的手段。

另外, 中国《证券法》第47条规定, 持有上市公司股份5%以上的股东, 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 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 由此所得的收益归该公司所有。这一规定应当对做市商进行豁免适用。

通过考察了各主要金融市场的交易机制, 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 从比较当中获得一些感性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出就单纯的做市商制度和竞价制度相比较而言, 做市商制度在实施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交易成本较高和做市商的行为较难监管等这样的一些不足之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 做市商制度对整个证券市场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做市商制度在提高流动性, 稳定市场、促进市场平衡运行, 特别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证券市场各上市公司股票的合理价格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因此, 现行的一种普遍的做法是, 采用混合交易制度, 即同时采用做市商制度与竞价交易制度, 或者在原有的竞价制度内加入做市商因素。这也被普遍认为是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的一种发展趋势。为中国的证券市场交易机制等方面的新发展提供了思路。

参考文献

[1]吴林祥.证券交易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2.

[2]陈一勤.从NASOAQ看中国做市商制度的建立[J].金融研究, 2000, (1) .

[3]冯巍.做市商制度研究[R].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 2001:11-12.

[4]左宏亮.做市商制度与期货市场发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3.

上一篇:基本护理下一篇:高校性健康教育